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睡着,我是有多刻苦吧,快来预祝我今年逢考必过吧

&p&加一点东西在前面。已经有看不完我的答案或者阅读有障碍读不明白我说的啥意思的高人作评论了,还扯了一句:&b&兄弟,看好我的主页说明上有诗歌一栏&/b&。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表情来表达看到这句话后的心情,于是请允许我呵呵一下。如果这样就可以成真的话,我就要认真考虑要不要在我的主页说明加上&b&圣地亚哥总裁威廉伯爵&/b&呢。。。。&/p&&p&&br&&/p&&p&虽然答这个题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但是还烦请想要找我麻烦的童鞋有点耐心,看懂我说的是什么再反驳,谢谢了,这是对答主最基本的尊重。你略翻一遍连我说的是啥都不知道,就自说自话一堆,我是很无奈的。&/p&&p&================================================&/p&&p&&br&&/p&&p&&br&&/p&&p&看这个题目下的一些答案看的火大。我也来答一下。&/p&&p&&br&&/p&&p&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在别的坛子里和人家吵过两次大规模的架。但是时间这么久了,我还是秉持着我一贯的观点:&b&毛的诗词,自有其可观之处。但毕竟手段不足,驾势有余,空余霸悍二字,远不在一流之列。加之其身份的特殊性,对于他的诗词之评价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过分拔高和过分贬低都存在,远远不曾有一个真正客观的评价。&/b&&/p&&p&&br&&/p&&p&题主既然问的是:&b&仅&/b&从&b&文学艺术&/b&上说。那么他诗词的得分可能会更低一些。&/p&&p&&br&&/p&&p&以上是我总的观点,下面分而述之。&/p&&p&&br&&/p&&p&&b&一,诗是什么?格律这玩意儿真的是可有可无的么?&/b&&/p&&p&&br&&/p&&p&关于诗是什么,是最需要辨别清楚的一个问题。因为很多人讨论诗词类的问题,偏偏不在诗词的范畴内说话。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譬如说:毛在填词格律上出差错,是因为故意要打破束缚,是因为要创新。再如,他写了一些主旋律题材的诗词,反映了爱国的情感,就在层次上高于那些抒发个人情感的诗。&/p&&p&&br&&/p&&p&我可以说,这些都是主观的。我们讨论诗词,必须要在诗的内部讨论。什么是诗,我在个人的专栏里一直在写一个文言诗词的简易教程,正本清源的一个问题就是诗的概念,以下引文:&/p&&p&&br&&/p&&p&字典中对于诗的解释是:&/p&&p&&br&&/p&&p&&b&【诗】:1.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b&&/p&&p&&br&&/p&&p&由此我总结出诗的概念,组成一首诗有两个必要条件:&/p&&p&&b&A.语言层面【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b&&/p&&p&&b&B.感情层面【反映生活,抒发情感】&/b&&/p&&p&&br&&/p&&p&由此我引申出:&/p&&p&&b&A,是作为一首诗的骨架,即诗是要用语言来表达的,是要读出来的(有些时候还要唱出来)。在语言层面上,它区别于散文区别于小说,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征,就是A,抛弃了A,则诗与其他文体的界限消失。&/b&&/p&&p&&b&B,是一首诗的灵魂,我们写诗,最首先,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毛诗序》说:“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开宗明义就说出来我们要写什么。这些感情可以是最普遍的求不得爱憎会,也可以是很私密的个人情感,可以美好,也可以消沉。总之表达内心表达自我是一个写诗的人所要做的最艰难的事情,我们感受生活感受人生,然后通过A来达到B。&/b&&/p&&p&&br&&/p&&p&&b&A和B的关系是:&/b&&/p&&p&&b&1. B是A的最终目的。我们磨练技巧,我们学习庞杂的诗词知识,无非是为了获得理论上更大的表达能力,从而表达的更好。&/b&&/p&&p&&b&2. A是实现B的途径。表达不是一句空话,没有扎实的功底,缺乏词汇量,不懂语法,不知韵律,就算感触再大,也只能手写不出你的心。说到底,空中楼阁是盖不起来的。&/b&&/p&&p&&b&3. A和B一起构成诗。只有A没有B,是徒具样式的【匠人诗】,从概念上讲这不能算是真诗。只有B没有A,因为文体特征消失,自然不能算是一首诗。我们可以称之为一个四不像。&/b&&/p&&p&&br&&/p&&p&引文有些长,但我还是坚持引在前面,因为连讨论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讨论就没有意义了。&/p&&p&&br&&/p&&p&下面我继续做衍生:首先,格律这个东西的意义,你可以说是为了节奏感,为了音乐美,但是大家往往视而不见的是:格律是构成诗的骨架,是诗与其他文体放在一起辨识度的来源。很多人反感格律,其实是因为觉得是个门槛和阻碍,但是他们凑起来,却是五言的七言的,这其实本身就是一种打脸的行为,把五七言的样子当成辨识度的来源而忽略押韵这些,自欺欺人。&/p&&p&&br&&/p&&p&而太祖的一些东西明显是出韵出律的,这时候,就有很多人来给他辩护说:格律是小技,是束缚,他是为了创新和打破束缚才故意这样的,你以为他不能写格律正确的么?&/p&&p&&br&&/p&&p&所以他就写出来《蝶恋花.答李淑一》这样的词了:&/p&&p&&b&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b&&/p&&p&&b&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b&&/p&&p&&br&&/p&&p&大家注意,这是一首无韵的词,胡适先生苛责过这个词不押韵,于是人辩护说这个是用湘潭方言押韵的,但是据胡适先生考证,还真不是。于是我们在网上随手一搜,辩护的人又来了:&/p&&p&&br&&/p&&p&&b&胡适苛责《蝶恋花》的押韵,固然有理,却分明是看小了MZD(知乎的审核啊)。此点押韵知识,他应是懂得的,只是他不愿损伤情感之发抒以迁就词法。&/b&&/p&&p&&br&&/p&&p&看看,我怎么说来着。其实根本不用给他辩护,此等程度的文辞和情感,毛完全有本事能够腾挪到押韵且表达的更好,但是他没有,这就说明了一点:他本身&b&不在乎&/b&,而且他对于诗词&b&不自觉&/b&。而其他的如《七律.长征》,写律而邻韵通押的,我认为完全是战争年代不方便查韵书罢了。大可不必为他找什么不愿损伤情感,刻意创新之类的理由。&/p&&p&&br&&/p&&p&为了做一个佐证,我们可以考察下毛自己对于格律的看法:&/p&&p&&br&&/p&&p&&b&MZD对所作诗词的修改,有不少地方是着意调整用字用韵,使之更加符合格律的要求。毛在给陈毅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表明了他对写作格律诗词的见解。诚然,MZD的诗词对传统的格律,有很多突破和创新,但从总体上来看,MZD绝大部分诗词都是符合传统诗词格律要求的。譬如律诗一般在同一首诗中不用同字。特别是对颔联和颈联要求更加严格。《七律·长征》中“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其中的“水拍”原作“浪拍”,这就同“五岭逶迤腾细浪”中“浪”字相重了。所以后来作了修改。《MZD诗词选》中作者自注说明了这一情况:“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认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中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这位不相识的朋友,就是山西大学历史系罗元贞教授。这样虽与第二句的“水”字重复,但总比与第三句的“浪”字重复为好,且两个“水”字含义不同。同时,根据我们所见到的最早刊载在《外国记者印象记》上的这首诗,其中“云崖”原作“悬崖”,后来在《诗刊》正式发表时改为“云崖”。这样修改以后,这一句和下一句“大渡桥横铁索寒”作为律诗的颈联,对仗就更加工整了。“云崖”和“铁索”,不仅整个词相对,而且词的内部结构中语素与语素之间也相对。再如《七律·登庐山》中“跃上葱茏四百旋”中的“旋”原作“盘”。按照韵书“盘”属上平声十四寒,“旋”属下平声一先,修改以后,“旋”就与本诗中其他的韵脚“边”、“天”、“烟”、“田”一致起来,同属一个韵,读起来就更加音韵和谐,铿锵有力了。&/b&&/p&&p&&br&&/p&&p&大家可以通过这段话总结一下他自己对于格律的认知:他自己是此道中人, 他自己是知道格律是有多重要的,而且通过引文的几个例子,他自己很多时候也是爱抠这些东西的,譬如登庐山一首和七律长征一样犯邻韵通押的问题,他自己发现后便修改了。&/p&&p&&br&&/p&&p&所以他的态度还是很明显的,但是他不是个足够自觉的诗人。他有苦心经营的诗作,但是随手的更多,有抠邻韵通押这种问题的时候,却也有答李淑一那样连韵都不押的时候,所以我说他&b&不自觉&/b&,而自觉与否,往往是分别一流和二流的关键,老杜渐于诗律细,大家可以体味一下。&br&&/p&&p&&br&&/p&&p&我比较反感的,不是他本人和他的诗词,而是他的脑残粉们。俗话说:一粉顶十黑。江湖有分教:&b&清新兰公子,俊逸措活佛&/b&。(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35240dcc32da02b14735d89& data-hash=&35240dcc32da02b14735d89& data-hovercard=&p$b$35240dcc32da02b14735d89&&@覃沛&/a&
