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找工作为什么找工作难

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到底有多难?亲身经历得出的求职技巧大公开留学生在美国找工作到底有多难?亲身经历得出的求职技巧大公开公考之路百家号文|郭琪排版|林绪颖编辑|祝舟来我很喜欢你,但无法提供H1B相信很多人都听说国际生在美国找工作很困难,毕竟公司要承担着也许你只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年的风险,而同时公司还要出资给国际生提供摇号机会。我有一个朋友,专业是精算,而我们学校的精算专业在全美排名第四。她很早的就通过了精算师在正式工作之前需要的前几门考试,本科四年的GPA3.99,同时是我们学校精算社团的副社长,大学的每个暑假也都在做精算相关的实习等等。我看过她的简历,真的非常漂亮。但是,她也是花了整整快一年的时间才拿到了一所纽约精算公司的offer。我看到她投了上千份简历,一个学期来来回回纽约芝加哥无数次,学校的每个招聘会一个不落并且每次都会和招聘人聊很久很久。很多时候,到了最后一轮面试,面试官跟她说:我真的很喜欢你,可是因为你是国际生,我们没有办法给你提供工作签证(H1B)的机会,对不起。在本科的四年里,我见到了太多找工作处处碰壁的案例。所幸的是,美国的工作机会很多,并且各个公司在招聘的时候除了工作签证之外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我也非常鼓励国际生在美国尝试找工作,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成长和自我挑战的过程。从“心高气傲”到“海投简历”我自己在美国找工作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和很多毕业生一样,我心高气傲地觉得我回国就能拥有高薪职位。我妈妈因为我这个天真的想法,特地飞到了美国,告诉了我现在竞争的残酷性并且鼓励我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于是,我才赶在OPT的截止时间递交了申请。OPT是什么?OPT(OptionalPracticalTraining)是针对国际学生合法在美国工作一年到二年左右的工作许可,可以为任何公司工作但是要求必须是工作职责和专业相关。申请OPT的时间大约为三个月左右,国际学生在申请到OPT后60天内没有找到工作就必须回国。那么OPT工作时限根据专业的不同分为两种,普通专业的OPT时限为1年,STEM(理工科)相关专业时限是29个月。如果国际生获得了OPT的全职工作,并且公司愿意提供工作签证申请赞助(sponsor),国际生便可以参与工作签证的摇号,有机会获得工作签证(H1B)。因为OPT的关系,我需要在几个月内找到一份和我专业相关并且能给我提供工作签证的工作。我感到自己的时间很紧张,我开始没日没夜的投简历,每天一睁眼就是打开邮箱,看有没有收到面试邀请或者网上试题邀请,我遇到的困难是,在我找工作的时候,很多校园招聘会已经早早结束了。我后来发现了美国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的功能,它不仅有各大公司的招聘信息,还可以找到现在在各个公司的在职人员。你可以通过LinkedIn给你心仪公司的在职人员留言。在美国也要靠“关系”?我发现在美国找工作,通过员工引荐要比你直接在网上投递简历更加容易获得面试机会。如果你有校友也在这家公司工作,那么你能获得面试机会的机率会大很多。不过,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LinkedIn,毕竟直接通过LinkedIn向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引荐自己需要一定的勇气而很多时候是没有回信的。也许是运气和我的坚持不懈,我在LinkedIn上认识了一位在银行业从事30年的银行工作者,他当时在麦迪逊一家地方银行(AssociatedBank)担任副行长,他看了我的资料后,愿意给予我一次面试机会,于是,他联系了人事直接让我进入了第二轮面试,当然后来我也成功获得这个银行的offer。我当时没抱多大希望投了简历给美国银行官网,之前听说他们是从来不招国际生的,而我大学四年的综合GPA也只有3.6出头。很多时候,通过官网投完简历后往往石沉大海,所以我递交完简历后也没有多想。随时准备面试,即使跟进很重要!大概过了两周左右,我接到了银行部门经理的电话面试,没有事先预约,我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好在外面吃饭。