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一名副校长的请示可不可以不让一名学生上高中

&|&&|&&|&&|&&|&&|&
无锡初中校长可推荐学生上高中
本报讯(记者 陈瑞昌 特约通讯员 高群)记者从江苏省无锡市近日召开的教育工作会上获悉,该市将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考试科目从7门减少到5门以下,考试时间从3天缩短为2天。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在讲话中表示,要改革中考内容和招录办法,大幅度减少升学考试科目、缩短升学考试时间。通过中考中招制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支持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和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据悉,该市将减少中考科目,适度增加合卷、开卷考试科目;加大中考考查科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中招中的权重,支持招生学校对学生考查科目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等设置个性化要求。该市提出,市区热门普通高中计划内招生指标的分配比例2012年要提高到60%以上,2013年起提高到不低于70%,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指标分配办法,新增部分分配指标向素质教育成果显著的初中倾斜。允许市区热门普通高中按照年度招生计划15%的比例,自主招收优秀生和特长生。初中校长可以根据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特长,推荐本校优秀学生和特长生升入热门普通高中,推荐总比例控制在本校毕业生总数的2%。该市还将在完全中学实行初中毕业生直升高中的改革试点,同时支持民办高中根据学校实际办学能力科学确定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该市将实行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在充分满足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招生学校自主确定录取标准,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查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自主录取新生。记者了解到,在现行中考网上阅卷的基础上,无锡市将从2011年起启动实施网上报名、网上录取工作,增加招生录取工作透明度,更有效地接受社会监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最热万象VIP朱益民:一个不愿妥协、不让学生“读死书”的校长_新浪无锡教育_新浪无锡
朱益民:一个不愿妥协、不让学生读死书的校长
  朱益民,现任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
  “百年老校”“传统名校”“重点高中”……当数个标签贴在同一所中学身上时,意味着什么?在多数人的眼中,这一类学校可能是保守的,是崇尚“时间加汗水”式的教育。
  但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简称“梅村高中”)绝对是个例外。拥有100多年的历史,培养出无数“大腕”,名列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梅村高中实实在在是一所传统名校。但进入这所学校你会发现,与许多紧张备考的传统高中不同的是,哪怕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他们也会经常活跃在运动场上,踢球游泳,悠然自得;他们绝对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很少加班加点。他们精力充沛,该吃便吃,该睡便睡,该玩便玩。
  这所有些与众不同的高中,有一名与众不同的校长——朱益民。她曾走过多所学校,却始终践行着心中朴素的教育观与学生观——学生进学校,就要“四个好”:吃得好、睡得好、锻炼得好、学得好。
  这样做,朱益民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她始终不愿意妥协。她说,学校若能培养这样一批“四好青年”,便是一所有自己特色的学校,而这也正是她心中理想的教育之路。
  不想当教师的人
  尽管刻意把“学得好”放在“四好”的最末一位,但朱益民一路走来,所带的班级、所掌管的学校,成绩却从未滑坡——在她任职梅村高中校长的3年多时间里,高考升学率步步高升,让一度光芒暗淡的梅村高中重现辉煌,令人刮目相看。
  但朱益民总是对班主任说,别总是与孩子们谈成绩,多与他们去聊聊: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如何去实现?
