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说话的词语有哪些经常找不到词,想不起来但是别人说我我又知道为什么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2-08-30 14:42
准备下了回去好好看
不过看了前面的好象觉得不是很合me的口味:)
 金融 大胖 
 FIN | 109 
 蓝区 enix 
发表于:02-08-30 19:35
好像在牛奶家看过,随便给牛奶作个广告。
他家很多这种东东,赶快去看,不然他会不好意思。说不定会删掉的。
发表于:02-08-30 21:45
欺骗我的感情!
我很累的看完了,居然是这么个结局
没劲。。。
 金融 大胖 
 FIN | 109 
 蓝区 enix 
发表于:02-08-31 09:35
我也看了,花了好长的时间阿,不过还可以,感情真挚,我是说女孩的感情真挚,但是,但是颇有点怪怪的感觉,生活中男女都颇有点无奈,但是可以说这个男人猥琐,但是其实这个男人在生活中太普通了,大概男人都会这样的,他有他的理论和无奈,
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也很慷慨,给了这个女孩这样一份爱恨情愁,她总算是走过人生只有一次的感觉了。谁都不怪不怪女孩,反正有些事情一生只有一次,过去了,就再也会不来了,那么是谁又有什么关系呢,不是他,又会是他,都一样的,男孩阿,呵呵,他也不错阿,又有了一次偷腥的快感,最后以自己的软弱作结,不错,很实现阿,应该是原创吧,我是说写这个的人,而不是贴在这的
发表于:02-08-31 12:24
其实从昨晚10点到现在苏伊还没有真正睡过觉呢……
不知怎的精神不错的样子,然后发现上网速度很快,2:00之后
这两天闭上眼睛,总有一些影象交织在一起,似乎不太容易分辨清楚,也不明晰自己看见那些东西时的感受,有时微笑着便会醒来、额头却有惊觉的冷汗……
时间和空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情绪,我的感受
那天在北京,在BEYOUND之间的那首《那些花儿》,我以为已经并非是我的声音。
那个时候我想起了第一次看见那首歌的情景,那些作为前景在我身边游走的人们,在玫瑰和甜蜜中依偎取暖的情侣……街道的颜色并不鲜明,像是染了轻晕的水彩,红色暗淡在略显灰白的空气里,歌声在我们的上方飘荡悠扬,丝丝缕缕地曳着青春年少的惆怅……
散场了吗?人们开始走出剧院的大门。
我垂手而立,身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我们看着大屏幕上飘过的白色柳絮,还有那些纯净而令人心碎的笑声,情侣们低着头手挽着手从我们的身边走过,我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印象派的作品一般,一种朦胧的质感。
想来在他们的眼底,我们也无非就是如此。
那时的感受:就像过去在文字中写到的,些许温暖,宛若真实的梦幻……
我唱起那样的歌词,那样的声音,他们已经不再说话。
晚上盒子告诉我:知道吗,她很难过……
可是为什么呢?
前两天和大胖卧谈,述及爱情。
其实条理本不该那样清楚的,但为了说给别人听,总会牵强地找出一些概念。
一颗石子落在那里,那本是你要走的路:在你迈步的时候,它落在你的脚下,你踢开它或者躲开它或者踩在它的身上……
当石子已在你身后的时候,踩过它的也许会脚疼于是抱怨;躲开它的也许会觉得好奇而遗憾;踢开它的会觉得它其实该是一颗宝石而后悔不迭……
其实,那颗石子落在那里,并非是为了期待你1/3或者1/N的选择施加在它的身上;而你走过去,目的也并非是为了去对那个石子做出选择:
你只是在走路,而石子只是落了下来。
我发现这个故事写成心情小品了,狂恶心。大家可以略去不看:)
明天有力气了,再来写自己的文字。
 在南京,困的…… 
-------------------------------------------------------------
地球是圆的
 晓风残驻,月老西窗 
发表于:02-08-31 12:39
应该是足球是圆的吧:)
今天晚上看英超中国德比
 金融 大胖 
 FIN | 109 
 蓝区 enix 
发表于:02-08-31 12:43
不是啊,我的意思说:
在此侧,男人伤害女人;在彼侧,女人伤害男人
就总体而言,上帝公平
 晓风残驻,月老西窗 
发表于:02-09-01 08:17
好象都是别人伤害我
从到今天晚上。。。:(
 金融 大胖 
 FIN | 109 
 蓝区 enix 
发表于:02-09-01 20:22
文学社社长就是不一样啊,语出惊人。不过我一直很难理解,男生怎么也会有如此情怀。
如果我能象你一样,我一定会佳做自由撰稿人。做个soho是我的梦想。:)
 落于凡间的精灵 
   从明天开始,做个幸福的人 
      劈柴、喂马、周游世界 
        面对大海 
发表于:02-09-01 22:59
哎呀,不要嘲笑我咯:P
我自己写了都觉得恶心,是写给某人看的,文不择言
才发现你的签名:)
 晓风残驻,月老西窗 
发表于:02-09-02 00:14
哈哈,我早研究过这个签名咯:)
 那雪山 青草 美丽的喇嘛庙 
 没完没了的姑娘正没完没了的笑 
 那雪山 青草 美丽的喇嘛庙 
 没完没了的唱我们没完没了的跳 
 来吧 来吧 我们一起回拉萨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呀伊呀伊呀 
发表于:02-09-02 08:51
某人?who啊
 金融 大胖 
 一个大家都这么叫我的名字,很亲切,但是太胖了 
 FIN | 109 
 玩cs战队的名字,现在逐渐成为强手,现在我郁闷了就打cs,杀人! 
 蓝区 enix 
 一个我为之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的游戏-kok的id,现在逐渐淡忘了 
发表于:02-09-02 12:11
牛奶是谁?翔子。
 我是流氓我怕谁? 
 怕科比。 
 我是科比我怕谁? 
 怕科比8。 
发表于:02-09-02 12:41
发表于:02-09-02 13:32
连我都知道了
老说啊要喝牛奶的啊
 金融 大胖 
 一个大家都这么叫我的名字,很亲切,但是太胖了 
 FIN | 109 
 玩cs战队的名字,现在逐渐成为强手,现在我郁闷了就打cs,杀人! 
 蓝区 enix 
 一个我为之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的游戏-kok的id,现在逐渐淡忘了 
发表于:02-09-02 16:50
我用一段极其无聊的工作时间看完了这个稿子
最初还以为是原创呢,哎……可惜
小白,你不要老是写这些看起来就觉得郁闷的文章,放过那些可爱的女孩子好不好
都快被你杀的片甲不留了
 风长歌,  
 云梦月, 
 玉树临风 
   ――燕翅侠 
发表于:02-09-02 20:56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应该是这一句吧,对小白倒是挺合适的.同意大侠的看法,小白其实挺阳光的脸(黑洞据说曾经是灿烂的恒星,不过后来坍塌了-----著名物理学家Stephen Hawking),没必要总是搞的这么郁闷么?让我们这些观众很是不爽,不看对不起兄弟,看了对不起自己.
开始看故事我也以为是原创呢,后来发现是编辑工作的结果.很喜欢这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可惜却没有看完.我承认我有些浮躁,我承认我不太耐心,我等不到故事的结局,我讨厌淡淡的哀愁,那种挥之不去的感觉,象夏天的汗,刚冲洗干净,稍不留心就又浑身都是.
可我也承认我喜欢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就象红楼和废都,我都喜欢却从没有看完.
不过,也许签名,更有趣,
劈柴 喂马 周游世界
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
 无风仍脉脉 
 不雨亦潇潇 
发表于:02-09-02 21:33
难得看见老猪回帖子
好象小白的东西我都看不懂
 金融 大胖 
 一个大家都这么叫我的名字,很亲切,但是太胖了 
 FIN | 109 
 玩cs战队的名字,现在逐渐成为强手,现在我郁闷了就打cs,杀人! 
 蓝区 enix 
 一个我为之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的游戏-kok的id,现在逐渐淡忘了 
发表于:02-09-02 22:16
写写罢了,心境倒并非如是呢,只是写给某同学看一眼罢了
 晓风残驻,月老西窗 
发表于:02-09-02 22:19
原来这样啊
 金融 大胖 
 一个大家都这么叫我的名字,很亲切,但是太胖了 
 FIN | 109 
 玩cs战队的名字,现在逐渐成为强手,现在我郁闷了就打cs,杀人! 
 蓝区 enix 
 一个我为之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的游戏-kok的id,现在逐渐淡忘了 
发表于:02-09-02 23:41
因为那天有人转告我说她愧疚,我只想让她轻松一点,所以抛出石子论
 晓风残驻,月老西窗 
发表于:02-09-02 23:59
HASANSAS的签名也很好哦:)
 那雪山 青草 美丽的喇嘛庙 
 没完没了的姑娘正没完没了的笑 
 那雪山 青草 美丽的喇嘛庙 
 没完没了的唱我们没完没了的跳 
 来吧 来吧 我们一起回拉萨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呀伊呀伊呀 
发表于:02-09-03 00:05
是啊,哪像你的,那么聒噪
 晓风残驻,月老西窗 
发表于:02-09-03 09:46
不可否认大胖是有些聒噪,但是处于善意的.
 风长歌,  
 云梦月, 
 玉树临风 
   ――燕翅侠 
发表于:02-09-03 10:24
我说的是老猫的“呀咿呀咿”的签名……
 晓风残驻,月老西窗 
发表于:02-09-03 12:03
原来牛奶就是我呀,对对对,我的家有好多好玩的东西,现在。去看看吧。
 我是流氓我怕谁? 
 怕科比。 
 我是科比我怕谁? 
