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银和硫代乙酰胺试液配制和硅钨酸和钼酸钠反应放热吗

当前位置: >>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绪 论: 1、 掌握药物的概念、特性和要求,药物分析的定义、任务 、 掌握药物的概念、特性和要求,药物分析的定义、 2、 熟悉药品全面质量管理 、 ☆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 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 药品、血清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 ☆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 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学科,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学科的性质: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 ,或者说是一门涉及多学 科内容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 药物分析的任务: 1、 药品质量检验――基本任务:药物制成品的质量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 2、 新药研发――重要任务:药品质量标准建立与修订;药品稳定性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利用度 研究。 3、 临床药物分析――为相关学科提供帮助:治疗药物监测(TDM);临床药理学;临床药剂学。 △ 药品质量检验――事后监督;全面药品质量管理――事前管理。 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涉及药物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生产、供应和检验各环节。 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我国对药品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的法定文件有: 1、 GLP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2、 GMP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 GSP (Good Supply Practice):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4、 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5、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6、 AQC(Analytical Quality Control) 《分析质量管理》用于检验分析结果的质量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 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的,不得出厂。 我国现行药品质量标准:中国药典和局标准均为国家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简称局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分别于 、、、2000 年和 2005 年出版了八版 中国药典,现行版为 2005 年版。英文名:缩写为 Ch.P。 主要国外药典简介: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 国际药典(Ph.Int)。 第一章 药典概况 1、 熟悉药典的主要内容 、 2、 掌握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 一部: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化学药品、抗生素 本版(05 年版)药典分为 △ 中国药典的内容: 1、 凡例:把一些与标准有关的、共性的、需要明确的问题,以及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与专门术语等, 用条文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凡例是标准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2、 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二部: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药用辅料 三部:生物制品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3、 附录:这部分记载了制剂通则、生物制品通则、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一般鉴别试验、有关物理常数测 定法、试剂配制法以及色谱法、光谱法等内容。 4、 索引: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和英文名称索引。 附录不是标准的正式内容。 (一)凡例 名称及编排,标准规定,生物制品,检验方法和限度,残留溶剂,标准品、对照品,计量,精确度,试药、 试液、指示剂,动物实验和包装、标签等,共 28 条。 中文药名: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为法定名称 名称及编排 英文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品命名原则(INN) 有机药物化学名:采用《有机化学命名原则》 检验方法:采用其他方法时,应与药典方法作比较试验,在仲裁时,应以药典方法为准。 限度:原料药含量(%),一般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为 100%以上时,是指药典方法可达到的数值;未规 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 101.0%。 标准品、对照品与试药的区别: 标准品:是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计,以国 际标准品进行标定。 对照品:是指用于检测时,按干燥品计算后使用的标准品。 试 药: 符合试药项下要求,选用不同等级并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剂标准。 称取:0.1g 指 0.06-0.14g; 2g 指 1.5-2.5g;2.0g 指 1.95-2.05g 称定:指所称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取样精密度与准确度 精密称定:指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精密量取:指量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 “约”若干:指不超过规定量的±10% (二)正文:为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基本内容:品名;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化学名;含量或效价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 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类别;贮藏;制剂。 (三)附录 :主要内容: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 制剂通则:片剂;注射剂等多种,均有规定检查项目。 内容举例 通用检测方法:一般鉴别方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一般杂质检查等。 指导原则:药品质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取样 性状-(外观、臭、味和稳定性;溶解度;物理常数) 鉴别-真伪鉴别 检查-纯度检查(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及安全性四个方面) 含量测定-有效成分测定(常用的测定方法: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测定法) 写出检验报告 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来源 检验报告的内容 检验的目的、检验的依据 取样(送检)日期,报告日期 原始记录 检验报告 应有试验者、复核者和负责人的签名 对外单位还需加盖检验单位的公章 原料药的检验 药物制剂的检验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 中药制剂的检验 生化药物的检验 医院药房制剂的检验☆药检工作的基本程序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3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 1、 掌握药品鉴别试验的项目和鉴别方法 、 2、 熟悉鉴别试验条件和提高鉴别试验灵敏度的方法 、 ☆ 药物的鉴别试验包括:性状和鉴别 (一)性状 外观:聚集状态,晶型,色泽,臭、味等 溶解度:是药物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药品的纯度。药典采用“极易溶、易溶、溶解、略 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来描述。 物理常数: 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酸值、皂化值、羟值、碘值、吸收系数。 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和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 1dm 且每 1ml 中含有旋光性物质 1g 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 度。可用于鉴别药物、检查药物的纯度和含量测定。 [n]TD=100α/dL 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ε=A/CL;百分吸收系数(Ch.P 收载的方法)E1%1cm=A/CL (二)一般鉴别试验:是指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特性,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ChP 附录 中有: 丙二酰脲类、 托烷生物碱类、 芳香第一胺类、 有机氟类、 无机金属类 (Na, K, Li, Ca, Ba, Fe.,Al, Zn,Cu, Ag,Hg 等) 、有机酸盐类(水杨酸盐) 、无酸盐类。 1. 有机氟化物 茜素氟蓝 硝酸亚铈 氧瓶燃烧 有机氟 2. 有机酸盐 (1) 水杨酸 水杨酸 + FeCl3 (2) 酒石酸盐 供试品溶液(中性)+ 氨制硝酸银中性条件 弱酸性条件 红色配位化合物 紫色配位化合物 水浴中?无机氟离子pH4.3蓝紫色络合物银镜3. 芳香第一胺类:供试品 + 稀盐酸、亚硝酸钠、碱性 β-萘酚试液 ――→ 红色到猩红色↓ 4. 托烷生物碱类:此类生物碱中具有莨菪酸结构,有 Vitali 反应,显紫色。 5. 无机金属盐(Na, K, Ca) 铵盐:供试品 + NaOH-焰色反应:Na 显鲜黄色;K 显紫色;Ca 显砖红色 ?+氨臭↑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显黑色6. 无机酸根: 氯化物:Cl + Ag 硫酸盐:SO4 (三)专属鉴别试验:2-――→ AgCl↓乳白色2++ Ba――→ BaSO4↓白色是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是根据每一种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差异或理化性质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 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鉴别方法:1、化学鉴别法 三氯化铁呈色反应(Ar-OH,Ar-OCOCH3) 异羟戊酸铁反应(Ar-COOH;-COOR) ① 显色反应鉴别法 茚三酮呈色反应(脂肪氨基,α-氨基酸) 重氮化-偶合呈色反应(Ar-NH2;-NHCOR) 氧化还原显色反应及其它颜色反应 与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 与硫氰化铬铵的沉淀反应 ② 沉淀生成鉴别法 其它沉淀反应(如生物碱沉淀剂) 药物本身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药物溶液加硫酸后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4药物与溴反应后,在可见光下发出荧光 ③ 荧光反应鉴别法 药物与间苯二酚溴反应后,发射出荧光 药物其它反应后,发射出荧光 制备衍生物:药物+试剂 ――→ 具有荧光的衍生物 胺类、酰脲类、酰胺类药物经强碱处理生成氨气(NH3,NH(C2H5)2) ④ 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 含硫药物经强酸处理后,加热,生成硫化氢气体(H2S + Pb2+ ―→ PbS + 2H+) 含碘有机药物,加热,生成紫色碘蒸汽 含醋酸酯和乙酰胺类药物酸水解后,加乙醇可产生乙酸乙酯 ⑤ 制备衍生物测定熔点法:药物酸化或碱化生成游离酸或碱。