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美国:美国大多美国年轻人品牌在为什么发愁

在线客服&&
该账号邮箱未验证,请后登录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
记住登录状态
使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
美国年轻人VS中国年轻人 生活同样不容易
日11:36 来源:小站整理
阅读(1222)
摘要:对快节奏的今天来说,想要生存下去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很多美国年轻人的一生从贷款上大学开始,在毕业后学贷还未还清,房贷车贷就接踵而来,一些人穷其一生,还拖欠着银行大笔贷款;而反观一些中国学生,虽然也有贷款压力,但与美国同龄人相比,压力显然要小很多,但是一些中国年轻人还没有习惯带着压力去生活,心里装着很多的抱怨。
很多年前有一本小说,里面有一段话这么写道:如果你爱她,就带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带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成为了那个年代对纽约的描述。对很多希望赴美的中国学生来说,美国就是天堂;而对正在和打拼的人来说,美国即便是天堂,也同样有生存的不易。
美国年轻人与中国年轻人
所有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能更好的活下去,对快节奏的今天来说,生存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美国生活也不全是泡在蜜罐子里,中国年轻人也不全是泡在苦水中。有人说美国人的一生是从上大学开始,而中国人的一生是从上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就结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中学生的语数外各科知识烂熟于胸,高三那年是人生中知识的巅峰,而到大学毕业后,还能通晓六科的学生已经寥寥无几,大部分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再使用那些用十几年青春学来的知识;而美国学生在上大学之后才开始真正接触专业知识,学习是为了今后的生存。
一位的美国学生表示很多中国留学生带了美国就是玩,根本不学习,他们无比洒脱,甚至不用为学费担心,因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财力雄厚的爸爸。这些中国留学生不需要赚钱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生存压力要比美国人小很多。
美国上大学的费用是25万,很多孩子选择自己贷款来完成学业,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学奴”,为了上大学负债累累,毕业后学贷尚未还清,车贷房贷接踵而来,很多人穷其一生还欠着银行大笔贷款。其实美国人生活也不容易,很多美国工薪阶层把这种生活方式当作是“超前消费”,但如果真正走近他们,就会发现“超前消费”实则是用来粉饰窘困生活的借口。
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不是地狱
如今,很多中国年轻人也面临着各类贷款的问题,但相较于美国年轻人,很多中国年轻人的压力其实要小很多,只是很多中国人尚未习惯带着压力去生活,片面的相信某些言论,心里装着太多的抱怨,反而不利于生活。
对大部分人来说,生存的困难是相同的,如果我们没有爹可以拼,那就应该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没有努力就没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无论是跨上小台阶还是登临巅峰,一砖一瓦都是自己曾经的积累。
赢,就趁现在!小站赢+雅思/托福1对1 终极提分课程
为你升级而来~
春季抄底,错过不再!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0人表态,0%的人喜欢
留学专题推荐
10天留学知道热度排行
10天留学知道点赞榜
的用户喜欢
的用户喜欢
的用户喜欢
的用户喜欢多平台阅读
报告显示,美国16至24岁的年轻人中有 840万人停止了求职,而一年前只有680万人。为什么?因为缺乏中级岗位,许多工人被迫接受初级岗位,结果把教育水平和经验更少的年轻人挤出了市场。这种情况不仅对这些年轻人,甚至对美国经济都会造成长远的消极影响。
对于美国无业青年状况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但7月份关于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报告,却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规模有了新的认识。
有经济学家认为,年轻人失业状况并没有人们描写的那么糟糕,因为许多在校生要么是自谋职业,要么就是还没有开始求职,因此不能算入劳动力当中。今年7月份的一份报告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到如今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大多数年轻人都临时离开学校,开始求职。
经济大萧条期间,16至24岁既未上学、也没有全职工作的年轻人比例有所减少。与其他年龄段不同,这种减少的趋势并未加强:7月,36%的年轻人拥有全职工作,相比经济危机之前2007年同期减少了10%。当然,在七月份,年轻人纷纷开始暑期实习,因此统计数据中反映了从事带薪实习的年轻人,和从事无薪实习但有兼职工作的年轻人。
进步政策研究所(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研究年轻人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家戴安娜o卡鲁说:“他们没有上学,那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她指出,7月份的就业报告显示,16至24岁未上学的无业者比例为17.1%,而六年前仅有11%。而且,个别年龄段的工人因为即将退休而不再被计入劳动力当中,而大量年轻人此时放弃求职的状况尤为令人不安:7月份,840万名16至24岁的年轻人停止求职,而一年前的这一数字只有680万。
不论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有多缓慢,这么多年轻人,尤其是没有上学的年轻人,生活依然如此艰难,这确实令人非常吃惊。7月份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零售、酒店和酒吧。而这些自然不是薪酬最高的岗位,但它们所需要的技能更低,肯定能吸引那些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年轻人。原因或许在于卡鲁所谓的“大挤压”,即由于缺乏要求中等技术水平的岗位,迫使许多工人接受薪酬更少、技术要求更低的工作,结果把教育水平和经验更少的年轻人挤出了就业市场。
这种趋势产生了连锁效应。任何人失业都会非常困难,但对于刚刚起步的年轻人,一旦失业,他们的状况将格外艰难;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他们的状况或许最为严峻。调查显示,由于年轻人之前的经历,再加上错过了发展技能的机会,因此失业的年轻人在失业之后的许多年里,他们的收入也会相对较低。据美国进步中心(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四月份的一份报告估计,在经济衰退最严重的时期经历过长期失业的年轻人,未来十年的收入会减少超过200亿美元,相当于人均22,000美元。
而这种情况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深远的影响,我们在从住房到汽车销售的各行各业都看到过这一点。如果有人质疑经济增长速度为何跟不上就业增长速度,认真研究一下美国年轻人或许会有所帮助。(财富中文网)
译者: 刘进龙/汪皓
What it is to be young and unemployed in America has been widely reported, but July's report on the health of the jobs market offers a new snapshot of the scale of the problem.
