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太极的幼儿园教师资质质如何?

【正道太极团购】_正道太极VIP太极拳培训_百度糯米
数据载入中...
热门城市/&/&旅游/&热门影片热门院线/&/&休闲娱乐/&结婚/&生活服务/&/&热门分类中国菜外国菜/&/&丽人
&&8800门市价0人已团购数&&&量
买了又买&38新单&16.8已售3150&9.9新单&28新单&399新单&18.8新单&9.9新单&19.9新单&180新单&1480新单&8.8已售86&38新单
数量/规格小计太极拳VIP培训1张8800元
每周一不可使用
08:00 - 21:00
无需预约,直接消费(高峰期间消费需排号等位)
团购用户暂不享受店内其他优惠
每张糯米券限1人使用,超出收费标准:按当时店内实际价格收取费用或者另购买糯米券
每次消费至多可使用1张糯米券
本单不含保险
本单不适宜心脏病、高血压及医生告知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疾病患者使用
提供免费停车位
提供免费WiFi
每张糯米券限1人使用,超出收费标准:按当时店内实际价格收取费用或者另购买糯米券
每次消费至多可使用1张糯米券
本单不含保险
本单不适宜心脏病、高血压及医生告知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疾病患者使用
提供免费停车位
提供免费WiFi股票/基金&
国学培训教师资质谁认定?
作者:刘冠霖
学“国学”越来越受到家长重视  眼下正是中小学生的寒假。不少家长都利用这段时间,或给孩子补课,或给孩子进行兴趣培养。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同样吸引了不少家长。而采访中记者发现,国学班走红的今天,对于国学老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质,谁也说不清。  现象: 小年轻社区自办国学班  家住邗江区的居民王先生,最近在小区内看到一张张“国学诵读班招生”广告。  “国学诵读,让您的孩子饱含诗书之气,提高个人修养……”  看到这样的广告语,王先生有点心动。他平时很喜欢看央视的“百家讲坛”,对、这些国学大师特别崇拜。想到如果儿子能够出口成章,学几本国学经典,他心里很向往。  王先生迅速联系了广告上的电话,表示想给儿子报名。  报名费1000块钱。王先生觉得有点贵,而且对方给的地址让他心底有点犯嘀咕。在东花园小区的一间民居里。  昨天,王先生带着儿子上门了。  一进门,王先生倒吸了口冷气,50多平方的一间出租屋,开门的是一个20多岁的小年轻。问明来意后,小年轻表示,自己就是国学老师,负责教授孩子。  屋内还有几个孩子正在上课。王先生表示想先陪孩子试听一节课。小年轻所谓上课,其实就是带着孩子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内容有《三字经》、《中庸》等。既没有解释,也没有答疑。40分钟内,就是他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  王先生没有犹豫,带着孩子离开了。“他这么教国学,是个会说汉语的,就都能教国学了不是吗?”  调查: 国学培训班师资难确定  带着王先生的疑惑,昨天,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国学班。  “我们所有选择的文本,都是结合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典范性,所选作品情、趣、理兼备,朗朗上口,易于诵记,并且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诵读篇目。”昨天,在扬子江路某小区,一家国学诵读班负责人李玉忠向记者介绍。  当记者询问教授的具体形式时,李玉忠表示,就是诵读。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读。  “国学经典,讲究的就是熟读成诵,孩子如果有不认识的字词,我负责告诉孩子正确读音,其余一概不解释。这些经典,孩子将来都会理解的。”  当记者询问李玉忠的资质时,他表示自己是大学毕业,虽然学的是工商管理,但是很爱好国学。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国学辅导班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家庭作坊式培养,都打着“国学经典不求甚解”的旗号,表示不对国学经典内容进行过多解释,讲究熟读成诵,带着孩子熟读经典。  “社会辅导机构的师资本身就参差不齐,国学经典诵读班这种情况更是很难界定。”昨天,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他们并没有具体的管理权限。  专家: 国学诵读需要高水平老师  “国学经典诵读,不求甚解,并不是说对于学生的任何疑问,都不作解释,如果是这样,诵读还有什么意义?国学经典更需要高  水平的老师。”昨天,幼教专家、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如是质疑。  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则认为,国学经典诵读的关键在于其教育思想是“灌输”还是“探究”。在灌输、说教式教育中,教育者站在教学主导地位,以居高临下的方式给某些教学内容下“精华”或“糟粕”的定义;而在探究式教育中,老师和学生是教学共同体,老师不会简单要求学生背诵经典,囫囵吞枣,而是真正研读、分析经典。而这一切,对教师的水平要求很高。  “作为家长,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一定要擦亮眼睛,多试听几节课,多用理性想一想,避免花了钱,还浪费了孩子的时间。”刘俊提醒。 记者 刘冠霖
01/15 16:40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
一、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
对于太极拳,最难的理解和锻炼的莫过于“不用力”了。我从1965年开始先后正式跟几位武术老师学练武术和太极拳,开始阶段我既弄不清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究竟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又不理解太极拳的所谓“不用力”是什么意思,觉得凡是动作都是力作用的结果,既然是动作怎么可以不用力呢?但是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正确性绝不怀疑,因为这是近代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最先归纳提出来的,而且近代所有太极拳家的著作也是如此说的。这些太极拳家中当然不乏像孙禄堂先生那样为武术界所敬畏的著名实战家。既然不乏实战家的近代太极拳家都认为太极拳必须不用力,必然有我尚未理解的理由。当时政治上我们这代人有一句印象很深刻的话叫“理解的要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对太极拳“不用力”我也如此照办,并且首先想方设法使得手臂在打拳中不用力……然而如今,我是十分理解和坚定地认为确实如李雅轩先生等太极拳家所说的“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有水火不能相容的本质区别;学练拳术,是不能同时用太极拳之方法和非太极拳武术之方法的”。之所以如此,最关键的就是在于一“不用力”,而另一个是“用力”。“不用力”与“用力”不能共存,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也就不能同练,因此可以肯定太极拳与非太极拳武术如果同练,结果不是都练成了太极拳,就是都练成了非太极拳武术,所以一个人不可能既是太极拳高手同时又是非太极拳武术的高手,太极拳必须是能够既动作又“不用力”的。
其实太极拳“不用力”概念的理论总结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在阐述“十三势”的古代拳谱和《杨氏老谱》中就有大量必须十分柔软甚至称为“柔而无刚”之“沾粘连随”的论述,这十分柔软就反映了“不用力”。当然,至今为止发现的文献反映古代没有“太极拳”的称谓。唐豪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史考证者根据调查考证在《太极拳研究》等书中指出:近代最早公开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各篇,无论篇首、篇名、篇文中原来都是没有“太极拳”一词的,所谓的“太极拳论”篇名是近代的后人加上去的,甚至在1930年,当时杨家及其弟子们所传的称为“太极拳”的拳术在全国的传播,正值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序》中所说的“风发云涌”,当年出版的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也已经将杨家所传的拳术按社会普遍习惯称为了“太极拳”,该书所载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也没有称“王宗岳太极拳论”,而是称为“王宗岳太极论”;而杨露禅向其弟子传授的整本充满“太极”的《杨氏老谱》40篇谱文中也没有“太极拳”的称谓,谱中将所论述的杨氏所学练和传授的拳称为“十三势”、“长拳”和“十三势长拳”;而《太极拳使用法》也同时称太极拳为“十三势”。由此可见,陈长兴、杨露禅所承传的“太极拳”的原来称谓就是“十三势长拳”,又可简称为“十三势”或“长拳”,近代的“太极拳”就是《杨氏老谱》中所说的“十三势”的易名称谓。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认为“
太极拳”与古“十三势”是两种拳术,这种说法纯属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的臆测。河南博爱县唐村发现的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李氏第十世李元善编修的《李氏家谱》,记载位于唐村之北的千载寺在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就有叫“博公”的道人传授“十三势拳”,并且出现了现存的古太极拳谱,不仅有力佐证了《清史稿&卷五百五&列传二百九十二&艺术四》中的“王来咸”传记中“内家者……至明中叶,王宗岳为最著”的记载是有根据的,也反映了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在明代中叶已经成熟,同时也反映了武术可以“不用力”的理论形成至少已经经过四五百年悠久历史的考验了。&
现在,凡是有人跟我学拳、学推手,“不用力”,还有“不主动”、“不动手”是我常挂在嘴边的话,拳打得不好、推手化解不了别人的攻击、推手不能满意地使人失控与被发,原因都有“用力”、“主动”和“动手”。拳打得好、推手能够满意地化解别人的攻击、能满意地使人失控与被发,原因都有“不用力”、“不主动”
和“不动手”。跟我学拳的人也体会到确实是这样。其实,“不用力”、“不主动”和“不动手”是对同一行为反应从不同角度的表述,而“不主动”和“不动手”
中都包含着“不用力”。
二、“不用力”的表述是正确的
现代的武术界中有不少人对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在刊物上的文章中表示不以为然和鄙夷,有的太极名家也说“‘不用力’这句话是有语病的”,甚至有练太极拳者直白地认为练拳“不用力”是不可能的,因而认为“不用力”是错误的。之所以在现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有多种,其中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有的人不明白模糊概念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思维。人类对某一事物的判断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需要十分精确、不可能十分精确和必须不能十分精确的,或者说人类的许多认识都是、也必须是属于模糊概念的判断。人由于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因而其面孔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每个人和自己先后所写的同一个汉字几乎都有或长或短、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不同,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电影其实是人不能分辨的一秒钟调换24次一幅幅不动的画面,电视自上到下其实是一条条快得使人不能分辨的扫描线等等,由于人类根据与自己的感官分辨能力相密切适合的模糊概念,就认为一个人的面孑L在几年中是没有变化的,认为不同形状写法的同一个汉字都是同一个字,认为圆周率在生产、科研的广泛应用中大量的,甚至精确到六位也是不需要的,认为电影、电视的画面是活动的,这些认为都属于模糊概念。人如果离开了模糊概念、认为处处都必须和能够做到十分精确,那么,一个人出了门与家里的人分别,几天后回到家里,与家里的人相互就都不认识了;同一个汉字形状不同,就会认为不是同一个字了;凡有关圆周率的计算由于进行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那就永远完成不了计算了;电影.电视也就根本不能享受了.有个笑话说,一个呆子第一天上学,老师教他认识了一个”一”字,第二天老师写了个”一”字考他,因为这个”一”字写得比昨天长了些,这个呆子就不认识而以为是另一个字了,老师告诉他这就是“一”字,他感到很诧异,说:“怎么过了一夜就长了这么多了。”这个笑话正是说明模糊概念的判断对于人类生活是不可或缺的,是十分重要的。
