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在小红书上卖东西在计算256+624÷()×6时,把运算顺序搞错了。她先算了256+624的和,这样得出的结果

欢迎您,[][]
(您的IP:121.235.201.143)
类型筛选:
地区筛选:
精品/普通:
ID:3-3792411
第四单元 运算律 过关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18分)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再算(           )。
2.如果要把算式864-12×6÷9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除法,那么该算式应改为(         )。
3. 计算(238+7560÷90)×18时,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4. 13+68+87=68+(13+87),这里运用了(       )。
5.根据运算律或性质,在中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1)-175=)
(2)(100+2)×5=100×5+×
(3)125×32=××4
(4)48+268+152+32=(48+)+(268+)
6.小马虎在计算25×(+3)时,算成了25×+3,这样他的计算结果比正确结果小(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3×42+13=13×(42+13)
2.925-(125+200)=925-125+200=800+200=1000 (  )
3.172×99=172×100-172
================================================
压缩包内容:
第四单元 运算律 过关检测卷.docx
ID:3-3792410
第四单元 运算律 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2题10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计算50-(24+26)÷5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内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在内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运用的运算律。
3.验算645+355=1000的计算是否正确,可以用加法进行验算,
这种验算方法的依据是(     )。
4.两个数相乘,积是48,如果其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现在的积是(  );如果其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3,那么现在的积是(    )。
二、我会辨。(横着看,在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后面打“√”,不相等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28+16)×7       28×7+16×7
2.15×39+45×39
(15+45)×39
3.35×[(27+15)÷6]
35×(27+15)÷6
4.40×50+50×90
40×(50+90)
5.74×(20+1)
74×20+74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12分)
1.49×25×4=49×(25×4),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结合律
2.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
================================================
压缩包内容:
第四单元 运算律 达标测试卷.docx
ID:3-3792409
第四单元 运算律 过关检测卷1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3分)
1.计算(90-21×2)÷6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36+27+64=36+64+27,这里运用了加法(  )律。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48×57+48×43=____×(____+____)
25×9×4=(____×____)×9
4.在里填上“>”“<”或“=”。
48×100+248×102
33×(48+52)33×48+52
4×25×364×(25+36)
二、我会辨。(每题3分,共12分)
1.125×16=125×8×2
2.134-75+25=134-(75+25)
3.125×(100+8)=125×100+8
4. 49-49×2÷7
三、我会选。(每题3分,共15分)
1.四(1)班同学进行投篮球比赛,每人投5个,投中125个,没中75个。计算四(1)班有多少位同学,列式为(  )。
A.125÷5+75
B.(125-75)÷5
C.(125+75)÷5
2.○×(△+★)=(  )
A.△×○+△×★
B.△×○+○×★
C.★×△+★×○
3.下面的变形错误的是(  )
A.25×44=(25×4)×(25×40)
B.25×44=25×4×11
C.25×44=25×4+25×40
4.下面的计算不正确的是(  )
================================================
压缩包内容:
第四单元 运算律 过关检测卷1.docx
ID:3-2542280
《乘法分配律》练习
一、填空题。
+40)=25×4+25×
2、12×36+12×64=
4、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
二、判断题。
1、72×7+28×7=7×(72+28)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15×102=15×100+15×2没有运用运算定律。
3、45×154-54×45不能运用运算定律简算,只能按四则运算顺序计算。
4、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简算。
325×113-325×13
56+56×99
四、解答题
1. 两列火车从两个车站同时相向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往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往东挖,每天比甲队少挖5米,两队合作8天挖好,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3.果园里种8行果树,每行有5棵梨树和7棵杏树,一共种多少棵树
4.超市今天运来40箱可乐,运来的矿泉水是可乐的2倍,可乐和矿泉水每箱都是24瓶。今天运来的这两种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
压缩包内容:
第五课 乘法分配律同步练习(含解析).doc
需要精品点:1个
ID:3-2542279
《乘法结合律》练习
一、填空题。
1、125×(
×7)=a×(
2、45×5×4=45×(
×8=400×(15×
5、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那么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二、判断题。
1、56×15×4=56×(15×4)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25×15×44=15×(25×44)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3、8×3×125×25=(8×125)×(3×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4、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简算。
25×125×16
25×9×4×3
四、解答题
1.学校举行体操表演,一共有6个方阵参加,每个方阵有16行,每行都有25 名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2、佳慧超市进了72箱鸡蛋,每箱25千克,每千克鸡蛋9元,这些鸡蛋一共可卖多少钱?
3、5×16×25×125×32=
4、1×2×4×5×6×20×25×50×100=
一、填空题。
1、125×( a ×7)=a×( 125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掌握情况。等号左边出现了两个数:125和71,等号右边出现了一个数a,这三个数都是因数,等号的左右两边的这三个因数不变,只不过改变了运算顺序,因此,等号左边应该填因数a,等号右边的小括号中填因数125和7.
================================================
压缩包内容:
第四课 乘法结合律同步练习(含解析).doc
需要精品点:1个
ID:3-2542277
《加法结合律》练习
一、填空题。
+71)=a+(
2、164+165+166+167+168=
4、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
二、判断题。
1、56+72+28=56+(72+28)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2、155+256+45=256+(155+45)只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89+216+11=216+(89+11)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4、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加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简算。
382+65+35
759-126-259
155+264+36+44
987-(287+135)
四、解答题
1.“四季春”花店第一天的营业额是468元,第二天上午的营业额是244元,下午的营业额是156元。这两天的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元?
2、养禽专业户王大伯家有鸡108只,鸭187只,鹅92只,王大伯家一共有家禽多少只?
3、16+15-14-13+12+11-10-9+8+7-6-5+4+3-2-1=
4、1+2+3+4+5+6+……+95+96+97+98+99+100=
一、填空题。
1、129+(a+71)=a+(129 +7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掌握情况。等号左边出现了两个数:129和71,等号右边出现了一个数a,这三个数都是加数,等号的左右两边的这三个加数不变,只不过改变了运算顺序,因此,等号左边应该填加数a,等号右边的小括号中填加数129和71.
================================================
压缩包内容:
第三课 加法结合律同步练习(含解析).doc
需要精品点:1个
ID:3-2475951
1.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后算(    );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后算(   );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    ),后算(    )。
2. 计算(76-24)×(15+26)时,应当同时计算(  )法和(  )法,再计算(  )法。
3.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这个算式能简便计算。
×57+57×56  176+87+
× -99×72 36×52+ ×52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202×45=200×45+2 (  )
2. 18×45+18×55=18×(45+55) (  )
3. 96×(101-1)=96×101-96 (  )
4. 125×32×25=125×8+25×4 (  )
5. 36×18+36÷12=36×(18+12) (  )
6. 应用运算律一定能使计算简便。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
============================================
压缩包内容: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第4单元运算律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ID:3-2459042
《乘法分配律》课时练
一、选择。下面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 (36+64)×13与 ② 36×13+64×13 ( )
2、① 135×15+65×15与②(135+65)×15 ( )
3、① 101×45与②100×45+1×45
4、① 125×842与②125×800+125×40+125×2 ( )
二、判断下面的5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应用错的打“×”
1、(7+8+9)×10=7×10+8×10+9 ( )
================================================
压缩包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4.5乘法分配律》练习题及答案.doc
ID:3-2459041
《乘法结合律》课时练
  35×2×5=35×(2×___)  (60×25) ×4=60×(___×4)
  (125×5)×8=(___×___)×5  (3×4) ×5×6=(__×__)×(__×__)
  二、利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25×17×4   (25×125)×(8×4)   38×125×8
  125×32   125×32×4   38×25×4
  42×125×8      38×25×4  
  三、列式计算我最棒
  1、125与12的和的8倍是多少?
