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门的悬念丝绸之路课文主要内容容是什么,谢谢

阅读门的悬念的答案。_百度知道
阅读门的悬念的答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形象地写出对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之中.4、教导主任:用信任和爱心使学生懂得珍惜.3、用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校长:用铁门阻止踢打1、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信任的力量——读《门的悬念》有感作文,700字-800字_名著读后感-
手机看作文,就上公文易作文网
> 作文正文
信任的力量——读《门的悬念》有感作文 800字
信任的力量——读《门的悬念》有感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门的悬念》。这位校长明智的作法,使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经常用脚开门,关门。教导主任曾在门上贴了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却无济于事,便打算换一扇铁门。可校长却换了一扇最坚固的门——玻璃门。是啊,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珍惜与呵护。看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烂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这扇门是校长给予孩子一份真诚的信任。信任是尘世间的美德,它是一座心灵桥梁,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平时,兄弟姐妹之间需要信任,互相关爱,互相扶持;朋友之间需要信任,互相友爱,互相分享快乐与忧愁。夫妻之间需要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即便是陌生人之间如果存有一份信任,也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有一次,我和妈妈一块儿去买水果。琳琅满目的水果映入眼帘,有圆滚滚的西瓜,有红彤彤的苹果,有水灵灵的桃子……阵阵水果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东挑挑,西拣拣,装了大大小小的袋子沉甸甸的。水果店老板娘热情地服务着,东指指,西点点,耐心地为我们推荐着时令水果。“64.5元!”妈妈在钱包里翻来翻去只掏出一张皱巴巴的50元。她低着头,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我就这……这些钱了!”我颇为胆怯地接了一句:“可以明天……明天来还吗?相信我,我们一定还!”那位老板娘笑了笑,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以后,我们经常去那里买水果,老板娘总是待我们如贵宾,亲自服务我们,她的脸一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像是一根针,皱纹布满了整张慈祥的脸上。可这张脸上却写满了信任。老板娘的那种信任为那家水果店赢得了不少客人。哦!信任是一朵美丽的花,走到哪里都会给人间带来芬芳;信任是一阵春风,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信任是一缕阳光,能温暖人们的心田。实验小学六(3)班胡慧
信任的力量——读《门的悬念》有感
作文《信任的力量——读《门的悬念》有感》源于互联网,由公文易作文引擎自动聚合,如果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或隐私,请来信告知:。《门的悬念》阅读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门的悬念》阅读答案
&&《门的悬念》阅读答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练习及答案_甜梦文库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练习及答案
一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 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 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 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 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 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 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 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 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 杨树花是毛毛虫, 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 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 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 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 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 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 说明。 答: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1 二 F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 1―6 题。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 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霉头!”“现在乘车啊,真是……” 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 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雨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 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娇 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 尖利的破璃撕开一道口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 着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 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 “你该下车了, 交给我吧! ”“你 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 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 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 一个人。(选自小小说《伞》) 1.本文运用的叙述方法是_____________ 2.本文以___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 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3.“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姑娘却朝“大汉”“感激 的笑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 答: 5.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_____ _____”→“_____ __ ___”三个部分。 6.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G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 1―5 题。 ①这天终将来临――在某一时刻,医生将确诊我的大脑已经停止思维,我的生命实际 上已经到此结束。 ②当这一刻来临,请不必在我身上装置起搏器。请不要把这床叫做临终之床,把它称 为生命之床吧。请把我的躯体从这张生命之床上拿起,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③把我的双眼献给一位从未见过这五彩缤纷的世界的人;把我的心脏献给一位心肌失2 能、心痛终日的人;把我的鲜血献给一位在车祸中幸免死亡的少年;把我的肾脏献给一 位依靠人造肾脏周复一周生存艰难的人。拿走我身上每一根骨头,每一束肌肉,每一丝 纤维,把这些统统拿尽,丝毫不剩,想方设法使跛脚小孩重新行走自如。如有必要,取 出我的细胞,让它们生长,以便有朝一日一个哑儿能在足球场上欢呼,一位聋女能听到 雨滴敲打窗子的声音。 ④将我身上的其余一切燃成灰烬。将这些灰烬迎风散去,化为肥料,滋润百花。 ⑤如果你一定要埋葬一些东西,就请埋葬我的缺点、我的胆怯和我对待同伴们所有的 偏见吧。 ⑥如果你想记住我,那么就请你用善良的言行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们吧。假 如你的所作所为无负我心,我将与世长存。 1.这篇短文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将“临终之床”称为“生命之床”? 答: 3.文中画横线句在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请为这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并作分析评述。