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本科毕业没工作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可是看到周围

本科大学生毕业后都能找到工作吗?现实很残酷
我在一所很普通的211,现在是研究生,先工作后攻读硕士。首先,我想说学校是一个相对比较纯洁的地方,在这里才是真正可以治学,比起社会的浮躁和虚假,这里多了许多宁静和稳重。其次,你在学校很多角落都会看到为着梦想而努力学习的人,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读书也是为了找工作。没错,我们可以粗俗的理解这样的道理,读书也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选择,选择一个更好的平台,选择一个更广阔的天空,所以我不否认读书的功利性。你在学校里就可以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每次我去图书馆的时候,都会想这么多人都在拼命的看书,你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也要加入这样的队伍。
环境很重要,你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纯净的人,你也会放下那些所谓的阿谀奉承,变得美好起来。再次,在学校里会比较真实,好的坏的你都不会太在乎,因为大家都是真实的,所谓你的好朋友很多都出自于你的同学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们不会在工作中去深交朋友,毕竟是工作,有利益冲突。但在学校就不一样,我们谈的是学术,谈的是友谊,别人都真心,你怎么能忍心虚情假意的交往呢?最后,我想说,每一段大学时光都该好好珍惜,不是通过打游戏荒废时光,不是通过逛街而打发无聊,不是通过旷课完成自己的虚荣心。以后毕业回想起你的大学,那是这辈子唯一能认真学习的日子,往后都不会再有。纯粹的日子不多,应该好好享受。
我的学校是二本的龙头财经类学校,目前理科分数线已经超过重本线。我常记得小时候老师,家长都说等你考上大学就轻松啦,上了大学老师不会管你,课程只会教一点,其他老师全都不会教的,考试范围就是没范围。其实真的上了大学就觉得并不是这样的,生活不像想象中轻松,考试也不如想象中恐怖。上了大学学校一样规定了早读,一样要抓出勤,要交作业,上课不给玩手机。另外还有社团活动,班级活动,偶尔来个活动策划,在学校开展个活动,然后自己参加些比赛,真的就会很忙,很充实。
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挺不错的,既不会上完课就走,不给学生问问题,也不会上课随便教,然后把考试范围放大。老师都很有学识,更是乐意分享学识给学生,真的挺不错的。学校也很支持学生做创新的项目,创业呀,社会调研,支教安老等等。在大学真的有很多机会,只要有想法,学校就有平台。
08年高考,二本超过三十多分,本来报考的是兰州大学二本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三峡大学,不过都划档了,最后调剂录取到江西师范大学了,首先我要说明,虽然是二本院校,但在我心里母校很好,很强大,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是青山湖,瑶湖,共青城,说是占地3600亩多,学校环境优美,瑶湖校区没有围墙,是护校河围起来的,校园里有天鹅,小鹿,鸳鸯,鸭子,哈哈哈,我記得還有山羊。学校起源于国立中正大学,后来被分开了,这几年南昌大学,南昌农业大学都在谁是正统,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就像南昌工程学院,不争名但有些专业也很牛逼呀,发展也很快呀……好了,说说学风吧,师大的学风很是强大,震撼我的很,我很少去上自习,结果某天被女朋友拉去上自习,说让我凌晨五点半去占座,我蒙逼了,纳尼?
上自习还要那么早去占座,结果第二天五点半到图书馆门口时才发现图书馆门前已经好多人好多人!我学习一半,但同学却都是学霸,尤其是江西人,简直不是人,我班52个人,四十多个考研走了,里面又有一半读博留学去了,其中不乏中科院的,上海交大的,中科大等等名校的,我读的是化学,学院在国内可能真的不值一提,但老师,学生们都一直在奋斗在努力,09年申请的博士后流动站,现在也有院士,有国家重点项目实验室,我还是很骄傲的。所以说,我觉得每个大学都有闪光点,都有一群人默默的再为他努力,奋斗,作为学子,不要去嫌弃他,如果你的努力能换来二十年后一群学子为高分还进不来这所学校而恼火的时候,为宁可不去浙大,不去北大,而就为进你们学校的某个专业的时候,母校,才是成长了!啰哩啰嗦一大堆,一句话,学弟学妹们,努力提升自己,你的努力不一定会成就你成为国家主席或者你说期待的职位,但绝对对的起你的付出。哪怕你只是个普通的职员。ps.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职员。
16贵州考生,高一本线50,然后没有用。从来没想过志愿会滑倒第三,然后当时脑子一热就报了烟台大学,拿到通知书那段时间,家里人心情都不好。但是现在过来觉得还行,就是离家太远,南方人到北方多少有些不习惯,学校挺漂亮,只是大一大二在一个校区,每天要坐公交往返两个校区之间挺恶心的,晚上起晚一点就别想上课了。
16年江西的,高一本线23分,本来在本省的211挺好的,可是又听说南昌大学不太好,工科优势强,可是文科类的不行。然后就报了一个安徽财经大学,学校的文科性质专业还挺强的,我们是在老校区,环境也就那样,但习惯就好,食堂饭菜还可以,宿舍4人间,上床下桌,只不过没独卫。只是这个学校的地理位置挺偏的,不过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处,空气挺好的,绿化也不错,物价不是很高,所以有个1500还是活的挺滋润的。
三年前来到了这个不是985也不是211的大学,来之前也听到了很多关于这所大学的传闻,很多负面的消息,学风不好,学校有钱人多,学校的风气不好,总之各种不好。来了之后,才发现实际并不像传闻的那样。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学校好大,还总迷路,学校的建筑看起来都有些年代感,不太满意的就是宿舍,估计是太老了。关于学校的教学方面,还是有一些很出色的学科,比如俄语,化学,法学什么的,都是很不错的,相对来说学校的文科实力比较强,综合排名实际在本省也是不比一些985,211差,当然这些跟我学的专业没啥关系的感觉。