  2、比99的75倍还多75的数是多少?
  3、1800除以9的商再除以20的结果是多少?
  四、学校图书室有9个同样的书柜,每个书柜有4层,平均每层放250本书。学校图书室一共摆放了多少本书?
================================================
压缩包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4.4乘法结合律》练习题及答案.doc
ID:3-2459040
1. 根据加法运算律填空。
160+(39+40)=160+ +39
129+(a+71)= a+ + 
2. 填一填。
(1)如果用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 根据加法运算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8+ =45+ 
(163+ )+15= +(75+ )
 +28= +a
a+( +b)=( +50)+ 
4.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56+79   109+78  876+132
5.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5+29+71    143+(57+26)
=================================================
压缩包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4.3加法结合律》练习题及答案.doc
中小学教师帮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_甜梦文库
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
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课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对四则混合混合运算的顺序练习。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 道小括号的作用,主要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和含有两级运算 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 0 的运算。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 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 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 问题。 3、通过练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 思考等学习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4 页的练习二中的 9――13 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8 分钟)让学生自己复习课本 4――13 页上的内容。思考以下的问题: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 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怎样进行 计算? 3、在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你知道哪些有关 0 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5、你能说出 0 不能做除数的原因吗?二、解疑合探让学生汇报自探结果:(14 分钟)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 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就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小括号 外面的。 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 0 相乘能得一个非 0 的数。 (任何数 同 0 相乘都得 0)三、质疑再探(5 分钟)学习了这节课, 你对本节的学习方法感兴趣吗?谈谈你有 哪些收获?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四、巩固拓展(13 分钟)1、学生自编习题。 2、完成教科书 14 页上的 9――13 题。 3、补充习题: (1) 、判断。 A、25×4÷25×4=1. ( )B、24 与 8 的和除以 24 与 8 的差,列式为 24+8÷24-8. ( )C、计算(32-8)÷(12+4)的顺序是先求差与和,在 求商。 (2)、解决问题。 学校组织三、四年级学生参观博物馆。三年级 4 个班,每 班 42 名学生,四年级 4 个班,每班 40 名学生。三、四年级共 有多少名学生参观博物馆? 今年小丽和爸爸的年龄和是 41 岁,4 年前爸爸的年龄恰好 是小丽的 10 倍。小丽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 )7、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累计课时数:第 7 课时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 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 的作用,学生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初步学会了计 算四则混合运算。本节课通过复习和综合练习 ,让学生更熟练 的掌握含有两级的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教学目标:1、 2、 3、 使学生熟练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三 步式题。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解 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 思考等学习习惯。 使学生熟练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三 步式题。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 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 2、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引入课题: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大 家先来回忆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谁能给大家出一 道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给大家计算一下呢?这节课我们接着 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四则混合运算)二、 设疑自探:1、 出示习题: (1)365+267-498= (2)75+360÷(20-50) 987÷3×6= (72-4)×0÷3 请同学们完成以上两组算式,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以上两组算式中,第一组算式的计算顺序是怎 样的?第二组呢? (2) 同桌之间互相叙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 (3) 第二组算式中出现了有关 0 的计算,这个算式 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如果把这个算式中的“0 “和”3”交换位置,行吗?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完成以上问题。三、 解疑合探同学们思考好了吗?好了我们共同来看这些问题。 1、 第一个算式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呢?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大家同意吗?那么第二组 的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括号里面的, 再算括号 外面的乘除, 最后算加减。大家是不是这样计算的? ) 2、 谁愿意给大家叙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 我们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既有加减,又有 乘除,我们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如果算式中有 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乘除,最 后算加减。 )谁还愿意再来说说。同桌之间互相再说 一说。 3、 第三个算式的计算结果是多少?算式中“0”和“3” 的位置能换吗?(不能,如果换了,计算到最后就成 了 204÷0,这样,在除法中,0 就做了除数)大家同 意他说的吗?所以我们一定要记着,在除法算式中, 0 不能做除数。四、 质疑再探同学们,通过学习,关于四则混合运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提出来我们共同探究。 问题预设: 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那么像分数、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五、拓展运用1、我当小老师 通过学习,关于四则混合运算谁能给大家出一道有价值的 习题,考一考大家呢? 2、 把下面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14-6=8 28×12=336 17×8=136 98÷2=49 136+24=160 336-49=287 综合算式: ( ) 综合算式: ( ) 3、 在下面算式的左边填上合适的括号, 使算式的计算结 果正好等于右边的数。 5×9+15÷3=20 5×9+15÷3=40 5×9+15÷3=70 5×9+15÷3=50 4、 学校食堂运来 12 袋粮食,其中 8 袋是面粉,其余 4 袋是大米。 每袋面粉重 25 千克, 每袋大米重 40 千克。 (1) 食堂一共运来多少千克粮食? (2)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位置与方向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总复习、练习四第 4――6 题教材分析: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 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 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 中,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根据同伴的描述 画出路线示意图等活动,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自主探 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 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 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教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5 分) 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下边请打开课本第 20 页,看着第一题的地图。 (1)观察地图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2)已知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 千米,在练习本上画 出上海在北京的位置。 一生上黑板上画;全班订正。 (3)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位置与方向。 二、 设疑自探 (6 分) 出示练习四第四、五、六题。 看着这三道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归纳整理)探究提示: 1、 2、 请说出小伟上学的路线,想一想小伟走哪条路最近? 第五题中把电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画好之后再根据路 线图,说一说电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3、 请为动物园的小鸟、小猴、小熊、小象设计方位图,并设 计一条参观路线,说一说怎么走。 请同学们根据探究提示,思考以上各题。 三、 解疑合探(12 分) 1、 思考好了请同学们坐好, 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说出小伟 上学的路线?那么小伟走哪条路最近呢?(先往东北方 向,再往正东方向,最后再往正北方向。 ) 2、 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所画的电车行驶路线图, 并相互说一说 电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 3、 你为各个小动物设计好了各自的位置,谁能来描述一下 呢?你设计的参观路线是怎样的呢?详细说一说。 四、质疑再探(3 分) 关于本单元的位置与方向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吗?提出来我们共同探究。 五、 拓展运用(15 分) 完成练习册第 9、10 两页上的部分练习题单元测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填空题 1.如图,学校在小军家东偏 是 米。体育场在小军家北偏 的方向上,距离 的方向上,距离 是 是米。电影院在小军家东偏 米。的方向上,距离2.以学校为观测点: ①邮局在学校北偏 是 是 是 ②书店在学校 米。 ③图书馆在学校 米。 ④电影院在学校 米。 偏 偏 偏 的方向上, 距离是 的方向上,距离 的方向上,距离 的方向上,距离 米。 3.以渔船为观察点:A 岛在 米; B 岛在 米。 二、选择题偏 偏的方向上,距离是 的方向上,距离是千 千1.北偏西 30°,还可以说成( A、南偏西 30° 2.小强看小林在()。B、西偏北 30° C、西偏北 60° ),小林看小强在( )。A、北偏东 50° 3.B、东偏北 50° C、西偏南 40° ⑴以超市为观察点,商场在( A、正南方 B、正西方) C、正东方 ) C、西偏北 30°⑵以超市为观察点,学校在( A、东偏南 30°B、南偏东 30°⑶从绿苑小区出发,走( A、 3 4.山东省在北京市的( B、 4 )。)站就到学校了。 C、 5A、西偏南方向B、东偏南方向C、西偏北方向三、学校举行冬季越野赛,比赛路线如下图。 1.根据路线图,说说小明参加比赛所经过的方向和路程, 完成下表: 2.