后来我发现美国公司这种突然袭击的电话面试并不占少数,我有时候刚睡醒也会突然接到电话面试。所以,在美国找工作,你一定要非常熟悉你自己的简历上面所写的信息,因为这种突然袭击的面试你是没有时间再去拿简历的,如果面试官发现你的回答和你简历上所的内容有出入,他们会很怀疑你的简历的真实性,所以,简历一定不要夸大和造假。我在电话面试后收到了去公司面试的邀请。我的经验是,作为一个国际生来说,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自信,不要因为自己的英语不是母语就觉得自己没有竞争力。一个公司既然给了你面试机会说明它是从某种程度上面认可你的。面试完之后,往往面试官会让你回去等结果,那么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干等。我在等结果的两周里给部门经理来回发了三封邮件,我告诉她,在美国银行工作是我的梦想同时如果我有机会可以获得这封offer,我一定不会让她失望。当然,如果你觉得面试之后对方对你完全没有兴趣,或者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没有必要发很多邮件,有时候反而会弄巧成拙。在等美国银行的结果的时候,我当时已经拿到了两家地方银行和两个芝加哥房地产公司的offer,所以我心态也放松了许多。有一天坐在草坪上晒太阳,随手翻邮件,突然刷到了美国银行发来的“Congratulations!”我当时就觉得,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去尝试一下,所有的机遇你都要去牢牢抓住,youwillneverknow!同时,我也是美国银行(USBank)整个中部区域招的唯一一位国际生。我后来问我的经理为什么在众多的申请者中选择了我,她就说了一句,因为你有很好的经验以及让我欣赏的性格。求职小技巧最后,给大家分享一点在美国找工作的小技巧吧:如果想比较容易地在美国找工作,选择编程或者工科,国际学生在这个方面找工作很占优势。或者,很多学校跟各大公司有合作关系,我们学校会计学和四大会计事务所合作,每年99%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四大工作。金融精算等商科或者文科相对来说比较难。一定要早做打算,美国多数大学每年都有招聘会,可以从大一的时候就参加,了解招聘模式。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工作的机会又会比自己单纯的网申容易一些。大三的时候就要开始投简历了。不要在大学盲目的刷GPA,一定要有实习经历,建议在美国,我大二的时候,只上了四门课,其他时间在一家社交媒体公司市场部门实习了半年多,美国公司很相信在美国的实习经历。如果回国实习,一定要真正地在公司里面做事情而不是仅仅复印文件。我大一在东亚银行个人银行部门实习了三个月,所有做的事情和全职的职员一样,经常工作到凌晨12点。这个经历让我再后来的面试中有话可说。美国很多公司更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和你之前的工作经验。美国大学的课外活动非常多,一定要参与到社团等社会服务中。但是不要盲目参与,要尽可能融入其中。我曾经为了学联举办舞会每天只睡三小时,为了学联拉赞助跑遍了麦迪逊的餐馆,电信公司等。作为国际关系社团里面唯一的中国成员,我经常晚上11点在零下20度的时候和别的成员一起在马路上卖饼干做义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学校的义务助教项目等。你会发现这一切的努力和积累都会让你在面试的时候从容应对面试官的问题。最后,申请OPT一定要趁早,我因为收到美国银行offer之后要求一周内入职不然offer会被撤回,我无奈之下求助国会成员帮我加快了OPT的申请进度。和申请一样,在美国找工作这个过程是艰辛的,当然会有录取也会有拒信,同时在大学四年中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也许会很辛苦,但是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你会感谢那些年努力的自己。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公考之路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教师,银行,医疗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现在美国难找工作是真的吗_百度知道
