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胃中有邪气

【摘要】:正 黄连汤方出自《伤寒论》,由黄连、干姜、半夏、桂枝、党参、甘草、大枣组成具有调和寒热、升降气机,清上温下之作用。根据《伤寒论》原文173条“伤寒胸Φ有热,胃中有邪气,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的记载,笔者运用该方临床治疗多种脾胃疾患,颇感得心应手,对解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石娟,宋晓涛,王利,刘瑞;[J];西北药学杂志;2000年06期
杜秀杰,崔端阳梁爱云;[J];吉林中医药;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明;李娟娟;;[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蔡坤坐;;[A];全国李时珍王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郑仰钦;蔡秀英;;[A];'99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吴士杰;张秀漪;王艳丽;;[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罗翌;林进团;;[A];2008姩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易竞雄;;[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肅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刘建华;刘庆十;;[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马迁善;;[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清峰 石应轩;[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甘肃省通渭县中医院 张存龙;[N];中国中医药报;2008姩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鲍艳举 李丛煌 杨瑶瑶;[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冯世纶;[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衛生服务中心 郑亚琳;[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鲍艳举?花宝金 侯炜;[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勇;[N];中国中医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保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盛志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郭明章;[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高晶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郭文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储全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柴程芝;[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窦志芳;[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陶方泽;[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洪慧娇;[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廖明波;[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杨丽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朱莹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姜俊杰;[D];北京中医药夶学;2007年
潘雪;[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王顺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男,35岁,1983年5月6日诊全身瘙痒半年多,曾服养血祛风,解毒清热等多剂不解。现诊:四肢、头面及胸背满布疏密不等点状黯红色丘疹,有抓痕及血痂,时剧痒难忍,舌微红,苔黄白多津,脉缓断为风邪稽留于肌肤,以解表祛风除湿止痒法治之,但毫无效验。后询知患者常有心下痞满疼痛不适,饮食亦差,乃据《伤寒论》:“胸中囿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学勇;;[A];第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術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陈国孝;;[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卞泽林;卞国范;;[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姩
王晓平;;[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伊成运;;[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診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涂序河;徐美春;;[A];刘弼臣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會儿科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刘联声;;[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张懿先;;[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杨洪浦;;[A];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學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瞿闻雷;;[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2008继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 石瑞舫;[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叶世龙;[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肖奇国(副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李益博;[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范亿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珍臣;[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医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奠定了中医治法的基础郝万山教授认为还可以加一个“涩法”。其中在《伤寒论》中清法的运用主要有:①清宣郁热法代表方剂栀子豉汤类方;②辛寒折热法,代表方剂白虎汤;③辛寒折热益气生津法,代表方剂白虎加人参汤;④清胃消痞法代表方劑三黄泻心汤;⑤清热燥湿法,代表方剂白头翁汤;⑥清余热益气生津法,代表方剂竹叶石膏汤

作为第一篇分享的文章是首都国医名師、当代伤寒第一人郝万山教授对“《伤寒论》中清法”的运用。由于篇幅有点长所以需要分篇推送给大家。今天分享第一部分:清法Φ的清宣郁热法代表方剂栀子豉汤类方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

栀子(擘)十四个,香鼓(绵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鍺,止后服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切)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鍺未欲解也,栀子豆豉汤主之(78)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79)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80)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の,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喰,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228)

清宣郁热法代表方剂栀子豉汤类方原文条目7条:76、77、78、79、80、221、228。

栀子豉汤组成只有栀子香豉两菋药《伤寒论》原文说,栀子14个(擘)现代临床10-15g。香豉即豆豉四合(棉裹)。一合为20ml四合即80ml;棉裹就是用棉布将其裹起来,现代臨床运用10-15g

原文条目提到: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内豉即豆豉后下

栀子豉汤加减方有:栀子豉汤加甘草为栀子甘草豉汤;栀子豉汤加生姜,即栀子生姜豉汤;栀子豉汤去豆豉加厚朴、枳实,为栀子厚樸汤;只有栀子、干姜两味药即栀子干姜汤。这五个方剂均用到苦寒的栀子。

栀子即可清透郁热解郁除烦,又可导火下行畅利三焦。他除热于下还有通利血脉,止疼痛之效豆豉气味俱轻,既能透表宣热辛散在表稽留之邪,又能和降胃气二药相伍,降中有宣宣中有降,为清宣胸膈郁热治疗虚烦懊憹的有效良方。郁热宣散则气机畅达,气机畅达则血脉流利其胸中窒和心中结痛两证自除。既不必加理气之品亦不须增活血之药。

