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官网是不是是北京学生比较多的一个大学了

大学排名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大学排名是根据各项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标准,以英文发表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针对相关大学在数据、报告、成就、声望等方面进行数量化评鉴,再通过加权后形成的排序。世界很多教育机构都有针对国内外大学、商学院或MBA的排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和商业影响。其中,国内大学排名中,影响力较大的是版中国大学排行榜,校友会版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网大版中国大学生源排行榜。当前几大主流世界大学排名分别为(ARWU)、英国《》杂志THE世界大学排名、英国、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等。排名对大学科研教学水平提升、形象推广与其在与国际合作对象的行销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在2月底发布的2018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第一,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8世界大学排名中处于第五的位置。我们到底应该相信哪个?
大学排名原则
为了规范大学排名机构的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华盛顿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于2004 年共同发起成立了大学排名国际专家组。2006 年5 月在柏林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排名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范例,即柏林原则。该原则共有16 项,从排名的目的、指标设计与权重、数据收集与处理和结果公布4 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以作为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排名需遵守的共同准则。
排名是评估高等教育投入、过程与产出质量的方式之一。排名可以提供比较的信息并增进对高等教育的了解,但不能是唯一一种用来评价高等教育应是什么与应做什么的方式。排名可以提供一种市场观点,以作为政府、认证机构以及评价机构有关评估工作的补充。
排名的目的与对象应当非常清晰。排名必须根据其目的来设计。为特定目的或特定对象设计的指标可能并不适合于其他目的或对象。
指标设计与权重
尽可能选择产出而非投入的指标来评价。投入指标可以反映出一所学校的一般情况,而且也较容易获得;产出指标则更能提供高等教育机构或专业的声望和(或)质量更为精确的评价。排名者应确保两者之间的平衡。
数据收集点与处理
排名要注重文中所有原则倡导的伦理标准和好的做法。为确保每项排名的可靠性,负责数据搜集、使用和进行实地访问的评价者须尽可能客观、公正。
尽可能地使用审核过的、可以核实的数据。采用这些数据有许多好处,比如高等教育机构认可这些数据,而且在机构之间具有可比性、一致性。
结果的公布
为受众提供关于排名的全部信息,使他们清楚地了解排名的过程,让其可以自由选择排名的呈现方式。这样,排名的使用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构或专业排名的指标。另外,他们也应当有机会决定指标权重的分配。
通过恰当的方法减少或消除原始数据中的错误,组织、公布的方法要能保证出现的错误能及时被改正,高等教育机构和公众应该被告知排名中曾出现的错误。
大学排名排名由来
排名最初是由于本科生和其父母的关心应运而生的,后来延伸应用于大学招收优秀学生和扩大募款来源的用途上。
根据国际研究显示,优秀学生认为大学排名前茅,有益于协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更优厚的和社会地位。各国排名居前的名牌大学和具有特色的新兴大学常获得政府巨额的教育补助和优秀学生的青睐。定位不明确并排名居末的大学,其学生来源和优秀学生比例则可能逐年下降。今天的排名影响着一大批与利益攸关的选择;再者由于各校强项不一,有的是由于历史悠久、校友贡献良多、国家资源投入、科学研究地位而使其稳定领先;有的则迅速改善自身的缺失,并强化既有的特色,而得以在个类的排行榜上逐年提升。
一般认为,由于全球学习英语的人口最众、英语对国际的影响力最广泛,所以英语系国家的大学院校比较注重大学排名。而非英语系国家的众多欧洲大学,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法国),学术水平也较为平均(如德国),但英语并非为发表其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语言,所以将之纳入以英语世界大学排名榜内,实未达致客观标准。此外,大学排名的标准项目内,特别是有关的指标,由于需要本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商业、社会等特定背景参考,遂发展出另外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商学院、等更细腻的评鉴。
大学排名发展历史
世界大学排名发展
世界大学排名起源于美国,1983年《美新》杂志率先推出全美的大学排名,每两年一次,主要面向本科教育的院校。1987年后至今又改为每年一次,并开始面向研究生教育。大学排行榜的资料数据多来源于美国相关机构,该杂志只是收集并加以利用,然后对外公布。它向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各种可比数据,以供他们在选择学校时参考。这个由非官方、也非教育界的第三方主持的大学排名活动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因为它是一种“民间行为”,所以美国官方教育管理机构也就从不介入其中。
中国的世界大学排名最早起源于上海,研究世界大学排名最初目的是寻找和设定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然后通过评分定位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找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加快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上海交通大学高等研究院经过10余年的研究后,于2003年,推出全球第一个世界大学排名(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不含排名机构主观分数,以论文引用率、教授与毕业校友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得主数目、“自然”期刊与“科学”期刊论文数目、SCI和论文数目等学术数据做排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排名已经成为世界大学排名的标杆。
2004年,英国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和QS(Quacquarelli Symonds)合作推出世界大学排名(THE-QS),2009年起参照汤姆森路透社数据排列推出自己独立的THE世界大学排名。2009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也推出自己独立的世界大学排名,并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其它刊物上发表。
世界大学排行榜则依据各校高水准论文与著作进行排名。
隶属于西班牙的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网络计量研究室(Cybermetrics Lab),2004年开始发布Webometrics排名,根据大学对世界的贡献进行的排名。2007年,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为了科学考评世界大学的科学研究论文水平,衡量台湾地区的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学术地位,推出了世界科研论文质量进行的评比。隶属于荷兰莱顿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莱顿(Leiden Ranking)排名是根据对世界大学的网络科学论文索引影响力进行了评级。2009年,另外一家隶属于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的SCImago Research Group所发布的SCImago大学排名是根据对国家以及大学期刊的评价得出的。欧洲联盟曾宣布将在2010年试行一个“新的全球范围的多维度大学排名体系”,截止目前,欧洲联盟的这个排名还在酝酿中。
大学排名相关介绍
大学排名的阅览者
