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转化怎么怎么用微信发表文章章

昨天,王岐山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珲春市委组织部-微转化
昨天,王岐山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
18:11&珲春市委组织部&
昨日,《人民日报》在3版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全面从严治党 承载起党在新时代的使命》,作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王岐山在文章中针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行了论述,指出这两个文件“源自党章、臻于实践,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标本兼治的重要制度成果,必将在党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王岐山从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党内政治生活要有原则性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全面从严治党。&非公君强烈推荐,将此作为党员们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辅导材料。全面从严治党 承载起党在新时代的使命王岐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源自党章、臻于实践,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标本兼治的重要制度成果,必将在党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新时代承载着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从1840年开始的。中华儿女从来就没有甘心屈辱,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奋起抗争,在黑暗中找寻光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华民族蒙受苦难、探索复兴之路的逆境中应运而生,历经革命、建设、发展、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实雄辩地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民族复兴是完全正确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阐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5000年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融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的庄严承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要以坚定的信心抓住宝贵战略机遇期,战胜困难挑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重要法宝。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突出问题是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即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都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的领导干部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与共产党人的信仰完全背道而驰;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当成“官”,管党治党被置之脑后,对错误行为三缄其口、听之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气象;严肃查处周永康、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防止形成特殊利益集团;以坚决的态度和强烈的自信,查处湖南衡阳、四川南充、辽宁系统性贿选案,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强化党内监督,推动管党治党迈向标本兼治。六中全会以制定《准则》、修订《条例》为切入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寓示着新实践的开启。  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拥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有着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更离不开核心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党的领导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展现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坚持问题导向,对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不回避遮掩,透视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赢得党心民心。“四个服从”根本在于全党服从中央;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最终要落实到向核心看齐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不能作为标语口号。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最终看实际成效。要以党中央的旗帜立场、决策部署、担当精神为标杆,提高政治站位、查找政治偏差,坚持实事求是优良传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思想和行动上确保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提高政治觉悟。党的领导是具体的,有着鲜明而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对人用好人,树立鲜明价值观和政治导向上。中央巡视组发现的突出问题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有的中央部委司局级干部党建常识测验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都答不全,甚至忘记了自己入党是何年。如果政治意识淡漠,搞政治虚无主义,党内政治生活必然失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领导就会被削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任务是增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确保全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理想信念宗旨决定了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每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都要举起拳头,对着鲜红的党旗宣誓。拳头代表的是心,入党誓词就是发乎于心的承诺,守不住这个初心就做不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产党人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有政治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是政治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与时俱进契合了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发展的新期盼。广大群众不仅要求经济发展、生活富裕,还要求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亦是反映了群众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诉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有机统一。从来就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拨乱反正,其本身就是政治。发展是第一要务,体现着党的宗旨,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定人民立场,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党内政治生活要有原则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造成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首要原因是使命意识弱化,丧失了忠诚与担当,批评和自我批评刀枪入库。有的领导干部搞好人主义,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明知道身边的领导干部问题严重,却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在干部被审查了还说“感到很意外”,有的则采取“马后炮”的方式向组织反映早就发现的问题。共产党是先锋队,要有战斗性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自我净化,靠的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有了矛盾和问题就要摆到桌面上,对同志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开展真诚的思想交流和交锋。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积攒到一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要随时随地开展,抓早抓小、见人见事,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警觉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内政治生活最为重要的遵循。老一辈革命家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视同生命,现在不少干部却对此意识淡漠、麻木不仁,认为违反政治纪律无所谓,只要不拿不贪就是好同志。在党的所有纪律中,政治纪律永远排在第一位。无论违反哪方面的纪律,发展到一定程度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是破坏政治纪律。严明政治纪律,要害在增强政治警觉性,没有警觉性哪有政治鉴别力,又怎么能够发现问题?党的高级干部要保持政治警觉,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把准政治方向,尤其要警惕野心家阴谋家窃取党和国家的权力,对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坚决抵制、勇于斗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和政治安全。  探索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我们是一党长期执政,最大挑战就是权力的有效监督,持续破解这一难题,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本要靠强化自我监督。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缺失,其他监督必然失效。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重要方面,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有效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既是信任、培养,更是考验。