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帖子一直在首页各种关于体罚的帖子里欺骗别人说你是一名父亲?实际上自己才是个高中生吧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父母眼中的神,叫“别人家孩子”。这个神,在你高兴的时候,他就杳无踪迹。在孩子闯了祸、搞砸了考试、做不好事情的时候,就跑出来,在你面前耀武扬威,咄咄逼人。一、别人家孩子是好神还是恶神?在我看来,这尊神,如同他的行踪一样,捉摸不定。有时候是好神,有时候是恶神。为什么这么说呢?1、好神因为有了他,我们培养孩子有了一些方向和参照物。当然这个参照物并不一定真的适合你家孩子,也不一定就是每一个人类有意义存在的必然。对大多数无信仰、无方向的父母来说,多少具有一定的指引性。你看不见它,但是他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影响你。比如你总会想:我们要让孩子像他那样,能够主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我们要让孩子像他那样,对人很有礼貌!我们要让孩子像他那样,能够拥有了不起的特长!……正是因为这尊神,我们对孩子有了美好的期待,我们会付出一些行动,以便让孩子越来越好……2、恶神因为有了他,他变成了一种评价标准,变成了拿天下好孩子的优点来比较你家孩子的缺点。这是一道利剑,它把孩子分为了三六九等,它丧失了父母的本能,让一个以爱孩子的方式完成生存与发展任务的父母,变成了一个索取结果、穷凶极恶的债主。当然,这并不是“别人家孩子”的错。人家什么都没有做,你能怪得了他?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二、别人家孩子的自我修炼别人家的孩子成了众多父母眼中的真神,他们拥有十八般武艺,也不是说说就能修炼成的,必然经历了西天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只是这种磨难,我们未曾看见,也未曾听说。甚至有的磨难,连别人家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没有真正意识到。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把儿童成长之路比作西天取经路。把成长路上遇到的困难,比如学习意愿、自我控制、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各类诱惑等等方面造成的困惑比作一只老虎。这只老虎想要阻拦住悟空的去途,悟空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消灭它。所以,对于别人家孩子来说,或许他们真的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那为什么悟空能轻易就消灭这些困难而你家孩子不能呢?美猴王孙悟空是天地之精华所孕育,他具有非凡之禀赋,连须菩提老祖对他的出生都是心中暗喜不已。悟空不仅有与众不同的资质,他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师父须菩提老祖。这位师父来历非同一般,乃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我们可以把这种资质,理解为孩子遗传的智商和禀赋,我们可以把须菩提祖师理解为有能力的父母以及有着博大精深的家庭文化传承的父母。我们可以把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挑水担柴理解为无痕教育的过程。一个天地之精华孕育的战斗天才+名师教授点化 + 良好的家庭文化影响,一般的困难对于他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你能理解吗?但是对于唐僧来说,这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别人家的孩子是孙悟空,而你家孩子就是一个能喘气的凡人。你怎么比?三、别人家孩子是如何毁灭你家孩子的大多数看过西游记的人,并不真正明白悟空为什么如此神通。我们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别人家孩子是如何修炼起来的。我们只是看到别人家孩子在努力学习,别人家孩子在上课外班,所以我们就根据自己的见识,总结成功的路径为:1、提出要求。这个要求是“别人家孩子”当下最好的结果。2、用笨拙、甚至是错误的方法先引诱目标,再强迫过程,最后暴力索取结果。这种方式,是最简单的方式,是大多数家长真正能理解,能做的方式,但是它却是最糟糕的方式。只有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得到想要的部分结果,比如:孩子基于对父母的恐惧,而强迫自己去做到父母想要的结果。这种结果,当然离别人家孩子的优秀还有十万八千里,它只是简单地达到了学习成绩,或者某方面的一个具体的结果。但是离一个别人家孩子的状态、能力相差十万八千里。可能您会说,这不是挺好的吗?学习成绩达到了,名校考上了啊!如果你只要这样外在的结果,这还算不错。不过,我想告诉您的是,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他们的现状是:A、豆瓣网“父母皆祸害”小组里的小白菜B、西方极乐世界的居民C、精神病院的患者D、抑郁症药物治疗者C、自残群体D、反社会群体E、家庭痛苦的伤害源……四、为什么我们无法成为别人家孩子的父母在悟空拜师学艺寻找仙山高人之时,遇到一个樵夫。他很快乐的样子,唱着深不可测的歌谣。一下子就征服了悟空,让悟空以为遇到了活神仙。但是这个樵夫告诉悟空,他哪里是什么活神仙,这些歌谣都是一个真神教他的,让他累了的时候唱唱,能够长点劲头,能以此来增加一点活着的信心。这个樵夫守着活神仙不去修行,而悟空万里迢迢,穿越两重大洋,跨越南赡部洲来到西牛贺洲,到处寻找真神。你知道为什么樵夫无法修行吗?因为这个樵夫上有老母,下有一亩三分地。他去修行老母怎么办?一亩三分地怎么办?不去砍柴换点粮油米面,如何生存?正是这些牵挂,让樵夫永远是樵夫,无论他唱什么歌谣,最多也就是化解郁闷,解解心愁而已。你是不是现代版的樵夫?你每天很辛苦,心里被一亩三分地全部占据,累了看看电视剧玩玩微信,压根就没有想过,身边的高人他们说的那些话其实不仅能让你管理好一亩三分地,还能获得人生智慧?你觉得高人说的那些鸡汤屁用没有。你不相信心灵的意义和作用,你不相信智慧对于生存的意义。所有人都需要面包和八卦,但是你不能把这两件事情当成你全部的事情,否则怎么可能像悟空那样成功?你是不是正在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樵夫,而不是悟空?你的孩子也是天地精华所孕育,你的孩子也具有宇宙中奇迹般的智慧,可是你没有唤醒他的志向,你用你的柴米油盐来充斥他的未来,他的最大成就不还是一个樵夫吗?五、如何才能培养出别人家孩子?请随时关注靠谱家庭教育学院(公众号:kaopuqun)的其它内容,必有启发。
发布于日 16:27 |
阅读数(176)
最近这段时间,我总是感悟说,修行在路上。之所以说修行在路上,一则是想吐槽一下北京的交通,87公里的路程,走一趟需要3个小时。二是我想说,在我的家庭里面,现在的修行既不是研究如何教育孩子,也不是研究如何改善关系,重点是通过亲子出游,来获得一些全新的生命体验,在路途中发展自己以及孩子的认知、洞察、思考能力。比如中秋节假期第二天,我们决定去野鸭湖,不是因为这里有野鸭子,也不是因为这里湖光山色,而是因为这里是湿地,这里是一个主题鲜明的目的地,仅此而已。当然我是不懂湿地的啦,也是不懂什么生态系统,我只是觉得这里之前没有来过,充满了想象,以及对它的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之所以关注生物多样性,并不是我对自然生态的好奇,更多的是,对生命意义上的多样性的关注。什么意思呢?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的内心世界,保持多样性是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比如,我们会感觉到沙漠是一个苍茫无边,虽然震撼但是缺少生机的地方。这里,我能感受到的,仅仅是偶尔峥嵘出来的生命之顽强而已,生命体系很难在这里完成一个封闭式的循环。但如果你在热带雨林,或者大海中,甚至在草原上,你就能感觉到这种多样性带来的好处。物种无比的丰富,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未来生存保障的稳定可靠的信任。也就是说,多样性不仅丰富,更意味着是无限的可能。对于我们内心来说,这种多样性尤其可贵。不仅仅是因为多样性能给我们更好的生存保障,更重要的是,对多样性的认可,对多样性的追求本身就是对极端单一体系和糟糕生存空间的逃离。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认可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那么你就不容易认可人类行为和心灵的多样性,那所有的问题就会锁定在根源而很难改变。在现实世界中,生命状态堪忧的人群,比如自闭者患者、抑郁者、以及神经症患者,无论他们的病理原因是大脑受损还是心理崩溃,他们都会表现出一些极端的价值体系和行为特征。在更为广大的群体中,我所观察到的很多的家庭,多少都会存在不必要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大多与成员自我行为完美的要求、对他人完美行为的控制,以及对未来过度的担心有关。而这些向自己和他人索取完美过程和结果的人群,并不是因为他们做得多么好,他们做得多么正确,而是他们不允许自己认知之外的过程和结果出现。这些痛苦的根源,当然是来自于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但是都会有一个共同普遍的特征,就是单一的、极端的价值体系存在。这就是价值体系缺少多样性所带来的普遍问题。我举一个例子, 便于我们来理解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对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不主动参与学习的焦虑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问题。A:价值体系单一的家长(1) 老师希望所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好(2)老师搞不定,会把学习的要求下传给家长(3)家长搞不定,会把老师的要求简单粗暴地向孩子索取(4) 孩子做不到,老师很生气(5)老师很生气,家长更生气(6)孩子就开始遭殃 ,家庭陷入困境,所有成员愈来愈痛苦B:多元价值体系的家长(1)老师希望所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好(2)家长理解老师的期望,但是会思考:如何让孩子学习习惯好,如何才能学习成绩好?(3)家长会发现:每一个孩子各有天赋,每一个孩子各有令人欣赏的方面,无法马上做到老师期望的那样。而且能够认识到:要想做到老师期望的那样,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有可能终身都无法做到。更何况,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家长的教子水平和能力是否能够做到。也就是说,老师把我们每一个家长当成神,也把每一个儿童当成神,只要去关注,只要去索取,就能成。(4) 家长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了解到儿童成长的意义,并研究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5)在老师的“指导”下,父母结合孩子的能力、优缺点,开始关注孩子的精神生命,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关注他们能力的成长,让他们尽快心智成熟,慢慢地学会独立应对来自学校、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挑战。(6)父母健全了孩子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能力,老师的要求就非常容易做到,而且还会比老师所期望的优秀更加高级。