排名对于大学的形象推广与其国际合作对象的行销上,有着深远的重要性。这样的合作关系对于研究水平、学术项目和学生/师资的交换,对未来的学生来说,具有指标性的作用。根据一项国际调查,57%的受访者说机构的排名影响着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科学家,是否愿意与他们合作;而34%的人认为排名将影响着学术或专业组织是否接纳他们为会员,例如:各大学会考虑,参阅排名,来决定与哪些机构合作。例如诺汀罕大学的前任执行校长Ian Gow提出:政府机构正在敦促地方高校,把合作伙伴限定在前20大的外国名门学府。其他地方的学术界人士也证实了,他们不太可能考虑与排名落后的大学结成科学研究联盟,除非后者的个人或团队非常优秀。这可能为新的或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带来明显的劣势。 慈善家虑及哪所大学提供最好的品牌形象和投资报酬时,也会参考排名。德国电信承认:公司高层曾参阅排名系统来决定专业职务的人选,而波音公司表示将使用排名数据决定“哪些大学在职业教育和补充培训方面支出的1亿美元”。 大学设定校务优先事项时,比较倾向将资源分配予提升大学知名度有助益的学科和研究领域上。许多政府在分配资源和机构评鉴时,会考虑到排名。 排名会影响寻求政府奖学金留学的学生——例如在蒙古和卡塔尔,奖学金仅限于授予被高排名的国际大学所录取的学子。而且大学排名也可以使政府决定是否认可毕业于外国大学的学历——例如马其顿政府自动承认USNWR排名中的前500名大学。
没有进入排名可能意味着有些大学被外国博士生、“世界级”科学家、学术伙伴和慈善家所忽视,例如:
大学排名时,所列入的标准和数据,最易于反映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相对于社会科学范围内的建筑、创意、人文和美术则不易反映其研究成果。诸如工程、商业和教育等专业学科,向来没有悠久的同行评议、不以为传统,也不易反映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和真正实力。
排名起初有重视校友社经地位、毕业后贡献和学术声誉的倾向,其中拥有历史悠久和资金充裕的学府,通常是偏向发达国家中的医学院。这种排名标准使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无法与欧美的重点大学在同一个起跑点上竞争。再者菁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之间的差别,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学之间的鸿沟也可能会扩大他们的优劣势。
有一个特别的问题是,排名使某一时刻的品质与定义会留下一种固定的印象;而高等教育机构的使命是多样化的,所以仅仅把重点放在科学研究的实力上,会忽略了其他的维度,诸如教学、社区参与、第三职能、创新性,以及社会和经济影响。
高等教育机构是复杂的组织,不同的院系和活动皆有不同的优势和弱点。根据所使用的标准和指标/权重的不同,对优秀程度的定义也可能变化。由于排名计算总分,使高等教育的复杂性被减少至一种具有意义的数据上,而差别被夸大了。
尽管存在这些批评,俄罗斯、中国大陆、台湾、印度、日本、韩国、法国、德国和西班牙政府仍然非常努力于建立自己的世界级大学。
大学排名世界排名
大学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综合排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排名之一,下面大学排名榜单为201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op100,详细排名表及指标对比请查阅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7[1]
排名大学名称University国家国家总分1美国11002Stanford University美国276.53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170.94美国370.45加州大学-伯克利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美国469.16美国561.17University of Oxford英国260.18Columbia University美国658.89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美国757.310University of Chicago美国853.911Yale University美国952.812加州大学-洛杉矶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美国1052.513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美国1150.314美国1249.615加州大学-圣地亚哥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美国1349.516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347.117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美国144618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美国1545.719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瑞士144.120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美国1643.321加州大学-旧金山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美国1742.422西北大学(埃文斯顿)Northwestern University美国1841.923University of Toronto加拿大141.624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本141.524密歇根大学-安娜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美国1941.526Duke University美国204127英国440.928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美国2139.729美国2238.630University of Copenhagen丹麦138.531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加拿大237.732英国53733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美国2336.934明尼苏达大学-双城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美国2436.835Kyoto University日本236.736Rockefeller University美国2536.637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美国2636.238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英国636.139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澳大利亚135.940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 Paris 6法国135.541University of Paris-Sud (Paris 11)法国23542Heidelberg University德国134.843科罗拉多大学-玻尔得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美国2734.744Karolinska Institute瑞典133.345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美国2833.246King's College London英国733.147Utrecht University荷兰13348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美国2932.848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132.850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德国232.751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美国3032.552美国313253马里兰大学-大学城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美国3231.854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美国3331.755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澳大利亚231.656University of Helsinki芬兰131.557University of Munich德国331.458University of Zurich瑞士231.359University of Groningen荷兰231.160University