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之间有空隙吗能单个存在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如果有比一个水分子更小的洞,就能阻止水的渗入?可能做到吗?一个水分子的体积是3*10^(-29)m^3,那是不是说,如果有比一个水分子更小的洞,就能阻止水的渗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能做到.如在日常环境中(常压、常温)下,即使一个杯子有无数各洞,只要这些洞的直径都比水分子小,那么这个杯子就不会漏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物质简介/水分子
水(化学式:H2O)是地球表面上最多的分子,除了以气体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其液体和固体形式占据了地面70-75%的组成部分。标准状况下,水在液体和气体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室温下,它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作为通用溶剂之一,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因此,自然界极少有水的纯净物。 微生物易寄在水体表面。水分子心脏能跳动,血液能流动肺能呼吸,关节能活动,肌肉能运动多亏有了人体的冷却系统!--埃维昂公司瓶装水广告语节选水的功能远不止这些。水是用得最普遍的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世界气候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最要紧的是无法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水这种物质如此特殊的原因何在?关键在于它的分子结构。
水的形态/水分子
水以多种形态存在,固态的水即我们熟知的冰,气态的水即我们所说的水蒸气(无色,我们看到的白色水气是水蒸气冷凝后的液态小水滴),而一般只有液态的水才被视为水。在其临界温度及压力(647K及22.064MPa)时,水分子会变为一种“超临界”状态,液态般的水滴漂浮于气态之中。重水是普通水的氢原子被它更重的同位素氘所取代而形成的。其化学性质和普通水基本一致,常用在核反应堆中减速中子。在宇宙中在银河系星云中被探明存在水,由于氢和氧是构成宇宙的主要元素,科学家认为其他星系中依然存在大量水。由于星云尘埃的凝聚,形成各种彗星,行星,矮行星及其卫星,水也会存在于这些天体上。在太阳系中,水以固体形式存在于以下天体:月球水星,火星,海王星冥王星天然卫星,如海卫一,木卫二只在地球上发现液态形式的水,科学家也预测说液态水极有可能存在于土卫二的表面。在地球上水以水循环为载体存在于地球上,包括大气层,土壤含水,河流水,地下水,植物含水。地球上的水含量(全部水)大约是1,360,000,000 km? (326 000 000 mi?)。包括了:1,320, 000, 000 km? (316 900 000 mi? 即 97.2%)在海洋中。25, 000, 000 km? (6 000 000 mi? 即1.8%) 在冰川,冰盖,冰原中。13 ,000, 000 km? (3,000,000 mi? 即0.9%) 是地下水。250 ,000 km? (60,000 mi? 即0.02%)是淡水,包括河湖,内陆海。13, 000 km? (3,100 mi? 即0.001%)存在于大气层中。
结构分析/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水的摩尔质量除阿伏伽德罗常数:18g/mol ÷ 6.022 141 29 *10^23mol^-1 ≈ 3*10^-23 g水分子的书写:H2O是由2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尽管水的行为复杂又独特,它却是又小又简单的分子。它由两个氢原子分别和一个氧原子键合而成(见图1)。水分子水分子的三个原子形成104.5度角。每个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键,叫共价键,通过分享一对电子形成。应当指出,一对电子的共享程度并不均衡。氧比氢更需要电子(这种特性称为电负性)。换言之,氢原子和氧原子键合时,在这个过程中共价电子主要在负电的氧原子周围运动。因此,共价键氧的一侧带负电(-),氢的一侧带正电(+)(高中物理课本就介绍过-e。注:亦有+e)。如果水是线性分子,这些电荷就无关紧要。这种分子应该对称(见图2)。(为了检验水分子是由三个原子组成的具有对称性性质的分子,画一条横线与一条竖线穿过分子中部。如果分子对称,上下、左右看上去都应该一样。)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负电荷周围,作用相互抵消。只有一个电荷中心;分子为无极性分子。但是水分子为非线性,呈角分布,因而差异很大。水分子因为呈角分布,因而分子不对称。在负电荷周围,正电荷不均匀分布。作用不能相互抵消,两者都有自己的电荷中心。分子有正负极。这是有极分子,化学家称为偶极子。