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结论呈现结论是什么意思思

小学科学德育工作总结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科学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德育工作总结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小学科学课记录单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研究》实验报告
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科学课历史发展的需要
在科学课还为自然课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使用着“实验报告”,我们还记得当时的《实验报告》可是全省发行的。课堂上师生每人一册,我们自然教师每上一次学生实验课都会要求并指导学生填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成了自然课的一项课堂作业。不过当时的《实验报告》有这样的特点:1、只有学生实验课才有。2、《实验报告》中把课题、实验目的、器材、步骤等都程式化的呈现给学生了,学生只需按方抓药,不用作选择、猜测、设计等环节的探究活动,这有点类似于动手操作课,技能训练课,跟科学探究不是一个味儿。
2、现行科学课课堂中的记录单呈现与使用现状
当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后,我们的老师观念也跟着改了。我们的科学记录无处不在,只要是科学课,我们老师都会设置科学记录,或记录单,或以日记、图表的形式外显学生的科学历程与结果。科学记录形式多样的同时,我们的科学课堂也衍生出了以下的几种现象:1、记录的形式活泼多样了,但师生的严谨态度淡化了。2、记录的方式可变了,但科学探究的记录不系统严密了。3、记录的结果不易保存,师生产生了对研究成果的不尊重,经常出现下课后记录单随手乱扔的现象。4、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对记录目的不是很清楚,为了记录而记录的情况,记录与整理、整合信息成了两张皮。5、记录单的设计活泼有余、科学不足的现象屡屡出现。以上是我们观察与罗列到的科学课堂中出现的科学记录随意、不系统、使用不充分、目的性不强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科学课堂的高效开展。我校科学教师组成的课题组经过讨论形成决议------把“科学高效运用科学记录,形成提高科学课堂质效之策略”作为近期教科研工作的主打项目,同时选定《小学科学课记录单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研究》作为实验课题。我们决定相关教师开展为期两年的《小学科学课记录单设计与使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小学科学课记录单”包括科学观察记录、实验操作记录、探究活动记录等。
设计与使用,指的是记录形式、流程设置,科学活动中通过记录导引学生严谨操作、科学规范记录,交流中能依托记录清楚呈现活动与思维过程。
“有效性”指通过师生设计、使用记录单,达成课堂中的探究活动严谨而有层次深度,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得到提升。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学生(各个年级)在科学课(不同课型)中会记录。
2、学生有爱记录的科学习惯。
3、师生敢于、善于创新纪录与记录创新的实践。
4、师生都很尊重科学记录。
通过对科学课中记录的尝试实践研究,记录单在科学课中取到组织、指导、规范研究活动的作用,以期促成学生争当“科学家”,自觉参与到做科学的历程中来。让我们的学生从中逐步形成“学会记录、热爱记录、创新记录、尊重记录”的科学素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愈来愈浓,科学课堂科学味越来越足,课堂效率越来越高。
(二)研究内容
1、设计不同年级、课型的科学记录单
2、利用记录单规范探究活动流程
3、依托记录单学习交流与整合信息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了解国内外小学科学课堂的组织形式,记录单在科学课堂中的运用情况,了解学生的探究规律和特点。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程度,对展示交流的目的、方法和形式的了解程度。以便教师设计适合学生的记录单,组织适合学生展示与交流的形式。
3、行动研究法:
(1)设计出三至六年级小学科学一整套的科学记录单。
(2)研制出一整套的规范记录的流程规范。
(3)每生每学期形成一本科学记录的笔记本或档案本。
以上(1)(2)点将在每次课堂教学中实验---修改----再实验----再修改,逐渐完善。
4、个案分析法:
关注每次学生使用记录单时的流畅和梗阻,透视学生依据记录单交流时是否能流畅呈现活动与思维过程,审视信息整合时的使用率,借此分析该记录单设计与使用的优劣,从而查找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5、经验总结法:
认真撰写课题研究中的阶段性报告,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和问题,不断调整研究方向与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形成结题报告。
四、&&&&&&&
课题研究的措施及策略
根据我们现行科学课堂中探究活动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课题组从运用记录单提高课堂探究活动有效性入手,制定了一下具体措施:
(一)、科学设计记录单
探究活动中,小学生的兴致高、能力弱、自我约束不能持久等因素限制了他们深入有效地进行探究,一个导引学生积极、持久、深入地参与探究活动凭借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达成积极、持久、深入这三个维度,记录单的设计科学性尤为重要。
1、记录单设计有规范性
每个探究活动单设计时都注上标题,学生一眼就知干什么。内容部分有:姓名、组长姓名、正文、同伴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由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两方面组成。书写姓名既是自我认同与约束,也是集体认同与约束;评价既是激励,也是规范过程和约束行为;激励导引积极,规范、约束导引活动持久。
2、记录单设计有针对性
不同年级(三---六年级)学生能力特点不同,记录单板式设计需要不同;不同课型(观察课、实验课、科学考察课、科学讨论课、技能训练课)需要记录的侧重点不同,与之相适应的记录单板式也必须不同。记录单中有板块分明的:我想研究的问题、我的猜测、我研究所需的器材、我是这样研究的(具体研究的过程、步骤)、我(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我的结论等。记录的形式可自主多样:画图、填表、小论文、小实验(调查)报告和日记等。针对细致观察和需要记录数据内容,我们就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既导引着学生科学严谨,又暗示着探究的路径,触动学生把探究活动深入、持续下去;针对五六年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逐渐提高了,设计实验需要学生亲自跨越,所以我们在记录单的设计中淡化格式,只是提示、提供他们几个过程性的框架:我想研究的问题、我的猜测、我研究所需的器材、我是这样研究的(具体研究的过程、步骤)、我(操作中)观察到的现象、我的结论等,至于呈现形式可以个性化:表格、简图、文字……
(二)有效使用记录单
1、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
每次进行探究活动之前,我们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记录单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小组长把本组人员分工到位:测量员、记录员、交流员、操作员等。在记录单上写上自己姓名的那一刻起,每个学生就成了小组中的一员,小组这个集体书面形式认同了他,并由小组长分工给他了,为了个人的尊严、他人的尊重,小组的认可,每个学生都会担起那份责任,都必须和小组其他人员合作共享、共进,因为此时他做得好坏不光关乎个人,还关系到小组这个集体的成败荣辱。组员的监督,组长的督促,记录单中的及时评价时时提醒着他需要合作与担当。
2、引导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实验操作、科学观察,无论哪种探究活动,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这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这是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的基本起点。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方法使用不同,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差异的,记录的结果是有差异的,结果的差异说明了方法、过程的差异,师生可以凭借记录结果去还原、分析过程,这是形成科学方法的最好路径,积淀科学素养的最佳方法,坚持科学态度的最优凭借。课堂上,我们老师组织学生真实填写记录单,记录的形式可以个性化、多样化,但不允许意向性填写或抄写,通过信息交流环节,学生运用记录单交流个人或小组的探究过程与结果,通过老师、同学的质疑、评价,大家在整合、反思中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好的保持、积淀,不好的修改、摒弃。
