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内热之消渴,胸闷气短头晕乏力困倦乏力属于2型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人气:1730¥20.50展开厂商:浙江天一堂药业有限公司为确保你的隐私,请输入验证码1. 税费=购买单价x件数x跨境电商综合税率。2. 根据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个人单笔交易限值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人民币20000元。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金芪降糖胶囊商品名称:金芪降糖胶囊拼音全码:主要成分:性状: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益气。主治气虚兼内热之消渴,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用于轻、中型2型糖尿病。规格型号:<dd data-v-.4g*80s用法用量:饭前半小时口服,一次6~8粒,一日3次,疗程二个月或遵医嘱。不良反应:较轻微,偶有鼻塞、嗜睡和腹泻等副作用禁忌:孕妇忌服。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药物相互作用:
<span class="introduct-bd" data-v-月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浙江天一堂药业有限公司
¥90.00¥90.00¥83.89¥57.00若商品在90日内到货,我们会通过邮件、短信来通知您哦~电话:邮箱:添加到我的收藏抱歉,您选购的商品总额已超限额¥2000,请分次购买>> >>糖尿病导致口渴厉害尿多,用了很多药物效果都不明显。
糖尿病导致口渴厉害尿多,用了很多药物效果都不明显。
病情描述:
糖尿病有段时间了,口渴厉害喝水很多,尿液闻起来味道重。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23842条
医生建议:你所述疾病是糖尿病试试金芪降糖胶囊,主治气虚兼之消渴病,易饥,等,用于轻中型糖尿病。平时饮食方面的情况控制好,注意监测血糖的情况。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就诊科室:
病变部位:
典型症状:
混淆疾病: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邹旺辉&主治医师河南省职工医院急诊科
赵晓楠&医师河南省职工医院急诊科
洋&医师河南省职工医院急诊科
陈勇&副主任医师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
陈莉&副主任医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李庆&副主任医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内科热门问答
内科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相关疾病问题
【双参龙胶囊(格拉丹东)】
用于外科手术时预防出...
健客价:&#165;35.00
膀胱炎,淋病,中耳炎...
健客价:&#165;7.00
本品为内科感冒类、骨...
健客价:&#165;5.00
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
健客价:&#165;3.80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
健客价:&#165;18.00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内科...
健客价:&#165;16.00
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动过...
健客价:&#165;16.80
1.50mg每日:与促黄...
健客价:&#165;950.00我父亲有糖尿病,血压有时高,并在去年做了血管支架手术,现在行走脚无力,轻飘、酸软.头晕_百度知道
我父亲有糖尿病,血压有时高,并在去年做了血管支架手术,现在行走脚无力,轻飘、酸软.头晕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家人正在用蜂胶保养,很不错,你也可以试试
采纳率:15%
血管堵塞,心脏供血不足才会做支架手术的吧,因为心脏血管供血不足,所以你父亲很容易感到劳累的,心功能不好,血液有时候没有及时供到脑部,就是脑部一时缺氧,所以才会引起头晕那些。平时注意别劳累,劳累的话心承受不起。心情起伏不能太大,大喜大悲都会引起血压高的,每天都要吃降血压的药,还有那些心血管的药也要每天都吃,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都要定期回医院检查下,输液通下血管,不管身体有没有异样都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做些适当的锻炼,保持好心态就好了。我家也有心血管病人,这些都是一定要注意的。至于糖尿病的饮食也要遵循医生的嘱咐
你好:你主要还是需要药物配合治疗的。因为冠脉支架或是冠脉搭桥的情况只能是缓解一根血管的堵塞,避免了心梗的危险发生的情况,降低了危险,其他的如果有轻度堵塞的情况还是会引起胸闷的。建议还是药物配合治疗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yodak
保健是关键,要不你试试,我这边有营养师,我见好多人都能调好, 联系
辽宁先臻制药生产的金芪降糖胶囊,以黄连、黄芪、金银花为主要成份的中成药,主治气虚兼内热之消渴,症见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气短乏力等用于轻、中型2型糖尿病。 先臻制药下属的盛生药房现举行九月促销活动,买十盒只需500元,全国免邮费。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5-8855。
糖尿病,血压没有控制吗?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血管支架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糖尿病治疗方法集合【中医正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93贴子:
糖尿病治疗方法集合
