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下自媒体天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自己赚多少

晒晒你们做自媒体一般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晒晒你们做自媒体一般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宅男学英语百家号我是大师兄,自媒体,全靠垂直的内容吸引粉丝。自媒体是新兴的职业。月入万元保证可以做到,但是付出的绝对是上班族难以想象的。一天发几篇原创文章真的累死人,累脑子想破头,找创意。看了大家的分享,感觉自媒体套路不少。然而我刚做没多久,还在摸索。而且从我个人来说,并不希望用太多套路。我们都知道用一些标题党或者娱乐和低俗一点的似乎能吸引来流量,但是我还是觉得一个有追求的媒体人应该更能够自律。我是最早一批做今自媒体的,2014年就开始了,2015年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笔收入。我做自媒体平台,一共才赚了几千块钱,每天都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写文章,赚钱少的原因主要是选择的,方向不对。我们是公司团队运营,做垂直领域,16年第四季度开始把头条号作为工作重点之一,10月收入两千多,11月两千多,12月六千多。我先说下我的基本情况,做自媒体8个月时间。刚接触是因为之前有一个团队,是用自媒体引流的。而后我开通了广告,渐渐走上了自媒体赚钱的这条路。做自媒体收入高低,主要看自己运营的结果,收入高的月入上万很轻松,做的一般的一个月赚几百元也很正常。具体情况看个人的定位,以及运营能力。所以,如果你现在做自媒体还在苦于没赚到钱,只能怪自己进入这个行当的时间还不够久,坚持的还不够,琢磨得还不透,功夫到家了,该是你的钱,别人抢不走。我说说我的情况,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物以稀为贵,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做自媒体一个月能够挣多少钱,完全跟你的专业度和努力程度有关系。部分人做自媒体始终还是自娱自乐为主,说错了,本来是已赚钱为目标的,但是发现每天基本上是少量的钱,所以安慰自己就说“自娱自乐”。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宅男学英语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积极正能量,等你来挑战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个月吸粉10万+月收入5万,我是这样在自媒体平台做到的! - 简书
一个月吸粉10万+月收入5万,我是这样在自媒体平台做到的!
大家好,我是八点繁星,自媒体老师小葵姐!本文是小葵老师学员亲自撰写!不得转载
==================================================================================自媒体吸粉一个月10万+月收入5万,不是梦,在自媒体平台我就做到了!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实体养生店主,是一个非常有野心,不满足实体店的那些收益,想让我的知识传送给更多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自媒体,同时认识了小葵老师!
刚开始接触自媒体是在2016年的六月份,我的第一个自媒体账号是今日头条的头条号,刚开始来到自媒体平台什么都不懂,本来我就是养的店主,所以我发了一些和我养生健康累有关的知识文章。
写文章还真不是我所擅长的,满脑子的知识,就是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达出来,耐着性子写了三天的文章,付出总会有所回报,在我坚持三天之后神奇般的转正了!
转正之后,图文的收益不是很好,应为我的文采本就不好,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多少人看,要不要在坚持下去让我犹豫了!在这个期间我非常幸运的遇到了小葵老师,和我详细的分析了我的现在情况,以及我的顾客群体,我需要在自媒体道路是发展趋势!让我一下豁然开朗!
分析之后的第二天,我就开始执行。做自己擅长的内容才能做的长久,文章既然不是我的专长,去做了视频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刚开始的视频是我用手机拍摄,没有经过处理,就发表在头条号上,第一天的的视频阅读量就过万了!在视频的道路上让我看到了希望,小葵老师教了我一些简单剪辑和视频的制作方法!我的视频越来越好,一个星期之后,我的视频播放量都在10万,有的100万左右!在第二个星期的时候,系统就邀请我开通原创!
有了原创之后,我的收益翻倍,短短的这一个月时间让我有了5万多的广告分成!粉丝也突飞猛进的从0到10万粉丝!这些还是我一部分的收入,同时我店里的养生产品还卖出去不少!
