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题第十三版习题解答

您还不是会员
中华会计网校
当前位置:&&&&&&&&&&&&&>&正文
2015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务代理实务》第十三章练习题答案
  来源:   字体:  
  为了帮助广大学员备战2015年注册,中华会计网校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注册税务师考试各科目练习题,希望能够提升您的备考效果,祝您学习愉快!
第十三章 税务咨询与税务顾问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E,与税务咨询相比,税务顾问具有权威性强、咨询内容广泛、服务对象专一的特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C是错误的,税收筹划应该着重考虑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需要着眼于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展,而不是只关注于当前的税收支出;选项E是错误的,在考虑整体税负的同时还要着眼于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展,即使缴纳税收的绝对额增加,甚至税负也提高了,但从长远看,资本回收率能增长,还是可取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分割方法,选项B属于扣除方法,选项D属于减免税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常见的税务执业文书。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鉴证报告、税前弥补亏损的鉴证报告、税款的鉴证报告属于涉税鉴证类执业文书。纳税建议报告属于涉税服务类执业文书。选项E属于纳税申报资料,不是执业文书。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B是错误的,商业企业收到平销返利一律不得开具专用发票;选项C是错误的,啤酒是从量征收消费税,押金与计税依据无关;选项D是错误的,企业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不能做视同销售处理。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纳税人在建筑工地生产工程所需水泥预制板,不征增值税。所以,选项C属于不予征税的方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税收筹划。选项C是错误的,税收筹划应该着重考虑整体税负的轻重,同时需要着眼于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展,而不是只关注于当前的税收支出;选项E是错误的,在考虑整体税负的同时还要着眼于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展,即使缴纳税收的绝对额增加,甚至税负也提高了,但从长远看,资本回收率能增长,还是可取的。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选项B不正确,超过部分不能结转扣除;选项C不正确,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选项D不正确,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不得摊销。
责任编辑:庙庙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十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版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1.1(1) B(2)C(3)D 1.2(1)BCD(2)AC(3)ABC(4)ABCD 1.3(1)×(2)×(3)×(4)√ (5)× 第2章 □知识题 ?知识应用 2.1 单项选择题 (1)C(2)C(3)A 2.2 多项选择题 (1)ABC(2)BD(3)AD(4)CD(5)ABC(6)ABCD 2.3 判断题 (1)× 应为视同销售 (2)× 自然灾害损失属于正常损失,进项税额依然可以抵扣,无须对其进行账务处理 (3)√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4) × 13% (5) × 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 (6) √ (7) √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2.1 (1)借:原材料 30 9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70 贷:库存现金 1 000 应付票据 35 100 (2)借:在途物资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借:应收账款――光远厂 30 000 贷:在途物资 30 000 借:银行存款 35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应收账款――光远厂 30 000 (3)借:在途物资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7 000 借:其他应收款 1 1701 贷:在途物资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 (4)借:原材料 10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700 000 贷:应付账款 3 000 000 银行存款 8 700 000 (5)借:固定资产 9 000 贷:银行存款 9 000 借:固定资产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贷:银行存款 5 850 (6)借:管理费用――电费 6 000 制造费用――电费 2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借:管理费用――水费 3 000 制造费用――水费 27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800 贷:银行存款 31 800 (7)借:固定资产 2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 贷:实收资本 292 500 借:原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贷:实收资本 23 400 (8)借:固定资产 2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 贷:营业外收入 292 500 借:原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贷:营业外收入 23 400 (9)借:制造费用 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 贷:银行存款 3 510 (10)借:委托加工物资 4 000 贷:原材料 4 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1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 贷:银行存款 1 755 借:委托加工物资 19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 贷:银行存款 200 (11)借:原材料 5 850 贷:银行存款 5 8502 借:固定资产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12)借:库存商品 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 900 贷:应付账款 81 900 借:销售费用 27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1 贷:银行存款 300 借:应付账款 81 900 贷:银行存款 81 900 2.2(1)借:银行存款 40 9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950 借:销售费用 18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贷:库存现金 200 (2)借:银行存款 7 0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020 (3)借:应收账款 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4)确认销售时 借:长期应收款 9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 00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000 贷:库存商品 60 000 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35 100 贷:长期应收款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5)借:银行存款 46 