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人员优势视角角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哪些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优势视角在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中的运用的分析.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4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独创性声明~黜
本人郑重声明:今所呈交的《优势视角在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帮教工
作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科研成果。尽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内容及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
经济贸易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日期:丝年上月三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有关规
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借阅或网
络索引;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或
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主望丘
日期:坐年』月三日
直壑丝渣旦基丕堂亟圭堂笪途塞
垡垫塑鱼查违选狸矍查盛生厶登麴王佳主的重旦盟究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获得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获得了改善,但是社会剧
变致使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凸显。社会发展使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越来越来越复杂,未
成年人犯罪趋势日益严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社工开始介入犯罪未成
年人帮教,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技巧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帮教,以不关注案情只关
注案主,帮助案主改变自己,未来重新回归社会。本文通过对帮教中的个案分析,论
述了社工在帮教工作中如何运用优势视角开展工作;如何发挥案主优势;并对运用优
势视角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从优势视角出发,以案主不同认罪态度选取三个个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个案剖
析,本文认为:在帮教工作中运用优势视角具有良好效果,因为优势培养了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的抗逆力,可以有效的预防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再次实施犯罪行为,提升他们
回归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运用优势视角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工作的工作步骤
可以分为建立专业关系、优势评估、建立目标、制定计划、运用优势帮教、巩固成长
能力结案、后续跟进七个阶段。通过优势评量的结果,案主的优势类型可以分为突出
型、发展型、培养型。社工可以针对不同优势类型的案主,制定不同帮教计划开展帮
教工作。研究对优势视角在帮教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总结与讨论,认为优势视角在能
帮教工作中能广泛运用,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能帮助更多违法犯罪未成年人,
促其提升抗逆力,更好回归社会。
关键词:优势视角 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优势评量
苴签经渣贸易太堂亟±堂焦途塞
垡垫塑鱼垄蕉鎏弛矍盔盛生△塑塾工佳虫鳇运旦盟塑
Withmeref.onllaJld
opeIlingup,C11inafsrapid
deVelopment,people’s
tllesocial
causedmoreaJldmoresocial
be舵r,but
enViromentismoreaIldmore
deVeloprnentminors’growm
complex,tlle
minorcrimeis
causedwide
serious,minorproblem
increasingly
Socialworkerstoentercrimeminorseducationto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 摘要: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起步晚,还存在缺乏制度规范和政策支持、未与福利保障制度相协调、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而优势视角理论由于其体现了尊重、平等、接纳等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的重视。在医院生态系统中社会工作者应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从优势视角出发,尽可能地发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和优势资源,才能找出最恰当的问题解决途径,才能更好地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现状,问题,优势视角
&&&&&&&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医疗或健康照顾机构中从事的专业服务活动[1],并非一般的社会工作或志愿者服务。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的引导下,以专业的工作方法为那些受到疾病折磨、陷于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帮助,同时协助医院实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全人健康模式的转变,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医务社会工作的范围正逐渐扩大,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增多,包括临床服务、预防、康复、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广泛领域,几乎涵盖人类健康涉及的所有方面[2]。
&&&&&&& 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在西方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医务社会工作才逐渐在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起来,起步晚,发展水平低[3]。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缺乏制度规范和政策支持,未与福利保障制度相协调
&&&&&&&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但专门针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政策和制度还是空白[4],没有建立和健全专门的医务社工聘任、考核、晋升制度,另外培训、教育制度也不完善[5]。缺乏制度保障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大量流失,也造成了医务社会工作职责、范围、标准不明;缺乏政策的支持导致医务社会工作性质的福利性缺乏财政与制度的保障,使其不能和社会保障、福利制度较好地相结合。
&&&&&&& 2、社会认知度不高,认识不全面
&&&&&&& 社会大众对医务社会工作普遍缺乏了解,尤其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认识滞后,重视程度不够[6]。而大多数患者还没有主动求助的意识,也说明患者对医务社会工作的了解还不全面,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还不到位。
&&&&&&& 3、地区发展不平衡,缺乏专业人才
&&&&&&& 在医务社会工作需求量巨大的情况下,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及专业服务机构十分缺乏。到2012年截止,我国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已经有200多家,但设置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还很少,并且多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7]。西部地区在重视程度、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在已经开设医务社工专业的高校中,由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资、课程设置、实习实践等方面的经验还比较欠缺,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在缺乏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很多医院的医务社工由医护人员或其他行政人员兼任,缺乏系统化的规范培训,导致专业培养与实务发展都不平衡。
&&&&&&& 4、工作开展不全面,专业性不强。
&&&&&&& 现阶段很多医院设立的社会工作部门仍属于医院的&职能部门&,从事普通的行政工作,有些是为处理医患纠纷而设立,工作内容多限于一些志愿者服务、处理医患纠纷或部分的个案工作,工作内容单一、专业性不强,这样就导致医务社会工作的作用不能真正得到发挥,不能反映出社会工作应有的价值。
&&&&&&& 5、缺乏本土专业价值观和理论知识体系
&&&&&&& 医务社会工作源于西方,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却面临诸多问题。由于工作起源、目标的不同、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等导致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常常陷入伦理困境,医务社会工作者难以做出合适的抉择,甚至对专业价值产生怀疑。
&&&&&&& 学者文军提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缺乏具体体现在&实务的破碎性和随意性、服务的过度市场化、流程的过度技术化、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观的淡化和专业研究方法的片面性&[8]。同样,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缺少尊重与接纳的价值观,缺乏专业的理论方法,既使服务对象得不到真正平等的服务,又使社会工作的内容流于形式化、程序化,使本应尊崇专业性的医务社会工作呈现出非专业的一面,这也是医务社会工作不被医患所认同的重要原因。
&&&&&&& 二、优势视角理论的主要观点
&&&&&&& 社会工作从产生到发展,本身就具备了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强调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
&&&&&&& 优势视角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不同于传统的问题视角,它把关注的焦点置于人们的内在力量和潜在资源上,而不是问题或病态,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新模式[9]。&人本主义&是其本体论基础。优势视角的代表人物韦克和钱姆布兰认为,问题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仅仅意味着社会工作需要去改善服务对象生活的某些方面,过分地关注问题,就会忽视其优势、资源和其在面对困境时获得的一些成功经验[10]。优势视角模式意味着社会工作者应本着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和服务对象共同发掘、探寻他们的优势和资源,促使他们自我决定,与他们共同面对困境,协助他们实现梦想。
&&&&&&& 三、优势视角理论在医务社会工作的应用探索
&&&&&&& 随着政府对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效果的肯定,政府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推广力度将不断加大,势必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近年来医务社会工作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将对医务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起到良性的促进作用。实践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正确指导,在各种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中,优势视角理论由于其体现了尊重、平等、接纳等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的重视。
&&&&&&& (一)优势视角理论对医务社会工作思维的启示
&&&&&&& 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开展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思维应紧紧围绕个体与环境的优势发掘来进行:
&&&&&&&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 建立专业关系是开展社会工作的基础,社工带给这种关系本身的东西正是以优势为本的实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优势视角的形成有赖于社工对人们改变自己生活的内在能力的感觉,激发这种层次的积极活力,要从建立信任开始。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由于案主通常习惯于&无能、低能&的标签,通常不相信自己具有可解决问题的任何资源,这是非常显著的特征。社工传递其对个人、家庭或社区内在优势和资源的信念的方式,是让患者重新拾起希望和恢复其成长动力的首要措施。优势视角立足于激发人们对其拥有力量的信念,对案主存在能力和优势的信念可以帮助社工克服只有自己才能主导改变的片面想法。
&&&&&&& 其次,仅在恰当的情景中去认识问题。
&&&&&&& 大多数案主在求助于社工之前已经被遭遇的问题困扰了很长时间,他们自己已经思考过,也了解自己遇到的问题,只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社工的任务就是帮助案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优势视角来看,解决的途径就隐藏在案主平时的生活经历、天赋和期望之中。
&&&&&&& 优势视角并不意味着忽视问题的存在,而是将问题看做达到案主预定目标的障碍,将问题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情景或状况,但并不是案主生活的全部。社工更多地关注于帮助案主走出危机和困境,以更有效的方式去争取案主设定的目标。由于怀着希望与期待,案主就有了主动寻求成长改变的源源动力。
&&&&&&& (二)、优势视角理论在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探讨
&&&&&&&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医院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三个分系统。
&&&&&&& 1、微观系统
&&&&&&& 在医务社会工作中,医院中的微观系统主要包括案主、案主的家属及周围的医务人员、医院职能部门。
&&&&&&& 医务社会工作的案主总是来自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身心健康可能存在障碍的弱势群体,他们通常拥有较少的权利和资源。但过分强调缺陷往往会强化案主的自卑感,使案主怀疑自己走出困境的能力。而将目标聚焦于优势则有明显的好处。例如,医务社工面对的案主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他们并非只是问题的集合体,而是经历了各种困难的幸存者,尽管遭受贫困、疾病、歧视、冷漠等伤害,但他们仍在努力生存,希望过好自己的生活,必然有其存在的优势。而由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家属更是支持力量的重要来源。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医务社工人力资源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医院行政职能部门承担起了一部分医务社会工作的责任,这种本土化、行政化的社会工作虽然存在缺乏专业性等特点,但在协调医患关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运用优势视角的好处即在于避开只看到缺陷的陷阱,使用优势评估工具尽可能地掌握案主的优势资源和内在潜能,以更积极的心态和思维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 2、中观系统&