  这似乎与朱益民与生俱来的气质相关:爱想、敢干,不拘一格;也与她的经历有关——高中毕业那会儿,朱益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想当教师,就想当一名律师。”朱益民说,那时候,在她心中,成天对着学生讲课,该是一件多么枯燥的事情!在阴差阳错地拿到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她痛哭了一场。仍不死心的朱益民听说政教系的毕业生不用当教师,便选择来到了政教系。哪知毕业后,她还是被分配到南通市第一中学当政治教师。
  朱益民曾经想过放弃报到,但国家有规定:若不报到,5年之内任何单位不能接收。“去就去吧!”抱着这样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态度,朱益民最终选择踏进学校之门,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只是,朱益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曾经不想从事的职业,却从此成为她一辈子经营的事业,与她血脉相融,再也分不开。多年后,曾有不少走出教育界、换一种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机会,她都一一放弃了。
  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真正上课后才知道,自己其实蛮适合教师这个职业的。”朱益民笑着说,没想到自己在讲台上讲着讲着,干劲越来越足,也越来越开心。
  同校一些教师与孩子听了朱益民的课,兴奋地说,新老师上课上得真好。有一天,校长悄悄告诉她,许多学生原来不喜欢政治课,现在却因你的课而喜欢了!这些有意无意传到朱益民耳中的评价,让她高兴不已,尝到了教学甜头的她说,“可能我的个性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加上语言表达也不错,而且爱与孩子打交道,所以大家比较认可我。”
  既然做教师,那就好好做。从一开始就担任班主任的朱益民,决心在教师这个岗位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个性使然,朱益民不想将孩子们压抑在教室这个单一的空间里,只顾埋头苦学。只要有机会,朱益民便组织学生举行各种辩论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带着他们走出学校,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到野外春秋游——哪怕自己找车、找旅行社。许多时候,她都是亲自上任,担任指导员、教练、生活导师等多重角色。
  “让孩子们变动生活活泼,在公众场合发言不怯场,勇于承担责任,懂得担当,这是我简单的想法。”朱益民说,这一理念一直贯穿着她在不同学校担任教师、团委书记、教导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等各种职务的全过程。
  在南通一中“风风火火”地干了5年之后,因为家庭原因,朱益民不得不转岗去无锡任教。临行前的一个晚上,十几个孩子找到她家,一个个哭得泪眼婆娑,待到晚上11点多还不肯离去。学生们说,在他们心里,那个叫朱益民的老师,在短短几年里,给了他们太多难忘的回忆。
  让每个学生都有“梅中气质”
  “南通也好,无锡也罢,反正在哪儿都是教书,让学生相信我、喜欢我,这样就很好了。”朱益民说。所以,不论在哪里,只要是关于教育的事儿,她干劲十足。
  在无锡市广丰中学任教时,朱益民同时教语文和政治学科,还担任班主任,只要一下课,她就到班上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事无巨细。后来,因为另一名语文教师生病住院,朱益民独挑大梁,一个人每周坚持上18节课,最终劳累过度,晕倒在课堂。
  有人不解地跟朱益民说,你何必如此拼命?朱益民却浑似没事人一样,笑笑不作答。
  朱益民自己像“拼命三郎”一样扑在工作上,却始终想着为学生减负。她常常对学生说,一个人要适应社会,成绩要相对好,但我更希望你们多才多艺,体育要“棒棒哒”,不要只会读书,别无他长。
  也正因为此,在任职梅村高中校长后,朱益民提出不能过多地增加学生的学习用时,但重点却要关注这几个地方——宿舍、食堂、操场。学生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运动量如何,是她心中的牵挂。
  梅村高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地处城郊接合部,学校95%的学生都住校。在考察了宿舍环境之后,朱益民提出了许多细节的改进之处。比如,冬天女生洗澡头发不易干,容易着凉,而宿舍又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于是,她便安排人在浴室更衣室装上吹风机,让学生们能便捷地使用。
  一个宿舍五六个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对于这批孩子,除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之外,我更看重的是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朱益说,“五六个人在一起生活,能不能知道进退,是否受得了委屈,能否懂得包容,都在考量我们的教育成不成功。”在朱益民看来,宿舍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场所。为了培养学生群居时的凝聚力,她将宿舍的管理权下放给学生舍长,在宿舍内部实行自主管理;同时,学校德育处全方位建设宿舍文化,开展纪律、卫生等多方面评比,往往一支牙膏、一盒肥皂、一包餐巾纸等奖励,都能让学生奋勇争先。
