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男孩学习愣神看病挂什么科 – 手机爱问

起点中文网_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网址有错误·请检查地址是否完整或存在多余字符
网址已失效·可能页面已删除,活动已下线等
您也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查看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 沪网文[1 新出网证(沪)字010 沪ICP备号-1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举报电话:010-
本站所收录的作品、社区话题、用户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用户个人行为。如前述内容侵害您的权益,欢迎举报投诉,一经核实,立即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联系方式 总机 021-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碧波路690号6号楼101、201室
起点正积极配合国家最新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采用刑事手段进行严厉打击盗版,目前相关公安机关已经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正告盗版网站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我是心慌胸闷首先去医院挂什么科,谢谢 – 手机爱问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是心慌胸闷首先去医院挂什么科,谢谢 – 手机爱问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您最好去内科循环科看看,考虑是心血管疾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view//id_xndi4odmz.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和孩子划清界限
和孩子划清界限
这是小巫继续《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之后,为4岁以上儿童父母撰写的新作。本书,通过讲述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加上细致深入的推理和分析,探讨父母潜意识中的内心恐惧和心理伤痕对于养育孩子的负面影响,介绍“真爱行为、“心理疆界”以及“训育”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并提出给儿童树立规则、训育儿童自律的实际操作手段。作者身为美国教育学硕士,近年一直关注西方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极具实用指导价值。
小巫,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咨询员,两个孩子的妈妈。曾在美国两所大学做管理职位,并出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新闻官,发表过诗歌、小说,撰写过电视剧本,拍摄过电影,导演过话剧,最终决定做一名教育专家。出版过《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
一个周末,Sam去探访原来照顾过他的佟阿姨,两人去公园划船、钓鱼。晚上接回家,Sam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怀里紧紧地抱着—只瓶子,里边游着三条美丽的金鱼。其中一条红色的是他自己钓上来的,另外一条黑色的和一条红白相间的是钓鱼池送的。Sam最喜欢红色和黑色的,给它们起了自己的名字Sam,红白相间的叫Fred。
Sam特别在意这几条金鱼,回家不脱外衣不喝水就嚷嚷着要给鱼吃饭,这之前他已经喂了好多鱼食。我告诉他金鱼是人工品种,基因上有缺陷,不知道饱,会把自己撑死。Sam让我帮他把金鱼放在一只洗衣盆里,他坐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跟它们玩儿。我—边在客厅里给女儿喂奶,一边和来家里做客的王甘博士说话,听见丈夫在小卧室里告诫儿子,随后丈夫很着急地跑到客厅来对我说,“这些鱼恐怕活不到明天!他—直在抓它们,盆里都是鱼鳞!”我说,既然你劝他,他不听,那就随他玩儿吧,第一次有金鱼,当然爱不释手,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倒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刚刚送走王甘博士,从小卧室传来Sam撕心裂肺的痛哭声:红金鱼死了!窗台上、地板上、他的衣服上,全是水。我把Sam抱在怀里安慰他,他叫着再去钓一条鱼,我说天黑了,公园关门了,今天不能去了。他说明天去,我说明天你要去幼儿园,只能周末再去钓鱼。他哭得更厉害了。丈夫过来,“谁让你使劲儿玩儿它们,不是告诉你这样鱼会死吗?”我说,
&“不要说他啦,这么漂亮的鱼死了,多令人难过啊,让他好好伤心一会儿吧。”
Sam哭啊哭,吃完晚饭,还接着哭。我让他给佟阿姨打了个电话,报告这个不幸的消息,他又哭着跟阿姨分享了这份悲伤,并且小小地转移了—下伤心的对象:抽抽搭搭地说他忘了把赢得的气球带回家,阿姨答应星期三给他送过来。哭够了,Sam说不跟爸爸洗澡,跟妈妈洗,洗完了澡,小人儿心情好转了。
在一次讲座中,我讲了这个故事,一些爸爸妈妈表示,当时孩子哭得那么厉害,自己肯定会心软,马上出去到自由市场买一条金鱼回来,让孩子别哭了。
是啊,几乎没有哪个家长能够听着孩子的哭声而无动于衷。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孩子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孩子的悲伤呢,当然也变成了我们的悲伤。我们恨不得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欢天喜地、无忧无虑,所以我们很乐意随时随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魔杖——即刻解决问题的办法、力量或钱财——好比喊一声“变!"马上从痛苦中解救孩子,从而也获得自己心灵的片刻安宁。
然而,且慢!先看一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帮助孩广逃脱了痛苦,同时也逃避了责任。而实际上,痛苦是孩子成熟道路上最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美国心理学家、
&《和孩于建立疆界》的作者克劳德与唐森博上说,“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这些问题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迟享乐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现的愿望感到难过,而后适应困境对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成功会接踵而至。”
这段话道出了训育儿童自律的四大原则——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真相、求得平衡。
拿Sam这件事情做例子分析:
首先,他必须承担的责任是——自己不了解金鱼的特性但又一意孤行,没有听取爸爸的劝告,把金鱼“玩”死了。失去了心爱的金鱼,他非常伤心,这是他行为的自然后果,没有别人可供谴责。
其次,失去金鱼后他的本能反应是——再来一条,替代上一条,以拥有的快乐替代失去的伤痛。但是,没有经历失去的伤痛,又怎能深刻领会拥有的快乐呢?延迟满足的目的在于先经历痛苦、战胜痛苦,从而增进享乐的感受、提高满足的意义。“这是惟一恰当的生活方式。”《无路之旅》的作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各特?派克医生说。
第三,他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爸爸妈妈以及他自己都不是全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扭转局面的。金鱼已死,不能复活;时间已晚,不可能再获得另外—条金鱼;即使是明天,也要先上幼儿园,等到周末才能有机会弥补今天的损失。虽然他很伤心,但是生活照常继续。
第四,他需要找到平衡自己的方式——那就是放弃拥有的愿望、接受现实,用理智规范情绪。这样做,其实非常痛苦。但是一旦掌握了这门艺术,他就能成长为一个内心拥有强大力量的人。令人欣喜的是,Sam尽情地发泄了伤心的感情,他几乎没有产生愤怒这种幼稚的情绪,而是很快达到了难过这种成熟的情绪,随后恢复了平静。
也许有人会说:
&“绕了半天弯子,你不就是在讲‘挫折教育’吗?”
我不喜欢使用“挫折教育”这个词,原因有二:一是这个字眼把父母和孩子放到了不平等地位上,父母高高在上,
&“教育”孩子什么是“挫折”;二是很多父母对这个词的理解过于片面,以为“挫折教育”
就是给孩子点儿苦头吃,甚至把强行违背孩子的意志、跟孩子进行权力斗争也叫做“挫折教育”,到头来孩子什么“教育”也没接受,反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训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训育家长的过程。对孩子意志力的考验,往往首先是对家长意志力的考验。家长是自律的,孩子也能够自律。当我忍住内心的怜悯、约束住解救Sam的冲动,让他完整地经历自己亲手制造的伤痛、努力地面对现实、平静地放弃自己的愿望时,他也从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他便成长了。
爱孩子,就要永远做有益于孩子心灵成长的事情,虽然这意味着我们自己也要经历一些煎熬。
运用这种训育方式,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斥责孩子“我不是早告诉过你吗?干吗不听我的?”
2、允许孩广发泄悲伤的情绪,并且给孩子共情“丢掉了心爱的东西,真让人难过啊!”
3、无论孩子怎样哭闹,家长自己一定要保持平静。给孩子讲道理,不要嘲笑、打击孩子:
&“这有什么了不起?也值得哭?明儿再买一条不就得了!”让孩子的经历占主导地位,而不是家长的情绪。
4、最重要的是,平时的亲子关系良好、孩子的安全感坚实,运用这种训育手段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二天早晨,我和Sam一起看剩下的两条金鱼,我对他说,我知道你爱它们,喜欢跟它们玩儿,但是不能抓着它们不放。Sam立刻回答说,我知道了,我就看,不摸。
Sam才四岁,从这件事情他可以初步地、朦胧地然而却又切身地体会到真爱的两大原则:
首先,爱谁,就要尊重他,给他生存的空间,不能只顾抒发自己的感情——“爱不释手”,否则这条生命就会窒息而亡。
其次,爱谁,就要承担失去他的风险,就要做好承受失去所爱对象这种痛苦的精神准备。
这两个看似浅显的道理,我们多少成年人都难以理解和掌握!
我们给爱人和孩子足够的生存、成长的空间了吗?
即使明知可能面对的是拒绝或者失去,我们还能够勇敢地爱吗?
我们能够接受所爱的人(比如孩子)某一天会离开我们、独立生活这一现实吗?
驱除父母内心的阴影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我的儿子Sam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妮妮,是个美国小姑娘,比Sam大1岁,原来在孙瑞雪开办的儿童之家和Sam做过同学,她妈妈在儿童之家当外教。
儿童之家解散后,妮妮一直没有上别的幼儿园,而是在家里跟着妈妈。妮妮的妈妈是单亲母亲,需要外出教书养家糊口。妈妈上班时,妮妮由邻居的几个朋友照看。这些朋友分别属于几个美国大家庭,每个家庭都有10来个孩子,成年的孩子在美国工作,未成年的孩子跟着父母在中国。他们的父母也是教师,收入较低,支付不起这边国际学校高昂的学费,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在家里上学,英语称做home
schooling。
经常照看妮妮的有三个美国少年是兄妹:Matt(16岁)、Chris(15岁)、Annie(13岁)。虽然都是teenagers,这些美国少年比同龄的中国少年显得更加成熟。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独立自律、团结友爱、活泼健康的人格,令大多数在溺爱中长大的中国少年望尘莫及。而且,这些美国哥哥姐姐对妮妮那种爱护和尊重的态度,仿佛已经融人他们的血液之中。我常常暗自感叹,惟愿我们的家长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半这些兄长对妮妮的态度。
2004年春天,我们从新西兰度假回京后的一个多月里,每天下午从幼儿园出来,Sam就到小区的操场上找妮妮玩儿,我跟那些少年们一起打球。两个小人儿特别融洽,甚至还举行了
&“婚礼”,“生”了两个孩子(事后告诉Sam爸爸,他还很遗憾
&儿子娶媳妇怎么没邀请他)。
有一天,Sam没去幼儿园,跟着我在家里玩儿。到了4点,
&该去找妮妮玩儿了,Sam骑上他心爱的自行车。我对他说,如果妮妮要骑你的车,你可不能推妮妮。曾经有一次Sam也是带着车跟妮妮玩儿,让妮妮骑了一会儿,把车要回来时妮妮不肯下来,Sam一着急就推了妮妮—把,妮妮从车上摔了下来。操场上是水泥地,摔下来比较危险。这一次,Sam答应不推妮妮,但是也宣告:“我不让妮妮骑我的车!”
