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的积接进2000,()里的数是多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_伤城文章网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一、方程 1.① 0.2 ② a ③ a22(1)=0.04202=400 =a?a?a 22=a?a, 那么 a b=a?a?b32a=2×2×a④ 服装厂有布280米,用去X米,还剩( 280-X )米。 ⑤ (1)水果店运来苹果X筐,每筐30千克,卖去50筐,还剩 30×(X-50)千克。 (2)水果店运来苹果X筐,每筐30千克,卖去50千克,还剩 30X-50 千克。 ⑥ 把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填入右图:等 式 方 程⑦ 15个 a 相加的和是( 15a )。2. ① 0.82( <) 1.6② 如果 1.8÷a=0.36÷b,那么a ( > ) b ③ 当a=0 时,a=10a;当a≠0时,a<10a。 ※④ 当a=0或1时,a=a ※⑤ 当a=0或2时, a2 2;当0<a<1时,a>a22;当a>1时,a<a <2a;当a>2时,a2。 >2a。=2a;当0<a<2时,a23. ( × ) ①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 ② 2a=a ( × ) ③ a2 2>a(a≠0)( √ ) ④ a-b-c=a-(b+c)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 × ) ⑤ a÷b÷c=a÷(b÷c) ( √ ) ⑥ a÷(bc)=a÷b÷c ( × ) ⑦ (a+b)÷c=a+b÷c ( √ ) ⑧ ab+cb=(a+c)b ( √ ) ⑨ ab+a=a(b+1) ( √ ) ⑩ ac÷(bc)=a÷b (b,c≠0) (b、c≠0)(2)(b、c≠0) (c≠0)4. ①( A )是方程。② 相等的是( B )③列方程为( A、B、D )5. ① X米布可做的件数为X÷2 ② 其余6个孩子的岁数从小到大分别是 a-3、a-2、a-1、a+1、a+2、a+3。 ③ 一堆煤,用去一部分后,剩下的是用去的3倍。 设用去X吨,则剩下3X吨,一共 (X+3X=4X)吨。 ④ 某车间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5倍。 设男工人数为X人,则女工为5X人,这个车间共 ⑤ 学前班有三个班,共152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 设二班为X人,则一班为 (X+3)人, 三班为 152-X-(X+3)人。 152-X-(X-3)人。 (X+5X=6X)人。如果设一班为X人,则二班为(X-3)人,三班为⑥ 一本书小红看了的比没看的2倍少5页。 设没看的为X页, 则看了的为 (2X-5)页,全书为 X+(2X-5)页。6. 说明下面各式表示的意义: ①李芳买a本演算本,每本2.4元,买红旗本b本,每本0.7元,她付出5元。 2.4a表示买演算本的总价, 2.4a+0.7b表示共用去的钱, 0.7b表示买红旗本的总价, 5-2.4a-0.7b表示找回的钱数。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a+b表示原长方形长、宽的和, (a+b)×2表示原长方形的周长, (a+2)×(b-3)表示新长方形的面积, (a+2+b-3)×2 表示新长方形的周长。(3)②长方形的长为a米,宽为b米,如果长增加2米,宽减少3米。 ab表示原长方形的面积,③(a+b)h 表示两个完全一样的原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7. ① 1012-101=101×(101-1)=101002② 3.14×3 ③ 9992-3.14×2 =314×(3222-22)=15.7++999+×(999+1)+1000=999×=1000×(999+1)=10000008. (√)9. 前三个上场的同学得分的平均分是(a+b+c)÷3,也是第四个同学得的分 数。以后每个人的得分都是这个平均数,最后一个同学也得这个平均数。10. ① 7.6X÷4=2.28 7.6X=2.28×4 7.6X=9.12 X=9.12÷7.6 X=1.2 ③ 5(X-3)=2X 5X-5×3=2X 5X-2X=15② 4X+0.2-0.8=20 4X+0.2=20+0.8 4X=20.8-0.2 X=20.6÷4 X=5.15 ④ 4+3X=8(X-2) 4+3X=8X-8×2 8X-16-3X=4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3X=15 X=15÷3 X=5(4)5X=4+16 5X=20 X=20÷5 X=411. ①解:设这个数是X。 2X-0.6=1.8 2X=1.8+0.6 X=2.4÷2 X=1.2② 解:设这个数为X。 5X-3X=24 2X=24 X=24÷2 X=12列方程解应用题: 12. ①解法1: 解法2: 54+3-7+3=53(辆) 设乙队原有X辆。 X-3=54+3-7 ②解法1: 解法2: 45-7-5=33(米) 设第二根长X米。 45-7-X=5 X=38-5 X=33 X=5313. 解法1: 1.43×300÷(1.43-0.11)-300=429÷1.32-300=25(台) 解法2: 解法3: 0.11×300÷(1.43-0.11)=33÷1.32=25(台) 钢材总吨数不变。 设现在可以多制造X台。 (1.43-0.11)×(300+X)=1.43×300 解法4: 设现在制造X台。 (1.43-0.11)X=1.43×300 X=325 X=25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现在可以多制造325-300=25(台)(5)14. 解法1:(30-0.3-0.6×2)÷3=9.5(元) 9.5+0.6=10.1(元) (中册)(下册) 10.1+0.3=10.4(元) (上册)解法2:可以设上、中、下三册的任一册的价格为X元。 若设下册为X元,中册则是(X+0.6)元,上册是(X+0.6+0.3)元。 (X+0.6+0.3)+(X+0.6)+X=30 中册是9.5+0.6=10.1(元), X=9.5上册是10.1+0.3=10.4(元)按两个差求未知数的问题(包括盈亏问题)15. 提示:变中抓不变,规定时间不变,他到县城的路程不变。 算术解抓住规定时间不变,根据速度的变化引起所行路程的变化 求出原定时间和到县城的路程。 解法1: 24分钟=0.4小时 15分钟=0.25小时 15×0.4=6(千米)在规定时间内,他每小时行15千米,可超过县城 若每小时行12千米,还差12×0.25=3(千米)才能到达县城。 6+3=9(千米), 则原定时间是 9÷3=3(小时),在同样的规定时间内,两次相差 每小时差 15-12=3(千米)他去县城的路程有15×(3-0.4)=39(千米)方程解用上面两个等量关系都可以,但根据&路程不变&列方程较容易解。 解法2:设原定时间为X小时。 24分钟=0.4小时, 15(X-0.4)=12(X+0.25) 15X-6=12X+3 15X-12X=3+6 X=3 15分钟=0.25小时他去县城的路程有12×(3+0.25)=39(千米)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6)16. 提示:速度变了,但准时到达所需时间不变,A、B两地的路程不变。 解法1:(90×5-100×3)÷(100-90)=15(分钟) (准时到达所需时间) 他每分钟以 100×(15+3)÷15=120(米)的速度走才能准时到达。解法2:设需要X分钟可准时到达。 90(X+5)=100(X+3) X=15他应以每分钟90×(15+5)÷15=120(米)的速度走,才能准时到达。17. 解法1:(2.86+1.85)÷(5-2)=4.71÷3=1.57(米) 绳长为1.57×2+2.86=6(米) 解法2: 设绕一圈的长是X米。(绳长不变) 2X+2.86=5X-1.85 这根绳子长 X=1.57(绕一圈的长)1.57×5-1.85=6(米)。18. 解法1:共赢利44+7.40×5=81(元), 81÷(7.40-6.50)=90(双)。这批凉鞋共解法2:设这批凉鞋共X双。 6.5X =7.40×(X-5)-44 X=9019. 解法1:如果按骑车到达县城的时间(份数一定)计算, 步行还离县城 5×4=20(千米)。 13-5=8(千米),骑自行车比步行共多行20千米,每小时多行 20÷8=2.5(小时) 他家到县城的距离是多行20千米。即骑自行车2.5小时可到达县城。 13×2.5=32.5(千米)。解法2:如果按步行到达县城的时间(份数一定)计算, 骑车就要超过县城 每小时比步行多行 13×4=52(千米), 13-5=8(千米),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他家到县城的距离是(7)52÷8=6.5(小时) 就多行52千米。即步行6.5小时可到达县城。 5×6.5=32.5(千米)。解法3:设骑车从家到县城用X小时。 13X=5×(X+4) 他家到县城的距离是 X=2.5 13×2.5=32.5(千米)。20. 解法1:比原来少推12次,少加 如果每次多加 水槽可装水20×12=240(升)水, 240÷5=48(次)可多加240升。25-20=5(升),要 25×48=1200(升)。解法2:设原来装满水槽需要X次。 20X=25×(X-12) 水槽可装水 20×60=1200(升)。 25X=20(X×12),解略。 X=60也可设后来装满水槽需要X次。方程为21. 解法1:在规定时间的前3天共多修720×3-(米), .5(天),每天多修80米,要多修1000米需 这条路全长是(720+80)×12.5++(米)。解法2:设计划X天修完。 (全长不变) (720+80)×(X-3)+X 800X-=720X 800X-()=720X 800X-720X=1240 80X=1240 X=1240÷80 这条路全长是 720×15.5=11160(米)。 X=15.5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2. 解法1:若每个小组都得4只,则多 若每个小组都得7只,则少(8)13+(6-4)×4=21(只); 7-4=3(只)。 7×(8-1)+4=53(只)玩具。共有 (21+3)÷(7-4)=8(组),共有 解法2:设有X个小组。 6×4+4(X-4)+13=4+7×(X-1) 24+4X-16+13=4+7X-7 4X+21=7X-3 共有X=86×4+4(8-4)+13=53(只)玩具。※23. 解法1:每人6块多10块;人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每人4块还少2块,也可以 看作人数不变,每人8块少2块。 原有人数是 解法2:设原有X人。 6X+10=4×2X-2 这些糖共有 4×(6×2)-2=46(块) X=6 (10+2)÷(8-6)=6(人),共有 6×6+10=46(块 )※24. 解法1:如果人数正好是原来的3倍,每人分2个就少2×5+8=18(个)。“人数增加到3倍”时所需桔子的个数与人数不变、每人分 2×3= 6(个)所需桔子的个数相等。 于是题意就可以理解为:“ 每人5个余10个,每人6个少18个”, 可知共有 (10+18)÷(6-5)=28(人),共有 5×28+10=150(个)。解法2:设原有X人。 5X+10=2×(3X-5)-8 X=28 共有5×28+10=150(个)。25. 解法1:每组分香瓜1×2=2(个),西瓜1个时,两种瓜正好分完。 照这样计算,西瓜剩19个时,香瓜应剩 19×2=38(个)。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现在每组多分 少剩 香瓜有 38-2=36(个),所以共有 6×9+2=56(个),西瓜有(9)6-2=4(个)香瓜,结果香瓜只剩两个, 36÷4=9(组)。 56÷2=28(个)解法2:或照香瓜是西瓜的2倍来分,香瓜剩2个时,西瓜应剩1个。 现在每组少分 结果西瓜多剩 香瓜有 解法3:设有X组。 6X+2=(X×1+19)×2 6X+2=2X+38 X=9 以下同前。 6÷3-1=2(个)西瓜, 19-1=18(个),所以共有 18÷2=9(组)6×9+2=56(个),西瓜有56÷2=28(个)26. 解法1:梨分3个,苹果分3×3=9(个)时,分给若干人后,正好分完。 4×3=12(个)。照这样计算,梨余4个时,苹果应余 现在每人多分10-9=1(个)苹果,结果反而少了8个苹果,相差 20÷1=20(人) 梨有 192÷3=64(个)。12+8=20(个)苹果。所以共有 苹果有 10×20-8=192(个),解法2:设有X人。 10X-8=(3X+4)×3 10X-8=9X+12 X=20 以下同前。※27. 解法1:如果每次同时取出黑子3×2=6(个)、白子3个, 那么取了若干次后 正好都取完或当白子只余下一个时,黑子则剩2个。现在每次取黑 子4个,白子3个,使白子剩1个,而黑子剩了18个,多剩 18-2=16(个),可知取了 解法2:设取了X次。 4X+18=(3X+1)×2 X=8 以下同解法1。 (18-1×2)÷(3×2-4)=8(次)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8. 解法1:已知红球比白球的3倍还多2个,(10)如果每次从箱子里取出 7 只白球,7×3=21(只)红球, 若干次后,箱子里剩下3只白球时,红球应剩下3×3+2=11(只), 现在红球多剩下 53-11=42(只),是因为每次红球少取 21-15=6(只), 可知取了 42÷6=7(次)。 15×7+53-(7×7+3)=106(个)。箱子里原来的红球比白球多解法2:如果红球数正好是白球数的3倍,则经过若干次以后,箱子里剩下 3只白球时,红球有 53-2=51(只)。如果每次取7只白球,7×3=21(只)红球,若干次后或者正好都 取完,或者剩下3只白球,3×3=9(只)红球。 现在多剩下 因此可知取了 51-9=42(只)红球, 42÷(21-15)=7(次)箱子里原有红球数比白球数多 (15×7+53)-(7×7+3)=158-52=106(只) 解法3:设X次后箱子里剩下3只白球、53只红球。 (7X+3)×3=15X+53-2 X=7 以下同解法1。平均数问题29. 解法1:每小时行5千米,行1千米需要 每小时行8千米,行1千米需要 平均往返1千米用 13小时=780分钟 两地距离是 60÷5=12(分钟), 60÷8=7.5(分钟)。(12+7.5)÷2=9.75(分钟) 往返路程是 780÷9.75=80(千米)80÷2=40(千米)。 12+7.5=19.5(分钟)也可求出往返1千米共用 两地距离是780÷19.5=40(千米) 8÷5=1.6倍,解法2:返回速度是去时的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返回时间是(11)则去时所用时间是返回所用时间的1.6倍。 13÷(1+1.6)=5(小时),两地距离是 8×5=40(千米)。解法3:设去时用X小时,则返回时用(13-X)小时。 5X=8(13-X) X=8 两地距离是 5×8=40(千米)30. 解法1:移多补少。 甲种糖每千克比混合后每千克的价钱少 5千克甲种糖共少了 1.8×5=9(元); 8-7.8=0.2(元), 7.8-6=1.8(元),乙种糖每千克比混合后的单价多 9÷0.2=45(千克) 就多出9元。用乙种糖多的9元补甲种糖少的9元正好补足。 所以,需要 (7.8×5-6×5)÷(8-7.8)=45(千克)乙种糖,两种糖混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每千克7.8元的糖。 解法2:设需X千克乙种糖。 6×5+8X=7.8(5+X) 30+8X=39+7.8X X=4531. 解法1:移多补少。 五一班总分比按年级均分计算的总分少 (90-87.4)×40=104(分); 五二班总分比按年级均分计算的总分多 (90.4-90)×45=18(分); 两班的总分比按年级均分计算的总分还少 104-18=86(分)。五三班总分应比按年级均分计算的总分多86分才可以使年级均分 为90分。五三班班均分为92分, 每人比年级均分高 所以五三班有 92-90=2(分), 86÷2=43(人)。[(90-87.4)×40-(90.4-90)×45]÷(92-90)=43(人)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解法2:设五三班有X人。(12)87.4×40+90.4×45+92X=90×(40+45+X) +92X=90×(85+X) +92X=X=86 X=4332. 解法1:平均每个杯里的水的高度上升5.4-5=0.4(厘米) 8.2-5.4=2.8(厘米)最后拿来的杯里的水的高度比平均高度多 桌子上原来有 2.8÷0.4=7(个)玻璃杯。解法2:设原有X个玻璃杯。5X+8.2=5.4×(X+1)X=733. 解法1:四门学科的平均分是 五科平均分是 英语的分数是(83+74+71+64)÷4=73(分)73+3.2÷(5-1)=73.8(分), 73.8+3.2=77(分)解法2:设英语的分数为X分。 5(X-3.2)=83+74+71+64+X 5X-16=292+X 五科的平均分是 77-3.2=73.8 X=77也可设五科的平均分为X,则有 5X=83+74+71+64 +X +3.2 4X=295.2 X=73.8 英语的分数是 73.8+3.2=77(分)34. 解法1:如图,把①移到 虚线部分(1)处,面积增 加部分为(1)+②+③=52平方厘米 如果再加上④就是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宽为 4+2=6(厘米),(13)面积是52+4×2=60(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60÷6=10(厘米), 原长方形的面积是 (10-2)×(10-4)=48(平方厘米)解法2: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 2(X-4)+4X=52 6X=60 原长方形的面积是: X=10 (10-2)×(10-4)=48(平方厘米) 2X-8+4X=52※35. 解法1:如图,长方形①、③的长都等于原正方 形边长减去10,宽都等于10,所以面积 相等(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又因为 ①+②=③+④, 所以②=④=10×10=100(平方米)。 故④的长是100÷(14-10)=25(米), 原正方形边长是 25+10=35(米), 面积是 35×35=1225(平方米)。 解法2:如图,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①=②,②+③组成的长方形与长方形①的长相等(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宽比①多 面积多 14-10=4(厘米), 14×10=140(平方厘米),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 14×10÷(14-10)=35(厘米) 原正方形的面积是 35×35=1225(平方厘米)。 解法3:如上图,长方形①与②的面积相等。 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米。 原正方形的面积是 10X=14(X-10) X=3535×35=1225(平方米)。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解法4:设原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14)根据新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X X2 2=(X+14)(X-10) =X2(此方程不容易解) 4X=140 X=35+4X-140倍数问题36. 解法1:=5993 (被除数、除数的和) (5993-11)÷(2+1)=1994 被除数比除数的2倍还多11,所以除数是 解法2:设除数为X,则被除数为(2X+11) 2X+11+X+2+11=6006 X=1994※37. 解法1:假设原来销售量由1本增加1倍到2本,则获利由0.24元增加到 0.24×(1+0.5)=0.36(元), 降价后每本可获利 每本降价 解法2:设降价X元。 由现在2本的利润等于原来1.5本的利润,得 2(0.24-X)=0.24×(1+0.5) X=0.06 0.36÷2=0.18(元),0.24-0.18=0.06(元)。38. 解法1:如图, 甲比乙多150×2=300(吨) (甲仓现在的)[600+(600-300)]÷(2-1)=900(吨) 900+600=1500(吨) (甲原有)=1200(吨) (乙原有)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解法2:甲比乙多 甲仓现有 甲仓原有 150×2=300(千克),(15)(600×2-300)÷(2-1)=900(吨), 900+600=1500(吨), 乙仓原有=1200(吨)。综合算式:(600×2-150×2)÷(2-1)+600=1500(吨) (甲原有的) ×2=1200(吨) 解法3:设甲仓原有X吨。 2(X-600)=X-150×2+600 乙仓原有 X=1500 (乙原有的)×2=1200(吨)39. 解法1:如果被除数减少1,商就是2,即被除数比除数的2倍还多1; 如果除数减少2,商就是3,即被除数比除数的3倍少 所以除数为 原式为 (2×3+1)÷(3-2)=7,被除数为 2×3=6,7×2+1=15,15÷7=2?1。解法2:设除数为X,则被除数为2X+1。 (X-2)×3=2X+1 X=7 以下同解法1。※40. ①解法1:如果第一堆运走4个6.25吨,剩下的煤仍是第二堆剩下煤的4倍, 故 6.25×4=25(吨)相当于第二堆剩下煤的 25÷2=12.5(吨)。 12.5+6.25=18.75(吨)。 6-4=2倍,第二堆剩下的煤有 第二堆煤原有综合算式: 也可以这样想:6.25×4÷(6-4)+6.25=18.75(吨)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16)第二堆现有的×6=(第二堆现有的+6.25)×4 第二堆现有的×6=第二堆现有的×4+6.25×4 第二堆现有的×2=25 第二堆现有的=25÷2=12.5 第二堆原有的=12.5+6.25=18.75(吨) 或者从 第二堆原有的×4=(第二堆原有的-6.25)×6考虑,则得:第二堆原有的×4=第二堆原有的×6-6.25×6 第二堆原有的×2=37.5 可知,第二堆原有的=37.5÷2=18.75(吨) 从而得出两种解法。这也是两种列方程方法的等量关系。 解法2:设第二堆原有X吨,则第一堆有4X堆。 4X=6(X-6.25) X=18.75提示:用算术解解答此类题,可由变化后的1倍数想到在倍数不变的情况 下,原来的几倍数应起什么变化,与题中条件比较,看看实际上是 起了什么变化,再根据倍数的变化求出变化后的1倍数。②解法1: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5人,不及格人数就减少5人。 若以减少后的不及格人数为1倍数,要使及格人数仍是不及格人 数的3倍,则及格人数需减少 5×3+4=19(人),而题中第二次测验及格人数是增加了5人,所以第二次及格人数比不及格人数 的3倍多 19+5=24(人),正好多 6-3=3 倍,故第二次不及格人数为 参加考试人数为(5×3+4+5)÷(6-3)=8(人),8×6+8=56(人)。解法2:设第二次不及格人数为X人,则及格人数为6X人。 6X-5=(X+5)×3+4 X=8 以下同解法1。也可设第一次不及格人数为X人,则及格人数为(3X+4)人。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3X+4+5=(X-5)×6 参加考试人数为(17) X=1313×3+4+13=56(人) 。41. 解法1:如果第一段延长5个50米,则仍是第二段延长后的5倍,第一段少 延长 50×5-50=200(米), 则只等于第二段延长后的3倍, 5-3=2倍。所以 200米正是第二段延长后的第二段延长后是 200÷2=100(米),原来长 100-50=50(米) 第一段原来长 50×5=250(米)解法2:设第二段原来长X米,则第一段原来长5X米。 (X+50)×3=5X+50 第一段原来长 X=5050×5=250(米)。※42. ①解法1:“父亲年龄的2倍恰好是儿子年龄的5倍”, 即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这一年儿子的年龄是 所以是 5÷2=2.5(倍)。(50-26)÷(5÷2-1)=16(岁)26-16=10(年)前。解法2:设X 年前父亲年龄的2倍恰好是儿子年龄的5倍。 (26-X)×5=(50-X)×2 X=10※②解法1:如图,小红1990年年龄的2倍加上2个7岁,等于小红1990年年龄的3倍 (妈妈1990年年龄)加上7岁,所以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小红1990年的年龄为 她是(18)(7×2-7)÷(3-2)=7(岁),83(年)出生的。解法2:设1990年小红X岁。 3X+7=(X+7)×2 X=7 以下同解法1。③解法1:妈妈10 年前与15 年后的年龄差是 把女儿10年前的年龄看作1倍的数,10+15=25(岁),如图:女儿10年前年龄的2倍加上2个25岁,等于女儿10年前年龄的7倍 加上25岁。 所以女儿10年前的年龄为 女儿今年的年龄是 妈妈今年 (25×2-25)÷(7-2)=5(岁),5+10=15(岁),5×7+10=45(岁)。解法2:设女儿10年前的年龄为X岁。 7X+10+15=(X+10+15)×2 X=5 以下同解法1。※④解法1:10年后,爸爸和小伟各长10岁。 10年后小伟年龄的3倍等于10年后爸爸的年龄 ‖ ‖(小伟今年年龄+10)×3 =小伟今年年龄×7+10 小伟今年年龄×3+10×3 =小伟今年年龄×7+10 小伟今年年龄×(7-3 )=10×3-10 所以,小伟今年的年龄是 (10×3-10)÷(7-3)=5(岁),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爸爸今年是(19)5×7=35(岁)。解法2:设今年小伟是X岁,则爸爸是7X岁。 7X+10=(X+10)×3 X=5 爸爸今年 5×7=35(岁) 10×7=70(岁)解法3:10年后,爸爸和小伟各长10岁。假设爸爸增加(这不可能,只是假设), 则爸爸的年龄仍是10年后小伟年龄的 7倍。爸爸少增加 70-10=60(岁),结果10年后只是小伟的3倍, 少了 7-3=4倍。 (10×7-10)÷(7-3)=15(岁)。 5×7=35(岁)。所以,小伟10年后是 小伟今年是15-10=5(岁), 爸爸今年是※⑤解法1:从2年前到2年后,甲乙各长2+2=4(岁)乙2年后年龄的3倍等于甲2年后的年龄 ‖ ‖(乙2年前年龄+4)×3=乙2年前年龄×4+4 乙2年前年龄×3+4×3=乙2年前年龄×4+4 可知乙2 年前的年龄是 乙今年是 (4×3-4)÷(4-3)=8(岁) 8×4+2=34(岁)。8+2=10(岁),甲今年是解法2:设两年前乙为X岁,则甲为4X岁。 4X+2+2=(X+2+2)×3 乙今年 8+2=10(岁),甲今年 X=8 8×4+2=34(岁)。解法3:从2年前到2年后,甲乙各长2+2=4(岁) 假设甲长 4×4=16(岁)(这不可能,只是假设), 则甲的年龄仍 16-4=12(岁),所以少了 4-3=1 (4×4-4)÷(4-3)=12(岁), 甲今年是 12×3-2=34(岁)。是乙2 年后的4倍,甲少长 倍, 可知乙2 年后的年龄是 乙今年是 12-2=10(岁),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⑥解法1:三年前和四年后相差(20)3+4=7(年),三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如果4年后父亲的年龄仍是儿 子的4倍,则儿子长7岁,父亲需长 7×4=28(岁),但父亲也只多7岁,所以只比儿子4年后年龄的3倍多2岁,相差 28-7+2=23(岁),可知4年后儿子有 今年儿子 23-4=19(岁),父亲 23÷(4-3)=23(岁), 23×3+2-4=67(岁)。