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而经常见到我的好朋友作文200字之间的文言文,一百字左右,拜托了!

Access denied | www.01hn.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01hn.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1a1f604d7e66dd8-ua98).文言文阅读_查看试卷_题问365试题搜索引擎
文言文阅读
第II卷 主观题
( 本大题共30小题; 共443.0分.)
(9.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狗是怎样成为人类朋友的
  在与人类的关系上,没有哪种动物能比狗更亲密了。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狗一般都比较温顺。但仅仅温顺不足以说明人类为什么喜欢把狗养在家中。羊也很温顺,但是很少有人把它们当宠物喂养。
  美国哈佛大学的布赖恩·黑尔认为,狗对人的社会暗示极其敏感,这使得它们能和谐地融入人类社会。大猩猩的智力通常被认为仅次于人类,黑尔博士因此决定通过实验比较一下狗和大猩猩的各种能力,以此验证自己的观点。
  他在受试的动物面前摆放两只倒扣的杯子,接着把杯子藏到屏壁后面,在其中一只杯子的下面放了一小块食物,然后把屏壁拿走。受试动物必须选择看哪只杯子的下面放有食物。如果实验者不给任何暗示,这两种动物正确发现食物的比例都是50%,与预期的一样。但是,如果实验者以某种方式暗示哪只杯子下面有食物,狗每次都能正确地找到那只杯子,而大猩猩不论重复多少次这种试验,都无法明白人的暗示。
  黑尔博士对此感到满意,因为这至少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接着他又提出了下一个逻辑问题,即狗对暗示的敏感能力是如何形成的。他提出了三种假说:第一,这种技能是从狗的祖先狼身上遗传下来的。不过实验又证明,在发现食物藏在哪只杯子下面这一点上,狼的能力并不比大猩猩强。第二,这种社会敏感性是狗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来的。黑尔博士选择那些在狗房里长大且与人类接触极少的狗和爱狗族家里养大的狗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差别。第三,这种对人类暗示的敏感性是后来形成的遗传特性,这种特性是为了使狗进入新的生活环境,与人类共同生活。
  在新几内亚岛生活着一种名叫“唱狗”的狗,因为这种狗不会吠叫,只会像人唱歌一样地嚎叫。唱狗的身材与普通的狗一样,而不像狼的身材,这表明它们被驯化过。但是新几内亚的唱狗现在完全是野生的,历史资料证明它们处于这种状态已经长达几千年了。黑尔博士推断,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使这种动物淘汰掉对它们不再有价值的特性。
  黑尔博士的这种推断得到了证实。即使那些从小被人驯养的唱狗,也同狼和大猩猩一样无法明白人类的暗示。因此可以下这样的结论:长期的野生环境从唱狗身上夺去了原先赋予它们祖先的能力——像理解同类那样准确理解人类的意图。
(节选自《自然与人》月号)
下面是关于狗“对暗示的敏感能力”形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这种能力是狗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形成的遗传特性。
这种能力不可能在完全野生的生活状态之下形成。
这种能力的形成与狗的生活环境需要有密切关系。
这种能力不是遗传而是在和人类共同生活中形成。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实验证明,大猩猩的智力及对暗示的敏感能力比不上狗。
狗与人类特别亲密不是因为温顺而是因为对暗示的敏感。
动物与人类关系的亲密程度,并不与动物的智力成正比。
实验结果否定了黑尔博士前一个假说,证实了后两个假说。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羊也像狗那样很温顺,但是很少有人把羊当作宠物来饲养,可见,“温顺”并不是人类选择宠物的条件。
狗由于对人的暗示极其敏感而成为人类的宠物,因此,动物成为人类的宠物,必须具有对暗示的敏感能力。
敏感性是狗为了与人共同生活而形成的遗传特性,因此,为与人类更和谐地相处,狗必然产生新的生活特性。
长期的野生环境使唱狗丧失了准确理解人类意图的能力,可见,环境是影响狗对人类暗示的敏感性的重要因素。
(2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时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八月己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进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高祖称善。寻与大军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
  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帅以击仁杲,仁杲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
(北宋·曾巩《唐论》)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祖引师趣霍邑    趣:开往。
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 仗:兵器。
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 发:拿出。
及将旋,谓左右曰   旋:凯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各项都能表明李世民“政治远见”的一组是
①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
②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
③关中豪杰争走赴义
④此为贼耳,何以自全
⑤冲断其军,引兵奋击
⑥为元帅以击仁杲,仁杲请降
⑦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
⑧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唐太宗李世民善于收买人心,18岁时就领导了李氏集团推翻隋朝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显示了卓越的才能。
在战斗中,李世民善于分析敌情,恰当部署,抓住敌人的要害,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凭借突出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钦佩。
选文赞美了李世民青年时期的英雄事迹。曾巩的评论强调了唐太宗是唐朝所有的皇帝中最突出的,其治国状况也是最隆盛清明的。
曾巩在评论中对李世民推崇备至,认为古代的帝王是圣明的,而唐太宗的功绩与他们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
(2)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
(3)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
(8.0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②。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③。
  注:①天末:天尽头。这里指夜郎。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②过:经过。此据说山林鬼怪喜欢有人经过成为它们的食物。③汨罗:汨罗江。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1)唐代是唐诗发展的高峰,其中诗人,有“大李杜”之称的分别是盛唐的李白、杜甫,有“小李杜”之称的分别是晚唐的________和________。
(2)前四句怎样具体表现怀念李白的殷切情意?
(3)结合本诗,可知颈联的深层含意是什么?我们从中可悟出什么普遍性的道理?
(1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天地苍茫一根骨
  ①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②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③“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④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做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⑤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⑥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描写司马迁塑像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段②中,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
3.文段⑤“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一句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
4.本文以“天地苍茫一根骨”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5.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联系本文可以看出,这句话中“中国脊的梁”比喻的是什么?
(6.0分) 阅读下面文字,先在(1)处为上文补写一个结论,然后在(2)、(3)两处填入恰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的傲慢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沾沾自喜,他们坐井观天,妨碍了他们的见识。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会浮在表面,他们浅尝辄止,缺乏深厚的内涵。
因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将使我们思想开放,视野宽广,从而发展我们的事业。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化发展需要健全的版权保护制度
  版权也称“著作权”,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所享有的与自己的作品有关的权利。版权制度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何看待版权保护推进文化发展呢?
