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导出有什么用?

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数据分析怎么看?-爱豆子微信公众号平台在 SegmentFault,学习技能、解决问题
每个月,我们帮助 1000 万的开发者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并助力他们在技术能力、职业生涯、影响力上获得提升。
问题对人有帮助,内容完整,我也想知道答案
问题没有实际价值,缺少关键内容,没有改进余地
类似 这样的平台收费用户可以看到10万+文章的真实阅读数,就比如是1131212,不知道它这个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10万+真正阅读数的。
答案对人有帮助,有参考价值
答案没帮助,是错误的答案,答非所问
用户ID+点击+浏览时间
同步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博?
关闭理由:
删除理由:
忽略理由:
推广(招聘、广告、SEO 等)方面的内容
与已有问题重复(请编辑该提问指向已有相同问题)
答非所问,不符合答题要求
宜作评论而非答案
带有人身攻击、辱骂、仇恨等违反条款的内容
无法获得确切结果的问题
非开发直接相关的问题
非技术提问的讨论型问题
其他原因(请补充说明)
我要该,理由是:
在 SegmentFault,学习技能、解决问题
每个月,我们帮助 1000 万的开发者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并助力他们在技术能力、职业生涯、影响力上获得提升。一些你可能从没了解过的公众号数据 - 简书
一些你可能从没了解过的公众号数据
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高达6.0亿,相当于每2个中国人就有一人使用微信。而根据腾讯微信官方消息,截止2016年8月,微信公众账号已经超过了1400万个。在这么多纷繁复杂的公众号里,很多公众号主却仍然挣扎在用户的获取,内容生产的瓶颈各种问题中。归根结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公众号主并没有去仔细了解,研究整个现在整个公众号环境的情况,包括用户对于公众号及其内容的反应。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你可能从来没有了解过的数据,以此来帮助你明白,原来,公众号要这么做。一.用户是怎么关注到公众号的?
最大的来源是朋友圈转发后关注
从上图可以了解到,大部分的用户关注公众号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朋友圈转发的文章,看过后进行的关注。从所有来源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用户关注的可能性高低不外乎是信任度的高低。1.从朋友圈转发进而关注的,一个是朋友信任背书,其次是关注这个行为最终还是由自己发起的,信任度最高。2.从其他公众号推荐关注的,同理具有公众号的信任背书,加上最终的关注行为也是自己发起,信任度次之。3.自己搜索关键词关注的,缺少可靠的来源保证,但起码微信平台作为背书,同时是自己选择的,可靠性中上。4.朋友推荐的,相对来说信任点来源单一,但可信度还是较高。剩下三点都是从平台外的其他渠道来关注,相对来说信任度较低,既没有友情大咖作为背书,也没有平台提供一定可信度。相对来说用户关注的可能性就会大大低于前面几种可能性。相信这么说,你应该明白了,你应该从哪些心理特征来打动你的用户,进而愿意来关注你的公众号。二.用户关注是因为什么?