这句的作者大人)这两位深为脑残粉所苦,估计泉下都在别个诗人面前抬不起头。他的情况也类似,看看这些书上所谓专家的嘴脸,登庐山不能通押,改了就值得大书特书,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长征犯这个错误就略过不&br&说,反正一般大家也看不出。犯了错误,就是对传统的格律有很多突破和创新。(至于创新与否,留到后面单独说)&/p&&p&&b&二,传统诗词的审美自有其体系,好坏自有其评定标准。&/b&&/p&&p&&br&&/p&&p&我见到过很多人,他们质疑我往往会说,我看着挺好啊,朗朗上口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多好啊,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多好啊,就你&b&嫉妒&/b&人家说不好。于是我往往就背上了一个嫉妒的大帽子,而后更有甚者,会抬出所谓的万金油:你行你上啊。&/p&&p&&br&&/p&&p&呵呵。&/p&&p&&br&&/p&&p&其实,传统诗词作为一个发展了几千年,脉络分明的艺术门类,其评价体系是很健全完善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往往浸淫其中的人一眼便能看出来。而在这门槛之外的人,往往只能看到表层的美丑好坏,深入不进入,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于诗词的语境不熟悉,对于各个诗体的特征不熟悉,对于常用技法不熟悉,对于文言文不熟悉。&/p&&p&&br&&/p&&p&最明显的就是“名篇”《七律.长征》:&/p&&p&&br&&/p&&p&&br&&/p&&p&&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p&&p&&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b&&/p&&p&&br&&/p&&p&我反驳这首七律是好诗,其实所谓的押韵错误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七律这个诗体,写得好和坏是最容易分辨的,所谓起承转合,并不是说死板的教条,而是满足这个诗体特征的运气法则,这么写出来浓淡合宜,最好看最舒服,而毛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个首联说实话,从文字上其实是很一般的。以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五句各自单独叙述了一件事,我基本没见过这种写律的,因为没有疏密开阖,没有章法,这个律一下子变成了流水账,毫无蕴藉,一气泄了。尾句实则很无谓,三军过后尽开颜,刻意收住了。&/p&&p&&br&&/p&&p&后来我看碰壁斋主的《旧体诗杂想》,看到对这首诗的评论,感到不愧是当代最牛的诗人之一啊,说的比我明白多了,请看引文:&/p&&p&&br&&/p&&p&&b&这首诗题材重大。不过,题材的重大,不能保证艺术的伟大,虽说它有可能辅佐出伟大的艺术。重大题材只是伟大艺术的“助产士”,而非“生产者”——那位做产妇的母亲。伟大的艺术需要母亲艰辛的孕育、痛苦的分娩,这是助产士不曾付出的;作为母亲的光荣、欣慰,助产士也就无权分享。在这地方,我们更不能势利眼,因为产科医生的权位,便奉承婴儿漂亮;不用讲,同样不必因为母亲的名位而谄谀婴儿。&/b&&/p&&p&&br&&/p&&p&&b&这诗有个打眼的毛病,中间两联把四个地名齐头并列,军训时集合整队似的;耳朵灵光的人当听得见那四个地名报数时喊的“一、二、三、四”——这种摆法便太呆木了。骆宾王爱用数目字作对,给讥讽为“算博士”;毛也可当“地理教师”,因为他写得来像“方舆图”。古人对诗里用地名有许多讨论,譬如地名可不可以虚用,因为好些诗用起地名来跟实际的地理完全违背,不能拿方舆图来查对的;似乎明清人学唐诗的时候,有一派专爱把易于入诗的漂亮地名嵌得满版,作为诗诀,不过我没有详细考察,不知道他们是否用“我注六经”的态度在诗里注山经水经。前人讲究地名中的一条,便是要求把地名用得使人不觉堆垛。毛四句四地,加上“岷山”,一首诗里逛了五处山川。李白《峨眉山月歌》四句便用了五个地名,可是参差错落,叫人注意不到他在念旅游册子,所以古来很受赞赏。这首诗小孩子都会背,我们仍然引出来,跟毛做个对照:“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聪明地把几个地名嵌镶在某些关系中;“峨眉山”上的月,影子会落入江中,所以“平羌”勾连上了;他乘舟从“清溪”出发,去的地点是“三峡”,两者又亲近得不勉强;“三峡”峰高天窄,月亮看不见,他不免思念,便在这思念里顺流跑向“渝州。”他顺路而下,有事理、情理的关系网络其中,每个地名露面都有必然性,不像“半路杀出的”的程咬金那样显得突兀。地名并非路遇的、陌生不相熟的路人,而你呼我应、左牵右引,好像一伙儿朋友出门小游似的。这便破除了刻板。画家画多个人时,也让他们互相交谈、互相协作,处在某个情景中;这画才灵动自然,不像阅兵式的机械排列;这个道理跟诗歌写作是相通的。把毛跟李白相照,我们便不免觉得毛的写法堆垛得太齐整了。&/b&&/p&&p&&br&&/p&&p&&b&毛写《长征》时,完全没有留意古人这方面的经验,他只向仓库里堆码箱子,而不曾试图向客厅里布置家具。他那四个地名像是按行军顺序讲下来的,可是文字里没有指明这个关系,也没有像李白那样,把这个关系来处理、影响地名。李白诗里地名间的关系有好几种,较为复杂。我们找得到与毛几乎如出一辙的地名关系,出在杜甫那里。杜甫名作《闻官军官收得河南河北》结句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同样的四个地名,同样的顺路程次序,而且更密集,只挤在两句中。看来,杜甫给自己提的要求特别苛刻,他不但要松动本来会有的僵硬,而且偏要用最僵硬的排列来创造流动、迅捷的效果,好恰合他胜利的畅快、回乡的迫切心情。他的办法简单之极,便是拿“从、穿、下、向”几个字眼指出顺承关系。他故意选用同带“峡、阳”字的地名,把刻板的那一面愈发加强些;只要有能力使刻板的东西流动起来,那么,愈刻板便愈把流动衬托得突出,刻板的能量掉个头全加到流动上面来了。好比打仗,只要能赢,对手愈强大,你的斩获便愈丰厚,对手所有的粮草、枪械,全给你虏掠过来。&/b&&/p&&p&&br&&/p&&p&&b&毛诗四个地名完全平行,句与句、地与地之间不相闻问,也造成一个后果:诗意不曾推进、转换,只在原地兜圈子;他实际行军时顺地名往前走,在诗里呢,好像夜行军碰见了鬼打墙。类似的印象,读毛的其它作品时,都不同程度地遇得到,它使人觉得毛的写作过于平面化,缺少纵深感。单讲《长征》,那样地兜圈子,愈会加重刻板的能量。而且,他把四个地名偏挤在中间两联里,尤其要算失察。律诗那两联非得对仗,这种格律形式本来便僵硬,毛没有想办法避免格律的弱点,反而雪上加霜。毛那两联的句意都密得碰鼻子挤眼睛,不用虚字调剂,不但雪上加霜,霜雪更凝固为冰,越影响变化生动之感。黄庭坚写律诗的时候,常常一联疏一联密、一联虚一联实、或者一联写景一联抒怀发议论,使诗更为流利不死滞。他认识到律诗那两联对仗会带来先天胎里病,因而力图后天补救。毛看不起宋人,也许便看不到宋人的苦心、好处。&/b&&/p&&p&&br&&/p&&p&&b&毛把中间两联写得那样浓得化不开、密得拆不散、板得挖不动,相衬之下,首尾两联便越觉疏薄。首联两句词意密度很小,因为下句只重复了上句。末联也稀疏,阅读时,我们先受了中间两联那样密重的压力,到末联时压力猛的卸掉,我们心里上会闪个趔趄,越觉末联轻飘了。当然,也许有人会这样讲,咱们在末联忽的飘起来,正中毛的下怀,他所求的恰是这个效果,好拍合他行军完成的轻松之感。人各有见,我不争辩,只指出一点,这个看法见木不见林,无以开脱中间两联笨拙的板滞。统起来看,中间两联使得通篇不很均衡。古来传统里做七律的常法,总是倾力于中间两联,因此易于把首尾两联写得弱些。&/b&&/p&&p&&b&……&/b&&/p&&p&&b&所以,在这个写作、阅读的传统下,如果毛不排头用地名,中间不显得那样地压迫首尾,均衡问题也便无妨忽略;只可惜那两联太过度了,你想闭眼不见,它都还要来打眼、打开你的眼的。讲文章的常语有所谓“凤头、猪腹、豹尾,” 毛诗的中间确像吃饱撑鼓的猪腹;至于头,也许不必借书病所谓“蚓头鼠尾”来指为“蚓头”,可是,我们终觉它的尾有点儿像“虎头蛇尾”里那条蛇尾。&/b&&/p&&p&&br&&/p&&p&类似的,关于《沁园春.长沙》,碰公也做了一个评价:&/p&&p&&br&&/p&&p&&b&对下片的另一个评价角度,是纯粹词学的。虽说它更贴合鉴赏的本职,倒不消化费多少口舌;这条正路短得很,几步便跨得完。&/b&&/p&&p&&br&&/p&&p&&b&无论毛在下片的回答正确与否,合于他的思想与否,这个回答是借助词这体裁讲出来的,它会运用词的技巧,最终也构成词的艺术效果。我们读了“怅寥廓”那个气宏笔重的句子之后,再读下片,便觉没劲。好像碰见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不免大为耸动,凝神聚气地一拳打去,结果打中的并非麻老虎,而是只纸老虎;我们的心理扑了个空。下片笔力风格都显得轻飘飘,完全压不住、承不下那个好句。尽管他用的许多似乎昂扬、慷慨的陈词滥调,譬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些景象本来是豪放派爱请进作品里的常客,可是比较那立于“寥廓”、向着“大地”发的“苍茫”大问,尽成为泥人纸马,不经一搠。我们知道,常客必定不是贵客,再尊贵、珍贵的客人一旦来的次数多了,数见不鲜,也会降格得稀松平常,我们对他,不再重视。读词时,这些习滑用语也构不成审美的重大刺激。在连年累月、连篇累牍的滥用里,这些词汇已经磨损了,感觉也给它磨钝了,它像经千年流水打磨的卵石,没有圭角来刺人,感觉也生出老茧,不再会给它刺痛。这也是毛词吃亏的一个原因。可是,即便这些词汇还是头次上市,也卖不起“苍茫大地”那样的辣价钱。词的下片显得狗尾续貂,不相匹配,整首词也便头重脚轻,好像胖子跟瘦子玩翘翘板,下片给翘到半天云里,落不下地。我们对身体部位的偏向一向是重头轻脚的,艺术品却有点儿重脚轻头。假使一首词不是头重脚轻,而是头轻脚重,那便无人敢有微词了。跟着词读下去,感觉它的声音愈响愈大、情感愈转愈深、笔力愈下愈重、词意愈出愈奇,那是词家所梦想的大好事。反之便大非妙事。倘没有那么重的问句,这首词固然因此减掉它的点睛之笔,可也落个通体匀称;有它,词就像害甲亢,只一双大眼睛突兀地鼓出了。一个好句会成为通篇匠弊病,这是文艺里顶叫人头痛的问题,对于作者和读者,都像俗语所谓“猴子捡了生姜,吃又辣不得,丢又舍不得。”&/b&&/p&&p&&br&&/p&&p&&b&下片比上片虚弱,似乎是他的慢性病,不时发作。譬如接下来一首《菩萨蛮·黄鹤楼》。上片说“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写得非常之好,小词这样大声镗鞳,叫人想来辛幼安、陈其年、顾贞观。可是下片说:“黄鹤知何处,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一落千丈,比了上片,不是“逐浪高”,简直是风止浪息了。