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枝头春意闹属于的闹是不是本诗的诗眼

当前位置: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1)诗歌的颈联在写景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2)这首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衬托、炼字、通感。(2)超脱尘俗,忘我入禅的思想感情。试题分析:这道诗歌鉴赏题目,考查学生知人论世,做诗歌鉴赏题目时,首先审视一下作者,回忆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个人的经历,回想诗人的作品风格,特别是教材中涉及的诗文大家,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等,这些对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将会有很大帮助的。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应充分重视作品朝代和题下小注(高考试卷无多余字句),力求形成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评价鉴赏能力。(1)衬托:颈联中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真切地透露出诗人沉湎于佛学的恬淡心境。炼字:“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山森幽暗,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可谓新奇绝妙。“咽”、“冷” 两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通感:巧妙地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视觉意象“日色”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更深刻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指出一种手法得1分,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得2分,至少答两种手法,答拟人、绘声绘色也可酌情给分)(2)最后一联写寺外清漂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僧人的安禅入定。(2分)全诗从各个侧面烘托山寺的深幽,创造了超脱尘俗忘我入禅的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3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阅读: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古诗文阅读原则: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诗歌鉴赏六读:一、读诗题。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注意“疑”字),并非描写“庭院美景”。   
二、读“明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玉洁冰清的情怀。
四、读注释。注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如:高考天津卷《听蜀僧濬弹琴》,提供了三条注释。“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这三条注释分别写到了名琴,听者的感受以及琴声与钟声的交融。据此可推测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   
五、读“有无”。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香积寺[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0923264831139052141478235347307457  一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东西方皆如此。然而,从萌芽期起,东西诗歌就呈现大相径庭的取向。  西方诗歌长于铺陈写志,动辄数千上万乃至几十万言。其叙事诗篇幅长,从《荷马史诗》到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都这样;其抒情诗也多有篇幅长者,如雪莱的《西风颂》和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西方诗歌往往直接抒情,其胸襟之开阔,思想之深邃,意气之奔放,实是东土诗词所难及。  中国古代诗歌,鲜有长篇者。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仅356句,1780字;最长的抒情诗《离骚》,也只有370句,2400字。中国诗歌在规模上根本无法与西方长诗相比。不过,中国古代诗人却能独辟蹊径,充分发挥汉语语音与文字的特点,“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准声署字,修短揆均,字必单音,所施斯适”(刘师培语),使其诗篇,金声玉振,深沉蕴藉,短小精悍,于方寸之中,千回百转。与西方诗歌相比,中国古代诗歌以象取胜,以意取胜,尽显音韵之美、图画之美。  黑格尔说,抒情诗“它所处理的不是展现为外在事迹的那些具有实体性的整体,而是某一个反躬内省的主体的一些零星的观感、情绪和见解”。如果说这种“碎片化”所表现的,在西方诗歌上主要是如闸口碎浪喷薄而出的“情绪”的话,那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则是独特的“观感”——“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彩”(王国维语)——诗人的“观感”来自于景物。  的确如此。中国古代诗歌中,抒情诗数量绝对占上风,但像陈子昂《登古幽州台》、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那样通篇直抒胸臆的还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借助诗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的——寓情于景,情在景中,情景交融,物我为一,从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实现由景语到情语的转换。  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平白如话,通篇不见情字,是一首抒情诗吗?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是抒情诗!作者对自由的热爱与眷恋之情,都寄托在“白云”这一载体之中了。“白云”虽柔弱,但陶弘景借此对皇权所做的回答却是斩钉截铁的,展现的是刚性之情。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只有写景与叙事,是抒情诗吗?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是抒情诗!诗人的孤独之感因“鸟”、因“云”而生,又因“敬亭山”而得以宽慰纾解。静默之中,融情于景,其传播效果不啻于“与尔同销万古愁”式的怒情宣泄。  读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抒情诗,必须根据其自身特点,把握好意象、诗眼、情感和技巧等关键环节,循序渐进,讽诵涵泳,这样才能领会诗人创造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楼主发言:9次 发图:8张 | 更多
  龙老师!好
拜读拜望!