事实上,水分子是一种特殊的有极分子,其有极属性比几乎其他所有分子都明显。因而水分子呈非线性,且呈角分布。这方面哪怕稍有差池,生命就不会存在。因为偶极子有正极与负极,活像小磁铁。分子的正极吸引邻近分子的负极,从而分子黏在一起。蜂蜜黏性大,就是这个原因。图5为水分子相互吸引的示意图。水分子用虚线表示吸引,因为偶极子间相互吸引涉及氢原子,故称为氢键(氢键表示含氢的有极分子间的相互吸引。氢键比水分子内氧与氢两种原子间的共价键弱)。水分子因其有明显的偶极子属件而由稳固的氢键结合在一起。它们趋于牢牢地粘在一起。牢固到什么程度?用一个医药用的滴管,将水滴小心地滴到硬币上。在水尚未从硬币边沿溢下来之前,数一下硬币上的水滴数。为了用别的方法演示水分子的黏性,在两个玻璃杯或茶杯中分别装上油和水,尽量将它们放平(和平面平行),分别在两种液体上轻轻地放一个用密度比水和油大得多的钢制成的小纸夹。纸夹本应沉入液体中,但事实是它漂浮在水面上,而不是在油上浮着。其实,纸夹浮在水面上并非因为有浮力,或两者存在密度差异,而是因为水有黏性,水面上的分子粘在一起构成透不过去的复盖层,叫表面张力。将纸夹往水面下压,纸夹就会沉下去。黏在一起的分子形成固体和液体。为了使分子不黏在一起而相互分开,并变成气体,必须向水中增加大量的能量,通常都通过加热。就是说,水的沸点高,往往呈液态。必须将水温提高到212°F(100℃),分子才能有足够能量克服氢键的强作用力而分开。温度在32°F(0℃)和212°F之间时,水为液体。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的水全年多半为液体。水分子但是如果水不呈角分布,无极性,而不是有极性,就不会很黏,水的沸点将特别低。如果水无极性,估计在-85°F(-65℃)就会沸腾,那么在地球的所有温度下水都应该是气体。微波炉之所以能烹调食物,是因为食物中含水。水是一种强偶极子。电学上的水是正、负极性很强的分子。微波像无线电波、光和X射线一样是一种电磁辐射能,具有电和磁两种特性。电磁能穿过食物时,导致水等极化分子振动。振动产生热,这种热煮熟放在微波炉中的食物。微波炉并不是常说的由里向外煮熟食物,煮熟食物的热源来自食物内部而不是外部。水妙不可言,实际上是分子的妙不可言。实际上水是液体,水分子呈角分布且有极性,而不是呈线性分布且无极性,因此水成为生命的源泉。
内部结构/水分子
北京大学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拍到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并揭示了单个水分子和四分子水团簇的空间姿态。这一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单个水分子、四分子水团簇的内部结构上图显示了水分子在氯化钠表面上的排列方式和单个水分子、四分子水团簇的内部结构单个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单个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图像。图中花瓣部分是水分子的电子云,中间的暗缝是水分子内部化学键水分子是地球表面上最多的分子,其内部结构非常基本,但是又具有很多奇妙的化学性质。水作为良好的溶剂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基本条件,其独特的氢键结构也一直让科学家难以解释。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江颖课题组与王恩哥课题组合作,在水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水分子的亚分子级分辨成像,使在实空间中直接解析水的氢键网络构型成为可能。相关研究成果于日以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 DIO: 10.1038/nmat3848]。江颖和王恩哥是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郭静、孟祥志和陈基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物理学院的李新征研究员和量子材料中心的施均仁教授在理论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和北京大学的资助。
水的性质/水分子
水的物理性质是指水的热学、力学、电学、光学、声学等特性,让我们从以下几项指标,来了解水异常惊人的物理特性。纯水密度大部分物质固态时的密度比液态时要高;因此,一块固态纯“物质”会沉入液态的纯“物质”中。但是,一块普通的冰却会在水上浮,这是因为固态水的密度比液态水要“低”。这是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特性。在室温时,液态水在温度降低时密度会增加,这跟一般物质无异。但在接近冰点的3.98°C 时,水达到其最大密度,而且当水的温度继续向冰点下降,在标准状态下液态水会膨胀,密度并因此会变“低”。这现象的物理原因跟普通冰的晶体结构有关,该结构又被称为六角形冰I。水、镓、铋、锑和硅都会在凝固时膨胀;其他大部份材料则收缩。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种类的冰密度都比液态水低。