(所找内容用波浪线标示) 分析评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忆 读 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 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 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 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 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 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 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 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 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 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二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 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便 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 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的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3 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 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 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虹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 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才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 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 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 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 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本文选用时有删节)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咬了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进行归纳整理:作者喜欢读哪些作品?不喜欢读哪些作品?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6 分)i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五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 笙萧管笛,无一不通。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 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 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钱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 儿”。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 在瓜皮上雕镂由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 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 是待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 时爱唱戏,唱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给我去伴奏。父 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 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 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4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儿子那时从幼儿园刚毕 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回信。“文 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诉他们: “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 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不料他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 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规定是不能回 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 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 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 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 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 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⑥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 ⑦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 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 最没有意思。 ⑧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 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1.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有双重身分,既是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 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4.文章第⑤段中略写了_______件事,详写了_______件事;该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末一空用文中词语回答) 5.第⑦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_______,第二处的意思是_______。 6.本文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请概述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③段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8.认真品昧,第 8 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9.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 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 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 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 恍然大悟, 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 珍藏着一幅“斗牛圈”,是唐朝名画京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 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 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 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 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 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向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 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 背纤图。 1.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5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意见,重画了一张。 【答】( )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答: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 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 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 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 的信心。 1.《海燕》是一首著名的散文诗。列宁非常喜欢这首诗,并曾在文中引用过其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海燕,表现了海燕的英勇 无畏的气概。 3.好的语言标准有:A.明确;B.朴素:C.简洁;D.形象;E.音乐性等。《海燕》的语言铿锵有 力,充满革命激情,有着极强的音乐性。请揣摩下面三个句子,看它们分别体现了哪条标准,并将字母 序号填在句后括号内。 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回忆我的母亲》) ( ) ②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原文修改前无“一带”一词)就有无限趣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 ( ) ③“……看见猹了,你便刺。