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个看新闻的软件,要求是上面推荐好的新闻软件比较有态度,就是作者对事情或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

关于新闻个性
&&&&&&&&&&&&&&&&&&&&&
&关于新闻个性
*****************************************************************
&&&&&&&&&&&&&&&
新闻编辑的个性化风格浅析
*****************************************************************
*****************************************************************
&&&&&&&&&&&&&&&&&&&&&&&
新闻标题的风格变化&&&
随着新闻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新闻同质化现象更加凸显。千篇一律的报道,令受众腻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闻传播的实效。如何正确认识新闻同质化的现象,深刻剖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源,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同质化新闻大量出现的现状,是当今新闻媒体人颇为关心的一个话题。为此,本期《专题》约请了军内外学界和业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与新闻采编一线人员,围绕新闻同质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提出的一些建设性建议和改变同质化新闻的一些实践经验,值得关注。
新闻同质化现象引起业界的注意,已有10多年的历史,对这个怪象的探讨也早有大作发表。就本人所知,2000年第5期《青年记者》曾载《论新闻同质化竞争中的策划》一文,是国内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有关新闻同质化的文章,此后有300多篇相关的论文陆续发表。可见,新闻同质化现象早已成为媒体的话题。
&&&&&&一、对新闻同质化的错觉
直到今天,挞伐新闻同质化的文章仍连连出炉,许多媒体的老总也常在选题会上提醒记者杜绝内容雷同,但同质新闻却天天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可人们列举新闻同质化的报道时,大都深陷误区,不仅让记者无法克服,就连整个报道流程都难以运转。
有人说,产生新闻同质化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与新闻来源较为单一有关。例如发生交通事故,同时成为本区域内各家报纸的新闻,众多媒体都报道同一个事件,造成了新闻同质化。
这一观点没有触及新闻同质化的要害,不了解新闻媒体反映生活的特征。新闻媒体历来对重要事件“群蜂而至”,竞相报道。越是重大事件,报道的媒体越多,新闻重复率也越高。“9·11”事件、“5·12”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日本巨震海啸、北约轰炸利比亚、拉登被击毙等这类轰动世界的事件,各国媒体都要抢先报道,不能直接采访的媒体则转载其他媒体的消息,头条或头题新闻的内容基本相同。受众并不指责这是新闻同质化,编辑记者也没有同质化的感觉。
有的文章指出,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同质新闻生产的车间。基于这一认识,许多媒体老总认为,对政府发布的信息不能不报,又不能曲解新闻发言人的原意,只好照本宣科,抄录发言人的原话,因此各媒体的这类新闻不能不同质化。实际上,对新闻发布会的同质报道,不是出自发布会本身,而是媒体照抄照转的结果。
有的媒体负责人说,媒体的报道过于集中在政府部门,由于不能漏报政府召开的会议,而会议报道又没有突破性进展,政府新闻的同质化更为严重。政府有关部门如果准备了通稿,各家报纸一版的脸谱就完全相同了。为此,有的老总建议:少用通稿、增强原创性,是减少会议新闻雷同的有效方式方法。把新闻同质化归结为党报的喉舌性质,不仅没有找准问题的症结,而且违背党报的报道原则。
有的研究者认为,各媒体关注民生新闻,而民生问题就是荒村陋巷的困顿、残疾、打架、酗酒、撞车、离异、跳楼等。民生新闻的这类主打内容又常被娱乐化,放大愉悦元素,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民生新闻最有区域特色,各地都有特定的民俗民风,民生问题的差别也很大。各路媒体把民生新闻同质化,是记者追求“娱乐元素”造成的,民生新闻本身没有任何同质的属性。
以上种种,均属对新闻同质化的错觉。仔细观察,媒体上大量新闻似曾相识,是由于记者相互模仿、追求表达程式所致,消解了报道的差异性。批评新闻同质化的研究者,恰恰忽视了这个普遍现象,误读了新闻同质化的根本含义。
二、回归新闻同质化的本意&&&&&
要消除新闻同质化,首先要弄清“同质化”的内涵,回归新闻同质化的本意。如果连新闻同质化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还没有搞清楚,不仅同质化反不掉,还很可能把某些符合规律的东西反掉。
“同质化”原是营销学上的一个概念,指同一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出现产品和营销策略的趋同。大量相同的商品、企业和销售方式展开争夺市场的拼杀,酿成了“同质化竞争”。
最初,传媒界也是在经营领域使用这个概念的。为避免报刊、电视和广播节目同出一辙,消除媒介竞争的“同类相残”,有人提出报刊、频道或节目同质化的概念。报刊和节目的目标受众相同,整体内容相似,风格一样,发行方式相仿,抑制了受众的需求,导致媒介市场越来越狭窄,恶性竞争此起彼伏。前些年发生在南京、昆明、南昌等地的报纸相互压价,把报纸当白菜卖,就是同质竞争的恶果。
后来有记者提出报道同质化的问题,使新闻同质化开始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被使用。但许多研究者在阐释新闻同质化时并没有给它下定义,或者下的定义不准确。正是这个原因,本文前述所列举的那些观点,大都不能揭示新闻同质化的本意,许多论点恰恰说的是新闻报道规律或党报的宣传要求。如果反掉这些规则性的东西,新闻报道不仅陷入困境,甚至根本无法运作。为厘清对新闻同质化的种种误读,首先应搞清哪些报道现象不是同质化,才能准确、深刻地认识新闻同质化的内涵。
第一,众多媒体同时报道一个事件,不是新闻同质化,而是媒体反映生活的常规。“事件猝发,记者云集”,历来是报道惯例。新闻同文学不一样,既可求同又要存异,文学作品则忌讳情节雷同,而大量媒体不能回避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当别的媒体争先恐后报道某个重大事件时,某个媒体避而不报,反而是不可思议的。媒体失语,等于自己退出新闻舞台,最终被受众抛弃。多家媒体以不同方式报道同一个事件,出现不同视角的新闻,才可能反映事件的整体,发挥媒体全面监视环境的作用。
第二,作为党报和一切党领导的媒体,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政府工作,新闻内容基本相同,甚至有许多雷同的语言,是正常的,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但这不是新闻同质化,而是提高宣传效果的共振方式。各媒体集中报道同一个议题,增强舆论声势,是党报的宣传规律。战役性、时令性的报道都采取这种方式,以期引起受众的注意,扩大影响范围、扩充党报的声音。但这种“同声共振”,不应空话连篇,报道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在造成声势后应尽快转入典型报道,用有说服力的事例阐释道理,进入“细雨润物”的思想引导。
第三,中央宣传部门要求各媒体转发新华社、《人民日报》或《解放军报》发布的有关中央的重大决定、外交或军事方面的通稿,各报不仅要全文照发,甚至版面位置、标题字号也可能完全相同,同样不能将其视为新闻同质化。我国媒体对政治问题口径一致,是现行新闻管理体制的要求,目的是为了统一全国人民的认识,增强人民的凝聚力。对中央重大决定、外交或军事事务,一般媒体没有机会采访,如果不转发这类通稿,根本无法报道。这类重要的通稿是很少的,不可能大量要求各类媒体频频转发,不会造成同质新闻的泛滥。
第四,对新闻发布会的报道不应同质化,出现同质化的这类新闻,源于媒体的缩手缩脚,思想僵化。新闻管理部门从来没有硬性规定,媒体必须一字不差地照抄照转新闻发言人的发布词,各媒体在忠于新闻发言人原意的基础上写出各自的角度和特色,绝不会出现报道雷同。
第五,娱乐新闻不可能同质化,被媒体搞成同质化的娱乐新闻,来自娱记杜撰的蹩脚游戏。娱乐新闻只有体育新闻、文艺新闻和珍闻、奇闻四类。民生新闻在本质上排斥娱乐性,记者岂能拿弱势群体的疾苦取乐?珍闻和奇闻都是“怪不成双,稀世罕见”,一棵树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相同的“夜空中3个月亮”和“5只腿的蛤蟆”之类的奇闻。至于体育与演艺圈的逸闻趣事,从来都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各有异趣。把反常的事实炮制出同质新闻,实际是记者没有深入采访、相互抄袭的“绝唱”。
以上对新闻同质化的5种否定,同批评新闻同质化的思维恰好相反,廓清了新闻同质的种种假象。实际上,新闻同质化是记者采访的社会新闻表达方式的相似,呈现“千人一面,众口一调”的程式。当一家媒体推出一则新报道、新栏目或体现一种新风格后,各家媒体一拥而上,很快被“克隆”,全是一幅“如来佛”的面孔,最终酿成了新闻同质化。这样看来,新闻同质化具有特定的含义,对其做出如下定义也许是恰当的:众多记者独自采访的新闻,拥有千篇一律的表达模式,媒体充满记者模仿秀的浓厚气息。显然,社会新闻缺乏个性,众媒体的报道没有差异性,是新闻同质化的主要特征。
&&&&&&三、清除新闻个性化的障碍
搞清新闻同质化的定义,有助于把握新闻个性化的要求,清除新闻同质化的途径也就找到了。新闻个性化,是以独特的表达形式和特定风格再现新闻事件,体现记者报道的新锐气息。但横亘在记者面前的创新障碍,遏制了新闻个性化的实现,新闻的同质化自然难以消除。写出新闻的个性,关键在于记者有独到的发现,议题新颖鲜活,风格与众不同,语言自成一家。一条新闻有新的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一张报纸在一堆报纸中别开生面,一下就抓住读者的眼球,是新闻个性化产生的效果。个性化是新闻差异化的前提,需要记者独具慧眼与独具匠心,要善于打破常规,冲出传统思维框子,敢于独树一帜。
在网络时代,除极少高度机密的信息,任何媒体都没有新闻资源的优势。面对几乎同等的信息源,媒体不敢或不愿全面创新———思想创新、议题创新、事实加工创新、体裁创新、结构创新和语言创新等,根本无法跳出新闻同质化的窠臼。在全面创新时代,记者需要宽容、豁达、温馨与开放的报道环境,以便专注于自主采访、独立发现、独身立意和自我写作。但实现新闻个性化的这些基本条件,常常被集体思维所伤害、所替代。如果一条新闻成为集体之作,被编辑部的其他人删来删去,或加上三五条意见,新闻的个性就被打磨得“融通无棱”,标新立异之处顷刻毁于一旦。我们的新闻同质化大都是这样炮制出来的。