3、形成组织课堂的一剂良方
每次活动,我们老师都会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一个班,时间长了可以固定小组成员和组长,除开活动形式、性质特别要求再分组的),针对我校实际一般五到六人一组。小组确定了,小组长也确定了,活动时,老师管理的不再是几十个人了,而是几个小组,小组由组长去管理了。特别是小组活动时,没有组长的领导、组织、监督,课堂组织的困难度就会大大提升,记录单上白纸写黑字,写上了&&&为记录员,同伴、组长、老师的眼睛都看着呢,责任与尊严驱使他必须融入到小组中去积极与他人合作,他就得在活动中真实记录;记录单上写着&&&为操作员,他就必须主动邀请同伴与他一起动手,同时还得不断征求其他人的意见,以求探究合理化、科学化。
在信息交流整合环节,我们老师要求各小组依据记录单交流时必须要把本组活动过程中成员表现做个评价(记录单上设置了该栏目,每位小组成员姓名后面都有优劣两方面的评价,并评出本组当场表现最佳小组成员)。通过这种公开、透明的评价形式约束、抑制不文明、消极的行为思想,这也是帮助我们老师,让它成为组织课堂的一条上帝之手。
(三)、围绕记录单形成科学探究的范式
1、记录单的设计范式
每张记录单都有标题、组员姓名、组长姓名、组员评价(优劣两方面的)、组员分工、教师评价、正文。
2、记录单的记录范式
拿到记录单后,组长征求意见确定分工,记录员确定后马上填写人员名单;操作时记录员征求操作员、测量员的意见,真实填写信息;填写评价语时,组长组织,大家共同参与表决,形成共识后形成文字填写。
3、用记录单交流的范式
先交流本组人员分工情况,活动参与的表现评价,再交流活动过程、结果与困惑(疑虑)。
五、课题的成效分析
通过课题组成员两年多来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各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学生的收获
1、探究的兴趣与注意力更持久
课题实验之前由于没有记录单的有效导引,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兴趣点集中在事物外在部分,不能深入,对探究活动本身不能持久关注,这给组织课堂带来了困难。有了记录单后,学生在记录单的带引下兴趣和注意力由外在的物质形式逐渐深入到思维的梯次活动。课堂上最大的变化是无所事事的少了,分工合作的多了;热热闹闹的少了,冷静思考的多了;毫无头绪的少了,严谨有序的多了;发冷热病的少了,坚持到底的多了。
2、学会了合作与担当
课题研究前,每次活动没有明确分工和多向评价,学生的合作不真诚、不实在,也不太负责人,好事儿大家争,难事儿没人要。使用记录单后,大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为了达成目标合作共进,有评价、有监督,想不但当都不行了,课堂上明显没有推卸了,大家肃然严谨、信心满满。
3、找到了探究的基本路径
课题研究之前,每次探究活动学生在流程上混沌反复,耗时较多。课题实验之后,学生基本熟悉运用记录单顺畅开展探究活动,熟练步骤流程促成学生自信地层层深入,活动效果明显。现在,我们的师生已把使用记录单进行记录信息、分析和整合信息作为探究流程与习惯坚持并传承。
(二)、教师的发展
1、教师设计记录单的能力在提升
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符合本班学情的有效记录单,参与研究的老师抄袭和照搬现象已经杜绝。有三位老师在市展示课中,由于记录单设计科学,课堂效果明显,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2、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提高
在实践中通过理论培训、讲座、外出学习、实践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在日常教学中的不断反思和实践、校内外沟通,学科结合,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了记录单的科学设计与有效使用,有四位教师的课题成果在省级比赛中获奖,六位教师在黄冈市级比赛中获奖。其中,贾东俊、蔡国民、周伶鑫老师讲课、说课、评课分别获省、黄冈市一等奖。
课题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课堂教学中,在一节课时间内完成组内分工、组内评价、小组交流耗时较多,如何平衡时长与实效的关系呢?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太阳
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太阳
[导读]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单元概述 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对常见植物、动物、人体的外形、基本构造以及一些生命特征进行了观察,有了一些了解。本册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重点将是它们的生长变化和生命周期。 动物具有生命周期。不论是我们身边常见的蚂蚁、蝴蝶、金鱼,还是南...
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单元概述
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对常见植物、动物、人体的外形、基本构造以及一些生命特征进行了观察,有了一些了解。本册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重点将是它们的生长变化和生命周期。
动物具有生命周期。不论是我们身边常见的蚂蚁、蝴蝶、金鱼,还是南极的企鹅、北极的熊;不论是凶猛的野兽,还是温顺的家禽,包括人类自己,都具有生命周期。尽管生命周期的长短不一样,但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过程,生物的个体虽然死亡了,但其物种不会灭亡,通过繁殖,它们能一代代地延续下去。
本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日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
1-5课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通过亲自养蚕,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生命周期现象。
第6课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从常见的鸡、蝴蝶、蜻蜓、熊猫、山羊、蟾蛛等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指导学生归纳发现:其他的动物尽管具体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但和蚕一样,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些阶段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经历的时间就是动物的寿命。
第7课将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人的身体特点的观察,知道人从刚出生的婴儿到成年人,身体要经历很多变化。人变化的阶段分为出生婴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死亡。每一个人的变化尽管和其他人不完全相同,寿命有长有短,但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都有生命周期现象。
  二、单元教学目标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过程与方法
.养蚕并对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进行观察。
.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归纳和比较它们生命周期的相同和不同。
.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了解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必要。
  .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背的。
  .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
  .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三、分课时教学建议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一)背景和目标
本单元的1-5课是指导学生通过亲自饲养、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从而认识蚕的生命周期。前面4课按蚕的生长和变态过程进行教学,第5课总结蚕的一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因为养蚕活动中大量的观察、记录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因此,每节课既有当堂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任务,又有指导学生课外观察记录的任务,同时还有对蚕生长发育情况的预测。
每课大体有三个步骤。
1.过去几周观察到了什么?