他末句想挽回颓势,便拼命地使劲,就像低嗓门偏要唱高调门,憋着喉咙喊,愈见力气不足,古人讥刺学苏辛不成的所谓&/b&&/p&&p&&b&“叫嚣”,便正是描摹这种窘态。《菩萨蛮·大柏地》与此类似。上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很好。下片“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又比不上前片。&/b&&/p&&p&&br&&/p&&p&&b&我们在《沁园春》里也看得到他词的句意密度很小,比方下片“恰同学少年”以下六句,竟只是一个层面的一个意思,太浪费不赀了。而且六句中几乎没有提供实象,全是浮夸、虚飘之词。整个下片只末句摄进来一个切实的画面。当然,即便通篇不写实而只发议论,也不足以构成缺点——想来毛不同意这个讲法,他会嗤之以鼻:“不懂形象思维”——可是,议论里有着着实实的意思,还是只有空空疏疏的套话,这依然可算作充实与虚浮的区别。&/b&&/p&&p&&br&&/p&&p&举这几个例子,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来,毛其实对于传统诗词的一些技巧的掌握,是很有限的,他是完全依照自己的语感来写诗的,换句话也就是不假控制,随手。而讨论诗在文学艺术层面的成就,古人积累数千年的审美体系是不可能绕过去的。这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从主观的角度,容易让人家叫好,但是在真正懂行的人面前,往往又逃不了被批评。这或许就是毛诗词水平评价两极分化的原因吧。&/p&&p&&br&&/p&&p&如何遣词谋篇,如何调和浓淡开阖,如何控制气息,这都是很大的学问。忽视这些而评论其诗词水平,我可以不客气的说,和不会负数的小学生,说初中生1-2减不过一样的。&/p&&p&&br&&/p&&p&&b&三,他的好处在哪里,以及他是创新还是被笼罩?&/b&&/p&&p&&br&&/p&&p&毛在我眼里,虽然有诸多不满,但是不能不说,他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绕不过去的诗人。他有很好的诗词,譬如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一句一直是我心里最好的之一。毛的气魄雄大,想象力丰富,这些都是很少的人才具备的天才。他作为一个诗人,又是直爽的可爱的一个人,他说自己学三李,其实只是学了李白罢了,他的好恶很明显,喜欢直来直去的,不喜欢宋后那些绕弯弯的路数,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是个足够有趣可爱的诗人。&/p&&p&&br&&/p&&p&另一方面,他的身份是雄主,是开国者,所以附加在诗词上的价值便更高,他是重要的历史人物,诗词作品也可以算作是史料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窥视他的思想,作为研究他的思想的材料之一。这是他的身份带给他的诗词独特的价值。所以无论怎么贬低,他的诗词都不会如很多人所说的一样不堪,所谓的抄袭论,枪手论,我从来都表示嗤之以鼻。毛的诗词,虽然诸多不完善,但是他的诗词不可磨灭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p&&p&&br&&/p&&p&说他的诗词是对传统诗词的创新和开拓,我每次讨论这个话题,都会看到无数人用这个做为论点的。总之,一切不合适的东西都是突破,破体出律是创新,技巧粗疏是创新,宣泄而不控制是创新,霸悍也成了创新。&/p&&p&&br&&/p&&p&其实创新开拓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啊。不自觉和自己不加控制,完全不等同于创新。&/p&&p&&br&&/p&&p&毛的诗词,说到底,大家觉得他反叛,觉得他气魄雄大,突破了古典以来的审美,所以他是一个开拓的人。在我看来,他其实不过是古典审美的简单复刻罢了,哪怕是他的小令,也有辛稼轩陈其年在前,他所有的东西,其实都能向上追溯到可以笼罩住他的存在。说豪气,想象力,霸悍,这些都是复刻而不是开拓。之所以毛能带给我们他是传统的反叛者的感受,其实是他本身的气质和所处的时代而已,你看他所发出的感慨:谁主沉浮的话题古今说之不尽,萧瑟秋风今又是的感慨自黍离来也是说烂了,环球同此凉热也绝不是他的创见,至于他赖以震慑人的想象力,也脱不出李贺李白的笼罩。&br&&br&&/p&&p&&br&&/p&&p&而真正的创新,我直到当代的嘘堂等诗人,才看出了端倪。真正突破传统审美的,是现代性的进入,诗的疆土正在扩展,这些都与毛无关。&/p&&p&&b&四,其他的东西。&/b&&/p&&p&&br&&/p&&p&1,我觉得首先是要排除意识形态进入诗的审美体系。国朝盛行所谓豪放婉约二分法,所谓豪放的、反映主旋律价值体系的,就是好诗词,相反的,纠结于小女儿态,写婉约的就等而下。周邦彦古来评价极高,到了国朝便不如刘克庄这样的二流了。&/p&&p&&br&&/p&&p&而传统诗词的审美体系从来就是多元化的。违背这种多元化的,其实都是开倒车。&/p&&p&&br&&/p&&p&2,从后遗症上来论述。毛的诗词在很多人心里减分的很大理由,其实是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诗的衰退,这几十年孕育出了一批老干体诗人们,毛是厥功甚伟的。譬如以下这种的,在几千年诗的历史上,都是奇葩一朵:&/p&&p&&b&《庆祝十大在京召开》&/b&&/p&&p&&b&十大春雷响碧宵,震惊中外看春潮。发言热烈如泉涌,策马腾飞逐浪高。&/b&&/p&&p&&b&建树五年累硕果,浓香万里绽新苗。小康社会期全面,再创辉煌赶比超!&/b&&/p&&p&&br&&/p&&p&3,自觉与不自觉。&/p&&p&&br&&/p&&p&上面说了很多关于自觉不自觉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诗人对于诗的主动领悟和用力经营。譬如写诗到了一定程度,会不会去想什么是诗,我是为了什么写诗,我要表达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表达,我怎么样能做的更好,我有什么地方可以下功夫,可以精益求精。&/p&&p&&br&&/p&&p&以前一个前辈跟我们谈诗,说过一段:&/p&&p&&br&&/p&&p&&b&诗其实说来很简单,就是用语言表达情感。语言层面靠努力就可以过关,情感属于先天禀赋气质,也属于后天感悟修养。各有各的缘法,强求不来。语言层面过关了,就是文人。语言过硬,情感遥深,就是诗人。写得出人人皆有而未道之情,就是大诗人咯。所谓诗歌没有客观标准,那是就情感偏好而言的。在语言上绝对可以分出高低。如果一个人认为黄庭坚或者李商隐在七律上超过了老杜,这个人可以被认定是外行。因为那两位的错综变化远远少于老杜。同理,认为黄景仁像李太白的,那是在歌行问题上污蔑太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类似的情况,辛稼轩和吴梦窗,晏小山和纳兰性德,语言高下立判。稼轩和梦窗一点儿不难判断。&/b&&/p&&p&&br&&/p&&p&&b&分别总结变化技巧,稼轩起码是吴梦窗的二十倍多。意象的重复性典故的多少,都可以比。所以大诗人都是无争议的,李杜光焰,二三流诗人反倒是容易激发论战。&/b&&/p&&p&&br&&/p&&p&&b&大诗人,绝非偶然。诗人好当,大诗人要透过时代的复杂表面提供一种生活哲学。且是极具代表性的生活哲学。如果历史是一根棍子,能按上图钉的很多。 能钉上徽章的极少。个头要大,力气要狠,手法要准。才能钉上。写诗一样的。 格局大,笔力强,技巧高明,缺一不可。&/b&&/p&&p&&br&&/p&&p&毛是伟大的诗人,但不是一流的诗人。他的毛病太多。但愿大家有所体会。&/p&&p&&br&&/p&&p&以上。&/p&
加一点东西在前面。已经有看不完我的答案或者阅读有障碍读不明白我说的啥意思的高人作评论了,还扯了一句:兄弟,看好我的主页说明上有诗歌一栏。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表情来表达看到这句话后的心情,于是请允许我呵呵一下。如果这样就可以成真的话,我就要认…
&p&答题之前,我列了一个题纲:一选调、二选韵、三平仄、四四声、五句读、六炼字、七章法、八气格。圈定了八个重要方面。&/p&&p&但如果只照这个提纲梳理下来,可能没有太大意义。因为龙榆生先生有一本书叫《词学十讲》,是学词的基础书。在这本书里,以上问题都有讲到,而且更为细致,我不可能比龙先生讲得好。&/p&&p&但最后还是决定认真回答。理由如下:&/p&&p&中国旧学有个特点,轻理论而重实践,不仅百工诸技如此,文学如此,词学更是如此。整理晚近词人论词书札,可见大量的文辞锻炼,音律考量,乃至于一个字声的响与沉,一个词义的近与古,斟酌于锱铢毫芒之间,这些都难以在理论系统中阐述周全。余以为词之一道一术,适宜友生切磋,扺掌对膝,亦或根本古人,心摹手追,笔力与眼界互导并进,唯不宜全通理论而自以为能,落实笔端,多不相侔。故而今日讲词,从词体创作讲,不从词学理论讲,前贤之提纲挈领略讲,自己之闻见经验细讲。&/p&———————————————————&br&&p&&b&一、&/b&&b&选调&/b&&/p&&p&重要度:★★★★☆&/p&&p&难度:★★★☆&/p&&p&我们知道词牌与词的内容,在最初的阶段是有关联的,但词体成熟之后,关联就淡化了。这就造成一种错觉:任何词牌都能填进任何内容,区别只在于篇幅剪裁。&/p&&p&对词体进一步了解,便会知道,词牌与所要表达的声情,是有密切关系的,如《满江红》之激越,《满庭芳》之柔婉,等等。但这些都停留在“艺术特色”的层面,主观而笼统,不能把握词牌本质的精确。&/p&&br&&p&我认为选调极为重要,给了四星半,因为选调就是&b&在所有要素之间取交集&/b&。它至少关系到:&/p&&p&1.篇幅的长短(小令、中调、长调)。电光石火的灵思妙构,适宜小令,如匕首直入,换成长调便稀释了张力;而比较完整的的构想,要想转运气息,纵横铺陈,就倾向长调,以免狭促。值得注意,这个选择,第一在于美感特质,而非意思的长短——长话可以短说,短话可以长论,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美感。&/p&&p&2.韵的平仄(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一般来说,平韵词气息畅达,仄韵词气息拗折;畅达拗折,各有优劣。畅达则不易阻滞,不易脱节,但容易疏阔,容易油滑;拗折反之。一首《水调歌头》很难填得峭拔险涩(当然这么填也不好看),因为它的格律结构便显露了某种特质:平韵、多律句、多整句递进或对偶。