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共享单车发展现状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

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共享单车异军突起,基于共享经济的众筹新方向在哪?
孟永辉 | 未央网
本文共9048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31秒谷歌、Facebook、苹果等国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目光瞄准以智能驾驶、虚拟现实、智能汽车为代表的领域昭示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开始。而在国内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同样开始尾随其后,调整未来的发展方向。发端于新技术的全新思维正在国内外的互联网圈不断蔓延,这是一种必然的宿命。
“互联网+”时代的落幕让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利润增长点,而这些科技巨头率先垂范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验范本。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会有不断试错的时间和空间,而一旦行业内形成气候想要介入将会是难上加难。科技巨头尝到了这种甜头,所以它们才会这么义无反顾地介入其中。
当下的互联网市场并未从“互联网+”的逻辑之中缓过神来,对于固有思维的过度依赖和害怕创新导致了它们在一些新事物的发现上徘徊不前。无论从商业模式还是从长远规划上,基于传统互联网技术的公司依然在不断出现。然而,资本投资方向的转移无可避免,这些缺少创新公司或过度依赖资本的公司开始面临资本寒冬。而在资本寒冬下,以摩拜单车、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却异军突起,它们不仅在一二线城市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且还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即使在资本寒冬下依然陆续获得融资。
共享单车在资本寒冬下依然获得资本青睐,并非偶然事件。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共享经济已经衍生出滴滴、优步等互联网公司,而随着“互联网+”的落幕,共享经济的火热发展势头开始出现“降温”。按照正常的逻辑,资本应该将目光转移到更具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新领域才对。然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共享单车依然能够获得资本关注,这当中必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在原因。
资本寒冬下,共享单车异军突起并非偶然
对于资本寒冬的判断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而共享单车却能在这样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异军突起,必然有其异于一般行业之处。绿色、环保的出行需求只是一个外在表现,共享单车的内在逻辑与自身魅力必然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单车之所以依然对资本具有吸引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互联网+”时代的“遗产”依然具有十足魅力。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共享单车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时代的“遗产”。作为共享经济的类型,以滴滴和优步为代表的共享出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被证明具有非常强的用户集聚能力和资本变现能力。共享经济在改变出行方式上的成功应用让人们看到了它朝着更加便利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而其在共享单车上的成功应用无疑强化了人们的这种判断。
相对于滴滴和优步这种以汽车为主要载体的运作模式,共享单车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首先,共享单车的获得更加便捷。滴滴和优步主要是基于汽车进行运作的,而在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常态的当下,利用滴滴和优步这样的方式出行已经不再是最优选项,选择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成为解决当下人们面临痛点和问题的最佳选择。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共享单车无疑能够解决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这种便捷的出行方式有了存在的可能;其次,共享单车的运营更加精准、到位。基于汽车的共享出行方式,受到司机的影响较大,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滴滴和优步等出行共享平台。一旦共享平台的吸引力下降,共享出行将会面临新的问题和困境,而共享单车通过公司自己铺设的出行工具,无疑能够减少“司机”在这种出行方式当中的作用,让共享单车的出行更加精准、到位。
