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赋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应该约为多少千元 中公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税收筹划技术》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税收筹划技术
2010年2月第2期(总第135期)广西轻工业GUANGXIJOURNALOFLIGHTINDUSTRY经济与管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税收筹划技术吕毅(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广西河池54700)【摘异技术。绩效工资;税收筹划【关键词】事业单位;【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薪金所得应税项目和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规定,绩要】绩效工资的纳税主要涉及到个人所得税工资、效工资的发放方式和发放数额都影响纳税人税后的实际工资收入,适用于绩效工资的税收筹划技术有免税技术、扣除技术、税率差【文章编号】10)02-85-03实施绩效工资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达到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如何使自己既合法纳税,履行公民义务,又能合法合理地节税,是大家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入应纳税为(-2000)×15%-125=385(元)。[实例2]某小学韦老师2009年12月取得工资2100元,其中缴纳住房公积金“三险一金”共计210元。韦老师当月工资减去“三险一金”后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额,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为110元,无须纳税。1.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征税规定(1)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其中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2)全年一次性奖金、年终加薪、绩效工资等各种名目的年度奖金可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对于在一个月内发放的属于年度性的名目不同的奖金,可合计作为一次性奖金收入,按12个月分解后确定适用税率和相应的速算扣除数并据此全额计算纳税;在不同月份发放的,纳税人可选在择其中一个月取得的年度奖金采用上述计税方法计算纳税。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如果在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3)个人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实例3]上述刘教授2009年12月除工资收入外,经年度综合考核,学校发给绩效工资24000元。其绩效工资应纳税为24000×10%-25=2375(元),加上当月工资的应纳税额385元,刘教授当月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2760元。[实例4]上述韦老师2009年12月除工资收入外,经年度综合考核,学校发给绩效工资6000元。其绩效工资应纳税=()×5%-0=294.5(元)。1绩效工资的征税规定绩效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绩效工资的征税,主要涉及到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应度。税项目和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有关规定。1.1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2000元/月,为应纳税所得额,按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缴个人所得税,如下表所示: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速算表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实例1]某大学刘教授2009年12月取得工资6000元,其中缴纳住房公积金“三险一金”共计600元。刘教授当月工资收2征税规定对绩效工资的影响2.1绩效工资发放方式对应纳税额的影响绩效工资的发放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年终一吕毅(1959-),男,广西东兰人,讲师,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税收。【作者简介】次性发放;方案二,年中与年终各发一次,即6月、12月各发放一次;方案三,每月平均发放。仍以上述刘教授和韦老师为例,分别计算两人在不同方案中的应纳税额。方案一,年终一次性发放。刘教授应纳税额为,全年工资应纳税385×12=4620元,绩效工资应纳税2760元,全年共纳税80元;韦老师每月工资无须纳税,绩效工资应纳税294.5元。方案二,每年6月、12月各发放一次。刘教授全年应纳税为,每月工资应纳税除6月外,其他月不变,仍为每月385元,11个月共为385×11=4235元,6月工资应纳税额=(-600-2000)×20%-175=2905(元),12月领取绩效工资应纳税12000×10%-25=1175元,刘教授全年应每纳税=75=8315元;韦老师全年应纳税为,月工资应纳税额除6月外,其他月不变,即无须纳税,6月工资应纳税额=(-210-2000)×15%-125=308.5元,12月绩效工资应纳税()×5%-0=144.5元,韦老师全年应纳税=308.5+144.5=453(元)。方案三,每月平均发放。刘教授每月工资应纳税额=(-600-2000)×20%-175=905元,全年应纳税额905×12=10860元;韦老师每月工资应纳税额(0-2000)×5%-0=19.5元,全年应纳税额19.5×12=234(元)。三种方案的两人全年纳税结果列表如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向的状态呢?这是因为税法对年终一次性发放绩效工资在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确定上,是将当月取得的绩效工资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只允许扣除一个月的速算扣除数,割断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内在的因果匹配关系,以致出现上述适用税率临界点异向现象。按照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设计的应纳税所得额级距,税额异向的区间为:6000元~6305.56元,24000元~25294.12元,60000元~63437.5元,240000元~元,480000元~元,720000元~元,960000元~元,0000.00元。3绩效工资的税收筹划技术税收筹划技术是指合法和合理地使纳税人缴纳尽量少的税收的知识和技巧。适用于绩效工资的税收筹划技术有免税技术、扣除技术、税率差异技术等。3.1免税技术免税技术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而免纳税收的节税技术。(1)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免税。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2)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免税。计算结果表明,在个人所得工资薪金应税项目扣除标准为2000元的情况下,当每月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小于或绩效工资较低,分月发放绩效工资都要比集中发等于2000元,如果工资水平高,绩效工资数额大,那么年底集放节税。反之,中发放相对节税。2.2绩效工资发放数额对应纳税额的影响在年终一次性发放绩效工资的方式下,应纳税所得额与税后所得在一般情况下呈线性关系,即应纳税所得额越大,税后所得也就越多。不过由于税收级距的影响,在计算税率上的“临点时,会产生税负反向变化现象。界”[实例5]与刘教授同等资历的张教授,两人每月工资、“三险一金”完全一样。年终绩效考核,由于张教授业绩突出,绩效工资25000元,比刘教授多1000元。张教授绩效工资应纳税=25000×15%-125=3625(元),扣缴税款后实际收入21375元。而刘教授绩效工资24000元,扣缴税款后实际收入21625元,反而比张教授多250元。[实例6]与韦老师一同应聘到学校的黄老师,两人工资、“三险一金”完全一样。