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舍曲林突然停药后果的同志们,吃舍曲林突然停药后果那次是拍CT还是胸片

筛查肺癌--是用胸片还是CT? - 呼吸内科专业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254|回复: 7
筛查肺癌--是用胸片还是CT?
阅读权限15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筛查--是用胸片还是CT?
& && &&&胸片 ? 每年胸片筛查较常规护理未能降低肺癌死亡率
& && &&&11月2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 1865]的前列腺、肺、结直肠和卵巢(PLCO)癌症筛查研究,将~74岁的参与者随机分入干预组(每年接受后前位胸片检查,共4年)或常规护理组(不接受干预措施)。此外,研究还分析了满足国立肺筛查试验(NLST)研究入组要求者,即至少有30包-年吸烟史的正在吸烟者或随机前15年内已经戒烟者的数据。
& && &&&结果显示,胸片筛查依从性的基线值为86.6%,第1~3年为79%~84%。在13年随访期间,干预组累计肺癌发生率为20.1例/1万人-年,而常规护理组为19.2例/1万人-年(RR=1.05);干预组共1213例肺癌患者发生死亡,常规护理组为1230例(RR=0.99)。对于适合NLST研究的参与者,在6年随访期间,其肺癌死亡率的RR为0.94。
& && &&&CT ? 低剂量CT筛查较胸片使肺癌死亡率降低20%
& && &&&NLST研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 : 395)对53454名高危人群进行了每年1次、共3年的筛查,其中26722名接受低剂量螺旋CT,26732名接受后前位胸片检查。结果显示,低剂量CT组与胸片组的肺癌死亡例数分别为247例/10万人-年和309例/10万人-年,前者使肺癌死亡率相对降低了20%(P=0.004),并使任何原因死亡率也有所降低(P=0.02)。
& && &&&■观点
& &&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肺癌个体筛查模式仍待探讨
& && &&&JAMA刚公布的PLCO随机试验,探讨了胸片筛查对肺癌死亡率的影响。结合之前的NLST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启发。
& &&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研究者就开始对胸片筛查肺癌的价值和意义展开了探索,但结果一直不甚理想,也使大家逐渐意识到这种筛查模式是有待改进的。而NLST研究结果的公布,无疑给摸索中的肺癌筛查研究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低剂量螺旋CT筛查与胸片相比可使肺癌死亡率降低达20%。这也进一步说明,到了要改变肺癌筛查模式的时候了。
& && &&&另外,我们应注意的是,NLST研究探讨的是高危人群的肺癌筛查,而对于每一个体而言,“有或无”才是问题所在。因此,上述两项研究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启示是,随着非吸烟腺癌患者数量的迅猛增加,目前肺癌疾病谱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我们如何选择个体的筛查模式?而且,吸烟肺癌患者病灶多为中央型,实际上低剂量螺旋CT可能在发现周围型的非吸烟腺癌方面更具备优势。因此,个人认为,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螺旋CT的筛查对象不应仅限于重度吸烟的高危人群,而是应该扩大为只要年龄达到40岁及以上的有条件者,以便我们能通过“早发现、早干预”策略来进一步降低肺癌的死亡率?不过,这仅仅是个人观点,还有待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数据的进一步支持。
& && &&&美国达特茅斯医学院佐克斯(Sox)教授:肺癌筛查, 进步与挑战并存
& && &&&肺癌本身具有的侵袭性和异质性的特性,加大了通过筛查来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探索难度。那么,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为何还要开展PLCO大型胸片筛查研究?
& && &&&这是因为,尽管已有6项随机研究结果(多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但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胸片筛查可降低肺癌死亡率。而PLCO研究结果的公布,无疑为“采用胸片进行肺癌筛查无效”的结论提供了有力证据,其主要证实了预期结果而并非建立了一种新筛查方式。
& && &&&NLST研究则展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早期检测能降低肺癌死亡危险,可谓是体现了肺癌筛查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过,如何将NLST研究证据转化为政策和临床实践上的改变,还有赖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应该选择低剂量CT。CT虽然不可完全避免漏诊,但是其漏诊率较普通胸片来说还是低的多多多了。每年一次的低剂量CT筛选说接受的辐射量,还是可以接受的。相比重复、没必要的X线检查来说,,,。
阅读权限150
应该选择低剂量CT。CT虽然不可完全避免漏诊,但是其漏诊率较普通胸片来说还是低的多多多了。每年一次的低剂 ...
