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明丽樊邦弘的去向LED盲目扩张 试错成本有多大

&&全部资讯文库社区找工作&&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30年LED照明王国转型升级扩张是魄力?是赌博?
从落户鹤山共和到不断壮大占据全球过半传统灯饰市场,到LED市场搏杀并受困,止不住的连年亏损,再到近期传言抛售资产、或被并购,真明丽怎么了?是行业大环境使然,还是自身矛盾的积累?
&&& 2011年6月,真明丽集团制定了《广东真明丽绿色光源孵化器建设项目》计划书,将这一宏大目标描述出来。真明丽的野心可以从这个项目窥见。真明丽计划投资100亿,利用共和厂区的1300亩土地和建筑,建设包括原材料物流基地、产品物流中心、上游、中下游企业集聚园区、孵化园区、商务中心以及公共服务园区等,以此推动区域光源工业园区的顶层设计。真明丽设想,以江门高新区为核心园区的包含鹤山共和、蓬江棠下、荷塘、杜阮,新会睦洲、大鳌,中山古镇、横栏、小榄半小时经济圈,将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形成千亿级绿色光源大产业圈,使之成为新的国际新光源之都,同时破解江门绿色光源发展原材料供应瓶颈难题,以及破解江门绿色光源中下游特别是承接周边下游企业转移用地难题。&&& 这样的设想,和政府的规划是不谋而合的,2009年江门制定的《江门市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突破上游、做大中游、扩大引用&的思路,开始加快产业链完善步伐,努力将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工业支柱产业,并把目标对准国家级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基地,至2015年,绿色光源产值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真明丽还设想,本项目完成后能实现年利税25亿人民币,带动10万人就业,在项目计划书的最后部分,真明丽设想了各种潜在的风险,其中的技术风险分析提出,项目单位(真明丽)现有国际先进的MOCVD近20台,有20多年生产光源的实践经验,其大功率和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行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的速度将越来越快,项目单位如不能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现有生产线的工艺水平,适时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可能存在产品或技术落后的风险。&&& 可惜,也正是2011年这个分水岭,真明丽的订单量开始剧减,且产能利用率也愈来愈小,外界质疑,真明丽的&明丽&开始沦为历史。真明丽不幸被自己的风险分析言中。&出口下滑,产品更新换代太快,做出来的东西很快不适应市场。&樊邦扬此前接受采访时承认,公司近年来在的生产和研发方面已投入数亿资金,如今面临订单下滑、产能过剩、设备老化等问题,还要继续增加投入,&不投入的话,对产品和市场很难掌握,难以满足今后的市场。&&&& 资金是企业生命线,没有资金,再庞大的企业也可能在一瞬间轰然倒塌。业内人士指出,真明丽家族式管理及盲目扩张在内地设厂,终因市场低迷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人才流失严重,很可能导致真明丽颓势难挽。&LED核心技术掌握在美、日企业手中,真明丽的自我摸索,试错成本太高&,业内人士透露,真明丽一直受扰于芯片良品率、大功率散热等技术瓶颈,2011年核心技术团队的集体出走是沉重打击。&&&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出面建立研究机构,主导产业升级。企业不需投入巨资,进入研发等环节,只需与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等成果出来后买入专利即可。而在中国,科研的责任似乎大部分落到了企业自己的头上。像真明丽这样在亏损时,依然投入十几个亿到新产品中的企业,屈指可数,有人说这是魄力,也有人说这是在赌博。
&&&&&&&&&&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365天全天候线上展厅
最新活动更多 &&
照明设计照明结构照明工程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亏损下的高成本试错 是有魄力还是在赌博?
亏损下的高成本试错 是有魄力还是在赌博?
[导读]从落户鹤山共和到不断壮大占据全球过半传统灯饰市场,到LED市场搏杀并受困,止不住的连年亏损,再到近期传言抛售资产、或被并购,真明丽怎么了?是行业大环境使然,还是自身矛盾的积累?
  从落户鹤山共和到不断壮大占据全球过半传统灯饰市场,到市场搏杀并受困,止不住的连年亏损,再到近期传言抛售资产、或被并购,真明丽怎么了?是行业大环境使然,还是自身矛盾的积累?
  回顾真明丽在鹤山走过的30多年, 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不断扩张的背后,试错成本有多大,真明丽能渡过困境吗?