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所缺失的方面。那B家长比A家长多了什么?(1)B家长能够理解老师的难处,理解老师做出这样要求的初衷--这意味着对人类需求多样性的理解与接纳。(2)B家长能够理解老师的期望,但是开始独立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老师的要求, 从而让双方都成为赢家?----这意味着对实现过程多样性的思考。有很大一部分家长缺少对实现过程多样性的思考,其结果就是:直接传递要求,而多样性的思考是开放的,“我可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做到?”(3)B家长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各有天赋,这是对人类智能多样性的观察和了解。而部分老师可能会把每一个儿童当成可以塑造的学习机器,这是同一价值体系在认知和行为上造成的偏见。B家长会认识到,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并不是说,你提一个要求,孩子就会执行,而且会让你满意地高效地执行。那是电脑游戏,或者是机器人指令。而人类存在喜怒哀嚎,存在七情六欲,存在情绪困扰,存在人际关系,存在爱与尊重的影响。如果你考虑得越多,说明你对生命多样性的思考就越多,你就不会简单地想象孩子可以完全执行你的指令而获得满意的结果。所以,当孩子做不好,做不到的时候,你就能真正理解这一点。而无法理解生命的多样性的父母,则完全无法接受孩子的表现,因为在他们这里只有对和错,只有行与不行。(4)B家长不仅仅会从做好事情的顺序和经验的角度来理解儿童的行为。更重要就的是,他们会结合自己丰富而精彩的人生,来思考生命的意义,来思考我们如此做对于儿童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以及会有什么后继的影响。对于喜欢思考,接受多样性价值体系的人群来说,这种思考模式,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对于简单粗暴的家长来说,他们缺少这一个过程,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思考,而是他们无从思考。虽然拥有多元的生命体验,但是这些生命体验只是一个时间的印记,而不是一种洞察与知行的实践,所以它并不会对人的认知体系产生任何影响。(5) 多元价值体系的父母,对孩子也有要求,但是他们深知,美好的结果在未来,而不是现在。而单一价值体系的父母,则会要求马上能看到的结果,比如认真的态度,持久而专注的学习。 其实我们追求的是美好的结果,而不是完美的过程。如果你去索取完美的过程,你永远不会快乐---因为过程就是进步的必由之路,过程就是不断的试错。如果你去索取过程,谁也不会好过!扯远了。回到野鸭湖现场。我们租了一辆双排的多人自行车,沿湖一周,大约4公里,用时一个半小时。那你说这有什么意思啊?确实没什么意思。论速度,没有两轮自行车快,论省力,比走路还费劲,那有什么劲呢?(1)它让几个大人和几个孩子聚合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并拥有了共同的目的地(目标)(2)在这个空间内,你可以看点什么,讲点什么,聊点什么,玩点什么,开个玩笑,证明一下孩子做得不错的方面(3)共同应对路上发生的事情。比如:链条掉了、小朋友请小朋友喝冰红茶(不要纠结这个过程中对饮料的控制)、沿途观光照相、对全新景观的欢呼(4) 同舟共济的感觉可能您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家在一起,不是很多地方都可以吗?确实是,但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你们几个人在一起,在野鸭湖的环湖路上的那么一段时光,你们是共同拥有共同度过的。这是一种印象深刻的旅行,而不是所谓的玩玩而已。那有什么新鲜的?因为有了画面感,因为有了美好的经历、与众不同的时空感,这件事情才弥足珍贵。关键核心内容是“美好的经历” ,而画面感、时空感则是存储和索引这段经历的关键词。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旅行,度假,来存储更多美好的,难忘的,欢乐的时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悟到的美好的东西,都会更有效率地存入你的记忆。那么,你的记忆里,美好的,正向的,积极的,可贵的、有价值的东西越来越多。您思考一下:一个人满脑子的痛苦和拒绝更让人生有价值还是满脑子的美好和价值更让生命值得珍惜?或许说这些还是太空了,但它确实能增加你的智慧,增加你的创造力,创作欲望。让你更加志向高远!再回到野鸭湖现场。我们骑着6人双排自行车绕湖一圈。之间,我们逗了狗、拍了照、喝了水、聊了天、开了玩笑、欢呼了康西草原的马匹、掉了好几次链子、bob先生请小朋友喝水(从舍不得到慷慨解囊 )。整个过程只有美好,没有教育和纠正。中午我们在湖边将就吃了点什么。下午1点,我跟Bob先生打赌,他根本就不能再沿湖跑一圈。他打赌他能做到,我说赌资10元人民币,做到我就输给他。于是他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开启了绕湖一圈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交代了安全事项,哪些事情千万不能做,紧急情况如何求助。然后就放心让他们去了。与其担心,不如祝福。与其担心,不如教会他们处理应急事件。这个过程才是成长的过程。妈妈在这个过程中有点焦虑,总是说:怎么还不回来?我说没到时间,怎么回得来?其实我的内心也在忐忑,但是虽然忐忑,我仍然会坚信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从环境来看、从沿途可能的情况来看,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来看,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事实上他们顺利回归,我乖乖地输给他钱啦。可能您会说,这多危险了,万一万一万一……什么呢。其实我看到的不是万一,我看到的是,孩子再一次的突破。也就是说,他可以做没有父母陪伴下,去在一个足够安全的地方进行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探索,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次进步!孩子的总体进步是靠一次一次的进步构成的,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要逃避,但是你又想要进步,这哪里可能!如果你不认同我的做法,也不认同我的观点,这恰好证明了多样性的存在和现实意义!关注:公众账号加kaopuqun订阅靠谱家庭育人,每天60秒语音,启发您的教子智慧!
发布于日 09:47 |
阅读数(700)
说这样的话题,确实有点大。一是我的孩子没有考上清华北大,说出来的话不足以完全让大家相信。因为大家都喜欢拿成绩来说话,喜欢铁证如山。其实,即便我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也无法铁证如山,因为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有不同的父母,上不同的学校,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二是孩子的成长确实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动态的世界,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一、那为什么我还要如此坚定不移地研究、实践和传播家庭教育呢?1、因为这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改变了孩子的状态。之前我是搞技术出身,只关注事实本身,而不关注人的内心,这给我生存带来很多困扰。比如无法明白太太的需求是陪伴,无法理解孩子的调皮是学习过程的外在表现。&不过现在我不会这么看了,我会理解太太的需求,我会明白孩子正在学习什么,他正在经历如何的一个成长过程,这还不够神奇么?这是我在认知上发生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对待生活的态度。2、从子女教育的角度来看,我现在感觉到自己非常的自信和从容。不会因为孩子犯了错就如临大敌,不会因为孩子一时没有把学习搞好,就觉得世界要灭绝。那自信和从容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自己不焦虑就会坦然,坦然就会有智慧,有智慧就能真正作对事情。所以,我会把孩子做不好的方面当成孩子成长的契机,我会由此来发现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我和孩子之前做得不足之处。古人云: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发生什么困难,就解决这个困难。如果你发现了不好的结果,遇到了困难,不去解决它,而是抱怨它,而是指责它,那么于事无补。既然于事无补,你又解决不了,不如放放再说?我先送给大家一张图片,你研究一下。可能您会说,你这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吗?确实不是掩耳盗铃。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你非要去解决,要么你是伟人,要么你是疯了。因为结果都一样,问题还是在那里,而你选择了一种让自己生不如死的态度。3、从子女的未来培养角度来看,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一个持续可发展的态势,已经获得了当下属于他最大的成就。比如:他是一个有理想的孩子,他未来想做一个了不起的老师业余时间玩音乐;比如他是一个有追求的孩子,他孜孜不倦地学习乐器演奏,甚至废寝忘食地在五线谱本上写出自己内心的乐曲;比如他是一个有规则的孩子,他虽然喜欢游戏和手机,但是他仍然能大体上自控,确保自己每周末半小时的游戏时间可控;比如他是一个能够努力去应对现实的孩子,他学习上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他愿意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去做好这些事情;比如他是一个有正向自我认同的孩子,他觉得自己写文章还不错是一个写作达人;比如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孩子,他会在自我评价上客观地呈现自己的所有问题;比如他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孩子,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他喜欢和我们一起看电影、听音乐、去远方骑行;他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他上厕所和睡前都要读书、洗澡听故事……&可能您会说,这有屁用啊,又不能让他进入名校,也不能现在就被北大清华录取!&对于我来说,这非常重要。因为他有了志向,就会有成长的方向。因为他现在开始深度研究音乐演奏和作曲,所以他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因为他遇到学习困难,他愿意去想方设法解决,无论解决的水平和速度多快,这是一种良好的趋势。因为他对自己有正向积极的评价,所以他一直都处于一种被爱被尊重,有价值感的状态,这足以支撑他去应对未来的挑战。因为他能够在厕所时读书,洗澡时听故事,那么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满足……可能您会说,这有屁用啊,&又不能让他进入名校,也不能现在就被北大清华录取!&对我的孩子来说,他的志向是上中央音乐学院。他正在为此而努力,他在这个过程中经历各种困难,不断学习应对挑战,无论最后是否能考上,我觉得这个过程就足以让我兴奋和满足了。&可能您会说,这有屁用啊,&又不能让他进入名校,也不能现在就被北大清华录取!