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玉米害虫上的啥害虫?怎么没见过

玉米不同害虫 施药方法有别_网易新闻
玉米不同害虫 施药方法有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入夏以来,一些地方夏播玉米在饱受干旱折磨的同时,也受到多种虫害的侵扰。
蓟马一直是今年玉米上很猖獗的害虫,如果没有及时控制住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害虫,轻则玉米顶叶不好展开而卷曲或卷缩,重则导致顶腐病的发生;二点委夜蛾,今年又是为害较重,从玉米茎基部贴近地面的部位钻进玉米植株,轻则玉米歪着长,重则枯心;甜菜夜蛾,黄绿色或暗绿色虫体,在玉米心内一边吃叶肉一边排泄粪便,玉米受伤很重。
对于以上害虫,如果发现为害严重,就要抓紧时间喷药防治。喷药的时候需要注意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
对蓟马,用噻虫嗪或啶虫脒复配菊酯类和锌肥重点打心;对甜菜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选择甲维盐类或氯虫苯甲酰胺类加上菊酯类或有机磷类,也是重点打心;至于二点委夜蛾,选择的药剂和上面一样,但是用药方法不一样,应该先把苗子周围的麦糠扒拉到行间,喷头对准苗子把药液喷到茎基部;对于异跗萤叶甲和麦根蝽象,选择噻虫嗪或吡虫啉类复配毒死蜱或阿维菌素,摘掉喷头灌根。另外,需要注意,配方中如果有有机磷成分的杀虫剂,最少间隔一周时间再喷苗后除草剂,或喷过苗后除草剂一周后再喷这类杀虫剂。
(赵占周)
作者:赵占周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农村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玉米良种选择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山西省农业部门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措施来调动广大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全省玉米种植面积呈逐年持续增长态势。那么,如何才能选到合适的玉米良种?在玉米生长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研究员白琪林老师,就玉米优良品种选择、主要病虫害防治以及科学栽培管理等方面为广大农民朋友作了详细的讲解。
1.问:春播时节如何选择玉米品种?
答:选择合适的良种是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选种工作至关重要,农民朋友在选择玉米良种时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1)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有效积温选择恰当品种。也就是说,当地的热量和生长期要符合品种完全成熟的需要。如果单纯为了追求高产而采用生育期过长的品种,往往因不能充分成熟,籽粒不够饱满,而影响玉米的营养和品质。
(2)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自然条件选购。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自然条件选购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水平的品种。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以种植如先玉335之类的耐密品种,通过密植增加穗数,达到增产的目的。水肥普通旱地可以选择抗旱、耐瘠的稀植大穗品种。
(3)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品种。这类品种往往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结实性,因而比较稳产。
(4)根据生产用途选定不同的品种。品种主要有普通玉米、糯玉米和甜玉米等。
(5)重视引进、试种示范玉米新品种。玉米新品种往往具有比老品种更优良的特点,或者具有某些突出的优点,比如抗逆性好,或者有更高的产量潜力、更优良的品质等。对于已经审定的新品种,可以进行少量引种、试种,创造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2.问: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防治?
答: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播为主,苗期浸染的病害,是山西省春玉米产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病轻重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和土壤中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几年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玉米多年重茬连作,盲目引种一些高感品种,使土壤中病原菌的累积量越来越高。土壤温度决定出苗时间的长短。播种后持续低温,在土壤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加大丝黑穗病菌的浸染概率。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应采用种植抗病品种,化学防治为主、农业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选育种植抗病品种
这是防治丝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农业栽培措施
轮作倒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低温,减少病菌的浸染概率。
使用种衣剂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试验表明,烯唑醇、戊唑醇和三唑醇种衣剂对丝黑穗病的防治有明显效果,防效高达87%~96%。但烯唑醇药剂在低温条件下,播种深度超过3厘米时易产生药害,使地中茎生长受到抑制,种芽拱不出土、弯曲,在地下展开子叶。因此,在使用含有烯唑醇成分的种衣剂时,要适时晚播避开低温,同时播种深度不能超过3厘米。目前戊唑醇在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中使用最普遍。总之,种植抗病品种,有选择性地使用种衣剂和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3.问:常见的玉米秃尖缺粒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什么好的预防措施?
