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9号染色体47号多肽可以生出正常孩子吗

推荐9号染色体多肽可以生出正常孩子吗?
推荐9号染色体多肽可以生出正常孩子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2006年到现在一共流产6次都是不到两个月就掉了。现在检查出染色体异常,3号跟7号染色体异常,请问推荐9号染色体多肽可以生出正常孩子吗?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医生回答(2)
即墨市人民医院
擅长:全科
病情分析:
您好!不知您的染色体是如何的异常,如果只是一个小随体的多余,可能宝宝无异常。如果是较严重的染色体异常,通常会不孕,或者早产、流产的。
指导意见:
1、建议最好带您的染色体检验报告单到优生优育门诊详查,让大夫帮您综合分析。
2、如果您怀孕了,建议在12周左右,做无创基因检测,可以明确胎儿的基因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擅长:全科
病情分析:
你好,首先应该告诉你,染色体异常生出不正常孩子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并不等于每一例染色体异常的母亲生的孩子都要有问题,如果孩子父亲正常的话,遗传学来看,会有一定比例的孩子是可以正常的。
指导意见:
因为不是每一例染色体异常的女性生出的孩子都会异常,所以医学上并没有禁止染色体异常人群生育,但是,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去当地医院咨询遗传学家,并在孕期做好胎儿染色体检测。
向医生提问
妊娠于20周前终止,胎儿体重少于500克,称为流产。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其中人工流产为,用人工或药物方法终止妊娠称为早期妊娠终止。而自然流产是指在怀孕28周前胚胎或胎儿因某种原因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者,其发生率约为15%~20%。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且发生时间在怀孕三个月以内,又称为反复性早期自然流产。同时自然流产还有稽留流产一种,指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已死亡2个月后仍未自然排出者。自然流产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有染色体异常、受精卵异常、胚胎质量差、年龄大了卵子质量不好、年龄大了精子质量不好、有遗传病、环境污染的问题等。
多发人群:孕龄女性,怀孕准妈妈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下载费用:10 元 &
生物必修二过关练习.doc 生物必修二过关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一分,共40分)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818∶277,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原因是()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2.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3已知某MRNA的碱基中,U占20%,A占10%,则它的模板基因中胞嘧啶占A25%B30%C35%D70%4.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B.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C.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5.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种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是A.蛋白质B.DNAC.RNAD.核苷酸6.右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Ⅱ4为患者,则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该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Ⅱ3与Ⅱ4不属于直系血亲C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个致病基因D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7.做“调查人类的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可不进行分组协作和结果汇总统计B调查对象通常既可以是发病率高的多基因遗传病也可以是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各小组可单独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D对结果应进行分析和讨论,其内容通常指“有无家族倾向、显隐性的推断、预防、原因等”。8.禁止近亲结婚主要是预防哪一类遗传病的发生A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显性基因遗传病C都能预防D隐性基因遗传病29下图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之间传递的图解。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A.①②⑤B.③④⑥C.③⑥D.④⑤10.下图中①~④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③~④的过程中B.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①~②的过程中C.②时的细胞称为初级精卵母细胞D.对雌性动物而言,②~③和③~④过程都发生了细胞质不均等分配的现象11.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L/412.已知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碱基G的比例为20,那么,由此DNA克隆出来的某基因中碱基C的比例是A.10B.20C.30D.无法确定13.、常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A、B、C分别对A、B、C呈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F1基因组成的是()2,4,631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的DNA、蛋白质分别用32P、35S标记,被噬菌体侵染后,子代噬菌体100%含32P、35S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C.若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有可能不变D.在翻译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15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一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II4是携带者C.II一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D.Ⅲ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16.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F1雄配→?1?→?2?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3?→?4?正确的是A.过程3为单倍体育种B.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过程2为减数分裂17在西葫芦的颜色遗传中,黄色基因(Y对绿色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分别是A4种,933LB2种,133C3种,123LD3种,103318.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灰身杂合子的比例是()A25B32C50D64419.下图为某高等哺乳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乙产生的子细胞只有一种基因型,丙产生的子细胞有两种基因型B.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都有细胞周期C.乙的子细胞是体细胞,丙的子细胞是精子D.甲→乙和甲→丙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20.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正确的叙述是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来自细菌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2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22.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A.3311B.1236C.3612D.113623.关于下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B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C)/(TG)的比例上D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524据右图,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25.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甲乙丙丁细胞壁无无有有所含核酸种类DNADNA和RNADNA和RNADNA和RNA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定律否是是否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A.甲B.乙C.丙D.丁26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27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A用MRNA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C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表达28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C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D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29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物种不进化6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30.