 怕科比8。 
发表于:02-09-03 15:16
我去看过了
特别那Australia的排名
 金融 大胖 
 一个大家都这么叫我的名字,很亲切,但是太胖了 
 FIN | 109 
 玩cs战队的名字,现在逐渐成为强手,现在我郁闷了就打cs,杀人! 
 蓝区 enix 
 一个我为之耗费很多时间和金钱的游戏-kok的id,现在逐渐淡忘了 
发表于:15-10-06 14:20
买着用了半个月中药瘦身的,用着还可以效果明显,现在大概瘦了10斤左右。我是从薇信购买的,那个人的号是:hufushi8 你可以去问问她
发表于:15-11-19 13:32
我很懒的,用中药瘦身秘方减了18斤下来,是我对象在威信买的,她的薇信是nana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72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第七讲:英语口语、词汇学习策略与方法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第七讲:英语口语、词汇学习策略与方法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1:15:0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七讲:英语口语、词汇学习策略与方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I forgot the word……聊天聊到一半,一时想不起来一个单词怎么说怎么办?(音频版)
此生能遇见你,已然
幸福得一塌糊涂
Jimmy's Note
吉米老师前言:和外国人聊天,或用英文报告到一半,突然想不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单词,如果支支吾吾,气氛就会很尴尬或僵掉啊!不要担心,吉米老师这次就来教大家对话绝不冷场的5大招!
结尾音乐:2U
对话绝对不冷场
&1.What’s the word for it?
那个字是什么来着……?
这句话可以用在话讲到一半,一时间忘记了一个关键字,说出这句话不但能为自己增加思考时间,若有他人明白你的意思,也可以帮你接话。
A: My boyfriend broke up with me last night. I felt desperate and ……&what’s the word for it?B: lost?A: Yes, you feel me.
A: 我男朋友昨晚跟我分手了。我觉得很沮丧而且很……&那个字是什么来着……?B: 很迷惘吗?A: 对,你懂我。
&2.Now, where was I?
&我刚说到哪了?
这是一个很常发生的情况,说话说到一半可能被打断,要再度开头时,就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想不起来刚刚的话题。
A: This is a really important matter. Taiwan&is going to become the first area in Asia to legalize same-sex marriage.(phone rings.)A: Sorry, it was my mom.&Now, where was I?
A: 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台湾即将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电话响了)A: 抱歉,刚是我妈找我。我刚说到哪了?
&3.It’s on the tip of my&
我知道那个字,但我一时想不起来……
tip 是尖端的意思,tongue 是舌头的意思,字就在舌头的尖端,多么传神的说法呀!
A: Guess what? Helen is getting married!B: That’s wonderful! Is it someone we know?A: Yes. His name is……It’s on the tip of my tongue&but I just can’t remember…..
A: 你知道吗? Helen 要结婚了!B: 那真是太棒了!我们认识新郎吗?A: 认识喔!他的名字是……&我现在一时想不起来……
&4.How shall I put it?&
&我该怎么说好呢?
当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一时之间不太知道怎么措辞,就可以用这句话争取一点时间。
A: What’s your take on the death penalty?B: Hmmm……&How shall I put it?&I think there are many aspects to think about before taking a side.
A: 你对死刑的看法是什么?B:&该怎么说好呢?我认为在选边站之前有很多需要考量的因素。
&5.Now, let me see.&
呃,让我想想。
讲话找不到适合的用字遣词,就说这句话停下来厘清一下思绪,他人说不定也能藉机加入话题发表谈论。
A: Which way do you think we should go?B:&Now, let me see…&Where did you say he lived again?
A: 你觉得我们该走哪一边呢?B: &呃,让我想想,你刚说他家住哪?
吉米老师送你365免费英语口语学习群
马上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群吧!
免费送哈利波特1-7全集!
吉米老师今天给大家送福利啦!免费赠送史上学英语哈利波特1-7中英文全集+英文原版MP3&,&一共&2999&份,先到先得,送完即止(这个公众号有150万童鞋,请一定要快哦)!怎么获得?长按下方指纹,识别二维码后发送数字&520&免费获得!
记得扫描下方二维码后发送数字&520 &才能获得哦!
长按下方指纹,识别二维码即可
一键分享到:
英语口语此生能遇见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涂Jimmy's Note吉米老师前言:国乒又出新闻了,刘国梁通过电话
英语口语此生能遇见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涂Jimmy's Note吉米老师前言: 真正让我们恐惧的不是外面的世
英语口语此生能遇见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涂Jimmy's Note吉米老师前言:“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
英语口语此生能遇见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涂Jimmy's Note吉米老师前言:斯人渺渺,歌声永存。虽然周峰淡
英语口语此生能遇见你,已然幸福得一塌糊涂Jimmy's Note吉米老师前言:从闪耀的第一名媛,到看似光鲜亮
接下来小编还有几个坏消息要告诉大家,惠州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挺住了!
90后女汉子好声音现场飙歌,感觉已经不能用车祸形容了,小编直接听尿了!
今天下午,今年福建高考切线出炉了,理工类本一批
分,文史类本一批
分。具体如下:知道了今年的高招切线,
今天6时34分迎来夏至,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天起,全国开始进入最热阶段。在我们连走出房门的勇
武汉人怎么了?武汉人热情大方!一天到晚请你吃饭!你怎么要分手?原来↓↓↓我喜欢下雨你却在晴川阁▽▽我不喜欢走
Fancy meeting You here
! 等得就是你哦!一起快乐学英语,英语可以如此简单有趣!吉米老师为你献上英语大餐:英语口语,听力,阅读,音乐歌曲,一应俱全,就等你来细细品尝啦!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查看: 2037|回复: 74
《解读温庭筠词“小山”——兼论辞格辨析》
本帖最后由 孙逐明 于
19:12 编辑
  《解读温庭筠词“小山”——兼论辞格辨析》  
  古典用语简约精练,往往语意模糊、歧义多多,需多方求索考证。
  语意模糊原因很多,某些辞格容易产生歧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温庭筠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小山”,最常见的就有眉毛说、屏风说、发髻说和乳房说,众说纷纭,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与小山的辞格有密切关系。
  本文将重点辨析小山的辞格,以此出发讨论小山的所指。仅为一己之见,不一定都对,只供大家参考。
  一、辞格辨析
  最近百家论坛对小山的辞格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罗雀先生认为“小山”指眉毛,是“小山眉”的“省文”;还批评叶嘉莹先生的省文省错了。本人认为眉毛、屏风、发髻都属借喻。霜剑先生认为眉毛和发髻都是借代。孰是孰非,不妨一一辨析。
  〔一〕省文说  
  省文在《汉典》的解释是:“省略其文字。亦指简称或略语。”
  所谓“小山”是“小山眉”的省文,显然就是“简称”。 
  简称是一种辞格,有其特有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是不能随随便便省的。
  黄民裕在《辞格汇编》里指出:“把复杂的名称简化成简单的名称,这种修辞手法,叫作简称。有简省语言,使用方便,容易流传,便于记忆等作用。”简称应注意的事项有:“简称必须合乎人们的共同习惯,约定俗成才行;在非常郑重的文件里不使用。”百度的介绍与此相同,只是特意强调“简称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词语,不要生造简称。”
  简称就是换名,目的是“使用方便,容易流传,便于记忆”,对于社会上通用的简称而言,决不可能采用容易产生歧义的常用词,否则不可能被社会接受而约定俗成。如“南京路”决不会简称“南京”,脸上的“蝴蝶斑”也不可能简称“蝴蝶”,“葡萄球菌”不会简称“葡萄”,有毒的“华山参”决不会简称无毒的“山参”,理由是不言而喻的。
  “小山眉”是眉妆的专有名词,明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载“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其中就有小山眉。有没有可能在唐代已经简称“小山”了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山”代眉肯定会造成歧义,决不会被广大群众接受而“约定俗成”。罗先生在历史文献里就找不出任何小山眉已简称小山的可靠证据。
  “小山”有没有可能是温庭筠为了特定的修辞目的,如制造双关、营造某种趣味等等,故意临时性使用有歧义的简称呢?显而易见,这首《菩萨蛮》里根本看不出有这种必要。生造简称是诗文写作的大忌,温庭筠是大诗人,是驾驭语言的大师,绝不会作生造简称的蠢事。  
  由此可见,小山绝不会是什么“省文”,肯定是其它辞格。
  此外,罗雀先生批评叶嘉莹先生对小山的解读。罗先生说,“小山屏”是“小的山屏”而不是“小山的屏”,因此不能省作“小山”。叶嘉莹先生错误地把“小山屏”省作“小山”,违背了构词法。
  首先,叶老师的解析中根本没有“小山屏”“小屏山”的字样,何来“小山屏省作小山”之有?罗雀先生的批评完全是无中生有。其次,既然小山省文说是罗先生的胡编,叶老师怎么可能作这种蠢事?
