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指南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_for students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_for students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76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用户评论
内容实用,学习借鉴,感谢分享!
发表于 08:18:37您的位置: &
脑室内注射万古霉素治疗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体会
优质期刊推荐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首届中国小儿神经疑难病暨中枢神经感染国际高峰论坛
江西省第三届中枢神经感染高峰论坛
隐球菌病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一百万的新发感染病例,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位居死亡率的第四位,每年约有 60 万人死于此病。播散性隐球菌病,在津巴布韦,是脑膜炎的首要病因;在马拉维,占脑膜炎病例的 40%。
脑炎是一种严重的大脑炎性疾病,有许多可能的原因和复杂的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脑炎过去10年的研究进展识别出了很多新的症状和生物标记物,改变了对此疾病的诊断方法。
旨在帮助制药行业研究用于治疗感染的抗菌药物的系列指南文件之一。本资料可帮助申请者策划临床研究、设计临床方案、实施并恰当监测临床研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研究数据加以合适类型和数量的分析。按本指南的建议策划和实施临床试验,可获得必需资料供药品监督机构确定研究的抗菌药物治疗特异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建议对疑似细菌性脑脊膜炎采用经验性治疗,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万古霉素,同时本文也建议了如何使用皮质类固醇进行辅助治疗。一旦确认敏感菌,应及时修正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建议行听力检查。近期,Saux 教授等在 Paediatr Child Health 杂志上了发表了一篇最新儿童脑膜炎治疗指南,以更新 2007 年和 2008 年加拿大儿科协会发布指南。
脑膜癌病(原发性?)
SLE患者李斯特菌脑膜炎
神经系统罕见病目录
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其种类超过600种,尽管有一些是大众所熟知的,如癫痫、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但大多数都属于罕见病范畴,仅影响极少一部分群体。根据比尔及梅林达o盖茨基金会公布的一项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代表了8%的全球健康负担,其中尤其突出的是中风、偏头痛和癫痫。
在面对癌症这一棘手的敌人时,医生也有很多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可供参考,但是这些标志物往往比较容易受影响,波动性很大,不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而近期大热的liquid biopsy不同于常规的标志物,它所检测的对象,是上述那些检测从未涉及的地方。这得益于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对血液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让我们从血液中能了解的信息也更多。针灸之&&神经系统损伤系列
针灸之道博大精深,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我的临床经验是,只要头脑清明,精神内守,集中注意力施行针刺万无一失。
大脑为颅骨所保护,对成年人来说,针刺不易直接伤及。小儿则可能被损伤,古籍中曾记载:“若八岁以下,不得针,缘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针灸资生经·第一》),说明古人有过教训。这里所讨论的是针刺作为一种间接性损伤所导致的脑出血。对此,不仅国内有报道,日本也发现过。虽然,目前尚有不同意见,但我们认为仍有必要引起重视。
【损伤原因】
一、病理原因:一般发生于脑动脉硬化,且血压较高而不稳定者,有中风病史的患者属多见。如一例65岁男患者,因左侧中风偏瘫后家庭病床治疗。平时血压25~20/15~12
kpa(190~150/110~90mmHg)且波动性大。因偏瘫后期加之天气炎热,主要给以生活康复训练性治疗。但患者坚决要求针刺治疗。在深刺风池、廉泉二穴后,当晚患者再次说话不清,第二天出现右侧轻度偏瘫[1]。
二、心理原因:畏惧针刺,害怕疼痛;情绪紧张,易于激动,特别是初次接受针刺者。
三、穴位原因:从已发生的这方面意外看,虽然头面颈项及四肢穴位均引性过再次脑出血,但多与选用某些针感较强烈的穴位如人中、涌泉等所所致。而较多地针刺头颈部穴位,如百会、风池、颔厌、悬颅等,亦可能诱发。
四、操作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分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一味强调过强刺激,或因针刺手法不熟练,针刺疼痛等。
五、其它原因&&
近年来有多例报道运用耳穴压丸降压,结果反而使血压明显增高的情况。其机理尚未清楚,可能与迷走神经耳支的作用有关,如一例47岁男性患者,查体时:血压29.2/13.3kpa(220/100mmHg),诊为高血压,即刻在患者耳背的降压沟行压丸降压疗法,3min后,患者自述左耳部有灼热感,压丸穴处跳痛,继而出现胸闷,烦躁不安,面色暗红,口唇紫绀,头痛头晕明显加重,颈静脉及颞浅静脉怒张。即给予测血压为33.2/17.2kpa(250/130mmHg),速将所压之丸取去,5min后,患者则平静如初,测血压为28.0/13.3kpa(210/100mmHg)
[2]。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中风的可能。
【临床表现】
多出现在针刺过程中,或针后不久。表现为较典型的脑出血证候:头痛头晕不适,出冷汗,频繁呕吐,重者呕吐物呈栗壳色,随即意识丧失而转入昏迷,面色潮红或苍白,呼吸深沉而带有鼾音,脉搏缓慢有力,大小便失禁,偶见抽搐,血压升高等,同时出现口鼻歪斜,肢体偏瘫。不及时抢救,能迅速导致死亡。
【预防方法】
一、谨慎选择病人:对血压过高而又不稳定的有动脉硬化的病人,特别是有中风史者,建议暂勿针刺,待血压平稳后,再施针灸疗法。
二、注意操作:选择穴位宜少而精,手法不可过重,避免进针疼痛。对初次接受针灸或情绪易于波动,有恐惧心理者,针前尽量多作解释,少针,或缩短留针时间。在针刺过程中,注意严密观察。
【处理方法】
