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养

为什么培养孩子综合素质非常好的方式是画画?
转自“亲子话”
画画可以带给孩子什么?
1、记忆能力的提高
也许看到孩子毫无“艺术感”可言的绘画,大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信手涂鸦”,这无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绘画完全符合大人门的审美观点,那样就说不上“想象”了,如苹果,因为“模仿”的苹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创造。但是这并不表示孩子的绘画作品是没意义的,只是在我们成人思维里缺少对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
在他们看来,一个小圈圈就是一片云朵、一个人物形象,几个粗细不均的线条就是一栋房子、几棵树,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无意识记忆”喔!
孩子们将自己在感受外物时储存在脑海里的记忆翻找出来,然后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达出来。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在5岁以前的创作性是最高的,几乎能等同于绘画大师。他们的绘画内容并不是虚无的,是对现实的一种记忆恢复,只是表现方式不是我们成人惯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2、观察能力的提高
当您的孩子乐滋滋地指着自己画中的“小古怪”说这是超级~,那是无敌~时,不要用满带不信任的眼神打击他。虽然画面有些混乱、形状有些离谱,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因常见而不屑一顾的事物,是以怎样的角色或姿态出现在他感知的世界里呢?
其实这就是孩子观察能力的表现,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们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经无法注意到的细节,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候比大人的还敏感细腻呢。
3、想象能力的提高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难看懂孩子画的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跟孩子的想象力、认识能力有差别。成人都喜欢规矩、真实的东西,而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童话般的烂漫,花儿会唱歌,太阳长胡子,小兔子拿着气球,电视机长着两只手……这正是想象力的最好表现。
同时,对色彩的运用更能显出孩子们大胆的想象力,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随意涂抹颜色,红色的小人儿、绿色的房子、蓝色的小猫……不过不要用“离谱”去理解他们看到的世界,因为在他们眼里,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4、情绪的及时宣泄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心理学家有时候治疗病人的时候要先让病人画幅画的原因。在儿童心理学里也有这一项,通过对孩子的绘画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绪、心理疾病根源。
孩子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在他们还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时候,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绘画便产生了。也就是说,其实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真实内心思想的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外在表现。
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如果孩子的涂鸦中线条生硬、混杂、重叠,颜色暗淡,这些说明此刻他或许正有不良情绪。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鸦线条柔和、丰富,颜色明快,则表示孩子的情绪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错。
5、绘画使左右大脑一起“开工”
在日常生活中,动手能力主要开发的是人的左半脑,思考画什么,怎么画,以及对手部运动的控制,这些都会促进左脑的智力开发。
在绘画的时候,孩子无意间培养了对颜色、形状、空间位置的判断认知能力,这些对右脑智力的开发很有益处。
所以说,绘画可以同时活动左右大脑。在不断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打破原有的思维和定式。当接受到外界的新鲜事物时,灵感一触即发,左右大脑同时“开工”。
6、绘画过程锻炼孩子的种种能力
从简单涂鸦开始,孩子就在不断创新,从最开始运动轨迹的线条到有意义的形状,再到颜色,再到内容,创造力可以无限发挥。
从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和儿童绘画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绘画是一种加强记忆力,促进孩子观察力,培养孩子想象力的过程。它是由微妙精细的观察能力、形象的思维能力、高效的记忆力、创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协调运动和丰富的表达能力组成的。这些能力可是补品不能轻易办到的啊!
