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十日谈哪个译本比较好好

新书速递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罗斯的生平及著作
本书作者威廉·大卫·罗斯爵士(Sir William David Ross, )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道德哲学家,更是一致公认的二十世纪全世界最为著名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专家之一。
《斯坦福百科全书》在介绍他的词条中,一开始就高度概括了他在两个领域的学术地位:
威廉·大卫·罗斯爵士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和阐释,以及对道德哲学,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古代哲学方面的著作,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多种注解,至今仍被认为是具有最高水准的。许多人相信,罗斯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是他对哲学做出的最有价值的贡献。然而,他在道德哲学领域的主要著述,即使没达到同等的价值,也具有持久的意义。他的《正当与善》(The Right and the Good)虽可争辩,却是二十世纪中已经出版的最为重要的道德哲学著作之一。
我认为,该书对罗斯所做贡献的上述评价,是客观准确的。至少在我所从事并因而熟悉的古希腊哲学研究领域,他受此赞誉当之无愧。
▲William David Ross (摄于牛津)
罗斯于日出生于苏格兰。由于他的父亲约翰·罗斯在印度的马哈那伽学院(the Maharaja’s College)当院长,他也随家庭在印度度过了童年的6年时光,后回到苏格兰以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他先后在爱丁堡的皇家高级学校(the Royal High School)和爱丁堡大学就读。1895年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牛津大学的巴力奥尔(Balliol)学院深造5年。然后,他被任命为牛津大学奥利尔(Oriel)学院的讲师,同时经过考试,被选为该大学默顿(Merton)学院的研究员。1902年,当他在奥利尔学院被选为哲学导师和团体成员时(直到1929年,他还保持着这个位置),就不在莫顿学院任职了。
他在1915年到部队服役(虽然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结束),做过代理秘书,后退伍在公共部门任职。年,由于约翰·亚历山大·斯特瓦特(John Alexander Stewart)有病,他成为道德哲学的代理怀特教授(the Deputy White’s Professor)。在1927年,当这个职位空缺出来时,他拒绝了参加候选,其理由有二,一是他认为H.A.波里卡尔德(Prichard)是一位更好的道德哲学家,二是他宣称自己更加喜欢在形而上学、古代和最现代的哲学领域工作。但两年后的 1929年,他就成为了奥利尔学院的院长,且一直干到1947年退休。
在1927年,他被选为英国学会会员(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并从年任该学会会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也再次在公共服务中扮演过实质性的角色。1947年,他成为国际联合学会的会长(President of the Union Academique Internationale),而且直到1949年,他还担任皇家出版委员会主席(the Chairman of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the Press)。在退休以后,他依然继续着他的研究和著述,出版过多部重要著作。日,他以高龄病逝于牛津,享年94岁。
罗斯在公共服务和学术组织中的各种任职固然贡献不小,但真正奠定他卓越名望基础的,还是他在哲学领域里的各种作品。他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涉及以下两大领域。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一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希腊哲学。这方面的贡献,大体表现在下述五点:
他是牛津版亚里士多德英文全集的主编(开始是与J.A.史密斯一起,后来就单独了),并亲自翻译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部作品——《形而上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他为牛津古典本系列编辑了一些亚里士多德的希腊文著作,包括《修辞学》、《物理学》、《论灵魂》和《政治学》;他单独出版了5部带着长篇导论和详细解说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它们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两卷)(1924),《亚里士多德:物理学》(1936),《亚里士多德:动物的部分》(1955),《亚里士多德:前后分析篇》(1957),《亚里士多德:论灵魂》(1961)。以上面这些翻译、考证、解释性的工作为基础,他出版了两部个人专著:《亚里士多德》(1923) ;《柏拉图的理念理论》(1951)。他还在一些杂志上发表过3篇讨论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思想的论文。
二是道德哲学研究。这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下面的两本著作和三篇文章:如前所述的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正当与善》(1930),《伦理学基础》(1939),《伦理学中客观判断的根据》(1927),《道德善行的本性》(1928—9),《惩罚的伦理学》(1929)。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罗斯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一些翻译,虽然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新译本,包括《亚里士多德全集》也早就有了新的英文修订本(J.Barnes主编,普林斯顿大学1984年出版),但是,无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它们仍然被高度关注。至于他带着导论和注解的那些亚氏著作单行本,一直是且将继续会是专家学者们在古代哲学中劳作时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来源。他的伦理学著述及其所阐述的观点,虽然在上世纪受到了一些不同立场的道德哲学家们的冷遇,但近些年来,却愈益得到持续不断的辩护。
关于这本书的整体概况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这本书,只是罗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带有导论和解说的校订文本》(Aristotle’s Metaphysics, A Revised Text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一般都简称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一著的“导论”部分。下面,就该书的整体情况作些力所能及的介绍。
该书初版于1924年,当时他47岁,是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的讲师和道德哲学代理教授。该书除“序言”、“参考文献”、“索引”之外,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导论;他校订的《形而上学》希腊文本;对《形而上学》的详细解说。该书共分两卷,第一卷有“序言”、“参考文献”、“导论”、《形而上学》第A至E卷的原文和解说,第二卷是《形而上学》第Z至N卷的原文和解说,以及最后的“索引”。