在这过程中我非常的感谢小葵老师,帮我分析市场以及用户,教会我很多知识!==================================================================================如果你是一个在自媒体道路上迷失了自己,或者对自媒体不知如何下手,可以来到小葵姐的微信公众平台八点繁星,V信:klmy0991我会带你走出疑惑!小葵姐想告诉自媒体人,不管你做什么领域,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和工作相关、喜欢的领域,不要盲目的跟风,看到别人在那个领域挣钱,你就眼红!做好自己的内容,你也可以向他一样!关注,关注,关注,不然你会错过干货分享!
自媒体原创作者!
哈喽,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养森商学院的院长,孙茂林。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在社群当中和我们全中国所有的养生家人以及我们海外的养生侨胞。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线上课程。我本人特别高兴,因为很久没有做这样的全体养生家人的聚会和分享。大部分的时间在今年的课程线上课程的都是由我们的每...
全宋词 多人 潘阆 酒泉子(十之一)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 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隋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酒泉子(十之二) 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僧房携杖遍曾游。闲话觉忘忧。 栴檀楼阁云霞畔。钟梵清宵彻天汉。别来遥礼只焚...
王宝强再谈离婚:别把老实人逼到极限 也是没办法 日 星期日 09:42 AM Sina Weibo WhatsApp Email 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湘潭。 步步高广场临时搭起的舞台前,只看得见黑压压的人头。广场紧挨着城市繁华地带的十字路...
自媒体(“WeMedia”)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新鲜的是,中国那么多的大平台,几乎同时推出了自媒体平台,帮助自媒体人来创业,从而催生了前所未有的“自媒体热”。更新鲜的是,众多企业,也玩起了“企业自媒体”,说“所有企业都是媒体”,这还让不让媒体活了?呵呵。这是在美国或者其它国...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 作者:老夜(第三个宇宙的沉思、海中帆)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共四部,分为《开端》《深井》《格局》《启示》。 #序章:一张光盘 ##一张光盘 如果不是那次经历的话,我不会得到这张让我从此过上恶梦一样生活的光盘 一年前,我是一个中关村一个软件工程师,平时的...
2017年春节快乐!在这除夕的夜晚,群委会全体成员,向全群的同学,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费云、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詹千红同学,向海外侨胞:关宏丽、李里、牛振钢、徐骅、杜一群、陈健、秦丽娜、王芳、叶裕民、赵霞、李梅、郭坚等同学,致以新年的祝福!同时向仍然工作在第一线的:张晓光...
时间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资源,人人都需要学时间管理。这个专辑一共一百期,每天六分钟,每天早上6点钟更新。朋友看到我发布的关于运动的话题,我们讲了慢跑,有的伙伴知道我在课堂上会讲到我有另外一项好的本领,也就是说我可以在十分钟之内教会一个人游泳,一些朋友给我留言,请求我再讲一讲这方...
文/清净心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江南梦,而我的江南梦里一定有你,也有烟雨。 我从红尘走来,与你邂逅在一场江南迷离的烟雨中,因了这一场江南的梦,便于心底刻下一段缠绵,自此不忘。 江南一直是我梦中的天堂,我喜欢青石板铺就的古路,我喜欢撑一把油纸伞的典雅女子,在烟雨蒙蒙的江...
1.我几乎不逛淘宝,“猫咪森林”是唯一一家,我换季买衣服会去逛的网店。2012年夏天,余小悦推荐的,外贸的,质量真的不错,性价比也很高,很多就是商场牌子,吊牌剪了,价格仅有一两三折的样子。后来不知道怎么啦,越来越差,逛来逛去挑不出好买的,无意间在微博上看到店主的消息,好像是...& 做今日头条自媒体,一个月到底能赚多少钱?
做今日头条自媒体,一个月到底能赚多少钱?