共享单车的这种逻辑是对“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再优化,通过减少共享经济当中的影响因素,将用户的利益最大化,从而获得用户体验上的提升。这充分说明了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的“遗产”进行再优化,这些“遗产”依然可以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消费升级下,共享单车的风口或源于此。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消费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同以往的逻辑不同,当前人们的消费并不仅仅停留在浅层逻辑上面,如何让人们的消费摆脱传统的逻辑,让人们“愿意消费”、“消费得起”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各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而这同样会成为一个全新的风口。
共享单车之所以受到资本的青睐,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它更多地代表着一种消费升级的需求。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生活的人们,每天面对交通拥堵的压力,选择汽车、地铁之外的方式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顽疾带给用户的痛点,无疑是人们消费方式的一种再进化。共享单车在大城市能够迅速铺开,或许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所谓共享单车的风口或许正是源于此。它促成了共享单车的火爆,同样昭示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
重塑商业模式,共享单车可以有更多尝试。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在资本寒冬下依然具有十足的魅力,另外一个深层的原因就在于它重塑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将平台在共享经济当中的作用进一步放大,改变了原有的“用户+平台+用户”的模式,变成了如今的“平台+用户”的模式。
共享单车的平台直接面对用户,减少了以往逻辑当中用户直接面对用户过程当中平台审核、监管等方面的压力,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对产品进行优化,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当中的体验更佳。
这是对传统平台商业模式的一种重塑,通过这种重塑,共享单车的运营逻辑更加轻便。这种轻便减少了另外一方用户对于真正用户的负面影响,增加了平台对用户体验的控制度,能够通过产品优化实现对用户体验提升的目的。未来,共享单车通过重塑商业模式,能够实现更多的尝试,以共享单车为切入点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将会再度起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本质性的改变。
共享单车在资本寒冬下依然能够获得资本关注,并非单单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更多地是一种对“互联网+”时代优质经验的传承,一种消费升级市场环境的应对,一种重塑商业模式的尝试。
共享经济在共享单车上的再次成功应用,让人们看到了其朝着更多领域发展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我们同样可以将共享经济的理念应用到众筹领域当中,借助共享经济强大的生命力来给众筹行业带来改变。
全新逻辑,共享经济能够给众筹带来更多想象
同共享经济一样,众筹同样是基于用户衍生而来。共享经济是通过资源的共享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众筹则是通过创意、想法的共享来实现众人的支持,最终同样实现的是价值的最大化。共享单车的成功,无疑为新的互联网发展逻辑下的众筹行业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打通“平台+用户”的关键环节,众筹同样需要重塑。纵观国内的众筹市场,众筹平台的商业逻辑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逻辑上。众筹平台依然处于项目方和用户之间,承担的是桥梁的角色。这一方面让众筹平台对项目方的依赖性较强,缺少了充足的项目,很多众筹平台举步维艰。另外,项目方对于众筹平台的影响较大,一旦项目方出现问题,众筹平台承担的压力将会非常巨大。
众筹平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它依然处于项目方和用户的中间环节有关。借鉴共享单车的经验,我们能够进一步削弱项目方在众筹平台中的作用,让众筹平台直接面对用户,减少用户对项目的不信任感,增加平台安全、稳健等调性。
众筹平台的重塑并不是说要将众筹环节当中的项目方去除,而是要通过必要手段减少由于项目方出现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大对项目方的审核,抑或是深度参与到项目当中,减少项目方出现问题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不佳的情况的发生。
以京东众筹、苏宁众筹为代表的众筹平台仅仅承担了一个平台方的责任,这显然并不符合未来众筹平台的发展逻辑,未来的众筹平台将更加深度地介入到项目当中,甚至直接面对用户,通过深度运营让用户体验到更加安全、稳健的投资体验。以聚米众筹为例,它就是通过介入到平台项目的宣发过程当中,通过宣发来保证项目的安全性,从而让用户参与众筹时体验到更加安全,更加稳健的投资。这种对众筹逻辑的重构和创新无疑是下个阶段众筹平台发展的重点方向。
将众筹看作是消费升级的一种,提升众筹的吸引力。传统的互联网逻辑中,众筹更多地体现的是投资属性,即用户通过参与众筹想要获得的是安全、稳健的高收益,项目方通过众筹想要获得的是项目启动的资金。随着人们消费升级需求的增加,很多用户参与众筹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高收益,他们还可能想要获得一些其他的额外回报。