在针刺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晕或瞬时意识模糊等前驱症状时,须立即去针。保持安静,尽量不要搬动。根据病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抢救措施,包括及时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限止液体和盐的摄入量,选用脱水剂和激素,以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用冰帽作局部降温,并适当应用止血药、凝血药及抗生素。
小脑及延髓损伤
小脑及延髓损伤,多是毫针直接刺伤脑组织或血管所致。后果亦甚严重,往往因抢救不及而死亡。《素问·刺禁论》云:“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即相当于此类损伤。尽管小脑和延髓的损伤,在临床表现上不尽相同,但引起的原因和所导致的后果有类似之处,故一并叙述之。
【损伤原因】
一、穴位原因:最易导致小脑及延髓损伤的穴位为:哑门、风府、风池。
哑门深部为延髓和脊髓的连续部分,据报道:用5h1注射液(即卤碱注射液)或100%当归液于哑门穴穴位注射数千人,有7例因注射部位过深,都在2同身寸以上,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脑性瘫痪6例,头痛1例。出现反应的时间,多数在0.5h~1h之间,个别在3h之后。其临床表现为神志清楚,嗜睡,面色苍白,颈项软或有抵抗,四肢软弱无力,不能站立;有的针刺后突然摔倒,四肢发凉;有的脊柱疼痛并向上下放射,或有震颤,腹壁反射多数消失,膝反射消失、存在或亢迸,恶心,呕吐,头痛,重者不能进食。体温38℃左右,脉搏、呼吸稍快,心律齐;1例有血压升到24/16kPa(180/120mmHg)
(持续1天后恢复正常);1例尿失禁,2例尿潴留。一般经1天左右未予用药即恢复,严重者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用镇静药、镇吐药、输液以及补充营养。1例3天痊愈,1例9天痊愈,尿潴留、尿失禁者都在1~2天内恢复[1]。
风府,古人曾提出“此穴入针,人即晕倒”(《扁鹊心书·中卷》),其深部为小脑、延脑池和延髓。
风池深部为延髓椎动脉入颅腔与之相邻处。针刺不当,极易伤及。&
如一16岁男性患者,因头痛、头晕、失眠就诊,当地医院医生施行针刺疗法,穴取风池诸穴。针后患者即感头痛加剧,恶心呕吐,并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约3h后呼吸停止。紧急会诊后疑为颅后窝血肿,立即行颅后窝开颅术,术中见延髓右侧有蚕豆大小血凝块压迫、即予手术清除血块以减压,但术后呼吸仍未能恢复,血压继续下降,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2]。
&&& 二、操作原因
(一)、针刺过深:哑门、风府穴,刺得太浅难以得气,刺得太深,易发生危险。经尸检和活体测量证明,此二穴,凡针刺深度在1寸同身寸之内,一般不会损及中枢;可能发生危险的深度是1.5寸同身寸,危险深度约相于2同身寸。如一女性患者,在工厂卫生所接受针灸治疗。因针刺入哑门、风府诸穴过深,病人突然由头倾坐位呈强直性抽搐而直立,随之意识丧失,呼吸困难,20min后急诊送来我院。在急诊室检查:呼吸心跳已停止。随即行人工呼吸、气管内插管、体外心脏挤压,抢救2h无效死亡。死后腰椎穿刺:血性脑脊液,含红细胞20万/mm3
(二)、方向错误:如直刺(针尖稍指向上方刺入)风府穴,可从枕骨大孔边缘进入颅腔;哑门,向后正中线(脊柱)直刺,亦可从第一、二颈椎之间,刺入椎管。采用此种针刺方向,均可能伤及延髓或小脑。如向对侧外眼角方向进针风府穴。亦可能进入枕骨大孔,损伤脑组织。
(三)、手法过重:上述穴位,在针刺过深的情况下,为了寻求更好的得气感,大幅度提插捻转,会造成或加重损伤。
(四)、穴位注射不当:包括注射针头过粗、针刺过深以及药浓度过大、刺激性过强可酸碱度不当等。
【临床表现】
小脑损伤:于留针期间,或去针后不久,出现后枕部剧烈疼痛,重度眩晕,构音困难,呕吐,步态不稳,颈项强直,共济失调,并可进入昏迷状态。
延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不同表现为头痛呼吸浅快、不规律,血压降低,脉搏频数,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肌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或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并可进入深昏迷状态,常因呼吸,心跳先后停止而死亡。腰椎穿刺时压力多不高,脑脊液可为血性。
【预防方法】
一、严格掌握进针深度和方向&
近年来,对风府、风池、哑门三穴的研究证明,风府穴,以针尖指向口最安全(男可达45.43mm,女为44.46mm),其次为指向鼻尖(男可刺至42.22mm,女可刺至40.90mm);哑门穴,以刺向耳垂最安全(男可刺46.34mm,女可刺至45.13mm),其次为针向口或鼻尖(男可刺至44.92mm和42.42mm,女分别为43.33mm和40.99mm);风池穴,针向对侧眼球,进针25~50mm,向鼻尖或左右透刺50~75mm,均无进颅的危险。(上述深度均指成年人的平均深度)
同时,还应注意到个体差异,如风府和哑门穴,男性和女性在直刺的深度上有显著的差别(P&0.05),也就是说,男性可较女性刺得略深一些。
二、细心体会手感&
上述的深度是仅供参考的平均深度,在具体针刺过程中,尚应仔细体会手感。深刺风府和哑门穴,大致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是项韧带,紧接着是一空落感。第二个阻力感在硬脑脊膜,至此,不宜再深。否则,穿过硬膜即是进入枕大孔,可损伤中枢组织。风池穴,在安全深度内,只要方向标准,多无明显阻力感,如出现阻力,
略加退出,稍变换方向刺入。
三、谨慎操作&
运针手法不宜过重,特别不要大幅度的重提重插;对治疗不合作的病人(如小儿患者或精神病患者),更须注意操作和观察。
四、一般在后颈项部穴位少作或不作穴位注射,对缺乏这方面经验者尤其要谨慎。如必要时,应严格选择注射用药,针刺太深,不要盲目追求得气。
【处理方法】
小脑或延髓因针刺损伤后,不可延误应马上转科抢救。只要治疗及时,措施准确,一些病例还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救治处理包括:
一、人工冬眠低温治疗,以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的缺氧耐受能力;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脑组织的氧分供应;
三、应用脱水剂及激素类,以控制脑水肿;
四、用止痉剂以缓解肌力紧张;
五、用能量合剂,促进脑功能恢复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系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其间充满着不断循环着的脑脊液,并有较大的血管行走,而软膜也富含血管。当毫针刺伤软膜或蛛网膜下腔中的血管时即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而针刺误伤颅内血管,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亦归属于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针刺事故之一。仅就年统计,我国各地就报道此类事故达40例。海外也有发生,尽管绝大多数病例,都经抢救而脱险,但发生率如此之高,是必须引起针灸工作者高度重视的。
【损伤原因】
因针刺意外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为穴位于原因和操作原因。