  首先,版权的激励功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文化强调个体的灵感和创造力,作品是作者生命的体验,是激情的创造,是智力的结晶。而版权保护制度正是一种对这种创造活动从法律角度进行激励的制度,它以激励创新、保护智力创造性劳动成果为基本出发点,以维护作者的权益为基本目标,其实质是通过保护权利人,激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使公众最大限度地受益。对创作者而言,创作作品既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同时也是其赖以谋生的手段。智力成果的使用应当遵循一定的市场交换原则和规则,使创作者能够得到回报。只有这样,创作者才能进行新的创作活动。版权保护充分体现了对智力创作的尊重和肯定,目的是激励创作者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用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版权的规范功能为文化的表达与传播提供了广泛的途径。为了使大众更广泛地享受文化,版权制度通过给予作者适当的权力,允许作者让度权利,以及对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以此来促进作品更有序更广泛地传播。而作品的广泛传播不仅使公众得到更多地享有获得知识文化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作品的产业化。
  再者,版权的经济属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版权作为“智力成果权”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作品的制作与传播,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特征。文化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这种以智力成果为资源,以知识创新为动力,建立并依赖于受版权保护作品的创新、生产、传播、使用和消费之上的产业形态,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方面的关注。现在国际社会不仅重视版权的经济特性,而且在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定量地描述版权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下列对“版权的激励功能”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尊重和肯定创作者的热情,使创作者具有灵感和创造力。
维护智力创造性劳动者的权益,为文化的发展创新注入新的动力。
激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使公众在最大程度上享受优秀文化。
维护文化市场的公正性,使创作者得到应有的回报。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创作者有权力对自己的作品权益进行转让或者授权。
未征得作者同意,就任意传播作品,属于违反版权保护制度的行为。
版权保护制度带来了文化产业的复苏和繁荣。
版权激励创新,规范市场,推动产业发展,是现代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人类之所以有灿烂悠久的文化,应当归功于版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
文化作品离不开版权保护制度,文化的表达与传播都只能以版权的规范功能为前提才能实现。
就文化发展而言,版权的经济属性远远大于文化属性,版权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产业收益。
如果文化作品得不到版权保护,将会影响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1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①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②?”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③。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保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
  注:①髫龀:童年;②容可违乎:难道可以违背吗。③埒:音li8,相等。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开皇八年,终于家 ,时年六十六
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明李士谦“不慕功利”和“为人宽厚”的一组是
①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②兄弟愧惧,更相推让
①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  ②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①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济人与女子施
①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②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李士谦幼年丧父,对母亲格外孝顺。后来母亲去世,他为母亲服丧,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憔悴不堪。
李士谦乐善好施,对州中因办丧事而兄弟分财不均的人家,他常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平息矛盾,使人向善。
李士谦无私地给予他人帮助,面对人们的赞誉,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算不上真正有阴德。
李士谦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很高,故去后甚至有百姓以愿代其而亡的说法来表达怀念与哀痛的思想感情,最后大家自发地为他树了碑。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2)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
(8.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
(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
(2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故乡旧宅书房后面,是一方小小的院落,自然地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竹林,枝条细长柔软,无论有风无风,都会发出沙沙之声。坐拥书城中,不时似闻细雨敲窗。苏东坡有诗云“风吹古木晴天雨”,我倒觉得是“风吹细竹晴天雨”呢。如遇真正的下雨天,那更是淅淅沥沥,琮琮王争王争,天然的乐曲,使人心情宁静,俗虑顿消。
  ②父亲和我都是爱雨的人,因名书斋为“听雨轩”。我从后山捡来许多松树的内皮,拣取波磔①雅致的,拼成“听雨轩”三字,悬于门上,倒也古意盎然。父亲看得高兴,就随口吟《示儿诗》绝句一首:
           听风听雨一春迟,抛却南华②学赋诗。
           灯下为儿歌一曲,隔窗犹有竹相知。
  ③父亲不是诗人,他的诗都是乘兴而作,自嘲为“打油”。我吟味再三,内心于感激中带着一份凄恻。父女相依中,不由引竹为知音。那时父亲的肺病已日渐沉重,避日寇于穷乡,药物缺乏,千辛万苦托友人自上海带回的退热药丸,总是远水难救近火。因此,他每天下午四五点以后,潮热渐渐上升,精神顿觉萎靡,只有在每天清晨,才扶杖到书房念《金刚经》读《庄子》。我随侍在侧,看他脸颊一天天消瘦,语声一天天低微,内心的忧急和酸楚,难以名状,却又不得不忍泪装欢,陪他谈今论古。这是我们父女心灵最接近的时日,我焉能不爱惜每分每刻的宝贵光阴?
  ④下午扶着父亲在榻床上休息后,我回到书房看砚台余墨犹浓,一室寂静中,只听到窗外细竹沙沙作声。我踽踽地漫步到竹林中,低低念着父亲的诗,真想问一声竹子,是否相知。
  ⑤还记得有一天,忽见老长工阿荣伯双手捧着一炷香在竹林中恭立膜拜,口中喃喃祝告。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是为我父亲祈祷紫竹中的观世音菩萨,他愿意借自己二十年寿命给我父亲,求菩萨保佑他健康长寿。我听了万分感动,也愿借无论多长的寿命给父亲。从那以后,阿荣伯和我,每天一人一炷香,在竹林中虔诚祈祷,无论风雨,从不间断。
  ⑥父亲精神较好的日子,也爱扶着拐杖在花园散散步,指点我什么花叫什么名称,应当如何照顾培养。可是后来体力日衰,散步都没有力气了,就躺在床上,命我去厨房为他熬药。他知我胆小,在晚上总尽量提高嗓子,为我吟古人诗句,让我一边听诗声,一边走那一条黑黑的长廊,不至害怕。可是,渐渐地,他的嗓音沙哑了,连说话的微弱声音都听不清了。
  ⑦战乱中的生离死别,是人间最悲痛的事。父亲逝世后,我只身负笈上海,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老屋书房一角,已为日机炸毁,竹林也成一片废墟。对此满目疮痍,悲从中来。整理凌乱书籍残卷时,意外地发现用松皮拼成的“听雨轩”三字,跌落在墙角。父亲做的那首《示儿诗》,顿时涌上心头,不禁又跑到后院,徘徊良久。又忽然发现地面上到处冒出绿绿的笋尖,原来竹子虽被摧毁,而生机不灭,深埋土中的根茎,又长出新笋来。我大喜过望,不久的将来,这里又可蔚成一片竹林了。
  ⑧若是父亲健在,阿荣伯健在,对此一片新生竹林,将会多么高兴、多么欣慰!父亲一定又将随兴濡墨,另赋一首《示儿诗》以遣兴了。我冥想着,低声问竹,在那几年面对日寇的狼烟烽火中,你是否一直和父亲的英灵相伴,做他的知音……
  ⑨没有等得及竹子成林,我又匆匆告别了故土。到而今,那一片遥远的竹林,是否无恙?是否茁壮?问竹声中,我心澎湃。
  注:①波磔:汉字书法的撇捺。②南华:《南华经》的简称。《南华经》即《庄子》。
1.本文首段,作者写到自己“风吹细竹晴天雨”的感觉,并将雨打竹声比作“天然的乐曲”。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何作用?
2.本文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内心于感激中带着一份凄恻”?
3.“竹”是本文的线索,从全文看,作者对竹先后怀有怎样的感情?文中多次写到“问竹”,这样写有何妙处?