这样的结构注定了,要么天成,要么平庸,很难有技术层面的佳作。&/p&&p&3.韵的疏密。一般来说,令词的韵比较密,长调的韵比较疏。例外也是有的:《六州歌头》是韵密的长调,《八六子》是韵疏的中短篇。我们按韵的疏密选择词牌,第一考虑还是它的美感:一韵就是一拍,一拍就是一段气,韵换得快,气息也促,气息的促与缓直接影响所表达的声情。&/p&&p&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所选韵部的宽窄,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特别好的成句,而这个句子的韵脚正好位于某个狭窄韵部(总体字数少/不宜入词的字眼多),就不太可能选择《六州歌头》这样押韵繁密的词牌,因为在狭窄的韵部里能入词的字并不多,很容易迁就押韵而坏词意。&/p&&p&4.平仄、四声的宽严。&/p&&p&近体诗要遵守平仄,词也需要,部分词牌更加严格;近体诗不讲四声,部分词牌要讲。总体来说,格律更严格了。&/p&&p&但不同词牌,宽严程度不同。一般来说,令词多律句,平仄要求与近体诗差不多,而长调由于协调律吕的缘故,经常有一些要紧处。要紧处就是要求严格的地方,多位于&b&上下煞尾,过片换头&/b&。&/p&&p&选择一个词调,既要考虑词牌与声情的契合,又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范围。很多周姜吴(周邦彦、姜夔、吴文英)自度曲,结构都很典雅精妙,但四声要求也至为严格,几乎字字讲求,初学词,定然把握不住。曾与人说,凡是论坛里标题《莺啼序》的帖子,我从来都不点进去。因为肯定填不好。新人填词,不妨从令词练起,长调的话,可以挑一些大众词牌,《满江红》《念奴娇》等等,这些词牌文本众多,格律活泛,较易上手。&/p&&p&平仄四声问题是个大问题,此处先略讲,放到三四章细论。&/p&&p&5.句读的复杂程度。&/p&&p&句读就是一个词的断句。分为句、顿、韵,“怒发冲冠”是句,点逗号;“凭栏处”是顿,点顿号;“潇潇雨歇”,是韵,点句号。词的标点不按文意来:即使文意说完了,没到韵脚,依然点逗号;文意还没断,到了韵脚,依然点句号。&/p&&p&照常理推之,句读越复杂,词牌越难,句读越简单,词牌越容易。实际并非如此。&/p&&p&词牌越复杂,自然越难,比如《哨遍》,一三四五六七字句都有,且分布杂乱没有规律,常常伴随着以文为词,絮絮叨叨要说得自然,很难。我掌握得词牌很少,是一大缺陷, &a data-hash=&50fe891e40d08d5da541dec& href=&//www.zhihu.com/people/50fe891e40d08d5da541de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秦子雲& data-hovercard=&p$b$50fe891e40d08d5da541dec&&@秦子雲&/a&
军师尝试过很多词牌,词集中生态丰富,句式处理妥帖语感圆润。这是功夫,也是天赋。&/p&&p&词牌句式过于简单,也会提高难度。比如《三字令》全是三字句,《水龙吟》大量四字句,句式雷同。按常规词牌有领字提气,有三字顿回荡,到了《三》《水》这类词牌中却整齐划一,要靠文气生发互相推动,以免板滞。不过,全用五言和七言的词牌不在此列,因为可以当作近体诗来写,如《小秦王》《瑞鹧鸪》等。&/p&&p&由此推之,大众常用词牌的句式特点:句式丰富,但并不杂芜,上下片之间有一定的分布规律。&/p&&br&&p&&b&二、选韵&/b&&/p&&p&重要度:★☆&/p&&p&难度:★☆&/p&&p&选韵可能是诸多方面之中,讲究较少的。龙先生把选韵和选调并列来讲,然而讲韵的篇幅远没有讲词调的篇幅长,这很对。因为选韵的标准,客观成分不多,不仅如此,连词韵本身都没有一个既定的统一标准(郑文焯所谓“词之严在律不在韵”),但此处不讲,以免给初学者“可以不按《词林正韵》创作”的错觉。&/p&&p&明人王骥德说:&/p&&blockquote&各韵为声,亦各不同。如“东钟”之洪,“江阳”、“皆来”、“萧豪”之响,“歌戈”、“家麻”之和,韵之最美听者。“寒山”、“桓欢”、“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齐微”之弱,“鱼模”之混,“真文”之缓,“车遮”之用杂入声,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听之令人不爽。至“侵寻”、“监咸”、“廉纤”,开之则非其字,闭之则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blockquote&&p&这里讲的是北曲之韵,和词韵的平声部差别不大。他列举的这些韵部风格,有没有客观成分呢?是有的。音之唇齿喉,开闭口,尖团音之间必然有音色上的差别,有的响亮有的喑哑,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易发有的不易发。例如“侵寻”、“监咸”、“廉纤”,乍看之下与“先”“寒”已不甚可分,但细味起来,“开之则非其字,闭之则不宜口吻”,还是有一些道理的。&/p&&p&但这些字声区别,影响到韵脚字词,再由韵脚字词侵染到整句整篇,效果已经淡化。韵押庚清,词境必清?押韵尤侯,词境必幽?倒不如说清字正好在“庚清”,幽字正好在“尤候”,且韵部内有不少意境相通之字,互相生发,影响主观观感。&/p&&br&&p&故而初学填词,不必刻意留心所谓“韵部风格”。确定了词调,就确定了平、上去、入三大声部。再参考字数的多少(宽窄),选择韵部,以及该韵部所包含的文字与词风的契合度(比如稼轩和白石有两首《汉宫春》用了“鱼虞”韵,都带有以文为词的风格,选用“鱼虞”韵,根本是因为 无、夫、 欤、 乎,这些文言虚词都在这个韵部内,和预设风格相契合)。最后倘若还有余地,再考虑韵“庚青”之清,“尤侯”之幽,这些东西。&/p&&br&&p&&b&三、平仄&/b&&/p&&p&重要度:★★★★★&/p&&p&难度:★★&/p&&p&平仄是格律的基础,近体诗、词,每一首都有平仄要求,且为不可突破的底线。依照词调体裁不同,宽严程度大体可分为:令词≤普通长调<柳周姜吴慢词词牌<自度曲。&/p&&p&这个分法在理论上很不科学,因为不是完全按词调本身性质(令慢近引)来区分。然而却很实际。因为所谓规矩,大多是后人校勘归纳所得,而此时词已失去它的原始属性——音乐。&/p&&p&以下我引一段论文删稿进行说明:&/p&&blockquote&唐五代词,只分平仄,不论四声,“自飞卿始严平仄,宋初晏柳,渐辨上去,三变偶谨入声,清真益以变化,其兼守四声者,犹仅限于警句及结拍。”南渡后,白石梦窗皆音律大家,承清真之遗脉,拈音审韵,务以协诸声口为要,此乃词体之音乐属性尚未剥离之表现。正由其知乎乐理,故能于四声,斟酌调和,极尽变化于绳墨之内,而不失协雅于口齿之间。此理夏承焘《词四声平亭》一文阐之甚明。且词分令、慢,不可一概而论,虽皆可被诸管弦,但令词由其篇幅短小,格律简明,率先脱离乐曲而成为独立文本,故多不讲求四声,即使寻诸周柳姜吴之间,除却极少数自度而用拗的词牌,也大多止于平仄。&br& &/blockquote&&p&《词学十讲》中,龙先生讲了四声,没有讲平仄,也许因为平仄太过于基础——分清体裁,依照词谱要求,便能大致妥帖。但在实际创作中,还是有一些小问题,值得说一说,在此我讲两种。这两种问题,也可看作整个词律规则的投映:&/p&&p&&b&改律为拗与改拗为律。&/b&&/p&&br&&p&&b&改律为拗&/b&,就是在词谱要求的范围内,改律句为拗句,平仄失衡,造成小拗,实际是近体诗创作习惯的延续。&/p&&p&近体诗有拗救之说,如“映阶碧草自春色”,仄平仄仄庂平仄,我们知道近体诗的格律是两平两仄交替,凡“两仄夹一平”的地方都形成了平仄失衡的小拗——&b&映阶碧&/b&草&b&自春色&/b&。拗,在近体诗中是可救可不救的,救了算讲究,不救也不为过,甚至有些拗律为了追求风格,刻意不救。&/p&&p&但是到了词中,情况就不一样,因为词并非完全对仗的,甲调对仗,乙调不对仗,上句对仗,下句不对仗。不对仗就无所谓“救”。不能“救”,也便没有“拗”这一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完全依照词谱,还是很容易填出小“拗”:&/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546d2d956d552fac449e_b.jpg& data-rawwidth=&1091& data-rawheight=&1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546d2d956d552fac449e_r.jpg&&&/figure&&p&如《踏莎行》的第二小句,词谱作“中平中仄”。两个中字,代表可平可仄。但如果你在“ 中” 的位置全填“仄”,就会形成“仄平仄仄”。这便是小拗了。同理还有《满江红》的第二个七字句“八千里路云和月”,宋人也有填作“河儿不用闰瑶笈”,也属于小拗。例子不多,百有其一。&/p&&p&词谱的“中”字,是为了方便填词人&b&均衡平仄的权宜标识&/b&(所谓均衡:前一中处用仄,后一中处用平,对应转换。反之亦然),而非打破平衡。总之,改律为拗,不为大错,但要尽量避免。&/p&&br&&p&&b&改拗为律&/b&,就是改拗句为律句。这里面有个故事:宋元易代,字音和语音体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院本杂剧盛,而歌词之法失传”。不过到了清代词学又兴盛起来,情况有所改善。于是,元明两朝就成了词学洼地,特别是明朝。有多洼呢?&/p&&p&明代有个人叫张綖,是个词曲家,算是对词比较有研究的,著了本词谱叫《诗馀图谱》。《诗余图谱》最擅长的事,就是改拗为律,比如《忆旧游》最后一句:&/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703dcb1ea8e354b73bdd_b.jp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703dcb1ea8e354b73bdd_r.jpg&&&/figure&&p&这一句就是要写作“中平中仄&b&平仄平&/b&”,稍微讲究一点要写作“平平仄仄平仄平”,更讲究一点要按四声写作“平平去入平去平”。同样此处,我们看看宋代词家都是怎么填的,举张炎为例:&/p&&p&张炎:千山未必无杜鹃&/p&&p&张炎:萧萧汉柏愁茂陵&/p&&p&张炎:清声谩忆何处箫&/p&&p&清一色的“平平去入平去平”(张炎也有四声有异的篇目,不过“中平中仄平仄平”的底线肯定遵守)。这样严整的恪守,难道是凑巧吗?论宋代词律之精研,张炎还算不上第一梯队呢。&/p&&p&然而大词学家张綖,一看到“平平仄仄&b&平仄平&/b&”这样格律不规整的句子,不由得强迫症发作:“这是什么鬼,怎么一点都不整齐?!”
