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财务报表分析例题问题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合并财务报表问题与解答.doc 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合并财务报表问题与解答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合并财务报表问题与解答
1. 新准则下,原确认的股权分置流通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列报?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一)》问题六规定,“首次执行日,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形成的股权分置流通权的余额,属于与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以及与仍处于限售期的权益性投资相关的,应当全额转至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除此之外,首次执行日应将其余额及相关的权益性投资账面价值一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划分,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以上规定,与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股权分置流通权的余额转入长期股权投资后,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长期股权投资中转入的股权分置流通权无法予以抵消。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无法抵销的金额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一)》问题二的规定,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其他非流动资产”列示。
2.A国有集团公司持有B公司47%的股权,其他股权相对比较分散;11名董事会成员中,A国有集团公司有3名,A国有集团公司是否能合并B公司?
分析解答:
A国有集团公司持有B公司47%的股权,其他股权相对比较分散,董事会成员中,A国有集团公司有3名,独立董事4名,管理层1名,其他股东共3名,一共11位董事。目前的情况是:
1.A国有集团公司党委有红头文件,对B公司经营层包括财务经理有提名权;但未经其他股东确认这是唯一的提名权。
2.国资委要求A国有集团公司合并B公司,主要是每年合并树形结构中都包含B公司,集团以往年报均合并B公司;
3.B公司每年都参加A集团财务预决算会议,目前公司总裁,副总裁和财务总监均由A集团公司派出。
从目前现有的资料分析,A公司不能合并B公司,理由如下:(1)A公司在B公司董事会中的人数未达到简单多数,不能够直接拥有其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也没有书面的证据证明其虽然在董事会中未达到多数,拥有半数以下表决权,但能够对B公司的财务及经营决策实施控制。(2)A公司对B公司经营层包括财务经理虽有提名权,因其未在B公司董事会中占有绝对多数,并不一定能够任免经营层包括财务经理。(3)现B公司的总裁,副总裁和财务总监任免是由B公司的董事会决定的,是对B公司的董事会负责的,不能理解为均由A集团公司派出,只是由原A集团公司人员担任。因此,从现有的情况看,没有证据证明A公司能够对B公司的财务及经营决策实施控制,所以不能够合并B公司的财务报表。
3.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取得的资产中含有控股权的长期股权投资如何计量,收到子公司的利润分配如何处理?
分析解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合并方对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也应当按在被合并方原账面价值入账,支付的对价与所确认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留存收益;合并后,子公司进行利润分配的,合并方应将收到的股利首先恢复原冲减的留存收益,留存收益未冲减的,直接恢复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4.母公司确认的报告当期关闭清算(处置)的子公司现金分红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反映?除报告当期实现的利润外的投资收益在合并报表时是否需要抵销?
分析解答: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
第十八条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第二十三条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第二十八条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子公司已处置完毕,无论是以分红的形式还是以处置剩余资产分配的形式取得的收益,与原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母公司投资收益。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应将上述投资收益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子公司当期实现的损益母公司应当享有的部分,这一部分需要抵销;另一部分是处置该项投资的损益,无需抵销;如果尚未清算完毕,但又不符合合并的条件,一般仍然按成本法核算(极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转换为权益法核算),保留长期股权投资,并根据估计可回收金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5.因合并范围变化(减少)如何编制合并抵销分录?
分析解答:
因合并范围的变化(减少),主要是三种情形,其一是涉及合并范围的会计政策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其二是本期已出售或清算部分子公司;其三是因股份等变化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已不再控制。以下分这三种情形分别进行说明:
1、对于因涉及合并范围的会计政策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而减少合并范围的,需要按规定进行追溯调整。母公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同一控制下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探讨|2013年|第四月|财会月刊(上)|工作研究|历年期刊|财会月刊
2013年 第 7 期总第 659 期
财会月刊(上)
同一控制下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探讨
【作  者】吴鑫奇
徐洪波【作者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10023)【摘  要】&&&&& 【摘要】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只需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但是合并方对被合并方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应仅以合并方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资本公积”科目贷方发生额为限,将其从“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留存收益”项目。【关键词】同一控制&& 合并资产负债表&& 权益结合法&& 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CAS 20)要求在进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时,合并方(母公司)在企业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具体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以及合并现金流量表。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要求合并方对被合并方(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要从报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留存收益”项目。&&&&& 2011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第6条对此提出了修改意见:“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不再由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一、对CAS 20规定的探讨&&&&& (一)CAS 20的相关规定CAS 20第九条规定: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控股合并)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以及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其账面价值计量;合并利润表应当包括合并各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发生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实际上指出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应该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核算。权益结合法将参与合并的各个企业,看做成立时它们就是一体的,因而要求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尽可能保留子公司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要求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按照以下原则从母公司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项目转入“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 (1)确认了由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之后,母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账户贷方余额,如果大于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那么,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将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自“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借记“资本公积”项目,贷记“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 (2)确认了由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之后,母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账户贷方余额,如果小于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子公司的那部分,那么,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以母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账户的贷方余额为限,将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自“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借记“资本公积”项目,贷记“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 下面举例说明以上规定的会计处理。例:甲公司以一项原值为800万元、累计折旧为240万元、目前账面价值为560万元的固定资产和一项原值为1 000万元、累计摊销为360万元、目前账面价值为640万元的无形资产为对价,获取同一集团内另外一家全资公司乙公司100%的股权。合并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净资产构成如表1所示:
甲公司在合并日应确认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并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560,累计折旧240;贷:固定资产800。借:长期股权投资2 000,累计摊销360;贷:固定资产清理560,无形资产1 000,资本公积800。通过上述处理后,甲公司的“资本公积”账户账面余额是1 000万元(200+800),假定它们全部归属于股本溢价。很显然,其小于乙公司在合并前留存收益中归属于甲公司的部分1 200万元[(600+600)×100%]。甲公司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账户的贷方余额1 000万元为限,将乙公司在合并前产生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甲公司的那部分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为:借:股本400,资本公积400,盈余公积600,未分配利润600;贷:长期股权投资2 000。同时,还应编制恢复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那部分的调整分录:借:资本公积1 000;贷:盈余公积500,未分配利润500。(二)CAS 20相关规定的不合理性&&&&& 1. 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令人难以理解。仍以上述案例为例,在编制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为13 800万元,其构成如表2所示:
如果我们只编制抵销分录而不编制调整分录,尽管合并后所有者权益仍然为13 800万元,但其构成发生了变化,如表3所示:
比较表2和表3可以看到,如果按照现行准则规定进行处理,合并后资本公积转为了留存收益。甲公司在合并之前本身有资本公积200万元,合并后新增资本公积800万元,新增的800万元资本公积是子公司(乙公司)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甲公司)的部分带来的,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其转为留存收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甲公司原有的200万元资本公积转为留存收益是什么意思呢?其又能向报表使用者传递什么信息呢?这显然令人难以理解。2. 有可能破坏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按照现行准则的规定,母公司在合并日还需编制合并利润表。若合并双方在合并的当期没有交易发生,其合并后的利润应该是合并双方当期期初至合并日所实现的净利润。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的未分配利润包含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若企业合并后母公司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账户贷方余额,大于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此时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将会保持勾稽关系。但是,若企业合并之后母公司“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账户贷方余额,小于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即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能全额恢复的话,则必然导致该勾稽关系不成立: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中的本期利润要小于合并各方当期利润之和。例2:接例1,假设进行企业合并时甲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1 640万元(原价2 000万元,累计摊销360万元),同时假设甲公司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1 000万元,乙公司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200万元,双方在当期没有发生交易,其他条件不变。&&&&& 甲公司在合并日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560,累计折旧240;贷:固定资产800。借:长期股权投资2 000,资本公积200,累计摊销360;贷:固定资产清理560,无形资产2 000。进行上述处理后,甲公司的“资本公积”账户余额为零。甲公司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编制抵销分录如下:借:股本400,资本公积400,盈余公积600,未分配利润600;贷:长期股权投资2 000。由于合并后甲公司“资本公积”账户余额为零,因此,不需编制恢复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那部分的调整分录,只需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即可。经过合并处理后,所有者权益为12 800万元,其构成如表4所示:
甲公司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合并利润应为1 200万元(1 000+200)。而从表4可以看到,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是4 000万元,其中当期利润为1 000万元。很显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没有包括合并利润表中乙公司实现的200万元利润,这就必然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勾稽关系。这样的报表我们又如何理解呢?因此,我们认为,现行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在合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规定是不合理的。二、对征求意见稿第6条规定的探讨或许正是出于对以上CAS 20相关规定不合理性的考虑,征求意见稿在第6条关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应当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解释中指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被合并方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账面价值计量,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不再由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并利润表应当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实现的净利润;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当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形成的现金流量。”对于该条解释,笔者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既然合并利润表要求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实现的净利润,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被合并方从合并日开始形成的现金流量,那么,该条规定暗含了以下涵义,即: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在合并日,母公司只需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用再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母公司在合并日不再编制合并利润表可以避免前述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之间脱节的问题,因此是十分合理的。但是,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子公司在合并之前所实现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规定全部不再由母公司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项目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笔者认为这不尽合理。&&&&& 权益结合法是将企业合并看成是参与合并的企业的投资者(股东),为了对合并后新的实体继续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而联合控制它们的全部或实际上是全部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为的一种企业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其实质是将企业合并后形成的新企业看成是原有各企业的延续,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联合,也是企业所有者风险和利益的联合,原所有者权益继续存在,并不是企业之间为取得资产或筹集资本而发生的交易。因此,从理论上讲,企业合并后不应该增加资本公积。母公司在取得控制权时,如果产生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贷方发生额),而子公司又存在留存收益,则母公司增加的资本公积必然是来源于子公司的留存收益。而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资本,所以,在母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理所当然应将这部分的留存收益从资本公积中转回。仍以前述案例为例,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在企业合并日只需编制抵销分录就可以了,不用再编制恢复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母公司那部分的调整分录。合并后所有者权益为13 800万元,其构成如表3所示。但是,如果对企业合并中母公司来源于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予以转回的话,则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仅要编制抵销分录,还应编制如下调整分录:借:资本公积800;贷:盈余公积400,未分配利润400。编制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后,合并后所有者权益仍为13 800万元,但其构成如表5所示:
比较表3和表5可以看到,两者合并后的所有者权益是相同的,但是构成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进行处理,实际上意味着将属于母公司享有的子公司留存收益800万元转为了资本公积,这样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然也是不合理的。而如果对企业合并中母公司来源于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予以转回的话,则能反映真实的资本公积。三、结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控股合并,母公司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只需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不需编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应当按照它们合并之前原来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仅以母公司在合并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本公积”贷方发生额为限,将子公司在进行企业合并之前所产生的留存收益中属于母公司的那部分,自“资本公积”项目转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 这样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既避免了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脱节的可能性,又能体现权益结合法的原理,同时增强了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可理解性。主要参考文献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耿建新,戴德明主编.高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当前位置:&>&
2017注会《会计》每日一大题:合并财务报表2
  考试临近,在考试中主观题分数很高,学习答题技巧方法非常重要,小编准备了每日大题,帮助大家训练解题能力,积累经验。  【所属章节】  《会计》第十八章 合并财务报表  【知识点】合并财务报表  【综合题】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2及20×3年发生了以下交易事项:  (1)20×2年4月1日,甲公司以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2000万股为对价,自乙公司取得A公司30%股权,并于当日向A公司派出董事,参与A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当日,甲公司发行股份的市场价格为5元/股,另支付中介机构佣金1000万元;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0万元,除一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外,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A公司增值的固定资产原取得成本为1600万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自甲公司取得A公司股权时起仍可使用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  A公司20×2年实现净利润2400万元,假定A公司有关损益在年度中均衡实现;20×2年4月至12月产生其他综合收益600万元。  甲公司与乙公司及A公司在发生该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20×3年1月2日,甲公司追加购入A公司30%股权并自当日起控制A公司。购买日,甲公司用作合并对价的是本公司一项土地使用权及一项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的原价合计为6000万元,已累计摊销1000万元,公允价值合计为12600万元。  购买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6000万元;A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26000万元,具体构成为:股本6667万元、资本公积(资本溢价)4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400万元、盈余公积6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933万元。  甲公司原持有A公司30%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12600万元。  (3)20×3年6月20日,甲公司将其生产的某产品出售给A公司。该产品在甲公司的成本为800万元,销售给A公司的售价为1200万元(不含增值税市场价格)。  A公司将取得的该产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截至20×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A公司上述货款尚未收到。甲公司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含应收关联方款项)按照期末余额的2%计提坏账准备。  甲公司应收A公司货款于20×4年3月收到,A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产品处于正常使用中。  其他资料:  本题不考虑所得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  (1)确定甲公司20×2年4月1日对A公司30%股权投资成本,说明甲公司对该项投资应采用的核算方法及理由,编制与确认该项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0×2年因持有A公司30%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20×2年与调整该项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相关的会计分录。  (3)确定甲公司合并A公司的购买日、企业合并成本及应确认的商誉金额,分别计算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持有A公司60%股权投资应计入损益的金额,确定购买日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A公司60%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编制购买日甲公司合并A公司的抵销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3年合并财务报表时,与A公司内部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  (5)编制甲公司20×4年合并财务报表时,与A公司20×3年内部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  【答案】  (1)  甲公司对A公司初始投资成本为10000万元(2000×5)。  该项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理由:甲公司向A公司董事会派出成员,参与其生产经营决策,能够施加重大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0000  贷:股本                      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00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2)  甲公司因持有A公司股权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 400-(2 000÷10-800÷10)]×9÷12×30%=513(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513  ——其他综合收益           180  贷:投资收益                     513  其他综合收益                   180  (3)  ①购买日为20×3年1月2日;  ②企业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购买日新购入股权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25200(万元);  ③商誉=合并成本-应享有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60%=3600(万元);  ④个别财务报表视同处置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技术应确认的损益=1-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600  累计摊销                    1000  贷:无形资产                    6000  营业外收入                   7600  ⑤合并财务报表层面,视同为处置原有的股权再按照公允价值购入一项新的股权,因此,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所以,合并财务报表应确认的损益=-()]+180=9687(万元)。  ⑥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万元)。  购买日抵销分录:  借:股本                      6667  资本公积             +10000)  其他综合收益                  2400  盈余公积                    6000  未分配利润                   6933  商誉                      36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200  少数股东权益           ×40%)  (4)  借:营业收入                    1200  贷:营业成本                     800  固定资产                     4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  贷:管理费用                     20  借:应付账款                    1200  贷:应收账款                    12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5)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400  贷:固定资产                     4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0  贷:管理费用                     40  或: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0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0  管理费用                     40  借:资产减值损失                   24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4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想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你每一次的付出,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点点的回报在你身上!&是10月14-15日,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会计云课堂APP
东奥会计在线微信
责任编辑:鱼羊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官方微信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donga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并财务报表分析例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