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为了探究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力的强弱,选用的实验器材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两个方案: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 来反映的.(3)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1)天平;(2)加热时间;(3)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设计表格如图所示.
为您推荐:
(1)由题意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测量水与油的质量,因此还需要一架天平; (2)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选取实验方案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右图是小明和小娟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左右两装置,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外,其余都相同.完成该实验还必需有器材______.使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选填“水”和“煤油”)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需要使用测量液体温度的温度计;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所需要的加热时间也就不同;水吸收的热量多,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故答案为:温度计;不同;水.
为您推荐:
要使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就要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要使用温度计;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了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热量多,不同的物质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本题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我们对于水的比热容大的了解与掌握,是一道热学实验的基础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知识点 & “(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习题详情
19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3.8%
(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就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因为这是一个多变量问题,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法后,小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思路:取相同质量&(选填“相同质量”或“相同体积”)相同初温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时间的长短&,就可以研究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2)从小明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可以看出,除了温度外,本实验还需选用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秒表&(写出两个实验器材的名称).(3)小红小组选用了和小明小组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结果发现,加热相同时间后,煤油的末温较高.由此可以得出水&(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合肥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就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因为这是一个多变量问题,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法后,小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办法:①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时间就表示了吸收热量的多少),看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②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不同,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2)还需要测量液体的质量和加热时间,根据测量质量和时间的工具填空即可.(3)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越小,吸热能力越强.
解:(1)取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时间的长短,若时间不同,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2)因为该实验要测量水和煤油的质量,因此需要天平;还要测量加热的时间,故需要秒表;(3)加热相同时间后,煤油的末温较高,说明水的末温低,因此水的吸热能量较强.故答案为(1)相同质量;时间的长短;(2)天平和秒表;(3)水.
此题考查的是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比较常见的为探究性实验,要求我们应注重探究实验的过程,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就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因为这是一个多变量问题,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法后,小明小组同学设计了...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就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因为这是一个多变量问题,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法后,小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主要考察你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知识点的认识】在研究涉及到几个变量的物理问题时,常常采取只允许一个条件改变、其它条件不变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控制变量法常用于探究物理规律的实验教学中.例如:在研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确定对象是电流以后,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实验.先控制一个物理量--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控制另一个物理量---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最后综合这些关系得出结论.又如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探究性实验一般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命题方向】物理规律中经常出现有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实验结论的表述用控制变量法的这些都是中考命题的关键.【解题方法点拨】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接触比较多的一种探究方法,需要掌握.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知道应该控制哪些因素不变,改变哪些因素;探究性实验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同时要注意实验时的控制变量.
与“(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就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因为这是一个多变量问题,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法后,小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似的题目:
(一)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对此,小明想一探究竟,他在爸爸和叔叔们的帮助下,进行了实验.他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型三款表面镀铝膜的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选取三辆颜色、型号相同的同款汽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1)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A.早晨&&&&B.中午&&&&C.傍晚(2)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二).夏天,烈日炎炎下,确实让人心生不爽,但太阳所拥有的无穷的能量,如果我们能有效的利用,又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便利.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它低污染、低排放、费用低,非常受广大老百姓的亲睐.如图所示,就是一太阳能热水器,它的水箱容量为120L,热水器上的集热器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为40%,在与阳光垂直的地球表面上每平方米得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约为P=1400W.如果将整箱水的温度从20℃加热到70℃,需要阳光照射5h,那么:(1)一箱水的质量为多少?根据题意,一箱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热水器上集热器的面积至少要多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
小明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后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如图甲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反映出来的.乙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来反映的.(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如图甲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不变.乙实验中只有物质的&&&&不同,其他因素必须控制相同(例如烧杯的规格相同、水和沙的&&&&相等、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等).&&&&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科学假说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控制变量
“(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2(2013o大丰市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将看3D电影的两只镜片P、Q平行放置,把发光的白炽灯放在P的左边,分别在A(PQ之间)、B(Q右侧)两处透过镜片观察白炽灯.旋转P,A处亮度不变,B处亮度变化明显.把白炽灯换成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器,旋转P,A、B两处的亮度均变化明显.下列推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3细心的淞淞发现:“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落到地面,“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告诉他,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大,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淞淞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淞淞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淞淞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1&2&3&4&5&小球质量(g)&2&5&45&40&&小球半径(cm)&0.5&0.5&1.5&2&4&小球收尾速度(m/s)&16&40&40&20&&(1)通过比较1号和2号小球可以得出结论:&&&&.(2)编号为4号的小球,受到的最大阻力为&&&&N,依据的原理是&&&&.(g=10N/kg)(3)淞淞想探究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小球的半径是否有关.与4号小球做对比,请给5号小球的质量设置合适的数据填在表中,以便完成探究.