现在美国难找工作是真的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第一,在美国找工作有多难?  在我认识的所有同学、朋友,还有上班以后的实习生和同事当中,有学CS和Finance的名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回国或者继续读博的,也有往常大家觉得很难很难的专业找到工作的,其中包括律师,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音乐专业(大提琴),在洛杉矶学电影制作的男生现在在迪士尼做编导的,以及一位在2009年金融危机横扫美国的时候还过五关斩六将进入投行的。  在我看来,在美国读书毕业以后找工作这件事,是现在很少数完全凭借个人能力来定胜负的。除非你是红二代,连国内的富二代也未必能够给你一纸Offer,且必须是Sponsor的。所以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全看个人。只要你够努力、够牛逼,什么不可能的都能变成可能。  第二,怎么找?  条条大路通罗马,拿到Offer的方式不止这一种,总体来说在校生找工作的方法大致如下:学校的Career Fair,一轮或两轮面试,On-Site,最后Offer。  1. Career Fair  今年我代表公司去做了一个学校的Career Fair,每天一进到会场里,在我面前永远就有一条无止境的、看不到头的长队,两天下来面了将近100个学生,每个人严格控制在5分钟。通过这个经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几乎不用2分钟我就能分辨出,谁的简历是改过数十次的、谁的是前一天晚上东拼西凑的,谁花了时间练习如何在Career Fair上说话、谁打算临时抱佛脚。那两天我最大的体会就是那句老话,“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很多人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才去参加Career Fair,拿不到面试就说招聘会没用。其实这不是招聘会没用,校园招聘仍旧是录取应届生的主要手段,而是这些临时抱佛脚的人根本就没有练习过。谁都不是天生就会推销自己、跟HR谈话的,如果不是在刚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去参加Career Fair,从起初从一个面试都拿不到,到后面每个学期都去都练习,你在最后一个学期绝不可能拿到很多面试。这本身就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你或许去谈30个公司,能拿到20个面试,能进10个二面,然后5个On-Site, 最后才能拿到3个Offer。如果你想谈一个公司就有一个Offer,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还有改简历。一份简历接过来不用30秒我就知道你是改过一次两次,五次十次,还是超过二十次。很多人认为简历是一劳永逸的,缺少一个反思的机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谈完一个公司,就迅速记下来他们感兴趣的点是什么,问的问题是什么,甚至是当时脸上的反应和表情,然后回去反思自己的简历,不断地修改上面每一个细节。我当时从第一版简历到最后帮助我拿到Offer的简历,改了最起码三十次。你只有摸清对方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另外多加一个细节,很多国际学生为了提高命中率,都只谈Sponsor的公司,这是很浪费的做法。一方面,招聘会的目的除了拿面试,还要最大化练习谈话的次数,所以什么公司都可以。另一方面,所谓是否Sponsor,很多公司都默认为不支持,但实际上这些事情都是灵活的。换句话说,如果对方足够喜欢你,他们会想办法留住你然后给你签证。  2. 前期面试  有些人可能通过校园招聘拿到面试,也有些人是内部Refer或者LinkedIn,不管你是怎么拿到面试的,所有人到了面试那一关就重新站在一条起跑线上。谁能跑赢完全凭借你面试中的表现。很多人来美国之前可能都没有在国内经历过招聘面试,加上语言的障碍,对于在面试当中应该如何表现一无所知。  针对Behavioral Interview,去面试之前网上随便一搜就有长短各种问题的List。