祝谌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原导读:“我观察糖尿病十数年之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糖尿病不外上述五种类型,要灵活运用随症加药。”霸气吗?没错,这就是祝谌予老先生的原话。中医书友会曾发过何绍奇先生谈糖尿病治疗的两篇文章,与本文祝老的经验颇为吻合,小编一次性找来了祝老治疗糖尿病的三篇文章,大家回复“糖尿病”可5篇文章一并查看(不用谢,哈哈)。  小编还想说,第一糖尿病也不是什么不能治的病,第二咱们书友中卧虎藏龙,大家可以把自己治疗糖尿病的医案写出来分享,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糖尿病的记载。当时称之为“消渴”病。在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说消渴病“每发小便至甜”,这个发现比英国发现糖尿病早几百年。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历代医家都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中说“其病多发痈疽”。《河间六书》中说:消渴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宋代以后又把消渴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中国古代限于历史条件,以症辨证,出现多饮、多尿即谓之“消渴”。从现代医学的化验来看,多饮、多尿并不都是糖尿病,如甲亢、尿崩症虽然都有多饮、多尿,但血糖、尿糖正常,不能称为糖尿病。但不出现多饮、多尿而血糖、尿糖均高,也称之为糖尿病。因此不能把消渴病与糖尿病划等号,诊断糖尿病要依据化验来定。从现代医学来看,糖尿病为一种慢性进行性内分泌代谢病。一般分为两大类型:一、依赖胰岛素型糖尿病(又称为青少年发病型,也称Ⅰ型糖尿病)。二、非依赖胰岛素型糖尿病(又称成年发病型也称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发病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依据近年的研究,大致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学论。糖尿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尤其在成年发病型中,遗传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青少年发病型中约有半数有家族史。2、病毒感染学论。某些青少年型糖尿病在发病前,先有过某些病毒感染,包括腮腺炎、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3、自身免疫学说。.由于某些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胰岛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使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现已用荧光免疫技术,青少年型糖尿病人血中测出了胰岛细胞抗体(ICA),属于IgG。而且发现一部分青少年型糖尿病人可同时患有其他和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如伴有慢性甲状腺炎、甲亢、重症肌无力(恶性贫血等,据推测,青少年型糖尿病人可能在遗传的基础上,由于自身免疫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而引起胰岛损害。成年型糖尿病多数可能是由于过度肥胖,使肌肉、脂肪等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减少或敏感度下降,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因此即使血中胰岛素水平很高,还是患有糖尿病。4、升血糖素过多学说,此学说目前证据还不够充分。总之糖尿病还不能以某个学说能说清楚,国际间仍在研究病因的问题。现在全世界对糖尿病人生命最大的威胁是心血管病并发症,因此都在研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防治问题。我国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较早。《内经》中就有记载,称之为“消渴”或“消瘅”。历代医家对于消渴病都有论述。关于消渴病的病因在《素问》中说:“此人必数食甘类而多肥也。肥者令人肉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有认为嗜酒可致消渴,如《千金方》载“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者”;有认为精神因素诱发消渴,如《河间六书》云:“消渴者 ……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之所成也,此乃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也有认为房室不节,精虚肾燥,发为消渴。如《诸病源候论》云:“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者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传致水液,故随饮小便”。根据我的临床观察,本病的发病因素是综合的。尤其是嗜酒、善食膏腴和精神过度紧张三者综合而发病者较多。中医认为积热伤阴、阴虚火炎,耗损肺、脾(胃)、肾诸脏。热伤肺阴,则津液干枯,不能敷布,故多饮而烦渴不止,谓之上消;热伤胃阴,则胃火炽盛而善饥多食,肥肉消瘦,谓之中消;热伤肾阴则肾阴不足,精气亏虚,固摄无权,精微不藏多尿而频,或尿膏脂,或发甜,谓之下消。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谓之三多;体重减轻、消瘦谓之一少。“三多一少”多见于糖尿病初发之病人。近来临床所见Ⅱ型糖尿病人并不多饮但口干,食欲不振但有饥饿感,夜尿频频,腰腿酸软无力,常感乏力多汗。有这类症状的人即应检查血糖、尿糖,以便确诊。素有血压高、冠心病的病人要注意检查血糖、尿糖,以免漏诊糖尿病。中医治疗糖尿病要辨证证分型,我多年临床观察,糖尿病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分述如下:1、气阴两虚型。症见多饮、多食、多尿,全身乏力,消瘦,易感冒,腰腿酸软无力,也有的病人口干而不多饮,有饥饿感而食欲不振,夜尿频频,但舌质淡暗,乏力显著,脉象沉细均属气阴两虚型。