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1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 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 用。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 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 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 机会。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 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同时,这五条运算定 律在今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不可或缺 的基础作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 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 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 分钟)谈话:我们学习了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节课我们对 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二、设疑自探(8 分钟)1、看到这个课题,再结合本单元学习的知识,你想提出 什么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 (1) 、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怎么用字母表示? 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时要注意什么? (2) 、什么叫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怎么 用字母表示?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要注意什么? (3) 、除了运用以上的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你还会什么简便 计算的方法? 让学生回顾课本内容,完成上面的自探提示.三、 解疑合探(8 分钟)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 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 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 生: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用字 母表示:a+b=b+a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a+b) +c=a+(b+c) 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应注意仔细观察数的特 征,把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结合起来先乘,不能直接结合的, 先交换位置再结合。 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这种规律 就叫做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生: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 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生: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 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a×c+b×c 生: 还会连减的简便计算。 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生:还会连除的简便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a÷ (b×c) 生:??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做重点强调。 板书如下 a+b=b+a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a-b-c=a-(b+c) a÷b÷c=a÷(b×c)四、质疑再探(5 分钟)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 问。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五、拓展运用(14 分钟)师: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遨游吧!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填一填: a×c+b×c= a+b= a-(b+c)= a÷b÷c= a × (b ×c)= b+ a= a - b C c= a ÷ (b ×c)= 3、看一看,连一连! (1)13+81+19 (2)9x13+13 (3)137-42-58 (4) 725÷50÷2 (5) 17x4x25 (6) 137-(58-42) a、137-58+42 b、13+(81+19) c、725÷(50x2) d 、13x(9+1) e 、137-(42+58) f 、17x(4x25) a×b×c= a+(b+c)= a-(b-c)= a×b= (a+b) ×c a + b +c= a - b +c= b×a= 4、怎样变.更好算! (4 + 250)x 4 = 26+74+38+62 = 98 x 99 + 98 = 5、看一看,错在哪! 125x88 =125x(80+8) =125x80+8 = =25x(11+4) =25x11+25x4 =375 6、看一看,算一算! 483-167-133 483-(283-129 98x474+226x98 89x17-89x17 75x9+75 29x101-29 748-(148 -29 ) =748-148-29 =600-29 =571 25x125x24 =25x125x(20+4) =25x20+125x4 =1000 25 x 29 x 4 = 429 - 24 - 176 = 3550 ÷ 71÷5= 87x17-6x87- 87 125x88 79x99 985x101 645-297 700 ÷4 ÷25 7、解决问题! (1)、一套运动服,上衣58元,裤子42元。买10套 运动服多少元? (2)、仓库有360吨大米,4辆车运了9次运完。每 辆车每车运多少吨? (3)、小店里有17箱苹果,每箱25千克,每千克卖 4元。一共有多少元? (4)、苹果橘子各有15箱。苹果每箱32千克,橘子 每箱22千克。苹果比橘子多多少千克?六、课堂总结(2 分钟)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a+b=b+a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a-b-c=a-(b+c) a÷b÷c=a÷(b×c)第一学月月考试题 一、 直接写得数。9÷3×6= 14+32-16= 66÷3×99÷3= 80×6÷4= 33+17-33+17= 136-75+25=二、 填空。1、计算 178-156÷12×13,要先算( )法和( )法, 再算( )法。 2、计算 49×8+45÷9 时,可以同时先算( )法和( ) 法,再算( )法。 3、已知 37-15=22 48+12=60 22×60=1320, 把这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 4、25×17×4=25×4×17=100×17=1700 这样的计算过 程是运用了( )定律。 5、268-(47+68)=268-( )○( ) 6、面对朝阳,前面是( ) ,后面是( ) ,左边是( ) , 右边是( ) 。 7、 333-90= ( ) 150÷3= , ( ) , ) ( ) ( ) ( × = 综合算式是: ( ) 8、a×c+b×c=( + )×( ) 9、把 340÷68+25×4 的运算时序改为,340 除以 68 的商 加上 25 的和,再乘以 4,算式应该变成( ) 。 10、看图填空: 小林家再小军家 ( )( ) 偏 的位置上, 小军家在小林家 ( ) 偏( )的位置上。三、 计算:1、脱式计算: (480÷2)÷(10÷2)(12+24)×201620-(49+31×21)558-(120×24-871)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201×24 387+527+7369×9958×72+28×58378-59-78853-15-3525×125×32103×75-3×7562×99+62 四、 判断。1、125×16=125×8×2 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 2、230-85+15=230-100=130 ( ) 3、 (12+25)×4=12+25×4=12+100=112 ( ) 4、 ÷8=3000÷ (125×8) ==3 ( ) 5、450÷(9×2)=450÷9×2=50×2=100 ( ) 6、 24×25= (6×4) ×25=6×25+4×25=150+100=250 ( ) 7、320+102=320+100+2 ( ) 8、115-68+23 与 98÷2×13 运算时都是从左往右。 ( ) 五、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图:小明从家向南偏西 30 度的方向走 300 米到书店,又向东偏北 40 度的方向走 200 米到少年宫,然 后又向西偏北方向走 300 米到超市,后又返回。 (1)计算小明来回走多少千米?(2)作图:六、应用题。1、小红到商店买钢笔和圆珠笔各 3 支,每支钢笔 12 元,每支 圆珠笔 2 元。买钢笔与圆珠笔一共多少元?(两种方法计算, 列综合算式。 ) 2、李刚为四川灾区捐款 120 元,是大伟的 2 倍,张军的捐款是 大伟的 3 倍。张军捐款多少元?3、一箱汽水 24 元,每箱 12 瓶,李红买 5 瓶,需要付多少钱?4、看图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4 3 1 2 11 147、小数的意义与性质整理与复习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一 定要学生掌握好,在复习时,也要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 教学。,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小数的读写法,从而对 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 单位,熟练的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改写。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 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2 分)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 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 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 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探究提示完成书本 78 页的 1、2、 3、4、题。 探究提示: 1、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 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 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3、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 倍、100 倍、1000 倍?? 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4、 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 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二、解疑合探(18 分)1、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 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共同完成第一题。 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面各小数。 0、3 0、06 0、21 2、5 20、70 2、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 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8、7( )7、9 2、63( )2、614 570 厘米( )5、70 米 70 千克( )0、7 克 3、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 倍、100 倍、1000 倍?? 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下面的数和 3、54 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 0、354 35、4 0、、 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 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96(精确到十分位) 2、104(精确到百分位)三、质疑再探(2 分)关于本单元的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 同解决。四、拓展练习(7 分)1、0.45 表示( )。 2、把 6.956 6.965 6.659 9.665 5.669 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 )。 3、把