例如高密度非结晶冰和超高密度非结晶冰的密度都比液态纯水要高。因此,普通冰密度比水高的理由并不能容易地凭直觉所得,而且它跟氢键固有的不寻常特性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水在凝固时的膨胀是由于其以氢键不寻常的弹性而排成的纵列分子结构,以及能量特别低的六角形晶体形态(也就是标准状态下所采用的形态)。那就是当水冷却的时候,它尝试在晶格形态下成堆,而该晶格会把键的旋转及振动分量拉长,所以一个水分子会被邻近的几个分子推挤,这实际上就减少了当水在标准状态下成冰时的水密度ρ。这特性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如果”水凝固的时候密度较高的话,极地环境中的湖泊和海洋最后都会结成冰(从上至下)。这是因为此时冰会沉到湖底及河床,而必要的升温现象(见下文)在夏季时则因暖水层质量比底下的固态冰层低而发生不了。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上述并不会在环境中自然发生。然而,冷水(在相关生物系统中的一般自然设定下)因氢键而在从冰点以上的3.98°C所开始产生的不寻常膨胀,为淡水生物在冬季提供了一重要的好处。在表面上被冷冻的水沉下,形成提供对流的水流并冷却整个水体,但当湖水到达4°C 时,若继续冷却则表面水密度降低,形成一表面层,该层水最后会凝固成冰。由于向下的冷水流被密度的转变挡住,冬季任何由淡水所成的大水体最冷的水都会在表面附近,离开湖底及河床。这说明了多种不为人知的冰性质,它们跟湖中的冰相关及像二十世纪早期科学家卡夫特(Horatio D. Craft)所描述的“跌出湖的冰”。以下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g/cm):
温度 (°C)
密度 (g/cm?)
0 °C以下的密度值参看过冷水。热冰热冰是水的另一个惊人现象,即水在室温下,加以10伏特的电场,也能变成冰。这个现象被用来解释云的形成,云层里的冰晶初次形成时需要-10 °C的低温,而后来再次结冰只需要-5 °C,这意味着晶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颜色密度谁都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可是,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描绘江南水乡美好春色时却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的艺术夸张和丰富想象吗?碧波荡漾的海洋为什么又是蔚蓝色的呢?原来这是由太阳光所引起的,当太阳光照射在浅薄的水层时,光线几乎毫无阻挡地全部透过,因此,水看上去是无色透明的。而当太阳光照射在深水层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不同波长的光的特征就表露出来,产生不同效果。波长长的光线穿透力强,容易被水吸收;波长短的光穿透力弱,易发生散射和反射。红、橙和黄色一类波长较长的光,进入水体,在不同的深度被相继吸收,并利用它们自己储蓄的能量将海水加热;蓝光、紫光波长较短,经散射和反射后映入我们的眼帘,因此,浩渺海水便显得蔚蓝一片。水分子如果水体中含有大量粗而带色的悬浮物,或有为数众多的浮游生物繁殖,水也会出现某种特殊的颜色。例如,红海中生长了大量的蓝绿藻,其体内藻红素将红海变成名副其实的红色海洋;黄海则由于黄河带来大量黄色泥沙而呈黄色;黑海的命名应该归功于其深水中含有的硫化氢;而白海则完全是由于周围环境的皑皑冰雪所致,也难怪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知道,一切物质受热时都增大自己的体积,即热胀冷缩,同时减小密度。水也具有这种性质,但是在 0℃和 4℃之间例外,此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并不是增加,而是缩小。4℃时水的密度最大。因此,水的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这和大多数物质不一样。多数物质受热时密度减小(将物质的紧密度或将分子挤压在一起的程度看作密度最为方便),以一块铜币为例。铜币受热时,铜原子运动加快且扩散。铜币所占空间略有增加,密度减小。继续加热直到最后熔解。液态铜的密度肯定比固态小。液体铜受热,其分子继续扩散,密度越来越小。几乎所有的纯物质都按照这一规律,但水例外。水在50°F(10℃)时为液体,我们将水冷却,而不将其加热。据推测,水冷却时,分子运动减慢,相互靠近,水的密度增加。但在39°F(4℃)时出现了反常现象,将水进一步冷却时,水分子开始扩散。32°F(0℃)时,水凝固,水分子进一步扩散,体积增加近10%(在温度低于“凝固点”的地区,必须往汽车水箱中加入防冻液,就是这个原因。一旦水凝固,会将汽车的发动机组胀破)。也就是说,39°F水的密度比32°F时水的密度大。任何温度下,液体水的密度都比冰的密度大。冰块在水面上漂浮,就是这个原因。这一反常现象,归因于冰中的水分子形成一种相当开放的晶体结构。溶解时,这种开放结构崩溃,分子进一步聚拢,加大了物质的密度。这种开放结构只有在水温达到39°F时才完全崩溃。水的反常现象对我们周围的世界产生有趣的影响。