of Geneva瑞士33161University of Bristol英国830.162University of Oslo挪威129.963Uppsala University瑞典229.864加州大学-欧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美国3429.465Aarhus University丹麦229.166McMaster University加拿大32967加拿大428.968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ittsburgh Campus美国3528.769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 Paris法国328.669Ghent University比利时128.671梅奥临床医学院Mayo Medical School美国3628.571中国228.573Erasmus University荷兰328.474美国3728.274Stockholm University瑞典328.276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usanne瑞士428.177普渡大学-西拉法叶Purdue University - West Lafayette美国382878澳大利亚327.979罗格斯大学新布朗斯维克分校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 New Brunswick美国3927.880美国4027.780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美国4027.780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 Columbus美国4027.783University of Sydney澳大利亚427.584Nagoya University日本327.285美国4327.185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学城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 University Park美国4327.185加州大学-戴维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美国4327.188Leiden University荷兰42788University of Florida美国462790鲁汶大学(佛兰德语)KU Leuven比利时226.991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126.891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澳大利亚526.893Moscow State University俄罗斯126.693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以色列126.695University of Basel瑞士526.395University of Goettingen德国426.397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大利亚626.198加州大学-圣克鲁兹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美国472699Cardiff University英国925.999美国4825.9
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下面大学排名表单为2018世界大学排名,详细排名表及指标对比请查阅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学校名称学校英文名学生人数师生比国际生比例国家/地区1University of Oxford20,40911.238%英国2University of Cambridge18,38910.935%英国3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2096.527%美国3Stanford University15,8457.522%美国5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1,1778.734%美国6Harvard University20,3268.926%美国77,9558.324%美国8Imperial College London15,85711.455%英国9University of Chicago13,5256.225%美国10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19,23314.638%瑞士10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3616.520%美国12Yale University12,1554.321%美国1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15,4984.324%美国14Columbia University26,5876.132%美国15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39,2799.617%美国16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30,30410.549%英国17Duke University15,2564.522%美国1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36,18213.117%美国19Cornell University21,8509.824%美国20Northwestern University17,46612.818%美国21University of Michigan41,8188.616%美国22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30,6021730%22University of Toronto69,42718.717%加拿大24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12,67613.545%美国25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0,06512.271%英国25University of Washington44,94511.416%美国27University of Edinburgh26,75912.540%英国27New York University43,8609.626%美国27Peking University42,1368.916%中国30Tsinghua University42,08913.79%中国31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29,63312.817%美国32University of Melbourne42,11626.640%澳大利亚33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77320.727%美国34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51,88918.129%加拿大34LMU Munich36,09115.615%德国36King’s College London23,2071241%英国37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43,40222.823%美国38洛桑联邦理工学院?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9,92811.255%瑞士38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7,42410.919%瑞典40香港大学University of Hong Kong18,3641842%香港41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38,68954.423%德国42McGill University30,94013.326%加拿大43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38,96010.712%美国44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21423.131%香港45Heidelberg University28,87623.217%德国46University of Tokyo26,0006.710%日本47鲁汶大学(荷语)KU Leuven44,41237.115%比利时48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5,98619.335%澳大利亚49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48,56117.110%美国50Brown University8,89810.720%美国50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12,6007.517%美国
