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加坡为什么叫狮城军队大都安排在境外

分享本文到:
南方周末新版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中国
扫描二维码,立即下载
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军队训练场地及环境适应需求,把部分军事力量派驻海外训练既可使军队能够适应全球各种作战环境,还能进一步巩固与各方的外交关系。
新加坡建国之初,以色列就主动提出愿意提供军事基地。不过,李光耀考虑到其两大邻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均信奉伊斯兰教,公然与以色列合作无异自找麻烦。新加坡转而寻求与台湾合作,1973年双方达成&联星计划&协议,由台湾派军官到新加坡帮助训练军队。1976年起,&星光计划&正式实施。自此,台湾成为新加坡最大的海外军事训练基地。
冷战后,台海形势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一个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共识。新加坡也开始探索多元化的海外军事基地合作策略。1990年,新加坡派出1200名武装部队人员,到澳大利亚肖尔沃特湾训练,并展开一连串代号为&袋鼠&的演习。2009年,两国正式签署防务合作协议,新加坡武装部队被允许在肖尔沃特湾训练区进行演习训练,有效期10年。此外,新加坡还在文莱、印度尼西亚等邻国获得军事训练设施。不过,新加坡军方却认为,无论语言习惯,还是军备水平,甚至训练地点的天气和地势接近程度,台湾仍是最佳的训练场所。
(南方周末记者于冬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上一页1下一页
从各方公布信息判断,扣押事件并非是刻意设计的“阴谋”,航线设计上,货轮不是直接从台湾驶往新...
在新加坡,男生会在求婚的时候问,你愿意跟我一起申请“组屋”吗?原来,在新加坡想买便宜又好看...
此前还痛斥李光耀是“现代法家”,新加坡的政治体制是“专制独裁”,不过才一眨眼的工夫,贝教授...
领导人交接班,无疑是新加坡面临的一个考验。
“现代战争正在成为领导力的战争。我们绝不能在这场人才竞争中失去主动。”在建设“百年海军”战...
对新加坡来说,一旦真的发生恐怖袭击,最大的破坏也许不是直接的伤亡,而是辛苦建立起来的各个族...
对新加坡来说,一旦真的发生恐怖袭击,最大的破坏也许不是直接的伤亡,而是辛苦建立起来的各个族...
军备扣押,于是外交场一时风起云涌。
2016年年末,一艘船和9辆装甲车绷紧了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之间的弦。
“现代战争正在成为领导力的战争。我们绝不能在这场人才竞争中失去主动。”在建设“百年海军”战...台岛登陆新加坡军队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台岛登陆新加坡军队
http://www.sina.com.cn 日10:09 世界知识杂志
  李大光
  不久前,台湾军队在云嘉南高屏地区举行了旅对抗规模的“顶峰2006”军事演习,检验台军城镇作战的战术与战
法。演习属于例行,但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在台训练的2500多人“星光部队”以全旅、全装、全员的姿态参加了演习,
并与台军实兵对抗。
  由于该演习极为机密,加上新加坡“星光部队”刻意换上台军制服,外界原本无从知晓。但演习进入实兵演练阶段后
,台湾居民意外地发现,穿着台军制服的“阿兵哥”竟然留有胡子(这在台军里是不允许的),而且这些士兵有许多人皮肤黝
黑,外貌酷似印度人,操着口音奇怪的闽南语或蹩脚英文。这时人们才意识到,他们是赴台参演的新加坡部队。据悉,新加坡
总理李显龙对此次演习非常重视,还特意派出一位准将级将领赴台督导。
  “星光计划”的由来
  新加坡军队参加台湾演习并非偶然,这与多年来新台关系密切有关。新加坡和台湾最初的关系主要建立在反共亲西方
的共同政治基础之上,并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有长足发展,其中包括双方在经贸、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密切合作,也与蒋经
国和李光耀之间的私交有关。李光耀与蒋经国两人的私交极深。当时,李光耀每次访台,蒋经国必亲临机场迎接。一次蒋抱病
不能行,派人先往新加坡致歉,令李当场落泪。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后就与台湾保持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军事关系,台湾
军队还曾应邀派遣空军和海军军官前往训练新加坡军队。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集,部队的军事训练受限,于是,1975
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与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蒋经国秘密签署了一项代号为“星光计划”的绝密军事代训计划,利用
台湾南部气候、地形等与新加坡相似的特点,由台湾军方代训新加坡部队。依照计划,新加坡组建了一支由步兵、炮兵和装甲
兵组成的“星光部队”,定期轮流到台湾的恒春三军联训基地、斗六炮兵基地、湖口装甲兵基地三个军事基地进行军事训练。
该部队通常维持一个加强营的规模,驻扎于台湾南部,长年与台军进行联合防御演训。每年春夏间,在台受训的新军还要举行
一定规模的例行演习。台空军也把长途飞行训练范围扩展到新加坡,海军舰队也曾多次访问新加坡。
  新加坡争做“两岸传话人”
  作为华人主导的国家,新加坡倚仗文化的渊源,也的确为两岸关系的改善做出过自身的贡献。13年前名动天下的“
汪辜会谈”就在新加坡举行,为两岸在第三地正式接触与签署相关协议开创了一种全新模式,也更加凸显了新加坡在两岸关系
中的特殊角色和地位。实际上,李光耀早在蒋经国在台主政时期,就曾不断穿梭于两岸之间,积极扮演两岸高层领导人传话者