2.现在的蚕是什么样的。
3.预测蚕今后的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外观察。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中,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科学概念
  .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
.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葛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
本节在教科书中共两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教学重点是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他们养过蜗牛、金鱼等,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自己感性认识的。教科书首先是引导学生回忆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了解学生对生命周期的初始认识。第22页是蜗牛的几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蜗牛交尾、成年蜗牛和蜗牛产卵。
第一部分:观察蚕卵
本课是单元的第1课,也是学习养蚕、认识蚕的生命周期的第1课。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在学生们的眼里,生命的存在形式多数是动态的。那么静态的蚕卵是不是生命呢?相信学生们通过讨论,能把蚕卵和蚕联系起来,明白静态的蚕卵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
对蚕卵的观察,重点要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 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除了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希望学生在仔细观察中,能有另外的发现,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这个活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我们要为即将孵出的小蚕建造一个舒适的"家"。这个活动的重点是为蚕的出生做准备。具体来说要准备一个盒子作为蚕的"房子",还要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一些水"。
"为什么在盒盖上扎些小孔呢?""为什么要洒水呢?"这是因为蚕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比如空气和湿度。可以看出教科书在活动设计中有意引导学生关注蚕的生命和环境的关系。课文中学生的对话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即启发学生在养蚕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方面内容是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卵的变化。具体来说观察小蚕是怎样孵出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在蚕卵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当外界气温合适的时候,蚕卵内部的变化在悄悄进行,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这时候,细心的学生可能会发现,从卵壳外隐约看到里面有黑色的环状物在蠕动,这就是即将出壳的小蚕。也许还能看到刚好有小蚕咬破卵壳从蚕卵中爬出来。小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蚁蚕长约2毫米一3毫米,体宽约0. 5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在观察蚕卵的变化时,教科书要求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思考小蚕的孵化和什么条件有关。日的是让学生明白蚕的孵化还需要另一个环境条件,即需要一定的温度。
  第三方面内容是指导小蚕的饲养方法,这是养蚕活动中很关键的问题,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拿到蚕卵后可能不久就会孵化出小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小时一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教科书第23页资料介绍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主要提到了小蚕的食物是什么(第23页右下图中的叶子是蚕的食物一桑叶),怎样让小蚕吃饱吃好,怎样保持蚕房的清洁及避免受到伤害。这段资料不仅介绍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它还告诉学生:除了气温、湿度,蚕还需要另外的生活条件一食物及安全卫生的场所。
(四)教学建议
这一课教学的时间,选择在当地蚕卵即将孵化之前为宜,南方城市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蚕适于在温度范围为22 0C-}-29 0C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7 0C左右。
教学前可先了解一下学生对蚕及养蚕了解多少,然后进人新课的学习。
1.观察蚕卵。
教师要为每组学生准备观察用的蚕卵及放大镜。为便于观察,最好每两人一套观察器材。在观察产卵时,除明确观察的任务及要求外,要教育学生细心和小心。细心指细致观察,在观察中善于提出问题。小心指爱护蚕卵,不要把它弄环,因为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观察蚕卵的活动结束后,让学生预测一下,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1)为小蚕的孵出做准备。
可让学生讨论,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讲道:要准备住的地方、吃的东西,还要为它保暖。教师在学生讲的基础上要进行补充讲解,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最后教师要强调,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学生得到蚕卵后由于急于想看到小蚕孵出,可能会用棉花把蚕卵包裹起来,或者把把它揣到怀里,也有可能会把小蚕放到火炉旁边给它加温等。对于这些做法,教师要耐心说服学生,最好还是让蚕卵在自然状态下,自己孵化较好。因为适合小蚕孵出的时候,也正是桑树萌出嫩芽的时候,如果提前让小蚕孵出,可能会找不到桑叶喂养小蚕,小蚕便会死掉。再说,蚕卵被棉花包裹,可能把空气也隔绝了,放到火炉边,蚕卵可能会被高温烤死。
(2)怎样饲养小蚕。
  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是这个单元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们对养蚕活动兴趣很浓,但因是初次饲养,加上饲养和观察活动多是在课外完成,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学生喜欢用手抚摸小蚕,把它放在手心当玩具;在换叶子及清扫粪便时,容易把小蚕弄丢;在缺少桑叶时,把一些似桑叶但不是桑叶的食物喂给小蚕吃;在给小蚕喂桑叶时不会计划及节省;等等。为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除了课堂上讲,教师在课下还要多了解学生的饲养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指导。养蚕还应注意的事项如下所述。
①给蚕投放桑叶,叫给桑。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给桑要有一定的时间和数量,每天可以在清晨、中午、下午放学和晚上睡觉前各给桑一次,睡前可多放一些。对4龄一5龄大蚕可适当增加给桑的次数。桑叶的数量以蚕能基本吃净为宜。如果桑叶剩得太多,说明给得多了,如果桑叶被吃得只剩叶脉,说明给得少了。
②清除蚕粪和桑叶的残渣的过程,称为除沙。为避免小蚕丢失,对1龄小蚕可以不除沙。2龄、3龄每天各除沙2次,4龄、5龄的大蚕应每天除沙1 ^- 2次。如果是用葛笋叶养蚕,因葛笋叶含水量大,会使蚕的粪便也有较多的水分,蚕盒内湿度大,要增加除沙的次数,及时清除粪便和残叶。
③蚕在眠期,室内要安静,光线要稍暗,不要翻动眠蚕。眠蚕蜕皮后,要到头部呈现淡褐色、爬动找食时才开始喂桑叶。刚起眠的"起蚕",消化力较弱,要喂鲜嫩桑叶并逐渐增加叶量。
④温度和湿度对蚕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在温暖和干燥的环境中,蚕吃得多,可以缩短饲养期,还可以防止病菌繁殖。1龄、2龄小蚕,最适宜的温度是26 0C^-28 0C;
4龄、5龄大蚕,最适宜的温度是24 0C-}-25 0C,相对湿度是75%左右。蚕室最忌闷热和潮湿,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一定要通风干燥;还要消灭蚊、蝇和鼠类,以免蚕受侵袭和被吃。发现病蚕或死蚕,应立即剔除,以免蚕病蔓延。
⑤采摘的桑叶如果一时吃不完,可以储存起来。储存的方法是放在塑料袋中扎紧带口,放在冰箱中冷藏。需用时,取出后要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擦净并晾干后才能给蚕吃。
⑥如果找不到桑叶,可动员学生用葛笋叶代替桑叶,但是小蚕出世就得用葛笋叶喂养。如果开始用桑叶喂养,后来再改用葛笋叶喂养,小蚕会拒绝吃食。用葛笋叶喂养的蚕,在三龄期以后,比吃桑叶的蚕的体长和体重要稍差一些,外皮颜色也要深一些。不过吃葛笋叶的蚕最后一样能吐丝结茧,也能变成蚕蛾,蚕蛾也能产卵。只不过茧较薄,产卵较少。第二年春天,吃葛笋叶的蚕蛾产的卵也能孵出小蚕。喂葛笋叶的蚕,因蚕室内湿度大,要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和残叶。
(3)怎样观察记录。
养蚕的观察记录分两个阶段。第一是观察蚕卵的变化阶段。教科书第23页有记录蚕卵变化的表格,其中很重要的是记录小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蚕的生活和温度的关系。第二是观察小蚕孵出以后的生长变化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阅读第24页第二课的内容,了解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即从体长、吃食情况、排出的粪便、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除用文字和数据外,鼓励学生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多种方式进行记录。