以共享单车为例,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绿色和健康,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有的以汽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一种新的升级体验。在众筹行业当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很多用户参与众筹可能只是被项目发起人的故事所打动,还有可能是为了参与众筹项目某一档的体验式回报。因此,同共享单车一样,将众筹看作是消费升级的一个切入点,在进行众筹回报方案的设计时,增加这些需求点,无疑能够提升众筹的吸引力。
以民间手工艺为例,很多用户参与众筹可能关注的并不是收益本身,更多的是想要通过参与这种手工艺的制作来感受其本身的魅力。如果我们能够在众筹方案的设计时增加这方面的比重,无疑能够让这个众筹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传统的“先消费,再体验”的消费方式,转变成为“先体验,再消费”的消费方式,增加消费时的安全感和参与感,众筹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以共享的逻辑丰富众筹的内涵,让众筹概念更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众筹同样也是一种共享。项目发起人将自己的想法和梦想“共享”出来,并以此来获得别人的支持。而参与众筹的用户通过参与众筹获得回报,从而“共享”项目发起人获得的收益。项目方与用户之间就是一种共享的关系:项目方共享了自己的项目,用户共享了项目方的收益。正是有了这种共享精神的存在,众筹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获得诸多用户的关注。
随着互联网从用户获取时代转移到用户深耕时代,只有将这种共享概念更加丰富,更加广泛地应用起来,才能促进众筹更好地发展。当前,京东众筹、苏宁众筹、聚米众筹等众筹平台都在试图改变传统的平台思维,转向更加深度的用户运营思维和资产思维,通过将项目更多地“共享”给用户,从而实现用户端的升级与改造。
项目方可以“共享”出更多的收益,让用户深度参与到项目过程中,减少项目的信息传达不及时造成的消极影响;用户可以“共享”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通过深度参与与现场体验来“共享”到项目发展带来的福利,从而让自身的收益变得更加多样化。
基于共享经济而来的众筹概念的扩充无疑让传统的众筹概念更加丰富和发展,而由此带来的众筹业态的改变将会成为下一个阶段众筹平台获得新发展的动力。用共享的理念来改变和扩充众筹的内涵,将原本狭隘的众筹逻辑更加开放化,以获得更多的切入点和增长点将会成为未来众筹获得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共享单车在资本寒冬下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对于共享单车火热背后深层逻辑的探究能够让我们找到相关行业新的发展思路和逻辑。正如共享、开放的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一样,以共享为起点的新的众筹概念和逻辑同样能够获得新的发展,这既是对传统众筹概念的一种创新和颠覆,又是对众筹行业的一次重新修正和纠偏。由此,共享经济下的众筹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或许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孟老狮
谷歌、Facebook、苹果等国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目光瞄准以智能驾驶、虚拟现实、智能汽车为代表的领域昭示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开始。而在国内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同样开始尾随其后,调整未来的发展方向。发端于新技术的全新思维正在国内外的互联网圈不断蔓延,这是一种必然的宿命。
“互联网+”时代的落幕让人们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利润增长点,而这些科技巨头率先垂范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实验范本。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会有不断试错的时间和空间,而一旦行业内形成气候想要介入将会是难上加难。科技巨头尝到了这种甜头,所以它们才会这么义无反顾地介入其中。
当下的互联网市场并未从“互联网+”的逻辑之中缓过神来,对于固有思维的过度依赖和害怕创新导致了它们在一些新事物的发现上徘徊不前。无论从商业模式还是从长远规划上,基于传统互联网技术的公司依然在不断出现。然而,资本投资方向的转移无可避免,这些缺少创新公司或过度依赖资本的公司开始面临资本寒冬。而在资本寒冬下,以摩拜单车、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却异军突起,它们不仅在一二线城市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且还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即使在资本寒冬下依然陆续获得融资。
共享单车在资本寒冬下依然获得资本青睐,并非偶然事件。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共享经济已经衍生出滴滴、优步等互联网公司,而随着“互联网+”的落幕,共享经济的火热发展势头开始出现“降温”。按照正常的逻辑,资本应该将目光转移到更具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新领域才对。然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共享单车依然能够获得资本关注,这当中必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在原因。
资本寒冬下,共享单车异军突起并非偶然