4.文中“我”与“父亲”都以竹为知音,请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1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制造”已成了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呢?德国制造科技协会负责人莱布博士自豪地说,德国用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德国工业的基础就是“制造科技”。德国依赖其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成为世界第二大技术出口国和欧洲创新企业密度最高的国家。
  莱布博士认为,德国“制造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政府的指导协调密不可分。为了使“制造科技”持续发展,德国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极端制造”。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德国推出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制造计划”。德国目前已有60种类型、3500个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其中水溶油漆自1981年被授予环境标志以来,出口量增加很多。2002年,一项总投资额达36亿欧元的“2006信息技术研究”计划也在德国推行。该项计划以纳米微电子技术、软件系统、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基础与服务的研发为支柱,旨在实现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此外,微型技术也成为德国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极端制造是指在极端条件下,制造极端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功能系统,集中表现在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等方面,如汽车安全气囊、医疗用的微管道试剂测试设备等。
  “德国制造”根植于科研机构,科研“沃土”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养料。300多所高等院校、数以百计的研究机构,“制造科技”都是其研究的重点。在研发方面,德国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专利数量居世界前列。同时,德国还制定了很多制造业的“德国标准”。据统计,“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贡献约160亿欧元。
  莱布博士指出,尽管国库资金紧张,但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今年增加了20%以上的预算,而去年教育研究经费达到93亿欧元。德国有一支将“制造科技转变成产品”的高水准技术工人队伍,而这离不开德国的技术教育。在德国人看来,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同等重要。
  德国制造业正因为一直把科学技术创新当作提高制造水平的宝典才使自己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下列与“德国制造”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德国制造的机械和设备质量高、信誉好,“德国制造”既标明产地,又成为一个品牌。
“德国制造”之所以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是因为有“制造科技”作基础。
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持续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从而为“德国制造”赢得极高的信誉。
德国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保证了“德国制造”的高质量。
下列对“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德国是世界第二大技术出口国和欧洲创新企业密度最高的国家。
政府为制造业确立“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极端制造”三大发展目标。
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研发的力度,保证技术水平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度重视。
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德国推出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制造计划”,来解决制造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
许多制造业的标准是由德国制定的,这不仅为德国制造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并为其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纳米微电子技术的运用,使得微型技术成为德国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促使德国制造业持续发展。
相对于普通学历教育,德国更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因而培养了一支制造业所需的高技术工人队伍。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德国政府在环境保护和资源问题上的清醒认识必将使德国制造业继续占据世界领先的位置。
极端制造是针对微型技术而言,是制造技术与高新技术相互融合。“极端制造技术”是目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高等院校是“德国制造”的科研“沃土”,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高水平技术工人,可以说教育是德国制造业保持领先的根本原因。
德国制造业的成功启示我们,只有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制造水平,我国制造业才能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唐)陆龟蒙
  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
  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晰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左右老木,攒植森拱,萝茑翳于上,鸱鸮室其间。车马徒隶,丛杂怪状。甿作之,甿怖之,走畏恐后。大者椎牛,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一朝懈怠,祸亦随作,耋孺畜牧栗栗然。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虽然,若以古言之,则戾;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何者?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食于生人。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灾捍患者为比,是戾于古也明矣。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②,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清民之暍③,未尝怵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此乃缨弁④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故曰: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既而为诗,以乱其末: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享也,孰云其非!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
  注:①野庙:都市之外偏僻的地方非官府建立的庙,所供的神灵多来自无稽的传说。②弦匏:音乐。弦,丝弦乐器的总称。匏,竹木乐器的总称。③暍:中暑,由于酷热而生病。④缨弁:有带子的帽子,指古代官吏的服装。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鱼菽之荐,牲酒之奠    荐:供奉,祭祀。
甿不曰适丁其时耶     适:到,往。
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过:责备,责怪。
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  仪:效法,效仿。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瓯、越间好事鬼
有媪而尊严者
升阶级,坐堂筵
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碑记一般都用来记述功德,而本文却别开生面,借题发挥,托物寄讽。文章以“悲”字为线索贯穿全文,开篇即以“碑者,悲也”起笔,气势高亢,情感愤激。
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方式,由记叙引发议论,从细描刻画野庙各色神灵,转向嘲笑民众行为和病态心理,从而进一步揭示无知、自愚这一“悲”的中心。
作者独运匠心,精心构思,妙用映衬对比手法,托讽土木,对举成文。文章句式多变,善铺陈渲染,语言嬉笑怒骂,诙谐辛辣。
“乱”指音乐的末章,用到文中一般具有总结全文、突出主旨的作用。最后文章以“悲”作结,照应了开头,并深化了借土木之神讽刺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这一主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
(2)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食于生人。
(3)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
(6.0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曾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知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家望岁心!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方回评此诗说,“三、四已佳,五、六又极有精神”。请谈谈你的理解。
(18.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文化和发展
(美)塞缪尔·亨廷顿
  几十年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尽力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繁荣昌盛,而另一些国家却仍然处于落后与贫穷的困境之中?”至今他们还没有能够找到令人信服的经济学答案。这个问题之所以给我以特殊的冲击,是在几年前当我偶然看到加纳和韩国自1960年以来的经济统计数据,那时这两个国家几乎是同样的经济状况,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主要行业的相对重要程度,如制造业、服务行业、出口的种类和接受外援的数量方面几乎一致。30年后,韩国已经成为一个有着高人均收入和许多跨国公司的工业巨人,成为汽车与电器设备的主要出口国,而加纳却依然是原来的加纳。怎样解释这种不同呢?毫无疑问,可以归结为许多原因,但我确信文化是其中主要的因素。韩国人崇尚节俭、储蓄、投资、苦干、纪律和教育,而加纳人却有不同的价值观。
  别的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哈佛的研究中心就出版了劳瑞·哈里森的一本书,他曾经是国际开发署的官员,在拉美工作了许多年。这本名为《不发达是一种思想状态》的书,阐述了拉美文化是拉美发展的主要障碍。它曾在经济学家们和拉美人民中引起一场抗议、愤怒和谴责的风暴,然而现在他们都逐渐接受了他的观点。文化现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流行议题。
  文化对于发展的重要意义还能够在那些已经进行了经济改革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进步中看到。例如,正像你能够清晰看到的,对进步的评价因这些国家文明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显然,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经济改革,但文化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波兰和乌克兰这两个非常相似的国家为例,乌克兰曾是前苏联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它现在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波兰,其主要原因在于乌克兰是个文化分裂的社会,东正教占据主导地位,而波兰则是一个西方社会。
  文化也会影响到经济组织的形式和不同国家的人际信任程度。弗朗西斯·福山认为,那些人际信任幅度很宽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美国,比那些人际信任仅局限于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之间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中国,更能够发展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如果他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这一因素对制约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类似的情况还有,有许多研究依据腐败的程度对世界上的国家作了排序,但这种排列再一次被文化归类所打破。世界上腐败程度最低的国家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或者讲英语的国家。腐败程度最高的是亚洲和非洲。然而这种模式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外,这表明了重要的一点。新加坡与丹麦、芬兰、瑞典、加拿大、新西兰一样,是世界上最不腐败的国家之一。而它在亚洲的邻居,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则都是最腐败的。这该如何解释呢?答案当然是政治领导。统治新加坡几十年的李光耀下决心创建一个没有腐败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他做到了。他树立了一个关于文化的有远见卓识的榜样。对此,参议员丹尼尔·帕特里克作了进一步阐述:“保守一点说,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成功,宽泛地说,政治能够改变文化并且拯救文化。”这就是在新加坡发生的事实。
  文化也在民主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民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今日世界上超过80%的民主模式是西方的或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当然民主也存在于拥有其他类型文化的社会,日本和印度就是两个显著的例子。我认为,说“一些特定的文化不可能造就民主”是错误的,但说“有一些文化比其他文化更适宜于民主”则是正确的。
(《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再论文明的冲突》)
联系上下文,请简要回答“类似的结论”是怎样的结论,理由何在。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考察了“文化与发展”的关系?