操作繁琐费时间,应用较少。 药物+试剂 ――→ 新化合物有一定 mp。 2、光谱鉴别法 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 规定浓度的供试液在最大吸收波长测定吸收度 ① 紫外光谱鉴别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 经化学处理后, 测定其反应产物吸收光谱特性 ② 红外光谱鉴别法:压片法、糊法、膜法、溶液法 、PC 法、HPLC 法(tR 样=tR 对) 、GC 法 3、 色谱鉴别法:TLC 法(Rf 样=Rf 对) 4、 生物学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实验动物鉴别法 仪器鉴别方法增加快(2:1) UV,IR,HPLC(USP),TLC,PC(BP) 5、 药物鉴别方法新动向 制剂广泛采用 IR 法鉴别 鉴别方法简练,专属性强 平均每个品种收载 2 个鉴别反应 △ 鉴别试验条件: 1、 溶液的浓度:主要指被鉴别物质的浓度,其大小影响结果的判断。 (如化学法中要观察沉淀、颜色;UV 法中λmax,A,E1%1cm) 2、 溶液的温度: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很大,一般温度每升高 10℃,可使反应速度增加 2~4 倍。但温度 过高可使产物分解,导致颜色变浅,甚至观察不到结果。 3、 溶液的酸碱度:能使各反应物有足够的浓度处于反应活化状态,使反应产物处于稳定和易观察状态。 4、 试验时间: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较慢,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和条件。 5、 干扰成分的存在:药物制剂的鉴别,其它成分则会干扰检查结果的现象观察。 △ 鉴别试验的灵敏度: (一)反应灵敏度和空白试验 反应灵敏度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尽可能稀的溶液中观察出尽可能少量的供试品,反应对这一要 求所能满足的程度。 最低检出量是指某一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观察出的供试品的最小量。 空白试验:是指在与供试品鉴别试验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除不加供试品外,其它试剂均同样加入而进 行的试验。 (二)提高反应灵敏度方法:加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浓集、改变观测方法。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1、 理解药物中杂质的含义及其来源,药典对药物纯度的要求及规定杂质限度的科学依据 及其来源, 、 理解药物中杂质的含义及其来源 2、 掌握药物中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 、 掌握药物中一般杂质检查的原理、 3、 了解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方法 、 了解特殊杂质检查的原理、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54、 掌握药物杂质的限量计算方法 、 ○ 药物的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 药物中杂质的来源: 1、 生产过程中引入 ① 在合成药的生产过程中,未反应完全的原料、反应的中间体和副产物,精制时未能完全除去; ② 再如制剂中生成的杂质; ③ 生产过程中残留有机溶剂、酸性或碱性杂质; ④ 所用金属器皿及装置等引入杂质。 2、 贮藏过程中产生 由于贮存时间过去,包装或保管不善,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日光、空气和微生物等)的影响下,水 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形转变、聚合、潮解和发霉等而产生的有关杂质。 药物中的杂质按来源分为: 一般杂质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特殊杂质是指在 特定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 杂质限量:指在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不发生毒性的前提下,药物中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 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1、 对照法(限量检查法) 特点: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 方法:取一定量被检杂质的标准溶液与一定量供试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处理,如显色或产生沉淀等,通过 比较反应的结果,来确定杂质含量是否超过限量(比色或比浊)。 2、 灵敏度法 特点:不需对照品。 方法:系指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从而判断供试品所含杂质 是否符合限量规定。 3、 比较法(含量测定法) 特点:准确测定杂质的量,不需对照品。 方法:也有采用以纯水为对照的,或与某一规定值(如吸收度值等)进行比较。☆ 杂质限量的计算:杂质限量 = 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 供试品量Lppm =杂质限量 =V ?c × 10 6 S标准溶液体积 × 标准溶液浓度 供试品量L=V ?c × 100% S☆ 一般杂质检查方法:药物:Cl ? + AgNO 3 ?HNO 3 → AgCl白色浑浊 ?? (一)原理:对照法 对照:NaCl(c, V) AgNO 3 ?HNO 3 → AgCl白色浑浊 + ?? 是利用氯化物在硝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 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混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氯化物是否超过限量。 (二)测定条件: 1、 [Cl ]50~80?g/50ml,相当于标准 NaCl 溶液 5~8ml。 2、 反应需在硝酸酸性条件下进行,且以 50ml 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 10ml 为宜。 加速 AgCl 浑浊的形成;产生较好的乳浊;避免弱酸银盐如碳酸银、磷酸银以及氧化银沉淀的形成。 3、 试剂:硝酸银。 4、 避光、暗处放置 5 分钟后比浊,因氯化银见光易分解。 5、 比浊方法:同置于黑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四)干扰及排除: 1、 供试品液混浊:可用含硝酸的蒸馏水洗净氯纸中氯化物后过滤来消除混浊对氯化物检查的干扰。 2、 若供试品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一、氯化物检查法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61) 内消色法:倍量法,如枸橼酸铁铵(黄色)中氯化物的检查。 一份+AgNO3 一份+AgNO310 min H2O澄清溶液 + NaCl 标准液 供试品溶液H2O对照溶液暗处放置 5min 后比较2) 外消色法:如高锰酸钾中氯化物的检查,可先加乙醇适量,使其还原褪色后再依法检查。 二、硫酸盐检查法 (一)原理 对照法药物:SO 2 ? + BaCl 2 ?HCl → BaSO 4白色浑浊 ? ? 4 对照:K 2 SO(c、V) BaCl 2 ?HCl → BaSO 4白色浑浊 + ? ? 4是利用 SO42-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试液作用,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 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硫酸钡浑浊液比较,以判断供试品中硫酸盐是否超过限量。 (二)测定条件: 1、 [SO42-]0.1~0.5mg/50ml,相当于标准 K2SO4 溶液 1~5ml。 ,且以 50ml 供试溶液中含稀盐酸 2ml 为宜。 2、 反应需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进行(除去 BaCO3、Ba3(PO4)2) 3、 试剂:氯化钡 4、 比浊方法:同置于黑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三)干扰及排除:若供试品有色,也可用内消色法,处理方法与 Cl 检查法相似。 三、铁盐检查法 (一)硫氰酸盐法: 1、 原理 对照法 2、 测定条件: 1) [Fe3+]0.01mg~0.05mg/50ml,即相当于标准铁溶液 1.0~5.0ml。 2) 反应需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进行(防水解),且以 50ml 供试溶液中含稀盐酸 4ml 为宜。 3) 试剂:硫氰酸铵。加过量硫氰酸铵,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4) 铁盐检查时,加氧化剂氧化 Fe2+为 Fe3+。加过硫酸铵可氧化 Fe2+为 Fe3+,同时可防止光线使硫氰酸铁还 原或分解褪色。 某些药物(如葡萄糖、糊精、碳酸氢钠、硫酸镁等),检查时加 HNO3 处理,就不必加过硫酸铵,但必须加热 煮沸除去 HNO2。 5) 某些具环状结构的有机药物,需经炽灼破坏。 6) 比色方法:同置于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3、 干扰及排除: 1) 当有 Fe2+存在时,加氧化剂过硫酸铵氧化 Fe2+为 Fe3+。 2) 为了提高灵敏度或供试管与对照管色调不一致或颜色太浅时,可用正丁醇提取后,分取正丁醇层比色。 (二)巯基醋酸法: 原理 对照法――巯基醋酸还原 Fe3+为 Fe2+,在氨碱性试液中与 Fe2+作用生成红色配位离子。 注意:加巯基醋酸之前加 20%枸椽酸溶液 2ml,使与 Fe3+生成配离子,以免在氨碱性溶液中产生 Fe(OH)3 沉淀。 (本法灵敏度较高,但试剂较贵。 ) 四、重金属检查法 以铅为代表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四种方法: ①为硫代乙酰胺法; ②是将供试品在 500~600℃炽灼破坏后,再按第一法检查; ③是检查能溶入碱溶液,而不溶于酸溶液的药物,在碱性条件下用硫化钠作显色剂; ④为微孔滤膜法,比较供试溶液和对照溶液铅斑的颜色,来判断供试品种的重金属是否超过限量。 (一)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1、 原理 对照法Fe 药物:-对照:Fe 3+ (c、V ) + 6SCN ? ?HCl [Fe(SCN )6 ] 红色 ?→3?{2+?[o ] Fe 3+ ?→ Fe 3++ 6SCN ? ?HCl [Fe(SCN )6 ] 红色 ?→3?CH 3CSNH 2 + H 2O ?pH3.5→ CH 3CONH 2 + H 2S ? ?药物:Pb 2+ + H 2S ?pH3.5→ PbS黄色~棕黑色 ? ?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7对照:PbNO3 (c、V ) + H 2S ?pH3.5 → PbS黄色~棕黑色 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 ? ?2、 测定条件: 1) 用硝酸铅配制标准铅贮备液 (加硝酸防止 Pb2+水解) 标准铅溶液临用前稀释而成, , 标准硝酸铅溶液[Pb2+] 10?g~20?g/27ml,相当于标准铅溶液 1~2ml。 2) 本法用 2ml pH3.5 的醋酸盐缓冲液控制溶液 pH 值为 3~3.5。 3) 显色剂:从 Ch.P(1990)开始改用硫代乙酰胺做显色剂。 3、 干扰及排除: 1) 供试品如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检查。 a) 外消色法:在对照管中加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调节之与供试品颜色一致。 b) 内消色法: 两倍量供试品 CH3CSNH2 溶液 2 c) 改用第四法,微孔滤膜过滤法。 2) 供试品中有微量 Fe3+,在弱酸性溶液中会氧化硫化氢析出硫,干扰比色, 加入 Vc 或盐酸羟胺(0.5~1.0g) 还原 Fe3+为 Fe2+,可消除干扰。 (二)第二法:炽灼残渣法――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不溶于水、稀酸、乙醇及碱的有机药物。 1、 原理 对照法 重金属)。 (三)第三法:硫化钠法 适用于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或在稀酸中生成沉淀的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 1、 原理 对照法 500~600℃炽灼后的残渣,经处理后,依一法检查。 2、 操作方法:含钠及氟的有机药物应用铂坩埚、石英坩埚或硬质玻璃蒸发皿(因可腐蚀瓷坩埚,带入大量 3?m 滤膜滤过溶液1加水溶解PbS进行药典 对照实验药物:Pb 2+ + Na 2S ?NaOH → PbS黄色~棕黑色 ? ? 对照:PbNO 3 (c、V ) + Na 2S ?NaOH → PbS黄色~棕黑色 ? ?2、 测定条件:NaOH 碱性条件下;显色剂:硫化钠,硫化钠要新配。 (四)第四法:微孔滤膜法――适用于含 2~5?g 重金属杂质及有色供试液的检查。 五、砷盐检查法 (一)古蔡法 1、 原理:对照法Zn + HCl → H 2 + AsO3? → AsH 3 ↑ 3遇 HgBr2 试纸生成黄色~棕色的砷斑,与 2ml 标准砷溶液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砷斑比较。 2、 操作方法:标准砷斑用 2ml 标准砷溶液制备;供试品需经有机破坏,则标准砷溶液应平行操作。 