到了操场,我和少年们开始打球。突然间,Sam大哭着来找我,“妈妈我不要妮妮骑我的车!”原来妮妮趁着Sam不备骑上了车,Sam向她要,她不给。我抱着Sam坐在椅子上安慰他。13岁的Annie见状找到妮妮,说她不应该没有征得Sam同意就擅自骑他的车,妮妮也哭起来。我对Sam说,你看,本来你们挺高兴的,你不肯跟好朋友分享你的车,结果两个人都不高兴了。
Annie拉着妮妮走过来,对妮妮说,你先跟Sam道歉,然后好好问他能不能骑他的车。妮妮小声道了歉,Sam则跳上车骑走了。
我对妮妮说,这辆车是Sam的心爱之物,他从来不让别人动(包括自己的妹妹),今天才骑了没多久,还没过瘾呢,你就先让他骑吧,待会儿他骑够了,就会让你骑了。
两个孩子都不哭了,也不理对方了。Sam骑着车转磨磨,妮妮躲在一边的器械上。Sam过来找我,嘟嘟囔囔“妈妈你来”。我知道他要什么。我对他说,妮妮是你的好朋友,你想跟她一起玩儿对吧?你去跟她和解吧。Sam还是吭吭唧唧“我要妈妈跟我”,我说,“不行,妈妈也跟朋友在一起,我离开了球场,朋友们就不能继续打球了。现在我要回到我的朋友那里去,他们都在等我,我不能离开他们。你去找你的朋友,解决你们的矛盾。”
我回去继续打球,Sam骑着车围着我们转了几圈,每次我都劝他,“Sam离开球场,小心球砸到你身上。”Sam见我这里没什么希望,就慢慢地骑向妮妮。到了她附近又掉转车头骑开,三番五次之后,我也不看他了,专心打球。不知道从哪一分钟开始,这两个小家伙又笑成了一团,丢掉的友谊找回来了!
偶尔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有些好奇,如果换了别人,她会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1。Sam不肯跟小朋友分享他的车,妈妈批评他,要求他把车让给妮妮骑,Sam仍然拒绝,妈妈觉得有些丢脸: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小气!
2。Sam哭鼻子,妈妈也批评他:“别人骑你的车又怎么了?这么点小事也哭鼻子?还像个男孩子样吗?”心里头也挺烦的: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窝囊!
3。Sam跟妮妮闹别扭了,妈妈带着Sam去求和,要求Sam必须马上跟妮妮和好,甚至替Sam向妮妮道歉,拉着他们的手放到—起,等等,总之是要参与和解救。如果Sam反抗或者干脆跑掉,妈妈觉得脸上讪讪的,心里恨恨的:回家收拾他去!
4。事后跟朋友们讲起来,还免不了抱怨孩子几句:这孩子,真不懂事!别人家的孩子都挺大方,偏他小气,还窝囊。你说说,我该怎么纠正他这些个缺点?
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出版后,一些朋友和编辑向我反映,有些妈妈在看了我的书后说,“小巫怎么把Sam夸得跟朵花似的,好像他浑身上下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我听了还觉得奇怪:对啊!在我看来,Sam的确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啊!后来在育儿论坛上,经常看见“我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某某缺点”一类的文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妈妈们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了!她们忘记了什么是“正常的孩子”,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孩子”,结果当然是竹篮子打水,不仅自己伤心失望,孩子也惶恐不安、自卑沮丧。
先分析一下Sam和妮妮的这次事件:
1.Sam不肯跟妮妮分享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是不是缺点?不是。这是四岁孩子的正常表现。悄悄在“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一文里这样解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因为有这样的误区,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她还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心爱的物品,就如同家长也有比如钻戒之类的珍宝一样。有人会强迫你把手上的钻戒摘下来让她戴一个星期吗?那你也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
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也并非是需要改正的“缺点”。
2。Sam的车被妮妮抢走了,他急得大哭,是缺点吗?也不是,甚至这是他的进步。妮妮抢走了他的车,他本能的反应是推倒她、抢回来,这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次他牢记妈妈的教诲,修正了以前的不恰当行为,不肯使用武力,无奈之下,只有哭诉。多么优秀的孩子!我应该表扬他才对啊!
3。Sam和妮妮闹别扭了,想和好却又犹疑畏缩不前,甚至想让妈妈帮忙。这是缺点吗?当然不是。这也是正常的表现。孩子的社交技巧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在诸多类似的“事件”与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我是否应该参与其中帮助Sam呢?这要视他的年龄和“阅历”而定。如果在三岁之前,我会带着他找到妮妮,协助他向小朋友表示友好。现在他四岁了,我如果再跟着搅和,就不是帮助,而是阻碍他的成长了,下一次他还是不能够独立解决这个矛盾,还是需要依赖家长。
从这一件具体的事例我们能够看出来,许多我们成年人看着不合适的表现,其实是与孩子年龄相符的正常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临大敌。
这些行为需要“纠正”吗?我不使用这样严重的字眼。当你看完这本书后,就会明白,孩子的有些行为是阶段性的,过—阵子就自然消失了;有些行为是孩子内心感受的表现,我们做父母的能够理解并且包容。所有的行为都有其或显著或隐蔽的动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引起我们的关注、控制我们的情绪以感到自己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样行为是他成心“使坏”,是必须严阵以待的“缺点”。具体行为具体对待,有些时候是我们成年人的不当导致了他的—些反应。排除了各方
面的因素之后,还有多少是他的真正“毛病”和“缺点”呢? &几乎没有。
所以我说——我的孩子没有缺点!①(这不是一个自大狂式的口号,也不仅仅指我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而是说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缺点,倡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保持这种态度。)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孩子是完美的。他还是会做错误的事情、出现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的宽容、引导和训育。
可能不少家长心里头都暗暗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慷慨豪爽、人见人爱。小朋友要他的玩具,他痛快地给予:“拿去玩儿吧!”和小朋友闹了矛盾,他爽快地赔礼道歉、握手言欢、不存芥蒂。不要说天下很少见这样的“模范”儿童,就是成年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吧?用这样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除了让孩子感到自卑、让家长感到烦恼之外,还能达到什么建设性的目的呢?再说,就是硬逼出这么个失去了童真的小君子来,惟一获得满足的,不就是我们当父母的虚荣心吗?
所以,每当孩子表现“欠佳”时,我们最好做到:
首先,默念几声:我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孩子;什么“毛病”都没有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
其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行为,接纳他的特性;帮助他、引导他、鼓励他,避免批评、斥责和强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顾全自己的面子,而做出伤害孩子的言行。
一旦把孩子不被我们接受的行为看做是“缺点”,必须“纠正”,我们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成了我们的“假想敌”。一旦我们对这些“缺点”宣战,我们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家长都担心,如果我不“纠正”孩子的这个“错误”,他会不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管教?谁敢说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那怎么得了?谁身上没缺点哪?说他没缺点岂不怂恿他自高自大?他还怎么虚心、怎么进步呢?
其实这类担心来源于家长内心的一种恐惧,这个恐惧的根源在于家长自己,而不是孩子的必然现实。
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而不是把它投射到孩子身上、向孩子宣战呢?
父母内心的恐惧
在网上,一位母亲自称“一个伤心的妈妈”,向大家诉说她的困惑。她给三岁的女儿总结了两项“缺点”:内向、胆小。具体事例如下:
其一,某天晚上她带着女儿在饭馆吃饭,饭后要求女儿去收银台交钱,女儿不愿意去,妈妈“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女儿就是不肯。母女僵持了20多分钟,最终还是妈妈自己交了款。这件事情让妈妈“很伤心”,因为她在女儿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的结果却是女儿“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
其二,只要上街,女儿就必须牵妈妈的手,少牵一会儿都不行。给妈妈的感觉是“她非常没有安全感”。为了女儿,母亲辞职回家做了全职妈妈。她说:“平时对她小心呵护的,就怕她没安全感。我有一个朋友,对孩子远远没我有耐心,可她的孩子上街都自己甩开腿跑,她还比我宝宝小1岁。”写到这里,这位母亲不由得悲叹:“这么胆小的宝宝,我该怎么办啊?”
三岁的孩子不愿意独自去收银台交款是很正常的,成年人眼里的小事—桩,在幼儿眼里却是天大的挑战。如果父母希望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每次付款时领着孩子去收银台,先给孩子做示范,再找机会鼓励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动交款,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孩子推到陌生人面前独立完成一项任务。
三岁的孩子上街喜欢牵着妈妈的手也是很正常的,甚至值得表扬,说明这个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三岁幼儿还不能够应对四周繁杂的环境,必须依靠父母保障人身安全。那个朋友的两岁幼儿在街上乱跑,其实很危险。
由此看来,这位母亲的伤心显得有些小题大做。细细问一问,原来是孩子的爸爸比较内向,这是妈妈对丈夫最大的不满意,爸爸也不喜欢自己的内向性格,因此夫妻双方都急切期望女儿性子开朗大方。谁知遗传基因并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家长本人的性格在平时的言传身教当中必定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他们的女儿最终还是像爸爸,内向、拘束、腼腆。妈妈不愿意接受丈夫的性格,转而试图塑造女儿,甚至问“大人我改变不了,孩子我难道也得无条件地包容吗?”
让我们想一想这个孩子的处境:妈妈对自己不满意,爸爸也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什么呢?自己从父亲身上承传的性格,是自己无法改变的,起码在三岁这个年纪是没有能力改变的。孩子会有怎样的感受?她会多么的自卑啊!每天生活在父母对自己不满的紧张气氛和压迫感中,她还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吗?但愿她永远不知道妈妈说过:“说实话,如果孩子长大后真的不是一个大方开朗的孩子,我会失望,虽然我是那么的爱她。”这种不现实的期待和失望足以摧毁一个孩子;这样说话的母亲,恐怕尚未掌握什么是真正的爱。
不知从何时起,在某些父母眼中,内向变成了一种缺点。人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世界才丰富多彩,人际结构才稳定平和。内向的人自有沉静、安稳、含蓄的优势;外向的人则可能由于浮躁、张扬而遭受挫折。但是一些家长不能够辩证地看待性格差异,急着把内向性格的弱势与外向性格的强势相比,害怕自己内向的孩子“吃亏”。
这属于典型的父母内心中的恐惧在作怪。父母怎样枪弹不发地俘虏孩子呢?答案在于父母的潜意识。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说:“那些最隐蔽的、最私密的东西,具有最可怕的摧毁力。父母潜意识的力量大大超过在一个家庭中显而易见的交流。”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潜意识里,都有一间贮藏室,里边库存着我们最具威胁性的记忆、情绪和性格趋向,特别是那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试图遗忘在脑后的、负面的东西。心理学大师荣格将它们统称为我们的“阴影”。荣格认为,这些潜意识里的贮存绝非毫无害处,更不会自动销声匿迹。我们也许能够把它们拒之意识门外,但它们依然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阴影侵蚀着我们自身和那些与我们亲近的人。我们内心中,两种冲动展开着一场浴血奋战:把自己缺憾的感受曝露出来画上句号,或者继续否认、继续抗拒。
想要治理自己的心理伤痕、驱除内心的阴影,我们必须把心中积攒的“垃圾”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们具备这样的勇气吗?就像衣柜里边关了一只恶魔一样,看它—眼都会令人魂飞魄散。但是我们把它关闭得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也就更加胆战心惊,更加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触它。
作为家长,如果你有不为人知(甚至不为己知)的内心恐惧,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碰一碰这些恐惧,你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小人儿的直觉也许尚未发达到能够体会你到底害怕什么,但是他们能够准确地察觉到你什么时候不高兴了、烦躁了,你的呼吸急促了,你的脸色难看了。当你发怒和焦虑的时候,就是你深埋心底的恐惧趁机在兴风作浪。
这些恐惧是些什么东西呢?
