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胃瘫的症状到底是手术造成的还是结缔组织病造成的

本页链接:
网友们正在为您出谋划策,请耐心等待!
猜你感兴趣&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症的护理干预
本站编辑:admin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7-01
   胃瘫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瘫综合征(PGS),也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激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部分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一4%。胃瘫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腹部手术后数日肛门曾恢复排气,胃肠减压解除后不久即出现腹胀呕吐,进食后症状加重,再禁食水,胃肠减压后症状缓解,经1项或者多项检查提示无机械性梗阻征象。此症状持续10 d以上无改善即可诊断胃瘫。
  1 临床资料
   胃瘫患者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51~86岁,平均67.5岁。其中胃体癌3例,胃底癌3例,胃窦癌1例,均行根治性手术。胃瘫发生在拔除胃管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时,患者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宿食和胃液,并有胸闷、气促,无明显疼痛。体格检查发现上腹部饱满,有振水音。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 胃引流量>800 ml/d,持续时间超过10 d。②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无胃流出道机械性肠梗阻。③无明显水、电解质平衡失调。④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⑤ 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依据胃瘫恢复标准:①每日胃引流量明显减少,患者无恶心、呕吐,试夹胃管进流质饮食无腹胀等不适,拔除胃管后可进半流质饮食并无上述症状。②用30%泛影葡胺或稀钡做钡餐显示胃蠕动正常。上述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精神因素通过影响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而与胃瘫:发生和恢复有密切关系。大多数病人因为治疗病程较长,病情反复.长时间留置胃管咽部不适,以及确诊为癌症后带来的消极情绪,长时间的治疗给家庭带来不便的烦恼等诸多因素,造成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紧张、焦虑、沮丧,给治疗效果带来很大困难。而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有利于预防胃瘫发生和促进胃瘫恢复我们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提供动态、连续的心理指导。解释胃瘫的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和预后,使其对该并发症有一定了解,尤其使病人认识长期留置胃管的重要性。护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充分理解病人,多进行解释和鼓励工作,取得病人的信任,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身心的康复。
  2.2 禁食和胃肠减压:胃瘫一旦确诊要及时禁饮食、留置胃管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以减轻胃平滑肌扩张,使胃得到有效的休息,从而减轻吻合口的水肿。护理中注意以下几点:(1)留置胃管前护士应了解病人的术式、术中情况,插管动作要轻柔,严格掌握插入深度,以免损伤吻合习。(2)用3%的高渗盐水洗胃,3次/天,先抽空胃内容物后再洗胃,有利于减轻胃黏膜水肿;(3)保持胃管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胃肠减压量<500 mud,颜色无明显胆汁,夹闭胃管或停止负压吸引,观察2―3 d,无上腹饱胀感、恶心、呕吐后拔除胃管,可进流质饮食。
  2.3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的护理 行TPN时要注意输入途径的选择,如经周围静脉须反复穿刺,长期大量输液易引起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因此本组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输液前用生理盐水1O ml回抽看有无回血,有回血确定留置管位置正确后接上TPN,输液结束也必须用10 ml生理盐水正压封管,防止管道堵塞;检查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及分泌物等感染征象,每3 d更换敷料1次,标明更换者姓名及时问。输液时各环节要连接紧密,避免空气进入输液系统引起气体栓塞。准确记录出入量,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予 24 h内输完。
