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权力下放存在的问题不下放的好处

作者:商骅池
  全国政协委员、中组部副部长王秦丰5日在此间表示,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下放权力。(据3月5日 新华网)
  政府机构改革作为两会的重要议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这一次是第7次。 而“下放权力”无疑成为就本次改革的关键词。然而,下放权力不等于放下责任,否则产生的后果将会是难以估量的。
  下放权力不等于放下责任,一朝促成。从政府权力下放到社会力量的接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推卸责任。尤其是现行社会自行管理机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更需要自身成长发展的时间。此时,政府更不能松懈下来,应给予正确科学的引导和帮助。等完整合理的社会自行管理机制建立起来,并能充分驾驭社会这艘大船平稳运行时才算成功。
  下放权力不等于放下责任,撒手不管。权力下放了,但由谁来行使?怎样行使?能否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都是政府部分下放权利后产生的新问题,因此决不能撒手不管。而是应当顺应变化,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建设。监督方面,在监管法规、监管组织,还是监管程序、监管手段上下功夫,切实做到监督范围广泛化、监督程序高效化和监督结果透明化。问责方面,要以明确权力和职责为前提,建立精确的权责坐标,做到一旦出现问题能迅速找出责任人,追究责任、公布于众。同时,找出对应机制漏洞,进行针对性完善。
  政府下放权力,表面上看似给工作减负,但实际却背起了更重的责任。如今改革刚刚起步,如何顺利实现政府和社会权利的交接棒,各方都需要冷静的思考和完备的计划。在权力下放的过渡期,政府该充当何种角色值得深思。
相关评论:
编辑:盛飞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正文
下放权力是为了用好权力
11:08:37&来源:南京日报
核心提示:要深刻领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具体到南京,要深刻认识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充分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仍然受到诸多制约,如政府在社会领域包揽过多,将本应由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承担的职能过多收入囊中,市场化机制的不成熟造成审批层级多、周期长,大项目落地难等。
已经有人阅读已经有人评论
  在日前召开的市委务虚会上,笔者拿到一本《市领导“调研月”活动成果汇编》。这本调研材料汇编涉及南京改革各种问题,有的放矢,求真务实,读后颇受启发。其中有两段论述给人印象尤深:  ——要深刻领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具体到南京,要深刻认识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充分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仍然受到诸多制约,如政府在社会领域包揽过多,将本应由社会组织和民营企业承担的职能过多收入囊中,市场化机制的不成熟造成审批层级多、周期长,大项目落地难等。  ——在多年改革中,规划建设、人财物资源利用、项目审批等领域均或多或少形成了某种既得利益群体,一些领域出现了行政审批明减暗增、“按下葫芦浮起瓢”等乱象;一些单位打“小算盘”,不愿意将手中的权力分割出去,就算迫于压力“交权”,也只是部分地下放,放小收大,“干货”不多,所放权力与基层需要不匹配。  下放权力,就是要淡化权力、归还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不搞权力部门利益化;是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向发展放权、向社会放权、向企业放权;是从不必要也不合理的审批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调查研究、宏观管理、规划制定、协调服务和考核监管;是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顺市和区县之间的关系,理顺责权利之间关系,彻底打破制约南京发展最主要的体制机制障碍。  下放权力特别需要解放思想。我们应当认识到,下放权力不是不要权力,而是为了用好权力。在实践中,就是要处理好“进”与“退”关系,主要是理顺市场作用和政府行为的边界关系,切实做到市场能决定的,政府要全部放出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做不了的事,政府要把责任担起来,更好发挥调控、治理和监管作用。要清除权本位观念,不为权力所醉,不为权力所累,不为权力所控,当放权就放权。应强化对南京负责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勇于“革自己的命”,克服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羁绊,一切服从服务于南京改革开放大局。  全面深化改革对城市转型的催化作用,是当前最大的机遇。各级领导干部应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感,解放思想,下放权力,更有效地抢抓改革机遇,为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注入生机和活力。对只考虑部门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该放权却死活抱着权力不放、明放暗不放、打折放权者,也应严肃查处。
新闻跟帖(共显示
条跟帖)&&评论:条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立场。不保证所有评论永久显示。
&|&&|&&|&&|&&&Powered by &Copyright&延边广播电影电视局 延边信息港权力下放要谨防“接不住”
“因为没人看得懂图纸,有的新区承接市级下放的建设工程审批权一年来未开展一笔审批业务,项目建设受到很大影响。”最近,笔者听几个经商办企业的人反映,一些地方出现了行政审批权下放后基层单位“接不住”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工作,一批行政审批权下放到基层单位,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但是,由于一些基层单位缺乏专业人员和相关设备,对上级下放的权力“接不住”“接不好”。比如,有的专业性较强的审批权下放到基层单位后,因无人胜任而被束之高阁;有的基层单位对相关业务不熟不精,导致审批时间冗长,有违放权初衷;有的基层单位片面强调精简,使审批工作流于形式,该管的反倒没有管住,未真正起到把关作用。为此,相关地方和部门要做好“扶上马送一程”的工作,帮助基层单位培训人员、完善设备、提高水平,决不能当“甩手掌柜”。基层单位在充实力量、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应加强同上级地方和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应对权力下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权力放到位、用到位。
(吴建华——湖北鄂州)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权力下放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