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观察法的局限性表现在在哪些方面,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如何规避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景观的融合
 中华民族上千年历史文明,在园林景观发展中留下了璀璨�丽光彩夺目的名胜古迹,其耀眼的光华与精髓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与积淀,她所形成的中华园林景观的独特风采,之所以流芳千秋万代,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及创造性文明在园林中得以充分体现。但近几十年来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发现,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和认识传承了几千年的园林景观国学思想的真谛,尤其是随着潮涌般房地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在受到&欧陆风&和西洋文化的强烈冲击之后,国内某些地方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无数的以&地中海、西班牙、普罗旺斯、南洋、加州&等命名的异域风情的建筑与园林小区;而真正能够体现与中华民族鲜活的灵魂息息相通,以及颇为国人所熟悉的为世界所倾倒所折服的中华传统园林风格,却显得暗淡无光。如何让中式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如何打破传统将古典与现代结合得更为融洽,如何更充分的利用我们的特有优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声名大噪,是本文的立意所在。&
  一、关于古典园林的研究对现代人而言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古典园林的理念与理法对现代人的启示;二是古典园林中的不足与糟粕给现代人以警示。就中国古典园林的警示作用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中国古典园林是在长期封闭的社会状况下,主要在私家领域里沿着山水格局一脉相承、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而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
(2)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自然环境与景观资源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方城市水资源十分贫乏。因此,山水式园林更适合江南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宜建造大规模的山水园林。
(3)真山真水的气势及其丰富的景观环境却是假山假水难以比拟的,导致以人工山水为主的古典园林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紧紧抱着古典园林形式不放不利于中国园林发展。
(4)中国古典园林表现自然的写意手法与传统建筑的体量与形式十分融洽,但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则显得格格不入。随着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全盘西化,现代人也趋向于西方园林形式。
(5)中国古典园林中惯用的山石、小品和木结构建筑等造园元素,或因材料难觅,或因功能丧失,或因维护成本较高而更换材料;且精湛的技艺大多失传,导致现代仿古园林作品设计制作水平低下,精工细作荡然无存。
(6)中国古典园林大多营造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对周围大环境的影响甚少,未能突破私家园林的局限性。在追求急功近利、希望全盘照搬的现代社会中,也难免遭到摈弃;?虽然古典园林在现代社会的生存面临上述种种不利条件,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
  二、中国园林传统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这里要稍微谈到如何看待中西方园林的问题严格地讲中西方园林区别看待是值得商榷的。大多数人都将西方等同于现代,而将中国的等同于古代,甚至等同于过时、陈旧。进而将简洁、直线等同于西方,而将繁复、曲线等同于中国。这是极大的误解。中国的和传统中国是两个概念,中国的可以是现代的,也应该是现代的。中国和西方可以有很多的共同的形式和内容,既然都是人类,再加上如今全球化的影响,中西方将拥有更多的普适的价值观,而这些普适的价值并不会影响中国自身的发展,我们并不必担心被 &西化&,相反中国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影响着西方,影响着世界。 中国古典园林的若干传统造园元素,在当下景观设计中频频被加以再生应用,以其特色在空间中发挥着独到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手法不是简单的照搬亦或临摹,而是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手法之中,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新型景观。&