运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故乡》) ( ) 八 一个七美元的梦 (美)玛丽?卢?克杜勒 (1)“求购:小提琴,无力出高价。有意出售者请打电话给……” (2)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这则广告呢?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乎时很少看这类广告的。 (3)我把报纸摊在膝上,闭上双眼: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全家人备尝艰辛,靠种地勉强 度日。我也曾想要一把小提琴,可家里买不起。 (4)我的两个孪生姐姐爱上了音乐。哈丽特?安妮学弹祖母留下的那台竖式钢琴,而苏姗娜学拉父亲 的那把小提琴。由于她们不断地练习,没多久,简单的曲调就变成了悦耳、动听的旋律。陶醉在音乐中 的小弟弟禁不住随着节奏跳起舞来,父亲轻轻地哼着,母亲也吹起口哨来,而我只是注意听着。 (5)我的手臂渐渐长长了,也试着学拉苏姗娜的那把小提琴。我喜欢那绷紧的琴弓拉过琴弦发出的 柔美圆润的声音。“我多么希望能有一把琴啊!”但我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6)一天晚上,我的两个孪生姐姐在学校乐队演出时,我紧紧闭上双眼,好把当时的情景深深印在 脑海中。“总有一天,我也要坐在那儿。”我默默地发誓。 (7)那一年年景不好,收成不像我们所盼望的那么好。尽管岁月如此艰难,可我还是急不可待地问6 道:“爸爸,我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小提琴吗?”“你用苏姗娜的那把不行吗?”父亲问。“我也想加入乐队, 可我们俩不能同时用一把琴呀?”父亲的表情显得很难过。那天晚上,以及随后的许多夜晚,我都听到 他在全家人晚间祈祷时向上帝祷告:“……上帝啊,玛丽?卢想要一把自己的琴。” (8)一天晚上,全家都围坐在桌旁,我和姐姐们复习功课,母亲做针线活,父亲在给他大俄亥俄州 哥伦布城的朋友乔治?芬科尔写信。父亲曾说,芬科尔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父亲边写边把信的部 分内容念给母亲听。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发现信中小一行字他没念:“请留心帮我三女儿寻觅一把小提琴 好吗?我付不起高价,可她喜欢音乐,我们希望她能有自己喜欢的乐器。” (9)过了几个星期,父亲收到哥伦布城的回信。于是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哥伦布城的爱丽斯姑姑家。 到姑姑家后,父亲打了个电话,我在旁边听着。他挂上电话后问我:“玛丽?卢,你想和我一起去看望芬 科尔先生吗?”“当然想。”我回答道。 (10)父亲把车开进一个居民区,停靠在一座古老而漂亮的楼房前的车道边上。我们按响了门铃。开 门的是一位比我父亲年纪大些的高个儿先生。“请进!”他和父亲亲切地握手,两人马上攀谈起来。“玛丽 ?卢,我早就听说过你的一些情况。你父亲为你准备了一件礼物,定会叫你大吃一惊。”说完,芬科尔先 生把我们领进客厅,拿出一个箱子,打开后拿出一把小提琴,便开始拉了起来。乐曲忽而高亢嘹亮,忽 而又似瀑布飞泻。“哦,要是能像他那样拉该多好啊!”我心想。 (11)奏完一曲,他转过身来对父亲说:“卡尔,这是在一家当铺里找到的,才花了七美元,是把好 琴。这下玛丽?卢可以用它演奏优美的乐曲了吧。”说完他把琴交给了我。 (12)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我有了自己的琴了!我轻轻抚摸着琴。这把琴是用 一种金光灿灿的棕色木料制成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那么温暖。“多漂亮啊!”我激动得气都透不过来 了。 (13)我们回到爱丽思姑姑家,一进门,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我,看到父亲向母亲挤眼,我才恍然 大悟,原来只有我还蒙在鼓里,我明白我和父亲的愿望已经得到了实现。 (14)我带着小提琴到学校上第一堂课的那天,当时那种万分激动的心情谁也无法想象。随后几个月 里,我天天坚持练琴,感觉抵在额下的那温暖的琴木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15)加入学校乐队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身着白色队服,我俨然像个女王,坐在小提琴组的 第三排。 (16)首次公演是学校演出的小歌剧,当时我的心狂跳不已。礼堂里________(一个空座位都没有, 形容人多)。我们乐队成员轻轻给乐器调试音调的时候,观众席里还嘁嘁喳喳说个不停。当舞台聚光灯 射向我们时,台下立刻变得________(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父亲和母亲也都看 着他们的小女儿,唇边挂着自豪的微笑。他们的小女儿怀抱着她那把珍爱的琴,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赏 它。 (17)岁月似乎过得更快了,两个姐姐双双毕业后,我便坐上了首席小提琴手的座位。 (18)两年后,我也完成了学业,把珍爱的小提琴放回到琴箱里,步入了成年人的世界。先是接受护 士培训,然后是结婚。在医院工作的几年里先后生育了四个女儿。 (19)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每次搬家,我都带着这把琴。每次打开行李布置居室时,我都要小心地 把琴存放好,忙里偷闲时,想着我仍然多么珍爱它,且对自己许愿,不久以后还要用这把琴演奏几支曲 子。 (20)我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喜欢小提琴的。后来,她们相继结了婚,离开了家。 (21)现在我面前摆着这张登着求购广告的报纸。我极力不再去回首往事,而把这则引起我对童年回 忆的广告又看了一遍,放下报纸,心想:“一定得把我的琴找出来。” (22)我在壁橱深处找出了琴箱,打开盖,把安卧在那玫瑰色丝绒衬里中的小提琴拿出来,我手指轻 轻抚摸着金色的琴木,令人惊喜的是琴弦仍然完好无损。我调试了一下琴弦,紧了紧弓,又往干巴巴的 马尾弓上涂抹了点松香。 (23)接着,小提琴又重新奏出了那些铭记在我心中的最心爱的曲子。也不知拉了多久。我想起了父 亲,在我孩提时他竭力满足我的一切愿望和要求,而我都不知是否感谢他。 (24)最后,我把小提琴重新放回箱子,拿起报纸,走到电话旁,拨通了那个号码。 (25)当天晚些时候,一辆旧轿车停靠在我家的车道旁。敲门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先生。“我一直祈 祷着会有答复我登在报纸上的那则广告。我的女儿太希望有一把小提琴了。”他边说,边查看我的那把7 琴,“要多少钱?” (26) 我知道, 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 可此时, 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回答说: “七美元。 ”“真 的吗?”他这一问,倒使我更多地想起了父亲。“七美元。”我又说了一遍,接着道:“希望你的小女儿也 会像我过去那样喜欢它。” (27)他走后我随即关上门,从窗帘缝里看到他妻子和孩子们正等候在车子里。突然车门打开,一个 小姑娘迎着他双手托着的琴箱跑过来。 (28)她紧紧抱住琴箱,接着双膝跪在地上,“咔嗒”一声打开箱子。她轻轻抚摸着红彤彤的夕阳辉映 下的那把琴,转过身,一下子搂住了面带微笑的父亲。 1.根据(16)段的语境,按括号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写出两个相应的成语。 答: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第(10)段画浪线的句子,以“××忽而……,忽而又似……”为形式造一个句子。 3.本文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___,记叙线索是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这样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略写的是___________,这 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当“我”急不可待地向父亲表达想要一把小提琴的心愿时,父亲的 表情为什么显得很难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12)段中,作者写道:“看到父亲眼里的泪水,我终于明白了一切”,你认为“父亲眼里的泪水” 表达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写“我”在得到小提琴后多次用到“激动”、“珍爱”,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我”的这种 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两次提到求购小提琴的广告,这两则广告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26)段中“不管哪家乐器商店都会出笔好价钱”的一把小提琴,“我”为什么只卖“七美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把七美元的小提琴圆了两个小女孩的梦。文章题目是“一个七美元的梦”,对这个“梦”你是怎样 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华老师,你在哪里? 小学二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老师叫华霞菱,女,刚从北平师范学校(简称北师)毕业,二十岁 左右,个子比较高,脸挺大,还长了些麻子,校长介绍说,她是“北师”的高材生,将担任我们的级任 (犹今之班主任)老师。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 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 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 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 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我这个句子,从此,我受到了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 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 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8 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 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个瘦小的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 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或真是地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了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 你说了什么来着?”