赞助商连接
也不满意?产品主动找你!卞海峰:做自媒体的只有1%赚到钱 : 经理人分享
卞海峰:做自媒体的只有1%赚到钱
卞海峰是资深互联网媒体人、曾为新浪、搜狐、央视等媒体的专栏作家。自媒体,互联网演变路径中的一个新产物。一个看似高大上,且收入可观的群体,造就了无数曾经并不算有名的有才之人(以前大都在幕后,或小众范围内),让他们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罗振宇、高晓松、吴晓波、程苓峰,包括我等等都在其列。去中心化,是自媒体最大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利用网络发出声音,这是互联网专属的特权。脱下光环,还原真实的自媒体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自媒体只是一个光环,光环背后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不为人所知。就我所知道的自媒体生态中,只有1%的人是可以挣到钱,体面的说自己是自媒体。而大多数所谓的自媒体人,一个月可能连百元都挣不到,更别提专职做自媒体了,通常他们都以玩票的心态,在运营着自己的自媒体。可能恰恰是这个原因,所以自媒体界的马太效应尤其明显,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人,变得越有影响力,相反打酱油的就变得更加黯淡,也没有动力往前多走几步。记得暴风的冯鑫,曾经就发表过类似的看法“自媒体也许类淘宝,貌似C2C,实际还是小B。因为毕竟只是少数精英才可以玩的起来”。我非常认同这样的看法,似乎所有事物都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28法则)。不仅如此,在我的眼中,自媒体它本不应该是媒体,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受众在阅读他的刊物的时候,是冲着人来的,而不是所谓的内容,如果只是内容,那与传统媒体有何区别,只不过是换了一种采编方式。十分不幸,现在这些活跃的自媒体人中,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影响力,这可能是大部分自媒体的悲哀。甚至有些自媒体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往往以自媒体平台作者自居,多么的悲哀。再回到大部分人做自媒体的初衷,无外乎是自由。他们内心想要的是,通过自媒体形式去挣脱传统媒体的各种束缚。原腾讯科技的程苓峰就曾说过“在大公司,你写一个微博,得罪了公司,老板让你删掉就得删掉,你辛辛苦苦做调查,写一篇稿件,主编说毙掉就毙掉,而自媒体可以获得自由,你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臭脸,自由这个东西是无法用价格来衡量的”(文字略有改变,原意不变)。获得自由,却带来了另一种束缚对于这点,我很羡慕程苓峰,他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存,他可以辞去工作回老家经营他的理想。而我却做不到,特别是在我通过自媒体一个月赚到30多万,又经历本职工作“低潮”,财务迅速回落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原来我们并不自由,我们只是挣脱了以前的束缚,但是现在又陷入了另一种束缚,就是与自媒体平台的“关系维护”。要知道,当前大部分自媒体平台都是由编辑审核与推荐,内容出不出的来、发表在什么位置,有多少人会看到,这都在于编辑控制,所以你必须与编辑搞好关系。于是我们又陷入另一种束缚,你要顺着编辑的口味走,你要跟着自媒体平台的方向走,你不能说与自媒体平台关联方的事情等等,与以前媒体时代是那么的相似。也可能是因为,我不是媒体出身的原因吧,所以我跟他们的主编之间,毫无“关系”可言,我也不会像部分自媒体一样,去主动巴结他们,也没有那个时间,本职工作本身就很忙。至于搞定编辑也是这个道理,你很难摸透编辑的心理,好不容易摸透了一些编辑的内心规律,人家又人员变动了。总之在与他们的交涉中,你会显得非常被动,有个特列你可以获得短暂的主动,那就是被约稿,而约稿后,你又会被丢到一边,自媒体人就像杜月笙所述的“痰盂”。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胸怀”,或者直白点说就是嫉妒之心。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媒体人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他们会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打压别人,最直截了当的就是嚼舌根。这种做法实在令人不耻。所以不要小看自媒体圈子,其实这里的水很深,稍有不慎你就得罪了利益群体(请注意是群体)。看来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又是如此险恶。虽然我们获得了自由,可以发出自己想要的声音了(甚至这点都没有实现),但是又带来了另一种束缚,一种人际关系的束缚,你要和媒体,和其他自媒体群体搞好关系,这其实与早期媒体时代一样。当我们高声呼喊自由的时候,却已经被“绑架”了。利欲熏心,将让一部分自媒体淘汰前面提到我一个月通过自媒体挣30多万,这在科技类的自媒体中,应该十分罕见。追溯这些钱的来路,说来也十分羞愧,无外乎是品(ruan)牌(wen)收入与稿费。最关键的是,前者占了大部分,大量不是发自肺腑的文字,被我传播给了我的粉丝,这对于我的粉丝而言,我感觉是非常不公平的,这其实就是一种洗脑的过程,而粉丝是非常无辜的。而在一些可以靠流量变现的自媒体平台上,被利益冲昏头脑的我们,居然靠制造垃圾内容去盈利。现在想想都感到寒心,相信这并不是那些平台的初衷,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媒体有所得,而不是为了所得去作恶(去黑别人)。可惜的是,现状就是如此现实,一些网络垃圾依然存在,且大有扩大之势。