很多人在面试前就大致一扫,即使是问到类似的问题也完全没有准备好,那我只能说你的悲剧是你一手造成的。或许第一次第二次面试你不了解情况,但面试十次以上应该就有一个大概的掌握。尤其是很多问题都是殊途同归的,都可以用一个答案来回答同时显示你的优势。  比如根据做一个项目的经历,可以覆盖Leadership, Time Management, Work with People, Disciplined, Results-Driven, Communication。由简历上的一行字推演到一个故事,这种事情不靠准备难道你想靠现场发挥吗?你就不怕出Bug然后现场露馅吗?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What‘s your weakness? 这么通俗的题目面试官肯问你简直就是放水了,仍旧有很多人现场卡壳。  单凭这一点,我就可以拒掉你。原因很简单,在你接下来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会议是可以完全无准备就参加的。哪怕这个会议在说你非常了解的领域,都最起码要对相关的情况和文件做一个Review。如果你今天连自己的面试都准备不好,那我不觉得你会准备将来的工作会议,就这么简单。至于怎么答才能既不会无关痛痒,又不会毁掉前途,网上有很多答案。 至于Technical Interview,各个专业各显神通。在此不赘述。  3. On-Site  当你走到On-Site这一步,最起码可以证明你前期的准备都是足够的,且顺利过关了。而如何处理On-Site,其实已经不需要太多人教你了。但凡能走到这一步的人都会明白,你面对的简直是一个学期项目的工作量——从调查公司背景,到重新Review Technical Knowledge-Set,准备Presentation(有些公司要求),甚至包括穿什么衣服、怎么握手,事无巨细。On-Site不光是对个人能力的检验,也是体力和抗压能力的挑战,很多公司专门设计出拉锯战一样的面试过程,就是为了观察应聘者是否能够承担将来需要超负荷工作的情况。  之前说到的公司是否Sponsor,在此补充一下细节。我走到On-Site的时候,其中有一家公司是不给办签证的,我当时抱着涨经验的方法就什么也没说去了。面试的最后一轮是公司的VP,看得出来他对于我的表现还比较满意。回到学校以后大概一个星期就拿到Offer,然后我打电话给HR说我是国际学生,需要工作签证,HR在电话那头大概惊吓了三秒,说等她回去问问。大概两三天以后我接到VP的电话,说他们公司针对这个职位一向是没有Sponsor的,但是他为我争取到了,希望我能加入他们公司。由此可见,很多事情都是可操作的,关键在于你这个人值不值得。  4. Offer  如果你有多个Offer,记得利用公司所给的考虑时间仔细Review,互相比较然后Negotiate Salary&Benefit,而不要傻乎乎地直接Say Yes。  除此之外入职前找两本美国职场新人的书看一看,哪怕做一点心理建设。从某种角度上找工作这个过程是一种个人成长。可能就六个月以前,原来大惊小怪的事情现在一笑而过,原来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学会自己找方法突破了,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成年人,可以在不断地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最终的目标。这些是什么都无法替代的。  另外,额外补充一个问题:  如何看出来简历是改了一次两次,五次十次,还是超过二十次?  大部分人的简历初版都完成于第一次去Career Fair的前一天晚上,或许你当时做作业做得很累了,或许你是打完游戏或看完电视剧不情不愿做的,这种被动式的完成大部分会留一下一些粗心的痕迹,比如字体格式不统一,拼写有错误,前后时间的格式不同,或者是语法的不准确。  初版和改过一次两次的基本没有区别,很可能是你自己打印出来以后扫一眼发现哪里不太对,就回去更正了一下而已。 改过五次十次的简历可能是经历了几次Career Fair零收获的挫折之后,你开始上网搜索简历样板。这个时候你可能还不清楚公司的Representative到底想要什么,谈话的经验还没有积累到一个质变的程度,于是找不到修改的方向,只能找一些网上的样板照猫画虎。这个做法是对的,因为一旦改过这个阶段,你会渐渐的意识到好的简历在Career Fair上的积极效应,对谈的人最起码对你的简历有一些兴趣点了。具体投射到简历上,你的排版和措辞会相对更专业,会尝试着使用一些更准确的动词和数据,例如Facilitated, Contributed, Structured, Improved, Implemented, etc,以及一些具体的项目数据。  