年终绩效考核,由于黄老师表现突出,学校发给绩效工资6200元,比韦老师多200元。黄老师绩效工资应纳税=()×10%-25=584(元),扣缴税款后实际收入5616元。而韦老师绩效工资6000元,扣缴税款后实际收入为5705.5元,反而比黄老师多89.5元。(3)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托儿补助费、差旅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包括:独生子女补贴、费津贴、误餐补助。3.2扣除技术扣除技术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直接节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1)提供周转住房。随着人才流动加剧,人才跨地区、跨国界流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于大多数科技人才而言,到另一个城市工作,一般都不会在该城市拥有自己的住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如果由单位给予职工一块货币性的住房补贴,由员工自己来负担租房的相应费用,由于个人住房相应的支出不能在税前扣除,而货币性的住房补贴则是要加入工资总额中计征个人所得税的,则扣除个人所得税及房屋租赁费用后的实际收入就降低了。如果由单位统一购买或者租赁住房,然后提供给职工周转居住,则住房补贴这一块收入就不必缴纳个人所得税。(2)提供培训机会。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为了能获取与本行业相关的新知识,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已经成为个人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如果单位每年给予员工一定费用额度的培训机会,在考虑个人的报酬总额时,一般也会把这些考虑进去。在不增加单位经费支出的前提下,可以节约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支出,实际上就增加了员工的实际收入,从而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转化费用。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有许多科研项目,如果利用自筹经费方式开展课题立项及研究,相应地就可以事先与单位协议在今后该成果计算发放科研津贴或奖励时,先报销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审稿、出版、材料等相关科研支出,以降低计税依据。[实例7]刘教授2009年自筹经费进行某个课题研究,共发表论文10余篇,期间支付调研费、版面费、资料费等25000元。2009年12月按照其所在大学科研考核和奖励规定,统计其成果应发放科研津贴30000元。若刘教授在12月一次取得30000元,加上绩效工资24000元,其应纳税为)×15%-125=7975元,税后收入为4+24000元;若将事先支付的25000元报销后,取得科研津贴5000元,加上绩效工资,应纳税为()×15%-125=4225元。经筹划可节税3750元。3.3税率差异技术税率差异技术,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利用税率的差异而直接节减税收的税收筹划技术。(1)合理筹划绩效工资的发放方式。通过发放支付方式的筹划,尽可能地将员工全年大部分收入控制在一个最低的税率档次中,同时,要尽量避免多次累计发放,从而形成适用税率提高多缴纳税款的现象。总的原则是,将收入平均实现,以避开高税率。在月收入适用税率不低于年终绩效工资适用税率条件下,只要不使年终绩效工资的适用税率提升一级,就尽量将绩但如果月收入适用税率本身已低效工资都集中年终一次发放。于年终绩效工资适用税率,那么又可以将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在设计发放绩效工资时,应认真选择发放方式,精确计算不同发放方式下对员工所承担税负的影响,从中挑选出最佳方案,从而达到合理合法地把本单位员工的税负降到最低的目的。一高等学校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集中的单位,般来说,科研院所、或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工资年终一次发放,税收筹划的空间较大;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或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绩效工资,按月发放节税更多。(2)避开绩效工资发放数额的异常区间。由于年终一次性发放绩效工资的计税方法使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部分地变成了全额累计税率,因而当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绩效工资超过同档税率临界点时,纳税额就会陡增,出现收入增加,纳税后实际收入减少的不合理现象。如[实列5]中的张教授年终绩效工资25000元,比刘教授多1000元,扣税后却比刘教授实际收入少250元;再如[实例6]中的黄老师年终绩效工资比韦老师多200元,扣税后却比韦老师实际收入少89.5元。这显然有悖于绩效工资的初衷,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避免此种现象的出现呢?简单的税收筹划技术就是将张教授多的1000元或黄老师多的200元延期到下月发放,合并于当月工资计算纳税。具体设计绩效工资考核机制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相结合,(1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严肃分配纪律,避免因多发一元钱而使税负陡增的现象发生。(2)绩效考核评估办法不是简单“计工分”的形式,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应拉开距离,真正做到奖优罚劣,鼓励拨尖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事业发展。(3)绩效管理应该更多关注员工内在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对单位的热爱,有发自内心的主人公感觉,有充足的能量,有高度的责任感,小幅度的绩效工资差距应控制在同一档税率内。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估办法,合理确定绩效工资的支付时点和数额,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不仅是单位办税人员业务技能问题,而是单位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单位决策人员具有筹划意识,并且掌握税收筹划技术和技巧才可以操作。参考文献[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尹音频,刘科.税收筹划[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葛长银.谈个人所得税的节税技巧[J].财政与税务,2009,(4).[4]叶艳艳.劳务报酬所得税筹划方法[J].财政与税务,2009,(5).(上接第66页)等,见参考资料[4]140页。参考文献[1]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3]王永康,赵玉华,朱永恒.水工程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郝海,踪家峰.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3结论层次分析法在类似问题的处理上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指标权重求取过程中,也可采取对数最小二乘法的方法,可以略去文中的判断矩阵的多次一致性检验。根据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出:“管理节水”在“节约用水策略”中占的比重较大,并且其下的“管理机构”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所以在管理机构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中公教育o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税收专业知识(2013中公版)(附150元增值学习卡)》 李永新【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
iPhone/iPad/Mac
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获取Kindle阅读软件的下载链接。
通知出版社:
没有Kindle设备?,或者下载免费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第1版 (日)