  园林传统元素的再生应用大致有两大类型:一是使用地点发生转移,常见的如瓦片,不再以建筑层顶材料的形式出现,而是被灵活地运用在景墙、座椅中等;二是形式构造发生简化,以景观构筑物为例,由于现代建筑材料技术得到发展,更多的使用诸如不锈钢、玻璃钢、亚克力等材料,构筑物的外观也被概括简化,但古典意蕴仍然存在,即所谓&形&不同而 &神& 似。先来说瓦,它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应用随处可见,&粉墙黛瓦&已经成为中式建筑文化的代名词。在瓦的分类中,屋面瓦、脊瓦、边瓦、檐瓦、封头瓦、多向脊顶瓦等种类。 瓦的形态上又有平瓦、三曲瓦、双筒瓦、鱼鳞瓦、牛舌瓦等。又有筒瓦和瓦片之分。而在现代园林中,似乎 &黛瓦& 已经逐渐变得无用武之地了,我认为瓦在现代园林中并不是不可用的,而是在于应该如何运用,怎样去用的问题。在实践和观摩中,发现不少瓦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是很有特色的,别具韵味。譬如,将瓦片运用在景观小品的构造方面,以艺术品的形态出现在现代园林中,如此这般的例子就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某一面景墙,它是由不一同类型的视觉分个组合而成,亦可把它视为一件现代艺术品。这件作品遵循了古典艺术讲究形式感的习性,整体外观稳重大气。再者,例如绿地常熟上海老街的月洞门,拉丝不锈钢框架内的瓦片层层重叠,使单调的墙面产生富有趣味的肌理效果。瓦片的运用,即为它本身形态为单纯的圆弧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如同线和面的各种组合,成为不同的抽象的形体符号,就能表达极具个性的视觉形态。从这些例子当中,我们不难找到中国园林元素在现在景观中的应用的妙处。在现代园林景观中,也有纯粹把瓦片作为装饰应用的实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某处座椅,瓦片发挥了它极具装饰性的另一个特点,黑色的瓦、暖纹的木材,辅以竹境般悠然的空间。它特有的古朴韵味与木质椅面天然的气质混为一体,从细节处诠释了中式风格景观的内涵。古典园林建筑物以木质为主要材料,并且强调框架的组合方式,构筑中每个细微的部件都可作为独立的装饰对象。现代景观设计中建筑物的表现则更为广泛使用,它隐去了部分的装饰元素,运用现代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以抽象的手法体现古典韵味,当中不乏很多范例,如天津著名楼盘&格调・竹境& 廊的构筑用料单纯,颇具极简主义的分割。而从廊的布局来看,曲折回转,无形中做了空间的界定与分割,暗合古典园林追求空间层次流动变化的意境。再如专为上海世博会设计建造的服务配套园林&亩中山水& ,之所以取名为&亩中山水&,取每亩之地都有绝妙山水、方寸之间有天地之意。按照方位,亩中山水被划分为九格,每格经过不同搭配,重点表现石、树、水、花、竹、筑等园林特色。静谧优雅的竹林和深藏其中的体现中国传统韵味的九亩园林,它同样用现代手法打破古典园林的封闭式布局,以&钢骨木肌&的构造方式追求当代性和中国意味,同时体现出汉唐风尚。穿梭其中,前人的情怀,今人的希冀交相辉映。&
  如今传统元素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其形式和含义也已经被社会所认可,而把传统元素和现代景观设计相融合,则代表了发展的方向,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运用好我们自身所具备的中国园林的传统元素,把中国的传统元素更加贴切、 形象、合理融合到现代环境景观中,做到合情合理,有秩有序地传承发扬。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在世界的景观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典园林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发展和应用》,谢增贞.&
  [2]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国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袁新利.&
  [3] 《中国古典文学史》周维权等.
我来说两句 ()
本月热门下载
园林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公网安备 20号
E-mail: 手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古典园林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doc 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古典园林如何在当代的中国景观设计中应用
从读书开始到现在,一直认为现在中国的景观设计似乎有一些矫枉过正,似乎是已经完全抛弃了中国辉煌的古典园林,而跳上了西方园林的船,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特别象街头绿地,居住区景观设计等等尤其突出,不可否认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开放空间中有其局限性,但是完全抛弃是不对的,毕竟这是扎根于中国本土的园林形式,不去开发她是一种犯罪。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日本的建筑师的那种精神,基于本土学习别人然后消化咀嚼,形成新日本的风格,一场新的景观革命应该在中国开始,应该从模仿阶段进入扬弃的阶段了
你所说的矫枉过正是和园林自身功能在中国的演变分不开的,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问题。过去的中国园林,除去皇家园林以外,是给几个文人墨客修身怡情用的,它需要精巧、幽深、含蓄。而现代园景是现代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项,它面向的是民众,它隐含着民主、开放的精神。所以问题转换成另一个:中国传统园林其精神实质、其空间形式是否与现代社会、现代景观的设计思想相共容?如果是,在哪些方面?