3、 测定条件: 1) 标准砷溶液临用新配,As2O3 配制,1?gAs/ml。 2) 酸为反应物,酸量应足够,所以加浓盐酸 5ml。 3) 试剂的作用: a) KI-SnCl2 的作用:首先将 As5+还原成 As3+,生成的碘再被还原成碘离子,有效地抑制微量锑的干扰; b) Zn 粒与氯化亚锡作用,在锌表面形成锌锡齐,使氢气均匀而连续地发生; c) Pb(AC)2 棉的作用是消除锌粒及供试品中少量硫化物的干扰,醋酸铅棉花 60mg 装管高度 60~80mm。 4、 干扰及排除: 1) 供试品若为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时,加 HNO3,△,使氧化成硫酸盐,以除去干扰,如硫 代硫酸钠中砷盐的检查。 如硫代硫酸钠中砷盐的检查。 2) 供试品若为 Fe3+,需先加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将 Fe3+还原为 Fe2+。如枸橼酸铁铵中砷盐的检查。 3) 含锑药物: 锑盐被还原为 SbH3 与 HgBr2 试纸作用, 产生灰色锑斑, 干扰砷斑的检查, 可改用 Betterdorff 法。 (二)Ag-DDC 法――检查、含量测定 原理:对照法Zn + HCl → H 2 + AsO3? → AsH 3 ↑ 3As (DDCAsH3+ 6Ag(DDC))3+ 6Ag( 红色) + 3HDDC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8砷化氢与 Ag-DDC 溶液作用,还原 Ag-DDC 为红色胶态银,以 Ag-DDC 溶液为空白,于 510nm 波长处测 定吸收度,进行比较。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不得大于标准砷溶液的吸收度。 本法适用于含 Sb 量小于 500?g 的供试品。 原理:对照法As3+、As5+ + SnCl 2 ?HCl → ? ? (四)次磷酸法――原理:对照法试剂的作用:同古蔡法。As(棕褐色的胶态砷)(三)白田道夫法――含 Sb 药物中砷盐的检查,如葡萄糖酸锑钠。在 HCl 溶液中,NaH2PO4 还原 As3+为棕色的游离 As,与一定量的标准砷溶液用同法处理后,显色比较, 可控制试品中砷量。此法用于硫化物、亚硫酸盐及含锑药物的砷盐检查,无干扰,但灵敏度较古蔡氏法低。 六、炽灼残渣检查法 检查不含金属的有机药物或挥发性无机药物中混入的无机杂质(金属氧化物或无机盐类)。 1、 原理:样品炭化后+ H2SO4 湿润―→700~800℃炽灼至恒重―→炽灼残渣(硫酸灰分) 限量一般为 0.1%~0.2%残渣及坩埚重 ? 空坩埚重 ×100% 3、 注意事项: 供试品重 1) 供试品的取样量应根据炽灼残渣限量和称量误差决定。 2) 含氟的药物对瓷坩埚有腐蚀,应采用铂坩埚。 3) 若残渣需留作重金属检查,则 500~600℃炽灼至恒重。 4) 加硫酸处理是使杂质转化为稳定的硫酸盐,并帮助有机物炭化。 七、溶液颜色检查法――控制药物中有色杂质限量的方法。 (一)目视比色法――即与标准比色液比较的方法,全波长范围定性观察。 观察方法 ? 平视 平行原则 颜色较深时2、 计算方法:炽灼残渣% =? 从上向下 ?颜色较浅时标准比色液的配制: CoCl2, K2Cr2O7, CuSO4 溶液 不同比例→ 5 种色调标准贮备液?不同量水稀释→ 种色调 50 个色号标准比色液 溶液 ?? ? ? ? ? ?? 5 (二)分光光度法――单一波长定量 配制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在规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超过一定值。 (三)色差计法――全波长范围定量 测色仪器一般为光电积分型色差计 本法是通过测定供试品与标准比色液或水之间的色差值。 八、易炭化物检查法――检查药物中遇 H2SO4 易炭化或易被氧化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 1、 方法:供试品 H2SO4 炭化后与对照液比较。 2、 标准比色液为 CoCl2,K2Cr2O7,CuSO4。 3、 比色:同置白色背景前,平视观察比较。 九、澄清度检查法――检查药物中的微量不溶性杂质,用作注射剂的原料药一般应作此项检查。 1、 检查方法 对照法供试品→ 供试品溶液 规定级号的浊度标准液}}比较2、 浊度标准液的配制:中国药典规定用浊度标准液作为澄清度检查的标准。 3、 反应原理:乌洛托品在偏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生甲醛,甲醛与肼缩合生成甲醛腙,不溶于水,形成白色 浑浊。 1.00%硫酸肼溶液与 10%乌洛托品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浊度标准贮备液稀释 浊度标准原液 稀释浊度标准液(5个级号)4、 判断:药典中规定的“澄清”,指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相同于所用溶剂,或未超过 0.5 号浊度标准液。 5、 溶剂:水、酸、碱、有机溶剂有机酸的碱金属盐类药物强调用“新沸过的冷水”。 十、干燥失重测定法 干燥失重是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水分,也包括其它挥发性物质。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9测定方法: (一)常压恒温干燥法 厚度&5mm (颗粒研细) 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一般为 105℃。 &10mm(疏松) 将供试品置相同条件下已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内,精密称量,于烘箱内在规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 膏状物:称量瓶中置入洗净的粗砂粒及一小玻棒干燥过程应搅拌数次。 干燥失重: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 1h 后进行。 炽灼残渣: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炽灼 0.5h 后进行。 (二)干燥剂干燥法――适用于受热易分解或挥发的供试品。 供试品置于干燥器内,利用器内贮放的干燥剂,吸收供试品中的水分,干燥到恒重。 干燥剂:硅胶、浓硫酸、P2O5。 P2O5 吸水效力、 吸水容量、 速度均较好, 但价格较高。 2SO4 吸水容量大, 2SO4、 2 吸水效力皆比 P2O5 H H SiO 低。但两者价格都较便宜,且可加热,除水重复使用。 (三)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受热不稳定或水分难赶除的药物。 除另有规定外,压力应在 2.67kPa(20mmHg)以下。 (四)热分析法 热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精确记录待测物质理化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研究其受热过程所发生的 晶型转变、熔融、升华、吸附等物理变化和脱水、热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变化,对物质进行物理常数(如 熔点和沸点)的确定、鉴别和纯度检查的方法。亦可用于药物的稳定性研究及制剂辅料的优选。 1、 热重法(TGA) 是在程序升温下, 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研究物质在加热同时失重的情况下, 所发生的质的变化, 常用于药物稳定性的研究;贵重和易氧化药物的干燥失重测定。(长春碱) 记录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即热重曲线。热重曲线的纵坐标为质量(m),横坐标为温度(T)或时间(t)。 特点:准确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及变化速度、样品用量少、速度快。 2、 差示热分析法(DTA) 是在程序升温下,测量待测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T)与温度(或时间)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技术。参 比物是一种惰性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变化。因此温差(△T)只与被测物质的量质变化有 关。 本法可鉴别药物或其多晶形,可检查药物的纯度。 △T=0 被测物未发生吸热或放热反应;△T= - 为吸热峰;△T= + 为放热峰。 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是在程序升温下,测量输给待测物质和参比物的能量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本法可鉴别药物或其多晶形、纯度检查以及熔点和水分等的测定。 DSC 与 DTA 的不同之处是记录方式不同,是记录系统供给的能量,吸热供给能量;放热减少供给的能量。 在药物分析中应用与 DTA 相同。DSC-TG 常联合用。 十一、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 1、 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主要检查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害有机溶剂,包括苯、氯仿、二氧六环、 二氯甲烷、吡啶、甲苯及环氧乙烷。 2、 检查方法: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查残留有机溶剂 色谱条件:固定相:直径为 0.25~0.18mm 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 载气:氮气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FID 柱温:80~170℃ 色谱系统性试验的要求:①N>1000;②用内标法测定时,要求 R>1.5; ③外标法测定时,待测物的峰面积的 RSD<10%。 3、 测定法: ①直接进样法、②顶空进样法(试用于挥发性大的样品测定) 。 从精密度考虑,二氧六环、吡啶宜用①;苯、甲苯、氯仿、二氯甲烷可用①或②,环氧乙烷直接用②。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0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1、 掌握药物定量分析的前处理的方法以及常用定量方法的特点 、 2、 掌握分析方法验证内容 、 掌握分析方法验证内容 1、 为什么要对定量分析的样品进行前处理? 含卤素有机药物 含金属有机药物 R-X (F,Cl,Br,I) 金属有机药物 R-O-Me(有机酸或酚的金属盐;结合不牢固) 有机金属药物 R-Me(结合牢固) 2、 常用的处理方法: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一、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一)直接测定法 例:富马酸亚铁 (二)经水解后测定法 1、 直接回流后测定法 例: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 AgNO3 + NH4SCN ――→ AgSCN + NH4NO3 CCl3-C(CH3)2-OH + 4NaOH ――→ (CH3)2CO +3NaCl + HCOONa +2H2O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2、 用硫酸水解后测定法 例:硬脂酸镁的含量测定 溶于热稀矿酸,采用铈量法,邻二氮菲作指示剂Mg(C17H35COO)2 + H2SO4 ――→ MgSO4 + 2C17H35COOH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三)经氧化还原后测定法 1、 碱性还原后测定 例:泛影酸的含量测定 C C O O I I + O O H 2 N N 2 N H H 3 1 H H I 1 C N O a C NaI + AgNO3 ――→ AgI↓ + NaNO3 O H 2、 酸性还原后测定 H 例:碘番酸的含量测定 Zn 还原后银量法C3C H+3NaI+2CH3COONa+3NaZnO2+3H2OO N H3、 利用药物中可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测定含量+ 1) 含锑药物 例:葡萄糖酸锑的含量测定Sb5+ + 2KI ――→ Sb3+ + 2K+ + I2 I2 + 2Na2S2O3 ――→2NaI + Na2S4O6 3+ 2+ 3 2) 含铁药物 2Fe + 2KI ――→ 2Fe + 2K+ + I2 I2 + 2Na2S2O3 ――→2NaI + Na2S4O6 Z ☆ 二、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 n 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有机破坏的方法有:湿法破坏、干法破坏、氧瓶燃烧法 (一)湿法破坏:HNO3-HClO4 法;HNO3-H2SO4 法;H2SO4-硫酸盐法; HNO3-H2SO4- HClO4 法,H2SO4-H2O2 法,H2SO4-KMnO4 法。 (二)干法破坏:加 Na2CO3 或 MgO 以助灰化;温度控制在 420℃。 (三)氧燃瓶燃烧法:例:碘苯酯的测定 1、 仪器装置:500ml, 1000ml, 2000ml, 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 2、 称样:固体样;液体样要求详见 P68 3、 燃烧分解操作法 4、 吸收液的选择:用于 X、S、Se 等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时,多数是 H2O 或 H2O-NaOH;少数为 H2O-NaOH-H2O2。 定量分析方法: 一、容量分析法 (一)特点:操作简单、快速;比较准确(RSD<0.2%) ;仪器普通易得。 (二)计算: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11、 滴定度(T)的概念:每 1mlmol 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量(mg) 2、 滴定度的计算 3、 百分含量的计算 1) 直接滴定法:D% = V×F×T/W×100% 二、光谱分析法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0nm~760nm) 1、 特点:灵敏度高,可达 10-4g/ml~10-7g/ml;准确度高,SRD(%)为 2%~5%; 仪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普及,应用;范围广。 2、 朗伯-比耳定律:A = ECL 3、 仪器校正和检定 波长校正用汞灯中较强谱线 237.38, 253.65, 275.28, 296.73, 313.16, 334.15, 365.02, 404.66, 425.83, 546.07nm 与 576.96nm 或用仪器中氘灯的 486.02nm 与 656.10nm 进行校正。 吸收度的检定:用 K2CrO7(60mg)+0.005mol/LH2SO4 液至 1000ml 波长(nm)1%aA + bB ――→ cC + dDT = M×b/a×B F = 实际标定的浓度/规定的浓度2) 间接滴定法(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D% = (VO C VB)×F×T/W×100%E1%1cm= ε×10/M235(最小)257(最大) 313(最小) 350(最大) 144.0 浓度(g/ml) 1.00 5.00 48.62 测定波长 220nm 340nm <0.20 106.6 透光率(%) < 0.8 < 0.8 <0.10 <0.05E 1cm 124.5 杂散光检查: 试剂 NaI NaNO2 溶剂+吸收池 A4、 对溶剂的要求:220~240nm 241~250nm 251~300nm 300nm 以上 <0.41 5、 测定方法:要求供试品溶液的 A 应在 0.3~0.7 对照品比较法:Cx = (Ax/Ar)Cr;含量% = Cx×D/W×100 % 常用方法 吸收系数法: 含量% = (E1%1cm)x / ( E1%1cm )r ×100 % 计算分光光度法:VA 的三点校正法 (二)荧光分光光度法 1、 特点: 1) 灵敏度高,可达 10-10g/ml~10-12g/ml,但干扰因素多; 2) 在低浓度进行测定,防止 F 与 C 不成正比及自熄灭作用; 3) 用基准物溶液校正仪器灵敏度,防止样品液荧光衰减; 4) 制备荧光衍生物,可提高其灵敏度和选择性; 5) 用样品量少,操作简单,方法快速,应用范围较广。 2、 荧光分析仪:有二个单色光器――激发单色光器与发射单色光器; 且激发光源、样品池和检测器成直角。 3、 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对照品比较法:Ci = (Ri-Rib)/(Rr-Rrb)×Cr Ch.P 收载地高辛片、利血平片、洋地黄毒苷片。 三、色谱分析法 方法分类:①按分离原理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色谱。 ②按分离方法分为:PC、TLC、柱色谱、GC、HPLC。 (一)HPLC 法 1、 对 HPLC 仪器一般要求:色谱柱、流动相按品种项下要求。 2、 系统性试验: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 5.54(tR /Wh/2)?; 分离度:R = 2(tR1 C tR2)/(W1 + W2);要大于 1.5;拖尾因子:T = W0.05h/2d1 应在 0.9~1.05。 3、 测定方法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标准曲线法、外标一点法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2例:RP-HPLC 法测定盐酸黄酮哌酯片含量,用标准曲线法,如头孢拉丁;头孢唑啉钠用外标一点法。 (二)GC 法 1、 对 GC 仪器一般要求:载气为氮气;色谱柱为填充或毛细管柱 2、 系统性试验: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 5.54(tR /Wh/2) ?; 分离度:R = 2(tR1 C tR2)/(W1 + W2);要大于 1.5;拖尾因子:T = W0.05h/2d1 应在 0.9~1.05。 3、 测定方法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标准曲线法、外标一点法 应用示例:Ch.P(2000)收载的月桂卓酮、维生素 E 及其片剂、注射剂、甲酚皂溶液等均采用 GC 法中的内 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含量。☆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内容:一、准确度: 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回收率(%)表示。 (一)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1、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与已建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2、 制剂的含量测定要考察辅料对回收率的影响。 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率试验, 然后计算 RSD。 具体做法: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n=3, 共 9 个数据来评价。 回收率的 RSD<2%;用 UV 和 HPLC 发时,一般回收率可达 98%~102%;容量法可达 99.7%~100.3% (二)数据要求 回收率% = (测定平均值C空白值)/加入量×100% 要求制备高、中、低三浓度的样品,各测定 3 次。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 真实值之差及其可信限。 二、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一)精密度表示方法 1、 偏差(d):d = 测得值-平均值 = Xi -X 2、 标准偏差(SD 或 S):S =[∑(Xi -X) ?/(n-1)] 1 (二)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及重现性 1、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2、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三)数据要求:应报告 S 或 SD、RSD 和可信限。 三、专属性 是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鉴别 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 (一)鉴别反应:应能与其它共存的物质或相似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组分的样品均应呈现负反应。 (二)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法,应附代表性的图谱,以说明专属性。 四、检测限(LOD) 是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是限度检验指标。它无需测定,只要指出高于或低于 该规定的浓度或量即可。 (一)常用的方法 1、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用已知浓度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2、 仪器分析方法 UV 法:LOD = f×3S 空 = C 样/A 样×3S 空 Flu 法:LOD = f×3S 空 = C 样/(F 样-F 空)×3S 空 GC 和 HPLC 法:LOD = S/N = 2 或 3 (二)数据要求:应附测试图,说明测试过程和检测限结果。/23、 相对标准差(RSD)也称变异系数(CV):RSD = 标准偏差/平均值×100% = S/X ×100%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3五、定量限(LOQ) 是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杂质和降解产物进 行定量测定时,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 S/N =10 时相应的浓度进行测定。 六、线性 是指在设定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UV 法:首先制备一个标准系列,浓度点 n=5;A=0.3~0.7 建立回归方程 C = aA + b;r > 0.9999。 HPLC 法:制备一个标准系列,浓度点 n= 5~7;以 C 对 h 或 A 或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建立回归方程 r > 0.9999。 七、范围:是指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度或量的区间。 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 80%~120%。 制剂含量均匀度检查: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 70%~130%。 溶出度或释放度中的溶出量测定:范围应为限度的±20%。 八、耐用性:是指在测定条件下有效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典型的变动因素有:被溶液的稳定性、样品提取次数、时间等。 HPLC 法变动因素有:流动相组成与 pH,色谱柱,柱温,流速等。 GC 法变动因素有:色谱柱,固定相,担体、柱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等。 分析方法效能指标的具体应用: 1、 用于鉴别试验的方法:只要求专属性、耐用性,其余不要求。 2、 用于原料药中杂质测定和制剂中降解产物测定的方法: ① 用于定量:除了检测限不要求外,其余七项指标均要求。 ② 限度检查:除检测限、专属性、耐用性要求外,其余不要求。 3、 原料、制剂及溶出度测定:不要求检测限和定量限,其余均要求。 第五章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1、 掌握基本母核和取代基团的性质与分析的关系 、R1 2、 掌握典型药物的鉴别试验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 、 C5 6 1 2 C O 3、 了解特殊杂质来源和检查 、 R2 C N R3 巴比妥类药物是巴比妥酸的衍生物,结构通式如下 O H ☆ 一、结构:本类药物的结构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1、 环状丙二酰脲、1,3-二酰亚胺基团:决定巴比妥类药物的特性; 2、 取代基部分:区别各种巴比妥类药物。O H C N 3 4H 5C 2 C H 5C 2O H C N C O C N H O 巴比妥H5C2 CO H C N C O C N H O 苯巴比妥CH2 CH CH2O H C N硫喷妥钠C ONa C C N C3H7 CH CH3 O 司可巴比妥钠☆ 二、理化特征1、 性状: 通常为白色结晶或者为结晶性粉末,具有一定的熔点。在空气中未定,加热都能升华。一般微溶或极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其钠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 2、 弱酸性: 巴比妥类药物的母核环状结构中含有 1,3-二酰亚胺基团,能使其分子发生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与 强碱反应生成水溶性的盐类,一般为钠盐,其水溶液呈碱性。 3、 水解反应: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41) 巴比妥类药物的水解: 主要是酰亚胺基团的性质,与碱溶液共沸就可以水解生成氨气,生成的氨气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反应式如下:R1 CO R2 N C OH + 5NaOH CO NHR1 R2COONa +2NH3 + 2Na2CO32) 巴比妥类药物钠盐的水解: 本类药物钠盐的水溶性比较大,在吸湿的情况下也能水解。水解的速度与温度和 pH 值有关。室温和 pH10 以下时水解较慢,pH11 以上随着碱度的增加水解速度也随之加快。 4、 与重金属反应: 1) 与 Ag+、Hg2+ ――→ 白色↓ 2) 与 Co2+、Cu2+ ――→ 紫色(含硫巴比妥为绿色,可区别) 5、 与香草醛的反应: 结构中的丙二酰脲基团中氢比较活泼,可与香草醛在浓硫酸存在下――→棕红色产物。 6、 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主要特点:溶液 pH 值的不同以及取代基的不同会对紫外光谱产生影响。 5,5-二取代巴比妥类药物 酸性 pH10 pH13 7、 显微结晶: 巴比妥类药物可根据其本身或与某种试剂的反应产物的特殊晶型,进行同类或不同类药物的鉴别。此 法亦适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巴比妥类药物的检验。 1) 药物本身的晶形:取药物或从酸性溶液中,用有机溶剂提取、经酸化、提取、纯化后,即生成相应 巴比妥类药物的特殊结晶。 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状:巴比妥为长方形;苯巴比妥在开始时呈球形,然后变成花瓣状的结晶。 2) 反应产物的晶形:鉴于某些巴比妥类药物可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具有特殊晶形的沉淀。因此, 可利用此特性进行鉴别。 例如,巴比妥可与硫酸铜-吡啶试液进行反应,生成十字形紫色结晶;苯巴比妥反应后,则形成浅紫色细 小不规则的或类似菱形的结晶;其他巴比妥类药物不能形成结晶,可利用这一特性来区分之。 