7、绘画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形式
绘画也是一种艺术,它跟音乐、舞蹈一样富有魅力,可以说是人类表情达意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孩子的还是成人的绘画作品,都附带了个人感情因素在里面。要知道,没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无生命力的。
所以,要想您的孩子从小具有艺术细胞,不妨让他试试!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不能忽视。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家长工坊|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我的图书馆
家长工坊|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
怎样理解艺术的功能? 流行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美好的东西,比如说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感受,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情感变得平和。已经发现了的艺术的功能包括:1.享乐的目的&一些哲学家认为,艺术在我们中间制造欢乐,这种欢乐本身就已经为艺术的存在和价值做出了辩护,于是艺术的存在和价值不再需要任何更进一步的辩护。不过“享乐主义”这个概念还是有些贬损的意义,就好像它是一种不太高尚的东西,只对人类的低级成员才有吸引力似的。于是,将从艺术中得到的欢乐与从对饮食男女之类的需求满足中得到的欢乐区分开来,是很重要的。有人认为,艺术给人的欢乐存在于对它的形式、结构、明暗和美感的观察之中。因此,它是一种更为强烈和持久的欢乐,一件好的艺术品应该不仅具有感官上的吸引力,还应当有某种深度和结构,能够吸引不同维度的欣赏。我们可以引用康德对“美”的经典定义“在不存私心的观察中得到的欢乐”,来帮助我们理解艺术或者美带给我们的独特的欢乐。美本身就是某种我们在对其的观察中捕捉到乐趣的东西,尽管它无法带来对我们的需求的实际满足,比如饮食男女或者赚钱;它和我们更好的生计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我们喜欢看梵高的《一双靴子》那幅画,不是因为它可以满足我们的生理需要,也不是因为它可以服务于任何功利目的,只是因为通过观察它简洁的形式,它的美可以激发我们的乐趣。2.道德的目的&一些哲学家已经尝试过证实艺术和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强烈的联系。他们指出艺术经常表达着一种道德理想,而且一个受过艺术教育的人也应该同时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比如说,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论辩和音律在培养士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艺术的这种道德功能可能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通过一则道德的寓言在艺术作品中直接引发道德教育;(2)通过平抑我们相对狂躁的情感,或者是给予这些情感一个更加平和的表达渠道;(3)通过拓宽我们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我们的道德想象力去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当然,对艺术的道德价值的也有一种反对意见:历史上许多艺术家都是道德沦丧的人,同时一些艺术品也是不道德的。对这种反对意见的第一个回应,就是我们可能必须将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区分开来,而且艺术作品和它的创作者之间很可能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一个道德沦丧的人依然可以创作出道德高尚的作品来。第二个回应是,艺术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必须从艺术作品的具体内容中去寻求。真正的联系存在于美学思考与道德思考的结合之中。这就是为什么以康德为代表的一些人将艺术称为“一种道德的象征”。其实,问题在于,当我们审视一件艺术品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官能就被唆使去进行一种与道德思考平行或类似的行为:一方面以想象力的充分解放为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合法性,遵守规范。这两种官能都是从美学和道德的思维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3.教育的目的&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对于年轻人的教育是有好处的。弗雷德里希. 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就是对美的教育功能给予高度重视的哲学家。在他著名的《美育通信》(Letters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en )中,他提出美育将使我们成为更优秀的公民。因为,如果想通过理性和论辩来教育人们变成好公民的话,他们可能会被你的合理论据说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还是会欠缺那种将理性贯彻到实践中的动力。比如说,即使人们都被不下百次地告知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因为这会导致疾病传播,违反者们还是会说:“我知道这不对,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另一方面,如果你试图使用物质奖惩来教育人们,他们的确可能会有了内驱力去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但是这样的纠正是不稳定的,因为它不具备任何深层次的信仰。但是艺术和美的感召,却可以将理性与信仰调和起来。于是,就刚才的例子而言,席勒心目中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给人们呈现一幅清洁城市将拥有的美丽图景:这个美丽的图景为人们提供了道德的内驱力,而对这个图景的艺术性解释(它如何产生以及如何毁灭)则提供了这一动力的精神支持。4.社会的目的&一些哲学家认为艺术应当做为一种改善社会的手段。它不仅通过反映社会现实来达到这个目的;它同样应当提高我们的批判意识,同时提供改造社会的智力资源。它不仅应当关注和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比如贫穷、剥削、社会歧视等等,还应当批判性地分析这些阴暗面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为其他的可能提供想象的空间。人类历史上有许多艺术作品推动了社会和政治的巨变。