改过二十次以上的简历与改过五次十次最大的区别在于:  1)每一项内容的润色  简历说到底只在做两件事,第一,显示匹配度,第二,显示牛逼度。如果你只在简历上陈列一些专业术语和高深的名词,那不是在职场上找工作的方法,那是博士生毕业以后找博士后的方法,因为你的导师要确保你的匹配度,保证你能做这个研究,重要程度高于牛逼度。相反,如果你只顾着显示自己有多牛逼,吹嘘自己是一个多么多么厉害的Salesman,然后你拿着这份简历去找CS的工作,是肯定不会有结果的。  所以综合起来看,你把自己的简历分成几个大块,例如Education, Experience, Rewards, etc。 (这不是模板,只是举例),那么你要想好每一个小项目是服务于哪件事,比如你的Education是服务于你的专业匹配,你的GPA为了显示你牛逼,你的Experience为了显示你的经历类似,你的Rewards为了显示你牛逼。再比如你的一个工作经历/实习经历/项目经历,你说我跟几个人、几个不同的公司一起合作,是显示你牛逼,具体做的什么,是显示专业匹配,你解决了一个多么复杂的问题是显示你牛逼,用什么专业的方法解决的是显示专业匹配。这样分配你的Bullet,才能一击即中,全面有效。  2)面谈时针对简历的运用。  一份好的简历一定是在好的面谈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所以人和简历缺一不可。如果你是招聘者,看到一份很是牛逼闪闪的简历,见到真人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那你肯定会大失所望。相反的,如果你见到一个口若悬河的应聘者,吹得天花乱坠,然后简历零碎的一塌糊涂,你大概会认为他是那种只说大话不干事儿的人。一个成熟的面试者一般是两者结合,像是一个预设好的机器,从握手到说拜拜,这期间人家提到哪个关键字你就开始自动播放,然后一脸真诚的笑,再提到下一个关键字再自动播放,继续一脸真诚的笑,依次循环,直到满意地拿到面试。  综上所述,修改简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不太信奉去一次Career Fair就瞬间开窍的神话,反倒更推崇一次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进步。  最后祝大家好运,天道酬勤。
约个当地人带你玩
主营:旅游、包车、当地向导预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美国自爆本国最难找工作的10大州
自2009年美国经济衰退加深以来,虽然劳动力市场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就业不足率的居高不下预示着经济仍然举步维艰。到2014年第一季度为止,全国劳动力中就业不足率占到13.4%。就业不足是指失业,想做全职却只能做兼职,或者想工作却放弃积极寻找。
这一就业不足率相比2010年巅峰时期的16.7%已经降低了,这预示着劳动力市场有所改善。然而,就业不足率仍然远远高出衰退前的水平。根据2014年第一季度的就业不足数据,我们列出了全美国最难找到全职工作的州。
在大多数的这些州当中,就业不足率高并不稀奇。甚至在经济衰退前,其中有五个州的就业不足率就已经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8.3%)。
在很多情况下,就业不足率高并不意味着失业。美国劳工统计局(BLS)首席区域经济学家马丁&柯利表示:&零售业或服务业的雇主并没有大规模裁员,而是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因此曾经的全职工就变成了兼职工。&
在诸多就业不足率很高的州,劳动力都减少了。然而,随着工人数量的减少,找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就业不足率理应下降才对,但在大多数就业困难的州,就业不足率却在攀升。在2007年-2014年间,榜单上有五个州劳动力增长了不到1%。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这些州低迷的就业市场让许多人意志消沉,不想找工作了。
柯利还补充道,尤为糟糕的情况是,虽然求职者在减少,但人们还是很难找到工作。他说:&如果劳动力在缩水,但失业率却在上升,那就真的是个很糟糕的信号。&