  在李登辉主政台湾之后,台新关系就不断有新的突破。1990年,时任台湾“行政院院长”的郝柏村就以“度假”
方式访问新加坡,首开台湾高层赴东南亚“度假外交”的先例。同年,台湾“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团”改名为“驻新加坡台北代
表处”;新加坡“驻台商务代表办事处”改名为新加坡驻“台商务代表处”。1993年台湾当局首次提出“南向政策”后,
包括“行政院长”连战在内的台高层官员多次访问新加坡。此时李光耀也更热衷于撮合两岸谈判接触。然而,李登辉时代后期
,由于台、新领导人在部分问题上看法不同,加上新加坡坚持认为“中国即将崛起”,台、新关系也就不如以往,但“星光计
划”的军事交流活动仍持续密切。1994年李登辉出言不逊,对李光耀进行了侮辱,两人从此交恶,李光耀声言“以后不再
踏足台湾”,新台关系进一步降温。但李光耀没有放松对台的关注,并与民进党人士接触。在陈水扁出任立委以及台北市长期
间,李光耀曾经多次和陈水扁私下接触,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李光耀亦曾多次访问台湾。新台关系密切且频繁,主要原
因有二:一是台湾的1/3或者更多的,据说主要存放在新加坡的金融机构,换言之,台湾是新加坡银行业的大客户
。二是军事交流已经作为台湾与新加坡关系的主要内容。
  新加坡1990年与中国大陆建立外交关系后,仍然维持与台湾军事代训计划。2001年2月,全新的“台新协议
”规定,新加坡将包括主战坦克、“鹰”式防空导弹在内的主战武器送到台湾进行训练,而台湾则派出C-130运输机飞行
员到新加坡受训。日~13日,新加坡副总理兼长李显龙在就任总理前对台湾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
问。十天后的7月24日,新加坡在台湾移地训练的“星光部队”就与台军进行了联合演习。
  陈水扁的“小算盘”
  除历史原因外,台湾当局与新加坡保持密切关系还与台湾企图利用与新加坡较密切的军事关系,进而与菲律宾和新加
坡建立准军事同盟的野心有关。为此,台湾当局于2004年7月制定了与新、菲建立准军事同盟关系的“敦邦计划”。据了
解,台湾当局“敦邦计划”的主要考虑是,一旦台海开战,就近疏散至东南亚,以待日后反攻,即境外决战的国防战略新思维
。同时,这也有利于构筑完整的西太平洋防御网。甚至有一种说法,一旦台海发生军事冲突,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可搭乘飞
机直接前往花莲外海的美国继续指挥。
  新台军事合作随时可能中断
  鉴于同中国的友好关系,为避免影响中新关系的稳定,近年来新加坡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训练伙伴和地点,以免过多
地依赖台湾。现在,新加坡与美国、法国、文莱、泰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都签有类似的代训部队协议。此外,新还同亚
洲其他国家进行过接触。据《印度快报》日披露,印度政府已经允许新加坡军队在印度领空和领土进行军事
演习,这是印度首次给予外国军队这样的“殊荣”,这也表明新印两国合作关系更加紧密。为了彻底切断新加坡和台湾的脐带
关系,中国大陆曾主动向新加坡表达愿提供海南岛作为“星光部队”受训场地,新加坡也有意把多年来一直设在台湾的军事训
练设施的至少一部分转移到中国大陆,但由于受美国因素的影响而至今无法实现。
&【】【】【
【】【】【】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加坡星光部队境外军演 这次是在新西兰_网易军事
2017年1月,新加坡炮兵第24营实弹射击演习,怀乌鲁训练场,新西兰。
新加坡星光部队境外军演 这次是在新西兰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新加坡的军事外交及启示.pdf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新加坡的军事外交及启示.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东南亚纵横AROUNDSOUTHEASTASIA
新加坡的军事外交及启示
摘要:军事外交是新加坡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新加坡希望通过有效的军事外交,提高新加坡军队
的威慑力和影响力。新加坡军事外交内容丰富,主要有参与海外军事行动、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强化与大国
的军事关系等。总体来看,军事外交起到了维护新加坡国家安全的作用。其中一些做法对中国军事外交的开
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新加坡;军事外交;启示
[中图分类号]D83/87.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9—06
TheM ilitaryDiplomacyofSingaporeandItsRevelation
WuSai&MaYong
Abstract:ThemilitarydiplomacyisasignificantstrategyforprotectingSingapore’Snationalsecurity.The
operationofSingapore’Smilitary diplomacyisdiversewhichincludingparticipatinginmilitary operationsoverseas,
jointmilitaryexercisesandtrainingandstrengtheningmilitarytieswithgreatpowers.Overall,militarydiplomacy
haveplayedanimportantroleinmaintainingSingapore’Snationalsecurity.Someoftheusefulwayhasthecertain
enlightenmentfunctionofrChinatocarryoutmilitary diplomacy.