模糊概念自古以来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都有应用。许多生产、生活不仅没有必要、也不能应用必须凭借现代精密科学仪器才能达到的十分精确,而是必须应用适合实际需要的模糊概念判断。数学中的四舍五入近似计算其实就是模糊概念的体现。模糊概念反映了质量互变的辩证法观念,这一观念认为一个事物的变化如果在数量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值,就认为这一事物的质没有改变,也就是认为这一事物没有变化。比如社会上的财物不当之得,有属于不道德的、违法的和犯罪的,就是以数量来划分认定的。汉语中含义确实的数量词也还有表示模糊范围的,比如“三”、“百”、“千”等都可以用来表示不同层次之多的概数,如“三思”不是说只思考三次,而是说思考多次,就是说思考了五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十次也称为“三思”、思考了二十次也同样可以称为“三思”。对于“有”与“无”等,人类自古以来也是经常应用模糊概念去判断的。比如《三国志&魏武帝纪》裴松之引注《魏略》中的“非臣无功所宜膺据”,文中“无”的含义不是“没有”,而是“微小
”;唐代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文中“无力”的含义也不是说连站立的力气也没有,而是指力气小;现代汉语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如“出工不出力”并不是说连站立和动手的力也不出,而是说所出的力不符合工作要求;又如“我累得浑身无力”也并不是说连站立的力也没有,而是说感到身上的力气不足;还有如“人家在用力推车,你怎么不用力”,也并不是说一点力也不用,而是说没有尽量用力等等。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正是太极拳教学与交流中所必需的不可替代的一种模糊概念。我现在对所谓“不用力”的认识,其一,主要是针对引起肢体动作的肢体局部所用的力而言的;“不用力”的意思是动作的肢体局部不为动作而用力,或者说活动的肢体要由身体来带动,是身体中某部动作的延伸。以手臂“不用力”为例,说的是手臂活动的力量是身体别的部位传递而来的。这个“不用力”
的概念是不包括人维持手臂悬置静态站立姿势全身所用之力的。初练太极拳到了能够以身带手时,当自己确实感到手臂局部并没有为了手臂活动而增加用力时,就可以说这手臂是“不用力"的。
其二,“不用力”是兼指人维持手臂悬置静态站立姿势时,全身各局部要最大限度地少用力,要追求少到再减少几克力,这一静态姿势就维持不了了,手臂就要掉下去了。上述两种“局部的用力”都是指局部不同的肌群由于不同的收缩所引起的骨杠杆性质的力。人不仅可以让活动的肢体不用力,而且维持某一静态姿势,局部肌肉也是可以用很小之力的。以手臂维持悬置为例,所用的力完全可以小于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从运动解剖学中可知,这样持续的、静态的、小量的用力可以完全是由肌肉中的红肌工作所完成的,此时肌肉中用于进行强度大、速度快、耗力大的活动的白肌可以处于完全的休息状态。太极拳功夫逐步提高后,当维持手臂悬置静态站立姿势而红肌所用的力十分小时,一方面,本人主观上感觉不到自己在用力,就像一个人站立着并没有感到自己在用力维持站立一样;而且客观上肩臂的肌肉也显示为相对的比一般的人柔软,这是因为白肌处于完全的松弛休息状态,红肌也有部分或相对的松弛;对于这样的肩臂认为没有用力是既符合人的实际感觉又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而更适宜作语言交流的;另一方面,手臂红肌所用的力小到手臂最大力量的四分之一还小,按照四舍五人的近似计算法则,将这样小的力忽略不计也是完全符合科学计算的;况且太极拳高手的手臂局部所用之力比手臂最大力量四分之一的力要小多了。由此可见,按照模糊概念,将这样的肩臂状态称为“不用力”,无论从主观感觉上、客观实际上,还是从科学计算上说是完全正确的,因此认为“‘太极拳不用力’这句话有语病”显然是错误的。
三、“不用力”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的需要
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和《杨氏老谱》中,都明白地强调了包含有“不用力”的被称为“随屈就伸”、“缓应急随”、“人刚我柔”、“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等的“沾粘连随”是古太极拳也就是“十三势”拳的根本。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沾粘连随具有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的效果,这种效果主要就是体现在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令人“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和“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之中。这“处处落空”显然是“终不得力”的进一步,所以沾粘连随的效果主要就是体现在令人“终不得力”之中。虽然现在练太极拳者不少人都讲“沾粘连随”,然而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沾粘连随”是主动的、用力的、动手的技巧,比如有人就在刊物上认为“沾粘连随”是?两力针锋相对的互顶”;因而有的习非太极拳之武术的人对于凡是与人接触也都称为是“沾粘连随
”。这种“沾粘连随”与“随屈就伸”、“缓应急随”、“人刚我柔”、“不丢不顶”、“舍己从人”等是格格不入的,也是根本不可能令人“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的,是根本不可能具有“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效果的。因此,现代太极拳界还有人公开在杂志上认为“沾粘连随”是没有武术实用价值的。当然,对照包括《杨氏老谱》的太极拳经典拳谱和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等来看,这种主动的、用力的、动手的所谓“沾粘连随”根本不是太极拳的“沾粘连随”,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这样的所谓“沾粘连随”都是“用力”的,而太极拳的“沾粘连随”是必须具有“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的特征的。这是因为只有与人接触的手臂“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才能使得对方“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这手臂也才能如吸附在对方的肢体上,就像搭乘在便船上一样,不需耗费自己的体力而船快我亦快,船慢我亦慢,因此可能比船更快。
沾粘连随能够“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地“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这难道可能做到吗?确实,按照一般武术的思维,哪会有这样的事情?
因而有的人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胡言乱语。正如一本叫《拳经洞微》的书中的观点:《太极拳谱》是“由于对于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故而编造出来的”,因而是被不少人“至今对之不屑一顾”的。然而,太极拳尤其值得珍贵之处却正是在于太极拳先人在这普遍被认为的不可能与不可思议中,逆向思维地突破了“不可能”与“不可思议”,发现了“可能”和“可思议”。这一“可能”和“可思议”,是可以由最简单的太极单推手来加以证明的。当然,这单推手必须是“
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真正沾粘连随的单推手。现在不少人所“从事”的单推手是“用力”、“主动”、“动手”的,是表现为“力的对话”和“双方配合”,这样的推手想要有“牵动四两拨千斤”至“人背我顺”的效果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太极平圆单推手,当一手的腕部接住了对方攻击的手,对方向我推按来时,如果自己随即发生了太极拳沾粘连随的反应,这一手就是“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的。当然这“不用力”包括了由于自重等因而形成的劲,功夫高者自然会给对方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纯粹太极其臂如绵裹铁,柔软沉重”。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画蛇添足地将太极拳吹嘘为与人接触能够“松空”得使人感到什么也没有接触一样,这在现实和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中是没有根据的神化渲染,网上有的文章和视频对这种神化渲染都有揭穿和以事实为根据的否定。这种“松空”必然可以使得别人的攻击长驱直入,确实可以认为是没有武术实用价值的。因为不用力的直接结果是肌纤维松开,而肌纤维松开的结果是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中所说的“盖松开则两臂容易沉重,不松开则两臂仍是轻浮”;正因为这手臂是由于不用力而放松的,所以这手臂在沾粘连随中的主要表现必然是柔软沉重的;而也只有手臂柔软沉重,才能对于对方的推按既具有一定的缓冲阻力作用,便于我的身体能够从容地借对方之力发生位移,又能使得对方的推按遇不到顶抗,从而没有力的着落而感到“终不得力”。由于不用力放松而被推动的手臂是“不动手”的,人小臂的长度又总是小于大臂的长度,并且小臂被对方推动是以肘为轴呈弧线活动的,这样,小臂一经被推动,对方用力的方向就注定已经被改变而被破坏了,最终除非适可而止停止推按,如果继续推按,不论对方是不是向前动步,都不可避免地形成攻击落空和我的几乎小半个身子位于对方的身后了,从而对方由于其自己的用力而形成容易被我就近攻击的“背势”。这一结果的形成,我的“不用力”、“不主动
”、“不动手”缺一不可,如果手臂稍微主动一下,也就是稍微地用一下力,上述结果就难以形成了,而且必然会发生双方力的对抗,“人刚我柔”、“以弱胜强”
也就都不存在了。手臂被正向、侧向地向上和向下攻击无不都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中,我就像是一扇可旋转虚掩的门,有人猛一推门就会跌到门内去;然而这门本身显然并没有为了旋转而用过力。体现了“不用力”的“不主动”、“不动手”正是这太极拳沾粘连随的化解与置人于背势能否成功的关键,其中的置人于背势其实就是攻击,可见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兼有化解与攻击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实现都是必须基于“不用力”的。&
一个人遭到攻击,所受到的攻击方向不外于可以概括为正向、侧向的水平、向上和向下,如果中华武术中绝无仅有的太极拳所独有的沾粘连随,在防止被擒拿的前提下,再有娴熟、轻灵的步法配合,能够“不用力”地将所有的攻击化解掉并且在瞬间置对方于背势,显然就更容易了。这样,被许多练习非太极拳武术者认为是不可能的、至少是极其困难的、认为是“对于武术知识的欠缺与无知”的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敌壮、以老敌壮也就能够实现了。显然,这“不用力”的沾粘连随是古代太极拳先人在武术技艺中成功应用逆向思维,从而发明能够典型地以弱胜强之拳术的产物。太极拳沾粘连随技高者能够“不用力”地使得别人始终打不着自己,而自己却可以随时容易地打着别人,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有了老实的基础了;至少如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说的“虽不能取胜于敌,亦不能骤然败于敌也”。所以,“舍己从人”的沾粘连随才被王宗岳称为是“十三势”之“本”。而“不用力”正是沾粘连随基础性的内容,由此可见“不用力”对于太极拳是具有
“本”中之“本”性的。&&&
太极拳的沾粘连随显然是要绝对消除一般所谓之“用力”和“快”的,所谓是“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因为这一般所谓的“
用力”和“快”是由主观所决定的主动的、局部作用的。如李雅轩、陈微明等先生在其著作中所说的往往其“用力”和“快”不适时,反被人制,央视“武林大会”
擂台赛中这种实例可说是不胜枚举。太极拳的沾粘连随由于不用力,因而可以有效地养精蓄锐,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年龄差距相对发生的体力不支;还由于沾粘连随的速度是”乘便船”性的,所以,既可以不先不后.恰到好入的快,又可以比对方无论怎么快还更快.由于耗费体力极小而能有效保存体力,速度既可以不快过头,
又可以比别人的快更快,这样也使得以弱胜强就有了可能.