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8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14.53 (6)借:应收账款――光远厂 187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 200 借:销售费用 27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1 贷:其他应付款――光远厂 300 (7)根据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冲销: 借:应收账款――光远厂 187 2003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 200 根据重开的专用发票入账: 借:应收账款――光远厂 140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 400 (8)借:应收账款――光远厂 46 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 (9)开出同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分别写明销售额和折扣额,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 计算销项税额的依据 借:银行存款 210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 600 (10)双方都要作购销处理 借:原材料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800 贷:库存商品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 (11)借:在建工程 4 850 贷:库存商品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12)借:长期股权投资 5 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 贷:库存商品 4 000 (13)借:应付利润 5 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14)借:应付职工薪酬 5 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 贷:库存商品 4 000 (15)借:营业外支出 4 850 贷:库存商品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16)借:应收账款――光远厂 73 7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 710 2.3(1)借:原材料 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 0004 贷:银行存款 351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 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2 750 (2)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800 贷:银行存款 800 (3)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指数) 800 (4)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2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800 (5)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7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指数) 700第3章 □知识题 ?知识应用 3.1 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B (4) B (5) A 3.2 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 AB (4) ABC 3.3 判断题 (1) × 不包括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 × 材料成本不包括辅助材料成本 (3) × 不一定,如用于在建工程的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就计入了“在建工程”借方 (4) ×消费税不是在所有流通环节都纳税,而只是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纳税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3.1(1)应纳消费税额=585×1 000÷(1+17%)×30%=150 000 元 (2)应纳消费税额=20×220=4 400 元 (3)应纳消费税额=(10 000+2 000+1 000)÷(1-30%)×30%=5 571.43 元 (4)当月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买价=3 000+5 000-2 000=6 000 元 当月准予扣除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6 000×30%=1 800 元 本月应纳消费税额=6×150+30 000×30%-1 800=8 100 元 如果是外购的,应纳消费税额也是 8 100 元 (5)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70 000×150×(1+200%)÷(1-8%)=34 239 130.43 元 应纳消费税额=34 239 130.43×8%=2 739 130.44 元 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70 000×150+70 000×150×200%+2 739 130.44=34 239 130.44 元 应纳增值税额=34 239 130.43×17%=5 820 652.18 元 3.2 (1)借:银行存款 58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50 0005 (2)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46 800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 000 3 000 (4)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35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 100 计提消费税时 应纳消费税=6×150+30 000×30%=9 900 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9 9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9 900 当月准予抵扣的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 800 贷:待扣税金――待扣消费税 1 800 当月实际上缴消费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8 100 贷:银行存款 8 100 (5)应纳关税=70 000×150×200%=21 000 000 元 借:物资采购 34 239 130.4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820 652.18 贷:银行存款 29 559 782.62 应付账款――××外商 10 500 000 3.3 按甲类卷烟计算,则应纳增值税额=500×17%=85 元 应纳消费税额=500×56%=280 元 借:银行存款 585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借:其他业务成本 28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80 3.4 按甲类卷烟计算,则应纳增值税额=2 000÷(1+17%)×17%=290.60 元 应纳消费税额=2 000÷(1+17%)×56%=957.26 元 借:其他应付款 2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709.