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设定频率归零帧频率为12,我要从第10帧处,向后制作2秒钟动画,这时我的结束帧应该在什么位置?

&主题:DV新手指南之一、二、三。
泡网分: 52.523
帖子: 3312
注册: 2001年12月
很多坛子里爱好DV的都该看看!
原作为鼎鼎大名的清忱DX。
DV新手指南之一:DV的选购
现在购买使用DV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多数朋友都是第一次接触DV,而DV这东西又不象彩电冰箱,随便买个差不多的就行,好歹也算是个高科技的东西,要想用好也有不少讲究。经常有刚接触DV的朋友在论坛上提一些基础问题,这些问题中很多是每个DV使用者都会遇到的,所以,我想尽自己的能力,把一些常见的带普遍性的问题在此做个总结。当然,都是个人之见,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指正。
第一条,当然是DV的选购;现在DV的品牌和型号比较多,PANANSONIC,SONY, JVC,CANCON,HITACHI,基本都是日本的,其中松下和索尼是两大品牌,DV的型号也最多。一般来说,买这两个品牌的朋友比较多,配件也比较好买,价格比较透明,有什么问题也好拿出来讨论,而其余几个品牌,其中的一些型号可能都没听说过。至于松下和索尼,松下是实用主义的产品路线,东西不求最好,但是要基本功能齐全,而且价格便宜。索尼呢,是高质高价,东西是最好的,价格也是最贵的,同等指标的DV,价格要比松下的高个15%~20%,当然在做工,色彩之类的细微之处一般都要强一些,至于买哪个品牌,就看你注重价格还是追求完美了。
买DV,建议到网上多看看,象兴业电、三博等网站都有各种机型的详细介绍,根据自己的需要大概选定几种后,再到市场上去,把选定的几种都拿到手里把玩一会,不要怕JS不耐烦,没交钱的顾客就是上帝啊。自己的亲身体会最重要了。有些朋友到论坛上来问:XX机型和XX机型哪个好?这种问题我觉得没有答案的。任何一种机型推出来,都有它针对的顾客群,没有最好的机型,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机型。首先要看清楚自己的需要,有了针对性再来挑,这样大家也可以帮着出点主意。
我个人认为,买DV没必要买贵的。如果不是对色彩画质有特殊要求,单CCD的就够用了,毕竟只是个家用。而那些8,多的机型,除了体积小一点,外形酷一点,静像效果好一点(1000多就可以买130万像数的DC了,效果是DV静像没法比的),花里胡哨的功能多一点,其实拍摄效果和最便宜的DS30是一样的。在功能上DV就象手机,我们的手机都有很多很多功能吧,可是95%的时间就是接个电话打个电话而已,DV也是一样,很多功能就是开始新鲜一下,以后也就是拍摄,回放,采集简单的几步,真正有用的功能基本上所有的机型都有的。当然了,有人说买DV就是拿来眩的,如果要追求走在街上的回头率,那自然不在乎多花钱了。对于我来说,DV是用来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的工具,而且我是工薪阶层,所以我选择了DS30,而且如果要我推荐机型,只有DS30和GS3两种,GS3贵些,但是体积够小,再多花钱我看来就没什么意义了。
然后就是水货问题,水货就是非正规渠道进来的。水货比行货便宜,但是水货一是保修有问题,国内的维修中心可能不认。第二水货的制式如果不是PAL,那么就没法录国内的电视节目,再说有些水货不是对大陆市场的,少了一些功能,比如不带回录。为了避免买到水货,主要是事先要了解要买的机型行货的特征,一般是中文说明书,保修卡,包装条形码要全,该有的功能要有,最好能买机器后到当地的维修中心验一下,发现是水货马上去找JS的麻烦。还有翻修货,翻修货主要看有没有拆卸过的痕迹,看机器底部的螺丝有没有损伤,机器缝隙里有没有灰尘什么的,一般买到翻修货的情况还是比较少。
买机器的时候要注意对照说明书上的附件清单仔细核对每样附件,小心被JS调包拿个便宜货换掉你的原装附件。买DV多少要买一些配件,DV带是肯定要买的,各个品牌的DV带都是通用的,索尼有一种带IC的DV带,可以记录拍摄信息,不过价格很贵,一般没必要,普通的60MIN的DV带也就是25~30一盒。
随机的电池在说明书上能用1小时,其实一般只能用30~40分钟,我们出去玩,这点时间肯定不够,所以还要买个备用电池。电池是价格最混乱,JS最容易搞鬼的东西,建议买之前到论坛上问问价格,现在真假电池也不太好分,实在没把握,索性买个组装电池算了,其实根据一些使用经验来看,原装组装也差不多,不就是个电池吗,价格却差了天远地远,当然就算买组装的也要JS保证使用效果。还有UV镜,也就是紫外滤镜,现在一般用做保护镜。属于可买可不买的东西,要买就买个便宜的就行了,家用DV的镜头还没那么娇贵,还有镜头盖呢。注意的是,有些UV镜装上去镜头盖就盖不上了或者盖不严了,最好带机器去买或者要JS写明包换包退。
买DV肯定还要买包,推荐那种DV专用包,四面都有加厚的海绵层,还有可调隔板和各种放附件的口袋,买个国产的就可以了,原装包贵得离谱,而且除了自己知道是原装的,别人也看不太出来。至于三角架,各种镜头,先买了DV用一段时间觉得有必要再买吧。一般DV都可以用照相机的三角架。
DV的价格全国各地都差不多,有些小地方贵点,可以考虑到网上有信誉的商家邮购,反正行货是全国联保的。有时候朋友们到市场上去问价,可能会发现有那么一两家价格特低,其实这一两家往往是没货的,他就是要害得你在别的地方买不成,等你回头再找他,他的机会就来了,要不就拼命推荐别的机型,要不就想办法在配件上把利润找回来,黑心的还给你一台水货,实在没办法就索性告诉你机器涨价了,反正他是不会有损失的。
一般我们说的DV是指MiniDV,还有一种D8机型,是SONY在HI8基础上加入数码技术的产品,使用的是HI8带,比DV带大很多,所以D8机器也比DV大,而且现在连SONY自己都不再研发D8了,所以不推荐购买。但是D8有个好处,一般D8机的光学变焦都比较大,价格也便宜,看重这一点又不在乎体积的还是可以考虑。
还有一种DV格式叫MicroDV,比MiniDV更小,DV带也不一样,SONY的IP系列就是MICRODV,由于体积太小,很多人反而不习惯,性能上比MINIDV没优势,而且价格也比较贵,所以购买者也不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买DV就是要自己喜欢,买得高兴就好,一般人没有什么机会能熟练使用多种DV,想好了就买吧,买了就开开心心用吧。
DV新手指南之二:DV的使用
DV买来了,是件高兴的事,可要把DV用好,也不是很简单的。
首先,仔细看说明书,简直就是句废话,可就这样也经常有人问写说明上写得明明白白的问题。DV这么多机型,每个的使用方法都有区别,有些问题与其问别人,还不如自己在说明书上找。造DV的厂家都是国际知名品牌,说明书的质量还是很高的,正常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都有答案。
然后就是摄影技巧的问题了,对于拍摄好的DV影片来说,摄影技巧的高低远比摄影器材档次的高低重要。我用DV的时间才半年多,谈不上有什么很多经验,但是我现在拍的东西和刚开始拍的东西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用我LP的话说,起码是看起来不那么头昏了,我觉得要注意的有以下几条:
1、DV要拿稳;这是谁都知道的,可是不是都能做好,有人说有防抖,那个东西的效果有限,而且开了防抖后画面有迟滞感,对亮度也有影响,我开始也是不管什么时候都开防抖,后来觉得不是3x以上的变焦还是少开为妙。不要单手持机,不管你的DV有多轻巧,人的手伸出去什么也不拿也会颤抖的。对于DS30,16E这些个头比较大的DV来说,更要两个手了。用取景器比开LCD稳一些,一来手不用伸出去,二来脸部对DV也有个支撑作用。如果不需要经常摇镜头,建议用三角架+遥控器,这肯定是最稳的方式了。以前有朋友介绍用三角架+广角镜+遥控器拍室内活动,这是个好办法,有兴趣的可以试试。
2、拍摄的时候最好不要走动。拿个DV边走边拍,是很潇洒,可我保证拍出来的东西看的时候就不那么潇洒了,画面肯定晃得厉害。镜头的摇动也要减少,我们一般没有电动或者带阻尼的三角架,不管你是用普通三角架拍还是拿在手里拍,镜头摇动时都不可避免的晃。如果要摇镜头,一定要慢慢来,DV的CCD元件和自动对焦的限制,镜头摇快了容易产生画面发虚和模糊。也可以要变换拍摄角度了,先PAUSE,换了角度后再继续。变焦也要少用,初学者喜欢把焦距调来调去,看片子的时候就头昏眼花。手持拍摄一般不要用5x以上的变焦,变焦大了会抖得厉害;也可以PAUSE,然后调好焦距再继续。如果要拍摄变焦的画面,除了变换速度要慢以外,在开始变焦和变焦结束之后都要留几秒的定镜头,不要刚一变完还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就把画面切换了。
3、拍摄照度问题。家用DV在低照度下表现都不好,除了画面暗,还会产生大量糙点。人眼对照度的感觉是不准的,晚上开了灯觉得很亮,其实照度根本不够。室外阳光直射的照度能达到100000LX,而在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里达到100LX的照度要5盏40W的日光灯。所以,室内拍摄把能开的灯都打开,专业摄影都是要配备外接摄灯的。DV上的亮度补偿一类的功能都开,效果多少能好一点。
4、白平衡。我觉得DV的白平衡调节应该是对镜头画面内的色彩值进行采样再算出一个中间值作为白色的基准。这样在画面整体偏色时DV的自动调节就会出现偏差,比如我们常用的日光灯显色性都不好,色调偏蓝,这时候可以用DV的几种预设白平衡模式,有些DV有手动白平衡调节,不过,我觉得手动调节和预设模式的效果差不多,也不能尽如人意。如果象显示器能有RGB三原色的单独调节就好了,可惜我见过的DV中好象都没有这个功能。
5、画面的构成和拍摄的条理性。DV拍摄时,画面中主体要突出,买DV的很多是和我一样拍自己的孩子为主,往往光顾孩子了,结果镜头里别的人剩了半截,这样的效果肯定是不能满意的。拍人物,镜头的角度微微带点仰视看起来比较舒服,当然,适度的运用角度的变化也会使影片变得更生动,注意,要适度。在构图方面摄像和摄影是基本类似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有关的摄影书籍。如果只是拍摄一些片段,就无所谓条理性,但是如果是拍摄一次外出旅游或者聚会,那么拍摄之前就要考虑一下,心里有个简单的拍摄大纲。拍摄一开始,就要把这次拍摄的主题交代一下,比如到了公园门口,先把大门拍个定格,再给个公园名称的特写,观众就知道你是到了公园了。然后每个特定的部分,都要给几个镜头来交代环境,不要一味的只有人物在镜头里。有了DV以后,大家看电视也可以注意一下专业的摄影手法,象拍摄雨天的场景,先来个挂满水珠的树叶特写,效果就不错。带着学习的眼光去看电视,很快就能琢磨出一些自己的思路来。拍摄有条理了,就可以大大减少后期剪辑的工作量,毕竟视频剪辑在我们的PC上是个劳神费力的事情。我的个人习惯在拍摄过程中自己加一些旁白作为说明,当然也可以在后期制作中加语音,不过那样就麻烦得多了。
6、DV的保养。无外乎就那么几条,防水防潮,防火防盗,颈带和手带都要装上,拍摄间隙挂在脖子上比较保险,拿在手里容易磕磕碰碰。带触摸屏的最好贴个PDA保护膜。天气很潮湿的时候DV会结露,关机,放在干燥的地方,过几个小时就好了。一般在拍摄时间十多个小时以后可能出现磁头脏了的提示,用清洗带,一次时间不超过10秒,连续使用不超过三次,一般一次就可以了。而且中途不要倒带,用到尾再一次倒回来,再从头到尾用一次,然后扔掉(这个时候DV也差不多该扔掉了吧)。电池的充电问题,DV的电池都是锂电,有的朋友说第一次要冲10多个小时,然后每次要用完了再冲。这样真的很麻烦,而且我仔细看了说明书,没这一条。当然小心点用总是没坏处的,不过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就象10年前家家户户的电视都有个罩子,还要等电视关了凉了后在盖,这样肯定对防尘有好处,不过现在还有人这么做吗?