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 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吃了一碗油茶,一 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 苏君和杨蔷云身上了。 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 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 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我们上三年级,级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 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选文有删改) 1.根据要求分析文中划线句子。 (1)“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了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叙事详略得当,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写?这样处理详略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观全文,说说华老师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本文语言的突出特色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略加分析。 十 门的悬念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 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已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 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 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带“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 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 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 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9 1.校长说“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意味深长。为什么说这门是最坚固的?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答:2.文中说,“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这“易碎的梦”具体指什么? 答:3.“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这句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4.对“如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这一问题,教导主任和校长持不同的观点主张,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回答。 答:十一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 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 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 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 女时期, 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 在那整个时期, 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 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错。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 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 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 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 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 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 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 国自由的价值。 ⑤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 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 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 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 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 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注:玛丽?居里,人们常称她为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两次获诺贝尔奖。)10 1.读第①段回答如下问题: 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答: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读②③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第⑤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答:寻求现实的人:__________________ 梦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第⑦段回答如下问题: ①“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学的这种强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理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何中“科学的这种能力”指 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来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答:_____ , _____, _____,_____。 十二 父亲的信 胡智慧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 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 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 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一般不超过一页纸,有时只有三五句话, 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是很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反面才载有几 句嘱托。而且家中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 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色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们读到家书的时候, 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很少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 信, 从信中我似乎读不到家的温馨, 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 我总是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 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 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费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 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不禁一怔, 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看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 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 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50 字)(选自《时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2 月版)11 1.“到部队后”,“我”会怎样做?请发挥想象,用一两句叙述性语言补写在上面的方格中。(不得超过 50 字) 2.本文第 3 节写父亲来信“认真得很”,而第 4 节却说父亲的信“很随意和马虎”,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 4 节划线句子中的“像”字与下文哪句话相照应?请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 4.本文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很感人。