我并不排除从传统园林中汲取养分的好处和可能性。而且从西方来的景观设计本身也强调在整体的开放空间中加进有一定围合感、私密性的空间。这应该是一个切入点。看看上海人民广场的设计就能体会到疏密无致、层次不分明的后果。但这体现出的不仅是摈弃传统的不当,还有其本身设计的功力欠缺。
我认为设计精当的园景,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能使人身心受益。问题是,我们现在做哪一样都不到家。所以要在讨论中说服人,拿出好的作品来!那将是最好的武器。
景观与建筑一样,都应该要以人为本,但是在更深的一个层面上来说的话就是要引导人,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代社会节奏飞快,人们的心态日趋浮躁,对许多事情来不及咀嚼与深化就又投入下一个迎面扑来的信息之中。景观设计者不应该迎合这种现象而是应该把民众引导入一个更高的精神的层次上,看看上海近几年来建造的众多的景观,有多少是人们留恋忘返的,有多少是象西湖那样令人激动不已的呢?我认为是没有的,因为它们在时间这个纵向的方向上产生了断裂。有一个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当代这个西学东渐,向西方看齐的时段的脱节,其中虽然有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冯纪中先生的方塔园,但是很多都是依样画葫芦,只知形不知意的抄袭,更有人迎合甲方的庸俗的口味做大量的堆砌和拼贴,还高举后现代主义的幌子。在国人眼中西方园林的特色是大场面,大气魄,所有的信息在一瞬间涌入眼中,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激动过后留下的没有回味,就象看现在的好莱坞的电影,看了一遍就不想再看。而中国的古典园林却是融入了诗书画等艺术的各种形式,不光从视觉上还从意境上把整个园林提升更高,每一次的游览都会因为当时的心情,当时的天气,当时的季节而不同。我并不反对西方的园林,我认为西方的园林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学习并不是抄袭,相反西方园林还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做法,象法国的拉.维勒特的台地园,在一片绿树掩映的平静的水面的驳岸上刻下了“美丽的天鹅你垂下了头”这样优美的诗句,虽然没有一只天鹅,但是给人留下的遐想的空间是无限的,每一个游览者的脑海中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整个平淡的水面顿时变的绚丽。看看现在的上海的景观似乎没有这样令人遐想的景点,所以我觉得学习中国的古典园林并不是要在当今开放的社会中体现不民主的封闭的庭院,这是不符合当代实际情况的,但是古典园林的许多俯首皆是的闪光点,许多的设计手法是应该在现代中国园林设计中应用的。
我觉得,我们现在讨论的重点不是应不应该学习我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而应放在怎样学,学什么的问题上。毕竟全面否定中国古典园林和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在这儿都不多。
我设计的地域,我希望能得到使用者生活中的积极参与,而不是被动的使用甚至荒废不用。基于此,在设计之初,我并不怎么在乎其平面构图,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所谓的古典园林中的深邃意境,甚至我都不太在意空间形态。我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设计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我们应为现代人新生活而设计。以这样为出发点的设计,当然是中国化的,但不一定是古典形式的。这样我们也才能够理解古典私家园林为什么是这个样的,皇家园林为什么又是那个样的,而寺庙园林为什么又不同于这两者?