Some economists have argued youth unemployment isn't as bad as it's made out to be, since many enrolled in school or college are neither employed nor looking for a job and therefore aren't counted as part of the workforce. Of all other months, July provides one of the more accurate pictures of what young people face today -- it's a time when most are taking a break from school and looking for work.
During the Great Recession, the share of 16- to 24-year-olds who were neither enrolled in school nor working full-time fell. Unlike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the decline hasn't improved much: In July, 36% of young people worked full-time, 10% less than the same month in 2007 before the economic downturn. To be sure, July is a time when young people have taken on summer internships, and so the statistics reflect those with paid internships, as well as those with unpaid internship but have taken part-time jobs.
"They're not in school, so what are they doing?" says Diana Carew, economist at 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 who studies youth unemployment. She points out that July's jobs report shows that the share of unemployed 16- to 24-year-olds not in school stood at 17.1%, compared with 11% six years ago. And while workers in general have been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partly because they're aging into retirement, it's especially worrisome when young people drop out: In July, 8.4 million 16- to 24-year-olds stopped looking for work altogether, a rise from 6.8 million a year earlier.
However slowly the economy has been creating jobs, it's still surprising why so many young people, particularly those who aren't in school, are still having a tough time. The bulk of jobs created in July were in retail, restaurants, and bars. These certainly aren't the highest-paying gigs, but they demand fewer skills and would naturally attract those with less education. What's played out is what Carew calls "The Great Squeeze," where the dearth of middle-skilled jobs have forced many workers to settle for whatever they can get, taking lower-skilled jobs for less pay and therefore squeezing those with less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out of the workforce.
The trend has ripple effects. It's hard for most anyone to be out of work, but it's particularly harsh for young people tryin in many ways, they will likely suffer the most. Factoring in foregone experience and missed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skills, research shows that workers unemployed as young adults earn lower wages for many years following joblessness. It has been estimated that those who experience long-term unemployment during the worst of the recession will lose more than $20 billion in earnings over the next decade, which translates to $22,000 per person, according to an April report by the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And all this has wide-rang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nomy, as we've seen in everything from home to car sales. If anyone wonders why the economy isn't growing as fast as the pace of jobs growth, it might help to give America's young people a closer look.