精神产品的创新是思想家个人的事情,新闻作品的个性来自记者的智慧和灵性,别人无法代替,也不能代替。一旦代替,一切真正的思想成果都化为乌有。当然,这里说的是记者独立采访的社会新闻,是指新闻同质化定义中的基本要素而言的,不是指代表编辑部撰写的重要言论和重大的政治新闻。对于后者,一定要反映编辑部的立场,反映党报应有的观点,这是毫无疑问的。在破除新闻同质化的倾向中,社会新闻最能发挥记者独立的创造力,不应有任何理由相互模仿,编辑部也不应剥夺记者本人的思考与命意,那么差异化的新闻就会大量涌现。
写不出个性化鲜明的新闻,还来自记者精神枷锁对自我创新的扼杀,这是弥漫四处的普遍障碍。许多记者因循守旧的积习太深,遇到新闻素材总是先翻阅别的报刊寻找模仿对象;他们少有新颖的思想,脑海里突现的思想闪电在东瞧瞧西看看之后弃之如敝屣,唯恐表达出来犯错误。出于所谓稳妥考虑,他们对事实用流行观点解读,是安身立命的最高保险系数。这种销毁自我创新的畏葸,使记者的思维也就越来越趋同。
这里不能不再次强调,党报体制要求各类媒体必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内容的雷同是正常现象。但是任何宣传都不应照本宣科,而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多做生动的解释,以大量篇幅报道贯彻方针政策的典型事例和经验教训。如果做到这一点,各类媒体的政治和政策新闻也不会出现大量的雷同。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各地、各级政府的工作任务和情况不可能完全一样,政治与政府新闻结合实际,用典型说话,就会写出个性丰富的新闻来。
要打破新闻的雷同,需要新闻人提高政治素质,真正搞懂什么是我们的政治,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政治新闻。这就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的下列要求:“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显然,政策宣传同各类新闻报道一样。贯彻“三贴近”原则一丝不苟,是消除同质化报道的根途径。
&&&&*****************************************************************
&&&&&&&&&&&&&&&&&&&&&&&
& 说说记者的个性魅力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了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记者蜂拥而上,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游刃有余,作出胜人一筹的报道,让新闻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令受众(读者)拍手称快。但有的记者却身入“宝地”不识“宝”,采写的新闻只能勉强应付刊播,吸引不了受众的眼球。产生如此强烈反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与记者个人素质和个性化特点有着必然联系。
  毋庸置疑,记者的修养素质是靠长期工作实践形成的,这种素质的积累形成便成就了记者的个性化魅力。在这个注重个性和特色的时代,作为新闻记者,如何在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同时,充分拓展自己的个性,这既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记者走向成功的关键。
  &&&&&&&&&&&
个性魅力:记者要有“绝活”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了人们求变求新的精神,继而为人们的个性拓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
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有的记者很勤奋,发稿的数量也多,却很少有影响有个性的新闻作品出炉。倘若把他的文章放到一大堆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就被同化了,分不出子丑寅卯来。而有的记者的作品,就是把他的名字拿下来,也能见文如见其人,字里行间都能读出他的影子,足见其个性魅力和风格。
 所谓记者个性魅力,是指在注重事实的前提下,记者在认识事实、把握事实、报道事实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是记者独有的一种思维判断、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
在这个倡导专家、学者型记者的时代,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是记者必备的条件。要想做一名成功的记者,必须有独到之处,换言之就是得有自己的绝活。以新闻泰斗穆青为例,他曾留下的众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和新闻精品,但真正使他独树一帜,并对这个时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的人物通讯。不仅他笔下的人物成为时代的楷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他那大气的文风,也成为了新闻史上的里程碑。《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雁翎队》、《月夜寒箫》等个性化时代感并蓄的人物通讯,让人读起来能感受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气势,体验到一种真挚凝重的情感,领略到一种细微精到的笔触,其时代特色和文风魅力所产生的强烈震撼力,令人荡气回肠,掩卷叹服。
同样以写通讯闻名的新闻事业的先驱者、忠实实践者范长江以他细腻的笔触、诚挚的情感,灵动的文理,理性的思考,写出一批如《中国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之作。黄钟大吕式的名匠巨作以“炽热跳动着的赤子之心”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有力地推动了时代进步,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时代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实录。他们留下的不仅是“绝品”,更为我们留下了“为记者而不媚俗,居高位而思民苦”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光辉榜样。
古往今来,所有成功的记者都有着自己用情感甚至血泪凝成的得意之作,都有着别人无可比拟的“绝活”。
  &&&&&&&&&&&
个性魅力:记者要有独到见解
个性化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有思想深度,有情感依托,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个性化作品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记者深思熟虑的过程,是记者获得对事物规律性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记者思想积累而形成独到见解的过程。
我以为,这种独到见解是一种新闻思想的缔结。新闻思想的形成,一方面,体现于记者对所处时代的新闻宗旨、新闻政策、新闻性质、新闻原则是否明白;另一方面,取决于记者对这一崇高职业的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你是否敬业,决定你是否把新闻工作当作一生追求的事业,并从中享受追求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乐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对穆青、范长江、郭超人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敬业精神的真实写照。由于敬业,他们在数十年的新闻工作岗位上,与寂寞为伴,以艰苦为荣,孜孜追求,以自己独到的见解,构建了一套自己的新闻思想,因而他们写出的作品把握住了时代的灵魂,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独到的见解,是新闻的命脉,或者说是新闻的新意所在。以穆青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以下简称《嘱托》)和姐妹篇《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为例,文中主人公吴吉昌是一个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有一股百折不挠精神的人,人称“老坚决”,他那对树苗的热爱,对种树的“入迷劲”,写下来也是一篇能指导工作并具有教育意义的稿子。事实上,《嘱托》的前身,就是一篇写吴吉昌坚持运用辩证法种棉花的通讯,但如果《嘱托》最后确定的主题只停留在上述的水平,那就显得一般化了,因为它没能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重大课题,也不能揭示出“老坚决”身上最具时代意义的思想特征,充其量只能成为一篇当时随处可见的“好人好事”表扬稿。但穆青善于利用矛盾表现人物特质。在《嘱托》中,他写了吴吉昌一次次遭受毒打、屈辱和责难,甚至有病都不让外出就医,写出了那些搞专政的人向他勒索“专征费”,逼得他老伴变卖衣物,甚至写了“老坚决”在理想无法实现时,变得焦躁不安,居然动手打了老伴一拳……这种表现人物的特别例子,在突出人物思想矛盾冲突的同时,通过大量的细节筛选和精巧运用,更突出了人物的思想意义和感人力量。
再比如,衡阳“11·3”特大火灾,无数的新闻记者都曾目睹这一震惊全国的事件,在关注解放军武警官兵奋力扑火救人时,有的记者却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同行。面对烈火残垣,衡阳晚报记者李凌依然紧护自己的采访相机,在火灾现场无意摁下一个个瞬间,后来被广为转载,并为他带来了一串奖杯,入选了中国风云记者榜名单。打鱼不凑热闹处,钻冷门却搞出了很有影响的报道。举世瞩目的美国“9·11”事件中,几乎所有媒体都热衷于事件本身以及发生原因的跟踪报道,而美国的迈克尔·摩尔所拍的新闻纪录片《华氏9·11》,以独特视角,围绕“9·11”恐怖袭击事件展开,抨击布什政府在反恐和伊拉克战争中的态度,并揭露出布什家族与拉登家族不同寻常的政治和金融关系,获得第5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而一举成名。
可见,独到的见解,深邃的眼光,辩证的思想,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样是新闻记者个性魅力表现的基础和灵魂。
  &&&&&&&&&&&
个性魅力:记者要有独特的声音
记者写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记者世界观的表现,也是记者透过哲学修养,认识和掌握新闻规律的理性表现。试想,如果记者没有相应的认识论基础,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作指导,新闻作品怎会有生命力?许多文章言之无物、言之无情、言之无理、言之无义,都是因其间没有思辨的魅力,因此,也就更没有了属于媒体的独特声音。