&&&&&&& 中观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亲友关系,周围病友关系和医患关系。
&&&&&&& 中国目前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一方面,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和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对患病情况并不了解,治病心切,对医务人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交了治疗费用就应该被治愈,不能理解手术、用药等治疗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不能接受很多疾病目前还无法治愈甚至只能缓解部分症状的现实,一旦双方沟通不畅,就极易引发冲突。
&&&&&&& 作为医务社会工作者来说,主要扮演的角色是问题的发现者、咨询者、协调者、支持者等。社会工作的介入,不应该仅仅是纠纷发生时的介入,更应该包括纠纷的预防与教育和医患纠纷发生后的法律咨询与救济。运用优势视角到医患纠纷介入工作中,并不等于忽视问题,而在于面向医患双方进行沟通,协助双方明确自己的义务(如医院方有告知义务、患者方不能隐瞒病情等)和责任(如医院方应规范治疗、患者方应配合治疗等)。
&&&&&&& 3、宏观系统
&&&&&&& 主要是指医疗、福利救助制度,也可包括整个社会长期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形态及结构等。在医务社会工作中,专业社工人员不仅要重视挖掘案主及其家庭的优势资源,更要重视从社区、甚至社会制度上去寻求支持。
&&&&&&& 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法规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潜在资源,在宏观层面上运用优势视角意味着应积极与民政部门、红十字会、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组织展开合作,获得更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意味着要展开广泛的宣传攻势,动员社会慈善机构、高校、志愿者人群加入到医务社会工作活动中,使其形成更大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意味着要不断完善医务社会工作的规章制度,通过政策倡导等方式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使其更具专业化、形成制度化,惠及更多的人群。
&&&&&&& 优势视角理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启示,开启了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但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忽视全面准确地评估案主、忽视问题,片面强调、滥用、套用优势视角,及时反思,在医务社会工作中去正确地运用优势视角理论。
参考文献:
[1]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继同.转型期医务社会工作服务范围与优先介入领域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12
[3]李志强,魏炼.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医学人文关怀的基本路径探讨.医学与社会,2015(09):51-53
[4]谢春燕.对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398-400
[5]李平等.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6-17
[6]姚尚满等.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30-33
[7]王丽.中国大陆医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898-901
[8]文军.增强社会工作学科的理论自觉[EB/OL].()[].http://.cn/n//c25.html
[9]周沛、曲绍旭.&优势视角下&残疾人康复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J].残疾人研究,2011(1)
[10]A.Weick &R.Chamberlin,&Putting problems in their place: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In D.Saleebey(2nd Ed.),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pp.95-104),New York:Allyn and Bacon,1997,pp.45-46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的两种视角.pdf
文档介绍:
编者按:!&eg#&kWh(dDb[rijkPl&Y7#DbNm#[DopqdDb[rrfrsDbVt&urDbvw&xTyz{|&}~Db3!a&#$rl#M%_&’(1)*+-Db[r./#}+,-&o?.p~&/#01*+-Db[r#z67~#p}+dk890:;#vw~&=~&-?@#12#ABC#pODE&D[?o|#FG&aD3HIJK#LMdNE&Db[r?oO1fPx:;dk[Q!RST.UDb[r?o|#VWKX#=YZ[3aD]\#5]^_Db[r#7‘8Y7abcdec?U#fg~&12dhfDb[r[ec?U#ijmkha&l[rl#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两种视角]梁莹内容提要伴随着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地壮大与深化#系统理论与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当前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但在其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试从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比较的视角出发,对这两种社会工作理论的重点及其利弊进行详尽阐述与比较,并进一步对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这两种理论之间的矛盾与搭配进行详尽解析,从而分析这两种社会工作理论的异同点#最后对这两种理论与个人道德伦理抉择的困境进行深层反思#关键词系统理论优势视角比较视角矛盾道德抉择伦理困境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重点及其利弊解析任何一门可以被称之为专业的学科都有着其深厚的理论作为支持,$#世纪末!&世纪初,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其中,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对于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社会工作最初发展的几十年里,社会工作整个专业领域更多地是倾向使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分析模式来诊断案主的问题,利用医学的模式来诊断案主的症状与病因,而近年来,社会工作者&%]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方政府生态管理与绿色社区志愿者组织成长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号:%$$%’&##)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本文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2b3 S$$ S&!!N)与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11对于案主的评价已渐渐由之前的诊断模式转为了系统的模式,&这种模式将社会工作的实践看做一系列互相影响的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J-?6&-V&DW($#%!)认为系统性的视角十分关键,因为其将系统中与外界环境的各种可能性因素都考虑在内#&基于系统理论并且从优势视角出发来看待案主以及与案主相关的正式或非正式系统,成为当今社会工作实务中一种崭新的模式#优势视角是近年来运用越来越频繁的一个专业领域的词汇,但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不可简单地等同于生活中看待事物的态度或是其他专业中的优势取向,它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的一种全新的模式与价值取向#对于优势视角的定义,概括地说,作为社工(社会工作者简称)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形象地说,优势视角是一个载体,社工和案主通过其来发现或发展案主自身的&内在的智慧,利用案主天生的能力来实现目标,而非聚焦于问题的解决#聚焦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从针对案主个人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而非从生态的&系统的角度去评估案主及其环境#但以优势视角为出发点的社工也并非直接地忽略案主的问题,恰恰相反,优势视角在利用,或者建立&强化人们已有的优点和能力的过程之中来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将优势视角定义为一个过程,一个激发案主自身内在功能解决问题或者实现目标的过程#L9.-.A.9(!&&/)认为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逐步从心理分析性的社会工作模型向优势性的社会工作实践转型#$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能力或潜能,可以来源于案主个人,也可以是与案主相关的个人或群体#这样就涉及到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社会工作中的系统理论,起源于!&世纪/&年代至&&年代,该理论认为个人是家庭的组成部分,家庭又是社区&社会的组成部分,每一个系统都是另一个高级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系统环环相扣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大系统或其他系统的异常,反之亦然#根据平卡斯和米纳汉对于系统的三分法可以将其划分为非正式或者叫原生系统(如家庭&朋友&同事)%正式系统(如社区群体&商会)和社会系统(如医院&学校)!平卡斯和米纳汉的基本社会工作系统则将案主及其环境划分为:改变主体系统(社工以及他们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案主系统(寻求帮助并与改变主体系统协同工作的个人&群体&家庭和社团)%目标系统(改变主体系统为达到目的正试图去改变的那些人)%行动系统(改变主体系统与之合作以实现目标的那些人)!%在优势视角与系统理论指导下的社工实践中,社工面对的是一个案主系统,包括案主家属&非正式的群体&社区乃至组织和政府#&在这两种理论的影响下,社工的实践活动秉承该理论框架之下的相关原则,试图从案主与其所在系统之中寻找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并相信这种可能性必将是案主与其所在环境自身已拥有的,或者是通过相关系统彼此的合作可以发展的#社工利用优势视角,对整个案主系统,乃至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进行潜能的开发,并且相信: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对待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抱负;我们只有通过与案主的协作才能最好地为他们服务;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当然,这样的优势视角并非简单的乐观主义,基于这样的理念,应该去相信人们的心中有一种类似于英雄主义的情怀,它不同于陷于困境时的积极乐观心态,它只是理性地去寻找力量与潜能,或是埋藏在案主自身体内的&尚未开发的,或是存在于案主周围的,但无论如何其确切地存在于各个系统中#此外,依照优势视角和系统理论去开展工作还要求社工仅在恰当的情境中认识问题,这就有着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人在情境中%(OCb)!杰曼和吉特曼的社会工作实务生命模式很好地阐述了这一观念#生命模式可以视为系统理论的一个具体应用框架,该模式认为,人们都被视为按照自身独特的生命历程进行运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体验了生活压力&转变&事件以及扰乱他们与环境相适应的问题#人们会寻找可以用来应对问题的措施以及帮助自己所必需的资源#人们会努力通过改变自身和环境的某些方面,或他们与环境之间交换的某些方面来进行应对#($%!&$’Y /22生命模式的实践包括三个阶段:开始阶段&发展阶段和结束阶段#在开始阶段,社工思考并探寻问题的理论解释,对案主的感觉和反应进行同理性理解,反思和了解自己对案主的感觉和反应是最重要#发展阶段接着改变聚集领域#结束阶段则关注组织时间和方法因素&关系因素与阶段等方面,如表$所示:表$基于社会工作生态视角的生命模式实践阶段
帮助过程行动起点:开始阶段起始(-*EF&D@)创造一个可接受的支持性的服务环境在与案主的合作中体现感同身受的理解清晰地描述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当前位置: >>
基于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模式
----------------------- Page 1-----------------------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小组工作干预初探――基于优势视角的社会
姓名:曾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社会工作
指导教师:田国秀
----------------------- Page 2-----------------------
本文在对传统的问题视角介入网络成瘾失效的反思和领悟的基础上,运用优势视角的
理论范式,进入网络成瘾中学生的生态系统,对网络成瘾进行意义解读和新的定义,认为
网络成瘾是成瘾者的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的表现方式,成瘾者借助网络成瘾挑战逆境、表
达需要。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抗逆力的三个要素(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保护因素以及效能因
素)在网络成瘾中的建构过程,运用优势视角下的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提出相应的干预方
案。方案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接触阶段(进入案主的情境)、澄清阶段(解构案主的问
题)、领悟阶段(建构案主的意义)和行动阶段(重构案主的生活)。
本文的意义在于:(一)不再局限于病理学范式和问题视角,以优势视角理论为分析
框架来研究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个体活动效率、丰富个体精神!匕活
的有益媒介。这将是对网络成瘾研究的进~步完善和发展:(二)反思学校教育现状,运
用社会工作的小组方法与技巧,创造性地将优势视角理沦应用于青少年“问题”研究,为
优势视角在中国学校研究领域的运用开拓了空间。
关键词:网络成瘾
----------------------- Page 3-----------------------
Based on reflection to the failure of intervention with internet addiction(IA)students
and traditional problem perspective,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enters into the ecosystem of
students who has IA in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 theory,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IA,redefined the term of
IA.This research takes IA for
unconventional way of resilience in the addiction people.who challenge adversity and
meet their needs via IA.Based on cases,the author analyses 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the three
resilience in IA.According to the
elements(namely have,I
theory of strength perspective and group social work,the author proposes the framework
of intervention.The whole intervention is
develop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steps:the
contact phase(enter into
context of
client),the clarify
phase(deconstruct the
problem of client),the apperception phase(construct the significance of client),and the
action phase(reconstruct the life of client).
