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云南腾冲北海湿地的湿地分布主要在哪些地区,湿地

股票/基金&
云南摸清湿地资源“家底”:全省自然湿地39万公顷 保护率提高到40%
  昨日下午3时,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昆召开。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湿地总面积56.35万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最大的州(市)为普洱市,自然湿地面积最大的州(市)为昆明市。但是,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利用、干旱及部分城镇化建设等原因,导致滇中、滇东北地区沼泽化草甸和淡水泉湿地在10余年间消失近40%。滇池畔海东湿地。本报记者 李进红 摄全省湿地56万公顷,自然湿地占近7成  2000年我省完成首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为进一步摸清“家底”,掌握湿地资源变化情况,根据国家总体部署,于2012年全面启动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2013年结束。省林业厅厅长侯新华介绍,“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查清了我省面积在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湿地类型、面积、湿地植物和动物,以及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保护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湿地有4类14型(不包括水稻田),在我国分布的内陆淡水湿地类型在我省都有分布。全省湿地总面积56.35万公顷,其中河流湿地24.18万公顷,湖泊湿地11.85万公顷,沼泽湿地3.22万公顷,人工湿地17.1万公顷。前三类为自然湿地,总面积为39.25万公顷。全省湿地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47%,自然湿地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02%,自然湿地总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69.67%。  从行政区域分布看,湿地总面积最大的州(市)为普洱市,其次为昆明市和大理州。自然湿地面积最大的州(市)为昆明市,其次为大理州和玉溪市。从流域分布看,全省六大流域中,长江流域分布的湿地面积最大,达18.34 万公顷,其次为澜沧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分布的沼泽湿地面积占全省沼泽湿地面积的82.93%。  力争2020年自然湿地保有42万公顷  近年来,云南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10年间,我省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25.01个百分点,达到40.27%,现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各级别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7个,国家湿地公园7个,初步形成了较规范的湿地分类保护管理体系。  侯新华介绍,下一步林业部门将以保护特有湿地、恢复一批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重点,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自然湿地保有量达到42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5%。并制定出台监测、补偿等相关配套政策,制止侵占和破坏自然湿地的行为。  通过采取建立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保护地形式,加强典型、物种富集区、高海拔和脆弱地区自然湿地的保护,因地制宜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流域水生态安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要尊重湿地的自然和科学规律,将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狭域野生植物分布区域、污染湖泊湖滨带、饮用水源地的自然起源退化湿地作为重点,采取自然恢复、建立人工湿地辅助恢复等措施,实施抢救性修复。  对话  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钟明川:除海洋类型湿地其他湿地类型云南都能找到  记:在制度保障方面,如何加强对我省湿地的保护和管理?  钟明川:即将启动省级重要湿地认定,结合全国、全省相关规划,提出湿地红线划定指标、范围及划定方法。探索和建立完善红线管理长效机制,比如生态补偿、资源有偿使用机制,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来确保湿地生产红线管理。  记:作为普通公众,如何参与保护湿地?  侯新华:公众参与湿地保护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不将生活垃圾、污水排入湿地,保护野生鸟类、鱼类,特别是在鸟类迁徙季节,自觉进行鸟类栖息地保护。  记:针对生态脆弱的情况,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变现状?  钟明川:落实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加快条例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同时加强湿地执法,制止侵占和破坏自然湿地的行为。同时要通过一些乡规、民约、协议保护,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抢救保护有重要价值的小面积湿地的有效途径。  记: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我省湿地有哪些特点?这些湿地主要发挥着哪些重要功能?  钟明川:和其他省区相比,云南省生态区位重要,在第二阶梯青藏高原地形上,属过渡地带,还是六大江河上流的源流。湿地类型非常复杂,除海洋类型湿地,其他湿地类型在云南省都能找到。湿地可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 降解污染,还承担着重要的“水塔”、“碳库”和“基因库”等功能。  