也可按方程 思路(等量关系)想: 父亲4年后年龄=儿子4年后年龄×3+2 ↓ ↓ 儿子三年前的年龄×4+3+4=(儿子三年前年龄+3+4)×3+2 儿子三年前的年龄×4+7=儿子三年前年龄×3+23 从而求出儿子三年前的年龄是 儿子今年 (23-7)÷(4-3)=16(岁), 16×4+3=67(岁)。16+3=19(岁),父亲今年解法2:设三年前儿子X岁,则父亲为 4X岁。 3(X+3+4)+2=4X+3+4 今年儿子 16+3=19(岁), 父亲 X=16 16×4+3=67(岁)。※43. 解法1:由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一半少9人, 可知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的2倍多 9×2=18(人)又知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的3倍多3人, 从而得出男生人数是 女生有 (9×2-3)÷(3-2)=15(人) 15+48=63(人)。(15+9)×2=48(人),这个合唱队共有解法2: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3X+3)人。 (3X+3)÷2-9=X 3X+3=(X+9)×2 女生有 (3X+3)÷2=X+9 X=15 15+48=63(人)。15×3+3=48(人),这个合唱队共有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鸡兔问题(21)44. 解法1: 假设全是鸡, (也可以都假设为兔。 那么相应的腿有 ) 比实际腿的条数少 94-70=24(条)35×2=70(条),少的原因是把兔都当作鸡了,1只鸡比1只兔少 所以,兔的只数是4-2=2(条)腿, 35-12=23(只)24÷2=12(只),鸡的只数是解法2: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 2X+(35-X)×4=94 X=23 兔有 35-23=12(只)45. 解法1:60÷(4-2)=30(只)(兔)100-30=70(只)(鸡)解法2:设鸡有X只,则兔有(100-X)只。 2X+4(100-X)-2×100=60 X=70 兔有100-70=30(只)※46. 解法1:假设100只全是兔,相应兔的脚数为4×100=400(只),这时鸡的脚数是0,兔的脚比鸡多400只,但实际仅多40只, 相差400-40=360(只),为什么呢?因为把鸡都当做兔了。 多算1只兔,就多4只脚,少算1只鸡,就少2只脚,把1只鸡当作1 只 兔,兔的脚就比鸡的脚多 4+2=6(只)(被减数增加4,减数减少2,差增加 4+2=6), 所以鸡的只数有 360÷6=60(只),兔的只数有 解法2:兔的脚数比鸡多40只,去掉 100-60=40(只)。40÷4=10(只)兔,则鸡脚、兔脚数量相等。这时,鸡的只数是兔的2倍, 兔的只数为 原来兔的只数是 (100-10)÷(2+1)=30(只) 30+10=40(只),鸡的只数是 100-40=60(只)。解法3:设鸡有X只,则兔有(100-X)只。 4(100-X)-2X=40 X=60 兔有100-60=40(只)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47. 解法1:(4×80+76)÷(4+2)=66(只) 解法2:兔的脚数比鸡的脚少76只,去掉 (鸡)(22) 80-66=14(只) (兔)76÷2=38(只)鸡,则鸡脚、兔脚数量相等。这时,鸡的只数是兔的2倍, 兔有 (80-38)÷(2+1)=14(只),鸡有 80-14=66(只)。解法3:设鸡有X只,则兔有(80-X)只。 2X-(80-X)×4=76 X=66 兔有 80-66=14(只)※48. 解法1:鸡兔只数相等时,共有228-4×15=168(只)脚,鸡兔各有 168÷(4+2)=28(只),兔有 28+15=43(只),鸡有28只。 解法2:设鸡有X只,则兔有(X+15)只。 2X+4(X+15)=228 X=28 兔有 28+15=43(只)※49. 解法1:若将鸡、兔数量互换后,再和原来鸡、兔数量相加,这时鸡、兔数量 相等,且共有脚 64+74=138(只),鸡、兔共有 138÷(2+4)=23(只) 故兔有 (64-2×23)÷(4-2)=9(只), 鸡有 23-9=14(只)。解法2:设鸡有X只脚,则兔(64-X只)脚。 X÷2×4+(64-X)÷4×2=74 鸡有 28÷2=14(只) 兔有 X=28 (64-28)÷4=9(只)解法3:设鸡有X只,兔有Y只。 2X+4Y=64 2Y+4X=74 (1)×2得: (2) 4X+8Y=128 -丿4X+2Y= 74 6Y= 54 Y=9 鸡有 (64-4×9)÷2=14(只),兔有9只。50. 解法1:共采112÷14=8(天)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一个雨天少采(23)若都是晴天,可采 20×8=160(个),实际少采 160-112=48(个)。 20-12=8(个),48÷8=6(个)雨天就少采48个。所以,这几天中有6天有雨。 综合算式: 解法2:共采 [20×(112÷14)-112]÷(20-12)=6(天)112÷14=8(天)设X天有雨,则晴天有(8-X)天。 12X+20(8-X)=112 X=651. 解法1:如果全答对,可得4×20=80(分),小华只得了56分,少得80-56=24(分),每错1题不只得不到答对的4分,还要倒扣4分, 就少得 4+4=8(分),所以,小华答错了 (4×20-56)÷(4+4)=3(题) 24÷8=3(题)综合算式:解法2:设答错了X道题,则答对了(20-X)道题。 4(20-X)-4X=56 X=352. 解法1:5角=0.5元1元5角=1.5元 0.5×(元); 0.5+1.5=2(元),假定2000块全运到,没有损坏,应得运费 实际少得 损坏了 综合算式:=626(元)。损坏一块少得 626÷2=313(块)后就少的626元。(0.5×)÷(0.5+1.5)=313(块) X=313 X=313解法2:设损坏了X块。0.5×2000-(0.5+1.5)X=374 或列方程为 0.5×(2000-X)-1.5X=374※53. 解法1:蜻蜓和蝉都有六条腿,假设18只全是蜘蛛,那么共有 8×18=144(条) 腿。但实际上只有118条,相差 144-118=26(条),一只蜘蛛比蜻蜓或蝉都多2条腿,所以被当做作蜘蛛的蜻蜓和蝉共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有 26÷2=13(只)。 蜘蛛有 再假设13只都是蜻蜓,应有(24) 18-13=5(只)2×13=26(对)翅膀,与实际相差26-20=6(对),每只蝉比每只蜻蜓少一对翅膀, 所以蝉的只数是:6÷1=6(只),蜻蜓有 13-6=7(只)。 (蜘蛛)综合算式:18-(8×18-118)÷(8-6)=5(只) (2×13-20)÷(2-1)=6(只) (蝉)18-5-6=7(只) (蜻蜓)解法2:设蜘蛛有X只,则蜻蜓和蝉共有(18-X)只。 8X+6(18-X)=118 再设蜻蜓有Y只,则蝉有 2Y+(13-Y)×1=20 X=5 蜻蜓和蝉共有 18-5=13(只)(13-Y)只。 Y=7 蝉有 13-7=6(只)※54. 解法1:假设21人全获一等奖,则共需 147-87=60(元)7×21=147(元),比实际多了根据三等奖人数是二等奖的2倍,可知2个三等奖和1 个二等奖奖金 的和比3个一等奖所得奖金少 所以,二等奖人数是 综合算式: 7×3-5-3×2=10(元)60÷10=6(人)(7×21-87)÷(7×3-5-3×2)=6(人)解法2:设二等奖有X人,则三等奖有2X人。 3×(2X)+5X+7×(21-X-2X)=87 X=655. 解法1:每本语文书比数学书贵4角=0.4元,80本语文书比80本数学书贵 100-80=20(本) 数学书的价钱, 1.6+0.4=2(元)。0.4×80=32元,这32元正好是 则每本数学书 综合算式:32÷20=1.6(元),每本语文书 0.4×80÷(100-80)+0.4=2(元) 4角=0.4元 X=2解法2:设每本语文书是X元。 80X=100(X-0.4)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1.填空:(25)三、公倍数和公因数(1)50以内的5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有(24、25、26、27、28; 32、33、 34、35、36)。 (2)在5 □8 □的方格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它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 数最小是( 5280 )。 (3)试将10 以内所有奇数分成两组,分别排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 并 且使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大,这个最大的乘积是( 751×93=69843 )。 (4)在0、1、3、6 四个数字中选择三个数字,组成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三位 数,这样的三位数有( 3 )个,它们是 ( 360、630、306 )。 (5)一个素数是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后仍是素数 , 这样的素数有(11、13、31、17、71、37、73、79、97)。 (6) 除右图外,还有53+43=9613 7 89 ? 96 67 29 37 59 23 73 83 79 17(7) A是素数,且A+4、A+6、A+10也都是素数,符合条件的最小素数A是 ( 7 )。提示:从最小的素数试,但不可能是偶数2, A=3,3+4=7,3+6=9,不合题意; A=5,5+4=9,也不合题意; A=7,7+4=11,7+6=13,7+10=17,正合题意。 (8)三个素数的积恰好是它们和的7 倍, 这三个素数分别是( 3 )、 5 )和( 7 )。 ( 提示:3×5×7=105,3+5+7=15。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6) 391 )。(9)两个素数的和是40,这两个素数的乘积最大是(提示:这两个素数相差越小积越大,40=23+17 时两素数差最小,积最 大,为 23×17=391。(10)甲数=2×2×3×7 乙数=2×3×3×7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42 ),最小公倍数是( 252 )。 (11)甲数=abc 乙数=acd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ac ),最小公倍数是( abcd )。 (12)把144 分解成两个因数,如果这两个因数的和是25,那么这两个因数分别 是( 16 )和( 9 );如果这两个因数的差是10,那么这两个因数分别是( 18 ) 和( 8 )。 提示:144=2×2×2×2×3×3, 2×2×2×2=16,3×3=9,16+9=25。 2×2×2=8,2×3×3=18,18-8=10。 (13)有两个数互质,又都是合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分别是 ( 9 ) 和( 10 )。 (14)两素数互质: 2 和5、7 和11 等。 相差数为1 的两个数互质:12和13,等。 两合数互质: 4和9,等。 1和某自然数互质: 1和10,等。 素数和合数互质: 5和12,等。 两奇数互质: 15和77,等。 (15)从商和余数相同可知,被除数应是4、5、6的 最小公倍数60。 60÷4=15, 60÷5=12, 60÷6=10。把商都减去1,得右面结果。14 = 4 ??4 60 ÷ 11 =5 ??5 9 =6 ??6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判断:(27)( × )① a、b、c 都是自然数,如果 c=ab,那么,a 和b 都是 c 的质因数。 ( × )② 两个素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 )③ 任意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都能被3整除。 ( √ )④ a 和 b 都是自然数,并且 a÷b=3,那么 a 与 b 都能整除a 。 ( × )⑤ 如果 a=bc,那么 b 和 c 都是 a 的因数。 ( × )⑥ a 和 b 都是不等于0 的数, 如果 a=7b, 那么 a 是 b 的倍数, 是 b a 的因数。3.选择: ① 任意54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 B )。 A. 偶数 B. 奇数 C.可能是奇数, 也可能是偶数。② a、b、c 是三个不同的自然数,若 ab=c,那么( C )。 A. a 一定是 b、c 的公因数 C. c 一定是 a、b 的公倍数 ③ 选( B ) ④ 两个奇数( C )互质数。 A. 是 B. 不是 C.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B. a 一定是 b、c 的最大公因数 D. c 一定是 a、b 的最小公倍数⑤ 互质的两个数的乘积至少有( B )个因数。 A. 1 B. 2 C. 3⑥ 任意取出1999个连续自然数,它们的总和是( C )。 A. 偶数 B. 奇数 C.可能是奇数, 也可能是偶数。提示:9??1 如果从奇数开始,就有1000个奇数,1000个奇数的和是偶数,999 个偶数的和仍是偶数,偶数加偶数和仍是偶数; 如果从偶数开始,就有1000个偶数,1000个偶数的和仍是偶数,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8)999个奇数的和是奇数,偶数加奇数的和是奇数。 此题若改为选择1~1999的和,则1000个奇数,999个偶数,那么 总和一定是偶数;若改为选择2~2000的和,则可知有1000个偶数, 999个奇数,那么总和一定是奇数。 ⑦甲×2的积一定是偶数,乙×3奇偶不变,这时两堆总和是偶数。如果甲 乙两堆都是奇数时,总和为奇数;当两堆都是偶数时,总和为偶数。 