一、穴位原因:易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穴位:风府、风池、哑门、翳明、安眠等穴。特别是后颈枕部的穴位如哑门、风池、风府等,均位于寰枢关节的正中线或旁侧,其深部有丰富的血管,如椎动脉、脊后动脉、椎静脉的周围血管丛以及生命中枢延髓。而该三穴又相当于枕骨大孔后缘到枢椎(第2颈椎)棘突之间的区域,枕骨和环椎(第1颈椎)之间的腔隙相对较大,主要以结缔组织为隔,易被刺入。进针过深、大幅度提捻都易误伤深部血管,造成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可损伤脑干引起猝死。
风府,如一男性患者,因头晕、头痛行针刺治疗,以毫针刺入风府穴,在行针捻针时,患者突感“头脑一轰”并伴有剧烈头痛,继而疼痛沿背脊下行,此时立即拔针,而头痛继续加重。经注射吗啡1支,头痛未止而卧床不起,当晚又出现恶心呕吐。次日来我院就诊,经门诊腰穿为血性脑脊液,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针刺所致)而入院。体检:神清,血压为18.0/12.0kPa
(134/90mmHg),颈项强硬,克氏征(+),余未见异常。治疗:经卧床休息,镇静止痛,止血,定时降颅压等处理,自觉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住院12天出院[1]。
风池穴,如某一女性患者,因头痛,在卫生所行针灸治疗,给予针刺风池穴,进针后觉剧烈头痛,伴频繁呕吐。入院时查体:血压18.7/10.7kPa
(140/80mmHg),体温36.4℃,神志清楚,内科检查无异常,眼底正常,项强,克氏征可疑。腰穿脑脊液呈血性,压力210mmH2O。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镇静、止血及镇痛治疗,19天后痊愈出院[2]。
哑门穴,有人统计,在200例蛛网膜出血病例中,约有19例是针刺该穴所致。如一40岁男性患者,患双侧完全性神经性耳聋,曾予针灸及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3个月未见效果。后由某团卫生队卫生员继续施行针剌治疗。在第4次针刺哑门穴后,病人当即自觉针感不好,继而头痛,但还能忍受,缓解后仍能帮助生产队收麦及打铁两天。第3天工作时出现头痛加剧,伴有呕吐、面色苍白,马上来卫生队门诊,给予一般处理。次日凌晨又来急诊,病情加重,考虑为脑血管意外,经抢救无效死亡[3]。
安眠、翳明等位于枕下的穴位,均在枢椎棘突上缘水平,深部为寰枕和寰枢关节,该处有椎动脉通过,血管丰富,且关节未被韧带封闭,构成较大的间隙。故针刺此类穴位易发生意外。如某一男性患者,因失眠、头痛多时,予以针灸治疗。用4寸长毫针经常规消毒后深刺入安眠穴,患者突感全身发麻、电击样感及后头部痛,继而呕吐、头痛加重,后颈痛剧烈。既往无类似发作史。经检查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卧床休息、镇静、止痛、止血及降颅内压等处理,2周后痊愈[4]。
二、操作原因:主要是针刺方向、深度、手法不当。据X线摄片测定,后颈部皮肤至椎管后缘距离约为5~5.5cm。当颈部伸直(头向前倾10°~20°角)垂直进针,其方向也随之上斜10°~20°角,正指向寰枢关节间隙。故如针风府、风池、安眠等穴以此方向不适当深刺,或针翳明穴内斜20°~45°进针过深时,都可能刺入椎管,误伤血管,引起出血。如再施以幅度较大的提插时,损伤则更重。
其次与针具过粗也有一定关系。如某一男性患者,因左面部顽固性阵发性痉挛,在某卫生所接受针刺治疗。开始两次用毫针针刺无不适反应,第3次改用自制钢丝粗针行颈后哑门诸穴针刺。病者为头前倾坐位,当针刺入深部后,病人突觉全身电击样麻痛及四肢软弱无力,继之头痛,恶心呕吐,四肢软瘫,进行性加重,意识由清醒变为嗜睡。经腰椎穿剌证实脑脊液呈鲜红色,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5]。
三、间接原因:指针灸非上述颈项部穴区后出现的,也就是说不是针刺直接刺破颅内血管所致。可能与患者原患有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关,当针灸刺激过强时,导致血管突然破裂,引发此症。因此针灸只是一个诱因。
【临床表现】
一、症状:在针刺后颈部穴位时,患者突然感到一种“电击样”的全身触电感或头部突然出现出现劈裂样剧痛,分布于前额、后枕或整个头部,并可延及颈、肩、背腰及两腿部。随即出现头昏,面色苍白,身出冷汗,恶心呕吐,呕吐可呈喷射性,并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或谵妄,定向力障碍,错觉和幻觉等。轻者,神清或呈短暂的神志模糊,痛苦面容,呻吟不止,整天嗜睡,间有躁动不安;重者则可陷入昏迷。部分病例可有局限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
但应注意,有些针刺损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往往仅有枕部疼痛或颈部强直,或仅诉腰部酸痛、眩晕而被误诊。
如一例15岁的女性患者,为治疗聋哑,用3寸长毫针针刺哑门穴,予强刺激手法,针感极为明显。当日下午病者表示头晕、头痛,症状逐渐加重,至3天后出现恶心呕吐才去医院求治。患者神志清楚,除颈项有抵抗,跟腱反射亢迸,腹壁反射较灵敏,克氏征(+)外,各项检查,如体温,脉搏,血压、12对颅神经及肌张力检查均正常。经腰椎穿刺脑脊液呈淡红色,压力1.45kPa
(148mmH2O),血象见白细胞增多,才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18天治疗,症状全部消失,痊愈出院[6]。
二、体征:以脑膜刺激征为主。颈项强直,可有布氏征和克氏征阳性。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前即玻璃体下片状出血;呼吸不规则,脉搏缓慢。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外观常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血红细胞存在,初期常有白细胞增多。颅内压常偏高,可超出200mmH2O。
因针刺所致,尚有以下临床特点:
(一)、从针刺到头痛、呕吐之最高峰,往往有一逐渐加重的过程。
(二)、意识障碍开始多不明显,逐步严重,可能和出血逐渐增多有关。但亦有在不长时间内陷入昏迷的。
(三)、头痛以枕部痛为主,并可伴颈部疼痛,且常为其最早的症状之一。这在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罕见。
(四)、脑膜刺激征可发生或不发生,常无脑实质或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预防方法】
一、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风府等穴的深度和方向可参见小脑及延髓损伤部份。翳明、安眠等穴,以不超过5
cm为宜,体瘦者与儿童酌减。其角度以垂直稍偏内上较安全,避免直接刺入椎管内,更不可向枕大孔深刺。
二、注意手法操作:针刺得气后,采用轻柔的捻转加小提插手法,严禁重提猛插。深刺过程中,如病人主诉有全身触电感或眼前闪亮感时,应立即拔针,并密切观察是否有其它体征、症状出现。如果枕部疼痛,更须作进一步检查,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三、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慎用过强的刺激;对颅内动脉瘤或动脉硬化患者,避免针灸。