  2.4 饮食护理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患者饮食。拔除胃管后先试饮少量水,之后进流质饮食(戒奶、糖),少量多餐,从60 ml起逐渐增加至全量,全量5 d左右无不适改半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3―5 d无不适改软食,软食后再改普通饮食。另早期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告诫病人养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进食习惯.以清淡食物为主,禁食产气食物,刺激性食物,避免油腻食物。每次餐后给予坐位或半坐位,使食物排人肠道。教育病人积极戒烟.因为吸烟能减慢胃排空。
  2.5 促进胃动力恢复护理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可带胃管活动,指导管道的固定方法,讲解下床活动的好处,护士应鼓励、督促病人早期床上活动及尽早下床活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输液时活动,要安置好输液管道,调节好滴速,使用可推扶的输液架;但活动要适宜,不可过累,同时必须有陪护人员陪伴,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遵医嘱配合应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
  2.6 出院指导:术后胃瘫的治疗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出院时患者胃瘫症状基本消失,但胃瘫有可能反复发作。(本组未出现)因此要做好出院指导,避免进食刺激食物,避免进食时间过长,进食后3O分钟内切忌平卧,每日少量多餐,保持良好的心态,按时服药。
  3 护理体会
  胃瘫综合征大部分为功能性,以保守治疗为主,护理的重点是心理护理、有效的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护理、严密监测病人的电解质等,所以,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临床保守治疗效果,减少病人的身心痛苦,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裕淑,刘秀华.胃癌手术后胃瘫病人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9期
  [2] 袁秀红,杨丽芳,赖月容.胃癌根治术后胃瘫8例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作者单位:214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hulixue/13745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护理学论文:
Copyright &#169;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160;|&#160;主营:、&#160;|&#160;服务热线:400-803-;|&#160;企业QQ:&#160;|&#160;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邹和群大夫本人发表
胃瘫,胃不蠕动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我现在搞不清楚胃瘫到底是手术造成的还是结缔组织病造成的。如果是免疫病造成的,那为什么我胃部手术前吃粽子都没事,手术后就完全不能吃了,这发展的也太快了吧。而且我手术后就不能吃喝,营养不良,照道理免疫功能不会亢进啊。如果是手术造成的,按照消化科的理解也不可能这么久都不好,手术后造成的胃动力问题一般持续3~8周,最长不超过3个月,神经功能便能自行恢复,而我已经9个月了,因为我手术前胃肠动力就不好,消化内科觉得以前就是免疫病造成的,现在是加重了。
2,请医生针对我的情况为我想想办法。
结缔组织病并发的胃肠平滑肌减弱问题,,。。
所就诊医院科室:
北京二炮 胃科
治疗情况:
医院科室:
治疗过程:2012年做过肺移植,2013年做过胃低折抵手术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抗排异药物:小溪,他克莫司
服用说明:小溪早晚两颗,他克莫司早晚两颗
检查资料:
建议免疫吸附治疗加大剂量丙球冲击,FK和MMF减量,可找北京医院黄慈波教授,也可来找我
状态:就诊前
你回复那个姓邹的,请问免疫吸附治疗是一种什么治疗,如何用药的?作用是什么?还有打丙球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对胃瘫起到缓解的作用吗?减少免疫抑制剂减量的目的是什么?
状态:就诊前
请问免疫吸附治疗是一种什么治疗,如何用药的?作用是什么?还有打丙球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对胃瘫起到缓解的作用吗?减少免疫抑制剂减量的目的是什么?
骁悉本身常见有胃肠道副作用,遇到这样胃肠反应的患者我们都会考虑减少骁悉,而且事实上FK506和骁悉并不一定能完全控制混合结缔组织病。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球即是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有助于预防骁悉减量后排斥反应。
状态:就诊前
您好,邹主任,我肺移植之后免疫系统一直挺稳定,每次复查,指标也都很好,没有提示风湿免疫因子活动的提示,胃瘫后由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也不会亢进的吧,我在做第一次胃部手术前吃粽子都没事,偶尔呕吐就是排异药的副作用以及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吧,怎么手术后就变成硬皮病导致胃瘫了呢,发展也太迅速了吧,如果真是硬皮病导致的胃瘫,请问用您介绍的方法是不是就能解决胃瘫的问题了?
状态:就诊前
邹主任,请给我个回复好吗
疾病名称:结缔组织免疫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医生给我好的建议,从哪开始循序渐进治疗和调理,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干燥症太...