7、DV和外部设备的连接。DV拍了以后当然不能只在LCD上看,可以通过AV线或者S-VIDEO线+音频线接到电视机上回放,这时候DV要在VCR状态,电视当然也要调到AV状态。DV还可以用来录电视节目,一般大陆销售的行货DV都带这个功能。除了接好AV线以外,记得把DV设置里的AV OUT改成AV IN,最好接线的时候关掉DV,开机后LCD上出现电视画面就可以开始录了。有些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DV不是中国的PAL制式,录不了大陆的电视节目。回放和录电视时建议使用外接电源,一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二来电池容量有限,放着放着没电了岂不糟糕?
8、DV带的使用,DV带的用法就和录音机磁带是一样的,不同品牌的DV带在不同品牌的DV机上都可以使用。正常情况下一盘DV带用个几十次是没问题的,我还没听说谁把DV带用坏了的,如果发现拍摄的画面有条纹和扭曲,就可能是DV带有问题了。DV拍摄中有LP和SP两种格式,LP的拍摄时间是SP的1.5倍,理论上LP的画质差一些,不过好象看不出来。但是除非是用DV带来保存节目,也没必要用LP,一般不会觉得DV带的记录时间不够用,而且LP模式拍出来的带子在别的DV机上有可能播放不正常。
DV拍摄其实都是个人习惯不同,不象设备使用那样有什么太多规律,自己的机器还不是自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爱怎么拍就怎么拍吧,说不定还能拍出些出其不意的效果的影片呢。
DV新手指南之三:DV的采集、编辑和压缩
影片拍好了,可以直接放在DV带上保存,以后就用DV机回放,也可以采集到计算机里,编辑后回录到DV带上,还可以采集到计算机里,直接把DV AVI文件刻到CDR上去保存,也可以压缩成MPG,刻成VCD或者SVCD,DVD保存。MPG是有损压缩,不管是压缩成什么格式,对画质都有损失,但是刻MPG盘保存还是最常用的方式,我想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
1、DV影片的回放在电视机上的表现远强于在CRT上的表现,尽管CRT的分辨率要高得多,主要是因为电视的设计就是为了显示动态画面,所以在亮度、色彩鲜艳上都比显示静态为主的CRT要好,而普通电视的显示分辨率只有320线,那么DV的高达720x576的分辨率根本用不着,不管是VCD的352x288还是SVCD的480x576都够了,所以尽管压缩成MPG画质有损失,但是在电视上基本是看不出来的。在电脑上看,SVCD的分辨率也足够清晰了。
2、DV带的保存是个问题,毕竟是磁带,DV带还用得时间不长,但是以前的录音机磁带时间长了粘连和发霉大家估计都见过的。而CDR光盘蓝盘、绿盘一般是保存30~50年,金盘号称能保存100年,虽然光盘也有发霉的可能,但是毕竟好得多。
3、播放的方便性上,也是光盘强,DV带就得把DV机搬出来,还只能在电视上看,对磁头也是个磨损,倒带也很麻烦,而VCD,SVCD光盘有多方便就不用我说了。
4、再算个经济帐,DV带是25~30一盒,CDR是1.5一张,象我3月买机到现在,已经刻了45张左右的SVCD,CDR成本是不到70块,如果换成DV带,大概要30盘左右,就算用LP模式也要20盘,这就是好几百块啊。现在1394卡和刻录机都很便宜了,而且这两样东西买了也还可以做别的用的。
要做什么想好了,下面就是该怎么做了,现在的DV机上一般都有两个连接计算机的接口,其中一个是接串口或者接USB口的,这个一般是采集静象用的(有些带MPEG1压缩的DV可以通过USB口采集MPEG1格式,不过效果较差),另外一个就是我们采集DV视频要用到的1394口了,全称是IEEE1394,也叫FIRELINE(火线),SONY机上叫I.LINK,在DV机上是4针的小口,一般电脑上的1394口是个6针的大口。采集的第一步是安装1394卡(当然有了1394口的计算机就没这一步了)。把卡插在你的计算机的PCI插槽里(笔记本要买PC卡的外置1394卡),然后开机,WIN98SE、WIN2000、WINXP这些操作系统都可以自动找到1394设备并且自动安装驱动程序。如果发现1394卡不能正常工作,请先把计算机的主板驱动和补丁程序装齐,不行再试试修改一下冲突设备的中断或者换个操作系统。必须说明的是,1394卡有不同公司的芯片,不是所有的1394卡都可以兼容所有的主板的,一般来说TI芯片因为做得比较早,和主板兼容性比较好,而VIA芯片的卡和VIA自己的主板当然没问题,但是在和别的主板配合时容易出问题。如果办法都用了还是不能正常工作,那就是主板和1394卡不兼容。所以购买1394卡时要和商家说明,不兼容的卡包换包退。
1394卡安装后,在设备管理器里能看到正常工作的1394设备就OK了。1394口是支持热插拔的,不过我的习惯是计算机不用关,但是DV还是关了再插线,主要是我觉得DV比较娇贵,计算机反正是个粗笨的东西,随便折腾。
采集的软件有很多,会声会影,PREMEIRE,DV STUDIO7都是比较常用的。一般认为,采集功能上DV STUDIO7是做的最好的,界面很漂亮,而且采集的画质也比别的软件好那么一点点。不过DV STUDIO7是品尼高的软件,不是所有的1394卡都能用的,一般用会6或者PR6也就可以了。
采集对计算机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一般的塞样CPU,5400转硬盘都可以做到不掉帧,有些朋友采集的效果不好,一般是因为主板芯片组是VIA或者SIS的,这些公司芯片的主板磁盘性能不如INTEL的,而且需要装主板驱动才能打开DMA,如果DMA没打开磁盘性能会很差,一般情况下硬盘是不需要设置的,不过有时硬盘的DMA也没有打开,就需要到硬盘生产厂的网站上下载一个设置程序进行调整。采集时不要做别的事,也尽量减少后台程序的运行。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普遍比PC机差,特别是磁盘性能,笔记本的硬盘现在也只做到4200转,单碟容量又小,老一点的笔记本采集掉帧很正常。所以笔记本来做采集编辑不是件明智的事情。
采集和视频制作推荐使用WIN2000系统,稳定,而且是NTFS文件格式,WIN98的FAT32文件格式最大只能生成4G的文件,DV采集1小时大概是14G,所以在FAT32下一次采集只能限制在18分钟以内。NTFS就没有这个限制了。1394口采集到计算机里是未压缩的DV AVI文件,建议先编辑再压缩,压缩成MPG后再编辑当然也可以,不过要反复解码编码,速度慢很多。编辑软件一般家用就用会6就可以了,界面简单,容易上手,基本功能都有,买个正版也很便宜。追求一点准专业效果的可以考虑使用PR6.5,功能很强,还可以带各种插件增加功能,不过学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一般的编辑就是加点字幕,加点配音,调调亮度,做一点片头和转场,不过要记得一点,转场效果不要滥用,开始是新鲜,用多了就看得眼花缭乱冲淡了主题。学习软件的使用多看看帮助文件,特别是会6,全中文的帮助文件很详细。至于PR6,网上有电子教材可以下载。
编辑完了后,可以回录到DV带,一般就要开始压缩成MPG了。推荐压缩成SVCD(SUPER VCD)格式,VCD是MPEG1编码,效果比较差,达不到播放要求。而DVD格式现在DVD刻录机还很少,刻在CDR上的MiniDVD也不好,首先是MINIDVD和真正的DVD还是区别很大,5。1声道是没有的,而且MINIDVD相比SVCD画质的提高并不明显,但是存储文件却大了很多,性价比(这里借用这个词)不高,做MINIDVD还不如直接保存DV AVI文件算了。
所有的编辑软件都可以压缩,不过效果最好的还是TMPGENC,是个日本人写的免费软件(MPEG2功能要注册,不过可以破解),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小日本。新版本的TMPGENC都带了模板,模板中已经存储了各种压缩格式的参数,一般情况下这就是最佳参数了,所以不是真的很懂不要去自己调了。TMPGECN压缩的速度比较慢,因为压缩的速度和画质是成反比的,又快又好的软件是不存在的(又慢又差的倒是有可能),如果对画质要求不高,要求快一点,有很多软件的压缩速度都比TEMGPNC快得多,大家可以自己试试。我还是用TMPGENC,把多个项目文件做好,打开批处理,把项目文件加进去,然后运行,再选上压缩结束后自动关机,然后关掉显示器睡觉去,计算机又不怕辛苦,最多是多费点电而已。
PR6编辑过的AVI文件可能TMPGENC不认,这个问题只要在TMPGENC的系统设置里把DIRECTSHOW的优先级调高就可以了(选了DIRECTSHOW后按右键就知道怎么调了)。TMPGENC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它用来做MPG文件的剪切拼接是最方便不过了,在MPEG工具里就能看到,由于不进行重新编码,速度很快。
谈到这里,讲讲视频编辑用什么计算机好,其实采集本身对计算机要求很低,视频编辑对CPU和硬盘,主板性能都要求比较高(但是对显卡的3D能力完全不需要),论坛上也讨论过用INTEL还是AMD的CPU好,我的个人看法,还是INTEL,我知道AMD的东西价格便宜量又足,但是有三个原因让我选择INTEL:1、我看过微型计算机的测试,同频的CPU中INTEL的P4在视频流媒体处理上还是高出一筹。2、AMD CPU配的主板性能太差,特别是在对视频制作很重要的磁盘性能上,不管是VIA、SIS还是AMD自己的主板,都比INTEL的BX、815、845这些主板差一些。3、就是AMD的CPU发热大,而且温度保护做得不好,象我前面说的自己睡觉让计算机去压缩,换了是AMD的CPU我就会担心了,万一风扇不转了是会烧机器的,INTEL的最多死机而已。压缩成MPG了,就要刻盘保存,当然还是刻SVCD盘,如果直接把MPG文件刻到盘上,就只能在电脑上看了。据说最好的刻SVCD软件是VIDEO PACK,我一直用的是刻录机带的NERO,我觉得也很好用,选了SUCD格式,把MPG文件拖到文件窗口就可以了,NERO会检测一下文件格式,如果不符合标准格式会要求重新编码,TMPGENC出来的文件都不会有问题,如果是什么超级解霸做出来的MPG一般就不认了。