答:玉米秃尖缺粒发生的原因
(1)品种。由于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同,当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超过了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易发生秃尖缺粒。
(2)土壤。耕作层过浅,蓄水保肥能力差,土壤瘠薄,秃尖缺粒发生较重。
(3)营养与肥水。氮磷钾配合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尤其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使玉米吐丝较晚,田间花粉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缩短,致使玉米秃尖缺粒。
(4)干旱。玉米生育中期连续干旱,造成多次卷叶,或开花时遇高温干燥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影响了玉米雌雄穗的发育,或玉米散粉时阴雨连绵,影响了正常的开花授粉,造成秃尖缺粒。
(5)栽培管理。管理粗放或种植密度过大致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光照不足,影响了玉米雌雄穗的发育,造成秃尖缺粒。
(6)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玉米各种病害的发生都可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致使玉米生长不良。
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1)种植优良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栽培条件,选择和种植抗病、适应性好的品种。
(2)深耕、中耕。改善土壤结构状况,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3)合理施肥浇水。主要是增施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尤其是防止田间缺少磷肥与硼肥;玉米拔节后浇水要适时、适量,以促进雌雄穗的发育。
(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加强中耕除草、培土,尤其是拔节后培土,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发育。
4.问:如何确定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
答: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因品种、地区、当地生产水平、气候条件及栽培管理水平不同而异。首先应该从品种的特性来考虑,品种的株型对适宜密度影响最大。紧凑型品种耐密性强,种植密度宜大;展型品种耐密性差,种植密度宜稀。一般来说,生育期长、植株高大繁茂、叶片近似平展的品种类型不宜密植;生育期短、植株清秀、株型收敛的品种类型适宜密植。大穗形的品种与中小穗形的品种相比,种植密度应适当小些。其次要注意肥力方面。一般来说肥地宜密,薄地宜稀。另外灌溉条件也很重要,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水分对密度和产量影响较大。灌溉条件好的地区,可以适当密植些,而干旱或水浇条件差的地区则应适当稀植些。
5.问:在甜玉米栽培管理中有什么问题需要注意?
答:甜玉米是特用玉米中的一种,特用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淀粉玉米和超市里面卖的爆裂玉米等,这些玉米统称为特用玉米。甜玉米的栽培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用优良品种
主要根据用途而定。以加工粒状或糊状为栽培目的,比如说用来加工罐头的话应选用普通甜玉米或加强型甜玉米,熟食青穗或加工速冻食品则要选用超甜玉米。
如果与普通玉米混种,则甜度大大降低。可采用时间、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是指花期相差30天以上,空间隔离是指要与其他种相隔300米以上。
甜玉米种子表面皱缩,发芽率低,苗势弱。为确保一播全苗,春播要求地下10厘米处的温度稳定在12℃以上。地膜覆盖可提前15~20天播种。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甜玉米植株娇嫩,味甜,易遭虫害和病害,应及时防治。用种衣为剂或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抽穗前用药剂和细沙拌成颗粒状撒入心叶,防治玉米螟、黏虫,收获前15~20天不得施用对人、畜有害的农药。
普通甜玉米适宜采收期为雌穗授粉后18~22天,超甜玉米18~24天,加强甜玉米18~26天,冷凉地区可适当晚收,高温干旱地区可适当早收。
编辑:冯雪珺
转自:科普中国
+1你赞过了
&2017 天极网旗下网站这些分别是什么玉米害虫?_百度知道
这些分别是什么玉米害虫?
我有更好的答案
异色瓢虫,猎蝽,这两个都不是害虫,都是捕食性昆虫,应归为益虫
植物、昆虫鉴别
一是二星瓢虫,二是瓢虫的幼虫,三是猎蝽,都是益虫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玉米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河北多地出现“玉米杀手” 害虫日超千头【饶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0,995贴子:
河北多地出现“玉米杀手” 害虫日超千头收藏
河北多地出现“玉米杀手” 害虫日超千头经监测,今年我省二点委夜蛾1代成虫量大,临西、宁晋、永年等地最高日诱蛾量超过1000头,沧县在6月8日至11日出现蛾高峰,4天诱蛾1144头,这一数量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10倍。”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研究员董志平是国内最早发现这一害虫的植保专家,6月21日,她向记者透露:“多地监测显示,这一严重危害玉米的害虫今年或将在我省大发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也发布了二点委夜蛾发生趋势预报,称华北大部地区降雨量比常年偏多,气象条件和田间环境都有利二点委夜蛾发生,其中我省南部等地可达大发生。据介绍,二点委夜蛾发生严重地块,3至4天即可造成夏玉米田大量死苗,死苗率可达90%,由于田间虫量大且在麦秸下隐蔽危害,危害速度快,往往来不及防治。“小麦产量高,秸秆还田量大的地区,更有利于该虫发生,应全面做好防控工作。”董志平建议,防控这一害虫应以农业生态调控预防措施为主导,成虫控制为重点,为害期毒饵、毒土应急防治为补充。“应清除田间麦秸,麦田应耕翻或旋耕灭茬,小麦收获后,应利用灭茬机将田间麦茬和麦秸一块打碎还田并镇压,然后再播种玉米,破坏二点委夜蛾成虫栖息和产卵的适生环境。”小麦收获或玉米播种10天后,如虫情出现,应立即采用毒饵或毒土进行防治
还是第一次听说你说的这种害虫!!!到底怎么防治呢??早发现早预防比什么都好!!!