此型在Ⅱ型糖尿病人中最为多见,治法用益气养阴法。我自拟处方称为降糖基本方:生黄芪、生地(大便溏者用熟地)、苍术、玄参、葛根、丹参。方义:生黄芪益气、固表,治疗乏力、多汗,增强体力;生地益肾滋阴、生津润燥,但生地重用30克可使人腹泻便溏,凡大便平时不干或溏便者应用熟地;苍术性燥有敛脾精、降血糖作用,配伍玄参可制苍术之燥又降血糖;葛根生津,有活血作用;丹参清血热、活血瘀作用。我在临床观察,用血液流变学测试,糖尿病人都有血瘀现象,所以用葛根配丹参,对于气阴两虚型的以此方为基本方,根据症状要随症加味。多饮加花粉、乌梅;燥热加黄芩、黄连;多汗加沙参、麦冬、五味子、生牡蛎;善饥、多食加玉竹并重用生熟地;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黄连、茯苓、白术;皮肤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下身搔痒加知母、黄柏;失眠加枣仁、五味子、女贞子、首乌藤;入睡难加夏枯草、半夏、百合;腰酸痛加川断、杜仲、枸杞子、桑寄生;夜尿多加枸杞子、川断、益智仁;腿凉加桂枝;腿麻加鸡血藤、豨莶草;腿痛加灵仙、狗肾;腿抽筋加木瓜、伸筋草;心悸加党参、麦冬、五味子、柏子仁;胸前痛加菖蒲、郁金;后背痛加羌独活;牙龈肿痛加柴胡、龙胆草。2、阴虚火旺型。症见口干、思饮、有饥饿感、心烦、睡眠多梦、大便结、舌红绛、脉弦数。常用一贯煎加黄芩、黄连为主方治之,处方: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黄芩、黄连。方义:一贯煎滋阴补肝肾,黄芩、黄连清肺胃之火。3、燥热入血型。症见三多症状或口干而饮水不多,自感燥热殊甚,身痒,牙龈肿痛。本类型之特点是疖肿频生,尤以颈部及后背为甚,唇红、舌绛、脉数。当以清热养血为治。方用《万病回春》之温清饮为主方治之,处方: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子、川芎、当归、白芍、生地。若感染严重或化脓者可加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紫地丁、桔梗等药。方义:清肺胃肾之火,养血清血为治。 .4、血瘀型。症见口干渴、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腹静脉青紫,身有刺痛或胸腹内某处疼痛不移,这些都属血瘀症状。自拟降糖活血方如下: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可加桃仁、红花、鸡血藤等.,本类型病人常有气阴两虚症状,因此常合并基本方治之。方义:广木香行气,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等均为活血化瘀之药。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用木香。5、阴阳两虚型。症见腰膝寒冷,口干而不思饮,男子阳痿,舌质暗、脉沉弦。本类型病人均为晚期糖尿病肾病,常兼有眼病,甚至失明,或见浮肿。此类病人极为难治,常用桂附地黄丸为主方。眼病视力减退或眼底出血可加川芎、白芷、菊花、青葙子、大小蓟、谷精草、木贼草、草决明等,眼底出血不止可加三七粉。方义:桂附为补阳之品,六味丸为滋肾阴之用,二者合用则阴阳均补。我观察糖尿病十数年之久,采用中医辨证方法,糖尿病不外上述五种类型,要灵活运用随症加药。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颇为常见,我仍以中医辨证为基础加些降压、强心药治之。【本文摘自《家庭医学》1996年第3期,由中医书友会
祝谌予:糖尿病的饮食宜忌导读:本文是祝老先生写给普通患者看的文章,提醒大家哪些情况可能是自己得了糖尿病,得病以后要注意什么,吃什么能引起血糖波动等等。可以算作本次祝老糖尿病治疗经验大分享的补充篇。回复“糖尿病”可查看中医书友会给大家编校的“糖尿病”文全5篇。漫谈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临床上发现一些人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想在此对一些常见问题谈谈看法。有一女性患者自42岁起常觉腰痛腿软,行走时会不自觉地跌倒,或突感头晕乏力,先后4年经多方诊治未见疗效,后在全面体检中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巳达12.83mmol/L(正常值为3.2~5.6mmol/L):一男性患者腹泻2月余,日泻三四次至十余次不等。后诊为糖尿病;另有一老年患者感皮肤瘙痒难忍,就诊于皮肤科,主治医师瞩其查空腹血糖后,诊其为糖尿病。或许有些人会奇怪,上述3名患者并无多饮、多食、多尿,为什么竟然也是糖尿病?其实类似的病例比比皆是。因糖尿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组临床综合征群,常表现为烦渴、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然而相当一部分甚至多数患者并无上述症状,仅于全面体査或出现合并症时才被发现。经临床观察,下述症状如腰酸腿沉、头晕乏力、易感冒、皮肤瘙痒或妇女外阴瘙痒、视力下降、腹泻等常常是糖尿病的表现,如能及早诊治,必可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俗语说得好“治病不如防病”,防患于未然则更好。糖尿病不仅表现为高血糖,还会继发引起各种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更为严重的是它会继发引起各种合并症,如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失明、肢端坏疽等,最后常因肾衰导致死亡。一些人因对糖尿病特别是对其并发症认识不够,未能及早预防和及时治疗。防治糖尿病有四点要提醒大家注意。1、注意锻炼身体。中医认为体质虚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要经常散步,打太极拳等。2、控制饮食,调节情志,节律生活。中医认为过食膏腴体肥可致病;嗜酒可致病;精神过度紧张可致病;房室不节、劳欲过度可致病。有因必有果,如能有效地控制致病因素,自然可以减少发病的可能。3、糖尿病有遗传因素。父母患糖尿病其子女中有50% 会患病。经临床观察,因遗传因素而发病的患者多与饮食习惯有关。男性喜饮酒,女性喜甜食,则发病率明显高于同辈。4、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病率亦较正常人高,更应加强预防意识。如上文所述,锻炼身体和控制饮食不仅能防病,亦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进展。合理调控饮食尤为重要。大多数患者都知道主食过多易使血、尿糖升高,但往往忽略了主食过少容易出现酮体的事实。