由于两堆棋子共有奇数个,所以甲堆棋子数是( A )。 ⑧ 选( B ) ⑨ 选( B、C )4. 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54÷4=13.5,这四个连续自然数是12、13、14、15。5. 这三个数中间的一个百位是1,个位是0或5。 若是1□0,减1是3的倍数,则为129、159或189,而只有 能被7整除,所以这三个数是159、160和161。 159+2=161时6. 12÷3=4; 24÷6=4; 36÷9=4; 48÷12=4; 所以有12、24、36、48四个。7. 408÷(2+3+5+7)=24 这四个数分别是 24×2=48; 24×3=72; 24×5=120; 24×7=168。8. 只能被3整除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1407、??,第三个数是1407。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9)9. ①提示:能被2 、5 同时整除,个位一定是0, 能被4 整除,十位可能是0 、 2、4、6、8, 能被3 整除,十位可能是1 、4、7,所以十位是4,个位是0。 ② 能被4、5 整除,个位一定是0,又要能被6整除,应是3的倍数,要使补 上的三个数字的和最小,则为 1997100,和是1。10.这个四位数3AA1的两个A的和不可能是 所以A只能是 (18-3-1)÷2=7。9-3-1=5,也不可能大于18,※11. 如果20 道全对,应得5×20=100(分), 小英少得100-69=31(分) 做错一题倒扣3分,少得 5+3=8(分), 从31分中减去错题少得的分就是没做的题少得的分,这个差应为5 的倍数。 31-8×1=23(分),23不是5 的倍数, 31-8×2=15(分),15是5 的倍数, 31-8×3=7(分),也不是5 的倍数。 可知没做的题少得15分,所以小英有15÷5=3(道)题没做。12.取25~50这26个数,可使取出的数中任何两个的和都不等于取出的数。13.取出101~200这100个数,这些数的每一个数都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14.①100÷6=16??4100÷7=14??2100÷(6×7)=2??16100-16-14+2=72(个) ②设这三个连续偶数为甲、乙、丙,则甲+乙+丙-丙=甲+乙=10。 这三个连续偶数中最小的是 它们的和是 (10-2)÷2=4, 4+6+8=18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15.① 3+1=4 2+1=3(30)[4,3]=12 ,9月12日,9月24日共同休息。② [3,5]=15,他俩6月30日正好同时去公园,最快7月15日他们又同时去。16. 在不足百人的奇数方阵中,人数可为3×3=9;5×5=25;7×7=49;9×9=81。 变成8人1行的队伍都余1,所以最后一行有1人。17. 60÷2=30(堆),60÷3=20(堆),60÷5=12(堆),60÷6=10(堆), 60÷10=6(堆),60÷15=4(堆),60÷30=2(堆)。共有7种分法。※18.共有7个奇数,1个偶数。7个奇数的和或差仍是奇数,奇数与偶数的和或差 是奇数,不可能是0,所以无法填出。19. 如果2号是星期天,其余的星期天分别是9号,16号,23号和30号。 正好有 三个星期天是偶数,所以这月十日是星期一。20. 要使它们的和是一个奇数,且尽可能大, 这五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应分别 是0、1、2、3、5,十位数字应分别是9、8、7、6、4,(怎样组合无关)。 这五个两位数的和是 90+81+72+63+45=351。21. 互不相同的两位奇数最大的十个的和是 99+97+95+93+91+89+87+85+83+81=(99+81)×10÷2=900, 多了 900-898=2, 所以这十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81-2=79。22. 这样的两位数在11~19之间,且个位数字是奇数时积才是奇数。小于200的 有 11×13=143、11×15=165、11×17=189、13×15=195, 那么这个自然数最大是195。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3. ① 1 ② 1以外的自然数 ③ 奇数(31) ④ 偶数 ⑤ 3的倍数24. +9 3 6 5 8 7 1 5 2 325. 在1~9之间有2、3、5、7 四个素数,大于10的连续9个自然数中至少有 4个偶数、一个5的倍数、3个3的倍数(有的既是2又是3或者5的倍数),所 以连续9个自然数中最多有4个素数。26. 要使两个素数的和仍是素数,两个不同的奇数素数的和一定是合数,只有 2 这个偶数素数与其他素数的和才可能仍是素数。 如 2+3=5, 2+5=7, 2+11=13等,所以△=2。27. 素数中只有2是偶数,如果这11个素数中没有2,则和为奇数,但和是偶数 2002,所以这11个数中最小的素数是2。28. 这个五位数最小是 41379;最大是 47319。29. 除以9余2的两位数从大到小有92、83、74、65、??, 74具备这三个条件且最大,所以这个幸运数是74。30. ① 两个素数的和是50,这两个素数乘积的最大值是( 589 )。 提示:50=3+47=7+43=13+37=19+31, 和相等时,相差越小积越大。 所以这两个素数乘积的最大值是 19×31=589。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32)② 把32分成两个素数的和,可以是3+29或13+19。 要使这两个素数的乘积最大,就要使两素数的差最小。 13和19的差最小,积最大,符合题意。它们的差是 19-13=6。31. 因为从三个数中选两个数有三种不同选法,所以可以设这三个自然数是最 小的三个素数两两相乘的积,从而得到三个自然数为 2×3=6, 2×5=10, 3×5=15。 其和的最小值是 6+10+15=31。32. 因为 6+5+4+3+2+1=21是3的倍数,所以无论怎样调换都没有素数。※33. 每人搬9块,最后一人只搬6块,说明每人搬9块,少 9-6=3(块), 每人搬若干块还剩下14块,共相差 14+3=17(块), 17是个素数,所以每人搬的块数两次只能相差1块。 17÷1=17(人) ,即共有17个同学搬砖,共搬 9×(17-1)+6=150(块),34. 47-7=40=2×2×2×5,除数应比7大,除数可以填8、10、20和40, 商分别填5、4、2、1,共有4中填法。35. 393-8=385=5×7×11 所以,这样的两位数有( 4 )个,它们是( 11、35、55、77 )。36.因为ABCABC=1001×ABC,×13,所以这样的六位数一定 能同时被 7、11、13 整除。37.7=7、14=2×7、20=2×2×5、 30=2×3×521=3×7、28=2×2×7、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先考虑5, 再考虑3, 第一组有20 第一组有20、21(33)每三个数相乘的积中应有的质因数是3个2,1个3,1个5,2个7。 第二组有30 第二组有30、 第二组有30、7 第二组有30、7、28接着考虑7, 第一组有20、21 最后考虑2, 第一组有20、21、1438 . A×B=12=3×4, B×C=28=4×7, C×D=56=7×8。 所以A=3、B=4、C=7、D=8。39. 676÷4=169(名)169=13×13, 所以派来13只船, 每只船每次坐13人。40. 105=3×5×7,上面长方形的长可以是15、21、35中的一个; 由下面长方形的面积为8X平方厘米可以看出,这个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 长是正方形的边长。当两长方形宽的和等于15厘米时, 上面长方形宽为 15-8=7(厘米), 长为 3×5=15(厘米),正好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是 15×15=225(平方厘米)。41. ①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积。所以另一 个数是 4× 90÷6=15=3×5②这两个自然数不同质因数的积是 它们是 18 和 30 。(6×3=18, 6×5=30)42. ①正方形的边长应能整除长方形的长和宽,即正方形的边长应是48和42的 最大公因数6。能裁出最大的正方形布片有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48÷6)×(42÷6)=8×7=56(块)(34)②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长和宽的最大公因数,84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 28。所以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应是28 厘米。43. 三人都同时到达原出发点,那么至少经过的时间应是甲、乙、丙三人绕学 校一圈所需时间最小公倍数。12、18、15 的最小公倍数是180。 所以至少经过180分钟三人都同时到达原处。 甲跑了180÷12=15(圈),乙跑了180÷18=10(圈), 丙跑了180÷15=12(圈)44. 400÷50=8(分钟),400÷40=10(分钟)。甲8分钟,乙10分钟到达原出发地。 他俩在出发地相遇的时间应是 8 和 10 的最小公倍数40。 所以经过40分钟后,他俩在出发地相遇。45.这篮鸡蛋的至少的个数应是 2、3、4 的最小公倍数12个。46.要使种的棵数最少,相邻两棵间的距离应是长方形地长、宽的最大公因数 , 90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每相邻两棵间的距离是6米,至少要种 (90+48)×2÷6=46(棵)B =5??5 A÷ C =6??6 D= 7??747.由题意得:这四个自然数A、B、C、D应是5、6、7 的公倍数, 当A是5、6、7 的最小公倍数210 时, B=(210-5)÷5=41; C=(210-6)÷6=34; 四个自然数相加的和是 D=(210-7)÷7=29。210+41+34+29=314,正合题意。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60÷12=5 (只) 60÷15=4 (只)(35)※48. 花生总粒数应是12、15、20的公倍数,12、15、20 的最小公倍数是60。 60÷20=3 (只)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可得 60÷(5+4+3)=5(粒) 若花生总粒数是12、15、20的其他公倍数,结果不变。49. 运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长是4×(25-1)=96(米),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即每隔12米的柱子可以不拔。 可以不拔出来的柱子有 96÷12+1=9(根)。50. 两人重合的脚印是在54和72的最小公倍数处,54和72的最小公倍数是216, 即每走216厘米重合一个脚印。 在216厘米的距离中,大亮有216÷54=4(个)脚印,爸爸有216÷72=3(个) 脚印,重合一个,剩下6个脚印。 所以60个脚印里有 60÷6=10(段) 216厘米的距离,这个花园的周长是216×10=2160(厘米)=21.6米。51. 提示:要分成若干份同样的礼物,铅笔、橡皮、文具盒就要分成相同的份 数,这个份数应是铅笔、橡皮、文具盒数量的公因数,最多的份数 即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36、252和210的最大公因数是42,所以最 多可以分成42份。每份中有铅笔 336÷42=8(支), 橡皮 252÷42=6(块),文具盒 210÷42=5(个)。52. 提示:要求队伍分别变成14行、16行、18行、20行,都能成为矩形,总人 数应为14、16、18、20 的公倍数,人数最少时即是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4、16、18、20 的最小公倍数是 5040,最少需要5040人参加排练。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36)53. 只有三个因数的自然数一定是平方数,而且是素数的平方。在1~400中, 有 4、9、25、49、121、169、289、361共8个。54. 试除可得 =51282,正好可以整除。100÷6=16??4, 2??10,所以这个数被13 除余数也是10。55. 这个数减去1后正好是2、5、8的最小公倍数40。这个数最小是 40+1=41。56. 每人分的块数不同,差的块数也不同, 但发现可以由“每人3 块少1 块,每人4 块少2 块,每人5 块少3 块” 转化为:“每人3 块多2 块,每人4 块多2 块,每人5 块多2 块”, 这些糖如果去掉2 块正好分完。所以至少有的块数应比3、4、5的最小公倍 数60多2,是62块。57. 这样的自然数比2、3、4、5、6、7 的公倍数多1。 除了1 以外最小的是它 们的最小公倍数420加上1,是 421。※58. 符合题目的5个自然数被3除的余数必须相同,要使这5 个数的和最小, 就 要选小的且余数为1的自然数,它们是1、4、7、10、13,和为35。59. 提示:31-22=9,所以加上31与加上22同余,仍余2。60. ① 这个数比3、5、7 的最小公倍数多2,是3×5×7+2=107。② 由“每排4人多3人,每排5人多4人,每排6人多5人” 可转化为 “每排4人少1人,每排5人少1人,每排6人少1人”, 至少有的人数应比4、5、6 的最小公倍数60少1,是59人。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37)※61. ① 先看余数与公倍数的差有无相同的。 从除以3余2,除以7余2,可知这个 数比3与7的公倍数多2,有 23、44、65、86、??, 其中被 5 除余3,最小的是23。 ② 先考虑“被5 除余1,被7 除余3”,因为如果加上4,这个数就是 5 和7 的公倍数。5和7 的公倍数是35,35-4=31,这样的数在之 间,2??30 35×103-4=3601; 35×104-4=3636; 35×105-4=3671。其中只有3671除以3余2,所以这个数是3671。62. ① 除以 5 余1 的数有1、6、11、16、21、26、31、36、?, 21,其中除以 6 余3 的数有 还有21+30=51,21+30×2=81,21+30×3=111,?。 111。(111÷7=15?6)其中除以 7 余 6 的最小的数是 ② 被 5 除 余2 的数有 其中被 7 除 6 的数有 还有2、7、12、17、22、27、32、37、?, 27,27+35=62,27+35×2=97,27+35×3=132,?。 97。 ( 97÷5=19?2, 97÷11=8?9)而被11 除 余 9 的最小的数是63. ①每剪 1 张增加 3 张。共剪 (352-4)÷3=116(次) ②每剪1张增加 6 张。当剪 是1991。 (1991-5)÷6=331(次)后桌上的纸片数刚好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四、认识分数1.填空: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38)( (2)3 8)(11 4)(7 4) 5 )份。又表示5 表示把( 1 )平均分成( 8 )份,表示这样的( 8 把( 5 (1 8)平均分成( 8 )份,取出其中的( ),有(1)份。它的分数单位是 3 )个这5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如果再加上(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1了。 (3)○○○○○○○○○○○○ □□□□□□□□□□□□□□□□□□ ○的个数是□的12 18 ,□的个数是○的 。 18 12(4)分母是8的真分数有( 位是7)个,分子是8的假分数有(8)个;分数单1 5 6 1 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1 )。 6 6 6 6(5)按要求填空。 5分米 用分数表示5 米 1015分15 时 601350亳升1350 升 1000260平方分米260 平方米 100用小数表示 (0.5)米 (0.25)时 (1.3)升 (2.6)平方米 (6)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2 1 )米,每段是全长的 。 5 5(7)把3 吨化肥平均分给7个生产队,每队分得3 吨的?1? ?7 ?,分得1 吨的?3? 。 ?7 ?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8)5千米的(39)3 4?5? ,3千克的 1 1 等于1千米的 ?7 ? 7 4等于( 1 )千克的。(9)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小明5小时走完全程,平均每小时走全程的 每小时走( 4 )千米,走1千米用( 0.25或1 )小时。 4?1? , ?5?(10)10千克糖溶于100千克水中,这时糖占糖水的?10 ? ;a克盐溶于b克水中, ?110 ?这时盐占盐水的?a ? b??a ?。(11)1里面有11个3 1 4 1 ;2 里有10个 ; 2里面有19个 。 ?33 ? 2 ?4? ?38 ?(12)如图,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10 ? 。 ?28 ?(13)①这个带分数整数部分与分母的乘积是37-1=36, 36=1×36=2×18=3×12=4×9=6×6,这个带分数可能是 11 1 1 1 1 1 1 1 、2 、18 、 3 、12 、4 、9 、6 共8个。 2 3 9 4 6 36 18 12②这个带分数整数部分与分母的乘积是14-2=12, 12=1×12=2×6=3×4,由于带分数分数部分是最简真分数,且分子 是2,所以分母只能是3,这个带分数是 42 。 3③从化成的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是三个连续的奇 数,且这个假分数的分子是26来考虑,分数部分的分子可能是1、3、5 或7。当分子是1时,整数部分与分母的乘积是26-1=25,不能满足题 中的条件;当分子是3时,整数部分与分母的乘积是26-3=23, 也不能 满足题中的条件;当分子是5时,整数部分与分母的乘积是26-5=21,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5 26 3 ,原假分数是 。 7 7 2 1 (14)自然数a 里有( a )个 a(40)21=3×7, 3、5、7正好是三个连续的奇数,所以化成的带分数是。1 (15)把一条绳子对折后又对折,再对折,这时每一份是全长的( ); 8 1 将一根绳子一半一半地剪去,剪了5次后,剩下的是原绳长的( )。 322.判断: 5 1 ( × )① 的分数单位比 的分数单位大。 7 4 ( √ ) ②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 每人分得3块饼的 b ( × )③如果 是假分数,那么b一定大于7。 7 ( √ )④分母是最小的素数,这样的真分数只有一个。 ( × )⑤7 千克表示把1千克分成10 份,取出其中的7 份,也表示把 7 千 10a b1 3 , 或每人分得一块饼的 。 4 4克分成10 份,取出其中的1份。 ( × )⑥ a÷b = ( √ )⑦甲数的1 1 等于乙数的 ,则甲数比乙数小。 3 4 1 ( √ )⑧最大的分数单位是 。 2 4 ( √ )⑨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1米的 。 9 16 ( √ )⑩ 可以化成循环小数。 75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3.选择: ①6年7个月是( C )。 A.6 7 年 10(41)B.6.7年C.67 年 12 B> C=②A、B、C是大于0的自然数,A<B<C,那么A C ( A ) 。A< B B③甲、乙两根绳子一样长,甲绳剪去 A.甲比乙短1 1 ,乙绳剪去 米。剩下的绳子( C ) 2 2 C.不能确定 )。 A. 2 3 B 1 15 B.0.6 ) C. 4 5B.乙比甲短 C2 4 ④在 、0.6、 中,最大的数是( 3 5⑤一条3千米的公路7天修完,每天修了这条路的( A. 7 15 B. D 1 7 C.3 7D.5 ⑥带分数 a 中有( 8)个分数单位。 C. 8a C )个。 A. 3 D. 8 a+5 B. 10 C. 无数个。A. a ⑦小于B.a+510 的最简真分数有( 111 1 1 4.(1)若绳长小于1米,第一根剪去它的 ,就不足 米,第二根剪去 米,则 3 3 3剩下的绳子第一根长;1 1 1 (2)若绳长等于1米, 第一根剪去它的 ,正好剪去 米, 第二根也剪去 3 3 3米,则剩下的两根一样长;1 1 (3)若绳长大于1米,第一根剪去它的 ,剪去的部分就超过 米,第二根剪 3 3 1 去 米,则剩下的绳子第二根长。 35.&对折四次后&共折成2×2×2×2=16(小段),然后从中间剪开。 如果两端没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因此共剪成17小段。 8÷2÷2÷2÷2=1 (米) 2(42)有连接,共32段。但除了原来的两头不连接外,其中在折合处均未剪断,长的每段1 1 米,短的每段 米。 2 4 1 4÷12= , 3 1 46.13=6+4+36÷12=1 , 23÷12=6只苹果平均分成2份,4只苹果平均分成3份,3只苹果平均分成4份。 每人每种取一份。7. 平均每千克花生可榨花生油 要榨出1千克花生油需要35÷100=0.35(千克)100 (千克)花生。 35100÷35=8. ①从右图中可知面积比原来增加13 。 15②从图中可知面积比原来增加22 28?11 14 。③从图中可知面积增加7 9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五、找规律一、填空。 1、把1~10这10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如下表), 1 2 3 4 5 6 9 8 7 6 7(43)8910(1)如果每次框出2个数,可以得到( (2)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可以得到( (3)如果每次框出4个数,可以得到( (4)如果每次框出5个数,可以得到()个不同的和。 )个不同的和。 )个不同的和。 )个不同的和。2、把1~24这24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三行(如下表),如果用方框从左到右框数, (1)每次框2个,可以得到( 37 )个不同的和; (2)每次框3个,可以得到( 26 )个不同的和; (3)每次框4个,可以得到( 29 )个不同的和。3、把1~60的60个数排成6行,每行10个数。如果用“”每次框出的5个数,如果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120,那么这5个数中最大的是( 34 ),最小的是(14)。4、他总共有 (20-5+1)×2=32(种)不同的选择。5、“横三竖二”有(28-3+1)×(20-2+1)=494(种), “横二竖三”有 (20-3+1) (28-2+1) × =486 (种) 共494+486=980 , (种) 。6、共有 8×2=16(种)不同的坐法。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7、(1)一共可以框出(44)15-3+1=13(个)不同的和。(2)不行,因为64不是3的倍数。三个奇数的和仍是奇数。8、(1)共有30-2+1=29(种)不同的盖法。 (2)共有30-3+1=28(种)不同的盖法。9.(1)共有 (8-2+1)×5=35(种)不同的站法。 (2)共有 (5-2+1)×8×2=64(种)不同的站法。10.(1)如果框住的数最小是4,框住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4+7=11(2)共可框住 (7-3+1)×(5-3+1)-2=13(个)不同数的和。 (3)有 5-2=3(种)不同的排法。11. 共有 15-2=13(种)不同的框法,需要框12次。12、有(11-3+1)×(6-2+1)=45(种)不同的贴法。13、 下表中一共有50个奇数, 黑线框出的5个数之和是115; 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1)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45)(2)255÷5=51,上面的数是 51-20=31,下面的数是 51+20=71, 左面的数是 49,右面的数是 53. (3)不能,中间的数是 200÷5=40,不是奇数。 (4)一共可以框出(10-3+1)×(5-3+1)=24(个)大小不同的和。14、把1~54这54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如下表)。(1)覆盖的5个数和是 3+11+12+13+21=60,这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 (2)任意移动这个阴影框,5个数的和都是中间数的5倍. (3)能,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200,这5个数的平均数(中间数)是200÷5=40,这 5个数分别是40-9=31,39,,40,41,40+9=49。 (4)不能,框出的5个数的和是250,这5个数的平均数(中间数)是250÷5=50, 50的下面没有数了,所以不能。 (5)一共可以框出(9-2)×(6-2)=28(个)大小不同的和。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六、分数的基本性质1.填空: (1)(46)?2) ? 6 ?3 918 ?27 )?6 7??12 (48) ? 14 564 (6) ? ? 8 ? 20 ? 2 ? 5 ?10) 156 5 9 14 13 6 5 15 9 14 13 (2) 在 、 、 、 、 、 中,最简分数有( , , , , )。 7 8 25 4 15 31 7 8 4 15 31 1 1 2 4 5 7 8 (3) 分数单位是 的最简真分数有( , , , , , )。 9 9 9 9 9 9 9 8 9 10 (4)大于 的最简真分数有 、 、 ?。 ? 9 10 11 (5)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350千克=( 48分=( (6)4 57 )吨 2015厘米=(3 )米 20 2 1 2)时250平方米=()公顷1 3 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 2 )后,可化简为 。 3 13 3 4 1 10 11 13 (7) 大于 又小于 的最简分数有 、 、 、 等。 7 7 2 21 21 28(8)?29 ? 小于 1 ?420 ? 14提示:而大于1 ,并且只相差一个分数单位。 151 14 28 ? ? 15 210 4201 15 30 , ? ? 14 210 420(9) ①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子、分母之积是100, 100=1×100=2×50=4×25=5×20, 这个最简分数可能是(1 4 、 )。 100 25②40=1×40=2×20=4×10=5×840 20 10 1 8 3 ? 40、 ? 10、 ? 2 、 ? 1 1 2 4 2 5 5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10) 一个最简分数(47)a , 已知1<a<4, 5<b<9。 