This thesis tries to change the concept frOm the model of pathology and problem
perspective to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which is
study the IA students,making
the internet as the useful medium for improving the students’activity efficiency
life.This
consummate the
phenomena.That is the first aim of this thesis.The second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reflect
the act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using the technical of group social work,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ength perspective creatively to the“problem student”study,which exploit the
room of using the strength perspective to the school studies in China.
Key words:Internet Addiction;Strength Perspective;
Resilience;
----------------------- Page 4-----------------------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足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首都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沦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沦文
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沦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奄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天数据
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々胬
----------------------- Page 5-----------------------
首都师范人学坝Ij学位论义
第一章绪论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
口总数的10.5%,北京市网民普及率也首次超过30%。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
网民人数增加了2600万人,是历年来网民增长最多的一年,增长率为23.4%,对比前年及
去年18.2%和18.1%的增长率,今年网民增长率进一步提高。自1994年中国全功能联入国
际互联网以来,在10多年的时间里,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是网民。10%的网民普及率
将是互联网发展的高速拐点,突破10%之后,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此外,
根据CNNIC的调查,在年龄方面,18--一24岁的用户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35.2%;其次
是25--一30岁的用户,所占比例为19.7%;18岁以下的用户占17.2%;31~35岁的用户占
10.4%;35岁以上的用户占17.5%;在用户的职业分布方面,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
了32.3%;其次是企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29.7%;其他职业的用户所占比例较少。
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逐步以“参与者”
的社会角色在网络中凸显出主体地位。网络对于青少年而言,一方面拓宽了青少年韵视野,
丰富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促进了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过度使用网络乃至产生
网络成瘾却对青少年的人格成长、身体发育、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明显的负面
(一)中学生网络成瘾现有干预研究的成效及局限
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国内外学者不仅就成瘾的症状、原因、诊断标准和影响等
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深入的干预研究。国外学
者和lf隘床医生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这一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网络成瘾的治
疗。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学者金伯利.扬(Kimberly S.Young)(1999)和加拿大学者戴维
斯(R.A.Davis)(2001)。他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行为疗法,同时也最为系统化和理论
化。Young的行为治疗方法分为八个步骤,分别是反向实践、外部阻止物、制定目标、节
制、提醒卡、个人目标、支持小组和家庭治疗。主要是从时间控制、认知重组和集什帮助
----------------------- Page 6-----------------------
首都师范人学顺Ij学位论义
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方法,强调治疗应该帮助成瘾者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适当的帮助
体系改变其上网成瘾的行为。而Davis根据他自己提出的“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认知一行为模
型&,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治疗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疗法。他把治疗过程分为七个阶段,
依次是定向、规则、等级、认知重组、离线社会化、整合和通告。这种疗法强调弄清成瘾
者上网的认知因素,让其暴露在他们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他们的不适应认知,逐步训
练他们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此外,临床医学视角取向的学者们主张采用药物治疗,
目前用于治疗网络成瘾的药物主要为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和心境稳定药(mood
stabilizers)这两大类,并且在精神病医生Shapira(2000)的研究中效果有所体现。
国内学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主要从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
视角和领域展开的。采用心理学视角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是目前国内外都比较通用且富有
成效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心理学视角下的实践主要分为心理治疗法(如认知
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等)和心理干预法(如团体心理辅导
法、强化干预法、转移注意力法、替代延迟满足等)两种类型。国内的心理门渗主要沿用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以认知治疗与行为矫正法为主。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将团体心理辅
导方法推广到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中来,如杨彦平、崔丽娟、赵鑫、樊富珉、乐国
林等学者,并且通过一些具体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宁波成毒研究中心和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依赖治疗中心运用临床医学视角,根据各自
制定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宁波戒毒研究中心主要是根据四十年的莨菪药的丰富经
验,通过仔细分析网络成瘾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提出了药物干预加心理辅导的治疗理念。
其总的原则是:先破后立。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依赖治疗中心则采取了药物治疗加心理治
疗的方法。该中心的主任陶然对网瘾有两点主张:一是网络成瘾是一种病;二足网络成瘾
必须用药物治疗。虽然上述药物治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采用
药物疗法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副作用,尤其不适用于青少年群体。
国内还有部分学者采用教育学视角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主要有陶宏丌的素质教育
法,他对于网瘾的青少年主要采取谈话教育法,分为四个步骤进行:让青少年认同谈话者
――让青少年认同父母――让青少年认同学习――让青少年自觉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坏处
并自觉地戚除网瘾。但是他也认为这种谈话教育法只是一种治标的办法,要从根本上防止
青少年对网络成瘾,必须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方式,推行素质教育。此外,从教育学视角
对网络成瘾进行研究的还有周弘的赏识教育法、杜俊鹏的苦难教育法等。
然而,来自社会学视角的学者们指出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治
----------------------- Page 7-----------------------
首都帅范人学顺.1:学位论义
疗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们认为单纯依靠药物、心理治疗和教育的方式,难
以根本解决问题。安民兵指出,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综合性服务活动,社会工作通过个案辅
导、团体治疗、社区参与等方法,强调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并重,其对于青少年网络
成瘾问题的介入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董海宁将小组工作在干预青少年网络
成瘾中具体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
综观国内外的学者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网络成瘾现象进行的干
预治疗,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发现各自都有其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消极悲观的人性观