记:许多湿地都被开发成资源,向游客开放,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钟明川:湿地环境优美,是非常好的旅游资源,发展湿地旅游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不过,如果做得不好,就会对湿地产生影响。下一步要加强湿地的规划,按照规划布局,合理开展资源利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旅游来实施保护,也从保护中使群众受益。  隐患  滇中、滇东北湿地10余年间消失近40%  由于对湿地功能认识不足,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我省湿地保护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侯新华分析说,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在局部区域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滇中、滇东北地区沼泽化草甸和淡水泉湿地在10余年间消失近40%。湿地破碎化情况仍无好转,依托湿地开展建设的项目持续增加,自然湿地人工化较严重,造成湿地破碎化,影响了湿地整体功能的发挥。  侯新华说,部分湿地生态功能退化,28%的自然湿地面积外来生物入侵严重,25%的湿地污染威胁严重且治理难度大,超过50%的沼泽及其沼泽化草甸湿地过度放牧,18%的湿地存在不规范旅游现象。  是什么原因导致滇中、滇东北地区沼泽化草甸和淡水泉湿地在10余年间消失近40%?  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钟明川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滇中、滇东北两个地区都属开发历史非常长,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由于人们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不够,不知道保护湿地的重要性,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种植较为泛滥。这些湿地中,含有一些泥炭和水生植物,市场上有需求,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一部分湿地遭到破坏。还有气候、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多年连续干旱,湿地受损较为严重。昭通、曲靖、楚雄、昆明市寻甸县和禄劝县等地都存在沼泽化草甸和淡水泉湿地消失的情况。  不过,也有一些地方湿地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好,像昭通的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刚开始保护时,由于当地挖炭较严重,导致生态较为脆弱,当地政府特别重视,给群众发放煤炭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曲靖市沾益县、文山州丘北县、大理等地的湿地保护工作也做得很好。  此外,由于依托湿地开展建设的项目持续增加,自然湿地人工化较严重,造成湿地破碎化,全省范围内的湿地中都有破碎化的情况。  昆明湿地  西华湿地公园:  位于滇池西岸、观音山脚下,公园约781亩,其中281亩的生态湿地中,种植乔木1225株,有柳树、滇朴、桃树等,还有25万多丛水生植物。通过在湿地内种植27000余株树形美、能充分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喜水乔木中山杉,使西华湿地公园真正成为乔、灌、草立体结构的湿地森林公园。  宝丰湿地:  位于滇池北岸宝象河入湖口,视野开阔,湿地内植被茂密。目前湿地已建成700亩湖滨林带和湿地,东岸主要以林带建设为主,湿地由林杉水岸、观浪厅、观景平台、竹林幽径景观节点构成。西岸300亩恢复为湖滨生态湿地,100亩建设为湖滨林带,主要以恢复自然生态为主。  海东湿地:  位于官渡区官渡街道办海东社区西亮塘片区滇池北岸海东村范围内,北至环湖东路、南至滇池、西至新宝象河、东至广普大沟,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92亩。此湿地与滇池相连,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许多水生、陆生植物、花卉构成了移步易景的景致。">: 李婧 李少鹃
(责任编辑:HN666)
06/25 00:26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当前位置:
湿地公园:不只是风景——走出湿地公园的认识误区
&&来源:云南日报
普者黑喀斯特湿地公园 贺文胜 摄
美编 郭金龙 制图
洱源西湖湿地公园 余国勇 摄
美编 张维麟 制图
云南湿地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但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脆弱。随着人口增加,历史上不合理的湿地利用方式和外来有害生物危害,使一些湿地生态不堪重负,自然湿地面积萎缩、污染,“高原之肾”面临生态破碎化。湿地公园是专门针对抢救性保护湿地资源,探索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效途径的一种保护地管理方式。但目前,我省批准试点的国家湿地公园仅有11处,其中通过验收颁牌的1处,这与云南类型丰富的湿地资源,与其他省份相比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都存在距离。究其原因,一些地方对湿地公园还存在认识误区。
五年磨一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把这句话套用在湿地公园建设上,恰如其分。
2015年8月,国家林业局专家组对我省大理的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试点建设验收评估,如果通过,该公园将成为我省第二个通过试点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
此时,距离2009年12月洱源西湖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过去了近5年。而我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从2007年申报获批试点到2013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授牌,经历了更长时间。
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的达标的湿地公园为什么要那么长时间?