写出你最受感动的一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与朱自清写的《背影》从内容、语言到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填写下列表格。(“相同 点”中,每个空格填写不得超过 4 个字。“不同点”中,“记叙线索”一栏,每空格填写不得超过 5 个字;“描 写父亲的方法”一栏,每空格填写不得超过 8 个字。) 相同点 不同点 篇名 《背影》 篇名 《背影》 《父亲的信》 内容 《父亲的信》 内容 主题 语言 记叙线索 描写父亲的方法十三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 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高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 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 . 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 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 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 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 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 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 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下面对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段中“别恼”一词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下雨的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甲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和“像花针”相 照应。 C.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点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 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应下文祥子的“哆嚓” ,写得准确,精彩。 答: ( ) 2. 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 一例即可) 3. 甲段从视觉角度写雨, 运用一些表色彩的词语, 它们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给人一种清新温和的感觉:乙段中运用比喻描绘夏雨猛烈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加点词“掀”能否换成“撕” ,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5.这两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写,但作用不同,请简答其作用各是什么? 甲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的作者。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十四 朋 友 巴金 ?这一次旅行使我更明了一个名词的意义,这名词就是朋友。 ?七八天以前我曾对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说: “在朋友们的面前我只感到 cánkuì。他们待我太好了,我 简直没有方法可以报答他们。 ”这并不是谦逊的客气话,这是真的事实。说过这些话,我第二天就离开 了那朋友,并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和他再见。但是他所给我的那一点温暖至今还使我的心在颤动。 ?我的生命大概不会是久长的罢。 然而在那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盖明灯, 照彻了我的灵魂的黑暗, 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明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家庭 所给我的阴影扫除掉的也正是它。 ?世间有不少的人为了家庭弃绝朋友,至少也会在家庭和朋友之间划一个界限,把家庭看得比朋友重过 许多倍。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动里我发现了这个信条。这个信条在我实在是不能够了 解的。对于我,要是没有朋友,我现在会变成什么样的东西,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我也会讨一个老婆, 生几个小孩,整日价做着发财的梦,抛弃了事业 mèi 了良心去做一个现社会制度的忠实的拥护者罢。 ?然而朋友们把我救了。他们给了我家庭所不能够给的东西。他们的友爱,他们的鼓励,几次把我从深 渊的边沿 wǎn 救回来。他们对于我常常显露了大量的慷慨。 ?我的生活曾是悲苦的,黑暗的。然而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都分 给了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与,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 福。我默默地接受了它们。我并不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我也没有做过一件报答的行为。但是朋友们却 不把自私的形容词加到我的身上。对于我,他们是太大量了。 ?这一次我走了许多新的地方,看见了许多新的朋友。我的生活是忙碌的:忙着看,忙着听,忙着说, 忙着走。但是我不曾感受到一点困难,朋友们给我预备好了一切,使或不会缺乏什么。我每走到一个新 地方,我就像回到了我的在上海的被日军毁掉的旧居。而那许多真 zhì的笑脸是在上海所不常看见的了。 ?每一个朋友,不管他自己的生活是怎样困苦简单,也要慷慨地分一些东西给我,虽然明明知道我不能 够给他一点报答。有些朋友,甚至他们的名字我以前还不知道,他们却也关心到我的健康,处处打听我 的病况,直到他们看见了我的被日光晒黑的脸和手膀,他们才放心地微笑了。这种情形确实值得人流泪 哟。 ?有人相信我不写文章就不能够生活。两个月以前的一个同情我的上海朋友寄稿到广州《民国日报》的 副刊,说了许多关于我的生活的话。他也说我一天不写文章第二天就没有饭吃。这是不确实的。这次旅 行就给我证明出来,即使我不写一个字,朋友们也不肯让我冻馁。世间还有许多大量的人,他们并不把 自己个人和家庭看得异常重要,超过了一切的。靠了他们我才能够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还要生活 下去。 ⑴朋友们给我的东西是太多太多了。我将怎样报答他们呢?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需要我报答的。 ⑵近来我偶尔读朋友的书,看见了这样的话“消费乃是生命的一个条件??世间有一种不能与生存分开 的消费, 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 就会内部地干枯起来。 他们必须开花。 道德, 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 ” ⑶在我的眼前开放着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了。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花?难道我已经是“内部干 枯”了么? ⑷一个朋友说过: “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明来照彻黑暗。 ” ⑸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来做一块木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发散出来,我属意 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来给这人间一点温暖。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谦逊( ) ②颤( )动 . . ③冻馁( . ) ④施与( . )13 2.给文中拼音处填上适当的汉字。 ① cánkuì( ) ② mèi( )了良心 ③ wǎn( )救 ④ 真 zhì( ) 3.文中第?段,把“友情”比作“明灯”“明灯”的作用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段中,加点的词“它们”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段中写到: “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 ”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第?段中“靠了他们我才能够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还要生活下去”一句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⑴段中作者说“朋友们给我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然而“他们是不需要我报答的” ,这是怎样一种 友情,表现了朋友怎样的思想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本文谈谈对“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一句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来做一块木柴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完此文,结合自己的认识,用一组排比句描述你对“朋友”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而巴金的朋友“常常显露了大量的慷慨” ,又不需要报答。请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两种人生观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那条河流 我怀念那条河流。 a.