现在有的党组织对“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认识不深,只讲信任不讲考验,忽视在管理监督中培养。信任就是考验。领导干部从接受权力那一刻起,就肩负着党的重托和沉甸甸的责任。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背负的信任越多,风险就越大、责任就越重,越要严格监督,考验其忠诚干净担当。信任和监督、自律和他律辩证统一,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这是一条铁律。要把“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个理念,体现在选人用人、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上,把监督的螺栓拧紧,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牢,使领导干部心怀敬畏和戒惧,时刻感受到责任、考验和约束,确保手中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党的领导包含着管理和监督,离开了监督就谈不上管理。党内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监督是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监督,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组织处理、纪律处分都是重要手段;狭义监督是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管理和监督是领导的重要内容,没有管理监督,党的领导就会落空。管理监督不能大而化之,看住人盯住事必须多设“探头”,把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的工作见诸日常,唯此方能致远。领导的重要职责是领出好班子、带出好队伍。既要把严把牢选人用人的政治关和廉洁关,又要强化管理,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党内监督条例把党委监督作为重点,规范党的工作部门的监督职责,体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纪委要把自己摆进去,监督执纪问责,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文章摘自《人民日报》(日&第三版),作者王岐山。
Copyright & 2016【党员必读】王岐山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阜城宣传-微转化
【党员必读】王岐山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
17:11&阜城宣传&
【学习小组按】&8日,《人民日报》在3版又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全面从严治党 承载起党在新时代的使命》,作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王岐山在文章中针对《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行了论述,指出这两个文件“源自党章、臻于实践,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标本兼治的重要制度成果,必将在党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王岐山从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党内政治生活要有原则性等几个方面讲述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全面从严治党。&学习小组(xuexixiaozu)予以推荐,作为组员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辅导材料。全面从严治党 承载起党在新时代的使命王岐山& & &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源自党章、臻于实践,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标本兼治的重要制度成果,必将在党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新时代承载着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从1840年开始的。中华儿女从来就没有甘心屈辱,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奋起抗争,在黑暗中找寻光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中华民族蒙受苦难、探索复兴之路的逆境中应运而生,历经革命、建设、发展、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实雄辩地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民族复兴是完全正确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阐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5000年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融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的庄严承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要以坚定的信心抓住宝贵战略机遇期,战胜困难挑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重要法宝。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突出问题是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即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都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的领导干部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与共产党人的信仰完全背道而驰;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当成“官”,管党治党被置之脑后,对错误行为三缄其口、听之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气象;严肃查处周永康、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防止形成特殊利益集团;以坚决的态度和强烈的自信,查处湖南衡阳、四川南充、辽宁系统性贿选案,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强化党内监督,推动管党治党迈向标本兼治。六中全会以制定《准则》、修订《条例》为切入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寓示着新实践的开启。  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拥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有着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更离不开核心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党的领导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展现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坚持问题导向,对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不回避遮掩,透视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赢得党心民心。“四个服从”根本在于全党服从中央;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最终要落实到向核心看齐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不能作为标语口号。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最终看实际成效。要以党中央的旗帜立场、决策部署、担当精神为标杆,提高政治站位、查找政治偏差,坚持实事求是优良传统,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思想和行动上确保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提高政治觉悟。党的领导是具体的,有着鲜明而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制定和实施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对人用好人,树立鲜明价值观和政治导向上。中央巡视组发现的突出问题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有的中央部委司局级干部党建常识测验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都答不全,甚至忘记了自己入党是何年。如果政治意识淡漠,搞政治虚无主义,党内政治生活必然失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领导就会被削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任务是增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确保全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理想信念宗旨决定了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每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都要举起拳头,对着鲜红的党旗宣誓。拳头代表的是心,入党誓词就是发乎于心的承诺,守不住这个初心就做不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共产党人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有政治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共产党是政治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与时俱进契合了人民群众实现全面发展的新期盼。广大群众不仅要求经济发展、生活富裕,还要求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亦是反映了群众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诉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有机统一。从来就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拨乱反正,其本身就是政治。发展是第一要务,体现着党的宗旨,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定人民立场,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党内政治生活要有原则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造成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首要原因是使命意识弱化,丧失了忠诚与担当,批评和自我批评刀枪入库。