  此外,罗先生对简称简化方式的解释也是错误的。这里顺便介绍一下简称构词的常识。  
  省文简称根本没有不允许割裂词素的规定,简化方式灵活得很。以三音词为例,随便哪一个字都可能省:
  1、省尾式。生地黄是“生的地黄”而不是“生地的黄”,却简称生地。类似的还有:生乌头——生乌,洋葱头——洋葱,香芋头——香芋……
  2、省头式:人参须是“人参的须”而不是“人的参须”,却简称参须。类似的还有:牡丹皮——丹皮,紫苏叶——苏叶,大腹皮——腹皮……
  3、省心式:包心菜是外皮包心的菜,而不是塑料袋包起来的菜,却简称包菜。类似的还有:青辣椒——青椒,肉豆蔻——肉蔻,内电阻——内阻……
  罗先生应当明白,约定俗成是一条最基本的语言学原理。省文简称也是约定俗成的,只要被大家承认而沿用下来的简称,都是正确的。  
  语言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不下苦功夫是学不好的,望文生义地乱用语言学的专业术语,不但无法正确地“解诂”古诗文,还会闹笑话。
  2,借代和借喻  
  既然不可能是省文,就只可能是借代或借喻了。
  我们先辨析屏风说里的辞格。
  大家都知道借代偏重相关性,没有相似点,不能改成明喻或暗喻,借喻偏重相似性,有相似点,可以改成明喻或暗喻。
  著名修辞学家中国修辞学会秘书长王希杰先生特地强调“相关性”的重要性,他说:“修辞学上的借代格——基础是相关关系。区别与比喻格的关键在于:比喻建立在相似关系上。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不是借代。用圆规指代杨二嫂是比喻中的借喻,不是借代。”
  问题是我们如何理解“相关关系”?相关是“彼此关连”的意思,是不是只要“彼此关连”就可以借代?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毫不关连的事物。湖南深山老林里一条蚯蚓与美国纽约是摩天大厦也“彼此关连”,它们都附着在地球上,不快不慢地随着地球一起旋转,这也是一种“彼此关连”。我们能用“蚯蚓”借代“摩天大楼”吗?
  可见借代所需要的“相关”,必须有一比较明确的“标准”。
  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南地区修辞学会会长郑远汉教授在《辞格辩异》一书里对借代的“相关性”作明确的解释:
  《现代汉语修辞学》的作者说指出:“代替式〔即借代〕,借体和本体,凭一定的不可分离的关系以结合,两者的关系是现实的实际的。而比喻式,喻体和本体,是凭恰似点以结合,两者的关系是虚性的。这是根本异点。”〔第125页〕这是很切要的话,比简单地用“相关性”、“相似点”来区分要清楚、切要。
  也就是说,拐弯抹角牵扯的关系是不能形成借代的,必须是“现实的、实际的、不可分离的关系”才能形成借代。
  郑教授以鲁迅笔下的“圆规”为例,说明什么才是借代需要的相关性:
  ①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孙逐明按:原书第二个“圆规”下面有着重号〕
  ①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孙逐明按:原书第二个“圆规”下面有着重号〕
  郑教授解释说:
  例①里本体是“杨二嫂”,腿细脚尖是她的形体特征,这个形体特征与杨二嫂有实在的、密切的关系,而“圆规”与杨二嫂绝无实在的关系,作者无非根据圆规在腿细脚尖这一点相似,通过联想将二者联系起来,所以“圆规”只是借喻,而不是借代。
  显而易见,“圆规”与“杨二嫂”的关系不是“现实的、实际的、不可分离的关系”的关系,仅仅是相似,它还可以改成明喻“杨二嫂就象细脚伶仃的圆规”,所以应当是借喻而不是借代。
  鲁迅用“花白胡子”代“老头子”就不同了,“花白胡子”是长在“老头子”的嘴边的,是“现实的、实际的、不可分离的关系”的关系,而且不能改为““花白胡子就象老头子”,所以是借代。
  掌握了“现实的、实际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条原则,小山与屏风是借喻还是借代,就一清二楚了。
  “小山”与“屏风”是迥然有异的事物,根本不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霜剑先生说“小山”是屏风上的“画景”,与屏风相关,因此是借代。一则,“画景”仅仅是霜剑先生的可能性猜想,根本不是“现实的实际的”的关系;况且,屏风上常常画蝴蝶,蝴蝶能借代屏风吗?黄山多猴子,猴子能借代黄山吗?
  “屏风”与“小山”根本不存在“现实的、实际的、不可分离的”相关关系,而是相似,叶嘉莹先生说得很清楚:“小山的形状,指的是屏风,是折叠的屏风,有点像山的形状。”小山与屏风可以改成明喻:折叠的屏风就象重叠的小山。
  显而易见,小山绝不可能是借代,只能是借喻。
  “画着的小山图案”之说,来自于胡国瑞先生的见解,他认为“小山”不是修辞格,而是实写“床榻围屏上的画景”,这也是不可能的。胡先生忽视了赏析诗文的一条基本原则:一切从文本语言出发。《菩萨蛮》的文本语言里,从头至尾看不出“小山”是“床榻围屏上的画景”的意思,纯属胡先生为了自圆其说的猜想。这种忽视文本语言的解析方法是不可取的。
  霜剑先生还提出一条反驳借喻说的理由:“小山是矮小的山丘,和立在室内的家具实际上无相似性。再看能否改为明喻?说‘屏风像小山一样重叠着’也很难解释得通,因为此处是指:画有小山的屏风重叠着。” 
  这是很搞笑的理由。霜剑先生自己引用的比喻句“青牛关畔寄孤村,山当屏风石当门”和“春山眉黛低”里,难道青牛关畔的山只有几尺高不成?难道春山只有半寸高两寸长不成?
  看来霜剑先生根本不理解比喻“相似点”的本质特点。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形似”,只要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相同即可成喻。如鲜花喻美女,仅因都“美丽”;若以以鲜花根本不像人形而否定它,岂不是天大笑话?
  屏风与山本来就是迥然不同的物体,可都有一个鲜明的相似点:能遮障保护后面的物体。只要是有遮障保护作用的两个物体,无论是否形似,都可以成喻。如“昆明将建防护林体系构筑城市绿色屏风”、“浩浩长江,既是一条黄金水道,又是一道南北交通的天然屏障”、“她的一部分宅基地,现在从房间里出来就是马路,多亏了这根电线杆,有车子经过时都会减速慢行,如果电线杆拆除了,对她家来说,就等于少了一个安全屏障。”连一条河、一根电线杆都可用屏障〔即屏风〕来比喻,何况“重重叠叠的小山峦”与“折叠的屏风”还挺形似,为何不能成喻?
   霜剑先生认为小山指代眉毛也是借代,理由是“小山和眉毛相关的原因是有‘远山眉’之说。”这里是把“小山”偷换成了“小山眉”,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小山借喻眉毛的理由,叶嘉莹先生说得很清楚:“折叠的屏风,有点像山的形状。”
  通过上述辞格的辨析,应当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正确“解诂”古诗文,是需要多方位的知识。其中必要的词汇学和修辞学等语言学常识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借代和借喻的区别,一直是修辞学家们争执不休的老大难,没有精深的研究,是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  
  此外,语言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体系,每一个术语都有准确严密的定义。望文生义乱用语言学术语,不但不可能不可能正确地“解诂”古典诗词,还可能闹笑话。
  三、关于历史文献的考证
  在这场小山的解诂热议中,有一个十分普遍的观点:把文献资料当成判定某一修辞手法能不能成立的唯一标准。
  罗雀先生的说辞最具代表性,他说:“语言不是用公式推理出来的,它是约定俗成的。有没有这种用法,需要文献为证。有例证的就可以成立,反之则不成立。找不到以“小山”代指屏风的,就不能以屏风义去解“小山”。所以,掌握词汇需要一个一个地学习和积累。”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对杨泽民《品令》〔咏棋〕“远山山叠非有恨”的考证身上。很多朋友仅因古诗文里的远山经常喻眉,找不到远山喻棋的先例,就断定“远山山叠”一定是喻指双眉紧蹙,绝对不可能喻指棋势。  
  这完全是缺乏语言学基本常识的和文学规律的外行话,是十分荒谬的观点。
  词语的语义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稳定的基本义,通常在辞典里可以查到。这种基本义是约定俗成的,个人不能随意创造基本义。  
  词语的基本义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先秦时代的“革命”与现代的“革命”,语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词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义是什么,古典文献的考证是最有力的证明。例如作为眉妆的“小山眉”究竟起于何时,它有无通用的简称,完全取决于史籍的考证。
  另一种是因具体语境形成的临时新义,词汇学称之为“语境义”。语境义是具体语境造成的临时性语义,离开了具体语境,这种临时性语义就消失了。因此语境义是不可能约定俗成的。  
  因采用比喻而产生的比喻义,就属于临时性语境义里的一种。临时性的比喻义同样也是不可能约定俗成的。任何人可以任意地创造史无前例的新比喻句,只要它们符合比喻的基本规则就行。
  因此,任何一个比喻句能不能成立,根本不在乎有无历史文献的先例。如果每一个比喻句必须有文献资料的先例可循才能成立,那么比喻修辞格就根本不可能产生。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比喻句一定有首创者,而首创者一定没有先例可循;如果非得有先例可循才行,第一个比喻句就根本创作不出来。没有首创作品,后人永远没有先例可循,比喻也就永远建立不起来。
  其它崇尚创新和个性的修辞格都是这样:
  如果非得有先例可循才可能成立,以鸟鸣起兴的关关雎鸠就不可能高踞于国风之首;
  如果非得有先例可循才可能成立,以美人香草喻君子的离骚就不可能成为千古绝唱;
  如果非得有先例可循才可能成立,以煮豆燃箕喻手足相残的七步诗就不可能流传千古;
  如果非得有先例可循才可能成立,宋祁的“红杏尚书”、秦观的“山抹微云君”、贺铸的“贺梅子”这些雅号就不会令后人津津乐道地传为美谈了。
  比喻句非得有先例可循才可能成立的观点难道还不荒谬吗?