刻好的SVCD盘有时候在VCD机上放不出来,首先要看你的VCD机是不是支持SVCD格式,然后注意刻盘的时候要封盘,如果还不行试一下降低刻录速度,再不行估计是VCD机就不支持CDR刻录盘,因为市面上卖的光盘是压制的,CDR是染料烧制的,压制的盘信号反射比CDR强得多,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就没办法了。
――全文完――
以上文章原作--清忱
我怕谁和DS30的不得不说的故事(转贴)
关于DS30 -- 清忱
我是三月份买的DS30,那时DS30才上市不久,用了几个月,大概拍了20个小时的内容,全部做成了SVCD,刻了有30多张CDR了。坛子上买了DS30的朋友越来越多,现在把我对DS30的一些感受写出来,给买了DS30或者想买DS30做个参考,也算是给呆了这么久的DV坛做一点贡献吧。
1、外观——说老实话,我并不喜欢DS30的外观,主要缺点是大,差不多有两个GS3的体积了。而且做工也不是很精致,LCD关上后有一条明显的缝,没办法,谁要咱的钱只够买低档DV呢。重量也比较可以,连续拍个半个小时胳膊会酸的。
2、价格——当然是最低的,我买的时候是4350,现在4100都能买到了。
3、操作按钮——设计得不错,单手可以完成常用操作,调菜单和机器上部的那些按钮需要左手,不过可以不用看,凭感觉,按钮的分布和外形各有特点,不会按错,有朋友反映DS30的三档主开关容易扳错位置,我个人认为只要扳的时候力气不要使过头,一般还是不会,DV毕竟还是个精巧的东西,使不得蛮力。
4、电池——标配的D08S在开LCD时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开摄灯还要少些,用取镜器大概能多坚持20%的时间,所以要配个D16S做备用。随便说一句,我买的D16S和商店里卖1000多的,和坛子上别的朋友买的,和网上的兴业电卖的都一样,标牌和做工基本相同,使用时间也差不多,但是价格差很远,商店里1000多,兴业电好象是500多,我买的是300多,我知道的最低价是180,当然一般可能拿不到这个价。有种说法是电池第一次要冲10多个小时,我仔细看了说明,没这条,所以我就没管那么多。当然,多冲一下没什么坏处,反正冲满了充电器上的CHARGE灯就灭了,再把电池放在上面也没什么用吧。
5、黑白取景器——属于可接受的缺点,据说专业摄像更喜欢黑白取景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我用黑白取景器发现有时拍颜色混杂的东西会看不清,比如有次拍青色石头上的红字,距离比较远,就看不清了,这是就得动用LCD。LCD也有不好得地方,首先开LCD耗电多,出门旅游时总觉得电池不够用的,而且强光下LCD会看不清。
6、成像质量——不错,我想得益于DS30的43mm镜头,家用DV里好象是最大的了。镜头大,采光多,效果自然会好些。色彩相比之下不是很亮丽,不过这也不算什么缺点吧,看个人爱好,就象电视比电脑看DV色彩就更鲜艳,你总不能说电视的显像管比电脑的高级吧?
7、聚焦——DS30快速移动镜头时有时会有一两秒的聚焦不良,一般是焦点处亮度不高,对比不强烈时容易产生,镜头摇慢点就不会出现。我拍过水族馆里的鱼,隔着玻璃拍的,没发现有聚焦到玻璃上的现象。
8、静像——本来就不能有太高的指望,只有80万像数的东西,我一般拍一组静像,挑12张拼起来打一张A4的高光像纸或喷墨纸,1440DPI,效果基本达到相片级。当然,打印之前在PHOTOSHOP里处理一下,我一般加10%亮度,5%色彩饱和度。
9、UV镜——反正是块玻璃片,质量什么的也谈不上,但是要注意一点,有一种UV镜边框浅,装上后镜头盖就盖不上了,要买那种边框深点的。
10、白平衡——背景大部分为同色或者在日光灯一类的灯光下容易偏色,比如拍大片草地上的人脸都会发绿,日光灯下什么都是蓝幽幽的,所以要调手动白平衡。具体方法见说明书,补充一点,日光灯下调白平衡,打开摄灯效果会好一点。调好白平衡后,只要电池不取下来就一直保持调好的手动状态。
11、水货——没听说过DS30有水货,反正我买的和大家买的都一样,印刷的繁体说明书,黄色的铜版纸的保修卡,手写的机器编号。开发票一般都要加钱,不开有些地方的松下维修中心好象又不给保修,所以我要JS在收据上注明,随时可以加钱换发票。另外,我的保修卡上没写购买日期,据JS说,坏了再写可以把保修期算得长一点。
12、配件价格——我所知道的最低价(都比我自己买的便宜&&),D16S 180元,UV镜 25元,DVM60 25元,摄包 35元,当然,都按这个价格估计你是买不到的,基本没利润了,除非你和JS是从小一起玩泥巴的朋友。
13、实用的功能——
大镜头:不用说,越大越好
摄灯:低照度下拍3米以内效果明显
变焦麦:拍远景比较有用
电子防抖:不错,我没用过光学防抖的,不过感觉上DS30这样可以了我一般一直开着的
逆光补偿:很有用,光线不好时打开明显画面一亮,在室内拍我一般都打开
AV IN:用起来很方便而且效果很好,录世界杯再合适不过了
FADE:还可以了,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转场效果,拍好素材再用PR6加转场实在是够麻烦,有了这个,就很方便了
10倍光学变焦:我认为足够了,就算开了防抖在10倍上手持DS30也不可避免地画面抖动,三角架毕竟很麻烦,我认为用到10倍以上机会很少。
14、没用的功能——
红外夜摄:哪怕去掉这个功能的DS30只便宜50块我也愿意,实在没一点用
多画面:很麻烦又不好看,谁会用呢?
数码变焦:号称500倍,我是从来没开过
PROGRESSIVE :标在DS30外壳很显眼的地方,看来是一大卖点,不过很可惜,我反复比较过,开不开PRGRbottomIVE拍出来的静像都一样
遥控:真的觉得没什么用,谁没事喜欢架好三角架来拍自己啊,除非配
上遥控云台。说到三角架,DS30下面有两个螺孔,可以配普通照相机的架子。
总的来说,作为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DV,DS30是象我这样的穷人的最好选择,功能也比较实用,可以说该有的都有了(某些功能,象摄灯和变焦麦,在比DS30贵很多的一些机器上都没有)。唯一明显的缺点,就是体积大,如果对体积敏感的朋友可以考虑GS3,但是我可以保证,就拍摄效果而言,GS3不会超过DS30,我个人不喜欢SONY的东西,太贵,而且我非常不喜欢SONY在市场营销上的作风(其实还是穷啊,有钱人谁不知道SONY好)。
至于DS30其余的一些缺点,比如启动慢(3到4秒),光学变焦小,聚焦有时比较慢,都在可忍受的范围之内,松下推出这款机型,就是针对低端市场,针对我们这些买不起高档机的人们。
最后,写出我的DS30底部的铭牌,供参考:
Model NO.NV-DS30EN
Matsushoo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Osaka Japan Made in Japan
(LSGN1254)
[WARNUNG]NICHT OFFNEN! INTERNE HOCHSPANNUNG
[CAUTION]DO NOT OPEN! HIGH VOLTAGE INSIDE
MODEL NO. NV-DS30EN
SERIAL NO. C2SA12221
……………………………………………………………………
我打字很慢,这篇帖子是我上网以来写的最长贴,没什么条理,想到什么写什么,大家有什么补充或者不同看法希望都能积极发言,为壮大DS30一族而努力!
[gxh001 编辑于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33515&&回帖:86 &&
注册: 2003年07月
小熊以前爱去,可后来就不喜欢了,枪手太多!写的文章稍有一点硬件知识的人都受不了
泡网分: 52.523
帖子: 3312
注册: 2001年12月
徐作军DX真是个热心人!严重支持!
无忌的主业还是摄影,DV关注的人还不太多,但DV论坛迟早应该成立。大家一起努力吧!
泡网分: 47.195
帖子: 3701
注册: 2003年08月
推荐两个DV论坛:
“色影无忌”里玩摄影的比玩摄像的人多。DV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能讲清楚的,牵涉到硬件、软件、编辑............我以前喜欢到“小熊新潮数码DV设备论坛”和“花果山论坛”。这两个都是“大厅”式的论坛,里面鱼龙混杂,自己选吧。
地址如下:
1. 花果山论坛
[url=http://www.cnhgs.com ]花果山论坛[/url]
2.小熊新潮数码DV设备论坛
[徐作军 编辑于
[ 09:11 补充如下]
更正地址如下:
1. 花果山论坛:http://www.cnhgs.com/
2.新潮数码DV设备论坛:http://www2.beareyes.com.cn/bbs/8.htm
泡网分: 37.009
帖子: 1566
注册: 2001年04月
建议版主把DV的帖子归到一起去,单独设个论坛!
泡网分: 29.944
注册: 2002年07月
这几天想搞个偏振镜给sony 101e套上。
请问各位:这个偏振镜要圆型的还是线型的?