“序言”较短,只有两页,主要目的是对帮助他完成这部著作的诸多人士表示诚挚谢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几位著名的同行专家的提及(因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的一些学术倾向)。他说,关于《形而上学》的结构问题,他从耶格尔教授杰出的著作中学到了很多;亚里士多德对前辈哲学家叙述的研究,他得到了策勒尔、第尔斯和伯奈特经典性著作极大的帮助;所提及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残篇,则与第尔斯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Vorsokratiker)的编号相一致;他也感谢M.罗宾(Robin)对柏拉图思想后期发展的研究以及托马斯·赫斯爵士(Sir Thomas Heath)论希腊数学和天文学的著作。
“参考文献”中,他列出了主要的91部(篇),从古代注释家们的评注到他同时代学者的成果,最晚的是耶格尔1923年在柏林出版的《亚里士多德》一书和发表的一篇论文。
“导论”是罗斯为使读者更好读懂《形而上学》而精心撰写的一篇长文(完全可以独立成书)。对于一般读者(指主要兴趣仅仅限于更好了解《形而上学》这本书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的读者)而言,它也是全书最有意义的部分。
罗斯校订的这个《形而上学》希腊文本,花了不少的真功夫。他不仅比较性地参考了十多个《形而上学》已有文本和注释(详情请见该书“导论”的第五章——“《形而上学》的文本”中的介绍),而且在每页希腊原文的下面,都加了不少脚注式的说明,把不同文本中的不同措辞或表述一一列出。如果把这些注解性说明的文字加在一起译成中文,估计不会少于十万字。透过这些细小、枯燥而琐碎的文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罗斯深厚的史料和学养功底,还有他献身学术、甘守寂寞的诚心、细心和耐心。
更为称道的是他对《形而上学》全文的解说。在体例上,他的解说分为两部分(这一点,他在“序言”中作了简单说明),一是在对每个部分(通常是对《形而上学》各卷的每一章)进行详细的解说之先,前置性地对该部分内容作概要分析,以陈述亚氏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等,相当于比较详细一点的内容概要;二是解说本身。“概要分析”他做得较细,也很有逻辑条理。例如他对A卷第1、2章的分析,先有一个大标题“(Ⅰ)智慧是首要原因的知识(第1、2章)”,再有两个小标题,即“(A)智慧是原因的知识(第1章)”和“(B)是智慧的那种知识关涉的是首要原因(第2章)”,在每个小标题下,又有(1)(2)(3)(4)等对亚氏原著思路或要点的分析。“解说”部分则更为详尽,凡是原著中重要的,或不好理解的,或学术界认识有分歧的,或关键性、疑难性的单词,他都给予解说。在解说时,他特别注重与亚氏在其他地方中的说法进行对比。
正是因为该书无论在希腊原文的校勘还是内容的分析解说上都有翔实丰富的材料和细致独到的研究,所以,该书的学术价值是无可争议的。也正因如此,该书出版后,得到了全世界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这里仅举两例便可看出该书受重视的程度:一是该书自1924年初版以来,到上世纪70年代的短短50年中,已连续重印再版了6次,分别是、、年;二是在由J.巴恩斯编(参与写作的作者除他之外,还有5位)的《剑桥亚里士多德研究指南》(1995年第一版,剑桥大学出版社)中,在给读者提“阅读建议”时,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首推的就是罗斯这本书,而且使用了“无价之宝”的评价。
▲ 亚里士多德面对荷马半身像沉思 (伦勃朗,1653年)
关于本书翻译情况的说明
对学术价值如此之高的这本著作,却一直没有中译本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憾事。所以,我们编委会在策划这套“古希腊哲学经典研究著作译丛”时,大家一致决定将该书列为第一批书目,并分工由我担任翻译。我既感荣幸,又实实在在有一股无形的压力。
从前年下半年开始,我正式开始翻译,经过一年半时断时续的工作,终于译完了该书的“导论”部分,不到15万字。
为什么只译了该书“导论”,而没有译完全书?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从读者面考虑。除了少数专业工作者和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研究内容的博、硕士生外,绝大多数希望了解和阅读《形而上学》这部经典名著的读者,是完全可以通过“导论”的阅读,获得其帮助的,而对于前一部分学者,相信他们都有比较好的古希腊语和英语基础,能够自行读完罗斯的全书,以弥补未译的内容。其二也有时间上的考虑。罗斯的这部大著作,两卷加起来有一千多页,即使除去正文的希腊文不译,要把其余内容全都翻过来,估计得有70—80万字,按我的精力和能力,至少需要5年才能够完成,而这就会严重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导论”部分与汉语读者见面的时间。正是出于上述考虑,在与商务印书馆商得一致意见后,才决定只译“导论”。
为了让汉语世界的读者朋友更多分享西方学术界研究希腊哲学的多项重要成果,四川大学古希腊哲学与欧洲中世纪哲学研究所的同仁,决定齐心协力,推出一套“古希腊哲学经典研究著作译丛”,把那些堪称“经典”的研究大家们的著作选择性地介绍过来,感谢本书校对溥林教授,他不仅认真校阅了译稿,还帮助我解决了原著中一些拉丁语和德语的翻译问题以及希腊原文的排印问题。
限于我本人的能力和精力,译文中肯定存在不少问题,乞望学界同仁和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译者前言,略有删减】
古希腊哲学经典研究著作译丛 (已出书目)
《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
[德] 弗朗茨·布伦塔诺 著
商务印书馆2015年8月出版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英] 大卫·罗斯 著
商务印书馆2017年6月出版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英] 大卫·罗斯 著
商务印书馆2017年6月出版
第一章《形而上学》的结构
1. 相关联的论文
2. 外在的各卷
3. 插入的残篇
4. 《形而上学》的最早版本
第二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及柏拉图主义者
1. 苏格拉底
2. 柏拉图观点的来源
3. “较早的和较晚的理念论”
4. 理念数和理念的空间量度
6. 理念数源出于第一原理
7. 理念的空间量度的由来及其在理论中的地位
8. 理念与数目的同一
9. 斯彪西珀斯和克塞诺克拉特斯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学说
1. 《形而上学》的方法
2. 形而上学的主题
3. 形而上学主题的进一步规定
5. 形而上学的主要主题:实体
9. 本质是实体
10. 个体化原理
11. 生成分析
12. 潜能和现实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的神学
第五章《形而上学》的文本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下设哲社、文史、政法和经管四个编辑室及威科项目组,主要承担文史哲及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出版物包括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辑要》、“大师文集”等为代表的多种学术译介和学术原创著作。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京东网店购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导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第三方登录: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大家有谁看过亚里士多德的,买哪个译本好?我在卓越上看见两种:哪个好?