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保留 一位小数是( )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 一位小数是( )亿。 4、在○里填“&”、“&”或“=”。 16.36○16.63 0.36 万○○1.01 0.23 亿○2100 万 5、100 千克稻谷可出大米 76 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 多少千克? 6、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点位置 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 大小?单元测试一、填空题 1. 0.85 读作( ), “二十点零七” 写作( )。 2.0.035 读作( ), “二点零七”写作( )。 3.0.8 里面有( ) 个 , 16 个 0.0l 是( )。 4. 4.一个小数,整数部分是 100,十分位是 2,百分位是 9, 这个小数写作( ),把这个小数精确到十分 位约是 ( )。 5. 5.把 10.25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扩大 100 倍后是 ( );10.25 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后是 0.1025。 6.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 “万”后面的尾数是( )。 7.在○中填上“&”“&”或“=” 、 。 0.61 ○ 0.61l 0.99○1 43.3 ○ 43.30 0.67 吨○67 千克 3 元 5 分○3.5 元 1.01 厘米○l 米 1 厘米 8.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02 吨=( )千克 1 米 45 厘米=( )米 5.032 千米=( )千米( )米 2.64 千克= ( ) 千克( )克 6 元 2 角=( )元 1 .6 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78 是由( )个 0.1 和( )个 0.01 组成的。0.269 是由 2 个( ), 个 ( 6 )和( )个 0. 组成的。 001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否则打“X”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就扩大两 倍。 ( ) 2 . 去 掉 小 数 末 尾 的 零 , 小 数 大 小 不 变 。 ( ) 3 . 0.3 和 0.30 大 小 是 相 等 的 , 计 数 单 位 也 相 同 。 ( ) 4.整数部分相同,小数部分位数多的比小数部分位数少的 大。 ( ) 5 . 比 8 大 比 9 小 的 小 数 有 无 数 个 。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把 3.0600 化简,正确的是( )。 A.3.6 B.3.60 C.3.06 2.12.396 保留两位小数是( ) A.12.4 B.12.40 C.12.00 3.在下面的数中与 10 最接近的数是( )。 A.9.998 B,10.1 C.10.09 4.下面小数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50.676&50.76&50.67&50.766 B.9.028&9.280&9.208&9.802 C.5.555 千克&5 吨 55 千克&5.5 吨&5550 千克 5.一个数扩大 100 倍后,又缩小 10 倍是 3.86,这个数 原来是( )。 A.3.86 B.0.386 C.38.6 四、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9 分) 23.92÷10= 8.36÷100= 2÷×10= 2.06×100= 0.= 16÷100= 0.= 1.12÷100= 五、按要求用“&”排列下列各组数。(6 分) 1. 5.1 15.01 5.01 5.00 2. 1.81 千克 1 千克 81 克 1086 克 2 千克 3. 8.808 8.088 8.288 8.82 六、按要求完成。(第 1 题 3 分,第 2 题 5 分,共 8 分) 1.写出三个不同的且大于 2.8 而小于 2.9 的小数。 2. 把下面各数先改成以 “亿” 为单位的数后再保留两位小数。
9709000 七、应用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 1.一支钢笔是 5.57 元,如果买 10 支、100 支各需多少元? 2.100 千克甘蔗可榨糖 12 千克,10 千克、1000 千克甘蔗可 以榨糖多少千克? 3.苹果和白梨每筐都是 45 千克,商店上午运进苹果 75 筐, 下午运进白梨 25 筐,这一天共运进苹果和白梨多少千克? 4.同学们练习短跑,成绩是:小刚 14.5 秒,小冬 14.05 秒,小明 14.65 秒,小中 15.01 秒,请把这四名同学的成绩 按名次排列出来。小学四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 0.238÷10×100= 6.265÷100×1000= 万=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5×842×30= 25×40=630÷9= 380 万-2604×(25+9)39×9964×15+85×64÷839+(61 +59)32×25×125 +15366-266+5329+135+713、脱式计算。 (45+39)×(54-39)(64+56÷24)+120150-75÷25×2 403-79+21 8×(468-359+268)二、填空。 1、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小数点右边第三位上的计 数单位是( ) 。 2、 0.07 扩大到它的 把 ( ) 倍是 700, 45 缩小到它的 把 ( ) 是 0.45. 3、0.45 表示的意义是( ) ,它的计数单位是( ) ,它 包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 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 ) ,保留一位小数 是( ) 。 5、58 克=( )千克 6 平方米 3 平方分米=( )平 方米 1.35 吨=( )千克 1.8 米=( )分米 900 米=( )千米 1 公顷 300 平方米=( ) 公顷 4 元 7 分=( )元 6、大于 0.4 而小于 0.6 的小数有( )个。 7、把 0.8、0.807、0.078、0.87、0.78、0.087 从大到小排列 是( ) 。 8、20.395 是由( )个十, ( )个十分之一, ( ) 个百分之一, ( )个千分之一组成。 9、看图填空:小明在小军( )偏( )的方向上。 小军在小明( )偏( )的方向上。 10、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 ) 。 11、1 里面有( )个 0.1,有( )个 0.01. 12、179+53-79=179-□+□ 13、388-49+88=388○88○49,在○里填运算符号。 三、判断。 1、近似数 1.40 米末尾的 0 没有用,可以去掉。 ( ) 2、≈4.375 亿。 ( ) 3、9.945 精确到十分位是 10.0. ( ) 4、6.0 与 6.00 表示的意义完全一样。 ( ) 5、把 20 改写成以十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20.0. ( ) 6、3 吨 70 千克=3.07 千克。 ( ) 7、任何数除以 0 得 0。 ( ) 四、选择。 1、下面的数去掉 0 后大小不变的数是( ) ①210 ②3.05 ③4.20 ④5.030 2、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 0 的数是( ) ①100.09 ②7.008 ③4.0800 3、把 5.6 缩小到原数的( )是 0.056. ①十分之一 ②百分之一 ③千分之一 ④万分之一 4、102×34 简便计算正确的是( ) ①102×34=(100+2)×34=100×34+2×34 ②102×34=(100+2)×34=100+2×34 5、32.0045 读法正确的是( ) ①三十二点零四五 ②三十二点零四十五 ③三十二点零零四 五 五、列式计算。 1、39 与 27 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2、2600 的一半与 132 的和是多少?3、一个数加上 27 后,再减去 36,是 72,这个数是多少?六、应用题。 1、公交车上有乘客 48 人,到站后下去 17 人,又上 15 人,现 在车上有多少人?2、一列火车 4 小时行驶 440 千米,一辆汽车 6 小时行驶 360 千 米,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多少千米?3、玩具厂计划 4 天做玩具 660 件,现在要多做 160 件,同样要 求 4 天完成,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4、学校原计划用 450 元买 10 个足球,照这样,现在想多买 18 个,共要多少元?5、学校食堂买来面粉 950 千克,运了 3 车,还剩 200 千克。平 均每车运多少千克?(列综合算式解答)6、甲乙两人共有邮票 144 张,如果甲给乙 8 张,这是甲乙的张 数相等。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2010 年春期期中质量评估一、计算。 1、直接写得数。 328-202= 24×5= 36×25= 240÷16= 3÷100= 4.35×100= 35-24+6= 24-8×2= 264×19×0= 250÷25×2= 2、用简便方法计算。 591+482+118 587-(287+59)102×45 38×99+38283×15-5×2833、脱式计算。 15×27-3000÷2597-12×6+43(124-85)×12÷36(700-400÷25)×11二、 填空。 1、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________,乘法分配律是 ______。 2、101.013 读作______,3 在___位上,表示___ ___。 3、一个数由六个千,五个十和七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______。 4、9.9549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______。 5、3500 千克=____吨,___米=4.08 千米 6、把 3.75 扩大到原数的 1000 倍是____,把 43.2 缩小到原 数的____是 0.432。 7、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 8、201.0600 化简后是____,把 3.2 改写成用千分之一做单 位的数是____。 9、根据 500÷125=4,4+404=408,804-408=396 组成一个 综合算式______。 10、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8.96,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__,最小是__。 三、判断。 1、131-63+37=131-(63+37) ( ) 2、 零除以任何数都得 0。 ( ) 3、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 ) 4、 大于 0.4 小于 0.6 的小数只有 0.5。 ( ) 5、6.5 是个近似数,它在近似之前可能是 6.51。 ( ) 四、选择。 1、下面各数把 0 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 ①7055 ②7.05 ③70.55 ④7.550 2、下面式子中用了乘法分配律的是( ) 。 ①48×(18+12)=48×30 ②4×9×25=(4×25)×9 ③28×31+28×69=28×(31+69) 3、 已知小明在小红北偏东 30°的方向上, 那么小红在小明 ( ) 的方向上。 ①北偏东 30° ②南偏西 30° ③西偏南 30° ④东偏北 30° 5、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 ①(12+125)×8=12+125×8 ②796+477-296=796-296 +477 ③25×825×8=1 ④12×97+3=12× 100 五、按要求做题。 以学校为观测点: ①小明家在学校的____方向,距离学校____米。 ②小玲家在学校的____方向,距离学校____米。 ③小画家在学校的南偏西 30°方向,距离学校 400 米,请在图 中标出小画家的位置。 ④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小伟上学的路线图。小伟从家出发, 向东偏南 30°方向走 200 米到学校。 六、应用题。 1、学校有 315 名学生去植树,平均分成 7 队,每队再平均分成 5 个小组,每组有几人?2、公园里有 35 棵柳树,比杨树多 12 棵,松树的棵树是杨树的 4 倍,松树有多少棵?3、小明买《童话故事》用 26 元,买《西游记》比《童话故事》 多用 28 元,他付给售货员 100 元,应找回多少元?4、苹果和梨共重 2680 千克,苹果每 50 千克装一筐,共装 28 筐,梨 40 千克装一筐,能装多少筐?5、 个老师带 5 个儿童去公园春游, 5 票价为: 成人每人 100 元, 儿童每人 50 元,若组团队 5 人以上(不论成人和儿童)每人 70 元,怎么样买票最省钱?58 三角形整理和复习 复习内容:人教版《数学》 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分析:学了三角形这一单元之后,学生已经学习了除圆以外所有 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 并且已经具有初步的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会将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三角形这一单元的 学习是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 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认识。 通过这部分 知识的学习,将为五年级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打好基础, 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如何,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承上启下 的重要作用。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安排三角形复习与整理是非 常必要的。复习目标:1、通过系统地整理与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 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理解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各种三角形 之间的关系,完善三角形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 形的有关知识点及熟练地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2. 通过整理复习,让学生经历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揭示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 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 一个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 复习难点:灵活应用各种知识解决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复习过程: 一、 设疑自探:(9 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三角形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都 学习了哪些知识?