病情描述:96年开过淋巴结核,今年四月底确诊干燥综合征,吃了药一个多月内反复感冒,白细胞3.48,轻度贫血,肝脏有多个血管瘤,最大的超过六公分,体质虚弱,不知道怎么调理和适合什么样的运动96年生过淋...
疾病名称:白塞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目前症状无缓解 该做什么进一步检查,是否应该用甲泼尼龙片
病情描述:2017年6月口腔以及咽喉大面积溃疡高烧入院两周 期间用头孢 阿莫西林均无效果 后两周后病情自行缓解;2017年10月云南自驾回来比较劳累,喉咙溃疡复发,高烧,后在家休息两周后自行缓解;2017年10...
疾病名称:结节性红斑&&
希望得到的帮助:麻烦您看有什么好的药物没有?或者应该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大夫开的药吃了感觉都一个月了没有好转,之前一个疙瘩 现在变成两个了
而且特别疼
疾病名称:白塞氏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对于白塞,您有更好的治疗和用药吗?谢谢!
病情描述:医生,你好!我闭经十几年,近两年来,皮肤经常有瘙痒,每次医院诊断为皮肤过敏,每个月至少长三四次口腔溃疡,外阴及胸口长过两次痤疮,多处关节有酸痛,经常腹泻,腹胀,消化不良(做过肠镜,...
疾病名称:白塞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2015一开是哄龙疼,然后是脚疼。最后是左眼睛看不见了
疾病名称:结节性红斑在西京医院哪个医生看的最好!&&
希望得到的帮助:西京医院哪个医生看这个看的最好!
病情描述:腿疼!肿!疼的走不了路!不能多运动!!!
疾病名称:结节性红斑,结核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吃什么药?
病情描述:结节性红斑吃什么药?还有滑膜炎吃什么药?
疾病名称:白塞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环孢素软胶囊,我现在吃的是早上一片,晚上一片。医生没有给我吃几片,我现在的情况,...
病情描述:2014我的哄龙疼,吃四月的药。腿上起红色的。最后我的左眼看不清楚了
疾病名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混合型结缔疾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看有没有混合型结缔疾病
病情描述:医生说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我怀疑有混合型结缔疾病,不知道有没有
疾病名称:混合型缔结组织疾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确诊什么疾病,如何控制
病情描述:请判断我到底是什么病,混合结蹄组织疾病,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吗
疾病名称:白塞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结节性红斑复发多处 全身酸痛特别是腿 如何控制复发
病情描述:最近经常复发红斑 外阴溃疡 小腿酸痛 腰酸
疾病名称:白塞氏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确诊是否是 白塞氏症,以及如何治疗。害怕发生癌变,希望确诊。
病情描述:口腔溃疡长了十多年了,不间断。身上有红斑,有淋巴结,关节痛。高血压有3年了,胸闷发憋有5年了。没检查过免疫科,之前当成口腔溃疡去口腔科检查,开了治口腔溃疡的药,缓解疼痛,新的口疮还是...
疾病名称:结缔组织病,全身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
希望得到的帮助:301大夫说看化验结果基本没有事了,但是身体关节肌肉还是疼!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病情描述:本人在化工厂上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苯二甲苯汽油等!
这是之前的化验单
疾病名称:结节性红斑,肺部小结节&&
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否结核感染?
病情描述:吃花甲过几天膝盖红斑点,后来说是结节性红斑,医生开了一个月的塞来昔布,胸部CT,右下肺有小结节影,3mm,纵隔内淋巴结肿大,结核t细胞斑点显阳性,请问怎样去检查结核感染?
疾病名称:脂膜炎&&颈部,腋下多发淋巴结&&
希望得到的帮助:脂膜炎患者求助
病情描述:我母亲今年55岁,从四月份以来,发现颈部,腋下有淋巴结,背部,大腿,颈部都有疼痛,双肾有积水。09年因手臂肿痛,经切片结果为脂膜炎,一直以脂膜炎来治疗。现在症状就是四肢,背部都有疼痛。...