泡网分: 47.195
帖子: 3701
注册: 2003年08月
贴的这些,是我去年购DV前收集的资料。贴完了。若有不合适,请删除。
泡网分: 47.195
帖子: 3701
注册: 2003年08月
转贴:DV口技术浅析
作者:王同卫 杨寅
在民用DV和专业的DVCAM等系列机器中,人们可看到一个扁平的四芯或六芯端口,就是人们通常说的DV数字接口,Sony公司将其命名为i.LINK,它符合IEEE 1394标准,具有如下特点:
1)直接传输数字数据,因此没有图像和音频的劣化。
2)只需一根电缆,将视频、音频、控制等信号进行数据多工传输。
3)具有热插拔功能,可在多种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一. IEEE1394标准概述:
1394标准是以两对双绞线来传输,在每个方向的传输都使用两对双绞线,并采用DS 线的方式,即发送数据到双绞线中的一条,信号到另外一条。
1394标准规定的数据比特率有3种:
98.304Mbps(S100)
196.608Mbps(S200)
393.216Mbps(S400)
该格式高速的机器支持速率慢的机器,每个机器最多有26个接口,当连接各机器的接口时,最多可使63台机器连成一个网络,但此连接不能环通,这样每个连接级实际最多15个。在1394上,连接时要做格式化处理。图1(a)为一普通连接,图1(b)为树型连接,树型连接可自动分配各机器的地址。
在1394标准上,一台机器通过中继可传输信号给其他机器,且可将相同内容的信号传送给网络里的所有机器。但为了防止无序的传输和接收,机器在开始发送前需要获得总线(BUS)的使用权。为得到使用权,需先等总线的开放,然后发送要求使用总线的请求信号到其树结构中的位置高的母机,接到要求的这台母机再向更高的母机传送,最后信号到达位置最高的母机(树根)Route。最高母机接收到总线要求信号后,再依相反步骤发送使用允许信号。接收到使用允许信号的机器才可传送数据信息。当同时有多台机器提出发送请求时,只能有一台接收发送允许信号,其它机器则被拒绝。(图2)。
如上所述,在1394标准下众多机器需要争夺总线使用权,轮流地使用一个总线。但图像和声音等实时性的信号就需要定期的通信,否则就可能会丢失数据。所以需使用同步(Isochronous)的通信方式(图3)。我们在进行网络格式化时,曾经使用管理节点(node)的概念,即图2中的A、C、B等点,这样只需管理节点分配一定的区域用于同步通信。树根(Route)每125微秒发送定期开始包,接收区域的机器,如图2中的F、D、E等点,一旦收到定期包,它就可以发送数据。基于以上处理,接收区域的机器每隔125微秒就能得到发送信号的机会,这样可防止丢失数据。
当同步通信使用的区域总量超过总线的容量时,就不可能分配区域,这时就不能使用同步通信,这一点,应引起注意。
二. AV协议
AV协议是指使用1394标准的传输数字视频的同步通信格式。 在数字DV中,磁带上的视频信号(压缩后)由DIF块构成,每个DIF块含80byte的块数据。对于525/60(NTSC)制,150个DIF块构成一IDF序列,10个IDF序列构成一视频帧。图4给出了一帧的结构(NTSC),实际上视频信号是由异步包传输的,我们看到,一个异步数据包由6个DIF块构成,25个包构成一IDF序列,这样一帧由250个包传输。在每个IDF的150个DIF里,第一个包的第一个DIF块为包头信息,接着是2个子码DIF块,然后是3个辅助DIF块,剩余的是9个音频DIF块和135个视频DIF块。在同步通信上每125微秒传输一个包,每个包传输5,619DIF(=29.97x10x50x125x10-6)块。
异步通信包的结构见图5。包的第一个quadlet(32比特)是1394标准规定的包头(Headder)。包头的CRC(循环冗余码)和数据CRC之间是1394标准定义的数据区(data field)。数据区的最前面追加CIP首,用它表示AV的信息。CIP首的SYT区是为了与帧配合而用的时间标记。
三. DV端子
DV格式且符合1394标准的数字视频接口称为DV端子,DV端子处理的是压缩的图像信号,经误码校正后在图像扩展前取出的信号。
1394标准的标准端子为含电源的6芯连接器,见图6。但是考虑到掌上型摄录机使用这个端子,线太粗,不易操作,很不方便。采用更软的线更易于操作和小型化,故Sony公司小型DVCAM设备上的DV端子采用了去掉电源的小型4芯连接线,参看图7。对应DV端子的直径4.0毫米,最长4.0米,对应速度S100。
与1394标准电缆相比,区别如下:
A.电源线省略,信号线只有2对。
B.信号线使用AWG32号线。
C.单个信号线没有屏蔽,而是将整体进行屏蔽。
DV端子是第一个能传输视频信号的数字接口。在编辑时数字到数字是保证画面高质量的一个方法。它没有图像和声音的劣化,可制作与原版带一样质量的备份带,也可通过一台摄像机的数字复制做无画质差别的编辑。目前,已有“品尼高”或“Canopus”的带DV口的图像卡出售,有了它,加上计算机和一台含DV口的录像机,只需通过一根线即可进行编辑和复制。可以预期,随着非线性编辑和DV技术的日益发展,DV端子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泡网分: 47.195
帖子: 3701
注册: 2003年08月
转贴:如何选购家用数码摄像机
阜阳电视台 张群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购买摄像机的越来越多。由于工作关系经常有人向笔者询问摄像机方面的知识以及购买时应注意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
  在购买摄像机之前应先弄清市面上所出售的种类。从记录信号上讲分为模拟和数字两大类。数字记录的优点很多,其中有:超高解像度(数码摄录系统提供500线之水平解像度,较水平解像度仅400线的模拟摄录系统,影像更鲜明清晰)、极低抖震、色彩再生更明锐、PCM数码录音(数码摄录系统提供两种音响收录/重播模式:16比特模式音质最为优秀;12比特模式则可方便后期配音)、可配合先进剪辑器材(经数码端子的数码对数码连接方式,容许数据以数码讯号输出,保证画面质素不会出现偏差)、误差矫正(数码摄录放一体机之强力误差娇正系统令稍有损毁之磁带亦能稳定重播)、磁带记忆(数码摄像机可写入和读出拍摄日期或标题等的数据。以方便标题的制作、搜索和日期、相片等的寻找)。
  目前市场处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阶段,所以市面上两类记录方式的机子都有。从记录格式上讲又有VHS、S-VHS、Video 8、video Hi8、Digital 8和Mini DV之分。VHS、S-VHS是我们所熟悉的大1/2格式,其磁带宽度为1/2英寸。我们家庭的录像机大多是VHS格式的。它属于模拟机范畴。为了减少摄像机的体积,该格式的摄像机一般使用小型的VHS磁带既VHS-C带或S-VHS-C带,然后通过转换盒在录象机上播放。Video 8、video Hi8、Digital 8三种格式是索尼公司开发的格式,又叫8毫米、超8和数字8。其中8毫米、超8是模拟机,Digital 8是数字机。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它们使用的磁带宽度都是8毫米。Digital 8虽然是索尼公司新开发的数字格式,但没有得到其他公司的积极响应,因此没有形成主流格式。目前家用数码摄像机的主流格式是DV格式,它是被世界上近60家厂家采用的标准,包括松下电器,JVC,索尼,夏普等,使用的录像带为6、35毫米(1/4英寸)。是下一代家用摄、录机的通用格式。在摄像机上使用的是小DV既Mini DV磁带。此种格式的数码摄象机也可以作为单位拍摄资料、宣传投稿之用。因为该数码摄像机具有数字输入/输出接口(IEEE1394接口),它可以与带数码采集板的电脑相连,将拍摄的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编辑整理刻录至光盘长期保存。还可以向电视台投稿,因为目前大多数电视台使用的数字编辑机可以兼容DV磁带的重放。因此笔者认为无论家庭或单位在选购小型数码摄像机时应首选Mini DV格式。
  DV数码摄像机市面上款式很多,生产厂家有松下、索尼、JVC、佳能、夏普、三星等。根据功能的多少价格从5000元至3万元不等。在选购时应根据使用目的选择符合要求的机型或根据投入的资金的多少选择机型。不同机型的区别在于其功能的多少、指标的高低。
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镜头。小型数码摄像机的镜头都是电动变焦镜头。由于体积的限制,其变焦比(最长焦距和最短焦距之比)不可能做的很大,大多在10-20倍之间。变焦比大的景别变化就大。另外大多数数码摄像机还具有电子变焦功能,有的甚至高达600倍,但在使用此功能时严重影响图象的清晰度。笔者认为在购机时对此项可不作重点考虑。目前有的款式的数码摄像机采用徕卡技术的镜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平清晰度,但其价格也相应提高了。
二是彩色液晶显示屏尺寸的大小,也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般有三种规格:2.5英寸、3英寸、3.5英寸。
三是CCD的尺寸。CCD的中文名称是电荷耦合器件,它是摄像机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其尺寸的大小决定了拍摄图像像素的多少既图象的细腻程度。家用数码摄像机的CCD尺寸有1/4英寸的也有1/3英寸的。从价格上后者要比前者高出很多。
四是选购单CCD摄像机还是3CCD摄像机。3CCD是指摄像机内置分色棱镜把光源分为三原色光红、绿、蓝色,分别经过三块独立CCD影像感应器处理,确保达到高解像度及色彩重现效果。3CCD数码摄像机会提供您更忠实自然的颜色和更宽的视觉对比度。而这种具有3CCD影像感应器的数码摄像机体积比只有单CCD影像感应器的数码机要稍大些。
五是考虑有无SD存储卡。松下公司生产的叫SD(安全数码)或MMC(多媒体卡),索尼公司叫记忆棒。无论怎么叫都是一种小型记忆存储装置,起着存储静止图象的作用,既可以把数码摄像机当作数码相机使用。不过用数码摄像机拍出的图片清晰度不如数码相机。因为前者的静止图片像素一般在200万以下,而后者可以做到500万像素以上。
六是看画面稳定器是光学的还是电路的。小型数码摄像机大多是掌中型的,没有肩拖。初学者在用机时容易产生机器抖动,此时要打开画面稳定器。电路画面稳定器是以牺牲图象细节为代价的,而光学画面稳定器是通过两个独立的旋转传感器检测抖动并用线形电机快速精确地驱动补偿镜头,因此CCD像素全部得到利用,确保数码摄像机的高画质,摇镜和变焦时也自然平稳。
七是看有无模拟输入/输出端子。数码摄像机的数码视频输入/输出端子一般都有,而模拟输入/输出端子不是每一款机型都有。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台式的DV录象机目前价格高还没有进入家庭,我们拍摄的内容要用数码摄像机的播放功能,从数码摄像机的模拟输出端连接到电视机的视音频输入端来进行播放观看或与其他模拟录象机连接进行复制。另外模拟输入端子用于将电视信号录到数码DV磁带上,以便用最小的质量衰减来长时间保存珍贵的图象信息。