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
是根据学术同行评议、全球雇主评价、教师人均论文引用量、师生比例、国际化程度等因素进行评比,但由于过度依赖于主观的同行评价因子(40%)以及过高的师生比(20%),因此QS排名是争议最大的排名之一[2]
。下面大学排名表单为QS世界大学排名2018前50名,详细排名表及指标对比请查阅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排名学校名称学校英文名国家/地区1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美国2Stanford University美国3Harvard University美国4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美国5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国6University of Oxford英国7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8Imperial College London英国9University of Chicago美国10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瑞士11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NTU)新加坡12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瑞士13Princeton University美国14Cornell University美国15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新加坡16Yale University美国17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美国18Columbia University美国19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美国20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大利亚21Duke University美国21University of Michigan美国23King's College London英国23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英国25Tsinghua University中国26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2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美国28Northwestern University美国28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本30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香港31University of Toronto加拿大32McGill University加拿大33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美国34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英国35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英国36Kyoto University日本36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韩国38Peking University中国38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美国40Fudan University中国41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澳大利亚41韩国高等科技学院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韩国43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法国44University of Bristol英国45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Sydney)澳大利亚46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香港47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美国47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澳大利亚49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香港50The University of Sydney澳大利亚
2014年年底,美国老牌US News推出了(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3]
,侧重对高校学术实力的评价,以其较客观的指标迅速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3]
而隶属于荷兰的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莱顿(Leiden Ranking)排名是根据对世界大学的网络科学论文索引影响力进行了评级。2004年,隶属于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网络计量研究室(Cybermetrics Lab)开始发布Webometrics排名是根据大学对世界在网络上的贡献进行的排名。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 发布了世界前100大学排名,主要是根据上海大学学术ARWU数据库与国际高等教育机构QS的数据库综合得出。2007年,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为了科学考评世界大学的科学研究论文水平,衡量台湾地区的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学术地位,推出了世界科研论文质量进行的评比。2009年,另外一家隶属于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CSIC)的SCImago Research Group所发布的SCImago大学排名是根据对国家以及大学期刊的评价得出的。
大学排名中国排名
中国主要大学排名评价数据体系:
以综合实力为主的武书连综合榜、带有非主流色彩的武书连一流榜;
以高中生生源质量和大学社会声誉为主的网大生源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排出的校友会排行榜;
独自研究的武大排行榜;
高等教育观察发布的HRE大学综合排名;
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最好大学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
下面大学排名表单为武书连中国大学排名前50名,详细排名表及指标对比请查阅其排名博客。
学校参考类型
华东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4]
下面大学排名表单为2015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前50名,详细排名表及指标对比请查阅两岸四地大学排名2015。
名次公布校名地区总分1清华大学(北京)大陆100.02清华大学(新竹)台湾87.93台湾大学台湾85.84北京大学大陆78.05香港中文大学香港72.36香港大学香港70.37香港科技大学香港69.9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陆67.59浙江大学大陆64.410复旦大学大陆62.511交通大学(新竹)台湾62.312上海交通大学大陆61.913香港城市大学香港55.414香港理工大学香港51.015成功大学台湾49.116阳明大学台湾48.017南京大学大陆46.218中央大学台湾45.419中山大学(广州)大陆44.220台湾科技大学台湾44.121华中科技大学大陆43.322中山大学(高雄)台湾43.223中国农业大学大陆42.8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陆42.725北京师范大学大陆42.426武汉大学大陆41.727西安交通大学大陆41.228南开大学大陆40.629吉林大学大陆40.430哈尔滨工业大学大陆39.931同济大学大陆38.932东南大学大陆38.233天津大学大陆37.434中国人民大学大陆37.335长庚大学台湾36.936大连理工大学大陆35.937四川大学大陆35.538厦门大学大陆35.439中南大学大陆35.240北京理工大学大陆35.141中兴大学台湾33.542山东大学大陆32.443香港浸会大学香港32.344华南理工大学大陆32.045华东师范大学大陆31.746澳门科技大学澳门30.747北京科技大学大陆30.248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陆30.149澳门大学澳门29.750中国医药大学台湾29.62015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5]