最新文章:
500强情报中心
500强国家分布 500强行业分布在生活压力面前:美国年轻人VS中国同龄人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我认识的一个美国女孩在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学成之后进入德勤工作,这似乎与她最初的理想相去甚远,但她仍然非常高兴能够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听完简简单单这么几句话,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女孩的决定很难理解,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美国年轻人似乎不必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专业,只有中国的年轻人才会为了一份赖以糊口的工作而丢弃理想和在大学里学的专业。
  很多年前一本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她,带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带她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句话后来出现在同名电视剧里,成为一个时代和一代人对纽约的印象。对于那些从没去过美国而又满心向往的人来说,美国是个天堂;对于曾经生活在美国和正在美国打拼的人来说,那里即使是天堂,也同样有着车来车往的嘈杂,有着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劳累的辛酸。
  我说美国人活得最累,中国人活在天堂,一定会有很多人不赞同,更会有愤青看了标题便破口大骂。我首先说一下,我这里所说的美国人是美国的年轻人,这里所说的中国人同样是年轻人。我无意于贬低美国年轻人,更不是抬高中国的年轻人,我只是通过所见所闻表达一种看法和观点,目的是希望那些因为找不到工作或者买不起房子而心生抱怨的年轻人通过这样的对照,对生活有更真切和深刻的理解。
  所有人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地球的每个角落,生存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美国人不是生来就在蜜罐儿里,中国人也非天生泡在苦水中。我认识几个在北京念大学的美国孩子,同时也认识几个到美国念大学的中国青年,他们是中美高校之间为交流而相互派遣的留学生。同样是年轻人,同样出国留学,同样面临着不久之后的就业和生存压力,但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大学生活却截然不同。
  我前面说到的那个美国女孩就是交换生中的一个,在那一批学生中她绝不是为了生存不懈努力的唯一一个,她说自己的同学几乎全部同她一样努力,从来到中国留学的那一天开始就格外努力,除了拼命学习之外,每周还要工作70-90个小时,以赚取学费和在中国的生活开销。她说最羡慕的是中国大学生只需要读书而不必为生活发愁的大学时代。
  那些和她同时被交流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大学生在美国大学里又是何种情况呢? 她说中国学生到了美国,真正读书的很少,大部分人只顾着玩,根本不学习,无比潇洒。她的理解是中国留学生大多是家境很好的人,不需要赚钱养活自己,更重要的是,她觉得中国的生存压力要比美国小得多。
  美国女孩对中国的了解固然有限,对中国人的生存压力可能也未必尽知,但从她的表述中至少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与我们对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的固有看法可能存在着不小的冲突,甚至截然相反。为什么美国年轻人大学念得如此辛苦,中国的同龄人又为何那样潇洒?这其中除了她所说的中国留学生家境通常较好的因素之外,更多地恐怕反映了一种现实。
  有人说美国人的一生是从进入大学开始的,中国人的一生是从上小学开始的。这话可能有点绝对,但至少反应了一种现实——中国孩子上大学之前远比美国的同龄人辛苦得多,真正上了大学之后,美国孩子开始为生活打拼,而许多中国孩子的大学四年几乎将前面十几年积累下来的东西损毁殆尽。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就是,中国的中学生语数外数理化几乎全都烂熟于胸,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还能通晓六门学科的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再用到那些用十几年青春学来的知识;美国孩子上大学之前的任务是玩,真正开始学是在上大学之后,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接触物理化学之类的专业知识,学这些东西是为了生存。
  中国孩子苦了十几年才进入大学,进入大学便是进入天堂,就像脱缰的马儿,恨不得把十几年欠下的“玩”都补回来,所以大学生活过得无比潇洒;美国孩子玩够了才进入大学,而这个时候人生真正的拼搏开始了,所以丝毫不敢松懈,因为他们更知道生存压力有多大,外面的竞争有多激烈。
  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抱怨学费贵,抱怨专业不好,抱怨找不到工作,抱怨买不起房子,却恰恰在最该努力学习和积累能量的大学四年里荒废了自己。如果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美国,也许他们会改变自己固有的看法,反过来会觉得自己其实活得很幸福,原来美国人的生存压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美国上大学的费用要25万,如果可以啃老就轻松得多,但如果父母付不起孩子的学费,孩子可以贷款上大学。上学的贷款部分为利息1%的低息贷款,剩下的则都是利息很高的银行商业贷款,大多数美国孩子上大学的同时也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学奴”——为了上大学负债累累,大学毕业就欠十几万贷款。看到这里也许很多人就会明白,我前文说到的美国女孩和她的同学们的留学生活为什么会那样辛苦,也能想到美国人活得其实并不易。
  或许正因为大学毕业就成了银行的奴隶,所以美国人往往一辈子都是银行的奴隶,学贷尚未偿还完毕,车贷房贷接着来了,还要成家养孩子,于是穷其一生最终只剩下房子,甚至很多人到老都还欠着银行大笔贷款。不少美国人把这种生活方式理解为超前消费,带着明显的潇洒意味,但如果真的走近大多数工薪阶层的美国人,你就会发现那只是他们用来粉饰窘迫生活的借口,他们其实活得最累。
  当然,如今许多中国年轻人可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同样需要面对学贷、房贷、车贷,但相对于寻常的美国年轻人,中国孩子的压力其实要小得多。轻装上阵的人生本来可以走得更容易更远,只是大多数年轻的中国人尚未习惯这种压力横生的生活,心里有着太多抱怨,所以反而走不好走不远。
  美国固然不是天堂,中国也不是地狱。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生存是相同的,如果没有爹可拼,那就应该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永远记住,没有努力就没有更好的人生。人生无论只是跨上小台阶还是登临巅峰,一砖一瓦都是自己曾经的积累,与其揣着抱怨苦度,不如带着耕耘和期待的快乐向前,那才会收获不一样的一路风景。
(编辑:Joe)
新东方网托福官方微信:新东方托福 (微信号:xdftoefl)
最新考试资讯、托福预测、托福解析,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新东方留学考试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冷眼看美国:美国人闯红灯不用“凑够一撮再走”-中新网
冷眼看美国:美国人闯红灯不用“凑够一撮再走”
  之前听到评论称美国是一个讲求秩序遵守规则的国度,行人不会乱穿马路。更有故事佐证:一行人在深夜空无一人的大街上仍然等到红灯转绿才穿过马路。美国人真的不闯红灯吗?
