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记写人的记叙文800字(共29篇):27,写好一个人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怎样写记人的记叙文(共29篇):3、怎样才能写谁像谁
3、怎样才能写谁像谁
常言说:“听其言,观其行,知其人,”也说是说,想了解一个人的“特点”,就要留心观察他在做事的过程中的音容笑貌、举止动作,找出他与众不同之处,也就抓住了他的“特点”。下面从四个方面讲,人物的“特点”是怎么表现出来的,以及怎么通过描写人物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⒈人物外貌描写这是对人物外形特征的描写。包括对一个人的服装、打扮、相貌、神情、身材、体态等方面的描写。因为人物的喜怒哀乐、生活经历以及个性特征,常常从外貌中表露出来。恰如其分地进行外貌描写,有助于突出人的精神面貌,人物的形象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穆老师的眼睛》一文中有这样几处外貌描写:
  例一:“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呢。”
  例二:当我上课发言胆怯时,“穆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说得对,说是声音再响亮点。’”
  例三:一次穆老师和同学们玩“老鹰捉小鸡”,穆老师当“老鹰”。“他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呢?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促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的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捉住了。这时候,穆老师的眼睛笑得弯弯的,似乎在说,‘哈,这回可让我捉住了!’”例一是对穆老师眼睛的静态的描写,“睁得大大的”、“笑得弯弯的”、“投来鼓励的目光等。给人以亲切和蔼慈祥之感,这无疑对突出文章中心起了很大作用。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子,最能表露内心世界。
  《十六年前的回忆》,描写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
  例四:“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色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篷篷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例五:“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从相貌描写看,说明李大钊已经受了敌人残酷的折磨。从神情描写说明他对敌人的暴行已在意料之中,更说明“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些描写,充分显示了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境界。
  《少年闰土》,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文中的外貌描写起了很好的作用。
  例六:写闰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紫色的圆脸”──沿海,风吹日晒,很健康;“头戴小毡帽”──显示出当时绍兴一带农村孩子的特点;“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既写出了绍兴一带农村的风俗习惯,也写出了父母对闰王的疼爱。
  作者仅仅抓住间土的脸色、脸型、头上的小毡帽,颈上的银项圈,就勾画出了一个南方海边农家孩子的可爱形象。
  例七:文章开头是这样描写闰土动态中的外貌──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颈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作者用“蓝色”、“金黄”、“碧绿”几种颜色描绘“天空”、“圆月”、“西瓜”,映衬出闰土手执钢叉刺猹的英武形象。
  一段静态外貌描写,一段动态描写,使闰土健康、勇敢、朴实、天真、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更加突出。
  从以上例子看,恰当的人物外貌描写,对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是大有好处的。但是,不等于写人的文章一定要有外貌描写,比如《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记叙王玲虽智力较差,体弱多病,但她专心听讲、勤备好问,终于获得“三好生”的荣雀称号。文中有这样一段外貌描定──
  王玲,高高的个子,匀称的身材,高高的鼻梁,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两只羊角辫,上身穿一件花格布衣服,下身是一条劳动布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时髦的运动鞋。
  这段描写显然是多余的,因为与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综上所述,与人物思想品质、与故事情节发展没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外貌描写,应当从简删去。不能理解为凡写人均有外貌描写,更不能认为外貌描写越细越好。
  ⒉人物的行动描写
  人的“特点”表现在他的行动中,因此人们平时常说:看人要看实际行动。描写人物时,道理也一样,人物的思想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体现。
  “人物的行动”指什么呢?它是由一系列动作构成的。因此,行动描写就要善于抓住人物具有特点的动作,恰当地运用动词,从而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的形象具有活力。
  例一:《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描写爸爸和伯父救护黄包车夫,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了约,扎好绷带。
  这一连串细致的运作描写,浸透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的确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二:《饲养员赵大叔》,文中记叙“金皇后”耕麦茬地时,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这个情节时,描写赵大叔──