可笑的是,这些精彩评论背后,居然来很多刚刚工作两三年,甚至是没有互联网从业经验的朋友,看到他们对互联网企业评论的头头是道,总感觉这是在误人子弟。他们将评论定义为作文的方式,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支撑、没有当事人的调查,只有网络上的一些报道,利用作文的方式就形成了一篇评论,仔细推敲这些内容,你会发现他们的逻辑非常脆弱,甚至毫无逻辑可言。以某平台为例,其科技类的作者竟然高达200多人,比娱乐、文化、体育等大众接受度较高的类目还要多,我想问是科技圈变成了娱乐圈,还是这只是公关阵地。依稀记得原搜狗市场总监王冠雄,加我微信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言论很有深度,内行可以看出来”,对于这样的评价我很惭愧,但至少里面有一些经验在支撑,恐怕这只能互联网从业者才能理解。另一方面,动辄数万的稿费实在太为浮夸,甚至毫无价值可言。几万人,或者几百人的阅读怎么可以匹配数万元的价值,这里面的逻辑太为深奥。要知道,广点通的广告最低也只不过一毛一个点击。有人会说,他的粉丝都是高质量的,所谓口说无凭(即使从后台你也无法微信中是否是本人),除非当事人出来证明有这样的关系,但是我想那些大佬又怎么会关注利用自己的人。可以预见的是,这个行业正慢慢走向理性,泡沫很快就将破灭,将会有一大批所谓的自媒体被淘汰。也有人说,这个淘汰期已经到来,现在已经有很多自媒体停止了更新。最后我想借用《礼记大学》中的一段文字,来告诫所有自媒体人,“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卞海峰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注册 | 登录
微信公众账号【呆头呆脑】创始人
产品经理就业特训营,专门为大学生和准备转型做产品的人量身定制,60天线下培训,包就业!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自己运营这个公众号已经一个月了。
先说说自己的战绩,一个月的时间,每周至少两篇原创的文章,零资源投入,共“斩获”粉丝1006个。期间,10天左右被邀请开通了“原创”功能,20天左右被邀请开通了“赏赞”功能。
关于收益方面,在25天左右已经有两个广告商找我谈商业合作了,但是我觉得自己的粉丝数很少就都婉拒了。唯一的收入就是文章后大家的打赏,差不多200块,正好够我一个月的书钱……
这个成绩虽然不能和互联网上的大 V 比,但是对于我这种靠业余时间码码字的小屌丝,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反正我也不靠这个吃饭。
接下来,和大家聊聊我运营这个订阅号以来的一些感受和心得。希望对那些正在做微信订阅号运营的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专内容
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可能你也会发现,你关注了很多公众号,但往往你点开去看的却很少。你的手机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收容站,有很多信息投入甚至超载,大家都患了信息恐惧症。
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时,产品、服务却同质化严重,内容良莠不齐。当众多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利用各种营销手段一味追求粉丝时,我潜下心来兢兢业业的做内容,我在工作上已经运营了一个近1000万粉丝的公众号了,所以个人号对粉丝数的追求,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做这个订阅号,我就是想探索一下不用任何营销资源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内容运营。公众号中所有内容都是自己的原创,把内容做到极致。
“呆头呆脑”的定位是提供自己的生活、工作感受,所以,我内容最大的特点是我自己,是我的“延伸”,有我的人格背书。
也许我的内容质量不是最好的,我的写作水平更是一般,但我是“唯一”的,我有稀缺性。
我就是想让大家看到我自己是怎么成长的,怎么学习的,一个屌丝是怎么努力逆袭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专注于价值观的传输,为大家提供好生活的样本。我的任何感受我都会通过这个平台分享大家。这就变成最优质的内容,也是唯一的内容,因为,“我”不可复制。
套用罗振宇的说法,我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 “IP”。我自己既是内容出口又是流量入口。
做自媒体的内容运营建议要遵循“有用、情感和互动”的思路。
我分享的内容都是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中的感受,不发垃圾信息,也不做内容转载,确保粉丝打开我的文章,就是看到有用且原创的内容。
我的文章有我性格特点,不是标准化的美文。我自己的文章风格像是“家书”对话,和粉丝直接沟通,面对面交谈,不像看议论文。我让大家通过看文章就能感受到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微信后台留言一定要及时回复。有很多粉丝会在后台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这些都是他们的用户体验,只有根据粉丝的建议不断完善才能做出人人喜欢的内容。
我每天都会拿出固定时间和粉丝互动,在后台回留言、邮件。对于大部分的问题我都能做到认真答复,当然对于有些“如何做好微商”这样的问题,我就没法回答了。
二、注口碑
社交网络的建立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动是信任的传递。微信公众号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口碑传播越广。和用户做朋友这个观念转变,是因为今天不是单纯传输信息的时代,而是构建参与感!