  比喻句在古籍中寻找先例的考证法虽然不是必要的,但它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古代例证尽管不是必要条件,却是充分条件。换言之,没有先例的辞格不一定不能成立,可只要有先例,辞格就一定能成立。因此例证法被评论家广泛使用。  
  在应用比喻句的例证时,特别要要注意三点:
  第一、只能作为充分条件使用,不能成为必要条件。若以无先例为由否定比喻句的正确性,是极端错误的作法。
  第二、必须是以甲证甲,不能以甲证乙。道理很简单,羊爸爸羊妈妈长角只能证明小羊会长角,不能证明小猪也会长角。
  霜剑先生在《“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指屏修辞上是合理的(兼答罗雀)》一文里,就犯了以甲证乙的毛病。他搜集了八个例证来证明小山可以借代屏风,可这些例证全部是比喻句,没有一个借代句:
  岚似屏风草似茵(徐夤)——“岚似屏风”是明喻。
  屋头山水胜屏风。(张孝标)——“山水胜屏风”是暗喻的一种,王希杰称之为“强喻”。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李白)——“屏风”借喻山崖。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并列式明喻,用屏风比喻庐山。
  山当屏风石当门(吴融)——“山当屏风”暗喻。
  山展屏风花夹篱(白居易)——“山展屏风”暗喻。
  山水屏风永不看。(薛涛)——“山水屏风”并列式明喻。
  山字素屏风。(陆游)——“山字素屏风”并列式明喻。注意:喻体是“山字”而不是“山”。
  这些例句全部是比喻句,没有一例是“山”可以借代“屏风”的例子。它们只能证明小山可以“借喻”屏风,根本不能证明可以“借代”屏风。霜剑先生的例证,恰好成了他所反对的“借喻说”的有力例证。
  以甲证乙的毛病相当普遍,绝非霜剑先生一人。最近的“床”、“小山”、“远山”词义的热议中,就充斥着以甲证乙的现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三,例证只求本质特征相同,不能苛求词语雷同
  例如古人以“远山”喻眉,不等于“小山”不能喻眉;换言之只要是山,远山也好,小山也好、笔架山也好,只要与眉相似,都可以成喻。
  同理,古人例句里用“萦山合”“度岭迟”“黑山”来喻棋势,不等于“远山”就不能喻棋势;换言之,任何由山组成的词组,只要它在具体语境里与棋势相似,就可以成喻。
  试请问这些朋友,前人用“杨花似雪”咏雪,难道岑参就不能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咏雪?非得写成“千树万树杨花飘”不成?。
  大家千万不要忘记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蠢才。
  如果新创的比喻非得与前人雷同不可,后世诗人都将变成庸才和蠢材,再也甭想出天才了!
  因此,例证只求本质特征相同,不能苛求词语雷同。
  本质特征是什么?请大家返本溯源,从修辞格的定义中去寻找,符合定义的修辞句一定能够成立,无论有无先例,无论先例是否雷同。
  四、诗文主旨和艺术风格对修辞的统摄作用  
  我一直强调,眉毛、屏风、发髻和乳房都可能是小山的喻指对象。罗雀先生对此提出强烈的质疑:
  “修辞手法借喻、借代的使用,从词汇学的观点看,都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这种代替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造成多指。如果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可能产生多种理解,那么这种修辞手法就犯了指代不清的错误。可见,如果“小山”是借喻,而它又可以代替眉、枕、屏、发等多样事物,那么这是譬喻不当、表达不清。显然,指温庭筠词犯此种低级错误只能是对古人的诬蔑。”
  “叶氏为什么只列出三种可能?如果‘小山’不是作为一个词而只是作为借喻而存在,那么‘与山有点像的’事物何止这三种?孙先生本人不是认为女子的发髻才更像山吗?孙先生不是还说乳房也像山吗?再比如:鼻子是不是也有点像山?人手的五指是不是也有点像山?并且五指也是可以‘重叠’的。叶氏怎么排除这种可能呢?房子里像山的东西一定不少,比如屋梁的形状是不是也有点像山?叶氏为什么不把这些可能罗列进去呢?”
  看来罗雀先生缺乏语言学的基本常识。
  首先,词义除了精确义之外,还有模糊义。以称呼的指代为例,“罗雀先生”“霜剑先生”是很精确的,“你、我、他”就比较模糊了,而“有些人、那些人”就更模糊了,究竟具体指代谁,肯定会有歧义;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有歧义就犯了“指代不清”的错误。
  借代与借喻的指代精确度和模糊度是有差异的,这是修辞格的作用和性质决定的。  
  借代的主要功能是“换名”,目的是避免指称的重复,增加名称的形象性。因此借代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密切相关的事物,以避免产生歧义。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指称”根本不是比喻的主要目的,因此主体和喻体必须是毫不相关的事物,正因为如此,任何与本体有某个鲜明的特征相似的事物都可以充当喻体;而喻体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同一喻体势必可以比喻多种事物。这种性质,钱钟书先生称之为“喻有多边”。
  比喻的正常形式是明喻,明喻与变体之一的暗喻里,主体喻体都出现,喻体的喻指对象是明确的的。借喻里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如果没有外部条件约束,喻体的喻指对象很可能非常多,而且似乎都能成立。温词小山的所指众说纷纭,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借喻容易产生歧义,但罗雀先生一定要弄明白:修辞只是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辅助手段之一,喻体的多指必将受到诗歌主旨、艺术风格、前后文的呼应等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产生收缩。  
  以“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例,这首诗描写一位贵妇人迟起梳妆打扮,用贵妇人打扮的奢华和美丽来反衬她独守空闺的闺怨。小山的喻指对象必然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至少应当有:
  ① 小山的喻指必须与贵妇人“懒起”以及“梳妆打扮”有关,诸如屋梁、笔架、马桶之类象山的器物,应当排除,② 必须是能重叠的物象,鼻梁应排除;③ “美”是这首诗的基调,必需选用美的典型物象;五指虽然重叠,但缺乏美的典型性,应排除;④ 必须与温词的艺术风格相吻合,两个乳房紧挨可形容为重叠〔解释见后〕,虽然美丽却太色情,却与温词典雅蕴籍的诗风不吻合,也应排除;⑤ 与闺怨的主旨不能相冲突。两个枕头相并可表重叠,而且很美丽,但哪有“孤枕难眠”更能体现闺怨呢?故枕头也应排除。
  只剩下的眉毛、屏风和发髻与上述条件基本吻合,唯“重叠”一词需要索解。
  重叠是重复相叠的意思,只要两个以上相同的物体重复相叠就能称之为重叠。重叠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上下层叠。字典载“重叠”有“层叠”义,北周庾信《和从驾登云居寺塔》“重峦千仞塔,危磴九层台”,就把层层相叠的宝塔喻为“重峦”,因此用“小山重叠”喻层叠的发髻也是很吻合的。
  二是横向叠连,如能折叠的屏风与重岩叠嶂都是是横向叠连;双眉紧锁,两乳紧挨、两枕并靠,也是横向迭连。
  通过层层筛选,就只剩下屏风说、眉毛说和发髻说完全满足修辞格的要求。至于哪一种说法最符合全诗的主旨和意境,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个人偏向于发髻说和屏风说,不反对眉毛说。
  五、关于诗无达诂
  小山所指已经收束到了“屏风说、眉毛说和发髻说”三种,个人认为:诗无达诂,这三种说法是可以兼收并蓄的。
  诗无达诂是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来的。在艺术鉴赏中,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甚至于“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诗无达诂”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  
  诗无达诂在李商隐的作品中最为明显,无题诗的主旨是什么,《锦瑟》篇的锦瑟究竟喻指什么,谁也不敢断言。“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就是诗无达诂的注脚。
  不光是优秀诗歌是这样,优秀的小说戏剧散文何尝不是“文无达诂”?红楼梦之所以有那么多流派的红学,不就是“文无达诂”的最好写照么?
  优秀诗歌因诗无达诂所产生的纷纭意象,能够增添丰富的联想和韵味,并不会削弱而是增强主旨的深化,增添繁复丰饶的美感。如果诗歌主旨和意象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清清楚楚,还能有审美情趣可言吗?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著名小说《罗生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无达诂所产生的艺术魅力。
  《罗生门》 在树林里的一场事故之后,记下了三位当事人的陈述和一位目击者的证词,令人关注的是三个人的陈述和目击者的证词都不一样,并且目击者的证词前后发生过变化,于扑朔迷离之中凸现人性的机微、人的无可信赖和无可救药,展开了人们对人类自身情况的询问。
  每一个人是陈述虽然各不相同,却又相辅相成凸显了作品的主题,而且饶有兴味。这与同一诗歌的多种解读相辅相成凸显主旨的审美情趣不是很相近吗?
  以温词《菩萨蛮》为例,其主要写作特点是“以美衬怨”;眉毛说、屏风说和发髻说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矛盾;眉头紧蹙体现的是西子捧心的病态美,屏风说一如舞台中美人背后华美布景,发髻说则流畅地展现了“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落”的自然之美,三种不同的美感有力地衬托了全词最后“双双金鹧鸪”引发的孤独寂寞的闺怨。
  读者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去欣赏温词,难道与罗生门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日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11:35 编辑
错误论调多多、将陆续指出.先说其一:&远山&字典标明一义即眉,何需”借喻“?&双叠远山非有恨&指眉毛双皺,那里指什么棋势?这么简单句意你解得牛头不对马咀,还论什么?搞笑?
远山(遠山) [url=]
& & & & & & & & & & & & & & & & [/url]
& & & & & & & & & & & & & & & &
yuǎn shān
& & & & & & & & & & & & & & & &
ㄧㄨㄢˇ ㄕㄢ
& & & & & & & & & & & & & & & &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11:40 编辑
其二,你凭何又指责胡国瑞?他说”小山&是指床边围屏上的画,是符合当时情景的一种解释。小山,是屏风的特征,故可惜代,语法及修辞均通,有何错误?不踩名人你出不了名是吗?