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接纳、尊重程度,往往与他对人的看法即所持有的人性观有关,
从而也决定了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方法的选择。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20世纪西方心理
学的主流学派,对于人性存在一个相似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
物。他们认为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是被动的、消极的: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
境决定,渲染了一种悲观人性论和消极心理论。其研究视野指向于人心理的消极层面,强
调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追求心理与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如果对人持有悲观消极观点,
研究者就不容易对研究对象拥有信任和尊重的感情,很难相信求助者会有能力去面对危
机、克服困扰,忽视研究对象身上的光明面和潜力,从而也不会去调动其身上的积极性。
在已有的介入研究中,大多数观点是把网络成瘾看成是一种病,把成瘾者看成病人,或者
把成瘾者看成问题学生,给成瘾者贴标签。从本质而言,这些观点的产生都取决于研究者
所持的消极悲观的人性观。
2.问题缺陷的理论视角
认为网络成瘾是成瘾者存在的一种问题行为,专注于对这种“问题”本身进行测量、
分类、及其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做各项研究。从聚焦问题到扩大问题,最后导致异化问
题。这种传统的问题视角把案主的问题视为客观存在的不容争议的事实。而且,个人以问
题为中心做评估的时间越长,问题就越有可能主宰生命的舞台。忽视了案主改变的条件和
可能性,问题最终反而得不到解决。因为从辅导者开始与案主接触到辅导活动结束,辅导
者都坚持一种信念:案主是遇到困难而自己又无法解决的人,是有问题需要辅导者给予帮
助的人。不管采用何种辅导介入模式,辅导者都把案主的问题视为案主表现出来的各种现
----------------------- Page 8-----------------------
首都师范人学坝.I:学位论文
象背后的本质。这种对问题的诊断或者专业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问题
本身而非解决问题的途径,反而掩饰了案主的潜在优势和个人经验当中的资源。
3.生物医学的治疗范式
受科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以问题、疾病为本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当前对中学生网络成
瘾的干预范式都是模仿一种以病态特质的治疗为方向的医疗工作模式。以致于当前的治疗
范式常常立足于这样的假设: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他们有问题、有病理和疾病。
1其评估手段也往往集中于探索案主的问题、缺点、疾病、症状等,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不
健康的病态行为。尤其是临床医学视角取向的学者们,采用医学治疗范式,花大量时间进
行诊断,了解病程、病因,根据诊断结果对案主采取药物治疗。
案主在被标示为病人的同时,他的经验、优势、愿望等另外的因素也将慢慢被人们忽
略,取而代之的是对其病症的关注,病人成了他的“主要身份”。这种标签的蚕食效应使
得案主的自我认同、自我效能感,自尊感以及自我形象逐渐降低,而且这种生物医学的治
疗范式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副作用。不仅不能给成瘾者带来积极的改变,反而给成瘾者的
身心两方面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4.线性单一的干预方法
基于问题视角和医学范式下的干预方法,都是按照单一的线性的流程展开:发现网络
成瘾问题一渗断确定网络成瘾问题――探寻网络成瘾的原因――作出解释分析――制定
或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矫正案主有I’uJ题的生活方面的单向指导和训练,或者干脆直接采
取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目前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大多只是从消极被动的问题视角入手,
限制了案主看到自己与环境互动的可能性,忽视了社会环境层面,存在权力不对等关系的
情况。以致于在干预过程中容易视案主为问题的制造者,倾向于责难受害者。事实上,辅
导者应该积极找寻问题与案主的关系,以及问题赋予案主的意义,创造一种情境脉络,协
助案主发觉自己的力量与资源,并理清是何种障碍在影响这些力量的运作,辅导者与案主
结合个人与环境中可能的资源,破除这些障碍并且发挥力量的影响力,问题反而能山另一
个角度来解决(黄羚翔、张意真译,1999:Cowger,1994;Saleebey,1996;Rapp,1998;Brun&
Rapp,200 1;Cowger&Snively,2002)。
’李亚文、杜立婕:
《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华东理工大学f}l版让,2004年6月版第6页。
----------------------- Page 9-----------------------
前鄙帅范人学颤Ij学位论义
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研究和实践不利于对青少年发展的研
究。本研究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旧有的、线性的问题视角的范式,从优势视角出发,发
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案主自身及其所在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
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二)优势视角理论概述
1.优势视角的定义及其基本假设
“优势视角”(strengthperspective)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
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
其问题和病理(Saleebey,1992)。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
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Rothman,1994;Weick,1983;Weick&
Pope,1988)。优势视角认为如果聚焦于案主的病理和缺陷,同时也意味着在削弱或者阻碍鬻“一
个人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Holmes&Saleebey.1 993)。
优势视角理论具有如下基本假设:
(1)优势视角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
(2)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目.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
存下来的抗逆力(resilience)(Saleebey,1996;Rapp,1998;De Jong&Miller,1995)。即便是
处在困境中倍受压迫和折磨的个体,也具有他们自己从来都不曾知道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
(3)优势视角认为在社会工作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案主个人及其所在的
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于案主自身的优势,个人的
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
.优势视角超越了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关注点在于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它强调
要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从他们的经验罩找出意义。
运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的观点思考案主问题时,并不是要刻意忽略其痛苦或是不足之
处,而是期待以另一种角度出发,协助案主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与改变的机
会,使得问题对于案主或其他人较不具威胁性,当危险性降低时,案主与他人愿意解决
问题的动机便会提高(Saleebey,1996)。
----------------------- Page 10-----------------------
首都帅池人学坝.1:学位论文
2.优势视角理论的学理基础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这种积极乐观的人性观体现了
社会工作的原始价值,即尊重人、承认人的价值、追求社会正义公平等。运用优势视角对
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小组干预,可以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从消极悲观转向积极乐
观的人性观;从问题缺陷转向优势力量的理论视角;从医学治疗转向社会心理的研究范式;
从线性单一转向生态整合的干预方法。
2.1从消极悲观转向积极乐观的人性观
优势视角反对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
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认为这种带有消极心理学取向的问题缺陷视角渐渐背弃了社会工
作原始的价值和社会使命。优势视角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
仅在于去掉人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致力于研究
和探索人的积极品质,这既是对人性的尊重和颂扬,更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反思。通
过对传统心理学的人的“机器”、“动物”隐喻的反对,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建设性,从
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性的理性复归。优势视角把人性理解为人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和积极
力量。由此可见,优势视角提倡积极人性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消解了传统
主流心理治疗过于偏审问题的片面性,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
2.2从问题缺陷转向优势力量的理论视角
优势视角一直峰信问题不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全部。无论个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生
活的主题并不是由问题构成,更不是关注问题。如果仅仅关注案主的不足和有问题的方面,
就会削弱案主改变的动机,进而阻碍案主的发展。而且,辅导者通过确定案主的问题、制
定干预方案以及实旌干预等过程都会有意无意地在强化案主的不足。显然,这种视角下的
干预使案主处于一种不断发现自己的欠缺和不足并努力弥补的状态中。在整个过程中,无
论是辅导者还是案主,关心的只是如何消除案主的问题,没有给予案主足够的空I、日J和条件
让其探索、发现自己的资源和能力,并运用这些资源和能力发展自己。优势视角理论提倡
不仅要接受案主历史形成的形态,也要肯定他们拥有未知的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埃里克