媒体的声音,也是记者个性魅力的表现。换言之,记者个性魅力是依托媒体而表现的。记者的报道赞扬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应旗帜鲜明。媒体之声不能遮遮掩掩,模棱两可。
我们当下的社会需要有良知的媒体,所谓良知就是责任意识,就是追求新闻传播的济世意义、普世价值和人文关怀。这种责任不仅表现在以正面的方式去告知、引导受众,而且要充分发挥媒体的新闻监督作用。比如关系民生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媒体的监督就不容缺席。好在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面世以来,记者剑指食品生产领域的造假黑幕,阜阳奶粉事件、敌敌畏加工金华火腿、人体毛发制作酱油、病死鸡摇身变扒鸡、四川毒泡菜、化肥加工龙口粉丝等等,这些超乎想象、令人目瞪口呆的制假售假黑幕,通过央视的曝光,如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打在食品安全脆弱的神经上,发挥新闻媒体巨大的震慑力量,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媒体之声,为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
几年前,郴州电视台仅有一档《郴州新闻联播》,播了好几年,成为市民了解郴州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可是新闻联播节目中大量领导开会、下乡调研等文山会海式的应景画面和文字消息,令观众兴味索然。有许多观众说,这些报道只适合领导机关干部看,没有多少群众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说,这种单一的媒体声音,游离于普通市民之外,人们的普遍关注度不高。这明明是受众期待媒体信息多元化的弦外之音啊!广大观众的意见激发媒体的决策者们的忧患意识,一场酝酿已久的频道提质扩容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全局管理体制改革,郴州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和广播电台音乐交通频率应运而生,并随之催生了《天天播报》、《城市之声》这两档准确定位于亲民、系民、忧民和专注城市交通生活的栏目,一经推出,便引来好评如潮。紧接而来的是新闻综合频道策划推出了《今晚八点》,又一档关切社会民生的新闻栏目。《今晚八点》、《天天播报》并驾齐驱,各领风骚,用老百姓的语言,写老百姓的生活,抒老百姓的情怀,与老百姓同悲共喜,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新闻宣传纪律的前提下,市民喜欢什么、关心什么就播什么,真正做到了为政府分忧,为市民解难,搭起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连心桥。由此,媒体造就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主心骨”记者。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大事、小事、麻烦事都有了全天候为他们守望的记者。媒体发出了独特的声音,舆论监督的作用也得到应有的发挥,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在人民群众期盼中得到肯定和提升。
  &&&&&&&&&&
个性魅力:记者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俗话说,文如其人。任何新闻作品都带有记者的感情色彩和语言风格。记者的个性越强,自主的魅力展示得越鲜活,新闻的客观性越充分,也越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事实第一性”的和谐统一,也就越具有个性魅力。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最深奥和变化莫测的,字同义不同,义同字不同,同义不同字,字同音不同。同样的话,不同语气的表达,其效果就不一样,疑问、设问、反问、比拟、隐喻,含而不露、抑扬顿挫、起承转接……。有的人研究了一辈子国语,也不敢自认掌握了它。然而,正是中国语言文字的变化莫测及其精深博大的语言形态给新闻记者语言风格的形成设置了障碍,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自由拓展的空间,你可以随心所欲,驰骋遨游,去寻找、探索最合你心意的那一片风景。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是由好的题材和个性化的语言构成,新闻通讯尤为如此。下功夫锤炼语言,不断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而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语言风格。许多新闻名家认为,在遵循“新闻必须真实”这一前提下,一切可用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文学的、政论的乃至电影艺术语言的某些风格,都可以适当地吸收到作品的写作中来,这对于充分表达作品的感情,刻画人物形象,满足读者情感的需要,都是十分必要的。有一篇题为《乘警的故事》的稿子,其生动、传神的语言令读者产生共鸣:
岁月的流逝,更容易想起一些遥远的日子,见的总是陌生的面孔,便常常想起曾经熟悉的人……他来到这里,不是旧地重游,不是旧梦重温,不是来感慨生命的枯荣,而是被战友的呼唤牵动着思绪,冥冥之间禁不住向墓地走来,向他们走去……
这是一段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散文诗般优美又略带些许沧桑情感的语言,别说用电视手法演绎出来的效果,就是这般读下来,你也会为之动情。
再说穆青在写《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时,两篇作品的风格非常明显,各具特色。后者的主人公吴吉昌是个农民,作者在表现时吸收群众语言的营养,吴吉昌的语言就带着生动的农民味,明快简短,有时还很幽默。前者则大为不同。焦裕禄是县委书记,他不仅有和农民交谈时的那种生动口语,还有向干部群众做报告时那种富于鼓动性的语言,以及说理时带着一些哲理的语言,语调上还带有政论式的语言色彩。
当然,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不是盲目邯郸学步,不是矫揉造作,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记者日积月累的沉淀后自我真情流露和人格展示,这也是一种创新精神的构建和风格创造。惟有如此,才能妙笔生花,佳作迭出。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已步入一个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新闻传播工具的兴起,为我们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广阔天地,但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增添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彰显标题的个性特色,成了新闻从业人员业务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
发挥独特功能  &
人们对标题作用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伴随新闻信息的日益丰富,新闻编排手段的不断更新,标题在新闻作品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新闻受众,越来越重视通过标题获取新闻信息、选择新闻媒体;作为新闻从业人员,也越来越重视通过标题提供新闻信息,表达新闻态度,增强新闻媒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要使标题获得更大的新闻效益,必须重视发挥标题在新闻作品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提供信息。当今新闻媒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人们不可能每天把所有媒体的每一篇新闻都阅读一遍,许多受众往往是通过标题获取新闻的。根据这一情况,编辑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很注意在标题中传递新闻信息,力争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具新闻性的内容放置于标题中,让读者一看标题,就能对新闻信息有个大概的了解。许多标题本身,就是一条独立的新闻。比如:《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民政部向福建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帐篷》、《中尼公路中断90余小时后实现初通》等,都在标题中充分展现了新闻信息的核心内容。
二是引领读者。不同读者,由于受年龄、地域、职业和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局限,对新闻的选择是有所区别的。对媒体发布的众多新闻信息,哪一类该读,哪一类不该读,读者大多是通过标题来确定的。对感兴趣的,可以根据需要,对新闻信息作进一步了解;对不感兴趣的,往往是看看标题一扫而过。有些标题,本身就是提示性的。比如《我国确定今年经济体制改革9方面重点任务》,对于没兴趣的读者来说,看了标题就点到为止了;对于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了解“9方面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选择与自己更为接近的新闻信息,以便作更深入的阅读。
三是警示告知。对一些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读者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新闻标题根据其在新闻中的突出地位,可态度鲜明地发挥警示告知作用。比如《总政有关部门负责人提醒考生及家长――(眉题)谨防假冒军校和国防生招生诈骗(主题)》,就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等渠道散布虚假信息、通过多种手段假冒军校和国防生招生的诈骗手段,给予及时澄清,起到很好的警示告知作用。
四是表明态度。对新闻事实作“画龙点睛”式的评论,使受众通过标题领悟新闻的要义。这类标题突出的往往是新闻的主题思想,而不是新闻事实,因此在新闻标题中用得较少,但对一些需要强调态度的新闻来说,这种处理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新闻的意义。如标题《该不该处分叫条令说》,强调的不仅仅是发生了什么新闻事实,更多的是传达了一种观点,批评工作中一遇到矛盾,不是按条令条例处理,而是事事向上级请示的现象。