大笔一挥,把这句格律全部改成“平平仄仄庂平平”,你看,跟近体诗一样了吧,是不是整齐好看多啦?哈哈哈。&/p&&p&本来《忆旧游》这个调子,末尾节拍的这个拗处,就是特意曲折,也是声律之妙处,张綖这么改无异焚琴煮鹤,还自以为本色当行。结果就是,《诗馀图谱》遭到了清代词学家的疯狂吐槽,“殊为可笑”“尤为不伦”什么难听话都出来了,简直狗血淋头。&/p&&p&这就是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改拗为律。如果词谱中有异于律句的拗句,一定不要妄自改成律句,这正是词之为词的地方,也往往是一个调子奥妙所在。&/p&&br&&p&总结:&b&改律为拗,尽量避免。改拗为律,千万不要。&/b&&/p&&br&&p&&b&四、四声&/b&&/p&&p&重要度:☆——★★★★&/p&&p&难度:★★★★&/p&&p&开篇还是讲一个掌故。民国词坛有位词人叫仇埰,仇埰早年治学,暮年才开始填词。虽然起步很晚,但这位先生的格调很高,路子很正,每填一首词不仅严格要求平仄,还要模仿周姜吴等声律大家,讲究四声。有一天,他所在的词社“如社”布置了一期社课,词牌是一个小令(模糊记得是《忆江南》待查),他也按照白居易那首“日出江花红胜火”,亦步亦趋地填出一首四声词来。后来如社社长夏承焘在书札中谈起此事,觉得此老迂得可爱。因为唐五代词大多是宴饮之乐,部分采自民歌,还不似后世词人自度曲,或者大晟府制曲那样律吕森严。换而言之,这些词天生就没有四声属性。&b&该&/b&&b&讲究固然要讲究,不该讲究也硬要讲究,就未免有点不讲究。&/b&&/p&&p&这个掌故告诉我们,讲求四声并不覆盖所有词牌:&/p&&p&需要严格讲求的词牌,最好一个字都不要有出入,比如梦窗、白石的孤调自度曲;不需要完全讲求的词牌,只需要关注“要紧处”,这些“要紧处”通过校勘对比前人作品,或者参看《词律》可以知道,比如《应天长》《夜飞鹊》;&/p&&p&没有四声讲求的词牌,不需要刻意留心。比如百分之九十九的律句小令。&/p&&br&&p&第二届国诗大赛,复赛的题目是:《淡黄柳》依姜词四声赋得“月出皎兮”。依姜词四声,就是完全按照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填一首四声词。对《淡黄柳》这个词牌要求四声,是有依据的,因为这是姜夔的自度曲,而且姜夔仅填了一首。没有第二首可以互校,也就不可考证哪些字是要紧处,哪些字不是。我们再填这个词牌,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字字四声,全面覆盖,必然不错。&/p&&p&如若换一个词牌,比如:《满江红》依岳飞词四声赋得“潇潇雨歇”,那就是有病。因为这个词牌没有讲求四声的属性。&/p&&br&&p&但有一些词调,不严守四声就会明显折损这个词牌的声律特质。比如《霓裳中序第一》。这个词调是姜夔的自度曲,起因是他在长沙祝融峰祭祀的时候,得到了当地保留下来《商调·霓裳曲》古谱,于是经过加工制成了《霓裳中序第一》。唐代的《霓裳曲》大曲,在唐人的诗文记叙中有“秋竹吹裂春冰坼”的风貌,极为清冽。这种特质保留在四声上,体现为多用“去入”结拍:&/p&&blockquote&&p&霓裳中序第一(宋·姜夔)&/p&&p&亭皋正&b&望极&/b&。乱落江莲归&b&未得&/b&。多病却无&b&气力&/b&。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b&过隙&/b&。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p&&p&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b&似织&/b&。沈思年少&b&浪迹&/b&。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b&信息&/b&。漫暗水,涓涓&b&溜碧&/b&。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p&&/blockquote&去入二声都是短声,特别是入声更为促迫,结拍每每如此,显得干脆。这绝非“秋竹吹裂春冰坼”的全部奥义,但一定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细节。&br&&br&自度曲毕竟是小众,更多的四声运用,在于长调慢词的“要紧处”。这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牌地去熟悉。&br&&p&举一个常见的例子:&/p&&blockquote&&p&齐天乐 正宫秋思(宋·周邦彦) &/p&&p&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云窗&b&静掩&/b&。叹重拂罗衾,顿疏花簟。尚有綀囊,&b&露萤清夜照书卷&/b&。&/p&&p&荆江留滞最久,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凭高&b&眺远&/b&。正玉液新篘,蟹螯初荐。醉倒山翁,但愁斜&b&照敛&/b&。&/p&&/blockquote&标黑的两字处,词谱上都是仄仄,仄声包涵上去入三声,那么排列组合可以有九种选择。然而周邦彦全部选用了“去上”。而且标黑的那句七字句,所有的仄声都选择用了去声。&br&你猜这是不是偶合?&br&&blockquote&&p&齐天乐 其六 会江湖诸友泛湖(宋·吴文英)&/p&&p&曲尘犹沁伤心水,歌蝉暗惊春换。露藻清啼,烟萝澹碧,先结湖山秋怨。波帘&b&翠卷&/b&。叹霞薄轻绡,汜人重见。傍柳追凉,&b&暂疏怀袖负纨扇&/b&。&/p&&p&南花清斗素靥,画船应不载,坡静诗卷。泛酒芳筒,题名蠹壁,重集湘鸿江燕。平芜&b&未剪&/b&。怕一夕西风,镜心红变。望极愁生,暮天菱&b&唱远&/b&。&/p&&/blockquote&&p&《齐天乐》这种大众词牌,因为创作次数多,文本基数大,格律已经很活泛了。这些所谓的四声要紧处,讲究了显得地道,不讲究也就算了。有的《齐天乐》选押入声韵,还如何要求严守“去上”?&/p&&br&&p&但大多数慢词涩调,在填制之前,最好还是先翻一翻《词律》,注意下要紧处、领字的规范,在能力范围内不辜负一个精巧的载体。&/p&&br&&p&&b&五、句读&/b&&/p&&p&&b&重要度:★★★★★&/b&&/p&&p&&b&难度:★★&/b&&/p&&p&重要度五星意味着,这个东西没有容错率。选调很重要,你选错了词牌,填得时候束手束脚,填出来丑得不行。但至少还是词。烂词也是词啊。&/p&&p&可平仄错了,这就不是词了。句读错了,基本也走远了。&/p&&p&难度两星意味着这个坑很容易避开。&/p&&br&&p&举个最基础的例子,七言的上三下四,和上四下三结构。上四下三,与七言律句近似,内部可以再划分出多种句读。&/p&&p&重要在于上三下四。上三字一般是个三字逗,或者叫三字顿。我看有人归纳什么叫三字逗:第一字是虚词,第三字是虚词云云。都不准确,不如靠语感。还有三字逗没有虚词的呢——卷珠帘、瞥然一见。(姜夔《蓦山溪》)&/p&&p&就以刚才所引的这阕姜词为例:&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d7f5879ce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7d7f5879ce_r.jpg&&&/figure&&/p&&p&这里的七字句就没有点开,没有点开,就未明句读结构,对于读者掌握是不利的。初学填词者若有样学样,看到七字句不虞有他,按照七言诗句法去填,句读便错了,也打乱了全词的节奏。当然,对照现代印刷书籍,我们很容易能分出结构,但面对通篇无标点的艰涩古籍,便极有可能犯错。&/p&&p&点校词文本,却没点开句读,无论点校者偷懒也好、藏拙也好,都不算失误。但我们进行创作的时候,如果上下粘合,逗顿不分,便是严重的失误。&/p&&p&这一处正确的断句应该如下图(书中另一首《蓦山溪》):&/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faf01bdc65ac4b8df9e1a83d97dca8f_b.jpg& data-rawwidth=&766&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faf01bdc65ac4b8df9e1a83d97dca8f_r.jpg&&&/figure&这里虽然句读正确,但&b&一本书中的点校规范应当统一:&/b&可以不点破, 那就全书不点破;可以点破,就全书点破。不宜甲点乙不点,或者看出来就点,没把握就不点。&/p&&p&另外图二中还有一个句读失误,就是七字句的下面一句:“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 这里的 “。” 应当点 “,” ,还记得第一章讲过的吗?&b&词的标点不按文意来:即使文意说完了,没到韵脚,依然点逗号;文意还没断,到了韵脚,依然点句号&/b&。这阕《蓦山溪》押的是入声质陌韵,就算文意说完了,句子再长,不到韵脚,绝不能点句号。&/p&&br&&p&一般词谱会将句读点明白,以搜韵为例:&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91ae136cd9918757afbb59c17b03791_b.jpg& data-rawwidth=&1263&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91ae136cd9918757afbb59c17b03791_r.jpg&&&/figure&&/p&&p&这里标“句”的,就是普通短句。标“读”的,就是三字顿;标“韵”的,就是韵脚句。但也有一些句读太过于细碎,深藏句中,不能再点破,如《水龙吟》最后一句:&/p&&p&这句地道的断法是一三结构,“有/盈盈泪” 、“揾/英雄泪”、“是/离人泪” 。&/p&&br&&p&顶尖的声律高手,是可以对某些句读进行重组,乃至于增损字数的。比如吴文英:&/p&&p&重组句读: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八声甘州》&/p&&p&减字加韵:寿阳空理愁鸾。《高阳台》&/p&&p&至于泯去领字,把单字逗顿化入整句更是屡见不鲜。这也直接影响到他“潜气内转”的风格。&/p&&p&然而宋词与清词的最大区别,就是声律化为格律,倚声早无从谈起。所以此处对新人学词没有意义,不再展开。&/p&&br&&p&总之,学词填词,要先理解句、读的特征与作用,再对词调的句式进行把握。不可随意破读、粘连。&/p&&br&&p&—————————————————————&/p&&br&&p&回家过年,刚到家就生病,书也大多不在手边。先写前五章吧,较为基础的部分。阅读的基础是过了格律门槛。&/p&&p&希望对有志于词学的同学有所帮助。&/p&&p&顺颂岁祺。&/p&—————————————————————&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学写七律? - 吴季玄的回答 - 知乎&/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group_id=934336& class=&internal&&怎样学习填词? - 吴季玄的回答 - 知乎&/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律诗与绝句有何内在区别? - 吴季玄的回答 - 知乎&/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古诗词爱好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 吴季玄的回答 - 知乎&/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除平仄格律声韵外,词与诗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 吴季玄的回答 - 知乎&/a&&br&&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我就是无法喜欢新诗,总觉得他远远比不上古诗词? - 吴季玄的回答 - 知乎&/a&
答题之前,我列了一个题纲:一选调、二选韵、三平仄、四四声、五句读、六炼字、七章法、八气格。圈定了八个重要方面。但如果只照这个提纲梳理下来,可能没有太大意义。因为龙榆生先生有一本书叫《词学十讲》,是学词的基础书。在这本书里,以上问题都有讲到…
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给你一个我研一的时候导师安排的书目吧,阅读书目里的都可以算经典,我们是要读过之后逐本开读书讨论会的。&br&&br&第一、二学期阅读及参考书目&br&第一学期阅读参考书目&br&一、阅读书目:&br&《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1980&br&《老子新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br&《庄子译注》
王世舜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br&《孟子译注》
(战国)孟轲著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1&br&《荀子选》 (战国)荀况著
方孝博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br&《韩非子选译》
(战国)韩非著
沈玉成等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br&《国语选》
傅庚生 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br&《春秋左传注》