一般体力劳动者每天控制主食在400~450克左右,脑力劳动者在300克左右即可。经临床观察证明,许多食物均可引起血、尿糖波动。水果类有桔子、苹果、柿子、梨、桃、 葡萄、西瓜、罗汉果、大枣、菠萝、香蕉、荔枝等;蔬菜类有西红柿、韭菜、香桩、茴香;粮食、豆类有鲜玉米、白薯、蚕豆;还有酒类(包括啤酒)及甜食类。象现在很普及的火锅,很多人吃后血糖升高了,究其原因在于调料中有黄酒和韭菜花。有助于血、尿糖下降的食物有荞麦面、绿豆、苦瓜、西瓜的青皮、柚子等。有报道南瓜可降糖,但要注意不要与北方习惯说的南瓜,亦叫倭瓜的混为一谈。临床上更多的患者在饮食控制的同时,亦应用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西药、胰岛素和中药。口服降糖西药现在应用广泛,品种繁多,一般可有效控制血糖,但多数药物久服会损伤肝、肾功能。唯一不伤肾的降糖药为糖适平,其降糖效果又不甚令人满意。胰岛素能更好地控制血、尿糖,并可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故而常应用于I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和手术或抢救中的患者。但因其有依赖性,而且长期使用不方便,故对于II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应慎重使用。中药完全不同于西药。中药降糖效果不如西药迅速,但其作用持久,且无毒副作用。通过全面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促其胰岛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则血、尿糖自降。中医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通过辨证施治可十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糖尿病并发症,此点较之西药有明显的优势。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时会出现饥饿、多汗、心悸、手抖等症状,此为低血糖反应,也是常被患者忽视的一个问题。多因西药用量过大而致。血糖是脑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短暂的低血糖可导致脑功能不全,严重和持续时间较长的低血糖可引起脑死亡。因此,西药用量不宜过大,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应及时调节口服西药或胰岛素用量,酌情减量,避免发生昏迷或更严重的后果。谈了这么多,都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问题,希望能对广大患者有所助益。【本文摘自《家庭医学》1998年第3期,
董振华:祝谌予治疗糖尿病导读:本文是小编此次给大家整理的祝谌予治疗糖尿病经验的第二篇文章,名师高徒,清清楚楚,不愧是全国中医药继承工作的优秀论文。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祝谌予:中医药治疗糠尿病》,回复“糖尿病”可查看中医书友会给大家编校的“糖尿病”文全5篇。祝谌予治疗糖尿病经验举要祝谌予老师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六十年,素以倡言中西医结合著称,更以擅治糖尿病见长。祝师根据中医学理论,继承施今墨先生之经验,在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展和创新,兹就笔者随师学习所得,介绍如下。阐发病机,辨证结合辨病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消瘅病证的范畴,目前多数医家临床仍按消渴对其进行辨治。祝师强调既要明确中医的证,又要明确西医的病,病人虽有三消症状,但血糖、尿糖检查正常者,并不一定是糖尿病,如尿崩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亦有已确诊为糖尿病而无三消表现者,如老年性糖尿病、隐性糖尿病,往往于健康查体或出现合并症就诊时才被发现,所以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但不等同于消渴病,二者不能混淆,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祝师诊治糖尿病,在运用传统望、闻、问、切等宏观辨证方法的同时,常结合血糖、尿糖、酮体、血液流变性测定等微观检测指标,尽可能掌握定性和定量资料,以便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等情况,这样综合分析,有利于进行辨证分型,增强遣方用药的针对性。在治疗过程中对上述各项实验室指标定期复查,能判断病情的进退趋势,一俟主观症状消除,血糖、尿糖检查仍然偏高,则重用经药理研究证实有降糖作用的中药,侧重于辨病治疗。《灵枢&#x2022;五变篇》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祝师认为,糖尿病发病除与素体阴亏、禀赋不足的体质有关外,其致病因素是综合性的,尤其以嗜啖酒醇、喜食膏腴和精神过度紧张三者居多。初起积热伤阴,燥热炽盛,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基本病位在肾,因肾藏精、主水,为全身阴液之根本。祝师临床观察到,绝大多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具有乏力神疲,少气懒言,不耐劳累,易患感冒,舌体胖大或齿痕,舌质淡暗,脉虚无力的气虚见证。推究其理,或因阴虚日久,无以化气;或因脾虚不运,水谷精微直趋膀胱,随尿液渗漏于外,既伤阴津,又耗元气,造成气阴两伤,脾肾俱亏的病理变化。若治疗、调摄失宜,随病程之延续,则阴损及阳、气虚血瘀,终至阴阳俱损、五脏受累,发生晚期多种合并症。因此,祝师治疗本病,不独执滋阴清热一法,而是把握气阴两伤、脾肾俱亏、络脉瘀阻之基本病机,以益气养阴、培补脾肾、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随证变通,取效满意。