【处理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严重的针灸事故,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一般应住院观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至少四周。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多搬动,大小便也不可起床。应用中、西药物止血,控制脑水肿。头痛、烦燥、给予止痛、镇静药物,如异丙嗪、可待因、地西泮等,呕吐者,给予止吐药物。如果出现剧烈的头痛,频繁的恶心呕吐,脉率和呼吸变慢,甚至于昏迷,而上述保守法无效时,即应考虑手术治疗。
- 脊髓损伤
针刺损伤脊髓,在我国古代已有这方面的教训,《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现代报道,首见于1957年[1]。尽管这类意外事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多。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针灸界一度曾片面提倡深刺、重刺颈背部的督脉穴位,针刺不当所致脊髓损伤事故出现颇多,仅作者临床所遇到的和见到的针刺伤及脊髓的病人亦有多例,虽均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也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特别是有人报道电针大椎,损伤脊椎致死的事故,更应引以为戒。
【损伤原因】
脊髓受到椎骨、韧带等组织保护,之所以造成针刺损伤,与下列原因有关。
一、穴位原因:多因取用督脉上的穴位引起。其中,以大椎、陶道等穴最为常见,损伤后症状亦较严重。
大椎深部相当胸Ⅰ、Ⅱ节段水平。针刺过深易致损伤。如某一患者,男性,31岁。患精神分裂症(猜疑型),曾做过胰岛素休克和电休克等数十次,尚有自杀企图和对女性缺乏礼貌等行为。曾在当地医院诊治,予针刺疗法,穴取风府等,每天施术1次,均采用深刺至脊髓,针刺治疗后,自杀行为已不明显,但发生尿滞留3天,以及出现左脚跛行,随访3个月未见恢复[1]。
陶道深部为胸Ⅱ、Ⅲ节段水平,正处于颈膨大部。针刺过深亦易伤及。
&&& 二、操作原因
(一)、毫针刺之过深,伤及脊髓实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则可加重此种损伤。
(二)、穴位注射,注射针头深入椎管,刺伤脊髓,或推药速度过快过猛,剂量过大或药物浓度过浓,刺激性太强,亦可使脊髓损伤。作者于1971年曾治一例14岁的脑病后遗症(愚钝)患儿,以卤碱注射液2ml,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各1ml,混合注射入大椎穴。采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达针体之4/5,迅速推入药物。拔针后,患儿即出现四肢瘫痪,小便失禁,但神志清楚。后采用大椎穴局部热敷,卧床休息约13h,始逐渐恢复。
(三)、电针刺激,电流强度过大,频率过快,通电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损伤脊髓。
【临床表现】
针刺损伤脊髓,因程度不一而症情有别,常见的类型为:脊髓震荡和脊髓刺伤。
一、脊髓震荡:是一种轻微的脊髓损伤,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脊髓功能暂时的或一过性的传导障碍。病理组织上无器质性变化。表现为部分,或极少出现全部脊髓的暂时性的传导障碍,包括节段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肢体弛缓性瘫痪、四肢瘫或下肢截瘫),有的尚伴有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各种反射消失。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变化。
脊髓震荡,多数由于穴位注射刺之过深,注药过快、过猛,药物剂量过大或刺激性较大所致;电针刺激,在针刺过深,电流过强、频率过快的情况下也易于造成。
二、脊髓刺伤:在针刺损伤脊髓中,也属常见的一种。脊髓刺伤,多因刺伤过深,伤及脊髓灰质所致。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脊髓组织因刺伤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重者可进而软化、坏死。症状为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损伤节段以下的肌张力降低,明显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并可引起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脏功紊乱等)。轻者表现为呈一侧或双侧不完全瘫痪,病人不能行走或跛行。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大小便失禁,各种反射消失等。
另外,针刺损伤可引起椎管内出血,可为脊髓蛛网膜下出血,血液的积聚引起脊髓的压迫。其症状,多有轻度颈项强直,轻微头痛,及上述症状;体征则以脑脊液的变化最具特殊性,颅内压常偏高(可超过200mmH2O),外观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存在。如某一17岁男性患者,因觉颈项酸痛在校医室经某医生用针深刺后背上部第1脊柱间隙约1.5寸,出针后又在穴上拔罐5min,当时仅觉后背不适,但一直不见好转,当晚感觉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后背及后颈部疼痛,轻微头痛,近5~6h二便未行。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问话回答准确,瞳孔等大正圆,眼球运动良好,光反射正常,伸舌正中,无面瘫。双上肢活动正常,双下肢不完全瘫,肌力Ⅲ级,双下肢痛觉正常,深感觉减退,腱反射正常,巴氏征(+),霍夫曼征(-),颈强(+)。当即行腰穿,见有血性脑脊液,压力2.7kPa
(275mmH2O)。诊断: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3日治疗,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只有颈强,屈颈略疼痛。1个月后,诸症尽愈,无后遗症[2]。
【预防方法】
一、掌握针刺深度与方向:大椎等穴针刺时,应严格注意针法。大椎穴取穴,病人宜正坐,头向前略倾,先直刺0.5寸,然后略向上刺1~2寸。进针层次为:刺入皮肤→皮下组织→项部诸肌肉→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内有丰富的静脉丛及淋巴管)→坚韧的硬脊膜。一般不能穿透硬脊膜。如穿过硬脊膜,即进入蛛网膜下腔,常有空落感,应迅速将针外提,以免损伤软脊膜和脊髓。
二、注意操作手法:毫针刺,不要为了盲目寻求“触电感”而深刺猛刺。这可能与某些针灸书刊不适当的强调有关。穴位注射的药量不宜太大,药液刺激性要弱,必要时加以稀释,推药速度应缓慢。督脉针刺时,尽量避免通电,如确因治疗需要,电流量要适中,不可突然变化,并宜控制通电时间。对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要特别谨慎,留针过程应密切注意(一般不留针),以防不测。