森认为,一个好的辅导者就像花圃的园丁,需要学会利用案主提供的各种信息和资源,甚
至案主的病症、强适行为以及僵化的信念等,作为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在以优势为本的
----------------------- Page 11-----------------------
前鄙!JIlj池人学坝I‘学位论义
社会工作实践中,目标是动员个人利用自己的资源去解决问题。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元素
是去了解案主自身的需求是什么。帮助案主从讨论不存在问题的生活愿景开始,从而进入
他们的期望和梦想。通过对案主的积极关注,利用他们自己期望的动力激发起他自身的力
量将问题减轻。
2.3从医学治疗转向社会心理的研究范式
优势视角理论的研究范式不再聚焦于治疗疾病的医学治疗模式,不再局限于一种孤立
的形式,把与案主之间的关系视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心理模式,
以案主为核心,关注案主的心理潜能,把心理治疗对个体的影响延伸并渗透到个体所处的
人际环境之中,帮助他们优化成长环境,使他们能够积极有效地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等
周围坏境的资源,提升自身的抗逆力,从而达到自助的目的。
2.4从线性单一转向生态整合的干预方法
基于优势视角的工作实践不再是简单的沿着医疗范式的线性单一的干预方法而进行。
它并不是针对问题本身做诊断、分析和解释,而是关注案主所在的生态系统、关注案主与
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强调案主的发展变化状态。在具体实践中帮助案主在
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建构的情境脉络中利用自身的经验解构问题、建构意义、重构生活,
而不是采取强制打压式的手段迫使案主依据既定的标准和方案发生转化和改变。
3.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抗逆力
透过优势视角,能够发现个体具有在困难坏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抗逆力作为优势
视角的理论内核,是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的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抗逆力是个人的一种资源和资产,能够引领个人在身处恶劣环境下懂得如何处理不利的条
件,从而产生正面的结果。同时抗逆力也是一个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不断增强。
抗逆力高的人能够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逆境。在面对逆境过程中,抗逆力能使人的心理健
康回复至逆境发生前的状况,甚至展示出更理想的心理状态;而在克服逆境后能够拥有更
高的抗逆能力。
从表现形式而言,抗逆力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方式。前者通常表现出常规的亲社会取
向的行为方式,遵从社会规范与道德,认同主流毫’:会文化,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 Page 12-----------------------
前鄙帅范人学坝.Ij学位论文
后者通常表现出反传统、反社会、反主流的行为倾向,具有挑战常规、对抗成人、批判现
实的特征,往往会受到成人的指责、朋辈群体的排斥、公众舆论的压力。尽管二者在表现
方式上体现出有所对立的趋向,但他们如同一枚银币的两面,往往同时存在。所以,常规
和非常规都是抗逆力的具体体现方式,而用“常规方式”替代“非常规方式”,提升案主
抗逆力,是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构成要素上,抗逆力有外部支持因素(I have),内在优势因素(I am)以及效能因
素(I can)三个部分。构成个体抗逆力的要素有很多,综合起来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没有人生活在真空当中。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尤其是在这个环境中与我们发生交互
影响的那些人,能够帮助或者增强我们的抗逆力,从而构成了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因素。外
部支持因素(I have)包括拥有正向的连接关系、坚定清晰的规范、关怀支持的环境、积
极合理的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正向的连接关系足指个体在其生活环境中拥有良性的
人际关系,不仅是对于孩子和青少年,也包括任何年龄阶段的成年人,都需要与他人建立
--I-}I积极关怀的联接关系(Kumpfer;Rutter 1979;Wemer 1987;Wemer and Smith )。
Wolin(1993)认为这样的~种关系就像“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镜子”展现出我们快乐的
形象,运用一种真诚的积极方式帮助我们重新改造自己的身份;坚定清晰的规范是指在个
体的成长环境中有人能够帮助自己明确基本的生活规范、形成是:作观念的界限;关怀支持
的环境是指个体在生活环境中至少拥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给予无条件关爱,无条件地接纳,
使个体体验过被爱的幸福;积极合理的期望足指个体的生活环境中有人寄予自己高度的期
望,相信成功的可能,并且给予现实而有目的的支持。高且能够实现的期望能够激发人的
行动、鼓励优势的发挥;有意义的参与机会是指个体在其社会活动、集体生活中,拥有参
与的机会,并能在其中发挥作用。以上几点是形成个体抗逆力的外在保护因素的必备条件。
内在优势因素(I am)包括完美的个人形象感、积极乐观感。我们观察自己而得到的
结论和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称为自我形象,这对于青少年非常重要。积极的个人形象感
是指个体对自我具有较强的认同感,能够接纳自我,同时具有高自尊、以及高度自我价值
感。乐观感即相信未来是光明和充满希望的。Martin Seligman(1995)在((Optimistic Child))
一书中强调乐观感是可以培养的,主要是取决我们怎样看待当前的逆境。我们若将当前的
逆境看为暂时的、个别的和外在的,就能较乐观及『F面地应对逆境,反之则无法应对逆境。
效能因素(I can)包括人际技巧、解决问题能力、情绪管理及目标订定等。人际技巧
是指适应不同文化的灵活性、同理心、幽默感及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指懂得运用资
源及寻求帮助的能力;情绪管理是指能察觉自己的情绪并正面表达出来;目标订定是指了
----------------------- Page 13-----------------------
首-掬(帅他人:孚坝lj学逝论文
解自己的目标,并具备订定计划的能力,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以上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抗逆力的形成。在实践过程中,三个要素可以分别加以提升。
然而,在个体处于危机、面临逆境的时候,这三个因素总是相互结合共同起作用。大多数
人已经具备了其中的一些要素,他们只是被埋藏得太深而没有被唤醒或者不知道如何运用
已有的资源来应对逆境。
有些人在某种情境下能够充分运用其抗逆力,在另外一种情景中却不能体现其抗逆力
的作用。这是因为抗逆力还是一个过程,抗逆力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环境中的危机
与挑战是激发抗逆力的先决条件。“抗逆力并非一种绝对的能力,拥有抗逆力并不代表个
人就能抵抗压力,一个人的抗逆力适用于何种压力情境,是增加、减少还是改变,取决于个
人与环境的互动。”2人们在比较熟悉的、危险性较小的环境中抗挫折能力比较强,但是在
一种新的或者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中表现的抗逆力较低一些。
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认为,每一个个体的自我并不是单一形成的,而是多个不同的自我
构成的集合体(Markus and Nurius 1986;Parry and Doanl994),这些不同的自我是在各个不
同的情境下激发出来的。3一个人在i面对工作中的挑战时他的抗逆力自我起主导作用,然而
在面临亲人的离去的时候起主导作用的则有可能是他的脆弱性的自我。
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实践中,社会辅导者通过为案主提供稳定的外部支持因素(I have)
帮助案主发展其内在的优势(I am),从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技巧(I can)。
第二章中学生网络成瘾:基于优势视角理论的解读
(一)优势视角下的网络成瘾分析
1.网络成瘾存在于生态系统中
造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绝不仅仅只是中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中学生与所在的生
态系统中多种因素互动而引起的一种结果。一般来说,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方面、学校
方面、社会环境方面以及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等。
(1)家庭环境方面
2转引自珏I国秀:“将逆反转化为教育的契机”,《教育艺术》,2007,(2&.
Elaine Norman,Resilience Enhancement:Putting the Strengths Pef.spectire Into SoeiaI Work Practi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0,p72.
----------------------- Page 14-----------------------
首都lJ巾他人学坝I:学位论文
家庭是青少年最基本的活动场所。因此,家庭环境的良好与否会给青少年产生重要的
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家庭环境中找到原因:首先,家长缺少对孩子应
有的情感关注,不少家长简单地认为对子女物质生活上的照顾就是爱,一味关注孩子的学
习成绩,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其他需要,特别是交流沟通的
需要。随着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青少年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青少年因
不堪重负而无奈地选择逃避现实。其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生活也带来一定的
影响。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漠,父母关系紧张,家庭生活不稳定,缺少亲情,还有些家庭
父母因忙于生计而长年在外造成家庭结构缺损,都会造成孩子情感缺失。第三,家长的观
念和态度也会对青少年有着指引性的影响。很多家庭的生活单调乏味、缺少生机、同时家
长盲目排斥网络,或多或少地对网络有着非理性的看法,有些家长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禁
绝孩子与网络接触,这种不开放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么使孩子对网络越发好奇,要么
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反而会更加激发他们去接近网络。
(2)学校环境方面
一般来说,学校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决定了青
少年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考试、升学等压力。青少年在学校中一方面厌倦了学校单调、