胡国瑞()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尤致力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和唐诗、宋词研究。武汉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 。1946年回武汉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还曾任该校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三至九世纪研究室主任、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所长、校务委员会委员。50年代,他曾到北京大学学习马列主义文艺理论。他曾担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顾问,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文学学会第一届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湖北省作家协会顾问、湖北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武汉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委员等职。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 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的60余年,他培养了一批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和科研的骨干,编著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作品选》、《唐五代宋词选》、《李白研究》等多种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学术专著。他发表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已汇集成《诗词赋散论》,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出版。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孙逐明 于
11:09 编辑
  《词语语境义的几种类型》
  http://hi.baidu.com/jyunjprkfcbcfmd/item/b51ff5aa4dad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语境义”。词语的语境义常以如下方式出现:
  1.比喻生成的语境义。词语的比喻义在特定语境中生成了新的含义。例如:“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福音书”本是基督教徒对《新约》的称呼。这里比喻好消息、幸福的消息。于勒被兄嫂打发去了美洲后,来信说自己发了财,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这对一心想发财的菲利普夫妇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幸福的消息。所以称它为“福音书”,表现主人公自私的阴暗心理。
  2.感情色彩转换后的语境义。选择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但有时贬义的可以褒用,褒义的也可以贬用。例如:“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魏巍《我的老师》)
  “狡猾”本是贬义词,形容人很不老实。但在这里是“调皮”、“机灵”的意思,成了褒义,表现了孩子们的得意神情。
  3.反语表达的语境义。反语是作者含蓄曲折地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实际要表达的意思与字面的意思完全相反。例如:“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标致”的本义为漂亮,这里表现了丑恶。讥讽“清国留学生”的庸俗、腐朽的丑恶嘴脸。
  4.旧词新用的语境义。一些旧的词语,作者赋予它新的含义。例如:“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鲁迅《藤野先生》)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随着科举在中国的消亡,“落第”一词也完成了它的使命。但作者旧词新用,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5.对比形成的语境义。在同一语段中,同一词语表达的意义有时也不尽相同。例如:“日兵‘无法劝阻’,学生怎会‘无法劝阻’?”(鲁迅《“友邦惊诧”论》)
  两个“劝阻”含义不同,前者表示抵抗,后者表示镇压,对象不同,方式不同,意义不同。
  把握好词语的语境义,要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加以分析推敲,才能准确地理解。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11:41 编辑
其三,混淆了借喻和借代、鲁迅先解释了杨二嫂为什么叫圆规,曲波也先说明了座山雕来历,来源于相似性,不等于总是借喻。故圆规、座山雕后成借代,远山,连山皆可代眉。我列举山与屏的比喻句亦然,当后来用小山代指屏风时已是借代,你再提高点悟性吧!
其三,混淆了借喻和借代、鲁迅先解释了杨二嫂为什么叫圆规,曲波也先说明了座山雕来历,来源于相似性,不等于总是借喻。故圆规、座山雕后成借代,远山,连山皆可代眉。我列举山与屏的比喻句亦然,当后来用小山代指屏风时&
你读一读著名修辞学家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和郑远汉的《辞格辩异》吧
圆规与杨二嫂不是相关关系,而是相似关系,杨二嫂与圆规可以改成明喻,鲁迅的小说里就有现成是明喻:杨二嫂就象细脚伶仃的圆规。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11:41 编辑
其四,诗无达诂是存在的,但不应成为掩盖明显谬误的借口。像你将&远山双叠解为棋势、罗雀将”鸦鹭&解为双陆棋即属此类。..
追求诗意的人生
其三,混淆了借喻和借代、鲁迅先解释了杨二嫂为什么叫圆规,曲波也先说明了座山雕来历,来源于相似性不等于总 ...
你读一读著名修辞学家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和郑远汉的《辞格辩异》吧
圆规与杨二嫂不是相关关系,而是相似关系,杨二嫂与圆规可以改成明喻,鲁迅的小说里就有现成是明喻:杨二嫂就象细脚伶仃的圆规。
  借代的定义和范围及本质
  王希杰
  提要:借代是常用修辞格。流行的定义忽视了它的本质特征,使得一些重要得借代现象长期被忽视了。从定义入手,重新认识借代的范围,全面把握借代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深入认识借代的本质。
  关键词:借代相关关系借代语空符号非名词借代潜借代潜借代显化
  一以偏概全的定义
  借代是传统辞格,也是常见的辞格。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也说明:越是常见的东西,就越容易被忽略。但是,时至今日,借代还没有得到修辞学界应有的重视。借代其实是很值得认真深入地研究的。
  借代的定义,往往重视“代”,而忽视了借代的条件。通常的定义强调的是不用本来的名称,而用与它相关的名称。例如: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唐松波、黄建霖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57——58页,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
  “要说一件事物,不直接说它的本名,而用和这件事物有着极密切关系的名称来代替,就是借代法;叶叫做换名、代称、代替。(黄丽贞《实用修辞学》83页,台湾国家出版社1999年)
  “Metonymy一词来自希腊语,意为‘achangeofname’。借代就是用A事物的名称来代替B事物的名称。A、两事物在某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提到A事物时,人们便自然想起B事物,这就是借代的基础。”(文军编著《英语修辞个词典》129页)
  这些定义虽然能够解决不少问题,但是却是很不全面的。
  第一,说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本来的名称,这能够说明一些事实。例子当然很多,例如人们熟悉的诸葛亮答关羽书:“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孔明明明知道他叫关羽,却称呼他为“美髯公”。因为直呼其名,在中国文化中是不礼貌的。由于他的胡子特漂亮,就称呼他为“美髯公”,这是对关将军的尊重,关羽本人因为诸葛亮的这一借代说法而陶醉了。
  但是因此就说所有的借代都如此,那就是以偏概全了。事实上只有一部分借代如此。还有许多借代是这一定义所包含不了。有时候,我们需要称呼得对象,本来就没有名称,也有时候是,那事物是有名称得,但是交际者当时不知道,不得已只能用借代方式来表达。例如,警察要我们指认嫌疑认,我们只能是:“是大胡子下手偷得,是随后大块头转移脏物的。还有个红鼻子在打掩护。有个戴目镜先生也很可疑。”
  第二,中外修辞学论著中,都强调“名称”,把借代的范围局限在名词上,这也是不很妥当的做法。
  定义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现在流行的借代定义反映了修辞学界对借代的认识还是很不全面的。而这种不全面的认识有影响着对借代的深入研究。定义的以偏概全,必然导致对借代本质认识的偏差。例如黄庆萱阐释借代的心理基础时说:
  人类对于一些经常出现的刺激,常产生“消极适应”。……所以古人说:“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老子甚至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充分说明了人类对经常刺激的麻木。要想使刺激有效的引起人类的反应,便必须讲究刺激的新颖性。心理学上的实验也证明,新颖的刺激远较经常的刺激易引起“注意”。“借代”一法,就是在这种心理基础上架构而成。(黄庆萱《修辞学》251——252页,台湾三民书局1995年)
  董季棠给借代下定义时说:
  平常说惯的词语,不新奇,引不起读者的注意;作者用另一种说法来表示,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这另一种说法,虽不使本来的事物,当和本来的事物必有某种关系,如全体和部分关系,或标帜和本体的关系等,借它来表示。这种修辞法,叫做“借代”。(董季棠《修辞论析》213页,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这种理论对许多借代是不适合的。其实,有许多借代是由于恐怖心理,或等级制度等原因而产生的。因为恐怖,明明知道拿事物的名称,但是不敢说出来。由于等级制度的压力,人们不能够直接说皇帝(顶头上司)的名字,这是导致了许多借代的产生,其原因显然是不能用黄庆萱的理论来解释的。张拱贵主编的《汉语代语词典》分代语为四大:一、借代(一):旁代,二、借代(二)对戴,三、引典式,四、婉称式。其中的婉称式,又叫婉称代:“因避讳、避讳和避亵等形成的代语。”例如:太平间、归西、长眠、归天、归土、归阴、同房、房事、床上戏……。就是一般修辞学论著中对借代的阐释所不能概括的。
  二 借代和空符号
  时至今日,借代研究者所关注的中心往往只是已经有了名称而说话人故意不用,却用别一个名称来指代的现象。这忽视了借代的多样性,把许多借代现象排除在外了。
  事实上,许多时候往往是这人或事物本来就没有名称,但是又非指称不可。有事物确没有语言符号,我们称之为“空符号”。
  在语言的诞生初期,词汇的数量是很有限的。空符号的数量必然使非常巨大的。这时候,表达者面临着的困境是:许多事物没有名称,但是却又非说不可。那么,最简单也最常见的办法显然就是利用相似关系和相关关系来指称。看到一种新的动物或植物,就用已经指导的熟悉的动物或植物中与之具有相似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来称呼它。这是世界各种语言中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也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相似关系是比喻的基础,相关关系是借代的基础。所有,比喻和借代就是构词的两种最常见的手段。
  在语言已经相当丰富发达的时候,即使是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也还是、也必然是还有许多事物是没有名称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空符号”(语言世界中的空档、缺位现象)。这给表达者带来了表达的困难。为了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表达者就必须临时创造出新的词语来。不管一种语言是多么得发达和丰富。都不可能对宇宙间的每一个事物都给一个名称的。我们的生活中就;经常会遇到没有相应名称的事物的。这就是我所说的“空符号”。例如,尽管几何教科书上几何图形已经很多了,但是我们所遇到的许多图形,却是几何教科书上所没有名称的。空符号的存在,必然给交际活动带来困难,例如,英语中有:sheep(绵羊)、goat(山羊)、ram(公羊)、ewe(母羊)、lamb(小羊)。却没有一个相对于汉语中的“羊”的词语,中国的羊年,美国人就不知道怎样说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表达活动就是用词造句的活动,并不是非常全面的。其实,表达活动也说创造词语的活动。虽然所创造的词语的数量是有限的,其中的许多词语可能是偶发的、一次性的、没有生命力的。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都会创造一些新的词语,不过有多少之别罢了。人类的认识活动永远不会结束。语言也不可能停滞不变,运用借代和比喻的方式来创造新词语的活动也永远不会停止。
  对于本没有名称的事物来说,借代是修辞活动和构词活动的统一。这时的借代其实很难说是学者所认定的“美化”行为。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说:“代替式又名‘借代’,又名‘换名’,特点时艺术的代替。它不直接说出事物原名字,而把事物换一种说法,这样就有特殊的形象力。”这种说法对是完全不适用于本来就没有名称的情况的。借代,以及比喻,往往被认为是美好语言得手段。其实本来是人类生存得手段。这种借代,首先是人类的一种生存需要。
  在我提出空符号的时候,我就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是如何克服空符号的困难的呢?我的回答是:借代和比喻。借代通过相关关系,比喻通过相似关系,把别一个事物的名称用可到这一个事物之上。这时候,说话人主要不是为的形象生动委婉含蓄什么的,他只是为了达意。因此,我们以为,借代不仅是修辞手段,首先是一种思想方式和言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新词语的方式——借代造词和借代生义(借代义)。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物体和声音之间是有相关关系的。不同的物体的声音是不同的。人们可以用声音来区别物体,作为物体的标志,以来指称事物。摹声词语在原始语言中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所有,语言学史上有语言起源的“摹声说”。个体发育史是种族发展史的缩影。儿童喜欢和习惯用声音来称呼他不知道的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儿童言语中,借代现象特别多,因为他的词汇数量很有限,他就利用已经知道的熟悉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例如,的的——汽车,汪汪——狗,事物的所发出的声音和事物之间是具有相关关系的。
  三 有名称但我不知其名时的借代
  现代汉语是丰富发达的语言。现代汉语的词汇的数量是巨大的。这是汉民族的集体财富。但是,具体的个人,即使是大学教授,即使是现代汉语专家,即使是汉语词典的编撰者,也不可能掌握现代汉语中的全部词汇。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事物是有名称的,但是我不知道。而且,事实上,我们不知道名称的人或事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比我们知道名称的人和事物要多得多,恐怕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事物本来又名称,但是我不知道,可是又必须指称出来,那么就得借助借代手法。
  鲁迅在《写于深夜》中写道:
  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半球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马褂问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之后,就又问道:“你是木刻研究会会员么?”