&是否有用处,是取决于孩子和他的父母,而不是全世界家长的一致性认可。二、那为什么很多家长觉得学而无用呢?确实有很多家长,学了一些家庭教育,读了一些书,发现:这有屁用啊!甚至觉得家庭教育的理念,优秀的教育理念如同新型的骗术,给你挂了一个饼,然后你总是够不着。为什么会出现家长学而无用的问题呢?&&1、家长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家庭教育的意义当然,这不能完全怪家长。这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共谋。比如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大多数是通过图书、网络宣传。而一本图书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充斥了各种各样的营销元素,让你觉得它就是终极解决方案,它就是最有效的权威的指导。而网络宣传,难免会有夸大其词之嫌,包括我们靠谱家庭教育学院的课程宣传,也会重点突出核心的好处,这可能会给部分急于渴求终极解决方案的家长带来一些误会。在我看来,学习家庭教育,并不是让家长学会如何教育小孩,而是让家长学会教育自己,成长自己。如果您抱着:“我要找一个绝招来改变我家小孩,让他变成我期望的那样”& 这样的目的,那么请您绕道。即便我们也会传授妙招,但是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育小孩,而是提升父母的教子能力。你不对自己的教子能力有期待,却期待小孩子自动变好,那绝无可能。2、家长并没有真正去实践和行动任何一本图书,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解决家庭教育的全部问题。它肯定是有侧重点的。比如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里面有早期教育,也有阅读兴趣培养,也有亲子关系,这本书是一个优秀母亲自我经验的总结,但是它并不是一本系统家庭教育的图书。比如我们的《考上清华的秘密》这个课程,它只是让家长与我们一起,去研究和分析考上清华的学生,他们成长经历、学习经历,从而发现学业成功的一般规律。它不会解决亲子关系构建、亲子沟通技巧、儿童教育关键期等等问题。但是它会从中发现亲子关系在学业成长中的作用,儿童教育关键期对未来学业的影响,仅此而已。所以,它并不能真正帮助你家孩子的数学从60分提升到80分。&但是,它可以指导你,在未来的路上,你更应该关注什么,你如何去发现孩子现在遇到的问题,他们和优秀学子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可以如何去帮助他们成长。当你把这些事情做到位了,你的孩子不是从60分提升到80分,而是从一个一般的孩子,变成一个学业成功,考上理想大学的孩子。问题是,并不等于你听了课就会有这个结果。课程只是给你指路,实际的行动,仍然需要父母去帮助孩子做到。它的意义是,你不要去做错误的事情,或者用错误的方式去做事情。可能您会说,那这样的课程有屁用啊?问题是,如果你不去上这样的课程,你怎么知道孩子如何才能上清华北大呢?你的孩子问题在哪里呢?如何才能做对事情来获得这种成长的先机呢?所以,大多数学而无用的家长,其实并没有真正去实践,真正在实践中去思考,去调整。就像孩子的学习一样,他们不可能听了老师的课就能把学业搞好,真正的发动机在你的内心,在你的实际行动,而不是你是否听课了。3、家长的价值观念单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这能够帮助我们做得更好。做得更好,是到达你的期望的前提,比如你期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或者希望你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画家,这都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方面做得不好,结果就会打了折扣。但是,居然还有很多家长不清楚这一点。有的家长觉得,上一个好学校才是保障。有的家长觉得,我报了课外班,就应该做到。有的家长觉得,只要我参加家庭教育学习就应该得到这样的结果。还有家长觉得,我给孩子报了记忆力、思维力训练的课程,他就一定能好。这都是片面的,天真的想法。真正的成功不是说每件事情都及时作对,而是每一个环节遇到问题后能够得到真正的解决。所以,是否能得到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你是否做了这件事情,而是在于你是否真正解决了这件事情。要解决一个困难,那是需要时间,需要我父母的能力,以及需要环境的支持,需要恰到好处的时机。不信,你可以去阅读所有的名人传记,他们的成功有必然也有偶然。必然是作对了事情,偶然是时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是为了提升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尽快在某一个时刻觉醒或者顿悟,以便在家庭教育这个环节不会出现问题。在觉醒或者顿悟之前,你的付出仿佛是没有回报的,或许你看不到终点和方向,但是没有这个过程,你的觉醒或顿悟是不会来到的,或者不会那么快来到。如果你在漫长的黎明前夜就选择了质疑和放弃,那么你是等不到黎明到来的那一刻的,这个道理我想你应该能够明白。即便家庭教育做好了,但是学校教育很糟糕,人际关系很糟糕,时机不对头,恐怕也不会有你想要的结果。但这并不代表家庭教育的无用,否则结果可能会更加糟糕。只是你根本就无法让历史重演。当然,我觉得大多数家长不一定能够理解:如果家庭教育不好,结果更糟糕这样的结论。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成功培养过一个孩子,我们的见识和抽象思考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们专职研究家庭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就能从大量的案例中总结出来这样的结论。所以,学习家庭教育是否有意义,并不是取决于你的认知,而是取决于你的抽象理解能力或者叫远见。4、家长的学习方式单一其实不完全是学习方式单一了,只能算是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学习不够多元化,带来短期的价值评判的偏差。什么意思呢?比如,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我会去学习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重点关注家庭文化传承和家风家规的作用。同时我还会去学习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这一块未来我们会开设儿童教育方面的课程和发展心理学的课程。同时,我也会去研究应试教育的成功路径,比如之前的金战学习法和现在的考上清华的秘密以及早期教育和超常教育的关键部分。至于亲子关系、沟通技术等等,更是必修课程。除此之外,还会研究教育大师的思想,比如杜威、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王金战,等等。只有如此,你才能真正了解儿童。只有如此,你才能站在高处全观家庭教育的意义以及作用力。只有如此,你才能真正提供值得学习,有价值的课程。但是家长并不会做到这些,或者即便做了一些,也是一些方面的探索而已。而且我也认为,大多数家长并不需要如此去研究,只需要参加我们研究的成果,集大成的系列课程即可。对学术的研究以及成长核心要素的总结,这些是我们来做的,然后把关键的内容,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方面变成课程,大家参与学习就可以了。即便如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能够处理好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能够在生活中唤醒和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最终成长为一个有价值的,大写的人,确实不是单独学一个课程,或者读一本书就能做到的。所以,我们为此安排了系列的课程。比如: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亲子沟通、学业关键要素的影响、儿童教育、发展心理学。从课程的设计基础来看,主要依据:(1)教育学(2)心理学(3)社会学(4)成功学从课程表现形式来看,就会有:(1)语音或视频的直播课程(2)直播后的点播课程(3)文字分享课程从内容的载体来看,就会有:(1)解读绘本里的成长与教育《贝贝熊》系列课程(2)对成长和学业成功路径访谈内容的解读《考上清华的秘密》(3)对古典文学原著的解读来学习儿童成长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西游》(4)看电视剧学做优秀父母的《成长的烦恼解读》可能您会说,家庭教育真的有这么复杂吗?家庭教育真的不复杂。一个是关系要好,二是学会唤醒和激励,三是培养能力。这三点,可以有专业的课程,但是您可能觉得太枯燥,太抽象,太难以听下去或者听了后不能一下子理解。所以,我们就会用各种载体,各种形态,各种解读来学习,这叫:多维度的学习。这样学习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么复杂,而是用多元有趣的方式去学习,我们才能收获多元的、广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构建系统家庭教育理念提供必要的准备。比如同样是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会通过贝贝熊绘本故事里面熊妈妈的态度来习得。我们也可以从《成长的烦恼解读》来直观的习得。还可以从《教育西游》的成长故事中习得。只有如此,美好的亲子关系,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它将会和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你才会有一个全貌,才会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三、家庭教育和孩子学业的关系前面我已经讲到,孩子的学业结果,是家庭、社会、学校和孩子本人,以及机遇的沟通作用。对于社会,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应对不好的方面,利用好的方面。这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对于学校,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热爱学校,理解老师,协调人际关系。这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对于孩子本人,除了先天智商无法改变之外,后天智力是可以培养的。孩子的价值体系是可以培养的,孩子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这些都可以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对于家庭来说,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来达成的。由此看来,孩子的学业结果,在家庭和孩子本人方面,家庭教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社会和学校的影响,家庭教育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保障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未来还会变得不可预期么?这只是全局的思考。每一位家长有独特的看法,其实很多看法都是片面之见,听我仔细解读。比如:1、亲子关系大于教育,是否会让孩子学业失败?心理学倡导者可能会认为亲子关系大于教育。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亲子关系只是一个前提,它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所以,亲子关系问题务必要解决,但是解决了之后,就应该转向孩子的前程问题,比如学业、特长、能力的发展。