支持你的观点感谢参与
#在这里快速回低剂量螺旋CT筛查与胸片相比可使死亡率降低达20%。这也进一步说明,到了要改变肺癌筛查模式的时候了。复#
本帖最后由 biyanghe 于
20:58 编辑
低剂量螺旋CT筛查与胸片相比可使死亡率降低达20%。这也进一步说明,到了要改变肺癌筛查模式的时候了。社会在进步,胸片的信息量不够用啊!
强烈建议CT,我身边的同时就耽误了,因为查过胸片没情况,没引起重视,再等查CT的时候已经转移了,没有手术机会。
阅读权限220
CT立体,建议有条件还是考虑CT检查,但对中央型的早期筛查,X线也可以。
阅读权限150
强烈建议CT,我身边的同时就耽误了,因为查过胸片没情况,没引起重视,再等查CT的时候已经转移了,没有手术 ...
感谢参与讨论
Powered by>> >>以前拍过前一个月之内拍过两次胸片,一次ct
以前拍过前一个月之内拍过两次胸片,一次ct
病情描述:
以前拍过前一个月之内拍过两次胸片,一次ct,就是肺纹理增多,血常规和血沉都还好曾经挂过两天头孢,吃过10天阿奇霉素,和中药,现在已经不吃药了,但是很难受,一吃饭都洗不过气,现在真的对生活失去信心了,有时想到解脱,请问下这到底是什么病,可重?需要 请问下,我痉挛性咳嗦2个月了,到现在还没好,咳嗦比以前好多了,但是老是感觉气管痒,干,想咳嗦,但是能憋住,现在还有胸闷现象。白色泡沫样黏痰也比较多,感觉好难受,一点信心都没有,今年27岁,男性。以前拍过前一个月之内拍过两次胸片,一次ct,就是肺纹理增多,血常规和血沉都还好,也做谈检了,没没找到结核菌,曾经挂过两天头孢,吃过10天阿奇霉素,其他的就是喝各种糖浆,和中药,现在已经不吃药了,但是很难受,一吃饭都洗不过气,现在真的对生活失去信心了,有时想到解脱,请问下这到底是什么病,可重?需要什么检查和治疗。真心想得到帮助!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10013条
医生建议:我考虑你可能有的情况,我是建议你到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检查和治疗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过敏性哮喘
就诊科室:
病变部位:
典型症状:
混淆疾病: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段晓慧&副主任医师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曹乃清&副主任医师嘉定区中心医院变态反应科
王辉&主任医师嘉定区中心医院变态反应科
徐凯峰&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尹佳&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
李宏&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远视眼热门问答
远视眼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相关疾病问题
【吲达帕胺片(和治)】
【过敏性哮喘】CT拍一次相当于700张胸片 专家:CT检查被滥用了|CT检查|胸片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CT拍一次相当于700张胸片 专家:CT检查被滥用了
  CT拍一次相当于700张胸片 专家:CT检查被滥用了
  专家称,CT拍一次相当于700张胸片,体检对降低死亡率没影响
  羊城晚报讯记者王普报道: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主任郑家强日前在广州称“定期体检绝非有利无害”,他认为“体检对死亡率降低没影响。”
  郑家强说,“有人认为体检是有利无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他介绍,英国医学杂志在三年前做了一个系统综述报告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成年人体检并不会降低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这些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与癌症。
  美国:每年CT致2.9万例恶性肿瘤
  美国曾经做了一个调查,发现CT检查被滥用,他说:“美国有些急诊室内病人在看医生前要做CT检查”。这样,医生是省事了,但对病人造成的危害,据了解,现在最好的CT拍一次也相当于700张胸片。郑家强说:“美国过度的CT检查,每年的CT检查引起2.9万例恶性肿瘤。”他称也发现中国出现了CT被滥用现象。我国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体检扩大化和过度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很容易对病人或体检人造成伤害。他称:“中国用了许多医疗资源放在健康定期检查上,我觉得需要反思一下。如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确实可以降低目标人群死亡率约20%,但也发现乳腺癌19%的筛查是过度检查。”