根据弗朗西斯·福山的观点,推断中国的发展前景,并写出发展的理由。
对上文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本文从一些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入手,以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着眼点来探讨问题。
有鉴于某些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不同的发展情况,文章主要运用举例和对比的方法阐述观点。
劳瑞·哈里森的观点最终被经济学家和拉美人民所接受的事实充分证明,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拉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正确的。
新加坡的成功得力于前总理李光耀的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这为国家如何抑制腐败和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榜样。所以它是个特例。
“有一些文化比其他文化更适宜于民主”是委婉地说日本和印度两国的文化比东方文化更适宜于产生民主。
(9.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冥王星的“悲剧”
  经过长达一周的争论,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作出最终决定,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资格,从而使太阳系行星的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
  事实上,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多年来,相当一部分天文学家就对冥王星被划分为行星感到不满。他们觉得,冥王星体积小,更倾向于椭圆形,轨道倾斜,与传统的八大行星有所不同。他们就发起了给冥王星降级的活动,并成功推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布拉格会议上通过了把冥王星降为“矮行星”的决议。
  1930年,洛厄尔天文观测台宣布观测到冥王星,他们称该行星的体积比地球大数倍。随着现代天文观测仪器的不断升级,新的观测显示,冥王星实际上是一块比月球小的岩石。等这个错误被纠正,冥王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小孩子们都知道它是第九大行星,被人们叫了几十年了。2005年7月,天文学家布朗宣布发现了一颗新的太阳系天体——“齐娜”,初步认定这个天体的直径大于冥王星,并宣布它有资格成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从此,有关冥王星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
  布朗的发现使天文学家注意到原有行星概念的漏洞,促成此次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修改了行星的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而冥王星是椭圆形的,轨道同海王星轨道交叠,显然不符合这一定义。根据这一新的定义,太阳系只剩下八颗“经典”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的发现日期都早于1900年。
  冥王星和一些类似的星体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类似于此前所称的“小行星”。日,冥王星正式被国际小行星中心(MPC)授予134340小行星编号。
  行星家庭“缩编”绝不意味着人类推动了什么,恰恰相反的是,它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无尽探索又获新知,对真理的不竭探寻又获进展。天文学是个很特殊的学科,它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修改的学科。随着未来的发展,天文学需要修改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所以说,天文学教科书时刻在改写,这就是人类的进步。
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了太阳系行星的资格,下列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比冥王星直径大的天体“齐娜”的发现,使得有关冥王星在太阳系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
冥王星自成为第九大行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许多天文学家发起了给冥王星降级的活动。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投票的结果显示,赞成取消冥王星太阳系行星的资格的人占了上风。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此次会议上修改了行星的定义,而冥王星的一些条件不符合这一定义。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关于冥王星行星资格的问题,天文学家争论时间很长,并且很激烈。
2005年7月,天文学家布朗宣布发现了一颗新的太阳系天体——“齐娜”,初步认定这个天体的直径大于冥王星,并宣布它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
冥王星能够成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是因为它的发现者错误估计了它的体积。
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家族之外,是人类对大自然不断探索的结果,是人类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如果冥王星不被取消行星的资格,那么不仅“齐娜”,而且比冥王星体积大的月球都应成为太阳系的行星。
天体的形状如果是规则的圆球状,就说明天体的质量太小导致自身引力太小。
凡是体积小、形状呈椭圆形的星体就是矮行星。
太阳系行星家族由九个减为八个,意味着随着天文探索的深入这一数字还有可能发生变化。
(19.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琰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阃(k(n,统兵在外的将帅)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琰。逾年,安丰被兵,琰慨然曰:“事亟矣,琰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琰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不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共资用。琰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琰偿之,琰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琰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琰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琰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琰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琰与偕行,王登迎于沙市,极谈至夜分,琰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琰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节选自《宋史·杨琰传》)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逾年,安丰被兵      被:遭受。
琰以本领钱数万费之    领:掌管。
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    信:相信。
如琰副之,何事不可为也  副:帮助。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杨琰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杨琰主动要求前去,用奇策解围。
杨琰在制置使孟珙手下为官时,因出谋划策而被称为“小子房”(汉代的张良,字子房),孟琪还和他喝茶下棋,给他钱花。
杨琰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孟珙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琰拜见,杨琰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杨琰受向士壁征召入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琰。