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0.60 借:其他业务成本 957.26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957.26 3.5 同一控制下的投资,则应纳增值税额=4 000 000×17%=680 000 元6 应纳消费税额=4 000 000×10%=400 000 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3 080 000 贷:库存商品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 000 ――应交消费税 400 000 3.6(1)购入原材料 借:原材料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2)购入已税烟丝 借:原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3)将自产的烟丝用于广告 组成计税价格=40 000×10%×(1+5%)÷(1-30%)=6 000 元 应交消费税=6 000×30%=1 800 元 应交增值税=6 000×17%=1 020 元 借:销售费用 6 820 贷:库存商品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020 ――应交消费税 1 800 (4)委托加工烟丝后直接销售 组成计税价格=(10 000+1 000)÷(1-30%)=15 714.29 元 应交消费税=15 714.29×30%=4 714.29 元 ①借:委托加工物资 10 000 贷:原材料 10 000 ②借:委托加工物资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 贷:银行存款 1 170 ③借:委托加工物资 4 714.29 贷:银行存款 4 714.29 ④收回后 借:库存商品 15 714.29 贷:委托加工物资 15 714.29 ⑤销售 借:银行存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 ⑥借:主营业务成本 15 714.29 贷:库存商品 15 714.29 (5)本月销售卷烟 应纳增值税额=90 000×17%=15 300 元 应纳消费税额=90 000×45%+150×6=41 400 元 借:银行存款 105 3007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 3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1 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1 400 (6)本月应纳消费税=1 800+41 400=43 200 元,另有 4 714.29 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 本月共应纳增值税=15 300+3 400+1 020-5 100-3 400-170=11 050 元 3.7 进口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10×100×(1+25%)] ÷(1-8%)=1358.70 万元 进口应纳消费税额=%=108.70 万元 进口应纳增值税额=%=230.98 万元 借:库存商品 13 587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309 800 贷:银行存款 15 896 800 借:银行存款 28 08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 08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 869 600 贷:库存商品 10 869 600 第四章 关税会计 □知识题 ?知识应用 4.1 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C (4) A 4.2 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ABC (4) ABCD 4.3 判断题 (1) × 货物和物品 (2) × 也可在主管地征收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4.1(1)关税=200 000×7.5×10%=150 000 元 (2)完税价格=(200 000+20 000)×6.6÷(1-2%)=1 481 632.65 元 关税=1 481 632.65×10%=148 163.27 元 (3)完税价格=200 000×7÷(1-2%)=1 428 571.43 元 关税=1 428 571.43×10%=142 857.14 元 (4)完税价格=200 000×6.6÷(1+10%)=1 200 000 元 出口关税=1 200 000×10%=120 000 元 (5)完税价格=(200 000-10 000-3 000)×6.6÷(1+10%)=1 122 000 元 出口关税=1 122 000×10%=112 200 元 (6)完税价格=(200 000-10 000)×6.6÷(1+10%)=1 140 000 元 出口关税=1 140 000×10%=114 000 元 4.2(1)借:原材料 1 6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80 500 贷:银行存款――美元现汇存款 1 500 0008 ――人民币存款 430 500 采购成本=(20+20×10%)×7.5=165 万元 应纳增值税=1 650 000×17%=280 500 元 (2)借:原材料 1 629 795.9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7 065.31 贷:银行存款――美元现汇存款 1 481 632.65 ――人民币存款 425 228.58 采购成本=1 481 632.65+148 163.27=1 629 795.92 元 应纳增值税=1 629 795.92×17%=277 065.31 元 (3)借:原材料 1 571 428.5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7 142.86 贷:银行存款――美元现汇存款 1 428 571.43 ――人民币存款 410 000 采购成本=1 428 571.43+142 857.14=1 571 428.57 元 应纳增值税=1 571 428.57×17%=267 142.86 元 (4)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5)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12 200 贷:银行存款 112 200 (6)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14 000 贷:银行存款 114 000 4.3 应纳关税=(100+1-3)×6.6×10%=64.68 万元 4.4 应纳关税=50×10%=5 万元 4.5 应纳关税=[300 000÷(1+2%)+10 000] ×6.6÷(1+10%)×10%=182 470.59 元 第5章 □知识题 ?知识应用 5.1 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A (4) D 5.2 多项选择题 (1) ACD (2)ABCD (3)ABC (4) AC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5.1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30×7×(17%-13%)=8.4 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500-(300-8.4)-10=198.4 万元 5.2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6.8×(17%-13%)=13.6 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800×17%-(100-13.6)=49.5 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50*6.8*13%=44.2(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大于 0,则应退税额为 0,免抵税额=免抵退数额=44.2 万元 对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136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6 000 对当期的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递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 442 0009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42 000 5.3 当期进项税额=230 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80×6.8×(17%-13%)=48.96 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700×17%-(230-48.96)= -62.04 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180×6.8×13%=159.12 万元 159.12 万元&62.04 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62.04 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59.12-62.04=97.08 万元 5.4(1)购进商品时 借:在途物资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 贷:银行存款 58 500 (2)商品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50 000 贷:在途物资 50 000 (3)出口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6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7 