  刚剃了半个脑袋,一看暴雨来了,赶紧跑回屋里,从炕上揭起一条毯子,拔腿就往外跑。他一口气跑到地里,把毯子给“金皇后”搭在身上,拉了它回来。回到家里,他自己淋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了。
  这段话中,“跑”字用了三遍,足以说明为了抢救“金皇后”赵大叔心情之急、动作之快,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并忘记自己上了年纪,不顾剃了半个脑袋的可笑样了,“搭”和“揭”字,同样说明赵大叔心里只有“金皇后”。总之,这一连串动作描写,充分表现出赵大叔一心为集体,置个人的一切于不顾的高贵品质。
  例四:《罗盛教》一文,描写罗盛教救朝鲜少年崔莹的动人的事迹中,动词用得十分准确,其中──
  ①“猛地跳下去”──毫不迟疑
  ②三次“钻”进冰窟窿──置个人生死于不顾。
  ③“把孩子托上来了”──使出全身力气,用双手“托”,其结果使自己下陷,而他全然不考虑自己。
  ④“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他顶出来的。”──说明他已经精疲力尽,奄奄一无力用手再托孩子,靠的是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惊人的意志,还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这一个“顶”字,内烁着罗盛教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例五:《你们想错了》,描写敌人妄图从方志敏这位“红军领导人”身上“搜出大洋”时,有这样的描写──
  他们从方志敏的上身摸到下身从衣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钢笔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
  这“摸”一“捏”,活脱脱地写出敌人动作的认真,可谓“无孔不入”,揭示了他们那贪财的丑恶嘴脸和对“红军领导人”身无分文的不可思议的心态,从而反衬出方志敏的高大形象──革命不是为发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怎样写记人的记叙文(共29篇):24、人物的描写与刻画
目的:通过对人物描写的讲解,使学生学会通过事件进行人物描写,即以事叙人的方法,进而使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各个方面的写法,领会人物描写的技巧,提高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能力。
  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具体的个性化的语言和典型行为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品质等等。
  写人,要写活生生的人,因而就要写出人的个性。要想让自己所写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人物
  写人应该写自己熟悉,了解的人物,这样才有话可说,写出来也能给人以亲近、真切的感觉。要通过"事"来写人,没有具体的事件,就不可能有人的真实、生动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因此,要写好一个人,必须写好与人有关的事,并且把人物置于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
  (二)是选择事件
  通过事来写人。一个人在一生中乃至一天中,往往要做很多事情。选择哪些事来写呢?这就需要精心选择。事情不在乎大小,关键是,可选的事件要以是否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符合写作的要求为标准。事件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但必须新鲜、典型,足以表现人的个性,能够展示人的心灵,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风貌。对于这种为表现人物而出现的事件,叙写时不仅可以不管"六要素"是否完备,同时也不苛求情节的完整,它只需要择取事件中能够显示人物特征的某些片断,用以突出人物形象就可以了。
  (三)是要从多方面来刻画
  1.肖像。对描写对象的外貌,包括面容、神态、身材、服饰乃至举手投足、或哭或笑进行刻画。这种刻画应该是有选择的,而不是一股脑儿往上堆。好的肖像描写着墨不必多,甚至只有一两个词,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防止人物的"脸谱化",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外貌描写既给其形又传其神。同时,肖像描写还应注意符合并反映出人物的出身、地位、经历和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等特点。
  2.语言。人物的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写好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是很重要的。要让人物说他自己会说、该说的话,切忌用作者的语言代替人物语言,也不能套用千人一腔的现成话。由于各个人的身分、地位、性情、经历不同,因而说出来的话也就很不相同,语言描写应该符合对话者的这些特点。
  3.行动。人物的行动是他的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在作文时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在"做什么"和"怎样做",特别是选择那些足以表现人物性格的动作,特别要注意选用准确、生动的动词通过"怎样做"写出人物的个性。
  4.心理。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能使人物形象、丰满。人物心理描写的手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点:让人物直接倾诉衷肠,这种描写,让人物与读者直接进行感情交流,通常显得真切感人;细致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动态的写法,描写人物在一定条件下或一定环境中的复杂心情;心理描写往往与行动、神态等的刻画结合起来,这样的描写往往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范文赏析】爸爸的笑
  我的家在很远的乡下,我的爸爸是一个农民,由于整天早起晚归地在太阳下干活,所以皮肤晒得黝黑,身材也不高,脸总是拉得长长的。在我的印象中,从没有看到他笑过一次。
  我小时候认为爸爸不喜欢笑是因为笑起来太丑的缘故,后来才知道并非如此。我家很穷,爸爸一年劳累挣来的,除了能勉强填饱肚子外,剩下的还不够体弱多病的母亲的医药钱,再加上还要抚养哥哥和我,他连哭都来不及,还有什么心思笑呢?