五是弘扬正气。新闻标题在新闻结构中处于显著位置,尤其在纸质媒体的处理上,常常会借助字号、字体等编排手段,增强标题的视觉冲击力,发挥弘扬正气、抵制歪风的作用。比如《科学的车改方案不会被骂倒》、《私情要给公理让路》等,都是针对社会上某一特殊社会现象,进行针锋相对的抨击,有效抵制歪风,弘扬正气,能起到较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六是传递情感。标题在发布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常常发挥着传递情感的作用。尽管会受到字数的局限,但对一些情感色彩浓厚的新闻,编辑记者也会把一些普遍性的情感,融入标题中,以感染读者,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增强标题的感染力。比如《点燃数十载奔涌的激情 拥抱几代人追逐的梦想(眉题)――中国足球冲出去了!(主题)》,就表达了国人对足球的热切关注与企盼,与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
需要指出的是,传递情感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出以公心,正确把握。多哈亚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的“眼镜飞人”胡凯以10.75秒的成绩排名小组垫底,无缘决赛。次日国内几家大报竟赫然登出这样的标题:《“眼镜飞人”让人大跌眼镜》。从技巧上讲,这个标题是有特点的;但从感情上讲,总觉着媒体不很厚道,体现了一种功利、势利的价值观。
 &&&&&&&&&&&&&&&&&&&&
 体现个性特色  &
媒体上一些标题,之所以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充分吸引读者“眼球”,很重要的就是缺乏个性特色。有的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内容繁杂,毫无重点;有的隔靴搔痒,避重就轻,无病呻吟,顾左右而言他;有的习惯于打官腔、喊口号,空话套话不时出现,陈词滥调随处可见,让读者熟视无睹;还有的重技巧、轻内容,追求字面对仗,缺少新闻含量。由于标题容量有限,不可能容纳更多的新闻信息,也不可能将新闻中的所有内容都展现于标题,只能抓住新闻中最能体现本质特征、最能吸引读者、最富新意的东西,并将其突出出来,才能增强新闻标题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1.以实见长。随便翻阅一下手头报纸,就会发现这样一些标题:《某部党委树立大人才观促部队快速发展》、《努力建设高素质高效能的领率机关》、《弘扬奥运精神 苦练打赢本领》、《着眼形势任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些标题换到许多稿子里不改一字都能通用,其通病是大而空、没内容,读者看完后总感到似曾相识,“好像在哪儿见过你”,有的甚至可直接改成评论标题。我们知道,不管有多少条重复使用的标题,可很少有重复刊登过的新闻。为什么不同的新闻,可用相同的标题?原因就是作者只盯着新闻的共性,没抓住其个性。也正因为这些标题具有许多新闻的共性,才变成了“万能标题”,有了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像《&&无情人有情》、《点点滴滴都是爱》、《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不知被多少媒体套用过多少次,原因就是放在许多稿子里都“适用”,也没有错。只是没有新意,没有独特的东西,就显得空泛无物。为解决这一问题,有的新闻单位硬性规定,将诸如“成效显著”、“再铸辉煌”、“反应强烈”和“进展顺利”等空洞词语,作为标题忌用词语不准使用。其实,改变这种局面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以实见长。因为新闻中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点。有的作者老在技巧上用力气,即使使尽浑身解数,也作不出一条出彩的标题,而有的轻而易举就作出了特色,原因就是标题内容比较实在。像《某部营职干部全都住上经济适用房》、《百余名军师职干部进京充电》和《2008年军校招生录取工作结束》等标题,并没多少技巧,只是内容比较实,就显得与众不同。
 2.以势见长。对一些重大题材的新闻标题,不仅要在内容上给以完整表达,也要在气势上给以充分体现。比如,在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中,新华社作的标题《百年奥运梦 今夜终成真(眉题)----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主题)》,就既有内容,又有气势,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的把握比较到位。
 3.以深见长。一个标题,能否帮助读者深刻认识新闻的主题思想,关键看它是否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看它是否准确、深刻地揭示了新闻主旨,是否鲜明地体现了当前的宣传思想。某高炮团出了一项技术革新成果,想请报纸反映一下。说实话,这样的稿子在科技练兵的大背景下发生了许多,没有多少新意。记者前去采访时,却发现这样一个细节:在老装备不适应新课目训练时,是进行技术革新,还是向上反映,在部队干部中产生了分歧。绝大部分都顷向于向上反映,只有一名专业技术干部持不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团领导没有急于决策,而是详细听取了这位干部的合理化建议,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当时,中央正提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如何落实这一指示精神,这篇新闻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记者在制作标题时,特地将新闻事实放在眉题里,而将主题思想放在主题里,作了这样一个主标题:《“听完不同意见再决策!”》,使一篇普通的技术革新稿子变成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稿,增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这类标题多是虚题,在具体操作中常常以副题的形式出现。
 4.以简见长。新闻标题要力争做到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让读者一看就懂。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选择。有的作者总感到文中内容这也重要,那也重要,舍不得放弃。其实,内容总有轻重之分、主次之分,舍不得放弃次要的,就难以确保将重要的突出出来。在标题结构上,要尽量多用单行题,少用复合题。有的总想在标题里,既交待清背景,又说清新闻事实,还揭示出主题思想,结果往往都被淹没在标题中。在标题的句式结构中,也要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的,少用偏正结构、并列结构的。有篇稿件的标题是《红色旋律在三晋大地回荡》。这个标题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多了一个辅助成份,就显得有些繁琐,后修改为《红色旋律回响三晋大地》(见日《战友报》),尽管比原标题只少了一个字,读起来就感到简练了许多。
 5.以小见长。选择小的新闻角度,具体的事实载体,表达大的新闻主题,可收到以小见大的表达效果。1998年,东北抗洪前线传来一篇稿件,反映当地人民群众关心爱戴抗洪战士的内容。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在抗洪前线比比皆是,很难写出新意;但这篇稿件没有直接去写人民群众怎样关心爱戴子弟兵,而是从花店鲜花被售一空这一很小的角度去反映,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其标题是:《一束鲜花一片情 人民爱戴子弟兵(眉题)――四战士抭洪负伤住院 通辽市花店鲜花告罄(主题)》。试想,如果从正面反映,恐怕用再多的字,也难收到如此的表达效果。
 6.以美见长。标题之美,可体现于气势,可体现于色彩,可体现于意境,也可体现于韵味,使读者阅读后能产生美的享受。比如《中国军团狂揽五金迎来丰收日(眉题)----破茧化蝶 刘子歌碧波狂舞;百步穿杨 张娟娟靶场扬威(主题)》(见日《中国青年报》),就较好地体现了气势美;而《红嘴鸥翩翩戏京城 老专家魂牵“童话梦”(眉题)――鸟儿 请你留下来(主题)》(见日《楚天都市报》),则较好地体现了情感美;《丝竹声声颂社会和谐 鼓乐阵阵祝祖国昌盛(眉题)――新年京剧会在京举行(主题)》(见日《中国青年报》),就较好地体现了意境美;而《身入名酒乡 酒香人不醉(主题)――某部“一班人”下部队严于律已(辅题)》(见日《解放军报》),则较好地体现了韵味美。
 7.以动见长。要使标题形象生动,不妨多用一些动词。这可使不少平静立于纸上的标题活龙活现。2008年奥运会期间,许多体育报道的标题作得很吸引人,很重要的就是善用动词。比如:《水立方内 蝶舞歌飞(主题)――刘子歌破纪录夺冠 中国时隔16年再获蝶泳金牌(副题)》(见日《京华时报》),一个“舞”字,一个“飞”字,使标题立刻产生强烈的动感。中国女子体操队获得北京奥运会团体金牌后,《京华时报》作了这样一个标题:《凤舞九天 初吻桂冠》(见日)。一个“吻”字,可谓一字千金,恰到好处。《不让成绩捆住手脚》(见日《解放军报》),本是一篇工作报道,可是用了一个“捆”字,立刻使标题生动起来。
 8.以活见长。年底是部队领导班子调整的密集期,如何搞好新老领导班子平稳过渡,是媒体较为关注的话题。有一年年底,某报社收到一篇稿件,反映某旅新班子上任后,不急于标新立异,急于出政绩,而是以部队建设为重,扎扎实实抓工作落实,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稿子的原标题为:《某旅新的党委班子成立后――(眉题)按照<纲要>要求 狠抓工作落实(主题)》。这个标题较为笼统死板,没有体现出稿子的特点。后来,编辑根据原稿内容,突出了他们务实的工作姿态,将标题修改为《先平“浮躁心” 再烧“三把火”(主题)――某旅党委按照<纲要>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副题)》,就使标题显得较为活泼。实践证明,活化标题要避免使用概括性语言,多用一些具体生动的词语来表现,比如《“六问责”问醒“太平官”》、《亚宁为金像奖翻译吐苦水》、《夹山扁豆放倒百名民工》、《“文山”不再高 “会海”在退潮》等,都是通过“问醒”、“吐苦水”、“放倒”等词语,使标题变得生动活泼。
 9.以情见长。传递信息,是新闻标题的基本功能;但若能同时传递情感,可以增强标题的感染力。比如,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的消息,有家报纸利用他曾作过演员的特殊经历作了这样一个标题:
《里根演完传奇人生》。看了这个标题,即使不看内容,也会让读者对里根的传奇经历产生由衷的感慨。标题字数不多,却包含着对里根去世这一新闻事件的复杂感情。由此可见,情感较浓的新闻标题,能够将编者的感触直接传递给读者,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0.以短见长。再好的标题,字数一多,就不被读者待见。因此,编辑制作标题应惜墨如金,能一句话说清的,决不用两句话;能少用一个字的,决不多用一个字。
《中国青年报》有个标题是: 《火!
