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化学式什么时候用箭头什么时候用latex 等号上面写字比

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断的是哪里的键
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断的是哪里的键
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是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的反应.电离氢离子断开的是CH3COO--H就是羟基的氧原子和氢原子的键.【区别酯化反应断开的是CH3CO--OH】 再问: 那么可不可以说-cooH上的H有活性,称为活性H? 再答: 可以完全电离脱离,当然有活性。你所说的活性氢是哪一类的?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断的是哪里的键》相关的作业问题
这个是有规律的,得看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了和氢氧化钠反应是氢氧化钠来提供氢氧根,那么乙酸提供氢离子而酯化反应是在浓酸存在下得到正离子,然后和亲电氧得到产物,那么乙酸是得到乙酰基正离子,而如果是乙醇得到正离子的话,就是得到乙基正离子,明显是乙酰基正离子比较稳定,所以是断裂乙酸的羟基,要是有一个更容易得到正离子的话,比如是叔
乙酸和钠是氧化还原反应乙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是复分解反应乙烯和氯化氢是加成反应
CH3COOH+NaOH=CH3COONa+H2O
CH3COOH+NaOH=CH3COONa+H2O 楼上 ,写的是貌似是酯和NaOH的反应
反应,主要是和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再问: 那如果是CH3CHBrCOOH呢? 再答: 只要是没有加热条件,是不会发生酯化反应和取代或者消去反应的。再问: CH3CHBrCOOH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有加热条件的反应产物是什么,谢谢!!! 再答: 唉。。。 这个你这么想,乙酸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H+OH-=CH3COO-+H2O2CH3COOH+CuO=2CH3COO-+Cu2++H202CH3COOH+CaCO3=2CH3COO-+Ca2++CO2气体符号+H202CH3COOH+2Na+2H2O=2Na++2CH3COO-+H2气体符号
CH3COOH+NaOH=CH3COONa+H2O
CH3COOH+NaOH=CH3COONa+H2O
CH3COOH+NaOH--CH3COONa+H2O
加入氢氧化钠这样生成乙酸钠,那是依然可以溶解在其中,两者互溶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应该是加入氢氧化钠,蒸馏,这样子,乙酸钠作为离子化合物熔点高.得到的组分就是乙醇
CH3COOH+NaOH=CH3COONa+H2O
CH3COOH+NaOH=CH3COONa+H2O
醋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物质的量比是一比一,溶液曾弱碱性,因为醋酸钠水解曾弱碱性;比例大于一比一,酸性溶液;小于一比一,碱性溶液.
弱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 再问: 是复分解吗 再答: 是,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必须是酸碱反应生成水和盐(记住一定是生成水和盐) 复分解反应的形式:AB+CD=AD+BC 希望可以帮到你
算取代,而且还是中和.取代分亲核、均裂、芳香族取代,乙酸没芳环,钠取代的不直接连碳,CH3COO· 这有个自由基O· ,是均裂= =.
乙酸,因乙酸酸强碱弱,属酸性溶剂,不易结合质子变成乙酸合质子,故可以区分高氯酸、硫酸、盐酸(在乙酸中均不完全电离).甲醇虽然与水相似,但碱性也比水弱,同样可以区分.这就是所谓区分效应. 再问: 我以为区分溶剂会使被区分溶液出现不同的反应现象,如果可以的话,是否能从这方面加以解释? 再答: 不是这个意思,如水是HCl和醋
一般含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都用箭头,但乙酸用作酸的时候性质与无机酸很相似,所以也可用等号.ps:考试时含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通常不用箭头也不扣分,等号也可写成可逆号.但可逆号不能写成等号!
这个比较特殊,因为醋酸根是有机酸,所以这么写.类似的例如甲酸钠也是写成HCOONa.
CH3COOH + OH- = CH3COO- + H2O乙酸是弱酸,要保留分子形式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碳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请你列举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写化学式,至少四种),用箭头指示出它们的转化关系。并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2CO;C+O 2
CO 2 ;CaCO 3
CaO + CO 2 ↑ (答案合理即可)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写化学式什么时候用箭头什么时候用等号比如白磷燃烧为什么用箭头,为什么用化学符号书写就变成了等号,是因为化学符号需要配平的原因吗?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没有配平的用→,配平的用=.如P+O2→P2O5、4P+5O2=点燃=2P2O5有机反应一般也是用→的.
