佳明功率脚踏手表的跑步功率数据如何理解和运用

  由美国Garmin最新推出的fenix3户外运动腕表,被称为是目前GPS腕表领域最强大的产品之一,它不仅在铁人三项方面表现极为专业,在登山、滑雪、探险等户外运动中同样有着卓越表现。今天我们将针对fenix3在跑步方面的功能进行一番剖析,让我们看看它到底有多强大,对于跑友来说fenix3又能为你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帮助。


  Fenix3不仅可以记录跑步时间、速度、里程、配速、心率、卡路里消耗等基本数据,通过附送的HRM-RUN心率带还为用户提供了跑步动态、垂直幅度、触底时间和步频等专业数据,让跑友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不断超越自我,成为跑圈中的佼佼者。


  通过触底时间这项数据跑者可以了解跑步的转化率,触底时间越长,腾空时间越长,身体所承受的重力越多,所损耗的体能越多,而触底时间越短,则腾空时间越短,身体承受的重力越小,所损耗的体能越少,产生的转化率越高,可有效避免无用功过度损耗。Fenix3可以精确到毫秒计算出跑者的触地时间,通过调整这项数据来提高跑步效率。


  垂直弹跳幅度可以精确到厘米,测量跑者每一步身体垂直方向的幅度变化,结合触底的时间可以让用户纠正自己的跑姿,避免垂直力量的过度损耗,进而加强身体前倾所产生的力,利用正确的跑步姿态来提高跑步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劳损和受伤。


  通过步频跑者可以掌握自己的跑步频率,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进而提高跑步效率。Fenix3会通过响铃的方式告诉你,譬如每分钟180步,也就是每秒钟3步,跑者就可以跟着响铃来控制自己的节奏,这样将有助于提高跑步效率,避免节奏被打乱。


  VO2 max是评估个人有氧运动能力及心肺耐力的最佳指标,定义为一个人在海平面上从事最激烈的运动时,组织细胞所能消耗或利用的氧气的最高值。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个人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所能够摄入的最大氧气量。通过fenix3跑者可以监测自己的VO2 max指标。男子一般在18一20岁时VO2Max达峰值,并能保持到30岁左右;女子在14一16岁时即达峰值,一般可保持到25岁左右。以后,VO2Max将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男子以每年2%,女子以每年2.5%下降。不过,身体素质的差异和训练水平的高低对Vo2max的影响很大,长期系统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vo2max水平,fenix3正是可以为你提供这项数据的参考。


  当你佩戴上HRM-RUN心率带跑步达10分钟后,fenix3即可预测出你的最大耗氧量,跑步结束之后将依据VO2max预测出你在理想状态下的完赛时间,通过预测完赛时间可以对比赛自己的状态有一个预知,进而在比赛过程中适当分配自己的体能。


  佩戴上HRM-RUN心率带训练,fenix3将结合最大摄氧量分析本次训练对你体能的影响,进而建议你在多久之后再进行下一次运动,有助于进行科学的训练计划。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需要休息多久才能完成恢复,进而盲目进行下一次运动,则容易导致受伤。


  Fenix3可以在你每一次开始跑步的最初几分钟,透过获取心率数据对你当前的恢复状态做出实时评估,告知恢复情况,避免运动时受到伤害。有了这项数据,你就可以针对自身的状态进行适当调整,在训练过程中量力而行,避免为了追求成绩而伤到身体。

佳明自己的garmin connect,其它软件具体哪些可以用怎么用,你可以在garmin的百度贴吧,或者佳明技术交流口口群去查看大家分享的经验

原标题:重新开始跑步,从监测跑步功率开始—佳明645M跑步功率和功能体验

形容我的跑步就是“坚持如抽丝,放弃如山倒”。2012年开始跑了第一个全程马拉松,后面每年陆续会跑几场,但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

一方面新鲜感在不断降低,完成百马的欲望很低(无非是用钱和时间堆而已),另一方面工作也忙/人越来越懒,想逃避跑步都不用找借口…于是2017年只跑了一场兰州马拉松,此后就几乎没怎么跑过步。

之前跑过的一部分马拉松完赛奖牌

眼瞅着肚子一天天丰满起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还是要重拾跑步。第一件事当然必须是买买买装备了……原先在用的tomtom和235功能有限,想趁着换装备买个数据更多的表,又有跑步听歌的需要,于是选择了佳明最新的645 music(Fenix跑步有点重,7系和9系的铁三功能又用不到,不会游泳也不骑车),并且还买了RDP跑步动态传感器——功率和其它更详细数据都是通过这个来实现的。