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 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 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 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 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 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波河湾的 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 它的命运。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 的岁月吹奏。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 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 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 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 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 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14 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的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 象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惟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b.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 垃圾。 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节选自《散文》2001?2) 1.第 3 段有四个由“理所当然”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我”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文中与此相照应 的句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首尾词,中间可打省略号) 2.结合语境,揣摩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①“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 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 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 ”两个“小小的”描写出_________________, “战争的恐惧”、“过分的伤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前面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本 句采用了拟人手法,“遗体”描写出______________的惨境, “无言诉说”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 全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结合全文,简析划线句 a 和 b 的深层含义。 a 句为什么把河流比喻成“孤独的琴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句怎样理解“我们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为什么说“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答问。 ①统观全文,作者用了对比的写法:写河流,当初_______________,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 差强烈;写”我”对河流的认识,当初以为“_________”,现在意识到要“_________________”,变化巨大。 ②结尾部分,“我内心的河床”指_________________,作者希望”复活?的不仅是_______________,而且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根据你对本文的感受,以“我怀念……,它曾使我……”的形式写一句话。(不超过 20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 十六 礼 物 李淑云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酣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 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 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 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 1 万元,建校费,1 万元呀,到哪去弄 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 1 万元人 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15 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 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 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 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 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 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 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 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 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 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 故事梗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 .. 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的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 1 .... 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4.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惰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6 题。 老师的泪 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 “齐玉。”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我说。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在笑声中, 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 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 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 也没人知道。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 咽在心里。我只有恨,恨我爸。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我选择了我的语文 老师。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16 “原谅老师,好吗?” 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我 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 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弥 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 来的学生吧……?” (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 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 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 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我永远也忘不了。 1.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______的外表和______ 的心灵。 3.文中多处写老师的“泪”,细腻传神地表现了老师的心理和情感。请你简要回答,横线(a)处的“泪”, 表现了杨老师此时怎样的心理?横线(b)处的“泪”,表现了杨老师对恩师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一句中,“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指的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5.文章讲述了两代教师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___________的赞歌。 6.