神水盟9709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苗力田的译本不错.这个译本和亚里士多德全集的译本应该是一致的.苗立田《古希腊哲学》(人大出版社)是很著名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这类东西统统去找上海译文出版社好了。没什么好说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导读
我的图书馆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导读
《形而上学》作者简介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学术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当时已有的全部学科,并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主要有《形而上学》、《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三段论),并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他的思想对西方的文化取向和内容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形而上学》内容简介
《形而上学》叙述了亚里士多德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许多西方哲学家获取灵感的源泉之一。重点阐述了存在论目的论的宇宙体系等。亚里士多德首先是围绕“存在”问题来展开自己的论述的,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存在分层和分类。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有四种意义:偶然的属性;必然的本质,既范畴,如实体,以及性质数量关系主动被动处所时间等,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事物身上的必然的存在;确实性;潜在性。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前两种存在的分别,特别是第二种存在内部的区分,其中主要是“实体”的存在和其他范畴的存在的区分。由这里就引出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的核心,既作为存在学说的核心的实体学说,因为在他看来,实体是一切的中心。
形而上学导读 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1)
——《形而上学》导读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整个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人们称其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则称其为“古代的黑格尔”。《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著作。正是在这部著作中,亚里士多德通过论述本体与本质、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等范畴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本体”学说,建立起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对后来的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出生在希腊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基拉。当时,色雷斯已经处于马其顿的统治之下。其父尼科马可是马其顿国王腓力普的御医。青年的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就读,前后达20年之久。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到小亚细亚的爱索斯讲学,开始自己的独立的学术活动。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腓力普的邀请,去担任其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6年,腓力普被刺身亡,亚历山大继承王位,迅速平定希腊等地的叛乱,又挥师向东远征,先后征服小亚细亚、腓尼基、埃及、波斯和印度,建立起了跨欧、非、亚三洲的大帝国。公元前334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建立起自己的学校,即吕克昂学园。据说,他常常在这里的林荫道上和学生一起散步,同时讨论学问,他的学派因此被称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突然逝世,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被指控不敬神,于是不得不逃到优卑亚岛的卡尔西斯避难,次年在那里去世,享年63岁。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当时自然与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所有领域,包括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有《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工具论》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公元前60年至前50年,由吕克昂学园的第11代继承人安德尼珂编订起来,从而得以流传于世。在编订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安德尼珂把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著作编在一起,取名《物理学》,又把一些杂乱的讨论抽象问题的文章编在《物理学》之后,取名为《物理学以后诸篇》。“形而上学”的原意就是“在物理学之后”。此书传到中国后,曾被译作《玄学》,意在表明书的内容和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有相似之处,都以超感性、非经验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又由于《易经-系辞》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意思是,在有形体的东西之上的,凭感官不能感知的东西叫做“道”,而有形体的、凭感官可感知的东西叫做“器”。据此,严复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因此,这里的“形而上学”也就是哲学本体论的意思,与黑格尔或马克思所说的作为辩证法对立面的形而上学是不一样的。
现存的《形而上学》一书共有14卷。由于它不是一部由亚里士多德本人在有计划的情况下写成的系统著作,而是由后人将一些内容相近的文稿集中在一起编辑而成的,因而各卷之间甚至同一卷中的章节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甚至还有不少重复和矛盾。对于《形而上学》一书的结构,古代的注释家已提出不同的解释,经近代德国学者的研究,大体认为:第1、3、4、6卷为第一组,第7、8、9卷为第二组,第10、13、14卷为第三组,它们构成《形而上学》基干;而剩下的第2、5、11、12卷则是插进去的。
第一组的4卷是总论,主要研究哲学的性质、对象和范围。其中第1卷是全书的序言,先讨论哲学的形成和性质,进而评介前人关于“本原”问题的看法。第3卷提出哲学应该研究的10多个问题,如个别与一般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全书的基本内容。第4、6卷涉及哲学的对象和范围,将哲学分为第一哲学和第二哲学,第一哲学研究存在本身及其固有的属性,还研究表述存在的最一般的范畴以及各门学科都要遵循的一般公理,如矛盾律和排中律等。