  为了保证学生睡眠时间,朱益民还规定宿舍每晚10点准时关灯,第二天6点开灯,学生起床。有人建议朱益民,高考就要来了,学生自习时间不能适当延长点吗?朱益民的回答是:“坚决不行,事情不能本末倒置。”
  除了在宿舍大做文章,食堂改革也是朱益民到梅村高中后主导的一次大动作。以前,梅村高中的食堂都是学校自己办,有一些习惯并不太好。比如,食堂会把中午剩的饭菜到了晚上再卖给学生,还卖不完的,第二天早上又做汤泡饭出售。因为学生没有选择,师傅做饭菜时也不够用心。
  学生吃不好,身体出问题咋办?朱益民觉得这事儿不能忽视,她积极引进一家快餐公司,与自家人各占一个楼面,展开竞争。
  “快餐公司各种管理程序都很规范,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自己人办的餐厅价格便宜,可以有效遏制快餐公司肆意涨价。”朱益民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轨运行之后,学校食堂的管理逐步有序化,甚至比快餐公司还规范,食堂也成功晋级为无锡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
  每学期,朱益民都要邀请家长前来食堂参观操作间、品尝各式菜品。起先不以为然的家长亲临其境后,大吃一惊,普遍反映“菜式很多,价格合理,味道不错”,真是“没想到”。而不少学生也纷纷表示,“家里的饭还没学校的好吃”。如今,梅村高中食堂成为学生心中的一大骄傲,也正因为此,无锡市新区卫生监督所决定将当年的学校卫生工作现场会开在梅村高中,号召其他学校向梅村高中学习。
  吃和睡,在朱益民心中绝非小事。而拥有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身份的朱益民,更是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在运动场上的投入不菲,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室内游泳馆、可移动式足球草坪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20几个社团里,水中健美操、抖空竹等体育项目也不在少数。学校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联赛,高三年级的排球联赛更是8个回合一直打到高考前夕……
  最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朱益民说,“学校就是要塑造学生身上的精气神和凝聚力,让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和阳光心态”。
  为了不让学生“读死书”,学校还不遗余力为学生提供与书本之外的世界连接的机会。高一、高二、高三时,各年级会分别组织学生前往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参观游学;春游秋游是学校的常规项目,每当此时,学校会组织学生前往总统府、南京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多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学校内部,每月都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四五月份是科技节,这期间,观看科技电影、航模比赛、四驱车模比赛、网页制作比赛、STEM课程基地体验等一系列活动纷至沓来,学生可以充分自主选择喜爱的项目。去年,学校还邀请了“蛟龙号”功勋为学生分享他们的故事,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模队前来表演……除了科技节,每年的体育节、文化艺术节、读书月等活动,让学生在上课之外,有充分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朱益民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她说,当校长就是要做好服务工作。就是这样一名“任性”的校长,在她上任的几年里,尽管学生学习用时比过去还少,但“成绩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好”。
  “我相信,吃得好、睡得好、锻炼得好,自然学得好。”朱益民说,“学校要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而不能仅仅盯住学习成绩。我要让每一个学生走出去,身上都有‘梅中气质’。”
  打造一所“至贤”学校
  梅村高中已经有102年的办学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至贤”是其独特的文化气质。
  朱益民执掌这所传统名校不到4年,她深知文化传承对于这所学校的意义,所以,她不愿意打破学校固有的宁静和淳朴的氛围。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大刀阔斧,也很少有“推倒重来”的豪言壮语,朱益民更多的像一个传承者,在细微之处,让文化渐渐沁入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许多时候,她的策略是“无为而治”。譬如,晚间自修是学校的一道风景线,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静悄悄的,没有喧闹。这段时间,一切皆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可以自由安排。朱益民从不强制要求教师晚间坐镇,但吃过晚饭,许多教师自愿来到学校,批改作业,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在当地,一些辅导机构愿意半天给梅村高中教师200元的补课费,但教师根本不去。而在学校,教师过来工作一晚的补助是5元钱。后来有人给朱益民建议说,能不能再多点儿?