  30年王国,传奇不再
  从一家不太起眼的装饰灯企业,到年产值逾50亿元的世界级LED王国,真明丽在鹤山走过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发展之路。
  1978年,樊邦扬和哥哥樊邦弘在台北成立了一家仅有10多人的真明丽小公司,艰难起步于劳动密集型的灯饰业,受制于台湾劳工、土地成本高等因素,那时仅停留在做一些简单的加工、代理,偶尔做工程和出口,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1989年,樊邦扬来到鹤山考察并决定迁厂,在鹤山港码头租房成立了鹤山银雨灯饰有限公司。经过数年发展,壮大起来的银雨开始蜕变。1996年,银雨搬迁到共和镇,厂房达到6万平方米,员工也从最初的10多名扩展到2000余名。再经过10年发展,真明丽在共和拥有上千亩土地,员工超过2万,最巅峰时近3万人。
  &要知道,共和的人口也就2万多&,走进共和镇,受访的镇领导告诉记者,真明丽银雨对共和的发展作出了无可否认的贡献,&曾经一片荒凉的小镇,因为它的到来发展成餐饮业、服务业、房屋出租等行业一派兴旺的工业镇。&
  但在当下,共和镇的真明丽厂区,工人只剩下2000余人。笼罩这里的,还有经营惨淡变卖资产,已经搬迁、将被收购等等传闻。
  上周五下午5时许,共和镇真明丽主厂区。记者守在正面和侧门,看着换班的工人集中涌出,为冷清的街道带来一丝生气。共和镇招商办主任冼健辉告诉记者,侧门的这条街道曾经密布的发廊、大排档等已被其他店面取代。2009年夏天,巅峰时期的真明丽近3万员工创造着无限商机:一位在侧门的街道推着小车卖珍珠奶茶的阿伯激动地告诉冼健辉,他一个月赚了整整4万元!&一杯售价1元的奶茶,成本才3毛,净赚7毛,意味着一个月卖出约6万杯,一天是2000杯。&可惜,小贩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顺着侧门折向正门,冼健辉又告诉记者,2009年前每到圣诞节前的赶货期,正门的这条街道就会腾出一半车道搭起临时帐篷,真明丽请来临近乡村的富余劳动力帮忙组装灯饰,如今,廉价劳动力也一去不复返,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让真明丽很头疼。
  &2009年开始,共和镇的劳动力成本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几年已经翻一番有余&,这一年,真明丽占到业绩一半的圣诞灯串等传统饰产品市场开始萎缩,银雨寄予厚望的商业照明市场也迟迟未出现高潮,出路在那里?未雨绸缪,真明丽计划将劳动密集型的灯饰部分转移出去。2004年以来,公司开始大力发展市场,相继在越南、天津、四川简阳相继开设分厂;2007年9月份发生金融危机之后,海外市场顿时进入冰冻期,真明丽眼睁睁看到自己的利润空间在变小,却又受制于资金紧张,只能暂停在越南、四川的生产基地建设。直至2009年,真明丽位于越南的厂房第一期才完成,第二期厂房则于2010年7月完成,工人规模开始达到3000人以上。
  出走越南,真明丽跨出勇敢的一步,30多年的灯饰王国,却就此传奇不再。
  向越南转移人力成本危机
  &迁到越南后才发现,那里的工资虽然只有内地的1/3,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却只有内地的1/5。&对于搬迁越南,江门的同行并不看好,知情者告诉记者,&在越南工人不愿加班,丢一句&我明天有事不来了&就走人。&
  2010年5月的一期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中,樊邦扬受访称:&目前的状况正像台湾曾发生的那样。&樊氏把他的工厂向越南扩张。&他付给越南工人的工资是每月100美元,是中国工人工资的三分之一。&
  把劳动密集型的部分搬迁到越南,樊氏开始了对真明丽内部的重组。2011年真明丽一位高管在接受采访时,将此举誉为&顾全大局,一石三鸟&。&第一,越南工人平均月薪为100美元,约占内地工人1/3份额,直接给集团每年节省3600万港元开支;第二,相对于越南新厂房,内地厂房将可改建为一般灯的生产基地;第三,把部份内地厂房分租给旗下,除带来租金收益以外,更可确保相关原材料供应充裕。
  2011年,真明丽试用高于市场工资的2000元人民币月薪招聘工人,但招不够人。真明丽管理层据此认定,内地市场再没有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空间,认为2010年底起分阶段把内地组装生产线大举迁往越南是正确之举。
  按照真明丽的设想,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可分两个步骤处理,&一是我们将装饰灯类等较低阶产品移到越南工厂生产直接出口,LED应用照明的高阶产品仍然在集团总部进行生产及研发,同时,购买大量的精密自动化机器设备取代大部份的人工的生产,提高的生产力及解决了人力短缺、质量等问题。&日,真明丽集团主席樊邦弘在接受瑞士国家电视台采访时如是表示,可惜,这两个步骤目前进行的并不顺利。
  &迁到越南后才发现,那里的工资虽然只有内地的1/3,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却只有内地的1/5。&对于搬迁越南,江门的同行并不看好,知情者告诉记者,&在越南工人不愿加班,丢一句&我明天有事不来了&就走人,而在共和厂区,工人请假要层层申请,各种规章制度都辅以罚金&,高压在越南行不通,面对加急订单更是束手无策,于是,&樊邦扬开始不停奔走于越南&。