(主题)——西宁火车站售票处见闻 (副题)》
(见日)。标题的主题只用了一个字,却把青藏铁路开通后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实践证明,字数在七个以下的标题,最容易被视觉所接受;超过这个字数的标题,容易增加视觉负担,使读者产生疲劳。我们在制作标题时,应考虑这个因素,尽量将字数控制在这个范围。有些实在难以控制的,可将一句分成两句或三句,相对减少每句话的字数。有些标题总是短不下来,很大的原因,就是编者总想将更多的新闻要素放入标题,使标题传达更多的新闻信息。其实,标题毕竟不是新闻的全部内容,不可能将更多的信息融入其内。哪项内容都舍不得放弃,结果等于放弃了所有的东西。因此,制作标题要善于选择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最有新意的东西,将该突出的内容突出出来。
 11.以新见长。标题要想吸引人,总要给人一种新鲜感。有的媒体缺乏竞争力,很重要的问题就出在标题陈旧上。有的官气十足,老是板着面孔说话,制作的标题死气沉沉;有的缺乏创新意识,一个模式反复套用,甚至一个标题多次使用,成就了许多“万能标题”,这样的标题别说没个性,即使很有特点,老频繁出现,也会让读者厌烦。也许有人会说,报纸天天出,哪儿有那么多新标题。其实不然,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每一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其新闻点。退一步说,即使主题一样,题材类同,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词语、语序、句式的变化,换一种说法,避免重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提倡出新,并非鼓励猎奇,要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标新立异。
 12.以谐见长。利用前后字、词音同字不同的谐音特点制作标题,可以使标题新鲜别致,妙趣横生。比如,一段时间里,陈水扁涉嫌的洗钱丑闻,给民进党带来很大的麻烦。台湾《联合晚报》在报道此事时,就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扛这个“扁”担
路能好走吗》。此外,像《不打彩旗也出“彩”(主题)――江苏省滨海县人武部勤俭练兵纪事(副题)》(见日《解放军报》六版)中的“彩”字,《波兰力士
一掷“铅”金(主题)——马耶夫斯基以个人最好成绩夺得田径首金(副题)》(见日
《京华时报》)中的“铅”字,《2∶3输掉“和平大战”女排失利不影响八强形势
(眉题)——郎心似铁
“和”以解忧
(主题)》(见日《京华时报》)中的“和(指中国女排教练陈忠和)”字,都是利用同音字和成语或俗语里的谐音字,表达新闻事实中的某些新闻要素,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13.以比见长。有比较才有鉴别。许多稿件的主题思想,就是通过鲜明的事实对比得以突出的。比如标题《勇提意见的战士当上尊干标兵
敢抓会管的干部成为爱兵模范》,就是通过对比引导干部战士提高对尊干爱兵活动的认识;再比如:《中国青年报》的标题《恶意欠薪冷冰冰
多方相助热乎乎》,《解放军报》的《少在领导身上用力
多在战士身上用心》等,都是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弘扬正气,抵制歪风。这类标题多是通过对仗的句式来表述,以反差强烈的字词,突出主题思想。比如:《把远的拉近
将虚的变实
(主题)——某团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活效果好(副题)》中的“远”和“近”、“虚”和“实”,都是通过对比来表达的。
 14.以韵见长。标题并非歌词,但也不排斥韵律。富有韵味的标题,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能给人以音乐般的享受。像《数九寒冬挡不住
一股新风扑面来》(见日
《解放军报》),既贴切地表达了主题思想,也透露着古诗词的韵味,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花底莺语,体现着一种优美的节奏和特别的韵味;《小小一碟菜
盛满爱兵情》(见日《战士报》),朴素自然,寓情于理,如春风扑面,给人以强烈的亲切感;《莫叹聚少离多
夫妻比翼齐飞》(见日 《解放军报》),节奏铿锵,韵律和谐,体现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15.以准见长。标题追求标新立异,必须以准确为前提。丢掉这个前提,制作的标题再抢眼,也没有什么意义。有一年,有位编辑收到一篇反映某司训大队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接待标准的稿子,感到很有针对性,就作了这样一个标题《某司训大队严刹“吃喝风”(眉题)——接待四千人次
没设一次酒宴(主题)》。版面付印过程中,有位同志感到标题还可再精炼一些,就将主题改成了《接待四千人
没设一次宴》。稿子刊登后,大队领导提出了问题:我们接待了4000人次,不是4000人。一字之差,使稿件失实,令人惋惜。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家军内报纸曾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入党其实并不难》。我们都知道,党员的“门槛”是很高的,要想加入党组织,不付出艰苦的努力,经受艰苦的磨难,是很难跨入这个大门的。怎么能说“入党其实并不难”呢?其实,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并非这个意思。而是想说,只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坚持用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入党就不难。也就是说,争取入党并不复杂,关键是要走正道。但用这样一个标题,就容易产生让人产生歧义,似乎入党很容易,党员的标准并不高。
 16.以稳见长。新闻工作既有较强的倾向性、主观性,又是政治性、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这在标题制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编辑既要体现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以强调某些工作,又不能用力过猛,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与上级政策规定发生冲突,所以用词一定要慎之又慎,全面考虑,防止出现表达不当的问题。比如:有一家报纸曾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挨过处分照样用
(主题)——某团坚持用“打赢第一”标准选人用人(副题)》。这个标题的主题思想是正确的,但说用“打赢第一”作为选人用人标准,值得斟酌。党的用人政策是明确的,重视“打赢”标准,并不是说“打赢第一”。尽管我们不再提“政治挂帅”,但还是把政治上是否可靠放在首位,因此这个说法有失妥当。
 17.以尖见长。一个标题如果能够反映某个新闻事件的基本内容,就算基本完成了任务;但这并不能说任务完成得很好,或很圆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标题抓住要害,把新闻内容反映得很充分。也就是说,要把标题做得很尖。我曾收到一篇体育新闻,反映军区选手在1998年全国射击冠军赛中夺得两枚金牌的事情。稿件的原标题是:
《在1998年全国射击冠军赛中
(眉题)——我区选手夺得两枚金牌
(主题)》。应该说,这个标题已经把新闻事实说清了,这样用也是可以的。事实上,一些报刊在刊发这篇稿件时用的就是这个标题。但我想,一个大军区级单位在全国比赛中夺两枚金牌,算不算突出,关键要看一共设了多少枚金牌。如果这次比赛设了一百枚金牌,军区夺两枚也就是个一般的成绩,但这次比赛实际上只设了10枚金牌,在这种情况下,军区夺得两枚就很不简单了。于是我将标题改为《1998年全国射击冠军赛仅设10枚金牌(眉题)——我区选手一举夺得两枚(主题)》。这个标题比原标题尖了一些,效果显然要比原标题好些。
18.以近见长。每个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特定的、主流的读者群。编辑在制作标题时,首先应考虑这些读者的兴趣和需求,看看这些新闻中哪些内容与他们的关系最密切,哪些内容最受他们关注,哪些内容最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2002年8月底,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发展研讨会在我区举行。《战友报》派记者前去采访。由于这次会议是全国性的,专业性很强,与普通读者关系不大,很难报道。经过反复思考,记者选了一个离读者较近的角度进行报道。标题是《记者从全国学生军训工作发展研讨会上获悉,从今年起到2005年——(眉题)我区每年将军训学生130万
(主题)》,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
 19.以力见长。1998年夏季的一天,报社收到一篇稿件,内容反映的是某部落实干部岗位责任制的做法,标题是《某部严格奖惩制度(眉题)——确保干部岗位责任制落实
(主题)》。当时,军委、总部正在强调这一问题,报纸宣传也正需要这样的稿件。看了这个标题,编者总觉着司空见惯,没什么特点。但读完这篇稿件后,发现所写单位的工作力度很大,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很严厉,效果也很好,只是这个标题缺少力度,没有把他们的工作充分反映出来。于是将标题改为
《奖得让人眼红 罚得让人心跳
(主题)——某部严格奖惩确保干部岗位责任制落实(副题)》。报社领导看到这篇稿子的报样后,感到内容与当时的宣传中心贴得较紧,标题也很有力量,提议将稿子放在了头版头条位置发表。
 20.以形见长。在我们的报纸宣传中,工作消息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新闻大多是非事件性新闻,反映的大多是单位建设的经验和成绩,要把这些新闻的标题作实作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制作这类消息的标题时,就要注意从内容中抓一些较为典型、有代表性的现象或事情,把抽象、笼统的东西变为具体、“有形”的东西,增加标题的感性色彩。比如:《北京晨报》的《自行车租赁仍未走出“寒冬” 个别租赁点抱怨――(眉题)俩月没租出一辆自行车(主题)》,就是抓住自行车租赁市场一种普遍现象中的典型事件作主题,强化读者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战友报》的《给形式主义的东西曝曝光(眉题)——某部赶“门面猪”出圈
端“样板菜”上桌(主题)》,本来是一篇非事件性新闻,加上这样一个标题,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1.以喻见长。适当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制作标题,可以使标题变得形象生动,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篇稿件,反映的是某团注重平时养成,遇到上级检查不慌不忙的事情。其标题是《“上轿”无须现“搽粉”》,这就借助某一生活现象作比喻,生动贴切,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比如《解放军报》的《构筑“双保险”
稳坐“火山口”(主题)——某仓库现代管理手段和强化责任心一起抓(副题)》、《多敲当面锣
不打背后鼓》,《中国青年报》的《“鞍山集体服药事件”画上潦草句号》、《审计风暴吹落乌纱》等,都是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22.以意见长。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制作标题也要用事实说话,要有丰富的内涵,尽可能多地增加标题的信息含量。比如
《京华时报》有一篇稿子,标题是 《〈集结号〉成大学生电影节大赢家
(眉题)——冯小刚首获最佳导演奖
(主题)》(见日A24版),这里的信息量就比较丰富,既有“获最佳导演奖”的信息,也有“首获”的信息,比单说