  “多少钱算合适?”朱益民问。她知道,教师们在乎的并不是钱,他们愿意付出,缘于多年来梅村高中积淀的一种文化。
  梅村高中有专任教师183名,其中有40对夫妻,这也是学校教师群体的一大特色。不少城市学校不鼓励夫妻同校,但在梅村高中,朱益民觉得夫妻同校是一大“长板”,可以让教师队伍更加稳定。
  一名教师在给朱益民的信中写道:“于无声处听惊雷,就是这样,没感觉到你雷霆万钧般的大动作,你总是润物无声地将你的治学理念播撒在梅村高中这片沃土,让我们感到骄傲。”
  让古老的文化历久弥新,是朱益民一以贯之的“文化强校”策略。2013年,她提出了“建设智慧学校,创新至贤教育”的优质特色发展规划,赋予了“至贤文化”新的时代精神。
  “所谓‘至贤’,就是不断追求德才兼备的最高境界。奉‘至贤’为校训,对教师来说,就是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做到品学兼优、知行双修。一句话,就是靠‘贤师’育‘贤生’。”朱益民如此解释。
  如今在梅村高中,学校通过打造“至贤讲坛”,树立教工“至贤”形象;通过以“吴地文化”和“梅花文化”为主题,营造校园的“至贤”氛围;通过极课大数据教学,建设精准课堂,创设“至贤”教学风格……
  在朱益民引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中,这所地处江南的百年名校,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有一个梦想,让梅村高中不仅仅成为一个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地方,更是他们精神成长、品味生活的地方。”朱益民说,“在这所‘至贤’学校,如何服务好学生,如何让他们走出去后有更好的发展,有爱心、有责任、敢担当,这是我们的终极追求。”高中为上清华学生树雕像 去年曾游街庆祝(图)|清华|杨元|状元_新浪新闻
&&&&&&正文
高中为上清华学生树雕像 去年曾游街庆祝(图)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高级中学,日前为本校一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立传塑像。
  调查:
  楚天金报讯 □本报首席记者周寿江 见习记者邹媛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高级中学,日前为本校一名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立传塑像。昨日,此事在微博上迅速发酵,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其中支持者有之,更多的是对这一做法表达了不同看法。
  记者多方采访核实,被立传塑像的主人公,是去年毕业于该中学的理科生杨元,2012年他以668分的成绩摘得恩施州理科状元。去年高考发榜当天,该校组织师生举行庆祝活动,并用轿车载着杨元游街,同样引发评论如潮(本报及多家媒体曾报道)。
  微博爆料
  来凤一高中给学生塑像
  昨日上午10时33分,新浪用户“恩施同城会V”在微博上发布消息说:“来凤某中学为本校考上清华大学的一学生立碑纪念,这、这、这,表示有鸭梨。”
  这条附有塑像图片的微博,随后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引起广泛关注和评论。
  记者查询发现,最早发布此消息的是“@RF忆江南”,其于4月27日上传至微博。
  记者与“@RF忆江南”取得联系后,对方称,是在同学QQ空间看到这张图片的,应该是确有其事,当事中学为来凤县高级中学。“@RF忆江南”说,“之所以发此微博,是因感觉这事儿有些雷人。”
  为核实该条微博文图内容,昨日,记者委托在来凤县高级中学附近上班的朋友前去实地打探。这位朋友随后发回的照片与网友在微博上发布的照片吻合,且一进该校大门就能看见塑像(如图)。
  校长解释
  为在校生树立身边榜样
  记者了解到,来凤县高级中学是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位于来凤县翔凤镇,于日动工,短短5个月建成,并于当年8月5日开学。2012年高考是该校的首届学生高考。本次高考,杨元以668分的傲人成绩,成为恩施州的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
  昨日,记者与该中学的校长周曼取得联系。据周校长介绍,该校于今年4月2日在校园内摆放了一尊以学生杨元为原型的塑像,此举事先征得了杨元本人的同意。“这样做的初衷是想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榜样,鼓励学生。比起古代的孔子、老子等人物,这个身边活生生的榜样更具有意义。”
  周校长还介绍,塑像所花费用,都是朋友们赞助的,并非公款。
  此举校方有没有征询过其他师生的意见?周校长表示:没有这个必要。
  当事学生
  压力有点大不希望受关注
  “这是来凤近几十年来第一个全州理科状元”“他开创了来凤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从塑像底座上这些简介文字可以看出,学生杨元给母校带来过巨大荣誉。