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还不够强,往往观察不全面不精细,在描述时不善于用数据说明问题。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仔细、全面的观察,而且在观察中量一量、数一数,尽量用数据说明问题。观察记录可分别记在书中第23页和第24页。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很重要的特征,但学生在饲养过程中,不一定会注意到蚕的蜕皮。教师可让学生提前阅读第二课的内容,知道什么是蜕皮,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蚕的蜕皮过程。蜕皮的记录记在第24页。
如果当地养蚕有困难,可以选择饲养其他适合的动物来代替养蚕。如果人人养蚕有困难,可以小组饲养和个人饲养相结合。
(4)教师还应该做什么。
教师还要准备比较富余的蚕卵和小蚕。因为学生刚开始饲养小蚕,极容易养死和弄丢。在学生养死和弄丢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补充,让学生的观察活动能进行下去。还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养蚕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养蚕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将持续近两个月的时间,教师一定要想法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的兴趣和能力。如果可能,教师最好与学生们共同饲养几条蚕,做好观察记录,起到示范作用。
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养蚕活动不理解,会起到反作用。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开展养蚕活动的意义告诉家长,家长的支持是养蚕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定要重视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问题,并经常提醒学生不要私自外出采摘桑叶,一定要有大人陪同。不要到危险的地方采摘。不乱采摘桑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桑叶不能采摘,农户家的桑叶要征得同意后才能采摘。
第2课蚕的生长变化
(一)背景和目标
教学进行到这里时,蚕孵出已经2周多了,蜕过3次皮,成了四龄蚕。蚕不仅身体长大了不少,颜色也逐渐由黑色变成了白色。在养蚕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不少发现,也可能产生了许多问题。应该创造机会让他们交流和讨论。教师也需要对学生养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观察给予指导,本课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教科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第三部分,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
.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
.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再进一步去观察。
.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学生自己饲养的蚕。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学生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有的还采取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小蚕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本课首先是交流汇报前一段时期养蚕活动的发现和体会。课文提示从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蜕皮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和交流。书中第24页的两个表格,第一个是日记式的记录,记录蚕每天的生长变化。第二个是专门记录蚕蜕皮后的变化和蜕皮的过程。两个表格都要求学生尽量用数据说明问题。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也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和交流的重点。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一生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停食,它吐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人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眠起后进人第二龄;再次蜕皮后进人第三龄;第三次蜕皮后进人第四龄,第四次蜕皮又称大眠。大眠后就进人第五龄。
关于蜕皮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也有一些问题,希望与同学交流。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生命的变化,提高对养蚕的兴趣。
第二部分: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蚕长大了,对它的外形特点和行为也就容易观察清楚了。蚕的外形是指蚕身体的颜色、形状,以及它的头部、胸部、腹部、足等。行为是指蚕用什么爬行,怎样爬行?蚕是怎样吃桑叶的等。
蚕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蚕的形态是圆筒形,分头、胸、腹3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小孔,为吐丝孔。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具1对胸足。进食时,胸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 4,5, 6节各生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它物,并固着身体。第8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突起,称尾角。在胸部第1节和腹部前8节每节两侧各生有1个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因为任何生物的身体结构都有维持它生存的功能,所以教科书要求学生思考、讨论蚕的身体结构和它的生存有什么关系。比如,蚕的口器对它吃桑叶有什么好处,如果它是像蚊子一样的刺吸式口器行不行,蚕的足对它的爬行和进食有什么作用等。最后把观察和讨论记录在教科书第25页"我们的观察和记录"上。
第三部分: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这部分内容是预测蚕将会怎样变化,并指导学生下一步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及方法。教学的重点是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蚕到了五龄末期(蜕皮四次以后的5天一8天),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在蚕吐丝前需要为它搭个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以便它在那里结茧。
教科书第26页左上图所示的是即将吐丝的蚕,身体短缩,发黄而透明。第26页下左的两幅图,从上到下是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在教师用书的参考资料中有详细的介绍),下右的两幅图分别是纸做的格子房和草扎支架的示范。
如何观察记录呢?第26页最下面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在课后观察时填写的记录表,对观察记录的内容作了提示。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有:吐丝前的蚕,吐丝后的蚕、蚕怎样吐丝、其他发现。
(四)教学建议
建议本课的教学在蚕孵出2周后进行。这样做的好处:一,这时的蚕食量逐渐增大,长得也很快,身体的变化较大,体色也逐渐变淡;二,它已经从那个黑黑的蚁蚕变成又白又壮的四龄蚕了,学生们可交流的话题较多;三,对蚕2周时间的观察记录进行小结,为继续观察好蚕的生长做准备。
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养蚕情况,通知学生把自己养的蚕连蚕盒及桑叶一起带来。如果学生蚕的数量不够,教师也要准备一些供观察的蚕,要保证每个组都有几条蚕供学生观察。
1.交流蚕的新变化。
在进行这个活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把带来的蚕先放在一边,以免影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出示自己的记录单、照片、图画、标本等。交流的内容有蚕的身体变化,如体长、颜色、重量等,另外还有吃食、粪便、活动等情况。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也是交流的重点。
由于蚕一次蜕皮的时间较长,学生们观察起来有困难,对蚕蜕皮过程的描述,可以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补充。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利用影像资料向学生们再现蚕蜕皮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告诉学生: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另外教师还要强调,蚕每蜕一次皮,其生长就进人一个新的龄期。
2.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这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比如:量量蚕的身体长度或称称重量,数数身体有多少环节,多少对足,多少只眼睛等。对蚕行为的观察,重点观察吃食和爬行行为。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可给学生准备一些玻璃片或透明塑料片,让学生把蚕放在上面,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上面观察,还能从下面清楚地观察到蚕足的形态和爬行的特点。蚕足的功能较多,提醒学生认真观察不同部位的足其功能是否相同。胸部的三对足能够把持桑叶帮助进食,腹部的四对足能够使身体前进,腹部最后的一对尾足可以和腹足附着在物体上,使身体的前半部分抬起来,进行各种活动。
昆虫的嘴叫做口器,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有不同的类型。蚕的口器是咀嚼式,非常适于咀嚼桑叶。