另外手头现有在用的蓝牙耳机(Jabra和Button)不支持645,于是又买了个小米的蓝牙运动耳机(看了下佳明官方,目前645可以连接小米、Beats等耳机):

小米的耳机今天刚到,也没来得及下载歌单。以后有空再说说音乐功能。

话说,不买装备/不报名马拉松比赛,真的重拾跑步还挺难的,只能物质+比赛双重逼迫一下了。

东西一拿到手最想测评跑步功率(Running Power)——这个概念最早骑行/铁人三项上使用比较多,现在引入跑步不久。目前支持跑步功率的品牌很少,正好645支持,到手也是第一时间就测了下这个。

跑步功率最简单来说,假定你是一台机器,运动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功率值。心率和配速受到外界影响比较大,功率这个数值要更为直观一些,也是一个实时跑步表现的体现,衡量了你在跑步时消耗了多少能量、花掉了多少力气。

不过和汽车一样,也不是说功率越大就越牛B。功率只表现部分情况,好比汽车的功率大体现在直线加速上(好像),未必说功率越大车就越快。

总之知道跑步功率后,配合心率和配速之类能更清晰知道自己当下的运动水平,包括对比得知进/退步的情况。这个我后面结合跑步的实际数据来分析一下——太久没跑步,各项数据那个惨啊,清一色都是“差”和“非常差”。想想曾经也是marathon runner,如今跑个5公里都觉得费劲……

645有音乐版和无音乐版,两者相差500元,音乐版有3.5G空间。外观上没什么区别。

整体设计上645算是非常简洁的:

音乐版本背后会有music字样:

官方数据,5ATM(5个气压,也就是50米防水),待机7天,听歌+GPS的话5小时,多数人跑一个马拉松足够了。

原本以为645既然定位比235要高阶很多,也理应会更大一些,没想到实际到手一对比,表盘要更小。但实际上,645的屏幕是和235一样大的。645的“屏占比”要高的多。在时间显示上,645时间数字更大,日期字体更小:

按键是佳明一贯的左三右二排列,非触摸屏设计(跑步中实体按键使用更方便一些)。按键也是金属的:

可拆卸的表带,单手就能拆下来:

表盘用了金属后,645的使用场景就广泛多了。如果再配个皮的表带,日常穿搭戴戴都没有问题。这点235在设计上就更偏纯运动一些。

小细节上,235按键图案用的是图形,645用的是文字:

235出来这么多年,也算是款针对入门/初阶跑者的神表了,价格和645比实惠多了(最近好像又出了个功能更简单价格也更低的235Lite),所以直接和645比意义不大——定位就不同。很多人都有235,这里主要拿来开箱比比外观。

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别,645的光电心率用的是Garmin Elevate,几乎没有凸出,佩戴后也不会在手腕上留下印子。645(左)235(右):

645(上)要比235(下)薄很多:

实际测了下厚度在12.9mm(官方数据13.5mm,估计是这厚度仪不太准…),重量43g(官方42.2g)——235是42g,重量基本一致。

两者的光电心率绿光都是三点,但645的正方形要更小一些,235是长方形:

这和手机摄像头的演变正好相反:手机摄像头从原来的平整到每家都理所当然的凸出,光电心率监测则逐渐逐渐平整下去。目前光电心率的监测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对一般人来说完全可以取代心率带(的心率功能)了。但心率带未必会退出舞台,除了心率外,它也负责监测其它数据。

这也是我又买了佳明绿豆芽的原因,比心率带佩戴起来要方便不少:

绿豆芽全称RDP跑步动态传感器(Running Dynamics Pod)。带着这个,步频、步幅、垂直振幅、垂直步幅比、触底时间、左右触地平衡……等数据就都能获知了。当然这些数据真的好复杂,想全部透彻了解真的要花很多时间。

这些在以后关于645的测评里再提吧,这次就讲跑步功率的,跑步功率需要配套的心率带或这个绿豆芽才能获得。和十个一元硬币对比,相当的迷你。实测重量12g:

用的纽扣式电池,拆装不算麻烦。从硅胶壳里拨出来的感觉真的很像在拨豆子:

官方数据每天用1小时,可以用整整一年。上一张官方的佩戴图:

使用的时候只要夹腰上就行了。但不能夹晃动的衣服(比如上衣)上,那会很影响数据准确性。

实际配对很方便。手机上原本有佳明Connect App的话,点更多-佳明设备-添加设备,然后手表长摁左边的向上键,进入置-手机-配对手机就行了。

绿豆芽与手表的连接也很简单,ANT+配对。绿豆芽没有开关,晃动几下就算自动打开了。在手机上设置-传感器及配件-添加配件即可。配对成功后就能看到绿豆芽,晃动开启后会显示已连接:

另外需要到佳明Connect IQ商店下载Running Power app,同步完成后,手表才会有实时告知跑步功率的功能。这一切搞定,把绿豆芽别在腰间,出门跑步一些数据就开始收集了。

PS:有点挺好玩,在跑完步后,手表会提示训练已完毕,不要忘记取下传感器——绿豆芽实在太小确实很容易忽略,随手和脱下的衣服扔进洗衣机是常事。所以千万记得跑完要拿下来。

实际测试及数据的简单分析

前面已经提过功率的概念,绕着世纪公园跑步的时候心想:以前就算不是什么GTR/大黄牛、好歹也是加R高尔夫,现在长久没跑应该沦落成POLO差不多。

之前了解职业骑行运动员的功率可以达到400w(瓦特),看其他评测有在220左右。现实是残酷的,实际评测下来看数据功率,别说POLO了,摩拜单车都不如啊……

选择其中一次在世纪公园的12公里作数据分析(当天微风,湿度较大,27℃)。

用的龟速(真的龟速),7分50的配速,然而平均心率达到了159——可见不跑步后有氧能力是多么糟糕(以前也很糟糕,159的心率配速大概在6分左右);

步频174,较比较推荐的步频180要略慢一些;垂直步幅比9.1%,垂直幅度6.7cm、触地时间231毫秒——这三项可以粗略理解成跑姿尚可——这些都是通过绿豆芽得到的数据。

这里不展开,简单说下,垂直步幅比、垂直幅度、触底时间越低,往往也意味着跑步更具经济性,或者说跑姿问题不大——但数据毕竟是冷冰冰,还需要结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比如高个子、速度快的跑者,前两项数据就会先天高一些。另外我这配速过慢,如果以5、6分的配速跑,显示也会更“凄惨”一些。

另外这次最想得知的跑步功率,平均188w:

这个数字当然很符合现在跑渣状态的我。

功率与配速的叠加对比。可以看到几乎是和配速共同变化的:

功率与心率的叠加对比。心率在保持一定范围的时候,功率实际上是有明显的衰减的(越跑到后面功率有越低的趋势)——在同等心率时没有办法输入同样的力气。

当然功率更大的用处在于,在长期多次稳定训练后的对比,看功率的提升(或减弱)。另外如果一直跑完全相同的路,用同样的配速、不同的跑姿去完成,在得到的两条功率曲线里,输出功率更低的那条曲线就代表了你用更少的力气(却能维持相同的速度),那个跑姿就是你最经济的跑步方式——当然个人的建议是,尽量养成科学的跑姿为前提(比如比较重要的关键跑姿-落下-拉起),而后微调摆臂之类的动作,来得到自己最经济的跑步姿态。

另外对于越野跑者来说,心率相同但功率忽然下降,一般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你在该下降路段的通过能力不行。比如下坡能力弱,或者面对多弯道技术动作太拖沓。这种情况就提示你需要多掌握一些技术动作了。

最后要提的一点,心率和功率都是非常好的数据——前者很直观的表现出身体当下的状态。心率的话不展开说了大家都比较了解。那功率就更直观直接的体现你是否真的维持在某一运动强度上,以及该运动强度下自己是怎样的感受。如果你想保持某个真正稳定输出的运动状态,功率要比心率数据更公正一些。

于我而言当下处于恢复跑步的阶段,分析这些数据当下价值并不大。但手表+绿豆芽的组合得到的数据已经非常非常详实了,逐一去分析或者对比,确实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也能帮助训练中的一些改进。远胜过一些所谓跑步教练的“指导”——当然前提是你得能一直坚持跑下去。

最后最后要提醒一下——645的数据线和235数据线不通用。虽然它们看起来几乎是一样的,235的线头有GARMIN字样,645则是一个三角。

用235的给645充电,会显示不兼容:

用645自己的线则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如果刚好有这两块表,出门的时候记得别带错线了。

后续有时间再测评一下645以及小米蓝牙耳机搭配后的音乐功能,以及会提一下充电时间/待机时间…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明功率脚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