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1、什么是三角形?它有什么特征和特性? 2、按照角来分,我们把三角形分成了哪几类?它们各有哪 些特征? 3、按照边来分,又分成了哪三类?它们各有哪些特征? 4、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个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 问题? 5、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 6、怎样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二、解疑合探(14 分钟)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特征: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特性:具有稳定性 2、按照角来分,我们把三角形分成了三类: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按照边来分,又分成了 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 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 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6、汇报画高的方法。三、质疑再探(4 分钟)学了这节课,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共同 探究。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解决。四、巩固拓展(13 分钟) (一) 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题。 (二) 补充: 基本练习: 1.填空题: (1)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小于 900,这个三角形 是( )三角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800。,它的一个底角是 ( )。 (3)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另一个内角,它 是一个( )三角形 2. 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 ) (2)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 ( ) (3) 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 ) (4) 有一个角是 45°的直角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 ( 5)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 的内角和 是360°。 ( ) 3、实践与运用 森林里的小动物看见兔妈妈搭的三角形的房子非常牢固, 他们都要改造自己家的房子。小象准备了三根木料做屋顶,长 分别是 15 米 , 25 米 ,和 52 米 。同学们,它能围 成房子吗?为什么? 4、全课总结? 这节课通过复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三角形特三角形整理和复习 顶点 3 个角 3个 内角和 180 度 征边 高3条 3条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特性 三角形 按角分稳定性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分 类 按边分钝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59-60 第五单元(三角形)同步达标测试 一.智多星,我会填。(18 分)1.由( )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有( )条边, ( )个角,具有( )的特性。 2.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直角,最少要有( )个锐角。 3.从三角形的( )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 的线段叫作三角形的( )。 4.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 的( )心。 5.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 )度。 6.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 900,那么这个 三角形就是()三角形。二、我是公正小法官。 (18 分)1.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 ) 2.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还是等腰三角形。( ) 3.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 角三角形。( ) 4.有一个内角是 600 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 5.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如果边的长度相等,那么边所对的角 的度数相等。( ) 6.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 )三、火眼金睛选答案。 (15 分)1.用一条线段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小三角形,那么每一个 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0 B.1800 C.3600 2.在锐角三角形中,任何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都( )900。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3.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其中任何两个角的度数之和都大于 第三个角的度数,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4.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度。 A.180 B.360 C.90 5.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6.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 。 A.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四、看一看;我会算、 (21 分)1.如右图所示,等边三角形内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并且∠1 =∠2,∠3=∠4,求∠5 2.右图中,∠1=65 度,∠2=25 度,求∠4 的度数。3.在右图中,AB=AC。 ∠1=( ∠2=( ) ) ∠B=( ∠D=( ) )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28 分)1. 在一个等腰三角形内, 顶角的度数是一个底角度数的一半, 求它的底角是多少度? 2.右图中有 6 个点,9 条线段,一只蚂蚁从 A 点出发,沿着 某几条线段爬到 D 点,在一次爬行中,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线段 最多只能经过一次,这只蚂蚁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爬行路线? A B C FED62、小数加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六第 6――8 题。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结合人民币、 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进行小 数计算,这样的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用的极为普遍学生计算时, 应作提示:(1)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2)计算 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计算:(3)用不同的方 法验算 4。第 7、8 题是体育运动相关的练习,第 7 题使学生体 会到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第 8 题通过计 算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还使学生体会我国要赶上世界记录, 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教学目标:1、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 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能把复名数转化为小数来计算。 4、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把复名数转化成小数。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教学过程:一、 设疑自探(15 分) 1、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1-0.4 0.39+0.150.56-0.46 7.7+0.61.2+0.8 3.6-0.8 4.8-3 5.7+0.2 3.6-1.6 7+2.3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请同学们看练习十六的第 6、7、8 题,大致了解题意,你有 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学生说出心中的问题,师板书) 自探提示: 1、 怎样把复名数转化成小数?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什 么? 2、 在第 7 题中,可能有多少种买法?每种买法需要多少钱? 在这些算式的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3、 你能正确计算第八题各相差多少吗? 4、 总结:小数的加减法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自探提示自学这三道题。 二、解疑合探:(12 分) 思考好了吗?好了我们坐端正。 1、 怎样把复名数转化成小数?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谁愿意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找两个学生说说)把复名数转 化为小数, 要先把这个复名数转化成以高级单位为单位的小数, 然后再计算。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把单位转化正确计算也要 正确。 2、 在第 7 题中有多少种买法?每种各要花多少钱?在这些算 式的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谁愿意来回答这个问题。 共有四种买法,把这些球按 1、2、3、4 标上序号,就是:(1、 3)(1、4)(2、3)(2、4) 在计算的结果中,有的得数末尾有 0,在写结果时我们要把 0 省去。 3、学生回答第八题的算式及得数,并找学生评价。 4、总结:小数的加减法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学生个别回答后,请学生总体来说。要让学生重点说出:列 竖式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计算要正确;计算的得数末尾有 0,要把 0 省去。 三、质疑再探:(3 分) 通过学习,关于本节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或是你 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究。 四、拓展运用(10 分) 1、我当小老师。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出一道习题考一考你的同桌。 2、列式计算: (1).27.8 减去 19.3 的差.再加上 24.5,和是多少? (2).23.64 加 18.9 的和.再减去 37.82.得多少? 3、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 54.3 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 45.7 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 13.58 万吨,结果上半 年生产 7.96 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 0.04 万吨,全年超过 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 57.5 吨,第二个 仓库里有 50 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 9.9 吨,这时第一 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 9.5 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 了 2.75 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 0.65 千米.第三个月 挖了多少千米?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6、复名数转化小数时应注意: (1)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2)计算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 计算 (3)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7、有四种买法: (1、3)(1、4)(2、3)(2、4) 63、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累计课时数 63 共享备课设计者: (别红存 ) 审验签字( 教材分析:)本节课创设的学习情境类似例 1,它来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 通过观看自行车赛,了解自行车比赛的一些知识。