关于蚕的呼吸器官一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气门),学生往往很感兴趣,并且觉得不可思议。教师可告诉学生气门和蚕体内的气管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有研究者做过实验,如果仅把蚕的头部放人水中,身体留在外面,蚕不会死。相反,如果把蚕的身体放人水中,头部留在外面,蚕就会死掉。这样做比较残忍,不提倡学生去做。
3.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蚕还会长成什么样"这个问题应先让学生进行预测,然后教师补充。教师可出示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介绍蚕下一阶段会怎样,重点指出蚕会吐丝结茧,并提出观察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准备。
蚕什么时候结茧呢?这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除了教师介绍,更需要学生们在养蚕的过程中细心观察。一般情况下,蚕蜕皮四次后进人五龄蚕,再经过约一个星期的时间,蚕就不再吃桑叶,身体也发黄发亮了,自己悄悄地爬到盒子的角落寻找吐丝的地方。要告诉学生,为了方便蚕结茧,事先要用草梗扎小架子、用纸做圆筒或格子房,也可以为蚕用小棍搭架子。教师可出示事先做好的小架子、圆筒或格子房,还可以演示一下怎么做。提醒学生一旦发现具有上述特征的蚕,就可以把它放到格子房或架子上。
蚕变了新模样
(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蚕蛹和蚕茧,所以教学活动最好在蚕吐丝后几天进行。蚕结茧后经过2天一3天,就会变成蛹。相信对于没有养过蚕的学生,在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发现,需要和同学交流,也有很多问题急切地想要知道为什么。例如,蚕为什么要做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面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这个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的疑问很有必要。同时,蛹是蚕的另一种形态,让学生观察蛹是否还有生命,哪些地方和蚕的幼虫时期相似,哪些是新发育出来的部分,对下面的教学及认识蚕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察蚕蛹;第二部分是观察蚕茧和蚕丝。
.变蛹前的蚕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的另一个形态。蛹的
外形和幼虫区别很大。
.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过程与方法
.观察、猜测和描述蚕蛹和蚕茧。
.估计蚕丝的长度和抽取蚕丝。
.用画图、语言文字记录和交流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理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对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创造发明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表示敬佩和自豪。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筒。
教师演示器材: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蚕蛹
本课的活动是先观察蚕蛹,再观察蚕茧。茧在外面,蛹在里面,为什么要先观察蚕蛹呢?这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因为外面的蚕茧学生已经看见,而里面的蚕蛹却看不见,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对它的好奇。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活动在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中进行,所以先安排学生观察蚕蛹。另外,观察蚕蛹也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对蚕蛹的观察主要围绕教科书上提出的五个问题进行。
(1&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
(2)还能找到眼睛和足吗?身上的环节还在吗?
(3)蛹会动吗?它的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4)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其他发现。
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重点是蚕蛹的身体与蚕进行比较,突出蛹是蚕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的过渡,既保留有幼虫时期的特点,又有成虫时期的特点。
剪开茧观察,蚕蛹的体形粗短,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腹足、尾足消失。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从第2}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蚕蛹的身体与蚕比较,身体缩短,颜色由白色变成了深褐色,还能找到眼睛和胸足,身上的环节减少,腹部的足消失,但气门还在。已有翅的雏形,长出了复眼,出现了触角。
第三个问题的实质是蚕蛹还有生命吗?答案是蛹还有生命,因为蛹一般情况下不动,但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
其他发现,指茧里还能发现蚕吐尽丝后化蛹之前蜕下的皮等情况。
最后的推测是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希望学生的推测能以一定的观察事实作为依据。
第二部分:观察蚕茧和蚕丝
这个活动分两步进行。
第一,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统计全班同学的蚕茧大小、颜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它们分别长多少,宽多少?这个活动的日的意义在于对蚕茧有一定的认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标准,蚕茧的大小和重量与蚕的生长发育有关。只有精心地饲养,蚕才能结出又大又好的茧。蚕茧的颜色告诉学生天然的蚕茧颜色是有限的,这样才为后面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手段,培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埋下伏笔。
第二,指导学生进行拉蚕丝的活动。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蚕丝的长度和质地,了解抽取蚕丝织成丝绸的可能性。学生在前面观察蚕吐丝的时候,可能对蚕丝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当时注意力都集中在蚕是如何吐丝结茧的,对蚕丝可能没有过多的注意。
拉蚕丝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既感到新奇,又觉得有趣。方法并不难,"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泡一下吧""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板上"等。这个活动使他们对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有更多的认识。蚕丝为什么要绕在纸板上,是为了便于计量蚕丝的长度。
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四)教学建议
为了落实观察活动,建议本课在部分学生养的蚕已经结茧后进行。在上课的前一天通知学生把蚕茧带来,还可以带一些没有吐丝结茧的蚕作对比用,教师也要准备一些蚕茧备用。
1.交流我们的观察和发现。
主要是交流蚕吐丝结茧的过程,以及蚕发生的变化。学生会自然地提出: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从而进人新课的学习。
2.观察蚕蛹。
蚕吐丝把自己裹了起来,结茧后就看不见蚕了。蚕变成了什么样呢?茧里面的蚕还活着吗,这是学生们非常好奇的问题。希望学生们能作出猜测,同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大部分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先从外部感知,摇一摇、听一听、照一照,然后再把蚕茧剪开来直接观察。每组剪开1^-2个蚕茧。在剪开的茧里,学生应该能看到两样东西蚕蛹和蚕第五次蜕下的皮。"在剪开的茧里还发现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是提醒学生不要忽略了观察蚕第五次蜕下的皮。
接着判断蚕蛹是不是活着的?活着的标准是什么?可让学生自己讨论。然后让学生用手轻轻拿着蛹的身体,用软的东西触摸它,用手电筒照射它,或发出声音等,看看会不会有反应。需要提醒学生们注意的是,不能伤害了蚕蛹。
对蚕蛹的观察内容,教科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重点是:蚕蛹的身体与蚕比较。在比较时,应该先认真观察蛹,并用文字和画图详细记录其特点,然后再和蚕进行比较。如果还有没有吐丝结茧的蚕,可以对照观察,如果没有,只有把前面的观察记录(画下的蚕及文字),和现在的蛹进行比较。在观察过程中要认真、细致。最后教师一定要强调,在蚕的一生中,蚕是幼虫,蛹是蚕生命的另一个发展阶段。
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们发现、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蚕第五次蜕下的皮到底是什么时候蜕下的?应该是蚕吐完丝化蛹之前蜕下的。
最后要让学生把蚕蛹放回茧中去,因为蚕茧对蛹起到了保护其不受外界不良条件影响的作用。当然如果有学生要专题研究蚕茧的作用,观察裸露蛹以后会不会变成蚕蛾就另当别论了。
3.观察蚕茧和蚕丝。
对于蚕茧外形特点的观察应该说没有困难,重点是估计一个蚕茧的丝有多长,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估计也应该有一定的依据和合理的方法。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比如可以根据蚕茧的大小、厚薄进行估算。先测量出蚕茧的纵周长和横周长是多少,平均周长是多少,再根据剪开的蚕茧观察其厚薄,估计大约蚕丝绕了多少圈,然后用平均周长乘以圈数。当然这个估计的结果会和实际相差很远,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估计应该有一定的依据和合理的方法。
接下来的活动就是实际测量一个蚕茧其蚕丝的长度。要测量蚕丝的长度就要把丝抽出来,抽丝的方法学生一般是想不出来的,教师可让学生模仿教科书第28页学生对话中的方法去做。为了少"牺牲"一些蚕蛹,这个活动不一定每个小组都做,教师要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把几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每个大组抽一个茧的丝。抽丝活动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在课外继续抽。