例如,季节变化时,湖泊和深的池塘发生的变化。冬天来临,气温下降,湖面的水受冷,密度加大而下沉,下面的温度稍高的水上升又被冷却。温度在39°F以上时,水受冷会下沉。由39°F降到32°F时,水的密度减小,停留在表面,最后凝固成冰。水体自上而下凝固。而几乎所有其他液体是自下而上凝固。湖泊或池塘中的水,自上而下凝固,即使在气温低于32°F时仍能保持液态。水面的冰起了热障的作用,将下面的液体同上面寒冷的空气隔开。除了浅池塘外,水体底部通常保持液态。因此,海洋生物能在严冬中生存下来。水分子将冰逐渐加热融化成0℃的水,这时结晶中的空隙由于水的侵入而被填充,使 0℃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急速增大。但比较起来,此时水的分子空隙并不是完全填满的,其密度应为0.99987g/cm3。可在 4℃时,水的空隙被依次填满了,此时的密度最大,密度为0.9999720g/cm3,相对密度为1.0000000g/cm3。而大于4℃的水则发生热膨胀,分子运动逐渐变得活跃起来,其密度又逐渐变小了。尽管水有上述异常,但它仍然是密度的标准,4℃时,1cm3的水的质量为1g。冰点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不难看出,这又是以水的物理特征为标准,进行温度的测定。如果以氢和化学元素周期表中VIa族的一些化合物,如H2Te、 H2Se、 H2S、 H20相比较,计算一下它们的相对分子量,结果发现水的冰点和沸点不在其他3个化合物的普遍规律性之中,其他3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越大,沸点和冰点就越高。假如水也符合此规律,那么水的冰点似乎应为一90℃--120℃,沸点大约为一75℃--100℃,而实际上则分别为全0℃和100℃,相差甚远。水的沸点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很久以前,水的这一性质被用在山地高程的确定上。沸腾时的温度也随水中溶解物质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压力和水的冰点之间存在着另一种奇异的关系:在 2200 个大气压以下,随着压力的增加冰点降低;越过 2200 个大气压以后,水的冰点随压力增加而升高。3530 个大气压力下,水于 -17℃结冰;6380 个大气压下为 0℃;16500 个大气压力下为 60℃,而20670 个大气压力下,水在76℃时才结冰。如果后两种情况存在,那么我们便可以得到热冰。但事实是在地球岩石圈和上地幔并不存在着这样温度和压力的组合。汽化熔化为了保证液体能在恒温下蒸发,必须向它提供足够的热量以补偿由于高能分子的逃逸所造成的损失,这份热量称为汽化热。汽化热不是水所特有的,任何液体蒸发时都需要吸收这份热量,只是水的汽化热特别高,才是它的突出之处。水具有超乎寻常的汽化热,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上得到了应用。比如,大的食堂利用锅炉蒸汽来蒸饭;手扶拖拉机则利用它来散热。汽化热在恒温下是一个常数。温度变了,汽化热将随之发生变化。水分子液态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水分子本身的大小依然如故,保持不变,但是,分子间的距离却大大增加了,体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如1摩尔水,在1个大气压下,100℃时,体积约为18.8mL;当变成水汽后,在同样条件下,体积增大到301000mL。也就是说,体积增大了16000倍。我们可以想象,利用蒸汽做功时,发挥的力量该是多大啊!水的熔化潜热(融解热)很高,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约为333.69J/g。这是指水凝结成冰时放出的热量,或冰熔化成水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水的熔化潜热与一般物质相比,除了其值较高(例如,纯铁的熔化"潜"热为 25J/g,硫的是39.8SJ/g,铅的是 23J/g)外,还有一个异常的特点:冰在一个大气压力下的温度,可以为 -1~-7℃之间,看来好像是冰的温度越低,需要熔化它的热就越多,这个结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普通读者--作为热物理学的门外汉--对这个问题大概不会有太多的异议。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70℃时,熔化潜热并不是333.69J/g,而是301.45J/g!这真是一个不容争辩,而且相当难以置信、出乎意料的异常特性。冰的温度每降低1度,其熔化热大约减少2J,因为冰的单位热容量比水小。热容量把1克物质的温度升高(或下降)1℃时所需要(释放)的热量称作比热容,在数量上等于此物质的热容量。在 15℃时,水的热容量为41868J/(g·0℃)也就是说,1g水,若要使其温度上升1℃,需要41868J的热量。这又是以水的物理特征作为标准的一个例子。水的热容量比大多数物质的热容量都大(只有氧、铝等的热容量比水大)。