学校的景色嘛,虽然没有网上搜到的信息中那么好看,不过现实中也还是可以,花啊树啊什么的都有,在北方冬天还有雪可看,具体的我就不描述了,学校的地理位置挺好的。交通方便,周边也很热闹,来了这个大学后觉得之前的传言都不是真的,至少我眼中的大学并不是那个样子,总体来说,我还是,很喜欢。
如果你想找好工作,一定要把英语学好,这样才能去外企。我强烈建议你关注一个有英语角的微信公众号“竖起耳朵听”里面有老外、大学生,英语角里会伦敦腔、美音、印度腔的人都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一个大学毕业生辞掉第一份工作,再次找到工作亲身经历(自述)一个大学毕业生辞掉第一份工作,再次找到工作亲身经历(自述)物理教师百家号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先关注下在下的头条号,谢谢!对于这个本就苍白现实社会,太需要多一些炫彩斑斓梦想去渲染。而拥有这些梦想最多的恰恰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应届毕业生。然而这个社会是残酷现实的。在现在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业竞争压力一年比一年沉重,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来难,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不断的在降低自己第一份工作薪资标准,甚至要求的薪资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保证不了。其实,大学应届毕业生被企业看中的无非也就三点:可塑性高(学习能力)年轻头脑灵活(创新,创造力强)并不是所谓的在大学学了多少课本上的知识(往往也在工作中也用不到)。当然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往往很多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不满意,干了一年甚至半年就选择了跳槽离职,再找下份工作时遇见的挫折会更大,要经验没经验,要能力没能力,学习能力没有应届生强。这个时候的自己往往会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一事无成了,这种虽说很偏激,但辞掉第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转行找另一份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下面是一个大学生毕业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是如何找到踏入社会后的第二份工作。我叫庄于洋,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15届大学毕业生。因为14年大四上学期忙着考研,素称“金九银十”大学生招聘季并没有参加,结果到了16年3月份考研成绩出来,知道自己考研失败后,无奈,迫于生计,加入了茫茫的大学生找工作大军。当时,整天在各个招聘会来回的跑,然而,毕竟是搭的大学生招聘的末班车,招聘的企业数量和质量都不高,在加上自己在大学四年过得有点浑浑噩噩,并没有什么可以拿的出手的知识技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薪资并不高,基本工资2800。不过当时觉得还可以,毕竟最少能养活自己了。因为自己是学的电子相关专业,接纳我的也是一家电子厂(进去后才知道)每天的工作就是和生产线绑在一起,没有朝九晚五和星期天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只有的是加班还是加班,根本没有个人空闲时间,自己待在工厂里那段时间,感觉好像完全与这个世界与世隔绝,比坐牢还要难受。就这样熬了半年多,16年年后一上班就提出了辞职。踏出工厂的那一步,当时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当时就下定决心再也不去工厂上班了。当时记得自己回家休整了约两个星期,就开始出来找工作了。再出来之前三天,我就开始投简历了,投递简历的地区就是长三角地区,原因有一下几点: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发达,工作也好找本人家庭所在省份也离长三角地区近江南环境感觉比北方好本人习惯了在前程无忧投递简历,因为相对其他招聘网站更靠谱一点(声明:小编不是给前程无忧打广告!),并且我在前程无忧上准备好几′份简历,因为投递不同职位甚至不同的行业简历的突出的侧重点肯定不一样。也许我投递简历简历的方式和很多人不同,为了节约金钱和时间成本,我会一次在一个城市投递多份简历,直到在这个城市收到最少六七份感觉不错的公司面试通知,我才会从家里动身去这个城市。而且面试与面试之间时间都是紧凑的,因为毕竟孤身一人的城市各个开销是很大的。在此期间我仍然向所在城市的公司投递简历,这样就保证一天至少有一家可以去面试,这样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成本。如果面试的机会多的话,一般我在这个城市待上一个多星期吧。若是找到合适的工作就直接去上班了,不然接着去另外个城市,当然去之前,也得提前投递简历,约定好面试时间。记得那时从家去的第一个城市是南京,忘记了有多少个面试机会了,不过我仍清晰的记得整整一个星期我几乎把整个金陵城跑了一遍,当仍然没有结果。因为当时自己一心还想着干本专业技术类的工作,特别是研发类,可是毕业半年多,第一份工作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况且这半年书本都没再翻过,一些基本专业知识忘得的差不多了。虽然在面试之前预习一些知识点,仍然捉衬见肘,每一场面试都以一句:“回去等通知吧”而草草收场。差不多在南京待了一个半星期。最终无果,只好奔下一个城市苏州了。当时,不断的经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接到面试通知,心中燃起希望之火,花都谢了等不到offer通知,希望之火渐渐泯灭。经历面试失败多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技术。期间,给远在北京当程序员的要好的大学同学打电话瞎唠时,向他说了我当时的境况,他劝我找个IT培训班,培训四五个月和他一样转行做程序员得了。