  二  梧桐,是诗人常用的意象。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之语,盛含昔盛今衰的对比,透露出李隆基在失去杨玉环后的孤苦心境,白朴的元杂剧即据此命名为《梧桐雨》。李后主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道出了身为亡国之君的屈辱苦楚之情。李清照晚年也吟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心中有说不尽的凄苦伤感。梧桐原本阔厚润泽的叶子,一到深秋,禁不起萧索凄厉的秋风摧残,枯败干黄,摇摇欲坠,朝不保夕,多愁善感的诗人每逢此景,油然而生悲秋伤怀之情,梧桐(叶)也成了萧瑟、悲苦、孤独的化身。  然而,作为意象,梧桐不止有这一种意义。梧桐属高大乔木,粗壮挺拔,枝繁叶茂,效用广泛,也很易催发人们对崇高人格的联想。”《诗经·大雅·卷阿》中就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样的描述,而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都赋予了梧桐以高洁美好的意义,至今民间还有“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谚语。很多诗人笔下的梧桐意象即属此类。  北宋诗人张耒有首隽永的七绝《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品读此诗,我们会想象出如下的画面:深秋时节,冷月高悬,秋风飒飒,寒气袭人,预示着严霜即将到来。城邑早已酣眠,庭院一片沉寂,唯有诗人独坐月下,举头凝视,若有所思。原来,他一直注视着那株梧桐,它虽已叶落殆尽,却依然昂首挺胸,树杪直刺夜空,仅剩下的几片残叶在寒风中倔强地嘶鸣,坚守着最后的时刻。  于是,我们读懂了作者的用心,他渲染凄清的环境,烘托不屈的梧桐,意在托物言志。梧桐不同于随风飘零的杨柳与百卉,它有自己的性情,高贵的,孤傲的,不会向西风屈服的——一个“不甘”就是宣示——作者就是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心迹:纵然有再多的孤苦与被侵害,也要坚持操守,决不向政敌低头。  
  三  梨花,盛开之时通常呈纯白色,由于其明净似雪,洁白如玉,清淡素雅,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得“晴雪”“淡客”玉雨花“等雅称,唐人也为此大书特书,韩愈有“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杜牧有“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李重元有“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不一而足。不过,我倒是觉得,最好的一句当属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了。那是描绘杨贵妃独处天上,心境凄苦,冷泪横流的凄美形象的,冷艳绝世。  唐人多佳句,宋诗有名篇。苏轼黄庭坚师徒各有其梨花绝句。  苏轼的名为《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读这首苏诗,不免有些伤感。首句写景使用并列式意象组合,梨花柳荫一白一青,一淡一深,交相辉映,尽显浓浓春意。次句柳絮飞舞,梨花满城,前者轻柔,后者明净,一动一静,将春意之盛渲染到极致。然而,物盛必衰,当柳絮飘荡得无影无踪之际,梨花之落亦将到来。此刻,但见一树梨花似绝代佳人,独倚东栏,黯然神伤,无限惆怅。眼下,依然是花团锦簇,明净如雪,艳丽可人,但是,花的愁容已现,结局不卜即知。花期短暂,如此清明好景即将谢幕;花容难再,纵有来年,可来年能有几回?苏轼以物喻人,抒发了人生短暂、韶光易逝的感慨,唏嘘之余,又使人联想起刘希夷“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林黛玉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顿增一层春愁。  黄庭坚的是《次韵梨花》: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前两句诗人用了反衬的手法。先是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典故,极力夸赞桃花的艳丽繁茂,楚楚动人,如此铺垫,为的是引出一个“不及”,衬出梨花之可贵:似玉的容颜,天然去雕饰,不仅清净洁白,而且晶莹温润,更有玉一般的美德。于是,桃花与梨花的境界高下立分。接着,诗人又用顶针手法,赞美梨花久伫风尘,不惧风尘且一尘不染的高洁品行。那么,梨花为何有如此节操呢?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以景结情,答案由读者思考寻觅:桃花总是沉浸在往事不能自拔,伤逝于繁华的失去,有患得患失之嫌;而梨花在淡淡月色的笼罩下,依然宁静安详地伫立着,不为繁华而狂喜,不为冷清而失落。能经受考验,耐住寂寞,这是梨花更可贵的地方。  