对药组方,重视培补脾肾祝师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系统总结了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他提出传统的三消辨证分型方法不适于糖尿病病情,主张用阴阳、脏腑、气血辨证合参,将本病分为5型进行辨证论治:①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兼予活血,方用自拟降糖对药方(生黄芪、大生地、苍术、元参、葛根、丹参);②阴虚火旺型,治宜滋阴降火,方用一贯煎加味(北沙参、麦冬、枸杞子、生地、当归、川楝子、黄芩、黄连);③燥热入血型,治宜清热凉血,兼予益气养阴,方用温清饮加味(黄芩、黄连、黄柏、山栀、川芎、当归、生地、白芍、生黄芪、苍术、元参);④阴阳俱虚型,治宜温阳育阴、益气生津,方用桂附地黄汤加味(炮附片、肉桂、生地、熟地、山萸肉、怀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生黄芪、苍术、元参);⑤瘀血阻络型,治宜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方用自拟降糖活血方(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丹参、葛根、苍术、元参、生地、生黄芪)。由于阴阳互根,气血相关,阴可及阳,阳可及阴,气病延血,血病碍气,临床所见糖尿病单纯、简单的类型少,交错复合的类型多,所以辨证分为5型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气阴两伤、血瘀不活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故祝师常把降糖对药方做为基本方加减化裁。降糖对药方由生黄芪30g,生地30g,苍术15g,元参30g,丹参30g,葛根15g共3组对药构成。方中生黄芪配生地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固腠理与生地的滋阴凉血、补肾固精之作用,防止饮食精微漏泄,使尿糖转为阴性。苍术配元参降血糖系施今墨先生之经验,一般认为治消渴病,不宜用辛燥之苍术,施今墨云:“用苍术治糖尿病是取其‘敛脾精,止漏浊’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元参之润,可展其长而制其短”。上述两组对药,黄芪益气,生地养阴;黄芪、苍术补气健脾,生地、元参滋阴固肾。总以脾肾为重点,从先后天二脏入手扶正培本,降低血糖、尿糖确有实效。葛根配丹参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降低血糖则为祝师近年研究糖尿病用药配伍经验所得;糖尿病患者多瘀,血液呈浓、粘、聚状态,流动不畅,葛根伍用丹参生津止渴,通脉活血,使气血流畅,提高降糖疗效。3组对药相伍,益气养阴治其本,活血化瘀治其标,相辅相成,标本兼顾,且经药理研究均有降低血糖之功效。祝师应用本方,每根据病情不同,加减用药。如:尿糖不降加天花粉20g,乌梅10g;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饥饿感明显加玉竹15g,熟地30g;烘热阵作加黄芩10g,黄连5g;上身燥热,下肢发凉加黄连5g,桂枝10g;尿酮体阳性加黄芩10g,黄连5g,茯芩15g;皮肤瘙痒加白蒺藜10g,地肤子15g;下身瘙痒加知母10g,黄柏10g或苦参10g;心悸加菖蒲10g,远志10g;失眠加女贞子10g,首乌藤15g;大便溏薄去生地,加熟地30g,白术15g;阳痿不举加仙茅10g,仙灵脾10g,肉苁蓉15g,甚或加大蜈蚣2条;腰痛加川断15g,桑寄生20g,枸杞子10g;两膝酸软无力加千年健15g、金狗脊15g。病人若经汤药治疗数月,达到空腹血糖基本正常,24小时尿糖阴性时,则改配水丸坚持长期服用,巩固疗效。自出机杼,首创活血化瘀自古以来,在有关消渴病或糖尿病的诸文献中,从未发现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的记载。祝师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合并有慢性血管、神经病变时或者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者常常伴有瘀血表现,诸如肢体疼痛、麻木,皮肤青紫,心前区疼痛、痛处固定不移,面部晦暗,半身不遂,妇女闭经或经量稀少,黑紫血块,舌质淡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舌下络脉青紫、怒张等等,祝师最先提出采用活血化瘀法,开创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现代医学研究经病理解剖发现,部分糖尿病人胰腺血管存在着闭塞不通现象。约70%的糖尿病病人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由于动脉粥样斑点的形成,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再加上血液流变性异常,血粘度增高,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造成血栓形成,血流缓慢,血液瘀滞和微循环障碍,均说明糖尿病血瘀证是有其病理生理学基础的。祝师认为,糖尿病血瘀证主要由气阴两虚导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缓慢涩滞,而成瘀血,即所谓“气虚浊留”。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津亏液少则血液粘稠不畅亦可成瘀,即所谓“阴虚血滞”。瘀血形成后又可阻滞气机,津液失于敷布,加重糖尿病病情而出现多种并发症:瘀阻于心脉可致胸痹心痛;瘀阻于脑络则成中风偏枯;瘀阻于肢体则麻木、刺痛,甚至脱疽;瘀阻于目络,可致视瞻昏渺;瘀阻肾络则尿闭水肿。治疗糖尿病瘀血证,祝师用自拟降糖活血方:广木香10g,当归10g,益母草30g,赤芍15g,川芎10g,丹参30g,葛根15g,苍术15g,元参30g,生地30g,生黄芪30g。方中生黄芪、生地、苍术、元参益气阴、补脾肾以治本,俾气阴旺则血行畅;丹参、葛根、当归、川芎、赤芍、益母草、广木香活血行气,逐瘀生新以治标,共奏气阴双补、活血降糖之功。本方治疗气阴两虚兼瘀血型糖尿病,不仅能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尿糖,而且可以纠正异常的血液流变性指标,预防和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祝师强调,使用活血化瘀法必须辨证,气血相关,不可分离。气虚血瘀则益气活血;气滞血瘀宜行气活血;阴虚血瘀则养阴活血。如祝师治糖尿病并发中风偏瘫常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并发高血压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合并肝硬化、肝脾肿大常用膈下逐瘀汤加味等等,皆不脱离辨证论治的原则。