“5年试点期是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以便各公园根据总体规划扎实有序开展建设。”洱源县湿地保护管理局局长杨润辉数着一个个规定动作: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开展科研监测,进行科普教育,发展生态旅游。单是有效保护这一项工作,就需要“发展生态种植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集中处理”“进行奶牛养殖外迁规模化集中养殖”一套组合拳发力。经过近5年建设,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态恢复、外来物种控制和污染源治理方面成效显著。这个亚洲最大的紫水鸡种群栖息地,水鸟种群数量大幅增加;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野菱分布范围得到扩大,洱海源头荡漾着清亮干净的水。
自2007年以来,我省在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相继恢复退化湿地近4000亩,拆除违规建筑近百处,完成2处湿地公园管理站、所建设,即将完成1处和正在开展2处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和科普设施建设,完成湿地汇水区陆地区域植树造林1000亩,开展了近30个村庄的污染防治。
省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建设湿地公园第一要务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科学恢复退化湿地,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其次是开展科普宣教,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同时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建立社区利益共享机制,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双赢;开展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也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但有些挂着湿地公园名称的项目,显然没有相应考虑,既没有政府批准,也没有按照湿地公园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开展建设,甚至出现与湿地公园要求相悖的做法。”
该负责人认为,如果在方法上缺失、不规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湿地公园了。
需要赶上的距离
根据云南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2012年底,我省面积在8公顷及以上的天然湿地面积为39.25万公顷。虽然它们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2%,但60%的湿地分布在人口密集区,不仅是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如洱源湿地之于大理,滇池湿地之于昆明。
这些人口密集区域的湿地是一项稀缺自然资源,而目前国家的湿地保护资金尚未覆盖到全部湿地,所以,兼具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湿地公园成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探索。鉴于在生态保护恢复和科普教育方面所具有的公益性,国家将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建设作为政府公益性事业纳入国家财政补助范围。
普者黑湿地——丘北县的“生命之水”。这个在季节性干旱明显的喀斯特地区发育的湖泊湿地,其净化水质、调节径流的生态服务功能体现得更为明显,对维系珠江水系水文平衡和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过去曾因垦湿造田、面源污染导致生态恶化。现在,当地在原有的自然保护区外围开展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把湿地、城镇生态环境工程和旅游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开展退耕还湿、退塘还湖和水源头生态恢复治理,加速了丘北县的旅游业发展。
截至2014年底,除了通过验收的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我省共向国家申报建设了洱源西湖、普者黑喀斯特、普洱五湖、鹤庆东草海、蒙自长桥海、盈江、石屏异龙湖、通海杞麓湖、晋宁南滇池和沾益西河等10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保护面积近3万公顷。但这个数字还不能完全体现云南具有的自然禀赋——我省拥有国内最丰富的内陆淡水湿地类型。据了解,到2014年底,全国已批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569处,云南占全国的不到2%,数量低于周边省区——四川有20处,贵州有30处。
从省内情况看,各地对湿地公园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一种看法把湿地公园等同于“严格保护区域”,认为建立后会影响开发,束缚地方发展,不愿意申报;另一种正好相反,将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旅游品牌,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有的国家湿地公园5年的试点期限快到了,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开展,距离验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验收通不过将面临摘牌。”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
引导和规范很必要
2014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在5年内建成一批集湿地科普教育、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文化展示和拓宽群众致富路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我国湿地公园有国家湿地公园和地方湿地公园的划分。国家湿地公园在申报审批、建设管理、评估验收等方面均有详细的规定和规范的管理。地方湿地公园的批准和管理则由地方政府确定,江苏、浙江、黑龙江、湖北等省已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我省还没有启动地方湿地公园建设,也未出台相关地方湿地公园的批准和管理规定。为此,省林业厅在国家相关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出台了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进展评估办法,通过建立评估机制,督促加快试点建设速度。同时,建立技术支撑机制,实行一对一指导建设。
“现在的难题是如何引导各级政府正确认识湿地公园,跳出把‘生态保护’当成发展束缚的认识误区和低水平引资的开发误区,转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可持续路径上来。”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说,“怕”源于对湿地公园建设的不了解,实际上“保护”为“开发”提供了可持续性的资源支撑。
杨润辉对此表示赞同,他说,西湖生态改善后游客多了,农民迎来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优质资源才有开发价值,保护一定是前提”。
据了解,《云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侧重划定保护生态的法律红线,而在合理利用这一块还需要构建协调各方利益的具体规范。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认为,下一步,政府应根据关于“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许可制度”的规定,制定具体办法,引导和规范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我省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制约其发展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滞后、经费不足、合理利用机制体制落后等瓶颈还需逐一化解,特别是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在能力和队伍建设上还存在短板,生态监测能力就是其中之一。湿地保护的成效决定着湿地资源利用的质量,湿地保护管理的科学决策,又直接影响湿地的保护成效。如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监测工作,通过客观掌握人为干扰下湿地资源消长特征,科学评估湿地生态承载力及其演变途径、规律,及时掌握湿地资源的消长情况,才能为湿地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模式。
据省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介绍,今年7月,省林业厅编制完成了《云南湿地生态监测规划》,如何做好湿地生态监测,确保湿地保护的方向不偏,路子不弯,解决好国家湿地公园存在的监测科技支撑薄弱,监测规模和设施不足等问题,已经列入省林业厅湿地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记者 刘晓颖
责任编辑: 碧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湿地植被类型相关
湿地植被类型设计专题简介
本专题为土木在线湿地植被类型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土木在线论坛精心选择与相关的资料分享,土木在线为国内专业的土木工程垂直站点,聚集了1700万土木工程师在线交流,土木在线伴你成长,更多相关资料请访问!
