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导学案导学案怎样使用导学案的意义

导读:南溪区长庆学校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并完成第11页的练习题,(2)阅读教材后思考完成:“比0高的分数与比0低的分数”、“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南溪区长庆学校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例2:画出数轴,南溪区长庆学校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第1课时有理数的概念[学习目标]1、负数的引入是实际的需要。理解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知道什么叫负数、零、正数。正数、负数、零统称有南溪区长庆学校
华师大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的概念 [学习目标]1、负数的引入是实际的需要。理解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知道什么叫负数、零、正数。正数、负数、零统称有理数。
3、会对有理数进行两种分类。 [学习重点]1、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 阅读教材第10页至第12页。 2、情景引入: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抢答题环节,每队抢答正确加10分,可记作
,抢答错误扣10分,可记作
。 二、解读教材 3、负数引入的必要性 (1)阅读教材第10至11页,并完成第11页的练习题。思考:对比0高的得分我们用带“+”号的数记,读作“
”;对比0低的得分可用带“
”号的数记,读作“
”。如:得10分记作+10分,读作:“正10分”;扣10分记作-10分,读作:“负10分”。
(2)阅读教材后思考完成:“比0高的分数与比0低的分数”、“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盈利额与亏损额”都是具有
的量,我们就用带“+”或“-”号的数来区分。 即时练习 (1)下列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是(
) A 向北走3米与向东走6米
B 收入人民币30元与归还图书馆2本书 C 上午气温25℃,下午气温13℃
D 上升200米与下降15米 (2)零上20℃记为+20℃,则零下5℃可记为
(3)盈利40万元记为+40万元,则亏损5万元记为
万元; (4)请你举出一对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告诉你的同桌。 例1(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 (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表示沿逆时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表示怎样? (3)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 解:(1)扣20分记作-20分;
(2)沿顺时针方向转12圈记作-12圈;
(3)-0.03克表示乒乓球的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3克。 4、 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像5、1.2、23、43??像这样的数叫正数,它们都比0大。可在正数前加“+”号表示,也可省略“+”; 像-10、-3、-25、0.01??像这样的数叫负数,它们都比0小。可在负数前加“-”号表示,“-”号不可省略。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 南溪区长庆学校
华师大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1)下列各数中,正数有
+9、-21.5、97、0、-三、挖掘教材 5、有理数的分类(树状图)
(1) 按定义分
(2)按符号分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正数 有理数
统称为有理数。 例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5、-2、3.2、25 、-3.14、0.08、-777 1
、0、-3.14、50 3正数集{
} 负分数集{
} 非负数集{
非负整数集{
注:“非”乃“不也”,非负数是指0或正数。最小的正整数是
,最小的非负整数是
。 四、反思小结 1、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我们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
的量。 3、
统称为有理数。 [达标检测] 1、 某商场盈利8000元记作+8000元,亏损400元记作
元;温度上升5℃记为+5℃,下降8℃记为
℃; 2、 向南走8m,记为+8m,则向北走4m记为
;仓库运进7.5吨面粉记为+7.5吨,运出3.8吨应记为
;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黑色和白色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0表示没有温度 C
向东4米和向西8米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5米表示向北走了15米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
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 C
正有理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整数可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 5、一种零件的图纸上标为:10 ± 0.05(mm),表示零件的标准长度应是10mm,最大不超过
,最小不少于
。 6、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7、
-10、1、0.01、 1 、
0 3 (1)正整数有{
(2)正分数有{
(3)负整数有{
(4)负分数集{
(5)分数集{
(6)非正数集{
(7)非负数集{
8 南溪区长庆学校
华师大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轴 【学习目标】:1、理解数轴的三要素,能画数轴。 2、能将有理数表示在数轴上,同时也能读出数轴的点所表示的数。 3、能理解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的大小关系,并利用它来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重点】:认识数轴,画数轴,并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候课朗读】:有理数的分类。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____;零既不是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_,但它是_________。
2、正数,负数通常可以用来表示具有_________意义的量,请同学们观察教材P15的温度计,你能在温度计上标出15C,-20C的位置吗?若把温度计水平放置(或把书横放过来),我们可以发现温度计上既有正数,零,也有_______。因此我们也能将一个有理数用图形表示出来。 二、解读教材 3、数轴的概念 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_________(叫做_________),选取某一长度作为_________,规定直线上_________的方向为_________(用箭头标出),就得到下面的数轴
1 注意:(1)数轴定义中,最核心的三个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称为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3)单位长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长度,它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规定”,但在同一数轴中,单位长度必须相同;
(4)特别注意数轴上负数的排列顺序(与温度计类比) 即时练习:(1)下列图中是数轴的(
(2)请利用工具画一条的数轴(注意三要素!)