这个最简分数可能是 b 2 3 3 2 ( 、 、 ), 最小的一个是( )。 7 7 8 7(11)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2倍,分母扩大3倍,分数值( 缩小 )( 6 )倍。1 3 3 ? 2 1.5 3 (12) 1 = ,原来的最简分数是 ? ? 2 2 2? 2 4 8(13) ( 2.7 )÷4.5=12 =0.6 ?20 ?(14)8 1 .2 12 (16 ) = = = ?1.5? 15 ?10 ? 2021 6 (9) (15) = =( 15 )÷20= ?28 ? 8 12(16)12 15 (9) 12 ? 6 3 ? (21) ? ? ? ? 16 (20) 12 16 ? (8) 4 ? 281 5 8 , a=8, c=64 ? ? 8 40 64 1 (18)解法1:比 大,比1小的有6个,比1大,比5小的还有12×4=48(个), 2(17)这样的最简分数共有 48+6=54(个); 解法2:因为13是个质数,7 1 大于 ,所以13作分母,7~64这58个 2 13(64-6=58)连续自然数中,去掉4个13的倍数(13、26、39、52) 后,用其他数做分子的分数都符合要求,共有58-4=54(个)。1 大,比7小分母是6的最简分数共有( 13 )个。 2 1 3 提示: ? ,在分母是6,分子是从4~41这38(41-3=38)个连 续自然 2 6比数中去考虑。 6=2×3,所以要去掉所有19个偶数,再去掉3的倍 数(9、15、21、27、33、39)共6个, 剩下 38-19-6=13(个)。3 (19) 3小时36分==3.6小时== 3 小时 5 3 7 17 (20) 李师傅每小时做了 个, 王师傅每小时做了 个, 陈师傅每小时做 个 4 20 10(陈师傅)做得快。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判断: ( √ )①5÷12的商比5÷13的商大。 ( × )②大于(48)5 3 1 而小于 的最简真分数只有 。 8 8 2( × )③分子、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 )④因为3 2 3 2 ? ,所以 的分数单位大于 的分数单位。 4 3 4 3( √ )⑤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 乘积。 ( × )⑥最简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同一个质数,则得到的还是最简真 分数。5 ( √ )⑦ 是一个最简分数。 4( √ )⑧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 √ ) ⑨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增加4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 ( √ ) ⑩一个分数,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分数值不变。3.选择: ①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4次后展开,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 A、3 4C)。B、3 8C、3 16②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这样的分数有( B )个。 A、2 B、3 C、45 2 小时,乙要 小时,( 3 6③生产一个零件,甲要 A、甲 ④与 ⑤ B、乙A)做得快。C、无法确定 C )个。 A、2 B、20 A C、无数 )。1 相等的分数有( 22 的分母乘以分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乘以( 5A. 分母B. 分子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A a>b B a<b C a=b(49) B )。b a ⑥如果 > ,且 a 和 b 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那么( a bD无法比较4.计算并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3 7 5 ? ? 8 8 41-3 17 ? 20 20 7 1514 11 5 ? ? 15 15 3 1 3 6 ? ? ?2 5 5 520÷12 ?5 328÷60 ?5.4 2 8 16 16 32 25 64 128 。 、 ? 、 、 ? 、 ? 、( 1 ? 4) 67 15 60 53 23 46 39 39 32 128 分子依次扩大2倍,分母依次减去7。得( ? 4 )。 321 1 3 5 7 3 9 11 6. ① 、 ? 、 、 、 ? 、 、 ? 。 ? 3 2 6 9 12 5 15 18分子依次加2,分母依次是3×1,3×2,3×3,?,第100个分数是 ②301 4002n ? 1 3n199 300③101 200n ?1 2n提示:计算方法如下式: ① ②3n ? 1 4n③( n为分数排列的序号。)7. ①6933 3 ? 2311 3 ? ? 25421 11 ?
4 4 2 3 79 ? ? 4 6 158 2 3 58 ? ? 6 9 174② ?
? 8. ①②8 7 3 ? ? 56 49 21 3 6 9 ? ? 27 54 81③3 9 27 ? ? 6 18 54 3 7 29 ? ? 6 14 58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共14个。(50)9. a 可取的整数有 0、1、3、4、5、6、8、9、10、11、13、14、15、16,10. 分子增加12,即扩大3倍,分母也要扩大3倍,得21,分母增加9 3 6 9?3 ? ? ? 15 5 10 15 ? 521-7=14。11.分母15减去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减去3。12. ①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少2,分母加1后,分子比分母少3,而 母少1,把5 的分子比分 65 的分子、分母都乘以3,就可以得到分子比分母少3的分数 6 5 ? 3 15 15 15 ? , 所以原分数是 ? 。 6 ? 3 18 18 ? 1 17 4 ②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少3,分母加1后,分子比分母少4。而 的分子比分 5 4 母少1,把 的分子、分母都乘以4,就可以得到分子比分母少4的分数。 5 4 ? 4 16 16 16 ,所以原分数是 ? ? 5 ? 4 20 20 ? 1 19③分子加1,分数值就等于1,说明分子比分母少1;如分母加1, 则分子比 分母少2,而2正好是3-2=1(份)的数,所以新分母是2×3=6, 原分母是6-1=5,分子是5-1=4,原来的最简分数是4 。 5抓不变量(13~19) (分子、分母差不变) 13.①把分子、分母都加上9,它们的差仍是4。约分后得7 ,分子比分母少 92份,1份是4÷2=2,分子是2×7=14,分母是2×9=18,5 原分数的分子是14-9=5,分母是18-9=9,原分数是 。 9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51)②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23,它们的差不变。 得到的新分数的分子是102÷(4-1)=34,分母是34×4=136。 这个真分数原来是34 ? 23 57 。 ? 136 ? 23 1591 3 14.①分数 的分子、分母相差6,所得的新分数 的分子、分母相差2, 只 7 5 3 要把 的分子、分母都乘以3,就得到分母比分子大6的分数。 5 3? 3 9 9 ? 8 1 , 所以分子、分母同时加上8。 ? 、 ? 5 ? 3 15 15 ? 8 7 5 1 1 ②分数 的分子、分母相差4,分数 的分子、分母相差2,只要把 的分 9 3 3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分母比分子大4的分数。1 2 5?3 2 1 , ? ? ? ,所以分子、分母都减去3。 3 6 9?3 6 3
③分数 的分子、分母相差2, 所得的新分数 的分子、分母相差 93 1。只要把 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 就得到分母比分子大2的分数。
? 1995 所以分子、分母同时加上1995。 ? ? 1994 ? 2
? 1995(分母不变) 15. ①解法1:分数单位不变,加上一个与减去一个相差2个分数单位,正好相8 1 1 1 ? ,是两个 ,所以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 , 9 9 18 18 1 17 原分数是 1 ? ? 。 18 18差1 ?解法2:分数单位不变,即分母不变。 分母为9份,当分数值为1时, 分子也是9份。分子减少 1+1=2时, 少了9-8=1(份),所以每份为2。可知,原分母是 2×9=18,分子是18-1=17,这个分数是17 18。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解法3:(六年级用) ②解法1:8 1 , (1 ? ) ? 2 ? 9 18(52)1? 1 17 。 ? 18 181 2 ? ,分母不变,分子加上1和减去1就相差2,正好少了1份, 2 4所以每份是2。分母是2×4=8,分子是2×3-1=5。 这个最简分数是 解法2:(六年级用)5 。 8 3 1 1 , ( ? )?2 ? 4 2 83 1 5 ? ? 4 8 8。1 2 。 ? 3 6③解法1:分母不变,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增加3与分子减少3相差3+3=6,正好相差5-2=3(份), 所以每份是6÷3=2。 原分数的分母是2×6=12,分子是2×5-3=7。 原来的分数是 解法2:(六年级用) 12÷6×5-3=77 。 121 1 (3+3)÷( ? )=12 6 3(分母)7 。 12 5 1 7 ? ?3 ? 6 12 12(分子)原分数是5 1 1 或( ? )÷(3+3)= 6 3 12(分数单位)(分子不变) 16.①分子不变,把分数变成分子相同的分数,1 3 ? , 4 12分母相差7,正好差13-12=1(份),每份是7。这个分数是7 ? 3 21 。 ? 7 ? 13 91※②解法1:根据题意可知分子不变,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3 15 5 15 , ? ,分子都是15份,分母由20份变为21份, ? 4 20 7 21多了1份,这一份正好就是 所以,这个分数是 解法2:(六年级用)9+2=11。11 ? 15 165 ? 11 ? 20 ? 2 222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子减去2,得(53)如果把原分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则原题变为“一个分数,分4 7 ,分母加上9,得 ,求原分数。” 3 5分子减2、加 9 ,相差 2+9=11(个)分数单位, 可知分数单位是7 4 1 , ? )÷11= 5 3 165 4 2 222 7 9 222 165 或 ? ,所以原分数为 。 ? ? ? 3 165 165 5 165 165 222((分子、分母和不变) 17. ①分子增加5后,分子与分母之和是28。得到的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为1 4。说明这个分数是 ,分子是28÷4=7,分母是7×3=21。 3 2 原来的分数分子是7-5=2。原来的分数是 。 21②当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加上25时,分子与分母的和是 40+25×2=90。 得到的新分数的分子是 分母是 原来的分数是 90÷(2+3)×2=18×2=36, 36÷2×3=54。36 ? 25 11 。 ? 54 ? 25 2918.(29+43)÷(5+4)=84×8-29=3或43-5×8=3※19. 解法1:2 4 6 1 5 7 7 , ? ,从上两式逆推可知,原分数是 。 ? ? ? 5 10 15 2 10 14 15 6 ?1 7 ? 15 15 1? 7 7 ? 2 ? 7 14解法2:两分数分子、分母的和(2+5)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21,7 7 ? 14 ? 1 15 x ?1 2 解法3:(六年级用) 设分子为X,则分母为2X+1。 ? 2x ? 1 5 7 解得 X=7,分母为 7×2+1=15, 原分数是 。 15 2?3 6 ? 5 ? 3 15或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0.解:设原分数的分子为X,则分母为4(X+4)。 4(X+4)=6X-6 X=11(54)分母是(11+4)×4=60,原分数是11 。 60分数大小的比较21.有时把分数化成循环小数再比较更方便。8 1 12 1 8 12 34 < , > ,所以 < ,又 =0.755? 2 45 17 23 2 17 23 8 12 3 34 所以 < <0.605< < 。 4 45 17 2322.能约分时先约分或先通分,再比较。 ①23
? 101 23 323 ? 10101 23 、 ? ? 、 ? ? 99
? 101 99 999 ? 10101 99所以三个分数相等。 ②因为123456 ? 8 987648 , 所以两分数相等。 ? 123457 ? 8 98765623.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寻找较相近的数进行比较。A? 29 29 ?