中华书局&br&《战国策新校注》
缪文远校注
巴蜀书社1987&br&《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br&《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br&《周易通义》
李镜池著 曹础基整理
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br&&br&二、参考书目:&br&《毛诗正义》(汉)毛亨传 (汉)郑玄笺 (唐)孔颖达疏
有阮元校刊《十三经注疏》本&br&(中华书局曾影印出版)&br&《诗集传》
(宋)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出版、1980年重印&br&《楚辞章句》
(汉)刘向辑 (汉)王逸注
有《丛书集成初编》本&br&《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1978年重印&br&&br&&br&第二学期阅读参考书目&br&一、阅读书目:&br&《史记选注汇评》
韩兆琦选注汇评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br&《汉书选》
冉昭德等选注
中华书局&br&《三国志选》
中华书局&br&《后汉书选》
束世澂选注
中华书局&br&《乐府诗集》
(宋)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1979 &br&《曹操集译注》
(魏)曹操著
亳县译注组
中华书局1979&br&《曹植集校注》
(魏)曹植著
赵幼文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br&《嵇康集校注》
(晋)嵇康著
戴名扬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br&《阮籍集》
(晋)阮籍著
李志钧等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br&《陶渊明集》
(晋)陶渊明著
逯钦立校注
中华书局1979&br&《鲍参军集注》
(南朝o宋)鲍照著
钱仲联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br&《世说新语选注》 (南朝o宋)刘义庆著
张撝之 刘重德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br&《搜神记选》
(晋)干宝著
郭广伟 郭杰&br&《汉魏六朝小说选译》
滕云等人选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br&《文心雕龙注释》
(南朝o梁)刘勰著
周振甫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br&《诗品集注》
(南朝o梁)钟嵘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br&《韩昌黎文集校注》 (唐)韩愈著
马其昶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br&《柳宗元集》
(唐)柳宗元著
吴文治等点校
中华书局1978&br&《孟浩然集校注》
(唐)孟浩然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br&《王右丞集笺注》
(唐)王维著
(清)赵殿成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br&《李太白全集》
(唐)李白著
(清)王琦注
中华书局1977 &br&《王昌龄诗集》 (唐) 王昌龄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br&《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唐) 高适著
刘开扬笺注
中华书局1981 &br&《杜诗详注》
(唐)杜甫著
(清)仇兆鳌集注
中华书局1979&br&《岑参集校注》 (唐) 岑参著
陈铁民等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br&《刘禹锡集笺证》
(唐)刘禹锡著
瞿蜕园笺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br&《白居易集笺校》
(唐)白居易著
朱金城笺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br&《李贺诗歌集注》
(唐)李贺著
(清)王琦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br&《樊川集注》 (唐)杜牧著
(清)冯集梧编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 &br&《李商隐诗歌集解》 (唐)李商隐著
刘学锴 余恕诚集解
中华书局1988&br&&br&二、参考书目:&br&《文选》
(梁)萧统编
(唐)李善注
中华书局1977 &br&《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等辑校
中华书局1959、商务印书馆1999&br&《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辑校
中华书局1983 &br&《全唐文》
(宋)李昉辑
中华书局1966&br&《全唐诗》
(清) 彭定求等编
中华书局1960 &br&《全唐诗外编》
王重民等辑录
中华书局1982&br&《全唐诗补编》
陈尚君辑校
中华书局1992 &br&《古文鉴赏大辞典》
徐中玉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br&《中国历代散文选注》
郭预衡主编
熊宪光等选注
岳麓书社1998&br&《古文观止》
(清)吴楚才 吴调侯选编
安平秋点校
中华书局1987&br&《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辞典》
陈如江主编
陕西教育出版社1991&br&《四六法海》
(明)王志坚编
有《四库全书》本&br&《骈体文钞》
(清)李兆洛编
上海书店据世界书局旧版影印1988&br&《六朝文絜》
(清)许槤编
黎经诰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br&《骈文类纂》
(清)王先谦编
浙江古籍出版社据思贤书局刊本重印1998&br&《历代骈文名篇注析》
谭家健主编
黄山书社1988&br&《唐宋文举要》(乙编)(清)高步赢选注 中华书局1963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br&《古诗源》
(清)沈德潜选编
中华书局1963&br&《中国历代诗歌选》
林庚 冯沅君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br&《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br&《唐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选编
中华书局影印本1975
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给你一个我研一的时候导师安排的书目吧,阅读书目里的都可以算经典,我们是要读过之后逐本开读书讨论会的。 第一、二学期阅读及参考书目 第一学期阅读参考书目 一、阅读书目: 《论语译注》 杨伯峻 中华书局1980 《老子…
&p&梁启超在东大时,门人罗时实、朱雨锋问曰:“国粹将亡,奈何?”&/p&&br&&p&梁反问:“何以国粹将亡?”&/p&&br&&p&对曰:“先生不见今日读经之人少乎?”&/p&&br&&p&梁勃然拍桌曰:“从古就是那么少!”&/p&
梁启超在东大时,门人罗时实、朱雨锋问曰:“国粹将亡,奈何?” 梁反问:“何以国粹将亡?” 对曰:“先生不见今日读经之人少乎?” 梁勃然拍桌曰:“从古就是那么少!”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f296fd07ebae3c8d5c54e5e39bdda7a_b.jpg& data-rawwidth=&669&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f296fd07ebae3c8d5c54e5e39bdda7a_r.jpg&&&/figure&&p&(前言:本文是近来阅读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王国维《人间词话》等有所感触而整理的读书笔记,且部分结合仲老师的《古代文学前言》研究生课程,有感而发寥寥数字,并没有太多学术价值,只是作为资料解读的参考。文章目前大多是口语而少书面语。书面语待以后整理。欢迎交流指导)&/p&&p&&br&&/p&&p&九月读书笔记:&/p&&h2&&i&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i&&/h2&&p&&br&&/p&&p&&b&一、“诗缘情”与“诗言志”&/b&&/p&&p&&br&&/p&&blockquote&
“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既联系着内在的情感或情性,也联系着相对社会化,外指性的所谓“志向”或者“德行”。&b&“诗言志”内在的包含着“诗缘情”的萌芽,外在的预示了“文载道”的可能。&/b&&br&
——赵玉英《从儒家语言观看“文载道”与“诗言志”的歧异》&/blockquote&&p&
古往今来总将“诗言志”与“诗缘情”相隔而开,但二者并非截然对立。&/p&&p&
中国古代“文与道”“诗与心、志、情”的矛盾不断被论。“道”“圣”“文”三者看似对立内质亦息息相关,万物之道通过圣人之手变成可以阅读的文字,圣人通过文字来阐明万物法则,也就是“故知&b&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b&,旁通而无涯,日用而不匮”文是道的呈现,但是文亦有自己的特点,并非道的全部。关于“文以载道”的问题在此处不展开深入讨论。&/p&&p&
而有关“情”与“志”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最近流行的一种“认知心理学派”来理解:&/p&&p&
人们的所有情绪及情感的引发并非是因为&b&事件(事物)&/b&本身,而是由于&b&判断&/b&。这种说法也就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的原因,更多在于“认知”。例如同样是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是一种做法态度,而“竹杖芒鞋轻胜马”是另一种做法,而这种做法的来源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认知。可以说,“认知”既“态度”,而“认知”也是改变对既定“事物”所产生于心中情绪的方式。&/p&&p&
“志”狭隘的理解是一种面向社会的责任,但即便这最狭隘的理解中也与“情”息息相关。即便是抒发家国之志的诗亦有情感,同样,看似抒发一己之情的诗歌背后也包含了对世界的认知。例如古之伤心人秦观,秦观诗词最大的特点便是“纤细幽微”,其主旨也多是身边周围之琐碎细物而并非家国浩然之物,但我们正是通过他对这些身边之物的描写才能感受到他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态度,不同于苏轼的大江东去,秦观的“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亦成为宋代文学,乃至整个文学史中不可磨灭的光辉。&/p&&p&
在大致了解“诗缘情”与“诗言志”的关系后,再看“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这相隔百年却有遥遥呼应的两端诗歌盛世。&/p&&p&&b&二、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b&&/p&&p&(一)建安风骨&/p&&blockquote&&b&
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於属车者,盖将百计。&/b&&br&
——钟嵘《诗品 总论》&/blockquote&&p&
建安风骨以曹氏集团为代表,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各有特色。若是我们从纵向文体上来看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p&&p&曹操:五言,四言&/p&&p& [在此时‘四言’已不流行,而曹操呼吁‘四言’可以说是“复古”]&/p&&p&曹丕:七言,四言,五言&/p&&p& [所存30多首作品,七言以《燕歌行》为代表]&/p&&p&曹植:五言
[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人]&/p&&p&&br&&/p&&p&
在钟嵘的《诗品》中将魏陈思王植列进诗品上,魏文帝为诗品中,魏武帝划到诗品下,并非是曹操曹丕文采辞藻不如曹植(不完全是),而是从时代意义以及整个文学史的眼光而定。“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古直之句子,表达的便难免有“悲凉”之感。曹操尚古,其四言诗体便是“源处于国风”。而曹丕的诗词形式涉及最多,七言五言四言均有。&/p&&blockquote&