【处理方法】
在脊髓休克期,应尽早准确判断是脊髓震荡还是脊髓损伤,以便妥善处理。
一、脊髓震荡:无须特殊治疗方法。令病人静卧平板床,严禁任意翻动。在此期间,注意护理,细心观察临床症状和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等的变化,以便能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如为穴位注射所致,可在局部湿热敷。以促进药物消散吸收。
单纯脊髓震荡,只要处理妥当,经过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其功能障碍可完全恢复。
二、脊髓刺伤:其一般处理和上述相似。治疗上采用脱水疗法(尿素、甘露醇)以消除脊髓水肿、激素治疗(糖类激素为主)以及采用高压氧和低温疗法等。如出现尿潴留,可留置导尿管。病人瘫痪时间较长,应注意预防肺及泌尿系统感染,给以必要的抗感染治疗;精心护理,按时替病人翻身擦背等,以防止褥疮,并要加强营养。
脊髓刺伤,约在伤后3~6周左右,脊髓的水肿等逐渐消失,功能多可恢复。对于伤后脊髓症状逐渐加重,感觉及运动等障碍的水平不断上升者,必要时转外科手术治疗。对针后即刻症状严重者,则应迅速转科进行抢救。
- 周围神经损伤
针刺损伤周围神经,包括颅神经和脊神经二类。其中,针刺所致的颅神经损伤以面神经损伤多见,亦有引致动眼神经和三叉神经损伤的病例。针刺引起的脊神经损伤的范围涉及较广,在已有的报道中,包括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深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膈神经等,引起多种周围神经障碍。关于针刺损伤周围神经的早期报道见于1963年[1],迄今为止,我国公开报道针刺损伤周围神经的病例已达85例之多。其中大部分为脊神经损伤。
【损伤原因】
针刺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大多数由于穴位注射不当造成,少数则是毫针所致。主要原因为下列几种。
一、穴位原因:凡是穴位深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经过,均有可能发生损伤,已出现过此类事故的穴位有:翳风、下关、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内关、神门、列缺等。
下关:某一50岁女性患者,因牙周红肿疼痛,并Ⅲ度松动,需予拔牙治疗。在其右侧下关穴,用2.5寸毫针刺入后行针刺麻醉,得气后继续捻针时,病人右下牙槽及口唇均有触电样麻木感,3min便顺利拔除病牙,但病人右侧面部麻木感仍持续1星期未消失。遂前来求诊。检查:上述部位活动尚可,但感觉迟钝。考虑为针刺不当引起下颌神经麻痹、即取同侧大迎、地仓穴,轻刺,每次留针5min。每天1次,5天后麻木消退[2]。
列缺:如一40岁的男性病人,因肝炎接受针灸治疗。当针刺列缺穴时,患者立即感到酸胀麻木和触电样感觉向上臂放射,并下达拇指。检查:拇指外展、背屈功能欠佳,拇食指间皮肤痛觉和触觉丧失。引起桡神经损伤,经热敷、电疗、内服维生素B等治疗,1个月后逐渐有所好转[1]。
内关:据报道,两例患者均为在治疗过程中,医者用1.5寸的28号毫针针刺内关穴,进针1.2寸左右,行大幅度提插捻转,并出现“触电感”、“烧灼感”,但未引起医者注意,仍反复行针,并留针15min。其中1例针后出现手指屈曲,伸直困难,经艾条悬灸、电按摩30min后恢复常态。另一例针后出现手指僵硬,屈曲握拳,不能伸指,活动受限,患肢皮温及痛、温觉明显低于健肢,经艾条灸,针刺合谷透后溪,并配合主动与被动运动,加强功能锻炼,治疗1周后方愈[3]。
足三里:如某1岁男性患儿,在右下肢行针刺足三里穴后,第3日发现患儿右足下垂,踝关节肿胀,经用热敷、针灸、按摩、维生素B等综合治疗,症状逐渐好转[1]。
环跳:某一54岁女患者,因腰腿不适请某个体医师针治。予针右环跳穴,针后有触电感沿下肢放射。医者复以提插捻转强刺激,针后患者即感右腿麻木酸楚无力,历时2年仍未完全消失[4]。
二、药物原因:在穴位注射过程中,已引起过损伤的药物为:安乃近、异丙嗪、合霉素、酒精、复方奎宁、氯丙嗪、醋酸可的松、青霉素、酒精普鲁卡因、酒精、葡萄糖及10%阿米妥钠等。
造成损伤的原因,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
(一)、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大。一般常用的退热镇痛针药,如安乃近,以及氯丙嗪、复方奎宁等,本身对皮肤、肌肉的局部刺激性很大,对神经的刺激性就更大。如某一女性患儿,4岁。因高热用复方奎宁行双侧曲池穴穴位注射,每穴1ml,当注射左侧穴位时患儿啼哭很厉害,次日发现左手腕下垂。检查:左腕下垂,左拇指内收,不能背伸和外展,前臂下段桡侧及大鱼际侧知觉过敏。给予红外线、按摩、断续直流电治疗,以及肌注加兰他敏,口服呋喃硫胺、地巴唑等,经过1个半月的治疗后痊愈[5]。
(二)、酸碱度过高,如安乃近之pH值为5.4~5.9,氯丙嗪(冬眠灵)的pH值为4.3~4.5,异丙嗪pH值为4.5~5.5,与人体血液pH值(7.35)比较,差距较大。酸碱度过高,也可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结果引起神经的理化性损伤。另如酒精(乙醇)能使蛋白质凝固,可直接导致神经组织损伤。所以在使用可的松类注射剂时也应谨慎,因为可的松类注射剂一般分为醋酸氢化可的松混悬液和氢化可的松醇溶液,前者可作肌肉注射用,后者由于所含乙醇能使蛋白质凝固或破坏,故只能稀释后静脉点滴,否则也易引起神经损伤。
(三)、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体来说,凡是用高于或低于0.3g分子量的药物浓度注射时,均有刺激性。这与人体组织液的等渗点不同有关。如维生素B1[C12H17ON4SCl-HCI]其克分子量是337g,等渗浓度约1ml含100mg,而市售维生素B1浓度2ml含100mg,稀释一倍,即低于等渗点,故注射时有刺激痛。又如安乃近(罗瓦尔精)[C13H1604N3Sna·H20]克分子量351g,等渗浓度1ml含0.105g,而市售1ml含0.25g,显然高于等渗点。故刺激性增大。
综上所述,无论是药物本身刺激性较强或是浓度过高或是酸碱度过强,总的结果都是引起组织蛋白质变性,因此这三种原因都能引起神经的理化性损害。至于百乃定注射液成分主要是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
另外,有些中药提取物制成注射液,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与有机酸含量多少有关,如石上柏注射液内含大量的有机酸,故肌注时有强烈的刺激性。
临床除上面提到的药物外,尚有下列药物发生过穴位注射意外。
异丙嗪:如某一22岁男性患者,因患变应性荨麻疹。以异丙嗪250mg,在曲池穴封闭。次日出现右腕关节软弱无力,右手不能抬起,右手拇、食两指有麻木感,肱二、三头肌反射尚存,垂腕强阳性,检查见桡神经支配区感觉迟钝。诊断为穴位注射引起的右桡神经损伤。经用针灸、理疗等综合疗法,治疗约6个月左右,桡神经的功能基本恢复,各症状基本消除[6]。
鲁米那:如某一58岁女患者,日诊。因左侧面肌痉挛症3年,以穴位注射方法,选翳风穴治疗,用5号注射针头,抽取鲁米那0.1g(加注射用水1ml溶解)和2%普鲁卡因0.5ml,常规消毒穴位后快速刺人1~1.5cm深,待有针感后缓慢注入药液1ml左右。注射后的6~7min即发生面瘫,后给予理疗、扩血管药及维生素B族药物,口服中药牵正散加减,半月恢复[7]。
维生素B1:一例因左膝关节疼痛的患者,用维生素B12ml注射于患例足三里等穴,第3次穴位注射时,病人觉穴位局部剧痛,并放散至足背,随即出现跛行,中止穴位注射后,改用维生素B1