例如,土和砂之类的物质,热容量为0.84J/(g·℃),铁和铜等金属仅为 0.42J/(g·℃),酒精和甘油为 1.26J/(g·℃),铂为 0.12J/(g·℃),木料为0.6J/(g·℃)。这种水与土之间热容量的巨大的差异,反映在气候学上,就是海洋性气候比大陆性气候升温慢,降温亦慢,变幅较小的现象。除汞和液态水外,一切物质的单位热容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0~35℃,水的单位热容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35℃以后,水的热容量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的热容量和水的密度一样,与温度的关系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关系。例如,25℃和 50℃时水的单位热容量一样,都是4.17843J/g·℃。雪片水也可以是艺术品。雪是固态水的一种,其形状美丽迷人,是自然界最精美的图案之一。但雪也常常令人想起铲雪、汽车开不动和霜伤等诸多不便。下雪时,取一片雪花放在一张黑纸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雪花呈六边形,这是水分子相连的结果。如果降雪地区气温较高(仍然低于凝固点),雪花会又大又复杂。如果气温很低,雪花小且简单。因为温度较高的空气一般都较潮湿,雪晶体生成时有较多的水分子。这些不寻常的晶体形状差异很大。有的内部扁平像绣出的六边形,或六边圆柱体,或是星形,六边支叉从中心向外不同的方向辐射。雪晶体的形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也受到雪花落到地面的速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雪片的结构完全开放,就是说,雪晶体有许多大孔。因此,雪的密度比普通的冰低得多(众所周知,冰的密度又比液体水低)。实际上,厚50英寸的干粉末状的雪溶化后只有约一英寸厚的雨水。水蒸气在尘埃周围聚集凝固,在高层大气中形成雪。雪通常不是由液体水凝固而成,这倒挺有意思的。水分子常言道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雪花。这种说法是否站得住?从某种意义说,是正确的。普通的雪晶体约有1019个水分子。它们的三维组成几乎是无穷的。任何两片雪花的分子结构都不一样。乍一看,雪片的外形和大小都相似。《今日美国》的气象学家杰克·威廉姆斯在《天气》一书中说到:“许多小的雪晶体结构简单,为六面形雪片,形状上没有明显的不同。即使再复杂的晶体也可能相似”。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水以及固体的边界分子联结、"集合"、缩小体积(内聚力)的一种能力。水的表面分子凝聚形成张力膜,若要破坏张力膜需要相当大的力,也就是说,水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比水重8倍多的东西,比如保险刀片和针等能够平放在水面上而不会沉入水下。 18℃时水的表面张力是 72X10-5J/cm2,应该说这个数值是很高的,因为,酒精的表面张力为22 X 10-5J/cm2,丙酮为24 X 10-5J/cm2,汽油为29 X10-5J/cm2。事实上,水的表面张力在所有液体中仅次于水银(其表面张力约为 500X10-5J/cm2)而名列第二。水所具有的较强的表面张力控制着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存在状况,影响着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现象。水还有一个奇怪的性质,就是在细玻璃管(毛细管)中可以观察到"粘着性"(附着性)。毛细管中的水向上升,与引力(重力)相反。在与空气接触的边界层里,水分子的凝聚力,同水使管壁湿润对管壁"粘着"力相配合,结果,毛细管中便形成高于自然水面的凹形面。具有更大表面张力的汞没有粘着力,所以汞在毛细管中不是凹形面,而是凸形面。必须注意,水对油质管壁不粘着,比如水在内壁涂以石蜡的毛细管中的液面,如同汞一样是凸形,而不是凹形。毛细常数的概念是指液体的上升高度与毛细管半径的乘积。纯水的毛细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减小,而在达到极限时等于零。15℃时水的极限毛细上升高度,粗砂为0.2m,细砂为1.2m,而纯粘土则为12m。上升持续的时间是:粗毛管为5~10天,细毛管16个月,这在土壤物理学上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动力粘滞性水的这个性质在通过孔隙介质(比如沙)的渗透过程中有很大意义。矿化水,尤其是盐水,在相同温度下透过孔隙介质时,其粘滞性大大提高。0℃条件下,纯水的动力粘滞系数为1.789 X 102Pa·s,而100℃时只是0.282X102Pa·s,少了约5/6。为比较起见,我们以汞的粘滞系数为例,0℃时等于 1.69X102Pa· s,100℃时为 l.22X102Pa· s,仅仅减少了 7%。水蒸气的粘滞系数,15℃时只有 0 98Pa· s,即比同温度下水的粘滞系数小得多,差了180倍。水的粘滞性高和表面张力大,合起来的作用使农田水分流失较慢,无需经常灌溉;反之,如果水分流失较快,就需要经常灌溉。