当然,沾粘连随是很不容易掌握的。因为这一技法既极为简单又极为复杂。说简单,沾粘连随虽然千变万
化,却不是主动技巧,中心就是一个“随”,其原理可以概括为《杨氏老谱&太极圈》中所说的“能如水磨催急缓”。就是与敌人搏斗一经与其肢体相接触,就把敌人攻击的肢体当做以水磨心为轴转动的磨柄,我则或不动步或动步地不让这转动的磨柄撞到自己的身体,或让敌人由其自己的活动形成背势,或绕到敌人的背向打击敌人。这样的原理实在扯不上什么复杂和玄秘。说极复杂,从理论上讲,肢体活动由局部肌肉收缩引起骨杠杆变化而形成,这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无条件反射的本能,是王宗岳所说的“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的“先天自然之能”,要改掉这种有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显然是很困难的,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沾粘连随还需要全身十分有序地协调,能够灵敏变化的动态放松,除了能够借人之力,自身还要有能够不需要活动肢体局部肌肉收缩紧张的传递的力量。经验显示,这些绝对不可能由于有“高手拆招”而可以马上明白或短时问内体验到和模仿成功;即使将沾粘连随所有的细节要领都反复交代清楚,悟性佳的要学会、掌握、能够体验到,恐怕至少也需要数年时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无论对于是快是慢的攻击,老师都能十分从容地化解并立即置对方于背势的动作反应,学生学练了几年,尽管也完全知道原理,也能部分化解,可就是不能完全掌握。而如果遇到“滥竽充数”的老师、或者老师不愿合盘托出,或者表达不清,学生悟性又差,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掌握不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上也确有跟随明师几十年的人仍没有明白和掌握沾粘连随的;所以说又是极为复杂的。而要掌握沾粘连随合格的“随”,最关键的也就是“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如李雅轩先生所说不能上也动、下也动。太极拳每一个动作似乎脚引起手之动是没有时间差的,其实,每一个动作都源于“头顶悬”与“气沉丹田”,是有序.有先后顺序过程的由脚至手的动,是“其根在脚”的;每一部位的动相对于先动的部位都是被动,或者说每一动既都是全身有序之动的结果,又都是全身不动的结果。所以,手臂对于别人和自己而言,任何时候都是被动的,发劲时也是如此。这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这种情况也就是《十三势歌&&中所说的令人“神奇”的虽“动犹静”。这样的技法没有一定的悟性和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是极难掌握的。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都包含着这样“虽动犹静”或称为“以静御动"的沾粘连随,因而有人说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都是“不是高难度的高难度动作”,这样的说法令人拍案叫绝。而这“虽动犹静”和“以静御动”的中心就是“不用力”。可见太极拳兼具化解与攻击功用的沾粘连随是以“不用力”的存在而存在的,“不用力”是太极拳沾粘连随绝对不能脱离的根本需要。
四、“不用力”是太极拳“极坚刚”发劲的需要
造成了“人背我顺”,甚至到了使人“落空”失足,显然还没有完全达到武术制人的目的。从《杨氏老谱》与杨澄甫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中可以了解到太极拳制人的手段主要有两个,那就是点穴与使人向远处重重地跌倒。电视和互联网对武术点穴这种已经濒临灭绝的技术都有反映,如日江西卫视“传奇故事”报导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张维波教授,对得到过武当内功传授的张建光先生点穴术的测试,有一位自认为具有很强抗击打能力的张云来先生坚持要求亲身体验被点穴的感受,结果被在腹侧章门穴几乎是轻轻擦过似的一点,立即瘫软在地处于半昏迷状态而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江西新闻栏目《第五社区》记者采访观察了据说能够点穴致人和动物立即死亡的江西萍乡市一位点穴高手谢启平先生,谢先生用手指轻轻地在鸡的背部一点,不仅使得活蹦乱跳的鸡慢慢地濒临死亡而奄奄一息,而且可以用解穴法使即将死亡的鸡即刻恢复常态。张维波教授通过仪器测试,当人的肢体被点穴后,被点穴部位有线状红外的延伸移动异常。这些都反映点穴是一种不需要耗费很大体力,而能立即致人在一段时间内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和立即或逐渐致人伤残、死亡,现代科学不了解及尚解释不了的武术技法。太极拳在置人背势时施展点穴,显然是以弱胜强的最重要手段。然而,这种太极拳技法的威力和可怕之处,除了在《杨氏老谱》中还可以极肤浅地被了解到以外,由于伤人实在太凶险,还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太极拳的传承中已经失传,仍然保存下来的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发人如脱弹丸”的使人向远处重重地跌倒。而要发生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必须要有很强大的力量的,这种力量古代太极拳经典称之为“如放箭”、“极坚刚”的“劲”。从《杨氏老谱》中可以知道古代的太极拳先人将这种“劲”与一般的“力”做了严格的区别,学练太极拳必须分清“力”与“劲”,必须抑制“力”而追求“劲”。“力”与“劲”是不同的,这种概念是太极拳的基本常识,这种概念在真正的太极拳传人中是十分深刻和明显的。&&&
从古代太极拳经典、《杨氏老谱》与近代太极拳家的著作中可以发觉太极拳的“劲”与一般所谓的力有本质性的不同。一般所谓的力是指由于肢体局部各肌群的不同收缩引起骨杠杆变化所发生的,其值大多表现为肢体局部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这种力对外打击,局部肢体必然肌肉紧张,往往需要局部肢体明显移动,移动肢体的体能必然明显消耗。而太极拳的“劲”是被古代太极拳经典称为“如练一气”的、也就是在体内波浪形传递的力,属于现代运动力学所称之为的人体中的“动量传递
”。这种“劲”可以使得手臂等移动的肢体如同被挥动的鞭子,可以不用力而没有体能消耗,甚至可以在肢体几乎没有位移的情况下向外发出强大的力量。因而陈炎林先生称“力为有形,劲则无形”。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就多处提到了杨澄甫先生发劲时往往仅仅是手掌“一抖”、“一鼓”、“一弹”,身子“
一坐”;这种发劲手臂几乎始终是柔软的,就像先生所说是像“断臂”似的;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反复强调了太极拳的发劲手臂必须始终十分的放松柔软。古代太极拳经典中因而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之语。这一句话不仅反映太极拳的强大劲力可以由没有紧张的很柔软状态中的肌肉骤然爆发,而且反映太极拳的强大劲力是以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为载体的。
当然,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所说的仅仅“大松大软”了就能够有强大的劲力发生,这是十分片面和错误的。太极拳由于“不用力”的“大松大软”只是为腿脚的力量传递到手臂之“动量传递”的发生与传递创造了条件,或者说只是“动量传递”发生与传递的条件。现代运动力学指出人体发生“动量传递”必须有人体各环节“相向运动”反应的发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向运动”的神经反应,仅仅“大松大软”是不可能发生强大劲力的。不仅发劲必须要“相向运动”,引起太极拳沾粘连随的“气”也是必须要有“相向运动”的。古代的“意”包括了所有的精神和神经活动,这种“相向运动”的神经反应,显然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意”。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杨澄甫先生的这种说法与现代运动力学关于人体中“动量传递”发生条件的介绍完全吻合。这句话中“不用力而用意”中的连词“而”并不是表示转折,而是表示并列。现代太极拳界许多人将这句话中的“而”理解为表示转折,将这句话理解为“不是用力打拳,而是用意打拳”,这是很错误的。应该将这句话的“而”理解为表示并列,将这句话理解为“打拳既要不用力,而且又要用意”。用现代的语言表述,杨澄甫先生的意思就是练太极拳要追求全身始终放松不要主动用力,在这样的基础上,还要追求全身有序协调“相向运动”的神经反应;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太极拳所需要的引起动作的“气”和“真正内劲”才不会被“以自缚束”而能够发生。
何谓“相向运动”?运动力学指出就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身体“一个环节向下必然引起另一个环节向上,一个环节向左必然引起另一个环节向右,等等”。比如脚向下蹬,必然同时发生了向上蹬的力量。练太极拳就是要由自觉锻炼至无意识条件反射地利用这种反应,具体地说,所有动作都要有头顶悬引起气沉丹田,引起孙南馨先生在《太极长拳》中所说的“足底的拧旋和蹬劲”、孙禄堂先生在《太极拳学》中所说的“足极力往上蹬劲(语云:‘劲起于脚跟
’)”,同时又腰胯与肩下沉、小腹内收、命门后突、背后拔等等这些相互反向的反应。这种“相向运动”有刹车的感觉,不过刹车是车子行进中的停止,而“相向运动”却是没有行进的车子由于刹车发生了车子的行进。实质上太极拳的“相向运动”应该包括人体有关各关节、各椎体上下有序地交互相对挤压与相反支撑,从而将全身向下松沉发生于脚的力量往上传递。李品银先生更是将这种反应总结为“下大于上、后大于前、身大于手”,给人十分形象、生动的启迪。实际体验如果没有这样的反应,不论身体如何放松,身上也是不可能发生“气”和“劲”的。实际还可以感觉到这种“劲”的发生似乎是有一个骤然瞬间的肌肉紧张,但是这一过程是难以体验觉察的、仅仅一闪而已,而且这似乎一闪而已的肌肉紧张完全没有主动的成分,完全是被动的、不由自主的。这种体会符合陈炎林先生根据田兆麟先生的传授,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论劲》中所说的“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倾,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
有人认为太极拳必须有柔有刚,有松有紧,不然不符合“阴阳相济”。其实古代太极拳经典之“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就认为太极拳存在着“刚”和“紧”,“极坚刚