对于资本寒冬的判断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而共享单车却能在这样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异军突起,必然有其异于一般行业之处。绿色、环保的出行需求只是一个外在表现,共享单车的内在逻辑与自身魅力必然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单车之所以依然对资本具有吸引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互联网+”时代的“遗产”依然具有十足魅力。共享经济模式下的共享单车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时代的“遗产”。作为共享经济的类型,以滴滴和优步为代表的共享出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被证明具有非常强的用户集聚能力和资本变现能力。共享经济在改变出行方式上的成功应用让人们看到了它朝着更加便利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而其在共享单车上的成功应用无疑强化了人们的这种判断。
相对于滴滴和优步这种以汽车为主要载体的运作模式,共享单车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首先,共享单车的获得更加便捷。滴滴和优步主要是基于汽车进行运作的,而在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常态的当下,利用滴滴和优步这样的方式出行已经不再是最优选项,选择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成为解决当下人们面临痛点和问题的最佳选择。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共享单车无疑能够解决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这种便捷的出行方式有了存在的可能;其次,共享单车的运营更加精准、到位。基于汽车的共享出行方式,受到司机的影响较大,这些问题同样困扰着滴滴和优步等出行共享平台。一旦共享平台的吸引力下降,共享出行将会面临新的问题和困境,而共享单车通过公司自己铺设的出行工具,无疑能够减少“司机”在这种出行方式当中的作用,让共享单车的出行更加精准、到位。
共享单车的这种逻辑是对“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再优化,通过减少共享经济当中的影响因素,将用户的利益最大化,从而获得用户体验上的提升。这充分说明了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的“遗产”进行再优化,这些“遗产”依然可以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消费升级下,共享单车的风口或源于此。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消费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同以往的逻辑不同,当前人们的消费并不仅仅停留在浅层逻辑上面,如何让人们的消费摆脱传统的逻辑,让人们“愿意消费”、“消费得起”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各个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而这同样会成为一个全新的风口。
共享单车之所以受到资本的青睐,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它更多地代表着一种消费升级的需求。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生活的人们,每天面对交通拥堵的压力,选择汽车、地铁之外的方式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顽疾带给用户的痛点,无疑是人们消费方式的一种再进化。共享单车在大城市能够迅速铺开,或许与消费升级的大背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所谓共享单车的风口或许正是源于此。它促成了共享单车的火爆,同样昭示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
重塑商业模式,共享单车可以有更多尝试。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在资本寒冬下依然具有十足的魅力,另外一个深层的原因就在于它重塑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将平台在共享经济当中的作用进一步放大,改变了原有的“用户+平台+用户”的模式,变成了如今的“平台+用户”的模式。
共享单车的平台直接面对用户,减少了以往逻辑当中用户直接面对用户过程当中平台审核、监管等方面的压力,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对产品进行优化,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当中的体验更佳。
这是对传统平台商业模式的一种重塑,通过这种重塑,共享单车的运营逻辑更加轻便。这种轻便减少了另外一方用户对于真正用户的负面影响,增加了平台对用户体验的控制度,能够通过产品优化实现对用户体验提升的目的。未来,共享单车通过重塑商业模式,能够实现更多的尝试,以共享单车为切入点的全新的商业模式将会再度起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本质性的改变。
共享单车在资本寒冬下依然能够获得资本关注,并非单单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更多地是一种对“互联网+”时代优质经验的传承,一种消费升级市场环境的应对,一种重塑商业模式的尝试。
共享经济在共享单车上的再次成功应用,让人们看到了其朝着更多领域发展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我们同样可以将共享经济的理念应用到众筹领域当中,借助共享经济强大的生命力来给众筹行业带来改变。
全新逻辑,共享经济能够给众筹带来更多想象