无明显吸收(不电离) 240nm(一级电离) 255nm(二级电离) 1,5,5-三取代巴比妥类药物 无明显吸收 240nm 255nm 硫代巴比妥类药物 287nm 和 238nm 304nm 和 255nm 304nm(只有一个吸收峰)☆ 三、鉴别试验1、 丙二酰脲鉴别反应:包括银盐反应和铜盐反应,分别生成沉淀和呈色。 2、 测定熔点:巴比妥类的钠盐+酸 → 游离巴比妥类药物↓ → 过滤 → 洗涤 → 干燥 → 测熔点 例如:司可巴比妥钠的鉴别、苯巴比妥钠的鉴别 3、 利用特殊取代基或元素的鉴别试验: 1) 利用不饱和取代基的鉴别试验: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烯丙基 ① 与碘试液反应:司可巴比妥+I2(Br2)――→ 褪色 ② 与高锰酸钾的反应:司可巴比妥+KMNO4 ――→ 使紫色的高锰酸钾还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 2) 利用芳环取代基的鉴别试验: ① 硝化反应:如取苯巴比妥或其钠盐,与硝酸钾和硫酸共热,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黄色硝基化合物。 ② 与硫酸-亚硝酸钠的反应:苯巴比妥与硫酸-亚硝酸钠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并随即转变为橙红色。可 用于区别苯巴比妥和其他不含苯环取代基的巴比妥类药物。 ③ 与甲醛-硫酸的反应:苯巴比妥与甲醛-硫酸反应,生成玫瑰红色产物。可用于区别苯巴比妥和其他巴 比妥类药物。 3) 硫元素的鉴别试验: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5如硫喷妥钠,可将其硫元素转变为无机硫离子,而显硫化物的反应。其在氢氧化钠试液中与铅离子反 应生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转变成黑色的硫化铅。可用于硫代巴比妥类与巴比妥类药物的区别。☆ 四、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方法:银量法、溴量法、酸碱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提取重量法、HPLC 法、GC 法。 (一)银量法 基于巴比妥类药物在合适的碱性溶液中,可与银离子定量成盐,可采用银量法测定本类药物及其制剂 的含量。 如苯巴比妥及其钠盐、 异戊巴比妥及其钠盐以及它们的制剂, 中国药典均采用银量法测定其含量。 优点:操作简便,专属性较强。 缺点:受温度影响较大;滴定终点以溶液出现浑浊为终点指示难以观察。 1、 原理:在 3%无水碳酸钠溶液中巴比妥类与 AgNO3 首先生成可溶性一银盐,继续滴定,稍过量的 Ag+ 就和巴比妥类的一银盐形成难溶性的二银盐↓,使溶液变浑浊而指示终点。(电位法指示:Ag-玻璃电 极系统) 2、 计算:滴定度 T――与 1ml 规定浓度的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物重量(mg) D% = V×F×T/W×100% 3、 注意事项: 1) 无水碳酸钠、AgNO3 滴定液应新鲜配制; 2) 银电极使用前用 HNO3 洗净,再用水洗净。 (二)溴量法 1、 原理:凡在 5 位取代基含有不饱和键的巴比妥类药物,其不饱和键能与溴定量地发生加成反应,故可 采用溴量法测定其含量。 反应的摩尔比:1:2 巴比妥类 + Br2(定量过量) → 加成物 I2 + 2Na2S2O3(标准液 2) → 2NaI + Na2S4O6 2、 方法:KBrO3 + 5KBr + HCl → 3Br2(标准液 1) Br2 (剩余) + KI (过量) → I2 F = 实际标定的浓度/规定的浓度 T 滴/被=b/t×C 滴×10-3×M 被3、 溴滴定液的配制:取溴酸钾 3.0g 与溴化钾 15g,加水适量使之溶解成 1000ml,摇匀。 4、 计算:D% = (V 空-V 样)×F×T/W×100% 5、 注意事项: 1) 操作中要防止溴和碘的逸失; 2) 平行条件进行空白试验可以减少溴和碘逸失带来的误差。 (三)酸碱滴定法(酸量法) 巴比妥类药物呈弱酸性,可作为一元酸以标准碱液直接滴定,或在非水溶液中用强碱溶液直接滴定。 1、 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滴定 本类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滴定时多在醇溶液或含水的醇溶液中进行,这样可避免反应中产生的 弱酸盐易于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常以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淡蓝色为终点。 2、 在胶束水溶液中滴定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所谓“两亲”分子,即其分子是由亲水基团和亲脂基团两部分组成。当表面活性剂 在水溶液中浓度很低时,基本上呈单分子状态存在,但当超过某一浓度时(临界胶束浓度),多余的表面活 性剂分子在溶液中不再分散,而是聚集成有一定分子组成数的聚集物,称为胶束或胶团。 胶束具有增溶作用,水溶液中胶束的存在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增加,并显著改 变弱酸、弱碱性物质的解离,使其酸碱性增强。 本法是在有机表面活性剂的胶束水溶液中进行滴定,用指示剂或电位法指示终点。常用的有机表面活性剂 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苄铵(CTMA)和氯化四癸基二甲基苄铵(TDBA)。 采用本法测定巴比妥和苯巴比妥的结果的相对标准差(RSD)均小于 0.3%,并优于在水-乙醇混合溶液 中的滴定方法。 3、 非水滴定法 巴比妥类药物在非水溶液中的酸性增强,用碱性标准溶液滴定时,终点较为明显,可获得比较满意的 结果。 测定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二甲基甲酰胺、 甲醇、 氯仿、 丙酮、 无水乙醇、 苯、 吡啶、 甲醇-苯(15:85) 、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6乙醇-氯仿(1:10)等;常用的滴定剂有甲醇钾(钠)的甲醇(或乙醇)溶液、氢氧化四丁基铵的氯苯溶液等; 常用的指示剂为麝香草酚蓝等,也可用玻璃-甘汞电极系统,以电位法指示终点。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 巴比妥类药物在酸性介质中几乎不电离,无明显的紫外吸收。但在碱性介质中电离为具有紫外吸收特 征的结构,so 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本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广泛应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 原料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以及固体制剂的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检查, 也常用于体内巴比妥类药物的检测。 1、 直接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本法是将供试品溶解后,根据溶液的 pH,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处,直接测定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 溶液的吸收度,再计算药物的含量。中国药典对注射用硫喷妥钠的含量测定采用本法。 单组分定量的方法: 1) 吸收系数法(绝对法) A = E1%1cm CL C(g/100ml)= A/ E1%1cm C(g/ml)= A/(E1%1cm×100) 2) 标准曲线法 3) 对照法1% A供 E1cm c供l = 1% A对 E1cm c对lA对 C对 = A供 C供C供=A供 × C对 A对2、 提取分离后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主要目的是消除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根据巴比妥类药物具有弱酸性,在氯仿等有机溶剂中易溶, 而其钠盐在水中易溶的特点。测定时取供试液适量,加酸酸化后,用氯仿提取巴比妥类药物。氯仿提取液 加 pH7.2~7.5 缓冲溶液,振摇,分离弃去水相缓冲液层。再用 0.45mol/l 氢氧化钠溶液提取氯仿层中的巴 比妥类药物,将碱提取液调节至适宜 pH,然后选择相应的吸收波长进行测定。 对苯巴比妥钠的含量测定采用本法: 样品 → 溶解 → 酸化 → 氯仿提取 → 精密量取适量氯仿液 → 蒸气浴上挥干 → 乙醇、pH9.6 缓 冲液供试品溶液(样品液) 苯巴比妥对照品 → 乙醇、pH9.6 缓冲液 → 标准溶液(对照液)→ 240nm 为测定波长 3、 差示紫外分光光度法(△A 法) 本法是利用巴比妥药物在不同 pH 值溶液中的电离级数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紫外吸收光谱。该法常 用于巴比妥类药物的制剂分析,也可用于体内巴比妥类药物的监测。 1) 测定方法: 取两份相等的供试溶液, 分别制成两种不同的化学环境 (如在其一中加酸、 碱或缓冲液改变溶液的 pH, 或在其一中加能与供试品发生某种化学反应的试剂) ,然后将两者分别稀释至同样浓度,一份置样品池中, 另一份置参比池中,于适当波长处,测其吸收度的差值(△A 值) 。 2) 必要条件: a) 供试品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以不同的分子形式存在,它们的吸收光谱有显著的差异。 b) 干扰物的吸收不受测定时化学环境的影响,光谱行为不变。 3) 定量依据: 供试品在两种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分别以 x、y 表示,干扰物用 z 表示。 也就是说,吸收度差值(△A)仅与待测组分的浓度有关,而与干扰组分无关,即干扰组分的干扰被消除。 可用对照法或标准曲线法定量。? A = A样品 ? A 参比 = ( A x + A z ) ? ( A y + A z ) = A x ? A y = ( ε x ? ε y ) cl?A ∝ c4) 特点:保留了通常的分光光度法简易快速、直接读数的优点,又无需事先分离,并能消除干扰。 第六章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1、 掌握水杨酸、苯甲酸等的鉴别方法 、 掌握水杨酸、 2、 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原理和方法 、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73、 掌握苯甲酸钠等药物的双相滴定法 、 4、 了解其它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 COOH 一、水扬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水杨酸 对氨基水杨酸钠COONa OHOHCOOH OCOCH3阿司匹林OCOCH3 COO NHCOCH3(二)主要理化性质 1、 酸性:SA(PKa2.95)、ASA(PKa3.49)、双水杨酯均有酸性; 2、 溶解性:均为固体,有一定溶点。除钠盐溶于水,其余不溶; 3、 UV 和 IR 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 UV 和 IR 特征吸收; 4、 芳伯氨基和酚羟基特性; 5、 水解特性:ASA、双水杨酯及其制剂应检查水杨酸, 对氨基水杨酸钠和贝诺酯检查间氨基酚和对氨基酚。 二、苯甲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苯甲酸 及其钠盐COOH(Na)NH2贝诺酯甲芬那酸COOH NH CH3 CH3COOH丙磺舒SO2N(CH2CH2CH3)2(二)主要理化性质 1、 溶解性:均为固体,有一定溶点。除钠盐溶于水,其余不溶; 2、 UV 和 IR 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 UV 和 IR 特征吸收; 3、 具有酚羟基特性; 4、 分解反应特性:苯甲酸钠分解为苯甲酸;丙磺舒分解为 SO2; 5、 酸性:苯甲酸、丙磺舒和甲芬那酸有游离的羧基,可用 NaOH 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Cl O CH3 C CH3 COOC2H5CH3 CHCH2 CH3布洛芬CH CH3COOH氯贝丁酯 (二)主要理化性质1、 溶解性:水中不溶,有机溶剂溶解,氯贝丁酯为液体;布洛芬为固体,有一定熔点; 2、 UV 和 IR 特征吸收光谱:基于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和特征基团。☆ 鉴别试验:一、与 FeCl3 反应 含有酚羟基药物可与 FeCl3 反应;能与 FeCl3 反应不一定含酚羟基. OH Ar-OH + FeCl3 pH 4 ? 6 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1、 直接反应: 苯甲酸(中性或碱性水溶液) + FeCl3 ――→ 赭色↓ 2、 水解或分解后与 FeCl3 反应:RSA(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 + FeCl3 ――→ 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81) ASA 水解成 SA 后与 FeCl3 反应,呈紫堇色; 2) 丙磺舒与 NaOH 成钠盐后,在 pH 5.0~6.0 中与 FeCl3 生成米黄色; 3) 布洛芬与高氯酸羟胺,N,N’-双环基己羧二亚胺及高氯酸铁反应,即显紫色[JP(14)]。∵分子中-COOH。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凡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反应。 