(2)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3)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8.0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注:王禹偁,宋时巨野人。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贬商州团练副使。真宗时,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知黄州,徙蕲州。
(1)词中“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屋檐(节选)
  ①就建筑本身而言,屋檐是被利用的产物,从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建筑材料发达了,摩天大厦主体很少有在天顶盖凸出于边沿的屋檐。俗话说,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代建筑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
  ②现代建筑物是矿物凝结的巢穴,它们不怕雨,屋檐萎缩了,不管该建筑物看上去如何金碧辉煌,它永远是一只被剪了尾巴而伤残了体魄的鸡仔,奔跑在另外一条没有雅致韵味的水泥道上。
  ③从造型上看,传统的屋子,屋檐绝不是简单的三角几何的累赘,而是屋子的裙摆,是它的神韵所在,给房子增添了三分精神。屋子给泥墙撑伞,泥墙给屋子撑腰,互利互惠,相得益彰。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成共生平衡的美。这是表面的。而它的隐含的意义远大于建筑学上的意义。
  ④当你在流浪途中需要别人的屋檐的时候,并且能找到屋檐,“低头”就是你的门票,你得到的是庇护和关怀。这在乡村还存活着,乡村会收留那些需要屋檐的人,假如你流落乡村而不是流浪在城市,这是你的造化。在乡下,虽然这种庇护和关怀有时候是不尽如人意的。我上初中时,每个星期总要在山路上遇雨,一顶斗笠只能负责个头部,如果不躲雨,那就要淋湿身子。而二十里山路只有中途有座荒废破落的山神庙,余留几处摇摇欲坠的屋檐,下面就是过往行人歇脚的地方。我有时算计不准,在大雨来临的时候,破屋檐或过之或不及,急急忙忙而不可得,只能借助近处虎蹲之势的岩石,取其歪斜向外伸展的部分权为“屋檐”,也有应急之妙。那时候不是低头的问题,而是找不到能让自己低头的屋檐。即便有个低矮的屋檐,蛛网蒙尘,也胜过遥远的天堂。
  ⑤前些日子,我外出活动,时近午夜,归途中狂风肆虐,飞沙扬尘,空中撕开几道耀眼炫目的闪电,迅雷震荡,各路灯火立时熄灭,豆大的雨点敲着路面冒起一层水雾,车灯映衬出周围浓墨一般的黑。我发现路边有座旧式民房,遂弃了摩托车跑到屋檐底下,大雨即倾盆而下。这时候,还好这样巧。我突然感觉到屋檐的温暖和可爱,眼前重现几十年前上中学时代寻找岩崖避雨的情景。
  ⑥平常的时候,奇岩怪崖成为路人眼中的冰冷坚硬的风景,是传说中鬼怪出没的地方,但谁能估计到几万年几百年以来,有多少生命得到它的亲抚?我每每发现巨石之下岩鼠攀爬的路径,小虫子吹砂的窝点,以及一些无家可归的动物歇夜的痕迹。而这一道屋檐非岩崖堪比,这好比莺雀装备了苍鹰的翅膀,护墙有余,明显的宽阔。它紧邻公路,是为了应付将来的路面拓宽,还是土木建筑师醒悟之后在耳边回响师傅的叮嘱所至?我相信几十年的光阴里,或秋行夏令,或冬行春令,难免风雨无常,总有缺少雨具的路人,进屋不方便,赶路又不合时宜,就可以在屋檐底下得到一点便利。而且,身后有一个小窗子,我嗅到特别的气味,里面应该是个卖糖饼酱醋香烟火柴的店铺。
  ⑦这地点莫非是乡民的娱乐聚会的场所?谈论妖魔鬼怪吗?还在更小的村庄,我见过屋檐底下摆放着条石,方便人们就座,场所虽然不是城市茶吧酒吧那样讲究铺张和蓄意,但是很踏实和随意。
  ⑧在那儿躲避风雨,抽一支烟,放松一下手脚,也是很闲适和安静的,其间似乎有点逍遥的趣味。
  ⑨雨下得有些疯狂。不时有小车飞驰而过,明亮的车灯光映射着麻密的雨帘,我看到了没有雨具的行人,若无其事地行进;也看到骑自行车的,车后架还载着撑伞的女人,艰难地移动在雨幕里;也有冒着雨骑摩托赶路的勇敢的年轻人。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我回城里去,而他们从城里出来,我知道他们一定在路边找不到屋檐,同样找不到什么岩崖巨石,甚至大树也没有。大概这样迅猛的暴雨普通雨具是不起作用的,反正淋湿了,就不要再考虑避雨的选择了。
  ⑩借助一晃而过的灯光,我仰望着屋檐,雨水就在一步之外,如果不是风的搅动,它不会溅湿我的鞋子。多好的屋檐,没有屋檐的房子那叫房子吗?我的心中随即产生一种对屋主的感激之情。
  雷声隆隆,雷雨不停,还可以隐约听到相当远的地方有几道汽车防盗器不安分的声音。
1.如何理解文中“现代建筑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这句话的含意?
2.在作者看来,“屋檐”有哪些方面的用途?请分条列举。
3.文章不惜笔墨写“我”在疯狂的雨中避雨的情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人说,本文是小题大做、无病呻吟,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有人说,本文是借对“屋檐”作用的交代,表达对保护与承传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说明理由。
(9.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鲁迅笔下的阿Q,对于自己进监狱并不烦恼,而以为“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不仅如此,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其用心又是什么?
  鲁迅在《阿Q正传》中并没有解答的问题,却在其杂文中暗示了解读的钥匙。鲁迅认为,圆滑是中国国民的特征之一,大团圆是中国小说、戏曲的重要特征,甚至自然景观的欣赏也有“十景病”的圆满心理。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乱一治’”,也就是原地不动地转圆圈。
  阿Q所画的圆圈,不是一个普通的圆圈,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国民希求圆满的象征。阿Q的地位一降再降,面对种种不幸,心理上仍能够圆满,精神上仍能够胜利,就典型而近乎夸张地凸现了国民希求圆满的心态。
  阿Q的“革命”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的翻版。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另换一个皇帝甚至暴君,“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因此,不能简单地在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之间画等号。
  具有团圆心理的国民,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结尾也应该是大团圆才对,所以鲁迅为小说的最后一章命题为“大团圆”。当然,它没有重复传统小说和戏曲的大团圆,而是以具有象征意味的反语技巧,来打破大团圆。阿Q所希望的圆圈,把阿Q送上了杀头示众的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在小说中只有《狂人日记》中的古旧传统“吃人”,可以与之相比。
  用这把钥匙,也可以解决阿Q一名的争论。
  不确定阿Q的姓名,在于增强其普遍性。用Q是因为它是一个拖着小辫的头,鲁迅所解剖的正是“国民的灵魂”。更重要的是,Q作为一个圆圈,正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不过,它已经不圆满了,因为有新的东西侵入,所以鲁迅选择了Q而不选择O。
下列对“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这个比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阿Q的政治、经济地位也不会改变。
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阿Q希求圆满的心态也不会有所改变。
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也只是有所破坏,而没有新的建树。
阿Q式的革命即使成功,推翻某一皇帝,仍会沿袭封建王朝旧的统治制度。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本文意图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答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根源。
分析了阿Q式“革命”的实质。
揭示了《阿Q正传》以“大团圆”作结的心理依据。
解释了阿Q命名的重要原因。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鲁迅用一百多字详尽描写“阿Q立志要画得圆”却未能如愿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揭示圆圈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阿Q参加的革命不是辛亥革命,而是传统的画圆圈式的“革命”,一旦得势,阿Q将是另一个赵太爷。
在鲁迅的诸多小说中,《阿Q正传》以其“圆圈”,《狂人日记》以其“吃人”,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控诉达到了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地步。