4、利用数轴表示有理数 (1)已知点写数 例1:指出数轴上A、B、C、D、E各表示什么数
4 解:A表示-2.5,B表示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E表示_________。 (2)已知数描点
9 00南溪区长庆学校
华师大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例2: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总之: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5,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在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上面的温度总比下面的温度_________,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右边的温度总比左边的温度_________;类似地我们观察数轴,得到: 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_________大。正数大于0,负数_________0,正数_________一切负数。
如果用a表示一个有理数,则a为正数表示为a> 0,a为负数表示为_________, a为非负数表示为a≥ 0,a为非正数表示为_________。
例a3:比较大小 (1)-2________+6
(正数________负数) (2)0________-1.8(负数________0) (3)? 三、挖掘教材 6,例4:(1)在数轴上距离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
(2)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且位于原点左侧,则点A表示________;如果再将其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则得到________;(提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出数轴并根据描述找出符合条件的点) 7,利用数轴求符合条件的数 例5:在数轴上表示?3 即时练习:数轴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所以________(有或无)最大的有理数,并且________(有或无)最小的有理数。但是________(有或无)最大负整数和最小正整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四、反思小结 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画数轴是要注意些什么? 2、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有何大小关系? 【达标检训】: 1、下图中,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并用“<”连接。
2、点A在数轴上距离原点3个单位,且位于原点左侧,则点A表示________;如果再将其向左移动2个单位,到达B点,则B表示________;最后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到达C点,则点C 表示________。 3、在数轴上表示-3.5和1,并指出所有大于-3.5而又小于或等于1的所有整数有________。 33________-4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在-4所对应点的右侧) 2211 和2,并指出所有大于?3 而又小于2的所有整数 22
10 南溪区长庆学校
华师大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数 【学习目标】:1、理解相反数概念并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2、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特征。 【学习重点】:理解相反数概念并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 【候课朗读】: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作一数轴表示出:2与-2;2 二、解读教材 2、相反数的代数定义 11与?2;5与-5 并观察每对数位置特征。 2211与?2;5与-5这样,如果两个数只有
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为另一个的
,221也称这两数
。特别的,0的相反数为
。例如:9的相反数是
互为相24反数,?和0.8也
。 5像2与-2;2例1:请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解:5的相反数是
。-10的相反数为
。-3.9的相反数为
。 32008的相反数为
。?52009的相反数为
。0的相反数为
。 由上面的求相反数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 正数的相反数是
。负数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
;并且到原点距离
。(不妨观察学习准备中所画的数轴) 例2:求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将其全部表示在同一数轴上。
三、挖掘教材: 4、相反数的表示方法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党团工作、文档下载、旅游景点、人文社科、工作范文以及初一上数学导学案(修改完成)等内容。本文共10页
相关内容搜索初中数学课堂“微视频”与“导学案教学”的结合分析_参考网
初中数学课堂“微视频”与“导学案教学”的结合分析
潘力生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结合出现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初中数学课堂中“微视频”与“导学案教学”的结合策略。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微视频”“导学案教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初中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不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降低,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的结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一、“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数学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去探究各个数量间的关系,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非常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将“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提高。此外,“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都是新时代产生的教学方式,将两者结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表现,能够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1]。二、“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结合出现的问题(一)师生互动較少运用“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教学法后,教师虽然会和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但是互动时间比较少,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一些隔阂。如果不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可能会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而且教师过于依赖“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很少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只能被动吸收知识,无法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二)视频太过粗糙“微视频”的显著特点就是时间短,因此教师需要注意提升“微视频”的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教师都不太重视“微视频”的制作,直接在网上查找资料,没有结合课本内容进行修改,因此“微视频”也无法达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要求。(三)导学案缺少引导性导学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但是许多教师都没有做到,他们都是选择直接发放导学案给学生这种做法,让学生按照导学案进行学习,没有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三、初中数学课堂中“微视频”与“导学案教学”的结合策略(一)做好导学案设计工作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导学案内容也要契合教材内容,否则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蹈传统教育的覆辙。除了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导学案设计,还要注重课本知识,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体系[2]。在运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时,教师应采用启发教学法,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迁移和连接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以便全方位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教师就可以联合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温习之前的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达到认识上的飞跃。(二)有效开展课堂引导完成导学案设计后,就要在课堂上开展引导工作,首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不断滋生学习动力。其次,可以通过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引入逻辑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说在学习九年级的函数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应用题提问,为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让他们学会读函数图表,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还要为学生留足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能够互相分享自己对于函数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应设置好导入问题的程序,在备课记录上做好内容添加工作,构建多样化的导学案。(三)巩固所学知识要想发挥出“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的作用,就要做好新知识的巩固反思工作,确保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知识。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按照教学目标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尽快消化新知识。教师设计的题目需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注重思维变化和类型变化,解完题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让他们学会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这样就可以灵活运用于类似的题目中,减少学习重担[3]。学生完成习题后,教师应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认真分析学生的错误,帮他们找到错误的根源,避免今后发生相同的错误。对于教学重点教师要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薄弱环节。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先口述解题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变为1,然后给出几道题目让学生自主解决。如①9(1-x)+3(4x-1)=2(x-2);②2(x-2)+4=x+ 1;③(x-6)*5=2x……然后邀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列出解题过程,学生就根据教师讲解的步骤操作,最后几位同学都成功地算出了正确答案。通过这种学生解题、教师再分析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更容易掌握解题方法。总之,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结合“微视频”和“导学案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参考文献[1]王光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教学模式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3-14.[2]崔娟芳.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探究现状调查及策略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18-19.[3]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樊雅琴,解月光.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65-71.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0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的其它文章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2017年秋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无答案):3.2 第1课时 代数式的概念及意义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3.2 代数式
第1课时 代数式的概念及意义
1.体会代数式的意义及书写,形成初步的符号感;(重点)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代数式的意义及书写.
学习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用字母表示下面数量关系:
有m个足球队参加足球赛,每队有18名队员,则参加比赛的队员共有_______名.
2.温度由t下降2℃后是__________ ℃ .
3.某件上衣m元,涨价20%以后为____________元.
4.我班共有学生 a人,女生占36 %,则女生有
代数式的定义
用___________连接_____和______组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______或一个__________也叫代数式.
代数式的书写
在代数式中,字母与数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写成“_____”或________;
2.数与字母相乘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审核人:数学审核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而思初一数学答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