关于养蚕抽丝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栽桑养蚕的悠久历史,以及丝绸之路,等等,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介绍给学生。教学中还可以出示一些丝绸制品给学生欣赏。
学生手里的蚕蛹,不久将会陆续地变成蚕蛾,为了能让蚕蛾及时配上对,可告诉手里只有少量蚕的学生,待蚕蛾出来后,可以把它和其他同学的蚕蛾放在一起。
蛹变成了什么
(一)背景和目标
蚕吐丝结茧后,经过大约to天一15天,蚕蛾便从茧中钻出,蛹就变成蛾了,蚕又发育到另一种生命形态。本课的教学安排在这个时期进行,是要引导学生交流蚕蛾出茧的过程及蚕蛾出茧以后观察到的现象,描述蚕蛾的形态、行为和蚕蛾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蚕蛾属于哪一类动物?也是这节课希望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获取的知识。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流我们的新发现;第二部分,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第三部分,蚕蛾是什么。
.蚕蛹经过to天一15天,会变成蚕蛾。
.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蚕茧发生的变化和蚕蛾的形态、行为。
.在观察比较中认识昆虫的外部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到生命的神奇。
.进一步培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蚕蛾。(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有三部分,其中"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是本课的重点。"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是本课的难点。
第一部分: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蚕蛹在蚕茧里待上约10天一15天,蛹变成的蚕蛾就破茧而出了。学生在课后的观察中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教科书第29页右上图所示的蚕蛾中,就有蚕蛾正从茧中钻出,蚕茧上明显地看到蚕蛾从茧中出来的时候弄出来的洞。
"茧里钻出的蛾子就是蛹变的吧?"这只是一种推测,到底是不是呢?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来回答。这个问题关系到蚕蛾是不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对认识蚕的一生很重要。相信学生会做出合理的回答:茧里只有蛹,而我们又亲眼看见蚕蛾从茧里爬出来,不是蛹变的会是什么变的呢?当然这样的回答还需要从下面对蚕蛾和蚕蛹的对比观察中去发现更多的证据。
第二部分: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教科书的安排是先观察蚕蛾的行为,再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这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的。三年级的学生肯定是先对动态的蚕蛾更感兴趣。
怎样观察蚕蛾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看看蚕蛾在干什么?"。学生会发现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飞;两只蛾尾对尾。可能还会发现蚕蛾在产卵。教师要启发学生有更多的发现,比如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便干燥展开;还有不少蚕蛾在震动翅等。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
对蚕蛾身体形态的观察,应该是一种有序的观察,先观察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蚕蛾的形状像平常看见的飞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一对复眼和触角,触角羽状。口器退化,不进食;胸部长有一对胸足及两对翅;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在对蚕蛾形态观察的基础上,教科书还安排了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的活动,
这是对本课开始提出的问题一茧里钻出的蛾子是蛹变的吧?所作解释的论证。蚕蛾在身体的形态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蚕蛹有很大的差异。但仔细观察仍能找出蚕蛾是蚕蛹发育而成的证据。比如翅、触角、气门、环节、复眼等。这对学生认识蚕蛹、蚕蛾都是蚕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蚕蛾是蛹发育而来,蚕蛾是蚕的成虫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
蚕蛾羽化不久就交配,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产卵可延续2天一3天。一只雌蛾可产400粒一500粒蚕卵,1 700粒一2 000粒蚕卵重约1克。蚕蛾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第三部分:蚕蛾是什么
活动的思路是比较蚂蚁、蚕蛾、蜻蜓的身体外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蚂蚁、蚕蛾、蜻蜓等昆虫,它们尽管外形差异很大,但都有共同的特征,即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翅。具有这种特征的就是昆虫。蚕蛾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蚕蛾也是昆虫。
(四)教学建议
1.交流我们的新发现。
这节课的教学时间最好在一部分学生的蚕蛹已经变成蚕蛾的时候进行,课前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的蚕盒带来。交流时把自己的蚕蛾向别的同学进行介绍,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蚕蛾从茧中出来的过程:蚕蛾先吐出一种碱性的液汁,使粘着蚕丝的丝胶溶解,然后用头和足把丝拨开,形成一个圆洞,蚕蛾就从圆洞中钻出来。
蚕蛾是蚕蛹变成的吗?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希望让学生认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为了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
蚕蛾从茧里出来后,教师要提醒学生,要把它从茧上面拿下来,最好专门放到另一个比较宽大的盒子里,以避免蚕蛾把卵产在茧上,不便于卵的保存。
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时先对蚕蛾的行为进行观察,包括雄蛾、雌蛾的区别,以及雌蛾产卵的问题,然后再观察蚕蛾的外形特征。
部分学生在课下对蚕蛾的行为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观察,也有了一些发现。比如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飞,有的蚕蛾不断地扇动双翅、原地打转等,课堂上让学生继续观察,主要围绕"看看蚕蛾在干什么?"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
这时学生很可能就会提出哪一只是雄蛾,哪一只是雌蛾,它们有什么区别,以及雌蛾怎样产卵等问题。教师不必急于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学生可能会发现雌蛾肥大,雄蛾瘦小,雌蛾不太活动,雄蛾运动量较大等。这时教师补充:还可看触角的颜色,雌蛾触角颜色较浅,雄蛾触角颜色较深。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征鉴别一下自己手里的蚕蛾是雌蛾还是雄蛾。
对于"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和我们观察过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这些问题也留给学生回答,相信学生通过观察也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这时回头再来看看,蚕茧里有两层皮,一层是蚕在变成蛹时留下来的,一层是蛹变成蛾留下来的。可让学生回忆一下,蚕的一生蜕了几次皮。这两次皮也是蚕变成蛹,蛹变成蚕蛾的证据之一。
观察蚕蛾的形态时,教师最好让学生把蚕盒拿开放到旁边,每个同学面前放一只蚕蛾,这只蚕蛾不一定是活的,可以是已死掉、但身体各部分比较完整的,这样便于学生观察,也避免了许多干扰因素。观察时要求学生要有序地观察,先观察蚕蛾身体有几部分,然后观察各部分是怎样的,有什么器官。
画蚕蛾和蛹的图,需要较长的时间,希望教师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
在对蚕蛾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再对比观察。蚕蛾与蚕蛹相比,找一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身体的哪些部分发育而成的。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没有观察到的地方,教师可进行指导和帮助。
3.蚕蛾是什么。
因为时间关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蚂蚁、蜻蜓属于昆虫,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然后让学生看看蚕蛾是不是具有昆虫的特征,如果具有这些特征,就是昆虫;如果不具备这些特征,就不是昆虫。最后要强调:这些特征中,有些是鉴别昆虫必需的特征,比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而翅不一定,因为有些昆虫的翅已经退化。
蚕的生命周期
(一)背景和目标
学生们通过养蚕已经经历了对蚕生长发育全过程的观察,做了许多记录,对蚕的一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们的经历变得更有意义,学习像科学家一样分析和看待事物,教科书安排专门的内容,让学生对自己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通过整理记录,发现蚕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感受到坚持观察记录的价值,从数据中发现生命的存在与变化。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小结蚕的一生,可以让学生带来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小报等,对蚕的生长变化过程进行总结。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第二部分是蚕的生命周期,从蚕经历的几个时期,认识到蚕的一生分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第三部分回忆养蚕的过程,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蚕的生命和变化,认识到环境因素对蚕生命周期的影响。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过程与方法