疾病名称:未分化结缔组织&&
希望得到的帮助:跟我的疾病有关吗。还是就是冻疮
病情描述:现无症状,在北京生活,手指跟涨冻疮是的,发硬发热发痒,左手红肿发热发痒
疾病名称:结缔组织病
干燥综合症
希望得到的帮助:如何控制疾病
需要注意什么
病情描述:吃控制结缔组织病的药胃疼 ,总是胃酸
家里母亲有高血压和肾炎,父亲有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名称:结节性红斑,肺部小结节&&
希望得到的帮助:结节性红斑,怎么治?是否是肺结核,或是感染了结核菌?
病情描述:结节性红斑,打了消炎针,红斑己消肿消退了,但右下肺小结节影,3mm,纵隔内见淋巴肿大,结核t细胞斑点为阳性,抗A59,抗B16,请问怎么分析,怎么用药治?
疾病名称:白塞氏病&&
希望得到的帮助:治疗白塞氏病
病情描述:口腔溃疡六七年了,最近一年半越加严重,阴部出现溃疡,没有家族遗传史
疾病名称:结节性脂膜炎皮下结节红肿疼,扩散,反复。&&
希望得到的帮助:采取有效的治疗,
病情描述:病理活检脂膜炎,皮下结节块,红肿,疼痛,反复,扩散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邹和群大夫的信息
难治性肾脏病,复杂性尿路感染,严重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及紫癜肾炎,严重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硬...
邹和群教授,主任医师,德国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大内科主任,泌尿疾病研究所所长,肾内科(广东省临床重...
肾病内科可通话专家
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总医院
南京总医院
南京总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胃癌术后三个月出现胃瘫,1个多月未见好转
匿名用户&&&&
| &&&&浏览4525次 &&&&| &&&&提问时间: 10:12:20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2009年11月胃癌切除2/3胃。术后有胃瘫但治好出院,身体恢复良好,在第三个月出现胃瘫。住地方医院,检查未发现癌细胞转移,胃部功能差,蠕动缓慢,每天胃肠减压、输营养液,胃瘫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已经有一个月啦。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CT透视等,癌细胞未转移,胃功能差,蠕动缓慢,每天胃肠减压、输营养液,胃瘫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已经有住院一个多月啦。医院医生建议做手术,在小肠插营养管辅助胃部恢复。但是病人现在身体仍比较虚弱,应该继续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啊?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手机号:&&&&&
验证码:&&&&&&&&&密码: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建议保守治疗。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胃瘫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
核心提示:  胃瘫是一组以胃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表现是各种原因导致胃动力的下降,是腹部手术特别是胃部手术及糖尿病的并发症,常持续1个月以上,临床处理比较棘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增强临床医生对胃瘫的认识,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瘫是一组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表现是各种原因导致胃动力的下降,是腹部特别是胃部手术及的并发症,常持续1个月以上,临床处理比较棘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增强临床对胃瘫的认识,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胃瘫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考虑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1迷走神经切断术 胃瘫的发生直接与胃部手术的方式和次数有关。迷走神经干切断和胃窦切除术后胃瘫的发病率为26%;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则为5%。
  提示胃瘫的发生与胃失去神经支配有关。迷走神经切断后,使近端胃迷走神经控制功能丧失,担负胃底松弛和容纳的后期性收缩功能紊乱,导致液体排空加快。
  而在远端胃,由于切断迷走神经干,使胃窦部研磨食糜的蠕动性收缩功能减弱,引起固体食物排空延迟。当迷走神经干切断时,引起小肠促动力激素分泌减少和异位起搏点抑制缺失。使胃窦压力波和十二指肠波分离,回推、分解食物成小颗粒能力减弱。
  由于波的延续性紊乱。导致胃内固体食物滞留相延长和排空延迟。此外,据研究显示:毕Ⅱ式吻合所致胃瘫发生率高于毕Ⅰ式,其原因可能是毕Ⅰ式吻合更符合生理状态,胃肠运动更协调。另外,端端吻合较端侧吻合可使胃肠动力恢复更快也是因素之一。DiVita等研究表明。