湿地植被类型
中国植被植物种类 植物种类丰富中国维管束植物共约353科,3184属,2.715万多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和11.4%(表1)。就种数而言,仅次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的马来西亚植物区(约4.5万种)和巴西(约4万种),居世界第3位。 从植物科属的大小,即其含有种数的多少来看
所属版块:
论文简介: 据2001 年进行的全省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将云南的湿地划分为永久性河流湿地、永久性及季节性淡水湖 泊湿地、沼泽草甸湿地等6 个湿地类型。详细阐述其数量及分布特点, 并进一步分析了云南湿地所具有的多样 性、数量多、分布不均匀、水生植被类型多样、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多等特点, 并提出相关问题予
所属版块:
各位,我正在做西藏的公路的修改工作,但我却没有到西藏去过,而且专家提出我们选取的植被类型不适合当地种植,但专家也说不出应该用哪些植被类型,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改,所以向各位同仁求教,望不吝赐教。先谢了。我负责的项目是江孜县和浪卡子县。
所属版块:
“湿地表面暂时或永久有浅层积水,以挺水植物为其特征,包括各种类型的沼泽、湿草地、浅水湖泊,但是不包括河流、水库和深水湖。” ——1956年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保护机构 湿地、沼泽、泥沼或水体的面积,不论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静止的或流动的水,淡的、稍咸的或咸的水面积,包括退潮时海水不超过6
所属版块:
图纸简介: 东营湿地分段之湿地之旅 /other/info_view.gif 附件名:.rar 文件大小:4203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所属版块:
论文简介: 近年关于湿地的讨论很多,涉及湿地工业的论述也层出不穷。首先我们对湿地下一个定义。据了解,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中作出的,即湿地湿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者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源,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
所属版块:
论文简介: 湿地概念与湿地公园设计,整本书扫描。 /other/info_view.gif 附件名:3733645.zip 文件大小:4887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所属版块:
论文简介: 对杭州西湖山区常绿阔叶林(EBLF) 、落叶阔叶林(DBLF)和针叶阔叶混交(NBLMF) 3种植被类型的群落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针叶阔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较低;在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比较中,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而落叶
所属版块:
所属版块:
西溪湿地一期 西溪湿地二期 西溪湿地三期
所属版块:
Copyright&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5云南嘉丽泽湿地风景图片 11张
(天堂图片网)
当前位置: >
> 云南嘉丽泽湿地风景图片(11张)
云南嘉丽泽湿地风景图片(11张)
玉蛮蛮  / 您是第 <span id="arc_click" rel="2 位浏览者 / 本图集共有 11 张图片
嘉丽泽湿地流域范围内主要是石灰岩、砂岩、页岩和玄武岩等发育而成的红壤、山地黄壤、黄棕壤、棕壤及少量紫色土等,还分布有少量的燥红土。2嘉丽泽湿地历史沿革嘉丽泽,一名杨林泽,又名嘉利泽。因&水灌民田、鱼供民食&而得名。位于嵩明坝子东南面,牛栏江上游汇水处。聚上游果马河、普砂河、弥良河、对龙河、杨林河、匡朗河诸河共910km2径流面积,经小海口下泄始称牛栏江,再经寻甸县、会泽县最后注入金沙江。
相关的图集...
相关小分类
  闽ICP备:号
本站提供的图片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更多信息请浏览本站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拉市海湿地公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