.整理资料,归纳概括蚕的一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认识资料积累和整理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或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
建议本课的教学在部分学生的蚕蛾产卵之后进行。
本课的重点是整理观察记录,因此学生平时是否坚持记录和认真记录就显得很重要,教师在平时一定要督促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课前要检查课本上的观察记录表格是否都已填好,以保证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一部分:小结蚕的一生
教科书第31页上,是孩子们制作的关于蚕的小报,上面是学生饲养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及发现,以及对蚕一生的总结。小结蚕的一生,主要围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来进行。具体可参照第31页下的表格进行。表格中要填写的内容有外形特征、行动、食物、时间几个项日。"外形特征"主要指体长、体形、颜色、身体分成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重要器官等。"行动"指能不能行动,行动方式、范围等。"食物"指需要不需要食物,什么样的食物,食量的大小等。"时间"指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经历的时间,其中卵的时间可以不填,也可以填写老师发给蚕卵的时间,但这个时间是不计人生命周期的。这个表格的填写是下面总结蚕的一生和生命周期的基础。
在填表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循环图表示出来。教科书第32页上是一个学生用画图方式制作的循环图。循环图表示一系列连续循环发生的事件,最后一个事件结束后,第一个事件又重新开始了。建立循环图时,除了用图表示外,也可以用文字表示。首先把每个事件简要地写在方框中,把第一个事件排在顶部的中间。然后,沿着一个假想圆圈的顺时针方向,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各个事件。最后,把事件依次用箭头连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圆圈。
学生对蚕的一生的总结,可能为卵蚕蛹蛾。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启发学生,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第二部分: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是下面两课认识其他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的基础。这个活动要帮助学生从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并且依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历的时间统计出来。认识到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要说明的是课文中把蚕的生命周期总结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而不是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是因为学生对繁殖比较熟悉,对生殖比较陌生,所以教科书用"繁殖"没有用"生殖"。教师也可以把蚕的生命周期总结为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四个阶段。
第三部分: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比如气温、湿度、食物、病虫害、环境的污染等。这个活动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回忆养蚕过程中,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自己是怎么满足它的;第二步是通过寻求同学们养蚕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进行验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四)教学建议
课前,教师要提前通知学生把关于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记录都带来,特别不要忘记带教科书,因为有很多记录都是填写在教科书上的。
1.小结蚕的一生。
教学开始,先检查学生带来的资料,并对学生资料准备的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价,接着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日的是总结蚕的一生。总结之前,教师可先听听学生的意见,怎样整理这些资料。在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让学生看教科书第31页的表格,建议按照表格的项日进行整理。在整理前要求学生阅读和讨论表格的项日。要说明的是,最后表格中"共计多少天",指的是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结束的时间。弄清表格的内容和要求后,先让每个学生自己依据平时的记录整理在笔记本上,再通过小组的讨论,把小组的情况汇总填写在教科书的表格中,最后再进行大组汇报交流。交流时教师把全班得出的结果填写在班级大表上。下面是班级大表的举例,其中填写的内容仅供参考。
教师在最后小结的时候告诉学生,蚕是蚕一生中的幼虫阶段,蚕蛾是成虫阶段,并在上面的表格最左边一列补充注明:蚕(幼虫),蚕蛾(成虫)。
然后让学生思考,蚕一生中的几个阶段是不是一系列连续发生的,蚕蛾产下卵,第二年春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过程是不是又跟我们观察到的一样?像蚕这样,它的生命虽然分阶段,但却是连续循环没有终点的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可以用循环图表示它的一生。
接着根据表格内容制作循环图。制作循环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师可首先列举一个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比如某一条公共汽车的循环行车路线,把它制成循环图。然后让学生把蚕的一生用循环图表示出来,即用箭头把蚕一生的各个阶段依次用箭头连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圆圈。在制作循环图时,蚕一生的各个阶段不需画图,用文字表示即可。
2.蚕的生命周期。
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从前面总结的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概括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并能依据前面填写的表格把各阶段经过的时间统计出来。相信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最后教师要强调,这个过程及其所经历的时间,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3.什么因素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
影响蚕生命和变化的因素,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养蚕的过程来进行总结。比如让学生讨论,我们是怎样让蚕健康成长的?学生可能会说:不要让它饿着,要给它新鲜、清洁的桑叶;还要天天给它打扫卫生,清除蚕粪和桑叶的残渣;另外不能让它生病,如果生病了要赶快拿开,避免传染;要避免别的动物把它们吃掉;等等。气温和湿度学生不一定想得到,教师可启发学生:"为什么小蚕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孵化?为什么要在蚕盒上扎孔呢?清除蚕粪和桑叶的残渣仅仅是为了清洁吗?能不能把蚕放到阳光强烈的地方呢?"让学生知道温度、湿度、空气、食物、光照、病虫害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命和生长变化。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养蚕体会,谈谈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蚕的生命和上述因素有关。说明虽然蚕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如果没有满足蚕的生活条件,蚕就不一定能完全经历这几个阶段而提前死掉,或者长得很瘦弱。
最后最好开个展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制作的小报、标本、拍的照片、专题研究报告等资料都展示出来,大家互相参观、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就养蚕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些成果都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背景和目标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蚕的生命周期。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也存在这样的生命周期吗?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变化一样吗?本课将指导学生对一些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进行观察、交流和讨论,发现不同的动物,尽管各自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变化不同,但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二部分,不同的生命周期。
.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查阅和交流资料,了解更多动物的生命过程。
.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动物的生命周期。