  四  刘桢,是三国时期的诗人,其五言诗位列建安七子之冠,可与曹植相颉颃。文如其人,钟嵘在《诗品》称其作品“真骨凌霜,高风跨俗”,其实也是对刘桢人格的高度褒奖。刘桢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可从《赠从弟》(其一)略见一斑。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与“亭亭山上松”那一首一样,本诗也是以物喻人的,需要把握的核心意象是“蘋藻”。  在对仗工稳的前两句中,诗人并不急于描写蘋藻,而是先做铺垫,为表现蘋藻创设背景。蘋藻是什么?是种水草,但其身世却非同一般。你看,它的生存环境:大河滚滚东流,浩荡无边,河水澄澈,水中之石清晰可见。在如此广大开阔,如此明净清新的的环境中,蘋藻脱颖而出。它生长在水边清流之中,接受着纯净环境的洗礼,洁白的花朵静静绽放,翠绿的藻叶纷披开来,自由地伸展在水中。前四句,诗人写景状物,以明丽广远之景烘托出蘋藻清纯洁净的品性来。  有优良的特性,必有杰出的功用,第五六两句分别道出。首先,采撷而来,蘋藻可以进献宗庙做祭祀用物。宗庙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精神生活之一,而祭祀用物更须清洁纯雅,蘋藻可堪其任。再者,蘋藻可以进献给嘉宾,给他们留下齿颊之香。作为一种菜肴,其运途可说是登峰造极了。为什么在如此重要的机会中,蘋藻总能独占鳌头呢?诗人以常见的美味园葵相衬托,极力夸赞蘋藻生深泽,扎深根,脱淤泥,濯清涟,品性世上罕有,获此殊荣,理所应当。  蘋藻所象征的理想人格就是,心胸宽阔,志存高远;坚贞高洁,超凡脱俗。这样的人,可为社稷栋梁之才,可为国家做大贡献。这首诗,既是对从弟品行的赞美,也是作者的自勉。试想,身逢汉季乱世,多少人或为稻粱谋,或为名利计,置礼义廉耻于不顾,随波逐流,甚而助纣为虐,成为奸臣小人。刘桢能赫然标榜高风亮节,确实难能可贵。  
  五  津,古义为渡水的地方,如天津就有“天子渡河之处”或“天朝码头”的意思。而“迷津”这个用“津”的词语,来自一个“问津”的故事:“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孔子让子路向长沮与桀溺询问渡口所在之处,而这两位躬耕山野之人却要为师徒二人指点人生之路。长沮与桀溺不赞同孔子积极出世之为,奉劝他们师徒也做隐居避世之人。后来衍生出的“迷津”这个名词,意指找不到渡口、桥梁,迷失了道路。在诗人的笔下,迷津又成为象征性的意象,被广泛运用,如秦观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词句。  孟浩然,一生布衣,活得还算潇洒,但也曾面对迷津,踯躅徘徊,满腔苦衷无以宣泄,只得倾之于五言《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作为核心意象,迷津被诗人放到了尾联,一波三折,层层铺垫之后,方见其用心。  题目是《早寒有怀》,很明确地交代了时令是深秋或初冬,那是凄凉萧索之时。  首联是描写他乡之景,引起思乡之情。十个字中有四个意象,落木,归雁,北风,寒江,密度之大足以渲染出秋景的凄清。读者的审美经验中,有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了落木带来的萧条;有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暗含着思乡的凄苦;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意味着心境的悲凉;有孟郊的“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道出环境的枯寂清寒。四个意象,任选其一,其分量即如此沉重,而诗人却将四意象并置一联而为意象组合,足见其所蓄愁情之深之重。  如此起兴,意在引起所用之词。颔联写诗人思念家乡,却没有用一个表示此种心理活动的动词。诗人伫立寒江,眺望西北,但见,楚天寥廓,暮云沉沉,山水阻隔,总不见襄水畔的故居。明知远望无用也无益,但唯有如此,方可一泻郁积的乡愁。于是,必然的结果就是“乡泪客中尽”!这是写实,是诗人羁旅他乡痛苦无助的心境的写照。另一方面,他又推己及人,想象家乡亲人正望眼欲穿,盼望天际浮现自己的归帆,可一切也将是徒劳的。一实一虚,前后呼应,颈联使诗人情绪更加浓重深化和升华,从而催化出一种“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共鸣。  众多意象辐辏于“迷津”,而“欲有问”表明,作者对人生前程的出处进退,也是只有提问没有答案的。联想此前,他既有“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恬然洒脱的隐逸志趣,也有“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热切焦虑的入世情怀,此处“迷津”还在表明,他依然陷入出与处的矛盾难以自拔,不知心灵归路在何方。他转过身来,将笔触指向海天相连的远方,天色苍茫,诗人的心灵也一片迷茫——孟浩然以景作结,也是出于无奈。  