“其源出于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则新奇所计百许篇,率皆&b&鄙直&/b&如偶语。唯‘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b&美赡&/b&可玩,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铨衡群彦,对扬厥弟者耶?”&br&
——《诗品 魏明帝诗》&/blockquote&&p&&br&&/p&&blockquote&
“其源出于国风。&b&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b&,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br&
——《诗品 魏陈思王曹植》&/blockquote&&p&
而评价曹植的便极高了,“骨气奇高”其内容有“骨”之实,又有“气”之体,非虚彼浮词。“辞采华茂”不仅仅是曹植作品的特点,更是整个文人诗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曹植诗歌列为上品的重要原因之一。“情兼雅怨”和曹操有相同之处,映照‘源出于国风’,“体被文质”其“文质”与《论语》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同类。&/p&&p&
曹植的“上品”主要因为两个方面&/p&&p&&b&
1、对文字的运用&/b&&/p&&p&&b&
2、对美的有意识追求 &/b&&/p&&p&
而这两点也正是文人诗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文学史的脉络而言,曹操代表的是过去,曹丕处于过渡,而曹植引发的是未来,引导了文人诗未来的发展方向。&/p&&blockquote&《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br&
——刘勰《文心雕龙》&/blockquote&&p&
“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是音乐特点,而诗歌能打动与人的情感力量也与音乐息息相关。“结言端直”可以理解为“结体散文”当然,这里的‘散文’是动词,布散开文之意,用一种新的体系来建构文章。而紧接其后,刘勰就回答了‘如何布散开文’如何表达结构,即‘文骨成焉’。作品文章不可缺少
其‘骨’,随后刘勰还认为风骨的根源在于作家之气,即文学作品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刚健有力的文体风貌与遒劲的文辞都是因作家精神之气的激发所致。当然,关于‘文’与‘气’的关系古来复杂,可以参考此篇:&/p&&p&&u&&a href=&http://link.zhihu.com/?target=http%3A//lit.cssn.cn/wx/wx_gdwx/6842.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lit.cssn.cn/wx/wx_gdwx/&/span&&span class=&invisible&&6842.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u&&/p&&p&
‘骨’不仅仅是一种文辞,更是一种‘结构’,通过文辞与结构的完美融合以表达情感。‘风’与‘骨’并不是枉然而对立,而是应该有所融合。也就所谓的&b&‘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b&。&/p&&p&&br&&/p&&blockquote&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br&
——《文心雕龙·明诗》&br&&br&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徇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于叔、德祖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谈笑。&b&&u&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u&&/b&&br&
——《文心雕龙·时序》&/blockquote&&p&&br&&/p&&p&
“雅好慷慨”可理解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事’之慷慨,并非现代意义上之慷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可以算是社会背景原因,其中最关键的是‘志深而笔长’五字。‘志’之深,观其建安风骨,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其余几人,都具有‘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当然并不完全是陈太丘的‘澄清’而是一种英雄式的抱负,一种志向。此时结合最开始有说到的‘诗言志’与‘诗缘情’,其志的表达与情亦息息相关。当然最可贵的更在于其‘笔长’能将心中充沛饱满的志转换成文字且让读者感受到,这必然需要极强的表达能力,‘故梗概而多气’梗概可以理解成之前提到的‘慷慨’。&/p&&blockquote&文章道弊,五百年矣。&b&汉魏风骨,晋宋莫传&/b&,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b&兴寄都绝,&/b&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逦逶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b&骨气端翔,音情顿往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b&。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解君云:张茂先、何敬祖,东方生与其比肩,仆亦以为知言也。故感叹雅制,作修竹诗一首,当有知音以传示之。&br&
——陈子昂《修竹篇序》&/blockquote&&p&
陈子昂认为,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指从西晋至唐初)。汉魏时期优秀的风骨传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齐梁的诗歌,过分追求词采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p&&p&
他对《咏孤桐》诗的评价“&b&骨气端翔,音情顿往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b&”端直飞动的风骨美,声情并茂,抑扬起伏,表达鲜明精练,音韵铿锵悦耳。又再一次以提到了汉魏的‘风骨’以及‘乐’与‘声’。&/p&&p&其实现在可以归纳一下整个脉络:&/p&&p&&b&雅好慷慨——诗缘情而绮靡——&/b&&/p&&p&&b&(建安)
(西晋)&/b&&/p&&p&&b&性情渐隐,声色大开————&/b&&/p&&p&&b&(谢灵运时期)&/b&&/p&&p&&b&宫体诗&/b&&b&————盛唐气象&/b&&/p&&p&&b&(六朝梁陈之际)&/b&&/p&&p&&br&&/p&&p&
当然,以上的特色只是一个整体趋势,不乏个例,例如陶渊明也是在谢灵运那个时期却独树一帜。(当然陶渊明的承认与地位的确立基本到宋了)。钟嵘的《诗品》便是在第三个和第四个阶段中间,通过不断地思索追问什么是‘诗’。在经历无情亦无志颓废糜烂的宫体诗之后,我们逐步迎来了诗歌的鼎盛时期。&/p&&p&&b&(二)盛唐气象&/b&&/p&&blockquote&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b&气象&/b&浑厚。&br&
——严羽《答吴景仙书》&/blockquote&&p&&br&&/p&&p&
严羽身处南宋,站在宋的末尾反思,何者为‘诗’,其《沧浪诗话》中多次谈论唐诗与宋诗,宋诗虽好但相比唐诗总有一种‘子路待夫子气息’而唐诗所最重要的特点莫过于——“气象”二字。&/p&&p&
拥有‘气象’的境界是深广的,当然,关于境界的问题我们之后再谈论。&/p&&blockquote&自萧氏以还,尤增矫饰。武德初,微波尚在;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b&声律风骨始备矣&/b&。&br&
——《河岳英灵集序》&/blockquote&&p&
‘萧氏’指代齐梁,可以泛指整个六朝。‘武德初’指李渊时期,六朝的风气并未完全消退。后来众所周知,经过了初唐四杰等多少人的努力,在贞观末终于稍有格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是之沈佺期上官仪等人关于格律的成就,可是说是形式,‘风骨’则是内容。当形式与内容备至,‘气象’便出,其‘高’而‘远’以至于‘境界之扩大’。&/p&&p&&br&&/p&&blockquote&···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b&兴象&/b&,但贵轻艳...&br&
——《河岳英灵集序》&/blockquote&&p&&br&&/p&&p&
如果说概括唐诗特点最重要的两个字,莫过于&b&‘兴象&/b&’二字。&/p&&p&&br&&/p&&ul&&li&‘兴’源于《诗》中的‘赋比兴’之‘兴’,诗起兴,如朱熹所言‘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li&&/ul&&p&其实关于兴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p&&p&&b&①‘情往似赠,兴来如答’&/b&&/p&&p&&b&②
诗人见物起兴,读者因诗感兴&/b&&/p&&p&这两者相合便可以更好的理解‘兴’的概念&/p&&ul&&li&‘象’&/li&&/ul&&p&由于‘&b&言不尽意,主人立象以尽意&/b&’作者想利用‘象’描述自己所见所想之物,让读者仿佛同作者身临其境。(关于象的细节这里也暂时不详细阐述,以后有机会再写专门关于‘象’的)&/p&&p&当然,这样拆分的去理解本身是有问题的,只是作为一种思路的引导。在作者有‘情’或‘志’,从而借助‘象’描述‘兴’,继而读者能感受到其中的‘气’与‘兴’,读罢有所感发,进而生发情感,那便是了。&/p&&p&《河岳英灵集》卷上评陶翰,&/p&&p&···既多&b&兴象&/b&,复备&b&风骨&/b&····&/p&&p&
‘情’与‘志’的融合诗人的根本,‘兴象’与‘风骨’的融合,便是‘情’,‘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呈现,这也才能创造出无比辉煌的盛唐时代。&/p&&p&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写道:&/p&&blockquote&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br&
——《人间词话》&/blockquote&&p&
境界的高低与‘人心中’亦有关联,发乎于心中真情,有所独创性,并‘能感知而能写之’便是有境界。&/p&&blockquote&
太白纯以&b&气象&/b&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br&
——《人间词话》&/blockquote&&p&
太白诗气象宏大,可以说是盛唐诗歌的代表,其空间的扩大,视野的宽广,拓宽了整个诗的境界。如果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唐以前的(尤其是六朝)的诗多以亭台楼阁为主,而‘初唐四杰’便是转变这一视野的开拓者。可以类比‘柳永’在宋词中的地位,苏东坡评价其《八声甘州》‘不减唐人高出’,柳永在宋词史的地位不仅仅只是在于其音律词牌形式的开创,更是其视野的开拓,进而也为苏东坡真正的将宋词发展至顶峰奠定基础。&/p&&p&台阁———山水
亭台楼阁———山河&/p&&p&
(初唐四杰)
(柳永)&/p&&p&
唐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都是其空间的不断扩展,视野的不断开拓,上帝视角般的俯视,时空的不断变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海上生明月,江春入旧年’那种气旧生新的气象。&/p&&p&
当然,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宽广的意境并非一定要大的意象,“意象”的大小与“境界”的大小并非完全成正比。具体而微的意象也可以次而出宽阔宏大的意境。例如杜甫的《绝句》&/p&&blockquote&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br&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r&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br&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blockquote&&p&
