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普通教育和驭帅11精英和普通区别教育的区别

西方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你不知道的是:西方教育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中国学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学李女士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女士是我中学同学,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中国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军火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附: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宾休假的这一个月,带狗狗带得我很幸苦。有时候我真心希望苹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欢玩的iPad,那样我就不用总是要陪他玩啦!
给孩子玩iPad或者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很多时候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游戏,他们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里加班的时候,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打扰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就可以玩iPad,他就会快快吃啦....
而且,现在的智能工具还可以给小朋友读书,教小朋友学习...真棒,对不对?
可是,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Chris Anderson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非常有意思。几年前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当今大多数人已经对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产品上瘾很深。
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靠亲身接触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和从谷歌百度里面学到的知识性质非常不同。
两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惊了我。这篇文章说的是商业怎样才能吸引90后和00后。
其中两条:“他们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轻一代做为客户,第一,就是要立刻满足他们;第二,就是不能让他们说话。
他们非常不喜欢说话。他们害怕和人用语言交流!
这已经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了。我们已经不再和人交流。
其实不光是90后00后,很多85后也已经失去了与人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85后90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网上找东西很快很给力,但是坚决不愿意拿起电话和人交流。
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电邮。与人用语言交流,他们不愿意,也不会。
可是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语言直接沟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这个能力和意愿,会失去多少效率啊!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担忧。未来的人类,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类用语言交流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状态中,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离开了现实社会,可以在虚拟中满足一切需求吗?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过多过早接触科技会造成成长迟缓。
现在美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到学龄时智力低下,影响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多看电脑就减少了运动,而运动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12岁以下用科技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
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
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