枯燥、重复的学习生活,渴望接触新鲜、好奇而刺激的事物;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和老师过
高的期望,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容易遭受挫折,又无法及时得到老
师、家长的理解而使心理压力得不到舒缓,从而选择通过网络游戏去发泄内心的苦恼和焦
虑,获得一种成就感。其次,校园里的同龄群体尤其是同学,是青少年最频繁的接触对象,
青少年上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获得与同龄群体有一种共同的谈论话题,从而更加融入
同龄群体的生活圈子;另外,还有些学生斟为自身性格孤独、封闭、内向,所以在现实的
学校生活中与同学交往有一定的困难,而网络没有空间的限制『F好能够满足其交往的需
青少年步入青春期,除了因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更注重外表的改变外,心理上和
社交上的要求和需要也跟以往不同,除了情绪起伏不定,好奇心更强。他们喜爱冒险,他
们对独立的诉求和渴望日益强烈,希望自己被看作是成年人,但他们并不具备独自承受压
力和决策的能力。此外,他们更重视与异性的交往,以及朋辈圈子的建立,借此种种来建
立自己的形象。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感到迷茫、束手无策,或者选择逃
避,并会不断地尝试通过其它途径去获得一iS,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慰藉,而虚拟的网络无
----------------------- Page 15-----------------------
许都帅池人学坝i:学位论义
疑是最好的途径。另外,青少年时期,尤其是低龄青少年容易出现思维的片面性,一旦迷恋
某种东西,就会难以自拔,这种片面性往往会使他们的思维走入死胡同。这也是很多调查
结果所显示的初中阶段青少年更容易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
(4)社会因素
社会建构论范式认为,人的行为和社会结构都是在一种社会实践的条件下,通过语言
的使用,把一种互动状态论述生产成常态人格和常态结构,进而又通过语言传递给下一代,
构成社会的延续。在社会建构过程中,符号话语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是人们互动的媒介,
是形成概念和常态的工具,靠它生产建构出社会常模和个人常模,并通过它来延续社会和
生产社会人。但是关键是语言的使用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充满了权力的争夺。4
现实世界中,青少年和成人的权力是不对等的,话语权往往被成人所掌握,所有对青
少年的是非评判标准、包括青少年自己的守则法规等都是由成年人用他们的语言制定的,
青少年常常处于被控制、被压抑的位置,很少有参与表达、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和权力。
而网络世界正好给了他们这样一个自由的舞台,在这个世界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用自己的
语言用成年人无法理解的语言(如火星文、网络语言等)来表达自我、肯定自我、摆脱成
人的控制、挑战成人社会。
(5)其他方面
青少年也是社会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社会备方面的影Hl司。
社会因素主要是大众媒体对网络游戏、交友、聊天等的大肆渲染,会引起青少年的关注和
兴趣。另外,许多网吧为了获取纯粹的经济利益,无视国家规定,根本不考虑网民的健康,
经常过度纵容未成年人上网,甚至提供上网、吃饭、睡觉等“一条龙”服务。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也会造成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甚至某种偶然因素也会导致青
少年长期沉迷于网络。总之,网络成瘾产生并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系统中。
2.网络成瘾存在的“意义’’
任何生活事实都蕴涵它的意义,这也是人的生活的特点。动物只有生存,没有生活。
生存,只是作为一种事实性的“活着”,它不去追求什么意义。人却要活得有意义,人跟
其他人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相互作用,总是基于某种目的和
意义。5意义世界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界的关键要素。在这里,“意义”并不是以往观念上的
4郭伟和:“越轨青少年社会干预的基本倚重和工作策略”,‘中国青年研究》。2004.(11)。
5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
‘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 Page 16-----------------------
首郜师范人学顺l:学位论文
一般语义。在生活论的视域中,生活的意义来自生活自身,存在于生活之中。为此,有意
义的生活不能从生活之外、之上的某种道德赋予、理性秩序中去寻找,而是从自己生活中
找到生活的意义,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重视自己的精神需求,发现生活中的种种美好事
物,满足自己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教育不仅要使入学到有关客观事实的知识技能,获得改造世界的能力,教育还要引导
人们去把握生活的意义,去探寻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又怎样去实现有意义的生活
等问题,据以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具体来说,这种对于生活的积极取向,是健全人格、
德性发展的根本基础。当代的教育却背离了生活的世界,重要表现就是它割裂了真实生活
中的事实与意义的联结。教育成为单纯传授客体化知识的机器,人成为这个机器的产品。
教育只引导人去拥有知识,并用所拥有的知识去占有世界,征服他人。在知识的科学化、
客观化、普遍化的旗帜下,抹去了教育探寻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确立生活态度的教
根据学者埃里克森(Erikson)的说法,青少年期的发展主要是建立在对自我认同的基
础之上。他们丌始考虑自己如何才能与众不同,也.学习如何与异性和同辈交往,以及脱离
父母独立生活。学者嘉撤(Glasser)办认为人要满足五方面的需要,分别是生存、归属感、
权力和成就感、自主及乐趣五方面。。7需要对人的内驱力是强大的,而对处于摸索时期的青
少年而言,当他们不能从现实生活中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时,网络世界恰好能够填补这块空
缺。网络为他们打丌了生活这本大书,一方面网络引导着学生去理解、体验自己生活中有
意义、有价值的内容,感受生活美好的方面,热爱自己的生活,逐步形成“生活对于我足
有意义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另外一方面网络活动引导他们去发现他们自己在生活中的价
值和意义,促使他们在网络生活中去实现他们的价值,使他们逐渐意识到:“我对于生活
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因此他们一旦进入网络这个世界,就对此着迷、上瘾,
自拔,原因在于他们能够从中找寻到生活的意义。
所以,我们讨论如何帮助沉迷网络世界的青少年之前,应该先了解青少年的需要和网
络之削的关系,了解网络对于成瘾者的意义。
(1)网络成瘾能够满足成瘾者自我认同的需要
随着生理的发展,青少年阶段渴望拥有能够得到他人尤其是同龄人认同的外貌、身材。
而在网络世界里交朋友、玩游戏,都能够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可以任意虚构自己喜欢的
外貌甚至性别,可以在游戏中或者聊天室编造一个假的自我身份,从而尝试不同的生活,
“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
《课程.教材.敦泣》2006,
7香港家庭福利会:
《跳出“网”惑一青少年上网的真实故事与出路》,2006,第46页。
----------------------- Page 17-----------------------
首鄙帅地人学坝lj掌位论义
比如生活中一个善良的女孩可以在网上做一个强悍而霸道的土匪、或者在聊天室假做男性
找一个女朋友。有异性癖、同性恋倾向的人更可以在网上实现自己改变身份的愿望,一个
异性癖者说“在绝望中,我来到了英特网的世界。起先,我是用女孩名在网上充当女孩,
许多热情的男孩把我当成了真正的女孩,要与我交朋友。在网上我就觉得自己真正成了女
孩,可以毫无顾忌地使用女性的语言甚至撒娇。我真是好开心。”因而这种“身份的变化”
既可以让一些人宣泄被压抑的情绪,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还可以让青年人虚拟尝试
新的角色,起到“角色扮演”的作用,满足了青少年自我认同的需要。
(2)网络成瘾能够满足成瘾者归属感的需要
青少年阶段渴望与他人熟悉,寻找被爱和被接纳的圈子,他们通过在网络游戏中与他
人组成联盟;参与大多数青少年在网上进行的活动,如写博客、玩网络游戏,产生共同话
题;在BBS上发表意见,参与讨论,找寻志同道合的好友;通过网上聊天工具,如QQ或
MSN,与别人建立联系;通过在网上写博客,与别人分享自己生活故事,从而获得别人的认
同和回应;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让有共同身份(如来自同~个地区或者喜欢同一种事情)
的人建立联盟,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从而满足了他们归属感的需要。
(3)网络成瘾能够满足成瘾者权力及成就感的需要
青少年阶段对独立自主的需求、对被重视被尊重的愿望非常强烈,渴望自己能够有能
力控制身边的事物,渴望自己被认同是个有能力的人。家庭或者学校举办的活动通常是要
求学生按照既定的规则被动参与,不会给青少年太多选择权和决定权。而参与网络活动相
对而言权力会高很多,不管是玩网络游戏、在BBS留言、交友聊天,还是下载资料、浏览
网页、上传文件,青少年有亲身参与的权力,他们可以不受任何人的权力压制,选择自己
想要的身份,在网络世界中随时互动,自出选择参与及离开的时间。网络游戏中,不断累
积的高分值,或者角色的不断升级,越发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在BBS论坛建立讨论区并
且成为某个版块的斑竹,可以让别人就自己设定的议题发表意见;有些网络游戏甚至还容
许参与者违反同常生活规则或者法律法规而不需要负责,如抢劫、杀人等;破解别人的电
脑系统或者散播网上流言……这些网络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权力及成就感的
(4)网络成瘾能够满足成瘾者自主性学习的需要
自主性学习,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存在的,它与“他主性学习”、
“被动学习”或
“机械学习&相对。“他主性学习”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状态下的被动性和消极性的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状态下的主动性和积.汲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者认为,学
----------------------- Page 18-----------------------
酋古l;师范人学顺,l:学位论文
习不是一个被动地记录外界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是按学生自己的
需要、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所接受的大多还
是灌输式的统一的被动学习方式,鉴于每一个青少年的个性和基础都是千差万别、参差不
齐的,这种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容易让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而网络的便捷性、丌放性:
交互性、虚拟性、多样性以及丰富、形象的信息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使