  在行胃肠吻合数年后,毕Ⅱ式吻合患者的胃蠕动呈痉挛性,且不协调,而毕Ⅰ式吻合的患者胃蠕动则协调有效。术前流出道梗阻患者的术后胃瘫发生率较高,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胃壁有关。
  1.2Cajal间质细胞 Cajal间质细胞(intersitital-cellofCaiaI,ICC)作为胃电活动的起搏细胞和介导神经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起着调控胃肠道动力的作用:在术后胃瘫患者中,发现ICC数量减少和结构萎缩、信号转导功能下降。部分学者认为,在行胃切除术同时切除胃大弯侧的胃电起搏点可能也与术后胃瘫的发生有关。
  1.3术后自主神经系统改变 术后胃瘫发生与术后激活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激活的交感神经纤维不仅可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神经元抑制胃动力,还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β受体结合,抑制胃平滑肌细胞收缩。
  1.4病 糖尿病患者中有临床症状的胃瘫患者约占10%,其主要发病机制有以下理论。
  1.4.1血糖增高可使胃的移行性复合运动Ⅲ相缺乏 胃窦收缩振幅、频率降低,幽门收缩,胃电节律紊乱,使胃排空延迟,而且其程度与的程度有关。
  1.4.2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胃瘫患者的内脏神经轴突发生节段性鞘病变。神经节超微结构显示非特异性树突肿胀。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
  1.5反射性肠麻疯 腹部手术多是较大手术,术中内脏的暴露、对胃肠道及系膜的牵拉损伤等都不同程度地刺激了腹腔神经丛,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抑制胃十二指肠的运动。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的类型及手术大小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不同。
  另外,精神因素、、、水电解质失衡、饮食改变及变态反应等因素易发生胃张力减退,运动减弱。
  2 诊断  关于胃瘫的诊断目前还有很多争论,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多采用的诊断标准:(1)病史。(2)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3)胃引流量每天&800ml,且持续&10d。(4)无明显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5)无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史。
  以下检查可进一步明确或排除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
  2.1胃镜检查 术后发生急性胃瘫的患者可见残胃无蠕动波、吻合口慢性炎症,有时可见吻合口水肿,但胃镜能通过吻合口。
  2.2X线检查 也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口服或经胃管内注入30%泛影葡胺,然后在X线下动态观察胃蠕动及排空情况。患者表现为胃蠕动欠佳或无蠕动,胃内造影剂残留多。有明显排空延迟征象。
  2.3核素标记餐胃排空测定 通过双核素标记餐可以同时测定固相和液相胃排空。核素胃排空测定方法简便、无创,量和重复测定,因此,被认为是测定胃排空的最佳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全胃排空的检测,也同样适用于术后残胃排空的检测。
  2.4胃电图检查 由于胃的运动受胃电控制,因此也可进行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phy,EGG)检查。但由于目前使用的EGG受呼吸及心电的干扰太多。故其临床诊断价值还难以确定。
  2.5其他 测定胃排空的其他方法还有胃肠压力监测、磁共振检测、CO2呼气试验、超声方法等。
  3 治疗  胃瘫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使用镇静剂和抗胆碱药,此外还可应用药物、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其中,营养支持是关键。胃瘫发生后,通常小肠和结、直肠的功能不受影响,所以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但要注意营养制剂的配方,过高的脂肪制剂会延缓胃瘫的恢复,必要时可行肠外营养。
  3.1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
  3.1.1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如甲氯普胺和(吗丁啉),两者均属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多潘立酮可选择性的拮抗周围性多巴胺D2受体,加速胃的运动和协调胃十二指肠的运动,促进胃内食物排空,疗效约为22%:甲氧氯普胺是临床上最早使用的胃肠动力促进剂,兼有中枢和外周双重作用,故应警惕其锥体外系症状,疗效约为18%。
  3.1.2呱啶苯酰胺衍生物 代表药物为西沙比利,这是一种5-HT4受体激动剂。能增加肌间神经丛节后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生理性释放,加快胃肠运动。可使约40%的患者缓解症状。近年报道一种新型的胃肠动力促进剂普卡比利(prucalopfide)也属5-HT4受体激动剂,具促进胃肠动力和结肠转运的双重作用。