  对于搬迁越南带来的种种惨淡经营传闻,南方日报记者两周来一直努力联系樊邦扬求证,但是,从两周前樊邦扬秘书告知记者其一直在越南,到一周前记者通过熟悉樊邦扬的江门台商获知其身其实在江门,再到上周四记者直接发短信到樊邦扬手机求证,周五早上得到该公司女性文员回应&樊总大概一周前返回台北检查身体,不在江门&,樊邦扬的行踪莫衷一是。记者的采访要求也被回复&只能是樊总亲自解答,但是迟点他回到江门也是停留半天到一天又要去越南&,关于真明丽的许多疑问,仍未能得到公司正面回应。
  &真明丽近两年都在寻找买家,欲变卖共和的资产,只是苦于无人接盘&,业内人士说,真明丽近期在变卖共和的厂房和资产。对此,共和镇招商办告诉记者,真明丽在共和的厂区面积合共超过千亩,去年变卖的100多亩实际是闲置的厂房,&是真明丽以前收购天腾电池的地块,一直作为仓库使用,江粉磁材去年接手后已经投产,产生了1亿多的产值&;&目前实行一套新机制,是将厂区分包给供应商自负盈亏经营,并非变卖&。
  江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则表示,真明丽转移只是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市场行为,恰恰体现了目前企业转型发展的特点。&不过,转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产业下游劳动密集型领域,其外延芯片等上游领域的发展步伐仍持续加快。&&面对劳动力成本压力,企业谋求升级转型是必然的趋势,不过从江门整个行业范围来看,真明丽转移目前仍是个案。&
  作为江门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LED龙头企业,真明丽的转移会对江门LED产业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对此,江门市经信局回应称&基本没有影响。&&目前我们的发展思路集中在高新区,我们汇聚了一大批企业,努力实现产业集群,这才是江门LED产业发展的未来。真明丽虽然是本土LED产业龙头,但是其每年的产值、税收也是有限的,不会对整个产业构成多大的影响。&
  这一说法得到共和镇招商办的印证,&真明丽最高峰的时候年创税也不超过3000万,目前共和镇已排到第三&, &世运电路去年创税约5000万居首,今年必超,排第二的世逸电子去年也有4000万&,&就算如此,真明丽在鹤山的出口还是位列前六,今后保持前十问题不大&, &真明丽以前高峰期一天的电费就有十几万,而今年前9个月,真明丽用电2200万度,折算平均每天电费仍有6万多&,共和镇招商办以此证明真明丽生产规模还在。
  有业内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有人要我牵线想去收购它。但是现在还没到这一步。它现在就是把厂房出租,把精力放到越南去。&与转移相比,被收购的传闻更加骇人,康佳、美的、清华同方都曾是传闻的收购者,如信息属实,这将会是迄今为止LED行业首个十亿级规模企业被收购的案例。
  德力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拥有UCLA材料学博士学位的林振贤认为,&去越南发展不见得是个成功的案例,因为语言隔阂和文化隔阂会给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效率不高。&记者了解到,德力光电因扩展业务需要,之前也曾跟真明丽谈过重组并购,但最后没有成功。
  ■背景透析
  一颗盲目扩张的野心
  实际上,真明丽并没有隐瞒其转移低阶产能和主攻LED高阶产业的意图,甚至一度将野心表露无遗,直到融资困境凸显出来。业内人士指出,真明丽家族式管理及盲目扩张在内地设厂,终因市场低迷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人才流失严重,很可能导致真明丽颓势难挽。
  记者查询真明丽2011年度财报,其中已经写明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越南太平省,鹤山的工厂将集中发展LED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而江门高新区的厂房建成后,将用作LED上游芯片的生产。
  从真明丽的财报上来看,这两年公司经营状态确实不甚理想。2011年,真明丽年营收业绩从2010年的17.1亿港元下滑至10.84亿港元,跌幅达到36.6%,2012年真明丽实现营收8.27亿港元,亏损6.17亿港元,依旧未摆脱亏损泥沼。但是,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是否让这家昔日辉煌的公司已经到无法维持的处境,现在还是疑问。