文中杨老师对“我”,说“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简要谈谈对 这句话的理解或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 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 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 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 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 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 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 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 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 我眼前一亮, 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 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 泥中斯ィ呓豢矗渲芯够褂辛蕉淙浒咨男』ā4丈先ィ宦频那逑悖呷诵钠∥ 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17 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 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 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 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 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 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 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í 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诅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日俱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 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小时候)__________;(救灾时见了兰草)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④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段有两个层次。在下面题目中的横线里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层意。 答:①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②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草。 7.第④段未画横线部分有 A、B、C 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 C 句的空缺处补写 2――4 个 短句,与 A、B 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答: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 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 风不能把阳光打败 毕淑敏 ①“但是”这个连词,好似能把皮坎肩缀在一起的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比方说:你 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比方说:这女孩身材不错,但是――皮肤黑了些。 ②我想,“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它前后意思的分量,应是大致相等的。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单 纯纽带,并不偏谁向谁。后来在长期的使用磨损中,悄悄变了。无论在它之前,堆积了多少褒词,“但 是”一出,便像洒了盐酸似的,优点就冒着泡沫没了踪影。记住的总是贬意,好似爬上高坡,没来得及 喘口匀气,“但是”就不由分说把你推下了谷底。“但是”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成了马上有冷 水泼面的前奏曲。让你把前面的温暖和光明淡忘,只有振起精神,迎击扑面而来的顿挫。 ③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物的两面。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但 是”这个预报一出,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④一位心理学家主张大家从此废弃“但是”,改用“同时”。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说:“今天的太 阳很好,但是风很大。”今后说:“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⑤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差别。可是,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不同的分量和语 气就体会出来了。“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注意力凝固在不利的因素上:觉着太阳好不是件值得高兴 的事情,风大才是关键。借助了“但是”的威力,风把阳光打败。“同时风很大”――它更中性和客观,前 言余音袅袅,后语也言之凿凿。不偏不倚,公道而平整。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18 得到,头脑中自有安顿。 ⑥一词背后,潜藏着的是如何看待世界和自身的目光。 ⑦花和虫子,一并存在。我们的视线降落在哪里?“但是”,是一副偏光镜,让我们聚焦在虫子上,把它的 影子放得浓黑硕大。“同时”,是一个透明的水晶球,均衡地透视整体:既看见虫子,也看见无数摇曳的 鲜花。 ⑧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吧。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勇气,因为情绪得到保养和呵护;你会 发现拥有了宽容和慈悲,因为更细致地发现了他人的优点;你能较为敏捷地从地上爬起来,因为看到沟 坎的同时也看到了远方的灯火……(选自《语文报》第 1228 期) 1.本文作者花了大量笔墨论述了“用?同时?代替?但是?”的主张,其意图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U”为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你是否同意那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废弃?但是?,改用?同时?”的主张?请从“但是”后面的内容是否都是 贬意的角度,举例阐明自己的理由。(有创见的加 1―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阅读本文,任选一个角度(如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语言等),自拟一道试题,自己解答。 (①要用简答题,用其他题型的不给分。②抄用本卷中的试题不给分。③对编制的有价值的试题或有创 见的答案,可另加 1―2 分。) 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 父亲的弟弟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 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 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 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 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 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 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 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 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1.为什么于勒由“全家的恐怖”变成了“全家惟一的希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家里人”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中“果然,10 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这句话,有照应上文的作用,它照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4.读了上文后,你认为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 1.野菊花(陈创)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 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 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 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 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 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 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 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 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 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 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 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 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 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 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翮(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 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 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 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 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 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 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这野性的勇敢和进取!