  鲁迅在《示众》中写道:“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这两个人当然也是有自己的名字的,但是作者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两个而当然是有姓名的,但是,被审问者是不知道的,而且作者鲁迅也是不知道的。而且是不能问的,不需要问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情就是:这人或事物本来是有自己的名称的,但是表达者——我或你——在表达之时,的确是并不知晓的。而且又能去询问,也不能等到问清楚之后再称呼。这就呼唤借代出场了。这种现象其实是大量存在的。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许多的人,其中我们知道名称的是很少数的,大多数都是本有名称但是我们确不知道的,其中有的是我们或不能忘怀的,或必须记住的,或必须指称的,这时指称的方法就是借代。就是用同它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
  再进一步说,即使我们知道人或事物得名称,但是也并不等于就能够及时从大脑中提取出来。有些事物的名称我本来是知道的,但是说话的时候忘记了,想不起来了。人不能不同自己不知道对方姓名的陌生人打交道,有时又不能够先问对方的姓名。对我们已经或暂时想不起姓名的来访者,我们不好意思说自己忘记了人家的姓名,常常说先寻找某种相关关系,运用借代手法来称呼对方。当然也有我们不知道可也不需要知道甚至是不想知道的,但是却又需要指称的。这时也用得着借代手段。
  如果说,本来有名称,却故意不用,而用与它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这说积极的、主动的,那么,在本没有名称、或不知道名称的时候,只能用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这就显然是被动的,也谈不上什么积极的。如果你我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去,又不懂人家的语言,面对着许多已经有了名称当我你不知道名称的事物,又需要不断交流感受,那就得大量地运用借代和比喻了。
  四非名词的借代
  现有借代定义中的关键词语是“名称”,被认为是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人的陈望道在现代修辞学的里程碑的著作中《修辞学发凡》中说:“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事物。”名称是名词的一个部分。这言下之意就是:借代是名词运用的问题。这种把借代局限在名词的范围内的观念,是非常流行的。
  现在我们可以问一问的是:借代一定、只能是名词吗?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它关系到对借代本质的把握。
  事实上,具有相关关系的不一定只是名词。例如:不说“害羞”,说“脸红了”;不说“害怕”,说“腿发抖了”;不说“儿童时代”,说“穿开裆裤的时候”;不说“写作”,说“爬格子”;不说“死亡”,说“心脏停止了跳动”;不说“取得博士学位”,说“至于头上戴了博士帽、身上穿了博士服”;……这些例子满足了借代的两个条件,也应当看作为借代。再如陶行知的《马克思墓》:
  光明照万世,
  宏论醒天下。
  “二四七八”,
  小坟葬伟大。
  用来指代马克思墓的“二四七八”,是数词。再如:86061部队——38:妇女(三八妇女节);60——60岁的老人;61——儿童(六一儿童节)。5471部队——54:青年(五四青年节);71:共产党员(七一,共产党成立纪念日)。5471——青年农民,54:青年节。7:像锄头。1:像扁担。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形容词“绿”是对动词“到、过”的借代,是用结果代替原因。
  许多把借代定义为名称的修辞学论著中,所举出的例子中就有:
  (1)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按:“就木”是动宾短语。)(原引用者解释说:“衣带日已缓”是指人消瘦,这是结果,而人消瘦的原因是相思。)
  (2)列子见之而心醉。(《庄子应帝王》)
  (3)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战国策齐策》)(按:认为是借代的人引用宋人鲍彪注“言交于未贵之时”,证明这是借代。)
  (4)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
  (5)我如今到那里呵,敢着他收了蒲蓝罢了斗。(元无名氏《陈州粜米》)(原引用者解释说:“收了蒲蓝罢了斗”代替停止通过粜米而残害百姓的行为,所以是借代。)
  (6)我在此所有的希望与快乐全在邮差手里。(徐志摩《致胡适》)(原引用者解释说:“全在邮差手里”是指全在亲友的来信中,意思是说全在亲友的来信中得到希望和快乐的结果。)
  这里的“就木焉”、“心醉”、“衣带日已缓”、“全在邮差手中”等,都不是名词!“心醉”是主谓短语。“就木”动宾短语。“衣带日已缓”,主谓句。
  在董季棠的《修辞析论》中,我们发现:
   (1)死伤未收而之弃,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左传文公十二年》)
  (2)吴王帅其贤良与重禄以上姑苏,使王孙雒行成于赵。(《国语越语下》)
  (3)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软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
  (3)批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史记项羽本记》)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东坡《水调歌头》)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6)寰区万里,遍征求窈窕,谁堪领袖嫔嫱。(《长生殿定情》)
  (7)那一队娇娆,十车细软,便是俺的薄薄宦曩。(《桃花扇逃难》)
  董季棠解释说:“死伤”是指死或伤的人。(按:死和伤都是动词。)“贤良”指吴王亲进的人。“重碌”指朝庭受厚禄的大臣。(按:“贤良”是形容词。)“肥甘”代食物。“轻暖”代衣服。(按:“肥甘”和“轻暖”都是形容词。)“坚”代表铠甲。“锐”代表刀枪。(按:“坚”和“锐”都是形容词。)“蝉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代明月。(按:“蝉娟”是形容词。)“绿”代表海棠叶,“红”代表海棠花。(按:“绿”和“红”都是形容词。)“窈娆”代美女。(按:“窈娆”是形容词。)“娇娆”代美女。“细软”代金帛。(按:“娇娆“和”细软“是形容词。)
  黄丽贞的《实用修辞学》中有:
  (1)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巾。(白居易《慈乌夜啼》)
  (2)故人别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蹙损了蛾眉远山。(刘燕秋《太常引》)
  (3)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4)老太太发誓说:她偏不死,先要媳妇直着出去,她菜肯横着出来。(张爱玲《五四遗事》)
  黄丽贞认为:“沾巾”、“锁雕鞍”、“蹙损了娥眉远山”、“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直着出去”、“横着出去”等,都是借代。这些都不是名词。
  很显然,把借代定义为“名称”,是很不妥的,。
  有些学者似乎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例如:
  “所谓‘借代’,就是指在谈话或文章中,放弃通常使用的本名或语句不用,而另找其他名称或语句爱代替。”(黄庆萱《修辞学》251页,三民书局1995年)
  “借用其他名称或语句,代替通常的名称或语句的修辞方法,是为‘借代’”。(沈谦《修辞学》312页,台湾空中大学1995年)
  他们把借代扩大到语句,这是很有眼光的。沈谦的例子中有:
  那天晚上你送我会宿舍,当我们迈上那斜斜的山坡,你忽然住足说:“我在地毯的那一端等你!我等着你;晓凤,直到你对我完全满意。(张晓凤《地毯的那一端》)
  因为当初我们都曾梦想成为文学家,而且还说过酸溜溜的话:要握莎士比亚的笔,不舞拿破伦的剑。(逯跃东《三人行》)
  他解释说:“张晓凤以‘地毯的那一端’代替结婚的礼堂。”(324页)他在分析例子时指出:“日常通用的‘设筵请客’,闽南语的‘办桌’,也都是以酒菜所在的筵、桌代替酒菜。”(322——323页)“逯跃东以‘握莎士比亚的笔’借代写出与莎翁媲美的作品,以‘舞拿坡伦的剑’借代指挥大军征服四方。“(329——330页)
  “设筵请客”连动短语,“办桌”动宾短语。都不是名词。
  我们以为,借代定义不应当用“名称”,因为“名称”是名词,但是借代却并不局限于名词。其他词类和短语,也都可以构成借代。所以在《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我们说:“借代最重要的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本体同借体之间是相关关系,二是借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不出现。”(449页)借代的本质最重要的是事物的之间的相关关系。“事物”同“名词”是不同的概念。
  五 借代和代语和借代语
  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借代语是传统文论中的一格术语。
  修辞学中的借代同比喻相对立:借代——相关关系,比喻——相似关系。
  比喻和借代的本质区别不在代替,而在关系的对立:相似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对立。
  比喻不一定每格要素都出现,本体可以不出现,可以直接用喻体来指称事物,这叫做“借喻”。例如:
  (1)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乌云。(元好问的《骤雨打新荷》)
  (2)晓妆新,高绾起乌云。(杨果《春情》)
  借喻的基础是相似关系,不是相关关系,所以是比喻,不是借代。但是它满足了借代的一个条件:代替。于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用圆规指称杨二嫂,是比喻,是借代,就成为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
  中国传统文论中说的“代语”和“借代语”,着眼点是代替,并没有把相关关系当作是必要的条件。事实上,传统的代语(借代语)包括了相似关系和相关关系。例如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
   炼句下句最紧要,如说桃,不可直接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如咏柳,必须用“章台”、“霸岸”等事。有用事,如曰“银钩空满”,便是书字了,不必更说书字;“玉著双垂”,便是泪了,不必更说泪。如“绿云缭绕”,隐然髻发;“困便湘竹”,分明是箪;正不必分晓如教初学小儿,说破这是什么物,方见妙处。