  今年来,真明丽曾两度发布获利预警。4月底的这次,预期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仍将录得综合亏损;6月底公布截至3月底止年度业绩,营业额8.27亿元,按年跌23.69%,亏损由上年同期的14.3亿元,减少至亏损6.17亿元。10月23日的这次,则预期今年4&9月的财报,将较去年同期获利546万港元出现大幅亏损,不排除亏损幅度恐将超过此前出售香港不动产之获利1.12亿港元(因应资金需求,真明丽在5月以2.38亿港元出售位于香港尖沙咀科学馆道9号新东海商业中心地铺和地库1楼的香港办公室及展览厅)。真明丽表示,原因在于全球需求疲弱,加上LED照明产业竞争激烈,最终财报数字将在11月下旬对外公布。
  外界盛传其资金链断裂,真明丽坦诚面临着融资困境。此前的公告中,真明丽称,尽管LED照明需求持续增温,但是价格下滑幅度也相当大,因此对于厂商的现金考验不小。而解决的办法,真明丽提出,LED照明最佳的封装方式是COB模组封装,具有成本较低及可以快速大量制造的优势,去年公司已经开始研发,希望能有效让成本降低,追上产品跌价速度。
  实际上,真明丽作为全球LED行业为数不多的拥有从上游外延芯片到照明成品应用完整产业链的台系企业,前段时间还在山东扩建LED产业园,其外部的表现很难让人想到这个一个巨头企业内部的激烈骤变。但若注意到其在融资方面的困境,或能解释近来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翻看2008年真明丽的财务报表,非流动资产反映其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支出高达11.6亿港元,比2007年多出4亿港元。这和真明丽在国内全方位构筑LED产业群,打造全球化LED照明航母的野心不无关系。
  自从2006年底在香港成功上市以后,真明丽除了在江门、成都、天津和上海投资近10亿元,兴建银雨四大LED产业园以外,还在四川简阳投资1000万美元兴建光电基地,以期辐射中国西南地区。但是,真明丽的股价在2007年一度炒高至18.34港元后,急转直下,近年最高为2010年初6.75港元,至上周五则仅1.85港元收盘,大幅贬值低位徘徊,难以获取投资者的信心和信任。
  在以前,真明丽生产LED所用的LED晶粒主要从美国Cree公司和台湾的晶元光电采购。为了节省成本,真明丽实施了一体化的生产模式,也就是从、芯片、封装到LED终端产品的应用都由一家公司完成。为此,真明丽集团自己设晶片厂、自己做封装,完成了生产链条的垂直整合。2008年,它完成了厂房的扩建,每个月的产能可以达到4.5亿个LED。同样是在2008年,真明丽投资了4000万美元兴建了芯片制造工厂,设立5条MOCVD生产线,2009年形成每个月4亿颗芯片的产能。
  2009年1月,真明丽成立了首家光电技术研究机构&&丽得华工光电技术研究所,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2010年6月,真明丽携手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总投资20亿元,将分3期,在4年内打造&真明丽集团半导体照明(LED)外延、芯片投资项目&。目前这个项目一期厂房已经建设,但融资困境使其不得不搁浅。
  2011年6月,真明丽集团制定了《广东真明丽绿色光源孵化器建设项目》计划书,将这一宏大目标描述出来。真明丽的野心可以从这个项目窥见。真明丽计划投资100亿,利用共和厂区的1300亩土地和建筑,建设包括原材料物流基地、产品物流中心、上游、中下游企业集聚园区、孵化园区、商务中心以及公共服务园区等,以此推动区域光源工业园区的顶层设计。真明丽设想,以江门高新区为核心园区的包含鹤山共和、蓬江棠下、荷塘、杜阮,新会睦洲、大鳌,中山古镇、横栏、小榄半小时经济圈,将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形成千亿级绿色光源大产业圈,使之成为新的国际新光源之都,同时破解江门绿色光源发展原材料供应瓶颈难题,以及破解江门绿色光源中下游特别是承接周边下游企业转移用地难题。
  这样的设想,和政府的规划是不谋而合的,2009年江门制定的《江门市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突破上游、做大中游、扩大引用&的思路,开始加快产业链完善步伐,努力将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工业支柱产业,并把目标对准国家级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基地,至2015年,绿色光源产值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真明丽还设想,本项目完成后能实现年利税25亿人民币,带动10万人就业,在项目计划书的最后部分,真明丽设想了各种潜在的风险,其中的技术风险分析提出,项目单位(真明丽)现有国际先进的MOCVD近20台,有20多年生产光源的实践经验,其大功率LED封装工艺和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行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的速度将越来越快,项目单位如不能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现有生产线的工艺水平,适时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可能存在产品或技术落后的风险。