虽然程序员工资很高,但我完全对代码无感,觉得很枯燥乏味,自己并不喜欢,也就没同意。就那个时候突然的发现自己内心里并不喜欢在电子这个行业,长这么大还没在真正意义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不是有点可悲,呵呵。。,)人活在一世,干自己喜欢做的事,也不枉此生啊。想通了这点,想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在投递简历时也有所侧重。依照这个思路,我知道自己爱好是摆弄文字,平时偶尔也写写文章,文字编辑工作就挺适合我,于是我重新撰写了一份简历,尽量把自己的在这方面的优点稍稍放大突出一些,同时也在文字上下了功夫,既让面试官感觉自己的简历与众不同。也让自己的很好文字功底展现出来。很快,在苏州,我被一家互联网公司录用了。做到现在感觉还是可以的,毕竟是自己喜欢的。这是经历,也许也是经验。对一个职场老人来说,刚毕业一年都不到的大学毕业生找第二份工作这点经历根本不算什么,但他这样经历,是不是可以给当下即将毕业而为找工作奔波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们一点点启示:年轻人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是自己喜欢的吗?本文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谢谢合作!!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物理教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简洁不简单 通俗不复杂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个大学生的工作感想及辞职后在广东找工作的真实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个大学生的工作感想及辞职后在广东找工作的真实见
你可能喜欢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本科生毕业了需要再上技校才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果不培训本科生能做了什么?大家好,我是小飞。有句话叫做“本科生满街跑,技术工无处找”,这是说本科教育质量下降,专科生能干的活,本科生却不能干,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大学生“回炉”虽然整体数量与占比并不大,但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值得反思。若是通用类高校,学生毕业后学技能没有问题,但如果高校本身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其毕业生再去职业院校“回炉”,就存在问题了,24岁的王磊在大学毕业工作三年后,选择再度回到校园“深造”。不过他并非攻读研究生,而是选择一所职业技校学汽修。2014年暑期,王磊从安徽一所高校金融学本科毕业。在社会上经历了两年多的“摸爬滚打”后,他做出让家人大跌眼镜的“回炉”读技校的决定。在校园里,他最喜欢的是穿着蓝色工装,拿着烤枪,在教学用车上练习贴膜,“学到技术后,准备回老家开家汽车美容店”。近年来,类似大学生到职校“回炉”现象逐年增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为何“放下身段”到高职乃至中职院校“回炉”求学?大学生“回炉”现象,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哪些反思?27岁的林显峰,是万通汽车专修学院年龄最大的学生之一。2012年从一所高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林显峰在武汉做过机械制图,在江苏做过模具设计。3月份他和表弟一起从湖北潜江来到安徽合肥,完成报名、缴费,成为汽修技校学员。“我眼睛高度近视,之前两份工作,机械制图或模具设计都得对着电脑加班,眼睛实在受不了,就想着转行做汽修。”林显峰说,他报了汽车钣金喷漆、汽车美容两个专业,学期4个月,学费1.58万元。对“回炉”技校,林显峰感触最深的就是严格按日程表作息。每天早晨7点起床,8:20开始晨训做操、上下午各三节课,晚饭后还有晚自习。这种生活方式,让在大学期间习惯睡懒觉、时间自由安排的林显峰刚开始还不太适应。  “技校承诺的包教包会,安排工作,需要这种半军事化管理,让学员们尽快掌握技能。”林显峰说,一段时间后他感觉自己身体状态都好多了。  在每年招生2300多人的万通汽车专修学院,像林显峰这样“回炉”的大学生并非个案。万通汽车专修学院院长助理王国福告诉记者,从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到学校来学习的大学毕业生超过13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有近30人,而且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  不只在安徽,在山东、湖北、湖南、重庆等省份,大学生“回炉”读职业学校,也已不是新鲜事。不少职业学院甚至专门开设“大学生班”,进行专门培养。  青岛技师学院的大学生技师班今年计划招生30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可免费就读。青岛市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介绍,学校自2009年开办大学生技师班以来,吸引了多所大学的毕业生前来学习深造。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大学毕业后你的第一份工作是怎么找到的?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403分享邀请回答6564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61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科毕业找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