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设备折旧怎么算进什么科目,安装的金蝶软件进什么科目,电焊机金额5380,进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吗

使用金蝶KIS增加固定资产时要填“折旧费用科目”和“减值准备对方科目”,是应该填什么科目进去呢?_百度知道
使用金蝶KIS增加固定资产时要填“折旧费用科目”和“减值准备对方科目”,是应该填什么科目进去呢?
使用金蝶KIS增加固定资产时要填“折旧费用科目”和“减值准备对方科目”,是应该填什么科目进去呢?假设要增加“厂房”“计算机”“汽车”三种固定资产,这两个科目该怎样填?麻烦财务高手帮忙解踢答,感激不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厂房”的折旧计入制造费用--折旧“计算机”“汽车”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折旧减值准备都对应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采纳率:57%
来自团队:
尊敬的客户,您好!
折旧费用科目就录入您要分摊的科目,比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减值准备对方科目就录入科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你按f7找就行了啊
你的KIS软件购买了固定资产模块了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折旧费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急求!新准则下,设备预付款可以计入工程物资科目么? - 金蝶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
标题: 急求!新准则下,设备预付款可以计入工程物资科目么?
作者: 火锅料& & 时间:
& & 标题: 急求!新准则下,设备预付款可以计入工程物资科目么?
急求!!单位年底决算,审计单位要求调到预付账款里核算。
希望能帮忙解决一下,感激不尽!!
作者: 白马啸西风& & 时间:
& & 标题: 支付设备预付款的账务处理
  【问题】
  支付购买不需要安装的小型设备(属于固定资产)的预付款,取得收据,暂无发票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购买需要安装设备的预付款(取得收据,暂无发票)记入什么科目?
  【解答】
  (1)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收款收据是作为款项收付凭证来使用的,因而更多地是与货币资金的收支相对应,而并不绝对地与交易行为相匹配。而购置机器设备和工程物资所发生的往来,通常是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以区别于购买生产经营用材料所支付的款项。
  (2)如果预期所购固定资产不需安装或者预计安装期限较短,也可以通过“预付账款”进行过渡,即在预付款项时,借记“预付账款”等,贷记“银行存款”等。收到发票时,不需安装的设备借记“固定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借记“在建工程”,相应贷记“预付账款”等科目。
  (3)如果企业购置的设备是需要先办理入库手续,实际安装时再领用的,就需要设置“工程物资”科目进行过渡。如果是企业自营工程购买大型设备的预付款以及购入的准备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设备、物资等,也应通过“工程物资”科目进行核算(下设“预付大型设备款”、“专用设备”等明细),待实际领用时转为在建工程。付款时,借记“工程物资——预付大型设备款”等,贷记“银行存款”等;收到发票时,借记“工程物资——专用设备”等,贷记“工程物资——预付大型设备款”等。
  (4)如果企业已经将所购设备投入使用,但仍未取得正式发票,可以采取类似于暂估入账的方式确认固定资产并按规定计提折旧。通常的会计处理是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预付账款——暂估入账款”等。待取得发票时,再按实际情况调整相关科目。
作者: 白马啸西风& & 时间:
工程物资  
是指用于固定资产建造的建筑材料,如钢材、水泥、玻璃等。在资产负债表中并入在建工程项目。
 企业会计记录设置工程物资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为基建工程、更改工程和大修理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包括为工程准备的材料、尚未交付安装的需要安装设备的实际成本,以及预付大型设备款和基本建设期间根据项目概算购入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等的实际成本。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应当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工程物资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1.专用材料;2.专用设备;3.预付大型设备款;4.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企业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应按实际成本和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专用材料、专用设备),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企业为购置大型设备而预付款时,借记本科目(预付大型设备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设备并补付设备价款时,按设备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专用设备),按预付的价款,贷记本科目(预付大型设备款),按补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工程领用工程物资,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专用材料等);工程完工后对领出的剩余工程物资应当办理退库手续,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工程完工,将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交付生产使用时,应按实际成本,借记“低值易耗品”科目,贷记本科目(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企业存货的,按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转入存货的剩余工程物资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如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对外出售的,应先结转工程物资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售时,应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应的成本。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营业外收支。
  工程物资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为工程购入但尚未领用的专用材料的实际成本、购入需要安装设备的实际成本,以及为生产准备但尚未交付的工具及器具的实际成本等。
所以,审计事务所的意见是正确的。预付账款是核算商品材料等预付款项的,不能与“工程物资”科目混淆。
作者: 白马啸西风& & 时间:
审计单位要求调到预付账款里核算。这句与题目不一样啊?这不是审计事务所的意见吧?