  可惜,也正是2011年这个分水岭,真明丽的订单量开始剧减,且产能利用率也愈来愈小,外界质疑,真明丽的&明丽&开始沦为历史。真明丽不幸被自己的风险分析言中。&出口下滑,产品更新换代太快,做出来的东西很快不适应市场。&樊邦扬此前接受采访时承认,公司近年来在LED的生产和研发方面已投入数亿资金,如今面临订单下滑、产能过剩、设备老化等问题,还要继续增加投入,&不投入的话,对产品和市场很难掌握,难以满足今后的市场。&
  资金是企业生命线,没有资金,再庞大的企业也可能在一瞬间轰然倒塌。业内人士指出,真明丽家族式管理及盲目扩张在内地设厂,终因市场低迷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人才流失严重,很可能导致真明丽颓势难挽。&LED核心技术掌握在美、日企业手中,真明丽的自我摸索,试错成本太高&,业内人士透露,真明丽一直受扰于芯片良品率、大功率散热等技术瓶颈,2011年核心技术团队的集体出走是沉重打击。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出面建立研究机构,主导产业升级。企业不需投入巨资,进入研发等环节,只需与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等成果出来后买入即可。而在中国,科研的责任似乎大部分落到了企业自己的头上。像真明丽这样在亏损时,依然投入十几个亿到新产品中的企业,屈指可数,有人说这是魄力,也有人说这是在赌博。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江华彩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千家智客APP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
真明丽LED盲目扩张
试错成本有多大?
来源:南方日报
关注度:6318次
扫一扫,分享给微信好友
关注高工LED官方微信公众号
从落户鹤山共和到不断壮大占据全球过半传统灯饰市场,到LED市场搏杀并受困,止不住的连年亏损,再到近期传言抛售资产、或被并购,真明丽怎么了?是行业大环境使然,还是自身矛盾的积累?
从落户鹤山共和到不断壮大占据全球过半传统灯饰市场,到LED市场搏杀并受困,止不住的连年亏损,再到近期传言抛售资产、或被并购,真明丽怎么了?是行业大环境使然,还是自身矛盾的积累?
  回顾真明丽在鹤山走过的30多年, 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不断扩张的背后,试错成本有多大,真明丽能渡过困境吗?
  30年王国,传奇不再
  从一家不太起眼的装饰灯企业,到年产值逾50亿元的世界级LED照明王国,真明丽在鹤山走过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发展之路。
  1978年,樊邦扬和哥哥樊邦弘在台北成立了一家仅有10多人的真明丽小公司,艰难起步于劳动密集型的灯饰业,受制于台湾劳工、土地成本高等因素,那时仅停留在做一些简单的加工、代理,偶尔做工程和出口,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1989年,樊邦扬来到鹤山考察并决定迁厂,在鹤山港码头租房成立了鹤山银雨灯饰有限公司。经过数年发展,壮大起来的银雨开始蜕变。1996年,银雨搬迁到共和镇,厂房达到6万平方米,员工也从最初的10多名扩展到2000余名。再经过10年发展,真明丽在共和拥有上千亩土地,员工超过2万,最巅峰时近3万人。
  &要知道,共和的人口也就2万多&,走进共和镇,受访的镇领导告诉记者,真明丽银雨对共和的发展作出了无可否认的贡献,&曾经一片荒凉的小镇,因为它的到来发展成餐饮业、服务业、房屋出租等行业一派兴旺的工业镇。&
  但在当下,共和镇的真明丽厂区,工人只剩下2000余人。笼罩这里的,还有经营惨淡变卖资产,已经搬迁、将被收购等等传闻。
  上周五下午5时许,共和镇真明丽主厂区。记者守在正面和侧门,看着换班的工人集中涌出,为冷清的街道带来一丝生气。共和镇招商办主任冼健辉告诉记者,侧门的这条街道曾经密布的发廊、大排档等已被其他店面取代。2009年夏天,巅峰时期的真明丽近3万员工创造着无限商机:一位在侧门的街道推着小车卖珍珠奶茶的阿伯激动地告诉冼健辉,他一个月赚了整整4万元!&一杯售价1元的奶茶,成本才3毛,净赚7毛,意味着一个月卖出约6万杯,一天是2000杯。&可惜,小贩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顺着侧门折向正门,冼健辉又告诉记者,2009年前每到圣诞节前的赶货期,正门的这条街道就会腾出一半车道搭起临时帐篷,真明丽请来临近乡村的富余劳动力帮忙组装灯饰,如今,廉价劳动力也一去不复返,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让真明丽很头疼。
  &2009年开始,共和镇的劳动力成本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几年已经翻一番有余&,这一年,真明丽占到业绩一半的圣诞灯串等传统LED灯饰产品市场开始萎缩,银雨寄予厚望的商业照明市场也迟迟未出现高潮,出路在那里?未雨绸缪,真明丽计划将劳动密集型的灯饰部分转移出去。2004年以来,公司开始大力发展市场,相继在越南、天津、四川简阳相继开设分厂;2007年9月份发生金融危机之后,海外市场顿时进入冰冻期,真明丽眼睁睁看到自己的利润空间在变小,却又受制于资金紧张,只能暂停在越南、四川的生产基地建设。直至2009年,真明丽位于越南的厂房第一期才完成,第二期厂房则于2010年7月完成,工人规模开始达到3000人以上。