同共享经济一样,众筹同样是基于用户衍生而来。共享经济是通过资源的共享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而众筹则是通过创意、想法的共享来实现众人的支持,最终同样实现的是价值的最大化。共享单车的成功,无疑为新的互联网发展逻辑下的众筹行业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打通“平台+用户”的关键环节,众筹同样需要重塑。纵观国内的众筹市场,众筹平台的商业逻辑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逻辑上。众筹平台依然处于项目方和用户之间,承担的是桥梁的角色。这一方面让众筹平台对项目方的依赖性较强,缺少了充足的项目,很多众筹平台举步维艰。另外,项目方对于众筹平台的影响较大,一旦项目方出现问题,众筹平台承担的压力将会非常巨大。
众筹平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它依然处于项目方和用户的中间环节有关。借鉴共享单车的经验,我们能够进一步削弱项目方在众筹平台中的作用,让众筹平台直接面对用户,减少用户对项目的不信任感,增加平台安全、稳健等调性。
众筹平台的重塑并不是说要将众筹环节当中的项目方去除,而是要通过必要手段减少由于项目方出现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大对项目方的审核,抑或是深度参与到项目当中,减少项目方出现问题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不佳的情况的发生。
以京东众筹、苏宁众筹为代表的众筹平台仅仅承担了一个平台方的责任,这显然并不符合未来众筹平台的发展逻辑,未来的众筹平台将更加深度地介入到项目当中,甚至直接面对用户,通过深度运营让用户体验到更加安全、稳健的投资体验。以聚米众筹为例,它就是通过介入到平台项目的宣发过程当中,通过宣发来保证项目的安全性,从而让用户参与众筹时体验到更加安全,更加稳健的投资。这种对众筹逻辑的重构和创新无疑是下个阶段众筹平台发展的重点方向。
将众筹看作是消费升级的一种,提升众筹的吸引力。传统的互联网逻辑中,众筹更多地体现的是投资属性,即用户通过参与众筹想要获得的是安全、稳健的高收益,项目方通过众筹想要获得的是项目启动的资金。随着人们消费升级需求的增加,很多用户参与众筹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高收益,他们还可能想要获得一些其他的额外回报。
以共享单车为例,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可能并不仅仅是为了绿色和健康,很大程度上是对原有的以汽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一种新的升级体验。在众筹行业当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很多用户参与众筹可能只是被项目发起人的故事所打动,还有可能是为了参与众筹项目某一档的体验式回报。因此,同共享单车一样,将众筹看作是消费升级的一个切入点,在进行众筹回报方案的设计时,增加这些需求点,无疑能够提升众筹的吸引力。
以民间手工艺为例,很多用户参与众筹可能关注的并不是收益本身,更多的是想要通过参与这种手工艺的制作来感受其本身的魅力。如果我们能够在众筹方案的设计时增加这方面的比重,无疑能够让这个众筹本身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传统的“先消费,再体验”的消费方式,转变成为“先体验,再消费”的消费方式,增加消费时的安全感和参与感,众筹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以共享的逻辑丰富众筹的内涵,让众筹概念更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众筹同样也是一种共享。项目发起人将自己的想法和梦想“共享”出来,并以此来获得别人的支持。而参与众筹的用户通过参与众筹获得回报,从而“共享”项目发起人获得的收益。项目方与用户之间就是一种共享的关系:项目方共享了自己的项目,用户共享了项目方的收益。正是有了这种共享精神的存在,众筹才能够在互联网时代获得诸多用户的关注。
随着互联网从用户获取时代转移到用户深耕时代,只有将这种共享概念更加丰富,更加广泛地应用起来,才能促进众筹更好地发展。当前,京东众筹、苏宁众筹、聚米众筹等众筹平台都在试图改变传统的平台思维,转向更加深度的用户运营思维和资产思维,通过将项目更多地“共享”给用户,从而实现用户端的升级与改造。
项目方可以“共享”出更多的收益,让用户深度参与到项目过程中,减少项目的信息传达不及时造成的消极影响;用户可以“共享”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通过深度参与与现场体验来“共享”到项目发展带来的福利,从而让自身的收益变得更加多样化。
基于共享经济而来的众筹概念的扩充无疑让传统的众筹概念更加丰富和发展,而由此带来的众筹业态的改变将会成为下一个阶段众筹平台获得新发展的动力。用共享的理念来改变和扩充众筹的内涵,将原本狭隘的众筹逻辑更加开放化,以获得更多的切入点和增长点将会成为未来众筹获得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共享单车在资本寒冬下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对于共享单车火热背后深层逻辑的探究能够让我们找到相关行业新的发展思路和逻辑。正如共享、开放的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一样,以共享为起点的新的众筹概念和逻辑同样能够获得新的发展,这既是对传统众筹概念的一种创新和颠覆,又是对众筹行业的一次重新修正和纠偏。由此,共享经济下的众筹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或许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孟老狮】