2、对孩子的接纳是否会让孩子为所欲为而不顾学习?对孩子的接纳,其实是亲子关系中的一个方面。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接纳孩子的行为,或者接纳他们的错误,或者接纳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这是对人性的尊重,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并不是为了改造儿童让他们变得听话的一种手段。对孩子的接纳,同时也不代表不对孩子有要求。接纳是尊重,规则和要求是家庭文化和儿童成长的必须。没有接纳,规则无法执行,有了接纳,关系改善,规则才会有可能。有了规则,一些习惯才更容易构建。有了习惯,获得学习效率才会有可能。3、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更重要,我们是否就不能对孩子提学习要求?在很多场合,我们都会讲到,孩子的心态最重要,他们内心的价值感最重要,这只是对于儿童价值感普遍缺失现象的解读而已。并不代表,我们仅仅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而不能去谈学习。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它就是孩子学习的拦路虎。比如,师生关系问题不好导致孩子讨厌某个学科的学习、父母关系不好让孩子价值体系混乱导致思维能力低下、亲子关系不好导致孩子习惯性地否定父母的学习要求、人际关系导致课堂上无法专注听讲、新初一新高一的竞争环境剧变导致自信严重下降、孩子的品格问题导致人际关系挫败,等等。这些问题外在表现是学习成绩下降,内在原因是成长中的心理困惑。所以解决了心理困惑,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意愿就上去了,成绩就逐渐提升了。当孩子心态自然健康的时候,父母就更要关注学习效率、竞争意识等学业方面的需求。所以,对孩子心理需求的重视,并不和学业成绩冲突,而是一个前提。4、家庭教育不倡导课外班,是否会让孩子无法赶上其他同学?如果你听过我们的课程,你会明白我们不是反对辅导班,我们是反对孩子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去依赖课外辅导,最后你会发现花了很多钱却没有结果。真正需要课外辅导,在于:孩子心理困惑能够得到一定的解决,孩子有意愿提升成绩,但是自己却毫无方法和自信的时候,我们可以谨慎地选择合理的课外辅导。我们还会提到,帮助孩子突破某一个学科学习瓶颈,对于他的其它学科学习意义重大。所以,当这种问题呈现的时候,我们应该通过教辅、网络课程、课外辅导或者一对一来重点突破瓶颈,从而获得学习自信。可见,我们靠谱家庭教育学院并不是简单地反对课外辅导,而是提倡理智地,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正确的辅导方式。结束语:这是我们靠谱家庭教育学院,对于家庭教育的认知,以及对于家庭教育知识传播和普及所作出的努力。希望各位能够了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发布于日 15:05 |
阅读数(412)
很多家长向我求助,希望我能够给他们一个妙招,马上解决孩子厌学、网瘾、百无聊赖等等诸多问题。说实话,我只有路径,没有妙招。我知道一个孩子是如何变得美好和了不起的,但是我没有办法给您一个招数,让他马上变成你想要的那样。我这么说,会让一些家长很不舒服,因为有的家长是花了钱来听我的课程,或者花了钱来接受我的指导。但是我仍然需要把这个真相告诉大家,只有这样,你花了钱才会有更好的收获,你学习了才会真正的进步。否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你再一次用自己的不作为来证明这个世界不可信,家庭教育就像是空头支票,或者不再相信自己需要努力才会有回报。那这个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真相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谁能够真正帮助到你的孩子。问:陶老师你为什么要让我们掏钱来学习呢?我:因为掏钱学习是对学习的尊重,是对老师付出的尊重,是对自己成长的尊重。问:可是掏钱学习了,我们没有马上获得妙招?或者您说的东西,和现实的完全不一样啊?我:其实我是给了妙招的。我说的东西和现实也是一样的。问题出在,您并没有真正去行动。&问:我们行动了啊!我们忍辱负重,我们忍气吞声,我们笑脸相迎,可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我: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真正的行动,这只是被迫改变我们的行为,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我们应该如此做。所以,这样的行为是伪装的,是不被信任的,不被孩子信任,也不被自己信任。&问:那我们如何才能意识到,我们本来就应该如此做呢?我:需要真正的学会爱孩子,理解孩子是来自神界,而不是来自我们的恩驰。孩子大多数问题,都是缺少爱和尊重,缺少成长空间和一定的自由!问:他们还不自由?想不学习就不学习,想玩手机就玩手机,想生气就生气!我:那只是他们没有选择的选择。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他们宁愿会选择在蓝天中翱翔,而不是在牢笼中打盹。问:那如何才能让他们在蓝天中翱翔?我:对于一头鹰来说,它应该生活在广阔而自由的空间,他应该面对自己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要想让他们换发,他们需要像一个人那样去活着,他们需要像一个人那样拥有自由的心灵和不断探索和挑战的成长机会。问:什么意思?我的孩子想什么我也控制不了,他们现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也管不了了!我:那只是在牢笼中的小鸟在冲击牢笼而已。一只蓝天中的小鸟它会意识到牢笼的存在吗?它会去争取飞翔蓝天的权利吗?正是因为儿童失去了这些自由,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在乎和珍惜这种自由。问:您的意思是,他们玩手机,不学习是一种自由?我:那不是一种自由,那是心灵被安装了枷锁之后的一种苟且而已。问:说人话!我:一只雄鹰是不会去关注自己飞翔的姿势。他们只关注远方的猎物。如果雄鹰的父母去教一只小鹰如何煽动翅膀,那么这只小鹰就会手足无措。有一个笑话就是:有人问蜈蚣先生,你能回答我一个困惑了很多年的问题吗?蜈蚣先生说,请讲。这个人说:请问你是先抬哪只脚?蜈蚣先生想了半天,没想清楚,试了半天,觉得先抬哪只脚都不合适。于是蜈蚣先生就再也走不动了,因为它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做都不是最好。问:你的意思是,小孩子不需要教育,他们就能搞好学习?我:是的,这是他们成长的本能。如果没有这种力量的支撑,那么人类文明无法进步,或者早就因为惰性而泯灭了。问:你的意思是,小孩子不需要教育,他们就能变得更好?我:是的,这是他们成长的本能。如果没有这种力量的支撑,那么他们早就饿死了。而这种力量让他们无法抗拒对学习的追求,对更加成功的追求。问:可是我的小孩子施加了那么多教育,学习了那么多知识,怎么反而不好呢?我:因为没有教育对头。错误的教育要求,相当于规定了蜈蚣最佳的走路方式,而让蜈蚣无法走路。也就是说,学习、成长这是人类的本能,现在却被人们所否定。也就是说,有人在否定你是一个人,不断地证明你是一头猪,那么你会把自己当一个人来要求吗?你会沿着人类的发展模式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吗?当然不能。问:那现在小孩子表现不好,怎么办?我:我们先把之前掌握的经验和一些片面极端的价值体系忘掉,你剩下的东西,就是一个父母本能的东西。那么父母本能是什么?就是爱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产生安全感,让他们内心有力量,不要害怕,他们就开始信任这个世界,就开始尝试去探索这个世界,在他们了解之后就开始去征服这个世界。如果你总是用你所掌握的,微不足道的那一套去教育孩子,他最多大的成就就是变成另外一个你。你对你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如果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实际上是在对自己不满意。既然对自己不满意,又何必把孩子变成这样呢?问:那到底怎么解决小孩子厌学,不认真学习的问题?让他拥有一个小孩子应该拥有的权利。被爱、被尊重、被信任、被同情、被关怀,被教导。问:那学习问题不管了?我:要让他做人事,就首先让他活得像一个人。要让他做有挑战的人事,就应该让他变成一个内心富足,充满力量,信念坚定,勇气可嘉的人。这样的人,是由一个内心富足、充满力量、信念坚定、勇气可嘉的父母培养出来的。问:那学习问题不管了?我:学习问题只是他们征服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你先问问你的孩子,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征服世界还是多一些玩游戏的时间,多一些被父母认可的时间,多一些不被批评的时间?问:那学习问题不管了?我:学习问题是孩子的问题,你要让他觉得这件事情如此重要,他才会去做。如果他认为学习是如此桑心,学习是如此痛苦,如果他还去坚持,那就是大傻瓜。难道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大傻瓜?问:那如何让他觉得学习如此重要?我:当他觉得学习能给自己带来价值,能让父母更满意,能让未来变得更加确定,同时他又相信自己真的能逐渐搞好学习,他才会真正觉得学习如此重要。问:那如何才让孩子觉得学习能给自己带来价值,让他们觉得这样能让父母更满意,让他们觉得未来更靠谱,让他们觉得自己真正能逐渐搞好呢?我:这需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他们又有远大的志向,这个志向需要这个学习成绩的支撑。问:让如何才算降低要求呢?我:就是不要奢望他们马上变成你想要的那样。不断地发现和证明孩子的进步和可贵之处。问:那如何让我不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和结果不产生奢望呢?我:这需要你相信孩子能搞定这些事情。因为学习是他们天生的追求。问:可是他们现在不专注学习,厌学啦,怎么办?我:这需要你让他们觉得学习如此重要,才会真正专注。问:那如何才能让他觉得学习如此重要呢?我:请参考“那如何让他觉得学习如此重要”的回答。&问:陶老师你为什么就能做得那么好,孩子那么优秀呢?我: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是那么优秀。我和你唯一不同的是,我相信他能搞好,相信他能逐渐搞好,我相信他的潜能远远超过这点要求。只是这个结果不是现在,而是未来。并不是我比你更有智慧,只是我比你更加不害怕,我比你更愿意去观察、发现、思考、实践而已。问:那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害怕呢?我:一个是你首先要认识到自己不是神,而是人。二是你要认识到,孩子具有无限潜能,不要把你的意志强加给他。三是你要认识到,生命是纷繁复杂的,没有定势。你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发现、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你的孩子。问:那如何才能认识到呢?我:反复学习,坚持学习。问:那如何才能反复学习、坚持学习呢?我:掏钱你就能坚持。问:我购买了课程还是不能坚持怎么办?我:说明你还没有坚持到坚持学习,突破瓶颈,恍然大悟的境界。这需要一个过程,其实你的孩子无论是学习问题还是成长问题,都和你现在遇到的问题一样。我不能,你也不能要求自己学了就马上明白,马上融会贯通,除非你是天才。问:如何成为一个天才?问:重新投胎……&关注:公众账号加kaopuqun订阅靠谱家庭育人,每天60秒语音,启发您的教子智慧!