100mg加维生素B120.5mg肌肉注射,配合局部热敷,内服活血化瘀中药,经3月余跛行消失[8]。
氨基比林:某38岁男性患者,因感冒发烧2天,当地医生在曲池穴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ml,在注射时患者即感手腕无力、不能抬起,拇指屈曲,不能伸直。检查:见前臂举起时腕呈下垂状态,前臂背面及虎口处皮肤呈感觉障碍,肌肉可见轻度萎缩,拇指不能伸直。诊断:桡神经损伤[2]。
生理盐水:某42岁女患者,因头痛剧烈发作,当地医生在双手神门、外关、太渊穴用生理盐水穴位封闭,每穴注液约2ml。注射后右手无恙,左手当时即感麻痛,经3个月之后,疼痛自消,但麻木感一直存在,冬季颜色青紫、乏力、发凉,未予治疗。一年后,从腕关节以下,皮肤紫绀,微呈浮肿状,感觉迟钝,肌力近Ⅳ°,左手直举、平放、下垂时,紫绀皆不消失,左侧尺动脉摸不着,而右侧摸及,桡动脉搏动亦较弱[2]。
当归注射液:如一67岁女性患者,因患血瘀型头痛,给予当归注射液1ml注射左侧翳风穴(针头5号),约2min后,患者自觉左侧面颊部麻木,口眼喎斜,不能作鼓腮等动作。当即给予按摩面部后,1天恢复正常[9]。
黄连素注射液:1例因急性肠炎,经当地医生用黄连素针1ml(含黄连素10g)注射于双侧足三里及天枢穴,2次后即发觉病人下肢跛行,左轻右重,伴右足下垂,小腿外侧及足1、2趾感觉消失,小腿前外侧肌肉萎缩。在上级医院确诊为腓总神经麻痹,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左下肢跛行消失,右下肢肌肉萎缩、跛行未减轻,加用针灸、按摩及中药连续治疗半年余,但右下肢跛行依旧,遗留终身残疾[8]。
三、操作原因:在有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分布的穴位上,毫针运针手法过重,刺激时间过长,或者穴位注射为了获取较好的得气感,反复提插探寻,注射针头较粗,在小儿患者中,更易发生。如一例45岁男性患者,因失眠就诊,某医生采用针刺治疗,由神门穴斜向深刺,约透至太渊穴处,在针刺过程中行强刺捣捻法,患者当时痛不可忍,要求退针。起针后即感全身乏力,身体不支,经休息1h后才慢慢走回家中。此后自感自右腕以下的手掌及五指皆麻木。活动尚可。3天后麻木逐渐减退,仅剩下小指及无名指外侧麻木感,历时1月,仍不能恢复[2]。
【临床表现】
针刺误中外周神经,当即出现了一种向未梢放散之麻电感,一旦造成损伤,在该神经分布区可出现感觉障碍,包括麻木、发热、疼痛、触觉及温痛觉减退等。
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其具体表现为:
面神经损伤可出现同侧表情肌瘫痪,不能作鼓腮、耸鼻、皱额等动作;动眼神经损伤,可出现复视,上睑下垂,眼球内转不能等;三叉神经损伤,可出现面部感觉障碍;桡神经损伤(如曲池穴穴注不当)可出现垂腕;正中神经损伤(如内关穴穴注不当)可影响拇指外展、屈曲和对掌;尺神经损伤(如神门穴针刺不当)可出现小鱼际明显萎缩,小指和无名指运动障碍;坐骨神经损伤,可造成行走时膝关节强直过伸,无力;胫神经损伤(如足三里穴等针刺不当)出现足与足趾不能屈曲,足内收受限,跟腱反射与跖反射消失,行走时以足跟着地,不能以足尖站立。如伤及腓总神经,主要症状为垂足,不能伸足、提足扬趾及伸足外翻,行走时足不能举起,呈跨阈步态。
【预防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穴位注射药物:为了减轻药物理化性刺激,在穴区深部和周围有神经干或分支处作注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前面提到的那些药物。选用浓度适中及刺激性较小的、酸碱度接近中性粒细胞范围的药物。如必须选择上述药物时,可适当减少剂量,或使药液浓度与组织液渗透压相接近。一般而言,药液浓度过高时,用注射用水稀释;浓度过低时适当用生理盐水增加浓度(但要注意配伍禁忌)。此外尚应注意药物的溶剂,如为醇溶液,就不宜作穴位注射用。
二、注意操作和针感情况:选用毫针或注射针头要细,毫针以28号以上为宜;注射针头,浅表用4号,深部用5号齿科针头。
病人如出现穴区疼痛、发热及上通下达之触电感时,切忌乱捣乱插,而应将针上提,待此类现象消失后,再行手法或注入药物。值得指出的是,必须分清刺中神经干或分支与激发出循经感传现象之间的区别;循
经感传是一种特殊的酸、胀、麻、热的感觉,按一定路线(多循古典经线),缓慢地行进(速度在20cm/min左右),和沿神经线路迅速传导的、以刺痛麻热为特征的神经传导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可混淆。
【处理方法】
应在损伤后24h内即采取措施。穴位注射引起者,可采用湿热敷或直流电离子透入法,以促进药物吸收。目的在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药物吸收。但在局部热疗时须注意注射邻近部位有无感觉障碍以防止烫伤。针刺损伤者,可选用局部温热治疗及直流电碘离子导入治疗,根据症状,可采取按摩、理疗、中草药治疗。同时,应配合维生素类药物,辅酶A及三磷酸腺苷等。此时不应在已受强刺激的肢体上再用强刺激(如穴位注射,强电刺激等)以免加深神经组织“休克”状态。在神经损害的后期主要是促进神经的再生及生理功能的恢复,可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电体操、医疗体操等治疗。宜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 迷走神经损伤
迷走神经属于第十对颅神经,位于颈内动静脉后方。主要为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于颈、胸、腹部的内脏器官和体表。特别是分布在心、肺等重要脏器,针刺不当,能引起严重的迷走神经反应。重者甚至造成心脏停搏。亦可因刺激颈内动脉窦而引起颈动脉窦综合征。关于针刺不当致迷走神经损伤的报道见于1972年[1]。
【损伤原因】
一、穴位原因:从临床积累的经验教训看,最易导致迷走神经反应的是扶突和人迎穴。另外也有报道,翳风穴亦可因针刺不当而伤及迷走神经。
扶突的解剖投影相当于颈丛神经,深丛属运动神经并与交感、副交感神经形成网状的复杂吻合,迷走神经干亦于相当部位下行。翳风穴深部亦有迷走神经分布。人迎穴深层为颈动脉窦,最深层系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等。针刺不当刺激颈动脉窦可引起颈动脉窦反射过敏。
二、操作原因:多因过度深刺所致,如翳风穴,一般不容易刺中迷走神经,只有超过2寸以上深度时才有刺中可能。另如人迎穴,早在《针灸甲乙经》中即称:“刺入四分,过深不幸杀人”。除此之外,提插捻转的手法过重,或通电量过大,频率过快等,都有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一、迷走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内脏功能紊乱:如抑制心脏活动,导致心率下降,心跳减慢,乃至停搏;冠状动脉收缩,心脏供血不足,血压下降,乃至休克;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造成呼吸困难乃至窒息,胃肠蠕动增加导致病人出现心中不适,恶心欲吐,尚有面色苍白,出汗、晕厥等症状。
&&二、颈动脉窦综合征。其发作有三种形式:1、迷走型。有反射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或二者同时存在,因反射性心脏收缩不全而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此型最为多见;2、减压型。有显著的血压下降,而无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3、中枢型:无上述症状,只有短暂的晕厥。