本文系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1共享单车的盛行说明我国人民在践行怎样的发展战略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共享单车的盛行说明我国人民在践行怎样的发展战略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绿色、开放,没错了,有政策肯定,而且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有经济基础、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毫无疑问是共享发展理念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你说话吧丨共享单车走向有序,该怎么发力?听听大家怎么说
稿源:掌上长沙 2:1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话题背景
  自去年12月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几大品牌运营商投放长沙市场的共享单车,已接近10万辆。一时间,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穿梭在星城的大街小巷,成为城市一景。共享单车能方便市民上下班、游玩,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乱象:乱停乱放、被肆意破坏、充值退费疑有猫腻&&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各方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长沙市教育局专门就学生正确使用共享单车发表一封致家长书;比如,一些运营商开发出虚拟车位、智能MPL等技术,跟大型商场合作解决乱停车的问题等等。那么,你平时骑共享单车时,会守规矩吗?对于这些措施,你觉得会有效果吗?这个市场走向有序,各方的角色是什么?共享经济该怎么走?带着这些话题,&你说话吧&栏目穿梭线上线下,搜集各方观点,整理如下。
  吐槽  共享单车带来便利  却遭遇一些不文明对待  @火山白杨:今天心血来潮想体验一把共享单车,于是下了App在手机上,完成认证后便在附近找到了一辆车,嗯,车牌号被人刮掉了;往前走又看到一辆,嗯,后轮内胎莫名其妙卷在车条里;不死心,继续往前走,终于看到一辆车况不错的单车,但是,车牌被人摘走了&&  @Cockney爱足球:我看了这两天在网上比较火的一段视频:北京一大爷怒斥损坏共享单车的行为,&这么好的车都让你们给毁了!瞧你穿得那么整齐,什么玩意儿?&我们市民的素质难道已经容不下一辆共享单车了么?  @吃喝玩乐在长沙:共享单车就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人性。总有那么些人认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大过任何规则。愿共享之殇,止于你我。不要拿刀的是你,喊疼的也是你。  @season:损坏共享单车的比例到底有多大?这种行为到底是支流还是主流?抑或是支流有演变成主流的趋势?银行也有坏账,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就可,计提坏账是银行业的业内惯例,对于共享单车,我们应该倡导合力打击损车的行为,但是不是也应该给共享经济贴上一个为时尚早、有待成熟的标贴?产生一个好的创意不简单,有人为了创意奋不顾身更不容易,我们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去保护它们。成不成功交给市场,但容不容得下,却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和参与者的文明素质。  点题  乱象背后的真问题  赖泳源(媒体人):共享单车的乱象确实跟一些人的素质低有关,但是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我看来,乱象起码可以解剖为三个层面。  第一,懵懵懂懂,对正确使用共享单车没有概念,不知道怎么骑,也不知道怎么停。对这些人,需要的是知识的普及。比如,长沙市教育局发布致家长信,手把手教家长,家长再教小孩。  第二,知道守规矩,但社会配套跟不上。就跟一些景区有人乱丢垃圾一样,有的时候不是游客素质不够,而是垃圾桶过少,清理不及时。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科学规划、增加停车点,建设自行车道。  第三,没有规矩意识,甚至把破坏规矩视为乐趣。叫醒这种人,一方面要有道德的谴责,比如那位北京大爷的怒斥;另一方面,则是依法处罚,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章立制,增加他们犯错的成本。
  龙门阵  【思考一】针对共享单车的规定何时出台?  刘来华(Hellobike长沙城市经理):我们进入长沙市场比较晚。相比其他城市,长沙城区人口密度偏大,市民的互联网意识、消费意识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强。而且,长沙在交通引荐配套上也比较完善。地铁口、公交车站台旁,大多会留有空地供共享单车停放。这都是长沙发展共享单车的优势。  李建平(出租车司机):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共享单车运营已经比较成熟,问题也基本暴露,最近相关的政策都在出台。我觉得,长沙应该尽快跟进以减少乱象。  廖湘(九道湾社区居民):方向性的问题差不多,都是鼓励、规范共享单车发展,但在细节上要做到最优化。尤其要把握好监管的度,到底是像上海那样约谈运营商控制规模,还是像南京那样,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对共享单车的数量不做限制,都要探讨。不然,规定得过死,会影响新业态健康发展;太笼统,则没有针对性。  刘思维(南湖社区居民):我觉得,整体规定还没有出台之前,在共享单车规范上可以一个一个点去探索。最近,橘子洲风景名胜区邀请共享单车运营商、政府部门、市民代表协商,达成共识。这种解决方式就蛮好。