关注的最大根本还是内容
说完用户关注的来源,那么接下来我们要了解,那用户为什么会关注你,在朋友圈转发流传的一条图文信息,到底是哪些原因促使用户在看完后愿意进一步去点击关注公众号。从上面的调查数据可以了解到,上述六个因素里面,最大的两个因素还是关于内容。内容情节丰富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在公众号上,内容为王。如咪蒙这类大号,都是靠情节情感丰富的内容来博取用户的喜爱。但这类更多需要公众号主具有极强的原创能力跟对心理的把控剖析能力。第二点话题具有社会影响力,这里面主要有两种情况。第1种是时事新闻类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第2种是一些如养生,迷信一类的文章,如某某东西对人体食用会产生什么什么影响。诸如此类会对自身和周遭产生影响的文章。虽然很俗也很多是谣言,但毕竟谣言只会止于智者,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还是很迷糊的。通过这里,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结合,比如说把新闻跟情感的结合,在新闻中假如情感的引导,下一部分通过阅读文章的排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以供借鉴参考。至于第三点,作者知名度高。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是要成为我们发展的方向,如何在各个渠道,平台去构建自己的知名度,把自己的名字或者品牌打造成一个高价值的IP,是所有公众号主应该努力去发展的方向。三.用户最喜欢看什么类别的文章?首先我们先看下当下整个公众号的文章流行趋势,以下的表格是日当天的文章阅读排行榜。在这前19名的文章里,情感类8条,笑话娱乐类7条,新闻资讯类6条。
9月3日当日的阅读排行榜
你会发现,诶,你这总数怎么是21条,不是才19条。是的,因为有些文章他既是新闻,又是情感。就如上一部分讲过的,新闻和情感的结合。如《这帮人为了黑中国G20已经疯了》这条公众号,他既贴紧了G20这个新闻点,又激发了人心里愤怒的心理情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先来看下整个公众号环境里,文章的阅读情况:
最大的来源是情感和养生
你会发现,情感类,养身和新闻,这三大类加起来就已经占据一半的阅读频率。很多公众号的运营者相对来说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其所在的朋友圈,环境有较高的资讯需求和专业精准的知识需求,他们在公众号里提供了行业的,或者是普世的一些知识,新闻,资讯,觉得他们做的文章十分精美,内容十分有干货。但是就是没有太多的用户愿意去关注跟转发。因为他们唯独没有想过,他们公众号面对的,不是他们的朋友圈,是整个微信用户群体,这个群体的用户教育水平高低中下都有,而即使是相同教育水平下,有着相同的知识需求的人,三观也是千奇百怪。但是,唯独不变的是,人性中的 贪、嗔、痴、慢、凝 等等的感性情感。所以,即使是资讯,新闻,知识这些理性的文章,也只有加上情感的塑造,才能引发群体阅读以及转发的冲动。四.用户看完后会做些什么?
大部分的人看见阅读后的文章还是愿意转发到朋友圈
这里要补充一下,这里做调查的时候提问的是看到喜欢觉得有用的文章,会进行什么样的操作。可见大部分人的第一个反应还是转发朋友圈,这也侧面验证了我们一开始说道的用户从哪里关注到公众号。但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如何促使用户转发?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政策是严禁诱导分享,但是我们可以从心理角度去考虑如何在文章方面暗示及鼓励用户的转发。毕竟这是最主要的用户来源,同时从这个方向来的用户是最贴近公众号的用户特征的。五.用户最经常在哪个地方看公众号?
睡觉前的时间是最多人愿意看公众号
许多文章都是在讲发布的时间点什么时候合适。那我换个思路,跟大家讲讲,用户大部分是在哪个地方会看看公众号的。这里的白天休息时是指白天的碎片时间,比如说下午茶时间,午餐后的休息时间,以及,上厕所的时候....基本上大部分的用户都是选择在睡觉前的床上,白天零散的碎片时间,以及上下班的通勤交通工具上。总体来说,通过地点我建议,尽量把公众号的发布时间控制在下午到晚上的时间段,像在晚上6点之后到12点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凝聚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群。至于你说还有人早上起来看的呢?相信我,很多还没睡醒呢!六.用户取关公众号的原因是什么?