鲁迅在写作《阿Q正传》时,不确定阿Q的姓名,就是为了增强普遍性,使Q代表当时每一个中国国民。
(18.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健字希贤,洛阳人。健少端重,与同邑净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举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然练习典故,有经济志。成化初,修《英宗实录》。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清宁宫灾,太监李广有罪自杀。健与李东阳、谢迁疏言:“帝王未有不遇灾而惧者,向来奸佞荧惑圣听,贿赂公行,赏罚失当,灾异之积正此之由。今幸元恶殄丧①”,圣心开悟,而余匿未除,宿弊未革。伏愿奋发励精,进贤黜奸,明示赏罚,凡所当行,断不在疑,毋更因循,以贻后悔。”帝方嘉其言,而广党蔡昭等旋取旨予广祭葬、祠额。健等力谏,仅寝祠额。南北言官司指陈时政,频有所论劾,一切皆不问。国子生江熔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熔于狱。二人力救,得释。十三年四月,大同告警,京师戒严。兵部请甄别京营诸将,帝召镇远侯顾溥督团营。时帝视朝颇晏②,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十四年秋,帝以军兴缺饷,屡下廷谇③。健等言:“天下之财,其生也有限。今光禄岁供增数十倍数,诸方织作务为新巧,斋醮日费钜万,太仓所储,不足饷战士。而内府取入,动四五十万,宗藩贵戚之求土田、夺盐利者,亦数千万计。土木日兴,科敛不已,传奉薪,内府工匠之饩廪④,岁增月积,无有穷期,财安得不匮?今陕西、辽东边患方殷,湖广、贵州军旅继功,不知何以应之?望陛下绝无举之贯。躬行节俭,为中外倡,而今群臣得毕献其诚,讲求革弊之策,天下幸甚。”明年四月,以灾异陈勤朝讲、节财用、罢斋醮、公赏罚数事。及冬。南京、凤阳大水,廷臣多上言时务,久之不下。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刘健传》)
  注:①殄丧,灭亡。殄,灭绝。②晏,晚,迟。③廷谇,当廷斥责。谇,斥责。④饩廪,古代月给的薪资。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刘健为人“端重”的一组是
①谢交游,键户读书,人以木强视之 ②练习典故,有经济志 ③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重 ④国子生江熔劾健,东阳杜抑言路,帝慰留健,而下熔于狱。二人力救,得释 ⑤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刘健自幼正直稳重,择友而交,拜薛氏为师。平时不喜交游,常常闭门读书,研究历史,有经国济世之志。
太监李广畏罪自杀后,刘健和李东阳、谢迁向皇帝进言革除宿弊,并力谏为李广坟墓题字。
刘健居官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当有人弹劾刘健时,皇帝反而安慰挽留刘健,将进言者关进监狱。刘健再三为进言者求情,该人才得以释放。
刘健注意国家财政现状与百姓的疾苦,力谏内廷节俭,控制贵戚巧取豪夺,革除宿弊,造福天下。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健少端重,与同邑净禹锡、白良辅游,得河东薛氏之传。
(2)时帝视朝颇晏,健等以为言,颔之而已。
(3)健等因极陈怠政之失,请勤听断,以振纪纲。帝皆嘉纳。
(9.0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2)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
(2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②记者肖英: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③记者肖英: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的?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
  ④记者肖英: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的更多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我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⑤记者肖英: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1.第①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在文中指什么?
2.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3.从全文看,王洛宾将一生奉献给民歌创作的原因有哪些?
4.从“民歌大王”王洛宾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成长与成功,这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全文作简要阐释。
(1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金属橡胶塑造未来
  这块几毫米厚,发着微光的材料是由位于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的纳米声波实验室的化学家们研制的。用这块材料可以做一些十分可怕的事情:可以把它扭曲;可以把它拉长一倍;可以把它放进油里“煮”到200摄氏度——而这东西仍然安然无恙。经受这些折磨后,它可以很快像橡胶一样恢复原状,而且它还像固体金属那样可以导电。纳米声波实验室的纳米合成技术主任珍妮弗·霍伊特·拉莉说道:“任何其他的材料经过这些过程,早就失去了导电性。”
  这种可以忍受摧残的物质叫做金属橡胶。据纳米声波实验室称,它的特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化学材料所不具备的。由此,这个实验室小小的办公室不断接到《财富》500强公司以及政府机构的电话,它们迫切要求在诸如人造肌肉、智能衣服、活动机翼等各领域测试这种金属橡胶的用途。
  然而,在现阶段,纳米声波实验室正忙于满足人们对长宽均为12英寸的样品的需求。特制的机器人要花三天时间才能造出这种样品。但要是你能考虑到金属橡胶这种纳米技术产品是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编织而成的话,就会觉得这个制造过程已经够快了。
  这个制造过程叫做静电自动组合。首先,准备两桶水基溶液——一桶充满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另外一桶装有带负电的橡胶聚合物。机器人把带电的培养基(如玻璃)交替从一个桶浸入另外一个桶。这样在培养基上就慢慢积聚了几层结构紧密的分子,这些分子被正负电子紧紧地束缚在一起。稍后,移去培养基,剩下的就是一张单独的金属橡胶。
  由于投资者的兴趣一直在上升,金属橡胶可能会在一年内进行商业生产。尽管活动机翼和感官智能手套即将问世,金属橡胶还是很有可能会以一种更低调、更实用的姿态出现。例如,抗损害、柔韧性好的电线可以让你对自己的便携式电器做一些疯狂的事情。
(摘自日《参考消息》)
关于金属橡胶,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金属橡胶既有金属的优点,又有橡胶的优点。
金属橡胶可以忍受任何摧残。
金属橡胶能够广泛运用到诸如人造肌肉、智能衣服、活动机翼等各领域。
金属橡胶是机器人用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与带负电的橡胶聚合物组合成的一种新型物质。
对“它的特性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化学材料所不具备的”一句中“特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可以导电,像固体金属一样。
可以扭曲,可以拉长,又可以很快恢复原状。
可以抵抗200摄氏度的高温而不变形。
可以快捷制造,准备两桶水基溶液——一桶充满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另外一桶带负电的橡胶聚合物,就可人工制作。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金属橡胶材料是一种化学材料。
现阶段,纳米声波实验室已能满足人们对金属橡胶的需求。
金属橡胶虽是纳米产品,但它可能会比感官智能手套更实用、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为金属橡胶是分子编织而成的,所以它很薄。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用金属橡胶做成的电器可以尽情使用而不担心。
由于金属橡胶的特性不一般,金属橡胶可能将在一年内进行商业生产。
即将问世的活动机翼和感官智能手套如果用金属橡胶制造将会更好。
用金属橡胶制成的产品使用寿命将大大超过用其他现有的材料制成的同类产品的寿命。
(18.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巴车在浩瀚高远的戈壁滩奔驰,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际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色彩。深褐是遍地的砾石,暗红是高低错落的红柳,灰黄是起伏流动的沙丘。那一片片的浅绿是什么呢?请教身边的文友——啊,是胡杨!
