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助听器平时助听器佩戴效果图还好,但是开会的时候听不清台上的人发言呢?

为什么听得到,听不清?原来是这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听得到,听不清?原来是这里出了问题
123健康资讯
很多耳聋患者抱怨自己能听见声音却听不清,而这跟别人进行沟通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而这种耳聋患者通常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比较严重的部分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即便是选配了助听器,也只是让其能听见,而听清方面相对较差,出现这张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与正常听力的人相比,不仅存在着对音量的敏感性降低,还伴随着频率失真(频率分辨率降低)。也就是我们在跟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讲话的时候,他们不仅会感到我们说话的声音小,还会听不清楚我们所讲的内容,而有些词汇直接略过听不见。而部分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即便戴上了助听器,对于“听不清”也不会改善多少,因为患者本身的时间解析能力和频率解析能力确实比较差。对于听见与听清之间的关系我们打个比方来说明吧,能看清东西就一定是看见了东西,但是看见东西就不一定能看清了,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吧;同理,能听清声音就一定能听见声音,但是能听见就不一定能听清了。听见是基本的听觉系统功能,耳听清是高级听觉系统功能。老年人选配助听器需辅导训练由于老年性聋病理、生理的特点及助听器电声性能的局限,这两方面严重影响助听效果,使老年人对助听器的经济投入与助听效果的回报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部分病人对助听器的过高期望值,并因此而产生某些社会心理问题,进而影响老年人的听力康复。为此,在选配助听器后,选配人员应向老年患者详细讲解老年性聋的听觉特点与相关的助听器知识,对其进行适当的辅导训练,从而使老年乐于接受助听器,并提高助听效果及康复质量。(一)向老人介绍老年性聋的听觉特点介绍老年性聋的听觉特点,有利于老年人对助听器的期望值趋于合理,并耐心、自觉地进行适应性训练。老年性聋的听力特征见本节一。此外。老年人的理解力、文化程度、高龄思维、体力精力的衰退等也是影响助听效果的因素。(二)指导老年人学会放置助听器及调节助听器上的各功能钮一些老人因为助听器的放置不到位,产生刺耳的声反馈啸叫而不愿意佩戴助听器,选配助听器后耐心地指导老人反复操作放置方法,直至老人能自己正确放置,很容易克服这一不适。向老年人详细讲解助听器上各功能钮的作用,并教会他们如何调节,可使助听器发挥更好的声响效果。如音量的调节,应以声音听起来舒适又能听清对方讲话为宜。避免声音放得太大产生噪声放大和重振。(三)辅导老人掌握适应助听器及与人交流的方法语言是人类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它的接受与认知是人的主动过程,通过对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训练,开发其综合潜能,可克服佩戴助听器早期听觉不适和听觉不习惯现象,提高社会交流能力,增强助听效果。(1)首先告诉老年人戴助听器后听清每个字是困难的,只要能听与交流就可以,而不必达到100%的言语识别率。宜采用近距离(1M以内)放低语言声的交流方式。(2)决心与耐心是取得良好助听效果的保证。开始先在家中与家人面对面交谈,家人声音应慢而清晰,句子应简单易懂,并耐心、亲切,使老人感到温暖。当听懂80%交谈内容时,就可提高说话速度。注意不要让老人疲劳,切忌长时间与老人交谈。(3)因助听器的声音和原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所以要适应一段时间,开始每天戴1~2小时,3个月内逐渐递增佩戴时间,能听清自己讲话声和室外声后可以多和人交谈,直到整天戴用为止。(4)老人聋耳长期处于“安静”状态,戴助听器后一旦听到外界各种声音,一时不能适应,因此不同一下子接触声大的环境,要先在安静环境下使用助听器,适应后再接触噪声环境,同时要再次学会精神集中去听想要听的东西,把要听的东西从背景声音中分开。(5)初戴助听器后听自己的声音要比听外界语声大,有时甚至听不清自己的声音,应每天自己练习朗读,控制发音。(6)听力下降时间越长,在噪声环境中聆听语言的功能就缺失得越多,需要再次学习这种能力。