1、 直接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 2、 水解后反应:贝诺酯具有潜在芳伯氨基; 3、 甲芬那酸与对-硝基苯重氮盐在 NaOH 介质中偶合产生橙红色。 三、氧化反应 甲芬那酸 + H2SO4 四、水解反应 1、 ASA 酸水解生成 SA 和 CH3COOH:SA 的 mp 为 156℃~161 ℃; 2、 双水杨酯水解生成 SA:SA 的 mp 为 158℃; 3、 氯贝丁酯碱水解后与盐酸羟胺生成异羟肟酸盐,在弱酸条件下再与 FeCl3 反应生成紫色的异羟肟酸铁。 五、分解产物反应 1、 苯甲酸盐加热分解生成苯甲酸升华物,可用于鉴别; 2、 丙磺舒与 NaOH 熔融分解成 Na2SO3, 经硝酸氧化成 Na2SO4; 3、 丙磺舒加热分解,生成 SO2 气体,有臭味。 六、紫外吸收光谱法 1、 测定λmax、λmin,例如:布洛芬用 0.4%NaOH 溶液制备 0.25mg/ml。 2、 在λmax 处测定一定浓度供试液的吸收度 A。例如:羟苯乙酯。 3、 在λmax 处测定供试液的百分吸收系数。例如:贝诺酯。 4、 在规定的波长测定吸收度比值(即双波长吸收度比值法)。例:对氨基水杨酸钠和甲芬那酸。 + K2Cr2O7 ――→ 深蓝色 ――→ 棕绿色 ――→ 黄色 ――→ 绿色荧光[JP(14)]?含量测定: ☆ 一、酸碱滴定法(一)直接滴定法:基于本类药物-COOH;可用碱直接滴定,如 ASA 的含量测定 1、 原理:COOH OCOCH3 + NaOH COONa OCOCH3 + H2O2、 条件:在中性乙醇中,以酚酞作指示剂;摩尔比为 1:1。 3、 应用:多国药典用于双水杨酯、苯甲酸、丙磺舒、布洛芬测定;USP 和 BP 还用于甲芬那酸的测定。 (二)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摩尔比为 1:2。 1、 ASA 含量测定 原理: 条件:水溶液 具体试验:1 份 NaOH 1 份 NaOH 2、 羟苯乙酯的含量测定HO COOC2H5 + NaOH HO COONa + C2H5OHCOOH OCOCH3 + 2NaOH COONa OH + CH3COONa2NaOH + H2SO4Na2SO4 + 2H2OV VoVo-V 相当于 ASA 消耗硫酸的 ml 数 ASA% = (Vo-V)×F×T/W ×100%2NaOH + H2SO4Na2SO4 + 2H2O(三)两步滴定法:摩尔比为 1:1。 1、 ASA 片的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19ASA + NaOH ――→ ASA-Na + H2O 第一步为中和 水解产物 SA + NaOH ――→ SA-Na + H2O 酸性稳定剂 + NaOH ――→ 中性盐 第二步为水解与测定 2、 氯贝丁酯含量测定 第一步:中和酸性杂质;第二步:水解与测定。CH3 Cl O C CH3 COOC2H5 + NaOHCl O CH3 C CH3 COONa + C2H5OH二、亚硝酸钠滴定法NaOH + HClNaCl + H2O对氨基水杨酸钠有芳伯氨基,在 HCl 中与 NaNO2 发生重氮化反应。 Ar-NH2 + NaNO2 + 2HCl ――→ Ar-N2Cl + NaCl + 2H2O 因此可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其含量。☆ 三、双相滴定法有机酸碱金属盐类的常用测定方法,是指在水相和有机相 (乙醚)中用标准酸进行滴定。如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生成的苯甲酸不溶于水,终点 pH 突跃不明显,不易观察。COONaCOOH+HCl+NaCl苯甲酸在乙醚中易溶,在水相中加入乙醚将滴定中产生的苯甲酸萃取入醚层。 因此用双相滴定可使反应完全终点明显。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例丙磺舒片的测定。 (二)离子交换-紫外分光光度法 氯贝丁酯及其制剂 Ch.P(2000)采用酸碱滴定法;当含有酸性杂质对氯酚时,可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酸性杂质后,在甲醇溶液中,226nm 波长处,采用对照品比较法。 (三)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USP(24)采用此法同时测定 ASA 胶囊中 ASA 和 SA。 五、HPLC 法:Ch.P(2000)ASA 的胶囊剂的含量测定采用此法。 USP(24)ASA 片、对氨基水杨酸钠、甲芬那酸、布洛芬、丙磺舒等及其制剂,采用此法。 第七章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1、 掌握芳香胺类药物的各种鉴别方法 、 2、 掌握亚硝酸钠滴定法的原理及测定条件 、 3、 熟悉苯乙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 熟悉苯乙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芳胺类药物分为两类:芳伯氨基未被取代、芳伯氨基被酰化 一、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 (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 代表性药物: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盐酸丁卡因 (二)主要理化性质 1、 芳伯氨基特性:重氮化-偶合反应、芳醛缩合成 Schiff 碱、易氧化变色等。盐酸丁卡因无此特性。 2、 水解特性:分子结构中的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除盐酸丁卡因外水解产物为对丁基苯甲酸外,上述均 为对氨基苯甲酸。 3、 弱碱性:除苯佐卡因外,其余均含有叔胺氮的侧链,故具有弱碱性。 4、 其它特性:因结构中有芳伯氨基或同时具有脂烃胺侧链,其游离碱多为碱型油状液体或低熔点固体, 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其盐酸盐则易溶于水。 二、酰胺类药物 (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R1 R3 NH C R2 OH R1NO C OR2R4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0代表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盐酸利多卡因 (二)主要化学性质 1、 水解后显芳伯氨基特性:含有芳酰氨基,酸水解后显芳伯氨基的特性反应。注意空间位阻的影响。 2、 水解产物易酯化:对乙酰基酚和醋氨苯砜,酸水解→醋酸,在硫酸中与乙醇反应,发出醋酸乙酯香味。 3、 酚羟基特性:对乙酰基酚有游离酚羟基,醋氨苯砜酸水解有酚羟基,与 FeCl3 发生显色反应。 4、 弱碱性: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烃胺侧链有叔胺氮,显碱性,可与生物碱沉淀剂或金属离子反应,生成 有色配位化合物。☆ 三、鉴别试验:(一)重氮化-偶合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此反应。Ar ? NO 2HCl NaNO2重氮盐β - 萘酚OH ?橙黄 ~ 猩红色 ↓直接反应: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普鲁卡因胺;间接反应:对乙酰氨基酚、醋氨苯砜; 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由于空间位阻很难发生此反应。 丁卡因虽无芳伯氨基,但可与 NaNO2 反应生成 N-亚硝基化合物的乳白色沉淀。 (二)与 FeCl3 反应:对乙酰氨基酚 + FeCl3 ――→ 蓝紫色化合物 (三)与金属离子反应: 1、 与 Cu2+和 Co2+反应:利多卡因与硫酸铜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与氯化钴生成亮绿色沉淀。 2、 羟肟酸铁盐反应:基于普鲁卡因胺分子中的芳酰胺结构。 3、 与 Hg+反应: 盐酸利多卡因 + H2NO3 + Hg(NO3)2 ――→ 黄色 对氨基苯甲酸酯 + H2NO3 + Hg(NO3)2 ――→ 红色或橙黄色 (四) 水解产物反应: 1、 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 ? 盐酸普鲁卡因 + NaOH ――→ 普鲁卡因――→ 油状物――→ 对氨基苯甲酸钠 + 二乙氨基乙醇↑对氨基苯甲酸钠 + HCl ――→ 对氨基苯甲酸(白色)↓(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2、 苯佐卡因的鉴别苯佐卡因 + NaOH ――→乙醇 (五) 制备衍生物测熔点:?乙醇 + I2 + NaOH――→CHI3(碘仿臭气,黄色沉淀)?1、 三硝基苯酚衍生物的制备: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2、 硫氰酸盐衍生物的制备:盐酸丁卡因 (六) 紫外特征吸收光谱法: 1、 在λmax 处测定供试液的百分吸收系数。例:对乙酰基酚。 2、 在规定的浓度测定λmax。 例如:醋氨苯砜 5?g/ml,λmax =256nm、284nm;盐酸普鲁卡因胺 5?g/ml,λmax =280nm。 (七)红外吸收光谱法含量测定: ☆(一)亚硝酸钠滴定法:NHCOR + H2O H △+NH2 + RCOOHNO 2 + 6[H]NH2 + 2H2O1、 原理:具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结构的药物均可采用此法。 2、 测定主要条件: 1) 加 KBr 增加反应速度: HNO2 + NaCl ―→ NOCl + H2O KKBr KHCl HNO2 + HCl ―→ NOBr + H2O ∴生成 NOBr 量大得多, 重氮化的反应历程为:NaNO2 + HCl ―→ HNO2 + NaCl KBr + HCl ―→ HBr + KCl ∵ KKBr 比 KHCl 大 300 倍,∴加快反应速度。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12)加过量 HCl 加速反应:-①重氮化速度加快;②重氮盐在酸性介质中稳定;③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 Ar-N2+Cl + H2N-Ar Ar-N=N-NH-Ar + HCl 一般摩尔比为 Ar-NH2:HCl =1:2.5~6。-3) 室温条件下滴定:10℃~30℃ 温度高反应速度快,每升高 10℃加快 2.5 倍;太高,可使 Ar-N2+Cl + H2O―→ Ar-OH + N2 + HCl 4) 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 2/3 处滴定,一次将大部分滴定液在搅拌下加入,然后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 面,缓缓滴定至液面。 3、 指示终点的方法: 1) 永停滴定法:中国药典规定指示终点的方法。 溶液 终点前 终点时 无过量 HNO2 有过量 HNO2 检流计 无电流 有电流(使指针偏离零永停在某一位置)2) 外指示剂法:用 KI-淀粉指示剂 指示终点的原理:2NaO2 + 2KI + 4HCl ――→ 2NO + I2 + 2KCl + 2NaCl + 2H2O (二)非水溶液滴定法 原理:基于盐酸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侧链叔胺氮在滴定盐酸丁卡因时,因其在冰醋酸中 碱性弱,加醋酐可增加其碱性。因醋酐合乙酰氧离子比醋酸和质子的酸性强,可增加碱性。 (三)分光光度法 1、 对乙酰基酚原料的含量测定: 在 0.4%NaOH 介质中,于 257nm 处,D%=[E1%1cm]样/[E1%1cm]标×100% ;E1%1cm=715 2、 对乙酰基酚片溶出度测定(测定条件同上) 1 片+ 稀 HCl 24ml + H2O→1000ml 精密量取 5ml → + 0.4%NaOH 10ml + H2O→100ml→λ257nm 测定 A。 W×1/×100=C(g/100ml) ∴ 溶出度=W/标示量×100%>80%为合格 (四)比色法 中性条件下的重氮化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 + 1,2-蒽醌-4-磺酸钠 (五)盐酸普鲁卡因胺的快速荧光测定 盐酸普鲁卡因胺 + 荧胺 (六)HPLC 法 此法主要用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测定。因该注射液中常含有降解产物对氨基苯甲酸;可以苯甲酸为内 标同时测定两者的含量,该法简单准确。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BondapakC18 300mm×4mm;流动相为甲醇-1%HAc(40:60);UV 检测器 250nm。pH 7.5W(g) =200×CC=A/715pH 4 ? 9棕红色化合物,λmax 482nm 处测定 A。荧光物λex400nm(激发波长) 、λem485nm(发射波长)处测定荧光强度,标准曲线法定量。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一、苯乙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 (一)基本结构与典型药物 代表性药物: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等 (二)主要化学性质 1、 弱碱性:本类药物结构中有烃氨基侧链,为仲胺氮显弱碱性; 2、 酚羟基特性:本类药物结构中有邻二酚或酚羟基,可与 FeCl3 发生氧化; 3、 光学活性:多数药物结构中有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R1 CH CH NH R2 OH R3☆ 二、鉴别试验(一)与 FeCl3 反应:Ar-OH + FeCl3 ――→ 络合显色 + 碱液 ――→ 紫红色 (二)甲醛-硫酸反应:在此试剂中形成醌式结构而显色。