  出走越南,真明丽跨出勇敢的一步,30多年的灯饰王国,却就此传奇不再。
  向越南转移人力成本危机
  &迁到越南后才发现,那里的工资虽然只有内地的1/3,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却只有内地的1/5。&对于搬迁越南,江门的同行并不看好,知情者告诉记者,&在越南工人不愿加班,丢一句&我明天有事不来了&就走人。&
  2010年5月的一期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中,樊邦扬受访称:&目前的状况正像台湾曾发生的那样。&樊氏把他的工厂向越南扩张。&他付给越南工人的工资是每月100美元,是中国工人工资的三分之一。&
  把劳动密集型的部分搬迁到越南,樊氏开始了对真明丽内部的重组。2011年真明丽一位高管在接受采访时,将此举誉为&顾全大局,一石三鸟&。&第一,越南工人平均月薪为100美元,约占内地工人1/3份额,直接给集团每年节省3600万港元开支;第二,相对于越南新厂房,内地厂房将可改建为一般LED照明灯的生产基地;第三,把部份内地厂房分租给旗下供应商,除带来租金收益以外,更可确保相关原材料供应充裕。
  2011年,真明丽试用高于市场工资的2000元人民币月薪招聘工人,但招不够人。真明丽管理层据此认定,内地市场再没有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空间,认为2010年底起分阶段把内地组装生产线大举迁往越南是正确之举。
  按照真明丽的设想,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可分两个步骤处理,&一是我们将装饰灯类等较低阶产品移到越南工厂生产直接出口,LED应用照明的高阶产品仍然在集团总部进行生产及研发,同时,购买大量的精密自动化机器设备取代大部份的人工的生产,提高的生产力及解决了人力短缺、质量等问题。&日,真明丽集团主席樊邦弘在接受瑞士国家电视台采访时如是表示,可惜,这两个步骤目前进行的并不顺利。
  &迁到越南后才发现,那里的工资虽然只有内地的1/3,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却只有内地的1/5。&对于搬迁越南,江门的同行并不看好,知情者告诉记者,&在越南工人不愿加班,丢一句&我明天有事不来了&就走人,而在共和厂区,工人请假要层层申请,各种规章制度都辅以罚金&,高压政策在越南行不通,面对加急订单更是束手无策,于是,&樊邦扬开始不停奔走于越南&。
  对于搬迁越南带来的种种惨淡经营传闻,南方日报记者两周来一直努力联系樊邦扬求证,但是,从两周前樊邦扬秘书告知记者其一直在越南,到一周前记者通过熟悉樊邦扬的江门台商获知其身其实在江门,再到上周四记者直接发短信到樊邦扬手机求证,周五早上得到该公司女性文员回应&樊总大概一周前返回台北检查身体,不在江门&,樊邦扬的行踪莫衷一是。记者的采访要求也被回复&只能是樊总亲自解答,但是迟点他回到江门也是停留半天到一天又要去越南&,关于真明丽的许多疑问,仍未能得到公司正面回应。
  &真明丽近两年都在寻找买家,欲变卖共和的资产,只是苦于无人接盘&,业内人士说,真明丽近期在变卖共和的厂房和资产。对此,共和镇招商办告诉记者,真明丽在共和的厂区面积合共超过千亩,去年变卖的100多亩实际是闲置的厂房,&是真明丽以前收购天腾电池的地块,一直作为仓库使用,江粉磁材(002600,股吧)去年接手后已经投产,产生了1亿多的产值&;&目前实行一套新机制,是将厂区分包给供应商自负盈亏经营,并非变卖&。
  江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则表示,真明丽转移只是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市场行为,恰恰体现了目前企业转型发展的特点。&不过,转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产业下游劳动密集型领域,其外延芯片等上游领域的发展步伐仍持续加快。&&面对劳动力成本压力,企业谋求升级转型是必然的趋势,不过从江门整个行业范围来看,真明丽转移目前仍是个案。&
  作为江门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LED龙头企业,真明丽的转移会对江门LED产业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对此,江门市经信局回应称&基本没有影响。&&目前我们的发展思路集中在高新区,我们汇聚了一大批企业,努力实现产业集群,这才是江门LED产业发展的未来。真明丽虽然是本土LED产业龙头,但是其每年的产值、税收也是有限的,不会对整个产业构成多大的影响。&
  这一说法得到共和镇招商办的印证,&真明丽最高峰的时候年创税也不超过3000万,目前共和镇已排到第三&, &世运电路去年创税约5000万居首,今年必超,排第二的世逸电子去年也有4000万&,&就算如此,真明丽在鹤山的出口还是位列前六,今后保持前十问题不大&, &真明丽以前高峰期一天的电费就有十几万,而今年前9个月,真明丽用电2200万度,折算平均每天电费仍有6万多&,共和镇招商办以此证明真明丽生产规模还在。