  六  在意象的选择与塑造上,中国诗人已表现出其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而在构思布局遣词用句时,他们更讲究语言的锤炼,创造出精彩纷呈的佳篇名句。诗学理论也应运而生一个术语“诗眼”,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  用眼来比喻生动精彩之字,很生动。眼是什么样子的?王观的词句写得好:“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泪眼盈盈处。”眼,是心灵之窗,要晶莹,鲜润,灵动,传神;诗眼,也当如此。  每一首诗词都有诗眼,那当然是最好的,但不是也不可能任何一首诗都有诗眼,因为诗眼是全篇或某联或某句中最精炼生动地表现作者情感的字,它有着画龙点睛、一字激活全句乃至全篇的功用,是妙手所得的。  根据作用大小,诗眼可分两类。一类是能点明主旨,统帅全篇的“诗中眼”,如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中的“愁”字,即一语道出《咸阳城东楼》精要。一类是在句中或联中生动精彩精炼传神的字,如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惟妙惟肖,即为此种“句中眼”。  诗眼的最终出现,也许是诗人无心插柳的结果,但他构思谋篇时肯定会为炼字而绞尽脑汁。妙笔生花的一个“诗眼”,也是诗人在语音、语义、语法和修辞等方面考量的成果。  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格,含蓄委婉地表现守边戍卒的哀怨之情。  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字,本是副词,却催发出许多实实在在的联想,春光大好,物是人非,一切又归于虚无,令人惆怅不已。  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晴”字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隐含着“情”的真意——天气阴晴多变,少女之心也随之而忐忑不安。  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了通感的手法,化静为动,突显春之喧姸热烈。王国维称,“着一闹字,境界全出”。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第四字改动十几次,最后确定为“绿”字。这个“绿”字,原本形容词,在此活用为使动词,突出了骀荡春风给江南带来盎然生机的巨大力量。  诗眼,一字精妙,带来整体的熠熠生辉。  
  七  王维的《过香积寺》是唐人五律之名篇,可谓字字珠玑,看来,欲寻其诗眼,还要颇费一番周折。为此,我们不妨与诗人一起进行一次心灵之旅。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标题中的“过”字,意思是“拜访”“探望”,因此,可以看出,诗人此行是专程寻访香积寺的。  首联起笔即为奇崛。明明是拜访香积寺,却直言“不知”,岂不自相矛盾?有心寻觅禅意,而无意执着物象,一如王子猷雪夜访戴,其过程尤为可贵。且看,“数里入云峰”,由于不知,诗人不觉间寻至云峰之中。此刻,所见景物皆是苍劲参天的古木,林中渺无人迹,时间空间仿佛凝滞了一般。就在踏破铁鞋之际,却收无心插柳之效,密林深处传来山寺飘渺的钟声。既有钟声,自有禅意,寺在何处倒是其次之事了。清人赵殿成有解:“此篇起句极超忽,谓初不知山中有寺也,迨深入云峰,于古木森丛人迹罕到之区,忽闻钟声,而始知之。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非自盛唐,未易多靓。”同样寻佛之旅,常建是“曲径通幽处”,有迹可循;而王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更显精妙。  循着溪水,诗人发现了清泉。高大山石阻遏,泉水之声犹如呜咽,越发显出枯寂。青松针叶色调幽暗,斜阳照射下,更显清冷。诗人将自己对佛理的顿悟和生命精神注入到大自然中,山中幽静孤寂但禅意盎然。诗人津津有味地描述此景,不是表现一种孤独无奈,而是展示他的生命发现。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但我认为,此两字可做各自句中眼,而统领全篇的诗中眼,则在尾联。  诗人的心境融入了自然,融进了佛理之中,因此,一切都恰到好处,水到渠成。于是,一个神圣的时刻降临。时间为薄暮,夕阳西下之时;地点,曲折的清潭岸边;心境,空寂之心,与万籁俱寂相应,它是一位修道者的巅峰体验。诗人一系列的活动,要创造的就是这种“空”的修道成果。只有“空”,才能“安禅”——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凝神沉思,心气和平,无挂无碍;也唯如此,才能克制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进入真正的福慧境界。  所以,“空”乃全篇之眼。  
  顶顶!  听龙老师上一课。问好龙老师。
  顶,现在才发现,来晚了
  同学们在哪?这些文字多看看,对于应试有很大的帮助吧!