比如,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 )的著名画作《自由领导人民》表达了画家对法国1830 年革命的感受与感情,如今该画已经变成了革命浪漫主义的一个标志。然而,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具有如此巨大的感召力,它也曾被误用作政治宣传。莱尼. 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 )的电影《意志的胜利》——一部为纳粹1934 年的纽伦堡集会拍摄的纪录片,拍摄场面极尽宏大,想象的力量在影片中也大放异彩,以至连憎恶纳粹的观众也会发现它对纳粹运动的描绘从感情上来说是鼓舞人心的。尽管它的政治目的令人厌憎,人们还是广泛认同它本身为一部伟大的艺术巨作。5.治疗的目的&近年来,运用艺术治疗精神疾病和情绪紊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患有自闭症或者情绪障碍的孩子已经在接受这样的疗法。所应用的艺术形式主要是戏剧、绘画和音乐。其理论基础,简单地说就是艺术可以提供一种感官刺激,来重新激活这些孩子体内处于休眠状态下的脑细胞。这种感官刺激不可以由其他的活动来替代,因为只有在艺术中我们才能找到想象力的解放。另外一种理论是,在艺术的活动中人们可能会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情,从而艺术给了情感一个适当的表达和宣泄的渠道,而如果没有这个渠道,这些情感很可能会被压抑。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艺术的治疗功效。比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艺术具有疏导消极情绪的治疗功能,他将这一过程称为情感宣泄。尽管他为艺术辩护,但亚里士多德也还是同意柏拉图的艺术能够唤起激情的看法,虽然他对于这种激情不像柏拉图那么持怀疑态度。而类似于认为艺术唤起激情,亚里士多德相信艺术也可以消除激情。他曾对这种净化情绪的体验有过描述。但并不是对激情进行艺术再现的所有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感宣泄的过程,情感宣泄必须被视作悲剧特有的一种功能。然而,上述这种关于艺术的功能和价值的功能主义观点,在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人们那里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认为,艺术没有功能,它只有就它本身,为它自己才是有价值的。这种观点被大多数认为艺术表达和美学享受是人性重要部分的人们所接受。即使我们接受艺术没有什么特别功能的观点,也不意味着艺术无用或者无价值。相反,它迎合了一种重要的人性需要。(未完待续)以上摘自《生活的意义》,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浅谈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浅谈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浅谈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k j.CoM 浅谈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
[摘要] 艺术修养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会对一个人的情操、品格、气质以及审美眼光产生重大影响。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要求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因此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艺术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在教学艺术、艺术欣赏等各种艺术中逐渐培养和提高。[关键词]  教学艺术& 欣赏 艺术修养 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是一种在审美范畴内感悟生命的能力,各种艺术行为都是人们进行艺术实践的活动。幼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一、提高教学艺术(一)加强幼儿的充分感知《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艺术领域的学习中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幼儿的艺术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由此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幼儿是体验和感知的主体,任凭教学内容再丰富、教学设备再完善、教学手段再多样,而忽视了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感知表达方式,这样的教学也属本末倒置。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从根本上说指向了幼儿教师观的不同取向,即教师主体还是幼儿主体。(二)加强教育教学的有效转化在幼儿教育的艺术领域,幼儿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艺术教育领域所需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需要了解和熟识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基本方式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艺术手段的实施灵活地驾驭教学组织活动,从而达成教育目标。(三)加强教学艺术手段的灵活整合优质的幼儿教育活动则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理解并尊重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各领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现幼儿全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促进。在幼儿的艺术教育领域,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单项领域的教学组织能力,还需要注重积淀自身驾驭综合课程内容、展现多种艺术教学手段的创新性的教学智慧。&&& (四)加强教学的表达艺术马卡连柯说的“表达技巧”,就是言语的艺术,即表达的艺术。可以说,没有哪种职业能比当老师的更需要讲究表达艺术的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讲课(包括谈话、交流)要自然、口语化,除了个别情况要求慷慨激昂,来点抒情,带点“文学色彩”以外,多数情况下是娓娓道来。