标本兼顾,探索合并症的防治糖尿病中晚期产生的血管、神经慢性合并症是使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至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祝师认为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属本虚标实之证:气阴两伤、脾肾阳虚、阴阳两虚为本;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水湿不运等为标;治疗宜标本兼顾,常用降糖对药方化裁治之。合并心血管病变,症见胸闷刺痛、心悸气短者加冠心II号方(川芎、丹参、赤芍、红花、羌活)或生脉散(菖蒲10g,郁金10g,羌活10g,菊花10g。)合并脑血管病变,症见半身不遂、舌蹇语涩者,气虚血瘀加补阳还五汤;气滞血瘀加血府逐瘀汤,再加生蒲黄、白术、豨签草、鸡血藤等通络之品。合并糖尿病肾病,多为脾肾不足,阴阳两虚,挟有瘀血。蛋白尿重用生黄芪50g,再加怀山药10g,益母草30g,川断15g,白花蛇舌草30g;镜下血尿加生荷叶10g,生侧柏叶10g,生艾叶10g,生地榆30g;肢肿尿少加车前草30g,旱莲草15g,川萆薢15g,石苇15g,防己10g,茯苓20g。合并下肢闭塞性脉管炎,症见患肢胀痛、皮色及趾甲青紫、末梢发凉者加苏木10g,刘寄奴10g,鸡血藤30g,地龙10g,红花10g,桂枝10g,当归15g。合并视网膜病变,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者加川芎10g,白芷10g,菊花10g,青葙子10g,谷精草10g,草决明30g;眼底出血加茺蔚子10g,大、小蓟各15g,或云南白药每服1/8瓶,每日2次。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症见肢体麻木、刺痛或灼痛,四末不温者以自拟四藤一仙汤(鸡血藤30g,钩藤15g,海风藤15g,络石藤15g,威灵仙10g)加豨莶草20g,桑枝30g,木瓜10g。合并糖尿病性腹泻,症见大便溏泻、腹胀肠鸣、喜温喜按者用熟地易生地,再加苏梗、藿梗各10g,白芷10g,生薏仁30g,诃子肉10g,肉豆蔻10g,健脾行气,燥湿止泻。附:病案举例1.杨某,女,60岁,退休工人。日初诊。发现糖尿病2月,3月27日查空腹血糖332mg%,午餐后2小时血糖497mg%,尿糖( + + + + )。现症:口干思饮,易饥,尿频量多,腰酸膝软,控制饮食每日300g。舌淡暗,脉细滑。辨证属气阴两伤,脾肾不足,燥热炽盛。治以益气养阴,培补脾肾,清热润燥。降糖对药方加黄芩10g,黄连5g,花粉20g,枸杞子10g,桑寄生20g,鸡血藤30g。服药20剂,诸症明显减轻,但是血糖、尿糖复查未降。守方再服1月,6月2日查空腹血糖168mg%,午餐后2小时血糖134mg%。以上方加减,隔日1剂,连服3月,9月4日查空腹血糖111mg%,午餐后2小时血糖128mg%,尿糖(一)。就诊期间一直未服降糖西药,疗效满意。2.王某,女,33岁,工人。日初诊。确诊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6年,因反复发生酮症酸中毒而注射胰岛素。近查空腹血糖362mg%,现“三多”症状明显,视物模糊,乏力腿软,大便干结,两三日一解。月经量少,色黑,10天方净。每日用胰岛素总量48U。舌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阴两伤,兼有燥热瘀血,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方用降糖对药方加川断15g,菟丝子10g,知母10g,黄柏10g,杭菊花10g,谷精草10g,黄芩10g,黄连5g,花粉20g,枸杞子10g。服药48剂,“三多”症状减轻,体力增加,空腹血糖321mg%,改用降糖活血方加菊花10g,谷精草10g,草决明30g,再服2月。药后“三多”症状消失,胰岛素用量减至每日40U,空腹血糖175mg%。以后治疗过程中血糖基本波动于200mg%左右,未发生酮症酸中毒,病情稳定,并能参加一般劳动。(本文为1992年度全国中医药继承工作优秀论文)【本文摘自《中国医药学报》1993年第8卷第1期,由中医书友会
何绍奇:我治糖尿病的方法导读:虽说“四桑苦瓜汤”治疗糖尿病,但从绍奇两案看来,苦瓜一直用,而四桑则不尽然。揣其原理,应是标本缓急之故。所谓辨证而后论治,治应是有步骤、有节奏的。读完的感觉就是,糖尿病也是可以治治的嘛!是好文章,大家参考一下。我治糖尿病糖尿病的病理是气阴两虚,病及五脏,以脾肾为重点。气虚责之于脾。脾虚的形成与饮食直接有关,还和缺少运动与体力劳动、精神紧张压抑有一定关系。脾虚者形盛气弱,痰湿内盛,血行迟缓,常见表现有疲倦乏力、肥胖等。阴虚责之于肾。中老年的阴虚,多为肾阴亏耗(年幼的糖尿病患者,则为先天不足),可由五脏六腑虚损引起。这就是张介宾说的“久病不已,穷必及肾,害必归阴”。阴虚则阳亢无制,水火失衡,五内燔灼。肾阴虚表现为渴而多饮多尿,夜尿多,头晕目眩,腰酸脚软,体重骤减等。基于糖尿病缘于气阴两虚及兼挟瘀血、痰浊的认识,我治糖尿病,常用自拟“四桑汤”为基本方(桑叶、桑椹、桑白皮、桑寄生)加减治疗。方中桑叶甘寒微苦,古方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都用它来治疗燥热伤肺。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所含脱皮固酮能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可降血糖。桑椹甘寒,滋肝肾,补阴血,润肠道。《本草经疏》云:“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阴之药,”唐以前即用它治疗消渴。桑白皮性寒凉,有清泻肺火之功,《别录》说它能疗“热渴”,宋人方书中常用以之治疗消渴。桑寄生苦而甘平,除了可祛风湿、补肝肾、降血压、抗病毒外,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经十多年使用,初步验证了此方对降低血糖、改善症状有一定作用。后来,我又在方中加用了苦瓜,是谓“四桑苦瓜煎”。苦瓜不仅可降糖,也能降压、降脂,苦而不燥,凉而不凝,可用鲜者榨汁,1次1-2根,1日2次服用,怕苦者以之入煎剂中。气虚者加黄芪、黄精、山药、白术、苍术(二术用来健脾助运化);阴虚者加生地、熟地、麦冬、天冬、枸杞子、玄参、女贞子、五味子、仙人杖;燥热者加石膏、黄连、天花粉、知母、地骨皮、功劳叶;血瘀者加丹参、鬼箭羽、葛根、赤芍、川芎、当归、益母草或茺蔚子;血脂高者加泽泻、干荷叶、虎杖、草决明、首乌、山楂。2型糖尿病患者若能坚持服药2-3个月,可停用西药降糖药,血糖恢复正常,症状也相应得到改善。治疗过程中,应适当地控制主食、戒酒,适当体育运动也很重要。曾治李某,男,52岁,日初诊。既往有高血压、哮喘、冠心病病史,近两个月来体重骤减,乏力,口干,常有饥饿感,大便干,尿多。查空腹血糖15mmol/l,餐后血糖24mmol/l,面色黯黑,舌红,脉滑数。拟养阴益气、清热活血方:生地15g,黄连6g,天花粉15g,知母10g,丹参15g,益母草20g,僵蚕10g,山药30g,黄芪30g,党参12g,桑白皮30g,川芎10g,赤芍10g,鬼箭羽15g,石膏30g,五倍子10g,12剂水煎服。