《冯小刚获最佳导演奖》要丰富一些。
 23.以声见长。标题要想吸引人,还可适当穿插一些象声词,以增强标题的现场感,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比如《某部营院出现新景观(眉题)——人鸟共处
兵叫鸟应(主题)》,不仅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还让读者依稀听到悦耳的鸟鸣声。《才罢爆竹声又闻战鼓急
(主题)——一组基层部队转入正常工作的新闻
(副题)》(见日《解放军报》),不仅产生了音响效果,也让读者感受到战鼓催征的紧张气氛。
 24.以味见长。气味是组成现场气氛的重要元素。有些标题十分重视体现新闻事实的味觉,使读者看完标题,仿佛置身现场,增强了表达上的立体感。比如,《中国青年报》的《重庆举办学生“主席论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眉题)——他们的观点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主题)》(见日),通过这一味觉表现,使抽象的学术研究题材的标题变得形象生动,可触可感。《解放军报》的
《不见炊烟袅袅但闻饭菜飘香 (眉题)——某师百余食堂用上煤气灶
(主题)》(见日),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增强了标题的亲近感。
 25.以境见长。标题中适当加一些情景描写,可烘托现场气氛,给读者以画面感。《解放军报》的《初见天山风华茂 今照天池两鬓霜
(主题)——新疆军区3900名在疆工作30年以上的老同志荣获奖章和证书(副题)》,就是用“风华茂”、“两鬓霜”这一情景描写,来表达“老新疆”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奉献精神,比起那些直接颂扬的标题显得更生动一些;《战友报》的《西山赏明月妙笔著佳作
(主题)——中国作协创联部和军区作家举行中秋联谊活动
(副题)》,也是选取新闻事件中的某一特定情境作标题,既有现场感,又有代表性,让读者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还能得到美的享受。
 26.以辩见长。许多新闻事实都有两面性,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标题若能激浊扬清,表明态度,可帮助读者澄清模糊认识,增强标题的思想深度。比如
《严肃考纪无可质疑考纪规定有待反思》、《出经验不是目的抓落实才是根本》、《义务劳动遭冷遇有偿服务受欢迎》等,都是辨析性的标题,通过思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编者的明确态度。
 27.以俗见长。大雅是一种美,大俗有时也是一种美。在标题制作上同样如此。比如《解放军报》的《“算盘珠子多往革命事业上拨”》、《战友报》的《拍了胸脯就要办
(主题)——某旅党委机关干部用实际行动赢得基层官兵信赖
(副题)》等,用的都是官兵嘴边的话,属于“群众语言”,有着较强的亲和力。
 28.以要见长。标题是新闻的提要,不可能将新闻中的内容全部体现在标题里。要发挥标题的作用,就要尽可能地把新闻的要点提出来,放在题内,使读者一目了然。这里的“要”,既可以是新闻的思想要点,比如《考出差距也是一种收获》、《品牌不是金钱砸出来的》等,都是突出了主题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可以是典型的事实或现象,比如《一桩小案审了19年无结果
(主题)——肖扬:迟到的公正也是一种不公正
(副题)》、《住进空调房 吹起节约风
(主题)——某分部官兵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副题)》、《100天下发198份文件(主题)——某旅领导拍案而起:不严刹这种坏风气,部队建设就要吃大亏(副题)》等,都是强化了新闻事实的典型性。
 29.以变见长。由于一些习惯性因素的驱使,经常会使人产生惯性思维。制作标题如能打破常规,不断变化,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近水楼台不得月
五千彩电下基层》、 《弄斧未必到班门》、 《投笔何须从戎》等,都是将人们熟读成诵的古诗词中的经典句子或成语,进行
“加工改造”,或改头换面套用,或反其道而行之,促使读者在变化中思考,加深读者对稿子主题思想的认识。
  30.以巧见长。有一段时间,部队手机泛滥,影响了部队的正常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军委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对通信工具进行及时清理。这时,北京军区纪检部门发来一篇稿子,反映内蒙古军区清理手机的成功做法。报社收到这篇稿件后,给稿子作了这样一个标题《“喂——您的手机来路正吗?”(主题)——内蒙古军区清理移动电话57部(副题)》。这里,编者采用打电话的口气制作标题,既与稿件的内容巧妙呼应,也准确反映了稿件内容,令人耳目一新,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1.以疑见长。标题有没有思想深度,很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标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矛盾,并抓住矛盾的关键点,帮助读者解疑释惑。比如,开展工作必然会借助一定的形式,可是在反对形式主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必要的形式,也被扣上“搞形式主义”的帽子,弄得干部战士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开展工作。在这一情况下,《战友报》适时刊发了题为《必要的形式≠形式主义》的稿子,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使读者明白了
“什么是必要的形式”、
“什么是形式主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起到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这个标题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有很强的针对性,加之言简意赅,旗帜鲜明,易于传诵,后来流传很广,在部队产生了较大反响。
  32.以释见长。受众对新闻价值的认识,总会受到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要帮助受众充分认识稿件的新闻价值,有时需要采用某种手段加以解释,帮助受众更容易、更便捷地认清稿件的新闻价值。比如《北京晨报》的《成都最牛校舍获建筑最高奖》(见日A7版),说的是成都草堂小学翠微校区,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但这究竟是个什么档次的奖,一般非专业读者很难弄明白。编者为解释这条新闻的价值,特地加了这样一个副题:《与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平起平坐”》。因为与该校舍同时获奖的,还有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等22个建筑。人们可以不知道成都这个校舍,也可以不知道这22个获奖中的其它建筑,但总不至于不知道水立方和国家大剧院这两大著名建筑吧?把与它们同时获奖的信息放进标题,受众对这条新闻的认识,就会清楚许多。还有《北京晨报》的标题《老影人项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眉题)――送别“张军长”(主题)》(见日A8版),也是以这种方式来解释。项堃作为一名老演员,由于离开舞台时间较长,许多年轻的读者可能对他不很熟悉;但他在电影《南征北战》中塑造的“张军长”,却给许多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他的“代表作”作介绍,容易引起读者兴趣,拉近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
 33.以问见长。用提问的方式制作标题,容易引起读者关注,帮助读者认清稿子的新闻价值。比如《解放军报》的《鸟瞰十三陵是个啥模样(主题)——空军某部帮助昌平县发展空中旅游业,可使您一饱眼福(副题)》,就是通过提问突显了稿子的新闻价值。用提问的方式制作标题,还容易聚焦矛盾,突出稿子的主题思想。比如《北京晨报》的《开幕场面热热闹闹
展期内大厅冷冷清清(眉题)——北京一年1000多个美展给谁看
(主题)》(见日),《中国青年报》的《“这样的招标,难保不发生安全事故”(眉题)——一个矿难预言
为啥竟会成真(主题)》(见日)等,都是通过提问引出了新闻的主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标题的长处在于内容,在于问出了问题的要害,而不在于形式,不在于句式。有些新闻从业人员看到许多好标题都采用这种句式,也喜欢用这样的句式作标题,似乎一提问,稿子的身价就陡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有一家报纸曾作了这样一个标题《材料高手为何射击卡壳》,用的也是这种句式,但是它只停留于形式,并没问出问题的实质。因为材料高手,只说明材料写得好,不能体现他的射击本领有多高,因此射击卡壳很正常,不用问一个“为何”。这类所谓的“问题”,其实是些伪问题,没有多少新闻意义。
 &&&&&&&&&&&&&&&&&&&
 把握四个关系 &
 标题的特殊地位及特征,决定了它内外关系的矛盾性。要充分发挥其功能、体现其个性,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  一、正确处理标题与正文的关系,确保标题与正文的一致性。
 从内部结构看,稿子是由标题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的,标题是正文的反映或引导,正文是标题的延伸和深化。一个标题,既可对正文进行概括和浓缩,也可对正文进行提示和介绍。只有这样,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可是,在采编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有的脱离正文,指东说西,与正文风马牛不相及,甚至自相矛盾;有的一味猎奇,以偏概全,没有反映新闻事实的真实面貌;有的功能缺失,形同虚设,内容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还有的在功能发挥上分工不清,只是对正文或导语的简单重复或叠加,信息传递缺少层次感。
作为标题,要充分发挥表达功能,能动地反映或引导读者理解正文内容,尽量准确反映新闻事实的客观本质;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应调动多种表达手段,有利于受众更容易地理解新闻事实。不能作用丧失,有和没有一个样;更不能与正文内容发生冲突,让人不知所云,难解其意。
 &  二、正确处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确保内容与形式统一性。
  从表达形式上看,标题在合理反映内容的基础上,若能再体现一定的技巧,无疑是一种理想的表达境界;但在标题制作实践中,内容与技巧经常发生矛盾。一些标题为体现表达技巧,经常以牺牲内容为代价。具体表现在:要么故弄玄虚,无病呻吟;要么华而不实,言之无物;要么虚张声势,言过其实;要么为追求新奇,弄巧成拙。所有这些,都失去了采用技巧的实际意义。
作为标题,一方面,必须以内容为基础,要力争标出信息,标出思想,标出新意,起到标题应有的作用;否则,形式再对仗,词藻再华丽,也只不过是些“文字游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另一方面,
也要适当借助一定的技巧,使内容的表达更完整、更准确、更有美感、更便于被读者理解。否则,内容再重要、再新鲜、再充实,没有必要的表达技巧,仍然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被读者接受。
 &  三、正确处理实题与虚题的关系,确保主题内容的新闻性。