  百里空旷的大戈壁上,在一片浑黄起伏的沙丘之中,突兀出现的一片胡杨林,显得伟大而孤独,很容易引起人的敬畏。在林中,我细细地观察着每一棵胡杨,她们中高的五六米,矮的只有两三米,相互簇拥地生长着,棵棵都长得铁干虬枝,粗壮有力,就连每一个细小的枝杈都显得刚劲而凛然。走进胡杨林深处,我立刻陡生一种肃穆,一棵棵胡杨那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形态,仿佛有了灵性。她们有的像龙蛇盘踞,有的像鹰鹤独立,有的像豹熊的背影,有的像骏马惊立,有的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恐龙、一只巨蜥、一条鳄鱼……啊!胡杨,这茫茫大漠造就的生命,浩浩沙风雕镂的塑像,给我提供了宽泛无际的想象空间。
  我似乎踏上了月球,萌生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胡杨林中,有些成员显然已经衰老了,树皮的褶皱高高地翘起,时光的足迹在她们身上显而易见;有的树干中心已成空洞,但伸展向四方的树枝依然绿意蓬勃;有的已经死去倒下了,但仍然保持着刚劲的躯体;还有的已被埋进了沙丘,但坚韧的枝枝杈杈仍然倔强地在地面上伸展着,顽强地固守着周围的一片沙土。我忽然想起贾平凹先生评价胡杨说过的一席话:“在那样的风沙干渴中,可以整整地活一千年;死了,又可以挺挺地站立一千年;最后倒下了,又还可以不腐烂不散架,把自己的形态保持一千年!”怪不得资料中介绍说,“胡杨一生甘居沙漠,凛然地阻挡风沙,抵御寒风,保卫绿洲,维护西部地区的生态,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成员”。其实细想起来,胡杨的奉献何止是“一生”?她的生命经历岁月这么悠久,足见她的根系扎得多么深,躯体和筋骨有多么坚硬。即使生命止息了、倒下了,她生命更多的部分仍然延伸在大地的深层!
  怀着肃穆与景仰,文友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我的目光依然搜寻着车窗外远远近近的胡杨。忽然我惊异地发现,视野中时常与胡杨同时出现的是一个个小小的“村庄”,只是村庄的房屋显得有些低矮,也没有炊烟、鸡鸣、犬吠。我好奇地向文友们发问。新疆的文友告诉我说:“那不是村庄,是少数民族的墓地。”
  在新疆,维吾尔族称坟墓叫“玛扎”,哈萨克人似乎也叫“玛扎”,回族人叫“拱北”,蒙古人叫“敖包”,只是坟墓的形态各有不同。在荒凉的戈壁之上,我还碰到过十分眼熟的馒头一样的墓群,那就是兵团的“十三连”。当地兵团老战士简单而明了地向我解释了“十三连”的内涵:按照一个团的建制,本来只有十二个连队,兵团死去的人,便被戏称为“调到十三连去了”。在新疆,“十三连”是青一色的土坟,坟头不高,与内地平原上的那种家庭式的坟墓一样,没有鲜花,没有装饰物,只有周围几株胡杨静静地陪伴着他们。坟前一块简陋的木牌,写着亡人的名字和他们遥远的家乡:河南、上海、天津、山东……
  如今,走遍天山南北,两百多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士边生产边戍边,成为了这片疆土之上稳定和建设的中坚力量。万里边关有了他们才坚如磐石,荒凉的戈壁有了他们更显出虎虎生气。兵团的第三代、第四代人,正继承先辈的遗志,和新疆各民族人民一道,续写着这片土地最新最美的诗行。
  中巴车继续向前疾驶着,一片又一片胡杨林在车窗外掠过。她们像大漠卫士,沉寂而虔诚地守护着这片广袤的土地。随之扑入视野的是一片片“村庄”。是,那不是村庄,是玛扎、拱北、敖包,是“十三连”。它们共同静静地躺在天山山麓博大的怀抱里,谛听着这片土地上长风的呼号,马达的轰鸣,欢庆的锣鼓。这些“村庄”中的每一个成员本该安然地歇息了,但是他们的脉动并没有停滞,像那一株株坚韧的胡杨,活着的时候不避艰险,不怕孤寂,不择壤土,即使倒下了,她的生命还在大地的深层中延续着……
(选自2004年第4期《鸭绿江》)
作者反复描写胡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赞美胡杨,所描写的胡杨自身的“形美”是________(不超过40个字。)
所描写胡杨的内在“神美”是________。(不超过10字。)
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叙写“坟墓”?有什么含义?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读完这篇文章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茅盾的《白杨礼赞》,两文都运用了象征手法,都歌颂了北方军民的坚强不屈的精神。
作者先写中巴车在戈壁滩上奔驰,然后写见到的胡杨,再接着写胡杨的形貌神采;然后又写旅途中见到的坟墓;最后写中巴车继续前进,又见到了胡杨林,前后照应,是一篇典型的游记散文。
作者着力描写胡杨,通过写胡杨赞美西域人民和兵团战士,文章是通过胡杨和边地军民共有的坚韧精神这一点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的。
当地兵团战士把兵团死去的人,戏称为“调到十三连去了”。说明边疆战士不把生命当回事,人死就死了,他们从不悲伤。表现了兵团战士的视死如归的精神。
本文语言优美,色彩华丽,详细描写了胡杨和各少数民族以及兵团战士的坟墓,尤其是细节描写极其感人。
(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羲之任率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辨赡(说话有条理),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即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遗羲之书曰:“悠悠者以足下出处足观政之隆替。岂可以一世之存亡,必从足下从容之适?”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性爱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幼讷于言       讷:言语迟钝。
王氏诸少并佳     少:子弟,年轻人。
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息。
当举群相赠耳     举:全、整。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都为活用,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人未之奇 ②察而异之 ③尤善隶书 ④遂以女妻之 ⑤殷浩素雅重之 ⑥笼鹅而归 ⑦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①②⑤/③/④⑥⑦
①③/②⑤/④⑥⑦
①②③⑤/④⑥⑦
①②⑤/③④⑥⑦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组是(  )
①及长辨赡,以骨鲠称 ②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辄开仓振贷 ④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⑤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⑥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下面是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王羲之是东晋名相王导的儿子,从小就有很好的声誉,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善隶书,人称他的笔势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太尉郗鉴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要他自己去挑选。王家子弟听说太尉挑女婿,咸自矜持,只有羲之露着肚子在东床吃饭,就像没有这回事,郗鉴认为这才是好女婿,就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
朝廷公卿纷纷召羲之去当侍中、尚书,他都不去,殷浩劝他应命,并说他的出处是观政之隆替,他才应允,当了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他在任上赈救饥荒,减轻赋役,做了不少好事。
王羲之喜欢会稽山水,有终焉之志,曾与同志宴集于兰亭,写了有名的《兰亭集序》。他又喜欢鹅,有个道士养的鹅好,他很喜欢,便替道士撰写了一部《道德经》,换他的鹅。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2)子路曰:“食其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
(6.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注]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鸣。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此诗为作者被贬时作。
(1)作者写“泉响”“鸟鸣”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2)“依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7.0分) 阅读鲁迅的小说《风波》,回答问题。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的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
  但文豪的话有些不合事实,就因为他们没有听到九斤老太的话。这时候,九斤老太正在大怒,拿破芭蕉扇敲着凳脚说:
  “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不愿意眼见这些败家相,——还是死的好。立刻就要吃饭了,还吃炒豆子,吃穷了一家子!”