293031 ,B ? ,B的分子大、分母小, ? ? 62 62 ?
626160所以分数B大。通分母或通分子(变成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数) 24.解法1:先通分,1 8 1 9 , , ? ? 9 72 8 72分子8和9之间没有别的整数,可用小数,然后化简可得到所求 分数:8.1 81 9 ? ? 72 720 80,8.2 82 41 ? ? 72 720 360(用这种方法可得到无数解) 也可化成分母更大的分数: (也有无数解)1 8 16 1 9 18 17 , ? , 即是所求分数。 ? ? ? 9 72 144 8 72 144 144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55)解法2:也可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 (也有无数解)1 8 1 8 , , 这样 ? ? 9 72 8 64 8 4 8 8 2 8 4 8 8 、 ( )、 、 ( )、 ( )、 , 71 35 70 69 17 68 33 66 65都是题中的解。且可以化成分子是任意自然数的分数。25.把这三个分数变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12 60 20 60 15 60 15 20 12 > > ? 、 ? 、 ? ,所以, 19 95 31 93 23 92 23 31 1926.交叉相乘5 8 ① 和 7 11相同的公分母是两分母的乘积,直接比较两分子(5×11和7×8)的 大小(通分过程简化),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因为 ② 5×11<7×8,所以5 8 < 。 7 1125 13 和 公分母为两分母乘积时,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77 40 25 13 因为 25×40==1001,所以 < 。 77 40 125 333 ③ 和 公分母为两分母乘积时,分子小的分数比较小。 303 800 125 333 因为 125×800=3×333=100899,所以 < 。 303 80027. 这两个分数的两个分母和两个分子都很接近,通分后再比较。 公分母为9, 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为 1=12345×(98761+4)=1+12345×4 第二个分数的分子为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56)1=(12345+1)×9×9 分母相同,第二个分数的分子大,所以第二个分数大。1 借助第三个数(可以是1、 2 或其它数)比较28.与1比:①这三个分数都与1接近,18 1 198 1 1998 1 ,1 ? , ? ,1 ? ? ? 19 19 199 199
1 1 18 198 1998 而 > > ,所以 < < 。 19 199
②1 ? ,1 ? , ? ? ? 862 974
3 971 而 < ,所以 > 974 974 1?1 比:① 第五个最大。 2 3 4 17 100 1 151 都比 小,所以 大, 、、 、 2 301 7 9 35 201 4444443 ② >
提示:第一个分数约分后为 , 229. 与第二个分数分子比分母的一半少, 所以小于1 。 230.4 4?7 7 a c a a?c c < < 。(如果 < ,那么 < < 。) 7 7 ? 10 10 b b b?d d d31.思路1:从7+10=17可知,n=5+7=12。 思路2:7 17 10 < < , 7 n <5×17,85÷7=12??1,n≤12; 5 n 717×7 < 10 n,119÷10=11??9,n >11, 即85 119 1 9 >n> , 12 >n> 11 ,可知□里可以填12。 10 7 7 10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分子、分母加、减同一个数(57)32.①一个真分数,分子、分母都加上一个相同的非零自然数, 这个新分数与原 分数比较,新分数大。 例如:7 9 7 1 9 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2,得 , 比1少3个 , 比1少3个 10 12 10 10 12 1 1 1 9 , 3个 比3个 小,与1相差少的 大,所以新分数大。 8 12 12 12②一个真分数,分子、分母都减去同一个比分子小的非零自然数,这个新分 数与原分数比较,原分数大。 例如:7 5 7 1 5 1 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2,得 , 比1少3个 , 比1少3个 , 8 10 8 10 10 8 1 1 7 3个 比3个 ,与1相差少的 大,所以原分数大。 8 10 10③一个不为1的假分数,分子、分母都加上一个相同的非零自然数, 这个新 分数与原分数比较,原分数大。 例如:23 28 23 8 28 8 的分子和分母都加上5,得 , 比1多 , 比1多 , 20 15 20 15 15 20很明显,原分数大。 ④一个不为1的假分数,分子、分母都减去同一个比分母小的非零自然数, 这个新分数与原分数比较,新分数大; 例如:7 4 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3,得 ,很明显,新分数大。 5 2 ? 10 . 因为 , 所以
大。 ? ? 6543 ? 10 (分子和分母都加1后比原分数大。)34.解法1: M ? 6666662 , N? , ? ?
6666668所以,M>N 。(分子与分母都减去1后,比原分数小。)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解法2: 1 ? M ? 1 ?(58) 6 ? ?
6 1? N ? 1? ? ? 所以M>N。35.解法1: 1 ?83 4
,1 ? ,则 < 。 ? ?
解法2: ,则 < 。 ?
77775 ? 4 8 7 ? > (分子、分母都减去1原分数大) , 5 10 9 7 7 7 7 7 、 、 、 、 都符合条件。□里可填9、10、11、12、13。 9 10 11 12 1336.① 解法1:解法2:当分母相同时, 由4 > 5可知,4×□>5×7,□ 最小是9,(35÷4=8?3);1 可知,7×2> □×1,□ 最大是13, 2由>□里可填9、10、11、12、13。 ※②在□内可以有 7个不同的整数,使1 < 3<13 161 4 13 65 64 4 思路1:因为 ? ,所以□内最大填11;又 ? ,而 ? , 3 12 16 80 80 5所以□ 内的数最小是5,□内可填5、6、7、8、9、10、11这7个 不同的整数。1 思路2:由 < 3可知,1×□<3×4,□ 最大是11;13 可知,4×16< □×13,□ 最小是5, 16由<可知□里可以填11、10、9、8、7、6、5这7 个不同的整数。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③思路1:(59)19 1 19 47 19 > ? ,所以n 最大是94; 又 > ,47n >50×19, 5 95 50 n n[分母(50 n )相同,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50×19÷47=20?10,n 是大于20的整数。 所以 n 应为21~94这74个(94-20=74)连续自然数,但分母是 38、57、76 的不是最简分数,因此代表 n 的不同数值的和为 21+22+23+??+94-(38+57+76) =(21+94)×74÷2-171=4084 思路2: 由47 19 > , 可知,47n>50×19,□ 最小是21, 50 n(50×19÷47=20?10); 由19 1 > ,可知,19×5> n×1,□ 最大是94, 5 n所以n应为21~94这74个(94-20=74)连续自然数,以下同思路1。※37.①当公分母为两分母乘积时,7 n < ,可知,18n>35,n 最小是 36÷18=2; 18 5 n 20 由 < 可知,7n<20×5,n 最大是14 (20×5÷7=14?2), 5 7由n为2~14,和为 ②解法1:(2+14)×13÷2=104。1 2 3 4 4 3 2 , ? ? ? , ? ? 2 4 6 8 11 8.25 5.5 2 4 1 3 3 4 1 4 4 1 大于 小于 ; 、 大于 小于 ; 大于 小于 。 5 11 2 7 8 11 2 9 11 2 2 3 3 4 所以这几个分数有 、 、和 。 5 7 8 9 1 5 解法2: = ,分母不大于10,则分子小于5,大于1, 2 10因此从分子入手考虑。 A.当分子为2 时,2 4 4 1 = > ,又小于 ; 5 10 11 2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B.当分子为3 时,(60)1 3 4 1 3 4 > > ; > > ; 2 7 11 2 8 11 1 4 4 2 3 3 4 C.当分子为4 时, > > ,可填的分数有 、 、 和 。 2 9 11 5 7 8 938.①140=2×2×5×71 4 5 5 < < ,第三个分数是 140 35 28 28 1 3 4 5 7 12 15 20 ②420=2×2×3×5×7,共有8个: 、 、 、 、 、 、 、 。 420 140 105 84 60 35 28 21把这样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39.最大可能值是50 ? 49 ? 99 50 ? 4940.小于20的合数有18、16、15、14、12、10、9、8、6、4, 要使这三个最简真分数的和尽可能大,这三个分数就要尽可能大,它们是17 13 11 13 13 13 13 (在 、 、 中 最大) 、 和 18 14 12 16 15 14 1441.2+3+5+7+11+13+17+19=7777 ? 2 77 ? 3 77 ? 5 77 ? 7 都不是整数,所以A最大是 、 、 ? 10 2 3 5 7 7?3 21 ,找一个分母是7 的整数倍,使它能与21约分后得到分子为3, ? 65 ? 3 195 7 7 21 3 且比 小的分数。196是7的倍数,因此与 最接近的分数是 。 ? 65 65 196 2842.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七、统计(61)1. 根据每班人数相等,可设每班有50人,则平均年龄 (9×50+11×50)÷(50×2)=10(岁) 设每班有30、61、45、?人,结果都一样,若设每班各有1人计算更简便。 (9+11)÷2=10(岁) 因为每班人数相等,每班人数扩大或缩小几倍, 总年龄和总人数也随 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两个班的平均年龄不变。如果人数不相同, 就不能这样解了。2. 此题得100分和90分的人数不同,如用 正确答案是(100+90)÷2=95(分) 就错了。(100×10+90×40)÷(10+40)=92(分)3. 列式为: 60×2÷(60÷20+60÷30)=24(千米)4. 解法1:要求往返的平均速度,需要知道往返的总路程和总时间。但题中都 没有告诉。从表面上看此题无法解答, 实际上不论甲乙两地的距离 是多少,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为计算方便,我们就假设甲乙两地距 离60千米,往返平均速度为: 60×2÷(60÷30+60÷60)=40(千米) 若设两地距离为120千米,同样有: 120×2÷(120÷30+120÷60)=40(千米), 一般遇到这类问题,我们都设两个速度的最简整倍数,计算比较简 便。若不设两个速度的整倍数,也可得到同样结果,但计算就麻烦了。 解法2:也可以假设去时或回来的时间是多少,如设去时用2小时(4小时、 6小时等也可以,计算方便就行)。 则两地距离是 30×2=60(千米)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回来所用时间为 往返平均速度为 解法3:1小时=60(分钟) 去时行1千米用 回来时行1千米用 60÷30=2(分钟); 60÷60=1(分钟) 60÷60=1(小时)(62)60×2÷(2+1)=40(千米)因为往返的路程相等,所以往返1千米平均用 (2+1)÷2=1.5(分钟) 则往返的平均速度为:60÷1.5=40(千米) 解法4:回来时的速度是去时速度的 是回来时所用时间的2倍。 设回来时用的时间为1份,则去时所用时间为2份。 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30×2+60×1)÷(2+1)=40(千米) 60÷30=2倍,那么,去时所用时间注意:如用 (30+60)÷2=45(千米) 就错了,因为往返所用时间不同。5. 题中没有给出甲乙的距离和共行的时间,但步行和骑车所用时间相同, 如 果设各行1小时,那么平均速度为 (8+24)÷(1+1)=16(千米),若设各行 2小时、5小时等,也可得到同样的结果。6. ①题中没有给出上下山的路程和共行的时间,但上山和下山的路程相同, 可计算出行1千米各用的时间。 