暴力的媒体内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倾向。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的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们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最后,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也许,当iPad之父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接触iPad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高等学府到底是精英教育好还是普遍教育好?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70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7分享邀请回答nytimes.com//education/elite-colleges-differ-on-how-they-aid-poor.html?pagewanted=all&_r=0)中国的话,应该在50%附近,据不完全统计,名列前茅的学校中即便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学生也有19.4%()由于与贫困县人口(23.9%)之间有4.5%的差距,都已经被民众抨击了。能想象美国后50%的家庭只贡献了14%的学生么?有的人光看看美国给贫困学生的奖学金就以为美国更公平。其实美国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其大学招生制度。——————————————————————————————那么,为什么偏向精英教育就会更加不公平?第一,美国私立大学众多,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目的不同。其起源就是要培养社会精英的子女,因此在录取上当然要对社会精英倾斜。这种倾斜,完全是“名正言顺”的:“能受到精英推荐的学生更有可能是精英”。而实际上,能够只有社会精英的子女更有可能认识社会精英,并受到社会精英的推荐。也只有社会精英的子女,更有可能上精英学校,受到精英老师的推荐。因此社会精英在美国大学录取上有着远超底层的优势。这和中国不同。在中国,社会精英唯一的优势是把子女送到最好的中学,接受最好的中学教育,高考可能考的更好一些。(当然,目前存在的地域歧视问题仍然很严重)。第二,无论公立私立大学,都需要有校友的大量捐款,这才能购买新的仪器,建新的大楼。所以每到某系需要翻修、建楼的时候,系主任就要跑出去找钱。而校友的捐款,往往是有代价的。美国大学申请的时候,公然会问“你家里有没有本校校友”。捐钱的校友,其子女、所推荐的人,都会优先录取。所以,明面上精英教育是因材施教,似乎更好。但是在认证哪些学生是精英而那些不是的时候,却根本谈不上公平。反倒是标准化考试更一视同仁。有人认为标准化考试选拔不出真正的精英。我觉得这是错误的。任何一个选拔制度,都不可能真的保证选出来的都是精英。选拔制度的关键在于提高选出人选中精英的比例。高考选拔,实际上是选拔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推算能力、记忆能力。选出来的人,高分低能的确有,但是很大比例上都是确确实实的高智商人群。————————————————————————————————那么,既然中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公平,为什么教育水平不如美国?原因有两个方面。最主要的是没有钱。美国大学教育是非常贵的。我来举个例子。我带过一门课的实验。这门课是机械工程系本科机电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设置很好,国内研究生往往都缺乏这么好的一门课。这门课满员144人,一名教授讲课,两名助教(半额工资)改作业,6名助教(全额工资)带实验。一个助教一周两次实验,一次3小时,带12个学生。这门课分两个学期,也就是说一个助教两个学期只带24个学生。那么助教工资呢就有一万三千多美金。整门课,不算教师工资,只算助教和每个学生每学期100美元实验费(2*0.5+6)*0=119800,也就是说一门课的花销是12万美元。平均每个学生两个学期的这一门课花消就有832美元。这还没算教师工资、教学设备和教室的折旧,等等等等。美国正经大学一个学分的价钱往往都有一两千美元,便宜的也要六七百美元。一门课一般三个学分。话说中国哪个学校有哪门课能达到这个水平。虽然这只是少数核心课程的水平,但是资金投入可见一斑。即便去掉所有助教工资,只保留实验材料费。国内有哪个大学一门核心课程一个学期每个学生的实验材料费可以达到600块人民币呢?话说我这学校在美国排名都跑到120多名去了,我在国内的学校排名20多名。就学生素质而言,国内学校水平高太多了,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如美国,这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工程教育的差异。工程教育就要求自己动手。没钱做实验,课程讲得再好,学生水平也上不去。文科虽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文科更讲究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对学生的启发。也就是说,一次课上学生数量越少越好。这又要求老师的数量要很庞大,教室要多。但是养的起这么多老师么?这又是钱的问题。理科有时候这两个方面都需要。而且能不能雇佣足够的助教,这对本科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足够的助教,就能在实验中给予更详尽的指导,学生学的就多。有足够的助教,老师就能布置大量的作业、考核,这样就能把这些分数广泛加入到最终成绩,学生逃课率之类就会大幅度下降,教学效果就能提高。有足够的助教,就可以有大量的答疑时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没钱,这些就是空谈。此外,相比之下,中国的科研经费也少,教师自己做的项目就少,实践经验就不如美国同行,讲出来当然效果也要打个折扣。所以,中国学校现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而且不知道往哪里用钱。至于很多人诟病的教育行政化,我觉得是次要问题。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大学的学术、教学领域的积累还远远不如美国,所以水平不够。——————————————————————————————当然,美国的教育体制有大量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只不过,它的推荐招生、自主招生制度,还是不学为妙。大众教育体系对社会更加公平,更有利于提高社会流动性,也就能增强社会的活力、进取心、稳定性。精英教育在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天才能力方面的优势的确存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应该有这方面的考量。但那是建立在有能力满足大部分人的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的。否则,对整个社会的效用,最后未必来得更高。8588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英国教育改革:为什么要让穷人的孩子上学|教育改革|老师_凤凰文化