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2药物FeCl3 0.1mol/LHCl 显绿色,甲氨试液显红~紫红 绿色,加 NaCO3 试液显紫色~红色 紫色 深绿色,加 5%NaCO3 试液显蓝紫色~红色甲醛-硫酸 红色 淡红色 玫瑰红橙红棕红 棕色暗紫色肾上腺素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三)氧化反应本类药物具有 Ar-OH,易被氧化剂 I2, H2O2, K3Fe(CN)6 氧化而显色, 例如:肾上腺素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被 I2, H2O2 氧化后,生成肾上腺素红;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在酸性条件下,被 I2 氧化,生成异丙肾上腺素红。 (四)紫外特征吸收与红外吸收光谱:此类药物均可采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鉴别; 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0.05mg/ml,λmax =280nm,A=0.50。 (五)与亚硝基铁氰化钠(Rimini 试验) 是鉴别脂肪伯氨基的特殊反应;可用于重酒石酸间羟胺鉴别。 + 亚硝基铁氰化钠 + 丙酮 + Na2CO3 ――→ 红紫色 (六)双缩脲反应 是鉴别芳环氨基醇的特殊反应;可用于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鉴别。 + CuSO4 + NaOH ――→ 显蓝紫色; △ 三、含量测定 (一) 非水溶液滴定法:本类药物的原料药多采用此法。 1、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测定:可用高氯酸直接滴定。 2、 盐酸克仑特罗的测定:不能直接用高氯酸滴定,需加 Hg(Ac)2 处理后滴定。 3、 硫酸沙丁醇的测定:可直接用高氯酸滴定, 也可处理后滴定。 (二) 溴量法 本类药物重酒石酸间羟胺、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及其注射液用此法。 Br 基本原理:CH-CH2NHCH3 + Br2 OH HO Br2 + 2KI 2KBr + I2 Br HO CH-CH2NHCH3 + 3HBr Br OH+ 乙醚,醚层(紫红色)水层(蓝色)(三)比色法I2+2Na2S2O32NaI + Na2S4O6利用药物分子结构中的 Ar-OH 与 Fe3+络合显色,进行比色测定; 也可利用药物分子结构中的 Ar-NH2 重氮化偶合显色,进行比色。例如:盐酸克伦特罗栓的含量测定。 (四)提取酸碱滴定法 硫酸苯丙胺的含量测定: [B]H2SO4 + NaOH + NaCl (五)荧光分光光度法 肾上腺素测定:肾上腺素 + I2 (六)HPLC 法 例、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的测定:采用 RPIP-HPLC-UV 法,用外标一点法进行定量测定。 例、血浆中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类)药物的测定:采用 RPIP-HPLC-EChD 法,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测定。 (七) 衍生化 GC 法(GC-FID 以盐酸美西律作内标物) 应用示例:盐酸芬氟拉明片的含量测定:盐酸芬氟拉明 + 三氟乙酰肝 ――→ 衍生物 第八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1、 掌握这五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 肾上腺红一定条件下乙醚提取[B]+ H2SO4 蒸去乙醚 NaOH 标准液滴定终点N-甲基-3,5,6-三羟基吲哚λex410nm、λem520nm 处测定荧光强度,对照法定量。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32、 掌握典型药物的鉴别原理 、 3、 理解典型药物特殊杂质的检查 、 4、 掌握非水溶液滴定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铈量法等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 掌握非水溶液滴定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 吡啶类药物:一、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一)典型药物的结构:吡啶、异烟肼、尼可刹米 (二)主要化学性质 1、 弱碱性:吡啶环上的氮为碱性氮原子,吡啶环的 pKb 值为 8.8(水中)。尼可刹米除了吡啶环上氮外,β位上被酰氨基取代。酰氨基化学性质不甚活泼,但遇碱水 解后释放出具有碱性的二乙胺,故可以进行鉴别。 2、 还原性:异烟肼的吡啶环γ位上被具有还原性酰肼取代,可被氧化剂氧化,可与含羰基的化合物发生 缩合反应。 3、 吡啶环的特性:异烟肼和尼可刹米的吡啶环α,α’位未取代,而β或γ位被羧基衍生物所取代;硝苯地 平的吡啶环β,β’位被甲酸甲酯所取代,其吡啶环可发生开环反应。 二、鉴别试验 (一)吡啶环的开环反应:适用于吡啶环的α,α’位无取代基的异烟肼和尼可刹米。 1、 戊烯二醛反应 尼可刹米 + 溴化氰 2、 二硝基氯苯反应 吡啶及其衍生物(无水条件) + 2,4-二硝基氯苯H2O戊烯二醛衍生物苯胺 ?至熔融黄色醇制KOH紫红色 或混合? 采用本法鉴别异烟肼、尼可刹米时,需适当处理,即将酰肼氧化成羧基或将酰胺水解为羧基后进行鉴别。 如异烟肼鉴别:异烟肼不经处理的反应: 乙醇 OH ? 异烟肼 + 2,4-二硝基氯苯 (二)酰肼基团的反应: 1、 还原反应 异烟肼 + 氨制 AgNO3 ―→ 异烟酸银(白色)↓+ N2↑+ Ag(银镜) 2、 缩合反应 异烟肼(酰肼基) + 芳酸(香草醛、水杨醛、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 异烟腙(黄色结晶) (三)形成沉淀的反应 具有吡啶环的结构,可与重金属盐类及苦味酸等试剂形成沉淀。 如尼可刹米 + CuSO4 + 硫氰酸铵 ―→ 草绿色↓ (四)分解产物的反应 尼可刹米 + NaOH 尼可刹米 异烟肼 尼可刹米/异烟肼 + HgCl2 ―→ 白色↓ 尼可刹米 + CuSO4-枸橼酸试液(碱性) ―→ 淡绿色↓―→ 红棕色↓ ? 紫红色?二乙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吡啶臭+无水 Na2CO3 Ca(OH)2(五)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分子结构中均含有芳杂环,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其最大、最小吸收波长及百分吸收系数可供鉴别。☆ 喹啉类药物:一、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一)典型药物的结构 (二)主要化学性质 1、 碱性:喹啉环上的氮原子具有碱性,与强酸形成稳定的盐。环丙沙星与盐酸成盐,奎宁和奎尼丁可与 二元酸成盐,结构中喹核碱含脂环氮,碱性强,可与硫酸成盐;而喹啉环系芳环氮,碱性较弱,不与 硫酸成盐。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42、 旋光性:硫酸奎宁为左旋体,硫酸奎尼丁为右旋体,而盐酸环丙沙星无旋光性。 3、 荧光特性:硫酸奎宁和硫酸奎尼丁在稀硫酸溶液中均显蓝色荧光,而盐酸环丙沙星则无荧光。 二、鉴别试验 (一)绿奎宁反应:奎宁和奎尼丁的特殊鉴别反应。奎宁 + 溴水(氨水)+ 氨试液 ―→ 翠绿色 (二)光谱特征: 1、 UV:Ch.P 采用本法鉴别盐酸环丙沙星。 2、 荧光光谱特征:硫酸奎宁和硫酸奎尼丁,在稀 H2SO4 中均显蓝色荧光,盐酸环丙沙星则无荧光,可用 于本类药物的鉴别。 3、 IR:Ch.P 中硫酸奎宁和盐酸环丙沙星均采用红外光谱的方法进行鉴别,而硫酸奎尼丁未采用此法。 (三)无机酸盐: 利用硫酸奎宁和硫酸奎尼丁显硫酸盐的反应;盐酸环丙沙星显氯化物的反应,可用无机盐的鉴别方法 进行鉴别。☆ 托烷类药物:一、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一)典型药物的结构 (二)主要化学性质 1、 水解性:分子结构中具有酯的结构,易水解。以阿托品为例,水解生成莨菪醇(Ⅰ)和莨菪酸(Ⅱ)。 2、 碱性: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的结构中,五元脂环上含有叔胺氮原子,具有较强的碱性,易与酸成盐。 3、 旋光性:氢溴酸东莨菪碱结构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呈左旋体,而阿托品结构中虽然也含有不对称碳 原子,但因外消旋化而为消旋体,无旋光性。利用此性质可区别阿托品与东莨菪碱。 二、鉴别试验 (一)托烷生物碱一般鉴别试验:Vitali 反应 黄色 发烟硝酸 生物碱 水解 莨菪酸 三硝基衍生物 (二)氧化反应 醛,而逸出类似苦杏仁的臭味。 (三)沉淀反应:本类药物具有碱性,可与生物碱沉淀剂生成沉淀。 如:阿托品 + 氯化汞醇试液 ―→ 黄色↓ (四)硫酸盐与溴化物反应 东莨菪碱 + 氯化汞醇试液 ―→ 白色↓4 3?KOH/C2H5OH有色的醌型产物(深紫色)本类药物水解后,生成的莨菪酸,可与 H2SO4 和重铬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甲☆ 吩噻嗪类药物:一、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一)典型药物的结构 (二)主要化学性质7 86S59N R102 1R'1、 紫外和红外吸收光谱特征:硫氮杂蒽母核为共轭三环π系统 三个最大吸收峰别在:205nm、254nm(最强)、300nm; 由于 2 位、10 位上的取代基不同,可引起最大吸收峰的位移。 硫氮杂蒽母核的硫为二价,易氧化为砜和亚砜,其紫外吸收光谱有明显不同,它们具有四个峰值。 另外,取代基 R 和 R’的不同,则可产生不同的红外光谱。 2、 易氧化呈色:二价硫易氧化,遇不同氧化剂如 H2SO4、HNO3、FeCl3 试液及 H2O2 等,随着取代基的不 同,而呈不同的颜色。 3、 与金属离子络合呈色:本类药物中未被氧化的硫,可与钯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其氧化产物则无此反 应。此性质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并具有专属性,可消除氧化产物的干扰。 二、鉴别试验 (一)紫外特征吸收和红外吸收光谱 (二)显色反应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51、 与氧化剂的显色反应 药物名称 盐酸氯丙嗪 盐酸异丙嗪 奋乃静 盐酸氟奋乃静 盐酸三氟拉嗪 盐酸硫利达嗪 2、 与钯离子络合显色反应 利用分子结构中未被氧化的硫与金属钯离子络合形成有色络合物,如与癸氟奋乃静形成红色络合物。 (三)分解产物的反应 癸氟奋乃静 显樱桃红色,放置 后颜色渐变深 ― 显淡红色,温热后 变成红褐色 ― 显蓝色 H2SO4 HNO3 显红色,渐变淡黄色 生成红色沉淀,加热即溶解, 溶液由红色转变为橙黄色 ― ― 生成微带红色的白色沉淀,放置 后,红色变深,加热后变黄色 ― ― ― ― H2O2 ― 显深红色,放置后 红色渐褪去碳酸钠及碳酸钾600°C炽灼F + 酸性茜素锆试液-[ZrF6] 2 配位离子 茜素游离使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一、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二、鉴别试验 (一)化学鉴别试验 1、 沉淀反应 氯氮卓 阿普唑仑 盐酸氟西泮 氯硝西泮 相互区别橙红色沉淀+ KBiI4也生成橙红色沉淀 放置后,沉淀颜色变深,阿普唑仑 + 遇硅钨酸 ――→ 白色↓,药典中也用于鉴别。 2、 水解后呈芳伯胺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氯氮卓) 3、 水解后呈茚三酮反应:地西泮酸水解 碱中和 茚三酮试液 △紫色4、 硫酸-荧光反应:溶于 H2SO4 后,在紫外光(365nm)下,显不同颜色的荧光。 地西泮:黄绿色;氯氮卓:黄色;艾司唑仑:亮绿色;硝西泮:淡蓝色。 5、 氯化铜焰色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氯元素的药物,在铜网上燃烧发出 CuCl2 绿色火焰。 (二)紫外特征吸收和红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已用于地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盐酸氟西泮、氯硝西泮和奥沙西泮的鉴别。 (三)TLC 法 1、 常用的五种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的 TLC 法 按常规法点样 10?l 于硅胶 G 薄层板上, 以苯-丙酮 (3:2) 为展开剂,饱和 15min, 用上行法展开 15cm, 挥发溶剂,用稀硫酸喷雾,于 105℃干燥 30min,置紫外灯下检视荧光斑点。 2、 酸水解产物的 TLC 法 利用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经酸水解产生的二苯甲酮衍生物进行鉴别。由于不同的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 水解后可能会获得相同的二苯甲酮衍生物,因此本法的专属性较差。含量测定: ☆ 一、非水溶液滴定法(一)基本原理:BH+?A + HClO4-BH+?ClO4 +-HA被置换出的弱酸当 HA 酸性较强时,反应不能定量完成,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6游离碱类盐 (二)方法:必须除去或降低 HA 的酸性,使反应顺利地完成。供 试 品+冰 醋 酸高氯酸滴定液滴定结 果以空白 试验校正10ml ~ 30ml(三)问题讨论:若供试品为氢卤酸盐再 + 5%醋酸汞的冰醋酸液 3ml ~ 5ml1、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 Kb<10-8 的有机碱盐的含量测定。对碱性较弱的杂环类药物,只要选择合适的溶 剂、滴定剂和终点指示的方法,可使 pKb 为 8~13 的弱碱性药物采用本法滴定。 有机胺的碱性强弱:季铵>脂胺>芳胺>酰胺 脂胺:仲胺>伯胺>叔胺 芳胺:一苯胺>二苯胺>三苯胺 一般来说: Kb 为 10-8~10-10 时,宜选冰醋酸作为溶剂; 药物的 Kb 为 10-10~10-12 时,宜选冰醋酸与醋酐的混合溶液; Kb<10-12 时,应用醋酐作为溶剂。 