另用苦瓜汁,1日2杯。2诊:药后空腹血糖下降到8.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7.9mmol/l,舌净红,口渴减轻,上方加麦冬、枸杞子、五味子,12剂水煎服。苦瓜汁1日2杯。3诊: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分别为5.7mmol/l和13mmol/l,舌净,口不渴,无他苦。原方加葛根30g,玄参12g,12剂水煎服,苦瓜汁照服。4诊:疲乏,舌红,眼眶周围黯黑,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分别为5.7mmol/l和13.9mmol/l,口已不干,腹部受凉后腹泻,此时重点改为治气虚:黄芪50g,枸杞子15g,黄精15g,丹参15g,鬼箭羽30g,葛根30g,益母草25g,苍白术10g,熟地12g,石斛30g,煅牡蛎30g,党参20g,五倍子10g,山药30g,赤芍10g,桑白皮30g,12剂水煎服,苦瓜汁照服。5诊:精神、体力见好,大便次数减为1日1-2次,脉转缓柔,舌红,眼眶黑渐退,空腹血糖4.3mmol/l,餐后血糖7.7mmol/l。上方加桑椹20g,桑寄生15g,鸡血藤20g,继续服药80剂,血糖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停汤药及苦瓜(因时已冬季,苦瓜较贵),服六味加黄丸,早晚各服9g。随访至本文成文之时,血糖稳定,精神、体力好,体重亦稳定。又治闫某,男,60岁,日初诊。病人患糖尿病多年,口渴,面色灰滞,舌质红,舌体胖大,大便干,夜尿多。查空腹血糖10mmol/l,甘油三脂3.7mmlo/l,胆固醇6.9mmlo/l,自述血压高(不详)。自发现糖尿病后,体重减轻十余斤,但形体仍较胖。辨证属气阴两虚,挟热及痰浊瘀滞,治宜从本,兼顾其标,药用:黄芪30g,山药15g,生地30g,玄参15g,丹参30g,桑白皮30g,益母草30g,葛根30g,黄连6g,苍白术各12g,泽泻30g,干荷叶30g,苦瓜一根。4月14日复诊:上方已坚持服至55付,未用降糖、降脂、降压西药。空腹血糖5.9mmol/l,餐后血糖6.4mmol/l,血压160/90mmHg,血脂未查。诊脉匀滑,已无明显临床症状,面有光泽。易方用六味地黄丸加荷叶、桑椹、桑白皮、桑叶、桑寄生、黄精、枸杞子、丹参巩固疗效。5月26日3诊:最近查空腹血糖5.3mmol/l,血脂正常,口不渴,不乏力,面有光泽,夜尿仅每夜一次,因工作劳累而腰酸。予四桑汤加续断、杜仲、黄芪、枸杞子、葛根、生熟地、菟丝子、山药、山萸肉、泽泻、丹参,治疗至今仍坚持每日生吃苦瓜1-2根,血糖稳定。【本文原载自中国中医药报“绍奇谈医”专栏,中医书友会
何绍奇:一次性解答糖尿病的诸多疑惑作者/何绍奇 ⊙ 编辑/王超 、蔡仲逊
王超按:前段时间发表了何绍奇老师《我治糖尿病》的文章,系统地谈了他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理解及临床处方用药的大体思路。本文是何老师的答疑,分享给大家。 蔡仲逊按:昨天发表纪念何绍奇先生的文章时,我突然特别想整理出版何先生的著作,所以在文后加了寻找何先生后人的小启事。结果在后台中收到了大学同学的留言,何先生的女儿,竟然是我七年的同窗。看到这个留言时,我在广州出差,那时正在打雷,但我被自己给雷晕了。老同学转发她父亲的文章时,发了一段感慨,我看后特别感动,分享给大家:“近日常看到关于父亲的文章,感动怀念之余也想起父亲的话:‘有人说中医会亡,我不这么悲观,我相信中医会薪火相传的,就像爷爷传给我,我传给你……’,‘学中医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热爱中医的人很多,有志于中医的青年亦不少,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中医强则中医医运不衰。国内医改种种弊病,医生面临种种困境,纯中医治疗面对种种挑战,即使如此,我们还有那么多坚守信念、不忘初心的医生!一起默默地加油!”关于糖尿病的若干问题答读者问 拙作《我治糖尿病》发表以后,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询问有关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问题,这些读者中,有医生,也有患者或其家属,兹一并作答:一.糖尿病古称“消渴”,但杂病中的“消渴”是一个以症状命名的疾病,除了糖尿病,还包括以“消渴”为主要症状的其他疾病(如尿崩证),但毫无疑问主要是指糖尿病。二.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成书的《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明确指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这一认识极其精辟。引起糖尿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饮食因素。最早发现糖尿病人的尿是甜的,见于唐初甄立言《古今录验方》,至今也有1400多年了。中医对糖尿病不仅有精辟的理论认识,更有极其丰富的经验。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论述消渴,其所拟之人参白虎汤、肾气丸这两张处方至今还用于治疗糖尿病。三.糖尿病初、中期多为气阴两虚,其病在脾;中、后期则肾、心、肝、肺四脏皆受其累。中医的脾,其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也就是把饮食物的精微,通过肺的气化作用而敷布全身,这一功能,又叫“转输”、“散精”。脾虚则运化失职,于是上奉者少,流失者多,糖尿病之“糖尿”,就是精微的流失。至于脾虚的原因,主要有四:一是饮食,二是劳倦,三是缺少运动(金代刘河间称之为“逸病”),四是肝气郁滞,影响及脾(古称“木乘土”)。饮食因素实居其首位。脾与胃相表里。胃主纳,饮食太多、太好,或暴饮暴食,远远超过脾胃负担,初尚不觉,久之则必然伤胃损脾,既伤脾胃之气,也伤脾胃之阴。气虚则功能衰减,纳化皆失其常,阴虚则热自内生,津液为之消烁。于是“三多”(多饮多食多尿)、“一少”(体重减轻)、“一乏”(乏力)的典型症状就渐渐出现了,其合并症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也纷至沓来,甚至出现得更早,且往往和糖尿病互为因果。应当指出:西医所说的“胰”包括在中医“脾”的功能中。因此,中医治“脾”,也包含了治“胰”在内。如前所述,中医学的“脾”,主要是一个主运化的功能单位,而非西医的解剖学单位。四.今日临床所见的糖尿病,并不一定都因有了“三多一少”的表现才被发现,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血糖高、尿糖阳性才被戴上“糖尿病”帽子的。