第二组的3卷主要是关于“本体”(或实体)的学说。这是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思想的集中表述,是全书的中心内容,堪称核心卷。他认为,“存在”的中心范畴就是“本体”,其他范畴是表述本体的。本体是与一切事物相关的“本原”。但在他对“本体”的进一步论述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他的动摇性:他有时认为“本体”是独立存在的个别事物,有时将“本体”视为普遍本质。亚里士多德还提出“形式与质料”学说和“潜能与现实”学说,它们和本体学说一起构成其哲学体系的三大理论。
形而上学导读 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2)
第三组中的13、14卷是对柏拉图及其学派将数和理念看做是独立存在的实体的观点进行驳斥。第10卷是从一般理论出发,论述“一”与“多”等最一般的数量范畴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进而说明各种对立范畴与相反范畴之间的关系。
第2、5、11、12卷仍然是讨论哲学上的问题。第2卷像是另一篇哲学导言的残篇。第5卷列举和解释了30个哲学范畴,被称作“哲学辞典”,可能是亚里士多德早期的论著。第11卷由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组成,前8节是3、4、6卷的内容摘要,像是讲授提纲,后5节是《物理学》书中的一些章节的摘要。第12卷,一般认为是亚里士多德较早写成的一篇独立的论文,后来加进去有关天文学等方面的几个片段。这一卷,亚里士多德从运动的源泉出发,探讨可感觉实体和永恒不动实体的问题。他认为,永恒不动的、不可感觉的实体是万物运动的第一推动者,即纯粹的“隐得莱希”,这就是“神”。这部分被看做是亚里士多德的神学。
下面,我们结合国内有关权威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形而上学》的核心思想作简要介绍:
本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在《形而上学》的第7、8、9卷,亚里士多德对本体、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使他在《范畴篇》中的本体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曾经将本体和其他范畴——性质、数量、关系等区分开来,认为只有本体是主体,是其他一切属性(即其他九个范畴)的载体,其他范畴都是属于本体的,是本体的性质、本体的数量……所以本体是最后的主体(或基质)。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其他范畴都不能离开本体而存在,但是本体却可以离开其他范畴而独立存在,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本体的“分离性”特征。当然,亚里士多德这里所说的本体可以和其他范畴分离,并不是说本体可以根本不具有任何性质、任何数量等等,可以根本没有任何属性,他的意思是本体可以不具有这种属性而具有那种属性。比如,“白”总是某种本体的颜色,它不能离开本体而独立存在;而本体如苏格拉底这个人,他可以是白的,也可以不是白的;他可以从原来的白变为后来的不白。属性可以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而本体不变。本体是“变中的不变”。这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本体具有分离性的意义。
本体既然是分离的,它就是可以一个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是“这一个”;其他范畴都只能表示本体是“如此这样的”,只有本体才是“这一个”。所以,“个体性”是本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亚里士多德根据本体的这些特征明确指出,具体的个别事物是“第一本体”,此外,具体的“属”和“种”也是本体,但它们是“第二本体”。比如,“苏格拉底”是第一本体,作为苏格拉底的属“人”和种“动物”就是第二本体。
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又重新提起《范畴篇》中提到的那几个特征来讨论本体问题,但得出和《范畴篇》完全不同的结论。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以《范畴篇》中提出的“最后的主体(基质)”作为本体的特征,那就不能说具体事物是最后的主体,因为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质料才是基质。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将具体事物中的一切形式、一切规定性都剥掉,最后剩下的就是质料。比如,将一个具体事物的一切属性都去掉,它便只是一个占有空间的,即有长、宽、高的物体,再将长、宽、高去掉,它就成为一个空无所是的、没有任何规定性的质料。既然质料是什么规定性都没有的空洞抽象的东西,又怎么能说它是第一本体呢?所以,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他在《范畴篇》中所说的本体的另外两个特征,即分离性和个体性。如果用这两个标准来衡量,则形式和具体事物(它是由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的)才能有这两种性质,所以,它们比质料更是本体。但如果我们在形式和具体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它们中的哪一个本体性更大呢?从表面上看,具体事物无疑具有分离性和个体性,但问题是,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它的分离性和个体性不是来自质料,而是来自形式。或者,用亚里士多德更严格的说法,质料只是潜能,只是有分离性和个体性的可能性,形式才具有现实性,是形式使质料的潜在的分离性和个体性成为现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现实先于潜能,形式先于质料,当然也先于具体事物(因为具体事物中也包含潜能)。这样,第一本体的位置只能给予形式,而不能给予具体事物。这样《范畴篇》中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含义就发生变化,主次关系正好颠倒。
形而上学导读 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3)
另外,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本体的主要意义就是本质,因而探讨本体主要就是探究事物的本质。他认为,我们要认识一个事物,不但要认识它是如此这般的东西,而且还要问它为什么是这样的东西,它之所以是这样的东西是由什么决定的?这就是本质问题。当然,在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本质的思想中,存在一个很大的偏见,他认为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形式,而把质料完全排除在本质之外。比如,他认为,一个环的本质在于它的圆形,至于它的质料是铜还是木,是与环的本质无关的。一个人的本质只在于他是“两足动物”,而与组成他的血、肉等质料无关。
“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在研究“本体是什么”的问题时,都是企图探求事物生灭变化的根本原因。他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因说”,认为事物生灭变化归根到底不外乎四个根本原因:质料因、形式因、运动因和目的因。一个事物的形成首先必须有一定的质料,例如铜像是用铜制成的,银碗是用银制成的,没有铜和银就造不成铜像和银碗,这就是质料因。但是,只有质料还造不成东西,一个事物之所以为一个事物,都有它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否则世界万物就会混沌一团,没有界限,没有区别,也谈不上生灭变化,这就是形式因。事物的生灭变化,还需要一种力量作为促使它生灭变化的最初源泉,就好像制造品需要有制造者来制造它一样,这就是运动因。最后,任何一件事物,它之所以这样还必须有一定的目的,例如散步的目的在于健康,这就是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运用“四因说”对先前的希腊哲学进行考评,他指出先前的希腊哲学家都在寻求世界的本原和原因,但他们都未研究全部存在的全部的本质性原因,因而常常以偏概全,将部分原因、次要原因说成是全部原因、首要原因。如泰勒士所说的水,阿那克西美尼所说的气,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火,恩培多克勒的元素,都是只用质料因来说明本原;恩培多克勒的爱与争、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则是从元素外寻求动力因;毕达哥拉斯将万物的原理归结为数,是将次要的数量属性夸大为本体;爱尼亚学派说的“存在”和“一”,是脱离现实的抽象的、空泛的规定;而柏拉图学派在可感的现实世界之外设立作为本质原因的“理念”不仅有把世界二重化的危险,而且存在诸多困难和矛盾。