1小时=60分钟, 平均1千米用 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 ② 60÷5=12(分) (12+3)÷2=7.5(分) 60÷4=15(分钟), 60÷6=10(分钟)(15+10)÷2=12.5(分钟) 60÷12.5=4.8(千米) 60÷20=3(分) 60÷7.5=8(千米)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7. 解法1:假设AB两地的距离为240千米。 按平均速度共用的时间为 去时用 所以回来时的时速为 解法2:去时行1千米用 平均来回行1千米用 所以回来时行1千米用 则回来的时速为(63)240×2÷48=10(小时) 240÷40=6(小时), 240÷(10-6)=60(千米)60÷40=1.5 (分钟); 60÷48=1.25 (分钟) 1.25×2-1.5=1 (分钟)60÷1=60 (千米)8. 按全程的平均速度共行 开始的120千米用去 剩下的路程以每小时300÷50=6(小时), 120÷40=3(小时) (300-120)÷(6-3)=60(千米)速度行驶。9.男生平均每人捐 (9+5)÷2=7(本),女生平均每人捐 (8+6)÷2=7(本), 全校学生平均每人捐 (7+7)÷2=7(本), 共捐 7×(本)10.解法1:按后一种付法平均每月付(300+100)÷2=200(元)如果把第一种付法改为第一个月也付150元, 到期还欠 而每月多付 750-150=600(元), 200-150=50(元),600÷50=12(个)月正好付清。 200×12=2400(元)这台电视机的价格为综合算式:200×[(750-150)÷(200-150)]=200×12=2400(元)。 解法2:设X个月付完。 750+150×(X-1)=(300+100)×X÷2 750+150X-150=400X÷2 150X+600=200X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00 X-150X=600 这台电视机的价格是(64) X=1250X=600750+150×(12-1)=2400(元)11.解法1:移多补少。 第一块地15公顷比平均产量共少 000(千克)这30000千克等于第二块地75公顷比平均产量总共多的, 所以每公顷多 30(千克)第一块地每公顷平均产量比第二块地每公顷平均产量少 =2400(千克) 综合算式: +(千克)解法2:如果都和第一块地的产量同样多,两块地共多 2000×(15+75)=180000(千克) 这多出的部分正好是第二块地75公顷都按第一块地的平均产量计算 后多出的,所以第一块地每公顷平均产量比第二块少 =2400(千克) 综合算式: 2000×(15+75)÷75=2400(千克)※12.解法1:移多补少,把第六名学生比六名学生的平均成绩还多的4 分分给其 他5名学生,则六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 (86+75+89+94+97+4)÷5=445÷5=89(分) 第六名学生的成绩是 89+4=93(分)解法2: 设第六名学生的成绩为X分。 (X-4)×6=86+75+89+94+97+X 6X-24=441+X 6X-X=441+24 5X=465 X=93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则 7人平均收入为 男工收入为(65)※13.解法1:移多补少,把男工收入比7人平均收入多的30元平均分给6名女工, 200+30÷6=205(元)205+30=235(元)解法2:设男工收入为X元。 (X-30)×7=200×6+X 7X-210=1200+X 7X-X=X=1410 X=235※14.解法1:每人少 全班有87.44-87.26=0.18(分) 9÷0.18=50(人)总共少算98-89=9(分)解法2:设全班有X人。 (87.44-87.26)×X=98-89 0.18X=9 X=50※15.解法1:每根增加 总共增加390-388=2(千克) 380+440-388×2=44(千克) 44÷2=22(根)现在这堆钢管有解法2:设现在有X根,则原来有(X-2)根。 390X=388×(X-2)+380+440 390X=388X-776+380+440 390X-388X=44 X=2216. 60×8-50×8=80, 被改动的数原来是90-80=10※17.每人平均数少了76-74=2(个) 88-74=14(个)如果做了88个零件的那个同学也按74个计算,总数少了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说明共有 14÷2=7(人)(66)要使做的最快的同学尽可能多,可设除了做88个的同学以外,其中5人 都做70个,那么,这个小组做的最快的同学可能做 76×7-88-70×5=94(个)18. 三种物体的总重量是 甲物体的重量是 乙、丙重量之和是 丙物体的重量是31×3=93(千克),(93-3)÷2=45(千克) 45+3=48(千克) (48-6)÷(2+1)=14(千克)乙物体重 48-14=34(千克)19.移多补少,则三个数的平均数等于乙数。 乙数为 84÷2=42,丙数是 100-84=16,甲数是 84-16=68。20.设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为1份,则甲数为1.2份,乙、丙两数的和是 3-1.2=1.8(份),每份是 那么甲数是 55×1.2=66 99÷1.8=55,21. 用移补的方法分析,93-91=2(分),91-88=3(分), 将3名女生超过平均分的分数补给2名男生,能使他们的成绩达到平均分, 所以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3÷2=1.5 倍。22. 解法1:出一样的钱应得到同样多的帽子,一班比其他三班各少拿8顶, 说明其他三个班共多拿 一班比平均数少拿 每顶小黄帽 8×3=24(顶),24÷4=6(顶)6.2×3÷6=3.1(元)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少拿3 份,相差 每顶(67)解法2:移多补少。其他三个班每班多拿 1 份,三个班多拿 3 份,则一班 1+3=4(份)。每份有 8÷4=2(顶),6.2÷2=3.1(元)23. 第六次至第九次共得 如果第十次考(428÷5+1.4)×4=348(分)428-348=80(分),则前五次与后五次总分、均分都相同。要使后五次的平均分高于所有十次的平均分,那么第十次至少要考81分。※※24.①解法1:移多补少,后四次比平均分共多得 就比平 均分少得12分。 又第一、二、六次比平均分少 因此第六次比平均分多3×4=12(分), 则前两次3.6×3=10.8(分),12-10.8=1.2(分),则前五次总分比平均分计算的总分少1.2分。 所以,前五次平均分比 a (降低) 解法2:后四次共得 (a+3)×4=4 a+12 (a-3.6)×3=3 a-10.8 1.2÷5=0.24(分).第一、二、六次共得1~6 次再加上第六次共得 +丿4 a +12 3 a -10.8 7 a + 1.2第六次得分 前五次共得分7a+1.2-6 a=a+1.2 6 a-(a+1.2)=5a-1.2,前五次平均分比 a (降低)1.2÷5=0.24(分) ②解法1:后四次比平均分共多得 3×4=12(分),则前两次就比平均分少 12分。 又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得2分,所以第一次比平均分少得7分, 第二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所以后五次的平均分比a (提高) 解法2:后四次共得(68)次比平均分少5分,那么后五次比平均分共多7分。 7÷5=1.4(分)。 2a-12(分), a-7(分), a-5(分)。4a+12(分),前两次共得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得2分,所以第一次得 第二次得 后五次的平均分比 a (提高) [(4a+12)+(a-5)]÷5-a=1.4(分)※※25.剩下得一等奖的10-4=6(人)共多得3×6=18(分),调整后得二等奖的 20+4=24(人)比按原二等奖平均分多得 1×24=24(分), 这 18+24=42(分)是原来一等奖的后4人比原二等奖平均分多得的总分, 42÷4=10.5(分)。所以原来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多26.观察6组数可以发现,6组数每个相同数位上两个数之和都相等, 说明六组 数中两个数的和都相等。 根据(和相等的两个数相乘,这两个数相差越小积越大)的道理, 可知: ②<①<⑤<⑥<③<④27.①原三位小数的千分位不舍去时,最大是 4,所以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3.014; 原三位小数的千分位最小是 5 时,才能往百分位入&1&, 百分位原来是0时,结果才能是3.01。所以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3.005。 ②把 a 精确到0.01时,近似值是2.90,则 a 的范围是2.895≤a<2.905。 ③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所取的近似值是0.050,这个数必须小于0.0505,且大 于或等于0.0495。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28. ①2.4 × 5=2.4 ÷ 0.2 ②0.25 × 400=10 × 10 ④0.05 ÷ 0.05=0.05 × 20(69)或 2.4 ÷ 5=2.4 × 0.2 ③0.84 ÷ 0.2=4 + 0.229. ①0.1÷0.01×0.001÷0. ②38.45÷0.93>38.45×0.93 ③18.74×5.6=187.4×56÷100④93.86×58.4+3<93.86×(58.4+3) ⑤0.4×(37.5+6)<0.4×37.5+630.25.8÷(1+1.4)=10.75(差)25.8-10.75=15.05(减数)31.两个数的商是0.1,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缩小100倍,商是1000。32. 余数最大是5,当余数分别是1~5时,这样的数有1×6+1=7;2×6+2=14; 依次还有21, 35。 28, 这些数的和是7+14+21+28+35=105。33. 解法1: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多2。 设三个连续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是a、b、c,依题意得: bc-ab=114 2b=114 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c-a)×b=114 b=57 57-1=56解法2:设这三个自然数分别为(a-1)、a、(a+1)。 a(a+1)-a(a-1)=114 a(a+1-a+1)=114 2a=114 a=114÷2 所以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是 a=57 57-1=56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34.列式为:(35-2)÷(4-1)=11 (小数)(70) (大数)11+35=4635. 设这个数为X。 X + X = 2 X X - X = X × X = ×丿 X ÷ X = 0 X 1 3 62即 2X+X2=36-1(2+X)X=35 因为 35=7×5 所以这个数是5。A※36. 设图中余下的四个圆圈的数分别为A、B、C、D。 D=(13+17)÷2=15 A+15=B+17,可知A比B大 17-15=213B C DX 17又B是A和13的平均数,所以B比13大2, 故B=13+2=15, A=15+2=17, C=(17+15)÷2=16, X=16×2-13=1937.从两个书架上借出同样多的书后差不变。两个书架原有书也是相差24本。 (836+24)÷2=430(本) 836-430=406(本) (第一个书架原有的书) (第二个书架原有的书)38.462÷(2×10+1)=22(个) (弟)462-22=440(个)(哥)39. 把丙看作1倍数。 从图中看出109减去3个后,甲 恰好是乙的2倍,乙加上2个等于丙 五年级下册思考题解的 2 倍,那么甲减去3后再加上 2×2=4(个), 就是丙的2×2=4倍。 所以 丙有(71)(109-3+2+2×2)÷(1+2+4)=16(个)乙有 16×2-2=30(个),甲有 30×2+3=63(个)40. (20+40)÷(3-1)=30(千克)(第一袋原有) 30+20=50(千克) (第二袋原有)41. 解法1:从图中看出,甲仓取出的10吨加上乙仓运进2吨的3倍的和, 正好 等于乙原有存粮的 5-3=2倍。 8×5=40(吨)乙仓原存 (10+2×3)÷(5-3)=8(吨),甲仓原存 解法2:设乙原存粮X吨,则甲原存粮为5X吨。 5X-10=(X+2)×3 X=8 甲仓原存粮8×5=40(吨)42.解法1: 在男孩看来,黄帽子比红帽子多 5 顶, 男孩看不见自己头上的那 顶, 实际上黄帽子比红帽子多 5+1=6(顶);在女孩看来,黄帽子是红帽子的2倍,也就是说,当红帽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