1。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的自身缺憾;
&家人(尤其是配偶)身上令我们感到不满、厌烦却又无能为力的缺点;
3。生活中的挫折经历给我们留下的屈辱和遗憾;
4。面对未知和未来所产生的焦虑和担忧。
这些内心阴影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荣格说,“所有的潜意识都会得到投射。”我们会把内心的阴影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就像把一个影像投射到一面屏幕上一样。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理想的屏幕,可以投射自己的阴影。孩子无依无靠、无助无援,根本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就不会提出抗议。即使他们有所质疑,父母也能一句话就给否决了。
把自己想抛弃的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之后,父母便开始向投射出来的阴影宣战。他们对自己不满,却没有勇气面对;他们对配偶不满、企图改变对方,但是没有成功;他们在生活中受了委屈,却无力反抗;于是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当做敌人,力求取得胜利。
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受伤最严重的,恰恰是无辜的孩子,而且这种伤痛往往伴随他们一辈子。
一位妈妈向大家请教,自己的女儿是不是太乖巧了?刚刚两岁的小姑娘,从来不给妈妈找麻烦,从来不大哭大闹,对妈妈总是百依百顺,爱读书唱歌、爱背诵诗词儿歌,没摔过跟头,“细心、敏感、谨慎、自律”。看上去这样的孩子简直完美无缺,是多少人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奇怪的是,这位妈妈并不满足,反而十分担心:“细想想女儿真的乖巧之极。不过,我又担心这孩子长大了太过于墨守成规,没有创造力。我真的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乖女儿’该怎样实施早教?”
这位妈妈的担心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孩子闹了我们不喜欢,到处寻找怎样让孩子安静下来的法子,特别羡慕那些“听话、乖巧”的孩子;然而终于出现了一个大家求之不得的乖宝宝,我们也不喜欢,又担心孩子太乖。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呢?孩子到底怎样做,才能令父母满意呢?
仔细听听这位妈妈的话,就能明白她担心的由来:“我和她爸爸在外公外婆及爷爷奶奶眼里都是乖孩子。”怪不得呢!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都是“乖孩子”教育、也不由自主地长成了“乖孩子”,然而内心深处,她对自己和丈夫的这种“乖孩子性格”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当惯性使得这对父母把女儿也雕刻成了自己的复制品时,他们开始觉得不安了,开始担心孩子长大了也变成自己这个样子。这又是一例典型的父母将自己的内心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说实在的,用“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来形容一个两岁的孩子,是不是言过其实?不难看出她实际上是在形容谁。
还有—位自称“失败的妈妈”诉说自己不满两岁的女儿让她“愁死了”,原因是孩子突然变得非常顽皮、固执,要做的事情必须做,遭到拒绝就会大哭大闹。其实这是幼儿智力发育的里程碑,是这个年龄段典型的正常的表现。但是这位妈妈面对女儿的自主、执拗、反抗等正常行为惊惶失措,拼命压制,甚至动手打孩子。
为什么这么恐慌呢?答案还是在妈妈自己身上:“我不知道姐妹们的孩子有无如此‘倔犟’的,是否我太没耐心了?说实语我和她爸爸脾气也都有些倔,真担心她以后会发展到自虐。真是愁死我了……”
在两岁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和丈夫的影子,给这位妈妈带来空前的恐惧。自己无法克服、克制的性格特色,在孩子身上就更难施以控制。“自虐”这个字眼令人触目惊心,却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对夫妻“倔”起来的时候会采取自虐手段,因此担心孩子也顺着这条道路发展。如果她放松下来,给女儿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绝没有理由去自虐;然而如果她就这么压制、更改孩子,长期的压抑和束缚的确会通过自虐而得到宣泄(到那时,这位妈妈会认为自己的不祥预感得到了证实……)
我的朋友,—对英国夫妇,育有—个健壮活泼的小男孩儿比尔。平时我们两位母亲经常带着孩子一起玩儿。有一阵子,夫妻俩人都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英国妈妈不免有些焦虑。邀请她跟我们一起郊游,她说我们的车没有富余的可以放儿童座椅的地方,她担心孩子的安全,就放弃了。有趣的是,她把这种内心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尔受了影响,也变得害怕坐车、害怕登高、害怕大幅度的运动等等,而妈妈却告诉大家,这是孩子的心愿——“比尔不喜欢车子走得快,—进出租车,他就主动告诉司机‘慢一点’。”在公园,Sam邀请比尔—起坐开得飞快的矿山车,比尔懦弱地拒绝,妈妈就跟着解释,“比尔不喜欢惊险的游戏。”这位妈妈没有意识到,其实是她自己不喜欢这些东西,比尔其实什么都喜欢。那个时期她的心情欠佳,儿子是她快乐的源泉之—,她把儿子看得无比宝贝,也就把他看管得非常严,生怕出任何意外。
一次在协和医院给医护人员中的妈妈们办早教讲座,散会后几位妈妈来询问我关于母乳喂养的问题,她们几个问完问题坐在一起聊天,只见等在最后的一位妈妈非常小声儿地问我关于她女儿性格的问题。她说她和丈夫都是内向性格,在人面前从不多说话(是啊,她在讲座过程中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举手提问,而是等到讲座结束后悄悄地来问),结果她五岁的女儿也十分内向,比如在幼儿园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出门在外也不叫人、熟人见了问她去哪儿她也不理人家、家里来了人让她表演个节目她死活不肯,等等。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我也压低嗓音轻轻地对她说,“现在这里就咱们六个人,都是你熟悉的同事,你就给我们唱首歌吧!”
这位护士妈妈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着。我说,“你自己都办不到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办到呢?”
护士妈妈似乎明白了一点点,接着又问,“那出门在外,别人跟她打招呼,她不理人家怎么办?”
我问她,“你给孩子示范应该怎样回答了吗?比如别人打招呼,你也说‘你好!’别人问‘你们去哪儿啊?’你回答‘我们去逛商店。’诸如此类的,有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呢?”
护士妈妈说,“我觉得她都五岁了,应该懂事了,不用我们多嘴。”
我告诉她,“如果你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无论她多大了,都不会无师自通,突然一天就明白了怎样和别人打交道。你不引导她,只是要求她必须懂得礼貌、主动大方,不然就批评她,给她扣一堆帽子,其实对她是不公正的。”
有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追求完美的人很难快乐。”理智、成熟的人能够冷静地接受现实、积极地寻找平衡,对人生不求全责备。然而,一些家长却难以接受自己孩子的个性,总希望孩子完美无缺。几乎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甚至把对成年人的要求套在孩子身上,孩子当然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于是父母就责备孩子。
事实上,那些看着孩子不顺眼的父母,往往对自己的评价就很低。他们真正不能容忍的,还是自己(或者配偶)身上的“毛病”;他们力图修正的,是自己某些不堪回首的经历;他们竭力要在孩子身上弥补和实现的,是自己未竟的心愿。
徐浩渊博士说过,父母不能公开、坦然地赏识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因为他们不能坦然地欣赏自己。他们很令人怜惜。因为他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只能用孩子的成就给自己一些慰藉。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我们希望的认可表达,而是反过来,养育他们对自己的认可。
这一点,在一些全职妈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选择放弃事业、回家专心育儿,这些妈妈总觉得心有不甘,感到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们内心怀有很多恐惧: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家庭妇女”、“全职妈妈”的身份,害怕与社会脱节、最终被社会遗忘;害怕由于经济不独立而遭到丈夫的抛弃……她们拼命在孩子身上补偿这些恐惧带给她们的不安:一方面,她们过度包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不能离开妈妈独立;另外一方面,她们热衷于早期智力开发,严格要求孩子达到超常标准,这样她们可以炫耀自己的“成就”,在他人那里挣足面子。
其实,通过努力,父母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和现状。但是改变自己太痛苦了,人们本能地回避这一条路,而更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往往还打着“严格要求、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孩子是无辜的,也是无助的,他无法反抗父母,只有折磨自己,以图取悦父母。不幸的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也很难对孩子满意。孩子生活在批评、指责、自我否定之中,在父母制定的难以企及的高标准面前,感到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还怎么能够成长呢?缺乏自信的父母,难以培养出具备自信心的孩子。只有父母坚信自己是优秀的,才能教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最需要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呢?100%的、无条件的接纳。接纳、尊重他们的个性以及他们自身成长发展的轨道,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是他们自信心和安全感的来源,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是奠定一生幸福的坚实地基。
人的性格会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而产生变化,经常有妈妈感叹“成为母亲改变了我的一生!”更何况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孩子的一次行为而过分担忧她的未来、甚至给她贴上性格标签,是不是显得有些荒唐?
大部分幼儿的一些表现——扔东西、抢玩具、争执打闹、吵闹推搡、淘气贪玩、认生害羞、执拗倔强、哭闹耍赖、反抗父母,等等,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状态,只需父母宽厚的包容、耐心的引导,孩子会慢慢懂得道理,并且在“错误”中成熟、成长。其实何止幼儿,无论孩子多大了,无论他出现了什么样的反常行为,都是他对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只要我们耐心地接近孩子、倾听孩于,找出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解决方案就在我们垂手可及之处。
但是,垂下手来、蹲下身来、静下心来,对很多父母来说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一些不如意表现如临大敌、拼命纠正,担心“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得了……”甚至由于害怕丢面子、被人当做无能失败的家长,而不惜牺牲孩子的自尊。这就是父母内心的恐惧在作怪。我们最好先面对自己的内心,寻找这种不安全感的来源,再审视所惧怕的后果是否就是孩子的必然现实和事实真相。
下—次孩子的某些行为或特点让你不满意、担忧焦虑、下不来台以致勃然大怒时,先别急着对孩子发泄,而是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你是对谁不满意呢?