3形式和质料学说
亚里士多德在提出“四因说”后,又进一步把形式因、运动因和目的因归结在一起总称为“形式”,因为在他看来,形式、动力、目的这三种原因常常合而为一。这样,形式和质料是结合在个体事物中的两个方面,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形成事物。例如,一尊铜像,是由铜的质料和像的形状结合而成的统一的整体。质料是形成世界万物最基本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称之为“底层”或“基质”,金、木、水、火、砖、瓦、石等,都是这样的东西,世界万物就是由这些东西构成的。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形式和质料的区别具有相对性,一个个别物体是形式或质料,是由它和其他事物的具体关系决定的。例如,对于土来说,砖是形式,但对于房屋来说它又是质料。
不过,尽管亚里士多德认为个别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但形式和质料并不处于同等地位。在他看来,质料不具有独立性和个别性,它只是事物生灭变化所必须假定的东西。事物之所以形成不是决定于质料,而是决定于形式。形式是事物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是事物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认为,有所谓脱离开任何质料的纯粹形式和所谓脱离开任何形式的纯粹质料。但他认为,纯粹质料只是一种逻辑假设,不是现实的存在,而纯粹的形式却是实际存在着的。人的理性灵魂,是这种形式,而“神”更是这种形式。神是感觉不到的永恒的本体,它是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最高原因,一切形式的最高形式。因而,他宣称,以研究本体为主要对象的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实际上也是神学。
形而上学导读 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4)
4潜能和现实学说
亚里士多德还在他的潜能和现实学说中进一步阐述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他把质料和形式说成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并用它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他认为质料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不确定的东西,它还不是现实,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只有当它与形式结合起来,形式给予它以一定的性质,它才成为现实。比如,砖瓦木石在未造成房屋以前,它们只有造成房屋的可能,只有在它们被造成房屋的时候,表现出房屋的形式后,它们才从造成房屋的可能性变为造成房屋的现实。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就是质料形式化、质料和形式统一起来的过程,或者说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
不过,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把质料看作消极被动的东西,把形式看作积极能动的东西,认为在质料形式化的运动过程中,引起运动的原因不在质料自身而在形式之中。他把运动的完成称做“隐得来希”,“隐得来希”是运动的结果,运动的目的。这个目的不仅在运动的最后,而且在运动的开始时就存在于事物之中,是推动事物向前运动的最初原因。事物向前运动的目的总是要使自己得到完善,这种逐步完善的结果最后必然要达到一个最大的完善。这个最大的完善,就是神。因此,神是整个世界的“隐得来希”,是推动整个世界运动的“第一推动者”。因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整个世界运动的结果就是一个以神为最后目的的目的论等级体系。
在西方哲学史上,“本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将本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加以分析并进行论证的,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人。从古希腊哲学始祖泰勒士提出“本原”以后,无论是唯物论哲学家所讲的物质性元素,还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讲的“数”,或爱尼亚学派巴门尼德所讲的“存在”,一直到柏拉图所讲的“理念”,实际上都是讲本体。但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把握住本体这个概念,还不能把本体与性质、数量、关系等其他范畴区分开来,常将它们混淆在一起,由此出现不少混乱。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首次把本体和其他范畴区分开来,并在《形而上学》中对本体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建立起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本体论,从而也在哲学史上确立起亚里士多德作为本体论哲学奠基人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本体学说,对后世哲学的影响深远。在17世纪的欧洲哲学中,关于本体的形而上学几乎达到鼎盛状态,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哲学家都讨论本体问题,如笛卡儿、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贝克莱、休谟等人,都承认或设定某种形式的本体(实体)。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非常推崇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在论述诸范畴之间关系时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20世纪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也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可见,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所形成的哲学问题,一直是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
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首次使用概念、范畴的体系来表述哲学思想,即用哲学形式来讲哲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哲学家对其哲学思想的表述或用诗歌、格言,或用对话的形式,只有到亚里士多德才使用一系列含义明确的概念、范畴来表述自己的哲学思想,这是哲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努力的开端。时至今日,亚里士多德探讨本体问题所形成的形式与质料、种与属、潜能与现实、本体与性质、偶然与本质等范畴,仍然是哲学常用的概念和术语。