平装: 32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27.8 x 20.4 x 1.8 cm
品牌: 中公教育
ASIN: B008KWUHX0
亚马逊热销商品排名:
图书商品里排第1,697,497名 ()
前言(1)第一章
税收概述本章考点提示(2)第一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3)考点1 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3)第二节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4)考点2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职能(4)考点3 现代市场经济下税收的原则(5)第三节
中国税收制度的沿革(6)考点4 税收制度的含义及发展(6)考点5 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6)第二章
税收负担本章考点提示(10)第一节
税收负担的一般问题(11)考点1 税收负担的概念、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11)考点2 税收负担的分类(12)考点3 税收负担的归宿与转嫁(14)第二节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14)考点4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14)考点5 中国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15)考点6 中国宏观税负的未来走势(17)第三节
中国地区税收负担分析(17)考点7 地区税负水平现状(17)考点8 影响地区税负水平的因素(18)第四节
中国行业与企业税收负担分析(19)考点9 行业间税负差异的主要原因(19)考点10 同业税负(20)考点11 企业税负分析(21)第三章
税收制度与税制结构本章考点提示(24)第一节
税收制度要素(25)考点1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25)第二节
税收的分类(27)考点2 税收的分类(27)考点3 国际上关于税种划分的基本框架(28)第三节
税制结构(28)考点4 税制结构的概念(28)考点5 不同类型的税制结构及特点(29)考点6 税制结构演变的一般特征、当代世界税制结构发展与特征(30)考点7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30)第四章
税法本章考点提示(32)第一节
税法概述(33)考点1 税法的定义(33)考点2 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33)第二节
税收法律关系(34)考点3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34)考点4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34)考点5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35)第三节
税法体系(35)考点6 税法体系概述(35)第四节
税法的适用与解释(36)考点7 税法的适用(36)考点8 税法的解释(37)第五节
税法的效力(39)考点9 税法的时间效力(39)考点10 税法的空间效力(40)考点11 税法的对人效力(40)第五章
税权本章考点提示(44)第一节
税权概述(45)考点1 税权的划分(45)第二节
税收立法权(45)考点2 税收立法权的含义(45)考点3 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现状(46)第三节
税收执法权(46)考点4 税收执法权主体(47)考点5 税款征收权(47)考点6 税务检查权(49)考点7 税务稽查权(49)考点8 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49)考点9 税务行政处罚权(50)第四节
税收司法权(50)考点10 税收司法权概述(50)考点11 税收司法权主体(51)考点12 税收司法权管辖范围(53)考点13 税收司法权行使程序(54)第五节
税法解释权(57)考点14 税法解释权概述(57)第六章
营业税本章考点提示(60)第一节
营业税概述(61)考点1 营业税的概念与发展(61)考点2 各国营业税制度的一般规定(61)考点3 营业税的作用(62)第二节
营业税的适用范围(62)考点4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62)考点5 扣缴义务人(63)第三节
营业税的税目、税率(64)考点6 税目(64)考点7 税率(66)第四节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66)考点8 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66)考点9 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67)第五节
营业税的优惠(71)考点10 起征点(71)考点11 税收优惠规定(71)第六节
营业税的计算(74)考点12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74)第七节
营业税的申报与缴纳(75)考点13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75)考点14 纳税期限(75)考点15 营业税的申报和纳税地点(76)第八节
营业税特殊业务处理(76)考点16 兼营不同税目的应税行为(76)考点17 混合销售行为(77)考点18 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行为(77)考点19 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税范围划分(78)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制度本章考点提示(82)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83)考点1 企业所得税概述(83)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征税对象(84)考点2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84)考点3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85)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税率(86)考点4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86)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86)考点5 收入总额(86)考点6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90)考点7 扣除原则和范围(92)考点8 不得扣除的项目(98)考点9 亏损弥补(98)第五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99)考点10 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99)考点11 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100)考点12 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101)考点13 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102)考点14 存货的税务处理(102)考点15 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103)考点16 税法规定与会计差异的处理(103)第六节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104)考点17 免征与减征优惠(104)考点18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105)考点19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106)考点20 加计扣除优惠(107)考点21 创投企业优惠(108)考点22 加速折旧优惠(108)考点23 减计收入优惠和税额抵免优惠(108)考点24 民族自治地方优惠和非居民企业优惠(109)考点25 其他有关行业的优惠(109)考点26 其他优惠政策(110)第七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111)考点27 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111)考点28 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112)考点29 居民企业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112)考点30 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114)考点31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得税预缴税款的处理(115)第八节