【预防方法】
首先应了解病人是否有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有人主张作预防性检查,其方法为:令病人仰卧,放松颈部皮肤,将头转向检查对侧,用拇指或食指在人迎穴上向脊柱侧施压,先按压一侧再换另一侧,如出现心跳间歇、心率变慢、血压下降或面色苍白等情况时,立即停止按压。如出现此种现象人迎或扶突穴则不能针刺。但此种试验不可随便使用,双侧同时按压更属严禁,因为常可导致心脏停搏、脑栓塞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其次,对无颈动脉窦反射过敏者,一般情况下扶突穴和人迎穴也不宜深刺,更不可用较重的手法。脉冲电刺激时,电流强度不可过强,频率不宜过快。
【处理方法】
如出现迷走神经反应或颈动脉窦综合征,一般须立即拔针。如在针刺麻醉时,可退针至浅层并减少刺激频率,降低电流强度,令病人平卧。&&
与此同时,可作以下处理:对迷走反应明显者,可肌肉注射阿托品,或用普鲁本辛治疗,适当静脉注射50%葡萄糖。如发生晕厥仅伴血压下降而无心律不齐者,可用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 意外腹绞痛
针刺还可导致其它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如刺激腹部或下肢与腹部相关的穴位可因刺激内脏神经而引起同内脏功能紊乱。此类情况临床上虽不多见,但确实存在,故应引起注意。其中以针刺激发腹部疼痛或疼痛加重较为常见,最早报道于上世纪60年代[1]。除体针外,耳针引起腹痛的案例也有报道。
【损伤原因】
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从已有的临床报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穴位原因&&
可能引起或加重疼痛的穴位以腹部穴为主,包括天枢、中脘、上脘、及腹部阿是穴,如某一40岁女性患者,其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本来没有任何痛感,但经针刺局部穴位后,反而引起剧烈疼痛[2]。尚有下肢部穴位如足三里、阑尾穴和三阴交。
二、操作原因&
一般多与刺激手法过于强烈有关。但亦有报道用中等刺激强度引起的。如某一33岁男性患者,长期慢性胃痛,腹部胀满、疼痛,在本单位诊所施行针刺治疗。某次穴取天枢、上脘、中脘、足三里等,均予中等刺激手法。起针3h后,患者腹痛加剧,冷汗淋漓,伴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浅表,气息奄奄,脉象微弱而数,全腹部压痛呈强阳性。随之注入强心、镇静、缓解平滑肌痉挛的药物,疼痛逐渐停止而全身症状亦消失[3]。
三、病理原因&
从已有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病例均原有病症,可以是功能性的病症也可以是是器质性的。其中,引发腹痛的以原有腹部病症者为主。
【临床表现】
以腹部绞痛为主症。一般有腹部有慢性疼痛或其它病病症史,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或针后不久,出现剧烈腹痛,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象微弱等症状。同时,全腹可有显著压痛,或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等体征。有些患者尚可能导致肠痉挛,乃至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预防方法】
为预防针刺引发腹部疼痛或加重,对急腹症及慢性腹痛病人,开始针刺时刺激量不宜太大,可逐步加重,同时在针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便及时采取措施。痛觉缺失,目前仅见个案报道,尚未总结出有效的预防方法。
【处理方法】
对针后腹痛或腹痛加重者,应首先停止针刺,并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为肠痉挛或不全性肠梗阻,可采用阿托品等解痉剂,如为完全性肠梗阻,可考虑手术治疗。
意外针刺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症状。针灸,特别是针刺,由于是一种损伤性疗法,难以做到在治疗过程中一点不痛。进针破皮时出现的疼痛和送针过程中出现的疼痛都不能称为意外,当然,尽量减轻乃至不出现刺灸所引起的疼痛是对针灸工作者基本要求。本节重点探讨针刺所致的意外的疼痛
【损伤原因】
一、进针时引起的疼痛原因
(一)、针具原因:进针时如刺到皮肤的痛觉感受器即痛点上可引起疼痛。一般而言,针具越粗,触及痛点的可能性越大,越容易引起疼痛。针尖应该尖而圆滑,针尖有钩时刺入肌体后易产生疼痛;针身应该挺直光耀,如针身弯曲有锈斑,也易引起疼痛,尤其在捻转、提插时更为突出。
&&& (二)、操作原因
:针灸医师因手法不熟练而不能顺利地将针刺入所需的深度。因而造成进针时产生疼痛。其次,在针刺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解剖结构,针尖触及血管壁或刺破较深的血管可出现疼痛。如将毫针刺到肌腱,尤其是骨膜上,疼痛更为明显。另外,如针刺不当,刺中瘢痕组织处;或在感觉灵敏处的穴位(手、足掌侧面及鼻、唇等部位)针刺,更易引发疼痛。
(三)、心理因素的影响:病人精神紧张,恐惧,特别是害怕疼痛者,往往因肌肉紧张,不易进针,不仅容易产生疼痛,而且易增强疼痛的感受。
二、捻转、提插时产生疼痛的原因
(一)、针刺时提插捻转幅度偏大,刺激过强。或因针身有腐蚀,捻转幅度过大,或向单一方向捻转,肌纤维组织易缠绕针身,在捻转提插时会产生疼痛。
(二)、在针刺手法过程中因提插过频过深,或捻转幅度过大,损伤肌肉组织。针尖触及神经干并提插捻转过重。
三、起针时产生的疼痛原因
(一)、滞针:病人精神紧张或因疼痛而肌肉痉挛;或向单一方向捻转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造成滞针,产生起针时疼痛。
(二)、弯针:因进针时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留针时体位移动;或针体受到外力碰撞而弯针,造成出针时疼痛。
四、起针后遗疼痛的原因
(一)、局部血肿胀痛:因针尖弯曲有钩,针刺时误伤血管并捻转提插太过造成出血,出针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二)、刺伤内脏出血疼痛:包括刺伤肝、脾、肾脏等,均可引起出血疼痛。
(三)、穴位注射关节腔,因药物刺激等引起肿痛。
(四)、不明原因的后遗疼痛。
【临床表现】
一、进针时疼痛:针尖破皮时如刺到“痛点上”、刺中瘢痕组织处或的感觉灵敏处的穴位(手、足、鼻、唇等部位)针刺时,可出现较难忍受的尖锐剌痛;针进入皮肤后,送针过程中,如刺中血管壁会产生持续性胀痛或刺痛。如针刺到肌腱或骨膜上时病人会感到持续性疼痛,如病人精神紧张,恐惧时,可使疼痛加重。
二、捻转、提插时产生的疼痛:因肌纤维缠绕针身或针尖有钩或出现局部牵拉样剧痛:因手法过强损伤肌肉组织而产生酸痛。如针尖触及神经干并提插捻转过重,在出现电击样放射感觉,可产生烧灼性疼痛。
三、& 起针时产生的疼痛:滞针,在起针时产生牵拉性疼痛。弯针,可引起出针时困难或疼痛。