 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多为复合题,有的由眉题与主题组成,有的由主题与副题组成,还有的由眉题、主题、副题共同组成。这些标题从表达内容上分,又可分为实题和虚题。实题,一般直接表明新闻的主要事实;虚题,多是表达新闻的主题思想。标题经常采用复合题结构,原因就是它既能传递新闻信息,又能表达新闻意义,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究竟该用实题、还是该用虚题来作主题?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应该用实题作主题;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新闻的意义在虚题,用虚题作主题可强化新闻的主题思想,增强新闻工作的指导性。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不应一概而论,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新闻作品来说,事实是第一位的,是主题思想产生的坚实基础,离开新闻事实,主题思想就无从谈起;思想是第二位的,是由新闻事实派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思想的新闻,如同没有灵魂的肉体,是苍白的,如行尸走肉。因此,还是应尽量用实题作主题。在实际工作中,媒体制作的新闻标题,其主题大多是以实题的形式出现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新闻的新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新闻事实的典型性,一个是思想观点的新颖性。具体到每一篇新闻作品,这两方面的内容的重要性总是有所区别的,要么新闻事实较为典型,要么主题思想较为新颖。对新闻事实较为典型的,用实题作主题无可争议;但对一些新闻事实不很典型,而主题思想又较为新颖的,也可以虚题作主题。这样做,可以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最大限度地体现作品的新闻价值。
 &  四、正确处理事实与导向的关系,确保宣传效果的正面性。
 标题,要用事实说话,但仍然无法回避编辑的立场和观点,仍然带有强烈的顷向性。因为每一个新闻事实都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会体现不同的思想,编辑从哪个角度表达,选择哪个层面的新闻事实作标题,都不可避免地会体现编辑的主观认识,体现媒体的思想顷向。比如,某部刚刚发生一起恶性案件,被军区通报。报纸上就刊登介绍他们抓管理工作的经验,尽管也是事实,但因为宣传时机不好,仍然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报纸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导向,以事实为基础,通过事实来体现。用事实去借喻、去暗示,深藏若虚,欲吐不露,可以收到好的表达效果。
 我们制作标题,要坚持用事实体现导向。但在表达角度、事实取舍上,应有所选择。要选最能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角度,选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角度,选最有利于推动工作的角度,选最能代表事物发展方向的角度,选最有代表性的新闻事实,选最有新意的新闻事实。只有这样,我们制作的标题才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产生正面效应。
&&&&&&&&&&&&&
如何彰显新闻标题的个性特色
*****************************************************************
*****************************************************************
&&&&&&&&&&&&&&&&&&
新闻报道的语言和风格&
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亮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能起到“诱敌深入”、引人一睹为快的功效。一篇好的新闻稿件如果没能匹配亮丽的标题,堪称衣锦夜行、明珠暗投,对新闻人来说是十分遗憾的事。
关于新闻标题,已有不少业界行家的论文、专著可供学习参考,今日斗胆班门弄斧,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谈一点对新闻标题的粗浅认识与体会,不当之处,欢迎“拍砖”。
作为新闻人,窃以为,新闻标题要出彩、出新,就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随时吸纳流行文化元素。
其实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不同时期的报刊,新闻标题亦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而新闻标题风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的是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开明程度、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节奏等)的变化。与过去党报、各种机关报等官办媒体一统天下的“官媒体时代”相对比,随着市场化都市类报纸的出现,以及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勃兴,“新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风格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细心琢磨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媒体人制作出富有时代气息、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标题。
在此,我尝试着把当前新闻标题的风格变化趋势简要梳理如下:
本土化——使用本地方言俚语。与“官媒体时代”清一色文绉绉的书面语言标题不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标题使用本地方言俚语已呈常态化,广东的报纸上会不时出现粤语词汇,上海的报纸会使用上海方言,我们昆明的报纸上也经常出现昆明“土话”。千万不可低估“土话”的功效,如果用得恰如其分,比“官话”更传神、更具“杀伤力”。本报曾对昆明一环景观改造工程未经听证就仓促上马,造成交通拥堵,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作报道,就使用了这样的标题:肩题为“围栏施工家常饭春城无处不飞灰”,主标为“亲,市政工程让市民听证一下咯行?”
网络化——使用网络语言。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网络语言开始流行,一些倒退十几年无人能够理喻的词语变成了今天妇孺皆知、广泛使用的日常用语,如“雷人”、“给力”、“拍砖”、“高富帅”、“白富美”等等,这些新词汇现在经常见诸报端,而“贾君鹏,你妈妈让你回家吃饭”这种貌似无厘头的网络句式也一度被媒体编辑们仿制成了标题。本报在报道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时,就用过这样的标题:“肇事者,你妈妈让你去自首”。
“去官腔”化——使用亲切平实的叙事方式。举例来说,在“官媒体时代”,在报道好人好事、先进事迹时,动辄就是“雷锋式的好司机”、“人民的好教师”这类宏大叙事风格的“官腔”标题,而今天,人们似乎更愿意看到“最美司机”、“最美乡村教师”这种既亲切又平实的标题。本报在报道一位老人自己省吃俭用却每年出钱资助多名山区农村孩子上学的事迹时,使用的标题就很朴实:“他啃馒头嚼咸菜只为捐钱供山里娃念书”。
“去高雅”化——越来越多地使用口语化词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变得“快餐化”,有人称现在已经进入“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制作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口语化。高雅的标题固然不错,但有时放弃那些高雅的成语、诗词或典故,不掉书袋,也不失为符合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其好处是让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一目了然、明白无误。最早在网络上使用的口语化长标题,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报纸上,如“小学教师让50名学生轮流扇没写作业男孩耳光”这种口语化标题,但凡识字的人一眼就能明了。本报记者写过一篇一客车司机因酒驾被查处的报道,这位司机在酒桌上曾跟朋友开玩笑说“今天这杯酒喝下去怕是要去剪辣子(昆明人把拘留处罚称作“剪辣子”)了”。报道的原标题是“司机一语成谶酒驾被拘”,本亦算得上简练准确,但后来编辑将标题改成了——司机饭桌玩笑话变成真酒后驾车果然就“着”了——尽管不如原标题高雅、精练,但好处是让人一看就懂。编辑后来解释说,之所以要改,是因为并非所有的读者都知道“一语成谶”这个成语的意思,我表示赞同。
*****************************************************************
&&&&&&&&&&&&&&&&&&&&
好记者应该是个“好作家”
新闻教科书告诉我们,新闻不是文学,不能为写作而写作。这其实是在强调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作为记者,我把这一条作为基本准则,但在报社的实践也让我体会到,写新闻,不重视新闻的语言,忽视新闻的个性也是不行的。做一个好记者,真实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记者要向作家学习,新闻应该向文学学习。
文学总是用文字的美感和形式上的创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杜拉斯《情人》的开头一句“我已经老了”,让很多读者感到震撼,而新闻在真实的前提之下,也应该如此。一个好的标题或一个有力量的导语,是争夺读者眼球的关键。如果缺乏这种能力,新闻即使很有价值,也未必能引起读者注意。在工作中,如何写作标题、如何开头总是让我苦恼,即使绞尽脑汁也未必能想出一个好标题来,我想原因不单是自己缺乏经验,也是没有好好向作家学习。
文学也同样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一篇小说里没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么这篇小说就很难成为一篇佳作。写新闻也是如此。让新闻里有活生生的人,总是能使它读起来更加亲切。在这一点上,我的指导老师就让我很佩服。中文系出身的他,总能把看来简单的事实变成生动的人物描写。
作家总善于借人之口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露一丝痕迹。记者也应该学习如何在新闻中表达倾向性。美式的新闻教育总让我们奉客观中立为新闻圭臬,却忘记了任何报道都会有倾向性,都不过是特定意识形态的反映,美国的媒体只不过更懂得表达观点的技巧。我们现在应该向作家和美国媒体学习如何使用文学的技巧来讲一个故事,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用宣传代替新闻。
不同的作家在于他们有不同的风格和个性。新闻记者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在遵守事实原则、遵循报社的领导前提下,如何展现记者的个性风格是个大课题。记者的风格和个性不仅表现在写作的方式上,也应该表现在个人意见的表达中。展江在谈到法拉奇时曾说:“欧洲新闻工作者有很深的文学底子,意见是夹杂在报道里面的。”这种意见未必是直白的评论,它似乎更应该是报道的视角、提问的深度,以及字里行间隐藏的倾向性。我们报社有培养名牌记者的策略,我个人觉得,名牌记者应当是有个性的记者,也是敢于表达个人意见的记者。