介电常数电容器的电容C,由于电极板之间存在的物质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程度,可用下式定义的介电常数。来表示,其数值为该物质及其状态所固有:C=εC0 式中,和εC0分别为在电极板间有物质存在时和真空时电容器的电容。的值,在空气中是1.0006,在云母中为604,在CS2中为2.6左右,水的值特别大,一定条件下为80左右。水的介电常数高是由于分子极性强造成的,这个性质使水成为一种优良溶剂。其他性质水除了具有上述较为奇异的物理性质外,还有一些其他异常的物理特性,例如,水的导热性较其他液体小,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 0.00599 J/(s· cm·℃),冰的热导率为 0.0226 J/(s·cm·℃),雪的热导率与雪的密度有关,当密度为 0.1kg/L时,其热导率为 0.00029 J/(s·cm·℃)。水的压缩率很小,体积压缩系数为 4.74X10-10m2/N,一般认为不可压缩。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的75%。水的折射率为1.33,所以在以空气为界面的情况下,光在水中可以产生全反射。纯水几乎是不导电的,天然水有微弱的导电性,含有离子杂质(盐类)的水则是良好的导体.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物理化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物理化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物理化学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1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57:5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中国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内部结构,有什么科学上的意义? - 知乎363被浏览16808分享邀请回答37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6 个回答被折叠()& 知识点 & “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右图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o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1)假设水是由单个自由的水分子构成,按理论计算,常压下水的熔点是-110℃,沸点-85℃;而实际上冰的熔点是 &℃,水的沸点是100&℃.实验证明,物质随分子质量的增大,其熔点、沸点随之提高.因此通常情况下,水是以分子簇&[选填“单个分子”或“分子簇(多分子集合体)”]的形式存在.(2)如图水通道中的每个“”表示:①一个水分子&;②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已知氢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H+离子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阳离子,则H+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电子数为 &.根据示意图,由于水通道中间的正电荷对H+离子有排斥&作用,所以,H+离子不能通过该水通道.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右图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o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1)假设水是由单个自由的水分子构成,按理论计算,常压下水...”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解:(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是z°C,沸点是1zz°C,自然界的水不是以单一水分子(H2O)的形式存在的,而是由若干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而聚合在一起,形成水分子簇;(2)水通道的每个表示的微观意义为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H+离子是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所以它有1个质子.0个电子,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水通道中间的正电荷对H+离子有排斥作用.