下面大学排名表单为2015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前100名,详细排名表及指标对比请查阅2015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综合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省市总分1清华大学北京94.12北京大学北京813浙江大学浙江79.9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78.45复旦大学上海71.7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64.97南京大学江苏648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63.29华中科技大学湖北60.69东南大学江苏60.611中山大学广东60.5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59.213同济大学上海58.814武汉大学湖北57.914四川大学四川57.916南开大学天津57.417西安交通大学陕西57.118大连理工大学辽宁56.619天津大学天津5620山东大学山东55.921吉林大学吉林5522华南理工大学广东54.423厦门大学福建5424北京师范大学北京53.625北京理工大学北京52.226中国人民大学北京51.327华东理工大学上海50.628中南大学湖南50.528重庆大学重庆50.530东北大学辽宁50.33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503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49.8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49.834苏州大学江苏49.535湖南大学湖南4935电子科技大学四川4935中国农业大学北京4938西北工业大学陕西48.639上海大学上海4839北京科技大学北京4841中国地质大学湖北47.642南京理工大学江苏47.543北京邮电大学北京47.4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47.245北京化工大学北京46.74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46.546华北电力大学北京46.546武汉理工大学湖北46.549东华大学上海46.250华中师范大学湖北45.751东北师范大学吉林45.251兰州大学甘肃45.253福州大学福建4554江南大学江苏44.855首都医科大学北京44.556中国矿业大学江苏44.457合肥工业大学安徽43.858中国海洋大学山东43.459暨南大学广东43.260华中农业大学湖北42.861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42.762河海大学江苏42.463浙江工业大学浙江42.164南京农业大学江苏41.964南京师范大学江苏41.964西南交通大学四川41.967北京工业大学北京41.468南京医科大学江苏41.368中国药科大学江苏41.370浙江师范大学浙江41.270华南师范大学广东41.27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40.973大连海事大学辽宁40.873西南大学重庆40.875北京林业大学北京40.576西北大学陕西40.476南京工业大学江苏40.476宁波大学浙江40.479浙江理工大学浙江40.379江苏大学江苏40.379陕西师范大学陕西40.382安徽大学安徽40.183燕山大学河北4084湘潭大学湖南39.985长安大学陕西39.886杭州师范大学浙江39.687南方医科大学广东39.388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39.289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39.189河北工业大学河北39.191湖北大学湖北38.992沈阳药科大学辽宁38.893上海师范大学上海38.694浙江工商大学浙江38.594郑州大学河南38.594湖南师范大学湖南38.597广西大学广西38.497南京邮电大学江苏38.499上海理工大学上海38.2100河北大学河北38.12015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6]
名次学校名称类型地区排名总分2015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地区排名办学类型星级排名办学层次1综合北京1100.00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2理工北京298.23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3综合上海182.2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4综合湖北181.8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北京381.67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6浙江大学综合浙江181.66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上海交通大学综合上海281.44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8南京大学综合江苏180.87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安徽175.88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0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工湖南175.75中国研究型6星级中国顶尖大学11吉林大学综合吉林175.6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2北京师范大学师范北京475.31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3南开大学综合天津175.0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4中山大学综合广东175.07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5四川大学综合四川175.04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6华中科技大学理工湖北274.9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7西安交通大学综合陕西174.31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8同济大学理工上海373.07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19中南大学综合湖南273.0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0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黑龙江172.74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1山东大学综合山东172.45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2厦门大学综合福建172.3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3东南大学综合江苏271.54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4天津大学理工天津271.53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5重庆大学综合重庆170.9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北京570.88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7华东师范大学师范上海469.95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8东北大学理工辽宁169.11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29北京理工大学理工北京668.80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0华中师范大学师范湖北368.62中国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