  有业内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有人要我牵线想去收购它。但是现在还没到这一步。它现在就是把厂房出租,把精力放到越南去。&与转移相比,被收购的传闻更加骇人,康佳、美的、清华同方都曾是传闻的收购者,如信息属实,这将会是迄今为止LED行业首个十亿级规模企业被收购的案例。
  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拥有UCLA材料学博士学位的林振贤认为,&去越南发展不见得是个成功的案例,因为语言隔阂和文化隔阂会给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效率不高。&记者了解到,德力光电因扩展业务需要,之前也曾跟真明丽谈过重组并购,但最后没有成功。
  背景透析
  一颗盲目扩张的野心
  实际上,真明丽并没有隐瞒其转移低阶产能和主攻LED高阶产业的意图,甚至一度将野心表露无遗,直到融资困境凸显出来。业内人士指出,真明丽家族式管理及盲目扩张在内地设厂,终因市场低迷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人才流失严重,很可能导致真明丽颓势难挽。
  记者查询真明丽2011年度财报,其中已经写明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越南太平省,鹤山的工厂将集中发展LED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而江门高新区的厂房建成后,将用作LED上游芯片的生产。
  从真明丽的财报上来看,这两年公司经营状态确实不甚理想。2011年,真明丽年营收业绩从2010年的17.1亿港元下滑至10.84亿港元,跌幅达到36.6%,2012年真明丽实现营收8.27亿港元,亏损6.17亿港元,依旧未摆脱亏损泥沼。但是,连续两年的巨额亏损是否让这家昔日辉煌的公司已经到无法维持的处境,现在还是疑问。
  今年来,真明丽曾两度发布获利预警。4月底的这次,预期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仍将录得综合亏损;6月底公布截至3月底止年度业绩,营业额8.27亿元,按年跌23.69%,亏损由上年同期的14.3亿元,减少至亏损6.17亿元。10月23日的这次,则预期今年4&9月的财报数字,将较去年同期获利546万港元出现大幅亏损,不排除亏损幅度恐将超过此前出售香港不动产之获利1.12亿港元(因应资金需求,真明丽在5月以2.38亿港元出售位于香港尖沙咀科学馆道9号新东海商业中心地铺和地库1楼的香港办公室及展览厅)。真明丽表示,原因在于全球需求疲弱,加上LED照明产业竞争激烈,最终财报数字将在11月下旬对外公布。
  外界盛传其资金链断裂,真明丽坦诚面临着融资困境。此前的公告中,真明丽称,尽管LED照明需求持续增温,但是价格下滑幅度也相当大,因此对于厂商的现金考验不小。而解决的办法,真明丽提出,LED照明最佳的封装方式是COB模组封装,具有成本较低及可以快速大量制造的优势,去年公司已经开始研发,希望能有效让成本降低,追上产品跌价速度。
  实际上,真明丽作为全球LED行业为数不多的拥有从上游外延芯片到照明成品应用完整产业链的台系企业,前段时间还在山东扩建LED产业园,其外部的表现很难让人想到这个一个巨头企业内部的激烈骤变。但若注意到其在融资方面的困境,或能解释近来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翻看2008年真明丽的财务报表,非流动资产反映其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支出高达11.6亿港元,比2007年多出4亿港元。这和真明丽在国内全方位构筑LED产业群,打造全球化LED照明航母的野心不无关系。
  自从2006年底在香港成功上市以后,真明丽除了在江门、成都、天津和上海投资近10亿元,兴建银雨四大LED产业园以外,还在四川简阳投资1000万美元兴建光电基地,以期辐射中国西南地区。但是,真明丽的股价在2007年一度炒高至18.34港元后,急转直下,近年最高为2010年初6.75港元,至上周五则仅1.85港元收盘,大幅贬值低位徘徊,难以获取投资者的信心和信任。
  在以前,真明丽生产LED所用的LED晶粒主要从美国Cree公司和台湾的晶元光电采购。为了节省成本,真明丽实施了一体化的生产模式,也就是从LED外延片、芯片、封装到LED终端产品的应用都由一家公司完成。为此,真明丽集团自己设晶片厂、自己做封装,完成了生产链条的垂直整合。2008年,它完成了LED封装厂房的扩建,每个月的产能可以达到4.5亿个LED。同样是在2008年,真明丽投资了4000万美元兴建了芯片制造工厂,设立5条MOCVD生产线,2009年形成每个月4亿颗芯片的产能。
  2009年1月,真明丽成立了首家光电技术研究机构&丽得华工光电技术研究所,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2010年6月,真明丽携手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总投资20亿元,将分3期,在4年内打造&真明丽集团半导体照明(LED)外延、芯片投资项目&。目前这个项目一期厂房已经建设,但融资困境使其不得不搁浅。