GDP也同样反映了这些州疲软的经济形势。在年期间,除了一个州以外,榜单上其它所有的州GDP年增长率都低于全国水平。在就业不足率最高的内达华州,GDP年增长率在同期仅为0.8%。柯利注意到,一个州的经济产量是就业不足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高度依赖住房业和建筑业的州继续遭受着住房危机的影响。例如,从经济衰退前的巅峰时期到2014年6月期间,亚利桑那、内达华、佛罗里达和加州的建筑行业就业缩水了超过30%。柯利表示,低迷的住房市场将对经济造成巨大影响。&许多人的财产大部分都与他们的房屋联系在一起,因此,这些地区的人们不会像以前一样花那么多钱在房子上。&
以下是全美最难找到全职工作的十个州:
10、新泽西州
&就业不足率:&14.2%
&&失业率:&6.4%&
&&年GDP增长:&2.7%&
&&年劳动力增长:&1.0%&
虽然新泽西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的脚步最近有所加快,但房价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2013年,房价相比07年仍然下降了近30%。最近几年,该州的就业市场并没有太大进展。今年,平均周薪相较去年降低了将近1%,劳动力市场自08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
9、佛罗里达州
&&就业不足率:&14.3%
&失业率:&6.2%&
&年GDP增长:&4.1%&
&年劳动力增长:&4.2%&
住房危机对佛州的打击尤其大,该州平均房价在2011年降到最低点。到2013年,佛州的房屋净值相比07年缩水了38%。陷入困境的住房市场严重影响了该州的经济。失业率从2007年的4.1%上升至2010年的11.3%,这一数字在当时全美排名数一数二。同样,就业不足率在2010年达到最高点&&19.3%,然后在今年年初降至14.3%。在经济衰退期间,不仅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上升了,由于工人们意志消沉,停止求职,劳动力也缩水了。而对于那些能找到工作的人,工资要恢复到衰退前的水平可谓遥遥无期。在2007年至2013年间,周薪的年增长率为0.8%,在全美排名倒数第五。
8、肯塔基州
&&就业不足率:&14.7%
&&失业率:&7.4%&
&&年GDP增长:&3.0%&
&&年劳动力增长:&0.1%&
近几年,肯塔基州的经济情况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在整个衰退期间,工资以年均1.3%的增长率保持着平稳积极的增长,虽然这一数字在全国排名较低。2006年-2007年间,GDP增长率为2%,仍然在全国排名倒数一二。但在2009年-2010年间,GDP增长了超过6.5%,一跃成为全国第六,而随后几年增长再次放缓。2014年6月,就业不足率相较衰退前仍然高出5个百分点,表明该州的居民仍然在艰难地寻找着令他们满意的全职工作。
7、密歇根州
&就业不足率:&15.2%
&失业率:&7.9%&
&年GDP增长:&3.8%&
&年劳动力增长:&-6.0%&
密歇根州劳动力市场低迷已经不是新闻。从至少2007年开始,该州就已经成为全美就业不足率和失业率最高的州之一。截至今年年中,该州有超过15%的劳动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然而,在2010年-2013年间,密歇根州的GDP年均增长率为4.2%,鉴于经济衰退对该州造成的影响,这一增长势头可谓相当强劲,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州制造业的发展。然而,工资上涨趋势仍然持续着极强的波动性,房价则始终维持着较低的水平。密歇根州的劳动力市场相较07年缩水近6%,这一比率在全国排名第一,造成该州长期高居不下的就业不足率和极为困难的就业形势。&
6、罗德岛州
&&就业不足率:&15.5%
&&失业率:&7.1%&
&&年GDP增长:&3.1%&
&&年劳动力增长:&-3.0%&
2013年罗德岛州的就业不足率为15.5%,几乎是2007年的2倍。虽然该州已经开始慢慢从经济衰退当中恢复,但如此高的就业不足率意味着,要在该州找任何工作&&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都很困难。在2007年-2014年间,该州的劳动力减少了3%,表明工人们可能已经停止找工作了。劳动力的下降,加之就业不足率的升高,预示着经济陷入了困境。在2007年-2014年间,该州的GDP年均增长率为1.6%,位列全国倒数第四。罗德岛州的住房拥有者也比其他大多数州要惨,因为经济危机导致房价下降了超过20%,这一下降率在全国也是非常高的。到2013年,平均房价仍未恢复至衰退前的水平。