——你为什么这么焦虑这么担心呢?
——当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却没有得到期望中的收效,想一想这些期望是否现实?是孩子能够达到的要求吗?符合幼儿成长的规律吗?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
——是孩子使你失望了还是你自己造成了失望?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答案就在你手中。
到底谁吃亏了
2004年7月底,我应邀参加在连云港举办的首届世界儿童联欢节教育论坛,与会的另一位专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在马路上,他看到一位外国孩子,手里拿着妈妈给自己买的遥控航舰模型,看上一位中国孩子手里五颜六色的风筝,便提出要跟这个中国孩子交换手中的玩具。航舰模型比较贵,大概值几百块钱,风筝则比较便宜,也就十几块钱。当时在场围观的中国人都怂恿中国孩子“跟他换!跟他换!你多赚啊!”本来中国孩子并不情愿脱手风筝,因为他觉得对方的航舰比自己的风筝小,但是架不住大家的热情相劝,莫名其妙地就换过来了。那个外国孩子的妈妈看着这一切,并没有参与进来,中国孩子的妈妈也没说什么。外国孩子和中国孩子都非常满意地走开了,只剩下围观者津津有味地议论着“外国人真傻,真好骗”云云。
的确,在成年人眼里,那个外国孩子太“吃亏”了。但是在他自己眼里呢?无论是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恐怕都没有“吃亏”或者“占便宜”这样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满足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得到自己向往的玩具。他们顶多看一下大小和多少,却不会比较高低贵贱。其实再小一些的孩子,比如三四岁以前的幼儿,连大小、多少、先后这样的比较都不大会进行,他们根本没有这种成年人的竞争意识。
在孩子社会交往的场合里,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小朋友甲手里的玩具被小朋友乙抢走了,甲愣了愣,也没反应,又拿起另外一个玩具玩儿起来。小朋友丙看上了小朋友丁手中的玩具,走上前要拿,丁不干,推了丙一把,丙坐在地上咧咧嘴要哭,爬起来也没有还手,委屈了几秒钟也就过去了。天下一片太平……
但是,甲和内的父母却在一边坐不住了。
甲的妈妈比较有涵养,事后跑到网上征求大家意见——“我平时教育孩子要团结小朋友,有什么事都要好好说,不要抢不要打,难道我教育错了?他怎么表现得这么怯懦?如果不教会他还击,他是不是学不会保护自己?长大了是不是容易受欺负?”
丙的妈妈没有这么内敛,而是找到丁的家长告状:“管管你们家孩子吧!他欺负我们家孩子!”如果对方不是卑躬屈膝地道歉赔笑脸,这场孩子之间的小小过节就很有可能演化成家长之间的巨大冲突。
接着丙的妈妈转身再对丙劈头盖脸一通训斥:“你怎么这么窝囊?人家打了你,你连哭都不敢哭!你怎么不打回去?真是废物!告诉你啊,下回别人怎么打你,你就怎么打他!”刚才挨了推没哭出来的丙,这时号啕大哭,闹得妈妈更加生气:“哭什么你?不许哭!你就知道跟我这儿哭!早你干吗去了?”如果有人提醒丙的妈妈孩子挨打是因为抢别人的玩具,她会愤愤不平地回答,“那就该挨打吗?再说了,这么小的孩子连玩具都不敢抢,将来他还怎么竞争得过人家!”
好,那么我们先按照这两个家长的思路来办,鼓励孩子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别人抢我的玩具,我抢回来!别人打我,我伸手打回去!孩子们都这么剑拔弩张、龇牙咧嘴地“捍卫”自己,游乐场上会是什么气氛?一片血腥,一片哭声,一团糟。孩子们还怎样学会和小朋友和平共处呢?在这种戒备、紧张、进攻的心态中长大的人,还怎么能够平等待人、与人共事呢?
丙的妈妈痛斥了他,会把他变得强大起来吗?事实是,非但不会增强他的进攻意识,反而会适得其反,把孩子变成一个真正的“窝囊废”:孩子当时受伤的情绪没有得到抚慰,反而遭到更加猛烈的抨击,他的自信没有了,他的自尊丢掉了,他不知所措,惊慌恐惧,今后有了委屈也只能默默地忍受着,不敢跟妈妈倾诉,免得又遭一顿斥骂,但是又的确提不起精神来,就那么委顿着,变得越来越退缩、胆怯。
换—种解决方法呢?一方面,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直接使用行动来表达自己,我们其实可以帮助他们使用语言来表达:“请你不要抢我的玩具!”“别打我!”“等我玩儿完了再给你好吗?”“来,咱们一起玩儿吧。”等等。另外一方面,如果孩子在遇到我们成年人眼中的“委屈”时,并没有表现出难过来,我们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替他“记仇”甚至“报仇”。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接触和冲突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他们大脑中主管社交能力的边缘系统需要直接的体验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我们干涉、教导、管理他们,看上去似乎是在帮助或者保护他们,其实是在阻碍他们的成长。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进行直接的交往,试探、摸索、总结出经验、规律和准则来,这样才有助于他们的信心和能力的开发。
不过,说到底,是谁感觉“吃亏”了、“挨欺负”了、受了“窝囊气”呢?到底是谁“输不起”呢?
在当今变化巨大、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一些家长承担了很多压力,他们无意间把自己的竞争心态投射到孩子身上,把自己感受到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在外的交往特别敏感,斤斤计较,总感到别人要占自己孩子的便宜、感到自己的孩子容易受欺负。自己对人生的感觉比较失败,就一心想培养出成功的孩子来;自己经常受欺负,可不能让孩子也步了咱的后尘!即使那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就的家长,也很注重孩子在社交中的得失,希望孩子秉承自己的闯劲儿,从小就处于强势。父母本身的竞争、取胜、反抗的情绪都在担忧、焦虑孩子“吃亏”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宣泄。
某家育儿杂志社曾经举办过—场宝宝爬行大奖赛,参赛的宝宝们基本未满周岁,根本没有任何竞赛意识。那一天,比赛的不是宝宝,而是家长。每当哨声响起,家长们一拥而上,推着自己的宝宝向前、向前、再向前。一个婴儿半途摔倒了、磕疼了,大哭起来,他的母亲面无愧色继续推孩子前行。更有甚者,在练习区,编辑们看到一位已经会走路的孩子,被奶奶逼着练爬。老太太把孙子放在练习垫的一角,自己走到对角线的另外一头,手中拿着一块吃食,咬—口,向孙子招手,“过来过来!”孙子爬过来,奶奶奖赏一口嘴里的吃食。而后换—个方向,继续这种马戏团训练动物的招数。主编看不下去了,上前劝阻老人别这样,老太太执拗地不听劝,一意孤行。事后主编对我感叹:“我们再也不举办这样的竞赛了!这不是摧残孩子吗?”
那天的竞赛结果,让—位爸爸极其不满,他认定自己的孩子是第一名,就跟杂志社的经理大吵大闹,甚至要动手打人。原本应该充满欢乐、幽默、和谐的婴儿活动,倏然间演变成了严重的裁判事件。这反映了什么呢?只能说明这位爸爸的心态实在太不正常了!为什么把孩子生命初始的这么一场可以说毫无意义的竞赛看得这么重呢?
徐浩渊博士忠告父母们:先调整好你自己。假如父母在竞争面前不是手足无措的话,你的孩子将来就不会手足无措。
的确,如果父母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竞争和压抑等等,就不会斤斤计较孩子在社交中难以避免的冲突。孩子看到父母从容不迫的处世态度,也自然学会了坦然面对冲突、拒绝和挫折。父母越紧张、包办、过度保护孩子的社交活动,孩子越懦弱、胆小、依赖性越强。
讲两件发生在我孩子身上的真实情景:
2005年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去新西兰度假,一天下午,我和婆婆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一座名为Lollipop(棒棒糖)的大型儿童娱乐城,让孩子们尽情在里边玩耍,我们坐在给家长设置的咖啡厅里喝茶聊天看杂志。中间我去查看女儿的情况,发现Sam已经跟另外一个年纪相仿的小男孩玩儿得热火朝天,两个人在海洋球池里蹦来蹦去,又拿起球来到处扔。突然间,那个小男孩把—只球使劲儿扔到Sam脸上。
度假结束后,回京途中,在香港转机。香港机场设有儿童游乐区,我让两个孩子在里边玩儿,我坐在外边的椅子上。不满两岁的Miranda走到一只转盘前,伸手转动着。突然间,一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飞奔过去,一把推开她,自顾自地玩儿起转盘来……
这里请读者们做三道题:
1。如果挨“欺负”的是你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
2。如果你的孩子处在我这两个孩子的地位,他/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
3。如果你比较熟悉小巫的育儿方式,你认为她和孩子会各有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
(答案请见“训育四原则”一章中,“忠于真相”一段)
慈祥的虐待
冬季的一天,寒风凛冽,气温骤降。一位母亲冒着刺骨的北风骑车数里来到一所大学校园的女生宿舍,找到正在这里上学的女儿。打开宿舍门,女儿见是母亲,感到十分惊讶,问她有什么事,母亲说给孩子送羽绒服。
女儿感到啼笑皆非,告诉妈妈自己不需要。“我这里有足够的保暖衣服。这么冷的天,我们都在宿舍里念书,不会出去的。再说,您顶着风给我送衣服,就不怕自己生病啊?”
母亲则十分恼怒,“我这不是怕你冷吗?怕你不知道多穿点儿。怎么了,我关心你不对吗?我这不是为了你好吗?你怎么这个态度?”
母亲扔下衣服忿忿然地走掉了。女儿追出来叫她进屋坐—会儿,她好像没听见。
母亲感到很委屈:她觉得自己很伟大,她是如此地心疼女儿,顶着寒风送去冬衣,简直是个英雄!一路上,她都在想象女儿看见自己时会是多么的感激涕零。然而女儿却让她失望了,非但不领情,反而将她拱手相奉的温暖拒之门外。当着女儿同学的面,她真是下不来台,不禁恼羞成怒。
女儿也感到很委屈:我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妈妈却还拿我当小孩子。这么多同学的妈妈都没有来,偏偏她来了,小题大做。她总是命令我无条件地接受她的关怀,也不看我到底需要不需要。只要提一点意见,她就责怪我,让我对她感到负疚。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是觉得这个女儿不懂事?还是觉得这个妈妈有点儿过分?
再看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在幼儿园门口,一位母亲紧紧地拥抱着孩子,使劲儿地亲着孩子的脸。孩子一边用力挣脱母亲的怀抱,一边抱怨着,“妈妈,你弄疼我了。”母亲略有些委屈地争辩道,“没有啊,宝贝儿,妈妈爱你啊!”