  用“刘郎”代替桃,是相关关系,是借代。用“红雨”代替桃,是相似关系,是比喻。
  汉语借代语词典收录的借代语其实包刮了借代和比喻两部分。例如张拱贵主编的《汉语代语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中,所收录的词语就有两个部分:
  A、借代语:三寸(舌)、三尺(法律)、三百五篇(诗经)、乌纱(乌纱帽)、小白脸、
  B、比喻语:玉剪(燕子:其尾巴像剪刀)、飞金
  C、借代+比喻:三尺雪(指剑:长三尺,锋白如雪)、三尺冰(剑:长三尺,寒光如冰)、三尺秋霜(剑:长三尺,白如秋霜)
  我们应当区分:
  A、修辞学上的借代格——基础是相关关系。区别与比喻格的关键在于:比喻建立在相似关系上。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不是借代。用圆规指代杨二嫂是比喻中的借喻,不查借代。
  B、文艺学中的借代语——必要条件是代替。包括了相似关系和相关关系。
  修辞学应当坚持狭义的借代,把相关关系当作借代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借代同比喻区分开来。修辞学如果不坚持这一条,就可能把借代归为比喻的一种。修辞学研究中的确有一种倾向,把所有的修辞格都当作是比喻的一种,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利于修辞格研究的科学化和辞格的社会效益的。
  黄庆萱在《修辞学》中说:
  “借代”跟“譬喻”很相近。譬喻是拿甲事物比方乙事物;借代是拿甲事物代替乙事物。例如:《论语子路》篇有:“鲁卫之政,兄弟也。”可以说它是“譬喻”中的“略喻”,也可以说它是“借代”中的“具体代抽象”。我个人的看法是:修辞学上的辞格只是为了说明孩儿学习的发表而作的大致的区分,像这样的两属现象很多,是毋须强分的。在陈介白的《修辞学讲话》中,“借代”就全归入“譬喻”,名为“提喻”及“换喻”。(黄庆萱《修辞学》252页)
  其实,在陈介白之前,王易的《修辞学通诠》早就把借代归入譬喻了。
  黄庆萱的看法有合理的地方。但是,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很难赞同的。修辞格的确存在着交叉现象。但是基本辞格之间还是有明确的界线的,而且研究者必须划清楚这些界线。通过对事物的进一步深入认识,不断分化中间地带,正是研究者的责任。扩大比喻的范围,把介代纳入比喻之中,其他一些辞格也纳入比喻的范围,甚至主张所有的语言都是比喻,比喻是语言的本质,人类的本质就是比喻……,这是西方人文学科中的一种思潮,近年来,在中国页很有影响,符合的人很多我们以为,混淆比喻和介代及其他辞格,无论是修辞学,还是整个人文学科,都是不可取的。
  比喻、借代、双关等是各种语言中都有的、最基本的辞格。比喻和借代分别建立在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上:相似关系和相关关系。抓住这两种关系,就可以区分出比喻和借代来的。代替不是比喻和借代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代替是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借代语的关键因素。对于借代语,相关关系和相似关系已经退居第二位了。用相关关系和相似关系来区别比喻和借代是可行的。例如:
  (1)“保长”李保田南京“抓壮丁”(南京街头的广告语)
  (2)胡天白草明如雪,为侬特改青青叶。
  草意和殊虞美人,侬愁确甚重瞳妾。
  (徐渭《王右参取今日汉宫人二句为韵,作昭君冤十二首,次之》)
  (3)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桥太少而墙太多了,为什么人总学不会“欣赏别人”呢?(萧萧《布袋戏》)
  例(1)中,用“保长”借代演员李保田,是借代,因为他在电影《壮壮丁》中扮演保长的角色,是相关关系。不是比喻,演员李保田同保长之间没有相似关系。这种用所扮演的角色来指称演员的借代式现在很是流行。
  例(2)中,白草和雪,没有相关关系,有的十相似关系,是比喻。重瞳和项羽之间,不是相似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所以是借代,不是比喻。
  例(3)是黄丽贞《实用修辞学》中借代的例子黄丽贞解释说:“用‘桥’代替沟通,用‘墙’代替‘隔阂’;沟通和隔阂两种抽象的思想,借具体的桥和墙来表示,给人更明晰的观念。”(94页)这是因为作者重视了代替,忽视了相关关系和相似关系的对立的结果。例(3)完全符合作者关于借喻的定义:“‘借喻’是譬喻中最精练含蓄的一种手法,只要提出喻体表明,本体和喻词都一起省略掉,喻体因此是绝对主要的地位;借喻资料文字上当然是最简约的。”(45页)作者所举的例子如:
  (4)误落尘网中,易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5)撒了满天得珍珠和一个又园又白的玉盘。(杨唤《夏夜》)
  同例(3)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的。作者把例(4)、(5)当作比喻来,那么也应当把例(3)当作比喻。换一角度说,解释例(4)、(5)的时候,如果用“代替”两字,也可以同例(3)并列作为借代的例子的。这就是说,忽视了相关关系和相似关系的对立,久很难区别借代和比喻。
  六 借代即偏离
  借代是偏离,也是零度。
  借代其实是一种偏离现象。如果我们把事物本来的名称当作是零度形式,那么任何借代其实都是对这一零度形式的一种偏离。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可以叫做零度形式,他填写表格的时候,必须用这个零度形式。但是,如果他的某一器官特大,人们就叫他“大X”——“大头太子”就是因为他的头大。眼睛大的人往往被人叫做“大眼睛”。头发长的,就是“长头发”,鼻子红红的人,就是“红鼻子”!——;如果他喜欢穿西装,那他就是“西装”;如果他特喜欢说“水水”,他就是“水水”;如果他籍贯是保定,“保定”就可能成为他的代号;如果他在南京生活得很久很久,他就是“老南京”;如果他居住在叫做碧水湾,他可以自称为“碧水湾主”,或者“活水轩人”;如果他喜欢书,也可以叫做“书虫”、“书蠹”;如果他爱喝鲫鱼汤,人家就可能喊他为“鲫鱼汤”……。
  那么为什么要偏离呢?其原因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从积极的方面说,就是大家都已经看到的:求美求异——鲜活生动,委婉含蓄……。从消极方面说,其实是一种避讳行为,不能说,不敢说,说了之后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不得已才偏离的。
  偏离之后,偏离之中,也出现了新的了零度和偏离的问题,或者说偏离中的零度,或是偏离的零度化。例如,船不叫做船,可以有许多的借代形式,“帆”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在船的多种多样的偏离形式中,“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零度形式。沈谦指出“借代不只是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而且有其传统的习惯性。”(314页)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偏离中的零度。
  再进一步,借代被普遍公认了,本来的名称反而消失了。这也是可能的事情。日常生活中,常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本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人喜欢用他们的绰号来称呼他们,久而久之,他们的本名却被人们忘记了。这也是许多文学作品常描写的现象。这可以当作是作为一种偏离形式的借代的零度化现象。
  词典中收录的许多借代词语,其实就是作为偏离形式的借代的零度化的一种结果。偏离是可以向零度转化的。“米袋子、菜篮子”等,本是偏离形式,但是正在向零度转化,是有可能成为零度形式的。
  说借代是零度,说的是在语言产生的初期,在事物还没有名称的时候,第一个用借代方式给事物命名的人,如果他的命名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公认,流出开去了,那么他的借代活动的结果就是规范,就是零度。甚至,先入为助,第一个用借代方式给事物命名的人,他的命名活动成为零度形式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七 潜借代的显化的关键:文化和心理
  用归纳法,收集大量用例,学者们得到了许多借代的类型。徐芹庭在《修辞学发微》中分为十三类。通常的是八类,从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到黄庆萱(《修辞学》),到沈谦(《修辞学》),基本上都是八类:
  一、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帜相代。
  二、以事物的所在所属相代。
  三、以事物的作者或产地相代。
  四、以事物的质料或工具相代。
  五、以事物的部分与全体相代。
  六、以特定的事物与普通事物相代。
  七、以具体与抽象相代。
  八、以事物的原因与结果相代。
  有人说,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所提出的八种借代格式,在先秦时代就研究出现了。
  这当然是最常见到的借代方式。但是它显然不能包容所有的借代格式。用“子曰诗云”代替孔孟之道,用“的的”代替汽车,用以个人的失误(语误)代替人物,等,也是很常见的借代。
  借代的研究也可以换一个研究的思路:用演绎的方法。既然借代的关键是相关关系,那么,同某一个事物具有相关关系的事物从理论上说,就是很多的。所有具有相关关系的事物都有作为借代的资格。如果它实现了,那就是显借代,如果它还没有实现,就是潜借代。
  潜借代的显化,取决于许多条件。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因素制约着潜借代的显化。
  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需要人去认识,只有人认识道的相关关系,才有可能作为借代的基础。只有人承认了的相关关系,才有可能作为借代的出发点。用胡子代替男人,用眉毛代替女人,用裙钗代替妇女,……这都是汉文化的产物。男女之别,根本上在于染色体,这是非常科学的,但是,却从没有出现在汉语中!所以,借代的相关关系,首先不是物理世界的事实,而是文化心理世界的事实。
  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是有等级和层次的。这等级和层次也是一个文化和心理的问题。
  借代的基础是人的心理联想。联想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借代是建立在相关联想的基础上的。通常说的八类借代中,本源体和借代体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关关系。代是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绝不只局限于这八类。其实相关关系是多种多样的。从理论上说,有一种相关关系,就有一种借代类别。研究借代类别,也可以换一个思路:采用演绎的方法。