设备预付款要在工程物资中核算,不在预付账款中核算。
作者: 白马啸西风& & 时间:
1605& &工程物资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价值,包括工程用材料、尚未安装的设备以及为生产准备的工器具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等进行明细核算。
  工程物资发生减值准备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
  三、工程物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二)领用工程物资,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本科目。工程完工后将领出的剩余物资退库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资产减值准则确定工程物资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减值准备)。
  领用或处置工程物资时,应结转已计提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四)工程完工,将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和器具交付生产使用时,借记“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转作本企业存货的,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应同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对外出售的,应确认其他业务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
  上述事项涉及增值税的,应结转相应的增值税额。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的价值。
作者: 火锅料& & 时间:
总公司新准则帐套是 工程物资-预付设备款 所以当时将设备预付款按工程物资入账
还有,我单位尚未投产,是否应该发生预付账款?
作者: 白马啸西风& & 时间:
总公司新准则帐套是 工程物资-预付设备款 所以当时将设备预付款按工程物资入账。
你们处理的非常正确啊,没有问题的。
如果是为以后生产而提前订原材料汇款或支款,可以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
作者: 火锅料& & 时间:
那我就再和事务所沟通一下,太感谢了!!
还有,事务所提出了一个盘点的问题,针对“专用材料”、“专用设备”、“工器具”,那么对于设备预付款是不是只要账实相符就行了呢??
作者: 白马啸西风& & 时间:
& & 标题: 回复 8楼 的帖子
是的,如果需要可以函证。事务所查账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内部管理用,可以按实际来。如果是为了年检等其他用途,程序还可以简化的。做一下相关人员的工作就可以了。
作者: 火锅料& & 时间:
主要是公司要求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账目必须被事务所完全认可!
搞清楚了对领导也好解释。
欢迎光临 金蝶社区 (http://club.kingde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Access denied | www.icedu.org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icedu.org)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a1eb3-ua98).您所在的位置:
最全的做会计分录的方法与步骤
会计新手有时会为会计分录的填写犯难,下面小K为大家整理了一套做会计分录的方法和步骤,希望各位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一、背熟科目表的科目名称和属于什么类别的
二、背熟该表
三、做会计分录的步骤
1、分析涉及什么科目
2、该科目属于什么类别
3、该科目的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
4、根据上表判断是借方还是贷方
各类科目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
总体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资产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成本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费用类:期末余额(等于零)=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借贷金额一致)
收入类:期末余额(等于零)=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贷金额一致)
负债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权益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1、库存现金的核算
(1)现金收入的核算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提取现金)
其他应收款(对个人罚款)
其他应付款(收取押金)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废旧材料)
(2)现金支出的核算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支付工资)
其他应收款(预借差旅费)
贷: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的核算
(1)银行存款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存入现金)
应收账款(收回应收账款)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银行存款支出
借:库存现金(提现)
管理费用(办公费用)
原材料等(购买材料等)
贷:银行存款
3、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按照市价入账)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持有时,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下降(做相反的账务处理)
(3)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 &(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可能在借方或者贷方)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4、原材料的核算
(1)购买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 (已验收入库)
在途物资(未验收入库)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已收款)
应付账款(未收款)
(2)在途物资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特殊情况:材料已到,发票未到,货款尚未支付
月末暂估入账,下月初再红字冲销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某企业
(4)发出原材料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直接用于生产车间)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
其他业务成本(外销)
贷:原材料
5、库存商品的核算
(1)产成品入库的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2)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固定资产的核算
(1)购入不需要安装固定资产
购入的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直接计入“固定资产”账户
2009年前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买价+增值税+各种运杂费等)
贷:银行存款
2009年后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 & (买价+各种运杂费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需要安装固定资产
需要安装的,先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安装完毕后再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2009年前的账务处理
购入时 &借:在建工程 &(买价+增值税+各种运杂费等)
贷:银行存款
安装时领用材料、发生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付职工薪酬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2009年后的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 (买价+各种运杂费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安装时领用材料、发生安装费用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借:制造费用(生产部门折旧)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性出租资产折旧)
贷:累计折旧
(4)固定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
发生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清理净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7、应收账款的核算
(1)应收账款发生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应收账款收回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8、坏账准备的核算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应收账款余额*比例-坏账准备贷方余额或者+坏账准备借方余额
(1)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 :坏账准备
(2)冲减坏账准备时
借:坏账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3)实际发生坏账时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4)冲销/冲回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9、应收票据的核算
(1)不带息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借: 应收票据(按面值入账)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到期收回款项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
到期债务人无力偿还款项
借: &应收账款
贷: 应收票据
(2)带息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理
票据取得(同不带息票据)
期末计息(期末一般是指中期末、年末)
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