1大连理工大学理工辽宁268.61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2西北工业大学理工陕西268.16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3华南理工大学理工广东268.07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4湖南大学综合湖南367.76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5中国农业大学农林北京767.36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6兰州大学综合甘肃167.20中国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7电子科技大学理工四川267.12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38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北京866.80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39东北师范大学师范吉林266.73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0北京科技大学理工北京966.53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1西北大学综合陕西366.52区域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2武汉理工大学理工湖北466.34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3长安大学理工陕西466.28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4北京交通大学理工北京1066.20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5中国地质大学理工湖北566.19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6中国矿业大学理工江苏366.15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7南京农业大学农林江苏466.00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8南京师范大学师范江苏565.91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48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工黑龙江265.91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0华中农业大学农林湖北665.84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1华东理工大学理工上海565.74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2中国海洋大学综合山东265.61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3南京理工大学理工江苏665.60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4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理工河南165.53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5西南交通大学理工四川365.47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6综合重庆265.36区域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57第三军医大学医药重庆365.32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58暨南大学综合广东365.26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59上海财经大学财经上海665.21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0第二军医大学医药上海765.15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1北京邮电大学理工北京1165.0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2中国政法大学政法北京1265.02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3综合云南164.98区域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4第四军医大学医药陕西564.85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6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江苏764.85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6合肥工业大学理工安徽264.83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7中国石油大学理工山东364.73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68湖南师范大学师范湖南464.69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6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陕西664.69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0苏州大学综合江苏864.68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7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工陕西764.62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2河海大学理工江苏964.52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湖北764.40行业特色研究型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74郑州大学综合河南264.29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75华南师范大学师范广东464.26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76西南财经大学财经四川464.25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7南昌大学综合江西164.24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78东华大学理工上海864.20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79上海大学综合上海964.19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0北京化工大学理工北京1364.0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1中央财经大学财经北京1463.97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北京1563.8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3陕西师范大学师范陕西863.82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4福州大学理工福建263.81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5北京林业大学农林北京1663.80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6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工江苏1063.76行业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北京1763.72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88华北电力大学理工北京1863.68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9广西大学综合广西163.67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