”就反映了“刚和“紧”;但古代太极拳经典同时又认为太极拳是“柔而无刚”的,就是说这“极坚刚”是如陈炎林先生所说“疾如闪电,一发便收”的,就连自己也是难以仔细体验到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阴阳相济”,但“阴阳相济”在某些方面是表现为不对称的。比如人的正常营养与微量物质、米饭与盐都存在着阴阳关系,人体中的正常营养与微量物质能够等量吗?食用米饭与食用盐能够等量吗?显然,这些阴阳如果等量,人就活不成了。太极拳也是如此,如果别人和自己都能够感觉到身上的刚和紧了,这种刚和紧就必然不是太极拳的了。只有主观上始终追求“大松大软”,也就是“不用力”,又凭借“相向运动”反应,也就是“用意”,而客观上瞬间一闪爆发由脚传递而至似乎没有时间差的劲才是太极拳的“真正内劲”。而这种劲才体现了太极拳的“阴阳相济”。因为这种劲的性质是全身的、传递的,不仅形成这种劲的爆发不需要大幅度地转腰等预动、没有先兆、可以由任何姿势发生,而且手臂可以发出比手臂局部肌肉能够发生的最大力量还大得多的力量来;另一方面,这种劲力爆发的体力消耗主观感觉上要比使用骨杠杆性质之力的体力消耗小得多而似乎“毫不费力”。这种主观感觉是符合运动力学理论的。运动力学指出一个人用不同方式所做的功,其体力消耗是不一样的。比如惯性定律提示: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可以省力,而经常改变运动状态相对就比较费力。《运动解剖学》中有个国外资料:两个运动员都用了4分24秒跑完1英里,其中一个运动员用每秒20码的固定速度即匀速跑,另一个速度不固定,结果发现两个人的功率和付出的体能不一样,匀速跑的功率和付出的体能都比速度不固定跑的要小。每个人也可以用实际试验来验证这样的理论:分别用三种方式搬运重物上坡,第一种方式是重物全由一只手提拿,第二种方式是重物分开来由两只手提拿,第三种方式是重物用绳分系于一条扁担的两头而用肩头挑扁担,结果虽然同样时间完成了将重物搬运到坡上,也就是做了同样的功,但却会感到第一种方式体力耗费最大,第三种方式体力耗费最小。这是因为第三种方式中,重物是由全身较直接地来负担了。太极拳所发的劲是全身肌肉所汇成的,所以才会感到体力消耗比较小。运动力学又介绍人体力量发生的一个因素是肌纤维的伸缩差,伸缩差越大,发生的力量就越大。而太极拳追求全身始终的不用力放松就使得全身肌肉随时都具有很大的预伸长,因而随时都可以因为骤然收缩而瞬间发生很大的力。太极拳的劲是全身所发生的借“相向运动”而由脚反馈上来的,因而臂力不大的人就可以发出很大的力量来,而且耗费的体力相对较小,这也使得以弱胜强、以小敌壮、以老敌壮有了可能。因而这种劲力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越不用力会越有力”、“要有力就要不用力”,当然,这两句话中各自的一个“力”是指局部的骨杠杆性质的力,另一个
“力”是指由松沉引起的由下往上传递的力。当全身有了适当的放松,能够有初步劲力传递的感觉了,就会发觉确实是这样,发劲时身体和手臂越是能够不用力,手臂能够发出的力量就越大,骤然之间,腕、肘、肩关节会像要飞脱一样,而胸腹则如叶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所说的会贴向后背像掏空一般,而所消耗的体力也反而感到越小。而发劲时如果身体、肩臂稍微有一丁点儿的主动和用力,手臂上的
力量反而大大地减弱甚至没有了,就如杨澄甫先生所说“以自缚束”了.
剑的习练尤其能够明显地反映这种情况,只要“相向运动”协调适当,比如手臂与身躯的运动趋向相反,肩臂越不用力,剑身上的力量就越明显,向前刺时剑尖颤抖会尤其剧烈。显然对于太极拳而言,不仅要掌握沾粘连随,而且发劲也是必须“不用力”的,“不用力”也是太极拳发劲绝对不能脱离的根本需要。
五、“不用力”是太极拳的生命特征
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在武术中是绝无仅有的,太极拳的“劲”也是一般武术所陌生的。有的人将经验主义当做唯物论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让不懂太极拳的学生去实践体验"劲从脚起”,结果这些学生自然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他的结论就是"劲从脚起是不存在的”。按照这样“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让不懂乐器的人用笛子吹奏乐曲,吹一整天也吹不出音乐来,于是也可以认为笛子是不能吹奏乐曲的;让小学生去进行微积分计算,小学生当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也可以认为微积分是不存在的。这种“实践检验”难道不是很荒谬吗?对于太极拳“其根在脚”的理论,好在现代体育对羽毛球击球技术的研究已经证实,效果较好地利用"动量传递”的击球法就需要全身放松、局部不要有主动、以及力量是从脚而始.的。太极拳的发劲与利用“动量传递"的羽毛球击球法虽然是两回事,但至少可以证明人体放松才能发生由脚而始.波浪形传递的力量在科学理论上是有根据的,并不是天方夜谭。必须明白.太极拳以“不用力”为基础的沾粘连随和发劲都是技术,是必须具有一定条件的人才能体验得到的,而且程度不同,体验到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太极拳这种特殊的劲力使用法在中华武术中也不是绝无仅有的。从有关的资料分析,太极拳的“劲”与高层次的心意拳、形意拳、意拳的劲力相比较,虽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有很多相同之处,本质上可能都是“动量传递”。如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记载形意拳家郭云深先生说:“化劲……起落进退,皆不着力”、“手足动作所用之力有而若无、实而若虚”;《中华武术》2004年第7期中谢春成先生一文,记载的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的弟子秘静克前辈则说:“想劲不得劲,得劲须废力。”这些都反映了武术中存在着以不同程度的“不用力”为手段来发生力量的技法。由于太极拳的这种“劲”与一般的用力是很不一样的,因此虽然往往将这种用劲法的诸要领加以介绍,但有的人通过长期的锻炼还是没有什么感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没有改掉自己局部肌肉紧张用力本能的悟性。
既然太极拳包含化解、置人于背势之攻击的沾粘连随和发劲攻击都是以“不用力”为基础的,如果抽掉了“不用力”,那么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和发劲自然也就没有了,太极拳自然也就仅存一张“外皮”而实质不存在了,可见“不用力”是太极拳的生命特征。而太极拳这“不用力”往往一般人是难以从外形上加以分辨的,这就像盐和白糖都是白色的细粒,铁铸的模型和泡沫模型外形上可以一模一样,汉语拼音字母与英语字母的字形是一样的,外形上都是难以分辨的。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例言》中说:“太极拳……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要知道中国近代全国各地的国术馆中,太极拳是必设必学的课目,而兼学太极拳的非太极拳之武术学练者其中有数量很大的一批人其实练的不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纯粹太极”,甚至是仅仅学得一个太极拳的外形,以至于有一句谚语说:“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指出:“内理不明白,虽姿式类太极,与外家拳无异也。”而这“不用力”就是一个根本性的“
内理”,如果没有这一“内理”,太极拳的动态姿势是不可能正确的。这种既不明“内理”,姿势又不正确的太极拳即使练一辈子也是入不了太极拳之门的。正如冯志强先生在其著作中所说:“绝不是会练几趟拳和会练器械就算会太极拳了。”可惜现在不少人仅仅学习了太极拳的外形动作就自以为精通掌握了太极拳,自认为是太极拳的资深人士或专家,而对太极拳横加评议起来了。于是在刊物上就常常出现了诸如“劲从脚起是不可能”的这类“白糖的味道是咸的”之评论了。
既然太极拳的生命特征是“不用力”,对于太极拳的学练,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自然绝对不是有的人所说的“‘用意不用力’是对高级境界来说的,初学者未必适应”,而是太极拳学练一开始就要进行“不用力”的锻炼和“相向运动”神经反应也就是“用意”的锻炼,不然就是还没有开始太极拳的学练。因为太极拳引起动作必须是“气”和“劲”,而不是一般的力,而正如《大道显隐》中李经梧先生的再传弟子杨庆丰先生一文所说:“在练拳的初中级阶段时,劲与力是截然对立的,有我无你,互不相容,力乃劲之天敌,有力不生内劲,欲生内劲就必须不用力……一点儿力也不用地动……行拳不用力即是太极拳修炼的第一要诀。”当然,一般来说,初学者是不可能将脚下的力传递至手臂的,那就必须从最简单的以身带手开始锻炼,依次锻炼用胸肌、腹肌、背肌的运动引起手臂的动作,逐步由上往下直至达到能够用全身的沉和脚的蹬拧引起手臂的动作,最终连脚的蹬拧似乎也若有若无。《大道显隐》中孙金星先生一文记载李经梧先生说:“你什么时候把你胳膊和手上的劲练没了,你就有功夫了”,这句话实在是很耐人寻味的。是不是“不用力”可说是检验太极拳功夫高低的一个标准,太极拳的“不用力”不是“不用多余的力
”、“不用过头的力”、“不用无谓的力”和“矫枉过正”,而是确确实实要追求一点儿不用一般所说的力,也就是要追求一点儿不用局部肌肉主动收缩引起的骨杠杆性质的力。
世界上的许多规律往往是由于逆向思维而发现的,而逆向思维的认识往往是绝大多数的人根本想不到的或者根本不认可的。近代哥白尼的日心说发表时,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是胡说八道;在上世纪30年代前,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相信宇宙中有带正电的电子和带负电的质子这样的反物质存在;1820年,电流引起磁场的现象被发现而引起世界科学家浓厚兴趣时,除了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外,几乎谁也没有想到磁场能够产生电流;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证明在球体等曲面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不是大于就是小于l80度之前,对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这个几何定律几乎谁都不怀疑等,这是因为很多人都习惯于正常思维,不善于逆向思维。所以从未接触过英语的人对英语声音可以表达意思会感到不可思议,只尝过盐没有尝过白糖的人不会相信白色细粒有甜的,没有学过太极拳或者仅学得一个空壳太极拳外形而没有太极拳体验的人对于打拳可以“不用力”感到是不可思议的,因而认为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的话是胡说八道,这也并不奇怪。然而现在有的人既认为自己是太极拳传人,却不懂得太极拳术语中的“劲”与“力”是截然不同的,认为“不要用力”这句话是有语病的,甚至直截了当地认为“不用力”是错误的,认为太极拳“唯不可不用力”,那确实是如同既自称尝过白糖,又认为白糖是咸的一样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坦率地讲,我不认为这样的人练的是太极拳。因为打拳如果没有“不用力”就不可能是太极拳。当然这些人中有武林高手,如果上“武林大会”的擂台也可能进入四强夺冠,但我绝对不认为这样的人懂得太极拳。总之,“不用力”是太极拳的生命特征。要抢救.继承太极拳这一人类绝无仅有的文化遗产就必须将"不用力"当做检验真假太极拳的试金石,将"不用力"当做太极拳教学练的中心内容.