000 (4)计算应收的出口退税=50 000×13%=6 500 元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6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 500 (5)当退税差额转账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2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 000 (6)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6 500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6 500 5.5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 300×(17%-13%)-700×(17%-13%)=24 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1.02-(18-24)= 7.02 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0*13%=78(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大于 0,则应退税额为 0,免抵税额=免抵退数额=78 万元 对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24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40 000 对当期的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递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 78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780 000第6章 □知识题 ?知识应用 6.1 单项选择题 (1) D (2) B (3) C (4) B10 6.2 多项选择题 (1) ABD (2) AB (3) CD (4) AC (5) BD 6.3 判断题 (1) √ (2) × 营业税的纳税人包括外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3) × 一律按增值税计税 (4) √ (5) × 这种计算营业税的方法仅限于金融企业的转贷业务 (6) × 营业税=960×5%=48 (7) × 由税务机关核定货物的销售额和劳务的营业额,分别纳税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6.1 (1)营业税额=(200 000-100 000)×3%=3 000 元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 000 (2)营业税额=(5 000×20-50 000-10 000-10 000)×5%=1 500 元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0 000 贷:银行存款 7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 500 (3)营业税额=(200 000-80 000-50 000-30 000)×5%=2 000 元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 000 贷:银行存款 16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 000 (4)营业税额=100 000×3%=3000 元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 000 (5)营业税额=(3 000+40 000)×3%=1 290 元 借:银行存款 43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3 00011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 29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 290 (6)营业税额=(100 000-20 000-15 000)×3%=1 950 元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 000 贷:银行存款 35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 95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 950 (7)营业税额=10 000×3%+500×5%=325 元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00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5 6.2(2)应缴售房营业税额=3 000 000×5%=150 000 元 借:银行存款 3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00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5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0 000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贷:预收账款 2 000 000 预收款应缴营业税=2 000 000×5%=100 000 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6.3 应按售价的 5%缴纳销售不动产营业税 应纳营业税额=1 200×5%=60 万元 同时补缴建筑环节 3%的营业税,税务机关核定的成本利润率为 10%,则应补缴建筑环 节营业税为: 应纳营业税=970×(1+10%)÷(1-3%)×3%=33 万元 并做如下会计分录: ①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12 0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 000 000 ②计提税金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93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30 000 ⑤上缴营业税时12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30 000 贷:银行存款 930 000 6.4(1)取得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2 500 000 贷:无形资产 2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25 000 营业外收入 375 000 (4)缴纳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25 000 贷:银行存款 125 000 6.5(1)将厂房作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累计折旧 100 000 贷:固定资产 200 0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3)收到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15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 000 (4)计提应交营业税 应交营业税额=150 000×5%=7 500 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7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7 500 (5)结转清理净收益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27 500 贷:营业外收入 27 500 6.6 1 000×5%+(50 000+5 000-40 000) ×5%=50+750=800 元 第7章 ?