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A.8%B.10%C.6%D.117%31.在某个人群中,调查得知显性性状者为84%,则该性状不同类型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036,048,016B.048,036,016C.016,048,036D.016,036,0383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有些生物没有X、Y染色体B.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C.伴性遗传都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D.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3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34.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A.M、1/NB.1、NC.M、1D.1/M、N35.下列有关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36西班牙长耳狗的耳聋是遗传的。一位西班牙长耳狗育种专家在一窝正常的长耳狗中发现下列情况母狗A同雄狗C交配所得后代都是正常狗,母狗B同雄狗C交配所得后代中有耳聋狗。若该育种专家想淘汰掉耳聋基因,则他应该淘汰哪些狗A.A和BB.B和CC.A和CD.只有C37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研究XX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最好选择调查何种遗传病以及采用的方法是A白化病;在周围熟悉的410个家系调查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7C苯丙酮尿症;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38.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39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物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因而可能导致物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的形成40.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对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为200个B.将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含一个双链DNA分子)去侵染含14N的细菌,噬菌体复制3次后,则含有15N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8C.在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6,则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4D.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CG)04,则上述碱基比例在其互补单链中也是048二、非选择题(共60分)41.(17分)下图甲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表示其细胞中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U、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酪氨酸(UAU、UAC)。(1)若该细胞为吞噬细胞,其识别抗原主要依赖于①上的,吞噬病原体的过程可以说明①具有。(2)若该细胞为肝细胞,当其癌变时,与其快速增殖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用数字表示)。(3)若图乙表示抗体形成过程,则I、Ⅱ分别发生在图甲的(用数字表示),肽链形成后需经(用数字表示)加工分泌到细胞外才具有生物活性。(4)图乙中第三对碱基由T/A变为C/G,该突变对性状(有或无)影响,其意义是。(5)若图乙合成的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变为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则该基因片段发生的突变是。(6)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右图表示该细胞内某基因表达时的部分生理过程。①该图所示生理过程叫,合成丙物质除需图中乙作模板外,还需。②以乙为模板形成丙的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是。③图中甲的名称是,它在该图中的移动方向是9。(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42.(1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凋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性女性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同答问题(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你的判断主要依据是。(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什么方法。(3)调查中发现有这样一个家庭丈夫患甲病,妻子患乙病,生了一个患乙病的男孩,假设与甲病相关的基因为A或A,与乙病相关的基因为B或B,请写出遗传图解,并在下图中画出该男孩的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遗传图解43.14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3)Ⅲ11和Ⅲ9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①Ⅲ11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填序号),原因是。②Ⅲ9采取下列哪种措施(填序号),原因是10。A.染色体数目检测B.性别检测C.无需进行上述检测(4)按我国婚姻法规定,Ⅲ9与Ⅲ12禁止结婚,若Ⅲ9与Ⅲ12违法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44(14分)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的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纯合体)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了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分析回答(1)野生型石刁柏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不到10,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其原因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野生型石刁柏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是因为。(2)阔叶突变型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现选用阔叶突变型石刁柏雌、雄株杂交,若杂交后代全部为,则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若杂交后代出现,则是可遗传的变异。(3)有若干具有某相对性状的雌雄石刁柏,其中雌株为隐性纯合体、雄株为显性纯合体(注XAY、XAY均视为纯合),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如图Ⅱ2区段)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Ⅰ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取若干雌、雄石刁柏种植,若杂交后代中,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若后代中无论雌、雄株均为显性,则再选取后代中雌、雄株进行杂交,若后代中,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座号11生物必修二过关练习参考答案15DCCCD610DDDBB1115DDBBB1620DCBDC2125CCCAD2630CCCAC3135AAADA3640BBCBB41.(17分)(1)糖蛋白一定的流动性(2)⑥⑦⑧(3)③、⑥④、⑤(4)无有利于维持生物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2分)(5)第三对碱基T/A或第四对碱基C/G丢失(2分)(6)①转录核糖核苷酸、酶、能量(2分)②AU、TA、CG(①②答不全不得分)(2分)③RNA聚合酶B→A42.(1)常染色体上甲病男女患者人数基本相同X染色体上乙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族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答出其中两项即可)(3)遗传图解标对AA和B的位置得43.(1)常染色体显性(2)X染色体隐性(3)①C,因为Ⅲ11的基因型为AAXBXB,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孩子都正常②B,因为Ⅲ9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女孩均正常,男孩有可能患病,故应进行胎儿的性别检测(4)17/2444.(14分)(1)窄叶性状不利于石刁柏生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窄叶性状的植株被淘汰,故窄叶基因频率低(2分)没有形成生殖隔离(2分)(2)窄叶野生型(2分)阔叶突变型(2分)(3)雌株为显性、雄株为隐性(2分)雌、雄株均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2分)雄株为显性,雌株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2分)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元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5829246"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生物练习 DOC 过关练 DOC 必修2 过关练习 生物必修
& 我的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生物必修二过关练习.doc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DOC
大小: 511.00KB
上传时间:
copyright@
我的文库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1号染色体正常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