这样,幼儿听起来会感到亲切,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我总是根据讲课内容的感情基调和幼儿听讲的状况和情绪来调整自己的语调、语速,并决定讲话的轻重和缓急。即使幼儿听得十分专心,也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因为用一种语调、语速说话,幼儿容易疲劳。  课堂上,有时需要老师讲,每个环节之间需要老师来“勾连”。凡当讲的,我们都写在备课本上。需要“解惑”的,则一字一顿地把每个字送到幼儿的耳朵里,让幼儿听清楚、听明白;需要“渲染”的,则浓墨重彩,使自己的讲略带一点“诗意”。精当的、精彩的讲,也是一种资源,即使幼儿对个别的字眼可能听不懂。凡是讲到重要的、关键的地方,我总是组织一下教学,有时是提个醒儿,有时只是说一声“同学们”,有时则什么也不说,只用目光环视一下全班幼儿。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地方,其实都是一种艺术。  马卡连柯说的“脸色”、“姿态”,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伴随语言”,即“体态语”。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样一句“到这里来”,由于脸色不一样,姿态不同,意思就大不相同。试想一下:微笑着、右手掌心朝上微微向侧面一伸说“到这里来”和板着面孔、右手掌心朝下向侧面一伸说“到这里来”,给人的感觉一样吗?截然不同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的提示与批评、表扬与激励等手段会伴随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在这方面不知要说多少话。批评与表扬也要讲究艺术。一位幼儿答错了,一位幼儿答对了,如果说:“你错了,他对了。”这样就太直白,说错的幼儿会有些难堪。如果说:“他对了,但要是没听你发言,他的答案不会这么快就出来。”这样讲,说错的人肯定心里会舒服一些。同样是肯定幼儿的朗读,笼统地说“读得很有感情”,就不如说“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情很沉重”、“你把XX人读活了”、“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XX地方”。第斯多惠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是很有道理的。幼儿需要激励,而激励是要讲究艺术的。&二、培养幼儿教师的审美能力  艺术欣赏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审美需要驱动下、审美意识调控下,调动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对艺术作品进行观照、体验和悟解活动,遵循的也是一种情感逻辑,是更突出情感和理解。”审美能力是艺术修养的组成因素之一,通过艺术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体会作品中的艺术美,二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通感艺术家的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艺术作品格调的高低有很大的联系。审美情趣在于对艺术欣赏的格调,高雅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低俗的作品则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欣赏时,除了要多听多看多比较之外,还需注意质量,也就是要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歌德认为,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如果整天沉浸在普通的流行歌曲中,欣赏水平是很难提高的,更谈不上艺术修养的提高了。在艺术作品中包含的客观因素,已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原型,它集中了生活形象中的精粹,愈是优秀的作品其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愈鲜明。因此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快速提高。例如影片《音乐之声》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值得欣赏,如《雪绒花》、《哆来咪》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善于在复杂的节奏中寻求一种惊人的和谐,旋律自然、流畅而简洁,但简洁中又显示出高度的技巧,让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沉浸在优美动听的乐曲之中。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观照和体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情感的物化形态。艺术作品中饱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在欣赏时,就会感受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趣。但是如何感受呢?这就涉及到艺术欣赏中的共鸣问题。艺术欣赏的共鸣是指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受到感染而激发出的情感变化。创作者和鉴赏者的思想感情借助于艺术作品相共鸣,创作者的心底最深处的一种震动,一直传达到鉴赏者的心底最深处。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与创作者建立心灵沟通,通感创作者的思想情绪,从而触动欣赏者的情绪、思想、精神、情调。读者得通过了作品,而体验作者心里的内容,唤起读者“心中的琴弦”的反响,即读者对于作品发生情绪、思想、精神、情调的活动,而体验作者的审美情趣。比如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红高梁》便是采用纯红色作为全片主色调,大片大片的红色在画面闪耀流淌,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体现了色彩的造型美和抒情写意功能。&&& 三、培养幼儿教师的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是艺术修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指某种艺术理想、气质、态度、追求等人文精神。从艺术作品对于人生的影响来看,它影响于人生的力很大,欣赏高尚的艺术作品能把人心潜移默化,养成健全的人格。愈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它的艺术描写愈生动愈深刻,艺术形象愈鲜明愈典型,愈能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  时代在不断地变迁,但人本身所具有的对“美”的,对“真”的追求却并没有改变。