.按卵生还是胎生、变态还是不变态给动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三)教科书说明
第一部分: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了解其他动物的一生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教学的方式主要以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为主,了解的动物种类也比较有限。教科书第33页图片中的动物分别是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这些动物都是平时比较熟悉的,包括了鸟类、昆虫、哺乳动物、鱼类。它们的生命周期和寿命如下表所示。
┌─────┬─────────┬─────┐
│动物名称
│生命周期(流程图)│」生命周期
├─────┼─────────┼─────┤
│卵。雏鸡。成鸡
├─────┼─────────┼─────┤
│卵。幼虫。蛹。成虫│约20年
├─────┼─────────┼─────┤
│卵。幼虫。成虫
├─────┼─────────┼─────┤
│小羊。成羊
├─────┼─────────┼─────┤
│幼仔。成年熊猫
├─────┼─────────┼─────┤
│鱼(鱼里鱼)│卵。幼鱼。成年鱼
└─────┴─────────┴─────┘
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上表中动物的生命周期过程是用流程图表示的。流程图是表示某一事件是按什么样的顺序发生的,它能有效地概括某一过程的各个阶段。因为动物的生命是连续和循环的,也可以像蚕的一生那样用循环图表示。教科书第34页最上面蜻蜓的一生的图就是循环图。从最右边的图(水蛮)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发展和循环,依次是水蛮&chai)水蛮蜕皮上岸变成蜻蜓雌雄蜻蜓交尾雌蜻蜓在水中产卵。第34页下图是蟾蛛一生的流程图。
第二部分:不同的生命周期
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通过对不同动物生命周期的比较,希望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是: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的是有的要经过变态,有的不经过变态;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教科书上没有给出卵生、胎生的名词,但是教师可以视学生情况把"从卵孵化而来"转译成版日生",把"由母亲直接生下来"转译成"胎生"。
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蟾蛛这几种动物中,经过变态的是蜻蜓、蝴蝶、蟾蛛,它们的幼年期和成年期形态与生活习性相差很大。不经过变态的是鸡、山羊、熊猫、鱼,它们幼年期和成年期形态基本一致。卵生的有鸡、蝴蝶、蜻蜓、鱼、蟾蛛,胎生的有山羊、熊猫。
  教科书第35页的分类图是简单的概念图。它从总的概念"动物"出发,展开为"变态"和"不变态",然后又展开为不同的动物,清晰地表示上下级概念之间的关系。正规的概念图应该在概念之间有联系词(关系词)。如下面的"有些要""有些""比如"就是关系词。本课教学中不要求学生认识概念图。
  (四)教学建议
1.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这个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关键,下面的活动建立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之上。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教师也要准备这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查阅的动物种类,不限于课文中的这6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所改变,但是种类的数量不要少于课本上的8种。
活动方式主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汇报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过程可以如下进行。
(1)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并把它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对于什么是流程图,教师要加以解释。如果小组的资料不够,可求助于其他小组和老师。课文中的图片已经表达了很多的信息,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课文中的图片。
(2)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资料,并用流程图或循环图表示它们的生命周期。为节约时间,流程图或循环图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为了顺利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能查找出某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如熊猫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上没有毛,要吃母亲的奶,过一段时间才会长出毛,并自己啃食嫩竹和行走,小熊猫和大熊猫样子相差不大,只是大小不同。小鸡刚孵出没多久就会自己站立行走并寻食,小鸡和大鸡样子也相差不大。山羊一生下来就会自己站立、行走,并吃母亲的奶,小山羊和大山羊模样相差不大等。
(3)大组汇报交流。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可以补充和提出不同意见。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把大家认可的结果,填写在班级大表上。
2.不同的生命周期。
活动重点是比较以上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个活动虽然是在上面汇报的基础上进行,但对三年级的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互相启发,可在全班进行讨论,前面总结的班级大表最好也保留在黑板上。
在学生讨论中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把"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和"从卵孵化而来"转译成科学的语言:"胎生"和"卵生";把幼年期和成年期样子差别太大和不大转译成"变态"和"不变态"。
给动物分类,并填写第35页的概念图的活动可以在小组进行,然后大组交流。
最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其他的动物尽管具体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各不相同,生命周期的长短也不相同。但和蚕一样,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动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但最终都会死亡。
教师要告诉学生,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
我们的生命周期
(一)背景和目标
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我们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呢?本课指导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生长变化的数据,以及对周围不同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的观察,知道人一生中身体要发生很多的变化,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活泼可爱的儿童,再到精力充沛的青年和年富力强的中年,最后到步履瞒珊的老年。在每一个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都不相同。尽管这些变化具体到每一个人,会有些差异,但总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人的生命周期。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第二部分,我们的一生。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的寿命长短和是否健康生活有很大关系。
过程与方法
.收集并整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生长变化的资料。
.预测今后的身体还将发生什么变化。
调查不同年龄段人身体的特点。
分析研究人一生中身体变化的规律,以及影响寿命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以及能力发展的变化。
教师演示器材:}}o岁一9岁我们的生长变化"班级大表,"各年龄段人的身体特点"班级大表,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活动能力的影像资料。
(三)教科书说明
本课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分析人一生中身体变化的数据和相关事实。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在8岁一9岁,从出生到八、九岁这段期间的生长变化是他们的亲身经历,收集、分析的是自己的资料。而8岁一9岁以后人身体变化的特点,需要通过观察别人获得。
根据分析研究的对象和相关事实的收集途径,教科书将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第二部分,我们的一生。
第一部分: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
课文开始提出三个问题: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三个问题都是研究自己身体变化的。
"出生"这是人的生命周期必经的阶段,所以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但是教学中对于这个问题不要求过多地展开,简单地说是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结合,然后受精卵在母亲肚子里(子宫)生长发育,经过大约 280天(九个多月)的时间,胎儿从母亲体内生下来。
"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子的
小学科学我们知道的...
品德与社会
Copyright& 北京学而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号-1)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英语对话的呈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