  【思考二】共享单车能不能在公园骑?  彭曼丽(湖南大学红叶楼教职工宿舍居民):一些公园确实没有骑行条件,不让骑单车可以理解。但是,有个别公园允许内部租车,就应该允许共享单车和私人单车进入,不能内外有别。  张超(深圳市特安电子有限公司湖南办事处职员):我觉得,共享单车最好不要进公园。公园里游人多、小孩多,共享单车乱窜会有安全隐患。一旦放开,也不好进行数量管控。  刘泓(ofo共享单车长沙城市经理):橘子洲推出&下洲即停,出洲拿车&规定,当时我们也比较为难。因为作为运营商,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但是经过协调,我们也对一些公园限制共享单车表示理解,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钱珊珊(湖南大学电气学院研究生):我认为,共享单车在道路上骑行就可以了。去公园,比如岳麓山这种地方,坡度大,共享单车达不到骑行条件,而且可能剐蹭到游人。既然公园在这之前有明确规定不让骑自行车,那么共享单车也不能例外。  龚杰媛(学士街道斑马塘社区居民):现在不是提倡低碳出行么?怎么一骑共享单车,还要这么多限制呢?我建议,有关方面要对长沙各个公园做一个摸底。如果公园里有自行车道,可以人车分流,就要对共享单车放行;暂时不符合条件但可以改造好的,也要有个时间表。这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思考三】共享单车停车位,该谁建?  刘来华:我们推出的虚拟停车位,已经在厦门开始布置了,长沙马上就要启动。它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用另建实体的停车点,而是通过网络技术把线下的停车点盘活。这是很方便的。而且,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会促使更多用户规范停车。  刘泓:ofo共享单车在湖南的首批推荐停放点设于万达广场和悦方广场,我们已经在做全市范围内的推荐停放点的规划,会提交相应的政府部门。共享单车推荐停放点,有专人维护,这在全国还是首例,我们会争取努力做好,使之成为共享单车管理的&长沙模式&。  张超:运营商必须多设置一些规范停车点,如果只有有限的几个点,隔得太远,用户停车很不方便,可能就会随意停了。  钱珊珊:厂商主动更新服务,这当然是好事,但我觉得,停车点由政府主导设置比较好,厂商主要提供技术支持。不然各做各的,不方便资源整合。而且我认为,要让大家养成使用共享单车的习惯,要强化责任意识。以后有规范停车点,我宁愿多绕几步路,也不随便乱停。  街采  5拨人骑共享单车,接受采访各谈感受
  (详情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点睛  一、共享单车当务之急  果粒粒(网友):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打击那些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我建议出台规定,在用户扫描二维码的同时,也要录入个人的简单信息,方便追责。而且,要有技术门槛来限制12周岁以下的小孩使用共享单车。  李建平:长沙有特殊情况。5月1日开始,橘子洲每周六就要燃放烟花了。到时人流车流汇集,再加上共享单车来凑热闹,估计场面会出现混乱。所以,规范共享单车要提速。而且,在使用共享单车的常识教育和宣传上,要抓紧补课,多发布一些公益广告。  微尘(网友):共享单车厂商要尽快改善硬件,产品设计不能太毛糙。实体轮胎、无链条、车座卡紧等等,这些细节最好能成为行业规范。  二、共享经济怎么走  李跃(长沙市委党校教授):对共享单车要更多地从爱护的角度看待。共享单车发展得太快,有一些不足和问题是正常的,不能因此否定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上所做的贡献。  那么怎么避免走弯路呢?我认为,要看到共享经济的特点。它有更强的外部性,对外部条件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共享单车企业要进一步努力,在技术、运营模式、管理制度上多做创新,放大正的外部性、缩小负的外部性。另一方面,消费者要有种责任感,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共享,共享单车的前途怎样,跟每位消费者的使用密切相关。同时,政府要做好引导和规划。对共享单车这类的创新,城市规划要提前预判,留有余地。  快跑(网友):共享经济时代带来的业态调整,正不断深入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中,并带来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化调整;共享经济时代带来的观念冲击正在潮水般涌入人们的脑海,并将更加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体验。当然,共享经济时代带来的,还有对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服务、监管模式迅速适应的考验,普通市民提升公民意识、遵守契约精神的考验。
  2016 年12月16日  永安行进入长沙市场,成为首家进入星城的共享单车企业;  日  ofo共享单车正式在长沙开展城市业务;  1月中旬,酷骑开始在长沙投放共享单车;  2月13日,摩拜单车在长沙上线;  2月24日,Hellobike(哈罗单车)正式进入长沙;  &&  2月26日  长沙交警首次对共享单车开展公益执法行动,倡导文明出行;  3月上旬  长沙市教育局发布《关于使用共享自行车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维护孩子成长安全;  3月中旬  橘子洲景区与运营商、市民达成协议,拟设立共享单车专门停车位,实行&下洲即停,出洲拿车&规定;  3月17日  Hellobike自行开发的&虚拟停车点&技术将在长沙上线;  3月18日  ofo共享单车在湖南首批共享单车推荐停放点在长沙万达广场及悦方IDmall广场启用。停放点有专门人员维护。据悉,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
  总策划:庄居湘 李辞   总主持:袁云才   文字整理:庹新岗   视频拍摄:庹新岗 剪辑:余劭劼
【作者:记者 庹新岗 】 【编辑:曾茜】
长沙晚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共享单车
长沙晚报数字报
新闻 广告 发行 24小时热线 96333
ICP备案号:湘ICP备号-1
版权声明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长沙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单车发展现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