  以上是选购数码摄像机时在功能上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当然数码摄像机具有的其他功能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除了考虑功能以外,还应考虑机器的体积大小,生产的公以及售后服务等因素。无论是在大商场还是在专卖店购买,机内都应附有保修卡(含有全国维修网点地址)。从生产厂家看松下和索尼公司产品市场份额较大,因此这两家公司的维修网点也最全。另外同样档次的机器,松下产品要比索尼的价格低。在附件方面要弄清哪些是标配,哪些是选购。一般标配内的电池只有一块,应再选购一块(其容量有大小之分)。选购件要根据需要选择。总之,在购机前要充分了解市场,弄清商品,请教业内人士,做到购买一款实用的、满意的数码摄像机。
[徐作军 编辑于
泡网分: 47.195
帖子: 3701
注册: 2003年08月
转贴:DV摄像教程
(本文从网上收集,时间久了,忘记作者名字,谨此致歉)
(由于粮票所限,文中的照片没贴出,请谅解)
第一章&&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一、拿稳摄影机
&&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的稳定是动态摄影的第一要件。
二、固定镜头
&&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
三、手动功能的运用
&&由于各机种设计不同,因此可手动的项目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仅就常用的亮度及焦距使用的技巧说明一下。
(一)手动亮度调整功能
&&首先就手动亮度调整功能说明,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后者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在此不探讨原理,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如果没有这个功能,那就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夜景时则调暗,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液晶萤幕上,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调整到适当的亮度。所以当你在购买摄录像机时,一定要请店家指导你如何使用这项功能。
(二)手动焦距调整功能
&&平常一般的拍摄情况,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隔着铁丝网,玻璃,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往往会让画面焦距一下清楚一下模糊,因为自动对焦的情形下摄影机依据前方物体反射回来的讯号判断距离然后调整焦距,所以才会发生上述的情形,所以只要将自动对焦切到手动,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由于各厂牌显示及调整的方式有所不同,请参照说明书),焦距就不会变来变去了。
四、如何运用变焦镜头
&&摄录像机和照相机同样具有变焦镜头,但是最大不同点就是,摄影机可以在拍摄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改变画面大小的取景。例如想拍摄远处某个目标,你可以利用变焦镜头推近来取景,当推到你想要的画面大小时,才按下录像键,摄取你想要的画面。就像固定镜头拍摄的方式一样。那么拍摄的同时做变焦的动作什么时机来运用才恰当呢?当你要表达某件物品或人物的位置时,例如: 特写一个烛光约3秒,然后慢慢的将镜头拉远,画面渐渐出现原来是一个插满蜡烛的蛋糕。这个动作让画面更为生动有趣。不需要旁白及说明,你可由画面的变化看出,拍摄者所要表答的内容及含意,这就是所谓的“镜头语言”。如果反之以推近的变焦拍摄,用意在说明特定的目标或人物,例如: 画面开始是一群小孩在表演舞蹈的全景,几秒钟后画面渐渐推近到其中一个小孩的半身景,然后镜头就跟着他。这种拍法就像在告诉你,这个小孩就是我儿子,用意在引导观看者你在拍什么。以上这两种常用的拍法各有意义,运用的恰当,则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反之则不知所云,漫无目标的像一只无头苍蝇,镜头到处乱飞。滥用变焦镜头,画面忽近忽远重复的拍摄,这是目前许多V8族常犯的禁忌,记得推近或拉远的拍摄动作,每做一次后就暂停,换另外一个角度或画面后,再开机拍摄。从现在开始改变拍摄方式试试看,享受拍摄的乐趣,欣赏拍摄的成果。
五、摄影机动态拍摄的技巧
&&相信各位常常会碰到一个画面无法将景物的全景拍摄进来,这时候大家一定是将摄影机由右到左或是左到右的扫摄,这也是摄影机的优点之一,但是有许多人在做这个动作时,画面常常摇来摇去或是忽快忽慢,总之看起来非常不顺畅。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身体转动方式不对,或是转动角度太大,还有就是犹豫不决,没有一气呵成。
正确的做法是以腰部为分界点,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移动。就像你要过马路时左右观望是否有来车,只有头在左右转动肩膀以下是不动的道理。例如你要拍的景物,需要从甲点扫摄到乙点,首先将身体面向乙点后下半身不动,然后转动上半身面向甲点,此时摄影机是对着甲点的方向,接着按下录像键先原地不动录5秒钟,然后慢慢扫摄回到乙点,到了定位时不动继续录5秒后关机。
许多人会问到,扫摄的速度到底要多快呢?其实并无一定的准则,配合你所要扫摄的范围内景物的丰富程度而定。如果拍摄的是静态的景物,则速度可稍快一点,但要以看得清楚内容为原则。如果是取景内容是动态的物体及内容相当丰富,则速度可稍慢一点。
以上提供这些方式仅仅是拍摄时的参考,最重要是要实际的练习及体会。另外记住先决定要拍摄什么才开机拍摄,而不是开着摄影机到处找目标。
第二章&&摄像的第一要素
&&画面的稳定是摄像机摄像的第一要素。保持画面的稳定是摄像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不管是推、拉、摇、移、俯、仰、变焦等拍摄,总是要围绕着怎样维持画面的稳定展开工作。而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拍摄时操作的得心应手,拍摄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六、手持摄像机拍摄对姿势的要求
&&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摄录时操作的得心应手,拍摄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左手托住摄录像机,帮助稳住摄录机,采用舒适又稳定的姿势,确保摄录机稳定不动。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保持身体平衡。
&&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扶住摄录机,可以获得最佳的稳定性。在拍摄现场也可以就地取材,借助桌子、椅子、树干、墙壁等等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姿势正确不但有利于操纵机器,也可避免因长时间拍摄而过累。
&&持机的稳定性与机器的重量成正比。现在的DV机日趋小型化,巴掌大小的机器比比皆是,用一只手就能轻松托起。就是因为它的小巧就有很多人简化了持机的要领。殊不知机器越小就越不利于持机稳定,越是“掌中宝”受摄影者的影响越大,稳定性更为突出。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即使在操作这样巴掌大的小型摄录像机时也一定要用双手支持,要知道机器越小越不利于稳定,越是这样娇小的机器越容易震动。
依靠身体的支撑保持机器稳定,对多数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正确掌握持机要领,多多练习。
七、脚架的使用
&&保持持机的稳定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摄录像机三脚架,用带云台的三脚架来支撑摄像机效果最好,不但会有效的防止机器的抖动,保持画面的清晰稳定、无重影,而且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也会运行平滑、过度自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控制摄像机的遥控器和控制云台的遥控器来完成拍摄的全部过程。
&&在固定场合长时间拍摄一定要使用三脚架,比如拍摄婚礼仪式、生日party、广场音乐会等,不然那将是个苦差事,把你累趴了也不会拍出好的带子来。三脚架一定要选用坚固的,把它放在稳固、平坦的表面上,尽量远离地震源(如有汽车跑的公路、振动的机械)。如果有风,可以在三角架上加佩重物以加大三脚架的稳定性,比如背包、石块等。
支撑摄像机的常用设备还有独脚架、胸架等,它们更简单、轻巧、携带方便,山上、石上都可以用,对那些经常出去拍摄的人士来说那可是一个好东东。
八、眼睛的取景方式
&&许多人受摄影的影响,在拍摄时只睁右眼以取景,这样的取景方式有很大的弊端。摄影与摄像不同,摄影抓住的只是瞬间,而摄像我们应采用双眼扫描的方式,用右眼紧贴在寻像器的目镜护眼罩上取景的同时,左眼负责纵观全局,留意拍摄目标的动向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随时调整拍摄方式,避免因为一些小小的意外而毁了自己的作品,譬如结婚摄像时乱窜的小孩往你身上撞啦,马路摄像时要躲避车辆啦;也避免因为自己的“专一”而漏掉了周围其他精彩的镜头,一切变化尽在掌握中。
&&现在的摄像机都带有液晶显示屏,因为它的屏幕大取景方便并且色彩好,使得许多人抛弃了取景器喜欢上了液晶屏。因为现在的摄像机液晶屏反光率普遍很高,用液晶屏取景晚上和室内还可以,可是到了白天的室外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解决方法是:右手持机,左手掌五指并拢,成圆弧状扶住液晶屏的左边沿并罩在其上方,挡住左方和上方射进来的光线,这样看起了就好多了。但是还是要提醒您一句,一定是要用双眼取景,可不要遗漏精彩镜头的哟!