  杜李李(义山)王孟李(贺),我的最爱.支持楼主.  
  学习  
  新年好
  好,终于有一个在烟火撩人处自言自语的。
  一个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人永远有自己的独到之见。
  八  咏梅的佳句颇多,我最喜欢的,当属杨维桢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了。然而,读了辛弃疾的《临江仙 探梅》后,方知杨氏原是祖述稼轩之意的。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辛词的上片三组词句,各有其法,各有其眼。前两句看似用笔轻松,却饱含沧桑之感。词人以“惜花”与“爱梅”、副词“已”与“犹”作比,以对其他花朵曾经爱惜但现已心灰意冷,反衬其爱梅心切且持久。赏花惜花,本是文人雅士的嗜好和精神寄托,然而,屡屡目睹花开花落、“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后,词人对花之命运多舛、花之性情娇弱也无可奈何,故而心懒。可是,一旦面对梅花,他却格外快意。梅花依然本性不变,孤独倔强地围绕江村,在众芳摇落之际,傲然绽放。一个“犹”字道出其不改的品行,其坚韧执着的性格。第三句中“先”字则凸显了梅花报春使者的形象,她勇敢,她无畏,她敢于挑战严寒。后两句的工稳对仗中,更进一步指出,作者爱梅,是因为梅花没有一般花朵那样娇艳可人的容颜与风姿,却在与严寒的斗争中表现出素雅、洁净、冷艳的形象,其中蕴含着刚强不屈的精神精神——“雪”的精神。  过片两句,词人把梅花放在了巨大的空间背景之中加以表现。他在空荡萧索的山野中寻寻觅觅后,终于得以饱览梅花秀色,如饥似渴,并为之大为感动。梅花既是清新之物,就当为之觅得清新诗句而赞美她。然而,词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清新质朴、超凡脱俗的竹根、溪水、白云来侧面烘托梅花,极力展现出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词人神与物游,,他沉浸在陶醉之中,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是黄昏。而此处的“醉”字,不愧为全篇之眼,写出了“探梅”的目的、收获、享受和妙悟。  
  挺好的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是抒情诗!作者对自由的热爱与眷恋之情,都寄托在“白云”这一载体之中了。“白云”虽柔弱,但陶弘景借此对皇权所做的回答却是斩钉截铁的,展现的是刚性之情。  ======后面一句的解释,老衲觉得有些牵强。。。
  后来衍生出的“迷津”这个名词,意指找不到渡口、桥梁,迷失了道路。在诗人的笔下,迷津又成为象征性的意象,被广泛运用,如秦观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词句。  =====楼主这个解释令人大跌眼镜。。。。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是很简单的断句。
  十个字中有四个意象,落木,归雁,北风,寒江,密度之大足以渲染出秋景的凄清。读者的审美经验中,有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了落木带来的萧条;有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李清照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暗含着思乡的凄苦;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意味着心境的悲凉;有孟郊的“寒江波浪冻,千里无平冰”、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道出环境的枯寂清寒。  ====思维广:)
  中国古代诗人都是语言文字的专家、文化知识的通才,不仅能够修辞立其诚,而且熟练掌握了各种技巧方法,于是,在方寸之间舒卷风云,包容万象,吐纳时代气息。在创作中,他们驾轻就熟地裁度处理素材、情感和主题等诸多因素,造就一篇篇优美的辞章。创作的关键在于要牢牢抓住”情感”这个核心,灵活地舞动其两翼——两种表达方式:抒情和描写。  情感是一首诗的核心,是关键,是生命所在,它支配着抒情与描写的运用。抒情,当然是为了释放出诗人的情感;描写景物,说到底,也是为了情感的。两种表达方式可谓殊途同归,只是在表达情感上有显性与隐性之分,直接与间接之分。也由此派生出精彩纷呈的各种表现手法。  先说抒情,它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用来表达情感,抒发感情,以形式化的语言组合象征性地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其主要展现形式是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顾名思义是诗人直接地抒发情感,所以也叫直抒胸臆。