四、起针后出现的后遗痛:针刺时误伤血管并捻转提插太过造成出血,出针后局部可出现隆起的肿块,有明显胀痛感,按压时更为明显;刺伤肝、脾出血时,病人有肝区或脾区疼痛,可伴有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病及反跳痛等症状。如刺伤肾脏时,可出现腰痛,肾区压痛及叩击痛,或有血尿出现。关节腔穴位注射后可出现剧烈疼痛,并可伴局部红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
【预防方法】
一、预防进针时引起的疼痛:医者应刻苦锻炼指力和技巧,多在自己身上练习,仔细体会针感。以便更好地练好针刺手法,减轻因此而引起的针刺疼痛。针尖有钩时刺入肌体后易产生疼痛,在针刺前必须选好针具。取穴要避开瘢痕或溃疡组织,下针前要指切穴区皮肤,避开痛点,为了避免误伤血管壁和刺中肌腱或骨膜,应熟悉穴区的解剖情况,送针时要仔细体会针尖是否触及较坚韧的组织等,及了解病人的反应。在感觉灵敏处的穴位(手、足、鼻、唇等部位)进针时,手法应熟练轻巧,快速进针并转移其注意力和调动其主动配合的积极性,减轻针刺时出现的疼痛。
对精神紧张的病人,恐惧时,不易进针,并且产生疼痛。应在针刺前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赢得信任,取得合作。
二、预防捻转、提插时产生疼痛:为防止肌纤维缠绕针身,针刺前应选好针具,根据病情,体质和耐受性而采取适宜的捻转或提插手法。根据病情和部位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针刺手法,避免组织的损伤。如针触及神经干,出现电击样放射感觉时,应立即退针并停用手法。
预防起针时产生的疼痛:关键时防止滞针各弯针。不在病人精神紧张时进针;不作单一方向捻转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进针时不可用力过猛;在留针时嘱病人不可变动体位,注意针体不可受到外力碰撞而弯针。
四、预防起针后遗痛:熟悉解剖,避免针刺时误伤血管或内脏。穴位于注射时,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对此,前面有关章节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处理方法】
一、进针时引起的疼痛处理:如因针尖有钩时刺入肌体后易产生疼痛,这时应立即将针取出,更换针具再行针刺,否则,易损伤肌肉组织。如误伤血管,应迅速起针。如刺中较深的血管可能产生血肿,但多经按揉,热敷等方法,可慢慢自行消散。
如刺中肌腱或骨膜,应将针退至皮下组织,调换方向,再行刺入所需的深度,减轻病人的痛苦。进针时如刺到皮肤的致敏点上出现疼痛时,应将针起出,避开痛点,再行进。
二、捻转、提插时产生疼痛的处理:肌纤维缠绕针身,产生疼痛,可采用朝相反方向轻轻捻转,并退针。如因针刺手法过程中提插过频过深,或捻转幅度过大,造成损伤肌肉组织时,应取针,暂不选取该穴。局部采用热敷等法。针尖触及神经干而出现电击样放射感觉和灼痛时。此时应将针退到皮下,更换刺入方向,防止反复提插和强力捻转,以免损伤神经组织。
三、针时产生的疼痛处理:滞针处理,应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肌体放松;如单向捻转造成滞针者,则需反向捻转后起针;因肌肉痉挛而滞针者,可按针身周围组织或在针身附近再刺一针,以缓解痉挛,随之将针取出。弯针处理,如针身轻度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势缓慢起针,如体位变动,应恢复针刺时体位,缓慢起针,切忌强行拔针,以免造成病人痛苦或折针。
四、起针后遗痛的处理:
&&&&血肿胀痛:出针后出现局部呈紫色或肿胀痛。处理:如微量出血,针孔局部小块青紫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如出血过多针刺局部青紫肿痛或影响活动者,可先行冷敷止血,血止后再行热敷,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数日后自行消失。
&&&&刺伤内脏出血疼痛:刺伤肝、脾出血时,病人有肝区或脾区疼痛,可伴有腹痛,腹肌紧张,腹部压病及反跳痛等症状内脏出血严重者,血压下降,以致休克等症状。处理时轻者卧床休息后,一般能自愈。如有出血征象时则应加强观察,并注意病情及血压的变化,同时加用止血药物,或局部先冷敷止血,后热敷散血。如遇出血严重并伴有休克出现时,必须迅速采取急救处理[1]。穴位注射,药物如注入关节腔可采用静卧、热敷和药物治疗。
如为不明原因引起的后遗痛可在附近或对侧穴区针刺,如一失眠症中年女性患者,针刺左侧内关穴后出现后遗疼痛,自以为是遗留针感,让患者休息一下即可缓解,当时未予处理。可是次日复诊患者述睡眠虽有改善,但左侧前臂内关穴周围仍然疼痛,前臂活动时疼痛加重,即给予针刺同侧曲池、合谷,又辅以局部按摩。三诊疼痛减轻,又给予局部按摩,四诊时疼痛消失[2]。
针灸依赖症
针灸依赖症是指患者对针灸治疗产生一种心理和生理需求,这种需求已超过单纯对疾病的治疗,而表现为对针灸的一种依赖。此种症状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交互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但对针灸治疗出现依赖的情况很少见有公开报道。但临床上确实存在。其依赖动机,临床表现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关系亦需进一步研究。
【损伤原因】
针灸依赖症的确切原因不明。对39例针灸依赖症分析结果表明,与患者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关系不大,似多见于40至49岁的年龄段和已婚者
一般来说与以下情况有关:
一、因患功能性疾病,而寻求针灸治疗手段者。
二、因好奇,想与其它治疗手段作比较者。
三、慢性病患者,用他法效果不明显,曾经经针灸治疗而取得一定疗效者。
四、有神经质或心理素质不稳定的患者。
【临床表现】
一般为经针灸治疗后对针灸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表现为针后躯体的舒适感,精神上的放松及欣快感,疼痛或某些症状即刻减轻或消失,喜欢多针、多灸,针感强烈。一旦停针后,感到精神和躯体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主动要求针灸治疗或经常借口寻找针灸刺激。针灸依赖症有时可持续数年。
【预防方法】
【处理方法】
一、逐步延长针灸治疗间隔时间:改以往常规的10次一疗程为5次一疗程。第一疗程每日1次,第二疗程隔日1次,第三疗程3日1次,依次类推。治疗中主要用捻转法,提插法,震颤法,另辅以循法、摄法和按压法。行针手法可单独用亦可综合应用。施术中要做到取穴准,深度不拘,以得气为准。取穴以患者所述躯体症状常规配穴。
二、心理治疗:在每次针灸治疗之前进行,时间为30~60min。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
(一)、让病人就他的理解,口述他的躯体功能和感觉的改变。
(二)、告诉病人关于解剖和生理的联系。
(三)、提供病人一个解释模式,使他能改变其对躯体症状的解释,促成有可能主动解决问题的观念。
(四)、弄清促发反应的思想、态度和躯体感觉之间的联系。
(五)、对个人所解释的促发和维持因素与症状间的联系加以说明。
(六)、启发、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与疾病作斗争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治疗目的以患者疾患康复,有正常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准。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