到期收回款项(本金+利息)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票据
到期债务人无力偿还款项
借: &应收账款
贷: 应收票据
10、预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1)预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收到货物: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预付账款
(3)补付货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4)回多余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预付账款
11、应付账款的核算
(1)应付账款发生的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偿付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12、应付职工薪酬
(1)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 (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 (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管理费用 &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
销售费用 &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
在建工程 & (工程人员的职工薪酬)
研发支出 & (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2)发放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特殊情况)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13、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
(1)进项税额核算,企业采购物资时: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进项税额转出核算,材料改变用途时:
借: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销项税额核算,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14、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小规模纳税人
(1)采购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等
(2)销售时,开出普通发票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含税售价÷(1+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不含税售价×3%
15、计算、计提税金(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主要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以下合计)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考的可能性不大,销售以外的营业额*题目给的税率)
-应交消费税(考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考也会直接给金额,不要求算)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营业税:销售以外的,如劳务(服务业)方面的营业额*题目给的税率
城建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率
教育附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率
16、支付上述税金
借:应交税非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消费税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17、短期借款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月末,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预提法)
或者银行存款(直接摊销法)
到期还本付息
借:短期借款
应付利息(确认的利息)
财务费用 (未确认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18、长期借款的核算
(1)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2)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生产经营期间)
或管理费用(筹建期间)
或在建工程(用于购建固定资产)
或研发支出(用于自创无形资产)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
或长期借款——应付利息(到期付息)
(3)偿还借款
借:长期借款——本金
长期借款——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19、接受投资的核算
(1)接受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投资者(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
或者股本(股份有限公司)
(2)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入账价值按照合同约定的价值/评估价值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材料等
贷:实收资本—投资者(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
或者股本(股份有限公司)
(1)资本过剩引起减资的核算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
(2)发生重大亏损时减资的核算
借:实收资本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1、收入的核算
(1)取得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取得其他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原材料,出租包装物出租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22、成本的核算
(1)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 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2)月末制造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账务处理
①确定分配基础
②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基础
③每个产品的分配费用=分配基础*分配率
借: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23、费用的核算
企业的费用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以及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1)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结转其他业务产品成本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3)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4)销售费用:因销售而产生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5)管理费用:办公室办公用品费,水电费等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6)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利息
24、营业外收支
(1)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罚没利得,接受捐赠,无形资产销售
借:固定资产清理/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2)发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盘亏,被罚款,捐赠,不可抗拒力的自然灾害造成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或者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5、财务成果的核算
(1)期末结转各项收入类、利得类科目的账务处理
使本年利润增加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末结转各项费用类、损失类科目的账务处理
使本年利润减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能为损失)
投资收益(可能为损失)
(3)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25%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②期末结转
借 :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6、年末,结转本年利润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利)
亏损分录相反
27、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过渡性二级科目,最终转入未分配利润)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过渡性二级科目,最终转入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28、利润分配,向投资者计算分配(还没支付)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以后支付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29、用盈余公积时(特定用途才用,只有在弥补亏损、转增资本才可以用)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弥补亏损)
实收资本(转增资本)
30、最后结转利润分配二级科目,把其他二级科目转到未分配利润二级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下合计数)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把借方发生数全部结转)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借方发生数全部结转)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把借方发生数全部结转)
PS: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CPA吧(ID:cpabar)更多注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CPA吧】,免费领取2016年备考资料,并赠送CPA顶级名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器设备折旧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