发布于日 16:06 |
阅读数(467)
bob先生几天前跟我说,让我协助他去买一些薄荷糖。我苦口婆心说:你少吃点糖,对身体不好!他说:我帮同学买的,他们把10块钱给我,让我帮他们买。当时我忙着干一件自以为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就没留意。今天他跟我说:今天老师讲了诚信这件事情,我答应帮别人买东西,一直没有买,这样不好。今天一定要买!看看bob先生,再看看我!他请求我帮他买东西,我却去忙自己所为重要的事情了,一直拖了好几天。他却没有批评我,也没有敦促我,更没有抱怨我,多好的孩子!好吧,我们现在来看看,应该买什么。于是我打开手机,开始在京东搜索薄荷糖,然后我们选定10块钱左右的薄荷糖,准备下单。不好!还要7块钱的运费,这可不行!我对bob先生说到。&那怎么办?回头我让他们补给我7块钱?那怎么行?在超市花10块钱的东西,现在你帮他们买花了17块钱,这不像话!我这样回答他。那怎么办?要不我们改天去超市买算了?Bob先生开始想办法。bob先生的这个提议确实靠谱。但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完,因为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甚至还感觉到一些压力。我就对他说:以后这样的事情啊,我看还是少去做为好!只有别人急需的,但是他们无法做到的事情,你才有必要帮助他们。对于这样并不急需,也不重要的事情,你就不要去接这样的活了,好不好?&bob先生说:好的,我知道了。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能轻易去做了。看来他是真的知道了,但是不知道在紧要关头他是否会记得。希望他是一个聪明人。
发布于日 23:06 |
阅读数(644)
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坐落在伦敦20英里的温莎小镇,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排名全球第一。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与女王钟爱的温莎宫隔岸相望,伊顿公学是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这里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了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埃迪·雷德梅恩,还有&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格里尔斯。也是英国王位第二号继承人,剑桥公爵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战中英国男子在沙场上战死率约为11%,而从伊顿公学毕业的男子的战死率则约为20.6%。其中骑士精神可见一斑。一、伊顿公学的校长价值观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伊顿。(1)教学的最高标准。从纪录片的内容来看,这批初中的孩子,已经开始广泛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写作等。(2)教育的广度。从纪录片所呈现的内容来看,除了在学科的深度上有所体现之外,学科的范围早已超越中学课程设计,类似大学的课程。比如他们至少学了三门外语(拉丁、法语、西班牙语)以及学习哲学或者其它的专业学科。(3)发展个性,尊重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发展个性尊重不同,会在后面的内容中得到完整体现。&二、完善而方便的宿舍设计&三、作息1、女舍监会叫醒学生准时起床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精英都像闹钟自动就会起床。精英首先是人,他们拥有人的一切弱点,但是这样的弱点,并不会被强化。2、穿上制服--燕尾服和细纹西裤伊顿公学是精英的摇篮,是绅士的发源地,这些与他们的制服制度有关。因为这种要求,本身就是对儿童的塑造。请思考一下,我们的校服起什么作用?我们的校服是不是为了掩盖每一个孩子的差异性,是不是为了让青春期少男少女们的特征被掩盖?我们的出发点是多么的Di Ji,而真正的名校他们的视野在哪里?3、早餐女舍监会确保早餐的合理性,这是对身体健康保障的人性化安排。4、教堂仪式--周四例外从教堂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是伊顿的传统。孩子们并不喜欢,但是觉得或许它能让自己变成高尚的人。从纪录片后面的内容看到,伊顿公学对神学、宗教哲学的关注程度非常高。请思考:对宗教哲学的尽早学习和关注,实际上是在关注什么?5、午餐的餐桌仪式仪式感是造就一件事情重大意义的有效方式。在仪式中,所有人都会被浸染和洗礼。我们这个国度其实是最讲究仪式感的,比如升国旗,比如各种开幕式。同时,我们的国度是最不重视仪式感的,比如在家庭中随时随地的纠正,非常罕见的赞赏,以及对于生命、食物、信仰的漠视。也就是说,我们的政治生活是充满了仪式感,而我们的家庭生活则如同在荒漠。这意味着什么?集体主义精神?这会不会导致美好的事物很难在家庭中构建?6、体育活动隔天的下午,会尝试不同的运动。尽管伊顿公学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很高,对学科水平的要求很高,但是他们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很高。比如足球、手球、水球等等。为什么要重视不同的运动?因为运动是快乐的源泉,运动是一种精神信仰,运动会培养人的竞争意识,运动可以促进大脑智力发展,运动可以调整情绪……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活动,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忽略?难道我们不想让孩子更聪明,不想让孩子更快乐,不想让孩子更具有竞争精神吗?当然想,我们的家长做梦都想,但是就是没有真正去做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奇怪?正如好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教育前辈们早已经研究出很多好成果了,为什么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反而花很多力气去研究什么新课改,新教材?这是什么原理?&7、每天多次进餐,甚至有一餐可以坐在寝室门口。四、教学1、纪录片中展示了一次简短的课堂教学过程:关于结盟(估计是二战)为什么越来越重要,以及如何解读政府文件。说明了伊顿公学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2、男舍监:类似男班主任,管理作息、日常、学习进展和考试成绩等。男舍监最大的作用并不是管理学生的日常,更多是了解大家的现状,想方设法赞赏同学们的进步,并顺便祝福大家快乐健康。我们的班主任主要做什么?是不是经常性地指出学生的不足,然后雪上加霜地反馈给家长,希望家长能够变本加厉地施压?您说这是一个境界和水平吗?您说这样的观念和水平不改变,100年都赶不上啊!3、跑班上课,会让孩子们利用课间10分钟,去到下一次课程的教室。大约每天要走6~8公里跑班上课的启发:(1)明确目标(2)时间管理跑班制度好在,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要调整好自己的各种事务,以便随时随地为未来的计划做好准备。就凭这一点,给孩子们带来的能力成长就非常了不得。我们的孩子缺少什么?是不是缺少目标、条例和执行力?在跑班的路上就OK了。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去研究教育,去创新教育,这么简单的方式我们看不到,看不懂,不明白,不去做,急死我了!&4、为什么伊顿公学会学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īna)属于印欧语系意大利语族,目前使用在梵蒂冈。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国际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科学、哲学和神学的语言。拉丁文字和拉丁词汇是人类共有的语言资源。在众多古典时期大师们的笔下,拉丁语依然是堪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内涵丰富语言媲美的文学、诗歌的语言。拉丁语与希腊语同为影响欧美学术与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学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5、15个教学等级,根据你的水平不断晋级(包括宗教哲学、神学、观察设计论证的理念等)同时要学3门外语: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这证明伊顿公学学习内容的广度。每半个学期考试,确定下半学期将要上哪个级别的课程。&等级制度有两个好处:(1)因材施教。好学生差学生在一起学习,好学生觉得太简单,而且总是受到激励。差学生总是受到挫败,永无出头之日,这造就了非常多的厌学学生,而且对于老师来说教学难度太大。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制度,却没有人会去实践?(2)每一个等级,实际上是指明了每一个学生进步的阶梯。在传统中国式的学校,没有人可以指定学生应该考多少分,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比如,我们总是鼓励好好学习,努力学习。那么好好学习结果的标准是什么?而等级制度则很好地确立了孩子下一个进步的阶梯。6、关于课堂上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反馈:“詹姆斯,你这次的作业比上次好多了,得到了16分,总分20分,确实值得鼓励。”法拉:&我这次是15分,詹姆斯打败我了。我们或许是好朋友,同时我们又是竞争对手。&课堂上,老师对学生作业成绩的个性化点评,对有进步的学生来说需要持续的激励。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再一次证明他的努力。这种个性化的点评,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积极的意义。彼此都很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则会给一些学生树立进步的榜样,超越的对手,善意的,良性的竞争意识就是在善意的成长环境中确立起来了。五、规则1、对于迟到者的解决办法:(1)任课老师:解释迟到的原因(2)列入迟到花名册(3)到教务处报到三次(4)校长的谈话:A、你们觉得最好的事情是什么?B、最糟糕和最难的事情是什么?C、谈谈你们的目标。学期末希望实现你什么样的目标?&对于新学生来说,迟到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因为的确有一些学生之前很少自己照顾自己,之前的学校也没有太多强行的规定,他们的学习生活节奏也没有这么快。如今,进入伊顿公学,你将要面对学校的一切规定,包括起床、洗漱、着装,这些都需要你来改进。如果你之前不具备这些能力,那么学校的要求就是你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进来后很长一段时间做不到,那么就会有至少4个进步的阶梯为你准备好了:对任课老师的询问、列入花名册,教务处报到和校长谈话。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伊顿公学的制度要求也很严格,但是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羞辱孩子的方面,没有一个环节是在证明你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你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孩子。一切都是基于制度的安排,一切都是为了解决问题。&2、关于未按规定着装:(1)走回去穿好(2)赞赏孩子的改变&六、关于成长1、交友&结交朋友相当容易,每一个人都有相似之处,同时又有所不同。我们都有相同的爱好,同时还存在一些竞争。看到大家都在努力,所以都想一起提高。&因为共同生活,所以会有共同的生活交集。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习性都将会因为同一的规则和要求而变得互相理解和交融。也就是说,没有人为了个性化而个性化,没有人为了自己的价值感而成为规则的破坏者。正是因为规则,让所有生活和学习的中心变得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那么,在适应这个过程中,就是团队目标的共同追逐,就是个体发展向团队目标的协同进步。2、关于家庭作业:很多都是不会的东西。3、对自己的认同:&我不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我不是哲学家,我更偏重逻辑,喜欢直接思考。在学业完成后我们都会放松一下。这里是我们另外一个家。&&妈妈确实为我做了很多事情,比如铺设床单,收拾衣物等。一个学期的生活,每一个孩子都在进步和成长。这种进步是如何完成的呢?当然是基于学校的文化体系建设,基于规则的要求,基于完成规则所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都会从不适应到适应,都会从陌生到熟悉,都会从想不明白,到理解它的非凡意义。这个过程就是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带来学校生活模式的固化,还有包括每一个孩子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思考。4、生活的多元化我们不会停下来,每晚都有社团会议和辩论。成堆的家庭作业,我们根本就停不下来。做完这件事情就会有那件事情。所谓的成长,永远不是基于一个概念,更多是基于具体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比如社团和辩论的任务,比如成堆的家庭作业。你没有时间去抱怨社团的任务不合理,你也没有时间去抱怨家庭作业太多,因为这样的家庭作业都是具有挑战性,具有研究性,具有综合性的目标,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这既是智力挑战,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5、在这里你必须有组织条例,做完一件事情就会有另外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天生适应一流的作息生活。每一个人必须学会奖励自己,这才是保持上进的方法。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上进的伊顿人。这句话,其实真正阐述了,保持上进的可能性是来自组织条例和对任务的追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伊顿人的价值感。从此,把自己与其他儿童区别开来,重要的标志就是,你必须要面对当下的任务,必须要想方设法去完成,而不是找一万个理由。七、关于学校文化&1、宿舍杯合唱,在中假期前一天,要演唱给校长听。合唱这种活动,其实是了不起的团体活动,是让一帮人为同一个目的而进行有序的努力,最终通过努力而获得集体荣誉。所以这个过程对每一个人的意义都是非凡的。如果你看过《放牛班的春天》,你就能明白合唱团对每一个人具有的存在意义。&2、每一个宿舍每一个人每一个学期要面临的杂务不同。有送报纸,叫醒他人,等等。让每一个人有机会去参与为他人服务,这不仅是一个任务,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社交的机会,这是一个伊顿人自我认同的方式。除此之外,才是所谓的劳动意义。3、欢乐的万圣节。万圣节,这样的节日,不仅仅是一种习俗,而是世界运营的一种方式。对于西方世界的人来说,这就是生活中值得期待的一个节日,就是一次调剂生活意义的机会,就是一次帮助自己转换角色,过上另外一种生活的尝试。节日的意义远非节日本身的意义,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4、无制服日。无制服日,是对儿童个性化的尊重,是满足儿童创造性生活需求的节日。西方教育更注重满足儿童内在的需求,而我们的学校更注重消灭儿童个性化的需求。5、放假离校前要和舍监讨论成绩。八、关于孩子习惯和他们在家庭中的生活1、期中假9天假期做什么?睡9天的觉,看9天的电视,玩9天的游戏。返校后要重新面对所有的问题。从纪录片可以发现,这些儿童的假期其实还是挺单调的。但是在这种单调中,会有完全不同的一种生存状态,就是每一个儿童有权利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比如睡觉、看电视,玩游戏,而不会受到批评,也不会因此而对孩子产生不信任,不尊重,绝望的感受。在国内,如果一个儿童在假期里面,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我想,我们的父母会焦虑得不行。&为什么本如此不同的感受和做法呢?因为西方的精英教育,更多的是倡导你要学什么,你要做成什么。而中式教育更多关注的是,你不要做什么。也就是说,他们关注的是目标和需要,而我们在生活中强化的是负面的东西, 而真正应该做什么,却知之甚少。&2、和家庭的联络,是通过网络电话。妈妈对孩子的爱:我做不到先挂电话。3、关于人的习惯:乱穿袜子、经常迟到、搞乱别人的房间,都是常见。但是你必须要真正意义上地解决。伊顿的孩子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甚至是毛病。但是这些毛病,并不会成为真正关注的重点。它只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可以让每一个人更加真实。而我们的教育似乎总是在追求完美,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基本的健康快乐,积极主动却甚少。陶老师的总结:这部纪录片的信息量非常大,如果你不看解读,可能你不会想到那么多。也许你看到的,只是别人的孩子那么不同,这样的学校如此不同,但是为什么不同,它意味着什么,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东西。希望这部片子给你一些启发。公众账号加kaopuqun订阅靠谱家庭育人,每天60秒语音,启发您的教子智慧!