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116)考点32 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的扣缴义务人和扣缴方法(116)考点33 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的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117)考点34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118)第九节
特别纳税调整(119)考点35 特别纳税调整的概念(119)第十节
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122)考点36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纳税期限、纳税申报(122)考点37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123)考点38 合伙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126)考点39 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调整(127)第十一节
企业所得税特殊业务处理(128)考点40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处理(128)考点41 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135)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制度本章考点提示(140)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141)考点1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原理(141)考点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142)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征税项目(144)考点3 所得来源的确定(144)考点4 应税所得项目(144)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税率(148)考点5 各项应税所得的税率(148)第四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151)考点6 费用减除标准(151)考点7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152)考点8 每次收入的确定(153)考点9 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154)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154)考点10 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154)考点11 减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156)考点12 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优惠(156)考点13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l年以上、不到5年的纳税人的减免税优惠(157)考点14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不超过90日的纳税人的减免税优惠(158)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缴纳(158)考点15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58)考点16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58)考点17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60)考点18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61)考点19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61)考点20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62)考点21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62)考点22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62)考点23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63)考点24 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65)考点25 自行申报纳税(165)考点26 代扣代缴纳税(168)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特殊业务处理(170)考点27 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170)考点28 特定行业职工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171)考点29 公务交通通信补贴收入、失业保险费、各种免税之外的保险金的征税方法(171)考点30 关于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个人取得的量化资产征税问题(172)考点31 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172)考点32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172)考点33 关于个人取得退职费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174)考点34 对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的征税方法(174)考点35 个人因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175)考点36 办理补充养老保险退保和提供担保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175)考点37 个人股票期权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176)考点38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行使股票认购权取得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177)考点39 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177)考点40 个人取得拍卖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178)考点41 其他特殊业务的个人所得税处理办法(178)第九章
财产行为税制度本章考点提示(180)第一节
资源税(181)考点1 资源税基本原理(181)考点2 纳税义务人(182)考点3 税目、单位税额(182)考点4 课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183)考点5 税收优惠(185)考点6 征收管理(186)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186)考点7 土地增值税基本原理(186)考点8 纳税义务人(187)考点9 征税范围(188)考点10 若干具体情况的判定(189)考点11 税率(190)考点12 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191)考点13 应纳税额的计算(192)考点14 税收优惠(193)考点15 征收管理(194)考点16 房地产开发项目业土地增值税清算(194)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196)考点17 城镇土地使用税基本原理(196)考点18 纳税义务人(197)考点19 征税范围(198)考点20 计税依据、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198)考点21 税收优惠(199)考点22 征收管理(200)第四节