  可小时候不懂事的我对此却毫不理解。每当我看见别的小孩子骑在自己爸爸的脖子上嬉笑着走过,看见别的小孩子坐在自己爸爸的膝盖上撒娇时,我心里也痒痒的,那上面一定非常舒服吧?要不,他们怎么这样开心呢?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爸爸,心就凉。有一次,我看见爸爸正坐在门坎上叹气,我走过去,要坐在他的膝盖上玩。他不耐烦的说:"肉皮子痒了,是吧?"我仍闹着要往他膝盖上爬,他火了,站起来,一把抱住我,用他那蒲扇大的巴掌朝我屁股上就是几下子,还骂:"娘个脚的,我看你还调皮,我看你还调皮。"我疼得哇哇大哭。此后,我再也不敢爬在爸爸身上玩了。
  直到近几年,家境有了好转,前年还买了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等家具。他似乎不像以前那样板着脸,不像以前那么凶了,但总好像还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脸上仍难看到笑容。
  终于有一次,爸爸笑了,而且笑得那么开心,那么好看,真叫我永远也忘不了。
  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我收到了县重点中学--通道民族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我非常高兴,立即把它交给了正在门口编箩筐的爸爸。只见他用衣角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接了过去,眯着眼睛看了又看,终于,爸爸的眉头渐渐舒展,胡子一抖一抖地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抚着我的头对我说:"孩子,争气,你比爸强。"然后又对正在屋里做事的妈妈说:"他娘,快把那只大白鸭婆捉来杀了,请他外公来喝两盅。"妈妈把请外公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应了一声,忙向外公家跑去……
  自从那次爸爸笑了之后,爸爸变得开朗多了,遇上了什么高兴的事总是哈哈地笑几声,然而,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时,他又会叹气。我终于掌握了爸爸的晴雨表,暗下决心,努力学习,争取好的成绩,让爸爸的笑永远挂在脸上。
  【简评】
  文章以爸爸的"笑"为线索,记叙了爸爸感情变化的"三部曲":"家里穷,没见过他笑"--"家境好转了,仍难看到笑"--"我"考上重点中学,爸爸"哈哈大笑"。由此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人们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还盼望着文化生活的改变,文章的结尾呼应了开头,巧妙点题。从整篇文章来看,小作者对爸爸的描写思路清晰,人物刻画细致生动,达到了人物描写的要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记叙文写作指导: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资源简介:
约5450字。
  记叙文写作指导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1、通过一件事表现一个人
  2、通过几件事表现一个人
  一篇好的记叙文必须:紧扣题眼、注重选材、突出中心、完整叙事、环境渲染、生动描写、详略得当。
  一、紧扣题眼
  一般说来,文章的题目大多有一个关键词,我们把这个关键词叫做“题眼”,我们做作文时,也要紧紧扣住题眼来写。
  要批准“题眼”,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抓谓语部分。这一情况下作文题目大多是一个句子。如《我知错了》,“知错”就是句子中的谓语,也是文题的“题眼”。“题眼”点明了作文的重点是要写“我”怎样“知错”的,重在突出“知错”。有时文题是无主句,题眼也由谓语充当。如《买手机》,谓语“买”是“题眼”,作文重点要写明怎样“买”的。要注意的是谓语部分大都是用动词充当,有时在一定的句子环境中形容词也可以充当谓语。如《叶子黄了》,题眼是“黄了”,重在写叶子的“黄”。怎么“黄”的,都有些什么叶子是“黄”的,有多少种“黄”颜色,这些都要一一考虑周到。
  第二,抓修饰词。这一情况文题大都是以词组形式出现。“题眼”一般都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如《快乐的时刻》,“题眼”就是“快乐”,作文重点就在于揭示那一时刻怎样的快乐、为什么快乐。&
  第三,抓物体的象征。这一情况大都是以“物”命题,“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由它本身引发的象征意义。如《红梅》《青松》《翠竹》《百灵鸟》等。这些以物命题的作文,重点就该描绘出这个物体的特征,或由此展开去联想。
  二、注重选材
  ①选熟悉的点滴生活小事,注意事例的典型性。
  ②从看似平常的事件中挖掘“新”意,但千万别过分追求“深刻”。
  三、突出中心
  根据题目,选定了某件事后,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地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趣味点,意义或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说说你对一件事的趣味、意义、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下载说明: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写人记事的作文指导ppt免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写人记事的作文指导ppt免费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怎样写记人的记叙文(共29篇):6、写作文也要进入角色
有不少同学写作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往往没有个性特征,变成千人一面,万口一腔。这里除了没有认真观察和积累素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变成作品中的人物。在戏剧表演中叫做进入角色。就是说饰演者要把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变成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把戏演好。我们写作文也是如此,要去扮演各种不同人物的角色,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
  明朝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一天中午时,他的妻子到书房去请他吃饭,到处寻找不到人,后来在一间堆柴的屋里找到了他,却见他独自一个人用衣袖拭着眼泪失声地哭泣着。原来他正写《牡丹亭》“忆女”中的一节,他把自己变成了戏剧中的丫环春香,因为抑制不住内心悲痛的感情,以至声泪俱下。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时也常常进入角色。有一天,巴尔扎克的好朋友来访,正待敲门,忽听屋里大声嚷道:“混蛋!我要给你好瞧的!”那位好友以为巴尔扎克和谁在吵架,立即推门而入。但屋里只有巴尔扎克一个人,这位朋友觉得很奇怪。原来巴尔扎克是在对自己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大喊大叫,愤怒地揭露这个人物的卑鄙行为。
  我国近代戏曲理论家吴悔曾说过:“各人有各人之情景,就本人身上,挥发出来,悲欢有主,啼哭有根,张三之冠,李四万万戴不上去。”所以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写什么人物,就要把自己变成什么人物,从那个人物的身份、性别、年龄、性格等去体味、去揣摩、去进入角色,切不可用自己的学生腔去套别人。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容。同样,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请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细心琢磨、推敲,让人物进入角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人作文800字记叙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