其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燕子,鸳鸯都是小的意象,并非‘山河’‘黄河’等大的意象,但仅仅从‘燕子’,‘鸳鸯’两种小意象的动态变可以清晰描绘出整个春季的到来。季节的更替,万物的变迁,新旧之更新便在这两个小意象中展现而出。意境的深厚与宽阔与意象的大小并无直接关系,而与诗人胸怀的宽阔与深厚息息相关,这胸怀的深厚便也是‘情’的体现。&/p&&p&&br&&/p&&p&还差一个结尾,待续&/p&&p&下一篇应该会整理《人间词话》的笔记。&/p&
(前言:本文是近来阅读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王国维《人间词话》等有所感触而整理的读书笔记,且部分结合仲老师的《古代文学前言》研究生课程,有感而发寥寥数字,并没有太多学术价值,只是作为资料解读的参考。文章目前大多是口语而少书面语。…
如果走推荐免试的话会容易很多,从大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学习。&br&如何保研呢:&br&1、自身实力强。最低限度:名次院系前10%,通过英语六级,有学术论文成果。&br&2、弄清楚你所在学校是否有保送资格,保研名额是多少,往届保研的学长学姐所保送学校的层次是什么样的?(985?还是TOP10、TOP5)&br&2.1 天大是非常不错的学校,应该有10%保研资格,但问题是要弄清多少外保,多少内保。&br&2.2 如保研名额是10%,那么全系100人,要拿到前10名就可以保研,但如果目标是北大,最好前3,且要通过六级考试。&br&3、通过保研考试(准确的说是推荐免试生考试),每个学校不尽相同。但就北大来说,首先,要通过初轮筛选,即是说:你的材料是否通过初审进出初试,主要与本科学校层次、名次成绩、科研成果相关。然后,参加复试,包括笔试、专业面试、英语面试。尤其要对科研能力、论文成果加以评估。&br&所谓的推荐免试,仅仅是免去全国统考。但录取机会大大多于统考。&br&另外,面试导师们眼神独到,阅人无数,归根结底还是自身实力、素质。&br&其他具体情况可搜索“保研论坛”,里面有很多珍贵的材料和经验分享。希望可以帮到你。
如果走推荐免试的话会容易很多,从大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学习。 如何保研呢: 1、自身实力强。最低限度:名次院系前10%,通过英语六级,有学术论文成果。 2、弄清楚你所在学校是否有保送资格,保研名额是多少,往届保研的学长学姐所保送学校的层次是什么样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fccbbfe16229cbf9320d0_b.jpg& data-rawwidth=&1056& data-rawheight=&1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fccbbfe16229cbf9320d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6b78ac817c400db82e828d_b.jpg& data-rawwidth=&1056& data-rawheight=&17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6b78ac817c400db82e828d_r.jpg&&&/figure&两个图片反了&br&我是2017现当代的~&br&我们考的是一样的&br&可以交流
两个图片反了 我是2017现当代的~ 我们考的是一样的 可以交流
&p&作为一个跨考的……被邀请回答这个……感觉……有点酸爽……&br&目前还在备考,这里也留个坑吧,不管结果如何好歹考完来写一下这一年多的体会。&/p&&p&————————01.07分割线————————————————————————&/p&&p&终于腾出手来聊两句了,说实话感觉今年考得麻麻的,估计依旧…………哈哈,但鉴于我走了特别多的弯路,还是有几句话可以聊一下的。题主没有给出更多自身的情况,我就当作大四学生来回答了。&br&手机编辑不方便,凑合看。&/p&&p&利益相关:跨考,三战,换过一次学校。从彻底的业余爱好者到看到门槛的门外汉。&/p&&p&:嗯,考上了。&/p&&p&&br&&/p&&h2&&b&一.分析专业课&/b&&/h2&&p&和所有的专业一样,首先要确定你确实了解自己所考的两门专业课的情况。&br&作为一个【跨考学生】我尝试过的有以下几种方法:&/p&&p&&b&1、根据参考书目&/b&&/p&&p&招生简章里会列出参考书目,根据教材可以判断这门专业课主要是对应的大学本科课程中的一门还是几门课,这一点很重要(但这不是唯一的方式,之后会讲到)。另外,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例,有些学校会列举好几种版本的教材,那么就以该校本科学生使用的教材为主进行复习,最好能够同时参考其他的教材,了解不同的观点,尤其掌握学界最新的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b&文学史这件事有自己的观点是最重要的&/b&。&br&又比如,有的学校会把好几门课程的内容放到一门专业课中,称为xxx常识,这个需要注意一下,以免出现该复习的没有复习到的情况。&/p&&p&&b&2、根据老师上课的内容&/b&&/p&&p&如果是考本校的研究生,那太好办了,&b&去听课,看讲义,找期末考试题&/b&,直接找老师沟通都可以。如果是其他学校,建议还是&b&想办法听课&/b&,听要考到的专业课,公开课资源都可以,这个方式用于了解学校在这方面研究上的侧重,每个学校的学术重心不同,是会体现在考题上和授课上的,我曾经听过一门元明清文学,一个老师花一个学期讲红楼梦,另一个老师花半个多学期讲元杂剧,最后这俩都考了。当然我这是跨考学生的做法,作为中文系学生,这一点不需要执行得太细。&/p&&p&&b&3、【真题!真题!真题!】&/b&&/p&&p&【真题是根本。这是最重要的。】&br&&b&想尽一切办法搞到真题。连续好几年的最好,能连续到去年最最好。&/b&&br&热门学校可以在网上找到,冷门学校可以在学校附近书店购买,也可以网上买,如果是在网上买,可以向店主要求任意一年的图片验真伪,这个是可以的,一般都是很正式的考试问卷格式。&br&就像另一个答主说的,很多学校每年的考题一部分是重复的,重点、题型甚至原题都有可能。同时题型也有可能变化,以我的经验来看是越变越简单,原因也很好解释,考生的水平越来越…………了。所以某校早年考过例举阮籍的任意五首咏怀诗来论述对时局的反映和心路历程,这样的题这几年该校再没有出现了,最多也就结合某一篇比较基本的作品进行分析。啊这是题外话了,不一定对。&br&真题的使用方法无非就是看题型,划重点。结合真题复习更有效率,什么内容该复习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训练,自己心里都有数。&br&前面说到看一门专业课是否涉及到好几门课程,从真题里也可以判断出来,有的学校考中国文学,涉及到了文学史、古代文论、文学评论这几方面,这一点大概中文系学生比我更懂,说实话,我作为一个至今自认还是中文学科门外汉的人,犯过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割裂地看待每一门课程,这让我在准备时期中起码有一年都在做无用功。&br&除此之外,我还试过&b&统计真题的知识点分布&/b&,这也很有用,尤其在文学史中,能看出一个学校大体上侧重哪个时期的哪些方面,总是考唐宋文学的学校那复习的时候就不用总跟先秦文学过不去了。&/p&&p&&b&关于分析知识点补充一些:&/b&以中国文学史为例,知识点大体可以分为三类——&/p&&p&(1) 基础常识(背),概念性内容,常识性内容&/p&&p&(2) 基础重点(背),特点、影响、分类、等等需要列出好几点进行解释的内容&/p&&p&(3) 进阶重难点(思考),与重要的作家、流派、事件、作品、时代有关的发展、对比、评价等内容,这样的内容非常活,排列组合下来能有一万种方式吓唬你。&/p&&p&对应上面三种知识点,文学史主要的出题的方式有(但不限于)以下几种:&/p&&p&(1)填空、选择、名词解释&/p&&p&(2)简答题&/p&&p&(3)论述题&/p&&p&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在于,简答题的答案书中基本可以找到,而论述题则是论述自己的观点,材料和观点最好不要拘泥教材。&/p&&p&——————哎呀这里没写完,明天补——————————————&/p&&p&一般来说训练的话真题是不够用的,所以补充一些我用过的&b&收集题目的方式&/b&:&/p&&p&(1)教材课后题, 有一些版本的教材会有配套训练,个人认为即使是题目也是有高下的,教材课后题的含金量仅次于真题,王力版古代汉语的配套训练打基础很有用;在训练思维能力的时候结合教材的思考题也是坠吼的,举个栗子,&/p&&p&《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当中有一道思考题:老舍与沈从文都很关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艺术思考与表现各有哪些独特之处?结合创作进行评论。&/p&&p&啊啊啊要迟到了回来更&/p&&p&(2)&/p&&h2&&b&2.着手复习&/b&&/h2&&p&在看过真题后,对重点心里有数了,就可以开始对照教材总结属于自己的笔记了。&br&无论你手头有没有别人的笔记,都需要写一本属于自己的。如果你本科时期就有笔记,那么就可以对照它来修改和复习。&br&如果你时间不够,那么第一轮就以列大纲的形式复习,边看书边写要点,从头到尾顺下来也很快。看书指的是看教材和教材中提到的作品,文学作品选也必须熟,作品是和真题同样重要的东西,当然这一点中文系学生也更懂。&/p&&p&(啊写到这里忽然有些懵,我花了这么久时间好像只弄懂了中文系本科生本身就懂的东西……)&/p&&p&复习作品是整个环节最开心的事,因为它就是考试的原动力,所以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看太多了…………一定记得把握好时间。&/p&&p&第一轮过去之后就是二轮,事实上列大纲是我二轮复习用的方法,串一遍心里有数,然后把同类型的文学现象和文学家做一些对比,大概就差不多了。&/p&&p&三轮就是做题做题做题。没别的。做题对古代汉语这门课最有用。对文学作品赏析没太大用。哦这里又想起一个题外话,如果你还没有确定自己想考哪个学校,可以通过专业课来选,尽量考自己擅长的方面,真的会有差别……&/p&&h2&&b&3.一些【可能】有用的拓展方法&/b&&/h2&&p&&b&(1)看目标学校的学科论文&/b&&/p&&p&我觉得可能有用,是因为虽然我试过了作用不大,但我认为是在我准备初期试的,当时我对中国文学一脸懵懂,这些论文对我来说没有指导意义,但对有基础的学生是有价值的,可以辅助判断学校的研究方向,如果你时间不多,不需要太考虑这个。如果你是有空的在校生,那就好好利用学校的论文资源吧。&/p&&p&&b&(2)看一些学科前沿或经典的论文和专著&/b&&/p&&p&这个和前一个很像,但目的性没有那么强,主要是丰富视野,尤其是了解前辈们对某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在做论述题的时候很有用(zhuangbility),甚至对这些看法形成自己的看法,也是一种题型,我记得这样的训练在本科时期也会出现的,羡慕你们。&/p&&p&&br&&/p&&p&写到这里感觉自己的经验对中文系学生好像没有什么帮助。就当作给自己的全年总结吧。&br&我虽然考的是古代文学但因为专业课原因一直学到了现代,这阵子没有什么事,如果觉得我的经验可能对你有所帮助,欢迎评论或私信讨论。&/p&&p&感谢。&/p&
作为一个跨考的……被邀请回答这个……感觉……有点酸爽…… 目前还在备考,这里也留个坑吧,不管结果如何好歹考完来写一下这一年多的体会。————————01.07分割线————————————————————————终于腾出手来聊两句了,说实话感觉…
这个问题非常大,恕我只能用我们在微信公众号:&b&古代文学考研每日一题&/b& 里的一篇非常长的文章来回复你了。&br&如果搬运过来的帖子格式出现问题,你可以扫描下面公众号进入原文查看,相信会对你有比较大的帮助的。&br&&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xin.qq.com/r/zkx5YYXEO9hErcEC9xn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xin.qq.com/r/zkx5YYX&/span&&span class=&invisible&&EO9hErcEC9xn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二维码自动识别)&/p&&blockquote&&p&起这个标题其实一点都不夸张,可能这个公众号所推送的一些资源、信息正是你最需要的,并且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会及时更新。事实上,已经有上千位同学通过我们的QQ群、论坛顺利实现读研梦想。各位朋友非常幸运,因为通过微信这个工具,可以更直接、便利地得到我们想要分享的精彩内容。&/p&&br&&p&大家可以把这篇文章作为指导考研的一个总纲,大家需要了解的院校报考、方法指导、历年真题、初试经验等问题,我们都会交代清楚怎么样绕过弯路,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力筛查一只左耳未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