我国私家园林在挖掘封建文人生活上已经达到了我们现在难以企及的完美境界,我们要学的,就是这种对生活挖掘的力度,从文人的性格、追求、交往、娱乐、排场、礼教、自我修养、甚至其人性的灰暗都有涉及并表现。而不仅仅去模仿它的小桥、水口、匾额、倾斜扭曲的树干等等形式。我不否认,很多“技法”我们是要研究并学习的。
城市绿地景观由于使用者是一个复杂综合体,已经不可能在个人需求上达到我国古典园林的深度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启示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在缓慢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点,其建造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等方面在现代园林营造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风格意义
  中国园林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这是园林的物质生活基础。在植被、水体、建筑位置等方面注重对园林的小气候条件的改善,目的是为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山石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风景式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典型风格特点。建造园林所用材料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重在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园林强调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将自然中存在的山、水、石、花草等元素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美感加以提炼和微缩收纳至有限的园林空间中,其目的是为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这些对现代园林的营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是山水风景式园林的典型代表,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在中国园林的缓慢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的影响,中国园林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点。具体说来,中国园林特点主要为以下四点。:&
  1.1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设计者寓情于景,同时园林中的景色也体现着人文情怀。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的水体、错落的山体、迂回的园路、参差的山石、幽奇之岩洞构成一个被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是将自然界的景物集中荟萃在一处。&
  1.2 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
  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1.3 浓郁的诗情画意&
  园林设计中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厚的艺术情趣,而有些园林的设计者就是由画家直接担当的,在对园林的空间布局、植被设置、山石堆叠上,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审美特征。此外,园林中楹联、匾额中的书法作品也是与这种审美情趣相一致的。石谈及楹联、匾额及对景色园区的命名等等也都体现着深厚文学底蕴,同时也对园景起到了点睛作用。这些综合的表现形式流露出的是浓郁的诗情画意,它使人足不出户而能领略多种风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
  1.4 深邃高雅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通过人工的方法营造了一个适宜居住的环境,还在园林设计中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内涵通过视觉与文学等形式表现了出来,如端庄、含蓄、幽静、雅致等。让身处其中的欣赏者不仅满足了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还在欣赏过后在心灵与精神上受到激发,产生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的深层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的上述特征正是通过设计者将设计思想经由园林构造中所有涉及的这些视觉要素,在局部细节到整体的安排中遵循一定的审美思想和人文背景下体现出来的。&
  2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园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中每个单独的园林作为一个整体包括很多组成要素,而且每个园林根据园主个人的审美水平和兴趣爱好在园林设置组成要素中都会有所侧重。但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中,普遍包括建筑、山石、水体、动植物。在构园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要素采用的手段也不尽相同。而我们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这些构园要素是为了在现代环境景观的设计中更好的借鉴、利用。&
  2.1 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园林的因地制宜,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讲的是建筑与园景的整体配合关系。另D方面,说的是植物与山石等作为点缀的细节要注意与建筑内外部位置的经营一致。在中国园林中,建筑的特点是散点式分布。建筑本身并不作为整个园林中的主体物和构图中心。建筑除满足休息、居住、娱乐的基本功能外,要与园林的整体相互穿插、交融,使建筑在风景园林中不显得突兀。这就要在园景的布置中服从整体需要,使建筑与园林中的山石水体互相映衬。此外,中国园林的设计中很多采用借景的手法,无论是象岳麓书院中近借窗前的几杆翠竹还是如同拙政园远借北塔寺景色,这些都是应当在园林的设计中考虑的因素,只有因地制宜、借的巧妙才能体现出设计者的妙思。&
  2.2 庭园理水&
  中国园林讲究&无水不成园&,正是有水的存在才使得园林得水而活。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使得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备加喜爱。&一池三山&、&水狭必间其隔&等等都是有关水景的重要理论。而对现代的环境景观设计而言,学习水体布局是为了要学习传统园林中水面开合有序、大小曲折变化的特点。水中增加小岛,同时结合植物与地形布局,能够丰富园林的空间层次。另外,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要讲究动静变化,古典园林在水池中或池塘沿岸栽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在水中放养鱼类,都是为了增加整个园区内各个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做到动静结合,处处成景。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多是利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把自然界中水最有活力的形态凝固起来,展示在人们面前。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的设计应用,就能给现代的环境景观设计增加不少灵气。&
  2.3 步移景异&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上讲究步移景异。这是由于园林本身占地面积有限,若要在其中构建如同自然的山水景色,比较困难。而且,平直的空间分割容易造成景色尽收眼底的弊端,降低了中国传统美学中追求的&曲径通幽&的视觉效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要在园林的地理环境设计中找到突破点,即通过人工改造地势的高低起伏,加上对山石、植被的精心布置。而相对现代的环境景观设计,对于一些在空间上比较有局限性的景观如何做到以小见大,向人们更好地展示景观,是设计上首要考虑的问题。可供参考的一种解决方法是为在设计过程中突出步移景异的设计理念,将景观中的焦点性景点作为道路变化的对景,道路线性的曲折变化紧密结合这些能够吸引人们视线的对景景观展开。这样的处理手法D方面可以丰富环境景观的空间的层次变化,另一面很好地保证了园区内的各个景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组成部分所形成的完整性。&