  3.1.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主要为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其对胃肠动力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红霉素治疗剂量为3~5mg/kg,溶于5%葡萄糖100ml中,以5ml/min的速度静脉点滴,2次/d,连续5d,具快速纠正紊乱的胃电节律和改善胃排空的功能。有报道,联合应用以上药物。如西沙比利与甲氧氯普胺联用,西沙比利与多潘立酮联用等,能更有效的改善胃瘫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3.2胃电起搏(gastricelectricstimulation,GES)GES是近年开展的治疗胃瘫的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通  过外科手术或超声内镜将起搏装置植于胃壁肌层,用外源性电刺激使胃的慢波频率恢复正常。研究发现,外源性电刺激频率、强度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不同。低频(接近或稍高于胃慢波频率)高能电刺激不仅可以恢复慢波。
  还可改善胃排空,缓解症状;高频(至少4倍于慢波频率)低能的电刺激改善、等症状效果明显,对胃排空作用有限。
  3.3控制血糖 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应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静脉高营养 因病人不能进食,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因此可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给予(3L/袋)静脉高营养。保证供给机体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复方氨基酸、各种维生素及电解质。同时做好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3.5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EN)支持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措施。可将营养管放入空肠内,输注时,温度25~30℃,浓度由低到高,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并注意在增加量后再增加浓度,开始速度60ml/h,以后增加至80ml/h,3~5d增加至100ml/h,1周时增加至病人所需营养量,同时观察病人有无、等症状。输注期间每天用温开水冲洗管道1次,防止输注管堵塞。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EN有助于维持肠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支持肠粘膜屏障。其作用机制包括:(1)维持肠粘膜细胞间连接和绒毛高度,保持粘膜的机械屏障。(2)维持肠道原籍细菌的正常生长,保持粘膜的生物屏障。
  (3)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免疫球蛋白A,保持粘膜的免疫屏障。(4)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蠕动,增加内脏血流,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减少了肝、胆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危重状态下代谢受损,全肠外营养易使代谢偏离生理过程,使代谢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此时EN显得尤为重要。
  3.6中药治疗 胃瘫属于中医“痞满”、“”的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肝喜条达,主疏泄;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三者功能协调统一,是胃肠道内容物顺利推进的动力机制,若肝失疏泄、肝胃不和、气机郁滞,或、升降、运化失常,就会造成胃肠排空功能紊乱,则上、上、、、呕吐、反酸等诸症从生,正如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治疗上要疏肝解郁、健脾益胃、行气止痛、消痞导滞,使肝气舒、脾气升、胃气降、积滞消、痞气去,则痛可止,诸症除。
  3.6.1和解治呕 少阳为枢属胆,禀风木而内寄相火,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木火内郁,横逆犯胃,导致胃气不降,故见“往来寒热,胸胁寒,默默不欲饮食,必烦喜呕”,“、咽干、目眩”或“呕而”等症。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溅然汗出而解。”
  3.6.2清热泻火治呕 火热内盛。壅滞胃肠,腑气不通,气逆于上。呕吐为其主要见症,当用大黄甘草汤,泻热通便,直折火势,则呕吐自止,如《金匮要略》“食己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即是其例:邪热内扰胸膈。干犯胃腑。因胸膈与胃一膜之隔。
  有经脉相通,相互影响,出现“心烦懊憹”而“呕吐”者,用栀子生姜豉汤,清宣郁热兼以止呕;少阳阳明合病,火燥相合,壅闭少阳阳明之腑,出现“呕不止。