另外,《形而上学》对哲学史的研究也有重要贡献。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对先前的哲学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这种总结不是先前哲学材料的综述,而是以其“四因说”为指导,对先前哲学进行理论上的概括,是以认识史的眼光来看哲学的,因而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史。
这部西方哲学史上的“开山之作”,无疑是后学者研习哲学所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门槛。但无论是从哲学本身所固有的艰涩和刻板的特性,还是从亚里士多德所生活的年代已经距离我们太为遥远以及由此导致的用语规范的差别等各个方面来看,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形而上学》一书中的真理,尽可能地避免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误读并非易事。因此,把这些深奥的哲学原理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表述出来,使它具有更多的受众,将这一哲学史上十分珍贵的思想财富运送到尽可能多的人的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便有了这本通俗本的《形而上学》。
该书在篇章结构上除对个别小节做了合并或改动之外,基本上保持了和原书的一致。这种个别地方所做的处理也是为了调整原书存在的某些结构散乱的问题,以获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效果。在专业术语方面,我们尽量采取原书的用语,仅对个别难以理解的语言,如其他译本所用的“所以是的是”等用具体常用的语言替换。因本书相对于原书来说,要相对简化些,所以,我们在编译中特别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做了重点和非重点的分析,重点内容相较于非重点内容多着以笔墨,如对于四因,即质料因、运动因、形式因、目的因的探讨在本书中一般都予以详细介绍。
不论是翻译还是改编,或多或少难免会产生误读误改,加之编译者本人的水平有限,因此,尽管本书在编译的过程中已经在尽可能地避免疏漏和不当,但相信仍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杨玉成张维
形而上学智慧是关于本原与原因的科学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类通常使用感觉来认识事物,而在诸多感觉之中,视觉最受青睐。因为通过观看,我们能够辨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动物也有感觉,有些动物甚至还能从感觉中获取记忆,这就使得它们比其他动物要显得更为聪明一些。但所有的动物,包括那些更为聪明的动物,都因为没有经验的获得而无法与人类相比。人类凭借记忆的多次积累而形成经验,并将经验转化为科学和技术,他们是唯一有着技术和推理的群体。
经验和技术在实践中的区别从表面上看似乎并不明显。但事实上,经验是一种个别知识,技术则是一种普遍知识。知识和技能更适合归属于技术的范畴而非经验的范畴。那些有技术的人要比那些有经验的人更有智慧,因为他们不仅知道事物的所然,还知道事物的所以然,即原因。而那些有经验的人却只知道事物的所然,而不知道事物的所以然。知其所以然者能教授他人,不知其所以然者则不能教授他人。所以,技术比经验更像是一门科学。此外,我们还不能把感觉当做智慧。尽管对个别事物的认识不得不通过感觉,但感官并不能告诉我们事物的原因,如它只能告诉我们火是热的,却不能说明火为什么是热的。
那些发明了技术的人之所以能够得到世人的称羡,不仅是因为这些发明有实用价值,更是因为发明人聪慧过人。而在众多的发明之中,不以实用为目的的发明,如只是为人们提供快乐的发明要比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发明更有智慧,而既不为生活所必需,也不以娱乐为目的的知识,如数学,其智慧又远在前两者之上。
那到底什么才是智慧呢?结合之前的分析,即有经验的人比有感觉的人更有智慧,有技术的人比有经验的人更有智慧,思辨科学比创制科学更有智慧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关于某些本原与原因的知识就是智慧。
形而上学哲学的性质
智慧是关于什么原因、什么本原的科学,是哲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对智慧之人的理解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怎样的人才算是有智慧?我们认为,智慧之人几乎无所不知,即使是那些常人不易了解的事物,他们也知道。他们能够向他人准确地传授各种原因;以科学本身而不是以其应用为目的而从事着研究。并且智慧之人应该能够主动作为,发号施令,而智慧不如他的人则应该服从于他。
智慧之人何以能做到上述诸点?只有了解事物背后的全部依据,尤其是那些常人往往不易探究到的决定事物本质的最原始和最初的原因,他才能具有最全面的知识;也只有关于个别事物原因探讨的思辨科学,才更适宜拿来传授;也只有以最值得研究的最初原因为对象的科学才是最高科学,它在各种科学中居于最主导的地位,对其他科学有着指导意义。
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科学,它是关于事物最初本原和原因的科学,属于思辨科学的范畴。
哲学研究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万象的思考——日月生辉、斗转星移、万物存灭等,它们在让人类感到神秘的同时激发了他们为摆脱无知的探索。这种对于哲理的探索,显然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纯粹的求知。因此,哲学当之无愧的是各门科学中唯一的为学术自身而存在的科学。
哲学是各种科学中最为神圣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即万物的最初原因与神相关,因为神作为万物各种原因的起点已经是世所公认,而且只有神才掌握最多的这类知识。其他科学和哲学相比的确更为实用,但任何科学都不如哲学神圣。
形而上学早期哲学家关于事物原因的探索
对于事物的认识开始于对于事物原因的认识。原因有四种:一是本因,即形式或本质意义下的实体;二是物因,即质料和载体;三是动因,即事物运动及变化的来源;四是极因,即事物生成与运动变化的目的。以前的哲学家也曾经谈到过某些本原和原因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发。
早期的哲学家们大都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以质料为形式的。无论事物的表面发生何种变化,它的本性是永远存在并保持不变的。但在这种本原的表现形式和具体数量上,他们又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这类学说的创始者泰勒士说这种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美尼与第欧根尼则认为气先于水,它才是最高的本原;而迈特庞图的希波索斯和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火是万物之原;恩培多克勒则主张土、水、气、火是万物之原。克拉佐门的阿那克萨戈拉则认为本原是无限的。
从他们的观点来看,似乎万物的原因只有在质料形式下才可称为原因。但这一原因并不能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木材不能自己变成床,青铜不能自己制造成型,载体自身不可能造成自身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探索另一种本原,即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原因。
形而上学另外一些关于本原的观点
巴门尼德和赫西俄德认为,情爱及欲望是现存万物本原。恩培多克勒则把友爱与争斗当做本原,以此来解释自然中存在着的美与丑、善与恶等对立的事物。但这些人似乎并未注意到质料因和动因之外的其他原因,而且即使对于这两种原因,他们似乎也并不能很清楚地予以阐释,就连他们自己都几乎不用或者很少使用他们的原理。在这些人当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恩培多克勒,他首次把二分法引入了原因理论,即运动的本原不是一个,而是彼此相对立的两个。此外,他的关于质料形式有四种的观点也是前所未有的,而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认为,充实和虚空,即存在和非存在才是事物的本原。差别也是事物的原因,这些差别有三种,分别是形状、次序和位置。