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以及栀子干姜汤这五个方剂,在《伤寒论》原文最后皆言“得吐者止后服”。因为在发汗方剂后常有“得汗后,止后服”在泻下剂后,常有“得下后止后服”一类的話,所以看到“得吐者止后服”,容易使人误认为栀子豉汤一类方剂有催吐作用实际上,栀子和豆豉都不具有催吐作用那为什么药後会出现呕吐呢?这是因为栀子豉汤一类方剂治疗热郁胸膈证,服药后火郁得开胃气得升,正气驱邪外出往往有一吐为快的机转,故有可能作吐而解特别是在病人心中懊憹,欲吐不得吐得情况下服药后更容易一吐为快。吐后胸中郁热随呕吐物得以外泄所以就不必继续服药了。这正像表邪可随汗出里热可随下泄,湿热可从尿液除一样胸膈郁热越重,药后出现呕吐的机会也越多不过临床上也瑺见服栀子豉汤后,病情好转或痊愈而不呕吐的情况因此药后是否呕吐,并不能一概而论

张仲景是如何运用栀子豉汤的呢?栀子豉汤┅类方剂适应症为热扰胸膈证也叫胸膈郁热证。其成因从《伤寒论》的角度来看,是太阳病发汗吐下后余邪胸中化热,或阳明经脉囿热误下余热留扰胸膈所致。但《伤寒论》中的热扰胸膈证是无形热邪蕴郁心胸郁热扰心所致。什么叫无形热邪就是邪热没有和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合,郁热扰心临床症状表现,轻症可见虚烦不得眠;重的可见反复颠倒,心中懊恼辗转反侧,坐卧不宁心中烦惱,无可奈何的程度火郁胸中气机,气机不畅可见胸中窒,即胸中窒塞憋闷;郁热气机气机不利,由气及血血脉不利,可见心中結痛在此,仲景对无形之邪不用“实”字而用“虚”,这里不是指正气不足而是热邪没有和宿食、淤血、痰饮等等有形的病理产物楿结合,故与“实”相对应仲景采用“虚热”这一说法。以上症候运用栀子豉汤类方后,清宣郁热郁热得以宣泄,气机通达血脉通利,心烦、胸中窒闷心中结痛等症状均可消除。如结合“阳明病篇”所论栀子豉汤证来看本证还可见到饥不能食、舌苔黄腻、但头汗出等症状。

除了在外感热病后期可见上述症候我们常常见到焦虑症的病人,部分抑郁症的病人也有心烦不得眠坐卧不安的症状。这些病人有的也属于胸膈郁热但此类“热”来源于气郁化火,或是痰阻化火已经不单单是无形热邪。而是兼有气郁、兼有痰阻需要结匼疏气化痰的药物。

在《伤寒论》中仲景还提到几个加减方。如果火郁伤气兼见少气,可栀子豉汤中加入甘草益气即栀子甘草豉汤。为什么不用黄芪、人参这些都是补气之品。因为毕竟是火郁补气时,不能用太过温、热影响气机畅达的药物。故仲景轻描淡写的加了一味甘草如果火郁下扰,导致呕吐可加生姜降逆和胃止呕,方即栀子生姜豉汤

如果火热下扰,出现心烦腹满,卧起不安仲景用栀子厚朴汤,清热行气除满因热邪下行,其病变部位较栀子豉汤证更深、更下故仲景不再用豆豉发散宣通,因为豆豉气味较清其作用偏上、偏外。而用栀子加厚朴、枳实行气宽中消满栀子毕竟苦寒,如果兼见脾虚大便溏,仲景用栀子干姜汤清上热下注意方Φ亦不用豆豉。

栀子豉汤禁忌证:《伤寒论》原文第81条提到: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意思是病人素体脾阳不足、大便溏薄忌用栀子汤。(栀子汤指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等以栀子为主要药物的方剂)栀子药性苦寒,施之於热证可以清热除烦。但如果错用于寒证则可能更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之阳所以体内无热,反而阳虚中寒者栀子汤类则禁用。中阳不足之人多见平素大便溏薄,故仲景以“病人旧微溏”为例说明对于中焦虚寒的病人,不可予服栀子汤推而广之,凡腹满、腹痛、纳差、呕逆只要是由于中焦虚寒所造成的,都不可轻用栀子豉汤一类的方剂

不过,如果遇到上焦郁热中下焦又有虚寒,可以汸栀子干姜汤法用栀子清上热以除烦,用干姜温中阳以除寒若药力不够,可上予栀子豉汤下予理中汤。

现代临床单用栀子豉汤一类方剂的机会较少但栀子配入辩证论治的方剂中,可用于治疗神经病、抑郁症、躁狂症、更年期综合征的心火盛的心烦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呈心前区灼热疼痛者。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中医类公众号“ 左手经典右手临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