没听说过。
没见过这种害虫,有图片没
记得小时候父母让我去玉米地里除麦秸、那活不好干五天弄一亩、
好厉害的样子
早早防育吧
登录百度帐号玉米常见地下害虫及其防治
我的图书馆
玉米常见地下害虫及其防治
蛴螬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防治:50%辛硫磷乳油,喷雾器去掉喷头顺垄或玉米植株均匀滴灌,对蛴螬、金针虫有特效;2.5%敌杀死乳油1200倍液,或45%辛吡乳油或25%辛吡乳油3 000~4 500毫升/公顷稀释液,或900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浇灌在植株根部。蝼蛄蝼蛄是咬食作物根茎部的多食性地下害虫,可为害玉米等的幼苗,为害刚播种或已发芽的种子,咬食出土后幼苗根茎,造成缺苗断垄,或将根茎扒成乱麻状,造成植株死亡或发育不良。防治:农业防治:深翻土壤、精耕细作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的环境,减轻危害;夏收后,及时翻地,破坏蝼蛄的产卵场所;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不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在蝼蛄危害期,追施碳酸氢铵等化肥,散出的氨气对蝼蛄有一定驱避作用;秋收后,进行大水灌地,使向深层迁移的蝼蛄,被迫向上迁移,在结冻前深翻,把翻上地表的害虫冻死;实行合理轮作,改良盐碱地,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消灭大量蝼蛄、减轻危害。灯光诱杀:蝼蛄发生危害期,在田边或村庄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虫,以减少田间虫口密度。人工捕杀:结合田间操作,对新拱起的蝼蛄隧道,采用人工挖洞捕杀虫、卵。药剂防治:①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0.1%~0.2%拌种,堆闷12~24小时后播种。②毒饵诱杀 常用的是敌百虫毒饵,先将麦麸、豆饼、秕谷、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炒香,按饵料重量0.5%~1%的比例加入90%晶体敌百虫制成毒饵:先将90%晶体敌百虫用少量温水溶解,倒入饵料中拌匀,再根据饵料干湿程度加适量水,拌至用手一攥稍出水即成。每667平方米施毒饵1.5~2.5千克,于傍晚时撒在已出苗的菜地或苗床的表土上,或随播种、移栽定植时撒于播种沟或定植穴内。制成的毒饵限当日撒施。③土壤处理、灌溉药液 当菜田蝼蛄发生危害严重时,每667平方米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对细土15~30千克混匀撒于地表,在耕耙或栽植前沟施毒土。若苗床受害严重时,用80%敌敌畏乳油30倍液灌洞灭虫。金针虫金针虫(Elateridae)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防治措施:(1)与水稻轮作;或者在金针虫活动盛期常灌水,可抑制危害。(2)定植前土壤处理,可用48%地蛆灵乳油200毫升/亩,拌细土10千克撒在种植沟内,也可将农药与农家肥拌匀施入。(3)生长期发生沟金针虫,可在苗间挖小穴,将颗粒剂或毒土点入穴中立即覆盖,土壤干时也可将48%地蛆灵乳油2000倍,开沟或挖穴点浇。(4)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48%乐斯本或48%天达毒死蜱、48%地蛆灵拌种,比例为药剂:水:种子=1:30-40:400-500。(5)施用毒土。用48%地蛆灵乳油每亩200-250克,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克,加水10倍,喷于25-30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用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每亩2-3公斤拌细土25-30公斤成毒土,或用5%甲基毒死蜱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公斤处理土壤。(6)种植前要深耕多耙,收获后及时深翻;夏季翻耕暴晒。(7)农业防治方法: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轮作,消灭杂草,适时早浇,及时中耕除草,创造不利于金针虫活动的环境,减轻作物受害程度。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又名土蚕,切根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以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及北方的低洼内涝或灌区发生比较严重;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适宜生存温度为 15 ℃~25 ℃ 。天敌有知更鸟、鸦雀、蟾蜍、鼬鼠、步行虫、寄生蝇、寄生蜂及细菌、真菌等。对农、林木幼苗危害很大,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防治方法小地老虎的防治应根据各地为害时期,因地制宜。采取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物理防治1、诱杀成虫。结合黏虫用糖、醋、酒诱杀液或甘薯、胡萝卜等发酵液诱杀成虫。2、诱捕幼虫。用泡桐叶或莴苣叶诱捕幼虫,于每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对高龄幼虫也可在清晨到田间检查,入如果发现有断苗,拨开附近的土块,进行捕杀。化学防治对不同龄期的幼虫,应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幼虫3龄前用喷雾,喷粉或撒毒土进行防治;3龄后,田间出现断苗,可用毒饵或毒草诱杀。防治指标各地不完全相同,下列指标可供参考。棉花、甘薯每平米有虫(卵)0.5头(粒);玉米、高粱有虫(卵)1头(粒)或百株有虫2~3头;大豆穴害率达10%。①喷雾。每公顷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750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40%氯氰菊酯乳油300~450mL、90%晶体敌百虫750g,对水750L喷雾。喷药适期应在有虫3龄盛发前。②毒土或毒砂。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90~100mL,或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mL加水适量,喷拌细土50kg配成毒土,每公顷300~375kg顺垄撒施于幼苗根标附近。③毒饵或毒草。一般虫龄较大是可采用毒饵诱杀。可选用90%晶体敌百虫0.5kg或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2.5~5L,喷在50kg碾碎炒香的棉籽饼、豆饼或麦麸上,于傍晚在受害作物田间每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或在作物根际附近围施,每公顷用75kg。毒草可用90%晶体敌百虫0.5kg,拌砸碎的鲜草75~100kg,每公顷用225~300kg。
馆藏&1401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上的钻蛀害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