该知识点易错题
1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  )
2(2013o大丰市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将看3D电影的两只镜片P、Q平行放置,把发光的白炽灯放在P的左边,分别在A(PQ之间)、B(Q右侧)两处透过镜片观察白炽灯.旋转P,A处亮度不变,B处亮度变化明显.把白炽灯换成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器,旋转P,A、B两处的亮度均变化明显.下列推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3细心的淞淞发现:“瓢泼大雨”以很大的速度落到地面,“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告诉他,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大,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淞淞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淞淞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淞淞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1&2&3&4&5&小球质量(g)&2&5&45&40&&小球半径(cm)&0.5&0.5&1.5&2&4&小球收尾速度(m/s)&16&40&40&20&&(1)通过比较1号和2号小球可以得出结论:&&&&.(2)编号为4号的小球,受到的最大阻力为&&&&N,依据的原理是&&&&.(g=10N/kg)(3)淞淞想探究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小球的半径是否有关.与4号小球做对比,请给5号小球的质量设置合适的数据填在表中,以便完成探究.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就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因为这是一个多变量问题,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法后,小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思路:取____(选填“相同质量”或“相同体积”)相同初温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____,就可以研究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2)从小明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可以看出,除了温度外,本实验还需选用的测量仪器有:____(写出两个实验器材的名称).(3)小红小组选用了和小明小组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结果发现,加热相同时间后,煤油的末温较高.由此可以得出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13o合肥一模)小明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就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因为这是一个多变量问题,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确定研究方法后,小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思路:取____(选填“相同质量”或“相同体积”)相同初温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____,就可以研究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2)从小明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可以看出,除了温度外,本实验还需选用的测量仪器有:____(写出两个实验器材的名称).(3)小红小组选用了和小明小组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结果发现,加热相同时间后,煤油的末温较高.由此可以得出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较强.”相似的习题。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贵州省2016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实验探究(含答案):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来源:Z_]
C.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
2在“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实验中,提供的装有液体、发热电阻丝和温度计的烧瓶(各烧瓶完全相同;各烧瓶中的液体种类不同、质量相同;各烧瓶中发热电阻丝完全相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审核人:网校通专供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让不同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______;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______都相同;实验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______。如果甲瓶中液体温度升高的快,说明甲一体的吸热能力______(选填“强”或“弱”)。
题型:探究题难度:中档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相等;质量;测温物质液面所对应的刻度线垂直;弱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主要考查你对&&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吸热能力:单位体积的固体或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衡量一个物体的吸热能力的大小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探究:质量相等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实验的器材: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两个烧杯、铁架台、石棉网(如下图)实验现象:油的温度升得快;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油的温度升高得快。问:若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即给___________加热的时间要长些。(答案,水)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归纳总结: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不相等。实验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近年来探究试题考查范围不断扩大,由原来的简单填写一些实验步骤,扩展到器材的选择、使用、作用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实验中要注意这些细节。例: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____比较合理。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星与物质的____有关。表:(4)在上面(3)的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所做过的__实验的研究方法相同(写一条即可). 解析:(1)要称量水和酒精的质量需要用天平。(2)电加热器可以很好地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3)不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同,表明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小相同。表明吸热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4)以上所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如:“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等实验都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答案:(1)天平(2)电加热器(3)质量种类(4)提示:只要是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即可。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物质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物质种类都有关系,因此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而其他量保持不变,这样可使被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容易直接测量,由于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可以转换为测加热时间的长短.通过测量加热时问的长短来求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例1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在吸收热量相同时,通过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1)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____相同。(2)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 __相同。 解析:探究过程要注意控制变量。本题中食用油和水温度升高的多少和质苗、加热火力、物质种类都有关,因此要控制质趋、加热火力都相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答案:(1)食用油干和水吸收的热量(加热情况) (2)食用油和水的质量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042217906876717727478253374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解时吸热的物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