房产税(201)考点23 房产税基本原理(201)考点24 纳税义务人和征税对象(202)考点25 计税依据、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203)考点26 税收优惠(204)考点27 征收管理(205)第五节
车船税(206)考点28 车船税基本原理(206)考点29 车船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目和税率(206)考点30 车船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208)考点31 税收优惠(209)考点32 征收管理(210)第六节
印花税(211)考点33 印花税基本原理(211)考点34 印花税的纳税人(212)考点35 印花税的税目与税率(213)考点36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214)考点37 税收优惠(216)考点38 征收管理(217)第七节
烟叶税(218)考点39 烟叶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218)考点40 烟叶税的征收管理(219)第八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219)考点41 城市维护建设税概述(219)考点4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和税率(220)考点43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220)考点44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收优惠(221)考点45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221)考点46 教育费附加(222)第十章
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本章考点提示(224)第一节
耕地占用税(225)考点1 耕地占用税基本原理(225)考点2 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225)考点3 应纳税额的计算(226)考点4 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226)第二节
契税(227)考点5 契税基本原理(227)考点6 契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228)考点7 应纳税额计算(229)考点8 税收优惠(230)考点9 契税的征收管理(231)第十一章
税收征管制度本章考点提示(234)第一节
税收征管制度概述(235)考点1 税收征管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235)考点2 税收征管法的遵循主体(236)考点3 税收征收管理权利和义务的设定(236)第二节
税务登记(238)考点4 税务登记主体与登记管理体制(238)考点5 设立登记(238)考点6 变更登记(240)考点7 注销登记(240)考点8 停业、复业登记(240)考点9 外出经营报验登记(241)考点10 税务登记证的作用和管理(241)考点11 登记协助制度(242)考点12 非正常户处理(242)第三节
账簿、凭证管理(243)考点13 账簿设置管理(243)考点14 账簿、凭证的使用和保管(244)第四节
发票管理(244)考点15 发票的印制与领购制度(244)考点16 发票的开具与保管制度(245)考点17 发票的检查制度(246)考点18 税控管理(247)第五节
纳税申报(248)考点19 纳税申报的主体和内容(248)考点20 纳税申报的期限和延期纳税(248)考点21 纳税申报的方式(249)第六节
税款征收(249)考点22 税款征收原则(249)考点23 税款征收的方式(250)考点24 税款征收制度(251)考点25 减免税收制度(252)考点26 税额核定和税收调整制度(254)考点27 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生产、经营纳税人的税款征收制度(255)考点28 税收保全措施(256)考点29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258)考点30 欠税清缴制度(260)考点31 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度(261)考点32 税款入库制度(261)第七节
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262)考点33 税务检查的形式和方法(262)考点34 税务检查的职责(263)考点35 税务稽查(264)第八节
税收管理员制度(266)考点36 税收管理员制度概述(266)考点37 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266)考点38 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监督(268)第九节
纳税评估(268)考点39 纳税评估概述(268)考点40 纳税评估指标和纳税评估对象(269)考点41 纳税评估方法(270)考点42 评估结果处理(271)考点43 评估工作管理(271)考点44 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272)第十节
纳税服务(275)考点45 纳税服务概述(275)考点46 纳税服务内容(276)考点47 办税服务厅(277)考点48 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税务网站(278)考点49 考核与监督(278)第十一节
税收征管法律责任(279)考点50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法律责任(279)考点51 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税收管理中的法律责任(282)考点52 税务机关的法律责任(282)考点53 税务代理人的法律责任(284)第十二章
税收法制本章考点提示(286)第一节
税务行政处罚(287)考点1 税务行政处罚的内容和原则(287)考点2 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和种类(288)考点3 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管辖与适用(288)考点4 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289)考点5 税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290)考点6 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291)第二节
税务行政复议(292)考点7 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点(292)考点8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293)考点9 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294)考点10 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被申请人与申请程序(294)考点11 税务行政复议的受理(295)考点12 税务行政复议的证据(297)考点13 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298)考点14 行政复议的其他规定(299)第三节
税务行政诉讼(300)考点15 税务行政诉讼的概念和原则(300)考点16 税务行政诉讼的管辖(301)考点17 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02)考点18 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303)考点19 税务行政诉讼的审理和判决(303)第四节
税务行政许可(304)考点20 税务行政许可的概念、基本特征和范围(304)考点21 税务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和实施程序(305)考点22 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306)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308)中公教育o全国分校一览表(310)
3.0 颗星,最多 5 颗星04 星02 星01 星0与其他买家分享您的想法留言者
已确认购买因为不准备考税务局,所以用不到。。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免抵税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