Keywords:Singapore;Military Diplomacy;Revelation
新加坡将威慑与外交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两大
及到新加坡,所以对于本地区安全事务应积极主动参
支柱,其 中威慑是指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足够胜任保
与。新加坡以维护 自身安全为 目的的军事外交活动正
护国家的任务、适应性强的武装力量。对于外交,新
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开展的。
加坡也将其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是国家
一 、 新加坡军事外交的内容
安全战略的一部分,是一种国防外交。它是通过与各
国国防机构和武装部队之间建立牢固的友好关系和
(一)动用军队参与海外安全事务
广泛的交流合作来支撑的,这就赋予了新加坡国防机
新加坡宣称重视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和承诺,并采
构和军队重要的外交任务。新加坡希望扮演国际社
会负责任 的一员的角色,帮助塑造一个所有国家和
地区都遵守国际规则和规范的国际社会 ,它认为小
※吴赛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马勇 :北京
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国只能生存和发展在一个主权受尊敬的世界①。新加
①MINDEF,“KeyTopics—DefencePolicy&Diplomacy”,
坡认为 自己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腹地,并且作为一个国
新加坡国防部网站 ,http://www.mindef.gov.sg/imindef/key_top-
际化程度极高的城市国家,它是全球重要的海上枢纽
ics/defencepolicy.html,2014年 3月25日。
和金融中心,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国际环境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新加坡智库:解放军正经历深刻“信息化”转变
理查德·毕胜戈,乔恒
  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评论》2月25日文章,原题:的&信息化&战争:对地区的影响 至少从本世纪初前后起,中国军队就一直在经历深刻的转变。变化渗透于解放军的方方面面,从技术、组织到作战理念。
  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欲把国家打造成一个海洋强国。北京开始展现把言论落到实处的决心,建设一支能打且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军队。
  &信息化&意味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与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相关的能力,被视为比提高军事效能还重要。这就需要通过网络电子一体战支配电磁频谱,并利用微电子、传感、隐形和特种材料的技术进步,为解放军装备精确打击武器。
  简言之,解放军在从人民战争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长期转变中,想要从一支以平台为中心的军队转变为多以网络为中心的军队。
  中国作战理念的最新阶段披露于2015年的《中国的军事战略》。该白皮书进一步强调信息化,并将其列为作战理念的关键部分。解放军将继续淡化陆地作战,几乎放弃了人民战争(除了在名义和宣传上),转而重视海军与空军力量,&突破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高度重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
  中国海军将逐步转向&近海防御&和&远海护卫&,空军则将&实现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构建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的空天防御力量体系&。
  目前说中国会很快赶上国防技术先进水平为时尚早。尽管解放军谈论要成为一支&信息化&军队,但现在显然仍是一支以平台为中心的军队,只是在渐渐变得更加网络化。
  这个过程本身是不断变化的:旧的武器和军事装备逐渐被淘汰、改良和升级,由更先进系统补益。解放军似乎正朝着成为一支真正的信息化军队不断前进。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政治文化和外交政策愈加受到民粹民族主义推动。这令北京在坚持海上领土主张方面越发不妥协。
  这两种趋势&&解放军的现代化、接受高科技战争,和中国政府的日益自负&&预示着,这个地区性大国越来越不愿意维持亚太地区的现状,越来越愿意通过展示肌肉来维护国家利益。(作者理查德&毕胜戈,乔恒译)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冷春洋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加坡为什么说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