  昨日下午,记者辗转与杨元本人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塑像之前,校方跟他提过此事,感到“压力略大”。杨元表示,他也知道塑像一事已在微博上引起热议,不想对此发表什么看法,并不希望媒体报道此事,理由是“感觉这事儿不太好”。
  杨元告诉记者,小学、初中、高中,对他来说,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一个阶段都不能丢”,对于高中母校,他希望它能成为一所真正的名校,为来凤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学者观点――
  对校方做法有尊重也有异议
  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冯桂林表示,该校为优秀学生立塑像的行为,应该得到尊重。“在武大、华中科大等高等学府的校园里,也有很多优秀校友的塑像,来凤县高级中学的做法不足为奇。而且,该校对设立塑像有充分的自主性。”
  冯桂林称,不应仅仅只看到塑像本身,而是它所体现的一种奋斗的精神。时代需要优秀的榜样,而比起国内外名人,身边的榜样更有价值,能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尚重生则认为,来凤县高级中学的这一做法有些欠妥当。他说,仅凭学生的成绩以及所谓考上大学的档次论英雄,评价标准未免太单一。“树塑像这一方式不仅起不到鼓励学生的作用,还会让学生对分数高、成绩好产生盲目崇拜,偏离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要求学生全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尚重生称,鼓励学生的方式很多,不一定要给成绩好、考上好大学的学生立塑像。校方可以用立塑像的钱去资助贫困生。
(原标题:去年游街庆祝 今年塑像立传)
(编辑:SN010)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广西一高中校长辞世 4600名在校学生自发熄灯默哀-中新网
广西一高中校长辞世 4600名在校学生自发熄灯默哀
2014年10月,莫振高到贫困学生家中家访。 张一幸摄
  从北京赶来为莫校长守灵戴孝的韦景煜,提起校长的恩重如山,哽咽难言。记者 蓝锋摄
  3月10日的整个都安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牛高马大的警察,在灵前如孩子般的哭泣;朋友圈和QQ空间里,学子们狂刷哀悼……一位普通的中学校长因病辞世,为何能引起那么大的震动?都安瑶族自治县高中校长莫振高,生前曾获诸多官方的荣誉,但对于他来说,身后来自学生的如潮哀思,或许才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全校数千学生自发熄灯默哀
  都安高中连续20多年,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如今,都安高中的学生遍布国内及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家,仅在北京工作的校友就有上千人。
  “我们尊敬的莫校长,今天去世了。”在南宁工作的都高2002级学子小韦,3月9日下午在她的朋友圈里发出了这样的一条信息。这条消息犹如重磅炸弹,立即在圈子里炸开了锅。从这时开始,莫振高辞世的消息在朋友圈、QQ群、微博、百度贴吧被狂刷,短短几个小时,几乎所有从都高毕业的学生,都得知了这一消息。在新浪微博,有校友发起悼念莫校长的话题,引来无数共鸣;在微信朋友圈,学子们难掩心中悲痛,有的诉说与莫校长的师生情谊,有的提议将新教学楼命名为“振高楼”,有的提议到操场点蜡烛祭奠莫校长;在QQ群,校友们商量着在这个周末,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赶到都安,送莫校长一程。由于太多的校友要前往灵堂悼念,灵堂难以容纳,他们不得不在网上公布悼念安排,计划一个班一个班地挨个前往。
  都安高中保卫科陆科长告诉记者,9日,莫校长辞世消息传出后,老师们都赶到莫校长的家里悼念。9日晚9时整,老师们惊讶地发现校园似乎忽然“停电”,数十间教室同时熄灯了。原来,这是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全校熄灯3分钟致哀活动,当时,全校一片静寂,4600多名学生集体起立,为莫校长默哀3分钟。
  10日早上8时多,有一名从上海坐飞机赶回来的昔日女学生,一踏入校园大门便放声大哭,保卫科人员赶紧上前制止,他们担心“哭声传染”,到时候全校几千名学生跟着一起哭,那还上得成课吗?
  县城三家花圈店花圈卖断货
  3月10日下午,记者抵达都安县城时,只见都安县城的一个花圈店摆放着多个“深切悼念莫振高校长”的花圈,店里工人们正在忙碌赶工,老板翻出厚厚的订货单说:“你看,这些都是订货的,都是悼念莫校长的,我们加班加点都做不及!”两小时后,消息传出:整个县城三家花圈店的材料全部用完,花圈当日断货。
  据介绍,莫振高1978年到都安高中担任语文老师,1996年担任校长,在都安高中耕耘30多年。今年2月中旬他出现尿血现象,仍坚持工作,2月下旬出现小便失禁;2月26日前往都安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结石;27日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进行住院治疗;3月2日进行手术。这段时间里,他每天都打无数个电话与学校联系,安排工作。