知识应用 7.1 单项选择题 (1)A(2) 无答案 (3) C (4) B (5) B (6) D (7) C (8) C (9) C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7.1 应纳资源税=(700+200-50)×30=25 500 元 销售: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1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1 000 自用:借:生产成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45 00 7.2 应纳资源税=3 125×32×1.3=130 000 元13 7.3 应纳资源税=〔50 000+3 000×(68%÷0.3%) 〕×0.6=438 000 元 7.4 应纳资源税=〔70 000+50 000+5×1.2〕×25=3 000 150 元 7.5 应纳资源税=1 000×24=24 000 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4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4 000 7.6 应纳资源税=800×1.3=1 040 元 借:生产成本 1 040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1 040 7.7 应纳资源税=(1 000+500)×22=33 000 元 销售的: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2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22 000 自用的:借:生产成本 11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11 000 7.8 借: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 第8章 ?知识应用 8.1 单项选择题 (1) (2)D(3) D(4)C 8.2 多项选择题 (1)ABCD(2) AC(3) AB (4)ABCD(5)AD 8.3 判断题 (1) √ (2)× (3) × 企业境内外之间的盈亏不可以相互弥补 (4) √ (5) × 经营租赁的租赁费可以扣除,固定资产融资租赁的租赁费不可以扣除 (6) √ (7)× (8) × 应当按有盈利的营业机构所适用的税率纳税 (9)× (10)√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8.1(1)允许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限额=3 000×12%=360 万元 在 80 万元捐赠支出中有 30 万元未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而是直 接向教育部门进行的捐赠,不能作为允许税前扣除的捐赠支出,其余 50 万元捐赠是通过我 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进行的捐赠,并且未超过扣除限额,所以该纳税人税前 准予扣除的捐赠支出为 50 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3 000-50=2 950 万元 (2)去掉题目中“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工资为 160 万元” 税前扣除的职工工会经费=200×2%=4 职工福利费=200×14%=2814 职工教育经费=200×2.5%=5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需调整 (3)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20 000×5‰=100 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 60%=105×60%=63 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额为 63 万元 (4)第 1 年亏损 100 万元,弥补期限至第 5 年,弥补额 90 万元,第 3 年亏损 40 万元, 弥补期限至第 7 年,弥补额 40 万元,第 7 年亏损 20 万元,弥补额 20 万元,第 8 年弥补亏 损后有盈利 20 万元,应纳所得税额=20×25%=5 万元 (5)去掉题目中“ (该商场有职工 120 人,计税工资标准为每月 800 元/人) ” ①准予从收入总额中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限额=8 000×5‰=40 万元 业务招待费的 60%=30×60%=18 ④全年应纳税所得额=8 000-4 500-59.5-18-1 500=1 922.5 万元 ⑤当年应纳所得税额=1 922.5×25%=480.625 万元 8.2 (1)中国境内工薪收入应纳税额 月工资收入=35 000÷12=2 917 元 低于起征点 3500 元,不征税。 (2)中国境内稿酬收入应纳税额=(2 000-800)×20%×(1-30%)=168 元 (3) A 国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即抵扣限额) =8 000× (1-20%) ×20%=1 280 元, 该纳税人在 A 国实际缴纳的税款超出了抵扣限额, 因此只能在限额内抵扣 1 280 元, 不用在我国补缴税款。 B 国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抵扣限额)=3 000×5%=150 元,该纳税 人在 B 国实际缴纳的税款超出了抵扣限额, 因此只能在限额内抵扣 150 元, 不用在我国补缴 税款。 该纳税人应纳个人所得税=168 元 8.3 A 公司: ①投资时(采用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8000000 处置土地使用权收益 2000000 注: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 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印花税=土地评估价×0.05%=%=0.5(万元) 所得税=(土地的评估价-取得土地的成本-上述税金)× 25%=(.5)× 25%=49.87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498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98750 ②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4000000 印花税=股权转让价款(土地评估价)×0.05%=%=0.7(万元)15 所得税=()×25%=10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10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00000 B 公司: ①投资时(采用成本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②购买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商誉 4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银行存款 .4 A 绘画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43 000×(1-20%)×20%=6 880 元 B A、B 国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 ①A 国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抵扣限额)=150 000×(1-20%)×20% ×(1-30%)=16800 元,李某在 A 国实际缴纳的税款 12 000 元低于抵扣限额,因此可全额 抵扣,并需在我国补缴个人所得税 4 800(16 800-12 000)元。 ②B 国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抵扣限额)=10 000×5%=500 元,李某 在 B 国实际缴纳的税款 2 500 元超出了抵扣限额,因此只能在限额内抵扣 500 元,不用在我 国补缴税款。 C 取得保险赔款 20 000 元,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D 贷款利息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5 000×20%=1 000 元 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税款=6 880+4 800+1 000=12 680 元课后作业A 公司有一台价值 500 万元的固定资产,按照税法规定,企业按照 5 年时间加速 计提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会计上按照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 使用年限与会计相同,净残值为零,该企业每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 600 万元,除 该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外, 不存在其他会计和税收之间的 差异(所得税税率为 25%) 。 要求: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相关年度的会计处理。第9章 ?