故答案为:(1)h;&1hh°C; 分子簇;(2)一个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i; 0;排斥根据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的熔点沸点,化学式的意义和构成氢离子的微观粒子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来解答.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右图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o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1)假设水是由单个自由的水分子构成,按理论计算...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右图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o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1)假设水是由单个自由的水分子构成,按理论计算,常压下水...”主要考察你对“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与“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右图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o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1)假设水是由单个自由的水分子构成,按理论计算,常压下水...”相似的题目:
美国在&2003&年对伊拉克战争中,不顾世界人民的反对投放了大量的贫铀弹.贫铀弹中铀元素核电荷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38,则它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中子数是&&&&.
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中的&&&&元素.
据新闻报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投下了至少10t的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应为&&&&.
“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右图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o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1)假设水是由单个自由的水分子构成,按理论计算,常压下水的熔点是-110℃,沸点-85℃;而实际上冰的熔点是____℃,水的沸点是____℃.实验证明,物质随分子质量的增大,其熔点、沸点随之提高.因此通常情况下,水是以____[选填“单个分子”或“分子簇(多分子集合体)”]的形式存在.(2)如图水通道中的每个“”表示:①____;②____.(3)已知氢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H+离子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阳离子,则H+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____,电子数为____.根据示意图,由于水通道中间的正电荷对H+离子有____作用,所以,H+离子不能通过该水通道.”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右图是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彼得o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1)假设水是由单个自由的水分子构成,按理论计算,常压下水的熔点是-110℃,沸点-85℃;而实际上冰的熔点是____℃,水的沸点是____℃.实验证明,物质随分子质量的增大,其熔点、沸点随之提高.因此通常情况下,水是以____[选填“单个分子”或“分子簇(多分子集合体)”]的形式存在.(2)如图水通道中的每个“”表示:①____;②____.(3)已知氢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H+离子是结构最简单的一种阳离子,则H+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____,电子数为____.根据示意图,由于水通道中间的正电荷对H+离子有____作用,所以,H+离子不能通过该水通道.”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分子键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