  心下急,郁郁微烦”等症,则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通阳明里实:少阳木火过旺,乘土犯胃,导致胃气上逆出现不下利,但呕吐者,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里热为主,兼以降逆止呕。
  3.6.3温阳治呕 本法适用于阳气不足。阴寒犯胃之证。若阳虚胃寒不甚,出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用大半夏汤温胃止呕;阳虚胃寒较甚,浊邪凝滞于胃或肝寒犯胃,导致胃气上逆,出现“食谷欲吐”或“干呕、吐涎沫、头痛”或“呕而胸满”等症,治以温胃暖肝、降逆补虚的吴茱萸汤;脾胃阳虚,寒湿中阻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症,治以理中汤温中散寒,健脾燥湿;脾虚及肾,肾阳大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越于外,出现“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四肢厥逆”等症,治以四逆汤急救回阳。
  3.6.4化饮治呕 寒饮停胃,出现呕吐清水、口不渴、心下痞满者,可用小半夏汤温胃散饮,降逆止呕;水停胃脘较甚,阻碍脾的运化,出现口渴饮水与呕吐交替出现,是因所饮之水不能化气上承,故饮水越多则水停愈甚。所以呕吐、口渴终不能止,治用茯苓泽泻汤或五苓散以通阳化气利水:胃寒较甚,痰饮凝聚,渐致干呕、吐逆、吐涎沫等症,则不能散寒为主,应重用温胃散寒之法,用半夏干姜散主之。
  3.6.5寒温并投 脾胃同居中焦,胃属阳土,脾属阴土。胃主燥,以降为顺;脾主湿,以升为常。正常生理情况下,二者相互为用,燥湿相继,寒温协调,升降正常。若寒温失调则易出现中焦寒热等错杂的病情。
  如出现“呕而肠鸣心下痞”证,治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降逆消痞;或又见“干嗳食臭”,则用生姜泻心汤以加强宣散水气之力:或在此基础上更见痞利俱甚,则用甘草泻心汤以加强健脾补虚之功。若属上热下寒,寒热互相阻隔出现“食入口即吐、下利”等症。可用清上温下的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
  3.7针灸 取穴:双侧内关、足三里、上巨虚、公孙。操作:内关、公孙针用捻转泻法,中强度刺激,以病人能耐受为度;足三里、上巨虚针用平补平泻,留针30min,每日1次。
  取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胃下合穴,具有调理脾胃,理气活血、扶正培元之功效,“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欲不下,取之三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有调中和胃,通肠化滞之功,可治疗胃病、肠病及胃肠同病。现代实验研究发现足三里、上巨虚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可使胃蠕动增强。
  内关穴具有理气和中之效,联络上、中、下三焦,可调整三焦平衡,是治疗三焦病症的一大要穴,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呕吐等症。现代研究发现针刺内关穴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对肠的运动有调整作用。公孙穴是足太阴脾经之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通于冲脉,具有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的作用。
  针刺公孙穴对胃和小肠的运动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公孙穴与内关相配,主治心、脑、胃疾患,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总之,胃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很多学者认为胃瘫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需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实习编辑:张丽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目前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增强胃动力以及止痛等对症治疗,此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以下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之谈。  胃瘫是一组以胃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表现是各种原因导致胃动力的下降,是腹部手术特别是胃部手术及糖尿病的并发症,常持续1个月以上,临床处理比较棘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增强临床医生对胃瘫的认识,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胃脘部不同程度压痛。伴随消化道出血时可观察到吐血或黑便。 3.纤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般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呕吐物及大便化验既可诊断。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纤维胃镜检查,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