&&用手遮挡光线,如果再戴上一顶长檐帽,效果会更好。
九、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你的摄像机具有图像稳定功能,在手持机器拍摄时打开此功能,这样会有助于改善其图像的不稳定。但是你要知道这种抑制作用使有限度的,并非万能。轻微的抖动还能奏效,幅度稍微一大,他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对色彩平淡、亮度暗弱的主体或主体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画面稳定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是以电子式补偿,还会牺牲一些画质。如果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请务必解除此功能。
&&在拍摄时要多多运用广角镜头,将变焦镜头调到广角(W)的位置进行拍摄。如果将镜头调到最大倍数的变焦位置(T)时,只要稍微有一点颤抖都会使镜头产生相当大的晃动,为此需要特别留意。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按动某些功能键或手动变焦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牵动镜头引起晃动。
&&有些人喜欢单手持机边走边拍,看上去蛮潇洒。哎,真不知这位朋友拿回去欣赏自己的大作时会不会看得脑袋痛!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边走边拍,除非实在需要。大多数非专业摄像者在采这种方式往往拍摄不到好处:放像时画面抖动很厉害,让人看得头昏眼花。
&&要知道,观看者对抖动的画面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谁也不愿享受晕船般的感觉,即使您讲述的故事有多么精彩,画面多么绚丽,而镜头却总是摇摇晃晃像醉八仙,视频的可视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画面要尽可能拍得稳,除非你有这样做的正当理由,否则就不要去尝试这种所谓的“另类”表现手法。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效果,譬如要表现出车的颠簸、船的摇晃、行人的拥挤……表现好了会有很强的临场感。但一定要注意做的有板有眼有分寸,不要过量,不要让人看出破绽。
&&总之一句话,稳定高于一切,凡是有利于图像稳定的东西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持机方式就是好的摄像作品的开始。
第三章&&拍摄画面的构图
十、保持画面的构图平衡
&&在每次按下录像键之前,我们都要环视四周的环境,看看取景器中被拍摄的画面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这就是在构图。摄像的构图规则跟静态摄影的构图规则十分类似,不但要注意主角的位置,而且还要研究整个画面的配置,保持画面的平衡性和画面中各物体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调整构图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大小,并确定各自在画面中的布局地位。
一幅完美的构图,起码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画面整洁、流畅,避免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分散观看这的注意力,降低可视度,弱化主体的地位。拍摄前应该剔除画面中碍眼的杂物,或者换一个角度去拍摄,避免不相干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
2、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如穿黑色衣服的人不要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十一、摄像构图的一般规则
&&在拍摄前保持摄录机处于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你可以以建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要尽可能接近目标,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但你也必须在主角四周预留一些空间.以防主角突然移动。要保证摄录像机与被拍摄的主角人物之间不会有人或有其他物体在移动。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一半在画面中,一半在画面外。如果你拍摄的是你无法控制的活动,那么,你不可能确保所有构图都很完美:但是你可以把你的拍摄主角安排在画面中的正确位置。同时把整个场景扫描一遍,把不要的景物排除在外。
&&构图时还要注意:运动中的物体不管多小都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吸引眼睛的注意力,因此,注意不要让不必要的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运动中的物体出现在画面背景上。此外,一些抢眼的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中要避免出现跟主角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左图:不平衡的构图。拍摄距离太远,背景太杂、太多、太乱,主要人物不能很好的突现出来。
&&很多专家推行“三分之一”的构图原则。摄像实践表明,让重要的景物或人物正好位于画面1/3处——而不是在正中央,这样的画面比较符合人的视觉审美习惯,甚至比主角在正中央的画面要有美感得多。一个完整画面被两根垂直和两根水平方向上的线都分成九等份,其中垂直线与水平线交会的4个点,这就是画面中最能讨好视觉的部分,可以把这个位置作为主体最重要的部分的中心。
&&人物位于画面中的三分之一处,面部正好处在左上角的两线的交点上,是符合“三分之一”构图原则的。并且背景也不杂乱,人物形象被很好的突出出来。
十二、人物的摄像构图
&&当主角看的方向或行走的方向不与画面垂直时,他们面对或前进方向的前面要留下的空间——“前视空间”,多过他们后面的空间——“多余空间” ,应该将“多余空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比较左面两幅图像,第一幅为不平衡的构图。图中小姐身后多余的空间多于前进方向的空间,看起来不舒服。第二幅为平衡的构图,是合理的。
&&拍摄人物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如果画面中人物身高不及画面的三分之一,观众就得集中目力仔细辨认,时间稍长就会感到乏味。记得应该把人物眼睛维持在画面上方1/3的高度,如果面孔在这个高度以下,这个人看起来好像掉落在电视屏幕里。
&&比较左面两幅图像,第一幅为不平衡的画面,头顶的空间过大。第二副为平衡的构图,看起来舒服多了。
&&进行人物的构图时还要注意不要去犯一些低级的构图错误:譬如电线杆突出在画面人物的头顶上、建筑物的水平面与画面人物的脖子等高、电线横在脖子上等等。
&&关于裁身点。拍摄画面一般有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表现手法。如果你以远景拍摄,人的全身都会出现在画面上。如果你以中景、近景、特写手法去拍摄,这样就需要把被拍摄者的身体从下往上依次递增的从画面上裁掉一部分。那么请注意不要把人的膝盖、腰部和颈部作为裁身点,在这三点上裁出来的画面让人看起来是很别扭的。除非你进行的是脸部或身体某部位的特写,最好的裁身点应是腋下、腰部下面一点,膝盖上去一点。
十三、摄像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忌面面俱到、淡化主题。
新手在摄像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用远景,将过多的背景放在画面中,导致主次不分。看到眼里的花花草草就爱不释手,恨不得都拍摄进来,生怕有漏掉的地方,主体人物倒成了花草的点缀,看上去像一个风景片。拍摄录像片应该多采用近景乃至特写镜头,把主角突出出来,人物丰富的表情才会清晰可见。
(二)忌死搬硬套、教条主义。
&&我们应当熟悉规则、学会运用规则,活学活用,顺势而为,切不可盲目听从一般的陈规旧套。如果我们只知道刻板地去运用“规则”,那么我们的作品就会显得呆板生硬,失去美感。
&&摄像也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是有规则但更无规则的。所谓的构图规则,只是摄像创作的基础套餐,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画画一样,好的作品是脱胎于规则但不拘泥于规则的。摄像构图的最后一条规则就是要打破一切常规、打破一切束缚、反对一切戒条,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第四章&&拍摄角度技巧
十四、不同的角度拍摄出不同的内涵
&&在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录影带要以平摄为主。但是一部片子全篇一律地使用平摄,就会使观看的人感到平淡乏味。偶尔变换一下拍摄的角度,就会使影片增色不少。
拍摄角度大致分为三种:平摄(水平方向拍摄)、仰摄(由下往上拍摄)、俯摄(由上往下拍摄)。
(一)& & & & 平方向拍摄
&&大多数画面应该在摄像机保持水平方向时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画面效果显得比较平和稳定。
&&如果被拍摄的主角的高度根摄像者的身高相当,那么摄像者的身体站直,把摄录像机放在胸部到头部之间的高度拍摄,是最正确的做法,也是握着录像机最舒适的位置。
&&如果拍摄高于或低于这个高度的人或物,那么,摄像者就应该根据人或物的高度随时调整摄像机高度和身体姿势。譬如拍摄坐在沙发上的主角或在地板上玩耍的小孩时,就应该采用跪姿甚至趴在地上拍摄,使摄像机与被摄者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二)& & & & 由下往上拍摄
&&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画面传达的信息不同。同一种事物,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仰望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用这种方法去拍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更雄伟高大。
&&拍摄人物的近距离特写画面时,拍摄角度的不同,可以替这些人物的神情带来重大的变化。如果用低方位向上拍摄,可以提高此人威武、高大的形象。会使主角的地位更好地突现出来。如果把摄像机架得够低,镜头更为朝上,会使此人更具威慑力,甚至主角人物说的话也会增加分量。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有压迫感,特别是近距离镜头,表现地尤为强烈,人物再稍微低头,甚至有些威胁感。
&&在采用由下往上拍摄时要注意,这种角度所拍出来的效果通常并不理想,因为面部表情会太过于夸张,时常会出现明显的变形,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这种视角可能会扭曲丑化主体。这种效果切记不要滥用,偶尔的运用,可以渲染气氛,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如果运用过多过滥,效果会适得其反。但有时拍摄者就是利用这种变形夸张手法,从而达到不凡的视觉效果。
(三)& & & & 从上往下拍摄
&&摄像机所处的位置高于被摄体,镜头偏向下方拍摄。超高角度通常配合超远画面,用来显示某个场景。可以用于拍摄大场面,如街景、球赛等。以全景和中镜头拍摄,容易表现画面的层次感、纵深感。
&&如果从较高的地方向下俯摄,就可以完整地展现从近景到远景的所有画面,给人以辽阔宽广的感觉。采用高机位,大俯视角度拍摄就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有时可以使画面中的主体具有戏剧化。
&&同仰摄的效果相反,从高角度拍摄人物特写,会削弱人物的气势,使观众对画面中的人物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会显得矮一点,也会看起来比实际更胖。
如果从比被摄人物的视线略高一点上方拍摄进行近距离特写,有时会带点藐视的味道,这一点要注意;如果你从上方角度拍摄,并在画面人物的四周留下很多空间,这个人物就会显得孤单。