发布于日 16:12 |
阅读数(1402)
当巫师拉菲奇把辛巴举向天空,底下的动物一片欢呼时,我的思绪已经脱离狮子王,而念想到大自然生物圈的种种了。动物之中,只有狮子敢自称为王。但是众动物面对狮子往往是惊恐不已。那王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回到影片之中,我后来发现了答案……可爱的小辛巴有个叫刀疤的坏叔叔。刀疤虽然也是狮子,但是长相和木法沙差距很大。木法沙一看就有一种国王的气质。刀疤显然不是国王这条脉上传下来的,所以他就有着各种坏心思想要去篡位。辛巴也是不幸,在那么多年刀疤篡位想法爆发时淌了这趟浑水。导致小辛巴从一只小狮子变成成年狮子期间一直认定爸爸的死全是因为自己的过错,而且刀疤叔叔是个好人。在这期间,不得不感叹一下木法沙对辛巴浓浓的父爱。教导他,关心他,保护他。看着一群土狼准备扑向辛巴时,木法沙突然冲出来赶走了土狼,此时此刻,虽然早知道辛巴会被木法沙救,但是真的看到这种情景,还是会很感动。毕竟父爱母爱一直是人们永不垂息的主题……!后来辛巴的朋友猫鼬丁满和疣猪彭彭对他说:“忘记过去,听天由命”。起初小辛巴的话是:我们人生观不同,我不是受到的这种教育。后来辛巴长大后面对娜娜,却说了同样的话“我已经忘记过去,听天由命了”。虽然影片只是在一分钟内就让辛巴长大了,但是在这么多年里,每当辛巴望向深蓝的夜空与满天的繁星,都会想到他的祖先祖辈,那些伟大的君王,一直在凝视着这片大地,正如他父亲所说。或许这就是狮子这个词为何总与王搭配的原因吧。他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直伴随着他。生来强大则责任便就越多。娜娜说:这是你的责任,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辛巴没有动摇,直到拉菲奇带他到了湖边,看见了父亲,也就是他自己时,他便回头豪不犹豫的冲向了家乡……辛巴离开时,充满了愧疚,面对事实,他选择了逃避。他回来时,寻回了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不再逃避,而是面对。在他逐渐长大中,罪恶感始终在他心底。他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父亲,他没有脸面和勇气去面对族人,他知道族人以后或许会视他为敌人。所以他选择了离开。《狮子王》这部电影犹如迪斯尼其他电影一样,有歌舞且剧情节奏快。那它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呢?是因为主角重拾信心而勇敢战胜邪恶的庸俗套路吗?仓央嘉措说:“写出的小小黑字,水一冲就没了。没绘的内心图画,咋擦也不会擦掉;盖上的黑色小印,它不会倾吐衷肠。请把知耻守信的印章,盖在你我的心坎上。”或许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吧。不是说光明永远会战胜邪恶。而是那些光明的人,他们有永不会擦掉的内心图画,有永远盖在心坎上的知耻守信的印章。辛巴,也一直觉得自己的叔叔刀疤是个好人,也一直以为自己和娜娜会永远在一起,爸爸妈妈也会在身边看着自己长大,自己总有一天会像爸爸一样勇敢,然后登上王位。 但是精彩的人生必须要有坎坷与磨难作为修饰,也是因为这样,辛巴才被世人记得。所以那些所有的悲惨经历其实都是美好的。《狮子王》距今上映已经过去22年了,经典也永不消亡。所以在这22年里,不管这个世界有着多么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惟有不忘初心,然后才能始终!陶老师关于狮子王的几个问题解读:1、辛巴为什么会离开?被坏蛋蛊惑,自以为犯下滔天大罪,而不敢面对族人。为什么不敢面对族人?因为辛巴是一个愿意承担的小家伙,既然有罪,就应该被流放。为什么辛巴会是一个愿意承担的家伙?因为他是国王继承人,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既然是国王继承人,为什么还要逃亡?因为他还小,不堪重负--既无法看清事情真相,也想不出他离开后会发生什么。看起来很矛盾,但是真正决定他行为的与其它无关,所以他会做出当下他最容易的选择。2、辛巴为什么会回来?因为他看到了自己长得好帅,所以自信心爆棚。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在自己身上看到的父亲的影子,父亲对他来说就意味着责任,王国。恰好这时得知王国有难,再说他也算是一个热血青年,早就想找一个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挽回自己的过失。所以,选择回归,即便死亡也是好处多多,所以我并不认为是他多么勇敢,而是他身在此时,早已身不由己。3、木法沙给辛巴留下了什么?木法沙用实际行动教会辛巴做事情的方法,以及如何应对自己的责任。同时,他让辛巴知道,无论如何,他永远会关注辛巴的成长,这给了辛巴无尽的安全感和自信,特别是有机会洗脱自己罪名的时候,父亲的所有影响力全部涌现。或许,之前他连想都不敢想到自己的父亲,因为那是他内心的伤痛。4、辛巴生来就会是王位的继承人,这是不是很让人羡慕?无论你生在贫穷家庭,还是生做富商之家,或者帝王之家,你的命运大多注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帝王之家就是命运好,人生幸福。如果你熟读历史你就会发现,那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作为帝王的继承人,辛巴生下来就被赋予保护帝国的使命,所以他的行为受限,而且责任重大。在现实生活中, 你会发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比如,聪明的人,智商高,学习轻松,而且很容易脱颖而出,这种能力可能是普通孩子打破脑袋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如果你因此而羡慕这样的人会有辉煌的人生,那只能说你看到了表象。固然这样的人更容易有辉煌的人生,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一定会有幸福的人生。而且,聪明的人,有成就的人,注定会比别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你是一个企业家,你要承受压力,为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如果你是一个政治家,你必然要为你的承诺而努力,一点都松懈不得。至于电影里面演出的那些豪宅,美女,名车,其实对他们的满足感和普通人吃一顿大餐的感受差不多。公众账号加kaopuqun订阅靠谱家庭育人,每天60秒语音,启发您的教子智慧!