艺术是真实的,艺术的发展贯穿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那些真正反映人性本身问题的作品,那些直击人类心灵的作品,是“历史性的作品”,是伟大的作品。欣赏这些作品,会净化我们的心灵,培养崇高的理想。例如罗伯特?怀斯的经典影片《音乐之声》、罗丹的传世名作《思想者》及曹雪芹的文学巨着《红楼梦》等等,还有很多前人留下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欣赏。欣赏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净化心灵,培养人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四、积累艺术知识  艺术知识是艺术修养的基本构成因素之一。欣赏艺术作品可以增长欣赏知识,如关于共鸣、什么是真正的鉴赏等等还能丰富艺术史、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等相关知识,如巴赫的《三部创意曲》,该曲运用了复调手法,富有巴罗克艺术的风格,其特点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严肃、含蓄、平衡。通过欣赏这部作品,能对前期古典乐派的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总之,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者产生心理共鸣,来体验其人生观,社会观,自然观或宗教观等等,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k j.CoM
相关教学资料:
没有相关资料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没有了
最新教学资料
推荐教学资料
? ? ? ? ? ? ? ?新疆和硕县幼儿园& 曹冬梅
【摘& 要】钢琴课是一门极富有艺术特色的课堂,注重情感地抒发。在钢琴的教学中,有效的表现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气质是钢琴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但艺术修养不是人生的一层可有可无的涂料,它是一种生命的独特存在状态,一种具有重大实质性意义的人格力量,而艺术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因此,在学前教育中,钢琴课成为从小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艺术修养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了家长潜意识里的想法,事实也是如此。
【关键词】艺术修养;钢琴教学;艺术表现力;娃娃
&&&&&&& 艺术欣赏、艺术创造和艺术批评是人们进行艺术实践的途径。通过对艺术物品的欣赏,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培养人们的艺术精神,灌输相关的艺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学生素质的重要表现,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品质、品格、气质以及审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在当前,钢琴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钢琴技巧化的教学而忽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感的表达,注重钢琴技巧性的学习而忽视音乐的整体内容。所以对娃娃钢琴中,要注重音乐情感和内容的传达,人才的培养,艺术修养的提升需要从艺术实践、演奏技巧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1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
&&&&&&& 艺术的表现对象和接受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艺术修养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重点集中在思想、知识、精神、艺术和情感等
1.1思想修养
&&&&&&& 思想修养是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精湛的艺术作品常折射出艺术家深邃的思想,凡在艺术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艺术作品,无不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与深刻哲理,他们的产生正是得益于艺术家的深刻思想修养。
1.2艺术技能修养
&&&&&&& 艺术技能是艺术修养的集中体现。具有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是艺术修养的前提,这种独特性因专业的不同、艺术偏爱的品种、具体感受的侧重、角度、方法和内容而有所差异,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是艺术修养的根基。
1.3知识修养
&&&&&&& 培养艺术修养必须加强知识修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无深厚的知识沉淀,就不会产生深邃的艺术修养。因此,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艺术理论、生活知识都要涉及,才能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1.4精神世界的修养
&&&&&&& 一个富于艺术修养的人,尽管他的外在境遇未必良好,他的内在精神生活一定比别人丰盈而充满活力。他的一个小小感受,很可能是穿越千年历史而来,而且还将穿越漫长的未来岁月。他往往童心未泯,真诚的用自己的真心,为越来越精明老滑的人类社会维系住一个永恒的童话世界。
1.5情感修养
&&&&&&& 情感是艺术的重要特征,无感人的审美情感,就没有艺术美。艺术情感是日常生活情感的升华,要求品位更高,它需要健康的感情、完善的审美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二、钢琴演奏中艺术修养的正确解读
&&&&&&& 艺术修养的含义非常丰富,学生学习钢琴,不仅仅要熟练弹奏技巧,还要对作品的精神实质进行领会。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育贯穿于整个钢琴课堂的学习过程。因此,艺术修养包括了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弹奏技术、文化素养和艺术创造力。
&&&&&&& 首先,钢琴的弹奏不是娴熟的模仿别人,或者僵硬的表现曲谱,学生需要对钢琴作品的情感诉求有深刻的理解,对创作情景有一定的感同身受,并且使学生能够逐渐的产生情感表达的强烈愿望。其次,钢琴的学习,需要学生熟练的演奏,弹奏技术是表演具备生命里的基础。同时,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做铺垫,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会非常肤浅。而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所以从小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艺术修养从娃娃抓起的主要举措