这个孩子呢?你是不是觉得属于那种典型的小孩于不懂事、不领情?
这两位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吗?肯定特别爱,她们热烈地释放着澎湃在自己内心的激情,陶醉于母爱的欢乐之中。然而,从客观的角度看,她们仅仅照顾到了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孩子的体验。第—位母亲将母爱视作圣餐,无论何时赏赐,女儿都应该谦恭地接受,否则就是亵渎神明;她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怎样发泄都可以,却毫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第二位母亲否认她弄疼了孩子,她反驳孩子的话、否定孩子的感受。这两位母亲都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维护自己的理想形象:“我是一个好母亲,我爱我的孩子,我永远也不会伤害他/她。”
在常人心目中,只有打骂孩子才算作伤害,虐待孩子的家长受到大家异口同声的谴责。新时代的新父母都下定决心,好好爱护孩子,绝对不实施暴力。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事实上,爱的方式不得当,也会让孩子疼痛,也能够导致伤害。而且,这种以“爱”的名义所产生的心理伤害,绝对不亚于暴力行为留下的重创。
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将这种“爱”称作对孩子实施“慈祥的虐待”。
2004年,著名教育家李跃儿在北京举办了儿童之家,她从银川带来一批孩子跟着她生活,进行人格修复。其中有一个四岁的男孩晨晨,过生日那天,收到了妈妈寄来的礼物和一封信。晨晨从礼物中挑出信来,兴奋地要求李老师给他念。李跃儿打开信,哇!满满两页的水印蓝花信笺,大家都很好奇,听着李老师充满感情地念起来——
亲爱的晨晨,你在北京,妈妈在银川,母子不能团聚,妈妈好想你啊!妈妈总是想起你小时候的样子,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静静地听妈妈讲故事;想起那时妈妈骑车带着你去幼儿园,你坐在后座上,那么乖巧,那么可爱;想起晚上临睡前,你聚精会神地听妈妈讲故事,睁着明亮的大眼睛,那么动人,那么……妈妈也想起你有时候不听话,让妈妈生气,妈妈踢过你的屁股。妈妈感到非常内疚,好后悔啊!妈妈决心从今后好好学习,尽力理解你,再也不对你凶了……妈妈真希望我们能够早一天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是李跃儿至今还能复述出来的一部分,“总之整封信充满煽情的词儿,”李跃儿告诉我。
读完第一遍后,晨晨要求老师再读一遍,然后把信放进裤兜里,走开。第二天清晨5点钟,晨晨爬起床来,呆呆地坐着,不吃饭,不睡觉,也不玩儿,精神恍惚。“五—”长假,很多家长来北京看望孩子。大多数家长都跟孩子疯玩疯闹,只有晨晨的妈妈靠墙坐着,把孩子搂在怀里,一遍一遍地抚摸孩子的头和肩膀;而晨晨则像一只小乖猫一样,趴在妈妈怀里。晨晨妈妈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情调里边,被自己的温情感动着,却丝毫没有觉察到,孩子已经被这种毫无节制的情感抒发深深地伤害了。
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批孤儿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儿童早年离开父母,生活在一个紧密的团队当中,能够跟其他的同龄人建立牢固的友谊,他们真诚地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种友情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失去父母关爱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使得孩子依然能够同他人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络。
晨晨离开父母来到北京,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建立了亲密的团队友情,人也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走上健康的修复道路。然而,妈妈的一封信,把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破坏殆尽。看完信后,晨晨的心就离开了群体氛围,飞向妈妈身边,渴望妈妈把自己搂在怀里。晨晨从此离群索居,得不到团队的支持,这让他非常地伤心难受。
吸取了这次教训,李跃儿要求家长在给孩子写信打电话时,一律禁止说煽情的词、思念的话。
李跃儿刚来北京创业时,丈夫和儿子留在了银川,半年后才陆续来京团聚。那时,李跃儿给远在银川的儿子写信,绘声绘色地描述她在卫生间遇见一只耗子、同事中惟一的男性吓得飞逃到门口不敢抓,她自己则壮着胆子举着长棒子冲进去、最终也吓得落荒而逃,还是别人帮她把耗子捉走,老师们都恶心得要吐,这样一场令人捧腹的喜剧。“这么写信,给孩子一种快乐、好玩儿的氛围,他想象妈妈很开心。”李跃儿说,
&“其实我也担忧孩子的生活,想到他的衣食起居只有保姆在照顾,就感到揪心。但是我不能表露出来,给孩子增添忧愁。我必须转化这种情绪,表现得朝气蓬勃、阳光灿烂,让孩子也充满勇气和信心。”
“很多人因为从小到大没有安全感,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感情,一定要表露出来自己的深情。”李跃儿接着评论道,“我看到好多家长们,在跟孩子道别时,流着眼泪,盯着孩子的眼睛,生怕孩子不知道妈妈有多伤心。我们为什么不能多替孩子考虑,想一想孩子需要什么呢?”
都是为了谁好?
慈祥的虐待经常披着这样一件漂亮的外衣:都是为了你好!
五岁的男孩钭钭,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他,白天他在小区的幼儿园里度过,下午保姆来接他回家。每次他提出来要在园子里玩儿一会儿,都会遭到保姆的拒绝,理由是妈妈不允许。妈妈给保姆规定,钭钭从幼儿园出来一定要马上回家,不能在小区里边玩耍,因为妈妈不放心,怕钭钭吹着风,怕钭钭被车撞倒,怕钭钭跟别的小朋友打架,怕钭钭接触到脏东西感染上病菌……保姆当然也乐得省事儿,每天下午四点半给钭钭吃晚饭,临睡前喂点水果,然后钭钭一直饿到第二天早晨八点左右吃早饭。就这样,妈妈“爱”儿心切,又舍不得花时间陪孩子,干脆命令保姆把钭钭放在温室里严加看管保护,她好放心地追求自己的事业,每天很晚才回家。钭钭呢,被娇宠得弱不禁风,对很多东西过敏,动不动就生病。每当保姆拒绝钭钭的任何要求,钭钭提出抗议时,保姆就会告诉他,“妈妈不让你这么玩儿,都是为了你好!”
22岁的女大学生甜甜,平时住在学校里,周末回家。只要在家里,生活起居的一切都被父母包办了,尤其是父亲,简直不让甜甜动一根手指头。晚上临睡,爸爸三番五次地追问甜甜第二天几点起床,要不要来叫,无论甜甜强调多少次有闹钟,自己能起床,不用爸爸操心,父亲依然很决断地宣告“明天爸爸叫你!”早晨甜甜上好闹钟起床后,要去厨房预备早饭,爸爸看见了,肯定会热切地呼唤女儿“你别弄了!爸爸来给你弄!别烫着手!”甚至有时他还没起床,只要看见女儿向厨房走去,肯定马上钻出被窝,阻拦女儿,执意一切替女儿安排好。说得严重一点,也就是他没法子替女儿上厕所,不然他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代劳。无论甜甜如何抗议、妻子如何劝阻,父亲都会振振有词:“这还不全都是为了你好!”
“都是为了你好!”
这恐怕是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听到自己的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同时也是自己在做了父母之后,对孩子最经常使用的一句话。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端着碗在身后追着喂:“为了你的营养,为了你的身体好!”
孩子爱玩儿水,身上弄湿了,家长坚决制止:“怕你感冒,为了你的健康好!”
家长给孩子报了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每天陪着孩子东奔西跑上课练习考证:“为了你的将来着想,为了你的前途好!”
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家长马上站出来制止:“别看那种书/不能跟那种人交朋友!你会学坏的!这可是为了你好!”
孩子喜欢文学,家长却禁止他看小说:“不许学文学艺,应该学理学商学医,这才是正道!都是为了你的将来好!”
孩子恋爱了,家长对其钟情的对象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个对象不行,跟他/她吹了,我们给你介绍更好的。别伤心别生气,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会参与、指挥、压制、干涉:“听我的,这都是为了你好!”
每个家长都应该坐下来,扪心自问: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
茱迪丝?布朗说,“父母自欺欺人的通病就是,他们为孩子做的一切,无论如何满足了他们自己,却说成是为了孩子。这种说法表面有理,其实荒谬。我们下定决心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那一刻,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在这个旗号下,父母不仅参与孩子的所有的行为,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选择,甚至指导孩子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委屈了不许哭!失望了不许生气!高兴了不许叫唤!对父母之情要感激感动、感恩戴德……
在徐浩渊博士主持的心育心网站心理论坛里,一位前来求助的朋友这样分析自己跟母亲的关系:
我想,我在跟我妈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称为“围着她转”也好,“顺从”她的意志也好,我的这样的行为,都是我妈对我的要求,就好像我妈早早就给我画了个框框——这个框框就是我应该做到的。而我也在这么多年里,努力按照这个框框去做,并且慢慢认为,我就是这样的,就应该去向这个框框的方向努力。但是,我内心里是不愿这样的,如果没有我妈对我的这些要求,我肯定不会按这个框框行事。所以,抛开这个框框,我内心的愿望,才是我的“自我”。
如果把这个“框框”引申为人们努力扮演的社会角色,那么,当这个人的“自我”和这个“框框”差不多的时候,这个人应该没太多烦恼;反之,这个人就会痛苦!
所以,首先,应该知道“自我”是什么样的,
&“自我”和“框框”的差异是什么?当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为什么要按照”框框”去做?不按“框框”去做,又会怎样呢?“框框”是必须的吗?
又回到我和我妈的问题上,如果我继续按照“框框”去做,我自己痛苦不说,我妈会认为,我就该是这个框框的样子,并且,这个框框她还打造得不够完美。如果我试图突破这个“框框”呢,我妈可能根本接受不了我的样子,但是她也得接受啊。如果她最终接受了,那大家就都幸福了;如果她就是不能接受,她也许会采取更加极端的行动,那,有点残酷地想——这不是我的责任,我没有伤害她,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因为关心孩子,又想到育儿问题上。我们做父母的,要想孩子将来幸福,应该努力支持孩子“自我”的成长和完善,而不是简单地设定一个“框框”,要求孩子达到父母预想的样子。孩子打针的时候,怕疼、哭,父母就在旁边说:要勇敢,不哭!这就是在设定“框框”,而不是在帮助孩子建构“自我”和开发成长能力。《夏山学校》里尼尔提到,他不赞成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从小遵从严格的道德、礼节,也许那些家长的行为就是在设定这样的“框框”。
这个“框框”的比喻实在太恰当了!的确,父母把孩子镶在自己精心制作的镜框里,玻璃上反射的都是父母的影子。由于长期必须按照父母的指令亦步亦趋,孩子逐渐远离真实世界、远离真实自我,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谁、需要什么,他们埋没自己的感受,迎合父母的需求。每当孩子的想法与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驰,父母就不高兴,甚至厌弃孩子,在他们眼里,不听话的孩子就是问题孩子。
我们说这种伤害是无意的,因为大多数父母都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热切地希望孩子一帆风顺、出人头地。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热切恰恰反映出他们内心隐藏的愿望和需求,他们自己没有勇气正视这些需求,而是躲匿在一副面具之后,指挥孩子满足自己的幻想。他们的热切是真诚的,而孩子的自信、能力和成长,就不知不觉地毁灭在这种真诚的热切中。
茱迪丝?布朗在《都是为了你好》一书中指出,在家庭中,父母有着强大的需求,但是这些需求往往被高尚的托词乔装遮掩,暗中扭曲孩子的生活。
“都是为了你好”就是最常用来遮掩父母内心需求的高尚托词之一。
“都是为了你好!”凡是这样说话的父母,都持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子,把自己当做孩子生活的总指挥:“听我的,我知道什么是对你最有益的选择!”