  他说:“一万名50岁以上妇女在20年里每3年接受一次乳腺癌筛查,发现仅能预防56例乳腺癌死亡发生,另外有9944名妇女在年检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这里面还有168名妇女为过度检查,所谓过度检查就是说如果不做筛查的话,这个肿瘤是一辈子不会发现的。”
  因此,我们说每预防1例死亡,就有3例过度诊断。他也坦言:“不是说乳腺癌筛查不值得做,但这种筛查绝非有利无弊。其他例子包括男性甲状腺癌、前列腺癌,一些肿瘤标志物筛查没有很大的循证医学证据。所以要慎重。
  广州:“妇女应该自行筛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乳腺科主任、主任医师马宏民则认为,“妇女们应该自己主动进行乳腺癌、宫颈癌筛查。”
  近些年来,广州乳腺癌的发病有着年轻化趋势,广州市疾控中心2013年统计显示,本地女性患者从20岁开始出现乳腺癌病例,在20-40岁之间一直呈现出发病率向上攀升的趋势。20岁的年龄跨度,发病率从近乎于零,上升到120/10万。
  马宏民认为,女性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对乳房健康的关注,发现问题就要找乳腺专科医生。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我拍了两次胸片都没问题,还用拍Ct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拍了两次胸片都没问题,还用拍Ct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建议还是听听医生的有的时候CT是为了时效,原来拍的和现在怕的不同,因为时间变化了,时间变化什么都不好说。心情好时最好的,或许我们知道不该,但是我们的身体,是需要检查的。建议还是拍为好,如果没有病我们可以不看医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前段时间发热医生检查拍了片子说是肺炎,然后过几天医生说看不太清楚又要我做了CT,现在感觉病好了,医生说为了保险一点两周后又让我做CT复查?我想我不到一个月就要拍一次片子,两次CT,这样对身体伤害大吗?我该如何是好?要听医生的吗?哪位医生能说说真心话呢?
你的问题很难回答。没有谁可以明确告诉你多久做一次一定安全。
问题不在于多久做一次,而是你做CT和不做CT的利弊权衡。
事实上,我们临床上都是这样操作的,胸片是初步筛查工具(原因:首先费用便宜,在判断有病没病上价值比较大,符合经济学效益;其次,吃光时间短,伤害小,以前的胸透吃光多。但由于胸片是叠加影像,将立体的人体叠加成平面的片子,所以有很大局限性,而且心脏后面的病灶会漏诊),有问题进一步做CT,CT有问题经治疗后一定要再复查CT。
医生用的药只是按照常见病原菌用,不保证一定有效,即使症状改善也不代表一定痊......
你的问题很难回答。没有谁可以明确告诉你多久做一次一定安全。
问题不在于多久做一次,而是你做CT和不做CT的利弊权衡。
事实上,我们临床上都是这样操作的,胸片是初步筛查工具(原因:首先费用便宜,在判断有病没病上价值比较大,符合经济学效益;其次,吃光时间短,伤害小,以前的胸透吃光多。但由于胸片是叠加影像,将立体的人体叠加成平面的片子,所以有很大局限性,而且心脏后面的病灶会漏诊),有问题进一步做CT,CT有问题经治疗后一定要再复查CT。
医生用的药只是按照常见病原菌用,不保证一定有效,即使症状改善也不代表一定痊愈,无法指导进一步用药,如果贸然停药可能病情反跳;如果已好转还继续用药又容易导致该类抗生素耐药。所以一定要复查。
的确,短期内你是吃光较多,但不复查CT,如果肺炎迁延不愈,那你近期就有风险,而吃光的风险是远期的,权衡利弊,绝对是做优于不做。
至于一个月一次胸片、两次CT的风险,基本没有问题。接受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是看累积放射剂量,短期内稍显密集的放射不至于对你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延伸出去,现在社会上有争议的是接受不必要的射线。比如求职要求体检,可能存在不同的单位对应不同的体检相关信息,如果在几家单位求职,可能需要短期内在不同医院重复拍片。这是没有必要的接受照射。这类情况应该避免。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安全。 问题不在于多久做一次,而是你做CT和不做CT的利弊权衡。 事实上,我们临床上都是这样操作的,胸片是初步筛查工具(原因:首先费用便宜,在判断有病没病上价值比较大,符合经济学效益;其次,吃光时间短,伤害小,以前的胸透吃光多。但由于胸片是叠加影像,将立体的人体叠加成平面的片子,所以有很大局限性,而且心脏后面的病灶会漏诊),有问题进一步做CT...