形而上学以数学为基础的本原论
素以数学领先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所有事物的本质和偶性都是由数塑造出来的,数是自然万物之源,万物也都可以用数来说明,数的要素就是万物的要素。全宇宙也是一个数,宇宙的各部分在数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秩序。在他们看来,数才是事物的本原、质料或偶性。而数自己也有它的元素,数的元素就是偶和奇。
他们当中还有些人则将此观点延伸开来,认为本原有十对,依次为:有限对无限,奇数对偶数,一对多,右对左,雌对雄,静对动,直对曲,明对暗,善对恶,正方对长方。阿尔克迈翁的观点也与此类似。在他那里,事物都是成对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如白与黑,甘与苦,善与恶,大与小。与毕达哥拉斯学派不同的是,他所谓的这些相反的东西相对随意些,不像毕达哥拉斯学派那样有确定的数目与内容。
我们所能从这些思想家的观点中获得的也就这么多了,即存在物的本原是相反的,甚至对于这些相反的本原都是些什么,这些思想家们都给了详尽的阐释。但他们却始终没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他们所谓的本原和我们所要探究的原因如何才能联系起来。
上述这些观点与旧观点中的“自然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说法如出一辙。但也有些人把宇宙的构成元素看成是单一的,这个“一”在他们那里是一种不发生变化和运动的存在。至于这个“一”究竟是什么,他们的说法又发生了分歧:巴门尼德所谓的“一”是原理的一,麦里梭所谓的“一”则是质料的一,克塞诺芬所谓的“一”就是神。这些人当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巴门尼德的观点。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相比显得无足轻重,甚至毫无意义,所以断言存在就是一,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他还提出了两种原因和两个本原,即热与冷,也可以说是火与土。他把热归属于存在,冷归属于非存在。
在此我们可以先总结一下这些古代哲学家们关于事物原因的探索。从一开始,人们就将有形体的东西,如水、火等当做事物的本原,尽管在有形体是一个还是多个上面,大家存在分歧,但都认同这些本原的存在形式是质料。一些人还在这种物因之外又举出了动因,即事物发生运动或变化的原因,这部分人中有的说动因只有一种,有的说动因有两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讨论也曾涉及物因和动因,但他们在此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他们认为有限与无限不是火或地或类似元素的本性,无限与“一”正是他们所谓事物的原因,而这就是数成为万物之本原的根据。
形而上学柏拉图关于事物原因的观点
柏拉图的哲学在大体上与这些思想家比较接近,但又有着自己的特点。他赞同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即一切感性事物,也就是可感觉事物永远处在流变之中,而且想要认识这些事物是不可能的。柏拉图借鉴了苏格拉底关于用定义来解释事物的观点,但又反对将定义用于普遍事物。他认为,由于感性事物处在不断变动之中,不可能有一个永远适用于它的定义,因而定义是关于非感性事物的,而不是关于感性事物的。而这些非感性的东西在他那里被称为“理念”,那些感性的东西则需要用理念来解释说明。柏拉图用“分有”这个词来解释和理念同名的事物的存在。
他还说,在感性事物与形式以外,还有数学对象。数学对象具有居间性,它们和感性事物不同,因为它们是永恒不变的;它们和形式也不同,因为形式是单一的,而数学对象则不是单一的,而是数量众多的,且其相互之间往往类似。
形式既然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原因,那么形式的构成元素也就是一切事物的构成元素。从质料的意义上来讲,大与小是其本原;从实体的意义上来讲,一则是其本原。他同意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的一是实体,也同意他们所说的数是一切事物的原因。但他也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即他认为无限不是单一的,它是由一个双数,即大与小构成的。此外,他还认为数离开感性事物而独立存在,这也与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事物就是数的观点不同。他将一与数从事物中分离出去,又引入了形式来解释。他还认为,双数也是一种实体,是各种数目据以产生的基础。但这一理论并不令人信服。因为根据他的观点,形式是一次生成,而单一的质料却通过多次制作才能完成。众所周知,一个质料只能制成一张桌子,而根据桌子的样式却可以制作出许多桌子来。
柏拉图显然只讨论了两种原因:事物是什么方面的原因,即事物的形式因;事物在质料方面的原因,即事物的质料因。质料因是就事物的载体角度而言的,形式因则是以质料因为依托,描述感性事物。他所采用的形式是一对,即大和小。他还像他的前辈,如恩培多克勒与阿那克萨戈拉一样,把善和恶的原因归结为两种。
形而上学各家观点小结
以上就是前人关于事物本原或原因的探索,从中我们发现,所有这些关于事物本原或原因的探索都没有超出我们在物理学中的相关讨论而有所创意。他们中有的人把质料作为事物的本原,但对这些质料是什么又各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主张质料只有一种,有的人则认为不止一种;有的人认为是有形体,有的人则认为是无形体,如柏拉图所谓的“大与小”,意大利学派所谓的“无限”,恩培多克勒所谓的“四元素”(火、地、水、气),阿那克萨戈拉所谓的同素体的无限。有的人主张气、火、水中的一种为主要元素,另一些人则把某种比火密,比气疏的东西作为主要元素。
上述这些思想家只把握了这一个原因,而另外一些人则提到了动因,即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原因,例如有人把友爱与争斗,或理性,或情爱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有人把存在和一视为实体的原因,但事物却又并非因为它而产生存在。但对于事物何以是这个样子的原因,没有人做过清楚的说明。
所有这些思想家关于原因的论述都证明了我们对原因的分析是正确的,同时表明探索事物原因或本原都需要借用诸如此类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考察各家的观点以及他们在事物本原问题上的态度和所可能产生的疑问。
形而上学各家观点评述(1)
我们首先来看那些把事物的原因只归结为一种的观点。主张宇宙的唯一原因是某种质料,而这种质料又专指有形体的实体,这显然是误入歧途了。因为他们无视事实上存在着的无形体事物的元素而只讲有形体事物的元素。他们也关注事物生成、存在和消灭的原因,却只是从事物本性的角度试图予以阐释,却未从根本上涉及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真正原因。此外,他们在探究事物的原因时也并不涉及事物的本体。他们还轻率地将除了土以外的单纯实体都当做事物的本原,却并不探究火、水、地、气是如何互相生成的,而它们的相互生成关系恰恰就是决定事物先后的重要决定因素。
人们一般认为,事物是由最基本的元素物质合并构成的,而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应是属于实体中精细的微粒。基于这种观点,除了土这一明显颗粒太粗的质料不曾被当做事物的唯一元素之外,其他三种元素——火、水、气,则都有人主张其为唯一元素。但根据上述主张,那些认为地、水、气以及某种比气浓比水稀的物质为唯一元素的说法,都不如主张火是唯一元素的说法正确。但如果说物质的本性是在其生成之后产生的话,那么和上述观点相反的说法才算是正确,即应该是水的形成先于气,地的形成先于水。以上就是主张一种元素是事物原因的观点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而主张多种元素是事物原因的观点也是存在问题的。以恩培多克勒认为事物具有四种实体原因为例,这样的观点同样存在问题。如我们所见,事物处在互生互成当中,火并不永远都是火,土也并不永远都是土。至于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原因无论是归结为一个还是两个原因,都不具有说服力。按照他的论点,冷不生热,热不生冷,也就是说冷生热、热生冷的质变是不可能产生的。如果认为变化是可以产生的,就必须承认事物本身还具有与其本性正好相反的性质,如它能成火也能成水,而对于这一点,恩培多克勒是不承认的。