5、伊利诺斯州
&就业不足率:&15.6%
&&失业率:&7.1%&
&&年经济增长:&2.4%&
&&年劳动力增长:&-2.3%&
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伊利诺斯州超过15.5%的工作年龄的成年人陷入就业不足的困境,这一比率在全国位列第五。2007年-2014年间,该州GDP年增长率为2.1%,在全国排名靠后,增长缓慢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萧条的住房市场。根据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的数据,在2007年-2011年间,伊利诺斯州的房价下降了超过20%,到2013年仍未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2007年-2014年,劳动力减少了超过2%,是全国劳动力减少最多的州之一。&
4、俄勒冈州
&&就业不足率:&15.8%
&&失业率:&6.7%&
&&年GDP增长:&4.5%&
&&年劳动力增长:&0.7%&
和许多劳动力市场陷入困境的州一样,自2009年起,每年俄勒冈州的就业不足率都达到了至少15%。全州的失业率常常超过同一时期全国的平均失业率。然而,和其它难以就业的州有所不同的是,俄勒冈州的GDP增长率在全国排名靠前,在2007年-2014年间,该州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3%。与此同时,虽然房价在经济衰退期间下降了近28%,然而截至2013年,俄勒冈州的房屋净值已经几乎恢复到了衰退前的水平。
3、亚利桑那州
&&就业不足率:&16.1%
&&失业率:&7.5%&
&&年GDP增长:&2.8%&
&&劳动力增长:&1.4%&
虽然相比2012年,亚利桑那州去年的房价有所回升,但房屋净值仍只有07年的70%,是全美房价下降率最高的州之一。正如柯利所说的,房价的下降对亚利桑那州的建筑业造成了尤为严重的打击。这可能也影响到了劳动力市场。一直以来,亚利桑那州的劳动力市场恢复地极为缓慢,失业率达到了7.5%,是全美失业率最高的州之一。那些最近刚入职的人平均周薪已经下降了1.5%,成为全国工资下降第二快的州。
2、加利福尼亚州
&就业不足率:&16.7%
&失业率:&7.3%&
&&年GDP增长:&2.6%&
&&年劳动力增长:&3.7%&
在2007年-2014年间,加州的GDP年增长率为2.4%,是全美GDP增长率最低的州之一。GDP增长率低很可能与低迷的就业市场相关。在经济衰退的高峰期,加州就业不足率上升至22%以上,仅次于内达华州。与榜单上其他州不同的是,加州的就业不足率和劳动力都在上升,这意味着就业市场正在稳步改善。在经济衰退期间,加州的住房市场是遭遇打击最严重的。截至2013年,全州的房价相比07年的水平仍然低了28%。
1、内达华州
&就业不足率:&17.4%
&&失业率:&7.8%&
&&年GDP增长:&2.4%&
&&劳动力增长:&4.9%&
在2007年-2014年一季度期间,内达华州的就业不足率翻了一倍多,目前达到了17.4%,这一数字在全国位列第一。2007年-2013年期间,该州的GDP增长几乎停滞不前,年增长率仅为0.8%,位列全美倒数第一。GDP增长缓慢很可能是因为内达华州的住房市场在2008年崩溃了,平均房价下降了27%。然而在2011年-2013年间,该州的房价回升了25%。虽然建筑业的工作也似乎正在恢复,但住房业及相关行业要恢复到衰退前的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工资的上涨可能让内达华的就业者看到了一丝希望。在2014年6月之前的一年里,工资上涨了近3%,这一增长率在全美排名第八。
原作者:Alexander&Kent、Robert&Serenbetz和Thomas&C.&Frohlich,译者:菲淋
原文链接:
http://247wallst.com/special-report//states-where-its-hardest-to-find-full-time-work/
本文为独家网约稿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www.dooo.cc)。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C) 独家网 dooo.cc 版权所有 独家粉丝群: 投稿邮箱:editor#dooo.c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