你的问题很难回答。没有谁可以明确告诉你多久做一次安全。 问题不在于多久做一次,而是你做CT和不做CT的利弊权衡。 事实上,我们临床上都是这样操作的,胸片是初步筛查工具(原因:首先费用便宜,在判断有病没病上价值比较大,符合经济学效益;其次,吃光时间短,伤害小,以前的胸透吃光多。但由于胸片是叠加影像,将立体的人体叠加成平面的片子,所以有很大局限性,而且心脏后面的病灶会漏诊),有问题进一步做CT,CT有问题经治疗后一定要再复查CT。 医生用的药只是按照常见病原菌用,不保证一定有效,即使症状改善也不代表一定痊愈,无法指导进一步用药,如果贸然停药可能病情反跳;如果已好转还继续用药又容易导致该类抗生素耐药。所以一定要复查。 的确,短期内你是吃光较多,但不复查CT,如果肺炎迁延不愈,那你近期就有风险,而吃光的风险是远期的,权衡利弊,绝对是做优于不做。 至于一个月一次胸片、两次CT的风险,基本没有问题。接受放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是看累积放射剂量,短期内稍显密集的放射不至于对你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延伸出去,现在社会上有争议的是接受不必要的射线。比如求职要求体检,可能存在不同的单位对应不同的体检医院,如果在几家单位求职,可能需要短期内在不同医院重复拍片。这是没有必要的接受照射。这类情况应该避免。
做CT的的危害较大,没什么要紧的病最好不要去做,不是我吓唬你,我最近看到一篇科技文,说人做一次CT后,残留在体内的辐射要经过20年才会消失。而且CT放出的x射线...
一般来说,c t计量比较大,一般X线主要是散射线会有使身体白细胞降低,但是对于正常人体结构来说,通过人体新陈代谢可以修复,也可以通过多吃优质蛋白来提高白细胞,请...
加强CT就是将一种显影剂注入血液中,如身体内有异常肿块,那它的血管比较丰富,血液含量也就相对要多,显影剂的量也相对较多,CT检查时和周围的正常组织就容易分辨出来...
“CT和X片的本质是一样的”的说法是对医学成像一窍不通。他们唯一的相同是都用X光作检测源。但是它们的成像原理完全不一样。
普通的X检查,是用透视的原理,X光透过...
放屁,医生才不会把癌症两个字写在片子上。
答: 您好,孩子有呕吐的现象,要给孩子多喝水的,再一个少食多餐,生冷的食物不要给孩子吃了。服用维B6止吐,也要用点阿莫西林和婴儿健脾散治疗凉的食物和油腻食物不要吃了,...
答: 六种蔬果最能防治咳嗽
   搜狐社区 
  1.柚子
性味甘、寒。含柚皮甙、枳属甙、新橙皮甙、胡萝卜素、维生素C、B1、B2、烟酸、钙、磷...
答: 您好,宝宝的黄疸目前考虑生理性的。宝宝目前正处于生理性黄疸高峰期,通?嵩?-3周自行消退,暂时可以不用药。加强喂养,让宝宝多排便,多喂糖水,有助于退黄。如果14...
答: 个人体质不一样,怀孕反应也不一样了。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停药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