  我们探索可能有哪些种相关关系,排列出一个表格来。在理论上,每一种相关关系都能够形成借代。理论上的假设需要用语言事实来检验。在没有得到语言事实证实之前,这些借代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是潜借代。只有经过证实了的,菜是显借代——客观存在的借代。
  借代从本质上说,是易易文化心理问题。客观物理世界的相关关系,如果人们没有认识到,就不可能成为借代的基础。例如,基因同人的许多行为有相关关系,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也就不可能用作为借代。而即使客观世界中,并没有相关关系的事物,假如人类的文化赋予它相关关系,也可能成为借代的基础。例如,中国文化中,用“三足乌”、“羲和”、“羲御”、“羲车”、“羲轮”等借代太阳,用“玉兔”、“蟾蜍”、“桂魄”等借代月亮,而西方用“狄安娜”借代月亮。这是古代神话造成的。太阳同三足乌和羲和及车子的相关关系,月亮同兔子、蟾蜍、桂花树及嫦娥等的相关关系,是文化事实,不是物理事实。西方人在月亮和狄安娜之间的相关关系,也只是一个文化事实。其实物理世界根本没有什么狄安娜!是文化传统,使得西方人,对月亮,首先想到狄安娜,而中国人首先想到:嫦娥、玉兔、桂花树、吴刚……。
  潜借代的显化是一个文化心理问题。用帆借代船,是古代中国诗文中的范式,因为那时船舶的主要动力是风,帆是船舶的显著的重要的特征。现在船舶主要不靠风力,帆已经不是船舶的显著的重要的标志了。男女都有眉毛,但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眉毛是女性美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用“娥眉”借代女性。西方文化中,女性美最重要的是乳房,中国中全然不理会这一点,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用(至少是极少有的,假如不能说完全没有的话)乳房来借代女性的。所以借代格式反映了民族的思维特征和民族文化的特点。换一句话说,借代模式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排列一个民族常用的借代语,可以看到这一民族的集体心理和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关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显化的原则是:(A)显著性原则,(B)重要性原则。男人长胡子,女人不长胡子,很显著。男人长喉结,女人没有喉结,相对就不很显著。至于男女之别的最重要的一点——染色体的多少——,长时期里,人们还没有认识。所以就用“胡须”借代男人。服装上,女人穿裙子,男人不穿裙子,很显著,于是用“裙钗”借代女人。男女之别的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例如男性长于逻辑思维、长于数学等,女性长于形象思维,长于语言能力等。由于缺乏显著性特点,所以很难用来借代男女。
  九 小结
  作为传统诗话文论中的借代语(代语),指的是:“本来有名称而不用,用具有相似关系或相关关系的名称来代替时,那些用来代替的名称。”
  作为一种思想方式的借代,可以定义为:“利用相关关系上的一种指称和表述的方式。”
  作为一种修辞格的借代,可以定义为:“利用相关关系,临时性借用或创造一种指称或表述的方式。”说“相关关系”,为的是同比喻区别开来。说“临时性”,是为的同构词的借代区别开来。修辞往往是临时性的。词汇现象则不能是临时性的。说“指称”和“表述”,为的是强调,借代不限于名称(名词)。说“借用或创造”,为的是把本无其名的现象和有其名而想不起爱了或不敢称呼的现象也包括在内。定义中不强掉美化或形象等,为的是对本无其明或有名而忘记或不敢称呼的现象也有兼容性。
  参考文献:
  (1)王希杰:《语言中的空符号》,《说话的情理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黄庆萱::《修辞学》,台湾三民书店,1995年
  (4)董季棠:《修辞析论》,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5)沈谦:《修辞学》,台湾空中大学1995年
  (6)黄丽贞:《实用修辞学》,台湾国家出版社1999年
  (7)徐芹庭:《修辞学发微》,台湾中华书局1984年
  (8)唐松波、黄建霖主编《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国广播出版社1989年
  (9)张拱贵主编:《汉语代语词典》,江苏教育出版1193年
  (10)文军编著:《英语修辞格词典》,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日初稿日定稿
 “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孙逐明 于
11:29 编辑
郑远汉的《辞格辩异》也有相同的论述。
圆规代杨二嫂是借喻不是借代。
光靠百度是做不好学问的。
追求诗意的人生
京大学教授博导简介王希杰 教授,日生,江苏淮安人。196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
& & & & & & & & & & & & & & & &
1960年,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两篇论文,走上语言学研究之路。《有物、真实、切题、适量》一文选入了国家教委通编中学语文课本。
1980年,与吴士文等创建中国修辞学会,为第一任秘书长。
安徽《池州师专学报》从1992年起开辟“王希杰语言学研究”专栏。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11:50 编辑
你读一读著名修辞学家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和郑远汉的《辞格辩异》吧
圆规与杨二嫂不是相关关系,而 ...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 “故乡”)
---------请问孙逐明:第二个“圆规”也是“借喻”?
奉劝先生,回到书房认真多读几本书,别老靠百度与别人争论,只会闹笑话。忠言逆耳,听不听由你。&
你连明喻和借喻都分不清,还辨析啥子辞格啊!&
好笑,难道“杨二嫂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里的“圆规”是借喻不成?&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孙逐明 于
11:59 编辑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 ...
好笑。这里圆规出现了两次,第二个圆规不是借喻,难不成“杨二嫂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里的“圆规”是借喻不成?
对不起孙先生:你答错了!&
追求诗意的人生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 ...
你连明喻和借喻都分不清,还辨析啥子辞格啊!
这话应该这样说:“你连借喻和借代都分不清,还辨析啥子辞格啊!
再请鉴别借喻和借代:“砖家的裹脚布也又臭又长,有人看到了,赶紧躲避开,要不就勤快点,当做垃圾扔掉吧!”&
追求诗意的人生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 ...
奉劝先生,回到书房认真多读几本书,别老靠百度与别人争论,只会闹笑话。忠言逆耳,听不听由你。
追求诗意的人生
好笑。这里圆规出现了两次,第二个圆规不是借喻,难不成“杨二嫂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里的 ...
对不起孙先生:你答错了!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12:17 编辑
再考考孙先生:
指出下列句子中红字所用的修辞是借喻,还是借代:
(1)孤帆一片日边来。&&
(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4)“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
(5)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6)旌旗十万斩阎罗。& &
追求诗意的人生
这里不是修辞学论坛,小山能解就解,不能解就休息,别越扯越远。
追求诗意的人生
1、对名家能不能质疑?钱钟书的《管锥篇》、叶嘉莹对“小山”的新解已经说明问题。
2、什么是借喻,什么是借代,不难分辨,粉黛可以代美女,小山、远山能否代美女?初中生应该分辨得清。屏风上有小山,小山可以代屏风的话,屏风上如果有蝴蝶,蝴蝶是否也可以代屏风?
3、解读要有依据,但不可拘泥于依据。对于诗歌,整体把握,悟性比依据更重要,学富五车,不一定能写出好诗,不一定能得正解。
本文的观点能否说服他人,何难说,但从论文的技术含量来看,不失为佳构。推精。
追求诗意的人生
你连明喻和借喻都分不清,还辨析啥子辞格啊!
这话应该这样说:“你连借喻和借代都分不清,还辨析啥子辞格啊!
再请鉴别借喻和借代:“砖家的裹脚布也又臭又长,有人看到了,赶紧躲避开,要不就勤快点,当做垃圾扔掉吧!”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16:24 编辑
 三、关于历史文献的考证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对杨泽民《品令》〔咏棋〕“远山山叠非有恨”的考证身上。很多朋友仅因古诗文里的远山经常喻眉,找不到远山喻棋的先例,就断定“远山山叠”一定是喻指双眉紧蹙,绝对不可能喻指棋势。  
这完全是缺乏语言学基本常识的和文学规律的外行话,是十分荒谬的观点。&& 
比喻句非得有先例可循才可能成立的观点难道还不荒谬吗?(孙逐明)
---------给孙先生挑个错:杨泽民“品令”有句是“双叠远山非有恨。” 你这里“远山山叠非有恨”是否抄错此句?若是,你研究的结果是“借喻棋势”?
追求诗意的人生
本帖最后由 霜剑 于
16:26 编辑
孙逐明说:”《菩萨蛮》的文本语言里,从头至尾看不出“小山”是“床榻围屏上的画景”的意思,纯属胡先生为了自圆其说的猜想。这种忽视文本语言的解析方法是不可取的。“(!)
--------自圆其说的猜想还有不少,孙先生为什么不把他们一块批呢?:
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小山,盖指屏山而言。”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小山句,谓画屏与初日的光辉照映成彩。” 、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首句写绣屏掩映,可见环境之富丽。”
俞平伯的《读词偶得》 :“小山,屏山也。其另一首枕上屏山掩,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说话语气的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