广告是一把双刃剑
最后一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用户取关的原因,如果用户是通过文章了解到公众号进而关注的,大部分情况下立刻取关的比例不高。大部分还是后期通过公众号的行为来决定是否取关。从调查发现,取关原因最多的是广告,软文信息虚假信息。但是恰恰很多公众号的收益来源除了流量主,就是广告软文的宣传。所以在广告的选择上,公众号主一定要有所斟酌。不要因为一时的收益而丢失了更多的粉丝。第二个取关的原因是因为抄袭。毕竟现在信息的流通快速,一篇火的文章很容易就被传遍。所以,抄也请抄出自己的风格。这样才不会被嫌弃。第三个推送频率过高主要是针对服务号,毕竟现在订阅号的整合在一起了,虽然说服务号有一个月四条的限制,但是如果你把这四条都中在某几天里都发掉了,是最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的。第四个是消息界面不美观,这里讲的是文章内容的排版,以及推送消息的图文展示。这一方面值得注意进行改进。除了以上几个原因外,底下还有汇总起来还有一个就是关于自动回复。对于一些公众号能够起到一定服务作用的,用户在关注后有一定的消息需求,如果没法做到及时快速的回复的话。那么考虑整理一些可能性的关键词,做好自动回复能够帮你挽留许多高价值的粉丝用户。七.总结这篇文章想通过一些数据来和大家分享公众号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用户群体,我相信通过这份数据,你应该可以整理出一个完整的用户画像。当然这个画像是整个用户群体的,每个公众号的用户定位不同,他的用户画像不同,他采取的公众号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我只是想通过数据给公众号主提供一些参考。但总的来说如果你想做好一个公众号的内容建设,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用户定位,想好你的公众号面对的人群。明确账号的定位是第一道工序,如果地基都打歪了再往上只会越走越偏,若能及时做出调整,哪怕推到重盖也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2.做出差异化,即使你的文章来源是抄来的,也尽量改造出自己的风格。3.情感的附加,这才是本篇文章最想分享传达给你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不能脱离的都是面对人这样一种对象。知识,资讯,新闻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需求。而人具有的情感,才是唯一的共通点。关于其他几点,我以后会再单独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希望这篇文章对你的公众号建设和运营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注:本文大部分使用的数据来源于: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C)如其他网站平台想要转载请点击,或查看本人资料加我微信获取授权。
月半仁波切 | 运营狗 | 逗逼占星师
游戏化管理探索者
公众号:勾魂杂货铺
个人微信号:zhonghao
这篇文章想通过一些数据来和大家分享公众号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用户群体,我相信通过这份数据,你应该可以整理出一个完整的用户画像。 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高达6.0亿,相当于每2个中国人就有一人使用微信。而根据腾讯微信官方消息,截止2016年8...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哈喽,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养森商学院的院长,孙茂林。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在社群当中和我们全中国所有的养生家人以及我们海外的养生侨胞。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线上课程。我本人特别高兴,因为很久没有做这样的全体养生家人的聚会和分享。大部分的时间在今年的课程线上课程的都是由我们的每...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 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 相信有很多...
用两张图告诉你,为什么你的 App 会卡顿? - Android - 掘金Cover 有什么料? 从这篇文章中你能获得这些料: 知道setContentView()之后发生了什么? ... Android 获取 View 宽高的常用正确方式,避免为零 - 掘金相信有很多朋友...
你喜爱读词吗?那些独个独个的汉字拼凑在一起,姿韵犹然而生。我曾在细碎的阳光下打开一本被时光翻磨的宋词,等风来吹动它轻巧的片片纸页,像是秋色中跌落泥埃的枫叶,待着我去采撷一片,错然飘入我梦中。
不记否是何种时候开始去品读诗词的,也许是每每食过午饭后,在书包的小口袋中摸索出...
我的微信朋友圈人不多,有同事,有亲人,有同学,也有几个朋友。每次想往朋友圈发东西,都会斟酌再三,不想让谁看到?不希望谁会读到?然后就逐渐失去了兴致,几乎不发东西了。原本是熟悉的人,可是感觉却不如陌生人。 熟悉是因为那人知道你的一切:家庭情况,孩子上几年级,你的工作经历,收入...
像个老头一样 记录每天繁琐的日常 生怕遗忘时光
首先我们拥有傅立叶级数这个概念,我们知道任意一个周期函数可以表示为无数个正弦函数的叠加,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能得到Cn的表达式: 而我们在傅立叶变换中看到的关于函数频域内的表示图像,一般就是这个Cn的值,也就是说频域图像一般是指振幅值的函数,即Cn的函数。 现在需要理解...
天气转暖了,所以今天豆豆妈给豆豆买了双新拖鞋,豆豆穿上新拖鞋可高兴了,在客厅里走来走去,一会又停下来摸摸新鞋,满脸的喜悦。 想起姑姑我们小时候,家穷,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再穿,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鞋子也是这样,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大冬天还只能穿着一双破凉鞋,双...微信后台数据告诉你:百万大号的粉丝增长从哪里来? - 91运营网
微信后台数据告诉你:百万大号的粉丝增长从哪里来?