89华南农业大学农林广东563.67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1北京工业大学理工北京1963.63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2首都师范大学师范北京2063.60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3福建师范大学师范福建363.56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4东北林业大学农林黑龙江363.49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5山西大学综合山西163.46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6燕山大学理工河北163.44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7首都医科大学医药北京2163.42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98新疆大学综合新疆163.41区域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99南方医科大学医药广东663.39区域特色研究型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99浙江工业大学理工浙江263.39区域特色研究型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
大学排名香港排名
1、香港大学。
作为香港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大学,香港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虽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且备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但香港大学却蕴含着浓浓的中国特色,从校训“明德格物”可见一斑。这源出《大学》的名句,至今仍影响着每一个港大人。
2、香港科技大学。以培养科技人才为办学出发点的香港科技大学,位于九龙半岛东侧风景迷人的清水湾畔。与其他几所依山而建的大学相比,香港科技大学有更胜一筹的地方--它建造在临海之处,依山面海,使科大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在其中行走,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豁达与豪迈。
3、香港中文大学,光是这名字就已经让无数怀有文学梦想的年轻人心潮澎湃。走在中文大学的校园中,更有一种安静和惬意之感。香港中文大学依山而建,绿树成荫,静静的校园里总能看到在课余时间沿山慢跑的学生。在中文大学,你能听见小鸟不绝于耳的叫声,看到清澈的池塘里鱼儿自由游动,富有历史感的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是满目的自然美景,如同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4、香港理工大学处于香港的中心地带。从拥挤的地铁站走出来,就能看到热情又充满活力的理工大学标志建筑,顿时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之感。一走进以红色为主色调的香港理工大学,映入眼帘的就是红色的教学楼、指示牌、路标。而周围则是来来往往笑着交谈着的充满活力的学生。
5、香港浸会大学。另外两所处于繁华的九龙塘的大学是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由于浸会大学由基督教所创办,所以学校就具有基督教教育传统,从浸会大学的校训“笃信力实”中就能看出建校者希望学生能够忠实自己的信仰,并努力实行。事实上,学校的整个学习环境与氛围完全与宗教无关,相反,浓郁的学术氛围、完善的教学设备,让人在踏进学校的第一步,就被她深深吸引,有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奇妙感。
6、香港城市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距离很近的香港城市大学,则是以一个“小”字出名。位于寸土寸金的九龙塘中心地带的城市大学,虽然很“迷你”,但也拥有完备的教学设施而显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同时,从城市大学步行到香港的购物广场--又一城也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这也成为了香港城市大学的独特魅力之一。
7、香港教育学院。在热闹的九龙塘欣赏了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后,我们再到山中去探访一下香港教育学院,也就是我的母校。香港教育学院位于新界大埔区,学校建在山的中部,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青山,青山之中则点缀着香港教育学院。教院的学子,如果起得早,可以看到香港日出的整个过程,感受着山间清新的空气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意,那种美感不言而喻。
8、香港岭南大学。最后要介绍的是香港岭南大学,这所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88年的大学,可谓在历史的浸染中,越发幽香。岭南大学位于香港屯门虎地,和城市大学一样,岭南大学也是玲珑小巧型。岭南大学没有理科和工科,它的英文、中文和哲学则是相当出名。
大学排名质疑
武书连大学排行榜的质疑
09年,有媒体质疑成都理工大学在04、06两年邀请武书连做讲座,并给予其数万元钱。后在武书连所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使该校名次提升20余位。
12年,有媒体质疑武书连所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将浙江大学排在第一位,高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同时,有文章质疑其排名权力。
同年,有文章质疑武书连所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指用其指标体系和算法,测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得分无缘进入武书连排行榜单的前500名。
校友会网排行榜的质疑
08年,有媒体质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2008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的权威性。
11年,有媒体质疑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发布的《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用金钱衡量大学价值,质疑部分大学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的现状。
大学排行之我见
首先明确一点,大学排名很有必要的,是积极的,但是为了让大学排名有更好的发展,更有信服力,以下几点个人意见希望能起到积极作用。
大学排名只是民间进行的非国家官方数据,因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能说排名高的大学一定比排名低的大学好。在2000年高校大合并,造就了一批综合性大学,他们多数是有几所专业性大学合并,一下子扩充学科,具体的学科整合发展并没有多少,只是简单的叠加。而在排名时数量上占据优势,排名比较靠前。而一些专业型大学,受到学科数量限制,自然排名较低。但是他们在某些专业学科上的地位非综合大学所能比,这就是忽视质量追求数量的结果。它们的比较不是建立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使得许多大学为了大学“更好”,一味的扩充学科,适当的扩充是好的,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扩充,花费了太多精力,导致其优势学科受到影响。另外这对于考生也是不公平的,他们报考学校地位高,但是实际专业却不一定好。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很多综合性大学中。因此,对于高考考生,家长,老师通过排名简单的选择大学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大学排名相邻之间判断高低,更不可取。
大学排名既要兼顾数量又不能忽视质量。个人认为以大学为整体去排名是不好的,排名应该进一步细分。例如,以工科专业排名,哲学学科排名,虽然这样变得比较繁琐,甚至一所大学排名有多个名次,但是,只有这样,对于政府来说,与其对综合大学简单一味的扶持不如转化到对多所学校顶尖学科扶持上,使得扶持更有效率;对于个人来说,更能全面的了解大学,正确认识大学,才能明晰该所大学到底怎样;对于大学来说,才能有一个公正的地位名次。
大学排名丑闻
人民日报质疑:大学牛不牛 看校友富不富?