“都是为了你好!”潜台词就是,“你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你没有能力进行判断和选择,你的选择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我也绝对不能给予你任何选择的自由!”每天接收着这种信息的孩子,不可避免地感觉到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连最基本的生活细节都无法料理,还怎样能够建立自信心呢?
“都是为了你好!”听上去是不是有点霸道?这么一说,哪个孩子还敢表达自己?“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居然不领情?”这句话传递给孩子的另外一个致命信息就是:“我的意见就是法令!我才不要听你的意见!你按照我的指令去做就是了,没什么好抱怨的!”
这种武断,不仅仅表现在压制孩子的不同观点方面,甚至也表现在不允许孩子表达对父母的爱心和善意方面。前边提到的那位朋友在心理论坛上讲述了她幼年时的一段经历:
那时我也许10岁吧。有一天下午,我午睡醒来,我妈拿出一点儿好吃的东西给我吃。很少的一点点,也只有那么一点点。我当然喜欢吃,但是我想,我妈也喜欢吃那个东西,我想让我妈吃。我妈不肯吃,一定要我吃。而我也是真的想让给我妈吃,所以,我也坚持着。吃的东西从我妈手里推到我的手里,又从我的手里推到我妈手里。我想,我再坚持一下,我妈就会吃的。大概我妈也是这样想的吧,反正就这样推来推去的,可能推了有一两个小时吧,终于我坚持不住了。我至今记得我当时的感受,我是含着泪,含着屈辱吃下的。那天,那个东西一点都不好吃。
毫无疑问,这位朋友的妈妈是爱她的,爱的方式就是把孩子不想要但她认为对孩子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孩子迫于母亲的强势,不得不接受。这位朋友分析自已时说到,正是这种不由分说的“爱”,使得她成年后有了很多自己不能接受的品质,比如既不会表达愤怒、也不怎么会表达爱。她发现自己经常压抑愤怒和感情,习惯于以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很少、也几乎不敢和妈妈做直接的交流,按照心理辅导员的分析,这是因为在交流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出现了妈妈勃然大怒的形象。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母亲对女儿实施了精神控制,或者说是精神奴役。由于母亲不接受女儿跟她是完全分离的个体,女儿只是母亲表达自己的一个载体,母亲通过女儿对自己的百依百顺获得安全感,那么女儿的正常发育就被牺牲掉了。甚至成年之后,母亲依然对女儿采取“暴政”手段,强求女儿乃至外孙女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全家人都生活在一种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当中。“伴君如伴虎”。
我在新西兰的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聋哑夫妇,在怀孕期间天天祈祷,让他们的孩子天生失聪,后来果真如愿以偿。他们对记者说,这个愿望不是出于自私,而是为了孩子着想,为了他好。他们认为,聋哑的世界非常美丽非常安宁,因此也希望孩子享受到这份独特的美;他们还认为,正常听力的孩子会因为有了聋哑父母而自卑,而如果孩子跟父母拥有同样的缺陷,就能避免受歧视;还有很多聋哑夫妇利用自己正常的孩子与外界沟通,他们不愿意把孩子当成翻译工具,云云。
看完这个故事,我可怜那个孩子、怨恨那对父母:如此自私自利的人,居然堂而皇之地标榜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不能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就要剥夺孩子享受正常生活的权利,还给出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假如他们的孩子天生听力正常,在生活上、事业上,会享受无数更多的方便和机会。哪个跛脚父母盼望自己的孩子生下来是瘸子?聋哑世界再美丽,难抵正常世界更加完整的生活。我们虽然不歧视聋哑人,但也不能否认,聋哑毕竟是残障!
父母对自身及其行为的动机缺乏认识,导致灾难性后果。和一个蒙着眼睛的人亲密相处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孩子们都熟知这一点。(《都是为了你好》)其实我们不少人就有过这样的童年经历:我们必须弃绝自己的现实和感受、认同父母的幻想或者错觉,否则就是不受欢迎的捣蛋鬼、不被接纳的浪子、不肖子孙不孝儿,就要背着很多罪名,内心填满愧疚感。
同时我们也感到压抑、愤怒和怨恨,却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这种负面的情绪在心中积压良久,却又无法发泄出来。因为只要哪怕流露出来一丁点儿这种情绪,父母会比我们更生气、更伤心:“我们为你操劳了这么多,你还有什么不满意?你怎么这么不知恩!”于是我们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甚至幻想着,也许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我只是一个被放逐的外星人(太子、仙女),在人间经受考验,总有一天我会被解救出去,但是在这之前我要好好表现,通过考核。孩子的内心世界被压抑久了,就会出现“神游”这种心理异常现象。①
(我在童年时期曾经是一个重度神游者,我坚信自己来自另外一个星球,设计了完整的外星世界,甚至画出来我的“同乡”穿什么样的衣服——很帅的,跟美国科幻电视连续剧StarTrek(星舰迷航记)里的制服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为什么我到了美国之后很快迷上了StafFrek。在“我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和蔼可亲,都无条件地爱着我,尊重我的一切。)
孩子也会逐渐发现,满足父母的幻想或者错觉,就像是水中捞月,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们无法冲破父母自身利益的重重关卡,把握真正的现实;他们逐渐地丧失了自我,因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觉会对父母的幻想造成威胁。最终结果,孩子得到的是失落,父母得到的是失望。但是孩子受到的伤害更加惨重,因为只有父母是正直、诚实和完整的,孩子才能够是健全的。
我们这些父母应该扪心自问:我具备这样的勇气,敢于坦诚地面对自己、坦然地面对现实吗?
当我们本能地对孩子呼喊“都是为了你好”之前,最好仔细想一想:我这样做,到底是为了谁好呢?
谁是成功妈妈
2004年中,一家外国亲子机构在北京开办的中心举行了一场促销活动,朋友给了我一份请帖,我和阿姨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报名后,主办人让我们把孩子留给老师,请我们到另外一间屋子去参加讲座。两个孩子都不肯跟着陌生的老师走,我就带着儿子去听讲,让阿姨照看女儿。
主办人请来了三位教育“专家”,这三位之所以有资格来给我们上课,是因为她们都是“成功妈妈”,而她们之所以被称誉为“成功妈妈”,是因为她们的孩子或者考上了重点大学,或者出国留学了。
第一位发言的“专家”大妈指着旁边另一位大妈豪爽地谦逊着:“要说成功,我们这位老姐姐可比我更成功!我的孩子只不过考上了重点大学,她的孩子可是到英国留学去啦!非但留学,而且还让英国人看上了,找到了一个工作!中国人让英国人瞧得起,多不容易!那工作不给他们英国本土人,倒给咱们中国人,多给咱争气!”
我一听就懵了,半天没缓过神儿来,还以为见到了《四世同堂》丁约翰的后代。就在我愣神的这当儿,这位大妈滔滔不绝地介绍起经验来:如何大度地“允许”孩子犯错误、不强迫孩子写作业、即使仅仅考了96分也不批评孩子、让孩子灵活地掌握学习方法,云云。
我正跟自己嘀咕着要不要说点什么,旁边一位妈妈比我更急性子,打断了大妈的发言,说,“您能不能少介绍点儿孩子写作业的经验,多讲讲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您是怎么教育他的?我们的孩子都小,您说的那些经验我们暂时用不着。”
大妈有点窘迫,“哎哟,那时候的事儿,我都不记得了。”
看着四周的听讲者纷纷同意那位妈妈的提议,我也顺便插了一句嘴:“我得了一种印象,好像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就是上大学或者出国留学,好像只要学习好,就是一切。这恐怕不太恰当吧?”
大家表示赞同,于是那位孩子出国留学的母亲接下来重点讲了讲她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自立能力。
我又在一边开小差,心里说,按照你们的理念,我的母亲最符合“成功妈妈”的标准了:我考上了名牌大学、出国留学获得硕士学位、24岁出任一所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副院长(我的前任在42岁才坐上这个位置)、28岁担任美国一所医科大学的教务长、曾经在全美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日“20/20”中接受美国最著名的记者Barbara
Walters采访……多牛啊!不过,如果我妈还活着、如果有人请她去给别人讲课,传授如何培养出这么“成功”的女儿来,我会誓死反对的!