有的领导干部搞好人主义,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明知道身边的领导干部问题严重,却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在干部被审查了还说“感到很意外”,有的则采取“马后炮”的方式向组织反映早就发现的问题。共产党是先锋队,要有战斗性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自我净化,靠的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有了矛盾和问题就要摆到桌面上,对同志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开展真诚的思想交流和交锋。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积攒到一年一次的民主生活会,要随时随地开展,抓早抓小、见人见事,使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警觉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内政治生活最为重要的遵循。老一辈革命家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视同生命,现在不少干部却对此意识淡漠、麻木不仁,认为违反政治纪律无所谓,只要不拿不贪就是好同志。在党的所有纪律中,政治纪律永远排在第一位。无论违反哪方面的纪律,发展到一定程度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是破坏政治纪律。严明政治纪律,要害在增强政治警觉性,没有警觉性哪有政治鉴别力,又怎么能够发现问题?党的高级干部要保持政治警觉,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把准政治方向,尤其要警惕野心家阴谋家窃取党和国家的权力,对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坚决抵制、勇于斗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和政治安全。  探索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我们是一党长期执政,最大挑战就是权力的有效监督,持续破解这一难题,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是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解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根本要靠强化自我监督。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缺失,其他监督必然失效。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重要方面,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有效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既是信任、培养,更是考验。现在有的党组织对“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认识不深,只讲信任不讲考验,忽视在管理监督中培养。信任就是考验。领导干部从接受权力那一刻起,就肩负着党的重托和沉甸甸的责任。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背负的信任越多,风险就越大、责任就越重,越要严格监督,考验其忠诚干净担当。信任和监督、自律和他律辩证统一,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这是一条铁律。要把“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这个理念,体现在选人用人、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上,把监督的螺栓拧紧,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牢,使领导干部心怀敬畏和戒惧,时刻感受到责任、考验和约束,确保手中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党的领导包含着管理和监督,离开了监督就谈不上管理。党内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监督是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的监督,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组织处理、纪律处分都是重要手段;狭义监督是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管理和监督是领导的重要内容,没有管理监督,党的领导就会落空。管理监督不能大而化之,看住人盯住事必须多设“探头”,把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的工作见诸日常,唯此方能致远。领导的重要职责是领出好班子、带出好队伍。既要把严把牢选人用人的政治关和廉洁关,又要强化管理,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党内监督条例把党委监督作为重点,规范党的工作部门的监督职责,体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纪委要把自己摆进去,监督执纪问责,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文章摘自《人民日报》(日&第三版),作者王岐山。
Copyright & 2016赖淼莲:微改革做出大文章 落到实处是关键
当改革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后,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更需要从“微视角”出发,进行“微改革”,不断创新改革方式,不断提升改革水平。
  近年来,随着温州改革的不断深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参保人、重特大疾病救助对象“扩容”、不必要的证明越来越少、没钱也打得起官司等等,每一项民生工程的成果都让百姓拍手称赞。
  但是,当改革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后,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更需要从“微视角”出发,进行“微改革”,不断创新改革方式,不断提升改革水平。
  正如我们每个人在解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之后,才有能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丰盈,展现自己的品味一样。微改革的作用,就是瞅准社会进步的方向,轻轻打开一扇窗,让清风徐来,让大家司空见愦但却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也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得以改善,使我们所期待的大美温州,能够360度无死角的展示在所有人面前。
  而想要从微改革中作出大文章,能否在这几个反面落到实处,十分关键。
  推进微改革,必须规范“微权力”。“微改革”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更多要靠基层的大胆实践,这就与村级的“小微权利”紧密相连。可以说“微权利”运用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微改革成果的好坏。在温州龙湾、泰顺等地,都曾相继出台了“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干部责任追究制度,从经济、组织、纪律等多种渠道强化问责,为“小微权力”套上“紧箍咒”,试图打造农村基层治理样本。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村干部违法乱纪的新闻与举报依旧屡禁不止,“微权利”仍需不断加强规范。
  推进微改革,继续完善“微服务”。面对“微时代”趋势,近年来,温州全面推进网上审批机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审批服务“一张网”全覆盖,通过“互联网+审批”的便民微服务,变“群众跑”为“数据跑”,让权力做“减法”、审批速度做“乘法”,让企业群众切实体验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的便利。不少部门、单位也利用微薄、微信,发布动态,提供实时信息,真正打通了为百姓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可是在网络微服务成为部门单位提供服务的补充,解决了时间空间障碍,公职人员在为百姓提供面对面服务时,细节是否到位,脸难看、事难办是否已经不存在?我们不得不思考。
  推进微改革,应该鼓励“微创新”。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改革成效,不能仰仗一日之功。温州的改革如何细化到百姓关切的方方面面,恰恰需要我们注重“微创新”。比如1994年的电视剧《喂,菲亚特》,2012年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都有意避开了温州历史上的许多名人,而是通过温州草根的创业史,贯穿起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以这样独辟蹊径的创新宣传方式,让温州精神为更多人所知,前所未有。我想,在当前普亟需创新的大环境中,我们更应当多多鼓励这样的巧妙而有成效的“微创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微改革”的好处就在于,在不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时,也能及时调整和纠错。温州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的“重头戏”,也同样离不开“海上浪花”似的“微改革”。当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能够针对最具体、最实际的问题进行“微改革”之时,温州改革也必定能够发出最强音。(文\泰顺县 赖淼莲)
  微改革,善哉!
  时评《微改革做出大文章落到实处是关键》,积极为“微改革”鼓与呼,是一篇难得的好时评,值得点赞。
  该时评认为,当改革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更需要从‘微视角’出发,进行‘微改革’”,从最基层的地方和单位展开,抓住不涉及体制性和制度性的问题,又是大家司空见怪但却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主动地展开自我改革自主改革。这个话,说得好,说出了民意之声,也说出了改革之声。
  当下大家都说要深化改革,那么,深化改革该怎么“深”?啃“硬骨头”是“深”,“微改革”也是“深”。前者是宏观之深化,国之大事也;后者是微观之深化,民之日常所见事情也。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大改革,也要关切基层的微改革。倡导微改革,推进微改革,就能把深化改革变成众人之事而只是少数人之事,变成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之事而不只是上层官员专家之事,无论是哪个地方,无论是哪个单位,无论职位是高是低,无论权力是大是小,人人都需参与改革,人人都要参与改革,人人也能参与改革。
  辩证法告诉我们,“小”与“大”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老子》曾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又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温州需要更多的“微改革”,温州应鼓励更多的“微改革”,温州也期盼更多的“微改革”。正如该时评所说的那样,当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能针对最具体、最实际的问题进行“微改革”时,温州的大改革也必定能发出最强音。
 评委简介:
  胡方松,原温州晚报总编辑,全国晚报学术委员会委员,温州书局文化策划有限公司总编辑。
本文转自:
编辑:陆向东责任编辑:黄作敏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乎怎么发表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