  2011年6月,真明丽集团制定了《广东真明丽绿色光源孵化器建设项目》计划书,将这一宏大目标描述出来。真明丽的野心可以从这个项目窥见。真明丽计划投资100亿,利用共和厂区的1300亩土地和建筑,建设包括原材料物流基地、产品物流中心、上游、中下游企业集聚园区、孵化园区、商务中心以及公共服务园区等,以此推动区域光源工业园区的顶层设计。真明丽设想,以江门高新区为核心园区的包含鹤山共和、蓬江棠下、荷塘、杜阮,新会睦洲、大鳌,中山古镇、横栏、小榄半小时经济圈,将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形成千亿级绿色光源大产业圈,使之成为新的国际新光源之都,同时破解江门绿色光源发展原材料供应瓶颈难题,以及破解江门绿色光源中下游特别是承接周边下游企业转移用地难题。
  这样的设想,和政府的规划是不谋而合的,2009年江门制定的《江门市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突破上游、做大中游、扩大引用&的思路,开始加快产业链完善步伐,努力将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工业支柱产业,并把目标对准国家级绿色(半导体)光源产业基地,至2015年,绿色光源产值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真明丽还设想,本项目完成后能实现年利税25亿人民币,带动10万人就业,在项目计划书的最后部分,真明丽设想了各种潜在的风险,其中的技术风险分析提出,项目单位(真明丽)现有国际先进的MOCVD近20台,有20多年生产光源的实践经验,其大功率LED封装工艺和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行业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的速度将越来越快,项目单位如不能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现有生产线的工艺水平,适时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可能存在产品或技术落后的风险。
  可惜,也正是2011年这个分水岭,真明丽的订单量开始剧减,且产能利用率也愈来愈小,外界质疑,真明丽的&明丽&开始沦为历史。真明丽不幸被自己的风险分析言中。&出口下滑,产品更新换代太快,做出来的东西很快不适应市场。&樊邦扬此前接受采访时承认,公司近年来在LED的生产和研发方面已投入数亿资金,如今面临订单下滑、产能过剩、设备老化等问题,还要继续增加投入,&不投入的话,对产品和市场很难掌握,难以满足今后的市场。&
  资金是企业生命线,没有资金,再庞大的企业也可能在一瞬间轰然倒塌。业内人士指出,真明丽家族式管理及盲目扩张在内地设厂,终因市场低迷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人才流失严重,很可能导致真明丽颓势难挽。&LED核心技术掌握在美、日企业手中,真明丽的自我摸索,试错成本太高&,业内人士透露,真明丽一直受扰于芯片良品率、大功率散热等技术瓶颈,2011年核心技术团队的集体出走是沉重打击。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出面建立研究机构,主导产业升级。企业不需投入巨资,进入研发等环节,只需与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等成果出来后买入专利即可。而在中国,科研的责任似乎大部分落到了企业自己的头上。像真明丽这样在亏损时,依然投入十几个亿到新产品中的企业,屈指可数,有人说这是魄力,也有人说这是在赌博。
(本文系网络转载,文中陈述文字、观点未经本站证实,亦不代表高工LED立场,读者需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高工LED网无关。高工LED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
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高工LED”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工LED,转载请注明
来源:http://news./asdisp2-65b095fb-64499-.html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往期资讯回顾
高工旗下网站:
企业:||||||||||||||||||||||||||||||||||||||||||||
行业组织:|||||
媒体:|||||||||
友情链接:|||||||||||
高工LED-领先的产业研究与传媒机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行的机会成本有多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