(四)& & & & 物视角的拍摄
&&视角的反映要符合正常人看事物的习惯。有些时候,可能需要表现出拍摄主体的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拍摄的高度是高是低,都应该从主体眼睛高度去拍摄。如:一个站着的大人观看小孩,就应把摄像机架在头部的高度对准小孩俯摄,这就是大人眼中看到的小孩子。同样,小孩仰视大人就要降低摄像机高度去仰摄。
&&再如,一个正蹲在地上干活的人,要表现他看来到他面前的人的情景是:首先应降低高度(与蹲着的人眼睛的位置同高)去俯摄来人的脚部,然后再慢慢向上移动镜头进行仰摄,最后到达脸部,而不能去直接平摄,这样才符合常理。
&&直接向下俯视的画面通常被用来显示某人向下看的视角。用远摄或广角的拍摄方式从高处以高角度进行拍摄,可以增加片中观看者与下面场景的距离。
第五章&&摇摆的技巧
十五、上下摇摄与左右摇摄
&&拍摄工作中,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当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
&&摇摄分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就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变,依靠变动摄像的角度去拍摄。摇摄的拍摄方法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常被用到:第一种情况就是当拍摄一个大场面或一幅风景画时,这种情况往往用在你所拍摄的故事片段的开始,就像一段开场白,以次来介绍事件所发生的地点以及主角人物所处的位置和环境;第二种情况就是用来追踪一个移动中的目标,比如,一个正在高台跳水的运动员、楼上掉下来的东西或者是一辆奔跑的汽车等。
(一)上下摇摄
&&用这种拍摄方法可以追踪拍摄上下移动的目标。如运动员的跳水动作,从运动员站在高台准备跳时作为起幅,把镜头推近,锁定目标,从起跳到入水,镜头随运动员的下落而同步下移。这样的场面最好使用近镜头去拍摄,如果运镜恰当,短短几秒,一气呵成,视觉冲击力很强。但是拍摄这样的目标是有难度的,关键是摇拍的速度不好掌握,移动构图有难度。拍摄一定要多演习几遍,除非你是“老鸟”,一般不要采用太近的镜头去拍摄。
用上下摇摄的方法还常常用来显示一些高得无法用一个整画面完整表现的景物,或是要表现某一景物的高大雄伟。高纵的建筑物是上下摇摄的最好目标。站在一座高楼大厦前,先用平摄的方法拍摄楼的底座,再由下往上慢慢移动镜头直至高楼的顶端—小小的一组镜头把整座楼的景观纳入视线,使得高楼更显雄伟壮观。
(二)左右摇摄
&&以横向圆弧路线摇动摄像机,可以很好的拍摄宽广的全景或者是左右移动中的目标。
左右摇摄的方法是:首先将身体面对摇镜头的终止方向上,使摄像机稳定,朝向摇摄的最后一点,然后身体转向摇镜头的开始方向并开始拍摄。身体慢慢地、均匀地向终止方向转动,直到完成整个摇摄过程。
&&以手持机摇摄时,身体一般不需要转动90°,如超过90°,人就会觉得不舒服,会对画面稳定不利。跟上下摇摄一样,用这种摇摄的方法来追踪拍摄左右移动的目标的关键是要掌握好摇镜头的速度,要跟拍摄目标的移动速度保持同步。
&&例如,我们拍摄一辆自左至右行使的汽车。首先我们要规划好汽车行驶的路线以及摇摄的起始和终止点;然后拿好摄像机身体朝向终止点站稳,逆时针转动上身至起始点等待目标的出现;目标一旦进入画面就开始拍摄,并随着汽车的移动而向右匀速转动上身。镜头始终对准行驶的汽车直到摇摄终止点,中间不能停顿。摇摄时要注意构图平衡,目标的行走空间要大于其多余空间。要想结束拍摄,可停止摇动追踪目标,镜头不动停止两三秒钟,让目标慢慢从画面上消失。
&&拍摄这样一组镜头要提前策划,在拍摄前要有一个准备的过程。要准备好姿势,等目标出现,而不能等目标进入要摇摄起始点了才抓起机器就拍,这样匆忙拉拴,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说必须打一个提前量。
(三)运镜要平稳
&&进行摇摄时,一定要平稳的移动摄像机的镜头。最好使用三脚架,这样有利于拍摄出稳定的画面。如果用手持机,其基本姿势是:首先将两脚分开约50公分站立,脚尖稍微朝外成八字型,再摇动腰部(注意不是头部,更不是膝部)。这样可以使得摇摄的动作进行的更为平稳。
&&不管是上下摇摄还是左右摇摄,动作应该做得平稳滑顺,画面流畅,中间无停顿,更不能忽快忽慢。要注意不要过分移动镜头,也不要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移动镜头。摇摄的起点和终点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技巧运用得有分有寸。也要避免摇来摇去,像浇花。摇摄过去就不要再摇摄回来,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的全景拍摄。
(四)恰当的摇摄速度
&&摇摄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根据以往的经验,用摇摄的方法拍摄一组镜头约10秒左右为宜,过短播放时画面看起来像在飞,过长看是又会觉得拖泥带水。
&&一组摇摄的镜头应该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要在起幅和落幅的画面上要稳定停留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三秒左右就够了,这样的镜头让人看起来稳定自然,这—点很重要。落幅无停留,摇镜头将会给人没有结束和不完整的感觉。
&&当然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处理也是常见的:如果想让画面增添一些紧张的气氛,就可稍微加快一点移拍的速度,这样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画面,我们在好莱坞的惊险影片里常常看到。
(五)把镜头拉近摇摄会更有效果
&&有些人认为,左右摇摄时应该将变焦镜头调到最广角(W)的位置进行拍摄。其实很多时候,把镜头稍微拉近,用中镜头甚至近镜头去拍摄效果会更好,使拍摄下来的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更富有临场感。
第六章&&对焦技术
十六、摄像机的自动聚焦机构
&&在动态图像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常常会超出景深范围而导致图像模糊。为了使图像保持清晰,就必须不断改变镜头的焦点位置,使图像始终保持清晰。这种调节焦点位置的过程称为聚焦或对焦。
&&摄像镜头的前端专门设有一组聚焦镜片,包括外侧与内侧两个透镜,通过改变聚焦组镜片的位置即可达到调焦的目的。目前摄像机镜头的自动聚焦方式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主动式聚焦,包括红外线方式和超声波方式;另一类为被动式聚焦,较有代表性的有佳能自己研制开发的“固态三角测量”系统(SST,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和新近流行的TTL方式。
&&通常家用摄像机采用的是主动式聚焦,其原理就是当镜头对准目标时,由装置在摄像机镜头内下方的一组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物体反射回来后,再由摄像机的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下来,从而测定出距离,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像机的聚焦装置聚实焦点。其优点是不受光线条件的影响,能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工作。但不能透过玻璃进行工作,对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的物体、远距离的物体也不能正常工作。
&&而专业摄像机多采用被动式聚焦。SST方式的原理是:来自被摄体的光线分别经过固定反光镜和可动反光镜后,再反射到两个透镜及一个三角棱镜,分别照射在检测传感器上,使之变换成电信号。再由微电脑处理器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出与被摄物体之同的距离,控制镜头的聚焦电动机进行聚焦工作。TTL方式的结构相对简单:直接从摄像镜头后面的CCD传感器取出视频信号,再经微机处理,根据这些返回的数据来调整透镜的自动对焦机构。有远距离聚焦正确,对焦没有视差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当光线太暗和被摄体反差低时不能正常工作。
十七、摄像聚焦操作
&&通常情况下,保证拍摄画面的清晰是摄像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而聚焦调节是保证图像清晰度最重要的一环,摄像机聚焦的过程就是对图像清晰度调节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变焦距镜头推到广角位置(W)再进行聚焦,因这时景深范围大,可以很容易地将焦点聚实。我们通过取景器观察图像的清晰度情况,直到满意为止。聚实焦点之后,再推拉变焦拉杆将镜头调整到所希望的构图景别上,焦点在变焦过程中不会变化。而采用摄远位置(T),对焦较为困难。特别是在近距离拍摄时,一定要将镜头调节为焦距最大的位置。
&&目前所有的摄像机,都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稍高级一点的也加上了手动聚焦功能。在自动状态下基本能满足大多数环境下的拍摄,除非你是一个经验老道的摄像师,否则还是先依靠摄像机自动系统为好。
&&但是,我们知道自动聚焦系统并不是万能的,各种方式的自动聚焦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时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许多情况下还需要靠手动来聚焦。例如下图当主要的被拍摄物偏离画面中心处于画面边缘时,使用手动聚焦的方法是:先将自动聚焦切到手动,对准被拍摄物使其位于画面的中央,并调节清晰度到最佳,再利用锁定功能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再重新构图,回到原始位置。
&&自动聚焦系统受被摄体亮度的影响很大。光线充足时,自动光圈缩小,景深变深,对焦范围变宽,对焦容易。这种情况下,被拍摄体移动或进行移摄、摇摄时,不会出现焦点不实现象;而在拍摄照明暗的被摄体时,由于镜头光圈大开,景深变浅,聚焦会困难。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被摄体的照度。
十八、自动聚焦的问题
&&摄像机的自动焦点装置一般是以画面中央为调焦基准的。只有画面中央很小范围是自动焦点的检测范围,这一小范围内的物体的焦点能够自动聚实,也就是说如果被摄物体不在画面中央这一范围内,自动聚焦就会出现偏差。另外,自动聚焦系统受光线、亮度、被摄物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聚焦偏差,因此在这些场合最好还是使用手动聚焦比较保险。
&&自动聚焦系统对于下述目标或在下述拍摄条件下,自动焦点装置往往会发生错误判断,如果出现自动聚焦困难,需要使用手动聚焦:
&&远离画面中心的景物无法获得正确的对焦。这是由于自动聚焦系统是以图像的中心为准进行调节的。
&&所拍摄的物体—端离摄像机很近,另一端离得很远。摄像镜头是有一定景深的,对于超出其景深范围的被拍摄物,摄像机不能聚焦于一个同时位于前景和背景的物体。
&&拍摄一个位于肮脏、布满灰尘或水滴的玻璃后面的物体。这是因为会聚焦于玻璃.而不会聚焦于玻璃后面的物体。玻璃窗前拍摄请贴紧玻璃拍摄。
&&拍摄在栏栅、网、成排的树或柱子后的主体时,自动对焦也难以奏效。
&&拍摄一个在暗环境中的物体。由于进入镜头的光线大大下降,摄像机不能正确聚焦。
&&拍摄表面有光泽、光线反射太强或周围太亮的目标物。由于摄像机聚焦于表面光滑或高反光物体,被摄目标会模糊不清。
&&拍摄快速运动物体的对焦较难。由于聚焦镜头内部是机械式运动,不可能与快速移动物体保持同步。当系统追踪拍摄时,会使得景物波动于失焦和准焦两种状态。
&&在移动物体后面的目标物。自动聚焦系统会把移动物体误认为是被拍摄目标而进行聚焦。
&&拍摄反差太弱或无垂直轮廓的目标物。由于摄像机聚焦实现是建立在图像的垂直线方向的反差物体,如一面白墙可能会变的模糊不清。
&&在下雨、下雪或地面有水时,自动对焦系统可能不能正确聚焦。
&&如果你的摄像机是以红外线或超声波的方式自动聚焦的,当被摄体能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时对焦困难;被摄体距离太远红外线或超声波达不到被摄体时对焦困难。
第七章&&移动拍摄