魏坤梁: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
杨澄甫先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太极拳经典成语,“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句。郑曼青先生于1947年出版的《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一书中公开了杨澄甫先生的这一句话,使得这一句具有毋庸置疑真传权威的成语能够有据可查。从这句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杨澄甫先生把是不是“动手”视作判断是不是太极拳的一个标准。杨澄甫先生为什么这么认为呢?弄清楚这句成语的含义就可以大致明白了。然而这句成语与其它很多成语一样,其含义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理解清楚。那么,怎么理解这句成语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十一个方面来理解:
  一、“不动手”体现了“由脚而腿而腰”
  《郑子太极拳十三篇》的《视本末》这一节是这样陈述“不动手”这句话的:“杨师澄甫之分释太极拳诸要点如下:
每于练功架或打手时之讲解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且戒之日:健侯老先生之教人。每引拳论日: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又曰:其根在脚,发乎腿,主宰于腰,行乎手指。谓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这段话清楚地说明所谓“练太极拳者不动手”,换言之就是“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或者是“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古代太极拳经典中“由脚而腿而腰”这段活指的是身上“如练一气”的传递过程,这种“气”,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多次提到,就是太极拳所有动作发生的直接原因,实质就是人体中传递性的力量,现代运动力学称之为“动量传递”;在地球上,这种传递性的力量总是必须在腰脊等“
相向运动”的作用下始发于人体的下支撑,对于站立的人而言,下支撑就是脚。所以,古代太极拳经称这种“气”是“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既然这种“气”是这样的发生与传递,太极拳的动作又是由这种“气”所引起的,因而,太极拳的动作也是“由脚而腿而腰”如此发生与延伸的。这样来理解“不动手”,就可以明白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动手”指的是在动态中所呈现的“不动手”,就是说这“手”既是在运动的,但又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带动的,是脚之动所催动的,是脚之动的延伸。这“手”就有点像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比喻的行驶中的火车中被火车头带动的最末节车厢,或者像装载于行驶中的汽车上的货物,末节车厢和货物本身都没有动,但又都是在运动的。真正做到太极拳谱中所说的“由脚而腿而腰”了,就应该体会到手的任何动作都是脚动作如“抽丝”一样的延伸,有点像会踏自行车的人体会到手控制车把手,可其实是脚作用产生这样的情况。手的动作只有这样才是太极拳的动作。这就是说:“不动手”包含着“由脚而腿而腰”与“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然而,对于“由脚而腿而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仅仅是将“由脚而腿而腰”这句话理解为脚是人体的下支撑而已。就像不会骑自行车的人以为手控制车把手与脚是没有关系的,根本没有理会到手不能主动(即自动);虽然练太极拳的很多人都讲“由脚而腿而腰”这句话,其实其中也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手不能主动。这样的意识学练太极拳就等于是穿着防水服下水去达到洗澡的目的一样,因而对于太极拳无论是学练还是研究都是错误的。
  二、“不动手”包含着“虽动犹静”
  由上述分析可以体会到“不动手”还包含和体现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之意。这是因为太极拳的“气”是在“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等的作用下,在腰的主宰下而由脚开始传递到手的,手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由脚开始传递上来的。这就像行驶中火车的末节车厢之动必然是末节之前所有车厢之动所传递过去引起的,而且行驶中火车的任何一节车厢之动也必然是整列火车之动的结果,所以火车是“一动无有不动”的;然而整列火车其实自己是不会动的,所以火车又是没有一处不静的,或者说是“一静无有不静”。而太极拳由于全身之动都是“气”的作用所引起的,无论是手还是其它任何一处的一动,也必然是全身之动的结果,就空间位置而言,太极拳的练与用,全身各处任何时候都是没有不动的,是拳经所说的始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的;然而被“气”所作用动的全身各部位本身又都是始终不主动的,是拳经所说的始终“神舒体静”的;所以太极拳也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太极拳还有另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无论练或用,从俯视的角度看,大臂与胸部的夹角几乎是不变的,肘部是始终不向后越过两肩之连线的;而手往往反映为不是与身体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就是与原来的位置没有改变;而手与人接触则似乎是完全被动的,套路在任何时候也反映着这样的情况,这是太极拳与其他武术相比较绝无仪有之沾粘连随的特征,这也反映了太极拳的动中存在着不动,动中存在着静,或者称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十三势歌》则称其为“示神奇”的“动犹静”,古代太极拳经典又称之为“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这种“动犹静”可以说是太极拳最深邃、最精髓、最抽象的概括。古代太极拳经典中的许多阐述其实都包含着“动犹静”,那些是“动犹静”的具体化;而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其实就是这诸多“动犹静”之意更直门的表述。太极拳界中有的人把“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理解为“一动俱动,一静俱静”,这是由于疏忽了辩证思维而拘泥于字面的错误理解。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不动手”绝对地理解为是手的姿势不变,这种理解显然是与“手必要相随”背道而驰的,且与人交手而手的姿势不变是违反武术常识的,因而明显是错误的。现代太极拳界又有人把“不动手”理解为“外不动内动”,然而,“内外相合”是杨澄甫先生所指出的太极拳的根本要领之一,“外不动内动”显然是违背“内外相合”的;而从“内外相合”来看,?外不动内动”不是违背了“手必要相随”,就是违背了“手不可自动”,所以,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太极拳锻炼随着功夫的提高,转胯、含胸、拔背等躯体动作会越来越小,别人很难观察清楚;叶大密先生也指出太极拳存在着“脚动身不动”与“身动手不动”,但这“动”与“不动”都是相对地辩证而言的。比如虽然外观上必须“脚动身不动”,如此才能“
迈步如猫行”,然而,这“动”之脚又必须是外观上似乎“不动”之腰胯主宰下另一“不动”之脚的“动”的延伸和所催动的;所以,这“身”实际上还是在“动”
的,这“动”之脚绝不是自动的。太极拳中动态最明显之“手”却“不动手”正体现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动犹静”。
  三、“不动手”体现了“上下相随”的方向
  太极拳以“舍己从人”之“沾粘连随”为根本,而自身也存在着“上下相随”。但现代太极拳界对“上下相随”有两个严重的误解,一个误解是根据“一动无有不动”断章取义地将“上下相随”理解为上的主动与下的主动相配合,而主动的上也动下也动,将南下而上有序而动的“由脚而腿而腰”抛弃了。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说这是太极拳的大忌,对太极拳而言是属于“乱动、妄动”。太极拳由下而上的“上下相随”而动最终是必须没有时间差的,但是到了此层次仍然是
“由脚而腿而腰”的,否则,根据拳经就不可能是太极拳。另一个误解是所谓“以手带身”或“以梢带根”。太极拳存在“以手领劲”的现象,但“以手领劲”仍然是“由脚而腿而腰”的结果。这就像鞭子的挥动往往会出现鞭梢领先的现象,然鞭梢的领先仍然是鞭把之动所引起的、是鞭把领先而动的结果,这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辩证法揭示现象必然是实质的反映,但现象有时也会虚假地反映实质,太极拳的“以手带身”就是现象对实质虚假的反映。从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惟内之是求”
来讲述,太极拳的“手”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自动”的,其它部位也都是如此。如果实质上发生了“以手带身”或“以梢带根”,也就是“由脚而腿而腰”、“手必要相随,不可自动”不存在了、“手”发生自动了,那么,可以肯定,这样的动作不可能属于太极拳,对于太极拳而言,肯定是错误的。
  四、“不动手”体现了被动和主动的统一
  近代太极拳家除了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明白地说明了太极拳必须“手不能自动”(也就是“不动手”)之外,郝少如先生也有多次这样意思的教诫,不过他用“太极拳要被动”来表述,叶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也很强调“太极拳是被动的拳,一定不能主动”。太极拳的手臂乃至全身对于“动量传递”而言,主观体会上,必须无论何时都是“被动”的,否则就必定不是太极拳。太极拳家与前辈所谓的“被动”正是杨澄甫先生“不动手”的意思。但是,从一般客观而言,太极拳的任何“被动”又都是有主动的,因为只有存在一定的主动成分,在与别人的接触中才能出现别人难以控制的“不先不后”的“随人而动”。古代太极拳经典《打手歌》所说的“牵动四两拨千斤”中的实质就是“动量传递”的“四两”,就是这“被动”中的主动成分。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也指出太极拳的动作是