  美国其它地方是否存在行人闯红灯现象或可未知,记者发现,在旧金山地区,行人闯红灯司空见惯。
  而且,这里与“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相比,略有不同。美国行人不用 “凑成一撮”才走。李开复在微博上对此的评论是:“中美心态不同”。他写到,中国闯红灯过马路者“我们抱团凑一撮走,挤到车子开不了,红灯就安全了。”美国闯红灯过马路者“司机如果敢撞到我,我会把他告到破产,所以他会刹车,不怕不怕。”
  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几乎每个被访人员都坦言自己曾经闯过红灯。Oliver是一位在美国呆了5年的墨西哥人,他说他也闯过红灯。他说不愿意等待是每个人的天性。如同你试图打开一个网页,发现它一直没有打开,你会毫不犹豫地关掉,等红灯也是如此。“如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避免等待的话,每个人都会这么做的,”他说。
  而Jeremy,一位美籍华人的回答更加直接。他说每个人都是惜命的,生命是闯红灯最大的成本。人们之所以那么做是有一个机会主义心理作怪,即在没有发现车辆靠近、自己闯红灯没有生命威胁并且会减少等待时间成本的前提下,规则对人们的约束通常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但是,在美国闯红灯除了看清楚有没有驶近的车辆外,还要看看周围有没有警察。因为,行人在美国闯红灯,如果被警察发现,同样也会收到罚单,而且处罚不轻。Bin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目前就读于旧金山一所大学。三年前刚到美国不久,他就因为步行闯红灯而被巡视的警察逮个正着。同时,他还收到了一张300多美元的罚单。
  其实,心理上的因素,除了李开复先生总结的行人可以把车主“告到破产”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原因:美国一直奉行行人优先的规则。意思是,只要有行人穿过马路,车辆通常就会停下让行。这条规则虽然在美国各个州的交规中没有作强制性要求,但是,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行人有优先权,这也是被访对象普遍提到的闯红灯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中国式过马路”是从众心理,行人靠阻断车流从而安全穿行的话,“美国式闯红灯”则是一种自我意识更强的行为:因为无论如何都会偏向行人的利益。归根结底,不论是中国式的还是美国式的,行人在决定闯红灯之前,都是基于“我是安全的”这一心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美国闯红灯人数的多少与所处城市的人口聚集状况、城市承载能力大小以及公共交通秩序好坏有关。其中一个被访者说,在旧金山市内闯红灯的人数要比周边城市要多。因为,旧金山市内,高楼林立,购物中心密集,人口密度大,街道相对狭窄。而且,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某条道路被封,路况复杂。在市内,人们大多会选择把车放在停车场,依靠步行进行各种活动。每当出现交通拥堵,红绿灯路口通常挤满了车辆,行人便会趁机穿行,而无视红绿灯的存在。
  美国是一个出行主要靠汽车的国度,民众没有车就相当于没有双腿。一些大的购物中心往往在离居民集聚地相对稍远的地方。并且,在旧金山地区,公共交通只是作为人们开车出行的补充形式存在。因此,在人口密度较小、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人们往往会驱车出行。相对而言,行人闯红灯的次数也较少。
  当记者向被访者提及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时,他们回应到,这是可以理解的。Mark,一个美国人,他曾经去过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他说在北京,看到很多人一起闯红灯。他问到,这是不是因为中国的红灯时间特别长的缘故。因为他觉得每次过马路等待绿灯的时间比想象中要久。在美国,每个红绿灯口一般会有感应器,有的会根据车流状况实时变换指示灯,有的需要行人在穿过马路时,按一下通行按钮,这样可以避免长时间的等待。
  Oliver说,虽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能闯红灯,但是与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相比,美国闯红灯的人数会少一些。他说教育是其中一个因素,另外就是这里的警察比较公正。吃罚单会增加人们闯红灯的成本。他说,在墨西哥,闯红灯的行人更多。因为即便闯红灯收到警察的罚单,人们也可以利用各种关系免于受罚。(记者 韩莎莎)
【编辑:巫峰】
>相关新闻:
>国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年轻人喜欢的品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