也有潜在糖尿病而不自知,先是发现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白内障等糖尿病并发症,然后才得知早已患有糖尿病。既然先进的检测技术,可以在上述可怕的并发症出现之前发现糖尿病,那么,此时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就可以预防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使“坏事”变“好事”。五.我治疗糖尿病的思路是基于糖尿病多见脾胃气阴两虚的认识。但有偏于气虚的,有偏于阴虚的,亦多气阴两虚的。此外,糖尿病亦多夹瘀、夹痰、夹湿或湿热、夹气滞,但气虚、阴虚是本,这些都是标。原则上是以治本为主,标证突出者,有时也需要先处理标证。病情复杂者尤须具体情况作具体地分析和处理,不能拘于任何一法、一方、一药。兹大略而言之:偏于气虚的,表现为乏力,腿软,稍活动即觉累,口不甚渴甚至根本不渴,饮水多则腹胀,食不多,多食即胀,大便溏或便次增多,但饿了又极难受,甚至会心慌,出汗,消瘦(体重锐减)或肥胖,腹大,肌肉绵软,舌体胖大,齿痕,苔白腻,脉弱。偏于阴虚的,表现为口渴,虽饮很多水也不解渴,心烦易怒,消谷善饥,消瘦,尿多,大便干结,甚至数日一行,舌红苔少,脉细数或滑数。气阴两虚的,则兼气虚和阴虚两种证候。气虚为主者,我常用补脾益气为主,常用药如生黄芪、党参、红人参、黄精、山药、苍白术;脾气下陷,便溏,便次多者,加干荷叶、葛根以升清阳。此外,适当佐以养阴药,如玄参、旱莲草、女贞子。阴虚为主者,以养脾胃之阴为主,常用药如麦冬、玄参、生地、五味子、枸杞子、玉竹、天花粉、西洋参、石斛、白芍、桑白皮、地骨皮等;阴虚燥热而渴饮无度者,加石膏、知母;心烦,消谷善饥,加黄连、十大功劳叶。由于脾失健运,既不能输布饮食精微,又不能将水湿排出,故亦常见脾虚湿盛或脾虚湿热之证。前者饮水不化,饮后、食后胀满不适,食不多,大便稀溏,苔腻舌淡,脉濡。后者渴不思饮,心中嘈杂,似饥非饥,似饱非饱,痞满,恶心便溏,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前者宜温化健脾,常用苍白术、厚朴、陈皮、薏苡仁、扁豆、木瓜、藿香、谷芽、山楂、建粬、车前草、茯苓、泽泻。后者宜清化湿热,常用薏苡仁、藿香、佩兰、黄芩、茯苓、泽泻、车前草、建粬、豆卷、鸡内金、杏仁(通利三焦)、枇杷叶(醒胃)。可以认为这是糖尿病的变证变法,但就辨证论治的角度说,变法也是常法。脾虚湿盛,补阴药如地黄、麦冬,嫌其腻;益气药如党参、黄芪,嫌其壅,都不可概投。如彭某,男,52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2.2mmol/L,餐后22 mmol/L,“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惟觉腿软乏力而已。平素喜饮茶水,但最近饮后觉胀,食不多,多郁怒,两胁胀,大便不成形,每日3次,舌淡苔白腻,脉濡,左关弦。拟疏肝健脾,用柴胡、郁金、姜黄、蒺藜、生麦芽、山楂、建粬、苍术、蒲公英、鸡内金、薏苡仁、茯苓等,抄方医生痛诋此非糖尿病方,而服药期间空腹血糖渐降至8.3mmol/L再降到5.3mmol/L,餐后血糖亦下降至正常,不过一个月时间,精神体力均大有进步,现仍在观察治疗中。六.我的验方“四桑汤”,用桑叶、桑椹、桑白皮、桑寄生,对糖尿病无明显症状,仅化验血糖高者,配合苦瓜(每天1根榨汁服),有降糖之效。后来因为真桑寄生少,市售者多是杂树寄生,乃改用或加入桑枝。对有阴虚、气虚症状者,还当结合辨证用药,四桑一瓜酌情配合使用。惟苦瓜苦凉,用于阴虚燥热者较佳,而气虚便溏者用苦瓜会腹泻,所以对气虚者后来我不用苦瓜,改用每日或隔日用猪胰子一具煨汤,或猪胰子研粉吞服。
七.糖尿病初、中期,特别是2型糖尿病人,重点治脾,已如上述。晚期则因久虚不复,伤及真阴真阳,重点就要放在治肾上,所谓“久病不已,穷必及肾”也。 1型糖尿病亦重点治肾,兼调四脏。肾阴虚多见消瘦,面色黧黑,耳轮枯焦,渴饮尿多,盗汗潮热,心烦腰酸,大便干结,舌红无苔,脉细数,治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麦味地黄汤加减,常用药如生地、地骨皮、枸杞子、菟丝子、玄参、麦冬、石斛、桑椹、桑叶、山萸肉、山药、首乌、白芍。 肾阳虚多见畏寒足冷,腰酸足软,乏力短气,阳痿,大便溏或五更泻,舌淡,脉细弱,宜阴阳兼调,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药如鹿茸(1g,研细冲吞,每日2次)、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杜仲、补骨脂、淫羊藿、附子、肉桂(桂附用小量)、葫芦巴。 阴虚阳虚夹瘀者都可酌加活血化瘀药,阳虚气弱加人参、黄芪,阴虚燥热口渴者加知母、石膏、天花粉,方如玉女煎等。 糖尿病的发病与瘀血有相当关系。在古代文献中,甚少这方面的记载,但金代李东垣《兰室秘藏·消渴》活血益气汤、生津甘露饮子已有桃仁、红花、当归与生地、知母、石膏、黄柏等配伍的用药;清末唐容川《血证论》也提到过因瘀而致渴。 今人祝谌予先生从临床实践到实验研究两方面均明确提出活血化瘀方药在糖尿病治疗上的意义。我也观察到患者有手足麻木、眼眶黯黑、舌下静脉怒胀、脉涩或结代等瘀血症状,所以,我学祝先生的经验,常配合活血药如桃仁、红花、丹参、益母草、鬼箭羽、葛根、赤芍、川芎、蒲黄等。特别是在气虚阴虚症状缓解或消失之后,血糖不降者,我都常从此入手,以促进血糖下降,并改善瘀血阻络的症状。 但是,活血化瘀的方法我并不单用,而是视其病情配合益气或养阴药用,治病求本也。盖瘀血是继发于气虚或阴虚的,气虚者血必瘀,阴虚者血必滞。 八.并发高血脂、肥胖、脂肪肝者,多从痰浊考虑,燥湿健脾是有效方法。常用药如干荷叶、苍术、白术、枳壳、泽泻、山楂、首乌、决明子、丹参、川芎、虎杖等。有时用明矾,每日1次,吞服米粒大一枚(约1.5g),连用1个月。 如白某,34岁,糖尿病家族史。血糖偏高,甘油三脂、胆固醇亦高,脂肪肝,体重95kg多,察其舌淡有齿痕,脉滑大,乏力,有时心烦易怒。即用上方加黄芪、太子参益气,柴胡、姜黄、郁金疏肝,2个月后,血糖已恢复正常水平,体重平稳下降约10kg,现仍在治疗中。 九.并发高血压者,多为阴虚肝旺,常结合使用滋清潜降法,药如夏枯草、磁石、代赭石、决明子、野菊花、黄芩、桑寄生、石决明、珍珠母、益母草、川牛膝。另用益母草60g,桑寄生、桑叶各30g,煎汤早晚浸足20分钟。但高血压也有气虚、阳虚的,不在此例。
何绍奇:一次性解答糖尿病的诸多疑惑
创伤康复网专家推荐: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肥胖、多饮、多尿、多食、也可能出现消瘦等症状。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是 消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