对于生动、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的追求,是新闻人共通的。还记得半年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篇美国记者写的稿件,报道的是美国富翁怀利挑战CA公司主席王嘉廉的事件。对于性格偏执、古怪的怀利,记者加了廖廖数语的描写,说“老小孩”怀利“长着一头扫把一样的头发”,读来活灵活现,令人忍俊不禁。
对比之下,我们的新闻语言的贫乏、枯燥、呆板常常令人惭愧。“据悉”、“记者获悉”的泛滥成灾,“据介绍”、“据了解”的惨不忍睹,“市场大蛋糕”、“亟待解决”的大倒胃口,正是新闻语言模式化、平面化的写真。
在高频词、流行词大行其道的同时,这样报道也不在少数:从头至尾,通篇皆是公文式的叙述性语言,平铺直叙;大量的段落均以“某某说”、“某某认为”开头,结构单一,毫无起伏。
当我们在批评“新华体”、“南方体”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其实我们在新闻报道语言上的重复往往多于创新。跳出模式化写作的窠臼,以个性化的语言“写作”新闻,对于任何一个记者都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之所以说是“写作”新闻,不说“写”新闻,我想,强调的是一种态度。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文风不同,新闻语言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不过,就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言,一些原则仍然是值得注意的。比如: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简洁比复杂更美,定、状、补语冗长的句子会给读者造成阅读负担。
多些细节描写,少些套话、废话。文章因细节而生动,也许只是增加了几个字、几句话,现场感、可读性会增强许多。
多些直接引语,少些间接叙述。采访对象的精辟语言,加上引号,是一种尊重,也更加生动、突出。
&&&&&&&&&&&&&&&&&&&&&&
新闻价值的个性标准
新闻价值作为选择报道事实的标准
,有下列要素:①时新性(或称时间性、新鲜性)——报道及时,内容新鲜。事件发生和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新闻价值越大;内容越新鲜,新闻价值越大。②重要性——对国计民生的影响越大,就越重要,新闻价值也越大。③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利害上的接近,思想上的接近,感情上的接近。凡是具有接近性的事实,受众关心,新闻价值就大。④显著性——新闻报道对象(包括人物、
、地点等)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⑤趣味性——具有趣味性的事实,往往有新闻价值。
****************************************************************
不同的读者对于一张报纸,有着不同的阅读爱好,有的喜欢看本地新闻,有的关注时事报道,有的爱看文体娱乐,甚至有的专注专刊、广告等。在报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这些不同的读者偏好可能成为整张报纸获得垂青的突破口。要想打开这个突破口,报纸就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打造“个性化报道”。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意识的不断加强,整个报界已经进入“战国时代”,新闻大战时时刻刻都在上演。要想在“战乱”中立于不败之地,争得一席之位,一张报纸的文体新闻制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走个性化之路:在内容的独家性上打造“看点”,在同质性新闻(一般都是新华社或其他媒体和网络的供稿)上打造“亮点”,在版式设计上要合理运用好线条、色彩等各种元素,凸显整体和谐之美。追求本地文体新闻报道的独特性和重大新闻报道的独家性,强化报纸的看点,这也是文体新闻的“立身之本”。
*****************************************************************
在这个年代,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就需要拿出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拿新闻来说吧,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微博上,都泛滥着内容重复的消息,让人感觉“没有营养”。
*****************************************************************
*****************************************************************
*****************************************************************
媒介本身是有个性的,没有个性的媒介不能记得受众的。媒介的个性不仅是指广播、电视、报纸等这样层面上的个性、相互区别,而且还是指各个媒介机构、组织、个人的个性。其次,受众是有个性。受众的个性体现为受众对媒介的选择。因而把握受众的个性是媒介发展的关键。其三,新闻传播不同时代也显示出不同的个性。这些个性首先是和传播工具相结合的,但是又呈现出与传播工具相分离、重新组合的特点。
在广播新闻工作中,编辑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辑工作具有特殊地位,是一个关键的岗位。编辑只有塑造共性化品质和打造个性化风格,才能承担起艰巨的岗位职责。也就是说,编辑应该塑造起思想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共性化品质,打造出细腻、精美、大气、流畅、欢快的个性化风格。我们结合工作实践,主要对编辑的个性化风格进行浅析。
1.细腻的风格。编辑在选择稿件、处理稿件和编排稿件时,一定要认真细致,精雕细刻,不能马虎大意,粗制滥造。大到文稿的框架结构,小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句斟字琢,精推细敲。检查每一个字看其是否符合字的本义,如果是错别字,一定要更正过来;检查标点符号看其是否使用准确。原稿可能点错了一个标点,就改变了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的原有的意思。如果点错了,就必须订正过来。
2.精美的风格。社会生活总是美丑相伴相生。但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物总是大多数。美是社会的主题歌。大庆《950早新闻》的“记者视线”节目之所以受到听众欢迎,就是由于它不懈地追求新闻的美学价值,采用了美学写作、编辑和编排方法,其中包括新闻标题的拟定、背景田园画卷、水稻插秧音的巧妙运用。例如精美的标题:“白衣天使呵护生命,赢得人们片片深情”;“采集生态圣水,烘托浓烈氛围”;“废旧电池归宿难寻,如何回收值得关注”。精美的导语:“他用一双残存的手掌书写业绩的辉煌,他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展示劳动者的风采”;“在肇源县建国村的水稻插秧现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水田成方、渠水成网的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水稻插秧机过后,一排排碧绿的水稻秧苗随风荡漾”。美的背景音乐运用,如在今年“五·一”中央广播乐团在大庆歌剧院奏响动听乐曲的录音报道中,记者把现场演奏的美妙动听的乐曲作为背景音压混在整个报道中,把听众带入演出现场,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
3.大气的风格。大气风格的标准至少应该具备下列几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重大,主题特别突出,立意要高远,文笔要精彩。主题的提炼一定要集中、突出,要站在全市、全省、全国、全球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在行文的时候,文笔要饱蘸激情。比如,大庆电台2007年底播发的“中国工业大奖花落大庆”这条消息中这样写道:“灯火辉煌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花团锦簇,十面红旗分立两侧。大庆油田公司总经理王玉普从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手中接过上面烫着金字的中国工业大奖的奖牌,高高举起,向世人展示了走过了47年的大庆油田在推进科学发展的伟大征程中,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工业企业中独占鳌头。大庆红旗更鲜艳。”她彰显了大气风格的四个特点:从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上说,它是重大的,从主题上看,它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主题;从立意上说,它站在了全国的高度,立意高远;从文笔上说,它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有行云流水一般的精彩文笔。
4.流畅的风格。要求记者和编辑要有较高的文化底蕴、较强的文字工夫、较美的文笔天赋,在写稿和编稿时,张扬个性,彰显才华,穷尽笔墨,用通顺、流利、通畅的笔调,把文章写得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5.欢快的风格。欢乐痛快、欢乐轻快是当今时代、当今中国社会的主基调。在每一条新闻、每一组节目中一定要把欢乐痛快、欢乐轻快的色彩展示给听众,通过听觉给他们带来轻松和愉悦,拉近广播与听众的距离。
&&&&&&&&&&&&& 新闻同质化的误读与新闻个性化的障碍
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时所用的语言,谓之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新闻语言以事务性语言的精炼、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通俗生动的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从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特色。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核心。要做到报道语言的准确,需要注意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避免引起歧义;要推敲词语的感情色彩,褒贬得当;要讲究“立言得体”,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景和人物的身份。
真切实在、增加新闻清晰度是对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叙事、状物要具体形象、简介明了、通俗易懂。
形象生动有特色,是希望语言的追求。要尽力寻找有特色的资源,注意长短句搭配,要多使用形象化语言,要注意刻画富有特色的细节,多用动词。
新闻报道的语言也可以体现一定得个性和风格。它可以是简洁、直率的叙述,也可以是细致入微的描写,个性还可以体现出不动声色的幽默。
有个性的新闻作品不是一维的,不仅仅是提供给人们渴望知晓的信息,它还能长久地、强烈地触动读者的神经,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亲历其实,亲见其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荐好的新闻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