“有系统、有主动、有被动的一个整体的”。所以,太极拳家所谓的“被动”不是一般概念的纯然的被动。一般概念的被动,是完全受人控制的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随动,就像大海中失去船舵的帆船,只能完全听风南命、随风而漂,那就成为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太极拳之大忌,即“若如肉架上挂肉,便是死肉,又何有灵气可言
”,有人将身体比喻为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就是属于这种纯然的被动,这种“被动”与人交手那只有挨打的份,根本不能认为是太极拳。太极拳的“被动”必须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水上的“葫芦”,别人一踩踏它,它就既是如杨振基先生所说的“我不动,跟你走”地被动,又由于浮力而有主动,不仅使得对其踩踏者感到“终不得力”,而且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跟之随之,在几跟几随之中,我的身势早已吃进彼身”了。所以,太极拳的所谓“被动”是与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被动
”,而太极拳的所谓“主动”显然也是与一般概念不同的特殊的“主动”。因为这种“主动”必须不是别人尚未动而先动,而是必须“被动”地、借用别人之力却不受人控制的“随人而动”,这样才能保证能够由“人刚我柔”到“人背我顺”。这样,兼有这种“主动”和“被动”的人,就像大海中有舵手操纵驾驭的帆船,既利用风作为动力,又不为风的方向所控制,不仅可以借东风、东南风向西行驶,而且可以借南风、西南风向西行驶。正由于太极拳的“被动”不能被人控制,所以这种
“被动”就具有了表象上“舍己从人”,而实质上造成“人背我顺”攻击别人的作用了。比如推手中,在对方的突然攻击之际,往往由于自己的一侧胯与手臂完全放松,也就是完全不动、完全被动,这样会使对方根本用不上力,会由于对方的作用而十分干脆地化解掉对方的攻击。并且立即使对方形成背势;但是,这完全放松、完全不动的手臂其实是既被对方推动着,又是被自己的另一侧腰胯以很小的力量所操纵、牵动着,这局部的“完全被动”之中其实是包含着腰主宰、起于脚之“主动
”的,只有这样,这种反应才能使得对方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最终“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所以,这“渭手必要相随”的“不动手”是对太极拳的所谓“被动”和“主动”最好的说明。
  五、“不动手”体现了“不用力”
  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不用力”,对于真正的太极拳传承者而言可说是太极拳生命象征的要领。杨澄甫先生所说的这种“力”,用现代运动解剖学的语言说,就是运动肢体局部肌肉紧张收缩所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应,是骨杠杆性质的力。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则是人体中由脚而始传递性的力量,用现代运动力学的语言说。就是
“动量传递”,近代太极拳家则将其称为“气”,这“气”也包括了“劲”,当然这“劲”是与外家拳所说的“劲”不完全相同的特殊的“劲”。运动力学与太极拳实践证明,《杨氏老谱》与郑曼青等先生的著作也指出:这种特殊的“劲”不仅与“力”是“大异”的,而且是与“力”不能共存的;要得到这种“劲”,必须“不用力”,也就是要消除局部骨杠杆性质的力。这样的“不用力”才能如杨澄甫先生所说能够“则得真正内劲”。而有了“内劲”的这种“不用力”之动就不同于与拨浪鼓转动带动鼓绳之动相似的甩手了,这种手之甩动的动力是身体的旋转惯性力量,手臂之内是没有力量的,而有了太极拳之“气”和“内劲”的“不动手”、“不用力”的运动中的手臂,是可以感觉到手臂之内传递着力量,也就是起于脚的“气”或“劲”的,会感觉到手臂是被这“气”或“劲”所作用动的,不是惯性所作用动的。这就是说,太极拳所追求的“不动手”、“不用力”是与“由脚而腿而腰”不可分离的。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知道太极拳的“不用力”是这样的意思,有很多人分辨不清怎样才是太极拳的“不用力”。很多人明明用了力,手臂明明是由骨杠杆性质的力所作用动的,却以为自己是“不用力”的,或者强词夺理地说自己是“用劲”,甚至说是“用意”。其实,因为用力必然表现为没有由脚而起的劲力、可以使外力有一定着落的肢体的僵硬和自动的“动手”,而“不用力”
则必然反映为手的劲力由脚而起、手不是身体的旋转惯性所带动、外力不能着落、没有主动的“不动手”。可见这样的“不动手”就是“不用力”最好的体现和鉴别标准。
  六、“不动手”体现了“松净”
  太极拳所有的功效,无论是健身还是技击,根本都是放松;越放松各种效果必然越好。所以,太极拳要求“彻底的放松”,称为“松净”,李雅轩先生称其为“大松大软”。当然这是一种模糊概念的近似表述,因为一般概念的“肌肉放松”,其解剖学实质就是肌纤维松弛,也就是肌纤维不收缩紧张;而肌纤维不收缩紧张只能是不用力,肌肉越放松也必然是肌肉越不用力。借助精密科学仪器的测试精确而言,人要达到彻底的放松也就是彻底的不用力,那就只有处于躺下的状态才有可能实现。可见所有运动所谓的“放松”与精密科学仪器测试的“放松”是不同的,都是相对的“放松
”。太极拳的“放松”又是与非太极拳的武术所谓的“放松”不同的。太极拳的“彻底放松”首先是指在维持双臂悬置的某静态姿势前提下肌纤维最大限度的松弛,然后是指追求不使用骨杠杆性质的力而使用传递性的力形成动态姿势,从而仍然尽量保持这种最大限度的松弛。太极拳这种最大限度的松弛同所有武术相比较最接近一般概念的最大肌肉放松,按照数学近似计算将其称为“彻底的放松”、“大松大软”是完全符合科学和客观事实的。太极拳界中几乎没有人不主张“放松”,有很多人自称“放松”,有很多人反复地论述“放松”。但是,很多人发现许多所自称的“放松”和所认为的“放松”,其实并没有放松,有很多人所论述的“放松”并不是太极拳的“放松”,有的人把气功静态的“放松”与太极拳动态的“放松”混为一谈,而又有的人画蛇添足地神化太极拳的“放松”。那么,如何做到和正确鉴别太极拳的放松呢?从生理、解剖学上可以知道,放松是与用力成反比的,用力又必然是肌肉的拉长与缩短收缩或等长收缩所引起的,必然反映为“动手”与僵硬。因而,“动手”和僵硬越少也就是“放松”越多,而既柔软又“不动手”就必然是太极拳所谓的“彻底的放松”,也就是“松净”了。所以。“不动手”就是一个做到和鉴别“松净”的很客观、直观、准确、最具说服力的标准。
  七、“不动手”体现了“柔软沉重”
  “不动手”体现了“松”,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如能松透即是沉”。所以,杨澄甫、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先生等太极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以及有关近代太极拳家的轶闻中都反映了太极拳技高者的手臂给人的感觉是“如绵裹铁”般的“柔软沉重”,甚至郑曼青先生说:“吾师澄甫之臂,其重过于常人不啻十倍。”推手真正遵循了太极拳的法则,做到了“不动手”,别人就会既“终不得力”又有“柔软沉重”的感觉;如果别人主动用力越大,由于“不动手”中的“四两”之力作用相对越微小,被动成分相对越大,“沉”也就越明显,这手臂就越会使别人感到就像是断臂那样重甸甸的,尤其往上抬就像是抬浮在水中的一条圆木似的更加沉重。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画蛇添足地神化太极拳,奢谈手与别人接触使别人什么也感觉不到的所谓“松空”,这种所谓的“松空”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批评的“毫不着力,浮如鹅毛”的“双浮”,是“连十岁顽童也打不倒”的拳病。“不动手”明白地反映了“被动”,“被动”显然是不可能表现为这种什么也感觉不到的所谓“松空”的。所以,“不动手”明白地暴露了这种所谓“松空”是根本不符合太极拳理的伪说,反映了“柔软沉重”才是太极拳的真功夫,才是太极拳“
松净”的特征性表现。“不动手”的“柔软沉重”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使人感到其全身动作不论是十分缓慢的还是非常疾快的都有一种由脚至手抽丝样的整体性,反映出一种似乎匀速的浑厚稳重;初步达到了“不动手”,手臂还会尤其自觉明显的沉重,手臂的活动会有如在水中游泳似的有阻力感。而手臂主动动作,手臂则始终不会有自觉沉重与移动遇到阻力的感觉,而主动动作用很大的力会给人快慢飘忽的感觉,用小力飘忽轻浮更加明显,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所以,“不动手”与“柔软沉重”是可以相互反映的。
  八、“不动手”不是单单指手
  有很多人把“不动手”仅仅理解为是指手,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其实自古以来汉语中大量出现的“动手”都不是仅仅指手的动,而是指全身肢体的动作。李雅轩先生和郑曼青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手足不要自动”的论述。如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就明白地指出:“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二句要论……所谓练太极拳不动手,即是谓手足不能自动。”这段话对于现代太极拳界有些人尤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段话一是明确说明了杨澄甫先生秉承代代的传授认为“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与“练太极拳不动手”是同一个意义,二是明确说明了这“不动手”中的“手”并不是单单指手。必须明白:太极拳的“
动犹静”是包括全身各部位的,所以这“手”是借代指全身肢体。如以脚为例,符合太极拳的法则要领,脚的前迈必须是全身由于虚领顶劲引起之沉、腰的作用、着地脚所传递来的劲力带动同侧胯内缩等等所引起的;其它腹、胸、背、肩等等之动都是无不由根于脚、主宰于腰的胯之动所引起的,只不过“手”的“动犹静”尤其明显和突出罢了。所以,结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不动手”的“手”是必须理解为手足和其它全身各部位的。
  九、只有“不动手”才能使人“终不得力”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一大因素就是以能够使别人的攻击“终不得力”的沾粘连随为根本。而沾粘连随之所以能够使人“终不得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
不动手”。因为“不动手”,全身能够始终保持“开展紧凑”而臂胸始终保持着不同的怀抱姿势,同时手臂中因为没有局部主动用力因而不会发生肌肉紧张僵硬,这手臂就成了郑曼青先生所说的悬浮在空气中的“断臂”了;而由脚传递而来的、由腰所主宰的“四两”又使得这手臂具有十分的灵敏感觉和能够灵活随动,这样的手臂就既能使人感到柔软沉重而又不硬挺,既牵制了别人又与身体似乎是没有牢固的连接而无法控制,就像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成为浮在水面上的“葫芦”了,别人就无法将力量落实到这手臂中而作用到其身体了;如果别人突然攻击,就会感到如作用在一个没有固定的球体上而突然失去了方向和作用点,从而“捕风捉影,处处落空