3.1提升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
&&&&&&& 因为音乐本身的基础素养对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素养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声音进行辨别,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声音的敏感度。通过对各种音质、音色的有效辨别,学生能够在日常训练中逐步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 钢琴课的学习离不开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合理把握音乐情感,注重音乐的节奏和意境,使得音乐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而不仅仅单纯是单独的、脱节的音乐,学生整体性感知中,富裕音乐生命力和感染力。学生则按照音律的高低演奏音乐,在演奏过程中不断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增强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水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用丰富的实践经历作为依托展开联想,能够使学生对所演奏的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提高艺术表现力。
3.2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协作练习
&&&&&&& 钢琴弹奏的声音既是沉稳深邃,又是灵动,活跃的。在演奏中,独奏、写作、伴奏等都能充分展现不同的风采。教师可以利用声乐中的配合表达,对学生的指法、弹奏技法实行指导,使单纯的模仿联系转变成有针对性的弹奏练习。
&&&&&&& 例如:钢琴独奏能够和舞蹈相配合,钢琴的协奏能够实现
&&&&&&& 其他乐器和钢琴的合作表达,钢琴伴奏实现和舞蹈,歌曲的系统表达。这些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练习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活跃课堂分为,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挑选感兴趣的作品,采用不同的协作配合方式,锻炼学生的弹奏钢琴的技巧,使学生在整体协作环境中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气息。
3.3引导学生多方面说积累文化素养
&&&&&&& 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了使学生能够在钢琴演奏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逐步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纵观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生气的钢琴艺术都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膝下相关,钢琴艺术也会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交汇,成为某一个时期所特有的艺术现象。体现出时代的气息和特点。此外,在钢琴的学习从娃娃抓起这一观念的引领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相关文化艺术作品进行赏析,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素养。
3.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
&&&&&&& 作为钢琴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也存在于生活。如果脱离了实践生活的艺术只是&空中楼阁&。因此,学生对钢琴的学习要从事实践中取得,学生要贴近时间。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或者学龄前的学生,他们活泼可爱,创造力强,模仿力强,可塑性较高。所以要从小,让学生开展实践,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提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广泛的参加实践活动,例如:钢琴大赛,钢琴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环境的多彩多姿,感受世界经典名曲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 综上所述,艺术修养应该从娃娃抓起,现在我国家庭中,很多的家长已经在孩子年纪比较小的阶段,开始接受钢琴或者其他特长的学习,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但是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长期共同的努力,才能不断的使学生沉淀艺术修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使学生掌握熟练的弹奏技巧,还要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还能有效促进钢琴的学习。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里,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钢琴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更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孙傲,声乐教学中的歌曲二度创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2]赵微,如何培养艺术修养[J],鞍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学报,2011(08)
[3]郝光,论钢琴教学中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吉林生教育学院学报,2013(29)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素养的自我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