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你 根本辖制不住她,她也从不约束自己。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单一面嫩金、 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古代军队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其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之 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 在心…… 1.①②③段是从哪些角度描绘野菊花的?请概括回答。(3 分)2.从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3.④⑤两段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具体分析并说明其作用。(4 分)20 4.⑦⑧⑨集中描写了野菊花的性格和气质,从中找出―个你最喜爱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3 分)5.读完本文,结合你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谈谈你从野菊花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3 分) 二十二 雪山向日葵(张抗抗) ①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 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②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 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③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④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 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⑤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 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 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⑥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 旗,将那整片向日葵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⑦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⑧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⑨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⑩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雪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 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⑴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⑵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⑶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 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 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⑷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雪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 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⑸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 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 地抬起头来了。 ⑹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 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 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⑺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⑻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⑼雪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 背影。21 1.第③段中“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中“秘密”指什么?请结合内容谈谈。 2. 作者在⑩―⑷段中, 对雪山向日葵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猜想, 删去这些内容行吗?为什么?3.认真揣摩③段,并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对雪山向日葵的描写颂扬了什么精神?4. 作者发现了雪山向日葵的特性后, 进行了深入地反思和再认识。 作者“发现――反思”这一认识的过程, 对你有什么启示呢?5.(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文章是如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二十三 石榴(莫怀戚) ①12 年前我搬来这里,最高兴的是从此有了阳台,可以养花。 ②但这个阳台不理想:冬天的阳光得不到,夏天两头晒。 ③所以我的盆花活得艰难,只要我稍有懈怠,它们立刻枯萎,而且救不过来。就这样相继死去许多株, 于是栽栽种种,我阳台上的盆花不停地变换。 ④但是有一株从来没有死过,就是石榴。它是惟一的元老。 ⑤当初买它的时候,是小苗;花农要价高,说是果石榴。有一种叫花石榴的只开花。 ⑥我不懂行,但不愿凭空怀疑人,就买下了。真还是果石榴。 ⑦从此每年 7 月,它开花、结果,到国庆节时,大的已如小孩子儿拳头,胭脂般地红着;有的还煞有介 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但籽粒微酸,不好认真吃。 ⑧于是我产生了个观念,石榴易活,我家石榴尤其不会死。 ⑨然而今年情况不妙。7 月过完,它一直不开花,8 月中旬,枝叶突然开始发黄――这个迹象同其他盆 花的死亡先兆一模一样。 ⑩我开始全力抢救它,例如每天浇水喷水若干次,检查病虫害……它依然每况愈下。 ⑴到了中央气象台宣布今年的酷热及持续时间是建国四十多年来之最时,我明白石榴完了。 ⑵那几天我老想着《二六七号牢房》一文中老爸爸的话:“他连星期肉菜汤都不吃,他连星期肉菜汤不想 吃。”(他指伏契克――作者,捷克革命家――受刑严重,失去食欲。) ⑶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 ⑷有几天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⑸一个壮汉对一株盆花的伤感无法诉说。 ⑹但后来我变了主意。不是含有一线希望,而是出于一种情份: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 ⑺我照施肥、照浇水、照拔草、照松土,你要怎样是天意了。我将我的心尽到――石榴啊! ⑻9 月 10 日,即今年酷暑强弩之末时,外出两天的我归来大吃一惊: ⑼石榴满枝红花,浓如鲜血! ⑼它什么时候打的苞,谁也不知道! ⑽数一数,35 朵,它从来没在 9 月开过花!它从没开过这许多的花!而且它的枝叶依然枯黄。就是说, 它在死亡线上挣扎了整整一个夏天后,它憋了整整一个酷暑的生命全部用来开花结果了。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2 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 2.第⑹段中“但后来我变了主意”。“主意”具体指的是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 4.联系文章内容,谈谈石榴复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领会第⑶段句子“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在表达上的作用。6.第⑹段中“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这是作者的心理活动。假定你是那株石榴,请用一句言简意 深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愿。(可以借用古诗句表达)7.读完文章后,你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十四 对一朵花微笑(刘亮程) ①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②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 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指课文主要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