”。可见太极拳的“听劲”和“沾粘连随”是离不开这“不动手”的,“不动手”是沾粘连随使人“终不得力”的重大因素。
  十、只有“不动手”才能“发劲如放箭”
  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的另一大因素则是能够将全身的劲力以动量传递的形式畅透无阻地传递到向外攻击的肢体。太极拳高手的手臂能够发出比手臂本身的力量和全身体重远大得多的力量;这手臂能够在与别人的身体没有接触的发劲之前如海绵样的毫无力量,而在接触的刹那间又能爆发由脚而起的强劲的力量,然而瞬间又变得如海绵般的毫无力量,发劲毫无先兆,就像矩形脉冲,“不动手”就是一个重大的因素。有真正太极拳发劲经验的人很清楚,只有越“不动手”,也就是手臂越不用力,由脚而始之力量的传递才能越畅透,手臂发出的力量才能越强劲,发劲的速度也才能越快。所以,“不动手”又是太极拳“发劲如放箭”、“何坚不摧”
的重要条件。
  十一、“不动手”体现了太极拳的所有法则要领
  太极拳的“不动手”是与完成太极拳特有的沾粘连随与发劲等效果相联系的相对的“动犹静”的辩证说法,而这些效果的实现是与太极拳的所有法则、要领密切相关的。所以,是否追求“不动手”反映了太极拳学练能否入门;“不动手”掌握的程度反映了对太极拳所有法则要领掌握的程度,“不动手”的功夫越高,也就反映了对太极拳所有法则要领掌握的程度越高。
  从上述可知:杨澄甫先生所谓“不动手”的概念是包含很多内容的,这一概念也还有“不自动”、“被动”等其它的表述法,然“不动手”是尤其好的一种说法。太极拳并不神秘复杂,杨澄甫、李雅轩先生这些太极拳家不仅在他们的著作中定性地肯定太极拳并不难学,而且定量地指出太极拳是可以在数年时间内学会学好的;但是,他们也都指出,如得不到真正老师的传授或悟性太差,因而得不到真传,那也很可能一辈子学不会太极拳的。而许多人学练了几十年太极拳还人不了太极拳之门,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领悟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的概念,而是处处都“动手”,那就只能是属于杨澄甫先生说“动手便非太极拳”。事实上,很多前辈所说的“学太极拳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寥若晨星”是确确实实的,所以,太极拳之难学是属于所有武术之最的。微观而言,太极拳有难以尽述的要领;抽象而言,古代和近代太极拳经典著作中反映出的要领也有一定的数量,而“练太极拳者不动手”这句话可说是囊括、反映了太极拳的所有要领了。所谓“一事尽,万事毕”,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和全面透彻理解了“练太极拳者不动手”,也就已经掌握了太极拳的所有要领而可以“愈练愈精”地“功夫无息法自休”了。而一个初学太极拳者始终以“练太极拳者不动手”为指南,也就是找到了能够较快理解和掌握太极拳各种法则、要领的捷径了。所以应该认识到:“练太极拳者不动手
”是开启太极拳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魏坤梁:太极拳锻炼追求“醉梦境”的提法是错误的
一、太极拳“醉梦境”的提法不符合经典拳谱与现代科研
太极拳锻炼时的精神状态应该怎样?2009年第l2期《精武》杂志上有人提出:“任何太极有成者都必须进入醉梦境,否则不会有效”,不仅认为“醉梦境是养生太极之大门,不入此门则无以养生”,而且认为“不进入醉梦境就不能算人拳境”,还说:“所说大师精神抖擞是从外观上看,从内察必已进入醉梦境。”还引述有人说打拳“似梦游”。这些说法正确吗?
漠视孙禄堂先生所说的“拳即是道”这一理念是现代许多太极拳锻炼者的一个普遍性的重大误区。这“道”的一个根本性内容就是精神入静也即“
心静”。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所出现的“虚灵”、“神内敛”、“内固精神”、“性心与意静”等所指的都是追求这种高度“心静”。从一些近代太极拳著作和一些老前辈的口述中可以知道近代正宗的太极拳家完全秉承了这一理念,对练拳始终保持精神安静都是非常重视的。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指出:“静心凝神,斯为内敛”、“用功时须澄心息虑、心无所思,意无所感”。又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多次强调要追求心静。这种心静到了高深层次,则达到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满身空空洞洞”和孙禄堂先生在《拳意述真》中所说的“四肢融融、绵绵虚空”的感觉,也就是先生在《》中所说的“打拳,心中一物无所着则最明”与“有形归元迹,物我两相忘”。这些都反映太极拳所追求的“心静”与道家修炼所追求的“心静”是一致的,这种“心静”就是“拳即是道”的一个重要反映。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虽然也讲“心静”,但在口头上却是空洞的,比如不仅曲解古拳谱和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用意”,认为要在练拳中不断进行意识活动,而且忽略了开始练拳之前借站桩对杂念的摒除和对情绪的安定,这是太极拳严重失真的一个反映。
太极拳锻炼应该始终追求“心静”,这是“拳即是道”。然而,必须明白这种“心静”的一个要素是“提得精神”,也就是神志十分清醒。古拳谱《十三势行功心解》就指出:“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近代太极拳家也正是这样要求的,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说:“要空虚,要头容正直、精神提起”、“精神为一身之主……所以讲拳必提精神为先”,而李雅轩先生则更是反复强调这样的意思。冯志强先生在《入门》中也指出在高境界的心静中包括着精神提起,他这样写道:“越练越虚静,物我两忘”、“周身上下浑然不觉,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
’,唯有心中一片觉明景象。”显然,只有十分清醒才能称为“一片觉明景象”。这种“一片觉明景象”,在道家典籍张三丰的《道言浅近说》中被描述为:“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观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也。”并说:“诀日:玄关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显然,在追求清醒的心静这一点上,太极拳与道家也是一致的,这也是“拳即是道”的一个重要体现。
太极拳对于既要安静又要清醒的精神要求与道、佛、儒、瑜伽、超觉静思等锻炼的要求是相同的。为什么这些锻炼会有这样的要求呢?这是因为这些锻炼都有祛病健身的共同追求。古今医学都肯定人是具有自我对机体修复、疾病祛除、内环境调整的潜能的,但这种潜能要发挥作用必须有精神十分放松安静的条件,而尤其符合这种条件的就是太极拳与上述这些功法中的既清醒又宁静的精神状态,太极拳与上述这些功法锻炼有非常高的甚至神奇的健身祛病效果的奥秘也正在于此。对气功、超觉静思等借助科学仪器的研究发现:这类锻炼之精神人静后的大脑功能状态不完全是抑制过程,而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激活状态。就是说这些功法人静的清醒既异于一般的清醒,其安静又与睡眠不同,这种入静状态使人思维活动单一化、杂念减少、对无关的内外刺激反应减弱、头脑清晰,使人全身舒畅、精神倍增。如曾任日本生活医学研究所所长、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的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川烟爱义,在《健脑五法》一书中介绍他对精神境界进入万念皆空超觉静思中的人用脑电波测量观察,脑电波中既出现了常人仅在进入安静睡眠中出现的、觉醒状态不出现的每秒0.5至3次的8(读“迭尔他”)波,又出现了显示清醒安静状态的每秒8至13
次的α(读“阿尔法”)波,而且α波比常人闭目静息状态时的节律、幅度都要增强、减慢和稳定。这种测量结果揭示了这类锻炼精神状态的生理学实质不是单纯的睡眠抑制,而是既类似深度无梦睡眠的抑制性宁静,同时又是高度有序化激活的十分清醒。显然,这样的精神状态就是太极拳所追求的心静,而这种心静是不能称为
“进入醉梦境”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否认太极拳锻炼能够心静、认为所谓的心静是错觉,这是十分错误的;而有人把太极拳锻炼的心静说成是“进入醉梦境”和
“梦游”也是错误的,其之所以错误的共性都是不符合太极拳经典与现代科研结果。
二、太极拳的入门是不允许“进入醉梦境”的
心静是太极拳锻炼从入门至上乘都必须要遵循的要领,这是太极拳与所有气功的共性之处,从这一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太极拳就是气功。太极拳“心静”程度的提高,表现为杂念越少,头脑越清醒,而且反映支配肢体活动的意识越少,不假思索的动作越多,也就是越“虚静”。正如冯志强先生在《入门》中所说的“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虚静功夫的深入”。然而,太极拳又不同于气功,因为太极拳动态之静是必须以许多武术条件反射的建立为基础的,所以太极拳对心静的追求是因从入门到上乘而异的,是有不同内容、多层次的,所谓“物我两忘”不假思索的高深层次的心静在初学阶段是不应该尝试的,也是不可能尝试到的。这就像乘方、开方不是加减乘除还没有学过的小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是同样的道理。太极拳功夫提高所需要的一般人想不到的武术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必须要有大量反复的记忆、体验、假想等意识工作的。太极拳着熟初学锻炼阶段中需要排除各种杂念的心静,也必须要有意识地完成各种正确的拳术动作。正如先生在《&
着》中所说的“学者下手功夫:每一着必思手从何处起、何处过、至何处止、外面是何形象、里边是何劲气,要从心坎中细细过去。此着之下与下着之上夹缝中如何承上、如何起下”。这种仅仅限于初学者的练习是初学任何拳术都不能逾越的、必须要经过的、行之有效的程序,不仅如此,在着熟锻炼的实战训练中因敌变化,使得敌人打不着自己,自己却要不失时机地有效攻击敌人也是必须要有意识的,不然,这些武术条件反射是不可能建立的,不假思索地动作而“心不知”的懂劲功夫也就不可能得到了。这一相反相成的辩证规律正是被称为“后圣”的先秦时著名学者苟子在《荀子&解蔽》中所说的:“虚一而静”,是“心未尝不臧(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这样的意识工作可想而知,心静与清醒都是不可少的,可见在太极拳锻炼的初级阶段中,“进入醉梦境”是不被允许的,如果进入“醉梦境”显然就是没有进入拳境。
三、太极拳中、上乘的心静不是醉梦境