  2.4 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的精巧性在于常将遵循画理诗情目的与景观中建筑物的布置融合在一起考虑。植物还常常被人赋花木以人性,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的品格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并寄托了人类美好的愿望。例如牡丹的雍容富贵、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梅花的坚强高洁、竹子的虚心有节等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在传统中具有美好寓意的植物,比如石榴代表多子多福、柿子代表事事如意,紫薇代表家庭和睦,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以,现代的景观设计中针对植物的配置要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同时熟悉身边唾手可得的植被特性,将生活中常见的野草、具有乡土特征的树木、植被重新赋予新的特征,这样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也能让我们的作品更有人情味道。&
  园林是人与自然的结晶。对现代人来讲,由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个能够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环境就显得弥足珍贵,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代人心灵的渴望。园林作品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才能与人们心中的美很好地交流,产生共鸣,陶冶情操。中华民族有落叶归根,尊重祖先的习惯,注重文化上的继承和文脉上的延续。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一种方法也更易取得成功。中国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习研究明了的,她是现代环境景观设计者学习的宝藏。&
  3 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中国园林是自然风景类园林,从建园的设计思想角度分析,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而且对于园林设计的水平高低也是以是否&宛若天成&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园以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山水为创作的摹本,造园者在感受其自然之美之后,将山石、水体和植物的美浓缩、提炼自然美之精华于园林中,造就了无数美景名园。因此,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熟悉大自然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源泉。与古典园林设计者相比我们现在能在比过去优越得多的条件下去感知和认识自然,也能利用现代声、光、电等更多的科技手段来展现自然之美。古典园林注重四时得节,也就是将大干世界的万千景象,例如日月光影、山形水貌、绿植树木、春花冬雪等视作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加以充分利用,结合建筑形成蕴含一定意境的园林景观。所以,设计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自己的审美水平就应当广游天下美景,多接触真正的自然大山水,多搜集积累景观素材,进而总结提炼这些素材中的美的本质,并将他们独特的美感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师法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者将自己对自然美的亲身体验加以浓缩概括、提炼抽象后再利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分享给受众的过程。师法自然的具体方法不同,从设计思路上看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去夸大突出自然中的景观特点以增强其视觉效果,比如景观中常见的喷泉的设计。它们在自然界比较少见,但却能体会到它们源于自然的神韵。第二点就是在现代新科技、新材料的支撑下去扩展和延伸观赏者的感知能力,使人类更能感到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者把&自然&作为园林景象创作的原则和艺术标准。中国园林崇尚&自然&源于中国的古代文人往往将自我情感通过对山水的描摹、吟咏抒发出来。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不仅是文人墨客以景抒怀的载体,也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我们学习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构园要素,是为了把从中吸取的有用的观点、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现代的景观设计之中。但是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也不能盲目地把中国古典园林直接搬到现代的景观设计中。这是由于中国的园林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同样也有着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我们提倡的针对中国本土的景观设计也不是只针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而言。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两点:&
  1 虽然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应了解其弊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局限性之一在于习惯闭门造车,与外界的联系较弱,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中国园林受其他园林风格影响较小因而能够形成独特的园林特点,自成一派的原因。面对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园林文化特色,在当今西方思潮的冲击下,现代园林设计师要开阔思路,思考变通之法,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应用意义,把中国传统园林的建造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蕴含的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使中国园林的精髓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
  2 从造园的风格来看,现代景观设计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从设计的发展角度讲,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设计师首先对古今中外的园林史、造园手法以及它们包含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等进行探讨,批判的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同时,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的内涵与西方现代的生态景观观念于一体,来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环境景观。当然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沿袭本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设计。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设计思想不成熟的体现。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或者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以适应现代生活对环境景观设计的要求。
我来说两句 ()
本月热门下载
园林热门论文
Copyright & 2007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