英国教育改革:为什么要让穷人的孩子上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期中国教师应邀前往英国开展“中国式”的教育实验一事引发热议。负责伦敦地区初等教育改革的伦敦学校委员会会徽,寓意智慧与知识的女神张开怀抱,欢迎各个阶层的儿童。
近期中国教师应邀前往英国开展&中国式&的教育实验一事引发热议。从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来看,英国学生几乎完全没有办法招架中国老师时间长、强度大、内容多、对纪律要求高的上课模式。在许多中国网友表示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老调重弹,再次提出中国教育里刻板、枯燥、不够自由与轻松的特点需要改进。 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浪潮始于18-19世纪,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现代化国家、福利国家,英国却不是第一个开展现代教育改革的国家。当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时,英国人发现自己居然在技术上落后了,有人便提出传统的教育体制是桎梏技术发展的罪魁祸首之一。 据统计,19世纪中叶,瑞典城市人口的识字率高达90%,丹麦、比利时、法国和普鲁士均为70%以上,而同期英国的数据仅为50%。改革的呼声迫在眉睫。就这样,由中产阶级牵头、获得贵族积极参与、呼吁社会中下层阶级开始关注教育问题的教育改革就此展开。对改革需求度最高的小学首当其冲。
负责伦敦地区初等教育改革的伦敦学校委员会会徽,寓意智慧与知识的女神张开怀抱,欢迎各个阶层的儿童。正中那本打开的书上标有拉丁文&Lux Mihi Laus&的字样,也是伦敦教育委员会的呼号,意为&知识乃吾之光&(light is my glory) 贵族垄断教育资源,小学教育令人失望 传统的英国社会被看作是一个二元阶级构成的体系。社会上层与下层阶级之间界限分明,很难逾越。教育更是如此。 文法学校、公学和大学的大门只向贵族和有钱人家的男孩们敞开,他们在那里学习基础知识、宗教、道德准则、绅士风范,即所谓的&精英教育&。这些家庭的女孩们多接受家庭教育,被培养为绅士淑女。 广大来自下层阶级的男孩子们只能面临十分有限的选择,女孩要想读书更是天方夜谭。再加上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厂大量使用童工的需求,把许多适龄儿童拦在教育的门槛外。 主日学校作为下层阶级受教育途径的主力,承担了七成以上工人阶级子女的教育任务。慈善学校、贫民学校和&私塾&则填补了另外的空白。但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后两者甚至很难算是正规的教育机构,至多是满足穷人或者私塾先生自己的生活需求。有个叫汤姆森的造船工人说:&我办了个学校,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人人都能当教员。人得活下去,办学堂不过和干别的一样罢了。&退伍战士、失业工人、退休管家、卖玩具和棒棒糖的小商贩、开小旅馆的小老板、捡零工做的针线女红、情况好转的肺结核患者、几乎卧床不起的残疾人、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等等,只要认识几个字,人人都能开私塾。 即便老师是执政上岗、为祖国花朵服务的园丁,维多利亚时代的学校风格严肃阴郁,也很难成为孩子们会喜爱的地方。高悬在屋顶的窗户,墙壁上空无一物,学生们挤在一起,最大的教室能坐下三百名学生。与其说老师在教书,不如说是在念书,学生们只需要默记下老师读的每句话,内容往往不过是国王们的名字,或者数数时间。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老师们罚起学生来也毫不留情。打手板、扇耳光似乎都是家常便饭,不管是调皮捣蛋还是作业糟糕,都有可能招来老师的鞭打。甚至连反应迟钝或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都会被责罚。老师们会让他们戴一顶尖尖的帽子,上面标着大写字母D,意为dunce&笨蛋&的意思。那时的老师认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唯一原因就是不够努力,即便是左撇子这样的天然习性也会被强制要求改过来。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课堂里头戴&笨蛋帽子&的学生蜷在角落 伟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教育经历代表了许多同时期的英国小孩。他们坐在课堂里的时光其实是幸运的,因为那样意味着至少他们不用为生活奔波。在狄更斯的父亲因为债务原因入狱之前,他也在小学课堂上待过一段不短的时光。在教过他的几位老师里面,他后来还会记得有老师酷爱谜题书,还会用那书痛打学生的手掌,&他从学生那里榨取的远比他给予的多&。可见就算是这样有幸上学的日子,却可能没有留给这些儿童幸福的记忆。 教育体系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会垄断了执掌教育的权力,贵族垄断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工业革命则剥夺了许多生源,造成政府和社会普遍对教育的热情不高,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维多利亚时代面向中下层阶级小学的教师多是未婚女性,因为这个行业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也不高,与现在是天壤之别。恶劣的教育环境循环往复,制约了当时中下层阶级的教育前景。 法国大革命的教训:让穷人接受教育,能防止革命倾向? 对于穷人是否应该接受教育这件事,贵族阶层的看法也很直接。&穷人读书无用论&获得许多上层阶级的赞同。他们认为&对每日劳作谋生(不需要依赖知识)的广大劳动者来说,知识是有害无益的。如果把教育提供给贫穷的劳动人民,就会滋长他们不满和懒惰的情绪,将他们引向反抗之歧途&。教育&会让他们不服管教、惹事生非&。他们对于工人阶级获得知识就会获得反抗力量的担心,与中世纪的教士别无二致。后者把破解知识密码的语言钥匙牢牢地攥在手里,前者则干脆闭紧了知识殿堂的大门,把教育和身份挂钩在一起。 然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给海峡彼岸的英国统治者上了意义深刻的一课。铺天盖地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宣传让当时的英国统治阶层感到恐慌与震荡。就在他们不遗余力地丑化对岸革命者的形象,并对英国自由、民主、繁荣的社会现状极尽赞美之能事的同时,许多人也开始反思如何尽力抵制可能出现的革命倾向,避免英国重蹈覆辙。 如何引导中下阶级理性参政的需要已提上日程。当罗伯特&洛(Robert Lowe)于1867年在爱丁堡呼吁&我们不能放任这整整一代人在无知中长大,要知道他们的双手中握有我们的未来,也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全面、彻底的义务教育是改善英国下层阶级的最好武器,也是医治英国社会问题的良方。