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大大提高。网络环境下,良好的语
言载体,轻松的学习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转换了角色,从学习的
被动者变成了学习的主动者,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生的“主体”
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产生了强大的学习动力,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判断、对比、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这种自主性很强的学习环
境,十分有利于资源利用学习、自主发现学习、协商合作学习和实践创造学习的展丌。
(5)网络成瘾能够满足成瘾者乐趣的需要
寻求快乐青少年永恒的主题,现实的学习生活枯燥而平淡,互联网是一个新的平台,
为青少年提供了新的更加多元化的玩乐方式,玩网络游戏、浏览不同的娱乐信息及资讯性
网页、下载最新的音乐及电影、或者与陌生人聊天接触,都可以从中寻求刺激感、新鲜感。
而且网络活动以多采多姿的视觉冲击为起点,内容引人入胜,就好像F乜视、球赛满足感官
的需要一样。网络活动还能让人主动参与,自决下一步内容或者游戏策略,给人在感官和
操控一k提供很大的空间,充分满足了青少年追求乐趣感的需要。
(6)网络成瘾能够满足成瘾者人际交往的需要
青少年阶段交友的需求及其强烈,同常生活的交往多限于白天、限于认识的人之问的
“在场交往”,而网络上的交往既不受时间限制更不受空间限制。通过网络沟通工具,如
QQ、MSN、聊天室、或者交友网页,青少年与“不在场者”可以进行直接沟通与交往,
由于信息脱离地域限制,并极大地缩短了空间距离,导致一个时间段对应多个空间,完全
打破了“在场”与“不在场&的界限。8人们之间的交往不必受“在场”这一条件的制约,
满足了青少年多种方式的交际需要。此外,在网络空间旱,这种“远程交往”,不同于传
统的面对面的交往,人的不同时在场造成对象存在虚拟感,可以极其便捷地与远方沟通,
没有身份顾忌,可以说平常不敢说的话,做平常不敢做的事,无拘无束的虚构身份使得交
流更加自由自在。
8Ul国秀:“风险社会环境对当代个体生存的双重影响一吉登斯、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解读”,《哲学研究》,2007(6)。
----------------------- Page 19-----------------------
首都帅地人学硕.I-学他论义
透过网络成瘾和成瘾者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实生活中的多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
成长中的中学生身心带来一些无形的压力,造成~些负面影响,构成了影响他们生活的一
些危险性因素。然而,正是因为网络的存在,成为中学生挑战困境的~种方式,为他们的
生命带来一些正面的意义。通过网络成瘾,他们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不能轻易获得的认同
感、归属感、自信心和成就感;通过网络成瘾,他们重温了在现实生活中或许曾经触动过
他心弦的故事,更深入地感受由此带来的幸福、快乐、满足和愉悦,懂得了什么才是生活
中值得追寻的东西,切身体会它们的意义,认同其中所蕴涵的价值。更由此在他们的心灵
中逐步构筑起热爱生活的基本态度,体验到生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是值得过的。
(二)网络成瘾是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表现形式
1.成瘾者通过网络成瘾挑战逆境、表达需要
在Higgins(1998)的研究中表明,如果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他们的需要,具有
抗逆力的个人就会寻找一种替代方式来取代这种缺失。而他的抗逆力在替代的过程中则发
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由于各种原因,成瘾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
和挑战,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等不同方面的因素构成了其生活中的危机
因素,但是从其行为表现所知,他们并没有就此表现出意志消沉、自甘堕落的抑郁状态,
也没有退缩到幼年的行为表现,而是内心依然充满力量和希望,能够决定在生活中想要什
么,并且创造条件和机会,找寻到网络这样一种新的替代方式来挑战现实逆境,表达自己
的需要。尽管这种新的方式与常规不同,并不被成人所接受、所认同。但这种替代他们满
足需要的方式即网络成瘾正是他们自身所具有的抗逆力的一种具体体现方式。
2.网络成瘾是成瘾者的一种反自律行为
“瘾是一种被迫从事的模式化的习惯行为,停止这种行为会引起无法控制的焦躁。通
过缓解焦躁,瘾给有瘾之人提供了一种安慰之源。”9因此,网络为成瘾者展现了一个不同
于现实生活的新世界,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游戏控制整个世界,可以通过网络生活逃避现实
生活的种种压力,减缓他不能控制现实生活中的某种需要或渴望的焦虑感,能够减轻现实
生活带给他们的挫败感,能够在网络世界上获得一种自我防卫的安全感。于是,他们变得
如此地迷恋网络,现实生活的一切都对他们不再有任何意义,他们甚至可以因为上网而忽
9斯坦顿.皮利:
‘爱与瘾》,新美国史,纽约,1975。
----------------------- Page 20-----------------------
首都师范人学坝:I:学位论文
略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他们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足不出户。根据福柯的观
点,“所有的瘾都是变态的自律&。可以把网络成瘾归结为成瘾者的一种反自律行为,是对
成瘾者个人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进行控制的新的方式,借助这种反自律行为帮助成瘾者获得
满足感。1986年,Emmy Wemer识别了那些具有抗逆力的年轻人的很多特性表现,其中自
律(能延迟满足并控制冲动)也是抗逆力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之一。也就是说,成瘾者的这
种反自律行为构成了成瘾者非常规的抗逆力表现之一。
由此可知,网络成瘾作为成瘾者的一种反自律行为,能够帮助成瘾者挑战逆境,表达
需要,作为成瘾者的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表现方式而存在。
(三)抗逆力在网络成瘾中的建构
上述分析可知,网络成瘾是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表现形式,现实生活中遇到困境、面
临危机、受到挫折的中学生通过网络成瘾来挑战逆境、表达他们的需要。那么,成瘾者的
抗逆力如何在网络世界和成瘾行为中得以建构呢?本研究结合案例,从抗逆力的三个构成
要素外部支持因素(I have)、内在优势因素(I am)以及效能因素(I can)三个方面加以
案例,小齐是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的初二女生,在她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离
婚了。在她的记忆当中爸爸妈妈那时候关系很不好,经常吵架,甚至互相打骂,爸爸脾气
不好,经常把妈妈打伤,妈妈性格也很要强,爸爸打得越是厉害她就吵得越凶,有时候心
情不好还会拿小齐撒气。据说因为自己是女孩所以爸爸不喜欢小齐,也很少给自己买东西,
更别说带自己出去玩了。小齐很怕爸爸,
只要爸爸在家,小齐从来都不敢说话,那时候
小齐最不喜欢回家,最盼望的事情是每礼拜回外公家。小齐最喜欢的人是外公,外公特别
疼她,小齐生活中有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就会跟外公讲.后来爸爸妈妈离婚后,小
齐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工作特别忙,也无暇照顾小齐,小齐就暂时住到了外公家,度
过了小学最后两年美好的生活。然而,在小齐读初一的时候,外公突然因病去世了,小齐
特别伤心难过,虽然回到了妈妈身边一起生活,可是小齐还是觉得很孤单,很想念外公,
觉得再也不会有人像外公那样关心自己,疼爱自己了。因为自己很少说话,性格比较肉向,
几乎不怎么参加活动,加之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原本就胖的小齐身体更加胖了,同学们暗
地里都叫她齐小胖,她就更加封闭自己,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谈得来的朋友。原本学习成
绩还不错,随着外公的离去,她也变得无一心学习,成绩一再滑坡,自己心里也很着急,可
是妈妈还以此经常批评她,骂她叉胖又笨,还怪外公把她宠坏了.小齐喜欢动漫,每天都
----------------------- Page 21-----------------------
竹郜!JI|i池人学顺I:学位论义
有在QQ空间里写日志的习惯,后来她的El志被一个喜欢动漫的网友看见了,那个网友给
她留言称赞她的文笔很好,后来她们在网上开始聊天,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发
现他们的爱好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谈的来所以经常在网上聊天,慢慢的建立起了信任,
也聊到自己在现实生活的一些苦恼,诉说失去外公的痛苦。对方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女孩,
身材也很胖,她经常耐心的倾听小齐的故事,给小齐鼓励,帮她出主意,还把她介绍到自
己在网上参与的动漫社区,跟社区的其他人一起聊动漫、听动漫歌、看新出的动漫作品等
等。从此,小齐在网络世界中找到了很多的乐趣,开始变得越来越喜欢上网,越来越迷恋
上网,上网占用了她大部分的时间,上网成了她目前生活的全部。在网络上她有值得信赖
的朋友,有让她为之疯狂的动漫社区,网络还激发了她创作的热情,她现在正在积极准备,
打算自己开一次动漫展。
1.外部支持因素的建构
从外部支持因素来看,现实二L活中的小齐所在的原生家庭,结构缺损、情感淡漠、关
系僵化,造成了她缺乏J下向的连接关系、坚定清晰的规范、关怀支持的环境、积极合理的
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而这些特征是构成抗逆力外部支持因素的必要条件。虽然小齐
原本还有外公的理解和关爱,是构成小齐保护因素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和动力。但是随着外
公的去世,小齐面临着生活中重大的危机,因此使得小齐处于一种外部支持因素严重缺失
的状态,其抗逆力也就随之降低,小齐出现了情绪低落、学习动机不强、生活意义感丧失
等一系列负面的表现特征。然而,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网络却给小齐的抗逆力发展创造了
一系列的必要条件,小齐通过在网络上写同记不仅宣泄了自己的情绪,还以此为机会结识
了有共同语言、值得信赖、能够倾听他的朋友,在网络社会中获得了正向积极的连接关系,
填补了现实生活中的空白;动漫游戏都有清晰明了的规则,每一个爱好者都必须遵循,动
漫社区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动漫的爱好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想法和意见,他们彼此
尊重、互相交流,形成了坚定清晰的规范和关怀支持的环境;通过交流与学习,动漫社区
给了共同爱好者们一个表达与交流的平台,促使小齐包括其他的动漫爱好者拥有参与创造
的机会:可以看出,构成小齐的抗逆力的外在支持因素在网络成瘾中得以形成。
2.内在保护因素的建构
从内在保护因素来看,现实生活中,小齐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她性
格内向、沉默寡言、自卑孤立、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很远、自我挫败感强、不接纳自己。这
----------------------- Page 22-----------------------
首都帅范人学顺二I:学位论文
些都是其自我形象感低、消极悲观的特征表现,使得构成小齐抗逆力的内在保护因素面临