离谱: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的位次可以相差数十位
草率:国内多数大学排行榜都不公布其数据如何采集及研究方法等信息,有的只公布指标大类,有的甚至连指标体系都没有
渔利:有大学校长公开爆料,称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
规范:建立行业协会,对成员进行绩效评估及资质审核
中国的大学排行榜,怎一个乱字了得看排名,同一所学校在不同榜单“跌宕起伏”;看指标,评价角度千奇百怪、数据来源不清不楚;看市场,机构鱼龙混杂、盲目扎堆“打榜”……
不同版本互相“掐架”,甚至爆出“竞价排名”丑闻
在武书连版的大学排行榜上,浙江大学力挫北大、清华,勇夺头筹;但武汉大学版2012年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显示,北大成榜首,浙大居季军;5月,中国校友会网发布大学排行榜,浙大连前三都未能挤入。
更离谱的排名,还得往下看:中国政法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的排行榜上位居第76位,但在武书连版排行榜上跌出百强,位列109;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上排名是124,在武书连版排行榜上退居181位。如此大起大落,难怪有网友直呼“大学排行榜天天都有,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国当前存在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网大论坛、中国校友会网、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10多个机构、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也有不少排行榜仅发布过一两次,未能延续。除了学术机构推出的排行榜之外,商业机构的排行榜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公众眼球。
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估过程不透明,成为大学排行榜的“第二宗罪”。有专家表示,国内多数大学排行榜都不公布其数据如何采集、每所高校各项指标的得分等信息,有的只是公布指标大类,不公布研究方法,有的甚至连指标体系都没有,只是笼统地“参考”若干别家排名,几乎闭着眼睛列名单,其客观性和科学性难以令人信服。
更令公众哗然的是,大学排行榜还爆出“贿赂门”丑闻:曾有大学校长公开爆料,称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2009年,本报记者调查发现,成都理工大学于2004年、2006年两次邀请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到校作报告,并分别支出数万元课酬费,该校在这个课题组的排行榜从2004年的116名上升到2007年的92名,不禁令人心生疑窦。
部分高校欲借榜单提升声誉、展现成绩,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成长缺乏耐心
被认为是考生和家长择校“指南针”的大学排行榜,为何乱象频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专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排行榜公共性的缺失。这位专家称,大学排行榜应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共有且共享的,应体现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然而,随着高校和社会各方对大学排名的关注度与期望值的提高、高校借大学排名以提升声誉的强烈需求,大学排行榜的公共价值掺入了私利。
有高校专家证实,大学排行榜的确能满足某些人的私利:大学校长以此论证自己的工作成效;排名上升有利于招生宣传;在国际合作中被当成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执行院长胡娟看来,大学排行榜本来应该服务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通过客观的评价作用对大学的发展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但利益导向让某些机构和个人利用榜单来赚钱,这实际上是教育领域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表现,而且是不成熟的市场化的体现。
胡娟说,“在评价大学时,很多排行榜不重结构,重规模;不重质量,重数量,一些指标不符合教育规律,甚至背道而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目前社会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成长缺乏耐心、存在急功近利心态的一种体现。”
武书连版大学排行榜被不少学术机构质疑,源于他的计算方法充斥着“数量”替代“质量”、“规模制胜”的逻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称:按照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加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得分在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巴黎高师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咸宁学院、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这样的指责被武书连认为是“胡编乱造”。武书连还用自己的评价体系推算出了与中科大截然相反的结论,以示评价体系无误。这样的争论,在不同的排行榜间并不鲜见。
对于高等教育规律认识不清的大学排行榜,危害有多大?“尽管要相信民众和社会会有理性选择,但如果不科学、不客观的排行榜一直存在下去,会混淆一些事实,误导部分公众,形成不好的风气。”胡娟说。
对大学排行组织进行评估、取缔违规者,增加就业率、薪酬等应用性排名
大学排行榜的种种粗糙,该如何磨平?
在胡娟看来,大学排行榜可以由学术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站在中立的立场,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对大学的表现进行评价,“要从教育和学术规律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最重要的指标来考察,才能让大学排名更有价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专家认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打造一个相对可信的排行榜。首先,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国际上有关大学排行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如大学排行国际专家组(ITRG)于2006年发布了第一个高等教育排名的质量原则和操作范例“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柏林原则”,于2011年11月通过了“大学排行国际专家组排名审计手册”,由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提供高等教育机构排名的认证机构。但我国还没建立起相对有效的行业协会或其他规范约束行业成员行为的组织。
其次,对大学排行组织进行绩效评估及资质审核,一方面有助于发现大学排行组织本身的不足,促进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大学排行组织准入退出的基本依据,对于那些单纯以盈利为目的,对社会公众认知判断和大学健康有序发展产生误导效应的机构应责令其整改,必要时取缔其大学排名的资格。
而胡娟则认为,尽管事物都有普遍性的一面,但在做大学评价时,必须结合国情进行考虑,而不应该一味地学习西方和引进西方的标准。
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表示,有关大学的综合排名,尤其是区分科研实力强弱的排名,目前已经足够,但仍然需要能提供独特观点的大学排名,比如对毕业生就业率、薪酬情况的调查排名,学生毕业后留学深造比例的排名、留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人数和比例的排名,每所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与老师接触机会的多少等等。“这是学生们关心的内容,也可以反映每所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差别。不过,有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如何合理设定,仍是难题,需要进行严肃调查。”
.最好大学网.[引用日期]
.维基百科官网[引用日期]
.US NEWS官网[引用日期]
.最好大学网.[引用日期]
.最好大学网.[引用日期]
.校友会网大学排行[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手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