  伊的曾孙女儿六斤捏着一把豆,正从对面跑来,见这情形,便直奔河边,藏在乌桕树后,伸出双丫角的小头,大声说,“这老不死的!”
  九斤老太虽然高寿,耳朵却还不很聋,但也没有听到孩子的话,仍旧自己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九斤老太自从庆祝了五十大寿以后,便渐渐的变了不平家,常说伊年青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总之现在的时世是不对了。何况六斤比伊的曾祖,少了三斤,比伊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这真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实例。所以伊又用劲说,“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伊的儿媳七斤嫂子正捧着饭篮走到桌边,便将饭篮在桌上一摔,愤愤的说,“你老人家又这么说了。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是六斤五两么?你家的秤又是私秤,加重称,十八两秤;用了准十六,我们的六斤该有七斤多哩。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见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用的秤也许是十四两……”
  “一代不如一代!”
  七斤嫂还没有答话,忽然看见七斤从小巷口转出,便移了方向,对他嚷道,“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死到那里去了!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
  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他也照例的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么地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了。但夏天吃饭不点灯,却还守着农家习惯,所以回家太迟,是该骂的。
  七斤一手捏着象牙嘴白铜斗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六斤也趁势溜出,坐在他身边,叫他爹爹。七斤没有应。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说。
  七斤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
  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
  “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
  “你怎么知道呢?”七斤嫂有些着急,赶忙的问。
  “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
  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一转眼瞥见七斤的光头,便忍不住动怒,怪他恨他怨他;忽然又绝望起来,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还是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土场上一片碗筷声响,人人的脊梁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三碗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伊透过乌桕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而且穿着宝蓝色竹布的长衫。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因为赵七爷的这件竹布长衫,轻易是不常穿的,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一次是和他呕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现在是第三次了,这一定又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了。
  七斤嫂记得,两年前七斤喝醉了酒,曾经骂过赵七爷是“贱胎”,所以这时便立刻直觉到七斤的危险,心坎里突突地发起跳来。
  赵七爷一路走来,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七斤们连忙招呼,七爷也微笑着说“请请”,一面细细的研究他们的饭菜。
  “好香的菜干,——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
  “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
  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正在不平,趁这机会,便对赵七爷说,“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缎子襄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
  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村人看见赵七爷到村,都赶紧吃完饭,聚在七斤家饭桌的周围。七斤自己知道是出场人物,被女人当大众这样辱骂,很不雅观,便只得抬起头,慢慢地说道:
  “你今天说现成话,那时你……”
  “你这活死尸的囚徒……”
  看客中间,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人,抱着伊的两周岁的遗腹子,正在七斤嫂身边看热闹;这时过意不去,连忙解劝说,“七斤嫂,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
  七斤嫂没有听完,两个耳朵早通红了;便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嫂的鼻子,说,“阿呀,这是什么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倒还是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见;;连六斤这小鬼也都哭,……”六斤刚吃完一大碗饭,拿了空碗,伸手去嚷着要添。七斤嫂正没好气,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大喝道,“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
  扑的一声,六斤手里的空碗落在地上了,恰巧又碰着一块砖角,立刻破成一个很大的缺口。七斤直跳起来,捡起破碗,合上检查一回,也喝道,“入娘的!”一巴掌打倒了六斤。六斤躺着哭,九斤老太拉了伊的手,连说着“一代不如一代”,一同走了。
  八一嫂也发怒,大声说,“七斤嫂,你‘恨棒打人’……”
  赵七爷本来是笑着旁观的;但自从八一嫂说了“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这话以后,却有些生气了。这里他已经绕出桌旁,接着说,“‘恨棒打人’,算什么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他两手同时捏起空拳,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向八一嫂抢进几步道,“你能抵挡他么!”
  八一嫂正气得抱着孩子发抖,忽然见赵七爷满脸油汗,瞪着眼,准对伊冲过来,便十分害怕,不敢说完话,回身走了。赵七爷也跟着走去,众人一面怪八一嫂多事,一面让开路,几个剪过辫子重新留起的便赶快躲在人丛后面,怕他看见。赵七爷也不细心察访,通过人丛,忽然转入乌桕树后,说道:“你能抵挡他么!”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
  村人们呆呆站着,心里计算,都觉得自己确乎抵不住张翼德,因此也决定七斤便要没有性命。七斤既然犯了皇法,想起他往常对人谈论城中的新闻的时候,就不该含着长烟管显出那般骄傲模样,所以对七斤的犯法,也觉得有些畅快。他们也仿佛想发些议论,却又觉得没有什么议论可发。嗡嗡的一阵乱嚷,蚊子都撞过赤膊身子,闯到乌桕树下去做市;他们也就慢慢地走散回家,关上门去睡觉。七斤嫂咕哝着,也收了家伙和桌子矮凳回家,关上门睡觉了。
  七斤将破碗拿回家里,坐在门槛上吸烟;但非常忧愁,忘却了吸烟,象牙嘴六尺多长湘妃竹烟管的白铜斗里的火光,渐渐发黑了。他心里但觉得事情似乎十分危急,也想想些方法,想些计划,但总是非常模糊,贯穿不得:“辫子呢辫子?丈八蛇矛。一代不如一代!皇帝坐龙庭。破的碗须得上城去钉好。谁能抵挡他?书上一条一条写着。入娘的!……”
  第二日清晨,七斤仍旧从鲁镇撑航船进城,傍晚回到鲁镇,又拿着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和一个饭碗回村。他在晚饭席上,对九斤老太说,这碗是在城内钉合的,因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九斤老太很不高兴的说,“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够了。三文钱一个钉;从前的钉,这样的么?从前的钉是……我活了七十九岁了,——”
  此后七斤虽然是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城内得来的新闻。七斤嫂也没有好声气,还时常叫他“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
  “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
  “……”
  “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健康。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一九二○年十月
1.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提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和他们出路问题的作家,《呐喊》《彷徨》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此为题材。试分析《风波》和《祝福》两篇小说的环境,指出其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结构安排上《风波》与《祝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人物塑造安排上《风波》与《祝福》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和祥林嫂“我真傻,真的”两句“口头禅”在文中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某种程度上讲,《风波》的情节是围绕七斤展开的,可真正写七斤的文字并不多,试分析七斤的形象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比较赵七爷和鲁四老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八一嫂和柳妈都是“善”女人,她们的“善”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九斤老太和四婶都是“有地位”的老女人,试分析她们的“地位”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鉴赏选文中画横线的语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和裴松之的注,完成下题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抄略。守高平令,县人张区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犯人死于狱中),遂弃官归。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时曹洪宗室亲贵,有宾客在界,数犯法,宠收治之。洪书报宠,宠不听。洪白太祖,太祖召许主者(主管其事的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好朋友作文300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