危机。但是,从案例中可以看见,小齐通过网络成瘾的行为,如上网写日志、交友聊天、
加入动漫社、准备动漫展等一系N多'I-部支持因素的建立呼唤出其内心的力量感,开启了她
对自我形象的认同感、生活的乐观感、并且准备开始行动。由此可以看出,构成小齐的抗
逆力的内在保护因素在网络成瘾中得到了发展。
3.效能因素的建构
从效能因素来看,现实生活中,小齐与同学交往甚少、缺少交流、情感疏离,因为缺
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不敢面对同学的嘲笑;由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也无法应对生
活的变故,学习上出现的困难;由于缺乏目标,生活没有动力。效能因素是抗逆力得以体
现的外在表现,上述小齐的这些特征表现表明构成小齐抗逆力的效能因素所面临的危机。
但是,从案例中可知,通过网络成瘾,在小齐外在支持因素和内在保护因素的相互激励过
程中,小齐的效能因素『F在逐步发挥作用,比如,小齐从丌始能够在网上主动与某一个人
沟通、打丌心扉、倾诉问题、请求帮助、逐步发展到借助动漫这一个共同话题同一个社区
罩的很多人交流,进而激发了自己创造的动力和热情,为自己开动漫展而采取行动。在此
过程中不仅发展了人际交往的技巧、体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自己确定了生活目标,
从而,使得效能因素得以充分发挥。
从小齐的案例可知,个体以刚络成瘾行为为契机,使得三种构成要素外部支持因素(I
have)、内在优势因素(I am)以及效能因素(I can)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抗逆力
最终得以建构的过程。
第三章通过优势视角对网络成瘾中学生实施小组干预
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种涵盖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的专业化
服务活动。在助人自助为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与其它学科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介入
有所不同,社会工作不仅强调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服务并重,而且社会辅导者与案主始终处
于平等合作的地位,协助案主共同解决问题,以增强案主的自身能力和全面发展为主要目
标。作为一种以具体操作和实务为主要特征的服务,社会工作理所当然地有着自己独特的
介入方法。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
“它是由知识、了解、原则、技巧所组成。透
----------------------- Page 23-----------------------
首鄙帅池人学顺I:学位论义
过个人在社区机构中的各类小组,借助小组辅导者的协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
互动,促使组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的经验,旨在达成
个人、小组、社区发展的目标。”10组员在小组中完全自主,小组本身是一种过程与手段
的结合,借此让组员形成互动。在这种互动中,小组形成内在的动力,建立彼此支持的机
制。小组其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组员可以在其中学习有效的
经验,并且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成功的小组经验本身能给组员带来改变和成长的
小组工作通过行为学习与训练,能够相互激励,强化正面的行为,监督、弱化业已形成
他们生活习惯的负面行为。由于研究发现陷入网瘾的青少年许多都是孤僻、敏感,在现实
人际关系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障碍,在一些互动游戏或互动训练中,这一类的小组成员则
面临着超越自己的挑战,学会相信别人,尝试与人交流和沟通,从而突破自我,提高他们
的社会交往能力,这种交往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现实中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小组中,
出于榜样的力量,小组成员在得到他人的帮助的同时,也会激励自己尝试去帮助他人。这
种助人的体验会使他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加自信心,从网
络中走出来,开始在现实生活中找寻他们的意义。随着小组气氛的形成,信任安全感的建
立,组员们更会谈到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个人问题,这些问题同样可以在小组中得到
解决。所以小组工作在青少年发展方向指引和青少年自身成长方面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它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具体工作方式为优势视角的实践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一)优势视角下的小组组建过程
1.小组成员的甄选与组成
笔者于2007年9月和北京市X中学心理咨询老师取得联系之后,在该校初二年级班主任
的帮助下,通过对初二年级各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筛选出十多个喜欢上网的中学生。在此
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协调男女人数比例,在征得所选学生的同意之后,最后
形成了一个由9位同学组建成的小组,其中男生5人,女生4人。小组活动于同年9月一至11
月进行并顺利完成,具体时间是每周1次,每次1小时,共计15次。每次活动地点在该校心
理咨询室的团体辅导教室。
Io刘梦:&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3页。
----------------------- Page 24-----------------------
酋鄙师范人学坝lj学位论义
2.小组工作目标的形成
(1)通过建构外在支持因素满足案主的需要
运用优势视角助人要达到的目标是案主自己希望改变的具体目标,而不是辅导者要求
或者别人(老师及家长)认为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运用优势视角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
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运用优势视角帮助案主从事一种能够提升个人愉悦感、满足感和成
就感的同时,也能够尊重其他组员的想法和需要的行动。而且目标必须明确,包含具体可
采取的行动。
因此,在笔者所开展的小组工作的最初阶段主要就是澄清彼此期望、阐明小组目标的
阶段。通过采取一些传统的比较熟悉的活动(如破冰游戏)鼓励组员自由参与进来,在自
我介绍、组建小组的过程中鼓励组员表达他们的需要和期待,然后根据组员的表达,帮助
组员确定明确、统一、可操作的小组目标。
(2)通过建构外在支持因素提升案主的抗逆力
外在支持因素是建构案主抗逆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大部分案主抗逆力低下主要是源于
外在支持因素的缺失进而导致内在保护因素不足、影响效能因素的正常发挥。因此,建构
外在支持因素提升案主抗逆力是优势视角下小组工作的最终目标。
在笔者所开展的小组中,通过外在支持因素(即小组成员之『自J关系的建立)主要是朋辈
的支持系统的重建,帮助他们获得情感支持,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小组的内在动力,
建立彼此支持的机制,并且在小组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组员学习并获得有效的经验,
从而提升组员的抗逆力。鼓励他们自发地参与到网络以外的现实生活中来,把在小组中学
到的经验运用到Ff常生活当中去,努力减少他们的被动意识、消极、退缩、回避以及成瘾
行为的产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水平。
综合上述两点,该小组最后达成的活动目标即相信自己、互相信任、共同努力、健康
上网、快乐生活。
3.互助小组的建立
鉴于网络成瘾的标准尚未确定,笔者最初选取组员的标准也并不严格,该小组并不是
一个完全同质的群体所组成。九个成员当中,每一个组员上网成瘾的原因、成瘾程度、个
人性格、生活背景等都有所不同,存在差异。笔者通过观察,把有一定共性和互补性的个
体组织到一起,组建成3个小组,每组3个人。每次活动是以整个大组为单位,分成小组
----------------------- Page 25-----------------------
首盘;帅池人学坝l‘学位论文
进行,使活动可以有分有合,相互协调,通过小组游戏、小组讨论、大组分享的不同形式
给每一个组员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鼓励组员之间彼此回应、互相帮助、支持、分享感受。
小组活动的常规模式
暖身活动一主题故事一心理游戏一小组讨论一辅导者总结(根据不同主题和情况,活
动模式会有所变化)。
小组活动的评估方法
(1)每次小组活动后的小组成员分享;
(2)工作员在小组活动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
(3)小组活动结束当天采取开放问卷的形式,请小组成员概括自己参加此次小组
活动的最主要收获和体会;
(二)优势视角下的小组工作原则及特色
1.关注每个人具有的优势和能力,而非其缺点和症状
对组员始终怀抱高期望,对他们优势和能力的关注和强调是优势视角实践中最为重要
的原则。前来求助的案主并非一个有着各种病态症状的集合体,也非综合了各类问题的混
合物。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了生活中各种挑战的、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具有很好的抗
逆力的适应者。尽管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来自外部环境的歧视、压迫、失望、冷漠等敌意
的因素,充满了内部心灵的痛苦和冲突,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生活。他们能够为他们的需要
做决定、做选择,他们能够在小组中表达出他个人的志向和期望,这些就是案主内在的一
种重要的优势。案主一旦做了这样的表达,再来关注他自己身上的不足和其他各种各样的
需要才变得有意义。
关注案主的优势促使我们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持有尊重和关注、接纳和欣赏的姿念,要
求我们能够像学生一样对了解案主的希望和梦想感兴趣,而不是像专家~样声称比案主自
己都更加了解案主的动机。我们应该知道,作为每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能够了解他
们生活中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他们具有意义。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辅导者通过仔细倾听
组员的故事分享,观察组员的言行举止,给予组员较多的关注,通过询问他们关于生存、
兴趣、目标、愿望以及梦想等问题,发现并指出存在于他们身上的优势,并且在小组当中
----------------------- Page 26-----------------------
首都帅地人学坝Ij学位论文
不失时机的尽量多的给予赞赏和鼓励,如“你一定能做到!你真棒!我们永远支持你!”
等此类积极信息的传递来帮助组员将其优势和自己的目标梦想连接起来。面对每一个组员
所展示的自己的优缺点,辅导者和组员一起帮助探讨缺点背后的意义,让其从积极方面重
新解读缺点,找到突破自己的关键。最后,会发现一个崭新的组员的形象在慢慢形成。
2.建立合作平等的伙伴结盟关系,而非不对等的权力关系
在小组过程中,辅导者和组员之间的专业关系是优势视角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
优势不仅仅指的是个人所具有的优良特征和品质,也指辅导者和组员之间的关系特点。这
种专业关系的基础就是彼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