《杨氏老谱&太极懂劲解》指出太极拳懂劲的一个标志就是“无须有心之运用耳”。就是说到了懂劲阶段,就要能够既心静至如坐高山而下观九州般清醒觉明,又似置身于世外般恬淡悠闲、物我两忘、无思无虑,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不假思索地有效完成攻防动作。以现代生理学解释,就是达到十分深的心静与十分高的清醒,动作完全由不需要经过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来完成了。这也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练成之后,无须有心之变化,身受击处自能应敌,心中不知,敌跌出矣,即为不知手之舞之”。这种状态也正如李雅轩先生在《主要说明》一文中所说的:“到了最高境界,则是完全以锻炼神经的清醒灵感为目的……要做到有意无意,无意之意,仿佛像一盏灯置于密室之中,自然无处不照一样。”还揭示到了这种境况,“好像是头脑中有一种灵感…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
”。这种状态也是《授秘歌》中对于“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注文所说的“心死神活”。所谓“心死”就是心静至没有丝毫关系到喜怒哀乐等的心理活动,所谓“
神活”就是心境高度清醒和反应高度灵敏。可见太极拳的心静到了懂劲层次,精神上要达到如深度睡眠般的宁静、没有任何思虑,什么都与自己无关了,包括自己的躯体在何处和自己在干什么都是根本不去理会的,但同时知觉反应又是“一片觉明”高度清醒明白与敏锐的,不仅能够不需要意识支配而练拳,而且可以不假思索地对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做出超常敏捷的反应、肢体能够自动地有效完成实战应对动作。尽管现代太极拳界能达到这样层次的人可能还没有,但一些气功锻炼可以证明人是可以达到这种既如进入深度睡眠般的宁静又十分清醒的状态的。如很多气功锻炼有一定成效者在平常也能够使自己的精神进入没有任何思虑和没有任何着意体察的宁静状态被称为“气功态”,然而此时的全身皮肤触觉却十分灵敏,如有报导讲述一位练大雁功的老年人在公交车上使自己精神进入十分宁静状态时遭到了小偷行窃,然小偷的手刚刚轻微地接触到其衣服时他就已经知道而被他及时制止了。又比如很多自发功者都反映虽然在自发功态中似乎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其实头脑是清醒的,表现为其一,这些自发功态中之人的行动不会超出允许活动的范围而出现跌倒在此范围外的沟下、河里去的情况,其二,可以随时暗示自己结束练功停止自发活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的工作技能也有这种似乎“自发”的情况。由此可见太极拳的懂劲层次能够达到这种“无须有心之运用耳”,显然是可以肯定的。这种“
无须有心之运用耳”与“梦游”显然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梦游行为对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是浑然不知的,行为也纯然是自顾自的,可见用“梦游”来比喻太极拳的懂劲境界是很不适当的。太极拳懂劲层次的这种精神状态,超常的清醒与超常的心静无疑是缺一不可的,显然也根本不是“进入醉梦境”。
四、“醉梦境”对气功和太极拳锻炼有弊无利
无论是气功锻炼还是太极拳锻炼,有关文献和实践都证明人为地模拟真的“半睡”是错误的。如气功热时期,信奉、学练各种气功者如云,其中有获得健身祛病效果者,也有出了偏差严重损害健康者,也有很多是没有什么明显好的效果者,没有什么明显好效果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的人错误地把“入静”理解为精神进入半睡眠状态。因此在气功刊物和比较实事求是的一些著名气功著作如《气功精髓》等书中,一些有造诣的气功家就明确指出对于昏沉欲睡的精神状态,气功锻炼是必须避免和消除的,并介绍如何防止和排除的一些方法。张三丰之《道言浅近说》也指出内功修炼要“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磕睡杂念之扰哉”!将“昏沉”之“磕睡”列为了练功的障碍。练气功时产生睡意虽然对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坏处,且当做是一种催眠方法也无妨,但对于祛病益寿当然也就失去了功效,因此也是属于气功锻炼之进行和成功的障碍,是气功锻炼所必须要避免和消除的。太极拳锻炼者中也有人将“人静”错误地理解为是进入半睡眠状态,打起拳来故意模拟半睡,如故意萎靡不振、晃晃荡荡没有武术气势,或表情木讷、目光呆滞茫然、视若无睹,事实反映这样锻炼武术的效果自然是谈不上的,健身效果都没有做广播体操来得好。
当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睡”来比喻形容精神安静也是恰当的和符合科学的。比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著述中就有“练功其主要者是在于蓄气养神上下工夫,心存静养,形如半睡”之语,但其一,紧接其后还有“养出清醒之头脑”之语,说明这所谓的“半睡”是特殊的“半睡”;其二,凡是比喻都只是取比喻事物的某一特征来说明被比喻事物的某一特征的,比喻事物是不能被完全当做被比喻事物的。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这“牵一发而全身动矣”是用以比喻因为“转动不灵”而身体重心容易被人牵动,是太极拳所要避免的;但先生在《拳自修新法》中说:“手足方得随腰而动……真所谓牵动一发则全身俱动。”这“牵动一发则全身俱动”则是用以比喻全身“一动无有不动”,是太极拳所要遵循的。同一句“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比喻的太极拳所要避免的身体重心容易被牵动与太极拳所要遵循的一动无有不动显然是不相容的两回事。可见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失去褒贬的评定标准了。“睡”一词也是如此,如上所述,对气功和太极拳的入静而言,“睡”的确是其中的一个特征,但不是全部特征,所以在有“清醒”说明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用以比喻太极拳之“入静”的。李雅轩先生“形如半睡”的比喻就说明了这“半睡”仅仅是指没有思虑的心静,并不包括半睡之知觉不清;“形如半睡”是不能当做“就是半睡”的。有的比喻性的用词也有这种情况,如“陶醉”一词,常用以表示十分满意、舒适,然这“陶醉”之人显然是没有“酒醉”的。
那么,既然可以用“形如半睡”比喻实际没有睡的心静,是否可以用“醉梦境”表示深度心静呢?必须明白“睡”与“醉”、“梦”是有区别的。酒醉之人精神发生的是不正常的抑制,虽然因个体差异,极个别人可能酒醉开始尚未全醉之前会出现短暂的兴奋,甚至会在全醉之前完成比平常还好的作为,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但这其实是他此时由于日常各种杂念意识被抑制、长年累月所形成的书法技巧潜意识在全醉前短暂亢奋状态下十分协调发挥作用的结果,然这种亢奋大多数人都表现为喋喋不休、语无伦次等的思维紊乱,而且很快就会进入精神不正常抑制的昏沉迷糊、反应迟钝、行走踉跄、站立不稳、神志不清,直至不省人事而被称为“烂醉如泥”。可见人为模仿不清醒的“醉”是气功和太极拳锻炼所要绝对避免的。而所谓“梦”实质上就是想象,醒的时候就称为“杂念
”,如果一个人醒时这样想象就被称为“白日做梦”;一个人如果整夜睡梦不断、浮“幻”联翩,那是睡眠质量差的反映,醒后也是精神不佳的。气功锻炼中也可能会出现如梦般的幻觉,见到了不存在的什么什么,大多被称为“触”,也被称为“魔”,如邱处机《大丹直指》就将练功中出现的各种幻觉分为十大类而称为“十魔
”,将这种精神状态称为“如梦非梦,如醉非醉”,并指出必须“如见,不得认”,否则就会“流入邪中”。无数练功实践证明,如果对这种梦幻不加抵制排除,那就必然会发生偏差,甚至走火入魔而严重损害健康,可见邱处机所说的“如梦非梦,如醉非醉”的精神状态是气功锻炼所必须要不加理睬而加以摆脱排除的。可见“
梦境”是气功锻炼所不能容忍的,也是谈不上养生效果的,是气功和太极拳锻炼所要绝对避免的,任何养生锻炼如果追求“梦境”,那肯定是连养生之门也无法入的。
《老子&第二十一章》(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本)中有“道之物,唯望唯恍。恍呵!望呵!中有象呵。恍呵!望呵!中有物呵”。说的是不是“醉梦境”呢?必须明白《老子》一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道家学术流派代表性的政治哲理著作,第二十一章说的是老子对宇宙演化中天体由无到有过程的认识,说的是物质,不是精神。由于《老子》一书充满了自然辩证哲理,书中的语词抽象程度很高,也可以用以抽象阐述道教思想,因此汉代出现的道教将老子尊为始祖,将《老子》一书尊为最高的经典,但如前所述,现代被统称为气功的道教内丹功修炼中是不允许出现醉梦态的,所以,道教所赋予《老子》中的“恍呵望呵”
的概念应该解释为“一片觉明”态下的“物我两忘”,与“醉梦”也是无关的。&
就生理学而言,语言是第二信号,语言与其所要表示对象的联系是人为主观形成的。因此,同一语言,不同环境的人所理解的对象或概念有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世界上的各民族语言共同具有的现象。所以为了避免语不达意,使得语言能够完成人与人之问的思想交流,语言概念的统一是被普遍遵循的。而按照普遍概念,对于太极拳锻炼,“醉梦境”这种提法显然正好与“清醒”相反,因而是既不符合太极拳经典又不符合科学的,是属于严重的误导。而如果是为了用“醉梦境”表示十分的心静,显然道家所谓的“心静”与“醉梦境”的普遍概念又是不相符的。古代和近代的太极拳先人已经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大量表述高深层次十分清醒心静的语词,再牵强附会地标新立异是没有必要的。况且即使有人能够将“醉梦境”理解为“物我两忘”的十分心静,这种心静也不是太极拳入门阶段所追求的,如果学练太极拳一开始就追求这种心静,如上所述就不可能获得太极拳的所有效果,实质上也就不属于太极拳锻炼了。而对于一般太极拳锻炼的人而言,“醉梦境”无疑是容易引起严重误会的。所以,用“醉梦境”、“梦游”表示心静,那只会造成太极拳理论与交流的混乱,对太极拳是没有益处的。可见在太极拳锻炼中散布“醉梦境”与“梦游”的提法是错误的。
魏坤梁:太极拳《授秘歌》释疑
  一、历史背景
  许禹生弟子王新午著,1927年出版的《太极拳法阐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清末遗老宋书铭,精研易理,善太极拳,自言为宋远桥十七世孙,其拳法名‘三世七’,又名长拳,与十三势太极拳大同小异,时年已七十。名家纪子修、吴鏗泉、刘恩绶、姜殿臣诸教师与宋推手,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于是纪与吴、许、刘诸师皆叩头称弟子,从学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获得ib教师资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