(7)在和众多人交谈时,只集中听一位讲话者的声音,并尽可能接近他,不要因为要求与别人近距离交谈而害羞。(8)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去听电台与电视台的播音,因为这些复制声是不自然声,速度也快,只要听懂讲话的内容即可。除上述方法外,交流时还应把听力、理解力、注意力、兴趣以及视觉所得的讯息整合起来,加以分析运用,必要时请别人讲话慢些,以充分发挥大脑皮层潜能。只要有声音信号传送至大脑,就能听到,但是要听清还需要听觉分辨功能,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人的听觉分辨功能呢?在比较喧闹的环境中,由于是不同类型的声音混在一起,这就增加了声音分辨的难度,正常人也难做到听清;另外声音信号过小,也会导致听不清。但是以上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全部。对声音的分辨靠内耳和听觉中枢,其中以听觉中枢最为重要,如果内耳受损,听觉分辨能力会明显下降,但是不太严重的内耳损伤,并不会使患者的听觉分辨能力完全丧失,因为人类的听觉分辨能力有足够的余地,即便没有100%的听清也能听懂。如果听觉中枢受损,产生的后果则比较严重,有一种耳聋是中枢聋,就是因为听觉中枢发生障碍而导致,典型的中枢聋患者完全可以听见声音,哪怕是极微弱的声音,但是就是听不清、听不懂。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听不到肯定听不清,即便是听到了,由于内耳和听觉中枢的分辨能力降低,也同样听不清,而且这种听不清相对比较难解决。我们可以反过来推理:如果是人的内耳或听觉中枢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听不清。而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大多数都会出现内耳、听觉中枢损伤,所以他们就会抱怨听得见而听不清。与听障者沟通需要注意的事项要有效地与听力损失患者交谈,需要他们最需要的关心,耐心和体谅,虽然助听器是好帮手,但并不能恢复佩戴者的正常听觉,他们需要的是被人接受即被视作一个正常健全的人,适当的运用一些技巧,加上温柔与体谅,一定能帮助您有效地与听力损失患者沟通。1:缩短谈话距离:与听力损失患者聊天最好是面对面,不要在另一个房间或者听不见您说话的地方讲话。2:用平常和适中的语调说话:与佩戴助听器者交谈不需要特别大声叫嚷,大声叫嚷不但扭曲声语音,难以辨认,过大的声音也可能令听者感到不适。3:说话时不要太快或东拉西扯:这样都会令对方无所适从,只要您稍微慢下来,并在转换话题前通知听者,使其先有心理准备,这样就容易理解谈话内容。4:发言前先引起听者的注意:列如在背后轻拍听者,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发言前先举举手,令听者有心理准备,方便集中精神听您说话。5:简化复杂的句子:复杂的句子往往令人难以理解,最好用简短清晰的语句,或将一个复杂的句子简化成几个短句。6:重组句子:如果听者没有听清您说的话,请尝试用另外一种方法表达您的意思,重组句子能提供额外的讯息,这样就能容易的了解谈话内容。7:允许多些时间交谈:听力损失患者需要非常专注的聆听和重组的时间,才能完全理解谈话内容,因此说话时应慢慢地表达清楚,不要试图将许多讯息匆匆在短时间内表达,这样双方都能愉快的谈话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23健康资讯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日为您提供最新的健康资讯,您值得期待~
作者最新文章助听效果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为什么嘈杂环境听力大降,为什么安静环境同样的音量有的人讲话听力好,听有的人讲话听力差很多?测试低频轻度损失。专门准备了听不清的碟片到验配点,说戴上可感到效果可以买,可是他没设备播放。验配者讲话本来就听得清楚,戴上也分不出效果。验配人说没办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但佩戴者言语分辨能力比较差,请别人讲话讲得慢一点,最好一对一交流,双耳佩戴您好,那助听器的效果也有限,唯一的办法是戴了助听器后。另外,只有解决了日常交流的问题,助听器的效果与本人的言语分辨率有很大关系,如果一台助听器调试到位了
有些电视剧声音清晰,有些却常常听不清,助听器不能利用声学及听力学将不清晰的转变为清晰的吗?
您好,助听器是助听设备,不能取代人的耳朵,也达不到好耳的程度,主要以解决日常交流的问题为主,更何况助听器的效果如何不完全取决于助听器的功能,长期坚持也能使听力慢慢康复,建议建立适当的期望值,坚持佩戴。
也就是说,助听效果一般是有的,但到底达到什么程度,只有长时间使用才知道?