知道在长达 数天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观众都会随时计算已经完成的赛 段里和未完成的赛段里程, 这就引入了是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体会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因解决问题 的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目的:1、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 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5 分)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89 16)+148 3、 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相同. 设疑自探 4 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出示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1) 、看到这个资料你有什么问题呢? 生发表意见 (2)、今天第 2 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 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整理 学生的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1) 可以用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每种方法怎样列式? (2) 每个算式怎样解答? (3)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二、解疑合探(12 分)学困生汇报自探情况,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有难 度的问题小组合探。师板书 (1)483.4D(39.5+98.8) = 483.4D138.3 = 345.1(千米) (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 (3)483.4D39.5D98.8 = 443.9D98.8 = 345.1(千米)三、质疑再探(2 分)通过以上学习,谁又有新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四、拓展运用(8 分)1、我当小老师,自编习题 2、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3、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2) 地球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是 1.49 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4、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哪些收获?(2 分)63、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材分析:本节课创设的学习情境类似例 1,它来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 通过观看自行车赛,了解自行车比赛的一些知识。知道在长达 数天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观众都会随时计算已经完成的赛 段里和未完成的赛段里程, 这就引入了是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体会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因解决问题 的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目的:3、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 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4、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5 分)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 -89 16)+148 3、 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相同. 设疑自探 4 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出示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1) 、看到这个资料你有什么问题呢? 生发表意见 (2)、今天第 2 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 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整理 学生的问题,出示自探提示: (4) 可以用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每种方法怎样列式? (5) 每个算式怎样解答? (6) 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二、解疑合探(12 分)学困生汇报自探情况,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有难 度的问题小组合探。师板书 (1)483.4D(39.5+98.8) = 483.4D138.3 = 345.1(千米) (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 (3)483.4D39.5D98.8 = 443.9D98.8 = 345.1(千米)三、质疑再探(2 分)通过以上学习,谁又有新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四、拓展运用(8 分)1、我当小老师,自编习题 2、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3、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2) 地球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是 1.49 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4、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哪些收获?(2 分)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复习 教材分析:从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数的范围扩大了,但小数加、 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的算理仍然相同,都是只有相同单位的 数才能相加减。所以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注意联系整数 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异同, 既沟通联系,又突出小数点的处理方法,这样便于学生在已学 的基础上能够较快的理解和掌握新的计算方法。把整数加法运 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并应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小数简便运算, 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这些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又能加深理解 和牢固掌握这些知识。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以及减法性质 在小 数中的应用有一个更进一步的巩固与提升。 2、 能灵活地, 综合地应用加法结合律, 交换律和减法性质。 3、应用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减法性质中的去括号问题,多种运算律的结合使用。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5 分钟)1、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和整数乘除 法的简便算法,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简 便运算。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整数、小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吧。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复习。 1、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 (1)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有什么运算定律? (2)你能用字母公式表示这些运算定律吗? (3)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和小数 加、减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完全一样吗? 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完成上面的自探提示.二、 解疑合探(8 分钟)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 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 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重点强调: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 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板书如下: 加法结合律:a+b+c=a+(b+c) 交换律:a-b+c=a+c-b 减法性质:a-b-c=a-(b+c) 减法性质逆运用: a-(b+c)= a-b-c a-b-c=a-c-b三、质疑再探(5 分钟)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 问。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四 拓展运用(12 分钟)第一环节: 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练习巩固: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36+(83-64)=136+64-83 49+32-49+32=49-49+32+32 ( ( ( ) ) )48.55-3.97+1.45=48.55+1.45-3.97 36.75-16.75-8.47=36.75-(16.75-8.47) 32.67-(3.28+12.67)=32.67-3.28+12.67( () )2、请判断下面各题哪些可以进行简便运算,并说明理由。 找出能简算的在括号里打 “√”,并计算出来。 (1)425+14+186 (3)548+52+468 (5)800-138-162 (7)683-179-283 (9)3.88+2.3+3.12 (11)8.24-1.43-4.57 (13)9.14-(3.14+1.5) (15)51.27-8.66-1.34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字 母表示。 0.55+5.5+4.5= 4.52-(3.52+0.75)= 6.47-5.78+1.53= 12-6.2-3.8= 5.4-2.5-1.4= (2) 75+168+25 (4)13+4.6+5.4+87 (6)25+75-25+75 (8)379+367-79 (10)2.08+0.34+0.66+6.92 (12)10.75+0.4-5.75 (14) 12.69-8.27-3.69让学生先做, 然后指名说说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分别用字母表示,重点提示: 减法性质的逆运用和交换律中 要符号与数字同时移动。 4、计算(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 1.7+0.43+3.3+0.57= 4.52-(3.52+0.75)= 73.2+6.8-73.2+6.8= 50-3.2-1.8= 9.44-(5.44-3.8)= 36.8-4.5+3.2-5.5= 12.7+2.58+3.42+2.3= 2-0.35-0.65= 6.4+1.07-0.47= 3.72+(5.68+0.28)-3.68= 5、课堂总结10.8-8.5-1.8= 12.96-(1.96-1.52)= 8.9+7.4-7.4+8.9=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复习 加法结合律:a+b+c=a+(b+c) 交换律:a-b+c=a+c-b 减法性质:a-b-c=a-(b+c) 减法性质逆运用: a-(b+c)= a-b-c a-b-c=a-c-b66 小数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累计第 66 课时 共享备课(设计者:别红存) 审验签字:( )复习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型 :复习课. 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 序.正确进行运算.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加减法关系并掌握 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提高解题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 力.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 复习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复习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复习过程: 一、 设疑自探:(8 分钟)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小数加减法这个单元的内容,我 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自探提 示: 1、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3、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自己解决以上问题。二、解疑合探(14 分钟)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 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 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 0 一般要把 0 去掉。 