另外,在冰醋酸中加入不同量的甲酸,也能使滴定突跃显著增大,使一些碱性极弱的杂环类药物获得满意 测定结果。 2、 酸根的影响:无机酸类,在醋酸介质中的酸性以下列排序递减:高氯酸>氢溴酸>硫酸>盐酸>硝酸 消除 HX 干扰的方法:加 Hg(Ac)2 量不足终点不明显,结果偏低。 2B?HX + Hg(Ac)2 ――→ 2B?HAc + HgX2 Hg(Ac)2 过量(1~3 倍)不影响测定结果 3、 滴定剂的稳定性:非水溶液滴定法所用的溶剂为醋酸,具有挥发性,膨胀系数较大,温度和贮存条件 都影响滴定剂的浓度。若滴定样品与标定 HClO4 溶液时的温度不一致,温差未超过 10℃时,应将高氯 酸滴定液的浓度用下列公式加以校正:N 测=N 标/[1+0.0011(t 测-t 标)] 4、 终点指示方法:常用电位法和指示剂法。 电位法:指示电极――玻璃电极,参与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指示剂法:结晶紫指示剂指示终点。 滴定较强碱――终点蓝色,碱性次之――终点蓝绿色、绿色,较弱碱――终点黄绿色、黄色。 (四)应用实例: 1、 游离弱碱性药物测定:异烟肼、尼可刹米、地西泮及氯氮卓等。 基于这些药物分子结构中氮原子的弱碱性,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直接测定其含量。 药物名称 尼可刹米 地西泮 氯氮卓 取样量(g) 0.15 0.2 0.3 溶 剂 指示剂 结晶紫 结晶紫 结晶紫 终点颜色 蓝绿色 绿色 蓝色 冰醋酸 10ml 冰醋酸、酸酐 10ml 冰醋酸 10ml2、 氢卤酸盐类药物测定: 当这些药物溶于冰醋酸时,由于氢卤酸在冰醋酸中酸性较强,对测定有干扰,必须先加入过量的醋酸 汞冰醋酸溶液,使其形成难以电离的卤化汞,而氢卤酸盐药物,则转变成可测定的醋酸盐。然后再用高氯 酸滴定液滴定,并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药物名称 盐酸氯丙嗪 盐酸异丙嗪 盐酸氟奋乃静 盐酸环丙沙星 氢溴酸东莨菪碱 盐酸硫利达嗪 3、 硫酸盐类药物测定: H2SO4 是二元酸,在水溶液中能完成二级解离,→SO42 ,但在非水介质中,只显示一元酸解离为 HSO4 ,-取样量(g) 0.2 0.3 0.3 0.2 0.3 0.3溶剂加入醋酸汞试液(ml) 5 4 5 5 5 5指示剂 橙黄Ⅳ 结晶紫 结晶紫 橙黄Ⅳ终点颜色 玫瑰红色 蓝色 蓝绿色 粉红色醋酐 10ml 冰醋酸 10ml 冰醋酸 20ml 冰醋酸 25ml 冰醋酸 20ml 丙酮 100ml结晶紫 纯蓝色 电位滴定法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7即只供给一个 H+,so 硫酸盐类药物在冰醋酸中,只能滴定至硫酸氢盐,可用高氯酸滴定液直接滴定。 1) 硫酸阿托品测定:阿托品为碱性较强的一元碱药物,因而其化学结构式可简写为(BH+)2?SO42 ,用高 氯酸直接滴定,可根据 1mol 的硫酸阿托品消耗 1mol 高氯酸的关系计算其含量。 2) 硫酸奎宁测定:奎宁为二元碱,其中喹核碱的碱性较强,可与硫酸生成盐;而喹啉环的碱性极弱, 不能与硫酸成盐,而保持游离状态。 当用高氯酸直接滴定硫酸奎宁时,1mol 的硫酸奎宁消耗 3mol 的高氯酸。 3) 硫酸奎宁片的测定:硫酸奎宁片剂碱化处理,生成奎宁游离碱,然后再用高氯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此时 1mol 的硫酸奎宁可消耗 4mol 的高氯酸,因此片剂分析的滴定度与原料药分析的滴定度不同。 4、 硝酸盐的测定: 硝酸在冰醋酸介质中酸性不强,滴定反应可以进行完全。但是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破坏指示剂使其变色, 使指示剂无法指示终点。 因此采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硝酸盐时, 一般不用指示剂法而用电位法指示终点。 5、 磷酸盐与有机酸盐: 磷酸与有机酸在冰醋酸介质中酸性极弱,不影响滴定反应的定量完成,可以按常规方法直接滴定。-☆ 二、铈量法(一)硝苯地平的测定: 原理:硝苯地平的测定原理4+2+终点时:微过量的 Ce 将指示剂中的 Fe 氧化成 Fe3+,使橙红色配合物离子呈淡蓝色或无色,以指示终点的到达。 (二)吩噻嗪类药物的测定:药物Ce(SO 4) 2 ? e红色Ce(SO 4) 2 ? e红色消退自身指示终点或电位法、永停法指示终点☆ 三、比色法(一)酸性染料比色法 1、 基本原理:在适当的 pH 介质中,测定有机相的吸 收度或将有机相碱化后测定从离子对中释放出来的有机 染料的吸收度,按标准一点法计算含量。 2、 影响因素:B + H + → BH + HIn ? H + + In ??(BH + ? In ? )水相 ? BH + ? In ? )有机相 (-1) 水相最佳 pH 值的选择:水相的 pH 应使有机碱性药物均成 BH+,而酸性染料应电离足够 In ,阴阳离 子才能定量生成离子对,并完全溶于有机溶剂中,而过量的染料完全保留在水相中,才能保证定量的 测定。 2) 酸性染料及其浓度:常用酸性染料有溴麝香草酚蓝、甲基橙、溴甲酚绿等。酸性染料浓度,对测定影 响不大,有足够量即可。 3) 有机溶剂的选择:有机碱药物应对离子对提取率高,不与水混溶,或能与离子对形成氢键的有机溶剂。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烯、苯、甲苯、四氯化碳等。 4) 水分的影响:严防水分混入有机溶剂中,水相中过量有色酸性染料,而影响测定结果;水分的混入使 氯仿混浊,而影响比色测定。一般加入脱水剂,或滤纸过滤的方法,除去混入的水分。 3、 应用示例:硫酸阿托品片、氢溴酸东莨菪碱片和氢溴酸山莨菪碱片等的含量测定。 (二)钯离子比色法:优点:钯离子比色法可选择性地用于未被氧化的吩噻嗪类药物的测定。 pH 2 ± 0.1 吩噻嗪类药物 + Pd2+ 红色络合物λmax~500nm 在λmax处测定A,以对照法定量。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直接分光光度法:供试品不需提取分离,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即可进行含量测定。 1、 奥沙西泮原料的测定:在 229nm,采用标准对照法测定。 2、 盐酸异丙嗪片的测定:在 249nm,采用 E1%1cm=910 测定。 3、 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测定:在 299nm,VitC 在此波长处则不产生干扰,但 E1%1cm=108。 (二)萃取后分光光度法:λmax254±1nm 处测定 A, E1%1cm=915 盐酸氯丙嗪 氨水碱化 氯丙嗪 乙醚提取 乙醚层 盐酸提取 盐酸氯丙嗪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8(三)萃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用于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主要用来校正样品中氧化物对测定的干扰。 测定原理:利用氯丙嗪的λmax 为 254nm,其氧化物在此波长也有吸收,同时在 277nm 氧化物也有吸收, 且其 A254=A277,而氯丙嗪在此波长无吸收。因此,可由两波长处测得△A 计算氯丙嗪含量。 (四)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 抗氧剂 VC 的二阶导数光谱近似为接近基线的一条直线,不干扰盐酸氯丙嗪的测定。因此盐酸氯丙嗪 可从其二阶导数光谱量取峰 266nm~谷 254nm 距离,标准曲线法定量。 五、气相色谱法 (一)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USP(24)采用的方法。以后马托品作为内标, 采用标准对照法。 (二)人血浆中硝苯地平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1、 地西泮注射液的反相 HPLC 法:地西泮注射液曾用萃取后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因萃取不完全,及有 关物质和分解产物等对测定有干扰, 故中国药典自 1995 版改用 HPLC 法。 此法操作简便, 可消除干扰。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 (二)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1、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异烟肼浓度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血药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第九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1、 掌握这五类维生素的结构和性质以及鉴别方法 、 2、 了解维生素 A 含量测定法――紫外分光三点固定法 、 含量测定法―― ――紫外分光三点固定法 含量测定法――硅钨酸重量法、 ――硅钨酸重量法 3、 掌握维生素 B1 含量测定法――硅钨酸重量法、硫色素荧光法 、 4、 掌握维生素 C 含量测定法――碘量法 含量测定法―― ――碘量法 、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机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资。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 按溶解度分:脂溶性:VitA、D2、D3、E、K1 等; 水溶性:VitB 族(B1、B2、B6、B12)、VitC、叶酸、烟酸、泛酸等。☆ 维生素 A一、结构与性质 1、 结构: 为一个具有共轭多烯醇侧链的环己烯, 存在多种立体异 构化合物; 2、 溶解性: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3、 不稳定性:易发生脱氢、脱水、聚合反应,易被氧化,△或有金属离子存在时氧化↑; 4、 具有 UV 吸收:在 325nm~328nm 的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可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二、鉴别试验 1、 三氯化锑反应: 条件:无水无醇SbCl3VitACHCl3蓝色紫红色λmax 为 348、367、389nm 有三个吸收峰 2、 UV 法:λmax 为 326nm 有一个吸收峰 无水乙醇 HCl VitA ?? ? → ?? → ?△ 去水VitA ? ? ?→ 3、 TLC 法: BP――杂质对照品法,显色剂:三氯化锑;USP――显色剂:磷钼酸,规定斑点颜色和 Rf 值。 三、含量测定 (一)三氯化锑比色法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三点校正法,法定方法) 1、 原理:杂质的吸收在 310~340nm 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减小;物质对光的吸 收具有加和性。 药物分析(二)自考笔记292、 波长的选择:λ1――VitA 的λmax(328nm);λ2、λ3 分别在 λ1 的两侧各选一点。 3、 测定法:P210 1) A 的选择:依据:所选 A 值中杂质的干扰已基本消除 2) 求 E1%1cm(样):E1%1cm= A/(C×l) 注意:E1%1cm(样)≠E1%1cm(纯) C 为混合样品的浓度 3) 求效价:效价(IU/g)(样) = E1%1cm(样)×换算因数 换算因数由纯品计算而得:换算因数= 效价(IU/g)/E1%1cm(纯) 1IU = 0.344?g 维生素 A 醋酸酯 1IU =0.300?g 维生素 A 醇 4) 求标示量% 标示量%=「(IU/丸)/标示量」×100%=「(IU/g×平均丸重)/标示量」×100% =「(A/C×换算因数×平均丸重)/标示量」×100%☆ 维生素 D一、结构与性质 开环的甾体:具有甾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可用于鉴别; 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可用于鉴别;多烯:可进行紫外检测。 二、鉴别试验 1、 显色反应: 1) 醋酐--硫酸反应:VitD2→黄→红→紫→绿;VitD3→黄→红→紫、蓝绿→绿; 2) 三氯化锑反应:橙红色渐变粉红;三氯化铁反应:橙黄色;二氯丙醇和乙酰氯反应:绿色。 2、 比旋度鉴别:注意:应于容器开启 30min 内取样,在溶液配制后 30min 内测定。 维生素 D2 溶 浓 剂 度 无水乙醇 40mg/ml +102.5°~+107.5° 维生素 D3 无水乙醇 5mg/ml +105°~+112°比旋度值3、 区别反应:以 96%乙醇为溶剂,加乙醇和 85%硫酸,D2 显红色,在 570nm 处有最大吸收;D3 显黄色, 在 495nm 处有最大吸收。 4、 其他方法:TLC、HPLC、制备衍生物测熔点。 三、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00 年版)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 D 的含量,定量方法为内标法,内标物为邻苯 二甲酸二甲酯,该法分为三个方法。固定相:硅胶;流动相:正己烷-正戊醇(997:3)。☆ 维生素 E一、结构与性质 1、 结构:苯并二氢吡喃醇衍生物; 2、 溶解性:微黄色或黄色透明的粘稠液体,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石油醚中易溶,在水中不溶; 3、 水解性:苯环上有乙酰化的酚羟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易水解; 4、 氧化性:在无氧条件下对热稳定,对氧十分敏感,遇光、空气可被氧化;具有 UV 吸收。 二、鉴别试验 1、 硝酸反应: 强氧化剂HNO 375°C15minVitE生育酚2、 三氯化铁-联吡啶反应:弱氧化剂3、 UV 法:0.01%无水乙醇中,λmax =284nm,λmin =254nm,E1%1c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硫代乙酰胺怎么溶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