知识应用 9.1 单项选择题 (1) B (2)D (3) C (4) C (5) B16 9.2 多项选择题 (1) CD (2) AD (3) BCD (4) AD 9.3 判断题 (1) × 合作建房后分房自用的可免缴土地增值税 (2) √ (3) √ (4) × 房地产交换双方取得的是实物形式的收入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9.1 开发费用 150 万元,未超过前两项成本之和的 10%(150 万元) ,可据实扣除 扣除项目金额=(300+1 200)×(1+20%)+150+7.7+150=2 107.7 万元 增值额=3 000-2 107.7=892.3 万元 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892.3÷2 107.7=42.34% 应纳税额=892.3×30%=267.69 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 676 9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 676 900 9.2 扣除项目金额=(500+1 500)×(1+20%)+200+10+100+(500+1500)×5%=2 810 万元 增值额=4 000-2 810=1 190 万元 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1 190÷2 810=42.35% 应纳税额=1 190×30%=357 万元 若利息支出不能按房地产项目分摊 扣除项目金额=(500+1 500)×(1+20%)+200+10+(500+1500)×10%=2 810 万元 增值额=4 000-2 810=1 190 万元 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1 190÷2 810=42.35% 应纳税额=1 190×30%=357 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 57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 570 000 9.3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土地增值税 5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50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500 000 贷:银行存款 500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8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0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土地增值税 50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0 000 9.4 扣除项目金额=300×50%+40=190 万元 增值额=400-190=210 万元 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210÷190=110.53% 应纳税额=210×50%-190×15%=76.5 万元17 转让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 000 累计折旧 1 200 000 贷:固定资产
收到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4 0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 000 000 应交流转税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 400 000 计算应缴土地增值税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76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765 000 上缴税金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765 000 ――应交营业税等 4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165 000 9.5 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 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 计算综合楼应纳土地增值税税额 (1)计算扣除项目金额: ①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2 000× (1-1/4)=1 500(万元) ②支付开发成本=6 000(万元) ③扣除税金=18 000× 5%× (1+7%+3%)=990(万元) ④应计提开发费用=(1 500+6 000)× 10%=750(万元) ⑤加计扣除费用=(1 500+6 000)× 20%=1500(万元) ⑥扣除项目金额=1 500+6 000+990+750+1 500=10 740(万元) (2)增值额=18 000-(万元) (3)增值额占扣除项目的比率=7 260÷ 10 740×100%≈67.60% (4)应缴土地增值税=7 260× 40%-10 740× 5%=2 367(万元) 第 10 章 ?知识应用 10.1 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D (4) B (5) B (6) D (7) C (8) A 10.2 多项选择题 (1) ABC (2) AB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BC (7) BCD (8) ABC (9) ABCD (10) AC 10.3 判断题 (1) √ (2) × 货物出口时不退还已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3) × 进口货物时,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4) × 各方均为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 (5) √18 (6) × 应就增加金额的部分补贴印花 (7) √ (8) × 车船使用税对涉外企业和外籍人不征收,对内资企业和中国公民征收 □技能题 ?计算分析题 10.1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10+12)×7%=1.54 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5 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5 400 缴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5 400 贷:银行存款 15 400 10.2 应纳营业税额=(20-12-2)×5%=0.3 万元 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3 000×5%=150 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5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150 10.3 企业 2005 年应纳印花税=(6 000 000+1 000 000)×0.5‰-2 000=1 500 元 借:管理费用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10.4 土地使用税=(5 000+4 000+11 000)×2=40 000 元 借:管理费用 4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40 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10.5 应是 A 交契税,应交契税=(150-100)×3%=1.5 万元 借:固定资产 515 000 贷:应付账款――B 企业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契税 15 000 第 11 章 ?知识应用 11.1 单项选择题 (1)D(2)A(3)D(4)A(5)A 11.2 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 (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 11.3 判断题 (1)√ (2)√ (3)× □技能题 税负=(应纳税额÷ 计税销售总收入)×100% 第 1 年税负=(800÷3000)×100%=26.67% 第 2 年税负=(650÷2200)×100%=29.55% 由此可知,第 2 年税负重于第 1 年。 第 12 章 ?知识应用19 12.1 单项选择题 (1)ABC (2)ABCD 12.2 多项选择题 (1)× (2)√(3)× □技能题 A 项目年应纳增值税=(100-90)/(1+17%)× 17%=1.45 万元 A 项目税后销售净收入=(100-90)/(1+17%)=8.55 万元 A 项目税后利润=8.55×(1-20%)=6.84 万元 B 项目年应纳营业税=100× 5%=5 万元 B 项目税后销售净收入=100-90-5=5 万元 B 项目税后利润=5×(1-20%)=4 万元 6.84-4=2.84 万元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由于两个项目的应征税种和税率存在差异,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A 项目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盈利(2.84 万元) ,故应该选择 B 项目。直接投资更重要的是 要考虑企业所得税的税收待遇。20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考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