为什么?因为像这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我妈妈在她不明白道理的情况下,以“爱”的名义,给我留下了终生难愈的心理创伤。“慈祥的虐待”一章开头的那位风雪送冬衣的母亲,就是我妈妈。熟悉这类母亲的读者,都能想象出我们家老太太还会有什么样的壮烈举动。
12岁那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因为我不肯答应妈妈一件什么事情,她冲上来狠狠地给了我两个耳光,当时我感到有一种液体流进我的脖子里,爸爸在一旁显得非常紧张,急切地拉着我给我的脸抹药,我这才发现左脸颊上破了两个大口子,后来留下非常明显的两道伤疤。事后只要提起这件事情,我妈妈就会矢口否认这是她打破的,一口咬定是我自己抓破的。我知道,她虽然感到内疚,却没有力量面对。从她童年的经历来看,她心里有很深重的伤痕,所以采用强硬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亲人,因为一旦她流露出真情,所有的伤痛就会一拥而至,她的精神就会崩溃。按照世俗的眼光,我妈妈也是一名成功者: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专业领域里的拔尖人物,曾经应邀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但是她一辈子抑郁寡欢,最后患癌症离世。
就这样,伤痕累累的母亲,继续在女儿身上制造伤痕。身体上的伤痛滞留的时间很短,随着时间的流逝,伤疤也渐渐淡化,心灵上的伤痛却经久不息。那些伤痛,使得我在前30年的人生中,经常感到生不如死。一直到30岁,我最感兴趣的事情是自杀,我最钟情的作家是卡夫卡,我最常见的情绪是抑郁。从小到大,我一直坚信自己活不到30岁,坚信在看到30岁的曙光之前,不是因病早逝,就是自尽身亡。
30岁生日,我只身从纽约飞到伦敦,冒着蒙蒙细雨在莱斯特广场排队买当晚的话剧票。人群中,我结识了一位美国人,他也来自新泽西,跟我算是半个老乡。看完话剧,他请我吃晚饭。我兴高采烈地告诉他,今天是我30岁生日,一定是上帝翻错了档案,居然让我活到了30岁,简直出乎我的意料;那么从今天开始,我要善待自己,好好活着。从伦敦坐火车北上约克郡,突然发现英国的草是这么鲜翠欲滴。回到美国后我一直跟那位朋友保持联络,一次探访他家的时候,这位朋友告诉我,那天晚上他回到旅馆后,担忧得几乎一夜未合眼,想不明白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今回头看看过去的日子,恍惚间离精神崩溃仅仅一步之遥。那些所谓的成绩啦、成就啦,从来没有让我快乐过。的确,如果一个人内心的快乐源泉被父母堵死了,无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积累了多少财富,他仍然不能够感到幸福,他还是会活得很悲惨。
我一直以为,我和妈妈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个人的经历,殊不知,随着阅历的加深,随着和朋友交往的深入,我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就拿我们这些在国内名牌大学上过学、又出国留过学的朋友们来说吧,这些人按照普遍的意义来看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者,然而他们的“风光”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真实的故事呢?
我在美国一所大学做研究生院副院长时,曾经招收过—位名叫吴杰的中国留学生。因为这所大学的亚洲人非常少,我们几名分别从中国内地、台湾以及日本来的人建立了友谊,业余时间经常在一起。吴杰是我们聚会的积极分子,往往是他打电话把大家叫到一处,要么出去玩儿,要么在谁家喝酒聊天儿。吴杰喝多了话也多,渐渐地,我们了解到他的身世。
吴杰出身于江南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城镇,是家中的独子,童年的生活非常清贫。母亲来自农村,少年失去双亲,独自抚养弟妹成人,到了“大龄”才勉强嫁给吴杰父亲,—名退役军人。母亲能干泼辣、刚毅倔强,经常跟父亲吵架,最后父亲一怒之下离家出走。没有了丈夫,吴杰的母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对儿子的抚养上。她既要当临时工挣钱,又要操持家务,起早贪黑,把一切都侍弄得井井有条,从来不让吴杰参与任何家务事。儿子的手生来就是翻书执笔的,“你要好好念书,考上大学,给妈争口气!”这是吴杰的家训。妈妈不识字,但是每天都监督着吴杰写作业,写不完不能出去玩儿,不能吃饭睡觉。
吴杰的表现让妈妈满意时,妈妈像侍奉皇上一样地伺候他——“一切为了他的学业”;吴杰调皮捣蛋、让妈妈生气的时候,妈妈像对待犯人一样狠狠地惩罚他——“坚决杜绝他学坏”。吴杰从小就会察言观色,看着妈妈的脸色过日子。
吴杰上高中的时候,谈了—场恋爱,对方是他的同班同学,叫白萃。用吴杰的话来形容,白萃是他今生所见过的最美丽、聪颖、善良的姑娘。然而他们之间的恋情遭到了吴杰母亲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吴杰将来要到大城市做大事情,当然要娶城里大户人家的千金,怎么能屈尊将就本城的小家碧玉呢?更何况,白萃嘴边长了一颗小小的痦子,吴杰母亲一口咬定这是凶相,克夫克婆婆,绝对不能要她!
当时吴杰也不知哪里来的胆量,居然对母亲进行了这辈子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公然反抗,每天都溜出去到城角小河边跟白萃约会。白萃担心吴杰跟妈妈闹僵,吴杰告诉白萃,“她再逼我,我就死给她看。你放心,我是我妈的命根子,她才不会看着我死呢!”
吴杰的殉情仅仅在酝酿之中,他妈妈可比他刚烈。一天早晨把吴杰叫到身边,告诉儿子她跟白萃势不两立,“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你到底要她还是要妈妈?”吴杰梗梗脖子,“俩我都要,把我逼急了,我跳河去!”说完就上学去了。第一节课没上完就让邻居紧急叫回家——吴杰妈妈喝敌敌畏自杀了!由于抢救及时,妈妈活过来了,也把吴杰吓蔫儿了。“轼母”的罪名他哪里担当得起?青梅竹马的恋人只得含泪分手,白萃成为吴杰心中永远的痛。
吴杰从小异常聪慧,学习成绩从来没有让妈妈发愁过,轻而易举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小城镇里飞出了金凤凰。不过他不是惟一的一只,白萃也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名校,她的哥哥早几年也考上了大学,当时已经毕业,在南方做生意,这次白萃没有选择北方的大学,一是为了躲避吴杰,二是为了能让哥哥照料。
吴杰离开家乡,母亲身边再无亲人,她放心不下儿子,一年之后进京投奔吴杰,在学校附近找到临时工的活。母亲不让吴杰住学校的宿舍,而是在校外租了厨卫齐备的廉价公寓,照顾吴杰的起居。那个时候吴杰经常叫同学去他那里聚会,品尝母亲的江南烹饪。刚开始,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跑去打牙祭。然而,吴杰的母亲对每一个上门的同学都细细地盘查,尤其是女同学,老太太更是非常警觉,一定迫问她跟吴杰的关系。审问过后,再对每一个人进行革命思想再教育,—说就是—个多小时。没过多久,吴杰的小院就门前冷落鞍马稀。看到这样难对付的准婆婆,几个本来对吴杰抱有好感的女生也望而却步了。
吴杰大学毕业后留校教书,当时正值出国狂潮的高峰,他也联系了一些美国学校。对于吴杰出国,母亲本来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老太太的意思是花费了这么多心血和银子供吴杰上完大学,该是吴杰工作挣钱、报答母恩的时候了。但是吴杰劝说老母放他出去,因为有了外国学位能够挣到更多的银子。吴杰母亲看到这的确是当时的大势所趋,她自己也很不满意吴杰教书挣的那份微薄的薪水,只得开恩放吴杰出国,前提是两年之内拿到硕士学位,而后马上回国。
来到美国,吴杰像是冲破了牢笼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了好一阵子。学校离纽约很近,交通也很方便,一到周末就叫我们领着他去纽约转悠。后来他知道坐哪趟公交车,对纽约的街道也熟悉了—些,有时就自己去了。离开母亲的束缚,第一次尝到一切自己做主的滋味,吴杰像是一个被解放了的奴隶一样,身体上、精神上、情感上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在纽约这个无奇不有的世界之都欢蹦乱跳、如鱼得水。我们眼看着他从一个嗫嚅害羞的文弱书生,变成一个放浪不羁的小伙子,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
然而,吴杰母亲手中那根无形的风筝线并未放松,我们逐渐摸出规律来,只要是吴杰叫我们到他那儿去喝酒,多半是接到了母亲来信,责备他没有给她及时回信,信写得太简短,在美国那个花花世界是不是学坏了堕落了、美国人都不讲孝道千万别娶了美国女人忘了中国娘、妈妈为他操劳了一辈子而今年纪大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就等着他快些回家尽孝,等等。吴杰把信拿给我们看,自己则蔫蔫地在一边喝闷酒。我们七嘴八舌地给他出主意,叫他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多呆几年,毕业后找个好工作,留在美国,彻底脱离他妈妈的约束。吴杰听后露出向往的神色,夹杂着忧伤和抑郁。
硕士学位毕业前夕,吴杰联系到纽约城市大学的奖学金,给妈妈去了一封信,恳请母亲允许自己在美国继续求学。吴杰母亲没有回信,但是老家的亲戚通过学校给吴杰发来传真,只有寥寥数字:“母病重,速归。”吴杰无奈,只能收拾行李踏上归途。
回国后,吴杰给我们来过一些信和电子邮件,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情况。当然吴杰母亲的病情在儿子回国后立刻好转,并且伴随儿子回到北京创业。当时白萃的哥哥白荟已经是商界颇有名气的成功老板,回老家探亲时两个儿时伙伴相遇,虽然未结亲家,友谊尚存,白荟一直很欣赏吴杰的才气,此时邀请吴杰掌管他在北京的投资项目。尽管不喜欢白家的闺女,吴杰母亲却不嫌弃白家的钱,况且白萃早已移居香港、嫁人生子,这辈子都不会骚扰儿子了。
在母亲不断的鞭策下,吴杰拼命地赚钱,也算是赶上了好时机,没几年就跻身富人行列,买了别墅汽车,雇了保姆司机,总算让母亲过上了富足的日子,连带着老家的一些亲戚们也沾了光。我回到北京后,曾经见过吴杰几面,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理应风华正茂,吴杰却过早地谢了顶、驼了背、挺起了啤酒肚,俨然一副酒足饭饱的暴发户老板气派。听别人说,吴杰母亲经常过问插手他的生意,一语不合,老太太能举着菜刀冲进吴杰的办公室指着他的鼻子训斥,吴杰只能低眉顺眼地应诺着,待到老太太扬长而去之后,每每吴杰气得把笔记本电脑砸到墙上去。就这么损坏了不少笔记本电脑,也气走了一些合伙人,好在吴杰的家底厚,炒股票也挣了不少,即使现在生意垮台,也不至于令他饥寒交迫。
有一阵子,吴杰告诉我,现在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陪着母亲相亲。有了钱,找上门的女孩子成群结伙,母亲当然要挑一个最中意的,首要条件就是温驯孝顺。“她挑她的,我搞我的。”吴杰嬉皮笑脸地说。自然他搞的那些女人都不敢带回家,因为他妈妈肯定看不上。
后来吴杰的妈妈终于找着一个最温驯孝顺的儿媳妇,隆重地举行了婚礼,老太太当堂威严地坐着,让新人给她磕头。的确就像吴杰说的,这场婚姻是给老太太找儿媳,不是给吴杰娶老婆,夫妻关系平淡如水,若即若离,吴杰照样在外边花天酒地。
老太太督促两人快些生孩子,却不见儿媳妇的肚子鼓起来。“实话跟你们说吧,”一次聚会上,吴杰喝醉了,“我最讨厌小孩子了,我就不想生孩子!我自己活着都觉得没什么意思,要个孩子岂不是更烦?哼!我这辈子,什么都让老太太管着了,就剩下这根x
x是自由的!”吴杰的口气变得有些粗鄙,甚至带了点儿恶狠狠的味道,“要孩子干吗?我吃的苦受的罪还不够?还要再让一个无辜的生命陪着我下地狱?我不生!看她拿我怎么办!”