发布于日 23:29 |
阅读数(168)
昨天,我们在靠谱的公众账号和微网站转发了一个视频,两个英国虎妈的教子生活。虽然这两位妈妈也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也能在英国过得还可以,但是他们的内心从来就没有安稳过,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不确定和不安全的状态。似乎,不折腾点什么,孩子未来就会完蛋。如果你也曾经留意过身边的家庭,你就会发现,现在的母亲,普遍缺乏快乐。现在年轻的父亲,大多还没有玩够。一、为什么我会说现在的母亲,普遍缺乏快乐呢?首先一条,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很少认为快乐生活最重要。一直被鼓励的是,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听话最重要。过去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问家长,“你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啊“?他们总是会说,健康快乐。在我看来,那只是说说而已。没有几个家长真的在为孩子的健康快乐而做些什么,更多的仍然是鼓励听话和鼓励把学习成绩搞好。那你说,鼓励把学习成绩搞好有什么错?而且搞好学习与快乐真的是对立的吗?搞好学习确实没有什么错,而且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搞好学习与健康快乐理论上不是对立的,现实中多少会冲突。教子能力强的家庭,这种冲突会少一些,教子能力缺失的家庭,这种冲突就会变得势不两立。也就是说,在大多数家庭中,搞好学习成绩,必须要放弃孩子对快乐人生的追求。所以,在中国不快乐的孩子非常多。他们在不同的阶段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快乐源泉。比如:1、幼儿阶段,孩子被强迫按某种行为方式做事、说话、吃饭。其实很多时候,是被不礼貌的方式去学习做一个懂礼貌有规则的人。这是一种行为与精神感知上的错乱体验。2、小学阶段,孩子们被强迫完成过多的作业,而且还要高效率、高准确度完成。除了作业之外,还会被安排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对于孩子来说实质上意味着,自主玩耍和学习的时间被剥夺。本来,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自有的探索和玩耍来习得某种特殊能力,最后发展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因为高压学习导致他们玩耍的时间缺乏,所以他们稍有时间就会陷入----喜悦的,急不可耐的,非常不能满足的放松放任状态。你要知道,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是很难系统化地探索一件事情,而且因为得之不易,他们一定会放弃有难度的,有挑战的探索,而沉溺于对时间的放任中。这就是所谓的厌学。3、中学阶段,孩子们应该去江湖行走,呼朋唤友,通过各种手段展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独特之处,以期获得来自异性的膜拜,来自同性的尊重,从而获得广泛的生存资源。但是这些有趣的,来自本能的需求往往得不到认可,甚至还会被冠以不务正业,不求上进的帽子。更有甚者,孩子在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会把自己的父母逼疯,然后学生自己处于一种疯狂的家庭生活状态。这样的处境,青少年从哪里去寻找快乐?你会看到那么多那么多闷闷不乐的年轻人,他们非常多的权利被剥夺,你想要让他们快乐,谈何容易?别以为上了大学以后就会好过,特别是对于女孩子来说,得到的忠告可能会更多。比如谈恋爱的忠告,比如结婚生子的忠告,如果你看过《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你就会知道父母在子女生活中充当了什么样的痛苦源泉。当然,父母有责任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但是这种负责,必须是以损失儿童成长的快乐过程来获得吗?父母自然有教育好子女的义务,难道教育就是与痛苦同行吗?当然,成长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这样的挫折还不够,一定要增加人为的,让孩子无处可逃的挫折才能让他们长大吗?我想,我们的父母,对于智慧生命的了解太少,对于精神控制的依赖太多了些吧。你会发现,越是在苦难中长大的人,他们的眼界越会限于苦难的成长方式,即便他们真的自身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无法跳出自身成长的局限来看儿童具有的无限潜能和自我教育的可能。二、为什么我会说,很多父亲都没有玩够?多年给家长讲课,很少有父亲参与其中,大多数都是母亲在关注儿童的成长。这里的关注,并不是我期望的那种关注模式,比如关注儿童成长的需求,发现他们能力的缺失,在生活中唤醒和激励孩子的潜能。这里所说的,家长关注的模式是:简单地把老师的要求传递,然后通过敦促、批评、指责的方式向孩子索要结果。感觉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自动化的学习机器,他们并不具备人的渐进式学习的可能,他们学了就应该会,学了就应该百分之百的会。父母从来不考虑个体的差别,年龄阶段的局限,以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和教师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发现,男孩会比女孩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女孩总体来说发育水平超前一些,心智成熟一些,语言能力强一些,行为表现更安静一些,更愿意听父母的话一些。而男孩呢,天生就要在外面去探索和角斗,可这些行为在他们真正开始爬行之后,就逐渐开始限制。进了学校,这些行为就会变成对规则的冒犯,对规则的挑战。也就是说,男孩成长有规律,有他们独特的本能发展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从来就没有在学校里面得到过认可和尊重。所以,大多数男孩在学校更容易遭遇批评,更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甚至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人为的伤害。没有人会为这件事情而做出点什么,即便是很多受到伤害的男孩父母。大多数自然型的父母,往往会站在孩子的对立面,继续对儿童施加压力和负面评价。这种压力和负面评价,迫使男孩在极其不情愿的方式下,开始他们所谓的学习生活。正是因为男孩的天性,所以会让他们在启蒙学习阶段滞后于其他女同学,所以他们被迫花更多的时间,承受更多的侮辱去应对学习,这进一步减少了他们探索、角斗或者本能所期望真正要去发展的机会。所以,我们的男孩总是有很多很多内心的缺失,那就是自由玩耍的时间太少,被尊重的机会太少,愉快地深度地探索自己真正需要的方面机会太少。所以他们总是处于一种内心亏损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从来就没有被合法地,被尊重地畅玩过。于是,他们会把放任地玩,痛快地玩当成他们最重要的目标。如此,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有更多的男孩会提前厌学,会沉溺于各种探索的活动,比如游戏,比如足球或其它运动。这种状态不仅仅存在于学生阶段,甚至很多结婚生子的父亲,都仍然处于一种亏欠状态。他们可能需要5年、1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去弥补他们内心的缺失--甚至有可能一生都无法弥补。或许大家并不同意这种情况的存在,甚至还会举出很多努力学习,高强度学习而最终获得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当然是真实的,不过你需要思考几个问题:1、这样的成功者多还是施加了这样高压学习的模式失败的多?2、这些孩子高强度学习之外,他们的父母是否更善于唤醒和激励?3、这些成功的孩子,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是否较高?4、如果施加更加理想的教育,他们的成就会不会更高?如果历史可以从来的话。所以正是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待,让绝大多数孩子丧失了本应拥有的探索和玩乐的机会,也没有实现更美好的未来。正是因为历史不可重演,所以这样的事情才会不被大众所察觉,而时代相传承。三、如何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有序和平衡?从大多数情况来看,新一代的母亲缺少内在的快乐,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被告知,没有完成必要任务时获得的快乐是有罪的,对不起天地良心。而新一代的父亲从小就没有畅完过,他们的本能没有真正有效地发展过,他们内心缺失的东西太多。为此,我在生活中还经常被我的儿子邀请,和他一起玩打架的游戏。因为打架也是一种奢侈品啦。这些缺失,必然会影响到他们未来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对待家庭的态度。要知道,家庭生活,并不是只有性、工作和娱乐,更真实的感受是内向了的,无时无刻的快乐与幸福感。而我们的父母所欠缺的这些东西,恰好会影响到无时无刻不在的快乐与幸福感。那你说如何破?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比如对探索和玩耍的需求,对新知识求知的需求,被尊重与爱的需求。这些需求实现,孩子的内在力量会增强,他们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增强。同时,他们面向未来的学习动机也会增强,他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未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所以他们会有比我们想象更高的志向和行动力。也就是说,我们要满足孩子必要的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能力和内在意愿,最后他们一定能创造属于他们最大的成就。公众账号加kaopuqun订阅靠谱家庭育人,每天60秒语音,启发您的教子智慧!
发布于日 08:10 |
阅读数(236)
一、3岁孩子午休不睡觉 幼儿园老师在其头上放鞋3岁多的小男孩壮壮在幼儿园上托一班,有次回家说老师打他,还学了老师当时的手势。为弄明白真相,妈妈郭女士买了个小型录音笔,每天送孩子上学时装在孩子衣兜内。听录音后,发现6月20日班级一位吴老师把鞋子放在孩子的额头上,虽然是为了让孩子安静地睡觉,但做法很不合适。郭女士说,听到了很多不应该从幼儿园老师口中说出的侮辱和恐吓小孩的话语,以及存在打掐等行为。向幼儿园投诉后,当事人吴老师承认自己确实在壮壮头上放了鞋,在郭女士提供的视频中,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哭着说,自己是在跟孩子玩,想让娃早点睡,没有啥恶意。&陶老师解读:有的小孩子不喜欢睡觉,想要继续玩耍和探索。但是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这是违反规定,这是不守规矩,这是不听话的表现,往往会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很多,据我所知,有罚站、恐吓、关小黑屋、不准吃饭、取消某些待遇,等等。这位吴老师有神招,往孩子头上放鞋,莫非想要用鞋子的臭味把小孩熏晕让他进入休眠状态?不想评价谁是谁非,我只想说一下,对幼儿进行这种羞辱和惩罚带来的后果:1.不想上幼儿园—害怕受惩罚,害怕受羞辱2.害怕老师—无法协助老师完成幼儿园的活动3.害怕与人交往—担心受到伤害4.自我价值感低下—导致凡事都想放弃(幼儿被罚站是因为不睡觉,中学生被罚站是因为睡觉)二、河北涿鹿教科局长教改3年辞职 家长指责考试少涿鹿县当地官方发布消息:充分尊重民意,经研究决定,全面停止“三疑三探”。“我们过去的学校,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做作业做到晚上十点钟!让孩子在二、三年级就厌学,这是得不偿失的!”郝金伦在“辞职讲话”中说,无论多长时间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在他看来都是误人子弟,当地还有大批的孩子背井离乡到外地读书,他希望改变这种情况,“虽然很多人骂,但问心无愧”。&据澎湃新闻报道,涿鹿县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关于全县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很仓促的,很多学生家长是不同意的,经过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全面停止这种模式,新局长已经上任。陶老师点评:我承认,中国的教育问题,很大一部分是被家长胁迫所致。比如对高考独木桥的重视而忽视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特长和使命;比如放弃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追求学科成绩的优秀,等等。