2、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 (1) 小数点对齐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 去掉 4、 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整 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 法同样适用。三、质疑再探(4 分钟)复习了本单元的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 来共同探究。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解决。四、巩固拓展(14 分钟)(一)、学生自编习题。 (二) 补充练习。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3、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 算. 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8.43+2.87+0.57+0.13 4、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 54.3 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 45.7 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 13.58 万吨,结果上 半年生产 7.96 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 0.04 万吨,全年超 过计划多少万吨? (3)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5、全课总结 这节课通过复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整理和复习(1)小数点对齐 (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 去掉第 67-68 课时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 直接写得数。1. 53+0.4= 0. 2. 6-6. = 7. 7 3. +1. 5. = 4.3.26-1.6= 5.3.82+2.24= 6.7-3.44 = 7. 82+1. 6. 34= 8. 5+2. 3. 4= 9. 6 6. +5.1= 10.7.7-3.7= 11.5.4+6.6= 12.7.25+1.75 二、填空(用小数表示结果) 1.5 米 7 厘米+45 厘米= 2.8 元 4 角 7 分+5 元 6 角= 3.3 吨 50 千克+650 千克= 4.4 吨 50 千克-2 吨 70 千克= 三、计算,并验算。 1.7.55+5.68= 2.10-9.57= 3. 11.35+64.5= =4. 19.08-4.28四、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 38.67+68.23+45.82.98.2-37.18-10.823.56.23+31.07-54.14.32.6+58.04+61.965.100-(28.4+32.05)五、 应用题1. 一根铁丝长 28.82 米,剪下一段长 8.9 米,剩下的比剪下 的多多少米?2. 一支修路队要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 64.5 米,第二天比 第一天多修 6.8 米,第三天比前两天总数少 10.4 米,第三天 修了多少米。3. 一辆卡车运化肥,第一天上午运了 8.8 吨, 下午比上午 我运了 2.1 吨,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了 0.5 吨,此时已全部运 完。这批化肥有多少吨?六、提高题1、四年级 3 个班共有图书 197 本,二班比―班多 5 本,三班 比二班少 14 本,三个班各有多少本?2.(情境题)大西洋平均深度为 3.627 千米,印度洋平均深度 比它深 0. 千米, 27 太平洋平均深度比印度洋深 0. 千米, 131 太平洋平均深度是多少千米? (用两种方法计算) 3.(竞赛题)甲、乙两数相差 450,如果把甲数末尾的 0 去掉, 就和乙数相等,求甲、乙两数的和。折线统计图练习课 教材分析: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统计, 使学生能够经历收集、 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进一步明确画折线统计图的 完整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根据实际问题,利用折 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 点及制作方法,并能提高统计图的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交流、辨析,迁移等活动,学生能选择适 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建设解释统计的结果或进行简单 的预测。 3、创设多种练习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 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4、在整理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5、经历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在学习 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教学重点:合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能熟练、正确地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统计。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 分钟)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运用统计,需要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今天让我 们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 进一步练习制作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练习课二、设疑自探(8 分钟)1、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 (1)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有哪些? (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有什么好处? (3)什么情况下要画折线统计图?什么情况下要画条形统 计图?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复习本单元内容,完成上面的自探提示. 四、 解疑合探(8 分钟)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 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 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生:折线统计图能看出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很容易 看出数量的多少。 生:表示增减变化情况的时候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的 多少的时候用条形统计图。 生:?? 板书如下:表示增减变化情况的时候用折线统计图 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时候用条形统计图 师生总结如下:折线统计图能看出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 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表示增减变化情况的时候用折线 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的时候用条形统计图。四、质疑再探(5 分钟)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 问。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五、 拓展运用(14 分钟)第一环节: 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第二环节: 1、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最多?一共有几 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最少?一共有几 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人数大幅 上升?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人数没有 变化? 通过统计你得到哪些信息?怎么保护我们的双眼? 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 (1)讨论复习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2)画出折线统计图 (3)回答问题 a、小亚和小巧这段时间最高体温分别是多少度? b、根据小巧和小亚的体温,你认为她俩这一天的身体健康 吗? c、你从以上图表中还获得哪些信息? 3、分组统计班级中喜欢运动项目(篮球、足球、乒乓、游泳) 的人数,并制成折线统计图。六、课堂总结(2 分钟)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练习课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表示增减变化情况表示数量的多少第八单元一、教学内容数学广角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也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一 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主要是渗透 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1、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 2、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3、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 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 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 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总体印象: 1、学习难度较大。 单节课教下来,学生掌握得还是可以的,但一个单元教好 以后,在综合练习中学生出错很多,后进生甚至全都搞混,较 难深刻理解。配套练习难度也很大,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让 全体学生完成。 2、内容新颖,注重生活运用。 本单元中的涉及的内容基本都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 植树、敲钟、公交车站等,都可以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思 想方法来解决,内容新颖有趣、有挑战性。 3、有较大探索空间。 解决问题时不强求一个答案,如果合理的话都是可以的, 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也要 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学习、吸收更好的解决问题 的方法、思路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教学思考 1、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 数学广角的内容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 应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的整 个科学探究过程。如例 1,先让学生猜一猜植树棵数与间隔数 的关系,再经过实验验证(可以让学生画线段图来证明两者关 系) ,在多个数据的证明下,建立数学模型:在两端都栽的情况 下,棵数等于间隔数加 1。最后在生活实际中进行运用。其中, 实践验证环节是最重要的, 力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在活动中理解。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2、灵活构建知识系统,沟通联系。 教师要把握教材的清晰脉络, 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系统。 针对学生学习这个单元的特点(见总体印象 1) ,教师教这部分 知识不能太零碎,不能只盯着一堂课就课论课,要有系统观念。 如,植树问题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 只种一端: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种:棵数=间隔数-1。每一 种情况里面,还可以分成 3 种求不同问题的,如在两端都种的 情况下,我们可以分别求:棵数、间隔数、距离。如题目: 1、 同学们在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 5 米栽一 棵(两端都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同学们在全长 1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 。一 共栽了 21 棵树苗,每隔几米栽一棵? 3、同学们在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 5 米栽一棵,一共栽了 21 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具体要让学生明白这几个数量关系: 1、棵数=间隔数+1, 2、间隔数=棵数―1, 3、距离=间隔数×间隔长度, 通常题目不会直接告诉你间隔数,一般是通过:距离=(棵 数―1)×间隔长度来计算。让学生掌握这些数量关系对他们灵 活解决问题会有较大帮助。而且,之后学习的求封闭图形的距 离的也可以与上述“只种一端”的植树问题建立联系。可以通 过动态课件来演示,让学生更清楚两者实际上是同一种情况。 再拓展到圆形、三角形,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利用已掌握的知 识来解决封闭图形求距离的问题。 