  3月7日,都安高中在南宁会展中心举办招聘会,打算引进一批青年教师。此前几天,莫校长刚刚在瑞康医院做完尿路肾结石手术,由于挂念招聘会,当天他还是坚持下了床,没想到刚下床就由于过度疼痛而昏倒了。醒后他还想着去招聘会看一看,妻子也拦不住他。他前后3次下床,昏倒了4次,第4次是他已经上了出租车,司机发现他昏迷后,又把他送回了医院。
  9日上午9时,莫振高突发心源性疾病而昏厥,经紧急抢救后,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应家属要求,一辆救护车将他送回都安。下午3时,莫振高不幸辞世,享年58岁。
  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灵堂设在都安高中教师宿舍区莫振高的家中,悼念的人络绎不绝。
  都安高中资助办主任韦喜凤两眼红肿。她说,自己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悼念莫校长的,因为她是从都高走出去后又回到都高,在她的心目中,莫校长“就像父亲一样”。
  都安高中贫困生占学生总数的40%以上,帮助这些贫困生在求学路上走下去,是莫振高最为操心的大事之一。他一方面多方奔走寻求资助,一方面爬山涉水,深入壮村瑶寨,到贫困生家中家访。韦喜凤说,她和同事每次去贫困生家中家访时,莫校长只要不出差,都会一起去,想方设法帮助贫困学生。2014年12月的一天,他们几个人清晨6时多出发,到百旺、九渡等乡镇的5个学生家中家访,直到天黑才返回县城,其间有四五个小时都是在步行。那一次,她注意到莫校长走得很慢,连两只鞋的鞋带松了都没发现。韦喜凤说,现在想来,当时莫校长一定是身体出现状况了,她只恨自己当时太粗心,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仅2014年,都安高中就有200名学生获得每月250~450元的社会资助,这些学生的家都是在偏远山区,而莫振高去过其中约一半学生家。30多年来,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同时,他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昔日学生乘飞机赶回来守灵
  惊闻莫振高辞世的噩耗,在北京工作的韦景煜向单位请了7天假,9日下午乘飞机抵达南宁,昼夜兼程赶回都安,然后为莫校长戴孝守灵。他2001年毕业于都安高中,莫校长并未上过他们班的课。记者问:“莫校长没上过你的课,你跟他熟吗?”韦景煜说:“校长就像我阿爸一样……”话未说完,他哽咽难言,堂堂八尺男儿,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韦景煜说,莫校长虽然没上过他们班的课,但他们和校长太熟了。一个年级五个班,校长几乎可以喊出每个学生的名字,熟知他们在教室的座位,以及来自哪个乡镇。每天晚上宿舍熄灯前,莫校长会走进每一间男生宿舍催学生入睡;凌晨4时多,莫校长的身影又出现在校园里。他在校园的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角落巡视,哪怕看到地上有一张纸片,都要弯腰捡起来。等晨操时间到了,他就和学生们一起做操,开始了和学生们一天的相处。莫校长担心学生们的营养跟不上,他就用“化缘”得到的资金,每个星期为学生们免费加餐一次;临近高考,他叮嘱食堂每天早上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熟鸡蛋。他甚至跟学生们说,谁要是觉得在教室里看不进书,可以到他的办公室来学习。韦景煜跟三四个同学相邀而去,真的把莫校长的办公室当作自习室。莫校长不但不烦,反而笑眯眯的,非常高兴。
  韦景煜说,他都记不清自己曾经到莫校长家吃过多少次饭了。那些年,莫校长经常招呼一些贫困生到他家里,让师母给孩子们做饭;学生们考上大学以及毕业工作后,每年节假日回乡,都会到莫校长家拜访。每次见面,莫校长都会关心地问起每一位学生的工作、生活情况,甚至关心到婚姻大事。很多学生结婚时,都请莫校长担任证婚人。3月8日,韦景煜在北京接到莫校长的来电,莫校长问他何时举办婚礼,并说自己在医院住院治疗,已经康复,次日就要出院了。没想到,此次通话竟是诀别。
  韦景煜读高一时,住的集体宿舍是漏雨的瓦房。有一个晚上,“莫爸爸”雨夜巡查,看到宿舍漏水,非常焦虑。他说:“现在学校条件艰苦,我一定要让你们在毕业之前住进公寓楼新宿舍。”果然,在韦景煜上高三时,一幢崭新的宿舍楼矗立在校园。韦景煜再次痛哭流涕:“莫爸爸所有的承诺都兑现了,而我们的承诺却没有兑现,我说过今年正月初四要去拜访他,说过要接他到北京最好的医院体检,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一首缅怀莫振高的藏头诗在都安校友之间疯转:
  莫道花谢已是冬,
  振翅于天眺远空。
  高处存暖爱犹在,
  辞去此园心仍红。(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黄乒宾 蓝锋)
【编辑:王硕】
>相关新闻:
>教育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来县一名女副校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