主要体现在诗中往往有呼告的词句,或是有直接揭示诗人情感活动的诗句。李白《蜀道难》开篇“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用两个感叹句,连用多个感叹词,制造磅礴的气势,惊叹蜀道之险,是直接抒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洋溢着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也是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借助于其他方式将情感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中国人内敛的民族性格决定了诗人更热衷此种形式来写抒情诗。具体的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诗篇或诗句中,只见景语(描写景物)而不见情语(抒发感情),读来却让人倍感情深意浓,让人兴致盎然,那是因为诗人作为审美主体在描写景物时注入了自己的生命精神和审美意蕴,这种表现手法可称为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杜甫的《绝句》仅20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全篇尽是景物意象,全不见情感之溢出。然而,仔细品味,一下,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楚风和煦,花草飘香,那不是一派宁静安详而又充满温馨的景象吗?冬去春来,燕子回归,啄取春泥,营造小巢;温暖的沙滩上鸳鸯双双酣眠,不是都在歆享家园里的安乐和团聚吗?我们从景语中体悟到当下的惬意和对未来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有的诗篇中,既有景语,也有情语,二者水乳交融,不分彼此,那就是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隽永别致,男人寻味。其首句叙事写景,自成一幅画面,傍晚时分,诗人所乘小舟靠泊在烟波迷蒙的小洲旁。次句“日暮”之后自然而然地拈出一情语“愁”字,夕阳西下,浪迹天涯,羁旅之愁、悲凉之感油然而生,景语与情语初步结合。第三、四两句皆是景语:田野广阔,远方密密匝匝的树木仿佛低沉着躯体,更显旷远;江水清澈,映出茕茕孑立的诗人的身影,凸显出天高地迥与孤独渺小间的巨大反差,触发了诗人脆弱的情感,直接呼应了上文的“愁”字,此刻,情与景已浑然一体了。  有的诗篇写今天的景,想起的却是往昔的事,最终又回到对今天的褒贬,这种写法可称之为借古讽今,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技巧.杜牧有一首《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冬之交的时节,秦淮河上雾霭蒙蒙,满目萧索凄寒,对岸的酒家却是繁弦急管、轻歌曼舞,一派热闹景象,循着《后庭花》的旋律,诗人联想起因沉迷于荒淫腐化歌舞升平而失掉江山的陈后主,不禁又为将要重蹈覆辙的大唐政权担忧,其用心还是放在了警醒当世上,一如其&《阿房宫赋&所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有的诗篇之景语系描述某一特定物象,借此寄托诗人情怀,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欧阳修有绝句&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表面看是写画眉于笼中与山中截然不同的命运,,实际是在写诗人自己,痛苦于官场的羁绊束缚,向往像林中画眉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矛头指向了扼杀人才,禁锢活力的封建制度.  
  "三人行"超级群欢迎大家加入(未满26岁者谢绝加入).本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宗旨,打造一个工作,学习,生活的交流平台,闲聊中增长知识。群员互通有无,交流知识,增长经验,达到提高个人能力的目的.
  咯缠余养蹦ame35977先顶下楼主。减肥的不要错过我的介绍。  
  立意高深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跻第三境者。
  马  
  马  
  蜘吭缉尧痕蹈l4回帖是一种美德。若你正在减肥的路上。不妨停一下脚步。  
  拜读大作,需再三细读!
  拓先宵瓷恿cwke5  发表下看法。减肥的朋友表错过。最快速的减肥方法。看下面。  
    在春天里品读人生,就会多了一份明媚,人活的是一种心境,人生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你哭他就哭,每天只看到失去多少就不会快乐,看到拥有多少就会感到幸福。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