3、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参指出本单元最重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接触这些 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 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不作为考核内容。问题难度不要太大,必要时要给予及 时、恰当的帮助。 4、拓展探索空间。 尽量在不过份增加难度的情况下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学 会灵活地解决问题。如: 《方阵问题》教材中把这个例题作为植 树问题中“封闭曲线”的一种,但我们觉得方阵问题也有它值 得挖深的一些地方。象蓝老师的这节《方阵问题》 ,就对教材作 了一些挖掘,但是又比较自然,学生也很有收获。同时,数学 教学时让要尽量让学生学会解决逆向思考的问题,做到融汇贯 通、培养思维能力。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新增加的重要内容。 在一年级上册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上、下、左、右、前、后, 并能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三年级上册学生学 习了用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 元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 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即极坐标的思想) ,并描述简单的路 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 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六年级时还将学习用“坐标 系” (即“数对” )确定物体位置。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安排了 4 个方面的内容,有 4 个例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 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并能描述、 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三、总体印象: 1、内容有一定难度,但新颖有趣、富有挑战性。 老师们看见这一单元,很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刚教学这 一单元时,我们也有点觉得无从下手,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内 容,我们组里进行了很多的研讨。教完之后,觉得这个单元对 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例 3、例 4: 《位置关系的 相对性》和《描述、绘制简单路线图》难度比前两个例题更大。 但学生学习时是非常有兴趣的。 本单元以“定向运动”引入,到底什么是“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的户外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 园进行。一般参赛的有几个队,各队由组织者配给指北针、定 向地图。图上标有要到的检查点。哪个队以最短的时间依次到 访所有的检查点为胜。在这个过程队员要借助地图和指北针, 根据方向和距离来判断要到的检查点。到时请老师们多看一看 教参,上面已经介绍得比较详细了,也可以自己或学生再收集 资料让学生了解这项运动。这个运动已成为高考的一个加分项 目。 2、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例如, “公园定向越野赛” 、 “看地图说一说香港等各城市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与上 、 海的相互位置关系”“小伟上学怎么走”等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 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密切联系。 3、提供丰富、有趣味性的活动。 本单元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充分探索实现的。 教材设计了许多有趣并富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如:在图上标 出某处位置、说一说自己与同学的相对位置、根据描述绘制路 线图、设计“小小动物园”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举行真正 的“定向运动” 。 四、教学思考: 《位置与方向》 (一) 1、落实两个知识点: “方向”与“距离” (1)以“方向”确定位置。 学生在交流例 1 的结果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东偏北 30°或北偏东 60°,教师应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 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例如,本例题中 1 号检查点的方向,一般说成“东偏北 30°” 。同时,学生用量 角器量角度的时候, 也应该把零刻度对准 “东” 较难的是从南、 。 北这两个方向说起的方向。如:南偏西 20°,有些学生不知道 应该把量角器怎么放。老师可以就这两个方向进行强化训练。 另外,这里还要说明的是如: “东偏北 45°”可以说成是“北 偏东 45°” ,它们也可以称为是“东北”方向。 (2)以“距离”确定位置。 某个地点的方向确定后,还不能确定这个地点的具体位 置,还必须以“距离”多少来确定。 “做一做”中,并没有提供 比例尺,要让学生数一数 400 米里面包含几小段,得出一小段 代表 100 米,再以此确定其他地点的距离。学生较容易掌握。 《位置与方向》 (二) 1、多种方式解决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与上节课的难点是有联系的, 就是如何确定 “东偏北”“北偏东”之类的问题,不过一个是用量角器量、 、 一个是画。如果上节课学生已能正确描述方向,到这节课要用 量角器画出指定方向的指定角度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中 下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1)详细讲解 画角度,必须先确定他要画的地点是靠近哪个方向的,再 把零刻度线对准这个方向,往另一个方向看。如:画“北偏西 30 度” ,量角器零刻度线要对准方向“北” (通常是离哪个方向 夹角小的方向为基准。 )再往“西”那边看 30 度再确定地点。 (2)示范 要由老师和同学进行正确的示范。 (3)对比 学生的错误主要是“北偏西“、 “西偏北”搞错,要多进 行类似的对比。 (4)多次练习 学生要进行多次的尝试、纠正才能正确、熟练地画图。 2、关于“比例尺” 例题图中出现了“比例尺” ,一个小线段代表 50 米。这 里并没有正式进行比例尺的教学。但我们也要用“单位长度” 让学生理解,并要求学生在画图时,要一段一段地画出距离, 让别人看得更清楚。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好笑的错误,学生不 知道从具体地点的中心点量起,而从地点的外沿量起,造成距 离上的较大误差,上课提一下学生就会知道了。 《位置与方向》 (三) 教学这节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以“谁”为中心。 明确“ ( )在( )的( )方向” ,是以“在”后 面的那个地点为中心。如果“中心”没找准,肯定是错的。这 是这节课的关键点。 2、注意方向的“相对性” 。 说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方向是有相对性的。相对位置 方向相反就不会错了。如果前者是“东偏南”那么后者要说的 就是“西偏北”“东”和“西”相对, 。 “南”和“北”相对。当 然,这要由学生在多次的尝试后自己发现规律,不能由教师直 接告诉学生。这个例题的角度 45 度比较特殊,方向可以有两种 说法,最好把角度变一变。 《位置与方向》 (四) 教学时要注意三点: 1、中心的确定。 中心的确定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本节课的中心确定 要向让学生明确:从哪个地点出发就是以哪个地点为中心,在 行进的过程中,中心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较易与第三节课学习 的确定中心方法搞混,如“学校在商场的( )方向”与“从 学校到商场”中心是不一样的。 2、求“平均速度” 。 “求平均速度”是个难点。现在教材上的例题已去掉了第 2 小题,但练习里还出现了差不多的题,因此还是要大家注意一 下:求速度学生易把总路程除以 3 个赛段,应该是把总路程除 以时间的总和。这题错得非常多,甚至到期末时都还有人错。 3、画图 学生自己画线路图时, 容易忘记标出单位长度代表多少 (即 “比例尺”,哪个方向是“北“也应标出。标出角度和实际距 ) 离。另外,起点的确定也较重要,如果起点位置确定不合理, 有时会画到纸外去没办法画。应引起注意!画图这块内容相对 来说还是比较难的,教师可适当进行补充。“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 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本单元安排了 4 个例题: 例 1 教学小数加、减法。P96 教材按照比赛进行的过程,先通过计算第一轮比赛后“中 国队领先多少分”教学小数减法。再通过计算第二轮比赛后 “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教学小数加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很自 然地感受到小数计算与实际的联系。 另外教材还通过计算“现在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来巩固小 数减法。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过程。 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计算,通过自主探索或合 作交流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 0 简 写”的道理(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比爸爸说的结果与竖式计算的 结果来引导学生研究)。学生有了这一自主探究的经历,就多 了一次自主获取知识的经验。 例 2 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方法。P97 教材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小数加减计算,说明小数加减要注 意的问题,由此总结出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交流, 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理解如果得数 的末尾有 0,就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 0 去掉,使小数的书 写简洁。 例 3 教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P100 教材给出了环城自行车赛 5 天,也就是 5 赛段,每段的里 程数,让学生计算第 2 赛段后“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 骑多少千米?” 教材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小 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是相同的。小精灵提出“用计算 器试一试”提醒学生对自己列的算式用计算器算一遍,一方面 检验自己笔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熟练用计算器的方法。 例 4 教学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P104 教材给出了一个班四位同学 50 米跑的成绩, 让学生计算他们参 加 4×50 米接力赛可能的成绩,也就是跑 4×50 米的时间,要 把 4 个同学 50 米跑的时间加起来。 教材采用对比的方式呈现两位同学不同的计算思路,一种 是按顺序计算,另一种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把能凑成整十的数先加起来。通过对比,使学生直观感知加法 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进一步体会用加法的运 算定律进行计算确实方便又快捷,使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能 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 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 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 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三、编排特点 1、为计算教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现实背景。 本单元的主题图呈现了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 动员在女子 10 米双人跳水比赛中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以及该 项目中金、银、铜牌得主的名单。因为编者编书的那一年的热 点就是雅典奥运会,所以编者的出发点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 兴趣的体育运动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使学生一方面体 会小数加减法对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爱国主 义和强身健体的教育。那么现在如果我们从四年级学生的角度 来看,雅典奥运会已经是过去式了,学生既不熟悉,又没兴趣, 还不如校运会让人激动,还不如超市购物让人更能体会小数加 减法对生活的密切联系。 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 减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尝试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 小数加减法在义务教材中分别安排两个例题进行教学。 现在考虑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 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在小红书上卖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