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出现大量&丑化&大革命的漫画,图中代表&自由法国&的人士衣衫褴褛、家徒四壁,而代表&英国奴隶&的形象则锦衣玉食、生活丰裕,暗讽法国大革命强调的自由带给老百姓多么恶劣的景况。 就在罗伯特演说的同一年,新修改的选举法进一步扩大了选举权范围,每年租金不低于10镑并且居住1年以上、或者有12镑以上收入的短租租户和房东都获得了选举权,还有每年从私产或承担租金中所得不低于5镑的人。这次改革把英国的选民总数从135万增加到225万,让工人阶级拥有了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权利。 罗伯特称他们是&未来的主人&,可如何确保这些主人不会同革命者握手言欢呢?自诩为人民代表的中产阶级适时表示,他们代表的绝对是&合格的&英国人民,而不包括那些妄图推翻政府、渴望革命夺权的&暴民&或者行为粗鲁、不受教化的下等人。就这样,&小学阶级&(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Class)这个词应运而生,为工人阶级接受教育的合理性铺平道路。 顾名思义,&小学阶级&就是指接受小学教育的阶层。同选举权一样,这个阶级也拥有自己的财产资格定义,每周收取9便士及以下学费的学校就是为了&小学阶级&建立的,也就是大部分贫苦儿童和他们的劳动人民家长。&小学阶级&的出现既区分于代表贵族的&公学阶级&,也与中产阶级划分开来。这些小学都是1870年教育法出台后由政府成立的教育委员会建立的,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公立小学。 这并不是英国历史上政府第一次干涉教育,却是政府第一次出面办学,意义深远。这打破了贵族对教育资源的垄断,让小学教师的身份、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设施、教育质量得到了保障。 教育走向世俗:政府挑战教会的权威 直到维多利亚时代,执掌教育的权力还控制在教会而非政府手里,因此1870年出台的初等教育法不仅挑战了贵族的垄断,也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根据统计,1851年,英国约有23,156所教会学校。无论是国教还是异教,他们的教育内容都只有一项&&就是宗教知识。所有写作和阅读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和圣经知识相关的基础之上的。但随着工业革命出现的职业结构调整动摇了英国宗教教育的根基。当社会要求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时,单纯的宗教教育已经很难满足需要。 除了教育内容的局限性,教会之间各派别、教徒与非教徒都在教育问题上各执一词,反对政府作为第三方干涉。以政府拨款为例,国教徒坚持认为国家拨款当然是要拨给国教学校,而非国教徒则认为,既然拨款来自税收,税收来自所有人民,为什么要用非国教徒上缴的钱财来补贴国教徒的教育呢?这根本就是一个政府没有办法解决的悖论。同时,很多小教会如循道宗、公理会等也反对政府财政介入教育领域,担心会危害到自己教会内部宗教教育的权威性。 1870年成立的教育委员会也为改革颇费一番周折。1892年,来自伦敦某学区的一位监考对一场宗教教育的考试结果提出质疑。在他看来,&耶稣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该是&约瑟&,孩子们这样理解的原因是由于老师没有教给他们耶稣的神性这一面。他先是写信给教育委员会投诉,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之后,又写了一篇文章投给当地的一份宗教报纸。这篇文章如晴天霹雳般结束了教育委员会平静的宗教教育时期,掀开了它后期关于宗教教育问题激烈辩论的序幕。
一篇讽刺&良心条款&的漫画。教育委员会成立初期推行&良心条款&,允许父母可以让孩子从特定的宗教教育退堂,以满足不同教派家长的需要。漫画中的家长气势汹汹地指责老师说,&先生,我想请您别再教我的小约翰数数了,他可是个滴酒不沾的孩子,你让他数啤酒、大麦酒做什么呢?&借由这件事情,漫画家试图嘲讽不少人在宗教教育上的小题大作和老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的不知变通。 某种程度上来说,19世纪晚期的初等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宗教影响的影子,但政府毕竟为它转向世俗的现代化教育迈了很大一步。学校采用更加符合现代化需求的课程设置,并尽量削弱某种特定的宗教色彩,让它成为真正面向大众、而不是某个特殊群体的教育机构。 教育改革的成果绝非一朝一夕可见,其过程从来都是漫长而又令人备受折磨的。但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教育的目的始终是为了人的健康成长。19世纪中后期投身这场教育改革的英国人总会欣喜地发现,虽然他们负责的孩子还是记不了几个单词,算不好算术,但他们却能在家里烧一碗好菜,或者制作一张漂亮的椅子,这些普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学习知识而获得的成就与满足应该是这场教育改革最宝贵的财富。或许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这场仅仅一个月的中国教育实验并不会在英国取得多大的成功,但这种文化体验既是中英两国交流的成功案例,也是孩子们特殊的教育经历。了解文化动态、透视文化生态、重回精神高地,尽在凤凰网文化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杜鑫茂]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134999
播放数:59756
播放数:7568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