轻度听力损失佩戴上助听器后就是效果不明显的,效果的话你可以去做评估的
怎么评估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戴上助听器如何和别人沟通的小技巧
1、缩短谈话距离:与助听器佩戴者者聊天最好是面对面,不要距离很远或中间有间隔,比如:尽量在同一个房间与助听器佩戴者讲话。2、用平常和适中的语调说话:与助听器佩戴者交谈不需要大声,大声说话不但不利于聆听,使声音难以辨认,过大的声音也可能令听者感到不适。3、说话时不要太快或东拉西扯:这样都会令助听器佩戴者无所适从,只要稍微慢下来,并在转换话题前通知助听器佩戴者,使其先有心理准备,这样就容易理解谈话内容。4、发言前先引起听者的注意:例如在背后轻拍助听器佩戴者,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发言前先举手,令听者有心理准备,方便助听器佩戴者集中精神听其他人讲话。5、简化复杂的句子:复杂的句子往往令人难以理解,最好用简短清晰的语句,或将一个复杂的句子简化成几个短句。6、重组句子:如果助听器佩戴者没有听清讲的话,可以尝试用另外一种方法表达意思,重组句子能提供额外的讯息,这样就更容易了解谈话内容。7、允许多些时间交谈:助听器佩戴者需要非常专注的聆听,也需要更长的语句信息重组时间,才能完全理解谈话内容,因此说话时应慢慢地表达清楚,不要试图将许多讯息匆匆在短时间内表达完毕,做到这些双方就能愉快的谈话了。为了解助听器佩戴者的听力情况以及助听器是否正常工作,定期进行听力检查是必要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耳科知识分享耳聋耳鸣康复咨询(台州助听器黄岩环城南路店惠耳听力23
详细的听力检测报告,综合分析,精准干预
今日搜狐热点最新发布文章
推荐排行文章
客服热线:400-
服务监督:400-
案例分析您现在的位置:
西门子助听器让他有一个轻松的会议
作者:海之声听力
黄先生 &男 &45岁&&
&&听力下降几十年,家族性 ,无其他特殊病史,无助听器佩戴史。
听力情况:
纯音测听(单位分贝):
左耳AC:65 60 70 60 70 &BC:45 60 50 60 50 &&&&&&&&&&&&&&&&&
右 耳& &AC: 70 &65 &65 &65 &55&& BC:35 &60 &55 &65 &&50
言语分辨率:左耳70%& 右耳& 80%
听力分析:
患者为中重度听力损失,神经性,言语分辨率尚可。在聆听方面,安静环境下,单独面对面稍大声点交流影响不大,但距离远点,小声点或开会时则经常听不清。
聆听要求:
患者为中年男性,平时上班会议比较多,交际频繁,希望改善听力,从而满足工作及生活的需要。
验配建议:
患者为双侧听力损失,建议双耳佩戴,一方面双耳佩戴具有方向感、平衡感,有利于听觉的定向与定位;另一方面双耳佩戴有减弱噪声的作用,可以提高言语分辨率;同时双耳佩戴符合人类听觉习惯,听起来更自然、更舒适而且还可以避免听觉的废用性萎缩。患者年龄不大,还在上班,对美观方面要求比较高,建议配隐形的CIC。在性能方面,选择具有降噪功能、清晰度高、言语分辨率强的机子。考虑到患者需要不同场合使用,建议配遥控板的,一方面可以调节音量,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切换聆听环境。结合价位方面的要求,顾客选择天骄遥控版CIC-CIELO 2WL一对。
佩戴效果评估:
佩戴后效果好,声音清晰,外形美观,使用方便。
助听后听阈测试:左耳 25 30 30 35 35 右耳 20 25 30 30 35
言语分辨率:左耳95%& 右耳 95%
戴机一个月后回访:听力改善效果显著,客户满意度高。
相关文章推荐>>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式,获取更多有效信息!
广州越秀区中山四路246号信德商务大厦8楼Hearing rehabilitation class
当前位置:>>>>>>详情页
如何有效沟通-- 给弱听人士亲友的建议
&&& 要有效地与弱听人士交谈,需要关心、耐心和体谅。虽然助听器是个好帮手,但并不能恢复佩戴者的正常听觉,弱听人士最需要的是被他人接纳及被视作是一个健全的人。适当地运用一定的技巧,加上温柔与体谅,一定能助您有效地与他人沟通。
1. 缩短谈话距离:与弱听人士交谈最好是面对面,不要在另一房间或者听者看不见您的地方讲话。
2. 用平常和适中的语调说话: 与弱听人士交谈不需要特别大声叫嚷,尤其是已经佩戴了助听器的,大声叫嚷不但扭曲语音,令主意难以辨认,过大的声音也可能令听者感到不适。
3. 说话时不要太快或东拉西扯:这样都会令对方无所适从。只要您稍微慢下来,并在转换话题前通知听者,使听者先有心理准备,容易理解谈话内容。
4. 发言前先引起听者的注意: 例如:在背后轻拍听者的背后、在开会或小组讨论时,发言前先微微举手,令听者有心理准备,方便集中精神听您说话。
5. 简化复杂的句子:冗长而复杂的句子往往令人难以理解,最好运用简短、清晰的语句,或将一个复杂的句子简化成几个短句。
6. 重组句子 如果听者没听清您说话,尝试以另外的方法表达您的意思,重组句子能提供额外的讯息,这样听者能较容易地了解谈话内容。例如:“去看电影吗?”或“我想看电影,你去吗?”
7. 随时注意听者是否明白您的讯息: 当弱听人士听不清楚某些语句时,有时会假装听懂来避免尴尬。因此,您应不时注意听者的反应,看他是否明白您说的话。遇上含糊的地方,只需重复听不清的字眼,不用整句重复。
8. 允许多些时间交谈: 弱听人士需要非常专注地聆听和充足的时间,才能完全理解谈话内容,故此,说话时应慢慢地表达清楚,不要试图将许多讯息匆匆的在很短的时间内表达,这样双方都能愉快地谈话,这样双方都能愉快地谈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佩戴哪种助听器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