我的订阅号没有营销推广资源,朋友的口碑传播是我最重要的发展粉丝的手段。
我的第一批用户都是我朋友圈里面的朋友,差不多有200多人关注了我这个号。我会有针对性的写一些和他们有关的文章,比如他们工作中的一些痛点如何解决之类的,得到他们的认可后,他们自然就会转发。
当朋友分享这个话题后就能带来的新粉丝,他们又会留言问我问题。这些问题我收集成为下一期的话题,这样就不但内容可以持续被生产,而且粉丝还会觉得自己的问题在文章中得到答复更加有参与感,他们分享文章的概率就更大。这个类似小米论坛的玩法(UGC),我的文章内容其实都是根据粉丝的话题产生的。
粉丝效应都是从一个小的族群开始。大家因为某个共同兴趣而聚在一起。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未来将分化出无数的兴趣族群。
从后台数据来看,我的每篇文章大概都有65%的阅读量是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分享,在开通留言功能后,粉丝的互动比之前更好,分享阅读量提到了70%-80%。这里再次鄙视订阅号被收在一个消息框下造成的打开率极低。
三、借东风
个人做公众账号没有营销资源拉粉没有关系,其实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的流量资源可以用,就是自己要辛苦一些。
之前说了文章内容很重要,文章内容质量好,又是原创,就可以多投几个平台,不要只做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公众账号定位为粉丝运营平台,可以利用其他平台导流。
比如,我在今日头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简书、数字尾巴、脉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投稿平台上都开设了自己的专栏。虽然我每周只能生产出2-3篇文章,但是我在多平台分批投放,其他内容平台上我都会留自己的微信号,自然就会有免费的流量导入过来。
且从这些平台过来的粉丝,都是想和我做深度交流的,都会给我留言问些问题之类,所以粉丝质量很好。
这样分批多专栏发布文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出现写了文章才有点儿粉丝,不写就没有的情况,我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公众账号有持续的粉丝增长,对自己的信心有很大帮助。
后期,我还会在自己的演讲中推广自己的公众号,我每年演讲也可以覆盖人,这些人都可以从单纯线下互动转移到线上来。我也可以在线上收集大家想听的线下演讲内容,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良好氛围。
好了,大概就说这么多。
做微信公众号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如果你已经身处微信公众号红海的时代,不要先急于草草开始运营一个公众号,不妨先想想你公众号的定位是什么,要解决什么样的痛点;
如果你正在运营一个公众号,希望这篇文章能助你运营一臂之力。
祝大家好运。
作者:呆宝,产品经理一枚。Wechat:i_daibao,喜欢看书、跑步,Blog:www.idaibao.com。擅长互联网运营、互联网商业模式构建,欢迎各位和我交流。
本文由 @呆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如果觉得有用,欢迎打赏!
赞赏2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130赞已赞 | 26
微信公众账号【呆头呆脑】创始人
产品经理群运营交流群营销交流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PM要学点技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
11个回答22人关注
15个回答19人关注
27个回答102人关注
26个回答39人关注
39个回答32人关注
36个回答36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