那题目说,写出该反映的文字表达式,为什么是用箭头??用文字表达都是用箭头吗??
文字表达式是用汉字书写的,不能表示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必须用→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3.32 化学方程式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3.32 化学方程式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23:1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3.32 化学方程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 & “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猜想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得出结论:小云认为固体燃料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提出问题:固体燃料可能含有哪些元素?资料二:&&&&&&& ①CuSO4+5H2O═CuSO4o5H2O无水硫酸铜,白色&&&&&&五水硫酸铜,蓝色②NaOH溶液可以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如图,小云同学取适量固体燃料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收集产生的气体产物,并依次通过以下装置.固体燃料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固体.实验现象:A中白色固体部分变蓝,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①B的目的是: &;D的目的是 &.②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依据以上的实验现象推断燃烧产物中是否存在CO: &(填存在或不存在).实验结论:小云认为该白色固体燃料组成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08-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猜想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得出结论】根据资料一可知,酒精熔点为-114.1℃,常温下是液体;【实验现象】①根据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特性分析;如果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料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存在;可能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C后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D中澄清石灰水就是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被吸收完全;②根据反应物是石灰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钙和水写出化学反应式;③根据E中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和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可以判断有无CO存在;【实验结论】根据A中白色固体部分变蓝,可以了解白色固体燃料组成中肯定含有H,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的物质经过E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生成物中的另一种成分.【得出结论】根据资料一可知,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所以常温下酒精应是液态的.而餐桌上是白色固体燃料,所以不可能是纯酒精.故答案为:酒精的熔点为-114.1℃,常温下是液态的;【实验现象】①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的目的就是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CO2;D的作用就是看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把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完全.故答案为: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CO2、检验CO2气体是否吸收完全.②B中的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Ca(OH)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反应式是: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③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没有被吸收的气体,通过E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我们知道能还原氧化铜,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气体是CO,所以燃烧的产物中有CO,故答案为:存在;【实验结论】根据题意知,A中白色固体部分变蓝,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说明有水生成,水中含有H;又知F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二氧化碳中含有C.故答案为:C、H.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猜想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猜想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主要考察你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状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正、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定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与“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猜想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相似的题目:
[2011o曲靖o中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l~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造成严重核泄漏事故,其中泄漏出的“碘一131”具有放射性,如果进入人体会造成伤害.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对“碘一13l”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填序号).A.“碘一131”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B.“碘一131”原子中含有53个中子C.“碘一13l”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D.“碘一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2)碘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填“得”或“失”)电子.(3)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第三周期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判断的依据是&&&&.(4)从原子结构看,Na、Mg、Al同属于第三周期的原因是&&&&,据此可推断出碘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5)已知单质碘的化学式为I2,把碘和锌粉混合后,滴上几滴水,立即引起激烈反应生成碘化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水在此反应中起&&&&作用.
[2009o哈尔滨o中考]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二硫化碳的物理性质有&&&&;(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CS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2015o乐乐课堂o练习]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不用注明生成物的颜色在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可以改动物质的化学式,这样可以使配平容易些
“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猜想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得出结论:小云认为固体燃料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提出问题:固体燃料可能含有哪些元素?资料二: ①CuSO4+5H2O═CuSO4o5H2O无水硫酸铜,白色五水硫酸铜,蓝色②NaOH溶液可以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如图,小云同学取适量固体燃料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收集产生的气体产物,并依次通过以下装置.固体燃料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固体.实验现象:A中白色固体部分变蓝,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①B的目的是:____;D的目的是____.②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③依据以上的实验现象推断燃烧产物中是否存在CO: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实验结论:小云认为该白色固体燃料组成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小云同学对餐桌上加热食物的某种白色固体燃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她的探究过程吧!猜想一:固体燃料是固态的酒精吗?资料一:酒精,学名乙醇,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得出结论:小云认为固体燃料不是固态的酒精,她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提出问题:固体燃料可能含有哪些元素?资料二: ①CuSO4+5H2O═CuSO4o5H2O无水硫酸铜,白色五水硫酸铜,蓝色②NaOH溶液可以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探究:如图,小云同学取适量固体燃料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收集产生的气体产物,并依次通过以下装置.固体燃料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固体.实验现象:A中白色固体部分变蓝,B、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①B的目的是:____;D的目的是____.②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③依据以上的实验现象推断燃烧产物中是否存在CO: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实验结论:小云认为该白色固体燃料组成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号箭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