但是,就像以往的无数次回合一样,这次的暗中较量仍然以吴杰惨败而告终。不知道老太大使了什么法子,也许就是在安全套上戳了几个窟窿,吴杰的妻子怀孕了。老太太四方托人照B超,确定是男孩之后,把儿媳妇当水晶瓶子似的供养起来。
孙子出世了,老太太忙前忙后地伺候月子。仅仅在婚礼上与我有一面之交的吴杰夫人突然一天给我打来电话,希望我指导她母乳喂养。听完她介绍的情况,我就知道没有多少希望:典型的老人越俎代庖。孩子刚刚出生,妈妈的奶还没有下来,婆婆就给孩子喂上了奶粉。等到妈妈的奶下来之后,小宝宝已经有了乳头错觉,吃母乳很费劲。老太太对儿媳妇说,“看你的奶那么少,也就够我孙子涮涮口的,还不如让我给他喂奶粉。可不能饿着我孙子!”无论吴杰夫人怎样劝说婆婆、宣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老太太不为所动,甚至还说,“你的奶哪儿有人家外国的奶粉好?我们家有的是钱,就给我孙子买那最贵的进口奶粉,我就不信没有你的奶营养好!”就这样,孙子一天到晚在奶奶怀里吃着奶粉,妈妈想抱抱孩子都很难,老太太总是挑眼,不是抱的姿势不对、让她孙子不舒服了,就是根本不懂怎么弄孩子、让她孙子受罪了。老太太批评起儿媳妇来毫不留情,“你这个做妈妈的这么笨,还不如我自己来哪!”
两年之后,吴杰突然叫了几个朋友聚会,几乎是静悄悄地跟大家告别:他马上就要去美国长住。吴杰告诉我们,这些年来,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天天喝酒造成一定程度的酒精中毒,最近一年还添了新的毛病:经常头疼,而后必须马上睡觉。看了很多中医西医都查不出什么毛病,最后碰上一个来北京旅游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告诉他这个毛病很有可能属于心理问题,也许是长期抑郁造成的心理性生理症状(Psycho-somatic
symptoms),建议他找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吴杰认为这位心理学教授的话最有道理,因此决定把生意交付给白荟,自己去美国治疗。我们问吴杰他妈妈怎么舍得他走,吴杰苦笑着说,“老太太现在每天主要精力放在折磨我儿子和我媳奸身上,顾不上管我了。反正我给她挣够了养老金,不欠她什么了。”
吴杰私下对我感叹,“小巫,还是你说得对,人这辈子得弄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儿。我就稀里糊涂地活了半辈子,都是为我妈活着,越活越没劲,有时恨不能一头栽死,省得听她叨叨!我这次去美国,就是想为自己活一活,弄清楚我自己到底是怎么着了!”
这个故事到此告一段落。对吴杰母亲的具体分析请见下一章节。
也许有人会说,这又算什么呢?像吴杰母亲这样的妈妈多的是,虽然过于严厉过于控制,毕竟出发点是好的,取得的最终效果也是好的。可不是吗?吴杰到底考上了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了、创业成功了、发财致富了。按照一般人心目中的标准来看,吴老太太在儿子身上的心血没白费,收获不小,应该算是“成功妈妈”啦!
的确,吴杰在经济方面也许成功了,但这是成功的惟一衡量尺度吗?如果我们把钱包的薄厚当做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这样的比较,说白了,不就是一群小孩子在一起比谁兜里的糖多吗?糖多的孩子得意洋洋、理直气壮,糖少的孩子低人一头、卑躬屈膝,没准儿还要回家跟妈妈哭一鼻子。
什么时候,成功的标准变得这么狭窄?只有那些学历高、收入高的人才是成功人士?高学历、高收入的人毕竟占人口少数,难道这意味着大多数平凡的普通老百姓就都“失败”了?没有考进高等学府、没有挣到大钱、买了洋房汽车的人生,就不值一提吗?
恰恰就是这种褊狭的思路,使得多少家长不甘于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普通的人(其实是自己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人),而是固执地认为自己能够培养出一个“天才”、“神童”来,逼迫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神童”。就连考上普通大学,都不能取得父母的欢心,父母仍然会撇撇嘴不屑—顾地说,“又没考上北大清华,有什么可值得庆贺的!”那些没有考上北大、清华,没有进入哈佛、耶鲁的孩子,都失败了吗?
为什么我们看着吴杰的故事觉得有些别扭呢?作为一个人,吴杰活得那么艰辛、那么痛苦,以至于出现了心理性生理病症,他的生命质量高吗?
如果有人请吴老太太办讲座,传授如何培养出“成功儿子”来,你愿意接受她的方式方法吗?
再看看吴杰的童年朋友白荟、白萃一家。吴杰曾经说过,他真希望自己是白家的孩子,因为白家的爸爸妈妈文化水平也不高,却从来不强迫、训斥、打骂孩子,更不用说以死相逼,而是永远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孩于上下哪儿都可心。用世俗的标准衡量,白家兄妹俩所取得的成绩,比吴杰毫不逊色。两相比较,你会倾向于选择谁做你的父母?你又会选择做哪一种父母呢?
养育的目的
一天下午,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Sam拍拍我的肚子,问,“你的肚子怎么这么胖?”
我告诉他,“我生了你和妹妹两个孩子,肚子上的皮肤松弛了,所以显得肚子胖。”
Sam又问,“你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我回答他,“我喜欢啊!生孩子、养孩子带给我很多快乐。你和妹妹多可爱啊!当妈妈是—件快乐的事情。”
Sam向我宣布:“你知道吗?我将来长大了,要挣很多很多的钱!挣—百个、一百个、好多百个百万!”他用自己认为很多的方式表达出来钱的数目很大。
那一阵子,Sam刚刚粗通工作与收入、收入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知道好东西不是商店里的叔叔阿姨送给他的,而是爸爸妈妈用钱买来的;知道工作的收获不仅仅是快乐,还有金钱。
我说,“那好啊!你要是喜欢挣很多的钱,就去挣吧。”
Sam继续宣布:“我挣的钱,全都给你!”
我说,“谢谢你啦!不过,你自己的钱,你拿着吧,妈妈不要!”
小人儿有些着急地大声分辩:“不行!我就要都给你!你必须要!”
我赶忙说,“那好!那好!谢谢你!”
感动之余,我心里明白着哪,这也就是四岁小孩儿的天真烂漫。现在妈妈是他世界的绝大部分,在憧憬着未来的时候,当然妈妈会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再过10年,他成熟了、独立了、见的世面广了、脑袋瓜更加充实了,母子之间的关系会随之而相应地起一些变化,他对妈妈的这份感情也会相对地变化;20年后,他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完全独立的生活,在他的生命里,妈妈也已经退居二线,他恐怕早就忘掉了当年的“誓言”。我要是把他的这些话当了真,我就是天下最可笑的傻瓜。
不过,这要是搁在从前,哪个妈妈听见儿子这样的宣言,不得心花怒放、乐得合不上嘴?回家还得宣传得全村人都知道她养了个孝顺、懂事、有出息、有抱负的儿子。无忌的童言马上变成孩子的负担,大家会时刻提醒着他对母亲的承诺。将来长大了他要是忘了、不给妈妈挣大钱,他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我们为什么要生养孩子?
近在几十年前,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不假思索:为了传宗接代、为了老有所依。那个时候,女人是为家族接续香火的生育机器,儿女则是养老的工具。
随着时间的飞跃和社会的变迁,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本书的读者大多数属于接受过良好教育、事业有成、经济独立的中产阶层,生儿育女的目的早已经脱离了传统上的意义。这时我们不妨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生养孩子?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父母都会总结出自己的理由来。
那么,我们从孩子身上需要得到什么?
一提起母亲对孩子的照料,大家往往更多地联想到做母亲的辛劳,其实当宝宝依偎在妈妈怀里时,很难说谁得到了更多的欢乐,心灵的满足是双向的。换洗尿片、喂奶喂饭、洗涮哄睡,种种琐碎之中,培养出相依相恋、接纳赞赏、互相归属的感情。
然而我们中间许多人的幼年遗留了太多的缺憾,缺乏这种被自己的父母无条件地接受、与他们息息相关心心相印水乳交融的经历和感受,使得我们自己也无法与孩子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很多时候,孩子出生了,父母感情需求的堤坝也决口了,以往埋藏了多年的需求倾泻出来,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一旦父母利用孩子来挽救婚姻、填充自己对亲情的渴望、获取自己达不到的目的,他们采取的养育手段就再不是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无论我们的愿望多么纯洁、方法多么明智,如果我们的养育动机穿过了我们自身需要的地下隧道,它就已经被污染了。
(《都是为了你好》)
就拿吴杰母亲做一次详细的分析:
1。吴杰母亲年少时便经历了丧母失怙的家庭悲剧,使得她的感情出现一块巨大的空白。这种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感觉,一直伴随她到成年。儿子的出生,恰巧弥补了这块空白,通过小宝宝对自己的依恋和需要,母亲获得了原本缺少的温情,于是孩子变成了母亲感情营养的来源。
2。由于缺乏健康的成长经历,吴杰母亲性格表面坚强刚毅,实际极端敏感脆弱,严重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因此需要通过对他人的控制来感受到一些安全。她的丈夫偏偏不愿意接受她的控制,因此她对自己的婚姻极度不满。吴杰出生后,母亲发现怀中的这个小人儿可以任由自己随意摆布和控制,因此她把全副精力投入到养育孩子当中,无形中冷落了丈夫,也逃避了真正的婚姻危机。
3。丈夫的离开,使得母子之间的关系有了微妙的转化。母亲对吴杰无微不至的照料、对吴杰生活一切细节的参与、对吴杰承担养家重任的期望以及母子之间相依为命的感情联络,从实质上说,是把儿子变成了替补配偶。(这种“精神乱伦”其实很常见,不仅仅发生于母子之间,也会发生于父女之间;不仅仅发生于残缺的家庭,即使完整的家庭中,也会出现父母把孩子当做替补配偶,以逃避真正的夫妻感情危机。再比如,有些父母自己的婚姻不可心,就一定要替孩子挑选一个完美的伴侣,实际上是逼迫孩子与父母理想的“梦中情人”结婚。)
4。吴杰对于母亲的重要性,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感情依赖:他是母亲的精神“寄托”、“支柱”。也就是说,母亲的情绪以至于身体,都依赖于孩子。孩子的行为略有偏差,就会受到这样的责怪:“你要气死我?”“你把我都气病了!”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其沉重的负担。本来应该是孩子依靠父母,现在这种关系却颠倒过来,孩子承担了愉悦家长的责任,仿佛他变成了家长的父母和保姆,需要时刻照料看护大人的精神状态。
5。更进一步说,吴杰是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