&&前几次我们讲述了数码摄像的基本技巧,下面应该是我们进一步学习更高级一些的技巧的时候了。除了推拉、摇摄,电视与电影的拍摄中还经常使用“移摄”的拍摄方法,就是一边录像,一边把摄像机向前后或左右移动。移摄与推拉、摇摄不同,后两者是拍摄者的位置不变,变化的只是摄像机的焦距或角度,而前者变化的可能不只是焦距或角度,拍摄者的位置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十九、运用移动拍摄方法增加剧情的感染力
&&用“移摄”手法拍摄出来的镜头极富临场感,有着单靠推拉、摇摄不可比拟的视觉效果,运镜更能贴近拍摄目标,非常适合长镜头的拍摄。
&&在拍摄移动的目标时,我们可以用摇摄或推拉镜头的方法也可以用移摄的方法去表现。但拍摄同一个目标,运用的拍摄方法不同,其效果会迥然不同。
&&在介绍较大的场景时,摇摄有他自己的优点:可以在几秒内从水平线的这一头扫摄到另一头,但大部分画面都在相当距离外,细微部分无法拍出来。如果采用移摄法,就可以靠近所欲拍摄的目标;就可以在同-片段中显示出不同角度的几个画面;就可以拍出移摄无法拍出的细微处。
&&而对静止目标的拍摄——例如要拍一组表现走近一座大楼时的情景时,这时使用移摄法向前移动拍摄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这会让人真正感觉到画面在动,其效果比较自然。
&&虽然变焦镜头和这种移摄法有点相似,但要是换个方法:利用变焦镜头来拍这个片段,拍出的画面就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利用变焦镜头把画面拉近,是很不好的权宜做法,因为这无法产生移摄像机前进或后退相同的感觉。
二十、使用辅助设备
&&一般来说,你应该避免一边捧着摄像机走路一边拍摄,因为这可能造成你所拍摄的画面很不稳定,但在质量第一的情况下,却非这样做不可,使你别无选择。
&&移动拍摄所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防止摄像机的晃动。在拍摄移动物体时,最好能有某种带轮子的支撑物,最专业的做法是使用摄影台车,就是拍摄移摄镜头时在地上铺设简单的铁轨:把摄影机装设在一架装有轮子的平台上,然后推着这个平台在铁轨上移动,这种平台就称作摄影台车。这是目前专业摄像最常用的做法,也是保证摄像质量最有效的做法,我们在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中可以看到。
&&但是这种平台的造价是昂贵的,对于一般的摄录机使用者来说是个奢望。平民一点的做法就是使用三脚架台车:就是在三脚架的底部装上轮子,让它可以在平坦的地面活动。在差一点的做法就是利用任何有轮子的东西用来做替代品:包括轮椅、汽车、超市的购物车,只要车子行驶得很平稳就可以。这样做虽然以牺牲作品质量为代价的,但如果你的作品只要不是影视级的,这样拍摄出来的片子的效果还是能让人接受的。
二十一、徒步移摄
&&许多情况下是无法借助器材来移动拍摄,如家庭录像、新闻采访、旅游摄像等,只能依靠摄像者的步法来维持摄像机的稳定。这就要求摄像师不能像平常那样随便走步,而应双腿曲膝,身体重心下移,蹑着脚走。腰部以上要正直,行走时利用脚尖探路,并靠脚补偿路面的高低,减少行进中身体的起伏。腰、腿、脚三者一定要协调配合好,这样就可以使机器的移动达到滑行的效果。
&&按行走路线的不同移摄可分为三种:前后移动拍摄、左右移动拍摄、弧形移动拍摄。
&&“前后移动”是移摄最基本的步行方式。在拍摄移动的目标时(例如一对缓缓步入新婚殿堂的新人),摄像者应在移动目标的前面并保持适当的距离,镜头对准被拍摄者的正面。摄像者随着两位新人的前进而平稳的向后退步,注意其行走路线一定要与被拍摄者一致。由于是面对面的拍摄,被拍摄者的一切表情、动作一览无余,便于摄像者捕捉行进中人物面部的细微之处,有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这种情况下,应把特写镜头很好的利用起来。
&&在使用前后移动的步行方式拍摄时,还有一个应注意的问题就是:拍摄前一定要搞清目标的行走路线,以及路况如何,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路面不平或有障碍物,就应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免影响拍摄效果,甚至栽跟头。
&&“左右移动拍摄”也就是侧步行走拍摄,摄像者与被拍摄的主体的线路平行,这是就需要侧步行走去拍摄。这种移摄方式与“前后移动拍摄”不同,在拍摄过程中一般很少采用大特写镜头去刻画人物的细节,而通常用它强调的是主体行走的路线或周围环境的变化。
&&左右移动,顾名思义,脚的行走路线是左右的而不是前后的,因此这种走法与“前后移动”的步伐有很大不同。如果你想向右边侧步行走,首先要两腿微曲,再把左脚移到右脚前,让右膝的前端碰到左膝的背部,当左脚碰到地面时,把身体的重心慢慢移转到左脚上,然后把右脚向后绕过左脚站稳……依次重复以上的动作,就会完成整个拍摄过程。同理,用同样的方法也会完成向左边侧步行走的过程。
&&“弧形移动拍摄”就是把摄像者以圆形或弧形方向移动,而不是直线移动。“弧摄”的步行方式基本与侧步行走的步行方式拍摄大致相同,只是行走路线有区别。弧摄的弧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应该控制在120°-180°之间。在整个片段中,主要目标都应该维持在画面中央。
&&用这种“弧摄”的方法去绕着一个静止的景物——如一座喷泉、一座雕像甚至一束花——进行拍摄,要比站在原地拍摄的画面生动有趣得多,这样就可很好的反映出静止景物的深度和层次。
第八章&&摄像常识问答
问:变焦镜头的最佳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如果你的镜头可以手动调焦,那么就尽量的使用手动调焦,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电源。当你打算放大一个物体时,在你拍摄之前就对该物体放大,设置并锁定其焦距,然后缩小到开始的位置,这样做能够确保整个拍摄过程中被摄主体都在聚焦点中。
问:我应该怎样使用能够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广角和远距镜头设置呢?
答:广角镜头设置能够明显增加场景的景深。使用它能够使小的场景有被扩大的感觉。因为广角镜头同样也会明显增大物体向前或向后的运动速度,所以广角镜头可以用来拍摄动态场面,比如说追赶、打架等等。远距镜头能够明显的减少景深,使用它能够让背景物体看起来更大更近,使用它能够创建出生动的两维空间摄影作品。
问:我怎样才能在三角支架上平稳地移动我的摄录机?
答:当你摇动镜头的时候(水平旋转摄录机),将你的脚面向镜头转动范围的中间,然后将你的上半身和摄录机一起朝向转动的开始位置,起初要慢慢的移动身体和镜头,然后加速,在要完成转动的时候又慢慢的减速拍摄。
问:在我移动的时候怎样避免画面的摇晃?
答:如果可以的话,将取景器离你的眼睛稍微远一点,在移动的时候,将膝盖微曲,这样就有一个缓冲,可以降低因脚步移动产生的晃动,总之你在移动摄录机的时候就要感觉象是端着一杯咖啡,并且不能让咖啡洒出来。图象稳定器此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不过最关键的还得看你的手上工夫如何了。
问:我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三角支架?
答:只要可以的话,你尽量的多使用三角支架,这样可以使摄录机的摇摆减少到最小。特别是使用远距镜头拍摄时,三角支架的使用尤显重要,因为使用远距镜头时即使是极小的晃动都会被放大从而影响画面效果。
问:怎样拍摄到更佳的画面?
答:想拍摄到好的图象有两点值得借鉴:首先,在头脑里可以将屏幕划分为3个部分,比如说上-中-下这样的格局,然后将被摄物体根据场景的重要性将其安置在这些假想的格局中;第二点,在前景处使用一些延伸的线形物体,这样可以增加场景的景深。
问:什么是VHS/VHS-C?
答:所谓的VHS即为俗称的“大带”,使用12mm带宽的录像带。VHS-C为VHS的缩小带,片长只有30分及40分两种,但是EP慢速录像可达90分及120分,可以使用转换盒使VHS-C变成VHS标准大带,普通VHS录放影机即可播放。因为是12mm带宽的录像带,也有人称之为V12。
问:什么是S-VHS/S-VHS-C?
答:S-VHS/S-VHS-C与VHS/VHS-C同为使用12mm带宽的录像带,但水平解像度为400条。
问:什么是V8?
答:也许是SONY公司广告太大了,有一段时间很多人把摄影机全部简称为V8,电视台专业大型摄影机叫大V8、家用摄影机叫V8、掌上型叫小V8。其实严格说起来这样统称是对的,所谓V8,全名为Video8简称V8,所用的录像带为8mm带宽,同时记录像像与声音,水平解像度为270条。
问:什么是Hi8?
答:Hi8与V8同为使用8mm带宽的录像带,但水平解像度为400线。
问:什么是D8?
答:D8为SONY公司新一代机种,与Hi8 V8同为使用8mm带宽的录像带,但是以数码信号来录制影音,录像时间缩短为原来带长的一半,全名为Digital 8简称D8,水平解像度为500条。
问:什么是DV?
答:DV为新一代的数码录像带的规格,体积更小、时间更长。使用6.35mm带宽的录像带,用数码信号来录制影音,录像时间为60分钟,有LP模式可延长拍摄时间至带长的1.5倍,全名为Digital Video简称DV。目前市面上的DV录像带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标准的DV带,另一种则是缩小的miniDV带,一般家用的摄影机所使用的录像带都是属于这种缩小的miniDV带。
另外同为6.35mm带宽的录像带,还有专业等级的DVCAM和DVCPRO,他们分别为SONY公司及Panasonic公司专业数码摄影机专用的录像带规格。
第九章&&摄录机常用术语
二十二、CCD (Charge Coupling Device 电荷耦合器件)
&&现在家用摄录机的摄录部件都是CCD片,也就是一般说的CCD影像感应器。镜头和CCD的质量是影响小型摄录机图像的极为重要的因素。采用多少片CCD,尺寸是多少,像素是多少,都直接影响着图像的质量。
&&许多人都知道采用三片CCD的机器要比一片CCD的好,原因是:
&&数码摄录机内设有三棱镜,此三棱镜把光源分为三原色光(红色、绿色与蓝色),三原色光分别经过三块独立CCD影像感应器处理,颜色的准确程度及影像质量比使用一块CCD影像感应器有很大改善。
&&另外,CCD影像感应器的每一个像素都有一个很大的光线采集区域,因此使摄录机具有很高的信噪比,极好的敏感度以及很宽的动态范围。而且,倍密度的像素分布和无缝的双色棱镜可以获得极为锐利的图像和非常逼真的色彩,即使是在细微的? 差别处,例如在鲜红色及更深一点的红色之间,能够清楚地分辨出来。
&&上述道理很多人都清楚,但很多人却极少留意CCD的尺寸,家用小摄录机采用的CCD尺寸,一般有1/3英寸和1/4两种,专业的还有采用1/2英寸和2/3英寸。当然采用1/3英寸的摄录机的图像比采用1/4英寸的好。
&&如上所述,CCD片的像素多少是摄录机清晰度的主要条件。按像素多少它又可分开三种:总像素、有效像素、实用像素,但主要的是CCD片有效像素的多少。
二十三、清晰度 & 分解力
&&清晰度,一般是从录像机角度出发,通过看重放图像的清晰程度来比较图像质量,所以常用清晰度一词。
&&而摄像机一般使用分解力一词来衡量它&分解被摄景物细节&的能力。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意思是从水平方向上看,相当于将每行扫描线竖立起来,然后乘上4/3(宽高比),构成水平方向的总线,称水平分解力。它会随CCD象素数的多少、和视频带宽而变化,象素愈多、带宽愈宽,分解力就愈高。PAL制电视机625行是标称垂直分解力,除去逆程的50行外,实际的有效垂直分解力为575线。水平分解力最高可达575x4/3=766线。但是限制线数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有带宽。经验数据表明可用80线/MHz来计算能再现的电视行(线数)。如6MHz带宽可通过水平分解力为480线的图像质量。低档家用录像机,如VHS,最多能有240线的清晰度,高档家用摄录机,如S-V而数码摄录机的记录方式是数码信号的格式,清晰度在500线以上。(普通电视的清晰度大约280线,VCD的清晰度是230线)。
二十四、AV 输入
&&松下、JVC的C型小摄录机一般都没有AV输入,带AV输入的,主要见诸如一些8mm或Hi8的小摄录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JVC和松下两家模拟式家用小摄录机的格式都采用VHS-C,而VHS-C格式和家用的录像机是同一格式,故此它们是通用的,所以也就没必要在小摄录机上再搞AV输入接口,可以通过随机配的转换盒在家用的录像机播放,免去接线的麻烦。
&&而索尼,夏普的摄录机拍摄的8mm格式的摄录带或Hi8格式和现在的VHS格式家用录像机不兼容,无法通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载波频率设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