阿那克萨戈拉的观点中也有关于两种元素的认识。但他所说的一切事物,在最初时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显然是荒谬的,因为这并不合乎事物的本性。而且,根据这一观点,各种偶性都可从本体中分离出来,但如果真没有什么偶性可以从本体中分离出来,那么现存的本体似乎也就不是什么存在物了。他还说,除了理性,所有的物质都混杂。可见,他主张本原是一种单纯干净而未经混杂的东西。但在有关论证上他却显得力不从心,无法说服他人。
这些思想家所探讨的只是关于生成、消灭及运动的理论。接下来我们来重点关注那些考察全部存在的思想家们,他们的研究涉及可感觉事物和不可感觉事物,其中的对错是非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论及了本原和元素,但与自然哲学家们的论述并不相同,因为他们所研究的数学对象除了天文事物以外,都是没有运动的事物。毕达哥拉斯学派讨论与探索的涉及物质宇宙的各种问题,如有关天的生成及其各部分构成,还有它的活动和演变。他们所谓的天包含着所有可感觉事物,在这一点上似乎与自然哲学家们并无区别,但他们所分析出来的本原与原因却可以导向更高境界的存在。而且他们也没有告诉我们,世上如果只有有限与无限、奇数与偶数,运动又是如何发生的?而没有运动,生成和消灭又如何可能?宇宙间的天体又如何能按照现在的轨迹运行?大小如果真如他们所说是由这些东西构成的,那么物体为什么会有轻重的差别?根据他们的论点,可感觉事物与数学对象并无不同,因此他们对于火、土或类似实体避而不谈。此外,他们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数与数的偶性是一切存在事物的原因,是一切天体现象的原因;为什么世界只能按照他们所说的那些数来组合,而不是其他数等许多问题。柏拉图说存在其他数,并认为数是大小,同时也是大小的原因。他还把数区分为理性的数和可感觉的数,其中理性的数是原因。
我们再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把理念作为事物原因的人。首先,他们试图通过引入与各种事物数目相等的理念来说明事物的原因。这就好像一个人要清点事物,却觉得事物还少,不好点数,等到事物多了,他才来点数一样。因为形式在数目上等于或至少不少于事物。这些思想家们在对事物试图作出说明时,脱离了事物本身而变成了对事物形式的说明而非事物的说明。它们和事物同名并且在事物之外,是在众多之上的一,无论这众多是现实世界的,还是永恒的。
其次,用以证明形式存在的各个方法中没有一个足以令人信服。依照形式的原则,一切可以成为科学对象的事物,都具有相应的形式。依照单一在众多之上的论点,即使是不存在的事物,也有它的形式。总之,有关形式的各种论点,强化了形式而抹杀了事物的存在,而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关心事物的存在。关于形式的其他结论,也与许多基本原则是矛盾的。
形而上学各家观点评述(2)
再次,依据形式的说法,不但实体的事物有形式,非实体的事物也都有形式。但依据形式的其他有关主张,假如形式可以被“分有”,就应该只有实体才有形式。如果说理念的形式和分有物的形式相同,那么一定会有某些性质也是它们所共有的。
形式既不使事物发生运动,也不使之发生变化,那么它对于世上可感觉事物(无论是永恒的或随时生灭的)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它对于认识事物和事物本身的存在都没有任何帮助。但如果形式真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那它就可以被认为是原因,如“白”加入某物之中使得该物具有“白性”。但这种阿那克萨哥拉、优多克索及他人应用过的观点,在很多方面是说不通的。这种观点说一切事物来自形式,形式就是事物存在的模式,其他事物分有它们,都不过是一些没有根据的比喻和假想而已。事实上,即使没有形式作为蓝本让事物照抄,事物也会生成和存在。同一事物又可以有几个模式,也可以有几个形式。此外,形式不仅是可感觉事物的模式,而且也是其自身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蓝本和抄本可能是同一的。另外,实体脱离以它为实体的东西而存在似乎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可以脱离,那么形式怎么能够成为那些东西的实体呢?尽管有许多形式存在,但分有者不可能自行生成,其间必须有个发动者来起作用。
再次,如果把形式当做数,那么它们如何能够成为原因?因为现存事物是不同的数吗?例如为什么数是存在物的原因?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永恒的事物与不永恒的事物并无差别?假如此间的东西是数的比例,那么自然要有一种数将其作为自己比例的东西,如果这种东西就是质料的话,那么数本身将成为某些事物对某些事物的比例,就不再是单纯的数了。由此,也就不可能有任何形式是数。
再次,如果一个数可以由几个数共同构成,那么一个形式又是怎样由几个形式构成的?如果说一个数,如一万,并不由几个数组成而是由构成数的许多单元组成,那这些单元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而如果这些单元归属于同一种类型,则会由之推导出许多荒谬的结论;而如果不是同类的,又该如何区分?有关这方面的论证显然不够,且与有关单元的规则矛盾。
再次,为了说明他们的原理,他们必须建立另一类数,即所谓的“居间者”。这居间者的本原是什么,它们何以能够成为现存事物与形式的数的居间者,则将又是问题。还有,构成双数的每个基数都应该在双数之前就已经存在,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形而上学各家观点评述(3)
再次,数为什么可以合在一起变成一?单位如果有多种,那么就该对各种单位予以分别明晰,无论他们所说的是四种元素还是两种元素,而不应再去管是否有共同元素,即物体的存在。如果真有由相同元素构成的物体,数将不再是实体。且如果有一个作为本原的“一”存在,那么“一”还必须具有多种意义。
如果要将实物抽象为本原时,我们会用“长与短”(或“大与小”)来形容线,用“宽与窄”来形容面,用“高和低”来形容体。但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让平面包含线,立体包含面或线呢?因为宽、窄与高、低是不同类的。此外,线段如何能包含点也是一个问题。柏拉图曾否定有点,只承认线段有一个开始之点。但显然点是一定存在的。
在寻求事物的原因的研究上,我们的前人并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他们不能解释他们所说的那些实体何以会成为事物的实体;他们所谓的“分有”也并无价值;他们所提及的形式事实上也很难将其归为原因;可以说,他们所给出的原因中并无真正的事物的本原。
有人把作为载体的实体当做一种数学性的质料,但这种质料实则并非质料本身,而是实体或质料的范畴和种属差异。根据他们的观点,形式应当随事物在运动,否则事物的运动将无从解释。而这些都毁掉了在此之前关于自然的全部研究。根据他们的分析前提,我们也得不出他们的关于宇宙万物是一的结论。与数相关的线、面、体的存在形式及意义,也并未获得说明。
总之,前人对于事物原因的探索似乎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对多种意义不加以区别,就去寻找事物的构成元素。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了解到宇宙万物的构成要素。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切事物的要素呢?很明显,我们不可能先知而后学。但我们可以通过证明或定义,部分或全部地运用潜在的知识,以帮助我们掌握新的知识。
另外,如果没有具备相应的感觉,我们怎能认识各种感性事物?如果组成一切事物的元素能够被感觉到,那么我们应该就能认识一切事物。
前人们似乎都在寻求我们在《物理学》中所讲过的各种原因,但他们的研究是模糊的——有些像是说到了,又像是全没说到。这也难怪,哲学在起步之初难免要对一切含糊其辞。对这些观点进行总结,列举并评析它们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之后的论证也许会有所帮助。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