所以,做老师很难,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如果不能马上提供学习成绩的提升,也会很难。最后,会改变整个社会对优秀老师的定义---从一个真正关心儿童身心健康转变为善于诱导学生学习,善于考试提分。这种全新的定义会带来更加糟糕的结果在于,没有人敢于做真正好的教育,真正好的教育也无法获得广泛的生存空间。真正关心儿童身心健康是否能与诱导学生考试提分和谐并存?关心儿童身心健康是否是考试提分的前提?目前看来,要想孩子成绩好,必然要求孩子能力强,学习意愿强。这一点的确需要学生健康的身心支持。但是,对于成绩的单一关注,会因为父母的无知、教育的无奈而伤害大多数学生。也就是说,少数能够搞好孩子身心健康的儿童更有可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而大多数无知无畏的家长,则可能因为对孩子过高和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毁灭孩子的学习自信和生存自信。由此看来,身心健康可能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因素,但是唯一关注学习则是身心健康的巨大杀手。三、补习班被举报后 老师恐吓学生:别让我查出是谁& &还没放暑假,孩子回来就跟我们说要上暑期班,是他们老师自己办的。每个学生交500元钱。一位村民跟记者说到。下午六点左右,有记者接到了自称天宝镇教育办公室马姓副主任的电话。马副主任在电话中向记者了解情况后,先说暑期班的老师都是外聘的,不是天宝一中的在职老师,后又改口说不是很了解这件事。晚七点半,爆料人对记者说,他家孩子突然接到老师的通知,说要孩子们抓紧解散回家,“就让孩子们快点跑。”至于何时再开课,爆料人说:“当时解散很急,老师没说。”7月15日至17日,记者再次接到爆料人电话,对方称暑期班还在上课。“就是你们采访那天下午停了课,之后就一直正常上课。老师还对学生说‘别让我查出来是谁举报的。你们举报也没用’。”爆料人对记者说。陶老师点评:当老师的工资不高,挣点钱让自己活得体面一点,真不容易。在理解老师的同时,我们必须搞清楚,体面的生活和遵从师德是两件事情。获得体面的生活,并不只能靠违背师德来获得。遵从师德,则无论如何也和当下是否体面的生活无关。问题的关键是:1.老师多考虑如何让自己合法地体面生活2.主管部门多考虑把师德列入核心考核的方面3.主管部门多考虑如何让老师合法体面地生活这三条,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对教育的投入不够,导致从上到下的缺德。&四、女子虐待女儿被判2年:在女儿伤口撒盐水抹辣椒一位非婚同居而剩下孩子的妈妈,在管教女儿小美的过程中,多次殴打小美,致小美身体多处受伤。这对父母还在小美被打烂的伤口处用撒盐水、抹辣椒等方式进行折磨。经当地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小美的伤情为轻伤一级。刘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四个月,现正在服刑期间。其父其父已将小美接回抚养,并在居住地就近入学。&陶老师解读:每一个父母都会管教自己的孩子。只是有的父母是以发掘孩子的潜能为主,有的父母是简单粗暴地毁灭孩子的人性为主。什么样的父母以发掘孩子的潜能为主呢?就是认识到人的潜能无限, 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父母,才会去做这样有挑战的事情。因为要挖掘一个人的潜能,首先要了解儿童,要重视生命的价值。而简单粗暴的父母,则无此远见,也无此自信。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来就不知道人的潜能无限,也从来不相信人性的美好。所以,能做出这样的行为,倒是在意料之中。&这样的事情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它只能说明,毁灭人性的事情,不仅对自己无利,对孩子无利,对社会无利,而且天理难容,必遭报应。那你说这种事情怪得了谁呢?谁也怪不了。因为这样的无良父母能有今天,是他的家庭、父母、社会生存环境的共谋。对他们的命运来说,就是恰好能变得如此。那这样的命运是否可以改变呢?当然可以改变。那就是要多读书,多参加靠谱家庭育人的学习,孩子的命运才真的有可能改变。关注:每天收听60秒靠谱的育儿妙招,就在我们的靠谱家庭育人(公众账号:kaopuqun)
发布于日 21:57 |
阅读数(169)
一、旅程目标&& & & &1、突破自己驾车远行里程的极限2、让大家明白:一个再远的目标,再不确定的目标,只要方向正确,只要一直前进,一定可以到达3、让孩子们在一周的时间内进行相对长期的、紧密的、彼此随时相关的和谐4、就很多不一致的问题达成一致,形成目标的共谋5、观察每一个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未来生活中改进6、与不同的成人相处一周,学会恰当的坚持、谦让和承担7、不忘记寻找生活中和路途上的美(乌力吉苏木到额济纳的无人区)二、目的地规划与准备工作&&&& &1、目的地的确定最早规划是从北京前往锡林浩特,穿越草原前往东北部的满洲里,然后从东北返回。盘算行程,往返约4000公里,这对我来说充满了快意与挑战,但是对孩子的妈妈来说,只有挑战,感受不到快意。按7天的行程来看,每天要行进600公里,哪里还有时间看风景和逛街?经过数番讨论、辩解、争吵,最后决定不去满洲里。那到底去哪里呢?孩子妈妈提到西部的胡杨林,于是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就变成了目的地。总共行程也是4000公里左右,可是为什么她又同意去额济纳了呢?因为:(1)额济纳的胡杨林很独特(2)额济纳的怪树林是摄影者的天堂(3)满洲里那边的呼伦贝尔她曾经去过一次了(4)被否定初创想法之后的新提议总是比较容易通过而她所否定第一个行程的理由是太远,要狂奔4000公里,这个理由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可见,有时候我们否定了过去的选择,做出了新的选择,却和过去坚持的理由毫不相干。2、准备工作(1)上京东购买了汽车急救包,包括:灭火器、拖拉车的绳子、组合工具、电瓶搭接线;(2)花了一天的时间确定具体的行程安排,精确到每一天出发地、午餐途径地、晚上住宿目的地,以及沿途推荐的参观和住宿酒店;(3)准备了沿途和孩子们玩的口头游戏、扑克游戏,并准备了相关的道具,积分本;(4)准备了沿途景观的介绍、背景介绍,并打印成册以及发送到手机;(5)准备了两个版本的离线导航地图,一个是高德,一个是百度;(6)提前准备了靠谱家庭育人俱乐部公众账号1周内的内容。(7)下载了足够多的歌曲和音乐在路上听。三、奔向远方&&& &北京-陕西榆林-吉兰泰盐湖-敖伦布拉格西部大峡谷-巴彦淖尔-额济纳行程:约2200公里第一天,北京到陕西榆林,行程约800公里早上7点从北京出发12点途径五台县,简单午餐晚上6点多到达陕西榆林路况:& & &(1)全程高速(2)沿途车很少,特别是后半段。让人感觉经济萧条已经不是传说(3)过了河北后就穿山越岭,弯道和坡道较多(4)经过很多隧道,最长达6公里吃住:& & &(1)在陕西榆林市很高级的地方吃晚饭,6个人花了一百多,非常满意这里的物价(2)宾馆的标准间在一百多一点,不算贵问题:& & &(1)为什么要选择走五台-榆林这条线?从来没有走过这条线 + 看看民歌里面的陕北到底怎么样(如果不是妈妈们担心天黑到不了,我肯定会奔三十里铺去看看)(2)路上遇到什么挑战?车上的两位妈妈临时夺权,取消了五台县的午餐安排,理由是怕天黑前到不了榆林。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于是打赌确保晚上8点钟之前到达。两位妈妈为什么怕天黑到不了呢?因为他们害怕在荒郊野外夜间行车。因为他们想要留点时间逛逛街。因为他们想要留很多时间去洗漱。这些考虑是我最初没有想到的。妈妈们有非常多的焦虑,比如:此行安全是否得到保障?车子会不会出现问题?如何才能少花钱多看景色?我们走的线路是否会被别人所赞赏?等等。在一段旅途结束之前,你永远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确保整个旅途的顺利。如果实在要有什么小麻烦发生,我倒是觉得这是整个旅途的亮点。观察与思考:& & &(1)第一天发生了团队成员联合起来一起改变行程安排的事情,这让我很恼火。我真正恼火的,并不是权力的分离,而是因为各持己见而给整个行动带来的不确定性。(2)此事发生后,我反思: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责任一定要分清,一定要提前说清楚。(3)因为准备了食物,所以孩子们在车上随意吃东西,甚至为吃东西而吵架。可见,应该给孩子们定量供应,你的东西吃完了就完了,不应该在一个大锅里捞饭吃。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规则没有确定的问题。(4)有的家长在路上对孩子行为的纠正过多。表面上看是为了整体团队的顺利,其实是在增加新的问题--因为孩子整天都闷闷不乐,父母整天都在生气,是对整个团队最大的伤害。(5)要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或者有序地呆着,一定要有活动。如果仅凭他们自己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多少会生出一些闲事。(6)跟孩子们一起玩语音游戏,孩子们会乐意听你的。当孩子们犯了一些小错误,他们也愿意听你对这些错误的解读。对于孩子来说,路上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就是成长的契机。对于我来说,则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观察孩子们在路途上各个场景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思考方式。第二天,陕西榆林到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镇,行程约625公里早上7点从榆林出发下午6点多到达目的地吉兰泰镇经过第一天800公里的旅程,对第二天的行程有了很好的把握,但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过了银川之后,进入省道之后的路况。所幸的是,第二天的旅途非常顺利,高速公路和省道的车都非常少。沿途景观也由山区变为黄土高坡逐渐向草原、沙漠和戈壁转换,让人眼目一新。吃住:& & &(1)吉兰泰盐湖地区,有很多宾馆,价格在一百元左右。(2)在当地吃手抓羊肉,每斤60元左右,不便宜,但是好吃。(3)当地餐馆不是很讲究,越是本地特色的越不讲究。盐湖:& & &(1)盐湖东岸是盐的生产工厂,周边环境很糟糕。(2)盐湖的生态破坏很严重,几乎没有景观可看,除非能进入盐湖西岸。(3)可以进入工厂去看堆积如山的盐块或者盐沙(未经提炼的),能捡到大块雪白的盐结晶。(吉兰泰盐湖东岸的工厂夜景,盐块堆积如山)(吉兰泰盐湖的航拍照片)问题:& & &(1)为什么要去吉兰泰盐湖?因为想要去领略大自然给予的另外一种恩赐(盐)。如果你去过北京,去过海南,我想这没有什么神奇的,而你去了阿拉善盟的吉兰泰盐湖,则会与众不同。(2)为什么要与众不同?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与众不同,才觉得自己比以往更了不起。(3)为什么要让自己了不起?因为你可能需要一些价值感来支撑自己活着的意义。观察与思考:& & &(1)有同行家长对行程提出质疑,觉得没有什么美丽的景观。这种想法与我们目标是远方,成长在路上的初衷确实有偏差。(2)往往是成人的想法容易摇摆不定,而孩子们则会对所见所闻而欢呼雀跃。这是否意味着,成人已经丧失了很多美好的感受力,已经固化在自己现存的世界而不愿意去发现和探索?(3)孩子在旅途中会很兴奋,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重要的并不是哪些行为是对的,而是我们父母应该以何种态度去帮助孩子们。所以,整个旅途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像是发现之旅,对于父母来说,更像是自我成长与自我反思之旅。(4)孩子们能力各异,喜好各异。比如bob先生在车上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听各种民族音乐合奏和交响乐。而有的孩子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在车上就会显得郁郁寡欢,或者百无聊赖。(5)大家对我提供的扑克牌游戏非常喜欢,一个是十点半,一个是二十四点(四则混合运算求24的构成)。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自信较低的孩子会对二四十点有所排斥,即便我觉得输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的想法和初衷,并不一定马上能让所有孩子受益,我们应该多考虑缺少自信的孩子他们能承受和可能喜欢的游戏。(6)大家对口头游戏“7和倍数”很喜欢。第三天,吉兰泰经敖伦布拉格西部大峡谷,前往巴彦淖尔,全程246公里早上8点钟出发晚上6点多到达目的地巴彦淖尔第三天的路途非常短,只有260公里左右。我们需要花大约半天的时间去敖伦布拉格西部大峡谷探索。从吉兰泰盐湖前往敖伦布拉格并不太远,我们仍然花了两三个小时才赶到,因为我们从吉兰泰一出来没有多远就遇到整条道路施工,路况非常差,行驶速度非常缓慢。不过,我们首次看到了路边的野生骆驼、野驴以及沙漠的存在。(吉兰泰到敖伦布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贴吧帖子一直被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