就在前几日,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的“图文分析”功能全面改版,主要改变如下:
?增加多篇图文阅读来源分析
?提供公众号内和朋友圈等阅读数据下载
?单篇文章在微信内传播逐层转化分
?增加单篇文章阅读来源分析
简单来说:我们终于不用再猜读者们是从哪里看到我们的文章了,每次推文的转化量一目了然。
我们也能更清楚地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更容易转发?哪些内容对涨粉的贡献功不可没?同时,新的分析功能也能指导我们如何调整运营策略。
结合这些新的数据分析功能,在运营中,你们那些心里好奇、但不好意思直问的这几个问题,答案更容易直观呈现了:
?百万大号的粉丝增长从哪里来?
?别人家的公众平台图文转化量是怎样的?
?别家的平台阅读量最高和平均值是多少?
?爆文到底该如何打造?
所以,在分析功能改版的第一天,我们邀来不同量级的几个公众平台,从万级、十万级到百万级,分享出他们的数据,来给你们答案。
十万级平台的后台数据
(1)美食类平台
首先是近一个月来的所有图文阅读来源分析,总共约有187万次阅读、105万人次参与。
很多运营小伙伴很好奇上图中灰色部分“其他”这个来源具体到底是哪里,微信官方的说明是:“其他”这个类别是指微信内多个阅读量不大的场景——如自定义菜单、自动回复、文章中内链点击、微信搜索等等,后续随着某些阅读场景的数据增长,微信官方说会再进一步细化并展示给公众号。
下图是该美食类平台的一篇阅读量处于平常状态的单篇图文分析: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3万,属于平均值的水平。这篇图文推送是2月19日推送的,当时后台粉丝数约22.3万人。
由于是美食垂直领域的内容,所以有超过90%的阅读来源是通过会话获取的,扩散量不高。
最后是该平台上一篇爆文的阅读来源分布: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8万,推送后2周,实际阅读量约十几万次。
蓝色的部分是朋友圈分享,这是引爆朋友圈的最大助力。
推送该图文时,该平台的粉丝量大约11.8万,这篇图文是在2月1日推送的,也就是说,从2月1日到19日到10天里,该平台的粉丝数量从11.8万上涨至22.3万,不到3周足足翻了一倍。
背后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这个平台本身主打的美食垂直领域,每次推送定位的都是精准人群。第二:优秀的原创类平台本身增长速度就十分惊人。
(2)文化书摘类平台的后台数据
首先是近一个月来的所有图文阅读来源,总共约有1211万次阅读、647万人次参与。
下面是该文化类平台的一篇阅读量处于平常状态的单篇图文分析: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7.9万,有大约5.8万人阅读,后台粉丝数近90万,实际阅读量10万加。
最后是该平台上一篇爆文的阅读来源分布: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22万,推送后2周,实际阅读量约十几万次。
在该平台上,爆文和处于平均值的阅读量图文的阅读来源比例很相近,这是因为,文摘类的内容,本身受众面就比较广,所以哪怕普通的一篇,也有大量的阅读、通过朋友圈获得展示。
百万级平台的后台数据
(1)某百万级垂直类账号后台数据
首先是该平台近一个月来的所有图文阅读来源分析,总共约有3110万次阅读、1297万人次参与,他们的后台粉丝量数百万。
下面是该平台的一篇阅读量处于平常状态的单篇图文分析: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35.5万,有大约28.9万人阅读,一周后该文阅读量轻松突破50万。
最后是该平台的一篇爆文的阅读来源分布: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115万,100万人阅读,推送后2周,实际阅读量约200万次以上。
(2)爆笑gif图的后台数据
首先是近一个月来的所有图文阅读来源,总共约有2275万次阅读、450万人次参与。
下面是「爆笑gif图」的一篇阅读量处于平常状态的单篇图文分析: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9.3万,有大约8.5万人阅读,后台粉丝数超过90万,一周后该文阅读量轻松突破10万。
最后是「爆笑gif图」的一篇爆文的阅读来源分布: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25万,20万人阅读,推送后2周,实际阅读量约50万次以上。
来自于「爆笑gif图」@慕容继承的爆文打造心得:
最近不少人都在抱怨,微信打开率降低了。一个原因是信息量爆炸,用户关注的信息太多。还有一个原因是账号的忠实粉丝没那么多。爆笑gif图的号主在培养忠实粉丝方面很用心:争取每次的内容,都能让粉丝有预期,甚至超出他们的预期。
我觉得成为爆文,主要有两点决定因素:
(1)文章要有足够的穿透力,能调动更多人的情绪共鸣。
如果把前年央视春晚微信的“摇一摇”,去年春晚的支付宝的“咻一咻”比作是“爆文”,我们能够看到,摇一摇和咻一咻都足够有穿透力。都足够有趣,都趋利,都能够让身边的人产生共鸣。
(2)要有足够多、足够大的传播节点。
粉丝越多,传播节点越多,成为爆文的可能性越大。传播节点不等于社会热点,每个人都是自己圈子里的一个传播节点,甚至是唯一的“结点”,能打动越多人,传播节点就越多。
而大的传播节点就是央视春晚,瞬间就上亿的小传播节点。爆文需要在用户阅读的瞬间,调动他的情绪,产生共鸣。要么感动,要么爆笑,要么愤怒,要么焦虑。「爆笑gif图」抓的情绪是爆笑,让你笑到肚子疼。不怕你不转。
万级平台的后台数据
万级平台的后台也是有干货的,比如微互动。粉丝数目前不到十万,所以是万级平台。
来自于「微互动」的后台总数据:近一个月来的所有图文阅读来源,总共约有22.4万次阅读、12.7万人次参与。
下图是「微互动」的一篇阅读量处于平常状态的单篇图文分析: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1.8万,2周后有大约3万人阅读。
最后是「微互动」的一篇爆文的阅读来源分布:推送后7天内,总阅读量约27万,23万人阅读,推送后2周,实际阅读量约30万次以上。
以下是我带来的一点总结:
打造爆文的3个核心
(1)首先,大多数爆文都具有2个强烈:有趣、有用。
如果说爆笑gif图更多具备的是“有趣”,微互动的那篇2016微信新功能规划,太强大了!更多具备的可能是“有用”这个点。当然不是说完全摒弃了另外一个点,有趣的同时,引发读者一笑带来好心情,有用的同时,也会注意写作的可读性。
(2)纯粹的标题党已经难成爆文了
标题只能80%的程度上决定看到的读者打开与否。而关键的转发量则80%的程度上由内容决定。
所以在写推送的时候,切忌将精力全都放在标题上,好的内容将为你带来转发量、新粉丝。
(2)请尽量多了解你的活跃粉丝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数据:本次多数参与调研的平台有个共识——在微信阅读环境中,女性的分享量明显高于男性,也就是说女性的活跃度明显高于男性。
这就要归功于女性天生的本性了:更乐于表达自己。朋友圈里转发什么内容,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代表了自己想留给她人一个什么印象。比如大部分妈妈们乐于转发「育儿宝典」,希望借此标示自己是个负责任的母亲。很多年轻未婚女性乐于转发「美妆时尚」,希望借此标示自己是个爱美、会美的姑娘。
多做一些这样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来制定推广策略,这将有效为你带来更多活跃粉丝。其中的逻辑很简单:一个活跃粉丝会愿意为你拉来新的粉丝,什么样的人最好拉最容易对你产生认同呢?当然是跟那位活跃粉丝三观相合的人了。
通过这次的数据调研与分析,还有一个大的规律跟大家分享一下:
粉丝基数与阅读量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基数越大的平台阅读量越高。不过,本次参与调研的平台们,只要是用心做的原创推送,最低也有20%的打开量。并且他们一步步壮大的重要成因也离不开“保持和尊重原创”这一态度。
建议大家多分析后台的数据,进而总结规律指导自己的运营。同时也能得出结论,想要传播量大,内容一定要贴合大众,只有足够多的人转发,才会有曝光的机会,才有可能转化成粉丝。
最后,真诚感谢此次参与调研的每家平台!
作者:唐三藏,馒头商学院优秀导师
来源:微互动
勾搭小编微信号ludan201788,加入91运营官方社群,会运营的人都在这里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众号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